医学生岗前培训总结范文

2023-07-10

医学生岗前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第二天我们队的任务是为xx村的村民义诊。我们的目的地是在xx村村部。早上很早我们队十二个人举着旗子前往xx村村部。到了目的地后我们借来了椅子和凳子在村部前面摆开,并挂上我们的校旗与院旗。我们的准备一会儿就完成了。此时村部门口已经集聚了很多村民等着我们为他们测量血压。我们队的两个人负责为村民测量血压,两个会讲本地话的人负责记录。其余的人在发宣有关献血知识的宣传单为村民健康知识,并且让村民填写问卷。村民一个接一个地来测量血压,两名队员耐心地为村民测量血压,并为村民讲解平时该注意什么,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来测量的村名大多数是老人,他们十分的感谢我们,并向我们竖起了大拇指。我们虽然做得挺累的,但我们挺高兴的,因为我们学有所用。傍晚我们带着疲惫和喜悦回家了。此时此刻我感觉到了作为一名医士的骄傲。

活动开展的第三天。我们的目的地是在xx镇敬老院。我们在街上买好了水果前往敬老院。到了敬老院院长热情地招呼我们。我们和敬老院的老人坐在一起陪他们聊天,吃水果。从聊天中我了解到他们生活在这里的无奈与孤独,有些老人说着说着眼泪就从眼角滚落下来。接着我们为老人们测量血压,测量结果显示这里的老人几乎都是高血压,有的很高,已经超过了200了。每个老人都测完后,全体队员开始打扫卫生。期间有媒体来给我们拍摄。上午很快就过去了。下午我们分组教老人手指操,练练手指的灵活性。等每位老人都练得差不多之后,我们又队员轮流给老人唱歌表演节目。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们队员该走了。老人们握着我们的手十分感谢我们,我们挥着手离开了。这一天我们过得很开心,从这次活动中我懂得了每个人都应该尊敬老人,带给老人快乐。不能让他们感觉孤独。

.实践的第四天,我们的目的地是在万源楼,万源楼是我国的第一党支部,是青少年进行党史教育的好地方。我们在万源楼楼长的带领下进行了参观。楼长耐心地为我们讲解党的历史,并带领我们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参观。期间楼长还为我们演唱了救穷歌,听着这首山歌仿佛回到了从前。参观完后楼长为我们开了个党史报告会,听完这个报告会后使我这个对党史一无所知的人对党史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在这个报告会中我知道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必须好好生活,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下午我们进行了入户调查,调查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在这个调查中我发现还有很多村民对新农村建设还不是很理解,另外一些村民认为新农村没带来多大的改变。一天的任务就在这忙碌中完成了。很累但学到了很多东西。

.实践的最后一天。我们的目的地是招宝生态农庄。戴老师还有一位漂亮姐姐带领我们参观。我们参观了山鸡、绿壳蛋鸡、乌鸡还有孔雀等等。我们从戴老师那里得知绿壳蛋鸡是五黑一绿,即毛色、皮、爪子、鸡冠、内脏是黑色的,唯有下的蛋是绿色。并且这种蛋比家鸡下的蛋营养价值高很多。戴老师还告诉我们在禽类中所有雄性都比雌性好看。接着我们观看了野猪。我们还观看了好多野生动物的标本,好多动物都是我没有见过的。戴老师说一只山鸡的纯利润是六百多。接着我们绕着后山走了一圈,这里有好多水果树,可惜我们来的不是时候,已经没水果可摘了。后山有好多世界不同地方风格的餐厅,还有很多给顾客住的别墅。我们还参观了生态农庄的发展史,生态农庄是由十个山鸡蛋发家的。戴老师还教了我们好多做人的道理,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该怎么做。这一天我们见识了很多东西,也学到了很多。

医学生岗前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摘           要]  当今科学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现代普通外科的发展与进步。普通外科疾病的深入研究和诊治技术的发展需要医学生具有良好的理工科素养。目前的医学教育模式,不能使医学生具有丰富的理工科理论知识,影响其创新能力和思维模式的培养,不能适应现代普通外科发展方向。在临床实践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对高年级医学生进行理工科知识的强化,可有效提高其理工科素养,培养创造性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关    键   词]  理工科;医学生;结合

新技术的出现不断推动现代普通外科的发展和变革,并正在改变其发展的科学基础。理科素质对当今外科医生愈显重要,其是医学发展的需求和诊治创新的需要。对医学生创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目标,需要适宜的环境、可行的措施,并根据创造型人才的思维特征进行目标导向培养。我国医学生的理工科素质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普遍较低,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医学科研的突破与创新[1]。理科教育,是以自然科學的基础性学科为主要内容的专科教育,同时也是医学教育和其他各科高等教育的基础[2],并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当前我国医学院逐渐并入综合大学,理工科相关教育资源得到保障,但基本的教学模式并没有根本的改变。西方医学教育的医学预科教育实际上是综合性大学的本科教育,预科阶段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保证了医学生具有较高的理工科理论知识素养[3]。高年级医学生在临床实践阶段初步接触临床,同时了解临床诊治相关技术和器械,同期进行理工科基础知识的再学习,可针对性地补足理工科素质的短板,为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

一、现代普通外科的发展需要提升医学生的理工科素质

现代医学已呈现高度综合与分化的发展趋势,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必然会渗入疾病诊治、技术与设备研发等各个领域。医学生培养从单纯“学习—应用”模式,转变为“学习—创新发展”模式,在保证培养质量的基础上,需促进其创新能力,因此强化医学生理工科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深入认识疾病的需要

医学本是科学的一个分支,需要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广义地说,疾病可认为是特定科学规律在人体这个特殊个体的具体体现;狭义地说,某些疾病可能伴发特征性的非生理的理学改变。如门脉高压,不同血管床的血管压力特征对调节门脉系统压力起到重要的作用,其检测方法的建立对精确评估病情和制订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病生理的基础上,结合丰富的理学知识,对加深疾病的认识大有裨益。

(二)现代外科医学教育变革的需要

迅速发展的医学科学知识对我国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医学教学已脱离传统言传身教的阶段,以计算机辅助为基础的教学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医学教学[4]。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借助信息技术和AI技术可以高效地获取国内外相关的最新技术知识[5],在未来的医学教育中,可视化及仿真模拟等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促进医学教学方式的改变,而理工科素质的储备将有利于创新医学教学模式的推动。

(三)外科手术理念的进步的需要

在普通外科领域,精准手术理念的提出,使手术操作及切除的范围更加精确,术中副损伤的机会减少,出血量降低,进一步降低了手术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例如,在精细影像检查的基础上,3D虚拟肝脏技术不仅可以清晰、准确地呈现出肝脏整体解剖结构、肝内管道系统的走形分布,进行肿瘤的精确定位,而且可以进行三维立体的可视化重现,让术者更直观地观察病变部位的特点,提供肝脏容量分析和虚拟手术操作。结合荧光腔镜技术,通过ICG注射,可实现肿瘤精准定位,显示肝脏段的分布,实现精准肝脏切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6]。在胃肠手术中,吻合口张力是吻合口瘘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7]。认识外科治疗中的问题,解决外科治疗中的问题,需要良好的理工科基础。同时,为创新性开展新的治疗和手术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普通外科诊治技术进步的需要

在医学发展过程中,技术和器械器材的进步促进了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现代外科已经进入微创外科时代,腹腔镜手术是微创外科的代表[8]。在普通外科领域,各亚专业的主要手术均可在腔镜下进行。腔镜器械已从普通腔镜,逐步发展为高清腔镜、3D腔镜[9]、机器人手术系统[10]等。新型手术系统的出现,使手术操作更加精确,并使远程操作手术成为可能,极大地促进了外科腔镜治疗技术的发展。同时,腔镜技术的发展对器械的进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新型材料和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普通外科的各个领域,极大地促进了手术器械、手术设备、辅助材料和手术技术的进步。3D技术、增材制造技术、纳米技术、新型能量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信息技术等的广泛应用,标志着普通外科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例如,以磁吻合相关研究为代表的新型胃肠道重建技术的研究[11],将有可能根本改变胃肠手术重建方式,实现胃肠重建方式从缝线到吻合器,再到新型吻合方式的跨越。

二、医学生理工科素养培养不足影响医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不同于以美国医学教育为代表的西方医学教育模式,我国的医学生直接从高中录取,普遍理工科素质较低、知识面窄,无法适应21世纪创新人才和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也很难参与国际医学人才的竞争。我国医学院校在加强医学生理工科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但是我国的大多数医学院校,目前仍主要是招收高中毕业的5年制本科生,这些院校第一学期也开设物理学、数学、化学等理科课程,但这些课程课时少,学生也只能简单涉猎相关内容,设置这些课程远没有达到应有的培养效果[12]。

(一)理工科素养缺乏影响医学生创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医学教育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医学专业人才,为促进我国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也应看到,医学生培养总体科学素质不高,创新能力尤为缺乏,在医学科研方面更显落后。虽受到机制、体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但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缺失,仍是重要原因。临床主要的诊断、治疗、手术器械,无不是直接引进国外的产品和技术,至多在其基础上进行优化和革新。之所以形成这种局面,无不与我国培养医学人才的医学院校课程设置单一、知识结构单一有关。

长期以来,理工科课程在医学院校中一直处于被忽视的位置,导致学生知识面窄、综合素质低。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医生由于具备扎实系统的理工科素质,他们在医疗实践和医学研究中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临床需求研发了许多医疗新技术和医疗科研仪器。而我国的部分医生只是单纯致力于临床工作,虽在工作中发现些问题,可能有发明创造的想法,但因理工知识储备不足而不能付诸实施。医学生缺乏与医学相互渗透的自然科学学科知识,严重阻碍了医学的创新和发展,使我国的医疗技术和医学知识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

(二)医学生理工科素养的培养有助于构建其创新的思维方式

医学研究的对象是有机生命体,临床工作的部分经验属性制约了医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理工科素质的提高,将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创新的思维模式的培养。未来的医学人才面临着临床实践和医学研究难题的不断挑战,这些问题的解決除了应用专业的医学知识外,也间接或直接地应用到理工科知识及理工科思维方式、方法。

理工科思维方式使医学工作者养成良好的思考、判断、推理、综合评价、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思维习惯,从而为解决科研和临床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制订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技术路线,最终使问题得到正确的解决;否则就有可能思维僵化、走弯路,甚至导致错误的结果。因此,医学生除了应具有完备的医学知识,还要具备较高水平的理工科素质,才能胜任未来医学发展的需要。未来高素质医学人才要把不断提高创造力作为出发点,他们不仅需要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需要具备高水平的理工科素质,以适应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中不断创新的需要。

三、加强高年级医学生理工科素养培养的几点做法

高年级医学生逐渐接触临床课程和临床实践,已逐步建立临床工作的初步印象,了解临床工作的基本需求。通过理工科基本素质的培养,可使其将医学实践知识和理工科知识结合,促进创新性思维,促发新的想法和思路,以期改变临床实践。

专题讲座:根据医学生的不同临床课程,设计针对性的理工科学术专题讲座。如医学生学习胃肠电活动部分内容时,安排“模拟电子技术”讲座,了解电信号采集和放大、记录等的基本知识;医学生接触到腔镜手术时,结合腔镜手术器械的改良和研发,安排“3D打印技术”专题讲座,使医学生了解最新的器械制造工艺,拓展器械研发思路。总之,结合高年级医学生的临床医学课程设置,安排针对性强,结合基础科学发展前沿的专题讲座,提高其基础科学知识的储备。

参观学习:西安交通大学在3D打印个性化内植入物、数字化齿科、形状记忆合金血管支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应用研究,通过定期安排高年级医学生参观学习,了解材料、制备工艺的最新进展,特别是了解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可增加解决潜在临床问题的知识储备。

横向交流:建立医学生和理工科科研人员交流机制,医学生了解当前技术发展,理工科科研人员了解医学发展动态和潜在需求。在学科建设实践中,我们定期举办相关交叉学科的交流活动。在交流过程中,安排专门的板块,解答医学生关心的相关问题。同时,安排医学生就某一领域的问题,通过理论再学习和文献复习,提出自己的研究设想,并在临床科研项目立项和实施中,有条件地进行选用。

参与科研:安排医学生参与课题讨论,特别是参与交叉学科相关内容的学习和讨论,提高其结合临床问题进行医学创新的能力。对临床科研兴趣浓厚的医学生,可安排其参与项目实施,切实提高其综合素质,提升实际应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并在实践中提高其理工科科学素养。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医学教育事业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医学教育资源获得了极大的丰富,医学生培养规模迅速扩大,使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整体水平明显提高。虽然我国医学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如何在现有的医学教育框架和模式下进一步提升医学教育总体质量,提高医学生核心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其认识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是医学教育工作中必须面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医学生培养的各个阶段,强化医学生理工科素养的培养,提高创新性思维和工作能力,提高综合掌握和应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最终培养出面向新形势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是当前医学教育需要重视和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匡宝平,苗丽华,李玉生,等.理科素质与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探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10):775-776.

[2]宋浩,陈祖福.加强理科与医科教育的合作 共同培养高级医学专门人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1(6):7-9.

[3]黄菊英,严华刚,郭学谦,等.中国与欧美国家医药类业物理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J].现代物理知识,2009,21(2):45-47.

[4]Letterie GS.Medical education as a science:the quality of evidence for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J]. Am J Obstet Gynecol,2003,188(3):849-53.

[5]李杨.现代观念下普通外科领域理念的转变和面临的挑战[J].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2013,1(2):1-2.

[6]Nakaseko Y,Ishizawa T,Saiura A. Fluorescence-guided sur-gery or liver tumors[J].J Surg Oncol,2018,118(2):324-331.

[7]Morse BC,Simpson JP,Jones YR,et al. Determination of in-dependent predictive factors for anastomotic leak:analysis of 682 in-testinalanastomoses[J].Am J Surg,2013,206(6):950-5.

[8]劉正.腹腔镜初学者如何缩短学习曲线[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14,3(6):433-435.

[9]Tanagho YS,Andriole G,Paradis AG,et al. 2D versus 3D vi-sualization:impact on laparoscopic proficiency using the fundamen-tals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skill set[J].Journal of laparoendoscopic& advanced surgical techniques part A,2012,22(9):865-870.

[10]Byrn JC,Schluender S,Divino CM,et al.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improves surgical performance for both novice and experienced operators using the Da Vinci Robot System[J].Am J Surg,2007,30(7):519-522.

[11]刘仕琪,吕毅,严小鹏.恒磁场技术实现消化道无线吻合的现状和进展[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9(4):374-376.

[12]刘婉华,王杰芳.医学院校理科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浙江医学教育,2003(2):59-60.

◎编辑 郑晓燕

The Necessity of Cultivating the Basic Scientific Quality in Medical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eral Surgery

BAO Guo-qiang,YANG Lin,HE Xian-li

医学生岗前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分享

创新

医学专业大学生入党个人自传

我叫xx,是xx医科大学的学生。女,汉族,1987年6月29日出生于XX市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我在这个普通而又温暖的幸福家庭里、健康地成长。父母亲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和谦虚谨慎的生活态度深深地感染着我。小时候,是身为老一辈共产党员的奶奶给我讲述党的历史,党的纪律和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使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一种特别的崇敬之情,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确定了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愿望。

一九九四年九月,稚嫩的我踏入了X县西小学的校门。突然失去了父母的陪伴,身边环绕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我开始害怕,开始逃学。每次看到我跑回家,父亲并没有生气地批评,而是语重心长地教育我,但无济于事。无奈之下,父亲把我送到了县东小学,希望老师能把我培养成开朗大胆的学生。老师的信任给了我信心,我开始努力改变。学习上,我刻苦勤奋、争当先进;劳动时,我处处争先、不怕苦、不怕累;我还积极地参加各项活动,赢得了不少奖项。小学二年级,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抚摸胸前的红领巾时,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更加进步,将来要向团组织靠拢。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光荣地担任校大队长的职位,组织学校大大小小的活动,不仅学会了主持、舞蹈、唱歌,而且没有耽误学习,这让我完全走出了内向的阴影,为小学生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二零零零年七月,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顺利进入贵糖中学,十四岁的我是一个充满青春朝气、奋发向上的我;是一个永远不知疲倦、事事争先的我;是一个对未来有着各种各样的憧憬和希望的我。同时,我开始阅读国外的著作和马克思主义著作,这不但让我开阔了视野,而且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有了初步的认识。二零零二年五月,我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青团,开始接受团组织的教育和培养。我时刻督促自己戒骄戒躁,继续努力,向党组织靠拢。初中三年我一直担任文娱委员,为班级策划了多场精彩的文艺演出。在这段时间里,我拥有了最难忘的回忆——我第一次参加长跑比赛,虽然跑了倒数第一,但却赢得了全场最热烈的掌声,因为我没有放弃,而是咬牙坚持到了最后。我相信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像这次的比赛一样——勇敢地坚持!

二零零三年九月,我以全年段十三名的成绩进入达开高中,开始短暂而又漫长的高中生活。高二时,我把在老师和父亲的指导下写好的1500字入党申

免费

分享

创新

请书上交给了校党委组织,其实当时我并没有迫切要求入党的愿望,只是一味地顺从了父亲的意愿。这是对党和个人的不认真、不严肃的政治态度。之后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业余党校学习,对党知识开始有了模糊的了解。每当看到电视里西部儿童求学的照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高二时便有了去西部支教的想法。当时的我坚信自己一定能忍受西部的恶劣环境,而且可以为西部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从那以后学习变成了一件快乐的事。

二零零六年九月,我跨进了广西医科大学的校门,成为06级15班的一员,翻开了我人生征程崭新的一页,我对着新的目标开始了新的奋斗和跋涉。开学前,父亲再三叮嘱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入党,所以我开始觉得入党一定要尽快,大学里这样的大事少一件是一件。于是我就怀着这样的动机参加了学院举办的党校学习,也参加了班级马列党章学习活动,希望能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就这样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到身边的党员,他们开始纠正我不纯的入党动机。

刚进入大学,我还不能适应如此空闲的生活,大一的课程很少,这使我养成了睡懒觉的恶习。因为对基础课没有兴趣,所以上课也没有专心听讲,虽然常去图书馆,但每次都是毫无成果地回到寝室,然后又开始无止境的睡眠。生活上也完全没有条理,没有正常的饮食,靠一些零食过日子,以至于现在得了慢性肠炎,后悔莫及。但是自从参加了马列活动,党员给了我们很多及时的意见和建议,我也开始学着适应大学的生活,开始改变之前幼稚的入党动机。入党同学习一样,重要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要会观察,会总结,会引申,要去看书学习,去思考,是要花一番气力的。我下定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让自己真正的入党动机在心里成形。我觉得我必须把思想的转变和行动结合起来,让自己把每一点思考和每一次实践对应起来,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不让自己有一丝的懈怠。生活上我也开始转变,寝室的同学教会我节俭、勤奋,让我步入了正常的生活轨道。我开始贯穿自己是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积极参加并鼓励同学一起参加集体活动。我也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和关心同学。有同学病了,我会去看望问候并悉心照顾;朋友心情不好,我会去劝勉鼓励并给予振作的勇气。在担任班级干部期间,我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尽心尽责,对班级事务和同学关系倾注了很大的热情。但在学业方面做得并不理想,明知还

免费

分享

创新

需努力,却没有真正地付诸实践,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在这点上没有做好,没有起到应有的带头作用。

上党校时,我认真听取了教授的讲课,对党的性质、纲领、宗旨、指导思想、组织原则和纪律、党员条件等党的基本知识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提高了对党的认识,懂得了怎样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同时也对自己的入党动机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教授在讲课时列举了很多不纯的动机,像我这样一直被灌输“入党对以后找工作有利”的人占多数,这些不纯的动机必须及时端正。我们除了理论学习之外,还组织了一次小组活动,活动内容是参观红军长征图片展,虽然展出的只是一些黑白照片,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红军当时的艰苦生活是我们这一代人不可能经历的,他们克服恶劣环境的精神和勇气是我们无法体会的,他们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全集体的团队精神是我们无法体验的。我们要感谢长征中的先辈们,感谢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坚持到底,永恒的长征精神。之后我们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的小组讨论,大家各自抒发了对这次图片展的看法,继承长征精神,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

让“三个文明”建设结出丰硕的果实,让长征精神永放光芒!我当时感慨万千,有太多的话想说却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只是很激动地说了两句话: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不能让先烈的鲜血白流!而且我们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决不能让我们的后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最后的结业典礼上我看到了党员在庄严的党旗下宣誓的情景,我心潮彭湃,对党组织更加向往,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渴望愈加强烈。通过党校的学习,我的政治理论水平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对党的认识又有进一步提高,对端正我的入党动机有很大的帮助。 大一暑假,我参加了医疗救助实践队,活动以支教为主,调查畲族文化为辅,地点是X市青云村。那是一个贫困的村庄,没有便利的交通,没有高楼大厦,只有简陋的房屋和纯朴的村民。实践的时候,竹里经常下雷阵雨,而且一下雷阵雨全村就会停电,给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我们的饮食完全自理,砍柴、生火、淘米做饭样样都学。因为村里没有学校,所以村委的会议室就成了我们的教室,大家围坐在桌子旁,忍着炎热天气的折磨,认真地听我们实践队的老师讲课,积极回答问题,

免费

分享

创新

顾不得擦去留在脸上的汗水。这样的生活虽然不能跟西部的贫困地区相提并论,但也让我们这些从没过过艰苦生活的学生尝到了艰苦的味道。然而,是竹里的孩子和家长们让我们忘记了苦,是孩子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和家长对我们的信任、关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让我又想起了西部那些因贫困而无法上学的孩子,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做一些事情去改变他们苦难的命运。其实全国需要很多像“两项计划”这样的西部志愿者协会招募一些热血青年去奉献青春,需要技术人才指导西部人民运用科技走出贫困,他们需要共产党指明前进的方向。可是这次的实践也让我开始害怕,我害怕自己不能忍受西部的恶劣环境,不能习惯西部的饮食还有住宿,更害怕不能给西部的孩子们带去对他们有用的知识。而家里也没有一个人支持我去西部的想法,父亲说:我们东部也还有很多贫困的地方,也还有很多上不起学的孩子,如果真有这样的理想,可以在我们东部的贫困地区支教,没必要跑去过那么艰苦的生活,再说一个女生想要适应那样的生活是很困难的。所以我开始动摇了去西部的想法,决定先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晚些时候再去思考这个严肃的问题。

还没走出实践艰苦生活的阴影,大二的课程已经铺天盖地向我们压过来,这学期我不能再让自己的成绩处于低谷,我开始努力学习,特别是期末复习阶段,我每天坚持晨读、自习,终于取得了第三名的优异成绩,拿到二等奖学金。这给我以后的学习莫大的鼓舞,我知道只要努力了,没有事情是做不好的。大一第二个学期我以538分的优异成绩通过全国英语四级考试,同时也通过了浙江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大二第一学期我又顺利通过全国英语六级考试。正是这样的英语成绩,让我有机会站在讲台上体验当老师的感觉。因为我们学院的英语四级通过率偏低,所以党支部组织了一次辅导活动,让英语成绩优秀的入党积极分子帮助指导未过四级的同学学习英语。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从来没有在讲台上讲过课,更何况这次是给大学生辅导,我完全没有信心。第一次站在讲台上,我因为紧张脸涨得通红,常常语无伦次,下面的同学并没有嘲笑我的窘态,而是鼓励我说:没关系,说错了也不要紧,大家一起可以改正,一起进步!我听了这些话真的很高兴,也让我信心倍增。之后我变得不紧张了,每次都能流利地跟大家交流。这次的活动给了我利用特长帮助别人的机会,而且让我自己在信心和英语口语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免费

分享

创新

优秀的学习成绩是入党的根本条件,我觉得自己跟党又靠近了一步。想到这点,我心里总有按耐不住的激动,然而我也想到了现实生活中党内的一些腐败分子,他们滥用职权、贪污受贿,干了很多对不起人民群众的事情。之前,我总是抱着一种“同流合污”的思想去看待那些腐败分子,现在明白了这些人并不能代表党,我们不能因为有些党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就否定他们是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以至影响对党的性质的正确认识,也不能把极少数蜕化变质的党员和党组织等同起来。我们应该以努力奋斗的精神面貌去克服所有困难。在长远目光上,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承担起振兴祖国的使命,我们要用科技兴国,就必须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又有什么利益舍不得放弃? 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我深知按党的要求,自己的差距还很大,还有许多缺点和不足,比如我的政治理论水平还不是很高;在学习、工作以及情感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处理不够成熟等。所以,恳求党组织对我从严要求,以便促使我更快进步。

党的两会在今年胜利召开,全国上下都很关注。党支部也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出一份关于两会的“奔流”党务知识报,我负责“思想交流”模块的内容。我浏览了两会的主要内容,发现两会中有涉及高校本科教学评估,而今年本校最重要的就是迎评促建。两会中的一些委员们提出,目前所采用的同行评估像“走过场”,提前公布评估标准可能导致“弄虚作假”,因此本科教学评估交给社会单位去做会更公平,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必须进行改革。对此,赵沁平认为高校的种种问题不应该全部归罪于评估,而且本科评估的效果还是积极的。他提出了本科教学评估的一个改革方向,称教育部正在考虑出台分类化的评估标准,比如说新学校和老学校评估标准要分开,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要分开等。可见教育部对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估非常重视,我们学生更应该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响应学校的号召,为我校迎接评估的圆满成功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更应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带动所有同学积极参与这项重要的评估工作。 回顾我的成长过程,每个阶段对党的认识都不同,但每过一段时间对党就会有新的认识,对党务知识就会有新的了解。在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这段时间里,我定期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我明白必须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党,而且要持之以恒,从申请入党的那天起就应该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

免费

分享

创新

己,并以正确的态度和真诚的努力争取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大学四年是非常关键的时段,是为我们步入社会打下基础的阶段,也是我们学会思考人生的重要阶段,我们要利用这段时间来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以最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今后的生活。

医学生岗前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摘要:八年制医学博士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改革举措,与世界发达国家如美国成功的八年制医学博士教育相比,我国的八年制医学教育发展规模较小,发展历程短,许多方面还有待完善和改进。应当借鉴发达国家医学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全面调研我国八年制教育现况,完善我国八年制培养模式;及时调整不合理的培养模式:实施定期评估政策,有效保证我国八年制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中美教育比较;八年制:医学博士;医学教育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医学高等教育正经历飞速发展的新时期,为了与国际医学高等教育接轨,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初步施行八年制医学博士教育。如何汲取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并借鉴其成功经验,已越来越被我们关注。

目前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学制较其他国家更复杂多样,有三年制大专、五年制本科、七年制硕士、八年制博士。八年制医学博士指主要从高中毕业生中招取、学制八年、毕业考核合格后授予医学博士学位的医学生。我国八年制推行一贯制,即从入学到毕业连续就读八年,而世界发达国家的八年制一般推行分段制,如美国的八年制实施两段制即4+4模式,先在一般学院读四年,获得学士学位,再参加入学考试进入医学院学习四年,毕业授予医学博士(MD)学位。本文将美国的这种4+4模式培养的医学生也界定为八年制医学博士。

一、中美八年制医学博士

教育发展简史

(一)美国八年制医学博士(MD)教育发展简史

受欧洲传统制度的影响,18世纪中期以前,带徒培训是美国医生的主要来源。1765年,美国建立了第一所医学院——费城学院,但入学条件较低,小学毕业生居多,且没有专业的任职教师,修学期限仅为两学期,它代表美国有组织医学教育的萌芽。到18世纪末期,美国正式被认证的医学院校约30所,约有10所医学院校开始授予医学学位,其中包括初级医学博士学位(Initial MD),也就是传统的医学学位。但各大学所有制形式和办学方式、学制、入学标准、课程设置、考试制度等方面也各有差异,设施简陋,教师素质偏低,课程设置陈旧单一,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实验医学教学比例很少。

1893年,美国建立了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1900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在国内率先确定了入学条件为大学本科毕业,并建立了分级的四年制课程体系,前两年学习医学基础课程,后两年学习医学专业课程,这就是美国医学教育发展史上初步形成的MD教育体系。1910年,美国教育家Flexner考察北美155所医学院校后发表了著名的Flexner报告,该报告的可靠性与客观性使美国医学会(AMA)决定大力改革医学教育不足之处。此后,美国各医学院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医学院和哈佛医院改革浪潮的影响下,纷纷进行课程改革,并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为样板实施MD教育,MD医学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1920年以后,美国医学教育经过近90年的稳速发展和4次全美范围内的大力改革,如50年代“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模式的改革,60年代推出的“核心课程”课程规划,70、80年代实施的“以问题为中心”的PBL教学模式改革,以及1984年美国医学院协会《美国医学院协会关于全科医师职业教育的计划》的报告等,这一系列改革举措使美国MD教育规模逐渐扩增,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且已经建成了成功的医学精英人才教育模式,成为世界其他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参考重点。美国现有医学院校125所,大部分归属于综合性大学,每年招收医学生人数为16 000人,平均每所医学院每年招生约130-140人,各医学院在校医学生约400~500人。

(二)中国八年制医学博士教育发展简史

长期以来,我国医学院校以培养5年制的医学学士为主,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医疗模式的转变对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八年制医学教育是我国医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改革举措,从而能与国际接轨,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优潜质的医学专门人才。

我国最早的八年制MD教育始于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17年创办的临床医学八年制,前身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建成。其办学宗旨是在中国建成一所长学制、高水平的医学院校,培养一流的医学人才。该校八年制1994年前招生规模控制在30~40人左右,1994年以后逐渐开始扩招至70~80人,现医学预科教育设在北京大学,与北大联合招生,具体培养过程为:医学预科教育在北京大学(与北大联合招生),时间为2年半;基础医学教育1年半:临床医学教育3年在临床医学院(协和医院):最后1年中有8个月进行科研训练,成绩优秀者被授予博士学位。

继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之后,北京大学2001年创办医学八年制教育,共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学生57名,今年已培养出该校第一批八年制毕业生。2004年,根据教育部、卫生部《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确定的医学教育发展目标,在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基础上,教育部决定将八年制医学教育试点扩展至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据统计,截止2009年,我国有12所医学院校承办了八年制医学教育。

二、中美八年制医学博士教育

发展的比较

(一)发展目的的比较

美国发展MD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医学生整体培养质量,提升医生整体职业素质和职业声望,满足美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后日益提高的社会医疗卫生服务需要,美国的八年制医学博士学位仅表示达到了在独立行医之前所需学习课程的要求和能够接受住院医师培训的资格。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还需经历1年实习医师培训、2-3年住院医师培训、3-5年的专科医师培训。我国发展八年制MD教育的目的是适应医学教育国际化和为高层次医疗机构培养医学精英人才的需要,因此对八年制的专业化知识、临床实践能力、医学科研能力的社会期望值较高,突出表现“精英”教育的特征,部分院校甚至要求八年制毕业生的临床技能在毕业后一年就能达到主治医师水平。相对于美国而言,我国八年制医学博士生面临的学习压力和职业发展压力明显高于美国。加之,美国八年制生源是本科毕业的大学生且经历过严格筛选淘汰,学医的信念和目的更为坚定,心智更为成熟,而我国八年制生源多为高中毕业生,身心发展欠成熟,学医目的和职业理想尚不够坚定,容易因学习和未来职业压力而怠学甚至放弃学医。

(二)发展规模的比较

美国医学院校的招生规模一直受美国医生协会的严格限制,每所医学院校的招生名额为130人左右,每年招生16000人左右。我国八年制招生人数和承办

院校是否应该增加目前存在较大争议,我国现有12所医学院校培养八年制博士,且各校每年招生人数控制在100人以内,每年招收人数共计1 300人左右。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主体是五年制本科学士教育,而美国医学高等教育的主体是八年制医学博士,中美两国八年制招生规模存在较大差异。因而,美国针对八年制医学博士教育的改革是全国范围内广泛改革,先在少数学院试行成功后即在全国实施,往往改革力度大,一项举措通常会在整个医学高等教育产生较大影响。美国八年制MD教育的特点可归结为:①为本科后教育,即在大学本科毕业后进入医学院校学习;②实行精英教育,各院校严格控制招生人数;③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一定要学会将知识如何运用于实践。我国由于八年制招生规模小,招生学校少,除了清华大学协和医学院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外,其他八年制院校正处于探索性和试验性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是沿袭原有七年制硕士培养模式,还欠成熟与完善。我国八年制的特点:①为本科起点教育;②定位于精英教育但培养模式、师资条件、教学硬件水平还无法完全满足实施精英教育的要求;③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三)发展趋势的比较

美国的卫生保健系统质量和费用问题日益严峻,美国相关部门投入巨大财力实施各种医学教育改革项目以提高医学教育质量,让医学生掌握花费最少医疗费用提供最佳健康服务的知识与技能。从2004年开始,美国医学教育联络委员会规定各个医学院校必须建立医学生应学习的核心课程,对住院医生建立了核心能力及评估系统,涵盖了病人治疗、医学知识、职业精神、实践技能、基于实践中的学习和提高、人际交流和沟通技巧六个方面,并将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加入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二阶段考试。经过近90年的发展,美国的MD教育规模不断扩增,并已建成有效、合理的医学教育机制,医学生的素质明显提高,且毕业后享有较高的职业地位和声望。但有研究者发现,美国的八年制医学博士教育日益暴露出几个问题:①个人及家庭教育投入过高;②医学院教学经费支出远超过大学其他学院,占用大学太多教学资源,导致大学教学经费配置不平等;⑧高准入和高学费使低收入阶层和边远地区学生无条件学医,造成教育机会不平等。

我国在八年制医学博士规模较小,且目前只有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培养了八年制毕业生,其毕业后的医学职业发展能力与综合素质还无法得到客观全面的评价,加之教育经费投入较大,尤其是学生个人及家庭投入精力和财力较大,本着精英教育的宗旨,在目前国内12所医学院校未全部培养出若干批八年制毕业生供实证研究评价之前,八年制培养模式还将处于不断改革和探索中,八年制承办院校数量和发展规模仍将会受到严格控制。

三、美国医学博士教育

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在借鉴欧洲医学教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快速发展并逐步超越欧洲,如德国高等医学教育的进步对美国具有深远影响。美国在形成MD教育体系以前,美国国内很多知名医生及医学教授都是从德国留学归来并积极参与医学教育包括学制、课程、内容、方法、毕业后医学教育等方面的改革。鉴于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比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的招生、培养、考核等方面更成熟和先进,我国发展八年制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成功之处,深入分析我国八年制培养存在的不足,同时国内各八年制院校应该加强合作与交流,在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各个培养环节的培养计划、方法、内容等方面应相对统一,对待有争议的热点问题如“八年制医学生临床实习要求”“八年制医学毕业生临床能力标准”“八年制医学毕业生的基本要求和学位授予条件”等问题最好能够由教育部和卫生部组织八年制承办院校共同商讨制定,统一标准并遵照执行。

在美国医学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曾经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变革举措都源于对全美医学院校教育现况的实地调研和考察报告发表之后,尤其是Flexner报告。该报告掀起了美国医学教育改革运动,是20世纪被引用最多的关于医学教育评价的著作,被认为是在医学教育方面最有影响力的出版物”。具体说来,Flexner报告对美国医学教育的主要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医学教育和医学考试认证的标准化;②入学标准的正规化;③学制标准化;④促使美国医学教育形成霍普金斯模式。该报告宣告了整个美国现代医学教育的开始,促使美国医学高等教育逐渐向医学精英教育转变。我国也需对目前12所8年制高校的教育现况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就其招生、培养、教学管理、考核、学位授予条件及与毕业后教育的衔接加以客观对照分析,发现问题并借鉴部分院校的成功模式逐一推广。

美国学者普遍认为,严格的医学教育评价制度起到激发学习热情、传播价值观、促进能力发展的作用,同时还能对公众有所交待。因此美国的医学教育通常都会定期进行评估,尽管评估是自愿申请参与,但没有经过评估的医学院,得不到美国各级政府的经费支持和研究项目。通常教育评估每7年举行一次,由全美医学院校资格认证委员会医学教育联络委员会(Liaison Committee on Medical Education,LCME)实施,该组织派出专家到校考察4-5天,评估内容包括课程、师资、教学条件等200多条项目,考察评估完毕后形成评估报告和评估结论。尽管教育部和八年制院校在规范八年制医学教育、制定培养方案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并发挥了强大的管理和领导力,但由于仍然沿袭了七年制培养模式,尚未形成独立的专业组织管理体系,鉴于八年制学生临床医学教育阶段的四年主要在临床学院学习,学校应该借鉴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做法实行高进优教严出,除了对学生入学资格有较高要求和严格审查制度,采取多种措施(预科淘汰制、本科入学考试制度等),保证生源的高起点以外,特别要做到严出,即对教学质量进行严格的过程管理(如严格的退学制度和全程淘汰制)和目标管理,预设一定的淘汰比率,只有真正优秀的学生才能授予医学博士学位,做到名副其实的医学精英教育。同时教育部等相关部门最好能够每隔几年组织评估专家对八年制医学院校的教学条件、师资素质、教学水平等进行全面评估,不合格的院校应给予相应的惩处措施。也可以效仿国外的考核制度,在基础医学教育完成时或临床医学教育完成时分别组织1—2次全国性的理论和技能综合考核,对于不能通过考试的学生不予授学位或淘汰至五年制本科。

医学生岗前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摘 要] 在康复专业本科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培养高素质康复医疗人才的重要方面。基于我国康复医学发展的实际情况,论述了康复医学高等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影响因素,从课堂教学改革、教学实践协同、社区康复建设三个方面,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康复医学;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学改革

[课题项目] 2017年度四川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项目“基于社区康复教育与培训基地建设,推动康复专业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SCUSZ2017110);2018年度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社区康复教育与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培育和践行康复专业本科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简介] 谢苏杭(1995—),男,云南腾冲人,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8级康复治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慢性疼痛物理治疗、膝骨关节炎远程康复;王 谦(1984—),男,内蒙古包头人,博士,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主治医师,讲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肌肉骨骼疾患康复医学研究。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在之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再一次强调,社会各层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活并转化为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祖国的接班人,需要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3]。在建设“健康中国”的进程中,康复医学高等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着眼于培养一支为残疾人、老年人、慢性病和先天发育障碍患者服务的专业技术团队。因此,培育和践行康复医学专业本科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康复课堂改革、教学实践协同、社区康复建设,思考新时代康复专业本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载体,为康复医学高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提供参考路径。

二、康复医学高等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医学高等教育承载着培养高素质卫生人才的重要使命,不仅传授学生医学知识,还要以多种形式开展医德医风素质教育,培养人文关怀精神和“关爱病人、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发展祖国卫生事业和保障人类身心健康的使命感[4]。康复医学作为医学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要求康复医务工作者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人文素养[5]。首先,康复医学的服务对象主要为残疾人以及老年病、慢性病和先天发育障碍等患者。由于生理或心理功能不同程度的受限,患者表现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学习、工作和社交等参与能力受限。因此,康复医疗人员不仅在专业上具有扎实的技术知识,而且在医德上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浓厚的同情心。其次,病损的康复过程较长,涉及医学、人文、社会等问题,康复医疗人员必须更加的耐心细致,与患者一起树立长期康复的信念。再次,康复医学强调多学科的协同合作,包括疾病诊治、功能康复和重返社会三大部分,每部分中又有许多不同方面的组合。因此,协同合作体现在各学科之间的密切配合、互相沟通;康复医学团队内部医师、治疗师及护士的工作协同、执行与反馈。最后,面对广大的慢性病、老年病患者人群,康复医疗人员需要宣传与普及科学、规范的康复医学知识,为患者培养战胜疾患、恢复功能、重返家庭与社会的信心;協助培养和指导更多的康复技术人才,服务社会。综上所述,康复医学具有社会属性强、协同性高、覆盖性广的特点,在讲授这门学科理论与技术的同时,对加强医德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中国康复医学高等教育起步较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以及各种社会思潮的出现,医患矛盾呈现不断激化的态势,暴力伤医案件频发,这对医患双方、整个医疗职业环境和社会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新时代各种高新技术、科技产业迅猛发展,技术创新促进整个康复产业智能化升级。在新时代背景下,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康复医学专业学生的教育中,能够帮助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医德医风,塑造疾患康复的同理心;提高康复医学教育水平,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康复医学教育的有机融合。

三、影响康复医学高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高校医学院校本科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大多数医学生能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精神;然而,部分医学生虽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但表现出功利性增强、通识知识匮乏、人文底蕴浅薄、缺乏整体临床观念和医患沟通技巧等问题。结合文献,笔者总结了影响当代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主要原因[6-9],上述问题在康复医学本科生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首先,社会医疗环境的负面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技术冲击和资本运作充斥并渗透在医学的各个方面,评价医院是否优秀的标准不在于治病救人的成功率,而在于引进了哪些先进设备和创收多少利润。由此导致医疗行业过度市场化,也使功利主义渗透整个医疗行业,非正常医疗的市场导向使过度医疗、防御性医疗等非正常医疗现象层出不穷。同时,部分社会媒体的报道往往断章取义,使在校的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判断受到影响,从而在实际学习与工作中不能够统一思想。

其次,医学人文教育缺失。“医学人文”学科建设相对落后,师资力量薄弱,使用的教材缺乏合理性、科学性,这些现象都不利于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医学人文”课程作为基础课程,基本上设置在本科一、二年级的阶段。然而,当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或见习阶段,真正接触临床患者时,则很少开设“医学人文”课程。医学人文知识实践往往需要在临床实习阶段才能实现,比如进行医患沟通。尽管在学校学习时通过考试的形式证明了医学生能够掌握医患沟通内容,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的医患矛盾都是来自没有成效的医患沟通。不只注重书本,不要把基础知识作为一次性教育,只有把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专业技能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全面的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康复医学作为需要长时间和病患相处的学科,让康复专业学生掌握医学人文内容显得更加重要。特别是康复医学的对象多为老年人和残疾人,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很难能设身处地地为患者进行思考和沟通,此时必要的医学人文教育培养便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学生个体的消极因素导致对“医学人文”课程重视程度不足。追求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也是导致医学生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出现偏差的影响因素[4]。在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尽管“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为必修课,但是其以公共课形式进行教学,采用均一式教学方法,导致课程内容枯燥,无法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大降低;教师因难以得到真实反馈也无法着实改革,以此形成恶性循环。现代社会中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盛行也影响了在校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四、康复医学高等教育中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与方法

培养学生以人为本、平等公正、诚实守信、富强文明、爱岗敬业、和谐友善、仁心仁术、尊重患者等价值观教育,是康复医学专业本科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体现。如何采取正确有效的对策与方法,有效提高康复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人文素养,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结合文献分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康复医学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一)康复课堂教学改革

首先,应重视康复医学人文教育,合理改革课程设置,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在教授过程中要尽可能与康复内容相结合,摆脱公共课形式,以生动形象的临床案例进行授课。目前也有学校在探究将康复专业内容与思政教学相结合,比如在讲授“传统康复技术”时提出了“渗透、契合、适度”三原则,将两学科结合进行教授,丰富课堂厚度,优化教学资源[ 10 ]。研究报道,在“康复治疗基础”教学中联系康复医疗行业实际热点问题内化医德教育,与社会事实相结合,提升学生兴趣以及教学现实感[ 11 ]。

其次,充分开发现有技术资源与科技的融合,开创虚拟化康复教学场景[ 12 ]。针对康复医学专业特色,借助虚拟现实增强技术,打造线上医患沟通技术、康复评定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的模拟,将医患沟通的内容与方法,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呈现在康复医学本科生的课程教学上,创新课程形式,切实感受与体会康复医疗人员工作的真实场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培育。

同时,针对康复专业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实际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优化校园文化建设,加强环境熏陶。引导校园广播台、学校官网、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媒体方式,渗透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

(二)教学实践协同

教学实践是康复医学高等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认知认同向行为认同转化的最佳途径[ 13 ]。康复医学专业本科生未来的工作岗位是要不断与人打交道,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不管是医学专业技能还是职业素养,都需要在具体的临床康复教学实践中反复磨砺才会最终由知识、习惯内化为行为方式。教学实践的方式有康复临床实习、社区康复医疗、康复义诊、医疗法规政策宣讲、康复知识宣教、扶困敬老志愿者活动等。在课程教学基础上,通过教学实践协同,促进医学生掌握康复专业技能;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实践,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社区康复建设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残疾人权利意识的不断提升,在联合国组织的持续推动下,社区康复已逐渐成为多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社区发展的主要策略之一,也是我国推行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基础[ 14,15 ]。在新时代的医疗环境下,国家提出在疾病治疗时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指导意见[ 16 ]。社区康复作为连接医院与家庭的桥梁,是康复医疗人员帮助患者回归家庭、迈入社会的重要环节;为老年疾患、慢性病的预防与早期康复提供重要的就诊平台[ 17 ]。因此,在社区康复教育与培训基地的建设可作为促进康复医学高等教育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载体。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医学院校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康复医学专业本科生积极参与社区康复义诊,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患者人群,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在此过程中,学生可切实体会患者的真实康复需求;实践医患之间的沟通技能;帮助社区病伤残者进行康复训练;为社区医务人员及广大居民进行康复科普培训;为孤寡老人进行康复知识培训志愿活动。学校也可建立社区“导师负责制”,将社区康复负责人作为导师,指导学生社区工作,亲身传授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素养,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社区康复建设,提高了康復专业学生对社区康复的理念意识,切实将“康复回社区”落实到位;亦能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服务社会,帮助他人,并让康复专业学生在活动参与或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感知社会生活现实,体验价值冲突,做出价值选择,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从而身体力行,积极践行。社区康复建设作为一个潜在的思想道德教育建设载体,拓展专业技术能力,培育康复医学专业学生的文明、和谐、友善、敬业的职业素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结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18 ]。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培养康复医学专业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康复医学高等教育中,帮助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认真分析和总结影响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因素基础上,结合我国康复发展实际情况,从课堂教学改革、教学实践协同、社区康复建设三个方面,加深康复医学专业本科生对康复需求及实践的认知,培育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与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寄语青年 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EB/OL]. [2021-01-30](2019-04-30).

http://cpc.people.com.cn/n1/2019/0430/c64094-31058510.html.

[2]杜楚源,王小林.醫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与思考[J].医学与社会,2015,28(12):93-95.

[3]纪元,张桓,周翠.医学人文素养与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6(25):244-245.

[4]白波,程刚.重视医学人文教育 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8,41(1):5-8.

[5]赵一瑾,余彬,刘锐芬,邹积华,黄国志.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康复治疗专业教育的思考[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9(5):576-578.

[6]曲海英,刘张.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医学生伦理价值观的内涵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7,37(1):65-68.

[7]王群林,孙基梁,白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医学生教育全过程实效性对策研究[J].长江丛刊,2017,7(20):179-181.

[8]苏伟,曹伟.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现状调查[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4,37(5):350-352.

[9]谢孝东,杜冬杰,麦锦城,张婷婷,方向颖.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医学生生命责任意识探析——基于广东省9所医学高校的调研[J].思想教育研究,2016(11):106-109.

[10]蒋宗伦.传统康复治疗技术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8(23):96.

[11]李杨.高职高专院校“康复治疗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J].科技资讯,2019,17(23):174-175.

[12]Rose T,Chang SN,Chen KB.Immersion of virtual reality for rehabilitation - Review. Applied Ergonomics,2018,69(1):153-161.

[13]陈镭.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5):46-47.

[14]Mason C,Weber J,Atasoy S,Sabariego C,Cieza A.Development of indicators for monitoring Community-Based Rehabilitation.Plos One,2017,12(6):e0178418.

[15]Cleaver S,Nixon S.A scoping review of 10 years of published literature on community-based rehabilitation.Disability and rehabilitation,2014,36(17):1385-1394.

[16]何成奇.解读《卫生部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方案》的基本思路[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6):494-496.

[17]Liu Q,Wang S,Lin J et al.The burden for knee osteoarthritis among Chinese elderly:estimates from a national representative study.Osteoarthritis and Cartilage 2018,26(12):1636-1642.

[18]习近平: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EB/OL]. (2018-12-11)[2021-01-30].http://cpc.people.com.cn/xuexi/n1/2018/1211/c385474-30457713.html.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Higher Education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XIE Su-hang1,2,3,WANG Qian1,2,3

(1. Center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West China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41, China; 2. Rehabilitation Key Laboratory of Sichuan Province, Chengdu, Sichuan 610041, China; 3. West China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41, China)

Key words: core values;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higher education; ideology and politics; teaching reform

上一篇:培训班暑期工作总结下一篇:辅导员培训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