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业职称论文范文

2023-03-24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范文第1篇

2006年4月4日至5日,全国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年会在无锡举行。本届年会由中国记协主办、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承办,会议主题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的创新与合作”。全国50余家新闻专业期刊和媒体研究所的70位负责人出席会议。中宣部新闻局研究处副处长张烨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李存厚主持开幕式并作主旨发言。经过两天研讨交流,与会同志就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创新与合作,形成了以下几点共识。

一、促进创新与合作是时代的要求和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

会议认为,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有规律可循,按照科学方法组织新闻报道,就能取得良好社会效果。2005年,我国新闻宣传工作在打造正面舆论强势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这些成绩反映了新闻宣传工作在遵循规律创新发展方面的一些经验。一是把做大做强正面宣传作为提高正确舆论导向主导力的重要途径,更多地运用主题宣传、系列战役、典型报道和名牌栏目等多种形式,运用系列化、规模化、新颖化和精细化等有效方式组织重大宣传报道战役,切实把正面宣传理念落到实处。二是着力策划和打造一批名牌栏目,形成专栏化与品牌化的新闻宣传模式,通过《经典中国》、《时代先锋》、《永远的丰碑》等名牌栏目,增强新闻报道、正面宣传和典型人物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三是充分运用新型媒体拓展大众化多样化的宣传报道平台,一方面倾力打造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高度重视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等媒体形态阵地,在这一领域培育一批可以承载主流媒体价值观和职业道德精神的新型媒体编辑记者。同时,在组织重大典型人物报道中注重分析社会心理,保证新闻传播效果;引导热点难点时,注重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提供敏感新闻信息时,把握有选择和有层次的发布,始终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基调和主动权;通过法规制度建设实现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有效管理,逐步把工作中成熟的纪律要求提升到制度和法规的高度。总结和推动新闻宣传工作遵循新闻规律办事,是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创新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时代的要求和新闻事业的发展,为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机构的创新与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是新闻研究需求水平将日益提升,不同层次不同方面越来越看重新闻研究价值,决策层与管理层、社会与市场都会对新闻行业研究提出更高的需求;二是新闻研究组织程度将越来越高,新闻行业的研究机构将继续发展,非新闻媒体领域也会纷纷成立传媒信息研究机构,形成新闻行业研究机构与非媒体研究机构竞争互补的局面,传统新闻媒体研究机构向思想库方向发展,研究队伍将扩大,知识结构将更趋合理;三是新闻研究竞争态势将有所变化,研究资源和研究领域的竞争加剧,更多高级研究人员将投身信息产品研究,研究成果与企业发展结合紧密;四是研究领域将明显扩大,新闻研究将发生结构性调整,新的研究领域和跨行业、跨领域、跨媒体、跨学科研究将日益发展扩大,新闻媒体管理体制、发展模式、新闻产品市场空间、数字媒体技术影响等现实课题,需要传统新闻研究学者与技术学者、经济学者、管理学者、法律学者等共同参与完成;五是研究方法将发生变化,将有更多的人采取多学科方法开展协作研究、综合研究和总体研究;六是新闻研究运行方式将有所不同,重大研究课题将会更多地以合作研究或招标研究等方式运行,研究成果将会更多地以研究方案、咨询报告、口头咨询等形式体现;七是研究结构将发生演变,新闻期刊和新闻研究将由内部交流转向信息拓展,由经验载体转向对策载体,并会与专业网站在运行方式、传播影响以及拓展受众等方面实现某种程度的协同配合;八是研究成果评价体系将发生变化,新闻研究成果评价体系将会更多倾向对策导向与市场导向,强调研究成果的对策价值和使用价值,采纳价值与购买价值将成为重要标准;九是新闻研究的约束条件将发生变化,财政型支持将向预算型支持发展,投入渠道由单一投入向多元化演变,管理模式由辅助工作向主体任务演变,效益核算管理研究项目将被广泛运用,研究成果评价标准将更多借鉴国际标准;十是新闻研究发展路径将产生变化,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工作的机会越来越多,空间越来越,多,多元研究主体出现,多种研究方法融合运用,新闻期刊和媒体研究机构会更加主动地协同运作,面对新的形势,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机构要始终坚持与人民同行、与时代同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新闻学术理论研究的新局面。

二、促进创新与合作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三贴近”原则

会议认为,新闻媒体的核心业务是生产新闻产品。推动新闻媒体业务创新,生产更多更好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产品,是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的使命所在,也是实现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创新与合作的目的所在。因此,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机构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努力做到贴近媒体新闻业务,贴近媒体工作实际,贴近媒体领导决策的需要,贴近编辑、记者的需求。要经常思考:我们登载的文章是否捕捉到新闻工作的热点问题?是否让媒体领导层和编辑记者都感到有用?是否让业内广大读者喜闻乐见和爱不释手,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和关心热爱新闻工作的读者的良师益友?我们的作风是否深入,是在办公室等稿出刊,靠电话约稿出版,还是深入到编辑、记者、领导之中去采访、组稿?我们研究机构是否对媒体管理发挥了参谋作用?是否经常推出对新闻界具有思想启发的学术成果?等等。要通过总结新闻媒体业务创新经验来推动新闻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在推动新闻工作创新、繁荣新闻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实现自身的创新与合作。为此,首先要以极大的热情和敏锐的眼光,用心捕捉新闻媒体的业务创新成就和创新经验,尽最大的努力推进这些创新成果的相互借鉴和广泛交流。其次,要关注和引导新闻媒体业务创新的热点和方向,关注和引导编辑、记者的采访作风和写作文风。第三,要在推动新闻媒体业务创新的同时,努力实现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所的工作创新。总之,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机构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三贴近”的原则,才能有更大的探索空间和发展空间,才能开展更加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才能在创新与合作方面大有作为。

三、促进创新与合作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寻求突破

会议认为,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机构要实现创新与合作,关键是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为重点,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需求为目的,在深化改革、加强自身建设方面寻求新的突破。与会同志着重从以下方面提出新闻专业期刊和新闻媒体研究机构深化改革的思路。一是要树立新闻专业期刊的权威性。注重期刊作品的针对性、理论性、科学性和实用性,选题及其成果要把握现实性和时效性,针对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力求从理论上解疑释惑。二是要顺应形势和适应市场。新闻专业期刊市场的大小决定于内容影。向的大小,新闻专业期刊应具有将学术化和市场化结合的探索意识和拓展方略,从创新内部体制机制人手,顺应形势发展和市场需求。三是报社的新闻研究机构要把推进报业创新为己任,以报纸办得好坏作为衡量尺度,为推进报业队伍建设和推出优秀新闻人才服务;要通过各种方法提高自主调研能力,学会借助科研院校、权威调研机构的力量,增强调研成果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要切实发挥报社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四是新闻专业期刊要把定位准确作为发展自己的基础,把提高办刊质量作为推动自我发展的动力。五是新闻媒体研究机构要扩大研究视野,专业研究队伍要吸收诸如传媒分析师等非传统意义的媒体研究人才。六是地方新闻专业期刊要结合地方实际打造地方特色,依靠创造性劳动改变办刊生态环境,堵塞有偿发稿道路,把新闻专业期刊真正办成公益性刊物。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新闻传播学;毕业生;就业

一、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研究近年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笔者认为一些新情况值得关注:一是用人需求越来越向重点大学毕业生、研究生集中,导致地方性的二本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二是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待就业毕业生增加;三是大批量扩招导致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毕业生总人数上升超过社会上新闻传播行业的岗位需求,导致人才相对过剩;四是本科生真正在传媒行业工作的毕业生少之又少,多集中在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由于大学毕业生人数增长迅速,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等吸收大学生的数量有限,所以,就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毕业生而言,大部分毕业生集中在私企或民企的广告公关行业。

二、影响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一)社会对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1.用人单位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我国传媒业逐步与国际接轨,各个传播单位不断整合,推陈出新,市场的竞争加剧,杂志、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相互融合,使得用人单位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员工不仅能胜任本职工作,而且还要有完成任务的组织能力和策划能力。现在用人单位多青睐经验丰富、人脉广的毕业生,忽视应届毕业生敢于吃苦、可塑性强的优点,使得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

2.唯学历论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新闻传播类专业应该好就业。而实际上,新闻传播类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相关资料表明,不少新闻媒体单位更青睐知名高校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类毕业生,对于二本普通高等学校的新闻传播专业毕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很多毕业生寒窗苦读十几年,却因本科“出身”非“211工程”“985工程”高校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

(二)高校对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1.专业建设相对滞后

新闻传播专业是一门理论和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具有时效性强,观点、技术、手段变化快等特点。跟国内一流大学相比,地方院校由于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的限制,大部分院校教育资源整合不够,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更新相对缓慢;专业授课侧重于对新闻理论知识的培养,缺乏对学生操作能力的指导,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这就要求专业教师紧跟时代发展,紧密联系实际,加强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

2.实践资源相对匮乏

新闻传播专业是一个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的专业。全国的新闻传播专业的生源、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实习资源都相对集中在中国传媒大学等几所高校,对于普通二本高校而言,由于受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校只能依靠社会资源来提高实践能力。我国除一线城市新闻传播行业发达外,大部分地区的新闻传播业发展相对滞后,为学生提供真正“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实习机会少,以致毕业生在应聘时,实践经验相对不足,满足不了用人单位岗位所需的要求。

(三)毕业生自身对就业的影响

1.就业期望值过高

大部分毕业生将新闻媒体、机关事业单位作为自己理想的求职单位,只愿意从事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在择业时忽视了职业对自我一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看重工作条件、工作地点、工资待遇,而缺乏岗位知识、求职技巧等方面的准备,使得毕业生首次签约率偏低。

2.缺乏职业规划意识

毕业生在大学期间,不了解新闻传播专业的真实情况,对社会和市场变化的关注度低,没有很好地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结合起来,缺乏全面职业生涯规划,找工作时准备不充分、目标不明确,以致最后找到的工作往往同自己的所学专业、个人兴趣不挂钩。

三、应对新闻传播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措施

(一)加强职业发展教育,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

大学是职业生涯的一部分,大学生毕业即面临择业期和职业发展期。因此,应从加强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的生涯发展规划教育开始,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在注重学生“个体谋生价值”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个性发展价值”的培养,通过主题教育、学生媒体、网络课堂、个性咨询等方式,培养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关心民生,胸怀天下,放眼世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新闻传播类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针对毕业生的求职心态,要大力加强毕业生就业观教育,引导他们转变观念,摆正心态,客观定位,选好目标,多些务实,少些浮躁,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结合自身特点,扬长避短,从而有的放矢地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单位。

(二)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

高校新闻传播学的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应充分关注人才市场的供求变化,立足实际情况,着重考虑如何适应现代媒体的需求,依托学校背景,突出特色,以采、写、编、评的新闻能力培养为主,以电子媒体技术能力培养为辅,加大学生新闻实习实践活动的力度。传播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新闻传播学类的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新闻传播类专业必须依托公共基础课和选修课,优化课程体系,开设传播技术类课程、改革实践类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闻人,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三)加强软硬件建设,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在新闻传播学的教学实践中,高校一方面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有计划地加大新闻传播实验室投入力度,如成立摄影技术实验室、 观摩审片实验室等,使学生在校内通过教师的指导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高校应坚持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以校园网、校园广播、校园刊物为平台,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学用新闻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以实现新闻知识学习课上和课下、理论和实践、教学和自学的结合。

目前大部分地方高校的新闻传播学教师不具备新闻从业的经历、缺乏实战经验,也是影响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为此,高校应遵循“引进来,走出去”的原则,一方面引进资历丰富的记者、编辑作为学生的实践指导教师,同时邀请业界资深媒体专家或新闻人来学院举办讲座,以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另一方面要有计划地安排学院教师到各种新闻媒体单位和知名院校进行锻炼和进修,不断提升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

(四)加强校企合作,鼓励学生到基层就业

当前,大量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坚持留在大中型城市,造成县级媒体和文化产业专业人员严重缺乏,基层媒体专业人员紧缺与大量传播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更加突出。作为毕业生的重要输出单位,为了给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多渠道地提供出路,地方院校应树立大传播就业观念。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方式,让学生到企业办的媒体中进行实践;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毕业生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面向西部、基层就业,实现专业教育、职业生涯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的契合。

(五)积极引导毕业生注重实践、提升素质、把握机会

对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来讲,应充分利用寒暑假进入新闻媒体单位实习,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有机结合,丰富实践经验。择业时,端正求职意愿,充分把握机会,适时向用人单位展现自己的真实能力,为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龚翔,禹菲.“新闻专业热”背后的就业问题[J].青年记者,2009,(13).

[2]高燕.推进教学改革,增强新闻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力[J].理论界,2009,(6).

[3]邵蓝.就业之路在脚下——新闻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浅析[J].电视时代,2010,(4).

责编:一萧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分析了面临地方性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后,对新闻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亟待改革。结合应用技术型高校培育应用型人才的定位,要求新媒体传播时代应用技术型新闻专业教育需要从把握舆论导向,注重党性教育;突出学院优势,注重通识教育;“请进来”、“走出去”,把握实践机会;以就业为导向,调整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高校;新闻专业教育;改革

我国新闻专业教育始于燕京大学1918年成立的新闻教育研究的专属机构,随着国外新闻专业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新闻专业的教育呈现了多层次、多方向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推进地方性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地方性高校新闻专业教育作为新闻专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转型期中应用技术型高校新闻专业教育也亟待改革,旨在培养新闻专业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一、地方性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

20世纪80年代,国际教育界开始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培养应用型人才,意识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推动高等学校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校。”同年6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发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再次明确提出“鼓励举办应用技术型高校”,“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鼓励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学校时定位为应用技术型高校。”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改革期,特别是针对地方型院校和独立学院,大力推进向应用技术型院校的过渡。金蕊、于忠华在《独立学院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初探》“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是独立学院抓住历史机遇、实现规范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应用技术型高校,是新型的本科教育和新层次的高职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的探索,要求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以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应用技术型高校对新闻专业教育改革的要求

应用技术型高校新闻专业教育作为新闻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一本、二本新闻专业教育办学实力方面有一定差距,只有确立正确的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即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方可脱颖而出。这不但要求新闻专业人才不但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更强调对新媒体等的熟练掌握及运用,这无疑对应用技术型新闻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把握舆论导向,注重党性教育。高等院校是培养高等人才的重要单位,而新闻媒体一直作为我党的“喉舌”,对高等院校的新闻专业教育的进行党性教育极其重要。党性教育关系到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同时关系到我党事业的后继力量,在我国人才战略中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宣传中国共产党伟大思想,国家政策方针等信息的重要的“前沿阵地”,对于受众起到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而新闻专业教育旨在培养从事新闻采写编的专业人才,其对党的理解,对国家政策方针的理解,都会影响新闻的采写编,影响到受众对于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理解。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的同时,各类不同的声音也随着开放的脚步传入受众的耳中。新闻工作者务必要立场坚定,肃清思想,致力于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思想,服务于民,在社会主义发展中扮演正确的角色。因此,在新闻专业教育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思想,了解我党的伟大事业,提高新闻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是新闻专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尤其是新媒体传播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播者的权利分化以及技术壁垒,人人可为“信息中心”,网络中各类不同声音快速传播,而作为专业人员的新闻工作者,更应该旗帜鲜明,把握立场,起到正确的舆论导向的作用。

(二)突出学院优势,注重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可以说是一种非专业性的、普及性的、非功利性的基础知识技能等的教育。通识教育通过“全方面”的教育,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全能型人才”。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因为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教育,不像车间里的生产流水线,制造出来的都是同一个模式、同一样的思维,而是开发、挖掘出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与精神气质。因为通识教育是要“孕育”出真正的“人”而非“产品”。美国阿姆赫斯特学院帕卡德教授于1829年明确提出了“通识教育”的概念,并主张建立共同核心课程,由此拉开了通识教育进入高校课程的序幕。经过上百年的探索和发展,美国的通识教育课程可分为两个大部分:一是培养读写能力、沟通能力的技能型课程;二是均衡大学生知识结构的普及型人文社科等方面的课程。

作为应用技术型高校的新闻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具备新闻学方面专业知识和能力,并掌握一定的媒介经济管理学基础理论知识,能在新闻、出版等传媒公司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宣传、媒介策划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以及传媒管理、策划和营销等工作的应用技术型、复合型、创业型的人才。结合当今媒体環境的特点,要求新闻专业培养既懂新闻学又懂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方面,在充分考虑并且借鉴了近年来国内多所大学相关专业做法的基础上,除了安排有新闻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之外,在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中相应增加了经济管理类课程等通识教育课程。

(三)“请进来”“走出去”,把握实践机会。新闻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具有实践性强的专业特点。在新媒体传播时代,要求新闻专业毕业生不但要懂得传统媒体的采写编,更强调和注重学生对于新媒体的实践运用能力。应用技术型高校的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在加强建设实践教学硬件设施的同时,与电视台、媒介代理公司建立了实践基地,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提供了条件和机会。

能否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知识相匹配的学生,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学院应该注重教师的“请进来”“走出去”,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所谓“请进来”,就是从媒体聘请资深人士到课堂上,把其丰富的从业经验以授课的方式传授给新闻专业的学生;所谓“走出去”,就是将新闻专业教师送到媒体中锻炼,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和运用。结合两种方式,让新闻专业学生能够从书本理论走向“理论+实践经验”的全方位学习新闻知识。同时,还要注重把握实践机会。传统理念中,新闻专业实习就是扛着摄像机、带着照相机四处跑现场。其实,对于新媒体传播时代,摄像机、照相机已经不再是唯一采编工具,新闻也不再是传统的新闻,不再是标题、导语、主体等新闻采编要素;而是140字包含所有新闻要素的微博、微信,而是随身携带手机充当随时录音录像设备,而是无处不在的新闻实践机会。要正确引导学生,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学习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形式的运营和宣传,把握身边的实践机会。

(四)以就业为导向,调整课程设置。新媒体传播时代下,新闻事业日新月异,多类新闻事件已然超出大众想象。纸媒在受到新媒体的冲击下,从传统新闻重要阵地上跌落而下,步入了一个断崖式下滑的趋势。因此,如若新闻专业教育依然注重传统纸质媒体、大众媒体式的采、写、编的模式,毕然让学生就业面临困境。政府部门需要的不再是“新闻笔杆子”,更需要懂得政府网络信息维护甚至熟知媒体运作方式的新闻发言人;企业需要的也不再是“总裁秘书”,更需要懂得树立企业品牌形象,线上宣传营销的网络运营人……根据近年来招聘新闻专业毕业生的岗位分析,主要有两大类岗位:行政秘书岗和网络运营岗。招聘单位要求新闻专业学生在传统采写编的基础上,更会利用新媒体进行线上传播与营销。因此,以就业为导向,需对现行课程设置进行调整。

在传统教学中,新闻专业教育不断训练学生的文笔功底,学习大众媒体的模式及特性。然而,根据应用技术型高校培养新闻专业应用技术人才的标准来说,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中可以大胆探索一些业内前沿,如《新媒体运营》、《微营销》、《分众传媒》、《新新闻》等。课程设置更应结合市场对于新闻专业学生的要求的,调整专业方向,培养“一专多能”的特色人才。新媒体传播时代需要新闻人才是“盯得住前言,守得住底线”,时时了解媒介市场的变化以及受众信息接收方式方法的改变,同时又要坚定立场,坚守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既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又懂得新媒体实战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三、应用技术型高校的新闻专业教育要与时俱进

新媒体传播时代带来了传媒行业一系列的变化,从传播媒体到传播渠道方式,再到传播内容都发生着不断变化。当年博客的出现,让人们惊艳新媒体的巨大能量,然而短短十年的时间,博客已然走向凋弊,微博、微信等更为便捷、快速的媒体登上了舞台,然而不知五年、十年后新新媒体形式又将以何种方式取代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毫无疑问,而今的时代是一个媒体展现巨大实力的黄金时期,微博、微信等媒体方式正带来着巨大的经济潜力冲击着传统市场,同样冲击新闻专业教育。媒体分众化、小众化发展,需要的不再是单一懂得采写编的新闻人才,而是既要深厚的人文功底、传播学理论知识,又要新媒体运营能力,集生产信息、销售信息为一身的复合型人才。

同时,新媒体的发展在新闻专业教育中也是一把“双刃剑”,打破了传统新闻专业教育的权威性。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的知识权威被消解,如何将学生从手机中“抢”出来,这也是新闻专业教育的必须克服的困难。学生通过手机等新媒体全方位地,随时随地接触体验媒体,年轻人天生对于新鲜事物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在新媒体技术层面颠覆了“传——受”角色分化,因此作为应用技术型高校新闻专业的教师必须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保证自身对于新媒体的高敏感性以及对于新技术的开放态度。同时,还要不断与业界进行长期合作沟通,增加教师学习机会以及上升渠道,以此来保证教师质量,从而保证新闻专业教育的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 李亚玲: 浅议互联网“微时代”新闻专业教育的“红利” [J].教育教學论坛,2013(04)

[2] 黄瑞,等:21世纪新闻学院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J].新闻记者,2002(06)

[3] 李希光:是新闻记者的摇篮还是传播学者的温室—21世纪新闻学教育思考[J].新闻记者,2001(01)

[4] 钟新,周树华:传媒镜鉴—国外权威解读新闻传播教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771

[5] 孙志伟: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9(08)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多学科、边缘学科和跨专业的研究已经成为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的关键。如何培养肩负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历史使命的创新型研究生,特别是如何加强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建设,已经成为现代研究生教育的重大任务和面临的新挑战。探讨如何加强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可以从对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以及激励形式、资源配置形式、导师指导形式、评价形式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保证研究生培养的水平和质量取得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多学科专业 研究生 协同创新 机制

一、引言

研究生教育,是知识、智慧、智能、人格高度统一的高级专门人才教育,具有高等院校传承学术、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主要功能。纵观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经济与文化迅猛发展,其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日趋复杂,人们必须不断地面对经济社会加速变化而带来的各种挑战。在复杂的、盘根错节的问题前,单一学科的知识和狭隘的专业化技能已经显得软弱无力。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种学科的理论、观念、技术和方法的支持,必须依靠多学科协作。

事实上,多学科、边缘学科和跨专业的研究已经成为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的关键。而如何培养肩负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历史使命的创新型研究生,特别是如何加强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建设,已经成为现代研究生教育的重大任务和面临的新挑战。

本文根据近年来从事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组织和指导的实践,探讨如何加强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创新性高级人才。

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为教育部“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主题赛事之一,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办。竞赛以完全真实的实际问题、完全真实的数据为竞赛内容,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创新,需要多学科专业研究生的协作。因此,这种实践性、多学科性、高强度、协作性的学术活动受到广大研究生的青睐。

赛事在全国研究生中具有广泛影响,自2004年以来已经连续举办十届。暨南大学从2004年首届开始一直参加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最初每届有2-3队参加,期间得到学校研究生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2009年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受学校研究生部委托统一组织此项赛事,并举办了学术报告介绍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当时吸引17支队伍共51名来自各个学院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参加,最终报名参赛12支队共36名研究生,共获得全国二等奖两项(2队),全国三等奖两项(2队)。获奖研究生来自学校信息、理工、经济、管理等学院,涉及数学、计算机、物理、统计学、金融、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主要是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通过这几年暨南大学参加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取得的成绩,我们总结出:要使得包括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在内的研究生科技活动能在高校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对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机制进行研究。

二、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机制的建设

研究生教育的协同式创新概念首先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教授于2006年提出。杨卫教授时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他认为研究生、导师和培养环境(包括管理机构、思想政治教育机构、学位监督和保障体系、资助奖助体系等)这三个要素在研究生教育中均具有双重性。他认为研究生教育协同式创新包括三项理念:和谐理念、激发理念和多赢理念,并将研究生的创新活动梳理为八个环节,指出把握研究生教育在需求、规模和质量关系的主要原则,提出研究生教育机制(包括培养机制、投入机制、招生机制、评价机制)改革和营造立体型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思路。

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研究的目的就是建立机制,给各个专业研究生提供多学科协同创新的机会和环境,使得研究生们解决重大综合问题的能力、团体协作共同攻关的能力得到切实的锻炼和提高,使得他们能成为未来拔尖创新型人才的主力军。

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机制主要对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以及激励形式、资源配置形式、导师指导形式、评价形式等各方面进行研究,以便制定相关的措施和办法,保证研究生培养的水平和质量取得显著的成效。

1.举办和参加科技竞赛及科技创新活动,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培养与人协作、团队作战的能力。因为科技竞赛、科研课题、攻关项目往往要靠科研团队的群策群力才能完成。研究生毕业后无论是到研究所还是到企业就业,面对的都是非常实际的问题。要想很快进入工作角色,承担起研究任务,就要有出色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而科技创新实践为这种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暨南大学开展的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活动,题目来自于学校各学科教师的科技项目等真实课题,有学校行政学团等组织齐抓共管,并经过深入调研协商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学校在活动开展、组织宣传、培训指导、学术交流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并制定研究生参加全国科技创新活动获奖的奖励办法,以促进研究生在各个方面获得全面的进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2.在资源配置方面,探讨提供启动经费、实验室等基本条件,提供开展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的环境。建立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基金,或者以研究生科技创新实验项目的形式资助,以便统一支持和管理并保证该活动健康发展。

加强研究生创新基地建设,积极组建研究生队伍参加科技竞赛,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创新基地是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开展科学实验和创新思想碰撞的专门场所,是可以为多学科研究生之间开展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我们应加强信息资料网络环境建设和实验装备研究条件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与学校优势学科的平台和基地建立密切联系,加强指导力量,改革管理机制,这样可以为研究生创新研究提供一个设备良好、开放合作的学术环境。

目前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建设了“研究生科技协同创新实践基地”(学校以“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训练计划”方式立项资助),构建了一批面向专业学位研究生、展现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技能的创新实践及竞赛项目,创建了一个融合各专业学位类别研究生共同开展科技创新的协同实践基地,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度,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水平和培养质量。信息学院三个学科(数学、计算机和电子)的研究生之间进行多学科的协作,参与多项科研项目取得了进展。另外,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还与学校其他学院研究生合作,承担学校挑战杯竞赛研究项目。例如数学学科、计算机学科和新闻学科三位研究生主持学校挑战杯招标项目“网络(微博、博客)意见领袖识别机制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

3.在导师指导方面,制定相应的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活动中,形成导师指导下的师生协同创新局面。实际上,多学科协作研究有利于师资队伍的建设。由于每一个学科都有一种知识传统(即知识体系、范畴和相应的行为准则),一个人长期从事某一学科的研究,其思维方式、研究手段、概念体系被特定化后,具有一定的排他性。这种状况会制约与相邻学科乃至同一学科的其他分支的主动接触。多学科交叉的发展要求科学研究必须打破封闭体系实行开放性的学术思想交流。由于多学科交叉研究不受学科边界和传统专业的限制,不受某一理论和方法的约束,多学科合作、交流、互补,使参与者知识得到更新,知识结构得到改善,研究能力得到提高,创新性得到加强。

实际上,我们在与多个学科的研究生指导教师交流中,大家都认为多个学科的交叉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学校可出台一些措施,鼓励多学科的研究。暨南大学目前正在试行多学科博士研究生协同创新计划,条件成熟时将推广到硕士生范围。

4.在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过程中应建立比较全面、恰当的评价指标进而形成公平竞争的氛围。这种评价包括对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的评价、对指导教师的评价、对相关职能部门以及院系的评价等。

5.建立多学科(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学术交流平台,组建多学科研究生创新中心。2010年12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出席中科院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成立仪式时强调,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着力加强基础研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努力解决影响未来发展的重大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为国家现代建设提供坚实科技支撑。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也比较深入,可考虑建立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中心。

建立多学科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活跃学校学术氛围,开拓研究生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有效地激励研究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活动。采取课题组模式,鼓励不同学科教师联合申请多学科交叉项目,研究生通过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共同完成交叉学科项目,实现研究生知识面的拓展和研究能力的提升。暨南大学目前正在实施“菁英学子计划”,开展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不断为研究生的成才创造良好条件。

三、展望与结语

基于对国家“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战略部署的深刻认识,以及对数学建模竞赛这种实践性、多学科性和协作性的科技创新活动特色的深入理解,以暨南大学组织和参加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这一科技创新活动取得的经验为例,探讨如何加强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机制建设。

我们通过组织举办学校和参加国家的数学建模竞赛等科技创新活动,制定研究生参加全国科技创新活动的激励办法,建设了以数学建模竞赛等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为重要内容的科技协同创新实践基地,多学科协作承担各种研究生科研项目。两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相关教学研究成果获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4年1月),这对多学科协同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 陈安华,胡燕平,颜建辉,黄良沛.构建多学科融合学术环境,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4):47-48.

[2] 卢建飞,吴太山,吴书光,尹承梅.基于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1):46-47.

[3] 王增贤,白波,段耀奎,宋文刚.多学科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6):115-116.

[4] 向晓东,张慧灵,段宁.理工科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08(6):26.

[5] 李文星,李建华.论构建拔尖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交叉学科研究中心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5):43-47.

[6] 刘春媛,李凌虹,江建民.谈工业设计专业多学科跨专业的研究生教育[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126-128.

[7] 张宏军,李华兵,卢厚清.通过数学建模竞赛,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数学,2009(5):11-14.

[8] 裴旭,张淑林,余芹.依托大跨度、多学科交叉的科技平台,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研究生创新中心建设的实践理念定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6):13-14.

[9] 杨卫.研究生教育的协同式创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6):1-5.

[10] 张强,李远航,喻旭兰.“分类协同型”金融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4):10-13.

[11] 杨菁.研究生创新能力实现途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83-85.

[责任编辑:陈 明]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实习;模式;模拟性;实战性

一、新闻实习对于新闻学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向十分清晰,以培养具有新闻学理论基础、掌握新闻业务技能技巧、能够向其它相关领域扩展和渗透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为适应媒体工作,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既要掌握一定的新闻知识,又要具备相关的新闻业务操作能力。因为新闻学专业培养的绝大部分学生将要在各类媒体从事新闻工作,所以新闻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它的实践性特征很明显。“谁都知道,新闻专业的实践性很强,让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掌握充分的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业务技能,是新闻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1]”

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这个环节。实践性教学是新闻学专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实践环节的教学抓得好,落到实处,学生的操作能力就强,专业基础就打得牢,毕业后工作上手也快,成长空间就大,用人单位自然满意。因此,新闻学专业一方面要传授学生新闻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培训学生的业务操作技能。“最好要统一合并采访写作课程,让学生亲自投入新闻火线上;完全以新闻式的标准严格要求之,练习与批判并重。切忌叠床架屋式的纸上谈兵,像个反复背诵食谱而却不愿意下厨的主妇。[2]”

新闻学专业培训学生的业务技能技巧主要是通过新闻实习进行的。也就是说,新闻实习是新闻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最主要方式。新闻实习使新闻学教育更加职业化和专业化。通过新闻实习,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当下传播媒介的发展状况、特点和规律;了解媒体的经营管理活动。通过新闻实习,学生可以培养在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制作、管理和发行等方面的技能技巧。新闻实习有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融会贯通,有助于学生提高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有助于学生毕业后及时找到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并且能够很快地适应工作和社会的需要,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新闻实习是新闻专业学生实现从理论走向实践,从学校进入社会,从学业转向就业的必要阶段和保障。

二、当下的新闻学专业学生实习要适应媒介融合的现状

“媒介融合是指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组成大媒体业的各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整合的过程。[3]”媒介融合已经有了20多年的实践。美国《圣何塞信使新闻报》1992年创办电子网络版,实现了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西方媒体开始了媒介融合时代。《中国贸易报》1995年推出网络版,中国媒介也进入了媒介融合时代。在当下,媒介融合已经是新闻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实。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体相互融合,推动着整个新闻业的发展进步。两种媒体的互动、融合是最常见的方式。譬如报网互动、台网互动等等。当然,媒介融合也包括多种媒介的互动、融合。譬如上海第一财经融报纸、周刊、广播、电视、网站于一体,实现多个媒体的内容共享和互动,充分发挥不同媒介的功能。

媒介融合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的采访、编辑、制作等有机融合起来,资源共享,生产可以相互转换的媒介产品。也就是说,媒介融合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方式。当然,生产和传播方式的改变必将改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念和工作方式。在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工作者除拥有单一传统媒体强调的专项技能外,还必须具备跨媒体的策划、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和制作等多项技能。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工作者要既能为报纸、杂志撰写文字稿件,也能为广播、电视采集声音、音像新闻,还能为网站提供网络新闻稿件,也就是说,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工作者需要成为技术全面的全能型新闻人才。

新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媒介融合的现实对当代新闻工作者的能力提出了挑战,所以新闻学教育也遭遇媒介融合这一现实存在。“全球新闻学教育面临四大主要转变或挑战:社会文化差异的认识与意识不断增强,娱乐业、传媒行业、类型、模式的不断合并,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融合(多媒体),传媒、新闻事业及新闻流动的国际化。这些趋势中的每一项都与记者工作及培训相关。”[4]在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学专业学生必须了解媒介融合的相关知识,学习多媒体的知识,培养跨媒体的策划、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和制作等多方面技能。学生的技能主要是通过新闻学专业实习得到培养和提高,因此,当下的新闻学专业学生实习要适应媒介融合的现状。

三、媒介融合语境下新闻学专业学生实习模式的分类

在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学专业学生实习的模式主要有两种模式。

(一)模拟性的校内实习

这一类实习模式主要在校园内进行,可分为课堂中的实习和校园媒体中的实习。

1.课堂中的实习。课堂中的实习主要是指结合相关新闻学课程在课堂内进行的实习活动。譬如结合《新闻采访学》课程设立模拟采访、模拟新闻发布会等环节,让学生进行模拟性采访、提问;结合《新闻摄影》《新闻摄像》课程安排学生进行新闻摄影、新闻摄像等实践环节,让学生拍摄新闻图片、制作新闻短片;结合《新闻编辑学》课程,让学生进行新闻稿件选择、标题制作、版面设计等新闻实习,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自己编辑的报纸和网页;结合《新闻策划学》课程组织学生召开模拟编前会和模拟策划会,让学生撰写策划方案、进行新闻策划活动;结合《新闻写作学》《新闻作品评析》课程来评点学生自己提交的新闻作品,并对优秀新闻作品给予奖励。

可见,课堂中的模拟性实习就是从事新闻学专业课程教学的相关教师按照媒体的采访、编辑、写作、评论、制作等流程,把课堂模拟成媒体,并依托相关新闻学实验室,搭建课堂教学实践平台,利用当下社会各种媒体的流程对学生进行的模拟性训练。因为这种模拟性的实习十分接近于当下媒体的实际操作流程,所以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相关的新闻学课程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媒介融合的现状对当代的新闻工作者的能力提出了挑战,新闻学教育必须直面这种挑战。因此,新闻学专业课堂中的模拟性实习也需要适应媒介融合的现状。“现在的新闻业务教学还要考虑到传播科技的飞速发展,不能停留在报纸的采写编评上,所教的‘新闻业务’,要能够适应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传播渠道(博客、微博等等)的写作、制作和报道的要求。[5]”为适应媒介融合的现状,在课堂中进行的模拟性实习可以进行跨媒体策划、采访、写作、编辑的训练。教师可以模拟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的采访、编辑、制作等流程对学生进行训练,也可以模拟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的流程要求学生采集声音、音像新闻,还可以进行为网站提供稿件的模拟性实习。

2.校内媒体中的实习。这种实习模式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学校内部的报刊、广播、电视频道、校园网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高校一般都有自己一家或多家公开或内部发行的纸质媒体,新闻学专业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些校园纸质媒体来让学生实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可全面参与校园纸质媒体的选题、采访、写作、编辑、摄影、广告、排版、校对、发行等工作。大学广播电台是立足于校园以服务于师生为目的的媒体,新闻学专业学生要充分利用大学广播电台进行实习。新闻学专业学生应该积极介入到广播电台的整个运行过程之中,通过采访、写作、制作师生感兴趣的校园新闻来让自己得到实践性训练。作为开设有新闻学专业的学校一般应该有供学生实习的电视频道或校园电视播放屏。作为校内模拟性实习的一种模式,学生可以采访、编辑、制作视频新闻节目,并通过校园电视频道或电视播放屏进行播放。这种方式既对学校进行了宣传报道,又培养、训练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当然,学生还可以利用校园网进行实习,参与网页的设计与制作,采访、编辑网络新闻。

为适应媒介融合的现状,新闻学专业应该对现有的各种校园媒体进行资源整合,打造包含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在内的实习大平台,让每一个新闻学专业的学生都有在不同媒体实习的机会。可以利用这一整合性的实习平台让学生学习不同性质媒体的运行方式,把学生培养成具备跨媒体操作技能的新闻专业人才。

当然,校内实习有其优势,校园环境相对比较简单,没有社会环境那样多元和复杂,学生对校园的人、事、物都很熟悉,他们在校园内进行采访等新闻活动相对来说要容易一些。然而,校园毕竟不是社会,校园内的生活与校园外的生活也有着较大的差异。校园媒体不是社会化媒体,它们的生产内容和运营方式和社会化媒体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校园媒体的实习只是一种模拟性实习,只不过“仿真度”比课堂中的模拟性实习更高而已。课堂内的实习和校内媒体实习,都是培养新闻人才的重要方式。校园内进行的模拟性实习的时间可长可短,可以根据课程时间和学生业余时间灵活安排。因为校园内进行的实习相对比较简单、容易,特别适合于实践性操作能力还不是很强的大一、大二学生。

(二)实战性的社会实习

校园内的实习是模拟性的,要真正训练和提高业务水平,新闻学专业学生必须到社会化媒体中去进行实战性实习。在社会化媒体中进行的实战性实习大概可以分专业考察实习和专业实习两种模式。

1.专业考察实习。所谓专业考察实习,主要是指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到媒体进行现场考察学习的一种实习模式。专业考察实习是一种认识性实习,学生通过现场考察媒体,了解媒体的运作流程,对媒体内容的制作、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和策划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这种实习模式能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媒体的特点、规律、现状及发展趋势,亲身感受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态度和专业精神,洞察媒体的经营管理活动,从而更好地理解新闻学知识,树立新闻学专业归属感,明确以后学习努力方向。专业考察实习的时间以1至2周为宜,可以安排在大学4年期间的任何一个学期进行,当然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设置专业考察实习的次数。

新闻学专业的专业考察实习也要适应媒介融合的现状。新闻学专业学生进行专业考察要考察当下中国新闻业媒介融合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选几家具有代表性的媒介融合明显的媒体进行重点考察。在媒介融合时代,学生对各种性质的媒体都要进行考察,不仅要考察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的策划、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制作、发行及经营管理,也要考察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的采访、编辑、后期制作播出及经营管理,还要考察新闻网站的采访、编辑以及经营管理。

2.专业实习。专业实习是指新闻学专业学生在社会化新闻媒体参与实际新闻工作的一种实习模式。专业实习是常见的一种实习方式。作为一种操作性实习,专业实习既能提高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艰辛和责任,并使学生得到一种学有所用的成就感。专业实习一般配备校内指导教师和媒体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实习,主动地与实习单位建立良好协作关系。在实习前,校内指导教师要制定和执行实习计划;在实习过程中,校内指导教师要督促学生实习;实习结束后,校内指导教师认真做好实习总结工作以及相关资料的整理。当然,具体新闻业务的指导主要依靠媒体指导教师。媒体指导教师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训练、培养新闻实习生。

为适应媒介融合的现状,新闻学专业学生最好能在不同时间相继在不同性质的媒体进行专业实习。在相关记者、编辑的具体指导下,新闻学专业学生要学习、掌握各类媒体的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等新闻业务技能,既训练为报纸、杂志撰写文字稿件的能力,也培养为广播、电视采集声音、音像新闻的技能,并学习如何为网站提供稿件。通过专业实习,新闻学专业学生要全面掌握各类不同性质媒体的采访、写作、评论、编辑、摄影、摄像和制作等业务技能,能够独立地高质量地完成各项新闻工作。

参考文献:

[1]董天策.问题与学理:新闻传播论稿[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2](美)李金铨.国际传播的挑战与展望[M].台北:时代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3.

[3]蔡雯,王学文.角度·视野·轨迹——试析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9(11).

[4](美)阿诺德·S.戴比尔,约翰·C.梅里尔.全球新闻事业:重大议题与传媒体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5]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艾涓]

上一篇:历史纪录片论文下一篇:高级设计师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