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软件范文

2023-09-07

项目管理软件范文第1篇

[编者按]随着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发展,智能无线电技术逐渐成为通信领域关注的热点,并给无线通信带来新的发展空间。讲座将分为3期对智能无线电技术技术进行介绍:第1期讲述智能无线电技术的背景及发展现状;第2期详细介绍了智能无线电技术中的关键技术——软件无线电的架构,并从其应用及通用平台设计角度分析各类平台的优缺点;第3期介绍了软件无线应用中的多种开发工具。

1 智能无线电背景及发展

现状

软件无线电(SDR)和认知无线电(CR),是目前智能无线电技术技术讨论的主要热点。随着SDR和CR的深入研究,人们已经意识到其潜在能力不仅停留在最初要解决的问题上,还可以具有超出通信领域更广泛、更强大的应用。第1节从智能无线电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介绍了SDR和CR概念的由来、关键技术概述以及应用情况,并讨论了SDR和CR的关系。

1.1 无线通信中的两个问题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信号形式和各种各样的无线通信系统及标准,通信行业出现了空前的繁华。伴随着这些系统和标准发展也出现了两大问题,针对这两个问题智能无线电技术被提出并得到了广泛探讨。

不同通信系统间的协同工作、无缝连接、多标准及多模式兼容成为了一大难题。例如,在大规模普及的无线移动通信中,随着各种新标准、新协议的不断发布,无线系统制造商和通信服务提供商不得不通过系统升级,融入先进的技术,不断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通信服务。但是,从1G到4G的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一些体制升级带来的严重问题。对系统的反复重新设计和硬件的不断更新换代,不仅消耗昂贵的成本,而且浪费了很多资源,同时给终端用户也带来诸多不便。为此,越来越多的服务提供商和用户都开始关注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无线通信系统,而不是像现在的系统(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地面临被淘汰、废弃的尴尬境地)。当然,这些问题并非仅存在于移动通信中,而是一直普遍存在于各类通信形式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在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中提出了一种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系统设计方法——软件无线电。

无线通信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低。目前对于频谱资源管理,国际上采用的通用做法是实行授权和非授权频率管理体制,对于授权频段,非授权者不得随意使用。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研究表明,在大部分时间和地区,授权频段的平均利用率在15~85%之间。另一方面,开放使用的非授权频段占整个频谱资源的很小一部分,而在该频段上的用户却很多,业务量拥挤,无线电频段已基本趋于饱和。静态的频谱分配原则导致频谱资源利用极不均衡。显然,真正的问题不是频谱资源的匮乏,而是我们目前采用的固定频谱分配制度,该制度是一种频谱利用率极其低下的分配制度。如何对不可再生的频谱资源合理再利用并实现频谱共享,已成为目前全球性的研究热点。为解决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认知无线电应运而生了。

1.2 软件无线电

软件无线电提供了一种建立多模式、多频段、多功能无线设备的有效而且相当经济的解决方案,可以通过软件升级实现功能提高。软件无线电可以使整个系统(包括用户终端和网络)采用动态的软件编程对设备特性进行重配置,也就是说相同的硬件可以通过软件定义来完成不同的功能[1-3]。

人们逐渐认识到SDR的潜力并非仅局限于通信领域,它也可应用在无线电工程的其他相关领域,如雷达、电子战、导航、广播电视、测控等。而软件无线电论坛对软件无线电的定义更加全面、系统,它强调了软件无线电是一种新型的体系结构,是一种解决方案,同时强调通过动态的软件编程可以对相同的硬件进行重构,使之完成不同的功能等思想。SDR的第3种定义,已经超出了通信领域,它讨论的是现代无线电工程。相比一个无线电系统,SDR更像是一种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第3种定义强调平台硬件结构简单化,便于重构和升级的构件化功能软件[4]。

从上述讨论中,我们对软件无线电的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其具体特点可以概况为:天线智能化、前端宽带化、硬件通用化、功能软件化和软件构件化。简单地说,具备这些特点的软件无线电在其系统硬件无需变更的情况下,可以在不同的时候根据需要通过软件加载来完成不同的功能。图1给出了软件无线体系框架。

对于软件无线电,人们关注最多的是它的组成结构、硬件实现、技术可行性等,一开始很少有人关心软件无线电的理论支撑,因此造成从事软件无线的相关新人无法客观地认识软件无线体系。图1给出了软件无线电体系框架,比较系统地描述SDR体系,包括软件无线电的理论体系、软件无线电的技术体系以及软件无线电的应用体系。目前软件无线电的理论、软件算法及应用等并不局限于图1里提及的。图2给出了一种实际的SDR体系,它是一种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网络中的实际SDR架构[5]。

软件无线的应用较为广泛。软件无线电的概念虽然是从通信领域提出的,但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包括通信、雷达、电子战、导航、测控、卫星载荷以及民用广播电视等整个无线电工程领域的广泛关注,已成为无线电工程领域具有广泛适用性的现代方法。经过近20年的推广和全世界范围的深入研究,软件无线电概念不仅得到了普遍认可,而且已获得广泛应用。尤其是近几年,软件无线电的发展势头更猛,已遍布到无线电工程的每一个角落:从3G到4G,从美军的多频段多模式电台(MBMMR)到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JTRS)都是以软件无线电概念进行设计、开发的,甚至就连完成单一功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也要进行软件化设计[6],以适应未来导航技术的发展需要。

1.3 智能化软件无线电

——认知无线电

认知无线电概念最早是由瑞典Joseph Mitola博士于1999年8月提出的[7],是对软件无线电功能的进一步扩展。Joseph Mitola博士提出认知无线电的概念,最初的主要目的是想解决前面提到的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

认知无线电是一种具有频谱感知能力的智能化软件无线电,它可以自动感知周围的电磁环境,通过无线电知识描述语言(RKRL)与通信网络进行智能交流,寻找“频谱空穴”,并通过通信协议和算法将通信双方的信号参数(包括通信频率、发射功率、调制方式、带宽等)实时地调整到最佳状态,使通信系统的无线电参数不仅与规则相适应,而且能与环境相匹配,并且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达到通信系统的高可靠性以及频谱利用的高效性。

认知无线电的架构设计原则是将SDR、传感器、感知和自主机器学习(AML)融合在一起,利用在射频(RF)端和用户域中的观察(传感、感知)、导向、规划、决策、行动和学习(OOPDAL环)能力,来提供更好的信息质量(QoI)[8],并且利用SDR、传感器、感知和AML集成在一起创造意识、自适应和认知无线电,在射频和用户域完成从简单的感知或自适应变换为确定的认知无线电。图3给出了理想认知无线电功能组件架构,包括了SDR单元和相关认知单元[9]。认知无线电架构在计算智能和学习能力上提升了软件无线电。

图4给出了最简单的由意识与自适应迈向认知无线电的节点结构,便于读者从功能特性上来认识认知无线电。该节点结构包括了6种功能单元。

6种认知无线电架构(CRA)功能单元分别是:

·用户传感感知(USER SP)接口,包括触觉、听觉和视觉感觉与感知功能。

·本地环境传感器,包括位置、温度、加速计、指南针等。

·系统应用,例如玩网游等独立于媒体的服务。

·SDR功能,包括射频感知和SDR无线应用。

·认知功能,用于系统控制的符号训练、计划和学习。

·本地效应器功能,包括语音合成、文本、图形和多媒体显示。

认知无线电的主要特点是它的重构能力,它不仅要完成最主要的通信功能,同时还需要具备包括信道搜索与信号分析在内的电子侦察的功能。认知无线电的体系结构[10]如图5所示。

频谱分析主要完成对“频谱空穴”的分析,如“空穴”所占的带宽、“空穴”的干扰或噪声电平、“空穴”的时间分布特性等。另外,频谱分析还需完成对新信号的调制识别、信号参数测量等,以便进行后续的解调解码和协议分析。

频谱决策是指在完成频谱扫描和频谱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通信载频、通信体制、通信参数和发射电平。

频谱监视是指双方在建立通信后,对该通信信道所进行的“在线”检测,一旦发现有“干扰”信号存在(该干扰可能是授权用户信号,也可能是无意或有意的干扰信号),立即进行“频谱搬移”,主动让出该信道,并寻找新的“频谱空穴”建立通信。

链路建立是指在完成频谱决策后,根据所确定的载频、电平、体制等信号参数以及链路建立协议,通过波形产生模块并且快速形成链路建立信号,同时主动发向对方,并等待对方的回执。

调制发射主要完成信号产生功能,它借助可重构软件无线电平台,通过加载软件可以产生所需要的各种通信信号。

接收解调主要完成对通信信号的接收和解调,它借助可重构软件无线电平台,通过加载软件可以对各种通信信号进行解调处理。

协议分析主要完成对链路建立信号解调比特流的分析,并根据预先约定的通信协议进行特征码、信息字段的提取,以确定通信对象(包括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通信体制、通信频率等信息,并按要求向对方发送链路建立回执。

认知协议是认知无线电的核心,它是认知无线电具有“认知”能力的重要保证。认知协议完成感知信息交换,即将收发两方的“频谱空穴”信息互相传递,解决了己方不清楚对方“频谱空穴”的问题。

由上述分析可知,认知无线电不仅具有通信功能,而且还需具备频谱探测能力,具有多功能特征,但其功能实现还需要借助于软件无线电来实现。

1.4 SDR和CR的关系

认知无线电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自适应性,即根据无线通信环境、用户所在位置、网络条件、地理位置等信息的变化来改变通信参数(包括频率、功率、调制方式、带宽等)。这种动态加载性,正是SDR具备的能力,由于不使用特定功能的模拟电路和器件,SDR能够提供一种灵活的无线通信功能。由此看来,认知无线电的一种良好的实现方式就是围绕SDR来进行设计,也就是说,SDR技术可以认为是CR技术实现的基础内核。正如Joseph Mitola博士所说,CR是对SDR功能的进一步扩展,可以理解为CR能够根据所处环境和地理位置以及内部状态,能自行调整其运行的功能应用来达到定制目标的SDR。

CR的模型可能存在多种,从功能上简单划分,可以分成四大模块:认知模块、上层功能模块、内部和外部感知模块、软件定义无线电模块,如图6所示。

认知模块根据输入参数的变化来控制SDR,这些参数是从无线环境、用户内容和网络学习(感知)中获得;认知模块对无线电硬件的性能和硬件设备可以认知,可以知道无线通信参数。SDR模块就是基于软件的数字信号处理组件(如GPP/DSP/FPGA等可编程器件)和软件可调射频组件(如电子可调滤波器)。由于SDR支持多种标准(如GSM/EDGE/WCDMA/CDMA2000/Wi-Fi、WiMAX),同时支持多种接入技术(如TDMA/CDMA/OFDMA/SDMA),并且支持宽频带不同带宽的工作方式,其应用非常灵活。

将SDR和CR相比较,我们会发现:SDR关注的是采用软件方式实现无线电系统信号的处理,而CR强调的是无线系统能够感知操作环境的变化,并据此调整系统工作参数,实现最佳适配。从这个意义上讲,CR是更高层的概念,不仅包括信号处理,还包括根据相应的任务、政策、规则和目标进行推理和规划的高层活动。所以,认知无线电是智能化的软件无线电。

目前,软件无线电仍未得到完全发展,对于软件无线电平台的开发,对软件无线电应用以及认知无线电的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第2讲中我们将重点介绍CR技术的基础核心SDR的架构,以期对相关软件无线电和认知无线电预研人员或正在跟踪项目的开发人员提供技术信息支持。(待续)

参考文献

[1] Mitola J. Software radio: Survey, critical evaluation and future directions [J].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 Magazine, IEEE, 1992, 04: 25-36. doi: 10.1109/62.210638.

[2] Lacky R J, Upmal D W. Speakeasy: The military software radio [J]. IEEE Communication Magazine, 1995,03: 56-61. doi: 10.1109/35.392998.

[3] 向新, 等. 软件无线电原理与技术[M].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

[4] 杨小牛, 娄才义, 徐建良. 软件无线电技术与应用[M].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 2010.

[5] Retnsothie F.E., Ozdemir. M. K., Yucek T., Zhang J., Celebi H., Muththhaiah R.. Wireless IPTV over WiMAX: Challenges and Applications[C]//IEEE Wireless and Microwave Technology Conference, Clearwater Beach, FL. 2006: 1-5. doi: 10.1109//WAMICON.2006.351905.

[6] Kolodzy P. Spectrum Policy Task Force: Findings and Recommendations[C]//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dvanced Radio Technologies (ISART), Colorado, USA, 2003.

[7] Mitola J. Cognitive radio: An integrated agent architecture for software defined radio[D]. Sweden: Royal Inst. Technol.(KTH), 2000.

[8] Joseph Mitola III. 认知无线电架构无线XML的工程基础[M]. 任品毅, 尹稳山译.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113-115.

[9] Huseyin Arslan. 认知无线电、软件定义无线电和自适应无线系统[M]. 任品毅, 吴广恩译.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 48-51.

[10] 杨小牛. 从软件无线电到认知无线电走向终极无线电——无线通信发展展望[J].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8, 3(1): 1-7.

作者简介

宋腾辉,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宽带通信系统设计与信息处理。

窦峥,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宽带通信系统,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智能通信系统及一体化平台设计、超宽带通信信号处理等;目前主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等8项项目工作;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检索共20篇。

林云,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讲师,工学博士;研究领域为宽带信号处理;已参与完成基金项目12项,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已发表学术论文38篇,其中SCI检索1篇,EI检索15篇。

项目管理软件范文第2篇

摘要:在全面信息化建设的今天,对软件项目的需求正在快速的增长,对软件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也有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变化,软件开发企业必须寻求更科学、更高效的管理方法和工具去管理软件开发项目。基于此,文章主要对轨速开发中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究分析。

关键词:轨速开发;项目管理软件;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项目管理软件已成为现代化企业项目管理过程非常重要的一种信息化工具,在软件开发企业中更是突出。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就是为实现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化而设计的,通过项目管理系统,软件开发企业能够更高效、更科学的管理软件开发项目,起到提高效率、缩短时间、节约成本的作用,最终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1.轨速开发中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现状

在全面信息化建设的今天,对软件项目的需求正在快速的增长,对软件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也有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变化,软件开发企业必须寻求更科学、更高效的管理方法和工具去管理软件开发项目。

1.1项目管理软件系统功能

项目管理工作耗時长,无法及时向领导提供决策信息;项目管理涉及到的项目信息多且分散,信息变动很难及时准确反应;项目的考核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考核工作缺乏科学性,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考核工作效率低;部门工作成果不能及时共享,做重复工作。工程项目的管理,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功能,涉及进度质量、安全、合同、风险、文档等多方面的工作,众多的参与部门,使沟通和协作的工作困难。大量的信息需要有效的管理。传统的项目管理方法,已经显得越来越吃力,急需找到新的方法和工具。

而项目管理软件系统功能在需求、B/S结构设计、数据库与开发技术支持三个方面出发,对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项目的特点与创新之处在于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基于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思想。在对人员管理的同时,还着重强调了流程管理,以每个功能模块的管理流程为基础,进行项目任务的划分。使系统的向导性更强,使管理过程更简单,更高效。

基于Java web的智能软件开发管理系统以及基于TCP的WebSocket协议。实现了浏览器与服务器全双工(full-duplex)通信——允许服务器主动发送信息给客户端;研究Ajax局部刷新,异步请求的用法;采用JavaWeb开发模式,实现Web浏览器实时管理软件开发系统;

1.2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进度管理在项目管理中属于核心要素之一,同时也是软件比较关注的内容,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制定详细的工艺项目实施计划。在项目管理软件当中包含了详细的项目计划、各项任务时间进度方面的信息等。同时,其中还存在报表,如周报表、双周分析报告等。

应用项目管理软件,用户登录软件,然后开展任务数据维护操作,任务数据维护工作主要有添加、删除任务,同时还能够对任务信息进行更新处理。项目范围主要是使用WBS进行定义,构建WBS就是将项目可交付成果以及项目工作进行分解,形成较小的分组,这样做更加有利于管理。WBS属于一项重要的专业术语之一,该内容多数情况下均是在计划过程的中心位置,同时表制定进度计划、资源需求等方面,也是一项重要基础。

主要任务内容有:项目任务当中的一些基本信息,工作任务的具体状态和外部关联等。相关任务负责人以及相关项目联系人可以在其中添加或者修改操作,进而完成对项目任务的信息维护。与此同时,对施工现场的具体状态信息进行上传。

1.3更新任务进度

对任务进行分配,做到责任到人,管理人员可以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对任务完成的具体状态做出相应更新。此后项目经理则对“任务责任人”填写数据进行审核,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做出适当修改。

第一部分是责任人对任务进度进行更新,操作人员转到工作管理视图当中的“我的工作”,然后找到“所有工作分配,’,对所分配的任务进行查看,这时更新任务完成状态。此后,任务责任人结合工作具体进度,将完成百分比输入其中,同时将实际小时、工作完成百分比等方面的数据输入其中。第二部分是项目组长核对进度更新,操作人员转入到“工时卡”导航视图当中,从中寻找需要核对的任务,检出。修正完成之后,检入。

项目与工程进度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因此PMO一定要对相关项目建安施工进度进行协同跟踪。对相关工作进行计划管控,同时借助EPM工具,对实际工作当中的“工作联系单”进行取样处理和分析,从工程项目协同时间跟踪当中抽取相关项工作,将这些工作当成是样例,此后将其和往年时间跟踪进行对比。

2.速开发中项目管理软件发展趋势探究

一直以来,制度都是企业管理实施的标准方针,企业制度涵盖了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并跟随企业环境变化而不断补充、修订加强。后来,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建设,企业从部门初级管理发展为一体化管理的模式,从而实现企业级的管理方案。如今,随着移动化、大数据、商业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企业管理软件经过了一系列的发展,在今后的发展中其主要发展趋势如下:

2.1一体化管理模式

企业管理系统实现一体化,是实现企业全部运营管理的一站式管理,相对于传统的企业管理方案,一体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快速、高效的管理模式,为企业管理带来了更完善的企业架构。

2.2移动化

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移动办公、手机、平板灯设备记录和管理日渐扩大,企业管理系统也实现了随时随地办公的需求。

2.3个性化定制系统

个性定制化主要是满足了部分企业个性化管理的需求,根据企业不同的管理需求,可灵活的定制指定功能,以解决企业管理的难题。

结束语

项目管理软件已成为现代化企业项目管理过程非常重要的一种信息化工具,在软件开发企业中更是突出。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就是为实现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化而设计的,通过项目管理系统,软件开发企业能够更高效、更科学的管理软件开发项目,起到提高效率、缩短时间、节约成本的作用,最终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 张赵辉.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9(33):89.

[2] 孙铭.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信息通信,2019(10):144-146.

[3] 盖灵雪.P6软件在国际工程电网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9):199-201+204.

基金项目:

本文受以下项目资助:2018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201810234016轨速开发,201810234012绿食购网上商城

(作者单位:哈尔滨学院)

项目管理软件范文第3篇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课程设想心得体味,这也激起了我尔后勤奋进修的乐趣,我想这将对我以后的进修发作主动的影响。其次,此次课程设想让我充实熟悉到团队协作的主要性,只要合作协作才干保证整个项目标有条不絮。别的在课程设想的进程中,当我们碰着不大白的成绩时,指点教员老是耐心的解说,给我们的设想以极大的辅佐,使我们获益匪浅。因此很是感谢感动教员的教育。经过此次设想,我懂得了进修的主要性,体会到实际学问与实际相连系的主要意义,学会了坚持、耐心和勤奋,这将为自己尔后的进修和任务做出了最好的表率。我感受作为一名软件工程专业的先生,此次课程设想是很故意义的。更主要的是若何把自己日常平凡所学的工具利用到理想中。固然自己关于这门课懂的并不多,良多根本的工具都还没有很好的放纵,感受很难,也没有很有效的法子经过自身去了解,可是靠着这一个多礼拜的“进修”,在小组同窗的辅佐和解说下,渐渐对这门课逐渐发作了些许的乐趣,自己起头自动进修并逐渐从根本渐渐起头弄懂它。

所以我以为此次的课程设想意义很深,和其他4位同窗的配合进修、配合、勤奋的进程也很欢快,别的还要感谢感动教员的耐心教育。

整个设想经过了软件和硬件上的调试。我想这关于自己以后的进修和任务乡村有很大的辅佐。在此次设想中碰着了良多理想性的成绩,在理想设想中才觉察,书本上实际性的工具与在理想利用中的仍是有肯定的收支的,所以有些成绩不单要深切地舆解软件工程课程设计课程设想心得体味,并且要不竭地更正以前的过失思想。一切成绩必需求靠自己一点一滴的处置,而在处置的进程傍边你会觉察自己在飞速的提拔。关于教材办理零碎,其法式是比力繁杂的,次如果处置法式设想中的成绩,而法式设想是一个很矫捷的工具,它反映了你处置成绩的逻辑思想和立异才干,它才是一个设想的魂灵地点。因此在整个设想进程中大部门时分是用在法式上面的。良多子法式是能够自创书本上的,但如何跟尾各个子法式才是环节的成绩地点,这需求对零碎的结构很熟习。因此能够说零碎的设想是软件和硬件的连系,二者是密不成分的。经过此次课程设想我也觉察了自身具有的缺少之处,固然感受实际上曾经放纵,但在利用到实际的进程中仍故意想不到的利诱,经过一番勤奋才得以处置。

项目管理软件范文第4篇

在设计过程中我通过查阅大量有关参各种资料,与同学交流经验和网上查找信息,并向老师同学请教等方式,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不管学会的还是学不会的的确觉得困难比较多,真是万事开头难,不知道如何入手。此外,还得出一个结论:知识必须通过应用才能实现其价值!有些东西以为学会了,但真正到用的时候才发现是两回事,所以我认为只有到真正会用的时候才是真的学会了。

在整个过程中我从中懂得了许多东西,也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大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在创造过程中的探索的艰难和成功的喜悦。虽然这个项目还不是很完善,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使我终身受益。在这次课程设计中,让我学会了如何去完成一个任务,去解决一个问题。当遇到问题要冷静,想办法一点一点的排除障碍,到最后获取成功,这应该就是学习的乐趣。有时候不懂的就需要问别人了,虚心请教,从别人的身上真的能学到自己没有的东西,每一次的挫折都会使我更接近成功。还有学会了在工作中与别人的合作与交流。这次课程设计在老师和同学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使自己在处理问题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本设计基本实现了取款、查询余额、转账、修改密码等功能,但由于时间短、知识水平有限,经验不足,系统仍存在不足,该系统主要有以下特点:

1、程序可读性强,易懂易维护

2、用户界面简洁,方便了用户使用。

3、安全性好,系统仍然使用输入密码方式,保证了系统的安全。

4、系统稳定,基本达到预期的功能要求。

5、系统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特别是在数据库的链接上,在代码的编写上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代码存在着很多的缺陷。

6、在系统的的界面效果上也存在不足,系统界面显示应在屏中间。 本项目最大的一个不足就是运行时界面显示效果欠佳,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不断地改进,设计出漂亮的界面。课程设计中要求有扎实的理论基本知识,操作起来才顺心应手,我这时才明白什么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就激发了学习的欲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学习的过程中,让我深深感受到自己在实际运用中专业知识的匮乏。以前总以为自己学的还不错,一旦应用到实际就大不一样了。

项目管理软件范文第5篇

摘要:ERP软件项目在电力企业的实施过程中不同于其他制造企业,对于电力企业来说,项目的实施成本是关系到ERP软件项目实施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为了提高电力企业的生产利润,本文对ERP软件项目在电力企业中的实施情况进行具体调查分析,包括项目实施成本、项目实施的难点、项目管理方法等,并根据实际情况对ERP软件项目本身进行完善,总结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

关键词:电力企业;ERP;现状分析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是一种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因为它把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实用性极强的管理理念结合在一起,因此受到了现代电力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欢迎。随着ERP软件项目自身的不断完善,不仅得到了电力领域的广泛应用,而且也受到了物流管理、运输产业的广泛应用。总的来说,ERP软件项目服务于现代经济的方方面面,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电力企业提供的在内蒙古包头供电局的具体的案例进行全面分析,希望能对电力企业ERP软件项目更好地运行有所帮助。

1电力企业ERP软件项目系统现状分析

就目前电力企业实施ERP软件项目来看,该项目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难度大、成本高。现在已经有不少供电公司实施了ERP项目,实践证明ERP软件项目的确可以帮助企业取得一定的成效,尤其在大型的电力企业、火电厂、区域供电系统中,都大大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但是,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中小型企业实施ERP项目投入成本相对较大,再加上信息系统不完善、科技水平较低,都加大了实施难度。

一个企业要不要实施ERP软件项目,最关键的不是先考虑企业的效益、利润,而是优先考虑能不能把ERP项目应用到企业中去,也就是考虑该项目实施的可行性问题。很多电力企业在实施该项目之前不能准确分析自身的实际情况,导致在投入大量资金之后,由于项目不适合企业发展,造成大量资金流失。包头供电局在内蒙电力集团公司的领导下,把实际情况与ERP相结合,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减少资金流失,提高了利润。

ERP软件项目在电力企业的实施情况不同于其他企业,由于在电力企业中没有库存,产品以电网为传输介质,在电力企业中存在周期性(即用电的高低峰期),不存在库存的概念,所以ERP项目在电力企业实施过程中简化了很多环节,但不意味着操作简单了,相反的,对财务成本的预算、决算要求更高了。

目前,我国ERP软件系统实施过程在管理机制和信息系统等方面并不完善,再加上企业本身的不成熟,需要花资金聘请资金顾问,需要花时间收集信息进行二次开发,需要转移信息到ERP系统中,需要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控制等,这些都构成了实施ERP软件项目的难点。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主要的措施还是改变ERP项目工作人员的技能和思想意识,为企业发展做出最大的努力。

2电力系统实施ERP项目的必要性分析

虽然由于ERP项目实施过程中投入资金较多,中小企业在ERP项目实施中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成功率也较低。但是ERP软件项目仍然具有极大优点,在企业中成功实施ERP项目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减少库存,提高企业的生产率,方便企业的管理。

从电力的不可存储性的角度来讲,电力企业是一个垄断性企业,由于不能根据存储量来调节电力需求量,必须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处理好供求关系,保持电能存储和电能需求量的平衡。这就使得电力管理系统的技术管理成为电力公司内部的管理技术,由此可见,掌握先进的技术对于提高企业在电力领域的竞争力有很大的意义。包头供电局不断学习先进管理理念,培养技术人员,短时间内扭转了供电局利益下降的局面,所以,正确掌握ERP项目管理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3ERP软件项目在电力领域实施的风险性分析

3.1脱离实际,盲目投资

许多电力企业在投资引进ERP项目管理技术之前缺乏对自身企业现状的深入分析,对新项目的不了解,管理理念比较落后,造成了资金损失,增大了投资风险性。ERP项目软件具有多样性,很容易造成选择的软件并不适合企业的需求,所以在选择的时候要兼顾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2技术人员和项目主管的综合水平低下

许多电力企业由于管理人员素质低下和软件设施落后,造成了企业管理的不顺畅。有的偏远地区经济落后,无法建立起完整的信息网络,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有的是技术人员缺乏管理技能,管理人员对技术方面的信息不了解;电力企业不能全面掌握实施技巧,只是一边摸索着进行尝试工作;电力企业的ERP项目实施情况存在严重的区域差异,在中东部较为富裕的地区,有人员和资金优势,开展情况较优越于西部落后地区;此外,ERP软件对具体公司来说,缺乏技术指导,影响了系统软件的升级、优化。

3.3企业管理人员对ERP软件系统缺乏重视

ERP系统的发展历程是曲折的,经过了几个阶段之后达到了现在的ERP系统的标准,有些地区的管理者不注重改革创新,不了解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意识不到现有的ERP软件系统对原有的传统管理模式的冲击。包头供电局当时意识到ERP系统的重要性,开始加大对自身管理系统进行全面分析,制订了长期的实施方案,引进具有管理技术的人员进行指导,才取得了实施工作的成果。因此,一项计划、方案能不能得到管理者的重视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电力企业试图发展ERP软件项目,最后都因为得不到管理者的重视而功亏一篑。

4实施电力企业ERP软件项目的几点建议

首先,实施电力企业ERP软件项目之前要意识到电力企业与制造产业的不同,深入研究自身存在的优势劣势,取长补短,考虑资金、技术、管理人员等方面的现状,在确定自身企业ERP项目的可行性之后再进行具体分析。

第二,要加强技术方面的研究,要求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后方可到岗操作;要求管理人员除了掌握管理方面的知识,也要了解技术层面的信息;要求企业咨询专家工作者,选择合适的ERP系统,并不断完善、改进,适应企业的发展状况。

第三,要求企业领导的重视,加大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和操作技术,完善电力系统设施等。

5结束语

我国的电力企业引进ERP软件项目有20多年了,但是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仍然比较陌生。电力企业的ERP项目作为一种垄断性的项目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有重要意义。相关部门和电力企业应该加大重视,就像包头供电局的成长过程一样,不断学习新技术,多咨询专家工作者,加大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改革原有管理模式,促进该系统的完善。从而在根本上加大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彬,王涛.电力企业ERP软件项目实施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5.

[2]俞庆.电力ERP软件项目风险分析[J].电力信息化,2005,2.

[3]樊重俊.中小企业ERP项目实施案例分析[J].现代制造工程,2006,12.

[4]李波.中国企业ERP实施分析展望[J].决策借鉴,2001,3.

[5]黄明睿.中小企业ERP项目实施风险分析方法[J].会计之友,2012,14.

[6]杨莉,郭晓军,布巍巍.我国企业ERP实施效果影响因素ISM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3.

上一篇:行政管理学下一篇:项目管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