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进社区总结范文

2023-04-16

志愿服务进社区总结范文第1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法律进社区的文件和精神,全面推进我社区工作的开展,不断深化社区普法工作和依法治理,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知识精神,全面落实《开阳路社区普法工作规划》,以服务社区建设,规范社区管理,参与社区服务保障社区稳定为宗旨,以法制宣传教育为法律服务为切入点,以提高社区居民法律素质为核心,促进社区依法建制,居民自治、民主管理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多样的“法律进社区”活动,使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不断丰富,法律素质不断提高,向各种不法行为做斗争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不断增强,社区管理,服务各项制度进一步健全,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在社区形成良好的法制氛围,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产管理、民主监督,推动居民自治工作向纵深开诊。推进社区依法治理,为社区居民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时间法制建设与人的素质相互促进的目的。

三、工作对象

“法律进社区”要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再次基础上,突出重点,着重抓好青少年、经商人员和老年人、下岗职工的法制宣传教育。

四、具体内容

(一)做到四个一

1、设一个法制宣传栏,每个小组要将与居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

新颁布的法律法规有重点、有针对性、分期载入专栏。积极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强化法制宣传教育的主动性、有效性和导向性、在提升居民道德素质的同时提高居民的法律素质。

2、每季度讲一次法制课,各小组要因地制宜,针对本辖区居民的不同情况,落实一年讲四次的法制课任务。

3、配备一套法律图书。

4、建立一支普法志愿者队伍,组织社区居民中的普法骨干力量,组成法制宣传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工作。

二、加强对社区居民的经常性普法

1、加强清朝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利用节假日和暑假与学校法制教育渠道向结合,搞好社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发挥社区人力资源优势,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成为“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2、加强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确保对外务工人员、经商人员的法制教育的职责。做到集中培训与分散教育相结合,要不断创新形式,使外来务工人员、经商人员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目的。

3、加强老年人、下岗职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社区活动站、文化大院针对老年人、下岗职工的特点,宣传与他们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地址宣传迷信、邪说等非法活动。

三、加强社区依法治理

1、加强依法建章制度。按照“依法建章、居民自治、民主管理”的模式,制定社区居民自治章程或居民公约、居民守则,建立社区依法治理工作运行机制,时间工作有规划,落实由措施,运行有成效。

2、实行居民自治,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在社区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间的、做到居务公布。

3、营造良好的社区法制氛围。挖掘社区居民潜能,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队伍的作用,组织居民学法用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依法履行义务。

开阳路社区居委会

志愿服务进社区总结范文第2篇

北街小学 2016.9

“送法进校园”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传播法律知识,提高全校师生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给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我校根据县教育局的文件精神,围绕今年县教育局制定的以“弘扬法制精神、普及法律意识、共建和谐社会”活动的主题,结合平安渑池建设,创建良好的法治环境,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系列活动,力求将学校法制教育工作做细、做实、做具体,为学校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现总结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强化教师法制意识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非常明了“身教胜于言传”的内涵。要对学生实施法制教育,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法制观念,要知法、守法、严于律己,而教师法制观念加强有赖于学校领导的重视、导向。为此,我们以学校校长为核心,成立了学校法制教育领导小组,由周群明任组长亲自抓,政教处具体落实,各班具体实施,职责分明,责任到人。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使教师较深刻地掌握了与小学生相关的、或者关系较密切的法律,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效果的法制教育,更使广大教师认识到对学生的教育,除了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学会一些劳动技能外,也必须掌握一些学生应掌握的法律常识,让他们树立法制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好品德。这样提高了教师对学校法制教育的认识,促使

2 教师产生进行法制教育为已任的共鸣,进而更有效地搞好法制教育,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法制意识和依法治教的自觉性。

二、营造文化氛围,注重校园法制宣传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鉴于青少年的年龄特点:他们的可塑性强,在不同环境中可形成不同的行为品质。我校努力营造一个团结友爱、严于律己、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力争让学生在健康、洁净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我们美化校园环境,保持校园洁净;在学校教学楼悬挂名人画像,在各办公室、班级悬挂各种规范守则等,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我们还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学校宣传栏、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法律知识,通过班会向学生进行“增强法律意识、争做文明学生”为主题的法制教育和各项活动,学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受到熏陶,在积极的校园氛围中受到教育,从而明确了真善美、假丑恶,提高了对外来文化,各种犯罪违纪诱因的免疫力。

三、开展多种活动,强化师生法制观念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的法制教育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社会实践等主题教育相结合,与品德与生活、教育相结合,多层次、多方位渗透。

1、加强警民共建活动。我们聘请了学校法制副校长来校作预防违法犯罪教育、交通安全知识教育等,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

2、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由校长和政教处对各位班主任进行了依法从教、依法办校的再加强教育,帮助每位班主任提升法律意识,明确自

3 己身上的职责,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3、国旗下讲话教育。我校充分利用周一国旗下讲话时间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主要包括学习《国旗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等。

4、办好法制教育主题黑板报和手抄小报。学校充分发挥宣传窗口的作用,要求每班出一期“增强法律意识、争做文明学生”法制教育黑板报,各班自办法制手抄报,教导处进行检查评比。

5、上好法制教育主题班课。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法制教育,课堂上,结合学生的实际,结合学生的身边事,进行正反两面的评析、引导,使学生辨是非、明事理,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班会上中受到法的熏陶。

法制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它的内容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变更,我们只有牢牢地把法制工作记在心头,从小事抓起,坚持不懈、长此以往地抓下去,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确保我们的身边无犯罪事件发生。我们决心进一步集思广益,积极探索,常抓不懈,为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志愿服务进社区总结范文第3篇

一、消防宣传“进社区”。以全区消防网格单位为基础,充分发挥全区各乡镇网格员宣传力量,联合街道、社区、乡村基层组织,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定期派消防宣传人员深入乡镇、街道开展一系列具有易学、易操作的灭火知识讲座20余场,以街道(乡镇)、社区(村)两委负责人消防安全培训为载体,举办4期基层领导干部消防知识大讲堂。依托社区文化馆、休闲广场、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发放消防宣传书签、张贴消防宣传画以及开展社区消防知识体验活动等形式,将消防宣传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以形象化、生动化、直观化的消防宣传活动让社区居民积极主动参与到消防宣传中来,显著提升社区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逃生技能。

二、消防宣传“进学校”。积极协调教育部门,推动将消防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联合开展“消防教育进军训”活动,在九华一中、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新生军训中开展消防知识与技能教学,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和防灾自救常识。积极推进暑期消防安全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了消防安全示范课征集活动,并报送优秀示范课学校视频。并布置暑期家庭作业,让学生们自查整改家庭隐患、绘制家庭消防安全疏散图。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积极开放红门,已迎接300多名师生及家长来消防队站参观体验,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

三、消防宣传“进农村”。大队积极与派出所联合行动,按照行政区划设定农村宣传网格,定期组织全宣传人员每月至少1次深入乡镇街道、农村开展消防宣传,通过农村广播、消防标语、安全书屋等多种形式,拓宽农村消防宣传渠道,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制作宣传单、展板、宣传壁画直观展现农村消防知识。派出所民警和消防监督人员在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的同时,走进农户家中“面对面”传授消防知识,帮扶指导居民查找家庭火灾隐患,进一步提升村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同时,依托全区已建成的和正在积极筹建的农村消防宣传服务站点,赠送消防宣传资料5000余份,每月集中组织村干部及村民开展一次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普及村民消防安全常识,切实提高全区农村防控火灾的综合能力。

四、消防宣传“进企业”。始终将和顺油库、鼎盛石油,泰富重裝等石油化工企业、易燃易爆场所、建筑施工企业、大型商贸市场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列入消防宣传主攻点,组织消防官兵定点帮扶,上门组织企业重点岗位上的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员及新上岗员工分批次、分行业集中开展消防安全业务培训10余次,提高单位检查率、火灾隐患发现率和督改率。深入企业开展实战化灭火演习20余场,提高企业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帮助30余家企业建立灭火预案,熟悉掌握企业的紧急行动程序和疏散路线。依托湖南高城消防职业学校,为各个具有消防控制室的单位培训具备消防控制室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主管,由单位主管对新进或暂未取得消防控制室证的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消防控制室人员持证上岗。

五、消防宣传“进家庭”。充分发挥消防志愿者力量,采取“主动出击、上门服务”的形式,深入农村、社区、街道每家每户,定期开展火灾隐患排查,解答群众的咨询,讲解《消防安全常识二十条》,教群众如何正确拨打119电话、使用灭火器扑灭初起火灾等,并向群众传授如何进行火灾隐患自检自查,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多次携手“九华义工团”、湖南科技大学志愿者等志愿者队伍,构建家庭、社会和消防帮扶爱心网络,积极开展“爱心义卖”、“消防知识送上门”、义务清除家庭火灾隐患等多种形式的消防上门爱心服务活动,传递消防部队的浓浓关怀,消除弱势家庭消防宣传“短板”,树立消防部队良好社会公益形象。

六、消防宣传“进机关”。积极提请管委会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内容,推动政府机关开展公务员消防安全培训,协调机关单位播放楼宇消防公益宣传片。组织乡镇、街道、派出所负责人、网格员开展消防业务知识培训,“面对面”教授知识,“手把手”传授经验。结合消防监督员每周半天培训,定期深入各级政府单位、接到办事处、行业各部门等,紧紧围绕行业部门、乡镇(街道)、派出所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内容,有针对性的把行业部门和机关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职责、消防安全管理机构、消防工作制度纳入重点进行讲解。并将消防安全培训纳入全区各级党校领导干部培训内容之一,通过党校开展消防知识培训,让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学到了消防常识,掌握了火场逃生的本领,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志愿服务进社区总结范文第4篇

一、加强城管行政执法进社区工作的领导。城管行政执法进社区工作由局领导分工负责,由9个中队和监察科分别对应10个街道办事处。各中队长和监察科长在城管行政执法进社区工作中,要及时向分管局领导报告工作。

二、会议制度。中队(科)长参加所对应街道办事处与行政执法进社区工作有关的会议,根据会议要求负责安排队员进社区完成工作任务。街道办事处城管科长参加所对应中队的有关会议,了解执法局有关工作任务情况,适时发动居民群众协助执法。

三、建立行政执法进社区工作档案。

1、建立联系网络。将办事处办公地点、书记、主任、城管科长的联系电话、手机等有关内容制表登记,以便于联系。

2、建立行政执法进社区工作会议记录簿。记录参加例会的情况(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主持人、会议内容等)。

3、建立行政执法进社区工作巡查登记,并认真记录。

4、建立协助执法工作任务登记并认真记录。

四、行政执法进社区工作纪律。进社区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我局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完成交给的工作任务。对违反纪律或因工作不认真造成不良影响的,要追究当事人及所在中队领导的责任。

五、行政执法进社区工作的考核。行政执法进社区工作纳入局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考核方式按现行的考核方式结合办事处的评议,进行综合评价。

市南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2004年9月10日

协助执法工作任务记录

城管进社区工作巡查表

志愿服务进社区总结范文第5篇

一 活动背景

为了使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起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也为了宣传我国社会主义的法治形象,促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相结合,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法制宣传日的开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与深远的影响。认真开展好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可以进一步增强全体公民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正是在这一片全国普法的良好形势下,福州市洲边小学决定于今年“12.4”来临之际,在依法治国的号召下,在全民普法的需求下,在作为一个学法之人责任感的要求下,法学会秉承历年传统,将在这次的宣传日开展社区普法宣传活动,为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而尽一点自己的力量,邀请大家一起加入到普法宣传的队伍中来。 二 活动主题

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

三 活动目的、意义和目标

让大家了解法律,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不法的侵犯。为营造一个更安全更和谐更快乐的社区和社会而献计献策。

四 预期效果

人们对法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能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五 资源需要

12位普法志愿者、法制宣传资料、条幅1条

六 活动开展

活动对象:田垱社区的居民

活动时间: 2013年12月2日

活动地点:田垱社区

上一篇:知识宣传进社区总结下一篇:教师巡讲进社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