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思维论文范文

2024-04-04

审美思维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民居建筑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类型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民风民俗及审美理念。晋商大院作为北方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是中国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还兼具独特的审美艺术价值。通过对晋商大院整体形态和内部构造的具体研究,分析晋商“天人合一”的文化底蕴、“合和”的审美情趣及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关键词:民居建筑;晋商大院;“天人合一”;“合和”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2013ZDIXM032)]

中国自古以来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民居建筑亦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民族特色。晋商民居建筑是中国北方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它不仅具有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还兼具独特的审美艺术价值。目前,山西省境内尚存的明清时期民居建筑约有1000多处,其中最为出彩的当属分布在晋中一带的晋商大院,其建筑规模庞大、气势恢弘、格局精湛,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

山西晋中一带在明清时期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大量边关城镇和屯兵聚落驻扎在此,为晋商的兴起提供了契机。同时,特殊的政治和经济背景又使得朝廷对此地颇具青睐,颁布了一系列利于山西经济发展的措施,允许百姓与官府一同经营,极大地拓宽了晋商的市场。位于村落中的晋商聚落为抵御外敌的侵扰,纷纷建立起带有浓重军事设防色彩的寨堡,这些寨堡的构建过程严格遵从晋商传统的社会观念和组织结构,采用一定的理性和秩序标准,使得民居建筑形态布局严整,形成了晋商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

一、晋商大院的空间布局及特点

(一)严整有序的平面布局

晋商民居建筑的平面布局整体呈院落式,形成一个东西窄、南北长的纵长方形庭院,沿中轴线方向分布几套院落,最为常见的有一进至三进,以三合院或四合院为主,也有纵横拼接形成深宅大院,再向横向发展,辟通道开门相连。院落之间通常以矮墙和垂花门隔开,按照标准的三三制建造正房、厢房和门房。正房坐北朝南,通常采用两层楼阁形式。厢房为木构单层单坡瓦顶,南房为倒座形式,大门一般位于东南角,大门对面设有影壁。院内整体布局受井田制、里坊制等影响较深,因而显得严整有序、紧凑规则。

(二)保守封闭的空间层次

晋商大院总体空间形态呈现出一种神秘和封闭感。院落内通过四周建筑物的围合,产生一种向心的封闭空间,宅门保持并维护着民居内部空间的完整性和秩序性。宅门的对面是影壁,通过宅门和影壁的收敛,使得宅内外空间平衡过渡。大院四周包裹着厚实的高墙,呈现出一种封闭感,墙角多挖出壕沟,与堡墙一同起到防御的作用。这种神秘又封闭的建造理念来源于主人的从商思想,密闭的建筑空间布局有利于收集雨露,象征财源广进,高大的外墙也给人造成易守难攻的视觉冲击力。

(三)技艺精湛的细节装饰

晋商大院的典型代表王家大院、乔家大院、常家庄园等大多装饰豪华,一方面凸显了主人的尊贵地位,一方面也向世人展示了当地民俗民艺的独特魅力。作为大院的精神防御构建,影壁、泰山石敢当、风水楼等分布在聚落的各个空间中。院落的屋顶通常采用筒瓦或青瓦,上筑五脊三兽,下建前檐走廊,檐廊前矗立通天明柱,上面挂着匾额对联,柱下的石鼓做工精湛。正房顶部设有水壁以示吉祥,四周的照壁亦显得宏达精美。院门处的兽头瓦当多为闭嘴兽,神态坚毅,栩栩如生,极尽雕饰的斗拱凸显着主人的权力和地位。最值得一提的是遍布院内的三雕艺术,即砖雕、木雕和石雕,多为吉祥图案,做工精湛,造型精美,是晋中地区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的结晶。

二、晋商大院的审美特征

(一)“天人合一”的传统美学思想

晋商大多重视儒学,绝大部分晋商把“儒贾相同”作为他们从商之道,因此儒学中“天人合一”的观点也影响了他们对居住场所的选择和构建。“天人合一”思想中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理念,这种理念也深入到晋商大院的选址中。不难发现,较为有名的晋商大院多选在环境优良、适宜居住的风水宝地。如乔家大院地处山西祁县,历来便是三晋地区的礼仪之乡,同时地理位置的选择也符合风水学中的“枕山、环水、面屏”的空间模式和居住模式。古语有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这里所强调的“尚中”思想也是晋商大院建造时所遵从的标准。作为举行盛世及家族叩拜的重要场所,晋商大院的“堂”位于中轴线上的绝佳位置,并与前面的空地组成完整的天地象征。此外,儒家的“天人合一”强调仁、礼、义,主张以礼治国,强调人伦教化,人与人之间要严格遵守等级和阴阳秩序。因此大院在建造过程中均按照人的高低贵贱分出等级,建筑的空间顺序、材料品质和规模都与等级严格匹配。这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也是建筑美学与儒家礼教的完美结合。

(二)“合和”审美观的突出体现

“合和”是极具中华特色的哲学概念,也是中华民族独创的文化概念。“合”乃过程,“和”则归一。从“合”至“和”先有整体,再由整体化一至最终的和谐之美。中国自以来就属于内倾型农耕文化,在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都表现为向内收敛的形态,对美的阐释也同样立于整体,有整体向内关照。晋商大院内影壁的设计是“合和”观念的集中体现。影壁上最常出现的有圆形和“S”形构图,圆形代表着圆满和完整,是吉利的象征,在视觉上给人一种运动、收缩的审美感受。影壁的建造过程中挑选圆形图案,是对人们追求宇宙和谐、生命统一、生活美满的美好愿望的体现。“S”形是曲线中最具美感的线性,有着无限延伸的趋势,弯曲的造型也增添了活跃的气氛和流动的美感。如影壁中采用“S”形较多的“鹿鹤同春”题材,映射“六合同春”,寄托了天下欣荣,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这是“合和”思想的进一步提升。此外,除了影壁的建造遵循“合和”的思想,楹联、砖雕、木雕和石雕等也在强调这一审美观念。例如乔家大院一副对联的上联为“子孙贤,族将大”,下联为“兄弟睦,家之肥”。这中间充分体现了中国儒家思想的精髓“和”。无论是生意兴隆还是家族兴旺都要依靠“和睦”二字,“和气生财”的世俗文化对当时的晋商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砖雕、木雕、石雕及彩绘艺术是晋商大院的一大亮点,它们造型多样,涉及到的题材广泛,寓意也各不相同。聪明的晋中人在继承汉代雕刻手法的基础上,巧妙地吸收了宋元时期雅秀绚丽的雕刻技法,同时又体现了清代“纤细繁密”的典型艺术风格,娴熟地运用在晋商大院的建筑装饰中,无论是高浮雕、浅浮雕、圆雕还是透雕,在较为有名的晋商大院中都是应有尽有。雕刻的内容大多体现吉祥如意之兆,如保存较好的砖雕图案有:和合二仙、葡萄百子、麒麟送子等;石雕图案有:猫碟闹春(取耄耋谐音)、丹凤朝阳、马上封猴(取侯谐音)等;屋檐的木雕也有采用闭口猫的形象,古时称“张口官家、闭口商家”,暗指晋商在从商过程中要严守商业机密、精于算计,充分体现了行业特色。彩绘俗称丹青,是建筑物上一种独特的装饰,它不仅能够利用油漆保护木质结构的建筑,减少雨淋日晒的侵蚀,还能以其生动的形象状物抒情,给人以艺术的感染力。晋商大院的屋檐下大多都有真金彩绘,内容以人物故事为主。这些图案采用堆金立粉和三蓝五彩的技法,用纯度较高的金箔层层堆制,直到把一件饰物制成逼真的浮雕为止,再加上线条勾金,用天然石料敷底上色,使得图案上的颜色经久不褪,即便长期风吹日晒仍旧保持光彩熠熠。这些精湛的技艺和手法无不体现着当地民众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社会经验,成就了山西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三、结语

晋商大院是北方民居建筑的精华,它见证了晋商500多年的兴衰史,展现的不仅是卓绝的建筑艺术,更有着丰厚的历史纤尘和文化积淀。从艺术角度来看,晋商大院的民居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在建筑艺术上的卓越体现,具有深厚而成熟的美学意蕴。从民俗文化角度来说,它以恢弘肃穆的方式,无声地向世人讲述着中国最传统的“和睦”思想以及在传统文化熏陶下的晋商为家族拼搏奋斗的故事。晋商大院是历史和文化共同铸就的产物,是现代社会不可多得的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审美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朱光潜.美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潘知常.生命美学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3]汉青.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侯延亮.王家大院[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

[5]朱向东,王崇恩,王金平.晋商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6]高宇波.晋商文化与晋商建筑[J].建筑学报,1999(09).

[7]孟聪龄,马军鹏.从“天人合一”谈山西传统民居的美学思想[J].建筑学报,2004,(02).

[8]程轶婷,唐孝祥.浅析山西传统民居的审美文化特征——以王家大院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7,(04).

作者简介:

秦姣,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美学(旅游美学)。

郭剑英,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审美思维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人们讨论一个艺术作品时,向来都要谈它是如何表现和再现,即它有什么意义内涵或表达了什么情绪情感。人们向来默认艺术作品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而本文以纯形式的现代舞作品《地图》为例,引大家重新思考舞蹈艺术中形式的重要性和独立性。

【关键词】 舞蹈;内容;形式;身体

沈伟的《地图》是一个寻不出内容、只能见形式的现代舞作品,它时长40分钟左右,竟然仅以形式就支撑起了整个作品,并且绝对紧密而又丰满,令人意犹未尽。《地图》的成功引发我们重新思考舞蹈的内容和形式,提醒我们形式有时是舞蹈艺术更能施展手脚的地盘。因为内容是较固有的、有限的,而形式却是探寻不尽,可以千变万化的。再说,本来纯粹的舞蹈动作就可以带来美的享受、有趣的体验,自然也能够单凭形式,带来丰富的审美趣味和实现较高的艺术价值。但我们讨论一个舞蹈作品时,往往都不会只谈它的动作、调度、构图,总要将其所表达的内容一并分析,就如“再现和表现”这个永远都要提及的话题。

一、再现与表现之外纯粹形式层面的玩转

通常来说,艺术创作手法不外乎于再现和表现。再现是对客观的人、物、事的模仿,表现是对主观的情绪、情感、思想的表达。任何艺术门类或者艺术作品都不会有单纯再现,也很少有单纯表现,要想判断它们属于再现性质还是表现性质,就看相对更偏重于哪一方了。就再现来说,无论是对人进行模仿、塑造一个人物,还是对自然物象进行模仿、将其展示,或是对事件进行模仿、将其重述,创作者在再现时都不可避免地会带入个人的理解和感受,所以再现一定夹杂着表现。舞蹈艺术更是由于长于抒情、拙于叙事的特点,其再现通常带有表现的目的,在再现中表现着,为了表现而去再现。无论是对外在世界的描摹再现,还是对内在世界的抒情表现,这两者的前提是,有内容存在。有内容要去再现,有内容要去表现。如此看来大多数人似乎都默认了这样的前提,一个艺术作品要么是在说某件事,要么是在表某种情,总之一定存在一个所要表达的内容,它借由直观形式的搭载向我们传达着。然而,若是如惯常抱着这样一个前提观看《地图》,必定一头雾水。因为当我们试图对它进行表现或再现的判断时,会十分疑惑地发现,这个作品似乎既没有表现什么内容,也没有再现什么内容。既看不到演员或整个作品透出什么情緒的表达,也看不到对人、物、事模仿的痕迹,其中人的身体就是身体、动作就是动作,剥离了情感或者内涵意义,我们能看到的就是玩身体质感、玩单一身体和多个身体构图。这所谓的《地图》就像“拼图”,是作者沈伟玩的拼图游戏,探索人体动作的“拼图”,探索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拼图”。

作品一开始就让人眼花缭乱,舞者们就像上了发条一样,节奏均匀且持续不断地进行着他们的“Rotation Map”(拧转的地图),其变化之多端、新奇且有趣,极具视觉吸引力,以至于让人难以转睛。种种拧转从身体贴地、到身体站立、再到身体流动起来历经了三个舞段。最开始身体贴地拧转的舞段,舞者就像一具人体骨架,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将各部位的骨骼在地面上堆叠着、放置着,不断变换着身体重心的受力点和受力面。也是在这样的人体骨骼分节、分段折叠中,自然而然呈现出了无刻意和别扭感的多样身体拧转。直到骨骼一节节、一段段地离开地面,最后都以脚为底一对一地放置,就到了第一部分的第二个舞段,出现了身体站立的拧转。此时身体质感转向僵直和机械化,给人棱角分明的感觉。头、肩、抹去肘与手腕关节的直臂、胯、腿、脚腕,各自在多维中做着或横或竖或斜的转动,身体各部分在这样独立且同时的转动中,形成了无数的组合方式,再加之不断变换着方向,呈现了身体在垂直站立状态下无数的拧转形状。这两种拧转,我认为对整个作品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在做的就像是拼图游戏前的拆分、打散。一方面,创作者只有这样将身体结构解构、将身体动作碎片化,一切归零、归一,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最单纯的重构、重组和发展,创作出原生的所谓“没有见过的”动作。另一方面,欣赏者也只有这样先对解构的身体结构、碎片化的身体动作有一定的认知,并且一定程度上地接受了它们,才有可能接受作品后面那些发展得纷繁复杂的部分。

作品第二部分应该算是对“Rotation Map”的一种延续和变异,只是这一部分主要以称之为“Bouncing Map”(反弹的地图)的动作质感为主,顾名思义就是以回弹作为所有动作的主要发力来源,但拧转依然没有结束并开始了由弹而转,在回弹中拧转。与“Rotation Map”从地面到站立的拧转相反,这一部分是从站立的脚与地面的回弹开始,最后回归于地面,做整个身体及其各个部位与地面的回弹。第二部分站立的舞段,几乎用不到骨骼和肌肉的力量,只见脚不断地从地面引出回弹力,在持续的跳动中四肢完全被动地随之甩动或摆动,躯干部分肩与胯的转动也只为转变身体的朝向,并不发力。第二个舞段回归于地面,像是呼应于作品的开头,只是此时舞者身体骨骼在堆叠中呈拧转形态的每一次转变,都是先经由地面的反弹再堆落回地面。

到第三部分的“Internal Map”(内在力的地图),出现了完全区别于前面的动作感觉。前两个部分主要做的是将身体节节、段段解构,并在拼凑与组合中探索各式各样的身体结构图,舞者们主要呈现的是物质化、零件化了的身体,是一种见棱见角、节节分明的人体骨架式感觉。而这一部分出现的全新质感,使舞者们的身体从头颈到躯干、四肢及手脚,皆软化成了无骨状,犹如在闪烁的火焰、犹如在摆动的水草,令观者感到十分奇妙,惊叹人的身体竟然能达到这般柔软的景象。与此同时,完全看不出也找不到任何的外部发力,却又能感受到强烈的内在力量,由内而外波浪式地推散出来,直到波及至身体各处。更特别的是其中的一个舞段,所有舞者都静止地坐、卧、趴、躺于地面上,整个舞台上舞动的只有一位男舞者的两条腿,顶多还有他时而被动挑起的头部和上身。在将近一分钟里,仅仅两条腿做着极为丰富且曼妙多姿的缠绕,特别具有吸引力,让人观后意犹未尽。

最后的“All Map”(所有的地图)汇集了所有的动作质感。除前面提到的,还有几种不同质感的动作在此共同交织在一起。比如释放出惯性的,跑动着、绕旋着、滚落滚起着、时而绕转旋扭加之奔跑、时而在飞奔中顺势滚落下地并继续滚起;比如不带有任何量度的,用身体的各个部分做着方向性的探索和牵引,静缓轻幽如空气般没有重量、没有形状。可见《地图》一反我们默认的观念,直接跳出了艺术作品必有内容的前提,从头至尾都玩转在形式世界的无限探索之中,引人对习以为常的形式观重新进行思考。

二、惯常艺术作品形式观的更新

站在艺术创作的角度,多数艺术作品的生成,都是开始于创作者有了一个想要表达的内容,或来自于人生经历和生命经验、或来自于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或来自于某故事文本、或来自于情绪和情感,反正几乎都是先有内容和表达欲,再在其驱使下找寻、创造予以承载的形式。“让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同体’,以内容起源,由形式承载。”[1]当然,形式在先的创作也存在。有时创作者或许先有了一些形式上的点子,认为是可施展的、有意思的,然后随着形式的搭建,吸纳与之相适的内容,或者在搭建过程中发觉到形式中自生出的一些意味,将意味构成内容与形式相互促进、相互丰满。

站在艺术欣赏的角度,对待艺术作品,有时欣赏者需要先享受和接受外在形式,再接收作品传达的内在内容,有时则是先对内容感兴趣,再去感受作品的形式趣味。奇怪的是,对大多数的欣赏者来说,虽然最直接看到感受到的是艺术作品的形式,同时即使形式本身给他们带来了视觉的享受、感觉的冲击,但如果没有看出作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便会认为此次艺术欣赏活动是不理想的。要么归咎于自己,认为是自己没有看懂,從而产生挫败感;要么归咎于创作者,认为是创作者没有表达清楚,从而否定该作品。但沈伟在接受访谈时表示,在欣赏作品时无需刻意从中寻找具体的内容,“你看不看得懂不重要,但是你会被吸引住,被刺激到,或者有震撼体验”[2]。比如拧转地图的最后一个舞段,舞者的拧转开始流动了起来,身体质感这时变得圆润又曼妙。有意思的是,舞者身体在空间里回转流畅的运行之中,竟然一个个做起了翻身、穿手、圆场等中国古典舞的动作,舞台上呈现出各种拧倾圆曲、起承转合的动态画面,是一种书法式的婉转流回,透着一股鲜浓的中国传统美学韵味。通常来说西方的舞蹈及身体都较为直接、理性、有棱有角,且更重要的是文化上与东方差异甚大,然而沈伟舞蹈团这些清一色的国外舞者们,竟将中国韵味的“身”“法”“步”以及“手”做得出奇地自然、舒服,没有本该有的违和感,反而这样熟悉的动作却反常地由外人来做,倒似乎起到了什克洛夫斯基所说的陌生化、奇异化的处理效果,给观众又多了分新奇与趣味,让观众把或许已经熟悉到无感、乏味的东西拾起,唤起对它们的兴趣和感觉,重新认知、重新品味。所以如沈伟所说:“好看就是好看,有意思就有意思,没有意思就没有意思。感觉什么就是什么,因为它本身没有一个故事要说给你,你就不要纠结于有没有懂这个故事,他本身就是简单的东西,那看不看得懂,就真的不是最重要的事情。”[2]

三、结语

的确,在传统观念中,内容和形式在艺术中缺一不可,艺术作品只有将这两者达到尽可能完美的统一时,才具有艺术价值。因为,首先没有形式就没有艺术,更别谈艺术价值了,这点毋庸置疑。再者有很多人认为,只有形式没有内容的艺术作品是无意义的,从而也是无价值的,但通过对《地图》的解析可以看出,这一观点有待商榷。内容是固定的、恒久的、有限的,而形式却有着千千万万无限的可能性,尤其对于舞蹈艺术而言,在形式上大展身手才最能发挥舞蹈本体的优势。对于观众来说,常常以为一个作品的目的就是传达其中的内容,而实际上,感受过程、享受形式本身才是最重要的目的。而对创作者来说,花更多的精力在如何表达上,不仅能解决他们难以开始的问题,少纠结多尝试,直接上路在途中边做边想,同时,在对表达形式的挖掘中,也必然能发现更多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万素.何为舞蹈创作美学之条件[C].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

[2]唐凌.来自纯粹的力量和美[J].艺术评论,2012(12).

[3]肖梦雅.中国观念下的西方身体——沈伟舞蹈团《地图》之我见[J].艺术评论,2017(8).

审美思维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海草房民居建筑是胶东沿海地区独具特色的生态性建筑,也是具有浓郁地域性特色的建筑遗产,其所具有的和谐的形体美、严谨的空间美、古朴的自然美以及纯熟的技艺美等审美特征,充分地展示了其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文章分别从和谐的形体美、严谨的空间美、古朴的自然美以及纯熟的技艺美四个方面对胶东沿海地区海草房民居建筑审美特征作了简单分析,以期这种具有浓郁地域性特色的建筑遗产在新时期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海草房;审美特征;生态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ky2018025)研究成果。

胶东地处沿海,地理位置特殊,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下其夏季多雨潮湿、冬季多雪寒冷,也造就了独特的气候条件。在这样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之下当地居民为了避雨防晒、保暖避寒,根据建筑经验,并充分运用智慧建造出了海草房这种胶东沿海地区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斑驳的石块墙体、高耸的屋脊、厚厚的海草屋顶以及屋顶上覆盖的渔网组合而成的宛如童话世界中草屋的民居就是胶东沿海地区别具一格的民居建筑——海草房。在中国,乃至在全世界,海草房都可以称之为最具代表性的生态性民居建筑之一。这种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主要分布在烟台、威海、青岛等胶东半岛的沿海区域,是在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之下而产生和出现的地方民居建筑,在反映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的基础上也将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完美地展现了出来。同时从海草房这种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中也可以发现、挖掘和整理出当地独特的历史信息,所以,其具有极大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海草房取材自然,完美地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统一,使其又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

一、胶东沿海地区海草房民居建筑的历史发展

据有关专家的调查和考证,胶东沿海地区海草房这种民居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只是那个时期的民居还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民居建筑,仅仅是当时人们简陋的栖身之所。秦汉以后到宋金以前的这段时期,才逐渐形成了海草房这种真正意义上的民居建筑,也是在这一时期海草房这种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被人們所熟知和了解,并成为胶东半岛广为流传的民居建筑类型。到了元明清时期,海草房获得了繁荣发展。明清时期,在胶东沿海地区,不管是广大农村,还是城镇,其民房大多都是草顶房,以海草为材料苫顶。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砖墙代替了原来的石墙,海草房经过代代相传保存到现在,荣成地区海草房比较集中,还保存有距今200多年历史的海草房。海草房屋顶的阴坡面在经历过无数次风雨之后早已经长满青苔,在体现海草房这种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的悠久历史的同时也在向人们传达着海草房的厚重与耐久以及代代相传的难以割舍的情结。

二、胶东沿海地区海草房民居建筑审美特征

(一)和谐的形体美

不管是海草房民居建筑的建筑比例,还是尺度,亦或是色彩、质感等因素都是构成胶东沿海地区海草房民居建筑和谐的形体美的重要因素。胶东沿海地区气候条件独特,多雨多雪,夏季潮湿,冬季寒冷。当地居民为了提升房屋保暖避寒、避雨防晒的实用功能。同时也为了使排水更加的便捷,做到冬天不存雪、夏天不存水,海草房民居建筑的整体造型尖顶而高耸,在屋面建造中往往将海草房的脊高与檐高保持很大的比例,通常控制在1:1~1:1.5范围之内,保持这样比例的海草房民居建筑自然屋面坡度很大,呈50度角的人字形坡形屋顶结构也更利于排水。海草民居建筑的庭院一般是三合院或者四合院,以三合院居多,庭院深度一般在8~l0m之内,可以说庭院较小,但是在保持了合适的空间尺度的前提下,又可以营造出不一般的效果,给人带来一种简单自然的心理感受和温馨舒适的情感体验,让人在生理、心理以及情感中都能感觉到舒适和亲和。在海草房民居建筑色彩方面其在呈现出协调、统一的特点,但又具有多元化。如海草房民居建筑尤为集中的荣成巍巍村,其村落海草房建筑色彩在整体上来看相对统一,但从单个海草房来看,屋顶与墙面的色彩又各不相同,富有变化。银灰色的屋顶与深褐色的墙面形成了亮与暗的对比,暖黄色的房顶与黄灰色的石墙则营造出了暖色调区域,相对统一而又富有变化的色彩给海草房民居建筑增添了一种色彩的美感,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另外,松软的海草与坚硬的石墙在海草房建筑中相得益彰,也使海草房民居建筑和谐的形体美的审美特征进一步凸显。

(二)严谨的空间美

空间美也是海草房民居建筑的审美特征之一。胶东沿海地区海草房民居建筑院落与院落之间具有层次感,在院落的转变中利用有限的土地创造延续的空间,营造出一种绵延不绝的悠远之境,更是拓展了空间的实用功能。海草房民居建筑大多从街门至照壁、照壁至正房划分为内外二区,分别作为过渡空间和居住者日常聚会的场所,在有序的区位分布和排列中形成了空间的序列美。另外,三合院或者四合院的布局是胶东地区海草房民居建筑的常见布局,建筑风貌大多是围合而成的封闭式院落,整体结构完整而严谨,庭院的南侧为院墙或者是倒房,北侧为正房,厢房部分在左右两侧,在庭院建筑结构上不但呈现出对称均衡的特点,在功能方面更是展现出一定的完整性。受“围墙开窗,朱雀开口”容易惹事生非、麻烦不断等出现不良状况的影响,很少有庭院在墙上进行开窗,也使得整个庭院都处在墙壁的完全封闭之中,有效地降低了外界喧嚣对内部的影响,使居住者在安静舒适、温馨质感、安全的空间环境中生活,增强了海草房民居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同时,栽种植物和摆放花境则在海草房民居庭院处比较常见,目的是为了在为庭院增添绿色、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的同时实现庭院绿化和生活艺术的融合,让居住在可以更好地感知四季的交替和变换,可以在庭院中欣赏满园的鲜花,在夹杂着海草味的习习微风中,在脑中呈现出倚栏观海的美好景象。因此,可以说胶东沿海地区海草房民居建筑在严谨的结构关系中体现出一种实体创造的美,是一种具有秩序的美感,而非凭空臆造的美。

(三)古朴的自然美

之所以说胶东沿海地区海草房民居建筑具有古朴的自然美,主要是因为海草房民居建筑的取材全部是天然的山石、天然的海草,它们全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在海草房的墙体结构之中应用天然的山石或者海石,大多是当地坚固耐用、热稳定性较强的花岗岩,它们都是未经打磨、加工而直接利用的,其不规则的形状也就增添了石材之间相互结合的难度。海草房民居建筑石材本身近乎自然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建造者的智慧,同时也将海草房民居建筑的墙体的厚重而古朴的自然美感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出来。石材拼合随材而变,在自然的拼接中不过于追求整齐的效果,体现出了一种源于自然的古朴。用来苫盖屋顶的海草是生长在5~10m浅海的宽叶状的“宽叶苔”或者丝状的“丝海苔”等大叶海苔或野生藻类,由于其含有大量的盐卤和胶质,在经过晾晒之后具有防虫蛀、防霉烂、不易燃烧的特性,而且层层堆积、铺设而形成的蓬松的建筑顶部结构还具有隔热保温、耐久性强的良好作用。这些天然而特殊的建筑材料经过了当地居民因地制宜的合理利用,使得胶东地区海草房民居建筑具有冬暖夏凉、居住舒适的显著优点,同时也体现出海草房民居建筑古朴而深邃的自然美感,也将当地的风俗习惯、地域文化、思维方式等完美地展现了出来,受到了当地居民的广泛喜爱。另外,胶东沿海地区海草房民居建筑与周边近海环境的相辅相成、恰到好处以及山石、海石、海草等天然材质所具有的质朴感更是将海草房民居建筑散发出一种地域性的自然美感。海草房民居建筑中粗犷的石材造型又与蓬松的屋顶结构形成了一种对比,凸显出一种刚柔并济的自然美感,并在大海、蓝天、白云、树木、山坡等自然元素的组合中構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艺术画卷,极具乡土特色,既显得格外纯朴,又充满意境。

(四)纯熟的技艺美

相对于传统的海草房的加工建造而言,需要经历选料、砌墙、苫顶这三个主要步骤,而这看似简单的3个主要步骤之中却又包含着近70多道复杂的加工工序,并且这70多道加工工序每一道都是手工完成的。由此可见,胶东地区海草房民居建筑在建筑工艺上的繁琐,要求建造者要掌握熟练的建造技术和技巧。在海草房民居建筑的建造工艺中关于屋顶铺设是最为繁琐,技艺水平要求也较高的部分,一般都是具有丰富经验的苫匠来操作完成。从两端檐部苫起,麦秸和海草交替铺作,层层向脊部叠压,一般需要铺作20多层。在屋脊的铺作中要用和上黄泥的海草压顶,以防止海风将屋顶上的海草吹掉,为了便于排水屋脊也以马鞍式居多。在屋顶铺作的过程中海草每层需外露10cm,而且脊部两端的海草要高于中间,屋脊处海草厚度要控制在1~1.8m,在正常情况下海草就需要大约5吨左右。海草房的建造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花费的时间也较长,一个海草房单体建筑屋顶海草的苫制、铺作就需要3、4个人经过10多天的时间才能够完成。经过层层工序建造而成的海草房既能防风、防潮,又结实耐用,所以,不管是从材质的选择到苫顶的完成每一个步骤的衔接,还是在海草房每一道工序上,亦或是手工操作的每一个细节都能体现出劳动人民所具有的无穷智慧,同时也展现出胶东沿海地区海草房民居建筑工艺的特殊性和所具有的纯熟的技艺美。

三、结语

胶东沿海地区海草房民居建筑所具有的和谐的形体美、严谨的空间美、古朴的自然美以及纯熟的技艺美等审美特征,都是其所具有的美学价值的体现。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胶东沿海地区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曾经独具特色的海草房民居建筑因为缺乏有效的保护而逐渐地失去了往日亮丽的风采,残垣断壁,甚至是面目全非。胶东沿海地区海草房民居建筑这一具有浓郁地域性特色的建筑遗产正面临着消失的危机,对于海草房民居建筑的保护和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以及有效的解决策略值得我们深刻思考,并需要深入探索。对于海草房民居建筑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

参考文献:

[1]刘彩云.胶东地区海草房营造技艺的发掘与保护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7.

[2]王梅.对胶东半岛民居——海草房的思考和探索[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1,(11):366.

[3]张晋浩,王学勇.海草房特色民居的保护与更新[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1):134-138.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

审美思维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审美文化建设依旧是当下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同时也是跨学科研究的重要领域。历史传统文化是一个城市文化积淀的重要标志,是城市精神文明呈现的重要载体,继承与弘扬历史传统文化是城市审美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当下,城市审美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现象,为城市审美文化建设找到突破口。而电子媒介发展、审美知觉体验的方式为城市审美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创新元素,也使当下的时尚元素融入城市审美文化建设中,因此彰显时尚元素是城市审美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从城市审美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可以看到城市审美文化建设受到视觉文化的影响,更加注重主体参与性。因此,图像化与主客一体可是看作是城市审美文化的突出特征。

关键词:城市审美文化;历史传统;时尚元素;图像化;主客一体

城市审美文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晚期,而当下城市审美文化的研究大多针对上海、北京、苏州、南京等大都市,对徐州、连云港、淮安、济南等中小城市的城市审美文化建设研究较少。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城镇化的脚步也在无形中加速,城市审美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层出不穷。城市审美文化建设需要关注、解决的问题更加多元:城市审美文化建设大同小异、日益趋同,彰显不出该城市的独特魅力,城市审美文化建设与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联系较小,有的二者毫不相关,这不利于提高市民的整体文化素养。再者,随着美学的日常生活化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城市审美文化建设也出现一些新现象,图像化成为这一现象中的重要方面,以图像为代表的视觉文化对城市审美文化建设的影响意义深远。针对城市审美文化建设中出现的层出不穷的问题、现象,以徐州为例,从城市审美文化建设的途径:弘扬历史传统文化、彰显当下时尚元素,以及当代城市审美文化建设的突出特征这三个方面探讨城市审美文化建设。

一、弘扬历史传统文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人们对于“美”有了自己的一套评价标准,评价城市的尺度也逐渐发生变化,人们在关注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功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它的审美功能。“从某个地方归来,游览了几座城市,首先会说,这座城市没还是不美,有魅力还是没有魅力。美既有自然山水之美,也有人文历史之美。[1]”经久不衰的历史传统是“城市人”寻根的落脚点,建设独具魅力的城市审美文化首先必须继承、弘扬历史传统文化。在旅游时,常常可以见到文物古迹被修葺一新,不同城市的古代建筑似乎都成了一个样子,看不出明显差异,景点处的旅游纪念品似乎也如出一辙,只是把纪念品上的地名改了一下。与中华五千年的光辉历史传统文化相比,大多当代城市中的文物建筑、民风民俗只能用处境悲惨来形容。

(一)多元的传统文化

“北京与西安,中国这两个历史名城,与开罗和罗马相比毫不逊色,但它们都已经失去了入选世界遗产的资格。当前,最令人心痛的事实就是:我们已经没有一个市级以上的城市能够以整座城市的名义列入世界遗产的目录之中。究其缘由,就是它们全部失去了人类历史信息的‘原初性’与‘真实性’。”[2]作为五省通衢的徐州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它有着以历史文化形态存在的两汉文化、彭祖文化,有着以民俗、艺术形态存在的徐州香包、柳琴戏等。彰显徐州独特魅力的汉代三绝(汉画像石、汉兵马俑、汉墓)引领着徐州城市审美文化建设的主导方向,在徐州汉文化景区,可以看到三者的巧妙结合。彭祖文化则在彭园得到彰显,徐州每年的“伏羊节”也源于彭祖文化,吃伏羊的习俗早已成为徐州人的传统节日。历史文化形态的文化是城市文化建设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审美文化遗产,评价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首先要看历史文化的遗存、保存以及传播情况。“在起源上,民俗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具有丰富的意义。[2]”民间工艺也是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带有徐州民风民俗的传统工艺也齐集徐州民俗博物館,传统工艺被齐聚在一起本身也是尊重、重视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二)独特的文化载体

徐州的历史文化是徐州城市审美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州城市名片是推动城市文化建设、促进徐州文化传承的重要依托。以苏烟、徐工、维维为代表的经济名片,以五省通衢、淮海战役、兵家必争之地为代表的历史名片,以刘邦、李可染、彭祖为代表的人物名片,以烙馍、饣它汤、伏羊为代表的美食名片,以汉代三绝、云龙山、云龙湖、户部山、戏马台为代表的旅游名片,以两汉文化、柳琴戏、中国矿大为代表的文化名片,这六类文化名片是徐州历史文化的浓缩,是徐州传统文化的精髓,更应得到继承与弘扬。在弘扬这些历史文化传统的同时,也要注意吸收近现代的精神文化成果。比如“淮海战役精神”“下水道四班精神”“徐州公安铁军精神”等。淮海战役是共产党进行战略反攻的重要战役之一,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与中国解放军的英勇抗战分不开,也与徐州人们的帮助分不开,现在,淮海战役背后的历史与意义成为关注、宣传、弘扬的对象。一个城市承载的历史文化是塑造城市个性的灵魂所在,是一座城市最重要的文化环境,也是城市个性形成的重要元素之一。

二、彰显当下时尚元素

时尚,简单的说,在一定时间内被人们广泛接受、追求的都可以视为时尚。城市审美文化建设要让文化走进市民的生活,让市民走近城市具有独特个性的文化,自觉享受城市审美文化的熏陶。20世纪80年代以来,徐州的城市审美文化建设,在继承徐州历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又能够推陈出新,借助当代时尚元素的力量,进一步扩大城市审美文化的影响,塑造良好的徐州形象。原来,我们了解历史文化的渠道大多通过阅读历史教科书,机械的、简单的、被动的识记教科书上的相关条目知识,以增进对城市审美文化的理解。现在,在了解历史文化的过程中,彰显时尚元素,使“城市人”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吸收者。当下时尚元素,既有微信官方宣传平台、影视技术等推动文化传播的电子媒介方式,也有召集志愿者参与活动,让参观者动手尝试提高主体参与性等的审美知觉体现方式。这两种时尚元素是当下为大众深受喜爱、热衷追捧的方式,这两种时尚元素的结合运用既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也有利于人们感受其中的文化意蕴。

(一)电子媒介方式

与单一的观看相比,视听触三者结合的方式得到“城市人”的青睐。风靡一时的触摸屏、投影仪等电子媒介对传播文化更具魅力。“心灵、眼睛与双手的那种古老的关系被‘眼睛’所代替。[3]”在当代,电子媒介对文学艺术形态的影响更为突出,它在批量复制作品的同时,也在创造着作品。“在后现代主义中,文学迅速地转向了后台,而让舞台的中心位置为视觉文化所照亮。[4]”在迅猛发展的视觉文化影响下,以电子媒介传播为主体的文化传播方式,已经成为大众感官接受信息的重要渠道,电子媒介的兴起、发展并成为一种时尚元素,与受众的审美心理与“快餐式”的阅读习惯密切相关。作为时尚元素的电子媒介方式对城市审美文化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建的淮海烈士博物馆,通过文物、蜡像、模型、图片、手稿等形式,采用声、光、电等多种手段,再现了当年淮海战役激烈的战争场面,并把雕塑、绘画、影视等艺术手段融合一体,充分展现了淮海战役的历史悲壮画面。徐州博物馆、徐州汉文化景区等地,为扩大徐州文化的影响力,建立了相应的官方微信,通过微信平台向“城市人”介绍更多的徐州历史知识,向“城市人”展示徐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值得关注的是,二维码正成为时尚元素的重要成员之一,如果给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绘画、雕塑等展品上,贴上解释其历史文化内涵的二维码标签,游客通过微信扫一扫的方式进入随时听讲解的状态,及时了解该文物的相关信息,这样可能更有利于“城市人”通过电子媒介了解内蕴深厚的徐州文化,从而增进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理解。

(二)审美知觉体验方式

知觉体验方式是体验历史文化传统的重要方式,人们在参观欣赏的同时,往往会得到直接的审美体验。以汉兵马俑、楚王陵、汉画像为主题的全国最大的以汉文化为特色的主题公园、汉文化广场、汉文化艺术馆,是徐州人体现、欣赏徐州楚风汉韵文化氛围的重要场所。此外,如彭祖文化节、奇石节、伏羊节等民俗文化传统,存在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习俗、审美情趣之中,它是一种内在的、稳定的、城市传统的知觉体验方式。在传统的知觉体验方式中加入时尚元素,会让人们得到全新的审美体验,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增进对历史文化的认知与认可,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增强徐州的城市文化凝聚力。例如,2015年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新发掘出的汉代城墙,数以万记的铜钱,徐州博物馆在定期展出这些出土文物的同时,别出心裁地通过微信平台召集志愿者参与考古发掘过程。在徐州汉文化景区官方微信上有这样一条新闻:2015年3月7日上午,30对新人在徐州汉文化景区举办汉式婚礼。这场原汁原味的大型汉文化集体婚礼吸引了市民、媒体和汉文化爱好者的关注。大型汉文化集体婚礼全国巡演活动以汉式婚礼为载体,一股席卷大江南北的汉文化旋风从这里吹向江苏各地。在2016年新年期间,徐州汉文化景区更推出“初一至初六,穿汉服游客可免费游景区内所有景点”的优惠活动,穿汉服、行汉礼等形式无疑会让市民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对徐州城市文化的了解。通过这些审美知觉体验式方式,人们既能感受汉文化的独特魅力,又增进了人们对汉文化的了解,使人们在知觉体验的同时得到审美的享受。

三、当代城市审美文化的审美突出特征

城市审美文化的审美形态表征多姿多彩,“广义的城市审美文化形态不仅包括高楼、道路、广场、车流、灯饰等触目可及的城市表征,也包括‘美食’、‘时装’‘康居’‘靓车’等已经成为市民日常生活审美文化的内容,更不用说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道德伦理、价值观念、城市精神、大众传媒等领域存在的文化现象[5]”。城市审美文化具有的形式美与内涵美相交融、静态美与动态美相契合、传统美与现代美相汇聚的审美特征,可以看作是城市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众多时尚元素的影响下,视觉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图像比文字表意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喜爱,读图逐渐成为人们了解信息的重要方式。在城市审美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人们主要利用视觉来观看、领悟,感受文化的魅力,因此,图像化可以看作是当下审美文化突出特征的一个方面。为了让文化走进人们的心灵深处,多样的文化传播方式应运而生,人们在读图的过程中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同时,借助这些方式,感受文化的给养,当下的城市审美文化打破了主客二分的局面,能够调动主体的参与性,能够满足审美主体的直观审美需求、趣味审美需求以及艺术审美需求等多样化的审美需求,因此,主客一体也是当代城市审美文化的一个突出特征。

(一)图像化

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标志,那就是它正转向一种视觉文化,或者说一种影像文化[6]。20世纪中后期视觉文化悄然兴起,它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影响着城市文化的传播。图像文化是“在现代商品社会应运而生,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以现在都市为重要对象的文化形态,这是一种带有浓厚商业色彩、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生产出来的文化[7]。”随着电影、电视、网络、广告等的发展,虚拟的幻象在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主导作用,现在读图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波德里亚说,“图像时代已经到来”“我们已处处生活在现实的一种‘审美’幻象之中。[8]”在视觉文化的冲击下,当代审美文化呈现出全新的样态,读图已经成为新样态中的一种文化时尚。一些图文文学书籍一改传统的文字叙述方式,图像成为叙事的主体,它以清晰生动、充满意蕴的图像符号吸引着受众的眼球,在短时间内向受众提供更多有效信息。由于教育背景与兴趣爱好的差異,不是所有的阅读者都有理解大部头文学作品的能力、耐心和时间。图文文学与单纯的文字文本相比,温馨的画面能更快捷、更直观地传递情感,阅读起来毫不费力,还带有视觉上的审美愉悦[9] 。

(二)主客一体

城市一直被视为人类文化和历史的缩影,是人们改造世界、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城市主体创造城市的新面貌,改造着城市的文化景观,改善着城市的文化环境,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体现着人们思考的痕迹,渗透出人们对美的追求。城市主体是城市创造的主体,他们有着直觉的、趣味的、艺术的审美需求,城市人在审美需求的推动下,观察并欣赏城市审美文化。在徐州的城市审美文化建设中尊重城市主体的审美需求与文化品位差异,兼顾不同曾是徐州市民的需求,如在徐州汉文化景区中,图像、雕塑、兵马俑、汉墓等为不同层次的市民欣赏,历史溯源、意义阐释、导游讲解等一般受文化水平较高的市民欢迎。景区中有兵马俑、竹林寺、汉画像石长廊等景观,也有汉墓、楚王陵等景观。城市主体在浏览过程中,带有明显的参与性,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吸收其中的文化底蕴,获取更多的审美享受。而徐州传统的民俗艺术更调动了城市主体的参与性,实现了主客一体的完美融合。在徐州民俗博物馆,“城市人”主动学习撕纸艺术、欣赏徐州戏曲、观看捏面人、吹糖人等民间技艺,而与吃文化相关的徐州美食节“伏羊节”更是带动了大众狂欢,人们吃伏羊,了解吃伏羊的益处,口耳相传吃伏羊的习俗。

城市审美文化建设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建设具有文化个性的城市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城市审美文化传承、创造、传播、消费功能日益强化的情况下,城市审美文化建设的出发点要做到历史文化传统与当下时尚元素的融合,在继承、弘扬历史文化传统的同时,彰显当下时尚元素,结合当下城市审美文化的图像化、主客一体的突出特点,打造城市个性文化,而城市个性文化的塑造必须与城市的精神文明相结合,必须有利于城市主体文化素养的提高。城市审美文化建设是一个追求美的过程,与人们的文化知识、审美情感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1]陈李波.城市美学四题·序[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黎江农等译.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41.

[3]]德]瓦尔特·本雅明.论文学[M].莱茵河畔法兰克福,1969:60.

[4][美]阿列西·艾尔雅维克.眼睛所遇到的[J].文艺研究,2000,(03).

[5]李萍.现代城市审美文化的主要形态[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6]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1.

[7]姚文放.当代审美文化批判[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98.

[8][美]马克思?波斯特.让?鲍徳里亚文选:217.

[9]徐放鸣等著.审美文化新视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327.

作者简介:

李臣,江苏师范大学文艺学方向研究生。研究方向:汉画像研究。

审美思维论文范文第5篇

一、美术教育需要民族传统文化的浸润

美术教育是我国新课改下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如何在美术中溶入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是关键所在。从中小学教材可以知道,能和传统文化有关联的课程相当少,传统文化也被慢慢忽视和遗忘。过去机械反复的进行技能学习,将美术的内涵给彻底破坏掉,无视学生的自主创造力,严重摧残了学生对审美的理解、感知、想象,更不能让学生得到美的教化与对美术文化的认识,那么素质教育只能成为一纸空谈。

美术是人类智慧表现形式的结晶,具有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品质的功能。小学教育中开展美术教育无疑是从保护民族文化入手,重建美术文化生存、传承和发展的平台,把根留住,让传统美术进入课堂不失为一条良策。

二、美术教育在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不容忽视

小学美术教学是一种相对于专业美术教育而言的普通基础美术教学,它不是追求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不是以培养美术专门人才为目的,而是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服务的,是为民族精神教育服务的。美术教育在教会学生如何观察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同时也是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打造人格健全的重要手段。

1、在艺术欣赏中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

作为美术教师,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应多注重向学生传授中国传统的文化知识,对现有教材上的传统知识,教师要进行合理补充和拓展,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掌握,比如在高年级教学中,抓住教材安排的一些具有传统特色的插图来渗透传统教育。四年级上册《材质的美》中,教学目标是了解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和雕塑艺术的特点,学习从器皿的外形、纹饰以及釉色等方面欣赏陶瓷艺术的方法,在欣赏陶瓷艺术的过程中,认识中国陶瓷艺术在人类文化史上所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在笔墨飞舞中感受民族艺术神韵。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学生从小接触学习中国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情感,也是中国画传承与发扬的重要途径。五年级上册《花鸟画》一课中,针对学生接受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要求,运用中国画笔墨的方法表现自然界中的花、鸟。指导学生在中国画表现中,逐步掌握水与色的运用及构图中的基本要求。通过欣赏指导启发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中国画技法特点加上自己想象,于画面表现之中。

三、在美术课外教学中积极渗透传统文化元素

除了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传统文化元素外,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结合美术教师的特长,开展国画、书法、剪纸、版画、中国结、年画、脸谱、泥塑等艺术学科。

1、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它的制作方法、材质、图形等都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严格的制作工艺。其生动优美的造型以及色彩的和谐搭配,都得到大家的喜爱。中国结最大的特点是成本低、工具少、材料简单多样、好学易做。

2、中国画在构图、用笔、用墨、敷色等方面,也都有自己的特点。在用笔和用墨方面,是中国画造型的重要部分。国画以它特有的工具材料,出现别具一格的面貌,吸引了部分爱好者。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我们除了讲解传统绘画技法技巧,欣赏大量名家名作,还结合现代审美思想,以彩墨游戏的方式学习,学生在自由创作中,体验国画的独特魅力,保持很高的积极性。

3、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可以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剪刀剪和刀刻。我们把剪纸作为特色活动来开展,学生利用课堂和业余时间进行练习。???

四、结束语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传统优秀文化,没有民族人文精神,就会虚无,就会异化。因此,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挖掘并发挥美术课程人文精神教育的优势,加大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教育比重,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上一篇:涉农资金论文下一篇:社区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