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理论下体育教学论文范文

2024-01-26

激励理论下体育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德育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实施问题。文章从德育是高中体育的基础、德育是高中体育教学的灵魂以及体育是高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三个角度分析了高中体育与德育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又进一步讨论了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几种常见方式。最后,文章在全文分析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的分析了高中体育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即: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实施德育教育,应注意教学目标的优化、教学进程的安排以及教学内容的组织三点,希望能够对高中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所启发。

【关键词】 精神品质;作风培养;德育教育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今天,不仅要加强学生文化知识方面的教育,而且也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这一点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也不例外。在开展高中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体育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必须把德育教育渗透到高中体育教学各个环节。但是,很多高中在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时,却忽视了德育教育渗透的问题,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中对德育教育的内容只字不提,在体育任课教师的教案中也看不到与德育教育相关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措施。从而严重影响了高中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鉴于此,本文就对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高中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高中體育教学与德育教育之间的关系

(一)德育是高中体育的基础

学生德、智、体三方面的发展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运动水平的提升和身心各方面素质的健康协调发展,而与此相对应的,德育也是高中体育的基础。从表面上看来,似乎学生的德育教育与学生的身体素质、学校体育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关联。而实际上,由于德育教育的缺失,而造成的学生的自觉性低、纪律性差、怕苦怕累现象普遍、体育意识薄弱等问题,均是阻碍学校体育工作水平和质量提升的消极因素。由此可知,德育教育在高中体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因此在高中体育工作中,一定要处理好德育和体育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可过于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二)德育是高中体育的灵魂

毛主席曾经说过,没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就等于没有灵魂。因此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也必须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德育在体育教学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只有树立起了正确的体育观,体育教学中才能体育出较为明确的目的性,学生才能坚持不懈,勇于拼博,百折不挠,从而使得体育锻炼及学习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因此,德育是高中体育教学不可或缺的灵魂。

另外,近些年来,我国优秀运动健儿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并勇夺金牌的事实也说明,如果没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信念,没有为国争光的崇高思想,他们就不会有去克服常人无法克服的困难的坚强意志。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使期形成不懈追求、刻苦努力、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使体育所特有的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发挥,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则离不开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三)体育是高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

思想品德教育作为以道德行为为规范、政治思想为方向的教育内容,必须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贯彻实施,而体育教学就是德育教育得以贯彻落实的有效方式之一。由于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思维与身体的活动是同步进行的,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学生会同时负担较大的心理负荷和生理负荷,而体育比赛和体育游戏中可以超越自我的极限运动、奖励及物资刺激等多种因素,也会使体育的德育功能展现的更加淋漓尽致,因此,体育是高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

除此之外,学校体育工作条列明确包括: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掌握相关基本知识,培养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其顽强、勇敢、积极进取的精神。这一点也体现了体育是贯彻实施高中德育教育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

二、在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实施德育教育的常见方式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实施德育教育的方式十分灵活多样,体育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等相关因素来科学选择,而概括说来,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实施德育教育的常见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通过教师的榜样作用来潜移默化的渗透实施德育教育

首先,体育任课教师在课前应认真备课,并仔细安排和检查场地、器材的布置情况。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则应尽量养成科学组织、规范实施、按时上下课等良好的习惯,从而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认真、守时、遵守纪律规范的意识。

另外,体育任课教师还应重视自我提升和自我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创新能力、执教水平等多个层面的内容,并同时注意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与敬业精神。从而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新意识和意志品质,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

(二)利用体育课堂教学的特点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

利用体育课堂教学的特点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其主要手段是利用体育课堂教学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特点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始和结束阶段,主抓:快速行动、队列整齐、准时集合、注意力集中等内容;练习中则要严格要求,重视注意安全、有条不紊、防止损伤等内容;而换项时则通过组长负责、排除调动、互相帮助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等等,通过多种方式来利用体育课堂教学的特点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师德规范。体育教师的精神面貌、言谈举止、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体育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自己的仪表,以良好的教态、文雅的评论、强烈的事业心、认真的工作作风去影响、感染学生,使之成为一种感性的、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从知、情、意几方面影响青少年的成长,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精深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同时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结合体育教学研究提高自己的职业水平。

激励理论下体育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高中课程改革再次进入深化期,终身体育教学已成为必然趋势。现阶段,在对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想要贯彻落实终身体育教育理念,为学生树立一个完整的、系统的体育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自己在体育方面的发展方向,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仍然困境重重,这些根深蒂固的问题严重阻碍着我国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和进程。本文力求从终身体育的视角下对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缺失做出分析与总结,为终身体育教学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 终身体育;高中体育;教学改革;偏失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体育运动和体育锻炼已经成为了一项全民参与的体育活动。高中体育课程的开设旨在强化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同时锻炼以及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而终身体育理念是指使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达到强身健体的基础上,完善自身的心智,这一体育理念在教育改革中的落实有助于高中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对高中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是落实终身体育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对于终身体育教学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近几年,“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为标志,“素质教育”、“健康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等教育新理念从课程与教学的不同层面促进和影响着高中体育的整体改革,取得丰硕成果,但同时也浮现出改革道路上不少根深蒂固的问题,如何取得新的突破,是构建、完善我国终身体育教育新体系所面临的挑战,是高中体育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答的现实课题。

2、终身体育的内涵

终身体育从广义的范围上来讲,是一种理念和一种想法。现代社会不断地进步和发展,体育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在2012年就曾指出过,终身体育虽然在目前看来还并未普及,但终身体育在未来的发展中必将是一个趋势。终身体育的教育观念指的并不只是体育教育学习,还包括体育教育思想方面的学习和指导。更加具象化就是终身体育教育不只是简单的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我们应该从小参与到体育运动和体育学习中去,终身体育是不分时间、年龄和性别的。我们可以将终身体育看做是一个从出生到死亡的一辈子的体育奋斗目标。在高中时期为学生贯彻终身体育的思想,对高中学生的体育行为会有很大的正面影响,而提升高中学生的体育目标和体育理想,对我们整个社会的体育事业也会产生很大的进步意义。

3、高中在实行终身体育教学改革时出现的偏失

3.1体育教学观念的片面化

在改变学生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增加学生对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改变体育学习实践性的传统思想,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运动和体育锻炼中去,才能更好地贯彻终身体育的概念和思想。纵观当前我国高中体育教学现状,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还是普遍存在比较注重体育技术的问题,并未认识到理论教学在高中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使学生无法对体育运动项目进行全面认知,更无法从根本上培养高中学生的体育意识。在传统教学背景下,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运动技能及身体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却并没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导致高中学生普遍缺乏終身体育意识。

3.2体育教学模式创新的缺失

体育教学在早期传入我国时,由于受到了战争的影响,所以早期的体育教学大多是以竞技的形式进行教学。这种竞技和比赛形式的体育教学模式一直延续至今,影响深远。社会在不断地进步,时代也在不断地变化,21世纪是一个全民健身的时代,体育运动和体育锻炼已经不再是单单的为了应付考试,终身体育锻炼的基本理念已经逐渐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这种传统的以考试和竞技为目标,不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高中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下,有些体质较弱的学生没有能力完成体育教师安排的任务,从而会对体育学习失去学习的积极性,这导致了体育学习和锻炼变成了一部分人的运动,这也与终身体育的理念相冲突。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无法达到人人参与、因人而异、共同进步的目的,也违背了终身体育的价值取向。

3.3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单一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当前高中学生体育基础和身体素质都比较差,高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学习积极性也普遍偏低。本世纪初期年选修体育的模式逐步走进了高中校园,成为高中体育学习的新模式。但从目前来看,仍旧有部分高中没有让学生自主选择体育课程,仍旧采取过去的公共授课制,不仅不利于学生兴趣提高,也不利于体育课程的改革创新。并且在课堂上,很多教师仍旧采用教师模拟示范,学生模仿学习的机械式教学,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也不利于终身体育思想培养。

3.4体育教材与现实的脱离

无论我国在国际赛场上如何光彩夺目,但实际上,我国高中的体育教材仍是比较落后的。高中体育课程标准与教材存在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就是与现实需求脱离严重。从教材的理论设置来看,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符合时代要求的高中学生体育理论。而从实践教学教材来说,基本内容仍旧在强调竞赛和竞技,缺乏运动技术的专门研究以及运动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如果从教材的发展来看,很多仍旧和中学体育教材没有分别。同时在课程安排上,很多专项课程的学习时间过短,难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也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小结

总结近几年来终身体育教学改革的经验以及高中体育改革进程中所出现的瓶颈问题,我们发现,现阶段高中在实行终身体育教学改革时主要的偏失突显为:体育教学观念的片面化;体育教学模式创新的缺失;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单一;体育教材与现实的脱离;体育设施与环境的缺陷。这些根深蒂固的问题严重阻碍着我国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和进程。终身体育教育是一种理念,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想要树立全民终身体育学习的理念,首先应该从高中体育教学改革抓起,使高中体育教学不再是书本化和传统化教学,贯彻终身体育教育的理念,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祖文.终身体育视角下高中体育教学改革路径探索[J].才智,2016,(29):81.

[2]舒钧.基于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的高中体育教学改革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0):405+411.

[3]马宝发,武彦羽.浅谈终身体育视角下的高中体育教学改革[J].中国科技信息,2013,(02):143.

激励理论下体育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单一教育模式逐渐向多元化教育模式转变,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也从以往的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小学体育教学作为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体、心理、行为、思想等多方面都有积极影响。小学体育教学涵盖了很多德育教育内容,对小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故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论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教学;德育渗透

體育教学同其他课程教学一样,都有相应的教学计划及课程标准,具有一定教学组织性和目的性,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积极参与。体育教师的任务就是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增强体质,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品德等。加之,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本就具备广泛性、思想性及教育因素丰富的特点,与人的意志、品德、思想等紧密相关,故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十分有必要。那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本文主要对此展开论述。

一、小学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优势

从幼儿园到大学,每个教学阶段都设有体育课程,故体育教学具有连续性,这一特点也正好满足德育教育的需求。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口头式的言语教育,更应渗透到学习、生活等实践性活动中去,而体育教学中就包含了很多练习活动,这些练习活动为德育教育的渗透提供了良好条件。体育教学本就具备思想性、广泛性及教育因素丰富的特点,尤其是最近几年对体育精神的普及,将人的意志、品德、思想等与体育教育联系得更加紧密,这就进一步加深了体育精神与德育的融合。综合而言,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很有优势。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意义

研究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其目的之一就是不断挖掘体育课程独特、鲜明的教育功能,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思想觉悟,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参加体育活动,从心里真正喜欢上体育课,逐渐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精神。同时,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培养小学生团结互助、遵守纪律、顽强意志力、敢于拼搏、不怕困难、不怕辛苦等良好品质。小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初期,身体机能、思想、道德品质等的发展都十分关键,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地表扬和鼓励学生,无形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还能培养他们辨别是非、解决问题等能力,帮助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我约束意识。

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教师言行的无形渗透

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一定影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首先,教师可以从自身的言行举止入手。在小学阶段,学生很喜欢模仿老师的一些言语行为,教师平常上课的穿着、言语、体态、行为等都可能无形中影响学生的思想、习惯、行为等,故体育教师应严格规范自己的仪表和言语行为,给学生做好榜样,既要表现出庄重严肃,也要凸显体育教学的朝气和健康。教师之间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都十分重要,教师间的交往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是为了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各方面情况,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教学。但这两种交往都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故教师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应该给学生传递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等积极思想,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良好思想意识。

(二)结合教学特点的渗透

各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必然是针对该阶段学生特点设计的,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也一样,符合小学生特点,包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方面,教师可结合教学特点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如乒乓球教学,教师应了解小学生普遍都存在竞争心理,都希望自己能做得比别人更好,正因为这种心理在平时练习或比赛的时候就容易急功近利,太想赢得对手反而发挥失常。这时候教师就应注重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及承受能力,教会学生要沉着冷静、稳重求胜。当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之后,不论是日常练习还是比赛都能从容面对,稳定发挥。同时,教师还应强调“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教学生正确看待输和赢,赢了不能骄傲,因为骄兵必败;输了也不能气馁,因为每次失败都是成功的一次经验。

(三)稳抓德育教育渗透的时机

体育教师应稳抓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的时机,具体可从两大点着手:(1)针对跳跃、障碍跑等类型的教学,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勇气、意志力和勇于尝试、不怕失败的精神。如支撑跳跃练习,有的学生身体素质和技术能力都满足条件,但就是心里害怕。又如跳高练习,有的学生过低杆完成得很好,但过高杆就差强人意了。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学生的不敢、不相信、紧张等心理因素导致的。作为体育教师就应从多方面去帮助学生缓解这些消极情绪,如鼓励学生、开导学生、给学生做示范、营造轻松练习氛围等。(2)球类运动的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团队意识、团队协作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等的培养,而不是学生个人表演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强调“团队精神”,教学生正确对待同伴的失误,正确对待对手的犯规,正确对待裁判的误判或是漏判等,避免学生在团队中搞个人主义或是因为同伴失误而指责、报复、不满等。

(四)灵活选择德育渗透方式

体育教师应多与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教师沟通交流,平时要多观察学生,从多方面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然后以此为基础灵活选择合适的德育渗透方式。如有的小学生缺乏自信,害怕做错事,害怕被批评,导致他们在做事的时候畏首畏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多给予鼓励和支持,对于同一标准动作教师可耐心多讲解和示范几次,对于学生未能很好地完成训练应多给予鼓励,对于学生完成得较好的训练可多给予表扬等,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自信心。又如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喜欢新奇有趣的事物,教师就可充分抓住他们这些特点,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一些小游戏,带领学生寻找新奇有趣的事物等,以此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就以前滚翻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小学生尽快掌握前滚翻的技巧以及培养他们的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等良好精神,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个前滚翻的垫子,并在垫子上放上能粘在头上的小毛巾,然后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始练习前滚翻,小组前一位成员完成前滚翻之后应立即将小毛巾拿下来放在垫子上,方便下一位成员完成练习,看哪组完成得又快又标准。要赢得这个小游戏,小组之间必须相互配合,每位成员的练习动作必须标准规范,所以这个小游戏不仅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前滚翻的要领,还能培养学生们的团队意识。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十分重要,对培养学生意志力、团队精神、思想品德、良好身体素质等都有积极作用。但小学生毕竟处于成长的初期,能力、思想、行为、习惯等都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因此,体育教师在渗透德育教育过程中首先应从自身做起,将良好、健康、积极、正直、乐观的面貌呈现在学生面前,然后再通过分析教材、观察学生、选择渗透方式、抓住渗透时机等途径,渗透德育教育。这样既能展现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也能大大提升德育教育的实效。

参考文献:

[1]许敏.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学子(理论版),2016(11).

[2]李德芳.略谈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祖国,2016(17).

[3]何启荣.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措施[J].文理导航,2015(18).

[4]杜进军.浅谈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学科攻略,2016(17).

激励理论下体育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根据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的宗旨,以及根据八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练氛围,把实践和探究的空间留给学生:让问题引发思考,让实践发现规律,让兴趣发展能力,让体验收获成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激励和发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人任教的八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喜欢模仿,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增加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游戏活动

三、教材特点

软式排球是排球家族的新成员,是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由于它质地柔软、不易挫手,安全,易学,易掌握,趣味性很高,非常适合初中学生健身、娱乐。学好软式排球技、战术,为更好地学习硬排球、沙滩排球、气排球技术奠定良好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软式排球还因质地松软、安全、易掌握、规则灵活而具有很高的体育锻炼价值,能丰富学生的体育锻炼生活,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四、教材内容

主教材:软式排球──正面双手垫球。通过学练,发展学生力量,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增强肌肉、骨骼、韧带、关节力量,提高心肺功能;培养学生自尊、自信、合作、交往能力;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精神和实践探究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这一教材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符合以学生为本、成为课程标准水平四的学习内容。

副教材:合作游戏──跳竹竿。目的使学生进一步在参与、合作与交流中,重点发展下肢力量及协调能力,培养学生挑战自我,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享受快乐与成功,获得身心陶冶。

五、教学目标

体现课程标准,以健康为第

一、以育人为宗旨,掌握学科知识与基本技能,突出锻炼身体的实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软式排球的起源、发展及特点,熟悉球性,使每个学生不同程度的掌握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 过程与方法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采用问题导入学习,尝试探究、思考解疑、主动学练、实践运用、评价激励学习方式,体验快乐与进步。

情感与态度目标:激发学生热爱软式排球运动,热爱生活,渴望健康热情。 重难点

教学重点:插、夹、抬与击球部位。(抬送幅度大) 教学难点:击球时控球方向及力量。

六、教学具体措施

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采用问题导入学习,尝试探究、思考解疑、主动学练、实践运用、评价激励学习方式,体验快乐与进步。

教法

本课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初中学生教学课的效果,取决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是否符合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能否通过教师的心理诱导,激起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根据初中学生具有观察模仿能力强、兴趣广泛、思维敏捷、活泼好动的特点,本次课导学策略以:问(问题引入)──试(尝试改变规则的比赛、练习)──疑(练习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教师讲解、示范与指导学生合作互助)──评(学练中展示与评价)──用(实践与运用于健身、娱乐比赛、评比中)为主线,重点在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创设趣味多样的学练情境和方法,以问引趣、以趣促学,寓教于乐,融德、智、体、美于体育教学中,使技能学练和健身趣味盎然。

学法

素质教育体育课堂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把教法和学法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激励理论下体育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开展良好的教学工作,进行有步骤的教学,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根据学校工作安排,特制行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一、学期教学目标:

1、以人为本,全面锻炼,努力增强学生的体质。

2、学习基础知识,学会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以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培养自我锻炼习惯,引导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36人,他们虽然对体育活动积极参加,但由于基础差,好胜心强,可塑性强。有些动作易变形,掌握不好,所以,本学期应在上学期基础上,加大学习力度,因材施教,合理处理教材,全面提高,重点培养不段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储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五年级体育内容有跑、跳、投掷、体操、游戏及武术等内容。

1、跑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教材要求学生学习蹲距式起跑的基本动作方法,提高跑的基本能力,学习传接棒方法,培养学生集体协作意识和配合能力。

2、跳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改进跳高和跳远的动作方法,发展学生灵敏和爆发力。

3、投掷进一步提高学生推抛实心球技术,学习助跑掷垒球的完整动作方法,发展学生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养成锻炼时注意安全的意识和习惯。

4、体操和技巧进一步提高学生队列和体操队型动作质量,学会滚翻、分腿腾越的动作方法,发展学生灵敏、协调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勇敢、刻苦顽强的拼搏精神。

教材还根据儿童特点,安排一定数量的游戏和武术,利用游戏的过程和结果,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基本活动能力,培养学生崇尚武德的精神和积极进取,勇于开拓以及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

四、教学研究内容: 教材的重点是跑、跳跃和投掷,教学时应采取讲练结合,加强示范,辅导等手段作为突破措施。难点是体操、技巧,教学中应采取直观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应加强安全保护措施,完成教学任务。

五、教学辅导计划:

1、因材施教,分类指导。

2、培养优生,能自觉练习,善于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3、要加强学困生的指导,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4、教师要关心,热爱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5、教师要定时、定点,加强优生优培辅中转差的辅导。

一、教材内容介绍

小学五年级的教学内容有基本体操、田径、技巧与器械练习、小球类、游戏、武术、韵律活动与舞蹈、体育与健康常识。课次较多的是跑、投掷和游戏。其中跑是蹲踞式起跑、30米障碍跑、耐久跑等;投掷教材是双手抛实心球,投掷垒球等;游戏主要是十字接力,截住空中球等。次数较少的是武术和体育与健康基础常识,室内活动。技巧、支撑跳跃和发展身体素质练习等也占一些课次。

二、教学目的

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田径、球类、韵律活动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2、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3、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发展身体灵敏、协调、平衡、速度、耐力和力量等体能,促进身体全面协调的发展。

4、使学生体验参与不同项目运动时的紧张与愉快、兴奋与疲劳、成功与挫折等心理感受,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控自己的情绪,并在一定困难的条件下进行体育活动,逐渐形成克服困难与抗挫折等意志品质,提高身心健康。

5、培养学生形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竞争进取的精神,以及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意志品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基础,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四、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1、始业课:上体育课的安全常识(理论)

2、复习小学生广播体操

3、队列队行练习;游戏

1、50米快速跑;接力游戏

2、站立式起跑;快速反应练习

3、韵律操(一);游戏:射击

1、韵律操(二);捅马蜂窝

2、600米耐力跑;放松操

3、立定跳远;跳远接力

1、花样踢毽;踢毽子比赛

2、有趣的拔河;冲出重围

3、跳短绳;一分钟跳绳比多

1、走跑交替;变速跑(600米)

2、掷垒球;投准练习

3、单脚交换跳;游戏:大鱼网

1、队形队列:向右转走,向左转走;右(左)转弯走

2、理论:体育活动与营养卫生

3、排球:准备姿势;移动练习 七

1、排球:双手胸前垫球;小游戏

2、模仿操;柔韧练习

3、武术基本步伐;基本手型

1、队形队列练习;小游戏

2、双手抛实心球;力量练习

3、理论: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1、篮球:熟悉球性;原地运球

2、篮球:运球练习;原地传球

3、篮球:传球比快;行进间传球

1、技巧:前滚翻;柔韧性练习

2、技巧:后滚翻;游戏:贴膏药

3、400米耐力跑;放松练习

十一

1、跳远;游戏:小手球

2、投准练习;掷垒球

3、球性练习;运球接力

十二

1、武术基本手型;快速反应练习

2、武术基本步伐;游戏:争取胜利

3、技巧:立卧撑;叫号赛跑

十三

1、兔子舞;大家一起跳

2、100米快速跑;复习队形队列

3、双手掷实心球;小小保龄球

十四

1、复习、总结

2、身体素质测试

3、身体素质测试

十五

1、复习、考试

2、期末考试

激励理论下体育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根据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的宗旨,以及根据八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练氛围,把实践和探究的空间留给学生:让问题引发思考,让实践发现规律,让兴趣发展能力,让体验收获成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激励和发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人任教的八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喜欢模仿,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增加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游戏活动

三、教材特点

软式排球是排球家族的新成员,是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由于它质地柔软、不易挫手,安全,易学,易掌握,趣味性很高,非常适合初中学生健身、娱乐。学好软式排球技、战术,为更好地学习硬排球、沙滩排球、气排球技术奠定良好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软式排球还因质地松软、安全、易掌握、规则灵活而具有很高的体育锻炼价值,能丰富学生的体育锻炼生活,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四、教材内容

主教材:软式排球──正面双手垫球。通过学练,发展学生力量,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增强肌肉、骨骼、韧带、关节力量,提高心肺功能;培养学生自尊、自信、合作、交往能力;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精神和实践探究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这一教材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符合以学生为本、成为课程标准水平四的学习内容。

副教材:合作游戏──跳竹竿。目的使学生进一步在参与、合作与交流中,重点发展下肢力量及协调能力,培养学生挑战自我,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享受快乐与成功,获得身心陶冶。

五、教学目标

体现课程标准,以健康为第

一、以育人为宗旨,掌握学科知识与基本技能,突出锻炼身体的实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软式排球的起源、发展及特点,熟悉球性,使每个学生不同程度的掌握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 过程与方法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采用问题导入学习,尝试探究、思考解疑、主动学练、实践运用、评价激励学习方式,体验快乐与进步。

情感与态度目标:激发学生热爱软式排球运动,热爱生活,渴望健康热情。 重难点

教学重点:插、夹、抬与击球部位。(抬送幅度大) 教学难点:击球时控球方向及力量。

六、教学具体措施

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采用问题导入学习,尝试探究、思考解疑、主动学练、实践运用、评价激励学习方式,体验快乐与进步。

教法

本课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初中学生教学课的效果,取决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是否符合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能否通过教师的心理诱导,激起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根据初中学生具有观察模仿能力强、兴趣广泛、思维敏捷、活泼好动的特点,本次课导学策略以:问(问题引入)──试(尝试改变规则的比赛、练习)──疑(练习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教师讲解、示范与指导学生合作互助)──评(学练中展示与评价)──用(实践与运用于健身、娱乐比赛、评比中)为主线,重点在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创设趣味多样的学练情境和方法,以问引趣、以趣促学,寓教于乐,融德、智、体、美于体育教学中,使技能学练和健身趣味盎然。

学法

素质教育体育课堂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把教法和学法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上一篇:纺织品贸易策略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银行业监管特色启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