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文化范文

2023-09-18

图书馆文化范文第1篇

摘要:图书馆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力量,要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全面了解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特别是认清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并把握其发展方向,并结合实际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地服务于文化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图书馆;文化产业;发展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而图书馆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应充分发挥文献典藏和信息服务的社会职能,强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鼓舞下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推动下,呈现出各级政府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各类企业和个人投资文化产业的热情和冲动集中增长的良好态势。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文化市场的逐步放开,我国的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截至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总产值超过3.9万亿元。其中,新闻出版业总产值达1.5万亿元,国内游戏业产值超过1 158亿元。据海关统计,2011年的前10个月,文化产品的进、出口额均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5%左右。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盛会的深圳文博会,在2011年吸引了1 896家企业和机构来参展,总成交额达1 245.49亿元,比上一届增加156.93亿元,掀开了文博会历史的崭新篇章。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我国的文化产业还不发达,文化产品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还比较小。在美、英、日等发达到国家,文化产业目前已发展成为支柱产业,而我国要力争在“十二五”时期末使其成为支柱产业。在目前的世界文化贸易市场份额上,美国占43%,欧盟占34%,日本约占10%,韩国占5%,我国仅占不到4%。二是我国文化产业的经营主体结构不合理,既缺乏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也缺乏具有“专、精、特、新”特点的中小型文化企业,经营主体存在着散、小、弱的问题。三是我国文化产业的盈利能力比较弱。比如,我国动画作品的传播渠道主要是电视台,而电视台在播出国产动画时又习惯于不付费或少付费,卖给电视台并未赚钱。四是我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有待提高。现有文化产品缺乏思想性、艺术性和大众性相融合的文化精品,市场上充斥着人云亦云的平庸之作,很难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三)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未来前景

国家文化体制改革增强了的文化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崛起。第一,文化产业能够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1年颁布的国家“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高度,明确提出未来五年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第二,文化产业能够带动文化事业发展。尽管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有很多方面的不同,但共同点都是为了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文化产业能够凭借广大的市场不断补充文化事业所达不到的“满足需求”的目标,从而引领文化事业的发展。第三,文化产业能够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随着准入领域的逐步放宽、准入门槛的逐渐降低,文化产业将成为提供就业机会的重要行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朝阳行业和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为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出积极贡献。

二、图书馆在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

目前,我国共有地方图书馆2 884个,基本上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再加上2 138所普通高校的图书馆,我国图书馆资源可谓是相当丰富。图书馆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要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

(一)图书馆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文献源泉

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无论以什么形态存在,图书馆都收藏有关于它们的文献。没有图书馆,人类的历史文明和文化信息就可能成为无源之水。著名华裔图书馆学家李华伟说:“图书馆要把知识变成智慧,就是要让人家多使用图书馆,而不仅是一个人使用。他使用了,还要和别人发生一种脑力激荡,就变成智慧了。”《读者》是我国极其成功的文化杂志,在国内享有“中华第一刊”的盛名,在国际上成功进入美国和加拿大,为中国期刊在国际上争得了市场。《读者》所登载的文献,98%来自阅览者摘录其他刊物上的文章,其中,摘录期刊登载文章的占54.25%,摘录图书的占12.5%,报纸的占31.25%,个人撰写的只占2%。而阅览者摘录的文章,70%来自于在图书馆的报刊。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在中国图书馆里沉睡了几个世纪,定价0.16元的《花木兰》连环画经过美国人的演绎,创造了3亿美元的票房收入。因此,图书馆作为报刊最多、最集中的地方,是文化产业发展取之不尽的文献源泉。

(二)图书馆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当前,文化产品的生产、载体、经营的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并日益成为文化产业竞争的重要制高点。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并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标志。2011年5月31日,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在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工作会议上表示,数字图书馆推广对提高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今后几年,我国的数字图书馆发展建设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期。从文化产业的角度看,数字图书馆技术的发展,将大大增强我国对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传播能力,大大提高我国文化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等环节的技术水平,也必将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图书馆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展示平台

现代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是集读书、休闲、娱乐为一体,它设有各种阅览室、活动室,读者可以免费上网、观看影视作品等。同时,文化产业的各种成果也可以在这里得到充分展示。可用图书馆的空间与吸引力作为平台,布置各种宣传栏、开办各种知识讲座和培训班、开展信息服务等。可以在图书馆举办时事热点论坛、公益讲座、文化成果展览、名人名曲欣赏音乐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也可以举办各具特色的文化展,以提高人民群众的艺术鉴赏力,增加审美情趣,陶冶性情。当然,以上只是图书馆作为展示平台的一些方式和手段,图书馆理应充分发挥其作为文化产业展示平台的重要作用。鼓励展示一些有利于提高人民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反映时代主旋律的优秀文化产品,积极引导读者开展积极向上、有益健康、陶冶情操的活动,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把图书馆建设成适合大家的文化展示平台。

三、文化产业发展推动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处在文化交流与传承的前沿,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必将为图书馆事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图书馆事业的繁荣发展。

(一)促进读者服务工作的开展

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更趋于多元化与新颖化,广大读者更渴望多姿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化消费的品位和质量也大大提高。就图书馆而言,只有不断更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充分利用丰富的民族文献、科技文献、声像资料、报刊资料、光盘等馆藏文献资源和计算机网上信息资料,进行二、三次文献信息产品的收集、加工,并大力促进以文献开发、科技创新与信息咨询为主的服务工作的开展,为地方经济建设、政府领导决策、科研单位积极服务,才能充分满足社会各界广大读者的广泛需求。

(二)促进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建设

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类网络信息服务系统风涌而起,造成了信息服务体系的重组,严重冲击着图书馆在信息服务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图书馆只有充分发掘具备自身特色的馆藏资源,提供特色服务,才能显示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在信息服务市场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从各地图书馆的角度来看,地方文献是本地图书馆最有能力建成的特色馆藏资源。为此,各地图书馆可以根据读者需求、藏书状况、文献史料价值三个方面,对本地所有具备学术、史料价值的文献资料进行收录。如反映本地知名人物的生平、传记、事迹的文献材料;本地具有一定学术研究价值的民族性、地方性省内外出版物,像专著、手稿、地方志、山水志、家谱、族谱、乐谱、古谱以及参考检索等工具书。

(三)促进馆藏文献的开发利用

在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图书馆仅仅提供文献服务已远远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只有通过对文献信息的二次开发、提炼,从更深层次上提供服务,才能从本质上满足用户的需求。例如,图书馆可以在参与本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中,充分发挥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信息能力,认真分析、积极提炼地方文献中与当地旅游资源开发相关的信息内容,并及时整合、组织、提供给相关部门,为相关部门在旅游资源开发中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旅游资源的开发速度。基于此,各地图书馆应积极构建以本馆为中心的地方文献数据网络,加速数据库建设力度,使其成为地方的藏书中心,以便于文献资源得到更进一步的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 王小莉.图书馆与文化产业发展[J].甘肃科技纵横,2010,(6).

[2] 席涛.论图书馆事业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4,(2).

[3] 于凤英.加强图书馆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0,(4).

[4] 邹爱华.文化产业发展需要适当放开市场[N].中国教育报,2012-03-09.

[5] 周泽超.文化产业的“能”与“不能”[N].郑州日报,2012-04-20.[责任编辑 李 可]

图书馆文化范文第2篇

【内容提要】 廉政文化既是政治文化,也是一种社会文化和大众文化。要使廉政文化在廉洁政治建设中真正发挥反腐防腐作用,就必须推进廉政文化的社会化进程。本文阐述了推进廉政文化社会化的依据,分析了推进廉政文化社会化面临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廉政文化社会化的现实途径。

【关键词】 廉政文化 廉政文化社会化 公众参与

【基金项目】 本文系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公民文化视角下的廉政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2YBB26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谭东华,中共岳阳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文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廉洁政治,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首先就必须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所讲廉政文化,是“以崇尚廉洁、鄙弃贪腐为价值取向,融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和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人们对廉洁政治和廉洁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精神追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①要使廉政文化在廉洁政治建设中真正发挥反腐防腐作用,就必须推进廉政文化的社会化进程。廉政文化社会化,简而言之“就是使崇尚廉洁、鄙弃贪腐的价值理念成为社会大众的共识和追求的过程”。②

一、推进廉政文化社会化的依据及现实意义

在当前的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大部分地方偏重于用文化活动的形式在党政干部和民众中进行廉洁从政宣传教育。应该说,在廉政文化建设初期阶段,精心组织好各种文化活动,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循序渐进发展廉政文化的关键所在,但因为有些地方对文化教育活动的理解片面狭隘,甚至把廉政文化等同于廉政文艺,从而使廉政文化建设简单化、文艺化、形式化,所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需在不断完善丰富文化教育活动的基础上,还有必要对建设路径作进一步的探讨。

从社会建设的角度来思考廉政文化建设问题,是有其学理依据的。因为廉政文化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设的目的就是要把廉政理念转化为一种社会文化,营造一种崇尚廉洁、贬斥贪污腐败的社会舆论氛围。当人们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党风廉政、民主政治建设时,实际上就是从政治建设的角度来考虑廉政文化建设的问题;当人们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从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来思考时,就是从经济建设的角度来考虑廉政文化建设的问题。而对廉政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二者之间相互融合、相互贯通的关系,人们也已经有充分的认识:“开展廉政文化建设, 大力宣扬廉政知识,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有利于营造崇尚廉洁的社会氛围,促进党群干群血肉联系和社会各方面关系的和谐。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发挥廉政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激浊扬清的作用,有利于规范党员干部从政行为。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倡导‘为民、务实、清廉’,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诚信和有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③由此可见,推进廉政文化社会化,有利于唤起人们的民主观念、政治热情和权利意识,提高人民群众关心社会、参与政治和主动监督的积极性;有利于强化社会监督,保证公共权力的正确行使,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有利于从源头上防腐,形成廉洁的社会氛围。从某种意义上说,廉政文化建设就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部分,就是要让人们能有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平等有序的社会环境。

二、推进廉政文化社会化面临的困境

1. 理论研究薄弱

一方面,“目前对廉政文化研究的不深不透在理论上主要有这样几种表现:一是对廉政文化的概念认识不清,二是对古代廉政文化与现代廉政文化的联系与区别认识模糊,三是对国外廉政文化的了解不多,四是对现代中国特色廉政文化与其他健康向上的文化形态的交叉与结合知之甚少。”④另一方面,现有的研究少有对现实社会廉政文化现状的调查,很少对应建设的廉政文化进行结构分析,从而导致廉政文化建设的目标要么不明确,要么只具有价值合理性,但没有现实可行性,致使廉政文化建设难以接受现实的检验。

2. 文化产品影响力不够

一般来说,市场和私营企业不愿意经营廉政文化类产品,而需要政府和公共投入来提供,这就使廉政文化产品往往内容不丰富、形式不灵活,不能引人驻足。从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到现在,我们回头去看,“就会发现该开的会都开了,该编的书都编了,该写的文章都写了,该演的戏都演了,该贴的标语和该挂的牌子也都基本有了。”⑤另外就是廉政文化产品推广的形式大于内容,“一个电影院挂上一块新招牌就变成了‘廉政教育影视厅’,而真正有组织的廉政教育活动却开展得很少;一个图书馆改成‘廉政教育室’,而真正的廉政类书籍少得可怜,读者也屈指可数。”⑥现在有人质疑廉政文化建设是多此一举,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因为我们的宣传产品和宣传方式过于简单乏味。

3. 公众参与度不高

在推进廉政文化社会化进程中,公众能否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好主体作用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当前公众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热情不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公众对腐败现象的危害性认识不够、对腐败的容忍度较高,只要腐败行为不直接侵害到自己的利益,在心理上就给予默认和容忍;二是部分公众缺少社会责任意识、主体意识,认为廉政文化建设是领导干部的事情,自己手中无权、人微言轻,反不反腐和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三是对廉政文化建设信心不足,认为反腐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是多余的“形式主义”,是“领导生病,给群众吃药打针”。可想而知,没有公众广泛参与的廉政文化建设自然失去了生命力和感染力,同时也极大地制约了廉政文化社会化的发展。

4. 法规机制不够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越来越重视制度反腐,制订了不少的反腐规章制度。据权威统计,截至2012年7月,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制定涉及反腐倡廉的重要法律法规制度616项,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制定涉及反腐倡廉的地方性法规和文件规定1538件。但对于廉政文化建设,目前还没有系统的法律规范,比如,合法性问题、管理体制和制度保障问题等法规机制都不够健全和完善,这对于廉政文化社会化是很不利的。如果廉政文化建设没有相应的现行制度法规可依,那么,它就失去了应有的权威性,很难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和接受,要实现社会化当然就不会一帆风顺。

三、推进廉政文化社会化的几个着力点

1. 大力发展公民社会

所讲公民社会是指“社会成员按照契约性原则,以自愿为前提和自治为基础进行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私域,以及进行议政参政活动的非官方公域”。⑦廉政文化建设以及廉政文化社会化除了要依靠党和政府的专门机构外,更重要的是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和公民社会的力量。公民参与廉政文化建设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但个体的公民力量在廉政建设中往往容易被忽视,可以通过社会团体将这些单个力量整合起来,形成巨大的作用。如国际反腐权威机构[——] 透明国际,就是全球最大的反腐败非政府组织,它在反腐败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同样当今世界上廉洁氛围浓、廉洁程度高的国家和地区,绝大部分也是发达的公民社会。我国公民社会随着3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逐渐发展,但尚不成熟,无论是现代公民的生成还是社会组织的发育,都还处于起始阶段。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公民社会,使其真正具有民间性、自主性、独立性。

2. 增加公众参与意识和机会

要提高公众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必须增强公众参与意识。一是在公众中大力宣传腐败的危害性,普及有关廉政文化建设的知识。在“大宣教”中,要把腐败危及政权、败坏社会风气,破坏社会和谐,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腐败买单的危害性以及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等知识传播到普通民众中去,同时还要把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渠道、程序和要求告知公众,引导公众合法、有序、有效地参与廉政文化建设。二是增强公众的主体意识。只有加强对公众的权利教育,使公众正确认识到自己是公共权力的主体,自己有权利监督公共权力的正确行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广大公众才能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三是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及无线通讯等各种媒体手段,丰富廉政文化载体。当前,尤其要合理运用好网络这个新兴参与渠道,用网络强大的影响力来增强廉政文化传播的辐射力。

3. 不断丰富廉政文化产品

廉政文化社会化,不仅需要平台和载体,更需要丰富的廉政文化产品来增强凝聚力和吸引力。一是要批判继承我国传统廉政文化成果。在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里,蕴含着丰富深厚的廉政文化思想。我们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传统廉政文化思想,以此丰富现代廉政文化产品。二是要吸收借鉴国外在廉政文化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当前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有着良好的廉政状况,形成了以权利制约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法制约权力为核心的廉政文化思想。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廉政文化建设既要吸取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同时又要研究和探索中国特色廉政文化建设模式,只有这样,我们今天的廉政文化才能更加符合中国国情,也才能被人民理解和接受。三是积极开发生产具有当地特色、富于廉政教育内涵的产品。开发生产具有地方特色的廉政文化产品,是推进廉政文化社会化的有效途径。以岳阳市为例,岳阳在历史文化名楼[——] 岳阳楼,新增了双公祠、廉政碑廊、廉政诗墙等廉政文化景观,将范仲淹“先忧后乐”文化精神通过墙画、故事简介等方式展现,同时通过现代声控、影像技术还原范仲淹的为政经历,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触史生廉、寓廉于游,自觉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为岳阳廉政文化建设营造了浓郁的气氛。

4. 完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

制定完善的体制机制和法律规范是廉政文化社会化的有力保障。一是完善社会心理机制。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社会心理氛围是一种软环境,主导着人们对腐败的认识和反腐败的态度。可见,推进廉政文化社会化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机制。二是完善舆论导向机制。江泽民同志曾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⑧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廉政文化的生命,所以,建立舆论导向机制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妥善引导,弘扬正气、鞭挞腐恶,从而对腐败文化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广大人民群众能否积极参与廉政文化建设,与是否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很大的关系。当前廉政文化建设中,激励机制的严重缺陷是群众参与意愿不强的重要原因。要综合运用关怀激励、目标激励、教育激励、学习激励、表扬激励、物质激励等各种激励方法,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热情和动力。

注释:

① 中央纪委等六部委:《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2010年1月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② 郭群英:《廉政文化社会化的有效路径》,载《廉政文化研究》2012年第3期,第35页。

③ 刘峰岩:《在全国廉政文化建设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的讲话》(中央纪委宣教室编),载《全国廉政文化建设专题研讨班论文选编》,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第19-20页。

④⑥ 杨成效:《廉政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思考》(中央纪委宣教室编),载《全国廉政文化建设专题研讨班论文选编》,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第480页。

⑤ 秦馨、唐秀玲:《论新时期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的路径创新》,载《学术论坛》 2011年第8期,第146页。

⑦ 邓正来:《公民社会理论的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⑧ 《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564页。

责任编辑:李敏芃

图书馆文化范文第3篇

该图书管理系统包括五大模块:日常操作、资料管理、统计分析、打印中心、系统设置。其中,五大模块又可细分为如下:

1、 日常操作:(1)借阅管理:记录出借资料、归还资料、续借资料和

预借资料的读者信息,其中包括读者借阅书刊的编号、数量、天数及对各项记录的搜索功能。(2)借阅查阅:根据查询条件对读者借阅、归还书刊的查询。(3)借阅流水:借阅记录的查询。(4)预借详情:对预借书刊的查询。(5)置换条码:对图书、期刊、物品条码的置换。(6)账务管理:对租金支付、过期归还、资料损坏等收款进行记录和查询。(7)备忘管理:对备忘数据的添加、修改等。

2、 资料管理:(1)书籍管理:对书籍的查询以及书籍的当前借阅状态、

借阅流水情况、重要历史备忘等功能。(2)期刊管理:对期刊的查询以及期刊的当前借阅状态、借阅流水情况、重要历史备忘等功能。

(3)物品管理:对各种不同情况的物品资料的查询以及物品资料当前借阅状态、借阅流水情况、重要历史备忘等功能。(4)读者管理:对读者资料的查询以及读者的当前借阅状态、借阅流水情况、提前预借情况、重要历史备忘等功能。(5)类别资料:包括图书类别管理、出版社资料管理、读者等级管理,并对读者分为黄金会员、白银会员、普通会员三个等级。(6)资料下架管理:对书籍、期刊、物品进行上、下架的管理。

3、 统计分析:(1)借阅排行榜:根据统计方式和统计范围以图的形式

显示借阅情况的排行。(2)资料状态统计:根据统计方式和统计范围对图书和读者的当前状态进行统计。(3)借阅统计分析:对所有时间范围内的所有资料或特定资料的借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以柱状图的形式展现。(4)图书类别统计:对各个统计范围的资料进行总金额、总数量以及当前剩余数量的统计。(5)数据资料盘点:对所有书籍、期刊、物品等按查询条件进行盘点。

4、 打印中心:(1)读者当前借阅:以报表的形式显示当前读者借阅情

况。(2)读者借阅日志:以报表的形式显示读者借阅流水日志。(3)资料当前借阅:查询当前资料借阅情况。(4)资料借阅日志:以报表形式显示资料借阅流水日志。(5)系统条码标签:查询、显示、打印条码。(6)自定条码标签:资料选择,打印条码。(7)系统书标制作:输出书标设置功能和书标打印功能。(8)自定书标制作:添加、清除、设置、打印书标。

5、 系统设置:(1)用户管理:包括添加、修改、删除用户以及权限修

图书馆文化范文第4篇

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时新元 通讯员 梁佳媛)4月15日,记者从区文广新局获悉,今年在未来的几个月里,文登将推出“百姓放歌·唱响文登”农村文艺汇演、换书淘宝图书交换活动、王殿太书画展、庆“十一”“仁孝文登”主题活动、“激情广场大家乐”等活动,让市民月月都能享受到不同内容的文化惠民大餐。

今年文登依托市民文化中心、博展中心以及遍布城乡的基层文化设施资源,继续拓展深化送戏、送电影、送图书等文化下乡活动,在前三个月开展了新年戏曲晚会、3D科技魔幻艺术展等活动后,继续推出一系列具有群众基础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化惠民活动,让群众进一步畅享文化大餐。为了让文化活动更加接地气、更加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他们还印制了统一的文化惠民宣传册,组织志愿者走村串户宣传发放。

4月20日到30日,在博展中心举行砚台艺术展;在4月23日举行换书淘宝图书交换活动。同时区收藏家协会等单位还将在胶东文化街举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殿太书画展。

5月1日到2日,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栏目将走进文登,在市民文化中心音乐厅、文登学广场举行;5月1日到3日,区文广新局将在胶东文化街举行胶东文化街第一届文化艺术展;5月上旬,文化部社会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文登区委宣传部将联合在博展中心,举办海峡两岸名人名画巡展。5月21日到27日,区文广新局将在博展中心举行文登区首届茶博会暨第二届紫砂艺术展。5月还将举行文登区第六届硬笔书法大奖赛、文登区摄影家协会女会员摄影作品展、民乐《文登民歌》专场、樱桃节摄影展等。

6月,区文广新局将在市民文化中心音乐厅举行庆“六一”儿童剧专场演出,在博展中心举行“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在市民文化中心音乐厅及文登学广场举行“宁夏文化千里行”文艺演出走进文登活动,在博展中心举行奇石展。暑假期间,区文广新局还将在图书馆举行“我喜欢的一本书”征文比赛。

下半年,文登将举行庆“七一”大型文艺晚会、庆八一“走进军营”大型慰问演出、“走进南海”名家摄影展、传统京剧《大登殿》专场演出、京剧大家唱专场晚会、庆祝建国65周年书画展。其中将在10月举行庆十一“仁孝文登”主题活动、全区广场舞蹈比赛、争创“书法之乡”大型书法作品展,11月举行水晶艺术展、道教文化(书法)笔会,12月举行“胶东沿海与青藏高原两地情”书画交流展、迎新年音乐晚会、读书用书成果展等。

图书馆文化范文第5篇

摘要:多元文化的发展对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加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并形成持久发展的动力,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探究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问题,意在为加强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多元文化 高校图书馆 文化建设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文化的开放性和多元化已成为当代文化发展的趋势。多元文化的发展给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极大地推动了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使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选择。吸收并综合多元文化的精华,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并形成持久发展的动力,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多元文化对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影响

(一)文化和多元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作为社会历史的产物,必然要随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文化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特征,每个民族因其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同而积淀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就本质来看,文化构成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核心内涵,体现国民的个性与魅力,可以说,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旗帜和灵魂本体。

不同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文化主体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形态,不同的文化在其历史变迁过程中又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使多元文化的存在成为一种客观现实。多元文化是指世界上不同民族创造的文化。“每种文化代表着一整套独特的不可取代的价值,因为每一个民族通过其传统和表达方式最完美地体现其存在于世界之林。文化特性是一种激励性的财富,它能提高人类的发展能力,推动各民族和集团从其历史中吸取营养,接受与其固有特点相适应的外来帮助,并从而继续自身创造过程”。多元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是文化的生命所在,是人类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源泉与不竭动力。各民族只有在不脱离自身文化背景的基础上不断沟通、互补、相融、创新,才能永保特色。

(二)高校图书馆文化

高校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及其工作人员以高校文化为背景,在图书管理以及为读者提供各种服务的过程中所形成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管理作风、精神风貌等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次。其中,物质文化是图书馆文化的物质形态,是图书馆精神文化的物质基础,也是高校图书馆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人们可以通过它感觉到图书馆员工的精神风貌和职业道德状况。主要包括图书馆建筑、设施、馆内布局、文献资料等有形的存在。精神文化是图书馆文化的核心内容,它是渗透在图书馆员工心灵之中的共同的心理定势、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主要包括图书馆的制度建设、图书馆的活动组织、图书馆人员的素质水平、图书馆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与理念等内在特质。

(三)多元文化对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影响

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它进一步加深了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之间的接触与联系,有力地推动着不同文化集团之间的文化碰撞,文化交流与融合,进一步体现了文化的发展给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极大地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的,同时,也使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选择。

高校图书馆不仅是多元文化的聚集体,而且是传承文化、研究文化、创新文化、融合文化、促进文化发展的前沿和枢纽,在文化和高校文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图书馆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是实现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文化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核心和基础,是决定高校图书馆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也发生了质的飞跃,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地提高。但由于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实力、文化氛围和文化品位是衡量其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具有竞争力和是否具有发展潜力的标尺,是衡量高校教学科研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一所高水平大学的精神风貌、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的体现,所以,加强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建设,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

高校图书馆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精神和校园文化的重要体现。加强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所特有的教育引导功能、价值导向功能、人格塑造功能、智力开发功能、身心调节功能和对不良风气的抑制功能,对满足高校读者文化需求、陶冶高尚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进而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

培养和造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建设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宗旨。作为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阵地的高校图书馆,只有加强文化建设,才能通过丰富的文献资源和网络资源,吸引学生走进图书馆,接受知识的熏陶和启迪,使学生在扩展知识、开拓视野、自我教化过程中提高素养;才能通过多元化和人性化的读者服务工作,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提供优秀阅读书目,帮助大学生了解历史、了解国情、认识人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完美的人格;才能在高校图书馆中,实现传统知识学说和现代人创新思维的自由碰撞,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提供广阔的空间;同时,图书馆现代化的馆舍、网络环境和设备,可以激发学生的强烈的创造意识和学习动机,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图书馆的文化建设

高校图书馆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次。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必须围绕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加大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两个层面的建设力度。

(一)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1、加强图书馆建筑文化建设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标志性建筑,其建筑风格本身就是文化。高校图书馆不仅要有美的外部造型,更要有良好的内部使用功能,实现内与外的完美结合。所以,高校图书馆从选址、造型到功能都必须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包容在其中,凸显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品位,呈现人文关怀的温情和浓郁的文化氛围,使读者产生愉悦的美感,吸引读者的探求欲望,提高学习和研究效率,充分体现其行业气质和文化内涵。

2、加强馆藏资源建设

馆藏资源建设是高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前提,是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基础。加强图书馆文化建设,把图书馆建设成为高校文化中心,首先要求图书馆根据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实际,从教学、科研及各种类型的读者的需求实际出发,采购并及时提供各种载体的具有较高品位的馆藏文献。同时,要根据本地区文化建设的实际,建立有本馆特色的文献收藏体系, 以便使馆藏文献的内容与结构最大限度地接近并能满足高校读者的真正需要。

3、建设现代化图书馆

为适应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高校图书馆必须加强物质技术条件建设,努力采用计算机技术、视听技术、缩微复制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印刷技术等现代技术设备,增强图书馆工作的科学性、精确性和效率,提高图书馆的科技含量和服务质量。为突破馆藏范畴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是建设现代化图书馆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当今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趋势。

(二)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1、培植和凝练高校图书馆精神

图书馆精神是高校图书馆文化的核心,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在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实现崇尚科学的真理性与技术的实用性的科学精神和体现人文关怀的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两种精神的和谐发展离不开长期的培植和凝练。当前,在高校图书馆物质技术条件日益现代化的条件下,凝练和培育人文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在读者服务工作体现人性化服务思想,实现人文关怀至关重要,它不仅是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宗旨,更是加强高校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

2、注重高校图书馆制度文化建设

要实现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因为,高校图书馆合理的规章制度是图书馆实行有效和科学管理的依据和准绳,是图书馆工作得以稳定而有秩序进行的重要保证,是评定馆员和读者的品质、人格和行为的内在尺度。它能使馆员和读者在制度的约束下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使个人的行为符合集体利益和图书馆整体利益。所以,通过在动态过程中不断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以制度文化建设促进和规范图书馆文化建设,也是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3、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和文化品位建设

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文化品位的高低,直接影响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对图书馆的文化建设,进而对图书馆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能否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高校图书馆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对图书馆员进行培训和教育,通过岗位培训、业务学习、继续教育、学校教育等途径,不断地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锻炼馆员的各种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高质量地满足读者的需求,适应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闫建平,唐曙南,李巧林.高校图书馆文化品位及其建设.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2]陈梦晖,吴艳阁.图书馆文化在高校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3).

[3]吴志鸿.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文化的构建.现代情报,2009,(2).

[4]李敏.小议图书馆文化建设.科技资讯,2008,(19).

[5]潘晓秋.论大学图书馆文化建设.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2).

[6]和少英.从民族学/人类学的视角看文化建设.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1).

[7]彭玉池.高校图书馆文化及其建设.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7).

图书馆文化范文第6篇

摘 要: 高校图书馆和校园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图书馆不仅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而且能支持推进校园文化开展。本文阐述了校园文化的性质与作用,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图书馆参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校园文化 素质教育

高校图书馆是与校园文化有着非常密切联系的学术性服务机构,在校园文化中起着重要的文化教育设施的作用。高校图书馆本身既是校园文化的部分,同时又支持着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地开展。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储存、文化设施、文化创造和文化服务,对和谐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是一种直接的支持和推进。而校园文化的建设创造性发展对图书馆提出了更新的需求,从而促进图书馆的建设发展。

1.高校校园文化的性质与作用

校园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亚文化”或“隶属文化”,是在社会主流文化系统内并与主流文化有一定偏离率的文化表现形式。它是因为师与生、教与学的现象存在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导向、教育、凝聚、激励等功能,是学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载体。校园文化建设者的终极目标在于创设一种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构建学生的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成长发展。

高等院校作为学生教育的一个最高层次,其受教育主体的特征与其他层次教育的受教育主体具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课堂教与学为主的认知文化。目前,课堂教学仍然是高等院校完成其教育目标最主要的形式,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完成的是专业知识的传授与学习,由此构成的文化现象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构成。二是以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互补共存的价值文化。在高等教育中,校园文化除了以专业知识教学以外的多种形式进行,更为全面开展关于以信仰、道德、人生价值等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因此,高校校园文化中的价值文化将是社会对教育效果和成就衡量的一个极为重要方面,也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一个绝对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以对学生陶情冶性并获得精神愉悦为目的的审美文化。教育的目标在于人性的全面发展,人性的全面发展不仅在于对知识价值和人生价值的认知,而且表现在对美的认知。总之,对于同等院校的学生来说,高校校园文化可以实现加强专业研究,扩大知识眼界,增强实践能力,促进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功能。

2.高校图书馆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者中的重要性

2.1高校图书馆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和中小学教育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增强了,学生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增多了,虽然课堂教育在高等教育中依然起着主导作用,但教师主要是起到指导、点拨作用,不再像中小学那样全程跟踪、监督。对于每个求学的学生来讲,都希望学业有成;对于传道的教师而言,谁都期望桃李满天下。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丰富的文献资源作保障。而在高校,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很难完全地表达和囊括学生所必须具备的所有的有关知识技能,特别是在我们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要让学生达到读书破万卷很难。因此,作为学生第二课堂的高校图书馆,拥有各种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尤其是资源共享的网络信息资源,这些正是补充完善课堂教学不足及丰富校园文化的主要形式之一。

2.2图书馆是高校最重要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心之一。

高校图书馆是构成现代化大学的三大支柱之一。它是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收藏着丰富多样的文献信息资源以及各种影音资料,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机构。教师的备课和教学的进行,很多情况下都是以图书馆作为空间场所和内存纽带开展的。图书馆以文献为凝聚剂,将具有共同需求和兴趣爱好的读者紧密地连贯在自己的周围。大家置身于图书馆,每个人都变成了一叶扁舟,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置身于图书馆,每位读者可以与古代先哲们进行精神的探讨和对话;也可以与志同道合者实现心灵的交汇和碰撞。各种学术报告撞击出思想火花,各种书展书评指点出迷津。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说法。因而图书馆成为高校最重要的文化活动中心之一,对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极大的作用。

2.3图书馆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方宝地。

素质教育的目的旨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格健全的新人。它普遍渗透于高校的方方面面,它不仅影响整个校园文化活动的指导思想,而且制约调节着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素质教育是高校图书馆和校园文化共同追求的价值所在。图书馆是文化资源的集散地,它既是有关学科专业知识的信息储存,又是相关知识背景学科多样而丰富的收藏地。对于高校师生来说,图书馆是历史、现实的百科全书,是有限课堂所学的延伸和扩展。如果说课堂教学过程更多的是一种知识的传授过程,那么图书馆的阅读活动和其他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更多的是一种思想影响和熏陶过程,它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影响细致入微却又集腋成裘,这是高等院校中其他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境界。事实证明,任何一个能充分利用图书馆来充实自己学习生涯和完成学业的读者,其学习能力和综合发展将优于那些只会死读课本和照搬听课笔记的学生。图书馆正是通过提供文献信息资料、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对读者进行素质教育,让他们在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发现自我,丰富完善自我,提高他们的修养,增强他们的道德素质、艺术素质、信息素质甚至科学素质,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3.高校图书馆参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3.1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充分发挥图书馆特有馆藏及各种网络信息资源,为高校开展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高校是育人的地方,高校图书馆的藏书是育人服务的。图书馆丰富多样的文献信息资源为广大读者用户提供着尽可能充分的精神食粮。一所高校图书馆藏书的多寡和藏书质量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反映着该校的教学、科研状况,而且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是息息相关的,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保障之一。可以说文献资源于读者有养德、养性、养才、养气的功效。因此,高校要重视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推动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展开。

3.2充分发挥图书馆教育职能,开展丰富多样的图书馆文化活动。

图书馆是实施终身教育的最重要基地。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图书馆的教育地位更加突出。作为人类知识宝库的图书馆,其馆藏文献涉及宗教、哲学、科技、美术、艺术等各个领域,所收藏的文献系统性强,纸质文献、电子文献资源集于一体,能满足读者多层面、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可对读者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职业技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教育。高校图书馆要依托自身的文献资源、人力资源与软硬件条件,由图书馆员参与组织读者开展阅读、书评知识竞赛等文化活动,并结合活动主题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参加,以满足大学生读者的学习兴趣与阅读需求为出发点,以大学生读者为主体,为大学生求知成材服务。在展览厅定期举办以历史或现实为背景的各种专题,建立各种形式的读者群体组织。诸如:“读者沙龙”“读者联谊会”“读者委员会”“读书协会”等。图书馆在继承、传播科技文化知识的同时,为校园精神文化系统输入了新的信息,为高校师生丰富完善自身文化修养、创新科技文化新成果提供了重要的场所,为读者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展望未来提供了难得的窗口。图书馆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证明了大学图书馆是大学生学习、立志、修身成长的第二课堂。高校图书馆强大的文化辐射和深刻的精神影响力,使图书馆成为当代大学生读者受益匪浅的无声导师。

3.3加强高校图书馆自身的校园文化建设。

正如前文笔者所提到的,图书馆自身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主要表现在:首先,高校图书馆有比较宽裕的场地,开辟了多种可供高校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比如各种学科阅览室、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学术报告厅等,同时还设有阅报廊、新书通告栏、宣传栏等,这些都吸引着学生前往学习或开展活动等。其次,图书馆的藏书是高校师生特别是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扩大课堂所学、激发创新思维、陶冶文化情操的文化资源,促成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图书馆是一所高校校园文化的支撑点、生长点、播撒地、发散地。图书馆自身的校园文化状况能较为充分地体现其馆貌、馆风、馆格,在或强制性或潜伏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广大馆员和读者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行为习惯、阅读兴趣和审美取向,更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文化形象。因此,加强高校图书馆自身的校园文化建设应成为图书馆乃至学校整体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3.4建立激励机制,推动校园文化深入开展。

激励机制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管理的核心,它能激发人们的内在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制度可以使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平时工作中不断处于工作实绩的竞争中,激发所有馆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而有效地完成图书馆的任务和目标。通过激励机制,使馆员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不断深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更有力、有效地介入校园文化,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总之,探析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的关系,有助于推动和谐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的开展,有助于推动图书馆自身建设发展。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硬软件资源优势,提升服务育人理念,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

参考文献:

[1]周世琼.略论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定位与文化建设[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9,(2):13-24.

[2]潘晓红.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图书馆[J].教育与职业,2010,(1):153-155

[3]来晓玲.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之价值观初探[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4):67-68.

[4]胡福文.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新探[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7):132-133.

[5]曹廷华.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上一篇:商场企划方案范文下一篇:肿瘤医院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