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范文

2023-10-28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范文第1篇

北方地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北方的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等基本情况。

2.通过引导学生读图表、分析对比,使学生识记北方的区域特征

3.了解北方人文旅游资源;重要的农业生产特征与森林资源的分布。

4.了解北方的矿产资源及重要的工业基地。

5.分析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成就、问题及措施;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相当巨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材料和图片,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重点:北方的自然环境、农业特征、矿产资源

三、教学难点:分析北方地区气候、地形、河流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人民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读图法、谈话法、分组活动法、讨论法、引导法、比较法等

五、教学媒体:多媒体计算机平台

教学时间: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引入】(多媒体显示)

欣赏诗词《沁园春•雪》,并配合北方风光图片。

(一)、北方地区范围、位置和自然环境

【读图】媒体逐一显示本区的地形区、河流、山脉、海域等

【学生活动】

1.读图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东部秦岭—淮河以北)

2.读图找出北方地区的各省级行政区。

3.说说本区的面积和人口占全国的比例及民族组成。

(二)、旅游资源

【提问】①本区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因此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

请说说看本区有哪些人文旅游资源?

(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开封等)

②请说说有哪些自然旅游资源?

(泰山、长白山天池、恒山、华山等等)

【图片及片断欣赏】

请收集旅游资料小组的同学展示自己制作POWERPOINT幻灯片面

(包括上述的旅游景点图片、“观冰灯”和“冰上运动”的录像等)

三、农业生产特征及主要农产品

【读图】出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温度带分布图

【出示问题,学生讨论】

①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在多少毫米之间?(400—800毫米之间) ②在这种情况下其耕地类型是什么?(旱地)

③北方地区属哪个温度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④这样的温度带中各自的作物种类一样吗?作物熟制是如何?

以北一年一熟,主要种植春小麦、玉米、高粱、

大豆、马铃薯、甜菜

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棉花、

荞麦、甘薯、谷子

(同时出示有关作物的图片)

【学生活动】

由农业资料收集组的同学介绍东北平原的 “黑土地”。

(媒体同时展示“黑土地”、东北小麦田、机械化耕作等图片)

【过渡】由前面的读图我们知道本区有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北部有很多的山脉,这些地区有丰富的什么资源呢?

东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有“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

本区位于温带,因此本区的温带水果非常有名,有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同时出示各特产的图片)

(三)、矿产资源与工业生产

【读图】(出示矿产资源布图)找找看本区有哪些矿产基地?

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鞍山铁矿、华北油田、中原油田、大同煤矿等【活动】 由工业组的同学介绍山西省的煤矿,说明山西省是我国生产煤炭最多的省份。(出示图片)

介绍我国最大的大庆油田(播放有关片断)

【讨论】

由于本区资源丰富,因此在这些资源基础上也建立了相应的工业中心,读图看看本区有哪些主要的工业基地和中心?

工业基地:东北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示图)

工业中心:太原、西安、兰州等

【讨论】

阅读课本 “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环境变化”,并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谈谈本区还有哪些不足和局限?

【归纳】

除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以外,还有沙尘暴、缺水问题。

【讨论】

那么解决的办法有哪些?

【录像】让学生观看下列影像资料,然后讨论回答问题:

问题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问题二:没有黄土高原,就没有黄河与华北平原,这种说法是否正确?问题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展示黄土高原治理较好的地区的图片资料)

【小结】(利用课件板书)

【课后活动】

有一国外大集团准备到中国北方投资,派出考察团来北方地区。请准备好资料和图片,向外方代表介绍北方地区的优势和特点。

教学后记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南方地区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一个重要地理分区,同时学生们也居住在该区,对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更应做一个充分的了解。了解我们家乡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为以后的学习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分析与处理:

重点:运用地图说出该区的位置、范围;在地形图上识别主要的地形类型。 难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本节课学生们已有学习北方地区的经验,教师可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归纳。

二、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了解南方地区的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3)了解南方地区的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的分布,并分析其临海分布对经济发展的有利之处。

(4)了解南方地区的主要矿产地。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材料和图片,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3)通过让学生上台阐述,培养学生正确表述事物现象和阐述本质规律的能力主。

(4)通过读图,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地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2)通过对南方地区的学习,认识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关心我国的基本国情,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比较法

四、教学建议:

教案为第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以优美的诗词和画面引出富庶而又美丽的江南。“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多情浪子柳永这首才情并茂的《望海潮》,把江南充斥着巨大财富的美景描绘得令人神往不已。这些美丽的文字甚至引发了一场战争——统治着北方茫茫旷野的金国海陵王完颜亮读这首词后,周身热血沸腾,夺取江南这一人间天堂激发起来的勃勃野心不可扼制地张扬开来,他立即下令调集强悍的女真骑兵部队杀奔南方,并亲自担任这支

浩浩荡荡的南征大军的统帅。江南是否就等同于南方地区呢。

【南方地区的范围】

范围:东部季风区南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东临黄海和东海,南临南海。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用板画形式表述)主要地形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同时说明江南和南方的异同)

【合作探究】

提供给学生有关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4组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要求将学生分成4组,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探究分别从4组材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概括出这4个地区的各自的自然地理特征(具体要求见学案),并选出一个代表具体阐述本组的观点,在此其间,教师巡回指导。(个别同学能力的锻炼与全班参与相结合,避免了重视个体,实现了人人参与,营造出了良好学习氛围,同时也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正确表述事物现象和阐述本质规律的能力,这也是高考重点考察的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阐述进行评价、总结和提炼,同时也让同学相互之间进行评价。教师总结略。

【学以致用】

请同学做一个设计师,为这几个地区设计一下适合当地气候和地形的民居,并说出理由。教师也可以出示几张典型的民居图片,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气候、地形相应知识来判断该民居所处的区域。所谓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造就了各地不同的人文景观。【综合演练】

我们感受到的南方地区一直是一个温馨、富饶的地方,然而南方地区也有其粗暴的一面。引入南方雪灾视频图片和材料,请同学思考下雪是自然现象,北方年年都下,即使有暴雪,也没造成严重问题。为什么南方降雪会产生这么多问题呢?为什么湖南省受灾比较严重,而四川盆地相对影响却较小呢?面对灾害的发生,我们可以为此做些什么呢?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范文第2篇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的活动课。本节教材是在第一章“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第二章“北方地区”第三章“南方地区”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一堂复习课,中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是区域差异表现最明显、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区。教材通过对北方和南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比较,使学生了解区域的差异性,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并且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

2.通过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明确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3.明确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差异以及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差异。

过程与方法

通过辩论赛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南、北两地自然环境和人文活动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三、重难点

重点:南方和北方的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难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四、教法学法:

1 教法分析:

角色扮演法:以辩论赛的方式开展课堂活动,在归纳总结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2 学法分析:

作为初二年级的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把握以及读图、归纳、比较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比较法、归纳法:在本节课之前布置任务,让每一位同学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进行比较,从图像的比较、归纳,上升为抽象的语言文字描述比较,落实教学内容。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知识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重视学生主动参与和相互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发挥每个同学的自主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达到激发兴趣启迪心智的境界。

学法具体如下:

读图分析法——引导学生读图,提取有用信息加以整合,掌握读图用图技能 讨论归纳法——学会相互交流协作,实现教学相长

表格比较法——空间比较,开拓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多媒体直观教学法——直观感受地域的差异

五、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 分组 由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喜欢住在北方的同学为一组,喜欢住在南方的学生为一组)

2. 正方:生活在北方好 3. 反方:生活在南方好 4. 主持人:老师 5. 计时员:学生毛遂自荐

6. 评判团成员:四位学生

双方各确定一辩二辩三辩四辩人选,一辩同学 主辩地形

二辩同学 主辩气候

三辩同学

主辩水文植被土壤 四辩同学

主辩社会经济 (平均每几个同学分别负责收集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及社会经济资料)

正反方各准备一个ppt课件在辩论赛之前分别介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比赛规则:

1、陈词阶段:就辩题提倡即兴陈词,所持观点清晰,表述层次分明,语言自然流畅。由双方一辩为他们的队伍阐明观点,时间为3分30秒。

2、攻辩阶段:就辩题攻辩由正方二辩开始,正反方交替进行。正反方

二、

三辩参加攻辩。注意,正反方

二、三辩各有且必须有一次作为攻方和辩方。攻辩双方必须单独完成本论攻辩,不得中途更替。不得以长时间提问影响对方答辩,不得以长时间答辩妨碍对方提问,每次答辩限时20秒。主席有权终止一方过长的提问或答辩。每一轮攻辩阶段为2分30秒。

3、小结阶段:四轮攻辩阶段完毕,先由正方一辩再由反方一辩为本队作攻辩小结,每方限时2分30秒。正反双方的攻辩小结要针对攻辩阶段的态势及涉及内容,严禁脱离比赛实际状况的背稿。

4、自由辩论:就辩题正反方辩手自动轮流发言。由双方选手分别一对一进行自由辩论,发言辩手落座为发言结束,即为另一方发言开始的计时标志,另一方辩手必须紧接着发言,若有间隙,累积时照常进行。同一方辩手的发言次序不限。如果一方时间已经用完,另一方可以继续发言,也可向主席示意放弃发言。自由辩论提倡积极交锋,对重要问题回避交锋两次以上的一方扣分,对于对方已经明确回答的问题仍然纠缠不放的,适当扣分。每方各有5分钟时间。

5、总结陈词:由正反方四辩陈词,各用时四分钟。辩论双方应针对辩论整体态势进行总结陈词,并注意升华辩题内涵,时间为4分钟

开篇:同学们,相信你们都同意这样一个说法:“骏马西风冀北,杏雨春雨江南”。在祖国富饶的土地上,相同的时间段内,却呈现出不同的物候现象,大自然的力量是多么神奇啊。可是对于南北方,我们了解多少呢?对于南方还是北方好这一话题,同学们又有怎样的看法呢?今天辩论双方将会对这一问题展开辩论。 现在我宣布南方好还是北方好辩论赛正式开始。 首先介绍双方辩手。

坐在我左手方的是正方,立场是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好。

一辩xxx同学 主辩地形

二辩xxx同学 主辩气候

三辩xxx同学 主辩 水文植被土壤 四辩xxx同学 主辩社会经济

坐在我右手方的是反方,立场是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好

一辩xxx同学 主辩地形

二辩xxx同学

主辩气候

三辩xxx同学 主辩水文植被土壤 四辩xxx同学

主辩社会经济

再给你们介绍今天的评判团成员:xxx xxx xxx xxx

计时员:xxx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的到来。

一、我们进入第一环节

双方各派一名代表用幻灯片演示南北方地区的大体概况。

先请正方代表展示。时间5分钟。谢谢xxx同学

有请反方代表展示。时间5分钟。谢谢xxx同学

经过精彩的幻灯片展示环节,我们对南北方有初步了解。

二、我们进入第二环节:双方按顺序对辩

规则:

1、要求说明本区的优越性并说明对方的不足。

2、分析各主辩内容的形成原因,提出改进或弥补方案。

首先我们有请正方一辩开篇立论,时间2分钟

谢谢xxx同学

有请反方一辩破题立论,时间2分钟

谢谢xxx同学

有请正方二辩表明立场,时间2分钟

谢谢xxx同学 有请反方二辩阐述观点,时间2分钟

谢谢xxx同学

有请正方三辩发言,时间2分钟

谢谢xxx同学

有请反方三辩进行反驳,时间2分钟

谢谢xxx同学

有请正方四辩阐明观点,时间2分钟

谢谢xxx同学

有请反方四辩表态,时间2分钟

谢谢xxx同学

三、通过刚才针尖对麦芒的一对一辩论。我们对正反双方的观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马上我们进行紧张而激烈的第三个环节:自由辩论

要求:内容积极健康,不得进行人身攻击,切合实际,灵活表达本区优越性。 正反双方交替进行。时间6分钟。计时开始!

四、刚才的自由辩论可谓唇枪舌剑精彩非凡,下面进入提问环节

要求:我抽到的第一位同学提问问题,再抽到的反方同学回答问题

本环节在组员间进行,辩手不得回答问题。所提问问题应在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若不回答问题则需补充本区的优势 时间为5分钟

五、下面我们请双方代表总结陈词 要求说明本区优越性和发展方向 每方3分钟

六、评判总结宣布结果

看来在辩论中辩手们都尽心竭力,对我们的评判团成员来说他们的工作并不轻松。现在请评判团成员退席评分。现在我宣布评判结果 正、反方:

论据及内容是否丰富充足及幻灯片效果

(20)得分—

语言表达和说服力

(20)得分—

辩手及组员的反应能力和机智

(20)得分—

组员间合作协调能力

(20)得分—

幽默感

(10)得分—

表情举止风度

(10)得分—

好,经慎重考虑,正方最终

得分—

反方最终

得分—

胜方为—

祝贺你们!

同时我们也要对x方的精彩表现表示鼓励和感激(鼓掌)。老师根据同学们的表现及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

六、教学反思

对于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言,我觉得有三个难点:第一是准备阶段,要求学生不仅有很高的积极性及参与性,同时还要有一定的比较归纳能力及合作意识。第二是在课堂上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老师不仅要照顾到所有人参与,同时要处理好时间及一些可能的突发状况,第三是如何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适时地将其升华,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范文第3篇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在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地区的区域特征,中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是区域差异表现最明显、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区。教材通过对北方和南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比较,使学生了解区域的差异性,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并且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 1.体例安排:

本节教材是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在本章第一节,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材的第二节和第三节是在第一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四大地区的区域特征。 2.教材内容:

(1)图片:共14幅图片,其中地图3幅:北方、南方地区各1幅,南方地区的水电站1幅;场景图片11幅。

(2)文字描述:北方地区着墨于自然环境和农业的生产关系,尤其是耕作制度;另外对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也做了重点描述;南方地区则着墨于“鱼米之乡”。

(3)活动4个:其中2个涉及南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另外2个则是课堂内容的拓展。

(4)阅读材料2篇,分别是“中国最大的能源产区”、“云南的旅游资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教材内容丰富多彩:通过“活动”内容,来让学生熟悉自然环境差异,并藉此分析人地关系,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图片和文字结合,来描述南北方生产生活状况的差异;通过阅读材料来深化学生对区域差异和各自区域特色的理解。教材对南北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采取分别叙述,各地理要素交叉进行的方式,因此在学习时,应分别找出比较学习。

二、学生分析

通过对《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的学习,学生对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地理差异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本节内容的学习意在通过地理图表的分析再次阐明区域的差异,重在区域学习方法的引导,使学生形成综合分析现实生活中地理知识的能力。从而通过比较区域差异,认识区域地理特征的优缺点,树立因地制宜的科学发展观。因此本节课内容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这就需要

第4单元第4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2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学生拥有较扎实的基本功。这就要求学生做好较充足的课前预习,方能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会指图说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位置及包括的省级行政单位;

2.能够在地形图上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山脉,并能说明其是哪些地理单元的分界线;

3.会从耕作制度、主要农作物、气候条件、土壤、资源状况等方面描述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地理单元的特色;

4.能理解位置、气候、地形、河流、资源、农业、工业等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5.在现实生活中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并力所能及的为这些理念的贯彻而行动。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课前学生利用互连网查找资料,并通过QQ群进行互动,提高学生搜集整合资料、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本课时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了视频、图片、图表和文字故事,意在通过创造不同的地理情景,设计不同的交互问题,让学生开展活动,引导学生思维,展开讨论,从而为顺利开展小组教学提供条件。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段等) 播放视频及图片,创造情景,引发思考 导课件播放南方、北方的视频,直观展示南、北方的景观、人类活动入等。问题情境:以上播放的是中国哪两个区域?两个区域的差异大吗?如何用科学的地理方法表述它们?为什么会有差异?今天我们学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观察思考与教师互动

(一)我们来感受——欣赏中找差异

图片展示:展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

问题情景: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自然差异?(指导判读景观图)

利用信息技

段 , 通 过 南 北 方

地 区 自 然 环

图学生感知

(二)我们来品读——慧眼识图

分组活动:1.读图说出南北方的位置、范围及主要的地形区,并能在图中定位。

2.思维拓展:秦岭——淮河一线有哪些地理意义?

片,让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感知地理要素之间的差异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准确出示政区图,利

分组竞赛

: 出

北品读三:“长江流量过程线图”、“黄河流量过程线图” 方

地问题情景:长江与黄河流量有什么特点?流量大小与什么因素有

区关?

白品读四:“北方温带落叶林图”、“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图”、图

,“东北的林海雪原景观图”、“海南岛热带风光景观图”。

填分组讨论:南北方的植被各有什么特点?植被类型的不同与什么有

出关?其内部的植被完全一样吗?

(三)我们来探究——交流合作求发展

地形探究一:情景剧

和6月份,广州的小凯乘火车到济南的同学王成家做客,他们边吃边聊分(用方言交谈)。 界

线王成:你来的路上都看到什么?

。小凯:我沿途看到了麦收的场面,大型收割机正在收麦子;屋顶大

看多比较平,我感觉这边的空气比较干燥。

哪王成:你喜欢吃什么饭?我给你拿。 个

组小凯:别客气,我自己来,我喜欢吃米饭。

填王成:我喜欢吃馒头。„„ 的

又问题情景:以上对话中体现了哪些地理知识?

又探究二:精读各图,探究自然与人文的关系 快

。 图片展示:“反映农耕制度的图片”

结合学案讨论分析:南北方在农耕制度方面有哪些差异?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探究三:问题情境:南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卓有成效,形成了四大工业基地,但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华北平原的旱灾和沙尘暴、长江流域的洪灾、淮河的水患„„你知道我们山东省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吗?为了达到人地和谐,我们已经做了哪些努力?今后还要采取哪些措施?

于学生抓住形象,找准位置,提高学习效

学生读图、析图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

学生读图,思考回答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

利用多媒体创设具体地理问题情境

讨论回答

学生讨论回答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在自然环境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不同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不同的风土人情,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传统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差异,人文环境适应当地本的自然环境,形成了非常独特的、优美的画面。正是我们通常所说节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时人们在生产、生活等行为习惯上必小须做到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充分认识自然规律,合理运用好结 大自然赋予的一切,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才能做到真正的人地和谐发展。

板书 设

多媒体展示课堂知识结构

学生总结讨论 计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范文第4篇

两个区域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的差异

【教学难点】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分小组,每个小组5~6个同学为宜;部分同学准备事先搜集好的相关图片及信息材料。

2.教学课件:有关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图片资料或录像资料。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引入:咱们生活在北方地区,对北方地区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已经很了解了,那么南方地区在这些方面跟咱们雷同吗?有谁去过南方地区,跟大家谈一谈你的所见所闻。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一、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播放有关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景观差异的录像资料。

教师:从录像资料中看到南方和北方有那些差异?如何用科学的地理方法表述它们?为什么会有差异?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引导学生观察图“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以及中国地形图,找出北方和南方地区的范围以及它们之间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板书:

1、从地形上

教师:从地形图上看,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位于地势的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上。具体来说,两个区域在地形上有何差异呢?各有一些什么地形区?

学生: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有:高原、平原等,主要地形区:西部是黄土高原,东部是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有: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等,地形比较复杂,主要地形区:西部是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东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

板书:

2、从气候上

教师:从气候上,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有什么差异?

引导学生观察图“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四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强调:哈尔滨和北京代表北方地区,武汉和广州代表南方地区。

学生回答,教师纠正、补充

教师:北方地区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25℃左右,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年降水量较少,主要集中在

7、8月,降水季节变化比较明显;而南方地区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接近30℃,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较多,各月降水都比较丰富。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而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学生完成教材活动“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自然地理状况”

板书:

3、从河流流量上

引导学生观察图“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中的长江和黄河流量过程线图

教师:长江和黄河的河流流量有何差异?为什么?

学生讨论

学生:可以看出长江流量比黄河流量大,因为南方地区的降水量比北方地区多。

教师补充: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来源主要是靠天然降水补给,由于南方地区的降水量比北方地区多,所以造成了长江流量比黄河流量大。因此,可以看出河流流量的变化与降水的变化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河流的流量随着降水的变化而变化,降水量增加,河流的流量增大,反之减少。看来河流流量的大小与气候有关系。我国南方地区夏季经常会出现洪涝灾害,你知道什么原因吗?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既然知道了灾害形成的原因,那么在我们心中一定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

学生完成教材活动“北方和南方自然差异的主要因素”

板书:

4、从植被类型上

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两幅景观图

教师: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植被一样吗?为什么?

学生:不一样。北方的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南方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因为气候条件不一样造成的。

教师:形成北方和南方在河流流量、植被类型方面的差异主要都是因为什么?

学生讨论形成答案:气候。

教师总结:形成南方和北方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应当归结为气候的影响,看来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师承转:区域和区域之间存在着自然地理要素的差异,另外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在同一个区域内也存在着自然地理要素的差异。

引导学生作以下对比,并说出它们的差异:

北方地区:

北京与哈尔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教材图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东北林海雪原;

南方地区:

武汉与广州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教材图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海南岛热带风光

教师: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哈尔滨和北京的气候条件也有所不同。同属北方地区的东北地区与华北平原在自然景观上有显著的差异,即使是在同一区域——北方地区,自然条件仍存在巨大差异。同理,我们可以看出同属南方地区的武汉和广州的气候条件也有差异,从图中反映出的海南岛与长江流域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景观也有明显的不同。

教师:总结活动1和2 ,北方和南方除了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植被类型上等方面有差异以外,你还能举出在自然地理要素方面的差异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范文第5篇

研究表明, 当前, 我国南方地区农业大棚降温技术的运用并不令人满意, 有效降温技术的研究是目前我国南方地区农业大棚建设中的当务之急。本文介绍了如自然通风、蒸发降温和外部遮阳等目前常用的降温技术, 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 研究内容对大棚降温技术在我国南方地区农业大棚的工程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常用大棚降温技术

1.1 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是最经济的大棚降温方法, 主要来自于由空气或温度梯度所形成的压力差。研究人员通过对塑料连栋大棚各种通风孔的通风率进行实验, 结果表明, 卷膜通风系统较天窗通风的通风率高至2.32倍;当风速为3m/s时, 大棚棚脊的通风率比棚拱底部的通风率大60%;在相同条件下, 防虫网可以导致通风率降低18%~22%[2]。垂直天窗通风可以导致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随时间逐步下降至一个稳定的状态, 同时, 通过实验, 侧面窗口的自然通风对大棚通风率、温度、湿度和气流速度分布的影响, 结果表明, 通风率随风速呈线性增加。当农作物附近的空气流速高于棚顶附近时, 棚顶附近的温湿度比高于农作物附近的温湿度比。

通过对已有的自然通风技术研究分析, 发现风效应和浮力效应是在亚热带地区获得合适的微气候和通风率的主要控制因素。浮力效应不能完全被忽视, 但当外部风速超过2~2.5 m/s时其对自然通风的影响并不明显。因此, 针对我国南方地区的农业大棚, 在屋顶和屋脊采用相对较大的通风口可以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降温效果, 但当夏季温度过高或高温天气持续时间过长时, 最好还需配合其他的降温技术予以辅助[3]。

1.2 蒸发降温

蒸发降温是最有效的调节大棚内温湿度的降温方法, 然而其适用性受限于当地的气候。

1.2.1 湿帘风机系统

近期研究人员通过在一个占地面积约为3 072 m2的8连栋塑料大棚内使用湿帘风机系统进行试验, 结果大棚内部平均温度较外部温度降幅可达到4.8˚C左右[4]。通过对湿帘风机相关参数进行仿真实验, 显示大棚的长度和湿帘的高度对于大棚内温度的变化相当的敏感。不同材质的降温湿帘对温度、相对湿度等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基本因素能产生明显的差异, 实验表明采用片状木质湿帘大棚的农作物产量最高, 稻草制湿帘大棚的产量其次, 棚外环境下的产量最低。

1.2.2 喷雾系统

该系统主要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压喷嘴将水流变成液滴直径为20~60μm的超细颗粒水雾喷入大棚, 使其迅速蒸发, 利用水的蒸发潜热大的特点, 大量吸收空气中的热量, 然后将潮湿空气排出室外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但是这样的方法无疑会增加大棚内的湿度, 尤其是遇到南方夏季所谓的“桑拿天”, 空气湿度本身就比较大时是不太适合采用的。

1.2.3 棚顶喷淋

棚顶喷淋降温是在大棚棚顶的表面喷洒水而形成一层薄薄的自由水面, 然后利用水的蒸发作用来降低大棚内的温度, 由于蒸发率的增加使得棚内温度降至自由水面附近空气的湿球温度。夏季, 研究人员在广州测试了种植黄金叶和满天星等绿化植物的大棚的棚顶喷淋系统的降温效率[5], 棚顶内壁温度在开启喷淋系统的30 min内降低了7.5 ℃, 且一直保持在34 ℃以下, 大棚内温度较外部环境温度低5~6 ℃。棚顶喷淋相比于喷雾的好处就在于不会造成大棚内空气湿度的明显增加。

1.3 外部遮阳

通过外部遮阳的方式可以阻挡过强的阳光和辐射进入大棚内。研究人员通过2种方法测试了大棚外部遮阳的降温效果。一种是在封闭的大棚条件下进行外部遮阳, 然后采集大棚内外的温度和湿度;另一种是打开大棚顶部的窗户保持通风, 使大棚内外的环境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后, 然后展开外部遮阳, 再采集大棚内外的温湿度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种方法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因为在封闭的大棚内, 空气无法流通反而造成温度的升高, 农作物无法生存。所以, 目前一般都采用第2种方法, 即使夏季一天中随着时间推移日照强度逐渐增强导致大棚内的温、湿度分别呈上升和下降的趋势, 但两者最终都会稳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波动。

2 结论

中国南方地区夏季的气候特点是雨水充足、昼夜空气相对湿度相差较大、日照辐射强烈, 本文通过对自然通风、蒸发降温和遮阳三类常见大棚降温技术的研究和比较, 得出我国南方地区有效农业大棚降温技术的选择必须要结合地方的气候条件、环境资源状况、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等诸多因素来综合考量, 也可以考虑采用多种降温技术的组合来获得更加理想的降温效果。

摘要:中国南方地区每年夏季的高温天气是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的不利因素之一, 农业大棚的使用成为一种在高温气候条件下保证农作物可持续生产有效且可行的选择。主要介绍自然通风、蒸发降温和外部遮阳三类夏季常用的大棚降温的技术;同时, 对这些降温方法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事实上, 影响降温效果的因素有很多, 如当地的气候、环境资源状况、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等, 所以为了达到理想的降温效果, 不同降温技术的组合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大棚降温,自然通风降温,蒸发降温,外部遮阳

参考文献

[1] Sethi, V.P.and Sharma, S.K.Experimental and Economic Study of a Greenhouse Thermal Control System Using Aquifer Water.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2007 (48) .

[2] Wang S.X.and Wang, X.Ventilation Rate of Various Vents in Plastic Covered Multi-Span Greenhouse.Transaction of the CSAE, 2009 (25) .

[3] 南方农业设施常用降温方法及其基本原理[j].广西农业科学, 2010 (7) .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范文第6篇

大兴安岭雪花还在飞舞,长江两岸柳枝已经发芽,海南岛上到处盛开着鲜花,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

自从认识了那条奔腾不息的大江,我就认识了我的南方和北方。 自从认识了那条奔腾不息的大江,我就认识了我的北方和南方。 我的南方和北方相距很近,近得可以隔岸相望。 我的北方和南方相距很远,远得无法用脚步丈量。 大雁南飞,用翅膀缩短着我的南方与北方。 燕子归来,衔着春泥表达着我的北方与南方。

我的南方,也是柳永和李煜的南方。一江春水滔滔东流,流去的是落花般美丽的往事和芬芳。梦醒时分,定格在杨柳岸晓风残月中的那种忧伤,也注定只能定格在南方才子佳人忧怨的面庞…… 我的北方,也是李白和高适的北方。烽烟滚滚,战马挥缰。在胡天八月的飞雪中,骑马饮酒的北方将士,正开进着刀光剑影的战场。所有的胜利与失败,最后都化作了边关冷月下的一排排胡杨……

我曾经走过黄山、庐山、峨嵋、雁荡,寻找着我的南方。我的南方却在乌篷船、青石桥、油纸伞的深处隐藏。在秦淮河的灯影下,我凝视着我的南方。在寒山寺的钟声里,我倾听着我的南方。在富春江的柔波里,我拥抱着我的南方。我的南方啊!杏花春雨,小桥流水,莺飞草长。

我曾经走过天山、昆仑、长白、太行,寻找我的北方。我的北方却在黄土窑、窗花纸、蒙古包的深处隐藏。在风沙走石的戈壁滩,我与我的北方并肩歌唱。在塞外飞雪的兴安岭,我与我的北方沉思凝望。在苍茫一片的山海关,我与我的北方相视坚强。我的北方啊!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唢呐嘹亮。

都说我的南方富饶,可那万古稻田、千里水乡,是父辈们用汗水和泪珠浇灌,是改革者用勇气和智慧酝酿。不管是大名鼎鼎的鱼米之乡,还是深圳、温州小港,闪亮的名字,其实是斧凿刀刻般,拓印在爸爸妈妈的皱纹上。

都说我的北方贫穷,可是我分明听到,听到了振兴老东北,开发大西北的战鼓隆隆作响。听到了劳动号子安塞腰鼓响彻九曲黄河旁。听到了那平喘多年的老机床,又开始欢快地歌唱。听到了爸爸用粗糙的大手拂去汗珠后的步履铿锵。我知道,你醒了,我的北方。

从古到今,那条奔腾不息的大江就像一根琴弦,弹奏着几多兴亡,几多沧桑。 在东南风的琴音里,我的南方雨打芭蕉,荷香轻飘,婉约而又悠扬。 在西北风的琴音中,我的北方雪飘荒原,腰鼓震天,凝重而又张狂。 我的南方和北方! 我的北方和南方!

上一篇:摆渡人小说经典语录范文下一篇:办公楼改造施工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