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栽培有机农业论文范文

2023-09-19

辣椒栽培有机农业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该文基于新疆南部土壤、气候和栽培模式,提出了南疆棉花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棉田整地、种子种植、及时滴灌、化学控制、病虫害防治、滴施肥、修剪、棉桃收获等,以期助力棉农田间经营,实现棉花高产,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机采棉;高产;栽培技术

文献标识码 A

机采棉是我国棉花种植的发展趋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疆拥有国内外采棉机1600余台,主要集中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4年,新疆兵团棉花的种植面积达60.1万hm2,其中机采棉模式种植为49.2万hm2,实际机采棉面积超过45万hm2,占兵团棉花播种面积的75%,创历史新高。目前,新疆地方植棉也正加大机采棉的推进力度,机采棉种植面积接近40%[1]。

1 机采棉品种特性

棉花品种需选择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生育期在120~135d左右的品种。植株高度在65~80cm,株型紧凑、果枝较短、第一果枝节位正常、莖秆粗壮、叶片大小适中、叶色深绿。结铃性较强、脱落率低、铃大壳薄、苞叶适中,呈倒三角形。后期稳长、不早衰、吐絮集中、易采摘。第一果枝节位6~7,第一果枝高度为15~20cm,集中吐絮程度85.3%,单 株 成 铃 数 11.8,铃 重 5.8g,籽 指 10.7g,衣 分39.2%[2],含絮力适中,减少撞落棉、挂枝棉和遗留棉采净率高,降低清地劳动强度。纤维长度在30cm以上,长度整齐指数为85%,断裂比强度在30~32cN/tex,马克隆值4.5。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选用良种 根据本地区气候、土壤、温度等,选择抗病性、抗虫性强、出苗快、前期、后期长势强稳定的种子[3]。

2.2 整地施肥 一般来说,棉花适合种植在地下水位在1.5m以下,盐含量0.1%~0.24%的土地,保水、保肥性好的沙壤土、壤土。耕地前施基肥用量为施腐殖酸有机肥2250kg/hm2,复合肥750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硫酸钾300kg/hm2,硼肥15kg/hm2,锌肥15kg/hm2[4]。耕翻土壤后及时整地,要求上虚下实,达到“齐、平、松、墒、净”的质量标准。

2.3 精量播种 根据南疆气候及棉花品种的不同,适时选择播种期。正常年份播期在3月20日至4月15日,日平均温度稳定在10~12℃为佳。播种时地膜要做到“平、压,直、准”,播深2.5~3cm,孔眼覆土0.5~1cm,覆土率98%以上,覆土均匀,错位和空穴小于2%,行车速度小于3.5km·h-1。横头、边角需人工松土整地铺膜,然后人工点播覆土镇压,使出苗率在95%以上[5]。土地平整、地块较大、四周建有防风林的田地使用1.85m或2.05m的超宽膜种植较好,同时每膜铺设3或2根滴灌带,水肥均匀、减少大小苗产生,整体增产保产。

2.4 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是通过在棉苗出土后,进行补苗、追肥、杀虫除草以及灌溉管理,以此来确保棉苗的正常生长[6]。如棉苗出土后,根据棉苗出土情况,对出苗率较差的区域要及时补种或补苗,尽可能减小苗间生长差距。

2.4.1 防风护膜 播种后要查膜、护膜、清理膜面,穴位或膜边土厚要及时抓开,有利于出苗增温。对于没有压好的膜要用湿土压紧,保证较大的透光面。

2.4.2 放苗、补苗、间苗、定苗 一般棉花播种后5~7d出苗,出苗后放苗,一般在上午12时前、下午天气凉爽时、阴天、夜间放苗;中午温度高时、有大风、有雨、有寒流时不宜放苗或延迟放苗,同时孔口要用湿土封严。出苗后根据棉田出苗率及时补种。棉花齐苗后就要对棉苗进行间苗,拔除弱苗、病苗、虫害苗等不健康棉苗,间距要适宜,若遇到低温阴雨天气,定苗要推迟,此时可进行二次间苗。棉花定苗是按预定密度的株距进行留苗,一般在出苗后长出2~3片真叶时进行定苗,避免产生因棉株密度较大、争夺养分出现线苗或弱苗的现象,从而做到全、齐、匀、壮。

2.4.3 中耕、除草 中耕2~3次,中耕的次数和深度要根据棉花实际的生长和土壤情况来确定,中耕能疏松土壤,利于根系呼吸有利于根系呼吸和土壤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增加土壤肥力。要将田间的杂草除净,防止杂草和棉苗争夺养分。

2.4.4 苗期追肥 一般基肥和种肥施的少或没施基肥的棉田进行追肥,追肥以化肥为主,苗期追肥与中耕一道进行,方便省工。第一次追肥在定苗后进行,以磷为主,少量的氮。超宽膜棉花一般很少施肥或不施肥,只是根据苗情进行根外追肥。

2.5 蕾期管理

2.5.1 适时滴水 水和肥是影响棉花生产的2个重要因素,与肥相比,水是第一肥料。水既能控制肥力又能促进肥力,水在棉花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促进和控制作用。滴灌技术主要应用于南疆棉田,根据南疆气候特征,可以用以下几个点来确定滴头水的时间:(1)白天温度高,中午枯萎,晚上恢复生长时灌溉。(2)进入花期早期,是生长最快的时期,1d能长出1片叶子,长到2~10cm,如果这个时候主茎3d不长出1片叶子,就意味着缺水。滴灌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棉花幼苗的实际情况,确定滴灌时间。边缘膜应在滴水前揭开,头水大约要滴300m3 /hm2 为最佳。头水结束约7~10d后,进行滴第2次水,在第2次浇水时用尿素1800~22500kg/hm2 或滴灌专用肥料。

2.5.2 化学调控 在生长调控上,将水、肥、人、化控紧密结合,塑造理想丰产株型。实行“全程促调”,弱苗、僵苗采取中耕、喷施叶面肥、壮根剂、水肥管理等措施,促苗生长。对于旺苗,采取早控、勤控、轻控等措施。一般全生育期化控3~4次,其中打顶前化控2~3次,打顶后化控1~2次。根据棉花品种、种植密度、棉花长势、水肥管理水平,合理掌握喷施缩节胺的时间和用量,实现棉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协调[7]。

2.5.3 适时整枝 对于长势旺盛的棉田,要及时做好整枝工作,提高棉田的利用率。(1)打顶:调节棉株养分(调节株高)。个别棉田要根据实际情况打顶。打顶原则:“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要求:无论棉株是否健壮一次性打顶彻底。方法:轻打顶。摘去顶尖及连带一片刚展开小叶。打顶迟了可多带1片叶,但是不能大把抓。(2)打边心:通风、透光(调节株型)。自下而上分层次打去果枝顶尖。

2.6 花铃期吐絮管理

2.6.1 滴水施肥 花铃期的水肥管理关系到棉花的品质和产量,必须遵循科学的水肥控制,将控水与促控相结合,以赢得优质高产棉花。正常生长棉田的第2次滴水开始滴肥,滴肥4~5次。最后几次不用滴肥。花铃期通常滴水4~5次,灌水周期7d左右,灌水定额375m3 /hm2。分次随水滴施尿素270kg/hm2、磷酸二氢钾225~270kg/hm2,到盛铃期施完。尿素37.5kg/hm2 作为壮桃肥在盛铃后滴施,防后期早衰。如发现缺硼,喷施0.2%硼砂1次,每次用量为600~1050g/hm2。在进行化调时可适量加入一些叶面肥,尤其是早衰棉田应补施1次叶面肥。

2.6.2 喷施催熟剂 一般在9月上旬,当棉株上部铃期大多超过45d、46d,距离初霜期20d左右,平均气温在20℃左 右 ,连 续 3d 放 晴 ,可 用 乙 烯 利(1250~2500g)+ 水(725kg/hm2)进行棉株催熟。采收前18~25d或者9月15日左右间隔7d分别喷施:80%瑞脱龙(300g/hm2+专用助剂300g/hm2)+乙烯利1200~1500mL/hm2,脱叶剂一般打药两次进行催熟脱叶。要注意的是:喷洒农药时要站在上风口,穿好防护服以及护目镜等,喷洒农药结束后一定要将防护服护目镜等脱下,并且用肥皂进行手脸等部位的清洗方可进食。当用无人机喷施时可适当减量。

2.6.3 防早衰、贪青晚熟

2.6.3.1 防早衰 7月中旬,当出现较多叶面无光泽,叶面积较小,红茎比超过70%时,可能出现早衰现象。可以通过棉田供水,在滴水时可加入适量氮肥等方法进行防治。以叶面喷施为主,可适当增加微肥。

2.6.3.2 防贪青晚熟 在7月中旬棉株已封大行,红茎比小于60%,叶片面积偏大,7月末棉田透光点小于3~4个/m2。可通过早停水停肥促进棉株吐絮防治。

2.7 病虫害防治

2.7.1 虫害 棉花主要虫害有棉铃虫、棉蚜、棉叶螨等,可针对害虫的生长习性进行防治。

2.7.1.1 棉铃虫、棉蚜 棉铃虫、棉蚜主要发生在蕾期。棉铃虫以蛀食花、蕾等为主,可在卵期喷洒浓度为2%的过磷酸钙的浸出液以减轻虫害。棉蚜主要通过刺吸式口器吸食棉苗叶背、嫩尖和花蕾处等吸食汁液,可以用啶虫脒等对环境友好型的药剂喷施。

2.7.1.2 棉叶螨 棉叶螨主要发生在苗期和蕾期,常聚集棉叶背面,吐丝结网通过自身的刺吸式口器取食棉叶汁液。当棉叶背面叶螨数量小于2头时,棉叶背面出现黄色或白色斑点;当棉叶背面叶螨数量3~5头时,棉叶背面出现红色斑点,棉叶表面出现红褐色卷縮,伴随叶螨数量增加,红色斑点逐渐扩大,严重时叶面焦枯脱落。可用20%三氯杀螨醇油稀释1000~2000倍在田间喷雾防治。

2.7.2 病害 南疆棉花常见的病害有枯萎病、黄萎病,二者主要发生在苗期和生育期,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2.7.2.1 枯萎病 枯萎病可在棉花生全生育期内,待出苗后可被侵染发病,严重时可造成棉田大面积死苗,当棉苗到现蕾期达到病害高峰期。可以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拔出田间病株带出棉田就地销毁。在苗期根外施肥减轻病害发生率,推广膜下滴灌技术,实施秸秆粉碎翻耕冬灌技术和深翻耕技术。可用枯草芽孢杆菌拌种或用15g多菌灵兑水35kg对棉株根部浇灌,每株大约300mL即可。

2.7.2.2 黄萎病 棉花黄萎病均可在整个生育期内发生,一般苗期很少出现症状。根据棉花黄萎病发病条件可以选播抗病品种和坚持水旱轮作和深翻有效降低黄萎病发病率。

2.8 棉桃采收

2.8.1 收获标准 针对人工采集要做到“四净四分”;棉壳净、棉株净、叶片净、地上净,分收、分晒、分存、分售。

2.8.2 采收时间 当棉株脱叶率高达94%,吐絮率高达96%以上时,进行机械采棉,采净率高达95%以上,损耗率低于5%,籽棉水分杂质率均低于12%且无残膜[8]。

参考文献

[1]张应波,田松如,张翰林,等.新疆棉区机采棉推广调研[J].中国棉花加工,2015(02):18-20.

[2]李丹,赵存鹏,耿军义,等.抗病、优质、丰产、适宜机采的杂交棉品种欣抗棉963[J].中国棉花,2020,47(04):35-36.

[3]郑新兰.棉花管理技术[J].河北农业,2019(12):20-22.

[4]康河新.棉花高产栽培管理技术[J].农家参谋,2020(13):83.

[5]刘清明.优质长绒棉MCR3915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棉花,2020,47(04):40-41.

[6]贾俊伟.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研究[J].河南农业,2018(5):23-24.

[7]覃琴,刘萍,陈小梅.长绒棉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河北农业,2017(07):16-17.

[8]王有武,王海洋,王为,等.新疆机采棉模式下新陆中67号高产栽培技术规程[J].中国棉花,2018,45(07):43-44,46.

(责编:张宏民)

辣椒栽培有机农业论文范文第2篇

自2014年4月1日,新版《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业内的共识是,经过本轮修订,中国的有机产品监管制度堪称最为严格。为规范市场,那些实力较弱的小农场将被挡在有机食品门外。

而有机农业界的主流观点认为,真正的有机农业公司规模都不会太大,有机农业并非资本通吃。

“大规模的地块不适合进行有机生产。”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农业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杜相革说,有机农业的生产单元需要适度的规模,从管理成本、经营效益和尽量符合有机规范角度看,种植蔬菜500亩就是一个坎儿,大田作物是5000亩,茶园则不应超过1000亩。

原因在于,当有机种植的面积过大时,发生病虫害的风险也会放大,一旦病虫害蔓延起来,根本无法按有机种植的操作方法来对付和控制虫害;而且,也难以做到完全按照有机种植规范来管理。

欧洲的有机农场都不大。美国虽有一些大型有机农场,但采取的是粗放化种植管理,不讲究精耕细作,一个地块种植一年,休耕三年,给土壤足够的修复期。这种模式在耕地紧张的中国根本无法实行。

最严监管

从外观看,无法分辨一棵白菜是否为有机蔬菜,也没有任何科学仪器能加以区分。这就需要由独立于交易双方之外的机构对有机产品进行认定。目前,全球绝大多数的有机认证都是第三方认证。

中国有机产品认证始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有机产品基本都外销。初期是欧盟、美国的认证机构派检查员来中国进行检查,并颁发国外有机证书。1994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牵头建立了中国有机产品认证制度,并批准一些机构开展有机产品认证活动。2004年,有机产品认证管理职责移交给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当年,全国经批准可开展有机产品认证的机构共有36家,代行认证权力。认证机构主要来自部委下属机构、挂靠大学或科研单位名下的公司和民营企业。

随着有机理念升温,在2008年-2010年期间,国内有机食品市场高速增长,产业亦乱象丛生。

2009年在北京开始经营有机农庄的孙德玮称,当时获得有机认证的企业中,大多数都不符合有机技术体系的要求。相当多的认证机构在审批上过于宽松,甚至只要花几万元,就可以买到有机认证,“这个行业从根儿上在溃烂。”孙德玮说。

蔬菜、水果成了重灾区,用普通食品冒充有机食品销售的情况十分普遍。很多农企在获得有机认证后,将普通蔬菜进行加工包装,贴上有机产品标志售卖,其成本远低于从源头开始种植的有机蔬菜。

国内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信任度大为下降。形势所逼,监管机构自2011年起,陆续修订了《有机产品》国家标准和《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等一系列新规。一批造假的有机企业被淘汰出局,有机产品认证机构也减少到目前的23家。

杜相革称,2012年部分新规实施后,“有机认证证书数量一度从1万多张掉到7500多张”。

“一品一码”,是新规的一项重要改进:有机食品在销售时不但需要有机标志,还要有与其唯一对应的有机编码,可以追溯产品的生产、流通过程。而且有机标志要按量核发。

比如,认证8000斤有机黄瓜,最小商品包装是1斤装的,就发8000个有机标志。“这让企业手里没有多余的标志,可以堵住鱼目混珠的漏洞。”有机食品推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孙永江称。

行业的逐渐规范,吸引了新的企业和投资进入,有机认证证书的数量再次上涨,目前恢复到整顿前。

原计划在2012年配套推出新版《管理办法》,但拖延至2014年4月1日才正式实施。杜相革分析主要原因是其中关于停止使用有机转换标识的条款,在业界引起很大争议。

所谓转换条款,即从开始有机管理到获得有机认证之前,企业所生产的食品称为有机转换食品,可以在商品包装上贴有机转换标识。

国外没有有机转换标识,因为这容易造成消费者的混淆,本来想买有机食品却选了处于转换期的食品。然而,彻底取消有机转换标识,会打击国内产业发展和生产者的积极性,因此《管理办法》讨论不休,最终,处于转化期的产品只能按普通产品销售。

这轮有机产品认证制度的升级,也抬高了有机认证费。以前是基于一个生产基地整体进行认证,按面积收取认证费。

现在的程序不再是追溯到一块地上,而是要追溯到每一个品种。比如,一块地种植西红柿,要认证一次,下次再种植其他作物,还要再认证一次。这样下来,多利农庄创始人、总裁张同贵测算,多利农庄每年的有机认证成本大约占销售成本的2%。

接受采访的业内专家普遍的看法是,国内的有机产品认证制度已经成为全球最严格的,一些地方甚至过于苛刻。一位出口型有机农业公司的經理说:“国内制定标准的人缺乏从事有机生产的经验,新标准过于严格,不切实际,不接地气。”

比如,在允许使用的投入品方面,中国比欧洲、美国、日本都要少。以前的有机产品标准规定,有机产品中的农药残留不得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限值的5%;现在的规定是干脆不得检出。

一位接近联想控股的人士称,联想控股对农业定位是保证安全、放心的农业产品战略。现有情况下,真正做到有机标准,难度很大,所以联想并未突出有机的概念。

即使在如此严苛的标准下,中国的有机认证仍未达成国际互认。

目前,只有欧盟和美国之间签署了有机农产品互认协议,欧盟或美国认证的大部分有机产品在对方市场上销售时,可以不再经过当地认证机构的进一步检查和认证,但是,这不包括根据欧盟标准或者美国标准认证的其他地区的农产品。

由于国家之间没有等效性协议,因此,生产者和出口者的有机产品还必须付出高昂的重复认证费,以获得他国认证。

小农庄的突围

小农庄的烦恼是,被关在有机认证门外,又缺乏渠道和品牌。

孙德玮经营的小农庄,位于北京顺义区的龙湾屯镇大北坞村,50亩地按有机体系耕作,每年出产约20种蔬菜。如果进行有机认证,新规实施前的费用是四五万元,现在每年的费用飙升至近15万元。这使很多小农庄干脆不去申请认证。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也认可“非认证有机农业”的存在,要求农户能够尽量按照有机标准生产,并公开生产方式,和消费者公平及时地交流。但所有产品都应遵守法律,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标注。

这样的运作模式,在国内其实一直有雏形:很多菜农都有两块地,一块地里的蔬菜卖给市场,另一块地自家吃间或送亲戚朋友。前一块地为了产量和卖相,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而另一块地的种植未必能达到国家的有机标准,但产出相对有保证。

从“另一块地”的种植模式出发,小农庄想出了一条出路——让农民按照自己吃的“标准”种植、养殖,再向消费者提供这些农产品,并获得合理的回报。

由此,两条途径应运而生:一是把菜拉到城市里,生产者与消费者面对面,北京有机农夫市集(下称农夫市集)就是这样的平台;二是把城市里的人拉到乡村来,让消费者就地了解、体验有机种植的不易。

这两种方式,都是种植者和消费者直接交易。

2009年,小毛驴市民农园在北京市西郊成立,这是国内第一个开展“社区支持农业”实验的农庄。所谓“社区支持农业”,是由一群消费者共同支持农庄运作的生产模式。这种有机小农发展模式在20世纪60年代发端于日本,随后开枝散叶于欧美。

在小毛驴市民农园,消费者要提前支付一年或半年的菜金,然后每周获得两次蔬菜配送;消费者也可以选择租种菜地。小毛驴市民农园总经理助理钟芳告诉《财经》记者,农园雇佣当地村民,采用传统的自然农法进行生产,并且承诺不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产品。

消费者分担了农业生产者的风险,获得了自觉安心的果蔬。目前,以租种方式一共包出去400多块地,每块约半分田,而小毛驴市民农园的产出并没有申请有机产品认证,主要是靠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来增进信任感。

常天乐走的是另一条路,她和朋友们以志愿者身份创立了农夫市集,把北京周边的一些农户汇聚到市集的平台上,介绍给城市里的消费者,让双方面对面交易。虽然名为“有机”农夫市集,但来赶集的农户几乎都没有得到有机认证。

常天乐说,农夫市集会谨慎地挑选可以参与的商户,甚至到了“挺官僚的”地步,“有时经过半年的接触、了解,我们才会考虑去他的农场考察,还要看农户的人品怎样”。

农户进入市集后,也要遵守相应的制度。每年年初,市集会让农户提交一年的生产计划;每周开集前,农户还要申报所销售的产品情况,开集时,会有志愿者拿着单子到摊位核对。

农夫市集目前的收入来源有三个:一是,从2013年5月起,参与农夫市集的农户们开始按照经营规模付费,不会超过其在市集销售额的5%;二是,设立了一个固定的售卖点,代售农户的农产品;三是,市集有多个提供场地的合作者,市集利用其既有的影响力,给场地提供方带来客流,从而收取一定的费用。

农夫市集参与的农户有40余家,常天乐也辞掉工作,专心运营市集。她想把市集做成一个社会企业,不同于纯公益组织,市集要能够自我造血,找到可持续发展之路。

这些有机食品从业者的奋斗与相对成熟的美国市场相差甚远,2013年美国有机食品零售销售额已达350亿美元,其83%的有机产品是经由大型销售渠道,直接銷售只占10.6%。

而且,尽管坚持有机生产理念,这些农庄的不规范之处还是不少。比如,在农夫市集的推介材料中,一位有机农户介绍自己浇灌蔬菜用的是“自家人的大粪”。

按照《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的规定,有机食品生产不应在叶菜类、块茎类以及根块类植物上施用人的粪尿;在其他植物上需要使用时,应进行充分腐熟和无害化处理,并不得与植物食用部分接触。

孙德玮对小农庄的无证经营模式也表示质疑,没有获得有机认证标识,却打着“有机”招牌,“这是对民间信任的滥用”。有机农场走向灰色地带,无疑使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诚信面临更大的考验。

现在,与常规农业一样,有机农产品也纠结于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信任危机。只有解决了信任问题,中国的有机产业才能逐渐成熟。

辣椒栽培有机农业论文范文第3篇

在使用和推广大棚高效栽培技术的过程时首先要科学选择所要栽培的品种, 辣椒、白菜以及黄瓜的栽培品种一定要具有很好的抗病性, 对于低温的防御能力也十分强大, 具有良好的成长特性有助于提高蔬菜种植的产量。

播种育苗期间, 10月中下旬是最佳的播种时期, 使用大棚进行冷床育苗, 在十一月下旬的时候借助上蕴热温床或者是电热线加温苗床育苗, 第二期至第三期期间增强大棚的防寒工作, 提高保温措施, 为幼苗的培育奠定基础。

在定植期间, 选择土壤肥沃的土地, 扩建排灌渠道, 在地势高燥的田块间完成定植的工作。在前茬收获之后, 土地的翻耕作畦前施腐熟的农家肥3 000~4 000kg/667m2, 45%的三元复合肥50~80kg/667m2, 机耕完成后均匀地搅拌肥料, 开沟做垄, 垄宽大约在120cm, 沟宽酒40cm, 深度达到30cm, 在耕地完成之后施放适量的除草剂, 例如每667m2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60m L对水50L, 覆盖上塑料微膜, 扣上棚膜烤地。覆盖保鲜膜之后的5~7d内, 大棚内的最低温度在5℃以上, 地面的温度在12℃~15℃之间, 在之后的7d内会稳步的上升, 因此将蔬菜定植的时间控制在2月下旬到3月上旬之间是最适宜的时间。

做好准备工作之后, 要对大棚种植的不同时节的蔬菜进行大棚种植, 辣椒在10月中下旬开始种植, 第二年的2月进行定植, 到了4月进行收割, 采收结束之后仔7月的上旬, 之后进行白菜的直接播种, 采收结束的时间在8月的下旬, 黄瓜的播种时间在9月初, 采收结束的时间在11月下旬。

2大棚春早辣椒高效栽培技术使用以及注意事项

在进行大棚辣椒栽培技术首先要进行品种的选择, 选择的春辣椒需要具有良好的抗性, 在低温的环境下能够高熟高产, 商品性能良好的品种, 在大棚早春栽培辣椒的前期, 温度处在低温、高温以及日照少的条件下, 环境条件相比较而言较差, 低温弱光, 在这样的环境下辣椒非常容易长成早熟的产品, 为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 应当对大棚内的辣椒进行抗病抗逆的处理, 对于大棚内的辣椒进行紧密的植株种植安排, 切实提高早春辣椒的密植率, 避免在大棚种植的过程中出现陡长, 坐果率较高以及果实膨大速度较快的问题, 使得早春时节, 大棚内的辣椒产量能够有较快的提升, 且辣椒果实的商品性能更加完善,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常见的大棚早春辣椒种植选择的品种有博辣娇红、博辣一号、福祥早帅、湘早秀、苏椒5号、杭椒一号、辛香二号等等。

大棚辣椒苗床的准备应当背风向阳, 选择地势高的地段, 为辣椒的生长养殖设置科学的排水系统, 并且确保种植的土壤疏松肥沃, 以往培育的过程中没有种植过茄科的作物, 避免传染病因素的蔓延对于辣椒的成长产生威胁, 在设置开厢的时候规格大约120~150cm之间, 高度地面大约25~30cm, 苗床四周开设20cm的深的排水沟, 使用大约40%田土、50%的腐熟有机物或者是草炭以及10%的细沙土制作营养土, 辅助使用70%的敌克松2 000倍溶液或者是50%的多菌灵可湿粉剂500倍液消毒液待用。

对于播种前的辣椒晒种一般要进行一次到二次左右, 每次需要使用55℃的温水浸泡15min左右, 之后再在30℃的温水之中浸泡4h, 取出种子将表面的溶液清洗干净, 沥干水分, 使用湿毛巾包裹好后放置在30℃的恒温箱之中催芽, 每天淘洗一次, 利于透气和水分补充, 当幼苗生长到80%的露芽之后, 可以完成播种的动作。

之后, 要进行播种育苗, 10月下旬开始播种, 播种的天气选择在晴朗的天气的午后, 准备充足的水分作为底水, 最好使用温热水或者是深井水, 避免温热水或者是深井水, 以免辣椒培养的温热水在低于苗床温度的之后成长质量受到影响。在大棚内开始冷床培育, 或者在11月使用温床进行育苗, 当辣椒长出2~3片叶子之后进行分苗的保温工作, 在定植完成之后, 定植的土壤必定要确保耕地营养丰富, 垄的深度、宽度以及长度都处在合理的规模内, 覆盖上保温膜之后温度保持在合适的温度上, 当辣椒的生长进入到缓苗期之后, 通过放风进行将地表的温度控制在一个合适的标准内, 大棚内白天温度保持在35℃, 地表温度大约在18~20℃, 夜晚棚外的温度在15℃, 大棚内的温度大约在24℃。最后, 在辣椒成长的期间, 必要且科学的田间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缓苗期每天浇水3次, 当辣椒长到3cm之后追肥浇水, 在生长的盛期门椒不浇水, 追肥期每隔7~10d进行一次, 总喷的次数大约在4~5次, 并且在定植之后就喷施植物的生长素, 在花期的前后进行喷施辣椒灵和其他的农药, 为辣椒的生长补充营养以及灰霉病, 与此同时, 在辣椒养殖的过程中要对辣椒的植株进行进调整, 根据辣椒成长的不同情况决定辣椒的采收, 还可以依据消费者对于辣椒的消费需求制定采收的计划。

在大棚辣椒种植的过程中, 所有的田间管理要围绕着温度、肥水这两项操作进行。温度的管理要时刻关注棚内外的温度以及湿度, 局经常关注天气预报, 在寒流天气发生的时候提高棚内外的气温和地温, 加大通风量的管理, 让外界的气温稳定在24℃以上。

肥水的管理要在幼苗定植一周后浇水缓苗一次, 连续种植两次以上进行蹲苗的操作, 封行前除草并培土, 浇水量、浇水次数要根据幼苗的生长实际情况进行确认, 对于门椒浇水的次数要重点控制, 不轻易浇水, 避免由于植株陡长或者是落花落果而出现问题, 在盛果期, 每7~10d进行一次浇水, 一次清水一次肥水, 由于辣椒是浅根系作物, 浇水最好是在晴天的上午, 避免病害的发生。辣椒对于肥料的需求较多, 前期大棚需要坚持叶面喷用0.5%的磷酸二氢钾, 配合使用光合促进剂、光呼吸抑制剂, 门椒和对椒在采摘之后没收一次果子要追加肥料一次, 每次随水追加尿素、复合肥或者磷酸二铵8kg~10kg, 结果中后期, 为防止早衰, 可用0.5%的磷酸二氢钾或者是尿素水溶液进行叶面的喷施。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业成为了社会经济结构的最基础层级, 经济社会的进步同时带来了科学技术的革新, 为农业社会的发展改革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契机, 实施大棚高效栽培技术能够有效提蔬菜的产量, 对于完善当前的农业发展以及进步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本文阐述了大鹏栽培技术使用下辣椒、白菜以及黄瓜的种植, 重点分析了大棚辣椒的种植技术, 从几类蔬菜的不同成长阶段分析如何保障蔬菜的产量以及质量, 切实满足社会大众对于蔬菜的需求, 提高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 满足社会大众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 为社会农业的发展以及耕种技术的革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革新, 对于蔬菜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全新的要求, 技术的进步促进了高产、优质以及高效的蔬菜种植模式, 大棚蔬菜种植的早辣椒、夏白菜以及秋延后的黄瓜等等蔬菜在技术的推动下已经实现了较高的产量。在大棚技术的高效栽培模式下, 多层覆盖保温技术提高了夜间温度, 科学合理地应用了温光资源, 切实延长了蔬菜的生长期, 本文重点研究了大棚春早辣椒的种植, 为土地使用率的提高以及大棚连作障碍的降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大棚保温技术,辣椒,白菜,黄光,高效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 赵香梅, 申爱民, 王春燕.郑椒11号辣椒大棚春早熟再生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 2012 (11) :159-160.

[2] 赵东风, 刘卫华, 王文质, 等.大棚辣椒春早熟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 2016 (01) :33-34.

[3] 袁登波.大棚春早辣椒、夏白菜、秋延后黄瓜高效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 2016 (9) :79-79.

辣椒栽培有机农业论文范文第4篇

我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已成为推行农业绿色发展的有力抓手、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据统计,目前已在全国创建了水稻、茶叶、畜产品、水果等有机农业示范基地24个,面积超过2000万亩;农业系统认证有机产品企业1009家,产品3997个,其中境外企业66家,产品198个,共向272家企业审核发放有机防伪标签和有机码6.62亿枚。

据介绍,建设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就是把有机农业的抽象理论概念和美好愿景落实到田间地头,形成看得见、摸得着、说得透、讲得明的一种生产方式和生产体系的实践典型。

辣椒栽培有机农业论文范文第5篇

有机农业概况

日本是世界上有机农业发展地区和有机食品消费地区之一。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日本就本着兼顾“食”与“绿”,即提高农产品自给率与环境保护并举的原则,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制度,致力于发展有机农业,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日本的有机农业实际经历了从“无机栽培”到“化学栽培”再到“有机农业”的发展道路。

从20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相继出台了《农业取缔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各大城市农村相继以一般民众活动的形式开始了有机农业运动。1971年,日本成立了全国有机农业研究会。1971年到1985年,这一时期是日本有机农业发展的起步阶段。

1986年至1995年的10年间,日本的有机农业进入了迅猛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政府对有机农产品开始实行监管。1996年以来,日本有机农业发展一直处于无序徘徊阶段,直到2000年日本的农林水产省(MAFF)制定了《日本的有机食品生产标准》(简称JAS法,2001年4月1日正式实施),JAS法规对农场、加工厂、包装以及进口商都提出了具体的标准要求。只有符合JAS法规要求的产品,才允许使用JAS标志,否则将处以高额罚款,严重者还会判刑。同时法规也明确未经认证认可,不许有类似“有机农产物”、“有机栽培”、“有机”等容易引起误解的用语,此外,日本政府还重新对认证机构进行了清理整顿。截止到2005年,日本已有4611个农场获得有机认证,获得认证的产品数量是47428吨。政府鼓励消费者尽可能地购买自己本国生产的产品。但是,日本政府对有机农业并没有支持政策或特殊基金。

组织管理机构及相关法律法规

日本关于有机农产品的法规和标准由日本农林水产省制定和实施。根据JAS法律关于认证和标签的规定,对进入到日本市场的有机产品必需有在MAFF注册的认证机构进行认证。这些认证机构都是非官方的,主要有日本有机和绿色食品协会、日本ICS有限公司、AFAS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等。

日本有机产品法规和标准之间的关系见下图,目前日本采用的是《日本的有机食品生产标准》(简称JAS法)包括下面的多个法规:《农林产品标准化和正确加贴标签法》,适用范围:除制药法规定的药用溶液、准药和化妆品的农林产品;《农林产品标准化和正确加贴标签法执行条例》,适用范围同上;《农林产品标准化和正确加贴标签法执行规章》,适用范围同上;《日本有机农业产品农业标准》,适用范围:有机农业产品(限于食品和饮料);《日本有机加工食品农业标准》,适用范围:有机加工食品;《日本有机种子农业标准》,适用范围:有机加工种子;《日本有机畜产品农业标准》,适用范围:有机畜产品;《认证有机农产品和有机种子(限于精制的和挑选的)国内或国外生产加工管理者的技术标准》,适用范围:国内和国外有机农产品和有机种子(限于精制和挑选的)生产加工管理者;《认证有机加工食品和有机加工种子(限于精制的和挑选的)国内或国外生产加工管理人员的技术标准》,适用范围:国内和国外有机加工食品和有机加工种子(限于精制和挑选的)的生产加工管理者;《认证国内和国外有机畜产品生产加工管理者的技术标准》,适用范围:国内和国外有机畜产品生产加工管理者;《认证国内和国外有机农产品、有机加工食品、有机种子和有机畜产品再包装商的技术标准》,适用范围:国内和国外有机农产品、有机加工食品、有机种子和有机畜产品再包装商;《认证有机农产品和有机加工食品进口商通告技术标准》,适用范围:有机农产品和有机加工食品进口商;《生产加工有机农产品、有机加工食品、有机种子和有机畜产品检验方法》,适用范围:生产加工有机农产品、有机加工食品、有机种子和有机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有机加工食品问答》,适用范围:有机农产品和有机加工食品;《有机畜产品和有机种子问答》,适用范围:有机畜产品和有机种子。

法规演变

1992年,日本的农林水产省发布了一个关于持续农业的自愿性指南,不需要单独的有机认证。该指南直到2000年还适用。90年代,MAFF做了一项调查表明:1459家所谓的有机农场主,只有32%的是真正没有化学品的农场,剩余的68%被定义为减少使用农药的农场。

2000年4月,日本颁布了新的有机农业标准(JAS)。修订的JAS标准包括了对易腐农产品的标签要求,于2000年6月1日生效。另外关于加工产品的标签要求于2001年4月1日生效。此项立法的通过主要是保护消费者区分出现在日本市场上很多错误使用“有机”名称的产品。2001年4月1日起新实施的有机产品标签要求由MAFF管理。可以说日本的有机标准经历了从自愿规则到立法的过程。

这项法规的演变过程大概是:1992年4月MAFF制定有机标签指南,由于它不是法规,因此违反该指南也不会受到处罚;1998年,MAFF决定在JAF法规中制定有机认证条例;1999年7月国会通过修改JAS法规的概念;2000年6月,修改的JAS法规生效,不遵守该规定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将受到处罚;2001年4月,管理有机标签的法规生效。

JAS法规关于有机农业的规定都是基于CODEX关于有机农业的指南制定的。根据新的法规,有机认证机构需要在MAFF注册(认可),也就是现在的注册认证组织。

JAS项目有一位项目管理人和三位工作人员负责。MAFF的网页是http://www.maff.go.jp,在该网页上可以找到JAS法规的信息。想要了解有关认证程序方面的信息,就要浏览MAFF的网页或者与任何一家日本的注册认证机构联系。这些机构可以提供最新的信息以及被认可的国外认证机构的信息。

根据JAS法律(2001年4月),所有标注有机的产品必须经过RCO认证,同时必需加贴JAS标志(见图2)以及认证机构的名称。在该法规执行初期,就有38家组织注册为RCO。尽管海外机构也可以注册,但是到目前为止,所有的RCOS都是日本的。

对国外有机出口者到日本市场,使用JAS标志有三种途径获得许可。

(1)申请获取批准的国家状况:对与日本有机法律规定有同等效力的认证系统进行认可。MAFF负责该批准程序,与JAS法规规定的认证系统不同的国家,在申请认可之前对该国的相关标准和认证体系进行审议。为了证明生产者应用JAS法律,获得认可的国外的认证机构需要在MAFF注册。一经注册,国外的有机生产者就可在出口到日本的商品包装上加贴JAS标志。

(2)上面说的是对申请认可具有等效认证系统的国家的基本要求。不过,国外认证机构(不需要在MAFF注册)根据本国的有机标准认证的有机产品的情况有所不同。此产品加贴原产国有机标志而非JAS标志可以进口到日本。进口商在产品进入日本市场之前加贴JAS标志。

(3)如果某个国家的认证体系没有被MAFF认可为等同与JAS法规,可以通过JAPAN-BASED或MAFFSX可的在原产国监察生产和种植的有机认证机构(RCO)或与MAFF注册的RCO有互惠政策的当地的认证机构获得认证。

新的标签要求给有机加工食品带来了一些复杂的问题。使用进口产品的加工者必需有符合JAS法规规定的ROC证书。本法规于2002年3月31日生效。因此,所有的加工者有一年的时间去适用RCO,为他们的原材料获得等效的证书(2001年5月,有机标准)。

对每种产品的检疫要求可以通过进口商或MAFF的CROP—BY—CROP BASIS检疫部门(见MAFF的网页)获得。

1999年日本进口的“YUKI”产品(绿色标签或有机)达80亿日元。

日本于2000fg4月推出了有机农业标准,具体内容95%以上与欧盟标准相似,该标准于2001年4月正式执行,其农产品分常规农产品(施用化肥农药)、环境保护型农产品(农药、化肥用量分为3种类型,即为常规农业的50%、30%和10%)以及过渡期有机农产品与有机农产品等不同级别。

准备生产和向日本市场投入有机产品的生产者,应当与日本的进口商密切合作,确保自己产品的包装、标签和检疫条件符合日本的规定。对于新的产品来说,产品的名称十分重要,要注意避免使用日本法规规定禁止使用的名称。对进入日本市场的新产品需要做充分的市场研究。对于了解具体市场要求的进口商和销售者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发生。

辣椒栽培有机农业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从宁国市畜禽养殖业和商品有机肥产业现状入手,分析了发展商品有机肥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找出了制约商品有机肥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有机肥;畜禽粪便;现状;发展对策

近年来,宁国市畜禽养殖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为人们提供了充足的肉蛋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但在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畜禽粪便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成为“美好乡村”建设的障碍因子。以2013年为例,全市规模化养殖业饲养量:猪约32万头,年产粪尿约35万t;羊约0.8万只,年产粪约0.8万t;家禽约3 500万只,年产粪约88.2万t,也就是说,全市养殖业每年会产生124万t畜禽粪便。按照4∶1耕地比例制作有机肥,每年可生产31万t有机肥,按宁国市现有1.93万hm2耕地面积计算,可为每667m2耕地提供1.07t有机肥。事实上,全市商品有机肥年使用量不上万t,如此大量的畜禽粪便,在利用率极低的情况下,客观上造成了资源浪费,也污染了环境,一方面给城乡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各种畜禽的健康生长和养殖企业的健康发展。

1 宁国市商品有机肥产业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施用有机肥最早的国家,早在公元前403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时期就有杀草肥田的记载。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化肥的大量涌现和普遍应用,人们曾一度对有机肥重视不够,施用面积逐渐减少,加上近年来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农民重化肥轻有机肥的现象更加突出,从而导致有机肥的使用量呈逐年下降。长此以往,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致使土壤板结,甚至造成水土流失、污染环境,化肥利用率降低,施肥效益递减,农产品品质下降,成为制约粮食单产提高和品质改善的“瓶颈”因素。近年来,商品有机肥生产和使用有了较快的发展,这主要与当前提倡和鼓励生产“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1.1 生产现状 宁国市商品有机肥生产起步于2008年,截至2013年12月,全市现有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生产企业4个,设计生产能力年10万t左右。分为以下3种类型:理以有机质和少量养分为主(不含有特定效应微生物)的精致有机肥;二是既含有一定比例的有机质,又含有较高的养分的有机无机复混肥;三是产品除了含有较高的有机质外,还含有改善肥料或土壤中养分释放能力的功能性微生物的生物有机肥。从有机肥生产企业的实际生产规模来看,我市有机肥生产企业年生产量小,一般在1万t~5万t。从有机肥生产企业设计来看,安徽太阳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年设计生产能力为5万t,可实际年生产能力仅2万t左右;宁国市奕盛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安徽五星养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宁国市明华农林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正处在起步研发、小规模生产阶段。

1.2 生产原料与使用现状 宁国市商品有机肥的生产原料主要有畜禽粪便、山核桃蒲壳、竹笋壳、农作物秸秆、中药材的下脚料等。从应用的作物来看,主要是山核桃、有机水稻、茶叶、蔬菜、中药材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还有一部分有机无机复混肥应用到花卉苗木、瓜果等作物。近几年,由于宁国市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的发展,有效地带动了有机肥的使用,商品有机肥应用数量逐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宁国市商品有机肥使用量已由2008年的刚刚起步发展到2013年已接近1万t。

2 发展商品有机肥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

2.1 重要性 有机肥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包括除化肥以外一切可作肥料的物质,通常以人畜粪尿、农作物秸秆、绿肥为主。有机肥养分全面,肥效持久均衡,既能改善土壤结构,培肥改土,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又能供应作物养分,特别是对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和无公害农业有着重要意义。当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对农产品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以施用有机肥为主而生产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全球第六次饮食文化变革是由消费热量食品转向消费安全、卫生、营养食品,人们更加注重食品的安全,对无污染、安全、卫生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需求日益增加。而有机肥是绿色食品的生产基础,要形成和推动我国有机食品产业化,必须首先解决有机肥问题,重点是改革传统有机肥的制造及使用方式,其根本出路是实现有机肥生产的工厂化、产品的高效化和商品化,以达到“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管,进而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保证我国农业与国际的接轨。因此,加强有机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其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2 必要性 有机肥的有机质在土壤中被分解之后,除了为植物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外,所产生的有机酸、糖类、酚类及含氮、硫的杂环化合物都是些活性基团,易与重金属钾离子和微量元素形成络合物和鳌合物,从而提高钾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吸收率,减少流失,同时也降低了重金属的危害性。另外,有机酸也增加了土壤中难溶磷酸盐的可溶性,提高了磷的肥效。有机肥施入土壤后,分解所生成的有机质与土壤形成的团粒结构,可使粘性土壤疏松,砂性土壤形成土壤团粒,从而增强土壤的透水性和通气性,提高保水、保肥和保地温的能力。因此,增施有机肥不仅可以缓解化肥氮、磷、钾比例失调和化肥总量不足的矛盾,还可提高肥料利用率,改良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的生态环境,减少污染,对提高地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3 迫切性 随着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产生的废弃物数量惊人,目前畜禽粪便的出路主要有制作沼气、有机肥、发电、饲料,但是制作沼气后的沼渣还需要二次处理,用作发电成本太高,作为水产养殖饲料会污染水体。可见,畜禽粪便的最好出路是制作商品有机肥,进入农田,实现废弃物资源合理利用,既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少对环境污染,又提高了农产品品质,更重要的是通过改土培肥,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因此,将畜禽粪便经处理制作商品有机肥用于农业生产,已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迫切任务,刻不容缓。

3 制约商品有机肥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3.1 农民对有机肥的认识不足 虽然国家农业部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时已同步实施了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农业技术部门也一再强调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但宁国市目前只有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产区的农民对有机肥的认识有所提高,大多数的农民还是单纯追求高含量化肥所带来的短期效果,也就是追求产量而不重视质量。

3.2 有机肥生产企业规模小、技术不过关 目前,我市有机肥商品化生产虽初具规模,但商品有机肥农田的大规模施用尚未普及。其根本原因是有机肥产业集中程度低、企业规模小、整体实力较弱,竞争力水平与无机肥料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当前宁国市甚至全省的无机化肥领域已经出现了许多的有影响力的品牌,而有机肥生产这几年虽然有所发展,但是缺乏品牌且影响力与化肥相比还相差甚远,还没有哪个有机肥品牌可以统领一方有机肥市场。相反,有的有机肥企业设备简陋、技术相对落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些劣质产品流入市场,导致农民对有机肥质量和肥效产生怀疑,进而也影响了有机肥的推广。有机肥的主要原料畜禽粪便,本身含有大肠杆菌、蛔虫卵等有害成分,同时是各种有毒有害菌群生长的“温床”。因此,有机肥生产要充分腐熟,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该类有机肥在农田进行二次发酵,导致农作物烧根烧苗。宁国市甚至全省现有有机肥生产企业,大多缺少技术支持,设备简陋,肥料效果不明显,烧苗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农民对商品有机肥不太信任。

3.3 畜禽粪便中含有重金属成分 在现有畜禽养殖业范围内,不少企业为了加快畜禽生长,控制并减少畜禽发病,在饲料中加入含砷物质,这种具有毒性的元素随饲料进入动物体内,一部分被动物吸收,一部分被排泄出来。这种现象已在社会一定范围内被知晓,特别是规模化种植蔬菜大户对此类有机肥产生很强的抵触情绪。

3.4 使用商品有机肥增加农户成本 商品有机肥与无机肥在同等使用数量的情况下,增产效果无法显现;如要达到无机肥的增产效果,使用量至少要达到无机肥的6倍以上,虽合格的有机肥每t生产成本价是无机肥的1/3,但折合单位面积投入,有机肥是无机肥2倍以上。对此,农民无法接受。

4 对策建议

4.1 增加科技投入,促进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的研发 各级各地要在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的基础上,加大科技投入,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校等机构的合作,建立科研基地,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有机肥生产和无害化处理科研水平,加快畜禽粪便资源的开发利用。

4.2 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有机肥使用的试验、示范和推广 加大有机肥使用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农业部门、生产企业和广大经销商等有关单位要正确引导农民、种粮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在搞好经济作物施用有机肥的前提下,做好大田农作物有机肥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

4.3 争取领导重视,推动有机肥生产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农业部门特别是土肥、畜牧部门要积极建言献策,力争省、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把促进畜禽粪便资源肥料化工作尽快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由各级政府设立专项基金,按有机肥生产企业在本省实际销售的有机肥数量进行补贴,促进畜禽粪便资源的利用和有机肥生产的发展。

4.4 强化市场管理,严禁假冒伪劣有机肥进入市场 农业、工商、质监等部门要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加大市场管理和质量监督的监管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农业部门更要肩负起农业投入品监管和检验检测工作,加强有机肥市场的监管力度,坚决打击假冒伪劣有机肥流入市场,保护名优有机肥品牌,确保农民群众用上放心有机肥。 (责编:张宏民)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论文范文下一篇:煤矿执法队安全生产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