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临床护理学论文范文

2024-05-02

高血压临床护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1.1 血压

由心脏排出的血对动脉血管壁所产生的压力。

1.2 正常血压

一般40岁以下的人, 最理想、最健康的血压为120/80mmHg;130/85mmhg称正常血压;130~139/85~90mmHg为临界血压, 属亚健康血压。

1.3 高血压

如果在40岁以前年龄段, 血压在140以上/90以上mmHg, 就属于高血压。医学界认为, 40岁以后, 每10年可使收缩压增高10mmHg为正常增加范围, 如超出这个范围也属于高血压。

1.4 高血压病

血压在140以上/90以上mmHg又有头晕, 头昏、头痛、恶心等症状的患者就属于高血压病。

患者的血压越高, 其生命体症也越危险。因高血压而导致的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尿毒症等严重疾病如救治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2 临床资料

我院从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这5年间, 共整理40岁以上96例高血压病患者的资料, 其中:40~50岁患者34例, 其中:男26例女8例;51~60岁, 患者46例, 其中:男31例, 女15例;61岁以上患者24例其中:男19例, 女5例。在这96例患者中, 患高血压心脏病有52例, 其中:男34例, 女18例。患脑血管意外患者38名其中:男21例, 女17例, 尿毒症患者6名其中:男4例, 女2例。

3 高血压病因

弄清高血压病因, 对提高临床护理有很大的帮助。但到目前为止, 因其内在的生理病因尚未明确, 只能从普遍公认的外在几种因素加强注意。

3.1 年龄

从我国对高血压病人的普查得知, 40岁以后发病明显增加。如30~39岁为4.95%、40~49岁为8.6%、50~59岁11.38%、60~69岁为17.32%。

可见, 随年龄的不断增长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

3.2 性别

经普查, 性别发病率区别不大, 但女性病情比男性要轻。

3.3 职业与环境

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活动量少的职业;对视觉、听觉有刺激的环境, 发生高血压病的几率就比较大。

3.4 家族、家庭有高血压病史, 发病几率较高。可能与遗传有关

3.5 其他

经普查, 吸烟喝酒者、饮食盐量较高者、身体较胖体型魁梧者, 与其它人相比, 患高血压病者较多。

4 发病机理

了解发病机理, 对搞好护理起着关键作用。血压的形成主要有3个方面。 (1) 心脏收缩与排血量大小。 (2) 动脉血管壁的弹性与血液的粘稠度。 (3) 全身各部的细、小动脉的阻力大小。这3个方面是外在可知的, 为什么能使这3个方面不能正常运行而产生高血压至今还未完全阐明。关于还有那些学说的论述、有哪些未知领域, 本文略去。

5 高血压病的临床护理与措施

一、二、三期的高血压患者, 一般在门诊就医后, 在家用药治疗。只有急进性高血压病患者由于病情发展迅速, 急需住院治疗, 故在护理方面尤为重要。其护理方法与措施简述如下。

5.1 技术护理

(1) 卧位护理:不同病情的患者, 卧位要适应病情治疗和康复的需要。如:脑手术患者, 术后需采取平卧位。一般患者或手术稳定后时可采取仰卧位, 床头可抬15~30°以利于静脉回流, 减轻脑水肿。对躁动型患者由于卧位很难固定, 应专人守护以防意外情况发生, 并配合医生找出躁动原因, 给予相应护理。 (2) 准时测血压、脉搏、量体温等相关辅助措施, 认真做好记录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主治医师。 (3) 严遵医嘱, 按时输液、投药和其他医疗措施。 (4) 按规定要求做好康复保健工作, 如按摩、理疗、功能锻炼等。 (5) 认真做好交接工作, 把应注意事项交接清楚。

5.2 感情护理

(1) 心理护理:大多数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甚为关心, 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压力, 怕病治不好, 怕病继续恶化等等。护理人员必须正确引导, 消除其恐惧心理, 将实际的病情, 个案的好转趋势, 介绍给患者, 以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 配合医生做好治疗工作。 (2) 经常深入患者当中, 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 如有异样, 可用温和语气, 探问其身体何处不舒服, 针对具体情况, 及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 (3) 主动察看和抚摸患病部位或肢体, 看是否有好转迹象。患者对此行为一般都感到非常亲切, 认为对自己很关心, 拉近医患之间距离。也能使护理人员掌握和了解患者的病情恢复和肢体康复情况。 (4) 日常生活也要进行人性化护理, 如:耐心指导如何穿衣、脱衣;如何大、小解;如何换衣裤, 怎样防止发生褥疮等等, 护理人员既要指导也要示范, 患者不能行为者, 护理人员必须耐心细微的做好这方面护理工作。

5.3 普及宣传基础护理知识

(1) 饮食护理:前面谈到病因之一, 饮食含盐量高、高脂肪可导致高血压。因此要宣传在饮食方面尽量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 多吃瓜果、蔬菜、鲜奶、豆浆之类润肠易消化食物;以利病情稳定或减轻。 (2) 宣传和解释烟、酒、辣椒等刺激性食物是导致高血压的主要因素。 (3) 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 加强对高血压病的病因、病理和发病机理的知识宣传和普及, 提高对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 (4) 对注意力高度集中, 精神高度紧张的工作岗位和工种, 一要宣传指导, 二要采取必要措施, 减少和避免高血压病发生。 (5) 对家族、家庭患有高血压病史的要对现有的家庭成员, 进行高血压病的防治宣传教育, 使其家庭成员防患于未然。

6 体会

通过对上述96例患者的护理有以下几点体会: (1) 通过细心周到的护理使绝大多数患者病情减轻或康复出院。 (2) 有的虽留有瘫痪、残疾、丧失语言功能, 但毕竟从死神那里夺回来生命, 挽救了几十个幸福家庭。 (3) 密切了医患关系。每当1名患者康复出院时, 患者全家都对医护人员表示感激之情。由医患关系变成不亚于亲情关系。这也是视患者如亲人的结果。 (4) 死亡4人, 有2名几乎是死于酒桌前, 入院后抢救无效死亡。可见饮大酒的危害。

从以上4个方面的体会, 可见护理工作是多么的重要, 对高血压病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又是多么的重要。

7 结语

对高血压的技术护理, 虽是被动的, 但是必须的, 因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必须严格执行。情感护理虽是主动的, 但也是必要的, 只有用人性化来护理, 才能体现出“视患者如亲人”从细微处见真情。护理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是必然的。因其发病率高, 死亡率也比较高的一种疾病, 国家和社会必须向关心艾滋病一样宣传和普及防治高血压病的有关科学知识。

摘要:高血压病是人类常见病和多发病, 也是很难根治的慢性病。随着社会发展, 生活水平提高, 高脂肪食物和各种酒类、烟类的大量摄入, 加之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 高血压病患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急进行高血压而死亡者也同样有上升趋势。故除医治以外, 对高血压病的护理以及对护理知识的普及和推广, 降低死亡率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血压,高血压病,临床护理

参考文献

高血压临床护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82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排除心律失常、继发性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治疗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男20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63.5±2.8)岁;病程4~18年,平均病程(10.6±2.7)年。其中15例患者为1型糖尿病,26例患者为2型糖尿病;9例患者为Ⅰ级高血压,25患者为Ⅱ级高血压,7例患者为Ⅲ级高血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47~77岁,平均年龄(62.8±2.6)岁;病程3~19年,平均病程(11.2±1.7)年,其中13例患者为1型糖尿病,28例患者为Ⅱ型糖尿病;7例患者为高血压Ⅰ级,23患者为高血压Ⅱ级,11例患者为高血压Ⅲ级。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和疾病类型等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降压和降血糖治疗等。治疗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其内容主要包括:(1)准确建档: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首先要为患者建立个人电子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的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其他病史、饮食习惯、锻炼情况、血压、血糖监测情况等信息,询问患者有无并发症出现。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患者的特点,以便选择合适的护理方式。(2)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通过图册、宣讲、视频播放等方式,定期为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的相关讲座,使患者及其家属可以对疾病有清晰的认识,掌握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临床治疗手段,以消除患者的忧虑,使其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和护理人员的护理。(3)血糖和血压监测:患者对于用药知识了解较少,护理人员要将降压药的具体服用方式教给患者,将正常的血压值告知患者,使其可以依据血压计的结果分析自身的血压情况,并适当调整每日的用药量。指导患者血糖测量的方法,随时关注血糖的变化,通过血糖值调整用药量。(4)心理护理:患者往往由于疾病而情绪消极,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积极沟通,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根据患者的特点选择沟通的方式,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积极倾听患者的述说,引导患者远离不良情绪,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患者若有特殊的要求,护理人员要争取满足,以降低患者的不安情绪。采用平和的语气对患者进行开导,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负担。(5)饮食护理: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指导患者对食用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营养搭配要均衡,尽量少吃盐和油脂高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一定要戒烟戒酒。(6)运动指导: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鼓励患者积极进行锻炼,锻炼量要适中,切不可让患者过于劳累。每日用餐1 h后可以进行简单的慢跑、散步等运动,运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7)出院指导: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血压计和血糖仪,告知患者要定期测量血压和血糖,并做好记录,指导患者出现紧急情况时的处理方法,一旦出现血压或血糖异常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治疗的最佳时间。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血压状况、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显效:患者的血压和血糖均控制在正常范围;有效: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有所下降,接近于正常范围;无效: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无明显的改善。通过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满意度调查。

1.4统计方法

通过SPSS17.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通过例数呈现,计量资料采用(±s)显示,组间差距采取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情况比较

治疗组患者收缩压(112.93±6.82)mm Hg,舒张压(83.72±4.58)mm Hg,空腹血糖(6.45±0.61)mmol/L,餐后2 h血糖(8.21±1.42)mmol/L;对照组患者收缩压(134.65±8.93)mm Hg,舒张压(98.62±6.37)mm Hg,空腹血糖(7.43±0.79)mmol/L,餐后2 h血糖(10.36±1.62)mmol/L,治疗组患者的血压、血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患者显效27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0.24%;对照组患者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3.17%,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治疗组患者非常满意29例,满意10例,不满意2例,治疗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35%;对照组患者护理非常满意18例,满意14例,不满意9例,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8.05%。治疗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生活条件的改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渐增加,其以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的身心健康。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其极易引发身体的其他并发症,只有尽早进行血压和血糖控制,才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高血压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更是令患者苦不堪言。糖尿病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以及体重减轻,其由机体胰岛素代谢异常所引起[3] 。持续的高血糖将导致动脉硬化的速度加快,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临床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降血压控制的正常范围,患者卒中、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几率也就越低[4] 。高血压和糖尿病之间相互作用,因此有效的控制血压和血糖,是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关键。除了积极的治疗以外,优质的护理干预也是提升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疗效的关键,优质护理可以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的护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目前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较为广泛。护理人员要分析患者的心理,积极疏导不良情绪,降低疾病给患者带来的恐惧。同时,饮食控制也是有效控制血糖和血压的关键,鼓励患者在能力范围内积极锻炼,提升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按照医嘱进行用药,切不可自行更换药物或改变服药量,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才能促进疾病的康复。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认识,患者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进行治疗,降低不良心理对患者的影响,有助于患者的治疗效果的提高和预后[5] 。该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收缩压(112.93±6.82)mm Hg,舒张压(83.72±4.58)mm Hg,空腹血糖(6.45±0.61)mmol/L,餐后2 h血糖(8.21±1.42)mmol/L;对照组患者收缩压(134.65±8.93)mm Hg,舒张压(98.62±6.37)mm Hg,空腹血糖(7.43±0.79)mmol/L,餐后2h血糖(10.36±1.62)mmmol/L。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0.24%,护理满意度95.35%,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3.17%,护理满意度78.05%,治疗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干预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至关重要,其可以降低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提升患者抵抗疾病的能力,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高,相关的并发症明显减少,值得临床广泛实施。

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82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治疗组患者在此常规的护理方法之上给予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压、血糖水平、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患者收缩压(112.93±6.82)mm Hg,舒张压(83.72±4.58)mm Hg,空腹血糖(6.45±0.61)mmol/L,餐后2 h血糖(8.21±1.42)mmol/L;对照组患者收缩压(134.65±8.93)mm Hg,舒张压(98.62±6.37)mm Hg,空腹血糖(7.43±0.79)mmol/L,餐后2 h血糖(10.36±1.62)mmmol/L。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0.24%,护理满意度95.35%,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3.17%,护理满意度78.05%,治疗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有效控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以及血压,临床疗效好,患者对于优质护理的满意度更高,同时相关的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广泛实施。

关键词:高血压,糖尿病,护理,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周霞红.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进行总体化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126-127.

[2] 李素芬,左柳,蔡健爱.针对性护理在门诊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9):150-151.

[3] 王丽香.20例老年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2):256-258.

[4] 岳荔屹,王淑荟.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护理干预[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1,32(2):157-158.

高血压临床护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1.1 一般资料

将符合条件的102例HICH患者随机分为自制气囊引流组 (观察组) 和血肿常规引流组 (对照组) , 2组间年龄、性别、入院时血压水平、GCS计分及出入量均无明显差异 (P>0.05) 。

1.2 三通气囊装置的制备及置管应用情况

利用三通式弗雷式尿管的原理, 改进制成引流管腔较大、末端有直孔和侧孔且稍长出气囊的三通式气囊装置;根据HICH患者的出血量及术后脑组织压力与血肿残腔情况, 可注入20~40mL不同容量的气体, 满足手术的需要。

2 结果

术后再出血情况:观察组再出血2例, 再出血率为5.13%。对照组术后再出血14例, 再出血率为22.22%。

3 护理

三腔气囊止血装置是一项新技术, 要全面了解止血原理、出血量、部位、气囊内注水量等, 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观察护理。

3.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保持呼吸道通畅

病人多为中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血压高、肥胖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等, 术后24~48h易出血, 3~5d颅脑损伤性脑水肿反映达高峰, 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神志瞳孔及血氧变化, 特别是渐进式放气, 拔管后更应警惕再出血的发生, 同时要警惕脑缺血的表现。因气囊压力大时压迫周围脑组织, 血压下降过快, 缺氧, 枕冰袋降温等情况下容易发生, 要保持呼吸道通畅, 吸氧。我在观察中发现行早期气管切开的病例发生再出血几率较低, 这与早期气管切开, 解除呼吸道梗阻, 减轻了咳嗽躁动引起的血压升高, 二氧化碳蓄积等有关。

3.2 体位

术后尽量平卧或健侧卧位, 头部垫无菌巾并抬高15~30°, 有利于静脉回流, 减轻脑水肿, 翻身时动作轻柔缓慢, 取舒适卧位, 以免不适引起躁动等。

3.3 血压的维持

控制高血压是预防术后再出血的重要措施, 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引流后部分病例可出现血压突然升高, 导致血管灌注量明显增加, 易发生再出血。观察组2例术后收缩压>200mmHg。因此要24h监测血压动态变化, 血压过高按医嘱给降压药, 使血压控制在150~160/90~100mmHg, 同时要控制药物浓度和速度, 血压下降不能过快, 以免引起供血不足[2]。本组6例血压维持在170/110mmHg以上, 现使用一般降压药物不能有效控制, 则选用硝酸甘油10mg加5%葡萄糖250mL静脉滴入, 以20mL/h输液泵维持直到血压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3.3.1 三腔气囊止血引流装置的护理

因病人翻身躁动, 搬动原因等, 常可引起引流管脱落不畅, 应定期巡视, 一般每20~30分钟巡视1次, 注意随患者的体位变化, 随时调整, 妥善固定。防止扭曲、受压, 折叠等现象。对于意识不清, 躁动的病人要适当的约束双手, 防止将引流管拉出, 对病人家属加强引流管护理的宣教, 使其主动配合, 保持有效引流。

3.3.2 控制引流量及速度

引流袋易低于穿刺部位5~10cm, 过高不利于引流或管内液体反流到颅内引起感染, 过低会产生“拔囊罐”效应[3], 使血肿腔负压过大而再出血。与脑室相通者, 我们使用带调节器的引流装置, 高于穿刺点10~15cm, 根据病情严格控制引流量150~320mL/d, 防止引流速度骤然变化引起颅内压变化导致脑疝的发生。动态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班班纪录, 并24h纪录在体温单上。

3.3.3 预防感染

三腔气囊止血装置属于侵袭性治疗, 在治疗的同时也增加的感染机会, 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控制感染的关键。头部垫无菌巾, 保持头部敷料清洁干燥:搬动病人及做各种检查时应先夹管, 固定妥当严防接口脱落;每日定时更换引流袋;引流时间为5~7d不要过长, 按时拔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发生引流管内有小血块堵塞, 应从头部向引流管方向挤压;病室内通风换气, 按时消毒。

3.3.4 保证止血引流装置的完好性

使用前先向气囊内注水5mL, 使其顶端形成膨胀的水囊, 检查是否漏气然后将生理盐水抽出。气囊内注水不易超过50mL防破裂。术后6h及24h等不同时间定时复查CT。 (1) 检查血肿吸收情况; (2) 检查气囊内有无漏气现象, 根据情况渐进式放气, 严格掌握每次放气的量, 并加强病情观察;每次冲洗或注尿激酶时, 严格掌握冲洗的量, 抽吸的速度夹管的时间, 尽量冲洗干净。

3.3.5

任何引起颅内压增高的诱因均可导致再出血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预见性护理至关重要, 去除诱因, 加强生活护理, 也是促进康复的关键

摘要:高血压脑出血 (HICH) 术后近期内再出血是影响患者预后和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 对于预防以往常采用术中操作细致, 术后严密观察, 控制血压, 去除引起颅内压增高诱因外, 无其他有效的方法。我院神经外科自2008年始采用自制三通式气囊止血装置[1]。用于控制HICH术后再出血, 随机选择了39例观察, 并与同期63例相同条件的常规引流患者对照, 取得了满意效果。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再出血,自制气囊,护理

参考文献

[1] 王智, 栾文忠.清除引流术后血压增高及影响因素[J].北京医科大学报, 1996, 28:317~400.

[2] 何家荣.实用神经医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翻译公司, 1998:105.

高血压临床护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随机选择具有可比性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的共计10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经辅助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其中糖尿病符合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诊断分级标准,高血压符合1997年JNC高血压诊断分级标准。

1.1一般资料

采用常规护理的51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9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介于51~87岁之间,平均(中位)年龄65岁;病程范围介于0.3~14年之间,平均(7.46±1.51)年。 采用整体护理的51例患者为观察组 ,其中男性30例,女性21例;年龄范围介于52~88岁之间,平均(中位)年龄66岁;病程范围介于0.5~15年之间,平均(7.50±1.52)年。 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病程以及就诊时的血糖和血压平均值,病情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药物治疗方法

根据两组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同样的降糖和降压药物治疗,药物使用类型的比例和剂量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3 护理措施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即指导患者做到科学合理饮食,忌暴饮暴食,摄取的营养素能满足机体需要;注重劳逸结合,确保睡眠质量,保证合理的体育锻炼,防止劳累过度;严格加强血糖和血压的监测和控制,尽量控制血糖和血压在理想范围内[1,2]。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其护理措施如下:

1.3.1心理护理由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多为中老年患者,其身体机能逐渐下降,患者往往出现腿脚不方便、健忘、耳聋等表现,还可合并其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心理方面,中老年患者多处于空巢家庭阶段,儿女不能满足其精神心理需要,受到忽视与冷落,性情孤僻,内心压抑,往往会比较固执,有的甚至会出现心理问题,不愿配合检查与治疗,因此需加强心理护理。

这要求护士要通过向患者及其亲属开展糖尿病和高血压防治的相关知识健康教育,使其正确认识自己所罹患的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积极配合做好预防与治疗以及护理工作;同时护士要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进行积极的语言沟通与心理疏导,评估和关心病人的心理情绪异常变化,遇上突发事件受到刺激,要积极帮助病人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并走出心理阴影,正确面对生活、工作和学习;同时,护士要鼓励病人通过看书看报、种草养花、打太极等有益的活动充实生活,让病人保持乐观的心情[3]。

1.3.2药物护理中老年人生理机能的降低,致使出现健忘、眼花、乏力、颈部僵硬不适、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常常会不按时服药用药, 而且也难以辨别清楚药物的种类,记不清用药的剂量和时间,因此需加强药物应用的护理指导。

从发药环节开始,护士就应告知患者有关的用药服药的注意事项。 患者自己也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的指导,按时按量服药,有任何用药上的问题要及时跟医生反映和咨询,不擅自换药或停药[4]。 护士应根据患者血压和血糖检测结果,科学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抗高血压药物选用和应用时,要从低剂量开始,如果患者对某单一药物有较大反应,但血压未能达到目标,应当在患者能承受的基础上增加该药物的剂量;β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药是一类安全、价廉、有效的降压药,适用于循环动力功能亢进伴有冠心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其应从小剂量开始;ACEI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血压,尤其能有效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残率和病死率,适用于老年高血压伴有糖尿病, 高尿酸或心衰的患者[5]。此外,某些药物是需要饭前或饭后、饭中服用的,如磺脲类药物应在饭前30 min服用,而二甲双胍类药物则需在饭中或饭后使用,护士需特别注意和提醒患者及其家属。

1.3.3血糖和血压的监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许多合并有糖尿病, 两者并存的结果会使增加心脑血管和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病机会,并提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 伴有糖尿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很容易有微血管病事件及大血管病事件的发生。 同时,老年人属于糖尿病与高血压的高危人群,两种疾病可以相互先发或同时发现,被称为同源性疾病。 糖尿病会使血压升高,高血压叉会加重糖尿病引发的损害, 故这类病人必须要控制血压,达到血压控制目标130/80 mm Hg,对老年人而言至少要降到140/90 mm Hg的正常高值范围。 所以对于此类患者,在进行血压监测的同时,还必须进行血糖监测。

护士需要对病人进行24 h血压的连续监测和记录,掌握病人的血压变化范围和基本规律,了解病人的症状和体征,积极进行对症治疗。 在血压监测时,由于老年人易出现直立性血压下降和低血压,因此需要加测立位血压。 立位2 minn后,测量血压,血压计应与心脏同一水平(第4肋间)。 清楚病人的血压变动情况后,应针对具体的情况,因人而异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指导病人合理使用降压药物[6]。 需指出的是 ,糖尿病患者后期的症状常为心脑肾功能不齐全或是严重并发症引起夜尿较多,应提醒病患起夜时要动作轻缓并予以病患帮助,以防发生突发性脑血管和体位性低血压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早期及时有效控制血糖是根本治疗措施,应在患者合作下,测量空腹、餐后2 h以及睡觉前、3:00等时段的血糖水平,指导患者合理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 血糖监测的目的在于让患者控制摄糖量,将血糖控制在一定标准:空腹血糖应在6.4 mmol/L以下,餐后2 h血糖在7.8 mmol/L以下[7]。

1.4 血压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护理结束患者出院时,按照以下标准判定疗效:1显效是指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降至130/80 mm Hg;2有效是指患者的血压有所下降,可降至130/80 mm Hg;3无效是指患者的血压没有发生变化或变化不明显甚或不降反升。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组内观察总例数×100%。

1.5 统计方法

空腹血糖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t' 检验完成;有序和无序分类资料采用绝对数和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前者采用秩和检验完成,后者(总有效率)采用卡方检验完成,设定检验水准为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压疗效的比较

治疗护理结束患者出院时,按照标准判定得到的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见表1。 对照组51例患者中,21例符合显效标准,16例符合有效标准,14例符合无效标准,治疗总有效率为72.55%;观察组51例患者中,39例符合显效标准,9例符合有效标准,3例符合无效标准,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

假设检验表明,两组患者血压疗效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

2.2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 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后空腹血糖水平情况见表2。对照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和治疗护理后的空腹血糖分别为(8.01±1.60)mmol/L和(7.85±0.99)mmol/L,观察组分别为(8.02±1.58)mmol/L和(7.03±0.72)mmol/L。

假设检验表明,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前、治疗护理后以及同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后空腹血糖水平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均较好。

3 讨论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临床实践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中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 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除了给予积极有效的对症药物治疗外,还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整体护理,从多个方面指导患者进行疾病治疗。

该研究所述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整体护理包括心理护理、药物护理以及血压和血糖监测等综合措施,其中心理护理可缓解老年患者多种不良情绪, 减少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药物护理是患者正确用药的关键,也是疾病治疗的重要保障;血糖与血压监测可指导临床合理应用降压和降糖药物,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与血糖水平,使患者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

该研究随机选择具有可比性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的共计10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治疗护理结束患者出院时,按照标准判定得到的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见表1。 对照组51例患者中,21例符合显效标准,16例符合有效标准,14例符合无效标准,治疗总有效率为72.55%;观察组51例患者中,39例符合显效标准,9例符合有效标准,3例符合无效标准,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两组患者血压疗效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和治疗护理后的空腹血糖分别为(8.01±1.60)mmol/L和(7.85±0.99)mmol/L,观察组分别为(8.02±1.58)mmol/L和(7.03±0.72)mmol/L,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前、 治疗护理后以及同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后空腹血糖水平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说明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均较好。 证实整体护理对患者有效治疗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印证了“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之理论。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中,整体护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可提高临床疗效,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促进疾病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与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常规与整体护理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具有可比性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的共计10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法相同,采用常规护理的51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整体护理的51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 对照组51例患者中,21例符合显效标准,16例符合有效标准,14例符合无效标准,治疗总有效率为72.55%;观察组51例患者中,39例符合显效标准,9例符合有效标准,3例符合无效标准,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两组患者血压疗效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和治疗护理后的空腹血糖分别为(8.01±1.60)mmol/L和(7.85±0.99)mmol/L,观察组分别为(8.02±1.58)mmol/L和(7.03±0.72)mmol/L,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前、治疗护理后以及同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后空腹血糖水平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中,整体护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可提高临床疗效,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促进疾病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与使用。

高血压临床护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所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 其中男63例, 女37例, 患者的年龄均在60岁以上, 平均年龄为72.5岁。患者的高血压病史约为2~10年。将100例高血压患者临床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对照组临床给予常规的血压控制药物治疗, 观察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 观察2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不良习惯的改变情况, 分析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2 健康教育方法

1.2.1 心理干预

由于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 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情绪低下、精神不振的表现, 所以在临床护理中要重视患者的心理变化, 有效的疏通开导, 并对患者普及高血压的相关知识, 减轻患者的紧张不安心理, 养成良好的自我病情掌握能力, 形成良好的服药依从性, 保证心态平和, 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并相应的为患者制定一系列的运动锻炼, 有氧运动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控制血压血脂的变化, 还能提高患者的抵抗力与免疫力。

1.2.2 日常饮食

高血压患者的病情与饮食有直接关系临床护理中要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营养的饮食配方, 控制盐的摄入量, 多使用一些豆制品、鱼类以及水果, 饮食的配方主要以低胆固醇、低脂为主, 保证营养均衡, 多喝水。督促患者戒烟控制饮酒。

1.2.3 用药指导

高血压是慢性病, 所以治疗的过程也是非常漫长的, 对于一些病情稍微比较重的患者需要终身服药, 患者很容易出现抵触情绪, 所以要对患者耐心讲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以及服药的重要性, 并且正确指导患者服用药物的方法、使用剂量以及注意事项, 如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立刻通知医生给予即使的处理与治疗。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 记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

观察组经过临床给予健康教育后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 说明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高血压变化, 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对照组平均舒张压 (96.5±7.5) mm Hg, 平均收缩压 (165.25±7.6) mm Hg;观察组平均舒张压 (79.6±8.7) mm Hg, 平均收缩压 (131.34±5.0) mm Hg。

2.2 2组患者的不良习惯改变情况

观察组患者能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烟酒以及盐摄入控制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 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对照组戒烟:15 (30%) , 控制饮酒:23 (46%) , 限制盐摄入:27 (54%) ;观察组戒烟:37 (74%) , 控制饮酒:42 (84%) , 限制盐摄入:47 (94%) 。

3 讨论

高血压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的趋势, 并且会对患者带来严重的影响, 会引起心血管方面的疾病, 由于病情与治疗方法漫长, 所以患者的心理以及生理都会出现非常大的变化, 而健康教育在临床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改变患者的情况, 调整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 形成良好的用药依从性以及病情的自我掌握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改变以往的不良生活习惯, 并且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 稳定患者的病情, 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环境以及质量, 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在临床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医学价值。

摘要:目的 通过临床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方法, 分析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所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临床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对照组临床给予常规的血压控制药物治疗, 观察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 观察2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不良习惯的改变情况, 分析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 并且不良习惯的改变情况要高于对照组, 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健康教育在临床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养成自我控制的能力, 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环境。

关键词:健康教育,高血压,临床护理

参考文献

[1] 张喜平.全程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 2007, 22 (16) :1524~1526.

[2] 董彩霞, 荫士安.生活方式干预在控制高血压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9, 36 (6) :387~390.

高血压临床护理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目的:评价中成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分析近年来中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资料,探讨中成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结果:按照中医理论,所列举的常用中成药治疗高血压的有效率均为80%以上,且不良反应小;有些中成药还具有改善肾功能、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等作用。结论:按照中医理论,中成药可以作为治疗高血压的选择用药。

关键词 中成药 高血压 临床疗效

速效救心丸:主要成分为川芎、冰片等。可行气活血,祛瘀止痛,具有镇静止痛,改善微循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能增加冠脉血流量,缓解心绞痛。用于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川芎嗪能通过血脑屏障,在脑干分布较多,能改善微循环及抑制血小板聚集,对治疗急慢性脑血管病有肯定疗效。且川芎能兴奋延脑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直接扩张周围血管,使冠状动脉和四肢血流量增加,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冰片有改善或增强血脑屏障通透性的作用,能增强药物向脑内转运,此为冰片芳香开窍、引药上行,进而疏散脑部病邪的理论依据;同时冰片能扩张、软化脑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对330例瘀阻脑络型Ⅱ、Ⅲ期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结果显示,Ⅱ期的降压有效率为86.66%,症状有效率为94.82%,Ⅲ期的降压有效率为64.58%,症状有效率为79.75%。服用方法:口服,每日3次,每次4~6粒,饭后服用,每周为1个疗程。

六味地黄丸:主要成分为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牡丹皮和泽泻。滋补肝肾,对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有一定疗效。动物实验表明,降压作用可能是通过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来实现的。用六味地黄丸治疗309例高血压病人,结果有效率为85.1%。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1次 30粒。

镇脑宁:主要有效成分为川芎、藁本、细辛、天麻、水牛角等。可熄风通络,有镇静、镇痛、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等作用。与六味地黄口服液合用,用于阳亢或阴虚阳亢型的高血压,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易怒、恶心、胸闷、腰酸、失眠、多梦等。治疗66例高血压病人,总有效率92.4%。用法用量:口服,每天3次,1次4粒。

松龄血脉康:主要成分为葛根、珍珠层粉、松针等。平肝潜阳、镇心安神,具有降压和调血脂作用,用于高血压病见头痛眩晕、急躁易怒、心悸失眠等属于肝阳上亢见症者。动物实验证明,该药可纠正高血压大白鼠主动脉去甲肾上腺素(NE)和乙酰胆碱(Ach)的升压反应,并对动脉血管环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作用,增加组织血液灌注,减轻组织细胞耗氧,改善末梢循环,平稳有效降低血压。对57例Ⅰ、Ⅱ期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进行监测,并对其中28例合并左室肥厚的患者进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疗效评价,结果降压总有效率为84.3%,能有效维持4小时动态血压的效应作用,同时具有较好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黏度、调整血脂等作用,并能逆转左室肥厚,是有效的抗高血压药物。用法用量:口服,1日3次,1次3粒,剂量随血压波动加以调节,连服30天,治疗期间不用或停用其他降压药及降脂药。

龙胆泻肝丸:主要成分为龙胆草、黄芩、栀子、澤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甘草。具有清肝胆,利湿热的作用。治疗高血压36例,有效率88.89%;治疗证属肝热上扰高血压患者12例均痊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36例,总有效率97.1%。用法用量:口服,每次 3~6g(6g/袋),每日 2次,忌辛辣之物,孕妇忌服。

牛黄降压丸:主要成分为牛黄、羚羊角、珍珠、冰片、郁金、黄芪、白芍、水牛角粉、雄黄、草决明、党参等。具有清心化痰,镇静降压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用于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引起的头眩目晕、心烦易怒、心悸失眠等,血压下降缓慢,长期服用无不良反应。对56例原发性高血压进行治疗,总有效率92.8%。用法用量:每次1~2丸,每日1次。腹泻者忌服。

天麻钩藤冲剂:主要成分为天麻、钩藤、石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用于肝阳偏亢,肝风上扰,头痛,眩晕,失眠。对肝阳偏盛型高血压有较好的疗效,对肾性、原发性、神经原性高血压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每次1包。舌绛无苔之阴虚动风证,本方不宜用;饮宜清淡,戒恼怒,节房事。

参考文献

1 中成药,2003:21

2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4:19

3 中国药理学报,1998,2

4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1994:15

上一篇:教学改革园林专业论文范文下一篇: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