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投资范文

2023-09-22

项目投资范文第1篇

摘 要:电网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关系到电网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关系到电网企业的投资效益和长远发展,因此,加强对电网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管理,合理安排项目投资计划,对指导电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电网建设项目投资计划进行深入探讨,分析投资计划的管理,以实现电网建设项目投资的合理性。

关键词:电网建设 项目投资 计划管理

电网建设是我国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我国经济模式的转型升级,国家对电力发展日益重视,对电网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网建设既要适应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将电网建设项目纳入地方政府的控制性规划,同时也要考虑自身企业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在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实现效益最大化。因此,应认真分析电网建设投资与收益的关系,准确合理安排投资计划,力求节约投资成本,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一、合理安排項目投资计划的重要意义

为保证电网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加强电网建设的投资计划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电网建设投资计划管理包括前期投资计划管理和年度投资计划管理,按照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通过优选模型,综合考虑项目特点,建设规模、建设条件、紧急程度等开展项目决策。项目通过可行性研究、环评水保以及核准等前期手续,进入到投资项目储备库中,按照紧急程度优选项目进入年度投资计划。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的质量,切切实实关系到项目的顺利实施,不合理的投资安排造成人财物的极大浪费,必须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系统分析和全面论证。在这里举个实例,某个220千伏送电线路工程,2009年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2010年进入年度投资计划,由于与当地政府的沟通不到位,线行没有纳入当地政府的控制性详规,造成可行性研究的深度不足,到项目实际施工阶段,才发现线路路径所经过的地方需要拆除房屋300多间,涉及土地利用面积超过2000亩,初步计算需要拆迁费用约3亿,这就给前期工作及施工带来很大困难,导致项目一直无法推进,到目前为止该项目都未能建成投产,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因此,合理安排投资计划是项目顺利实施的前提保障。一般来说,合理安排项目投资计划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一)加强电网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深度

对系统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并对投产年限进行必要的论证,重点研究项目建设技术可行性和合理评估项目建设投资的经济性,对项目的接入系统方案、系统对项目设备的参数要求,二次系统接入方案以及通信方案进行深入研究,重点解决站址和线路走廊的可行性,避免出现颠覆性因素,可靠性研究必须以审定的电网规划为基础,对项目进行充分论证。另外,需要提高设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各专业设计人员要对项目设计要求进行深入了解,并在立足于本职设计思考的同时,主动涉及相关专业设计的衔接与配合,提高设计质量,对项目设计单位进行评分考核,杜绝素质低下的设计单位参与设计。

(二)将电网建设项目纳入政府控制性详规

电网建设外部环境复杂,项目落地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将电网规划纳入各地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和土地利用规划,落实电网规划与其他专业规划的衔接与协调,将电网建设项目纳入地区重点项目计划,做好输变电线路走廊和站址及规划控制工作。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的沟通,与当地政府开展战略合作,签订相关协议,将促使政府部门加大对电网建设的支持力度,及时协调电网发展建设中存在的制约性问题,为电网建设的实施提供政策性保障。

(三)科学合理安排电网建设投资计划

电网企业要发展,要争取利润最大化,电网建设投资就必须考虑其经济性、有效性和合理性。电网建设项目要经过各专业条线的充分论证,对项目的必要性进行核实,核实其是属于满足负荷增长还是完善电网结构,是属于必须安排、优先安排还是公司明令禁止建设,保证项目科学合理进入进度投资计划,确保项目投资的有效性,避免投资浪费。特别是针对近几年准备兴建的风电场等新能源,因其建设的不确定性,由供电企业建设的接入电网系统线路建设项目,需谨慎将其纳入年度投资计划,避免出现接入系统线路建好后风电场等新能源项目停建的现象,造成不必要的投资浪费,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电网建设项目纳入年度投资计划前需经企业领导班子集体决策,企业领导对电网建设项目进行决策也要充分考虑其必要性,对其技术性、政治性以及经济性进行论证,实事求是开展投资决策,要避免某些人的主观臆断和行政干预,确保决策方案的性价比最高。

二、电网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电网建设投资计划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制度、外部建设环境以及规范建设与用电需求三个方面。

1、制度方面

现在电网建设项目施行核准(备案)制,即国家和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程序决策电网建设项目后,将其纳入投资计划中,然后在选址选线、环境评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获得相关资料后,才会批准允许建设,很显然这些工作的进行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且核准(备案)的要求较高,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无疑给确定电网建设的核准(备案)时间带来较大难度,使编制电网建设年度投资计划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2、外部建设环境方面

国家相关电网建设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加上人们的维权意思不断提高,给电网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带来不少难度。例如,建设项目征地与青苗赔偿之间的矛盾时常发生,严重阻碍了电网建设项目进度,使电网建设项目投资计划无法顺利完成。另外,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电网建设施工过程中常常发生政府部门需要更改线路工程路径的情况,也导致电网建设项目投资计划无法执行。

3、规范建设与用电需求方面

电网建设必须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并按照一定程序办理电网建设手续,且只有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同意才能施工。另外,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电需求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限制因素容易引发供需不平衡的矛盾。

三、电网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应对措施

为了确保电网建设的规范性,电力企业应加强与先进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比如新加坡、日本和美国等,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国内电力企业之间也可以加强对标学习,提高企业综合技能,以保证电网建设满足日益增长的负荷需求。除此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加强投资计划与规划的融合,科学合理编制投资计划

加强投资计划与规划融合,编制科学合理的投资计划,以保障电网规划目标的有效落实。即需要充分认识电网建设项目投资是一项政策性、综合性以及专业性较强的工程,要求编制年度投资总计划时应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并对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把握和充分的论证以及综合计划测算,通过制定详细的计划和预算,将投资计划和规划进行有机的融合,同时,调整不同环节的投资比重,协调电力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各部门抽专家组成专家库,重大项目需经专家委员会充分论证,为年度投资计划的落实铺平道路。

2、保证投资计划的执行刚性,完善电网建设全过程管理

电网建设工程量大,涉及专业知识强,因此为了保证投资计划的执行力度需要建立健全电网建设管理体系。要求电力建设项目计划下达后,根据电网建设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年度计划,并将其细分到季度计划和月计划之中,要避免出现年底扎堆投产和支付工程款的情况。同时做好电网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尤其注重工作计划部署、施工进度控制、图纸交付等方面工作。施工过程中通过采用跟踪、监督和调查等方法,确保每个环节都在监督之中,针对未按计划完成的施工内容,应协调不同部门间的关系,以此保证电网建设各环节质量满足整体电网建设目标要求。定期召开电网建设工程协调会,及时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除此之外,明确电网建设负责人的职权,并对其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发现其工作问题应进行处罚,对于在工作中表现比较突出的人员,应进行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做到赏罚分明,以保证投资计划的执行力度。

3、加强电网建设投资监控,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电网建设投资计划管理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因此,应加强电网建设资金控制,一般不允许有超概算的情况发生,充分考虑投资成本结余。为此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保证电网管理符合逻辑,根据电网建设的面临的实际环境,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施工,合理配置施工资源,提高施工过程中人力、物力的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开支;其次,善于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加强电网建设项目的管理,保证电网建设投资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

四、总结

合理安排投资计划最终是为了使电网建设实现最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本文对电网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合理安排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电网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措施,总结了电网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安排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从而使电力企业在电网建设项目立项之前,做好充分的投资分析论证,保证其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创造最大的價值。

项目投资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旅游项目;投资分析

旅游行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对拉动内需消费,创造就业岗位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旅游行业关联的产业较多,包括运输业、餐饮、零售、娱乐以及酒店住宿等行业。根据国家旅游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度,国内旅游人数以及旅游收入分别较上年同比上涨15.18%、19.51%,旅游行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超过10%,对社会就业贡献率达到10%。本文通过对A企业拟开发投资的旅游项目为例进行分析,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创造就业等方面出发,通过投资分析、财务评价等方法对本项目投资可行性进行论证。

一、项目投资分析相关理论与方法

(1)项目可行性分析

项目可行性分析是对项目投资前进行整体性论证与分析,同时也是项目评估的一种方法。通常来讲,项目可行性分析包括项目必要性论证、合理性论证以及技术性论证。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调查研究、模型设置、定性与定量分析等。项目投资前需要在投资决策前进行可行性分析,包括企业所处外部环境分析、内部环境分析。

(2)市场需求预测与分析

企业项目投资前需要对市场需求进行预测与分析。市场需求对企业项目投资具有重要影响。当企业市场需求下降时,投资相关项目可能难以带来预期收益。当企业市场需求上升时,投资相关项目可能带来预期收益。因而,投资决策前需要對企业市场空间变化、价格成本以及消费群体等进行论证分析。

(3)项目的投资效益分析

项目投资收益分析是在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基础上,对投资项目市场需求,项目资金投入进行估算,从而制定最佳融资方案,提高项目投资收益。项目投资收益分析主要包括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静态投资效益分析主要是根据投资需要的工程费用、设备费用等构成,动态投资效益分析包括项目投资需要的流动资金、成本以及销售情况等。

(4)项目风险识别与控制

市场环境总是处于不停的变化中,市场中风险因素存在随机性与偶然性。项目投资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分析,一般情况下企业需要对风险因素进行充分识别,根据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对风险因素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风险因素进行等级划分,从而按照划分等级制定应对措施。

二、H景区开发项目概况

(一)项目规模以及建设内容

H景区开发项目位于SX市,得益于丰厚的自然环境以及浓厚的文化底蕴,H项目也被称为“晋西北记忆”。该项目占地面积33.37万平方米,是SX市旅游重点布局地区,项目用地主要包括居民用地、商业设施用地、娱乐用地等。本项目拟打造地区示范旅游景点,争创国家重点旅游开发项目。从项目功能上看,该项目拟建立“文化小镇”、“文化居住区”、“景观区”、“度假区”等。本项目占地情况如下:绿地广场用地8.51万平方米、文化设施用地1.72万平方米,商业设施用地5.00万平方米,住宅用地6.63万平方米,娱乐健康用地11.48万平方米。

(二)项目建设方案设计

(1)项目定位

该项目主要从文化、旅游与产业三方面进行定位。文化定位是依据晋西北地方特色文化,以晋西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从而打造特色文化小镇,传播特色文化。

(2)旅游定位

旅游定位主要依靠地方特色文化,致力于打造晋西北文化古镇,唤起每位游客历史记忆。文化小镇以地方建筑为特色,打造独特的文化旅游品牌,同时结合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度假村等现代特色文化,塑造高品质 “衣食住行娱”一体的景区。

(3)产业定位

H景区依托有利的地理条件,SX市区域交通便利,拥有南北两座高铁站与飞机场,便于打造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区与旅游示范区。同时,SX处于三省交界地带,能够依托周边旅游、文化以及游客等资源,从而形成独立的旅游产业,满足区域旅游消费需求。

(三)项目投资匡算与资金筹措

(1)投资匡算

本项目投资所需资金为9.01亿元,其中建安工程费6.74亿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0.46亿元,预备费0.2亿元,铺地流动资金0.5亿元,土地征拆成本1.1亿元。

(2)资金筹措

本项目由A企业投资建设,A企业隶属于SX市国资委,资产规模较大,资金实力雄厚。本项目投资资金规模较大,资金筹措是本项目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目前有以下三种筹措方式:第一种为企业自筹,A企业为地方国有综合性集团企业,旗下子公司共计32家,其中不乏有交通运输、供水、新能源、金融、房地产以及其他行业。企业拥有较强的融资能力,本项目投资所需的90%的资金可由企业通过自筹的形式获得。第二种通过政府出资以及政策支持方式筹集资金。本项目拟打造示范景点项目,是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开发的项目,政府可提供财政支持。第三种是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能够吸引大量社会资本进入本项目,减轻投资者压力,同时也有利于调动社会闲散资金,该方式可获的10%融资资金。

三、H项目投资环境分析

(一)项目投资的自然环境分析

项目投资的自然环境分析主要包括空气环境、水环境、环境噪声以及生态环境四个方面。空气环境方面,本项目所处地区山清水秀,空气质量长期符合相关标准,并且周围不存在空气污染源,工业污染极小。水环境方面,本项目所处地区有不少溪流,水质较好,周围地下水PH、氯化物等指标均符合二类水质标准,具有较好的水环境,不会对人造成危害。环境噪声方面,该地区毗邻主城区,周边工业很少,不存在噪声污染。通过环保噪声监测,该地区声环境质量较好。生态环境方面,该地区水环境、声环境等方面较好,适合开发旅游项目,并且不存在珍惜保护动植物以及濒危动植物,开发旅游项目对生态环境不会造成破坏。

(二)项目投资的社会环境分析

(1)产业政策分析

本项目发展既符合区域发展规划,又符合当前旅游产业政策支持,对大力发展地区经济有着至关重要作用,有利于扩大经济内需,促进内部消费。根据国家发改委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要求,该项目实施能够实现供给侧改革,提升短缺商品供给能力,符合国家安全战略发展要求,有利于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区域污染现状,创建和谐生态环境。

(2)市场前景分析

相关研究表示,旅游行业每增加1元收入能够带动其他产业增加4.5元收入。旅游行业关联产业包括客运交通、食宿、娱乐、零售等。其中,食宿业对旅游行业的整体贡献率达到93%,娱乐、零售业对旅游行业贡献率达到57%。由此不难看出,H项目实施能够带动多条产业协调发展,推动区域整体经济发展。H项目具有一定的经济附加值,游客在景区消费的同能够体会到新颖的体验与服务,能够带动其他商品附加价值提升,对提升整个项目品牌效益具有重要作用,能够让游客亲身体验与感受地区文化,塑造具有文化特色的城市形象。

四、H项目投资财务评价

项目投资是否具有可行性不仅需要对环境进行分析,而且还需要对项目经济效益进行评价。通过财务评价分析该项目可能面临的资金风险、经营风险、投资风险等。从而根据识别的风险因素制定风险控制策略,实现风险控制目标。

(一)项目财务基础数据

本项目建设期5年,运营期11年,其中项目投产期第一年负荷率按照80%计算,以后年份均按照100%计算。负荷率等于投资项目的产品产量与年设计生产能力之比,用来测算项目年度成本与收益情况。 本项目基准收益率参考行业一定时期平均收益水平,并考虑相应的风险系数,本项目基準收益率暂定为12%。其他参数参照一般规律,所得税按照25%、盈余公积按照10%计提、税金及附加按照增值税12%(其中城市维护建设税按照7%、教育费附加按3%、地方教育费附加按2%)。

(二)财务指标评价

项目财务指标评价包括动态指标与静态指标。从静态指标评价角度来看,本项目投资回收期为13.09年,其中含建设期5年。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小于基准投资回收期,因此项目投资建设具有可行性;本项目投资报酬率为18.17%,大于基本总投资收益率12%,在从投资收益来看项目具有财务可行性;本项目资本金回报率为14.35%,高于基本投资回报率12%。综合三类静态财务指标来看,项目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报率与资本金回报率均高于基准,因此项目具有财务可行性。

从动态指标评价角度来看,本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为14.55%,高于基本收益率12%,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基础上,本项目内部收益率依然满足要求,具有财务可行性。本项目财务净现值为0.74亿元,说明该项目在满足基准收益率要求之外,具有一定的超额收益。综合动态指标来看,项目内部收益率以及净现值指标较好,具有较好的财务可行性。

综上所述,本项目从静态指标评价与动态指标价均具有财务可行性。

五、结束语

旅游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关联着较多产业,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SX市拟开发旅游项目为例进行投资分析,论证该项目投资可行性,以期能够为其他项目开发投资分析提供有效借鉴。

参考文献:

[1]王玉辉.TBLC国际旅游度假区策划方案可行性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20.07.

[2]房东学.基于实物期权的旅游景观区项目投资评估研究[D].海南大学,2020.07.

项目投资范文第3篇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的初衷是什么?未来将开展哪些工作?将对中国项目管理领域带来哪些深远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对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强茂山进行了专访。

立足本职 聚焦科技

记者:首先祝贺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是怎样的一个组织?它成立的目的和宗旨是什么?

强茂山: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是由项目管理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者自愿组成,依法登记成立的从事项目管理研究、交流和服务活动的专业化、非营利组织,隶属于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受中国科技部领导,中国民政部管理。成立项目管理专委会旨在推动中国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促进项目管理在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的交流、分享和实践应用。

记者: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成立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有什么考虑和重要意义吗?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的组织架构是怎样的?将采取什么样的运作方式?

强茂山:当前中国正处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政府在构建和完善项目治理环境;企业通过项目为组织增添动力;个人以项目的贡献建设职业生涯。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为项目管理提供了发展的机遇,这一切都将以项目的形式落地,即项目是组织发展的原动力。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项目管理的战略性思维、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和实践应用都还有明显的差距,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而且需要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正是基于这个背景,在众多专家学者和行业资深人士的高度共识和呼吁下成立的。

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是国家一级学会的下属机构,具备公益属性,将设“顾问委员会”“各领域专家组”“项目学院”和“秘书处”,以发展和服务会员,计划通过为会员提供增值服务获得运营经费,保障专业委员会持续健康发展。

记者:在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下面成立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主要是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又将为其上级学会——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带来哪些价值和影响?

强茂山:中国管理科学学会是中国科技部领导下的一级学会,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设置在其下,能为项目管理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广阔的平台,推动中国项目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发展,助力中国企业的项目管理实践走向成熟,形成中国项目管理理论体系与标准,并向世界傳播中国项目管理经验和思想。

项目管理是管理科学的重要分支,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是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将为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同时,也将发挥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多学科协同的优势,与其他专业委员会一道推动中国管理科学发展。

记者: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的主管单位是科技部,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未来会在科技项目管理和重大科研项目管理方面有所作为吗?

强茂山:是的,科技项目管理和重大科研课题是项目管理重要的应用领域,既具有项目管理的通用性,又有其独有的特征,科技项目管理将成为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研究和应用的重要方向之一。

记者: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近期会开展哪些方面的工作?中长期发展目标是什么?

强茂山: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近期的主要活动包括:(1)发展初始会员,建立会员制度;(2)组织行业专家开发“中国企业项目管理能力模型”,筹备每年一度的“项目管理最佳实践论坛”,选拔和培养优秀的项目管理师资力量,开发线上线下标准化课程,以服务于会员。

中长期发展目标包括:(1)发展企业会员和个人会员;(2)建立会员服务体系;(3)征集、评定,建立中国项目管理案例库;(4)结合中国文化背景和应用环境,发展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为项目管理科学体系做出中国应有的贡献。

点击现在 筑梦未来

记者:美国总统奥巴马不久前签署了《项目集管理改进与责任法案》(PMIAA),对此您有什么看法?该法案的签署会对国际项目管理领域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强茂山:第一,反映了项目管理学科的发展。近年来逐步构建起了由3P构成的项目管理理论体系:单一项目(Project)、项目集(Program)、项目组合(Portfolio)是企业运营和发展必需的三个层级,各层级的管理内容、目的、要点、目标不同。单一项目是以项目内工作间的“逻辑”为管理链,通过资源的调配管理,在既定的进度、费用、质量目标下完成工程(产品);项目集是以客观存在关联的一群项目“项目间的逻辑”为管理链,在满足其前端符合需求和后端获得收益的目标下为组织构建核心能力;项目组合则是将项目和运营统筹考虑,以资源(或狭义理解为投资)为管理链,在满足资源链不断的目标下对项目及运营进行识别、排序和资源配置,实现组织的健康持续发展。

第二,体现了项目管理学科的价值。项目集(program)管理是面向“能力构建”的管理,通过对本身相关的一群项目的启动、执行和管理,构建组织发展的核心能力。这里的“组织”不仅可以指代企业,也可以指代国家,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都非常重视项目集的制定与执行。我国提出的“一五”“二五”直至“十一五”计划中的“计划”一词,用英语表述就是Program(项目集),可见项目集管理价值的普世存在。

第三,适应了组织发展的阶段。任何组织对项目管理科学的应用,都是从强调竞争发展的单项目“单打独斗式”管理,发展到注重多项目间分享共赢的集约化发展。《项目集管理改进与责任法案》(PMIAA)适应了当前发达国家美国的发展阶段,因而能够签署通过。随着世界的发展,各个国家逐步从欠发达到发展中,再到发达国家,项目管理的3P层级管理必将得到广泛应用。

记者:作为布道者,您在工程项目管理教学、研究和实践领域耕耘了三十多年,能否请您谈一下现代项目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历程、重大里程碑?

强茂山:因为学识和经历有限,不敢对我国项目管理发展历程妄作“断代分析”,个人感觉主要经历了下述重要的飞跃。

(1)学习引进、模仿实践。我国改革开放后百废待兴、需要资金和管理支持,在国家财政部的领导和世界銀行、FIDIC等支持下,从师资培训到通过其对从业者培训,恭敬地学习项目管理知识,并在国际专家顾问指导下模仿实践项目管理,典型的实践工程如云南鲁布革水电站和四川二滩水电站等。在国际管理模式下的项目管理进度、费用、质量、绩效惊人,当时被称为“鲁布革冲击”。

(2)法规治理、建设业普及实施。基于国际项目管理模式在中国实践中的巨大成效,中国建设系统提出了系统的“业主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度”,并以法规的形式在行业内普遍实施,极大地促进了项目管理在中国的实践和学习提高。

(3)项目管理在多应用领域的普遍实践。随着项目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应用绩效的共识,逐渐从建筑工程领域拓展到IT、通信、制造、金融等各个应用领域,形成了广为认可的“一切都是项目”“一切都将按2Too+a6AhhU+Dqer3ZyjZjXjIvwgqGgeGFZpTg3z1PA=项目管理”的局面,实证了“项目管理是能最有效地整合资源,从而最高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理念和技术”,所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和普遍应用。

(4)单项目管理走向组织级项目管理,着力点重在项目治理。项目治理是给项目营造健康执行的制度环境,确保项目管理正确、顺利进行,它包括以合同为方法对参与单项目中的多组织(设计、施工、监理、设备供应等)治理;和以制度为方法对单组织中多项目的治理,由此确保以项目为引擎,动态借用多方资源,助推组织持续化发展。

记者:目前项目管理国际认证,如PMP、IPMP、PRINCE2等,都已经引入我国,其中PMP认证人数已经超过15万人,您认为项目管理可以为职业人士带来哪些价值?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下,您认为项目和项目管理对我国企业和经济发展具有哪些推动作用?

强茂山:你说得对,项目管理相关的持证人数与日俱增、迅猛发展。这证实了项目管理的价值,也揭示了社会、组织、从业者对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挚爱和追求。但业界(特别是实战界)也不要过分迷信各种证书或当持证者不能作为后又极端地认为其一文不值。大部分证书仅能证明持证者在理念和知识方面成为“专业人士(Professional)”,但可能因其缺乏经验和与实际文化、制度融合的经历不一定能做到正确或有效的作为。

不同认证资质的要求为从业者提供了其职业生涯建设的知识架构和成长阶梯。以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的资质认证为例,如上述问题所答,3P层级相应的资质PMP、PgMP和PfMP分别塑造了管理者从管好自己完成任务到管理一个团队来完成产品;到管理多个团队的项目为组织打造核心能力;再到将项目与运营联合协同管理以实现组织的持续发展。事实证明项目管理资质为从业者的职业发展和组织能力构建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切都是项目的环境下,项目成为一切组织持续发展的原动力。项目是一系列创新活动,需要以“临时组织”的形式集成组织内外拥有“先进成熟组件”的资源;运营是周而复始的日常性工作,所以以不变的“永久组织”形式达到“熟能生巧”。实践证明,以这两种组织形式协同管理的项目和运营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最高效且持续化地实现组织目标。

记者:在您看来,项目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强茂山:第一,在理念与框架层面,丰富和完善3P层面组织级项目治理;规范基于单项目的外部多组织治理(合同模式和采购机制)和基于组织的内部多项目治理体系(制度)构建;发展项目“商业论证”的理念和方法论,确保项目从“择事”的源头正确。

第二,在理论和实证研究层面,探索单项目管理模式、机制、方法和绩效间的机理关系,构建针对临时项目组织的微观管理模型;探索基于项目的企业管理中资源、能力、治理和竞争优势的机理关系,构建针对项目导向型企业(永久组织)的宏观管理模型。

第三,在方法论层面,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管理的创新日新月异。一是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人机位置和行为感知技术;二是基于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决策系统;三是以过程知识为核心的使能(enablers)积淀与管理;四是智能化、智慧化的多业多目标协同发展的生态链构建。

项目投资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企业 项目 投资风险

项目投资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经济单位合理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来获取将来预期的综合效益的一种投资活动。无论哪一种投资都必然带有一定风险,项日投资也不例外。虽然其拥有确切的地域范围,具有确定的起点以及终点,但是在整个项日的投资过程中,不确定因素仍然大量存在。随着投资实践的不断发展,企业项目的投资已经不局限于扩大再生产这一方面,而是跨出了行业的界限,走向了社会化,投向了许多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领域。这一切都在给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一、企业项目投资面临的风险及成因

(一)投资项目的选择带来的风险

每个企业由于其条件的局限性,在投资项目的选择上容易出现差错,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忽视宏观政策的影响。从我国现实情况看,我国的企业管理者的宏观政策的预测观念普遍比较薄弱,在项目投资的选择中,倾向于低估宏观政策调整的影响或者把宏观政策作为常量。这样必然会导致对各项目的分析失真,从而产生错误的项目选择,最终使得项目投资失败。

2.缺乏科学的投资预测方法。许多企业由于没有专业的投资决策团队以及高素质的投资预测人才,甚至没有投资预测这个环节。不科学的投资预测方法必然会导致项目的选择上偏重于企业的短期利益,项目产品的底端化发展,而忽视长期利益,不重视项目产品的高科技含量,最终会导致投资项目的风险加大。

3.不能获得充足的项目信息资料。项目信息资料的收集对项日投资风险的防范是非常重要的。综观国内外的知名企业,为了获取信息资料而大量动用资金以及人力的企业为数不少。但是仍然有许多企业缺乏一定的资金和人员,它们在此种条件的限制下就不可能做到这点。

(二)项目的投资过程中出现的风险

1.资金缺少的风险。资金的有限性是企业需要面对的一个最特点。而这种有限性又从以下两个方面决定了它筹资能力的有限性:第一,注册资本较少,缺乏一定的信用保证,很难取得银行的大额贷款支持;第二,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很多企业很难直接向社会的公众发行股票以及债券吸引直接投资。因此,在项目投资过程中,现代企业很可能会由于资金紧张而暂停甚至终止投资。

2.财务制度的不完善。许多企业由于规模不大,财务管理的意识不强,财务活动只是一些简单的现金支付行为。因此,企业的管理者不愿意在财务制度的建立上和财务人员的培养上加大投入,使得企业在项目投资中缺乏风险意识,难以应用先进科学的投资风险管理理论,最终加大了项目投资的风险。

3.管理混乱产生的风险。由于很多企业的管理制度在不断探索和完善,特别是在项目投资管理方面还没有形成固定的管理模式。因此,在项目管理实践中必然会出现一些管理差错,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投资风险。

二、应对企业项目投资风险的基本对策

1.梳理业务流程,完善风险管理制度。现代企业的风险管理以内部的控制为基础,而内部控制的首要任务是梳理业务流程进行风险管理。其本质就是要梳理流程、完善流程管理。就企业项目风险管理而言需要建立和完善可行性研究流程、项目决策流程等。企业还应当逐渐地实现流程的信息化、IT化、程序化以及固定化。

2.优化项目设计,规避环境风险。在企业项目投资的不同阶段,风险程度是不同的。项目最大的风险发生于项目投资的初始阶段,其早期的决策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企业的项目投资还会时候到诸如受工现场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的影响,企业应当及时地与设计部门沟通,根据施工条件,不断优化项目设计方案,控制项目投资成本。项目投资的某些风险是预测不了的,它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转化为损失,针对项目投资存在的安全事故风险,企业有必要在项目运行中建立一种文化、流程以及组织结构,通过企业管理层的支持与全员参与的结合,形成可持续风险控制体系,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3.多渠道筹资,分散融资风险。在项目投资金额较大的情况下,仅仅依靠企业自有资金或银行贷款进行项目投资,财务上难以承受,还会错过分散投资风险的机会。融资机制为企业提供了分散项目风险的机会。企业可以通过借入银行贷款和发行企业债券的形式筹集资金,可以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与股票投资者共同分担投资风险。

4.优化项目组织形式,规避管理风险。在项目整个周期中,会涉及到技术、资金、施工、监理等多个业务部门,就需要对它们的利益关系进行协调。项目参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协调取决于资源的配置规则,人们会在不同的配置规则下有不同的行为。项目法人制把项目的前期调研、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企业运营全过程的所有权利以及义务全部由一个人承担,有利于明确责任,避免推诿责任现象发生。

三、结束语

现代企业面对严重的投资风险,不是积极地采取风险分散策略,而是消极的采取风险承担或者不合理的风险转移方法,使企业承担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失去了许多良好的投资机会。所以现代企业应该树立正确的风险态度,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这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放生.投资风险控制的八个重点.经济观察报.2009:74.

[2]刘泉军.风险投资项目运行中的投资风险控制.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4).

[3]孙鹂.论我国投资项目风险管理.北方经济.2005(2).

[4]张润海.企业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初探.经济研究.2009(12).

项目投资范文第5篇

一、项目背景 产业背景:

2009年,物流产业第一次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性行业被写入国务院颁布的《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在规划里明确提出要提高我国物流行业的标准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同时,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位列振兴物流业的九大重点工程之一。

一时间,物流行业犹如一只生猛之虎,冲出了长久以来的束缚,并得到了的前所未有的关怀护行。但由于缺少建设经验与行业规范,猛虎前行的路在何方,该如何走并不明朗。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运营方在懵懂中,摸索前行。 在中国特有的物流现实环境下,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这条路子举步维艰。把现实中的物流产业流程和环节搬到网络上,并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创新,甚至变革和颠覆非常地不容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面临诸多因素的制约和挑战。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最核心问题——物流诚信体系建设悬而未决,关键功能——全程在线交易迟迟不能实现,诸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都只是在简单的信息供求交易层面止步不前。技术攻克的挑战,资源利用的局限„„厚厚迷雾阻隔前行之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这步棋是该进还是退,该如何调整定位,突破瓶颈,扭转局面,成为一大困惑。

随着国八条、国九条的相继出台,国家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科技十二五规划的陆续颁发,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运营方在改革与探索中又得到了更多宝贵的支持。同时,部分优秀运营方根据物流咨询的实战经验,努力整理出一套先进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理念和运营模式,并整合运管、银行、保险等外部资源,争取把平台功能落地实现。

通过在前两年试水、摸索、反复试验阶段过后,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在2011年终于有了实质性突破。以货运班车总站,城市配送等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重磅功能在以智慧物流理念为核心指导的成都、佛山两地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上实现。长久以来的局限开始在这里出现明显的进步。 目前,全国以上海、无锡、杭州、福州、广州、深圳、重庆等为代表的各一二线城市已陆续加紧推进本地域的智慧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

按照评判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好坏的标准:一个越好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越是能够覆盖越大范围,整合越多的地方资源,发挥对行业和社会的越大贡献。在此理念下,中国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已经迈出了与其他平台拉开距离的一大步。

按照中国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规划,全国将有三百多个地方站点将一一被点亮。这恰似一位高深的弈者,在雄鸡的棋盘上布局。随着“棋子”间持续不断地相互联系和影响,一张遍布全国的物流信息网将不断成型。在此布局下,中国物流经济将出现快速交融、流动的态势,犹如人体贯通的血脉。物流繁荣指日可待!

宁波国际智慧物流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园项目:

2010年8月9日,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IBM公司就“宁波国际智慧物流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园项目”举行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双方将就物流产业在管理、服务、技术、人才培养等重要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同时IBM公司宣布计划在宁波成立IBM中国开发中心(宁波)分中心及IBM中国开发中心物流行业解决方案中心。从此奠定了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宁波国际智慧物流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园选址于高新区中央商务区,面积约220亩,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0亿元人民币。项目建成后,将以已经启用的IBM中国开发中心(宁波)及IBM中国开发中心物流行业解决方案中心为核心,集聚各类软件企业100家以上,软件人才5000人以上,平台将串起园区整个智慧物流产业链,到“十二五”末,平台将实现100家企业在线交易,年线上物流业务交易额达500亿元,初步形成物流信息服务交互系统与物流交易指数系统,将使宁波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智慧物流信息服务产业基地。

一、宁波市智慧物流建设的切入模式 :

1.智慧港口建设模式。宁波作为国际港口城市和全国物流节点中心,其建设目标是要打造国际港口城市。因此宁波智慧物流建设要紧紧围绕智慧港口建设为中心,以智慧港口建设带动宁波港自身的发展,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推动宁波物流业的发展。利用互联网技术解决信息共享、信息传输的标准问题和成本问题。从而实现智慧港口的感知智慧;将系统论和优化技术用于物流的设计和改造,融入新的管理制度之中。固化新的流程或新的管理制度,使其得以规范地贯彻执行,从而实现规整智慧,并使物流在规定的流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实现发现智慧。同时提供优化操作方案,例如仓储存取的优化方案、运输路线的优化方案及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方案等,实现创新智慧。让港口与企业之间形成供应链,使供应链管理的作用上升,从而实现整个系统的智慧。

2.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营模式。第三方智慧物流不同于传统的第三方物流系统,它能利用传感器、RFID和智能设备来自动处理货物信息,实现实时数据收集和透明度,准确掌握货物、天气、车辆和仓库等信息;顾客可以在网上直接下单,然后系统将对订单进行标准化,并通过EDI传给第三方物流企业,从而实现系统的感知智慧和规整智慧。然后利用智能的模拟器模型等手段,评估成本、时间、碳排放和其他标准,将商品安全、及时、准确无误地送达客户,从而实现发现智慧和创新智慧。

3.物流园区模式。智慧园区要有良好的通信基础设施,共用信息平台系统,提供行业管理的信息支撑手段来提高行业管理水平,以实现感知智慧。通过对数据和流程的标准化,实现规整智慧,为建立智慧配送中心奠定基础。并通过发现智慧,发现其中问题,建立预警和协调机制,自动生成优化方案,使用户订货适时、准确, 尽可能不使用户所需的订货断档,保证订货、出货、配送信息畅通无阻。以实现创新智慧。在智慧物流园区的建设中要考虑信息平台的先进性,供应链合理的完整性,电子商务的安全性,以确保物流园区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快速安全运转,从而实现系统智慧。

4.大型制造企业模式 。大型制造企业模式要求制造企业里的每个物件都能够提供关于自身或者与其相关联的对象的数据,并且能够将这些数据进行通信。这样一来每一个物件都具备了数据获取、数据处理以及数据通信能力,从而构建由大量的智慧物件组成的网络,在智慧物件网络基础上,所有的物品信息均可连通,组成物联网,企业就有了感知智慧,能够及时、准确、详细地获取关于库存、生产、市场等的所有相关信息,然后通过规整智慧,发现智慧找出其中的问题、机会和风险,再由创新智慧及时地做出正确的决策,尽快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从而实现企业的最大效益。

二、港口特色孕育智能产业

如何打造区域经济特色,如何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宁波市委常委、副市长余红艺说:“宁波市是一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去年宁波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8亿吨,居国内第

二、世界第四,集装箱吞吐量超1000万标箱,居国内第

四、国际第八,所以宁波经济发展要紧紧围绕港口经济这个龙头来做文章,产业转型升级也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来做文章”。

在港口经济中最为活跃也是最为有发展空间的产业就是物流。数据显示,中国物流行业的成本高达30%,而国外物流行业的成本只有不到10%,如果物流行业的整体成本能下降10%,中国的产品就能提高10%的利润,所以物流产业的提升对整个经济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

宁波拥有物流企业近5000家,庞大的物流企业群体和得天独厚的港口基础为发展物流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产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所以宁波一方面强调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另一方面以巨大的物流需求市场来孵化物流信息服务业。基于这样的思路,宁波高新区启动了宁波国际智慧物流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园的建设。

通过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并带动物流信息服务业发展,仅仅是宁波转型升级的其中一个抓手。在宁波无论是城市经济还是相关的细分行业都有很大的转型提升的需求,而这些产业的转型与提升其实是伴随着特色新兴产业的孕育的。

三、智慧物流园带动产业升级

相对很多城市,宁波高新区虽然是国家级的高新区,但是园区的面积不大,人才和相关的新兴产业的资源也不如其他地区有优势。但是宁波必须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出自己的特色来。所以宁波高新区把打造研发园与支撑平台作为园区的特色目标,希望以此为整个宁波的经济起到倍增器的带动作用。 吸引IBM中国开发中心分中心和物流行业解决方案中心落户宁波,并推进与宁波的系列合作,正是宁波高新区打造“智慧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宁波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王海国说:“宁波高新区正在以基地模式来发展新兴产业,而物流软件产业基地是宁波高新区基地模式发展的第一步。IBM在中国的第四个开发中心以智慧物流为主要发展方向落户在宁波,为高新区建设智慧物流产业园项目提供可靠的资源基础、有效的产业优势和品牌影响力,我们与IBM双方公同规划,项目建成后能够聚集各类软件企业100家以上,软件人才5000人以上,实现年营业额5亿美元以上的规模。”

目前IBM在中国正在不断进行区域和行业市场的投资。据有关人士透露,未来几年IBM在中国的分公司的建设目标是70家,在这样的背景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资源拿到中国来。IBM全球副总裁、中国开发中心总经理王阳博士表示,IBM在宁波的开发中心需要聚集IBM的资源、中国物流行业的资源、全球物流行业的资源才能够开发出满足全球市场需要的一流的物流解决方案。根据王阳的说法,IBM在宁波的物流开发项目,将与大学、物流用户等产学研单位共同推进。这种开发模式将会成为IBM在行业解决方案开发合作中的重要模式。

四、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城市提升的重要性

面对后金融危机和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宁波粗放型的民营经济为主题的经济增长方式正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其要注重与国家“两化融合”发展战略相结合,与“三网融合”、物联网、3G通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与发展低碳经济相结合。 智慧城市是打造现代化港口城市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省委一直对宁波市的发展十分重视,要求宁波充分发挥港口优势,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和长三角南翼的经济中心。今年国务院批复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指出,宁波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国际港口的城市” 一个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必须拥有国际级的现代化港口和临港经济群,在区域乃至国际经济体系中应处于产业链的高端,是城市发展的领跑者和增长极,其临港城市必然是现代化国际新型城市的高级形态。一个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应当能充分挖掘、实时整合、有效配置城市的一切有形和无形资源,实现信息化与经济社会的高度融合,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高度结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领域全方位高效能配置,倍增运作。

五、 物联网的重要性

首先,物联网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物联网建设极大地提升了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存储以及信息处理的能力,为我们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支撑条件。第二,从产业的角度看,物联网产业是一种新兴业态。它的发展是完全符合我们转型升级、转换传统经济方式、寻求绿色发展的需求的。这是我们走智慧的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三,从应用的角度看,物联网将给我们的管理服务、生产生活带来很多积极的变化。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应用体系的建设将带来政府的高效服务及居民的便利生活。智慧交通、智慧电网、智慧城管、智慧医疗等智慧应用体系建设都是在建立在物联网技术及应用逐步成熟发展的基础上。 一是服务于港口经济,在智慧港口物流业发展上形成新的亮点。我们将依托宁波现代化港口区位优势,积极完善港口航运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大力推动以电子口岸信息平台、第四方物流体系建设为重心的智慧港口和智慧物流的发展,推动宁波港口物流业的品牌建设和服务提升,创造新的品牌优势。二是服务于集群经济,在智慧制造业发展上形成新的亮点。宁波传统产业发展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块状制造业经济比较发达,我们将通过新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把每一个块状经济变成一个智慧型集群,并精心构筑产业生态链和生态圈,加强产业间的协作,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三是服务于外向型经济,在智慧贸易发展上形成新的亮点。宁波是外贸大市,外贸经济竞争力在全国名列前茅,我们将立足于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特色,积极推进以行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专业国际贸易服务平台建设为重心的智慧贸易的发展,推进外贸企业经营、管理和服务模式创新,提高宁波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

六、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

1、服务贸易的加速发展趋势

2、服务贸易发展的高科技化趋势(科技革命推动及知识经济的到来,国际贸易也在全球呈现出知识化和高科技化的特征、高新技术的发展)

3、我国的现存问题:服务业发展滞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低,我国的贸易出口主要依赖于旅游出口,而运输、保险、金融等出口较低。

4、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偏弱,缺乏比较优势竞争力不强。

七、物流的特点

1.集约化。目前人们对集约化经营虽然有不同的理解,但是高效率则是其中应有之意。集约化经营之所以效率高,有两方面的主要原因:一是实现了社会化服务的大物流,二是物流技术水平高。在社会化服务的条件下,商业、仓储、港口、码头、(包括公路、铁路、航空等)、会展等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发达,委托代理机构健全,大部分企业都实现了物资采购的配送,第三方物流服务也较为普遍。同时,现代物流的技术高度发达,在上述各方面的基础设施基本上都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所以,生产效率很高,每个物流行业职工所完成的以市场价值表示的工作量大大高出社会平均数。而且作为第三产业的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

2.市场化。市场也称社会化。现代物流是市场化的产物,也是市场化高度发达的标志。也许有人认为市场化不能作为现代物流的基本特征。实际上,现代物流作业的各个方面都是在市场化的前提下实现的,没有市场化就更不会有完善的现代化的大物流。在市场不发达的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所有应由现代物流完成的工作全部由企业自己承担。将我国物流发展现状和国际上发达国家作一比较,更可以清楚地看出现代物流的市场化基本特征。在发达国家,几乎所有企业都实现了采购配送物流和产品销售物流的第三方服务,相比之下我国则少得可怜(不足10%)。这是为什么?答案就是市场化程度的差距。也许有人认为,以国家宏观计划调拨的方式不是也可以解决吗?殊不知现代物流是十分复杂的体系,各方面的配合十分严密,只有以市场竞争的方式调动各种因素,才能发展起来,任何超越市场机制的人工方式都是难以实现的。而恰恰相反,我国目前这种小生产的物流作业方式,本身就是计划经济遗留的产物。笔者相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具有现代特征的物流业也会逐步发展完善。

3.系统性。由于物流社会化服务本身就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其生产过程涉及到很多部门,很多环节,所以现代物流的生产过程体现了十分明显的系统性特征。而且物流涉及到的每一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起着各自的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物流产业。例如商业,有人认为物流不包括商业,其实不然,商业在物流中起着掘渠的作用。假定简单地说物流就是商品的位移是正确的,那么顺着什么方向位移呢?这里就离不开商业的先导位置。一个商人将北京的产品贩卖到广州,另一个商人将中国的产品贩卖到欧洲,这就决定了商品的流向,所以商业是物流中重要环节。再如运输,有人认为物流就是运输,这也不全面。运输可以说是物流的动力,是机械性的载体,它以各种方式将商品由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使商品的位移得以实现。再如仓储,尤如物流系统中的水库,仓储在物中起着蓄水池的作用,没有仓储就没有社会化的大物流。还有车站、码头、港口、机场、商检等,就是物流的闸门,开启闸门,商品就顺着事先开掘好的渠道,在运输工具的承载下流向目的地。以上各个方面(其实还有其他一些方面),都有各自的工作内容和程序,而且环环紧,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会化物流体系。

二、名词解释——智慧物流 ——概念

IBM于2009年提出了,建立一个面向未来的具有先进、互联和智能三大特征的供应链,通过感应器、RFID标签、制动器、GPS和其它设备及系统生成实时信息的“智慧供应链”概念,紧接着“智慧物流”的概念由此延伸而出。与智能物流,强调构建一个虚拟的物流动态信息化的互联网管理体系不同,“智慧物流”更重视将物联网、传感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通过以精细、动态、科学的管理,实现物流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网络化,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创造更丰富社会价值的综合内涵。

“智慧物流”是2009年12月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信息中心、华夏物联网、《物流技术与应用》编辑部联合提出的概念。 在2009年,奥巴马提出将“智慧的地球”作为美国国家战略,认为IT产业下一阶段的任务是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所谓"物联网",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认为,智慧物流是利用集成智能化技术,使物流系统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维、感知、学习、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物流中某些问题的能力。即在流通过程中获取信息从而分析信息做出决策,使商品从源头开始被实施跟踪与管理,实现信息流快于实物流。即可通过RFID、传感器、移动通讯技术等让配送货物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 ——背景

物流是在空间、时间变化中的商品等物质资料的动态状态。因此,很大程度上物流管理是对商品、资料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的管理。在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能物流技术流程中,智能终端利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感应、激光扫描等传感技术获取商品的各种属性信息,再通过通信手段传递到智能数据中心对数据进行集中统计、分析、管理、共享、利用,从而为物流管理甚至是整体商业经营提供决策支持。

据相关资料,2011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将达158万亿元,物流总成本占GDP约18.4%,与1991年的24%相比,社会物流总费的下降明显,我国物流行业的进步突出。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8.9%相比,高出一倍多社会物流总额,也意味着我国的整体物流成本仍处于高位,物流行业发展空间巨大,物流标准化程度低、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系统、提供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的平台发展缓慢等成为现阶段物流发展的制约。

在智慧物流概念出世的同一年,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积极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积极开发和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统(VICS)、不停车自动交费系统(ETC)、智能交通系统(ITS)等运输领域新技术,加强物流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研究。两年后,2011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持续强调,加强物流新技术的自主研发,重点支持货物跟踪定位、无线射频识别、物流信息平台、智能交通、物流管理软件、移动物流信息服务等关键技术攻关。适时启动物联网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示范。两项政策都从国家宏观层面,强调了发挥地理信息系统等关键信息技术,在物流信息化中的作用。

在中国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无锡提出了“感知中国”的理念,表示中国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11月3日,温家宝总理再次指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进入2010年,物联网成为当年“两会”的热门话题,“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也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据了解,2010年一系列物联网发展相关的产业政策将陆续出台。

基于以上背景,结合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考虑到物流业是最早接触物联网的行业,也是最早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物流作业智能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的行业。在2009年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信息中心、华夏物联网、《物流技术与应用》编辑部率先在行业提出“智慧物流”概念。

很多先进的现代物流系统已经具备了信息化、数字化 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可视化、自动化等先进技术特征。很多物流系统和网络也采用了最新的红外、激光、无线、编码、认址、自动识别、定位、无接触供电、光纤、数据库、传感器、RFID、卫星定位等高新技术,这种集光、机、电、信息等技术于一体的新技术在物流系统的集成应用就是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应用的体现。

智慧物流理念的提出,顺应历史潮流,也符合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自动化、网络化、可视化、实时话、跟踪与智能控制的发展新趋势,符合物联网发展的趋势。

华夏物联网总经理王继祥发表了“物联网推动智慧物流变革”的文章,在业界引起广泛反响。 ——信息平台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指基于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提供物流信息、技术、设备等资源共享服务的信息平台。具有整合供应链各环节物流信息、物流监管、物流技术和设备等资源,面向社会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管理服务、技术服务和交易服务的基本特征。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包括三方面的内涵:物流电子政务平台,用于政府监管和服务的职能,电子口岸即属于此类;除此之外,还有物流电子商务平台,用于供应链一体化网上商业活动;电子物流平台,用于物流运输全过程实时监控管理。 ——六大作用

一、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智慧物流能大大降低制造业、物流业等各行业的成本,实打实地提高企业的利润,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三方通过智慧物流相互协作,信息共享,物流企业便能更节省成本。其关键技术诸如物体标识及标识追踪、无线定位等新型信息技术应用,能够有效实现物流的智能调度管理、整合物流核心业务流程,加强物流管理的合理化,降低物流消耗,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减少流通费用、增加利润。

二、加速物流产业的发展,成为物流业的信息技术支撑

智慧物流的建设,将加速当地物流产业的发展,集仓储、运输、配送、信息服务等多功能干一体,打破行业限制,协调部门利益,实现集约化高效经营,优化社会物流资源配置。同时,将物流企业整合在一起,将过去分散于多处的物流资源进行集中处理,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优势,实现传统物流企业的现代化、专业化和互补性。此外,这些企业还可以共享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和信息,降低运营成本和费用支出,获得规模效益。

三、为企业生产、采购和销售系统的智能融合打基础

随着RFID技术与传感器网络的普及,物与物的互联互通,将给企业的物流系统、生产系统、采购系统与销售系统的智能融合打下基础,而网络的融合必将产生智慧生产与智慧供应链的融合,企业物流完全智慧地融入企业经营之中,打破工序、流程界限,打造智慧企业。

四、使消费者节约成本,轻松、放心购物

智慧物流通过提供货物源头自助查询和跟踪等多种服务,尤其是对食品类货物的源头查询,能够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放心,再增加消费者的购买信心同促进消费,最终对整体市场产生良性影响。

五、提高政府部门工作效率,助于政治体制改革 智慧物流可全方位、全程监管食品的生产、运输、销售,大大节省了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压力的同时,是监管更彻底更透明。通过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将大大提高,有助于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精简政府机构,裁汰冗员,从而削减政府开支。

六、促进当地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

智慧物流集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体现了现代经济运作特点的需求,即强调信息流与物质流快速、高效、通畅地运转,从而降低社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整合社会资源。 ——代表

随着物流业不断发展,智慧物流的也从理念走向了实际应用。基于智慧物流理念而建的成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前最流行的“云计算”技术融入到成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搭建之中,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按需服务。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可靠安全等独特功能。

可以说成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立是结合成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融合云计算、物联网和三网融合等最新一代技术,并具备多项独立知识产权,总投资超亿的现代物流公共信息示范平台。该平台于2011年7月正式投入运营。

作为现代智慧物流公共信息示范平台,成都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本着立足成都、辐射全国、连接世界的战略目标,将彻底改变传统物流的经营理念和运作模式,主要体现在:

一、 信息平台功能更新换代

二、 集在线交易、支付、监管、信息发布、产品展示、推广、营销终端应用为一体的复合功能的物流平台。

二、全新的市场价值定位

融合各条物流具体工作流,同时在第三方服务机构等主体的参与下,建立的一站式集成化服务的物流平台。

三、诚信体系的建立和导入 成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立了一套完备的物流诚信体系,引进第三方担保组织,解决平台承担和抗风险能力。

四、有力的控制技术和安全保障

在技术定位上,采用云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等新一代技术,打造的智慧物流体系的物流平台。

五、全新的信息平台服务体验,业内权威平台

成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将带给物流业内从未有过的服务体验,发布的信息在业界具有权威性。 行业现状(2011年)

初具规模的产业链发展

物联网的概念从产至今有十余年历史,伴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产业链的逐步成熟,并且国家府对物联网产业的关注和支持力度的不断提升,物联网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应用阶段。

物联网的产业结构主要包括芯片与技术提供商、传感器与供应商、应用与软件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网络提供商、运营及服务商、终端产品供应商、其他各感知产品提供商与用户等环节。

一、传感器/芯片厂商

其中芯片制造商包括RFID识别芯片、智能芯片等产品的生产厂家,如德州仪器、高通、联发科、展讯等。

传感器制造商包括RFID设备、传感器两大类产品的生产厂家,可细分为RFID识读设备生产厂家、摄像头、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一系列传感器设备生产厂家,传感器通信网络模块生产商等。

二、通信模块提供商

国内通信模块厂商发展较为成熟,其中华为、中兴国际知名,盈利能力较为稳定,拥有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国内通信模块厂商不仅生产通信模块,还生产配套的通信传输设备,从收入规模及盈利能力上看,该环节的盈利能力较为稳定。其中很多企业都专注于通信传输设备,比如光纤光缆的生产。

三、通信网络运营商

对于物联网数据传输提供支持和服务,包括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电力通讯网、专网以及其它网络等。

四、中间件及应用开发商

中间件是指衔接相关硬件设备和业务应用的桥梁,是目前物联网领域竞争的焦点。主要分为两类:传感数据采集中间件,完成传感数据从相关硬件设备的采集、过滤和合作。另一种为传感数据管理中间件,完成数据的存储、维护、访问、聚合。

五、系统集成商

系统集成商是指根据客户需求,将实现物联网的硬件,软件和网络集成为一个完整解决方案,提供给客户的厂商。部分系统集成商也提供软件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

六、服务提供商

行业领域的物联网应用系统的专业运营服务商,为客户提供统一的终端设备鉴权、计费等服务,实现终端接入控制、终端管理、行业应用管理、业务运营管理、平台管理等服务。

目前国内产业链各环节合作模式主要集中于产业联盟。除运营商外,厂商整体综合实力均较弱。目前产业联盟是产业链主要的合作形式。运营商是产业链的主导,扮演集成商和服务商角色,通过产品和服务购买的形式向产业链下游渗透。

将整体产业链按价值分类,硬件厂商的价值较小,传感器/芯片厂商加上通信模块提供商约占整体产业价值的15%左右,电信运营商提供的管道约占整体产业价值15%,剩下70%的市场价值均由系统集成商/服务提供商/中间件及应用商分享,而这类占产业价值大头的公司通常都集多种角色为一体,以系统集成商的角色出现。

形似神不似的传感网与物联网

在很多人的认知和表述中,总是将传感网和物联网“混”为一谈。虽然说,在一些语境中,两者强调的均是对现实世界物体的感知。但严格说来,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有其内在的联系和相同点,但也有着明确的区别。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的概念主要包括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传感网与物联网两者均是网络,均强调对现实世界的物体感知,可以用到相同的技术,也均要经过信息的传输。如:RFID技术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而在传感网的一些外延应用中,也可以把RFID协议作为无线通信协议之一;在探测已知物体属性方面,物联网中也可以在RFID模块中集成传感器技术,从而获取物品在物流过程中所经历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

根据网舟咨询智慧城市与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发布的《2011中国传感网市场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两者的区别如下:

1.传感网仅仅感知到信号,并不强调对物体的标识。

传感器仅仅感知到信号,并不强调对物体的标识。例如可以让温度传感器感知到森林的温度,但并不一定需要标识哪根树木。

物联网的概念相对比传感器网大一些。这主要是人感知物、标识物的手段,除了有传感器网,还可以有二维码/一维码/RFID等。如用二维码/RFID标识桌椅之后,就可以形成物联网,但二维码并不在传感网的范畴。

2.从目标特征上看,物联网探测的一定是已知物品,而传感网探测和判断的更多是未知的人或物。

传感网探测包括温度、湿度、噪声、光强度、压力、土壤成分、移动物体的大小、速度和方向等物质现象,并不针对标识的事物。

物联网通过对物体的标识,从而实现对物体的控制,达到物和物信息互联的目的。

3.从网络架构和协议上看,物联网与传感网也存在诸多不同。

比如:传感网节点自组织成网,没有固定的网络基础设施,也没有中心节点。而物联网需要有固定的网络基础设施和中心节点,强调的是多个事物通过中心结点实现互联。

4.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的出现还远需要假以时日。

当前,传感网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比如说有多个温度传感器组成、通过巡检方式工作的温控网,再比如具有多种声、光、电、机械甚至图像探测能力的安防网等,因此,传统意义上的传感网发展得已经很成熟。而目前物联网仅仅是个概念,真正的物联网应用还需要一段时间。

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无锡提出“感知中国”理念后,传感网概念随之在神州大地升温。其实,传感网并不是新生事物,当前已经处于第四代传感网发展阶段,整个行业也由前两年的热炒逐步趋于理性。

目前,国内传感网产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政策、经济、技术环境都有诸多利好因素,在环境监测、医疗健康、工业控制、设施管理、智能城市、智能交通、智能楼宇、智能家居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但是,传感网的规模应用尚需时日,当前存在着政策环境有待完善和优化、业界标准有待统

一、核心技术有待突破、产业链有待整合、商业模式有待创新等方面的问题和发展障碍,面临着来自技术和市场的双重挑战,这也将是产业一次重新 “洗牌”的过程,那些拥有核心技术、不断创新商业模式的企业将会掌握产业链话语权。

传感网行业的竞争将是全方位的竞争:产业链上下游间的竞争、国企与外企的竞争、国企之间的竞争、不同标准间的竞争、不同技术制式间的竞争等。

国内传感网市场潜力巨大。网舟咨询预测:到2015年,国内传感网/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国内传感器市场年平均销售增长率将达30%,有望达3000亿元以上的规模。

物流行业物联网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阻力

依据网舟咨询发布的《物联网分行业系列:2011中国物流行业物联网发展研究报告》显示,物联网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已经成为共识。事实上,物联网在物流行业也多有应用,但应看到,这种应用还是局部的,也是小范围的应用,离大面积的规模应用还有很远一段距离,且可以预见这一过程可能是困难和漫长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很好地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政策环境有待完善

一是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更多地还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显得“雷声大、雨点小”,特别是在资金的支持力度上需要进一步加大和落实;二是需要进一步加大物联网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以引导社会形成尊重知识成果、鼓励创新的氛围。

二、业界标准有待统一

物联网是一个多设备、多网络、多应用、互联互通、互相融合的一个大网,相关的接口、通信协议都需要有统一标准来指引。整体上来看,由于各行业应用特点及用户需求不同,国内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物联网技术标准规范,这成为了物联网发展的最大障碍。

三、核心技术有待突破

国内物联网产业亟待掌握核心技术。比如,传感器芯片作为传感网技术的核心,从技术到制造工艺,我国均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国内RFID仍以低端为主,高端产品多为国外厂商垄断,80%以上的高灵敏度、高可靠性传感器仍需要进口;又如,目前市场上超高频电子标签芯片大都以国外T I 、NXP、HITACHI、INTEL公司为主。高端的、核心的技术缺乏无疑对我国在国际标准制定竞争中产生影响,并严重削弱我国在该产业上的话语权。

四、应用成本有待降低

当前可以实现远距离扫描的标签每个成本要1美元或更多,一个解读器成本大约为1000美元甚至更多,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成本还包括接收设备、系统集成、计算机通讯、数据处理平台等综合系统的建设等。这对低利润率的物流产业可谓是难堪重负。业界预计,只有当标签成本将降低到5美分左右才可能得到大范围的应用。

五、信息安全有待加强

物联网同互联网一样,同样面临时一系列信息安全的问题,甚至会涉及越来越多的国家安全、企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的信息,因此一方面亟待出台配套保障信息安全、保护个人隐私的法令、法规,加强信息应用的监管;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加强信息安全技术的进步。但很显然目前,在以上两方面有待加强。

六、商业模式有待成熟

物联网的产业链牵涉面很广,涉及终端制造商、模块厂商、通信设备商、行业信息化运营商、应用开发商、网络运营商、系统集成商、最终用户等诸多环节。物联网在物流行业虽然前景广阔、相关产业参与意愿强烈、发展很快,但其技术研发和应用都尚处于初级阶段,且成本还较高,虽然已出现了一些小范围的应用实践,但是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和推广应用体系,商业模式不清晰,就一时难以形成共赢的、规模化的产业链。

七、行业互通有待破壁

由于标准、商业机密、安全等原因,以RFID为例,目前不论是交通、出入控制、电子支付还是公路、铁路等物流领域,都还只是在行业系统内部和企业内部的闭环应用,开环的应用还涉及到不同行业之间的利益纠葛,以及人们关注的隐私问题。而只有实现了行业内部、不同行业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才能真正发挥出物联网的价值,实现物联网的规模应用和发展。

——发展方向

当前,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正推动着中国智慧物流的变革。可以说,智慧物流将是信息化物流的下一站。董宝青表示,“我们要把数字物流、智慧物流作为物流信息化的标志语。”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物流技术协会董事长戴定一表示,智能物流标志着信息化在整合网络和管控流程中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即进入到一个动态的,实时进行选择和控制的管理水平。“这个方向肯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我国先进的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和推广水平仍然较低,自主创新和产业支撑能力不强,物流设施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和物品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

物流信息化的标准问题一直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我们要加快研究和制定物流信息技术、服务、编码、安全和管理标准,促进数据层、应用层和交换层等物流信息化标准的衔接,推动物流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

我国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建设还很不完善,系统内条块分割现象比较严重,难以实现信息的交换和共享,难以形成完整通畅的供应链,这最终将导致无效环节增加,物流速度降低,成本和事故上升。 《推进物流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十二五”时期末,要致力于物流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基本形成,关键的基础性标准、重点行业应用标准和服务规范的制定和宣贯成效显著。

在具体措施上,要急用先行,推进关键的基础性标准和重点专业、行业标准的制定与宣贯。根据《推进物流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推进汽车及零部件、食品、药品、纺织品、农资和农产品等重点行业物流信息化应用标准体系的逐步完善,促进数据层、应用层和交换层等物流信息化标准的衔接。

项目投资范文第6篇

信心比黄金更珍贵快速回款减少成本增加利润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出击全城营销全员工营销

走非常路策略钱用在刀刃上

走安利销售方式

具体策略:

一、老客户推荐策略

1、老客户上门或上单位,带上礼品(约200--300元),带上诚意,每推荐一个新客户,奖1000元,推荐10新客户,再补奖3000元。

2、召集安阳跑保险人员,举行产品推介会,每个保险人员推荐一个新客户,奖1000元。

3、召集老客户晚上聚餐,增进感情,介绍产品优势,每推荐一个新客户,奖1000元,推荐10新客户,再补奖3000元。

二、教师策略

寻找热心教师,每推荐一个新客户,奖1000元,推荐10新客户,再补奖3000元。

三、单位策略

主动联系友好单位,到单位去推销,单位主要负责人推销十套房,自己购房在正常优惠上,再去掉1.5万元。

四、各县城、乡镇、主要大村策略

1、发短信、进行派单,每个县,约需2万元。

2、寻找当地联络人,每推荐一个新客户,奖1000元,推荐10新客户,再补奖3000元。

3、在主要地段,考虑价格的基础上, 可做些广告。

五、派单策略

继续原派单,到乡镇、县城去,到安阳市主要单位去。

六、其他

1、直接按排售楼员,到客户家里或单位里。按排售楼员与客户吃饭。

2、加大催款力度,定房时,签定协议,协议上注明,一个星期内交到贷款40%。一次付清全部交清。否则不再接收此客户定房。

3、各县城、乡镇、主要大村到项目部应考虑车辆,中午考虑吃饭、送礼品等。(因为在县城、乡镇、主要大村一户可带动多户。)

4、加大现有售楼员思想教育,提高信心。

5、单页上用词直接,如“安阳东区最优位最低价一口价”等。如“无融资、无贷款公司”等。

6、每个购房户,在价格上,有原则,也要有方式。

上一篇:关于圣诞的祝福语范文下一篇:工作作风整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