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2023-09-16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 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由此可见,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 不仅要为用人单位输送业务素质合格的专业型技术人才, 更是要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品德的“中国梦”接班人, 从而全面落实党中央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殷切期望。

高职院校作为理论结合实践培养专业型人才的高等学府, 侧重于在锻炼学生基本专业能力提升的过程中, 完成学生角色的转换, 适应职场环境生活的过程中如何有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也尤为重视。高职院校的思政老师不仅与时俱进的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融入了诸多的现代元素, 而且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 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中, 让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不仅有丰富的内容, 而且更兼具深厚的内涵。

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

尽管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 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无论是从方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有明显的提升, 但是在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 给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不小的影响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笔者对部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进行深度调研之后发现,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所面临的问题还是比较明显的。

其一, 学生过度强调物质环境基础, 很难系统化接受思政教育理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均衡的确在一定的地区存在, 而这种社会资源的失衡所形成的以物质为唯一判定标准的现象, 导致部分与社会衔接较为紧密的学生滋生了“拜金主义”思想的苗头。贪图享乐的过程中, 完全罔顾了自己作为一名学生的社会职责与担当, 更无从谈及通过系统化的思政学习来正确树立自身价值观体系了。

其二, 学生片面理解职业道德素养, 很难适应职场环境的变化。很多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完成学业之后自行创业原本是值得提倡和支持的, 但是极个别学生在职场环境中急于求成, 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急功近利思想, 导致了其在完成学生角色与职场环境角色转换的过程中, 逐渐的失去了正确价值观目标。而这些因素在高职院校的思政教体体系中由于和教学实践联系的并不紧密, 因此在课堂环境中很难给学生系统地讲解清楚, 从而造成了理论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现象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出现。

三、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创新高职思政教育的措施

梳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可以发现, 表面上来看学生受到外部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思想波动比较突出, 但是其实本质上是高职院校的老师在教学环节中没有把握住思政教育的核心与重点。考虑到思政教育是一项长期且严肃的工作, 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扭转局面, 因此必须采取循序渐进的措施来逐步改变现状。

一是, 引入“天下大同”的思想,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古人云“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这种思想的核心在于强调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物质的确是促进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元素, 而且物质生活的基础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有利支撑, 但是, 并非每个人都喜欢荣华富贵, 信仰与理念才是指引人们向前发展的源动力和基石。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 其生理发育虽然已经达到了成年人的水平, 但是其心智发育根本没有达到成年人的水平, 很难有效辨识物质所带来的诱惑, 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转移注意力, 通过加强引导学生对“天下大同”的深度解读, 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基础, 如果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 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价值观体系格局, 确保学生的价值观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二是, 引入“善始善终”的思想, 帮助学生适应角色转换, 强调正确价值观体系的作用。对于高职学生而言, 可以归纳与总结的人生历程是有限的, 在根本没有真正体现出人生价值的过程中, 盲目且片面理解职业环境是错误的。作为高职院校的老师来说, 必须要给学生讲清楚, 人类似乎都是急于求成的, 喜欢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 看着那些很厉害的人, 心里满心羡慕, 于是希望有人可以给我们些建议, 希望有个人分享经验, 教他们怎么做, 的确有很多人分享了。但是这个过程需要一个基础来支撑, 那就是所有的事情都必须要有一个良好开始的同时, 必须具备完整的结尾, 这些需要学生在实践中结合老师所提出的思政教学观点去亲自印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高职院校思政老师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创新高职思政教育新模式, 不仅是为用人单位和社会输送了诸多优秀的专业性技术与理论复合型人才, 更是高职院校思政老师践行科学发展观、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准体现。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度推行, 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面临着创新, 本文就结合实际情况对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创新高职思政教育模式进行简析。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职,思政教育

参考文献

[1] 唐晖.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中微课模式的应用实践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7 (10)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

在我国提出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中,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最主要的内容, 也是其根本特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将体系中蕴含的深刻内容和具体要求充分展现出来, 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早在出现在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中, 并且在随后的诸多会议中, 习近平总书记进行了多次补充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24个字, 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我国追求的价值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中国, 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重要的理念内容;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美好社会的构想和愿景, 也将其作为党和国家长期追求的核心价值理念;对于我国公民的价值标准则要求公民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不仅是价值准则也是公民需要准守的道德准则, 更是评价其道德行为的价值标准[1]。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内在关联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是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本国特色, 能够明辨善恶美丑、是非黑白的价值标准, 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由来。它的建立有赖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特别是总书记在发言中指出中华民族最独特的民族标识就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也是保障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我国能够战胜天灾人祸、外敌入侵、民族分裂等众多困难,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优秀的传统文化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持, 这也是我国能够长期屹立于世界中的重要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就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也只有建立在优秀传统文化之上的核心价值观才能够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认同。

(二) 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但是二者并不相等, 也不存在包含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来源以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我国多年来积累的文化建设经验等为主, 在接受借鉴百家之长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例如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就是基于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就是基于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是基于个人层面的价值取向, 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方面的内容, 这是我国传统文化所没有的一面, 因此我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做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延伸与升华, 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2]。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资源是优秀传统文化

在社会主义的不断深入发展、在改革开放的具体落实、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进步中逐渐形成了现如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我国在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遭遇过自然灾害、遭遇过外敌入侵、遭遇过民族分裂、遭遇过恐怖袭击, 但是我国顽强的战胜了种种困难并且依旧坚挺的站立在世界东方, 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中国保驾护航。优秀的传统文化就像是肥沃的土壤、温暖的阳光、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充足的养分使其得到足够的成长, 最为中华民族的至亲血脉, 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铸就了民族之魂, 其中包含了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因素, 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脱离了优秀传统文化, 将成为一棵枯木、一汪死水, 失去了生命力和先进性, 根本无法适应残酷激烈的世界文化竞争, 也无法满足变化多端的世界文化要求, 更无法构建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 因此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需要优秀传统文化

我国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被看做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就是因为它将国人数千年历经风雨沧桑, 积累沉淀下来优秀的文化和智慧结晶得以保留与传承。在优秀传统文化当中可以寻找到民族精神与传统道德的身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构建中华文化体系中的精髓与核心, 需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发展支柱, 并以此为基础与广大人民群众携手共建美好的精神家园。从内容上来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例如无偏无私、无过不及的中庸理念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现如今中正和善、与人交好的礼仪文明;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的传统文化演化至今就是人类社会以道德伦理为核心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为天地立心, 立的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之心, 立的就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之心, 立的就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众之心, 在我国传统文化当中极其重视国家、社会与国民之间的和谐关系, 而作为现代中国理想标杆、道德准则和价值体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强调国家、社会与个体需要同心同德、万众一心, 可见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的高度总结, 也是中华民族一梦千年的价值追求, 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源泉[3]。

三、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 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基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充分深入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内在精髓,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融入与时代潮流相符合、与社会发展要求相贴合、与国人价值理念相统一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首先是传统文化中的爱国精神, 早在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中就能够体会到国人高昂的爱国热情;在“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诗句中体现出难忘固土, 渴望归乡的眷恋之情;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感受到中华儿女对祖国强烈的责任感, 而在“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诗句中更是能够体会到中华儿女与敌人抗争到底的反抗精神, 无论在任何时候这样强烈的爱国精神都将成为国家社会前进的内在动力, 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内容。在《周易》中提出的“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展现了强烈的自强精神, 而国难兴邦等顽强精神和奋勇向前的动力成为我国战胜各种困难阻碍的精神支持, 推动国家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 同样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得以保留。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孔子的仁爱理论则将人类关系从家庭伦理上升至全民族乃至全宇宙, 其倡导的自由博爱精神对建设和谐平等的中国社会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因此同样需要被纳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论语》中的“人之生直也, 罔之生也幸而免”“道千乘之国, 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则是提出人需要讲诚信、守信义, 用一颗赤诚之心真诚对待他人, 这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倡导和谐友善、诚实守信的价值理念相吻合, 也应该被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4]。

(二) 合理扬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所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 如今看来难免有部分地方已经存在愚昧落后、封建迷信的色彩, 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扬弃, 将其中与现代社会文明相符合的内容进行保留和传承, 将不符合时代发展的内容进行舍弃。当前面对残酷激烈的市场竞争、变化多端的市场要求, 无欲无求不仅磨灭了人类不屈的斗志同样也会给其带来一种得过且过的消极心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当中, 有些文化已经不再“优秀”也不能够符合社会时代发展的潮流, 因此不能够被引入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

(三) 结合时代特点创新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推移, 人类的价值理念和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 在此过程中有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原封不动的保留和传承, 有一些文化需要结合时代的特点进行适当的改变与创新。比如说早在我国传统儒家文化当中就已经提出实现“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自然境界, 将人与大自热看做是一个整体, 二者相互影响也相互制约, 若是能够顺应自然界的发展规律那么人类便可以得到持久的发展, 若是肆意破坏大自然, 违背发展规律那么人类将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当今社会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我国也提出了绿色环保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宣扬建设现代生态文明, 这与传统文化中的万物相生相克、和谐共存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此需要得到大力弘扬。而在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理念当中也认为人民群众是国家的根基, 实现老百姓安居乐业才是实现国家发展, 若是不顾百姓利益只会断送自己的统治地位。当今的中国是民主的中国, 倡导法治建设, 早已没有君主、皇权的概念, 但是以人民群众为基础, 为人民服务的传统文化仍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结合当前党风建设工作, 坚决打击官僚主义、享乐主义、贪污腐败等广场不正之风, 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 就是在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大中国[5]。

(四) 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力度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因此现阶段我国还需要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力度, 通过对优秀文化的重新解读, 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广大老百姓能够接受和理解, 因此在弘扬过程中不能盲目死板的要求国民阅读古代经典著作, 可以利用先进的文化载体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开设国学讲坛、传统文化知识讲座等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我国还需要在教育上加强传统文化的融入力度, 大力开设汉语课程教学, 注重国学知识的积累, 以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汉语综合运用能力为教育目标, 让每一位国民从小便能够接触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感知传统文化。

四、结论

总而言之, 我国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创建和谐文明、团结富强的民主社会, 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而宣扬和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正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和内在动力, 为此我们需要不断发掘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 积极吸收其中的精华养分, 并结合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潮流不断变化创新, 将其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利用充满中国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与广大人民群众一起携手共建美好的精神家园。

摘要:在全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当中, 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和提出了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指示。我国在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之后, 逐渐积累沉淀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为其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和精神支持, 只有在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才能够真正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工作, 在此背景下, 本文将重点围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春山, 何京泽.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 2015 (03) :43-46.

[2] 宋乃庆, 贾瑜, 廖晓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5 (04) :64-67.

[3] 黎昕, 林建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炼[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6 (09) :163-167.

[4] 陈泽环, 马天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讲话的体会[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5 (07) :55-60+9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一、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教学弊端分析

(一)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功利化

高职院校作为社会技术性人才的培养摇篮, 教学重点在学生技术素养提升领域, 教学大纲会安排众多实践操作课程和理论讲解课程,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不重视, 更有甚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课程。在这种理念下, 大学思政课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教学效果都无法符合时代发展潮流。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 这些人才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 一旦思想观念发生偏差, 则学生掌握的技能越高, 对社会危害越大。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在较强的功利性下进行, 要注重学生思想内涵的培养。

(二) 培养标准局限性明显

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 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因此, 学校在专业、课程、实践等领域都与市场紧密结合, 按照市场的标准培养学生。在这种理念指导下,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会过分强调职业道德, 此外, 教育内容同质化严重, 如通过讲解铁人王进喜等事例让学生树立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些教学事例与当代相隔较远, 且年代不同、社会背景不同, 过分强调毫不索取与当下时代脱节。这种“圣人”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感觉困惑, 在课堂中学到的内容也不会在社会实践中运用, 教学效果不明显。

(三) 优秀文化精髓宣传乏力

伴随着“国学热”, 部分高职院校看到了优秀文化在学生思想政治领域的作用, 纷纷将传统文化纳入思政课堂, 但是, 融入形式太过片面, 推广宣传形式狭隘。首先, 缺乏融合格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在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爱国情怀等层面都有涉及, 高职院校在思政课堂中的文化教育呈现出较强的片段式现象, 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模式。其次, 部分思政教师文化素养意识淡薄。部分思政教师重视专业方面素养的培养, 而对于其自身文化素养的培养意识相对而言较淡薄。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学对于高职学校的意义分析

(一) 引导学生树立健康人格

高职学生往往基础知识薄弱, 高考失利后通过学习一技之长希望能在社会中有一定的立足之地。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比较自卑, 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失落, 更有甚者感觉这一生就将如此堕落下去。中华文化精髓中, 彰显着自信的光辉, 比如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能激发学生的斗志, 进而激励他们为实现自己的青年梦而奋斗。因此, 高职院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思想政治教育, 可以引导学生以先贤为榜样, 通过自力更生养成健康的人格, 进而为社会做出较大的贡献。

(二)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评判标准

新一代高职学生是在互联网中成长的一代, 互联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他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然而网络在扩宽学生眼界同时, 网络中的浮躁、功利等不良观念也会扭曲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因此, 必须要加强高职学生的优秀文化教育, 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评判标准, 以仁义礼智信约束自我, 进而在正确价值观念引导下, 面对社会诱惑能够坚守住自我, 不追求人生捷径, 不羡慕奢靡、崇尚节俭, 做一个生活追求健康的年轻人。

(三) 增强学生精神底蕴

将传统文化精髓纳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不仅可以在优秀文化熏陶下让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价值评判标准, 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高职学生往往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 文学底蕴不足是高职学生典型的特征, 因此, 社会对于高职学生存在偏见, 认为他们只会在工厂工作, 生活没有追求。经过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 高职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历史典故, 对于成语、古诗词有一定的积累, 进而使学生成长为既有专业技能, 又有丰厚文化底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途径分析

(一) 优化教学内容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教学事例选取与当代脱节, 尤其是在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 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对此, 必须优化教学内容, 对中华文化精髓进行个性化选取, 提升教学效果。首先, 增加思政教学课时, 让学生每天都能接受文化熏陶, 以此浸润学生心灵。其次, 构建个性化教学内容体系, 根据学生的专业以及年级进行个性化教育, 在进行思政教育时能够选取符合学生专业的内容, 循序渐进提升学生文化涵养。

(二) 强化教学团队

高质量的教学效果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学团队。为了将中华优秀文化与高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完美融合, 必须提升教师队伍文化素养。在高职学校进行教师招聘时, 要着重考察应聘教师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功底, 确保招聘到高素质教师。此外, 要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 打铁还需自身硬, 若要教育出具备深厚文化底蕴的学生, 教师必须自身具备强大的文化基础, 才能在教学时灵活调度自己的知识储备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进而提升课堂趣味性, 确保教学效果。

(三) 增加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实践课程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局限在课堂中, 以老师为中心, 学生只是单纯的接受思想灌输。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产生较强的抵触心理, 进而导致思政课堂学生的出勤率较低, 教学效果不明显。然而, 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一样, 有较强的实践性, 通过不同的实践课程让学生感悟到优秀文化的价值, 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一方面可以通过国粹实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陶艺、刺绣等文化实践项目可以让学生沉心静气, 能够抵制社会浮躁心态。另一方面, 带领学生进行春游等集体活动, 让学生在观赏祖国大好河山同时开阔心胸, 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四) 创新教学方式

伴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 多媒体等高新技术在高职学校中逐步普及, 学校在进行专业教育时能够通过三维模拟、动画等形式进行教学, 但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则仍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对比之下使得思政教学方式滞后于时代发展。

因此, 在思政课堂上老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此外, 教师还可以借助学校网络平台打造国粹专题, 通过定期上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堂和小故事, 让学生能随时接受国粹魅力的熏陶, 让思想政治教育搭上高科技的顺风车。

高职院校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摇篮, 传统的教育模式重技术、轻思想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只会机械化的操作, 在文学素养层面基本没有储备, 这就导致了高职学生在社会中的地位较低, 会受到一定的歧视, 影响了高职教育的整体提升。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化, 各种文化、思潮的融合、冲击, 当代青年更要坚定文化自信, 自觉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成长为专业技能扎实、文化底蕴丰厚的时代新人。因此, 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完美融合, 进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从未间断的民族,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根源在于中华民族博大的文化精髓。伴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推进, 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坚定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自信, 并培养他们自觉抵制错误思潮的能力, 有必要强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深入融合, 确保高职学生成为符合中国发展潮流的技能型人才。本文从高职学校出发, 探析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桎梏, 将中华文化和思政结合的意义以及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优化途径。

关键词: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欧阳意.思想政治理论课视角下高职生文化自信教育实效性探析[J].大学教育, 2018 (1) :96-99.

[2] 任雁, 王静洁, 秦秀红.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思政教育中的探索与应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 (24) :13+21.

[3] 张运萍.传统文化传承与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创新研究[J].传承, 2014 (10) :66-67.

[4] 叶春林.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8 (30) :44-45.

[5] 陈小渊.新媒体时代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路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18 (10) :61-62.

[6] 童燕.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究——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经贸实践, 2017 (10) :28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 传统文化 中国画 审美

中国是一个富有审美传统的文明古国,中华文明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征,中国画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中国画艺术所固有的文化精神。因此,中国画所呈现出的审美特征离不开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 中国画蕴含的审美特征

中国画所蕴含的审美特征是中国传统文化全面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画审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中国画的本质就是反映中国文化,中国画的绘画准则则是依据“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以及“道法自然”的意境追求。用南宋邓椿的话说就是“画者,文之极也。”由此可见,中国画是一个文化性极强的审美艺术形式。

1 追求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中国画经历了悠久的文化沉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审美风格,其艺术格调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然”,即与人和谐共生的自然。中国画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浑然天成”的自然。

质朴纯熟的技法是创作高水平中国画的必要条件,就是要达到画与人情感的和谐共鸣。任何一幅优秀的中国画要想感动他人,首先要使作者创造出的作品感动自己,只有这样,所创作出来的中国画才是富有生气、具有价值的。正如中国古人对中国画的创作所形容的:“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中国画在艺术旨趣一向表现出博大的气度。中国画讲究“气”,气贯则神通。如顾恺之的传神写照《洛神赋图》,就特别注重人物的精神状态,画置于丘壑之上的谢鲲,形象地表达出了其林泉之志,充分地运用了气韵及浑然天成的和谐。

一幅优秀中国画的丰富感染力是其内容、形式以及各种技法间诸多因素的综合运用,是“浑然一体”中所体现的大气。中国画注重以自然为上的追求,更多注重自然和自然审美的价值。如隋朝画家展子虔的作品《游春图》,描绘了春天自然明媚的风光,游人们或在山间小路、或在岸边浅滩、或在河面游船,沐浴着春光的温暧,整个画面给人的感觉就好像远山近在咫尺却又非常的开阔。中国画重视生命感的表现,中国画家借助绘画将自身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将理性和非理性的探索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天人合一”、“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的最高境界。

2 追求文人的审美趣味

中国古代文人的标志便是诗、书、画、印,它们是中国文人士大夫特有的欣赏形式,所以一幅完美优秀的中国画大多是四者俱全,这当然与欣赏者的文人趣味分不开,它们具有的独特艺术形式深受大众喜爱和推崇,中国画所融合的诗、书、画、印具有浓厚的文人审美趣味,与中国传统文化和谐发展,相互借鉴,既自成风格,又可成为统一的整体,构成了中国画艺术的独特形式。

在中国画艺术史上,所有有成就的画家几乎都是人文修养很高的人,这也说明了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必须要具备全面的修养和独特的才情。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书法、绘画和篆刻关系非常密切。自元朝开始,文人在画中题诗用印十分讲究,就是通常所说的诗、书、画、印“四位一体”,换句话说,在中国画中把诗、书、画、印结合起来,才能使传统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既能丰富画面内容,又能提升画面境界,且更具中国艺术特色,给人以更全面的审美享受。

书法与绘画在诗、书、画、印四者的结合中关系更为密切。在美学艺术发展中,由于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的工具相同,二者相互作用。书法既表现出了画家的缜密细致,又充分体现出了书法家的潇洒飘逸。在中国画中,书法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画家多会题字在画面上,其书法用笔与画家所绘制的形象搭配协调,完全融入画面,构成中国画的另一种审美形式。如元代书画家赵孟 ,就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书画家,他就主张“书画同源”,他在所作的《秀石疏林图》上题字,大意是告诉人们书法用笔和绘画用笔是相通的,要想画好石头就要用好飞白笔法、要想画好竹子就要精通所有的书法、要想画好树木就要使用篆书书法等,并且也指出了优秀的绘画是通过笔墨韵味表现出来的。

中国画特别讲究“诗情画意”的表现,讲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绘画的抒情性表现,或者说绘画的诗的表现性,它是中国画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的充分体现。

诗、书、画对篆刻有很大的影响。中国画中的印章不但是用来表达作画者身份的,同时也是表达作画者精神追求的。中国画与篆刻有很多相通之处,都很注重虚实关系的处理,如长短、大小、曲直、粗细、轻重、疏密、浓淡。篆刻在中国画中即活跃了画面的气氛,以与中国画的审美风格融为一体,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蓄的文化特征。

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和风格,绘画、诗书、乐曲等言、意、形、神等都是追求淡雅清静的奇思妙想的意境。所以,中国画非常重视意境的创构,中国画意境求静,气韵求动,意思深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精神。

二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中国画的审美

中国画有着几千年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因此,有着博大精深的内涵和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中国画的审美特色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以及经典哲学,这些传统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画的审美。

1 宗教文化对中国画审美的影响

“儒、道思想”一直贯穿于国画之中。正如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志于道,据于得,依于仁,游于艺。”这句话充分解释了在儒家文化下中国画的基本审美取向。古人作画首先要学文,懂理论,会诗,因而形成了中国画的独特艺术风格。由于中国画里面融合了书法、文学、哲学等若干艺术形式,它们互相丰富、互相渗透,从而形成富有个性魅力的绘画艺术。

儒家文化中关于“刚健”和“自强不息”的思想对于中国文化的推动作用非常大,它们相互作用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独具特色的中庸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画的审美取向。在中国画中大多喜欢使用植物来说明中国的文化精神,以此揭示精神品格或情感。如植物中的梅、兰、竹、菊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下中华民族的精神似梅坚挺,傲寒绽放;似兰清幽,冰清玉洁;似竹有节,宁折不曲;如菊灿烂,老当益壮。如北宋画家文同就喜欢用竹子进行写意,用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和品格。又如,同南宋画家赵孟坚特别喜欢画水仙、兰、竹、梅、松等植物,他的《水仙图》线条精致细劲,用墨轻淡,表现出似是不食人间烟火,清逸情韵。

佛学自汉朝从古印度传入中国之后,佛学文化便对中国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其中的“色空”、“中道”以及“圆融”对中国画的影响更加直接。唐宋以来中国画家们受禅宗式的审美心理影响,即直指“本心”、讲究悟境,它赋予中国画家敏锐独特的理论艺术启悟,使他们在审美心理越来越趋向内心的精神感悟。审美情趣由豪迈、激情转为婉约和恬淡远逸,因此,在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思维中具体表现为自然恬淡、空灵幽寂、微茫玄远的审美境界。如董其昌的《画禅室随笔·随笔》即是为了从眼前景物中提炼出形式语言,其意表现的就是淡泊自然,自证自悟。

中国画受佛学思想的影响,把中国画推向了更注重内涵与深度的艺术,并由此创立了中国画的“意境”学说,形成了完善的中国画艺术风格和审美特点。如吴道子所绘的《地狱变相》,笔力饱含怒鬼的情感势态,那阴惨的鬼神在他的描绘下,好像真的要从墙壁上跃下,令人浑身发冷,毛骨耸然。

道学的形成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融会了中国原始宗教、哲学思想、古代科学理论等,有其独特而完善的思想体系。中国画从线描技法到大写意技法的发展证实了老子的论述,即“画道无常,意理随机”,它集中体现了在中国绘画中产生的中国古典哲学思想“求变”的创新思想。而中国画中的技法及构图形式的表现之“师法自然”也是缘于老子的《道德经》。再如,中国画常提到的“气韵生动”也是出自道家提出的“精、气、神”。又如,五代后梁画家荆浩所绘的《匡庐图》,他用具有阴阳向背的“真”来体现视觉上的空间美感。荆浩用道家朴素的直观,表现了“静心”或“养恬”的精神状态。

综上所述,儒、释、道文化对中国画审美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也就是说中国画的发展和创新一直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由于有儒、释、道文化的润育,才形成了中国画独具特色的审美艺术风格。

2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中国画的审美影响

传统的中国画是传统的中国式思维方式,贯穿了中国先贤的哲学观点,即中国画坚持主客体合一,它影响着中国画的审美取向,使得中国画的创作在精神上追求一种自由的表现,即中国画家必须具备远尘、脱俗的生活态度和审美心胸以及专一、自由的精神境界,才能创造出出神入化的山水画,这种哲学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艺术思维。

如王微的《叙画》就是写给颜延之的信,认为“图画非止艺行,成当于易象同体”,其意在于强调精神因素,即情感和美学意味要浓,借此表达一种带有哲学色彩的精神内涵。

三 中国画与中国审美文化互为影响

中国画是一种艺术,它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观,孕育着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蓄的博大思想,并讲求中国传统文化的尽善尽美,构成了中国画追求完美统一的艺术风格。如中国画的主要表现题材中,郑板桥的刚直不阿、陶渊明追求田园式的隐逸生活,这都是文人士大夫引以为骄傲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情趣,给无数骚人墨客提供了吟诗作赋的美好情趣,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审美格调。

1 中国画的发展对中国文化审美格调的影响

在中国画艺术的创作风格中,可以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对于审美的感受,一幅优秀的中国画是用诗来说明画的音韵,同时,画又衬托出了诗意的完美,它好比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如北宋以来画院考试命题的诗句如“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就是需要用“藏”的表现手法来突出内容的含蓄以及诗意境的绘画创作思想。唐、宋、元、明、清的诗词与绘画是诗人、画家们溶化在心灵深处、在对静谧自然的关照中顿悟的审美的境界,即“画不入禅,意必肤浅”。

因此,中国画的意境是中国文化精华部分的集中反映,自古以来,中国画都与诗书相结合,成为人们追求人生审美的一个部分,这使中国画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审美格调,表达出特定时代的思想感情。如元明时期的画家由于社会动荡,像平远的山水画大行其道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缘于他们借助书画表现自己高洁孤傲的气节,影响了那个时代的审美风格,受到这个清新简洁的影响,家具也主要以木雕为装饰,建筑等也出现注重细节和情调处理的江南园林风格,改变了唐宋时期奢华绚丽的风格。

2 中国画的独特风格反映着中国文化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派生物,是中国古代文人文化修养的一种重要体现,正如我们前面所述的梅、兰、竹、菊等都是文人们用来表现自身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中国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前代的绘画对后代的绘画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后代的绘画又会继承前代绘画的精神。中国画的生命艺术从一万多年前的岩画,一直能延续到今天,其根源在于优秀文化传统的延续性。所以,中国画应该保持自己的民族艺术特色,因为,传统的艺术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四 结语

中国画代表的是中国文化,它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孕育着中国画的艺术,给中国画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中国传统文化是将中国画推向世界艺术之峰的巨大动力,因此,中国画要发展,就必须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画的发展更加繁荣和完美。

参考文献:

[1] 苏丹:《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画审美的关系探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2] 何志明、潘运浩:《魏晋六朝书画论》,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

[3] 李德仁:《道与书画》,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

[4] 贺志朴:《石涛绘画美学与艺术理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作者简介:吕冰,女,1978—,内蒙古乌兰察布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美术、油画艺术,工作单位:青岛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不仅对古人的修身、齐家起着重要的作用,更对今人的教育、成长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让我们一起聆听古人那些经久不衰的家训,收获更多成长。

中国古代有“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说法,意思是說一个家族的遗泽,随着时间的推移,五代之后就消失了,这其实是民间“富不过三代”的另一种表述。

但是,历史上也有不少家族跨越了这样的陷阱,历经数代依然源远流长、根深叶茂。比如人称“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的钱氏家族,近代就出了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两名外交家、三位大科学家、4个国学大师、5位政协副主席以及数十位院士。

你一定很好奇:这样的家族究竟有什么了不起的秘诀呢?无他,靠的就是家训的鞭策和家风的熏染。你可能更好奇了:家训何以能有这样神奇的作用?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解决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家训。

30年前,我参与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华文化通志》的编写工作,承担了《家范志》的写作,其中开篇就给家训下了这么一个定义:家训是父祖长辈对子孙后代的训教,是前者为后者制定的立身处世、居家治生的原则和教条,它是借助尊长的权威,加之于子孙族众的又一重针对性强、目的明确的道德约束。

对于家训的理解,显然不能停留在概念的定义上。通过对家训内容、形式和性质的辨析,我们对家训的意蕴会有更加清晰和深刻的认识。

从内容上,家训分为两类。一是着重于家庭子弟的道德修养,教授为人处事之法,这是家训的核心内容。在宋朝以前,这几乎是家训的唯一内容。宋朝以后,家训涉及的方面越来越多,但如何立德修身、为人处世依然是最主要的内容。

二是集中于居家治生,即如何居家过日子。陆九韶的《居家制用》就专门讨论了居家日用的原则和方法,其中所提出的量入为出、用度有准、丰俭适中的基本精神为历代所宗奉。此外,有关祠堂、义庄、学塾、祭祀等的管理规定,可以看作是家训中的专项规定。

从形式上看,家训可以分为训诫活动的家训和文献形式的家训。所谓训诫活动的家训,就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落实在文字上。我国最早的家训就是训诫活动的家训,先秦的家训都是如此,它们之所以能流传到现在,是后人追记的结果。

文献形式的家训则是以书信、规条等形式呈现。或许是教训者和教训对象分处两地,无法耳提面命,不能当面训教;或许是训诫者希望训诫对象郑重对待,永远记取,便采用了手书的形式。两汉时期以书信教子十分普遍,刘邦就有《手敕太子》,是“手敕”,而不是口说。

显然,较之于一时的口头说教,以文献形式出现的家训,有着更为持久的意义和更为深远的影响。如果说训诫活动的家训是文献形式家训的基础,那么,以文献形式出现的家训则可以看成是训诫活动家训的升华。

从性质上看,家训可以分为非规范性家训和规范性家训两种。所谓非规范性家训,是针对一人、一时、一事的训教,为什么要训教,有具体的原因;怎样训教,有具体的内容;甚至训教的效力如何,也有具体的结果。这类家训具有针对性强、目标明确、性质单一的特征。先秦时期训诫活动的家训和两汉时期以书信为主体的文献形式的家训都有这样的特点。

规范性家训则不同,具有普遍意义、不再是针对一人一事教诫,而是着眼于一个人的一生,为了一个家族的世世代代。规范性家训很少列举具有鉴戒性的事例,而往往以原则性的条文出现,比如被尊为“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

看到这儿,你心中是不是已经有答案了?不妨反观下自身,看看你家的家训是什么,对自己有怎样的影响和约束,相信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传统文化;足球;影响

文化土壤是足球的母体,尽管足球还受到种族、体能等因素的影响,但无疑文化也是其中一方面因素。中国现代足球经过改革,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正在与世界接轨。本文首先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基本特征,以及包含哪些主要内容。然后从中国传统文化对足球运动发展的促进和阻碍两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传统文化对足球的深层影响。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融入到足球运动中,将文化对其的负面影响摆脱掉。使文化与足球更好的结合,更好的融为一体,这便是探讨文化与足球影响的价值。并且吸取各国丰富的经验与风格,使其与自身现状相结合,最后变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这才是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最好的方法。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简述和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数千年来中华民族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历史长河的文化积淀,它博大精深,其内容包括极其丰富的物质成就和无比深厚的思想内蕴,渗透着中国人民的哲理和智慧。

二、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制约中国足球发展的因素

一般来讲,衡量一支球队的水平至少应从以下因素去分析,即球员的技术水平,球队有没有核心的球星级球员,核心球员的技术水平,训练管理水平,教练指导比赛的能力和水平,球队的价值取向,球队是否团结,球队有没有大的比赛经验等。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制约足球运动发展

现代足球运动的特点体现在一个“争”字,即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和斗争,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崇尚个性的张扬,高度激烈,对抗性强。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讲究一个“和”字,讲究“天人合一”,即讲究人与宇宙及个体自身的协调,统一,和谐,讲究永远不超越“中”的度,没有争强好胜的思想,这种提倡中庸,崇尚中和的道德思想,要求人们舍功利取仁义,安于现状,使中国人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造成了习惯性的社会心理定势和伦理氛围,所以,从深厚民族生活中生长出来的我国古代足球运动“蹴鞠”体现的就是一种娱乐性质和表演性质。

2.中国传统文化更多的是重文轻武,重静轻动

体育运动被儒家视为玩物丧志之举,自汉代大兴儒学之后,尚武之风大衰,而重文轻武之风则益盛。造成“秀才挟弓矢出,世人以不才目之。”的情景。古代人们鄙视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形成的社会风气,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由于剧烈的体育运动为世人所不齿,结果使一些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沦为宫廷宴会上的表演娱乐节目,失去了体育运动的本意。

3.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向性抑制中国足球的发展速度

有人认为西方民族是一种外在超越型的性格,而东方的中国则是一种内在超越型的性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向性是儒家思想晚期和佛道融合的产物。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足球运动发展有利的因素

悠久的中华文明,一直是我们的自豪与骄傲,优秀的中国文化一直是我们生活中所遵循的准则,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就像一条河流,我们只是这条河流中的一滴水,永远也不可能真实的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容性

中华文明之所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关键在于其具有宏大的包容性,包容性是中国文化的一大优点,它可以同化任何文化[7]。唐朝盛世,因其包容了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并与中原文化融为一体,事业才有大唐盛世的辉煌,直到现在,外国人还都知道中国的代表服装是“唐装”,而国外中国人聚集的地方被称为唐人街。

2.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传统文化中的兵家思想

中国人的骨子里就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国的近现代是一段多灾多难的历史,八国联军的入侵,改朝换代的动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等等,让我们的民族饱经血泪,但无论多么艰苦,我们都没有退缩过,因为我们有一种精神叫做自强不息,把这种精神运用到足球中,一定可以使我国的足球发生从内到外的本质的变化,其实自强不息也正是一种可贵的体育精神,不坚持到最后一秒决不放弃,而现在我国足球却未能将自强不息融入其中,中国足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成长,发展。却又好像在传统文化中迷失了自己。足球场被称为没有硝烟的战场,如果把我国的兵家战术思想运用到足球运动或足球训练管理中,一定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3.中国传统文化能净化足球

现代足球运动是对野性的极端热望和有力弘扬,是野性与文明相结合而生成的一种特殊的美,然而这种野性美却经常被球员或球迷们演绎成一种野蛮的暴力。

四、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足球存在着冲突,我们要想提高足球运动水平,就必须将二者有机结合,消除他们之间存在的严重冲突。吸取传统文化中有利于足球运动发展的精华,为更好的提高足球运动水平服务,改善或摒弃那些不利于足球运动发展的文化,使中国足球形成自己的风格。

参考文献:

[1]马国义.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解读我国足球落后的原因[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5,(2):14-15.

[2]胡德同,刘健.民族传统文化对现代足球运动的影响[J].九江学院体育学报,2006,(2).

[3]田祖国,陈云.中国足球与儒家文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7):7-9.

上一篇:小学高级职称论文范文下一篇:感谢磨难议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