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热点论文题目范文

2024-01-22

宪法热点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2、如何做好党报的社会新闻报道

3、语文教学中如何增加社会性

4、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抓住四个重点

5、公益广告传播基点、心理及策略研究

6、今日传媒.社会舆情.法律问题(三篇)

7、一位泰国华裔的传媒帝国

8、评史也应“以人为本”

9、新《著作权法》的价值考量

10、中小学数字公民素养教育渐行渐近

11、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活味

12、试析在社会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14、传播学视阈下的“无痛人流”广告研究

15、四年制城乡规划专业社会类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16、浅谈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17、医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政策学课程要素分析

18、Z世代为何执迷买买买

19、搭建实践舞台 活动多姿多彩

20、从政治角度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的逻辑理路

21、关注社会生活,引入源头活水

22、从微博问政到微博议政:网络民主的扩展与延伸

23、房地产调控政策对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影响的调研报告

2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体验式教学法探析

25、开江质询案的范本意义

26、例谈语篇分析在高中英语深度阅读中的应用

27、立足案例,关注学科育人价值

28、论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管理的推进与创新

29、语文教学怎样结合社会生活

30、竹溪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31、把握时代脉搏加强学科知识分类指导

32、2012,改革期盼与地方实践

33、重建信任: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根本所在

34、中国公共政策监督失效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

35、报纸民生新闻的采编特点探思

36、社会史观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运用过程

37、基于一贯制的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

38、社会史观在历史科高考中的体现及备考策略

39、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性

40、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创新:非均衡性及其应对

41、“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份富有挑战性的考卷

42、王飞和六桂地:不满足,就再次出发

43、精准扶贫考验企业四个能力

44、基于STS教育的高中化学教学案例

45、践行“四种理念”促进社会管理

46、“金招牌”是如何炼成的?

47、学习研究社会工作的回顾

48、论网络媒介的公共话语空间及其制度培育路径

49、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结合社会生活

宪法热点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今天***,是宪法宣传周第一天,主题是增强宪法观念,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法制化进程。去年主题是学习宪法,依法维权,建法制之城。宣传周延续到12/4,而12/4这一天又恰好是第*届全国宪法宣传日,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去年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今天讲话题目维护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我们讲的宪法一词是怎么来的呢?最早是从拉丁文翻译过来的,原意是“解决纠纷”、或是“组织”等,后来又被日本人将它翻译成宪法。在古罗马帝国把宪法看成是皇帝颁发的“诏令”、“大敕令”、“谕旨”等。我国古代也有宪法这个词,比如在国语中有“赏善罚奸,国之宪法”之说。但这些外国的、古代所说的宪法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宪法是完全不同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所以现在我们讲的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就是一个根本大法。

这部宪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有序言、四章、138条。

第一章《总纲》,主要规定了国家性质、政治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各民族之间一律平等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社会主义法制原则、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行政区域的划分等根本制度和一系列的基本国策。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总纲》中关于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原则规定的延续。它规定公民在法律、政治、人身、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公民对国家、社会以至家庭内部等方面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规定公民在享有自由和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三章《国家机构》,主要规定国家机关组织系统、组成、任期、职权和组织活动原则。

第四章《国旗、国徽、首都》,主要规定国家标志和国家最高领导机关所在地。我们国家国旗是五星红旗。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首都是北京。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宣传宪法,那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但要知道制定一部好宪法那是不容易的,可以这样说是经过长期斗争,用无数次的成功和失败才换来的: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计算,在围绕国家制度这个问题上,就曾经出现过三种不同的阶级所要求的不同的宪法,第一种是从清朝到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所制定的宪法,第二种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盼望多年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第三种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宪法,而这部宪法直到才获得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的名称就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但在以后的日子里又曾经多次修改过宪法,因此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一部真正能够体现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宪法那是不容易的,我们应当备加珍惜和爱护。

同学们弘扬宪法精神是向我们提出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是向我们提出的目标,因此只有弘扬好宪法精神,才能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让我们运用好宪法所赋予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同时履行好宪法所规定每一个公民的基本义务,并在宪法精神的指引下,为促进个体生命的张扬和健康发展,为促进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而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中小学生弘扬学宪法讲宪法演讲稿范例

尊敬的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四小的zz,我演讲的题目是:"精彩人生路,法制伴我行"

当我们呱呱坠地,来到人间,便成为一名幸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儿时,我们能享受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上学了,我们又能享受《义务教育法》的保护;长大了,成人了,我们有《婚姻法》的保护,有《宪法》等各种法律的保护。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会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当我们惶惑时,我们可以用法律的条文来规范和约束自己。

曾记得六岁时为了上学同妈妈的一场"官司"。那时,我家还比较穷,家里要支持姐姐上学已经很吃力了,妈妈想让我晚两年读书。开学时,看到同龄的儿时伙伴都背着新书包高高兴兴的上学去了,我很伤心,哭着去找舅舅。舅舅来了,他搬出《义务教育法》说服了妈妈,我好高兴啊,我第一次知道了法律的威力。自此学习法律就在我心中扎下了根。

《义务教育法》让我顺利入学,掌握法律知识,我还给爸爸帮了大忙呢。前年,我爸爸在一个工地打工,工程结束,黑心的老板还一直拖着工资不发。家里等着钱用,爸爸很着急,很郁闷。爸爸一冲动就想联合工友去武力讨要。听到消息,我忙劝住爸爸。我对爸爸说"讨要工资可以用《劳动法》呀",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找来《劳动法》和爸爸一起学习,我们找到了讨要工资的合理办法。最后在劳动监察大队的帮助下,爸爸他们讨回了工资。叔叔们都夸我懂法律,办法好。听到夸奖,我好高兴,好高兴啊,心里像喝了蜜一样。

这真是:

依靠法律来护航,一言一行记心上;

谦和恭让莫逞强,结交朋友要思量;

学校家庭是港湾,四海为家法律帮;

烟酒毒品莫沾染,五脏六腑免遭殃;

正确上网不上瘾,努力学习是正章;

遇到危险快报警,长治久安有保障;

多听师长良言劝,十字路口不彷徨;

学法用法记心上,百年树人做栋梁;

千里之堤防蚁溃,万家平安万年长,万年长。

中小学生弘扬学宪法讲宪法演讲稿范例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五年级的岳小芊,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法律在我心中》。

不瞒大家说,法律对我来说,只是一个神圣而又模糊的名词。我曾纳闷,我还是一个小孩,法律跟我有什么关系吗?带着这个疑问,我求教我最信任的人--------

老师说,法律是明媚的阳光。阳光照耀之处,耕地、河流、森林、草原、湿地、野都生动物等等都有相应的法律保护着,法律的保护使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大自然更加和谐。

妈妈说,法律是一件安全的外套。人从一生下来开始,法律就对幼儿、小孩受教育、婚姻、生命财产不受侵害、社会医疗保障、老年抚养等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法律的保护让我们快乐地成长,安全地拥有,幸福地生活。

爸爸说,法律是行动的指针。像我们开口不能骂人,伸手不能打人一样,我们的言行都要受到法律的约束,同时也受到法律的保护。大人们每做一项工作,每签订一个合约,都要涉及到很多法律条款,法律使我的保护们的社会运行有序,和谐相处,健康发展。

哦,原来法律并不遥远,它就像空气、水、或面包一样,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须臾不曾离开。正是它,使人类远离丛林法则,创造今天灿烂而辉煌的文明。就像河流离开河床就会泛滥,大雁离开雁阵就会坠落,电脑离开防毒网络就会瘫痪一样,我们人类如果没有“红灯停,绿灯行”,交通就不会通畅,如果没有“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社会就会混乱,甚至走向消亡。法律就像一张无形的安全网,覆盖着我们生活的天空。

由此可见,加强法律的教育和培养守法意识同等重要。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更应从小学习好法律知识,遵守法律和社会规则,将来成为一个文明、诚实、守信的人,成为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宪法热点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什么?

三个建设怎么办?

1、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怎样进行思想道德建设?

3、怎样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文化对人的影响:

材料背景:(如京剧进课堂、唱红歌、CCTV《童心回放》、庆祝建国60周年大片《解放》、《东方红1949》等,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等)

涉及到的知识点:

1、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

3、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4、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5、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6、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7、中华文化力量的表现

8、科学文化素养的增强及其根本意义

三、高举爱国主义旗帜

材料背景:开学第一课“爱国主义教育”、60年国庆大阅兵

问题设计:青年学生(中学生)怎样践行爱国主义?或怎样永远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答案要点: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2、爱国主义应表现在实际行动中(教材P75小字)

3、爱国主义的特点、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教材P75一段)

四、加强文化建设

材料背景:网络腐朽色情文化、3G手机色情、不健康文化的传播、其它大众传媒的不良信息

涉及到的知识点:

1、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2、文化市场越活跃,文化产品越丰富,文化生活越繁荣,越不能放任自流,越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3、文化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的、落后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阻碍作用。

4、我们越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越需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5、奏响主旋律、文化激荡看主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6、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使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7、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8、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9、加强社会主义和新价值体系建设。

10、不断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五、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与钱学森之问

背景材料:

(一)享誉好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同志因病于09年10月31日8时6分在北京逝世。钱学森走了,成为光照人类心灵的精神星座。我们还能培养出钱学森这样的大师吗?从钱老对温家宝总理的诤言中,我们可以读出他在三个方面的忧虑,一是对中国教育体制弊端的忧虑:二是对学生没有创新意识的忧虑:三是对由于没有创新精神将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忧虑。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二)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新名词低碳经济。

问题设计:

1、为什么发展教育?怎样发展教育?

2、为什么创新?怎样创新?

3、为什么发展科技?怎样发展科技?

六、两岸交流加强、统一步伐加快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

素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有利于推进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2、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有利于维护两岸共同的中华文化传承,加强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

3、中华文化的特点: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举办有利于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

七、发展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背景资料:①直接把两会从人民大会堂延伸到了网络上②民主决策③干部问责④网络反腐(南京周久耕案)⑤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等

涉及到的知识点: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需要也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

八、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背景资料:①领导人之间的国事访问。②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等。③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2010年新年贺词《共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未来》

涉及到的知识点:

1、文化交流的意义:

2、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与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文化既有古今和地域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有着深刻的文化根源,并将推动和谐世界建设。

3、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国内问题也会用这一原理)。“和谐世界”外交新主张根植于中

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九、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背景资料:①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双百”人物评选揭晓。②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在山东举办。③山东省寿光前市委书记离任十八年后获国家级表彰。④寿光市某村支部书记王乐义带领本村及至全国农民脱贫致富的先进事迹(在全国传播温棚种植技术)(双百人物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⑤全国道德模范评选⑥大学生长江中舍身救人

问题设计:

1、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 为什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3、 怎样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涉及到的知识点:

1、文化的作用: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双百人物、先进人物评选,是广大人民把英雄模范的崇高精神转化为推动世界工作的强大动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伟大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通过“双百人物”评选等,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精神、振奋民族精神等,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

4、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思想道德修养。

例题:根据文化的力量分析说明上述主题口号(和谐中国,全民全运)和宣传口号(抓住承办全运会机遇,实现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弘扬更高更快更前的奥林匹克精神。人人争做文明市民,热情欢迎八方来客……)为十一届全运会成功举办以及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答案要点:

①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发展。

③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十一运的主题口号和宣传口号,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把筹办全运会与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属于先进健康的文化。它必将使十一运成为全国人民加强交流、增进友谊的盛会,有力的推进全运会的成功举办,有力促进山东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增强山东的综合实力。

十、世博会要在中国上海举办

问题设计:

1、文化交流的意义?

2、 文化的多样性⑴是什么?(含义、三个基本点)⑵为什么尊重文化多样性⑶怎样尊重文

化多样性

十一、继续关注“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涉及到的知识点:

1、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与政治决定的,并对经济与政治产生巨大的影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农村党员、教育农村群众,引导农民牢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为此,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促进社会公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十二、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背景材料:①应对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实施的经济刺激政策②家电下乡③汽车下乡④税收减免⑤新兴产业创投计划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文化生活角度,涉及到的知识点:

1、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把满

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领域重大文化建设项目和产品创新,精心组织和办好上海世博会和滚广州亚运会。

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

和智力支持,是综合国力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发展教育、改善教育办学条件。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解决好困难子女上学问题。

十三、哲学部分重点掌握

1、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3、为什么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宪法热点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摘要: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新时期,必须继续坚持依法治国,坚定不移地维护宪法权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宪法的实施,加强监督力度,在依法治国实践过程中建立、健全维护十九大新宪法权威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作用。

关键词:十九大;宪法权威;党的十九大精神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下文简称党的十九大),是中国共产党在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上,树立的又一座里程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维护十九大新宪法权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

1.宪法权威

1.1宪法的概念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人民意志、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三者的高度统一,是立国之根基、是强国之重器[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基本方略、基本路线、基本理论以及重大战略决策宪法化的集中体现。我国要想深入贯彻依法治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宪法尊严,实现宪法的顺利实施。

1.2权威的概念

权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支配,二是服从,前者是一种使人服从的力量,后者是人对权力的认可、支持与服从。规则的稳定性、规则的明确性、规则的权威性以及规则的一致性是法治的根本特征,这里所谓的规则,具有平等适用、程序保护、第三方执行、不溯及既往以及公开的特征。法治社会之中,规则也有着稳定性的特征,也不会因为个人意志而转移[2]。法治社会之中,法律、宪法拥有最高的权威,也就是说,任何人也不能违反,一旦违反这种权威,则必须承担法律后果。

1.3树立宪法权威,维护宪法权威

宪法的权威在于树立。树立宪法权威,便是树立国家主权、人民主体地位以及党领导一切的至上权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机关、各政党、各武装力量、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全国各族人民,必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一切活动的根本准则,且要承担保证宪法顺利实施、维护宪法尊严的职责。纵观新中国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对宪法权威的树立,并注重宪法的有效实施与自觉遵守。

宪法的权威还在于实施与维护。实施与维护宪法权威,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对于维护党的宪法权威与政治权威、加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巩固党的宪制基础与执政地位、提高党的依法执政水平与依宪执政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实施与维护宪法权威,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对于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依法治理能力与依法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实施与维护宪法权威,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对于巩固政体、维护国体、保证国家领土完整、保证民族团结,起着积极的作用。实施与维护宪法权威,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对于保障国家法治的权威与统一、对于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建设法治中国,产生着良好的影响。

为了深化依法治國实践,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的法治新征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体系,必须更加重视对宪法权威的树立与维护,并要积极加强宪法实施、加强宪法监督力度,全面贯彻宪法的实施,并使其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2.维护十九大新宪法权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我国宪法学理论进行创新与发展,从而才能更好地维护宪法权威。

2.1将推进依法治国与维护宪法权威有机结合起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加快对法治中国的建设,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要求。要想要加快对法治中国的建设,应将推进依法治国与加强宪法实施有机结合起来,并将其贯彻落实到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以及全民守法等环节中去,实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治国,推动法治国家建设、法治政府建设以及法治社会建设的一体化发展,进一步促进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之间的有机融合、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之间的有机统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与法治文化[4]。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指示,推进依法立法、民主立法、科学立法,以良法推动国家发展,确保善治,与此同时,构建法治政府,实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文明执法,在真正意义上将维护宪法权威与推进依法治国维护宪法权威有机结合起来。

2.2积极加强对宪法的宣传教育力度

加强对宪法的宣传教育力度,应将学习宪法精神、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两者有机联系起来,将实施宪法、宣传宪法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推广对宪法的宣传教育,使全体公民均对宪法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与掌握。维护人民的合法权力与根本利益,保证全体公民均能依法享有权力、履行义务,保障人民群众能够保持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社会生活与国家政治中领略到宪法的尊严、体会到宪法的权威、感受到宪法的魅力、体验到宪法的温暖。

加强对宪法的宣传教育力度,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与多种路径,主要包括宪法有效实施以及宪法宣传教育两种形式,路径包括组织全体公民参与宪法教育活动、深入推广宪法宣誓活动、开展合宪性审查活动、对违宪行为依法给予查处、确保宪法基本权利的严格落实等等。通过加强对宪法的宣传教育力度,有利于缩短宪法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可以将抽象的、高高在上的宪法条文,转变为符合人民群众社会生活需求与基本政治诉求的具体方式,从而使宪法由以往的“软法”“闲法”变成了刚性之法、可用之法、行动之法。具体实践过程中,在致力于实现宪法“脱虚向实”的同时,也要不断强化、深化人民群众对宪法的认同感,不仅要使人民群众对宪法产生法治认同、政治认同,还要使其对宪法产生情感认同、思想认同以及事实认同。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十九大新宪法权威,是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有效途径。基于此,需要不断加强对新宪法的研究,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从而更好地推动国家治理法制化、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李林.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坚定不移树立和维护宪法权威[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01):14-22+148.

[2]郎志恒.弘扬十九大精神 维护宪法权威[J].公民与法(综合版),2017(12):60.

[3]李森.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全面增强法治观念——总公司举办法律知识竞赛[J].城市公共交通,2017(12):59.

[4]车克欣.以十九大精神指引人大工作创新发展[J].北京人大,2017(12):35.

宪法热点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摘 要:以2011~2020年CNKI数据库中高校智库相关文献为数据基础,采用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法进行分析和总结。明确了高校智库研究的发文趋势、核心作者、核心机构等的分布情况,归纳了高校智库研究的热点主题及发展趋势,为高校智库建设与研究提供可参考的分析与依据,推动我国高校智库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高校智库;文献计量;热点主题;发展趋势

智库,也称思想库或智能团,是指由专家组成的,在政治、经济、科技、外交等领域为决策者提供思想、战略和方法的公共研究机构,是生产知识和思想的组织。高校智库是由高校机构或者高校机构协同其他机构共同建立的组织,主要负责政策研究等工作,影响高校的政策定制与实施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智库建设与研究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2018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在此背景下,高校智库的建设与发展十分迅速,取得了一定的高水平研究成果。通过利用文献计量工具对高校智库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可以对高校智库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挖掘出该领域的热点和趋势,为高校智库发展提供依据和方向。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本文以“篇名=‘高校’并含‘智库’”为检索式在CNKI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检索时间限制为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共检索出 1277 条记录。为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剔除重复记录及会议、新闻等非学术性文章后,最终共得到有效文献 1127篇,即为本文的研究数据。借助可視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分析运算,对2011~2020年间高校智库的发文数量、核心作者、核心机构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运用关键词共现分析、关键词聚类分析等对高校智库领域的热点主题和趋势进行梳理,同时呈现出相应的知识图谱。

二、高校智库的研究现状分析

1.发文趋势分析

发文数量可以表示某一领域的受关注程度,发文数量的逐年对比可以反映该领域研究的变化趋势。对在CNKI中检索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获得2011~2020年间高校智库领域的发文数量趋势图,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过去十年间高校智库领域的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5~2016年发文量上升趋势最为明显,之后每年的发文量波动较小,进入研究的稳定期,2020年稍有回落。

2.核心作者分析

通过对某一领域作者的文献进行量化分析可以分析出高产作者,从而确定核心研究学者。在CiteSpace中设置Node types为“Author”,时间跨度为 2011~2020年,Top N取值“50”,得到节点292个,连线157条,网络密度为0.0037,知识图谱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各学者之间的连线较少,说明高校智库领域的作者合作度较低。根据普莱斯定律“在同一主题中,半数的论文为一群高生产能力作者所撰,这一作者集合的数量上约等于全部作者总数的平方根”可以计算出高校智库的作者分布情况,计算公式为M≈0 .749(Nmax 1/2)。通过统计得到作者发文量表,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发文量最高的为12篇,则M取整数值则为4,则发表论文数量4篇以上的即为高校智库领域的核心作者,统计可知核心作者共有32人,发文159篇,占总文献量的14.10%。这一结果与普莱斯定律对核心作者发文量的要求相差较多,说明2011~2020年间高校智库领域缺少核心作者,没有足够的核心作者支撑学科发展。

3. 核心机构分析

从论文作者的所属机构分析可以了解该领域的核心机构分布情况以及各机构间的合作关系。在CiteSpace中设置Node types为“Institution”,Top N取值“50”,运行后得到节点269个,连线159条,网络密度为0.0044,高校智库机构知识图谱如图3所示,其中节点之间的连线数量越少表明在该领域中机构之间的合作越少,是相对独立化的研究,可以看出2011~2020年间高校智库领域的研究机构之间缺乏合作,研究成果的流动性与共享性较弱。

通过对各机构的发文量进行统计,获得高校智库机构发文数量统计表(发文量≥10篇),如表2 所示,共选取了16家机构,其中黑龙江大学发文量最高为25篇,吉林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发文量都超过了15篇,表明这些机构2011~2020年间在高校智库研究领域获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对高校智库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三、热点主题及发展趋势分析

1.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共现图谱可以反映某一领域的热点主题,展现研究文献的核心思想。在对同类关键词如“对策”与“策略”等进行合并等处理后,在CiteSpace中设置Node Type为“

2.关键词聚类分析

本文进一步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共得到14个聚类,其模块化程度值为0.3215,大于0.3,网络轮廓值为0.9728,大于0.7,表明整个关键词网络的聚类结果良好,具有说服力。采用对数似然算法按照规模大小将关键词聚类进行编号,如图5所示,序号越小表示聚类越大,可以看出规模较大的关键词聚类主要为高校智库、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决策咨询,说明这三个研究领域是2011~2020年间高校智库领域的研究重点,同时统计关键词聚类结果可知各聚类下的主要关键词,具体如表3所示。

通过结合文献及关键词聚类结果分析可知,2011~2020年高校智库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智库的基本论述,包括涵义、特征等,以及高校智库的特点、优势等。高校智库发展需要先明确其内涵、目标以及定位,高校智库作为高校内部独立的机构,主要进行政策研究,如人才培养政策等,并利用知识的转化影响政策的制定以及实施过程。除此之外,从高校智库建设的实际出发,可以挖掘出高校智库的角色定位模糊、学术资源整合不足等诸多现实问题,对此高校要注意发挥自身的议政建言职能,从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角度出发,为政府的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等提供支撑。

(2)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与发展。高校智库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治理模式以及成果转化等方面都未能实现全面发展,因此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应运而生,它被赋予了中国特色新时代精神内涵,虽然当前高校智库的发展呈现出产业化的趋势, 但是仍有许多人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缺乏完整的了解。姜朝晖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做出了内涵界定,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进行了准确的定位,从高校智库建设的迷失谈起,审视高校智库回归的理论支撑与政策支持,并对管理者提出了瞄准定位、发挥优势、借助外力的发展建议,以推动新型高校智库的发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导向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实际发展还面临着系列挑战。靳诺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发展方向,要以思想传播和国际交流为载体,提高国际影响力,同时要用专业化、高水平的发展路径保障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健康发展。

(3)高校智库的决策咨询服务。高校智库本身具有丰富的信息研究经验以及信息检索能力,掌握丰富的文献及信息资源,具有为企业、职能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的能力。随着网絡技术以及大数据的发展,高校智库提供决策咨询服务是大势所趋。孙鸿飞等立足于协同创新理念,对新型高校智库决策机制建设进行了探究,分析了高校智库决策的限制因素,尝试决策机制的可行路径。同时,从情报视角来看,高校智库开展决策咨询服务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这就需要关注咨询服务的优化策略,促进高校智库联盟与信息共享,完善人才队伍结构以及人才的培养机制,以期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更好的决策咨询服务。

3.关键词时序分析

关键词时序图谱可以直观显示高校智库领域各个热点主题出现的时间,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动态与主题演化趋势。通过CiteSpace软件获得高校智库关键词时序图谱如图6所示,从左到右随年份推进。从图中可以看出,2011~2020年间高校智库的热点主题在不断演变,其中2011年高校智库的研究热点比较多,属于研究的繁荣期,主要的关键词有高校智库、高校图书馆、高校智库建设等。随后在2013年开始高校智库的研究向智库建设、新型智库、中国特色智库等领域逐渐过渡,研究逐渐更加具体化、有针对性,与中国社会发展更具联系性,分析更加细化,与社会和科技发展联系紧密,2017年起关注教育智库、智库联盟、人才培养以及大数据等研究方向。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通过上述研究与分析总结可知,虽然高校智库受到了国家以及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

(1)2011~2013年发文量较少,属于高校智库研究的萌芽阶段,从2014年起发文数量不断递增,2018年开始稍有回落,通过结合外界文献分析可知,高校智库领域的发文数量与国家相关的政策指导存在紧密联系,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

(2)当前高校智库研究缺少核心作者和高水平的研究机构,虽然研究成果较多,但是缺少高质量的文献和成果,同时作者之间以及机构之间的研究比较分散,难以形成高水平的科研团队;

(3)高校智库的热点主题大部分仍集中在宏观的研究上,如高校智库、高校智库建设等,对微观领域如大数据、教育智库、智库联盟等的研究分析还不够深入;

(4)高校智库的发展趋势逐渐向高校教育智库、大数据等转变,是该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具有较大的研究与发展空间。

2.建议

从近十年高校智库相关文献可以看出,高校智库研究仍处于上升阶段,但是研究对象和内容很大程度上聚焦在性质、建设、机制等层面,受国家政策影响比较深远。因此,相关部门要保持对高校智库领域的关注与投入,促进高校智库领域更好发展,发挥其决策咨询、外交等重要作用。第二,目前高校智库研究缺少核心作者以及核心机构,且彼此之间的合作关系单薄,容易造成研究资源的浪费以及研究成果的重叠。因此,高校智库研究的相关部门可以加强各机构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促进不同作者之间的信息和成果流通,加大机构间的合作深度,在高水平学者和核心机构的带领下,共同促进高校智库的健康深入发展。第三,关注新兴领域以及学科建设与高校智库领域的融合,诸如大数据这类新兴产业迅速发展,代表着前沿的信息发展方向,其与高校智库的建设和发展联系紧密,高校智库可以与这类新兴领域融合发展,寻找全新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刘 宁.智库的历史演进、基本特征及走向[J].重庆社会科学,2012

[2]邱均平,沈恝谌,宋艳辉.近十年国内外计量经济学研究进展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对比研究[J].现代情报,2019

[3]赵以霞,王 鑫,金 昆,等.国内大数据环境下学习分析技术研究路径及趋势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9

[4]王 超,王光志.适应科技智库创新政策研究需求的政策内容分析框架探究[J].科学与管理,2019

[5]文少保.高校智库服务政府决策的逻辑起点、难点与策略——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5

[6]徐维英,田晓明.高校智库建设的独特优势与问题[J].江苏高教,2016

[7]姜朝晖.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内涵、特征及定位[J].高校教育管理,2016

[8]靳 诺.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建设和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9

[9]孙鸿飞,彭 丽,武慧娟,秦 雯.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新型高校智库决策机制建设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

[10]徐阳泰.情报视角下一流高校智库咨询服务研究[D].湘潭大学,2020

[11]吕 阳.文献计量视域下我国智库领域研究动态与热点分析[J].情报探索,2018

[12]王文婷,任文文.高校图书馆智库研究的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

(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图书馆)

宪法热点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宪法修改的历程,实际上就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轨迹,是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证明,也是中国宪法制度不断完善、宪政事业持续进步、宪法作用逐渐增强的真实记录。

助推经济体制改革

20世纪80年代初,安徽芜湖“傻子瓜子”创办人年广久,因为请了12个待业青年做雇工,突破了当时雇用8个人即为资本家的标准,而波澜骤起。

而当时在浙江东南面,以温州“八大王事件”(八位个体户被举国通缉)为代表的经济整顿搅动得大半个温州城噤若寒蝉,个体户与私营老板,人人提心吊胆,无不担心“八大王”的悲剧在自己身上上演。温州市工业在1980年增速为31.5%,到1982年却下滑到-1.7%,其后3年一直徘徊不前。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正在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在一些地区,私营经济实际上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有生力量。如何确定私营企业的性质,让它在发展生产力、繁荣经济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按照当时的认识,私营经济是带有剥削性质的资本主义经济,它是在个体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对公有经济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如果限制其发展甚至取缔它,不但私营经济本身会逐渐萎缩,个体经济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国民经济和体制改革的发展必然减缓,所以必须通过修改现行宪法,给私营经济以恰当的生存地位。

“让他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邓小平听说“傻子瓜子”后明确表态。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鼓励农民向各种企业投资入股,兴办各种企业,国家要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久,“温州八大王”得以平反。

顺应时代潮流,引领私营经济发展,宪法修改势在必行。1988年现行宪法第一次修正,第十一条增加规定:“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这是一个重大突破。这次修宪,肯定私营经济的法律地位。在土地所有权问题上,这次修宪肯定了“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1992年春天,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1993年修宪,继“私营经济”之后再为“市场经济”正名,明确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还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写入宪法。1999年修宪,又把非公经济提升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将私营经济等非公经济平等地纳入到了国家经济的体系中。2004年第四次修宪一口气提出14条意见,将第十一条修改为:“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经济的发展”,并对其“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正是在宪法的确认与指引下,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突破思想禁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深化,修宪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有力的制度保障。

勾画国家发展宏图

宪法不仅描述了当下的社会现实,更勾画了国家发展的伟大宏图。无论是“共同纲领”、“五四宪法”,还是改革开放背景下制定的“八二宪法”,都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指引国家建设未来方向的航标。

1993年第二次修宪,国家根本任务又一次修正方向,从而开启了中国“富强”之路。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被明确写入宪法,这是对国情的科学判断,也是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在此大背景下,宪法规定,国家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国家的奋斗目标,则由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变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两个字的增加、两个词顺序的变化,看似微小,却寓意深刻。在宪法的普照下,“富强民主”成了时代中国的最强音。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21世纪,全面建设惠及全国人民的小康社会,成为党领导下的华夏儿女激情澎湃的奋斗目标。2004年修宪,明确指出“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增加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同时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从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更为清晰的路径和更为光明的图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共和国的宪法上留下了辉煌的足迹。从“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现代化建设”,再到坚持改革开放载入宪法,回答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究竟多长”、“改革道路会不会变”等疑虑,四次修宪,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与时代同频共振,强力地推动着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辉煌未来。

保障人权与私产

“人权”在中国曾经是一个禁区。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时期内,我们不仅在宪法和法律上不使用人权概念,而且在思想理论上将人权问题视为“西方产物”。特别是“文革”时期,受极“左”思潮的影响,人权被当成资产阶级的东西加以批判,在实践中也导致了对人权的漠视和侵犯。直到改革开放初期,一些重要报刊还以“人权是资产阶级的口号”、“人权不是无产阶级的口号”等为题,发表过一大批文章,把人权看作资产阶级的“专利”,强调“无产阶级历来对人权口号持批判的态度”。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进行了再认识,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我们正确认识人权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1991年11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向世界公布的第一份以人权为主题的官方文件。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首次将人权概念写入报告,明确指出:“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再次在主题报告中将“尊重和保障人权”确立为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重申在“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中,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在这一背景下,2004年修宪时,“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最为耀眼的条款,人权这个政治概念首次被提升为宪法概念,上升为人民和国家的意志。这次修宪还明确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表明,我国在宪法中首次确认私有财产权的地位,确立私有财产权为公民的基本权利,成为了人权的一项重要内容。

人权入宪带动了中国法治理念的全面更新。在2012年3月,当尊重和保障人权条款再度出现在素有“小宪法”之称的刑诉法修正案中,人们发现从“人权入宪”到“人权入法”,人权价值已经深深融入到中国法治的骨髓之中,也必将流淌在每个人的血液之中。

从刀“制”到水“治”

从古至今,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大体有两种:一种是依法办事、依法治理的方法,即依法治国(或称法治);另一种是以言代法、依人而治的方法,即以人治国(或称人治)。要法治还是要人治,这是任何政治体制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法律的至高无上的权威是法治国家的显著特征。1999年修宪中,一个非常耀眼的亮点,就是把“依法治国”正式写入了宪法。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性决定,从此,“法治”成为了国家意志,在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史上树起了一座崭新的丰碑。

2011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宣布“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由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回顾中国法治建设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国正式文件中提的都是“法制”而非“法治”。1996年的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确定为治国方略,但一年多以后,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却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虽只改动了一个字,却立刻引起巨大反响。

“制”与“治”虽是一字之差,却是治国思想的一次重大突破。法制强调的是法律制度,而法治不仅强调要有法律制度,还强调宪法和法律要处于至上的地位。法治的精髓保障人民权利和自由的同时,限制公权力的滥用。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依法规范和制约国家机关的权力,确保其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职权,“依法治国”的入宪,正是为国家权力依法行使打造了一具坚固的“笼子”,同时也为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提供了一道坚实屏障。

“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并将引领中国法治建设迈向新征程。

上一篇:食品生物与技术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共建和谐网络的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