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经营论文范文

2023-09-16

旅行社经营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目前,在中国的旅行社行业中,占据了绝大多数的中小旅行社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他们要生存要发展,必须认清形势,果断改革,采取措施,抢在外资全面进入中国旅游市场,竞争对手更多更强之前,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中国旅行社正面临着更深层次的改革、更大范围内的开放和更为复杂多变的创新。

关键词:中小旅行社;现状;发展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旅行社队伍也不断壮大。目前中国大大小小旅行社近15 000 多家, 再加上大大小小近三四千家的相关代理机构, 我国旅行社业的规模可谓是得到了空前发展。在占80 %的国内旅行社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型旅行社。而中小旅行社运营效率一直相对较低, 旅游需求个性化的趋势, 无疑对其运营效率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一、我国中小旅行社发展现状

(一)低水平重复旅游线路

创新产品开发的欠缺一直是困扰我国旅行社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其中那些实力较弱的中小旅行社来讲,更乐于充当市场跟随者而不是市场领导者的角色,更舍不得投资开发新产品,大家互相“克隆”别人的旅游线路,一旦发现备受欢迎的旅游线路,许多旅行社都会争相模仿,在各自的领域内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产品没特色,只能在价格上做文章,而价格战的结果只会是多败俱伤[1]。久而久之,形成了旅游线路单一、老化的普遍情况,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同时也滋长了旅游市场中的许多不规范行为,恶性竞争加剧,消费陷阱、导游服务打折扣等将会严重影响旅游接待地产品的形象。

(二)专业化分工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旅行社包括中小旅行社总体上说目前仍在实行水平分工体系,即各旅行社基本从开发踩线到外联接待全方位出击,彼此之间很少存在业务链接,自己做自己买卖。这种经营的多环节一方面加大了经营成本,另一方面也必然造成旅行社每一项目经营深度的不足,浅层次的产品开发弱化了其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三)内部管理能力差

大旅行社集团普遍已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运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能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内部管理水平较高,经营成本较低,并能充分激励企业各级从业人员,吸引大量优秀而拥有丰富管理经验的管理人才[2]。因此,拥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而大多数中小旅行社是由家族式企业发展而来,企业核心人员通常都是家族的人,缺乏现代管理知识及财务制度,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较多不规范行为及短期行为。经营手段相对落后,经营成本较高。由于在业务数量上无法与大旅行社相比,在票务、地接、住宿、餐饮等方面所取得的优惠也不及大旅行社,因而成本价格要高于大旅行社。在人事机制上也不完善,不能科学合理安排工作,一人分饰多角或几人兼顾多种工作的现象十分普遍,导致内部信息不通畅及服务缺陷,管理成本增加,而且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工作环境较差及福利待遇较低,留不住优秀人才,导致员工流动率大。工作效率因而受到限制,无法保持良好的服务品质。

(四)企业发展资金不足

决定旅行社规模状况的最主要因素是资金,由于资金有限,中小旅行社在产品设计、市场推广上普遍力不从心,当然也没有承担开发新产品所伴随之风险的能力,从而使得旅游线路追随大流或偏向单一[3]。另外,因为缺乏足够的资金,中小旅行社不能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点,其主要表现是中小旅行社的门市少,且往往选址不太理想。一般的中小旅行社只有一两个办事处,一个做总部,一个做门市,不得已时连总部也要做一些门市接待的工作。门市少不但不便接受大量的业务,更不能广泛地招徕顾客,当然也难以给市民留下深刻的印象。由于资金短缺,中小旅行社在企业网站建设、人员培训等各方面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五)促销力度不够、效果不佳

由于资金普遍不足,中小型旅游社不可能像大旅行社那样开展集中性的广告宣传,最多偶尔连续上几期报纸,但占版面太小,这与每天都在市内主流报纸上占有一大块版面的大旅行社的广告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就算哪家中小旅行社打算不惜血本多登几次广告,也会因为促销分散、不能形成合力,很难取得和大旅行社一样的效果。更何况大旅行社刊登广告的受益面十分广泛,撇开分社和门市不谈,就连它们的合作社以及各式各样的代办网点也能明显受益。中小型旅行社不仅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开展大规模的广告宣传,若是真的天天登广告还显得太不经济。

(六)面临信用危机

面对旅行社业白热化竞争局面,为了生存,中小旅行社在组团市场拼命地降价以揽到游客,而后向地接社拼命压价,而地接中小旅行社面对竞争压力有的降低地接价格,有的甚至承诺垫付资金,但在业务操作时为了生存则暗地降低服务标准,或者加大购物行程,最终导致回程旅客对组团社反感、甚至发生纠纷,组团社面对游客的投诉和不满又对地接社施压,甚至不结算地接款。如此的恶性循环,导致游客、组团社、地接社三方互相埋怨和不信任。旅行社业为此面临着严重的信用危机,尤其是中小旅行社。这种恶性循环的局面势必严重影响到中小旅行社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中小旅行社发展对策研究

(一)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4]

旅行社经营的旅游产品是一种服务,其无形性和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决定了消费者在购买旅游商品时,除了价格以外,难以比较产品之间的优劣。为了降低购买风险,消费者在选择旅游产品时往往依赖其对品牌的认知及旅游线路的创新程度。在这方面,一是要以准确定位和优质服务树立品牌;二是在扩大规模上做文章,将旅行社做大,扩大市场占有率,然后才能做优做强,三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开发新产品;以产品创新来延伸品牌。

(二)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随着消费者不断成熟和旅行社竞争的加剧,市场细分和产品细分的重要性已日益凸现。中型旅行社应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对市场的把握对某些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在营销策略上大动脑筋,不贪大求全,不求面面俱到,设计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拳头产品来参与市场竞争,形成各种各样的专业化旅行社。专业化的经营特色会在旅行社内部行业起到拾遗补阙的作用,增强旅游产品的整体吸引力。同时,因为只针对一个或几个旅游市场所以在这个市场上会具有一定的优势,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从而避开与大社、强社正面较量。对于实力较弱的小旅行社而言,可以借助“加入世贸”后一些具有实力的旅行社的兼并重组小旅行社以扩充自己的规模的时机,规顺大旅行集团,作为专业直销店,它不直接从事产品开发,但它可以帮大旅行社把销售触角伸向社会上产生旅游需要的每个角落。一方面可以帮助大旅行社集团降低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实现广泛布点的经营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众多小旅行社原先在业务上面面俱到实际上又面面不到位的矛盾,彻底挣脱艰难发展的局面。

(三)加强旅行社内部管理

要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健全完善规章制度,降低管理成本。从宏观上说,旅行社应在有效控制、推动经营、确保效益上做足工作。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中小企业中比较流行的“网络型组织结构”。这种结构能较大程度地扩大管理幅度,减少管理层次,从而使信息沟通更加畅通无阻,并进一步增加旅行社环境适应能力。另外要严格抓好财务管理。中小旅行社资金周转普遍困难,应着重抓各类财务统计报表的准确性、及时性,控制成本费用、提高利润,抓流动资金的利用率,应收账款的到位率,以及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服务质量是旅行社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旅行社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中小旅行社只有狠抓服务质量不放松,才能求生存,获发展。提高旅行社服务质量,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要抓导游员服务质量提高。要加强导游员培训,要强化对导游员的管理和监督,要建立和完善导游员的教育管理体系,从制度上保障和促进导游员服务质量的提高。

(四)要有雄厚的资金做后盾

中小旅行社想要求得长足的发展,政府绝对是一个可依靠的强有力的后盾[5]。在这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管理作用,使市场更加开放,为所有旅行社创造平等的竞争舞台,加快建立面向中小旅行社的融资渠道,如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商业银行,发展民间金融机构、建立中小旅行社基金等。

(五)不断推进营销创新

1.借助网络技术

伴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许多人特别是中青年城市居民逐渐习惯了在网上搜索产品信息甚至在网上购物。在这种背景下,中小旅行社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开展网络营销。常用的方法有:建立企业网站,介绍旅行社的情况和所经营的旅游线路的具体内容;在企业网站上发布新产品信息,并适时更新线路;接受网上报名,并经常举办一些有奖销售活动;在一些知名度比较高的专业旅游网站上做广告,或与之建立友情连接;与受大众欢迎、使用率高的门户网站协商,利用电子邮件、网页插件广告等手段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或推广独具特色的新线路。

2.注重会展营销

诸多旅游企业的成功经验也表明,参加展览会是一个既能打响知名度,又可以取得经济成果的好机会[6]。因此,中小旅行社应该抓住这样全新的营销契机,积极参加各种全国性或地区性的专业旅游展览会,如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和国内旅游交易会等,或在主要目标市场地开展各式各样的旅游推介会,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争取更多合作的机会。

3.开展一对一营销

业务量不大的中小旅行社必须学会把服务送上门。一种可行的办法是通过一对一营销去赢得一些团体客户,对方对旅行社的首次服务满意,便可能成为一个长期客户。

(六)解决中小旅行社的信用问题

可以通过行政管理适度介入的方式,扩大质保金用途,即使之除了用于保障消费者权益外,对欠款可从质保金中划转。再配以旅行社信誉等级评定并公示,即可解决中小旅行社信用与结算问题,使之向国际化经营方式迈进。

参考文献:

[1] 贡保南杰.试论北京郊区旅游业重复建设[J].旅游学刊, 2004,( 1) .

[2] 郭鲁芳,等.旅行社经营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3] 刘伟东,等.中小企业现代经营[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4] 许刚,张晨.旅游社发展应强化品牌意识[J].经济师,2002,(1).

[5] 杨劲松.破解旅行社价格战的谜团[N].中国旅游学摄,2003-11-17.

[6] 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吴明宇]

旅行社经营论文范文第2篇

1 利用各种手段宣传促销,提高旅行社的知名度

旅行社传统的宣传手段主要是印发小册子和做电视、报纸广告,这种促销方式的范围较狭小。由于是单向的灌输式信息交流,当接收者不需要旅游时对广告不在意,当他需要旅游时又感到信息量不足,因此促销效果不理想。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旅行社在网上促销迫在眉睫。因为网上促销的宣传面广泛、网页设计图文并茂、表现手法灵活、内容容易更新、成本低廉,而且与上网者可进行双向信息交流,引人入胜,说服力强,因而促销效果好。。此外,旅行社还可以跟拉手网、团程网等团购网合作,在他们的网站上推出一些特价旅游团,其目的不在于盈利,在于通过这些活动打响旅行社的名号,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旅行社的存在。旅行社还应该与旅游业相关的部门如酒店、旅游交通部门等进行合作宣传,提高其知名度。

2 完善旅行社经营管理制度

旅行社员工要实施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完善经营管理的制度和体系。首先,要建立和健全现代化企业制度,使其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按照分工明确、指挥灵活、信息灵敏、相互制约的要求,合理设置旅行社管理机构;其次,要建立和健全以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企业各项管理经营活动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再来,要建立和健全旅行社的民主管理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互相监督,共同提高;最后,要建立企业服务质量等级标准,确立企业服务等级形象,并依照服务质量标准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质量评价和质量监控体系,让企业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有参照的标准,使其能够更优质地完成工作任务。

3 围绕顾客需求进行产品的开发与创新

目前,市场需求从过去被动接受旅行社提供的“套餐”向追求多样性、个性化的主动选择性转变,旅行社必须围绕顾客需求来进行产品的开发与创新。笔者认为,旅行社可以细分目标市场,根据不同需求、性格或行为方式的顾客群体,开发、设计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如,根据年龄的不同可以设计老年人健身团,青年体育运动团,少年儿童游乐团等;根据兴趣的不同可以设计野外探险团,休闲养生团,世界遗产观光团和一些纯玩团等。在最近广珠城轨开通了以后,不少市民都想去体验一下轻轨的舒适与快捷旅行社应该抓紧这个机遇,设计广珠城轨主题游,还可以设计城轨+高铁一线游,将珠海、中山、广州、深圳、韶关、湖南、武汉等多个城市的景点串联起来,让游客体验城轨和高铁的同时也可以满足其旅游的愿望。旅行社还可以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例如,可以根据顾客需求调整旅游线路、交通方式、导游语言、付费方式等方面,充分满足旅游者不同的心理需求,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服务,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旅行社参团出游。

4 全面提高旅行社的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旅行社的生存与发展。只有全面提高旅行社的服务质量,才能保住自身的竞争地位。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呢?服务前期,要充分了解市场客人的需求,向游客提供真实、可靠的旅游信息,帮助游客形成合理的出游期望;服务开始之后要很好地执行预定计划,尊重游客,重视游客的想法,并以积极的态度予以采纳,增强游客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自愿合作程度。要处理好与游客的关系,员工要在微笑、热情、周到的服务中营

造一种轻松、自然、随和的气氛,从细微化服务入手,以情动人,使游客在享受实惠价格的同时,感受到来自旅行社真情实意的关怀,满足游客的期望。服务过程结束以后,要及时收集客人的反馈信息,以便总结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提高今后的服务质量。旅行社尤其要重视在服务过程中和服务提供后游客对服务质量的不满、抱怨和投诉,以便对服务中出现的问题和差错给予及时、稳妥、合理的处置。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还可以获得游客的信赖。此外,旅行社应该给游客提供便捷的投诉途径,如投诉电话、投诉信箱等,这样既可以尽早发现服务质量的缺陷所在,又可以及时纠正错误,还可以监督服务人员的工作,一举多得。

5 规范导游人员的管理制度 5.1 改革导游薪酬制度

如前所述,导游不合理的薪酬制度是造成目前导游人员道德败坏、影响导游服务质量的根源所在。因此,改革现行的导游薪酬制度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笔者认为,旅行社应该充分利用国家现有的工资政策,根据本企业的现实条件和导游人员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竞争环境等相关因素,明确导游的劳动报酬方式,建立以基本工资加带团补贴为主体、佣金分成为补充的公正、合理的导游人员薪酬分配制度,并且确保导游的基本工资收入、社会保障等合法权益,努力改善导游的工作条件。

5.2 建立公平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能激发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对提高服务质量有着密切的关,在激励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导游人员为提高旅行社业绩所做出的贡献,适时奖励他们,提高导游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豪感;同时,按照导游心理活动规律综合、灵活的采取物质奖励、精神奖励,从员工的切身利益出发,满足员工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此外,员工的奖励必须公平。公平理论的创立者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认为:一个人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报酬绝对值的影响,而且受到相对报酬多少的影响。他们会把自己与本组织中或与其他组织中员工的工作待遇和报酬进行比较,若发现相等或较多,心理就会比较平衡,认为自己得到公平的待遇,就会保持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加贡献;反之则会感到不公平,从而挫伤其工作积极性,导致其对企业的贡献减少。所以员工奖励必须公平公正,才能使激励机制的效果达到最佳。

.5.3 加强招聘管理工作

前文提到过旅行社因招聘一些综合素质较低的兼职导游而影响了企业的服务质量和信誉度。因此,笔者认为,旅行社应该增加专职导游人员的数量,招聘多一些综合素质较高的,并且具有服务精神的导游人员。最好是吸收有经验的“老”导游。“老”导游的带团经验丰富,综合能力较强,责任感也比年轻导游要强,还可以培训新人导游,能为企业贡献更多。至于兼职导游要择优聘用。招聘的兼职导游人员必须持有国家认可的导游证,最好是有带团经验的,不能再盲目地聘用“廉价”“无证”导游,必须严格抓好导游人员的招聘管理工作。

.5.4 加强员工培训

员工培训是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如礼仪、服务沟通、服务理念等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岗位素养,提高员工与游客的沟通能力,使员工深入认识和理解企业的经验服务理念,从而严格执行各项运作的规范。此外,导游人员还必须具有历史地理知识,还要有外语技能、心理学、社会学、简单的医学和求生技能等多方面的知识,更要对景点的文化价值和相关的民族学、民俗学的知识相当熟悉,能够回答游客涉及各类学科知识的各种问题。因此,员工培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员工的服务意识提高了,服务质量就跟着提高了,企业的信誉度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

旅行社经营论文范文第3篇

差旅是以企业为主体的规模化的商务旅游,人们围绕会议、展览、谈判、考察、营销等主题而发生的出游行为都可以纳入这个范畴。近几年随着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差旅市场也逐渐发展起来,一向以观光游作为主打项目的旅行社也要把眼光投向了差旅市场,谋求分得一席之地,而很多颇有资质的国外旅行社和专业差旅管理公司更是早早就做好了进驻中国差旅市场的准备。

一、我国旅行社开发差旅市场可行性分析

1.广阔的客源市场。随着我国商务活动的日益频繁,企事业因公出差的人数越来越多,频率也越来越高。据统计,中国每年的商务旅行及相关费用高达103亿美元,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业内专家指出,随着企事业内部由会展、会议等商务活动带来的差旅开支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寻求通过整体差旅外包的方式来达到规范出差报销制度、降低出差成本的目的。国内广阔的差旅市场和持续的发展前景已经成为各大旅行企业最为关注的一个部分。

2.旅行社从事企事业差旅有一定的优势。由于旅行社在公务出行的住宿、交通、会务等方面有一定经验,而且批发购买量其在这个行业中也有更多讲价的条件和空间,因此,在帮助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安排公务活动中,旅行社往往可以通过自身资源及行业资源,为企事业单位的公务活动节约成本。据介绍,这个数字是10%-20%。并且,专业化的商务管理公司具备专业化优势,可以提供便捷、多样的服务,提高商务旅行的服务质量。

3.政府方面积极推动。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商务旅游城市的政府部门积极举办各种推介会、考察活动,向国际客商介绍中国丰富的会展资源和奖励旅游资源,通过大力提升目的地形象来吸引更多的商务旅游客源。特别是政府加大了支持的力度,投入巨额资金改善商务旅游热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而通过旅行社安排政务、商务旅行则是国际公认的做法,旅行社的业务具有规模效应,集体采购价格也相对较低,政府或企业通过旅行社来安排出入境商务旅游活动,可以降低差旅费用和精力,也便于管理和审查,使政府和企业等机构更专注于业务本身。

4.与外资旅行社比较起来有本土化优势。我国旅行社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都要比外资旅行社对国内企业更为了解,而且由于中国文化和收费方式的原因,我国旅行社更容易和国内企业保持业务上的往来。而且我国旅行社的最大优势在于经营传统旅游产品所建立的良好的网络关系。而这种关系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形成的,尤其是在经过传统旅游市场上的激烈竞争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更是外资企业难以渗透的。

5.企事业差旅外包意识进一步加强。国内的企业也逐渐接受了非核心业务外包的管理理念,如普天、中信等中国企业也已经接受“差旅管理”概念。并且相关政府部门也做出相关的扶持政策,2005年上海率先通过立法,废除了企事业单位不得凭旅行社发票报销公务出差费用的规定,随即北京等地旅游主管部门也纷纷做出同样认定。此举被业界认为将极大刺激国内集团客户市场,并带动更多我国旅行社投入到集团客户市场的竞争中。

二、我国旅行社开发差旅市场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1.市场接受程度。中国本土企业以中小型为主,而且大都处于发展初期,还没有差旅外包那么高层次的需求,而且对于企业内部来说,差旅已被公认为是一项福利。如果是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定机票或酒店,就可以从航空公司和酒店获取一定的利益;另外国内很多企业很难接受差旅管理中要另外收取服务费这种收费方式,这样就限制了商务游客的规模,没有了规模效应,旅行社不能降低差旅成本,利润就少,这样就抑制了旅行社开发商务旅游市场的积极性。

2.资金流程的问题。目前很多接受差旅服务的企业都要求月结款,差旅服务企业先要垫付所服务企业的出差费用,而拖欠应收帐款的现象却相当普遍。这样就势必给旅行社或差旅公司带来了资金流动上的障碍,业务开展也会受到阻碍。

3.巨大的投入。开展差旅管理市场,需要培育市场,这就需要旅行社投入相当的财力和精力。目前国内拥有这样资质的只有大旅行社。由于差旅市场属于高端市场,要开发和设计与其相应的产品,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方案和措施,这就需要投入很多人力和物力,那么观光游的业务势必要放缓,但即便是投入相当的前期准备,推出进入市场后,也未必能有好的收效,而很多大旅行社的盈利点多,比如出国游、景点门票,所以很多大旅行社宁愿打观光游的价格战以占有市场,也不愿投入力量开发差旅市场。

4.其他旅行行业的限制。旅行社开展差旅业务还受到相关行业政策上的种种限制。比如中国民航对代理人实行的属地化管理,地方旅行社如果想开展全国性的机票业务,必须向业务所在地的民航管理部门申请代理人资质,限制很多。所以很多旅行社或差旅公司很难提供全球性甚至区域性的差旅管理服务。

5.专业化程度不高。旅行社或差旅公司所要提供给企业的是一整套差旅解决方案,而目前很多旅行社都只停留在代买机票或订酒店的层面,还不能像国际知名商旅企业那样为用户提供专业化的旅游服务。很多企业不能接受差旅很大程度上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6.外资旅行社的竞争。前几年,中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土旅行社,出台了一系列限制外资旅行社业务政策,目的就是防止外资旅行社大举进入中国,将国内差旅市场占为己有。但是很多国外大的旅行社和差旅管理公司都以合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差旅市场。比如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等5个城市外资旅行社已经和国内的一些比较大的旅行社设立了控股或独资旅行社,至今中国已经有12家以上的中外合资旅行社有限公司。虽然政策限制,但差旅管理业务的市场已经悄然地展开了。一旦政策放开,国外旅行社或差旅公司就会纷纷以独资的形式大肆吞并这块市场。而对于业务水平相对落后的我国旅行社来说,不但会失去一大片市场,就连差旅业务的展开都是相当困难的。

三、我国旅行社开发差旅市场的几点对策

1.克服诸多问题。①多层次差旅计划。旅行社应针对不同规模的企业制定不同层次的差旅计划,并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并且要根据不同的企业制定不同的收费方式以让更多不同的企业能接受。②转变资金渠道。旅行社可以利用银行作为中间角色来解决资金周转的问题,将旅行社的应收账款转到银行,最终资金问题就只产生在企业与银行之间,而中间的利息也可以让折扣来负担。③科学论证,控制成本。旅行社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分析本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不能盲目追求轰动效应。在投入的过程中要通过科学的论证,比如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即根据投入和市场情况来预测客源和客户规模,从而提供相应的服务,制定相应的价格。在经营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从多方面控制成本,这样扩大客户的规模就显得尤为重要。④实行多方合作。航空业的属地化可以由多方合作来解决,各地旅行社可以在差旅业务方面实行合作,这样可以突破属地化的限制。⑤“师夷技长”。我国旅行社在专业人才培养、营销策略和宣传、经营理念和客源网络上与国际知名商旅企业之间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在合作中更好地去学习国外旅游公司先进的管理经营理念和经验,当然还要结合本土旅游的特点科学论证,总结出适合国内差旅市场的管理模式。⑥提高服务意识。国内的很多旅行社喜欢在价格战中占据市场,但服务意识却非常淡薄。而“差旅管理”提供的是一种更贴身、专业和到位的服务,这种服务质量要求很高,以满足客人出差需求为首任,还能给客人在异地出差、工作一些建议,并为客人在异地出差工作提供比较周全的计划。我国旅行社要竞争市场,在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还要提升服务质量,给客户提供人性化的服务。⑦关系营销策略。我国旅行社在传统业务的展开过程中势必与很多国内企业建立了很大的关系网络,这就为关系营销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建立企业数据库,对企业发展状况、人员变化等资料详细记录,强化与企业的双向沟通。通过关系营销策略,旅行社可与关键顾客建立长期的令人满意的业务关系,维系顾客忠诚,并且推动其他旅游产品的交叉购买。⑧专业人才的储备。旅行社应培训专门的人才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如在一线的员工,他们必须对实时的行情,旅游目标地的熟悉以及当地最近路线的了解,建立对目标旅游差旅地的资料信息库。安排最恰当的导游进行安排和策划,做到省时、高效、专业、迅捷、个性化、人性化的特点。如果接待的是海外客户,更应该注重在外语方面的旅游人才的培养。⑨打开网上票务预订的“窗口”。我国旅行社的网站内的对客版块大多停留在了线路设计和制定方面,而网上票务预定的服务却很少。而近年来热起来的携程、E-long这样的网上票务预定网站则填补了这个空白,由于它的快捷便利聚拢了大规模的散客,给我国旅行社带来了很大威胁。我国旅行社可以借鉴海外的管理经验和模式,更大规模地开展网上票务,电子物流及与航空公司酒店等的合作。

2.设计合理的差旅产品。①差异化的产品层次和收费方式。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应从多方面考虑,比如怎样给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或员工提供不同层次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让更多的企业可以接受。国内中小型企业对差旅服务并不是没有需求,而是没有充分地予以理解。比如额外的服务费用,这可能在国外已经被企业所普遍接受,但是对于国内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差旅服务费用则更加难以接受了。对此,我国旅行社在开发差旅产品的同时可以改变收费模式,不要一味效仿国外的差旅公司,要制定出本土化的收费方案。②个性化的“客户平台”。要提供个性化的差旅服务,需要建立客史档案,记录客户的偏好、习惯、背景,所在国的风俗等信息,并在客户每次出行前为其量身制定出一系列的差旅服务,比如客户偏好的飞机座位、酒店和食物,还有适合的保险,有时还有随行的差旅翻译等,这就是我们所提出的“客户平台”的概念产品。这些服务都显示出旅行社高水平的服务质量,从某种程度也体现了旅行社在差旅业务上的专业程度,从而增强了企业对于旅行社的信任度。③完善的差旅解决方案。要事先详细分析消费市场即差旅目标地的实地情况(比如目的地的地理环境、近期天气和安全系数等信息),作出符合不同客户的合理的差旅解决方案。针对这个理念则提出了“差旅目的地平台”的概念,这个平台将使得旅游公司对差旅市场拥有良好,全面的资料。全面的差旅目的地信息和个性化的客户资料将帮助旅行社在第一时间用最迅捷的速度为客户提供最满意的差旅解决方案。④周到的咨询服务。旅行社不仅要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差旅服务,还应该当好企业的顾问和参谋,为企业员工差旅提供各种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收集相应的信息为企业的经贸活动牵线搭桥。(课题基金号:华东理工大学校内人文社科基金(YZ01271157))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旅行社经营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目前我国旅行社行业如何打造与国外大型旅游企业相抗衡的民族旅行社品牌,已成为摆在旅行社经营者面前的一大课题。本文分析了旅行社业品牌营销意识和策略的重要性,指出中国旅行社业现存的差距和品牌误区,并初步提出中国旅行社业品牌营销的方略和趋势。

[关键词]品牌 品牌营销战略 品牌管理 民族特色品牌

旅行社经营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我国旅行社在高速发展的同时积存了大量问题,长期以来得不到根治。旨在探讨《旅行社条例》是否能够解决旅行社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条例》的具体条款提出疑问与思考。

关键词:旅行社行业问题;《旅行社条例》;疑问与思考

文献标识码:A

1 旅行社行业问题

中国旅行社行业先后经历了政治接待、民间外交、创汇外贸和产业经济等多个发展阶段。无论从经营范围、接待人数、旅行社数量还是外汇收入上来说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旅游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却在以一种粗放的、规模不经济的方式发展,并且出现了一系列市场问题,主要表现在旅行社企业之间低价恶性竞争以及“零负团费”现象充斥旅行社市场,严重危害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我国旅行社市场面临的侵害旅游者利益,不健康的价格策略,使“零负团费”等长期困扰行业发展的“顽疾”退出市场成为行业面临的迫切问题。本人认为低价竞争、“零负团费”等现象根源于我国旅行社行业的运作模式,图1为旅行社运作关系图,无论在每个环节上都有可能产生现如今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图1旅行社运作关系图

从旅行社方面来看,各旅行社在业务上从产品开发到组团乃至接待全方位出击,并无批发、零售的主营差异。加之旅行社产品的特性和市场主体过多,面对同一目标市场开展经营的旅行社多是在低层次上展开价格竞争,而服务质量却在直线下滑。旅行社为了维持生存采取“零负团费”等低价策略,当旅行社与旅游者之间发生合同关系时,旅行社却未把质价不符、产品线路和具体服务标准在合同上明确说明,而基本上是含糊其辞、蒙蔽消费者。且在实际操作中,因为契约的不完全性、旅游者维权意识薄弱,违背合同的条款、利用合同漏洞的行为时有发生,致使违规行为屡禁不止,旅游合同纠纷不断。另一方面,旅行社在“零负团费”这种价格策略下,将风险转嫁给地接社和导游,要求导游垫支团款,出现了“买团卖团”的现象。

从导游方面来看,导游基本处于无工资、无福利,却有很多支出的状况,旅行社在“零负团费”的运作模式下,旅行社拉拢游客,为保证收支平衡,要求导游支付人头费,而导游从自身来讲,只能将目光投向旅游购物企业、旅游景点、增加自费项目,诱导游客购物、参加自费项目等“非常”手段来获取回扣,获取自己收入,最终危害旅游者的切身利益。

从旅游者方面来看,旅游者不能理性消费,维权意识薄弱。旅行社价值链的最底层是导游,在游客面前导游代表整个旅行社的形象,而其为保证自己的收入只能做出危害旅游者的行为,导致游客的投诉数量不断增加。

旅行社运作过程中的复杂关系,每个环节都需要改进,只有运作模式发生改变才有可能遏制旅行社市场上的诸多问题。旅行社运作方式的改变需要两方面的压力,旅行社产品是有一系列元素组合而成的,只要一个环节发生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产品,政府方面可以制定一系列针对上述环节的服务质量标准,让旅行社产品的服务质量可以有标准可依,也便于旅游者和政府管理部门监督检查。另一方面,旅行社要尊重游客的知情权,通过合同形式将旅游行程,购物次数,住宿用餐标准明确说明并清楚告知游客。同时,需要游客自下而上的维权意识的增强。

当然,我国旅行社投诉处理程序复杂,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需要付出的时间和金钱成本相当高,而赔偿限额相当低,这两方面的落差也会致使游客选择放弃维权,放任侵权行径。

旅行社改变运作过程还需要动力,旅行社作为企业,是以利润为最终目的的,只有未来模式能创造更多的利润才能促使旅行社主动做出改变,使“零负团费”等低价恶性竞争现象退出市场。

2 《旅行社条例》的主要变化

《旅行社条例》相对于《旅行社管理条例》的主要亮点表现在极大地降低了旅行社的进入门槛以及加大了旅行社管理、处罚力度。这些修改是在总结我国旅行社业发展运行情况的基础上,针对行业内现存问题,为更好地适应、规范行业发展需要而进行的。

针对低价竞争、零负团费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旅行社条例》专门作出了扭转旅行社低价模式的相关规定。我们按照上文的旅行社运作关系图来看《旅行社条例》相关条款,从旅行社方面来看,《旅行社条例》在旅行社经营方面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低于旅游成本的报价招徕旅游者;未经旅游者同意,旅行社不得在旅游合同约定之外提供其他有偿服务;旅行社在与旅游者签订旅游合同时,应当对旅游合同的具体内容作出真实、准确、完整的说明;对旅游合同解释有争议的,要做出有利于旅游者的解释。这些规定是从旅行社招徕旅游者即业务的第一环节进行的规定,可以从源头上遏制低价模式。另外还在合同、委托代理、导游服务等业务过程上做出了严格规定,规定旅行社与游客签订的旅游合同,由于游客投诉的主要问题就是导游增加购物次数获得回扣,因此《条例》规定必须就旅游者应当交纳的旅游费用及交纳方式、旅行社安排的购物次数和停留时间及购物场所的名称、需要旅游者另行付费的游览项目及价格等,做出明确约定。旅行社与导游之间的利益关系方面,《条例》也规定旅行社要支付给导游不低于最低标准的工资,缓和了导游与旅行社的关系,进一步可以减少导游做出有害于旅游者的行为。

从导游方面来看,《条例》规定导游不得欺骗、胁迫旅游者购物或者参加需要另行付费的游览项目等。针对导游与旅行社之间的利害关系,规定旅行社不得要求导游接待低于成本报价的团队。从旅游者方面来看,《条例》较《管理条例》对于旅游者投诉的问题做出了更为细致明确的说明。

对于旅行社违反上述规定,《旅行社条例》做出了较《旅行社管理条例》更为严厉的惩处措施,以规范旅行社的经营运作。

可是,我们何以认为《旅行社条例》可以根除旅行社的行业问题,推动旅行社业的健康发展呢?在《条例》中规定旅行社不能以低于成本报价招徕旅游者,但是早在1996年《旅行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六条就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低于正常成本价的价格参与竞销,难道只因为《条例》对于这种违规行为的处罚更为严厉,行业的低价运作模式就可以消除吗?除此之外,由下表我们可以看到《条例》与《管理条例》在经营和处罚方面的内容,在大多数对照点上都有涉及,也就是说在《条例》上的禁止性规定《管理条例》上也有说明,可是并没有产生效果,这不得不让人们产生疑虑——《条例》是否可以依靠这些稍显细致、惩处严厉的规定根治行业问题?

对于违规行为的处罚问题,是否能够贯彻彻底也是值得探讨的。虽说《条例》较《管理条例》对于各项违规行为的惩处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说明,但是在现实的操作层面上的问题并没有进行说明,比如说处罚的执行方是谁,处罚的具体程序等。况且旅行社产品是体验性产品,旅游产品的质量是由一系列环节构成的,而对于产品的质量是否合格,是应该有具体的标准的,否则无法进行惩处,也会产生某些旅行社与政府官员勾结的现象。即使是可以明确判定旅游产品质量有问题,《条例》规定的处罚措施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的条款有出入。因此《条例》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也成为新条例的问题。

3 《条例》的实际效果

3.1 旅游产品涨价

为避免触犯《条例》,旅行社部分线路产品价格大幅涨价。如北京神舟国旅2010年1月泰国旅游线路价格为2780-4180元/人,并且承诺价格为2880元/人的线路不强制购物,但是会有自费景点,价格为600元/人。而在2009年5月前此线路报价大致为2000元/人左右甚至更低,可见旅行社产品线路价格有一定幅度的上涨。

旅行社规范旅游产品报价,合理涨价,有利于旅行社合法有序竞争,为消费者提供透明的旅游消费环境。旅行社涨价或许无法避免,但是各旅行社旅游产品报价具有差异性与竞争性,为了应对《条例》,如果旅行社结成价格联盟,谋划集体涨价,显然又会侵害旅游者的利益。

3.2 投诉数量

2009年第一季度北京市旅行社服务质量监督管理所公示的15件质量投诉,《旅行社条例》实施后,2009年第二季度(3-5月)正式立案受理旅游者对旅行社的有效投诉15件,共涉及14家旅行社。游客集中反映的突出问题是:导游员擅自压缩旅游行程、频频增加购物次数、引导游客进入“老乡店”购买假、冒、伪、劣商品问题的9件;反映减少游览景点、导游不尽职责的2件;反映由于组、地两社导游员之间发生肢体互殴进而侵害游客权益的1件;反映出境游购物问题的2件;反映出境未成行的1件。可见《条例》开始实施投诉数量并未大幅度减少。

4 疑问与思考

4.1 与相关法的衔接

《条例》的法力效力层次偏低,一旦发生旅游合同纠纷或其他赔偿问题,会根据相关上位法的有关规定进行裁决。因此《条例》各条款内容与其他法律法规的衔接是引发问题的导火索。如上文提到的产品质量问题赔偿金问题,《条例》规定的赔偿金额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确定的金额不一致。

4.2 可操作性

《条例》一些条款过于格式化,缺乏弹性不灵活,实操性不强。法律责任一章内容,处罚力度甚至可以大于企业的注册资本,当然这可以使企业规范经营,令旅行社市场优胜劣汰,但是在我国投诉程序复杂、成本过高、监督检查方和处罚方不明的环境下,这样的处罚条款是否真的能起到预期的目的呢?

4.3 法律公平性

合理的分工体系是旅行社市场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对于分工体系下的各类旅行社的法律法规责任也不尽相同,笼统地说旅行社经营商的法律责任要大于旅行社代理商,因此,要想我国旅行社市场尽早形成合理的分工体系,《条例》应加以引导,将各类旅行社的法律法规责任区别对待。

5 结语

不可否认,《条例》修订的出发点是为了解决行业长期以来存在的顽疾,可以说对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有一定程度的遏制作用,但是《条例》毕竟是规则性条款,未通过市场检验就开始实施,不免会发生侵害旅游企业利益或者让不法旅游企业有机会利用条款漏洞危害旅游者的行为,因此要彻底走出行业困境,一方面需要建立起健全的市场竞争机制的制度化环境,另一方面,旅游企业要有自发形成合理分工体系的动力和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规范市场环境,杜绝危害旅游市场健康发展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张晨.旅游业“柠檬市场”现象及其规避对策[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5):20-21.

[2]陶卫宁,宋成伟.我国旅行社产品市场中“柠檬”问题的成因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3):49-51.

[3]张凌云.旅游理论与实践探索文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9:332-343.

旅行社经营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旅游在线营销不仅能降低成本,实现个性化服务,还能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扩大旅行社的客源市场和所占市场份额。而在线营销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专业性不强、单向信息交流以及交流方式的限制则严重阻碍了旅行社的发展。只有采取专业的在线营销建设及健全的营销方式,才能满足旅游者快速、便捷的在线购买愿望,进而推动旅行社在营销方面的科技信息化发展。

关键词:旅行社;在线营销;网络科技

0 引 言

經过多年的信息化发展,我国的旅游业信息化总体水平有了长足长进,以现代信息科技为传播手段的旅游运营商不断增多,为旅游行业的发展开拓了新业态和新模式。旅游在线营销便是以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为手段开展的各种旅游营销活动,目的是向潜在游客输出有价值的服务和信息。[1]在线营销是实现营销战略目标的方式之一,营销人员可以通过在互联网上创建信息和平台来开展营销活动,如建设网站、打造网络社区、借助第三方平台发布信息、创建自媒体等多种形式。众多旅行社也主动或被动卷入了在线营销的洪流,然而,旅行社还需要立足于自身的资源储备,深入思考在线营销的优势,充分发挥信息科技的智慧,来提升竞争力。

1 在线营销的优势

1.1 降低旅行社营销成本

旅行社的传统推营销方式必须依靠大量的销售人员和各地的中间商,主要借助各片区门店和传统的纸质媒体或广播电视媒体,需要投入大量的广告费用和人力成本。[2]互联网的建设和普及,丰富了信息传播方式,并不断加速信息传播的速度。旅行社只需要置办相关的电脑等硬件设施,开通对外联网,便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开展在线营销[3],无须开辟更多的实体店面,省却了更多的房屋租金、人工劳务、交通运输和办公费用;此外,旅行社与游客之间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联系,发布信息更加便利且影响范围更广,不用再通过中间商的介入,节约了中间商的佣金和消耗,也无须再支付高昂的传统媒体印刷广告费用;与此同时,旅行社通过互联网与游客直接交流,减少了沟通的时间成本,能够更加细致具体地了解游客的需求和建议,减少中间环节的差错,有效提高旅行社的运作效率,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线上消费或点评积分等活动,将顾客发展成分众传播的一部分,无形中发挥了顾客传播的效应,从另一个层面减少了旅行社的营销成本。

1.2 突破时空限制实现互动

互联网的信息流动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一天不停歇地收发信息,传遍地球的每一个联网之地。旅行社实现了在线营销,在工作时间和地点的选择上更加灵活,游客的消费选择也更加突破时空限制,尤其是移动互联的推进,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查询自己需要的信息或实现交易互动,旅行社的营销活动可以在任何一个时间段完成,也可以在相隔很远的距离中发送,脱离时空式经营,提升了旅行社的市场时空范围。[4]曾经的面对面语言互动,已经逐渐发展为文字互动和语音互动,甚至视频互动。旅行社在开发新的产品之前,可以借助网络考察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丰富细化线路安排,优化旅游线路产品,并借助网络平台实现与交通、住宿、娱乐和购物等多个环节的实时对接,为旅行社产品营销做好品质基础。而作为消费者的游客也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根据自己的需求查找和比较信息,在旅游前与不同的旅行社进行互动,使得旅行社能够充分营销自己。在旅游活动中,旅行社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随时发布活动提醒和安全事项等,保证随时随地服务,并延续旅游后的服务。快捷便利的在线营销囊括了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实时服务和后续联络,能够充分发挥互动的价值,为游客提供更贴心的旅游前中后的服务,将每一个营销和消费环节的结束变成一个新的开始。

1.3 优化旅行社个性化营销服务

现代社会的人们出游次数不断增多,积累了日渐丰富的旅游经验,单一的观光式旅游已经无法满足大众需求,旅游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细分化和个性化。[5]技术工具替代劳动作业将人类从时间中解放出来,人们有了更多可支配的自由时间和额外收入,高速铁路与公路的建设以及家用汽车的迅猛发展,都推动了旅游的自助化开展,人们出行的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组团模式,人们的消费也从理性消费越来越倾向于感情消费。关注人性、了解人的个性需求,成为旅行社与游客建立新型关系的核心,也是旅行社在新时代背景下长远生存脱离不开的主题。而互联网作为一种突破时空限制的信息传输工具,它同时兼具有产品设计、渠道拓展、促销优化、在线交易、主客互动等非常强大的营销组合功能,以及市场信息分析与提供等多种功能,旅行社与游客之间的在线信息交流和双向互动,使得旅游社开展一对一营销活动成为可能,这是推进个性化营销的必然途径。为此,通过在线网络存储建立游客个人信息档案,并与游客展开更为个人化的联系,才能及时地了解旅游市场变化和游客个性化的需求,更加便捷快速地向游客提供个性化的销售和服务。

2 旅行社在线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基础设施不完善

旅行社的在线营销以时代技术发展为支撑,但落后于时代的技术更新,则必然会影响在线营销。目前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但是传输能力距离尤其是移动在线技术的发展水平还很受限,移动互联网的建设成为在线营销的一个卡口。移动数据处理能力有限,影响了在线营销的效率,如果游客在使用网络过程中没有成功或在移动网络中受到限制[8],或者不满意,很可能不会再次进入,这样无形中会失去很多潜在的消费群体。由于旅行社网站信息更新要求比较高,移动网络使用量还有很多量化限制,在进行网络建设时必须重视网站后台管理功能的开发建设,还需要专业的维护人员来进行实际操作,这样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及专业人员的配备,给旅行社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和技术限定。

2.2 信息品质优化度不够

旅行社已经普遍意识到在線营销的多种优势和必然形式,目前主要通过自主建设网站或借助第三方平台开展在线营销,但是普遍存在功能单一、行业特点不突出等问题,主要是缺乏长远营销规划,对旅游行业还没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和把握[6],往往模仿国内外的现成模式,界面相似、产品一样、内容雷同,甚至有的信息混乱繁杂,类目不完备,链接不完整,没有与游客很好的对接,即使有的消费者愿意尝试着在网上购买旅游产品,但是眼花缭乱的营销信息也会让消费者望而却步。另一方面,旅游在线营销虽然已经被广大民众所接受,但社会和公众尤其是老年群体对旅游在线营销接触还不完整,缺乏足够的信任感,再加上在线信息时间上的更新不足,尤其是有些第三方平台因为对游客发布信息的审核和把控不够及时与严格,信息时段混乱等,导致在线旅游信息有时候反而给游客形成误导[9],使得游客对待在线信息逐渐给予否定态度,并有损于旅游地和旅行社的整体形象。

2.3 在线营销价值挖掘不足

旅行社可以借助互联网与旅游者进行双向沟通,了解他们的出游意向和旅游需求,共同快速地完成个性化旅游产品设计,并及时获取反馈意见来更新旅游线路产品。[7]但现实情况不尽如人意,旅行社普遍重视旅游产品推广和交易实现,而对于游客旅游前的信息搜索趋势与产品个性化需求信息不够重视,对于游客旅游后的信息反馈和数据挖掘不够。甚至有些旅行社都没有自己的市场营销数据库,不重视在线营销的数据挖掘,没有充分发挥与游客的互动功能价值。缺乏系统的游客信息统计、游客消费特征分析和游客发布内容的收集、归纳、分析与反馈,导致在线旅游产品更新缓慢,互动信息没能更好地服务于整个营销规划。这种情况也反应了旅行社对旅游者信息数据积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在营销工作中没有深入挖掘在线营销的延续性价值,将游客信息统计通过数据分析应用到更长远的发展中。

2.4 相关产品延伸有限

目前的旅行社在线营销以出售线路产品为主,有些会搭配酒店,或者最多有门票、签证、租车等服务,也有一些开展在线旅游超市的经营,但是界面还很粗放,而且如驴友集结、志愿旅游、义工旅行等活动项目都没有纳入相关平台,旅游活动的周边产品如旅游装备、旅行导航、自由行导览、景区智慧化等服务还各自为阵,旅游者出游往往需要多项准备工作[8],而且有时候需要搜索旅游地的情况来做各项安排,既烦琐又容易出现漏误。旅游在线营销平台能够发挥整合功能,但是却还有很大的相关产品延伸空白,旅行社如果在精细化和拓宽化两个方向上都不能尽快调整的话,必然影响竞争和未来发展,相关产品的组合策略缺乏成为旅行社在线营销的一个盲区。

3 旅游业加强在线营销的对策

3.1 加强软硬件配套设施建设

国家积极推进移动网络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在线营销进一步深化的大前提,在此条件背景下,旅行社要加强网络配套设施建设,除了电脑、服务器、在线办公用品等硬件配备之外,更要对在线营销功能、网站互联结构、在线产品内容、页面色彩布局等要素进行合理设计,为旅游者获取信息提供方便,通过在线平台及时向客群传递精准的、全面的、有价值的营销信息,在后台支撑和前端应用方面都做好配合。在线营销平台既要服务于游客,也要服务于旅行社管理、工作人员服务,不再仅仅是一个宣传的窗口,而是一个关联众多、内涵丰富的营销系统,是旅行社运营发展中的命脉。既要有大容量的存储,能包含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信息,又要保证信息的及时更新和数据传输速度,还要做好交易安全保障和信息维护,在这个硬件容易实现的时代,软件才是生存的根本,所以,旅行社还要善于培养或引进在线营销人才,积极参与行业对话会议,用开放的心态和环境推动软件配备的不断提升,以强劲的创新团队和优良的服务品质赢得在线营销的发展。

3.2 立足特色化营销体系

旅行社应该立足有特色的专业性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功能,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和产品延伸与合作,发挥有游客互动的能量和智慧,既要为游客提供清晰简洁明了的旅游产品,又要丰富多元化,使旅游消费者通过在线营销中心能够便捷地获得需要的产品和信息。精细化与拓宽化是旅行社在线营销的必然发展趋势,要么针对某一类产品或某一类细分市场做细做精,要么拓宽相关产品延伸。旅行社可以加强产品组合,开拓产品线路,挖掘旅游产品的价值,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VR虚拟技术,实现旅游产品数字化展示,使旅行社在线营销能发挥在线旅行的拓展功能,尤其是一些博物馆、古建筑等文化内涵深厚的旅游地的产品展示[9],应作为一个重要的产品环节。旅行社可以自主建设平台,也可以与其他旅行社和第三方合作发起专业性平台建设,以旅游超市的模式,做强做大做精营销产品体系,这是在线营销的根本依赖所在。特色既要体现在专业细分上,又要体现在产品全面和服务完备方面,逐步完善营销系统。特色除了产品的特色,还应该有特色的在线营销界面和营销服务,界面色彩风格要更亲民化、可选择化,产品链接要便利化,图文搭配要恰当舒适,并将一切设计建立在旅行社与消费者互动共同完成的基础上,达到真正出于民用于民,集民众智慧,创新并立足特色营销体系。

上一篇:思想文化论文范文下一篇:营销实践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