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经营论文范文

2024-02-08

旅行社经营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创业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创新创业教育既有利于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又有利于解决就业难问题, 同时也是实现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旅行社经营实务课程作为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设计理应主动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思想,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作出贡献。从创新创业的视角出发,以湖南外贸职业学院为例,从课程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及保障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课程改革的积极探索,以期为课程教学改革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创新创业教育;旅行社经营实务;教学设计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创业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并明确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由此可见,创新创业教育已被上升到促进国家创新发展的战略高度。高职高专学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是国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程的重要对象。强化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着力培养其创新创业精神,切实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是当前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

(二)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相对于本科生、研究生而言,高职高专学生数量庞大,学历层次较低,就业竞争力能力较弱,竞争压力更大。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帮助部分学生实现自主创业,不仅不会增加社会的就业压力,反而能为社会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三)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高职学生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可以将自己的兴趣与专业进行有机结合,做自己最喜欢的和自己认为最值得做的事情,在五彩繽纷的社会舞台上大展身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获得相应的报酬,有利于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我发展。

二、创新创业教育视阙下的《旅行社经营实务》课程设计

《旅行社经营实务》课程,作为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设计与实施理应主动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作出贡献。

(一)教学思路设计

正确的思路可以保障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在创新创业教育思想的引导下,《旅行社经营实务》课程以旅游管理专业师生自主经营的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快乐之旅旅行社为依托,以创建并经营一家旅行社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引入项目任务教学模式,探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学内容和以学生实践体验为主的教学方式方法,并通过教师对教学思路、内容、方法的创新,为学生创业创新教育提供示范作用。

(二)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旅行社经营实务》课程是实时、动态地反映旅行社行业发展和业务经营状况的窗口,也是专业对接行业,学习内容对接岗位任务的重要形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旅行社的发展状态、经营特点、业务范围、组织结构,熟悉旅行社业务流程,掌握旅行社产品设计、销售、服务要素采购、团队操作等基本业务操作技能,能协助创办一家旅行社,能设计、销售旅游线路、采购旅游服务,处理接发团过程中的突发事件。为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后续课程的开展打下基础,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业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石。

(三)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是教学思路与教学目标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决定专业人才知识与技能结构的关键。在充分调研旅行社企业创新创业人才成长规律和专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确定了《旅行社经营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形成了旅行社行业调研、旅行社设立、旅行社产品设计、旅行社产品销售、旅行社服务采购、旅行社接发团业务操作、旅游售后服务7个项目,并在7个项目下,设计了包括旅行社行业调研、旅行社企业调研等在内的16个实训任务。从教学内容来看,不管是旅行社调研与设立,还是在旅行社经营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设计特色路线;创新营销手段,实现产品的成功销售;抑或是在服务采购、接发团业务操作和旅游售后服务等项目中,鼓励学生解决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内部管理问题、合作问题和顾客投诉问题,都集中体现了创新创业教育思想。

(四)教学实施设计

课程以模拟设立和经营一家旅行社为组织和实施形式。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在调研旅行社行业发展状况和旅行社业务经营情况的基础上,模拟组建一家虚拟旅行社,各旅行社同步依次实施从产品设计到售后服务的经营活动项目。教师是项目实施的设计者、引导者和帮助者;学生是项目实施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步完成项目任务;引入竞争机制,各个项目团队开展项目实施比赛,优胜者可以获得积分奖励;邀请行业专家对学生进行指导,并评价项目的完成情况,鼓励旅行社企业采纳和应用学生的一些创造性思维和成果。

(五)教学方法设计

打破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学生探索”为主,多种教学方法相互补充的教学方法。在项目学习过程中,根据教学进程的不同阶段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运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项目教学法。设计7大项目16个具有可操作性的综合实训项目,学生以团队形式,积极参与到有意义的任务完成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学生探索与创新的主观能动性。(2)案例教学法。每个项目都由真实的旅行社经营管理案例进行导入,把真实的案例作为能力训练项目,让学生设身处地,置身于情境教学的场景中,逐渐培养其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应变能力。(3)讨论式教学法。在项目任务实施过程中,必须有一些理论知识的支撑,讨论法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积极探索的欲望。如在引入课堂任务“如何设立一家自己的旅行社”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设立一家旅行社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工作,国家关于设立旅行社有哪些法定条件和程序。(4)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项目任务的实施过程中,让学生模拟扮演旅行社某一职业角色,进行模拟演练。(5)现场教学法。以师生自主经营的旅游管理专业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快乐之旅旅行社和校企合作旅行社为依托,前往旅行社企业进行现场教学,学生对旅行社的认知会更加清楚和深入,教学效果更好。

(六)考核方式设计

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内容决定了考核内容与方式。本课程采用项目过程性考核与期末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其中,项目考核以企业专家评价和学生互评为主,占总成绩的70%;期末终结性考核以教师评价为主,占总成绩的30%。在考核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对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肯定和鼓励,全面综合地评价学生。

三、教学实施保障条件设计

(一)“双师型”教师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也是项目实施的指导者。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旅行社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是保障该课程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对该课程任课教师的基本要求是:(1)热爱教育事业,创新意識强,工作责任心强;(2)了解旅行社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熟悉旅游行业法律法规、旅行社业务流程及经营情况,熟悉旅行社产品设计、销售、服务采购、接发团业务操作、旅游服务售后管理等业务操作;(3)2年以上旅行社工作经验或3年以上学生旅行社实践指导经验;(4)具备以项目为载体、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设计与应用能力。

(二)信息化条件

任务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利用网络资源,获取相关信息,参考、查找资料,开展协作学习,汇报项目实施过程和成果,以网站的形式开展旅行社及产品宣传,因此课程应当在适合开展合作学习的理实一体化多媒体教室进行。

(三)实训基地

《旅行社经营实务》课程以项目任务为载体,实践性强。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除了需要理实一体化多媒体教室之外,还需要进行旅行社调研、观摩,部分实训任务直接来自旅行社,学生的创意思维和成果也需要得到企业的认可,因此,建立稳固的、密切配合的校企合作旅行社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而在校内建立一个由旅游管理专业师生自主经营的旅行社则可以为该课程的实施带来巨大的便利和优势。

参考文献:

[1]刘艳,闫国栋,孟威,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中国大学教学,2014(11):35-37.

[2]李志义.创新创业教育之我见[J].中国大学教学,2014(4):5-7.

[3]朱玉霞.《旅行社经营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11):3-4.

旅行社经营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旅游院校实训基地的企业化经营,是实现旅游院校培养高素质旅游服务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要。文章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青葱岁月旅行社为例,探讨了旅游院校实训基地企业化经营管理的基本问题。

关键词:旅游院校;实训基地;企业化

一、旅游院校实训基地企业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就必要性而言,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旅游院校培养高素质旅游服务与管理人才的需要。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具有服务属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强调旅游服务管理人员对知识技能的操作性。它要求旅游院校的毕业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而且更要有胜任一线工作的能力。如具有一定的职业判断、公关、协调、创造等能力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以及一定的行业管理经验,能够独立完成一般的业务处理,成为旅游企业需求的独当一面的“业务精兵”。然而,这些实战技能,并不靠在教室里“纸上谈兵”得来,而是在业务实训中锻炼出来的。

旅游院校的实训基地分为校内、校外两种形式。目前,许多院校的校外实训基地发展并不理想,很多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只是学校的“一厢情愿”,旅游企业并不很热衷。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校内实训基地便担负着旅游院校学生各项技能培养的主要场所。但是,许多校内实训基地在企业化方面却存在着明显不足,有的还是纸上练兵。所谓供求错位,毕业生不受企业欢迎,根本原因就是实训基地没有像企业那样运行,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得到训练的只是“模拟”,而非“实战”,得不到真正的锻炼。

二是校内实训基地发挥综合效益的需要。在旅游院校内建设实训基地,一个项目的建设资金,少则需要几十万,多则需要上千万,而且,项目设施需要不断更新换代和维护,可谓“烧钱”工程。而资金的投入,主要来源于国家和学校。因此,为了体现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物有所值”,国家和学校已越来越认识到,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仅要承担起培养在校学生旅游服务技能的任务,而且要更多的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校内实训基地综合效益的发挥,必须通过企业化建设。因为只有通过企业化建设,才能实现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经营机制转变,才能广泛灵活的实现与社会及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的资源,激发实训基地的发展潜能,实现综合效益。

2.就可行性来说,目前的条件已经具备

首先,政策支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推进职业教育若干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实训基地运行管理体制要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要求实训基地不仅要完成对学生的实训任务,还应主动而向市场。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提出,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

其次,校企共推。当前,越来越多的旅游院校已经认识到现实学校实训基地存在的不足,以及实训基地企业化经营管理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于是不断加强对实训基地的改制建设,在原有的“模拟教学”、“仿真教学”等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实训基地企业化的问题,努力实现“工学结合”、“产学研一体化”、“定岗实习”等的教学模式。与此同时,许多旅游企业,也在日益短缺的旅游人才市场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旅游经济市场中认识到加强自身需要的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断加强了自己与旅游院校的合作,共同建设校内旅游实训基地,实现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经营。

再次,思维创新。当前,我国旅游院校在如何建设旅游实训基地、实现实训基地企业化这方面,虽然只处于积极的探索阶段,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但毕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带来了积极的影响。许多旅游院校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思维,逐步改变传统管理体制,转换旅游实训基地的经营管理模式,逐步实现实训基地企业化经营管理,这些成效都为各个旅游院校实训基地企业化的发展建设提供了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旅游院校实训基地企业化的基本原则

1.教育为本原则

旅游院校的实训基地的建设宗旨,归根到底是为教育服务,为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各种旅游实践技能素质服务,因此,实训基地从最初的建立到后来的经营管理,以及最后的效益评估等各个环节,都是以服务教学为根本的。只重视投入,不重视管理;只重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重视教育效益,或教育效益过低,偏离教育为本这一宗旨,旅游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将失去本质上的意义。

2.效益综合原则

旅游院校实训基地的企业化经营建设,在坚持教育效益的同时,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实训基地的综合性效益,其资源才能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建设投入才会取得更多的回报。也只有这样,旅游实训基地的企业化经营才能稳定持续的发展,才能较好的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实战能力,提高实践技能素质,真正有效实现旅游市场训基地的教育效益。

3.经营创新原则

管理创新包括思维创新和体制创新。思维创新是指为了取得整体优化效益,打破陈规陋习,突破原有的思想桎梏,转变观念,树立全新的实训基地企业化管理思路。体制创新主要是指改变原有的管理体制和结构体制,转变学校管理实训基地的职能,营造实训基地企业化发展的良好环境。思维创新是经营创新的基本前提,体制创新是思维创新的延伸和具体体现。思维创新的关键在于克服行政弊端,体制创新关键在于遵循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4.资产保护原则

实训基地企业化经营,必须有效保护国家财产。学校实训基地的最初资金投入,不管是中央、地方,还是学校拨款,说白了都是国家投资,属于国家财产。学校实训基地实现企业化经营以后,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必然存在经营风险。要规避风险,防止或减少国家财产的流失,必须实施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

三、青葱岁月旅行社的企业化经营管理探讨

青葱岁月旅行社以企业实体进行注资建设,必须在经营管理体制上向企业化转变,根据市场化要求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在经营管理策略上,应做到下列几点:

1.校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制

学校应该从过去对旅行社的直接经营管理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以资本为纽带,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校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管理体制。具体的做法是:学校放弃旅行社的法人代表资格,转而聘请职业经理人担任旅行社的总经理,并出任旅行社的企业法人代表,具体负责旅行社的经营管理活动,使旅行社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经营实体。在这一管理体制下,虽然学校放弃了旅行社的法人资格,但学校作为旅行社的投资者,仍然行使对旅行社的重大管理决策和资产保护监督的权力,尤其是确保旅行社为学校教育服务的基本功能,有效维护学校对旅行社所拥有的权益。青葱岁月旅行社仍然隶属学校的下属单位,是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由于旅行社的具体经营管理从学校的管理框架中相对独立出来,独立开展具体的经营管理活动,从而有利于盘活了旅行社的经营管理,发挥旅行社的综合效益。

2.先包后股,理顺旅行社运行机制

青葱岁月旅行社作为担负培养高素质的旅游服务和管理人才的校内实训基地,为了给予广大学生提供众多必要的实习岗位,必须发展壮大,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现在的青葱岁月旅行社效益低下、学校在看不到其效益产生的情况下,不可能再进一步投资经营。根据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借鉴当前我国众多校办产业的运行机制,为盘活存量资产,学校可先通过签订合同方式,采取租赁、承包等形式,将旅行社交由租赁者或承包者经营投资经营,租赁者(承包者)行使完全的经营权管理权限,学校只是行使对旅行社校产保护和为教育服务的监督权力,以及参与企业的利润分红权力。待旅行社资产有效盘活、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之后,便把旅行社重新收归学校所有,进而推行股份制合作制度,吸纳社会各种形式(包括社会人和自然法人等)的资本入股,建立投资多元化的股份制合作的旅行社企业实体。学校作为股东之一,以土地、设备、资金等形式入股,行使股东权力,享受股东利益。需要指出的是,为有效盘活旅行社的经营,可以吸引多个投资者,学校的股份不宜一股独大。

3.科学设岗,真正实现“教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

旅行社的经营管理不能违背实训基地为教育服务的宗旨,仍是学校实行产、学、研的活动、为师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科学实验的重要基地,而且要为学校教育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作出更大的贡献。青葱岁月旅行社通过从设备、管理、服务标准和企业文化等逐一进行企业化建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实训基地企业化运行,使校内实训环境职业化、岗位化。同时,还要制定和完善教学实训管理制度,保证实训过程高质量、高效率运转,真正实现“教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另外,要求在旅行社任职的相关人员担任相关的教学工作,定期不定期给学校师生开展教学活动,以及举行讲座、座谈等的教学交流活动。

4.会计委派,确保资产有效保护

青葱岁月旅行社在实行企业化改制以后,其身份极为特殊。一方面,它将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做到经费自给或基本自给,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另一方面,它又经营学校很大一部分股份(资产),同时承担为学校提供教育服务的任务。由于旅行社自身机制存在的某些弊端,使得在旅游业务经营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非理性行为。这样,将给学校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和教育损失。为规范旅行社的财务管理,促进旅行社的健康发展,同时保护会计人员的利益和学校利益不受侵犯,可推行会计委派制度。

推行会计委派制度,按照“会计机构不变、会计地位不变、会计职能不变”的原则,由学校财务职能部门(财务处)直接委派会计到旅行社管理财务,履行会计工作,学校对委派会计人员的人事档案、职务晋升、工资调动、专业职称、工资福利等由人事部门及财务部门统管理。

参考文献:

[1]郝达富.高校校办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思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6).

[2]董永波.对校办企业实行股份制改制的探讨[J].南昌高专学报,2000,(12).

[3]伍锋.高职旅游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研究综述[J].旅游教育管理,2011,(7).

[4]张艳.高校对校办企业应采用会计委派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7).

旅行社经营论文范文第3篇

一、旅游电子商务的兴起

世界旅游组织在其出版物《E-Business for Tourism》中指出:“旅游电子商务就是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旅游机构内部和对外的连通性 (connectivity) , 即改进旅游企业之间、旅游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之间、旅游企业与旅游者之间的交流与交易, 改进旅游企业内部业务流程, 增进知识共享”。它具有:以互联网为依托, 消费者直接参与, 涉及企业运作的各个层面 (产品设计、市场营销、企业管理MIS、客户管理CRM、资源管理ERP、供应链管理SCM) , 庞大的信息源, 方便、快捷的支付手段等特点。

美国著名的CRG-Research公司称, 早在2007年全球电子商务额就已突破10000亿美元。近年来, 旅游电子商务行业平均年增长率为40%, 其中旅游电子商务销售额突破在2010年已经突破1000亿美元, 全球约30余万家企业在网上开展旅游服务, 全球享受旅游电子商务服务的人数每年超过3亿人次。据世界旅游组织 (WTO) 预计, 未来旅游电子商务占电子商务中的比重将超过20%。

目前, 我国拥有旅游电子商务企业4000余家, 2010年中国旅游电子商务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在线旅游业交易) 市场规模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 占整体旅游收入份额将近15%。前瞻产业研究院旅游电子商务市场研究院小组预计, 到2015年, 我国旅游业总收入将达到2.5万亿元, 年均增长率为10%, 届时国内旅游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 年均增长率约20%。

二、旅游电子商务对传统旅行社行业的影响分析

在信息化时代的旅游市场上, 不再有地域之分, 互联网可将世界各地的旅游讯息聚集在一起, 提供前所未有的快速、便捷、透明的服务, 以满足消费者和供应商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旅游产品供应商建立自己的网站, 在网上促销和产品直销。饭店预定、航空服务、汽车租赁、旅游线路等旅游产品大量在网上销售, 这对作为中间商的传统旅行社行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1. 旅游产品先天具有发展电子商务的优势

旅游产品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生产和消费的同步性。消费者必须亲身经历和体验旅游产品, 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诸多因素, 而这些因素都离不开产品信息的沟通和组合。在互联网时代, 旅游信息的传递和组合是旅游行为完成的前提和基础, 在一定程度上它比具体的旅游服务更重要, 而旅游电子商务则具备了这一需求特点并直接为旅游消费者服务。而且, 产品配送是电子商务非常重要又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 旅游产品无需配送的特点也促进了旅游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2. 旅游电子商务取代了传统旅行社的部分基本职能

旅游信息收集和传递职能。食、住、行、游、购、娱是旅游的六大要素, 信息资源是旅行社经营的要素之一, 在资产组成中占很大比重。现在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本身就是一个旅游资讯的收集和发布系统, 而且, 饭店、旅游景点、旅游交通部门和其他旅游企业都可以通过网络将自己产品信息直接刊登在自己的主页上, 且信息高度集中, 操作方便快捷, 潜在旅游者只需进入感兴趣的站点, 就可以得到有关信息, 不必受到旅行社产品组合的限制。

旅游产品销售职能。旅行社出售的旅游产品实际上是把相关的、不同功能的旅游产品整合, 再融入旅行社自身的服务内容, 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的功能。而旅游电子商务的出现, 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 将食、住、行、游、购、娱中一项或者几项组合在一起捆绑销售, 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传统旅行社的销售职能。

3. 旅游电子商务使旅游产品更加丰富、个性化

网络营销作为旅游电子商务的新的销售渠道, 它具有跨时空、交互以及整合性的特点, 使个性化旅游成为可能。网络旅游通过网站上的社区及时收集不同旅游者的需求信息, 获取生产者的销售反馈信息。旅游电子商务的B2C和B2B, C2C模式加强了生产者与生产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 使自助线路、自助出游完全成为现实。

4. 传统旅行社对比旅游电子商务的优势

传统旅行社经过长期的经营积累, 已经形成了稳定成熟、相对规范的业务操作模式;比大部分旅游电子商务网站拥有更为稳定的客源市场, 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传统旅行社正因为有了良好的实体经营载体, 更容易发展电子商务, 使线上线下业务有机结合。

三、传统旅行社在电商时代的发展对策

《旅游法》的颁布实施, 对保护旅游消费者的权益, 促进旅游业有序、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并将开辟旅游业发展的新纪元。作为旅游业三大支柱之一的旅行社, 在旅游业大发展的背景下, 面对旅游电子商务快速崛起的挑战, 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应对:

1. 顺应信息化时代发展要求, 积极开展旅游电子商务。

从现实经营转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经营模式, 网络旅游对传统旅游并非一种颠覆, 而是网络与旅游的融合。旅行社是旅游业的中间商, 它应以熟练的业务技能介入网络, 开展电子商务, 以网络平台为载体, 拓展营销渠道, 提升经营效益。例如, 武汉春秋国旅早在十年前就已经涉足电子商务, 经过十年以上的开发和研究, 已经将无形旅游产品有形化了。今天的“春秋www.cq66.com”无论从专业技术上来讲, 还是从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发展来讲, 都是全中国数一数二的。武汉春秋国旅在高峰时在武汉市拥有19间门市部, 然而到2009年仅剩一家门市部, 现在主要靠网上营销, 营业额是当年19个门市部总和的2.7倍。

2. 开发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个性化旅游产品。

伴随着自助游、散客游的兴起, 旅游者的旅游需求趋向于多元化、个性化。传统旅行社由于客源量和信息量有限, 成本高昂, 无法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因此, 必须及时掌握旅游消费者的消费偏好, 开发出系列新、奇、特的旅游产品, 而非网上随手拈来的旅游资讯;还可以把过去组装在一起出售的包价产品拆散来卖, 比如半包价旅游、小包价旅游、单一项目等, 目的是增加产品的灵活性和竞争力, 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个性方面的需要。

3. 强化面对面服务的传统优势。

旅行社的旅游服务实质上就是一种面对面的情感服务, 而这恰恰是电子商务服务中的先天缺憾。因此, 旅行社应该不断提高自身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 注重细节, 体现情感, 无论咨询服务、促销服务、销售服务、导游服务以及对旅客的售后服务, 都要让消费者体验到安全、放心、温暖的感受。

4. 组建旅行社联盟或者集团化发展。

除了少数国有大型旅行社外, 大部分传统旅行社都是地方性旅行社, 规模小、门店少、资金少, 研发旅游产品的能力差, 开展电子商务的能力严重不足, 面对大型旅行社集团和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夹击, 要么以联合经营为纽带, 在各目标市场区域选择专营性合作伙伴, 共同组建超大型旅游零售代理联盟, 对旅游产品实行集体采购, 有效降低成本, 在联盟实体的支撑下实现旅游零售代理商的电子商务化和品牌塑造;要么积极进行资本运作, 购并重组, 把过去手工作坊式的小公司转变为跨地区、甚至跨国际的集团公司。

总之, 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今天, 对于传统旅行社而言, 机遇和挑战并存。传统旅行社必须及时更新经营理念, 在强化传统优势的基础之上, 积极发展电子商务, 开发多元化、个性化旅游产品, 才能满足现代消费者的旅游需求。

摘要:近年来, 随着旅游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对传统旅行社业产生了巨大冲击, 本文在分析传统旅行社与旅游电子商务优劣的基础上, 对传统旅行社未来经营发展给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旅行社,电子商务,对策

参考文献

[1] 杜江, 戴斌.旅行社管理比较研究 (第二版)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6

[2] 诸丹.旅游电子商务对传统旅行社业的影响及对策.成都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1.3

旅行社经营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旅行社业连锁经营管理

在当今国际经济生活中一种新型的营销形式——连锁经营正以其独特的经营机制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从一产生便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的加强,连锁经营的发展也呈现为多行业、市场化、国际化的趋势。国际上一些著名的成功企业如麦当劳、肯德基都是以连锁经营形式闻名的,他们的连锁加盟企业遍布世界各地。在美国,社会零售总额中有近1/3的零售额是通过连锁经营方式实现的。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声称:连锁经营是商业零售领域中的一次革命,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经营概念,是21世纪占主流地位的商业经营模式。

一、连锁经营概述

连锁经营是指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店铺,以一定的形式组合成一个联合体,在整体规划下进行专业分工,并在分工的基础上实施集中化管理,使复杂的商业活动简单化,以获取规模效益。连锁经营包括三种形式:直营连锁、特许经营和自由连锁。

直营连锁是指连锁公司的店铺均由公司总部全资或控股开设,在总部的直接领导下统一经营。总部对各店铺实施人、财、物及商流、物流、信息流等方面的统一管理。直营连锁作为大资本运作,利用连锁组织集中管理、分散销售的特点,充分发挥了规模效应。

特许经营是指特许者将自己所拥有的商标、商号、产品、专利和专有技术、经营模式等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者使用,被特许者按合同规定,在特许者统一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者支付相应的费用。由于特许企业的存在形式具有连锁经营统一形象、统一管理等基本特征,因此也称之为特许连锁。

自由连锁也称自愿连锁,连锁公司的店铺均为独立法人,各自的资产所有权关系不变,在公司总部的指导下共同经营。各成员店使用共同的店名,与总部订阅有关购、销、宣传等方面的合同,并按合同开展经营活动。在合同规定的范围之外,各成员店可以自由活动。根据自愿原则,各成员店可自由加入连锁体系,也可自由退出。

旅行社业的连锁经营则是旅行社凭借自己的优势,以自由连锁、特许经营和直营连锁等方式组合成一个联合体,在旅行社总部的规划下各地旅行社连锁企业相互合作、相互支持,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获取规模效益。旅行社总部对各地旅行社连锁企业拥有财产所有权和经营决策权,各地旅行社连锁企业对总部负责,受总部指挥和监督,并且在整个连锁体系中实现经营理念的统一、企业识别的统一和经营管理的统一,实现这三方面的连锁化和高度的对外统一。

二、我国旅行社引入连锁经营的前景分析

现在,跟外国的大旅行社相比,中国旅行社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规模小、网络化水平低,而且由于水平分工,导致了旅行社业的恶性竞争越演越烈,平均利润率下降。为了突破这样的尴尬局面,很多旅行社纷纷将经营的重点放在商务旅游、出境旅游和休闲旅游等利润率高的市场,并且寻求其他提高效益的渠道。由于旅行社的连锁经营能为企业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使旅行社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于是各大旅行社纷纷走上连锁经营探索的道路。那么旅行社的连锁经营发展前景如何呢?

首先,连锁经营使旅行社经营者业务迅速扩张。对旅行社经营者来说,建立一个连锁经营体系能确保它迅速、稳妥地拓展业务,他们可以不受资金的限制,迅速扩张规模,打响品牌,这就解决了我国旅行社业传统的设立分社带来的资金运作上困难。连锁经营是种效率极高的扩张方式,旅行社连锁企业在当地市场的成功开拓使旅行社经营者销售网络不断延展,可实现品牌快速占有市场,剩下的仅仅是品牌的深度开发和维护。据估计,肯德基如果全部自己投资开设它最初的2700个分店形成自己的销售网络,将需要4.5亿美元,然而通过连锁经营则轻易解决了资金难题。

其次,连锁经营给旅行社经营者带来管理创新的收益。一方面,连锁经营提高了旅行社经营者对旅行社连锁企业的控制,可防止市场的过度竞争,从而使价格保持稳定。在传统的分销模式上,中间商之间、中间商与零售商之间、零售商之间经常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发生矛盾,如相互挖客户、打价格战等,然而通过连锁经营则以较小代价解决了渠道冲突问题。另一方面,传统的分社制度中总分社之间是隶属关系,分社经理仅是作为总社的一名雇员而存在,工作没有积极性,而在连锁经营中,旅行社连锁企业是加盟店的真正主人,直接对自己的经营成绩负责,因而工作积极性较高,这就解决了在实际管理中因空间距离的存在而难度加大的问题。

再次,连锁经营可以实现经营的本地化,降低成本费用。本地化的旅行社连锁企业更熟悉当地情况,有利于协调企业与当地社会的关系,能够在旅行社经营者的支持辅导下制定更有效的营销策略。随着加盟者的不断增多,旅行社经营者集中采购商品的数量增多,这就能够提高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获得较高的折扣和优惠条件,从而通过共享销售队伍来降低销售成本。

三、旅行社连锁的管理对策

旅行社以总部为主干,以连锁门市为辅的经营方式,其目的就是要把旅行社构筑成一个在新旧经济交替中游刃有余,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竞争中有充分发言权的超级旅行社,而规模经济、品牌效应、技术壁垒将是实现这一理想的三大法宝。

1.规模经济

市场经济的一个普遍规律是:强者愈强,富者愈富。规模对大型企业而言举足轻重。目前,旅行社的业务发展战略发生了明显的转型,明前提出“向规模要效益”,从以前的效益优先转变为规模与效益同步扩张,规模优先。在旅行社全新的旅游经营体系中,旅行社连锁门市力求充分贴近并挖掘传统市场,力求聚沙成塔;而总部负责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确保规模优势的形成与巩固。批发业务与零售业务的结合,力求在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份额,以规模效应提升旅游业务的盈利能力,实现旅游主业的规模增长。

2.品牌效应

品牌经营对提供服务性产品的旅行社企业尤其重要。知名品牌对消费者具有认同效应与示范效应,另一方面由于旅游产品具有不可替代性,品牌效应有利于形成核心客户群。充分培育挖掘客户长期价值,获得其他竞争对手难以取代的竞争优势。因此,旅行社在做大规模的同时,一定要通过高水准的服务来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3.技术壁垒

技术壁垒将强化超级旅行社的垄断竞争优势,导致中国旅行社业“小、散、弱、差”现状的直接原因就是行业的进入壁垒太低,尤其是技术含量过低,使得行业几乎没有技术壁垒可言。在今后的旅行社业务经营体系中可能会表现为这样一个网络化组织:在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支持下,作为批发商的总部与作为零售商的连锁门市之间的信息实时传递,在客流、信息流、物流(旅游供应商)充分整合基础上,随时实现资源最佳调配,提出面向各类旅游者需求的最优解决方案,从而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和内部运作效率的最优化。竞争对手除非投入足够大的力量构造自己的网络系统,否则就将面临信息、客源、产品组织等方面的巨大障碍,尤其是众多的中小旅行社,要么选择加入到网络化组织中,要么退出竞争。

因此,旅行社的连锁经营是竞争的必然选择,只有通过连锁不断扩大规模,并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才有可能在今后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陈李静傅生生:试析中国旅行社业的连锁经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2]陈铭杰:连锁经营—旅行社业发展趋势.证券日报,2004~9~12

旅行社经营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人类社会已进入“风险社会”。当前,在国内外的安全、灾害研究中,应用风险评估理论来分析问题已成为一种新视角、新趋向。旅游业作为当前的世界第一大产业和中国的“朝阳”产业,其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游客安全风险问题十分引人关注。近年来,探险旅游活动风靡全国,但由于游客与经营者对探险旅游知识的缺乏,导致人员伤亡事故频发。如何保障探险旅游的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政府主管部门和学术界开始重视探险旅游(旅游线路)安全风险的评估。鉴于此,本文将风险评估理论引入到探险旅游安全风险的评估与管理中,从风险管理模式构建、资源风险评级制度化、救援体系建设等方面,来探讨研究探险旅游的安全风险管理。

[关键词] 探险旅游 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

当前,在国内外的安全、灾害研究中,应用风险评估理论来分析问题已成为一种新视角、新趋向。风险评估理论有助于决策者在进行安全管理时有针对性地选择最优技术和政策。联合国环境减灾署(ISDR)、国际风险管理理事会(IRGC)、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CED)、欧洲Trustnet和英国国家消费理事会(National Consumer Council)等国际、国家机构都对风险评估的研究与实践予以重视,研究内容广泛,涉及风险评估的概念、流程和模型。在中国,《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已将风险治理列为未来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议题,近年来,各种探险旅游活动风靡全国,但由于游客与经营者对探险旅游知识的缺乏,导致人员伤亡事故频发。本文将风险评估理论引入到探险旅游安全风险的评估与管理中,建立风险管理模型,探讨探险旅游的安全风险管理。

一、探险旅游及旅游风险的定义

1.探险旅游的概念

探险旅游是指由探险旅游企业(如俱乐部、旅行社)或个人组织设计的,在旅游者不熟悉的有安全保障的地方进行的,以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探险体验需求的,能使旅游者产生特殊体验的,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所有旅游活动的总称。

2.旅游风险的定义

旅游风险是指旅游者在探险旅游行程中可能遭受到的安全风险,风险的产生主要来自旅游行程以及旅游地所提供的旅游服务条件。探险旅游风险包括旅游地本身的风险,会因区域、文化、季节、路线、气候变化等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3.探险旅游的特征

(1)选择性和主题性

探险旅游要保证探险旅游者的体验真实性,都选择在自然环境优美、原始的、未开发的旅游地方进行。探险旅游只限于有特殊探险爱好、较好体力、较高技能的旅游者;探险旅游花费高,要求参与者有较好的经济条件。探险旅游的体验主题性强。探险旅游在具有原始自然的和具有独特文化的旅游地环境中进行,旅游目的地保存着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的原始性、自然性和真实性,这些能带给旅游者特殊的探险体验。

(2)探险性和新奇性

探险旅游项目和线路,有较为丰富的内容,具有某种程度的冒险探险因素,使游客能展示和检验自己的能力,包括体力、耐力、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心理素质,满足游客的探险、求异、体验在现代都市生活中体验不到的乐趣的愿望。探险旅游项目和线路的设计,视角新颖,能够突出一两个具有独特特征的主题。所设计的具体项目和线路的每个点、每个节目安排都有新颖性,使游客每天都有“惊险惊喜”。

(3)自主参与性和体验差异性

游客在探险旅游中的能自主参与,充分发挥自身潜力、施展才干,在欣赏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的同时,享受自身潜能和才干得到体现的喜悦。探险旅游者可根据自己的特殊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探险体验方式。通过接受挑战,战胜各种困难,体验各种经历,旅游者可以获得特殊的体验惊喜和强烈的自我满足感,达到“高峰体验”。由于旅游者个人体质、智力、情感、以及旅游需求的差异,不同的旅游者可获得不同的探险体验、情感经历和心灵体验(成功与失败、痛苦与欢乐等)。

(4)专业性与技术性

探险旅游的组织者要根据探险旅游项目的需要,向游客传授基本的野外旅行常识,如装备使用、露营、消毒及方向辨别等;还有探险旅游者必须熟悉掌握特殊知识技能,如漂流、攀岩、崖降、跳伞、太空探险等的专业技能。在探险线路安排上要体现特定旅游生态环境相对集中、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条件相对和谐的要求,旅游行程松紧相济,既保持旅游者的体力,又要对其身体或心理极限有一定的挑战性。必要时还要帮助旅游者排除存在的危险,保障旅游者的安全。这些都要求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5)冒险性与安全性

冒险体验在探险旅游活动中是至关重要的,缺少冒险性将会导致对游客体验的刺激性降低。因此,要使游客获得惊喜“高峰体验”,就必须要保证探险旅游的冒险性,保障游客的安全,让游客在“绝对安全”的探险旅游中获得“绝对惊喜”的体验。

二、探险旅游安全风险管理模型构建

近年来,沙漠探险、冰雪探险、山地探险、洞穴探险等探险旅游受到中青年旅游者的青睐,成为一种时尚。但探险旅游是一个具有较高风险的技术专业性强的活动。对探险旅游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在安全保障的基础上进行探险旅游,引导中国探险旅游的健康安全有序发展,已经成为必然。鉴于此,本文将风险评估理论引入到探险旅游风险的评估与管理中,建立设计风险管理模型(见下图),来探讨探险旅游的风险战略管理。

该模型由“风险管理评价、风险战略管理和风险管理信息反馈”三个环节组成,其中风险战略管理包括风险规避、风险减轻、风险转移和风险低保持组成。

1.风险管理评价

在探险旅游组织以前,探险旅游企业要对探险旅游目的地、探险旅游资源、探险旅游旅游者、探险旅游行程中的所有风险因素进行合理的评估。只有对探险旅游的风险进行通盘的考虑与评价,探险旅游企业才能决定采取正确的风险管理决策,才能保证探险旅游的安全,降低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如通过风险评价,细分市场,设计出不同个性化的探险旅游线路。

2.风险战略管理

风险战略管理由风险规避、风险减轻、风险转移和低风险管理等四个管理决策系统组成。

(1)风险规避管理

风险规避管理,要求探险旅游企业在组织探险旅游前,把风险控制在旅游企业的管理能力之内,理性考虑风险因素,考虑到俱乐部的人力、技术装备、线路设计、后部供给、救援能力等资源情况,要考虑气候变化、社会稳定等因素。绝不到一些超出企业人力、资源控制的危险地方进行探险旅游。同时,还要求旅游企业在设置旅游线路时,增加对实际线路的实地踩点考察,增加探险旅游产品方案设计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

(2)风险减轻管理

旅游企业要实施成功的风险减轻管理,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加强领队人员队伍建设,选择有专业资格、受过专业训练、经验技术丰富、心理素质过硬的人员作领队。在探险旅游中,领队的经验、技术、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探险旅游中的决策的合理性、正确性、安全性。例如,在高山徒步探险中,领队要根据队员的身体适应情况,来决定登山的高度和宿营地的安全。

其次,培训和挑选探险旅游者。在旅游者预订探险旅游时,旅游企业一定要通过网站、宣传册等资料,让每位旅游者了解探险旅游的所有要求和情况,掌握必要的探险设备应用、应急和自救等探险技能。旅游企业要根据旅游者的探险能力、身体情况,决定其能否参加探险旅游、参与何种探险旅游。

再次,同探险游目的地的旅游接待企业和部门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更好地利用当地的社会救援条件,为探险旅游的顺利、平安进行增加保障。

(3)风险转移管理

转移风险或转嫁风险是探险旅游企业在实施风险战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探险旅游企业要投保探险旅游责任险。通过投保,旅游企业将经营探险旅游的风险合理地转嫁给保险公司,从而减轻事故出现后的赔偿等经济压力。其次,探险旅游者投保人身意外险和其他保险。旅游企业要通过典型案例,让旅游者认识到探险旅游的风险性,强制旅游者购买户外探险类保险。再次,通过合同特殊条款,与当地探险旅游代理商分担风险。

(4)低风险管理

风险没有转移出去,但旅游企业是可以接受的。在这种情况下,风险的成本是非常低的、破坏程度和发生频率也是很低的,例如针对探险旅游的装备设施损坏的风险。对此,探险旅游企业一般采取低风险管理策略。

3.风险管理信息反馈

旅游企业通过多途径来获得信息反馈,如领队总结报告、旅游者问卷调查、网站探险论坛、探险经历的读物等,来进行风险信息反馈管理,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修正探险旅游中管理不完善的地方,提高探险旅游产品的质量。同时,风险管理反馈为风险评价提供了可信的资料。

三、建立旅游资源的风险等级评定制度

在加强探险旅游风险管理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探险旅游的引导和管理,建立探险旅游资源风险评级制度。第一,派遣探险专家组分赴各地调查探险旅游资源的具体情况,进行一定的类别划分;第二,根据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探险旅游资源进行风险评估,由此划分出各自的风险等级,对外公布,让探险旅游爱好者有所参考,在选择相关活动时,可以视自身条件而定,减少一定的轻率性和盲目性;第三,建立科学的法制体系,出台探险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法规;评定探险旅游资源的标准和开发探险旅游资源的审批制度;严格控制探险旅游产品的内容和规模,使探险旅游处于一个稳定有序的发展状态。

四、建立健全探险旅游救援系统

构建一个完善的探险旅游安全救援体系,不仅能最大程度地保障探险旅游者的安全,更能保证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探险旅游救援系统是为在探险旅游活动过程中发生旅游安全事故的相关当事人(包括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等)所提供的紧急救援而构建的体系。主要由以下二个部分组成:

1.直接救援机构

指那些直接参与到现场救援中的部门,如旅游管理部门、旅游景区、居民(事故发生地)、旅游组织单位、医疗部门、政府职能部门(公安机关、武警部队、消防部门等等);

2.间接救援机构

指那些间接参与到救援事故中的部门,如保险公司、新闻媒体、通讯部门、保险公司、新闻媒体、通讯部门和旅游地在安全救援中的作用。特别是事后理赔、舆论监督、信息传递和及时援助,这四个部门相互作用,能够减轻事故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五、建立健全完善社会制度和相应法制

第一,完善户外探险的保险制度。完善保险制度,丰富保险产品,加强宣传促销,提高旅游者保险意识和防范风险意识等。第二,政府积极加强对探险旅游组织者的监管、建立国家救援机制。将“保险”和“救援”结合,建立民间和政府“合作”的救援组织。第三,完善旅游法律、法规及相应规章制度。第四,建立探险旅游申报制度,建立探险旅游执业从业资格认证制度,建立探险旅游特殊技能教育培训系统。

参考文献:

[1]Callander Marie,Stephen J.Page. Managing risk in adventure tourism opertions in New Zealand:a review of the legal case history and potential for litigation.Tourism Management,2003,24:13~23

[2]Cavlek Nevenka.Tour operators and destination safety.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5,29(2):478~496

[3]陈 华:在我国环境恶劣地区开展探险旅游的前景[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4]许谨良: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1)

[5]张传统:体验经济——探险旅游俱乐部未来发展模式[J].山西师大学报,2007(6)

[6]张进福 郑向敏:旅游安全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财务动态管理论文下一篇:中学课堂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