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与价值探讨论文范文

2024-03-19

事实与价值探讨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哲学教育意义的认识模糊不清,错误地理解了哲学对人的价值、哲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及哲学教育与当代社会的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目前哲学教育现状是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尴尬局面。由此而来,笔者试图从哲学的本性出发,探讨哲学教育的使命及当代哲学教育的重要意义。笔者把哲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归结为三个方面,即培养人们的哲学观念,激发人们自觉的哲学意识,进行反思批判能力的训练及引导人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哲学教育 哲学观念 反思批判能力

我国哲学教育规模之大、在国内文化教育的地位之高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但是,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的学生真正掌握了哲学,领悟了哲学精神,具备了良好的哲学素养,在现实中能挥洒自如地应对各方面的生存挑战呢?大量的事实表明,情况正好相反。广大学生并没有因为接受了哲学教育而产生对哲学浓厚的兴趣与热情,却把哲学当作无足轻重、可学可不学的学科,既不可信,也不可爱的学科;学生很难进入哲学的崇高境界,在日常生活中也少有哲学意义上的思考,而且还缺乏独立面对问题、把握问题的能力。为什么哲学教育的结果如此地不尽人意?有人说,是因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哲学等人文学科就相对边缘化了,因此,不再有人会费尽心机关注那些不能带来任何经济效益的东西,尤其像哲学这样一门吃力不讨好的学问。也有人说,是因为哲学学科本身发展停滞不前,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远远落后于人们对它的期望,而使其遭致受冷落的厄运。在笔者看来,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有一个问题可能长期以来为我们所忽视——哲学教育工作者对哲学教育的意义认识模糊不清,错误地理解哲学对人的价值、哲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及哲学教育与当代社会的关系,也许这才是造成目前哲学教育尴尬局面的关键因素。

我们过去的哲学教育,特别重视哲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尤其是强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知识层面的掌握,与此相关,还存在着哲学过分意识形态化的倾向,从而使哲学教育变成永恒真理的灌输和时政论证,使哲学教学活动演变为政治、政策的宣传工作,完全忽视了哲学教育的神圣使命——传承哲学智慧,提高人们的哲学素养,让人们更智慧地生存。这样的哲学教育,瓦解了哲学,消解了思想,使哲学教育原本具有的重要意义被蒙蔽、被篡改。如今我们在思考有关哲学教育的问题时,应当澄清一些模糊不清的教育理念,明确哲学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们的哲学观念,提高人们的反思、批判能力,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正确哲学观念的塑造

哲学知识的传授不是哲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它是为培养人们正确的哲学观念,激发人们自觉的哲学意识服务的。哲学观念即人们对哲学学科总体性的理解及对待哲学的基本态度和方式,是我们通过系统地学习哲学理论知识,并理论联系实际,再反观哲学本身,所得出关于哲学本性的认识。哲学观念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哲学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有何价值;关系到我们能否在日常生活中拥有敏锐的哲学意识,能否自觉地从哲学的高度来思考一些事关全局的生存问题。如果我们把哲学理解为形而上的思辨玄学,那么对于我们而言,它离得太远,大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果我们把哲学理解为有关逻辑推理的学问,那么哲学对科学家来说是思维的有效工具和技巧,对我们普通人而言依旧用处不大,可有可无;如果我们把哲学理解为人生哲学,关于生存智慧之学,那么我们就不会认为哲学是无用之学,而把它当作我们通达智慧生存的钥匙,提携我们精神的伟大力量。

接受系统的哲学教育,掌握哲学理论内容和理论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领悟哲学家的哲学观念(哲学观),从而才能形成我们自己对哲学的看法、观点和态度,因此,对哲学观的把握是我们学习哲学的重心所在。简略地说,哲学观或称“哲学理念”,就是哲学的自我观照或哲学家的自我意识,是从哲学理论知识中提升出来的精华。展开来说,指哲学家对与哲学活动本身有关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的观点、看法和态度。这些问题包括哲学的主题、对象、性质、方法、结构、功能、任务,哲学的孕育、形成、演变和未来命运,哲学与现实、哲学与时代、哲学与其他文化活动的关系,哲学活动的目的、意义与价值 ,哲学家的形象及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角色,等等。其中,哲学的性质问题或“哲学是什么”的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是哲学观的核心。

然而,由于哲学作为智慧之学,是一个不断更新和提升智慧的动态过程,所以,“哲学是什么”不可能有一个最终的规定。历史上哲学理论的重大的或根本性的变革,总是集中地体现为哲学观的变革,体现为“哲学理念”的更新。因此,我们必须从哲学观或“哲学理念”的变革出发,去看待和评价各种不 同的哲学理论,去理解和解释哲学的发展史。一部哲学史,同时也是哲学观的演变史。

从西方哲学史的发展来看,哲学观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的哲学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哲学。哲学是以“知识总汇”的面目出现的,其内容包罗万象,主要探究宇宙的起源、世界的构成、人类社会的演化等等。当时人类精神关注的重点是外部世界和客观规律性,探讨的是人与世界的关系。因而,这个阶段的哲学观主要表现为追求高度的抽象概括,以便对当时的具体知识进行抽象和概括,从而获得更加广泛、更加一般的超越于具体科学知识之上的普遍规律的知识。当时的哲学被称为“形而上学”。

到了近代,哲学发生了一次重要的转向,由本体论的哲学转向了认识论的哲学。这时的哲学不再刻意追问世界的本原、本质、虚实、有无,而是转向对人类自身的认识能力进行深入的考察。康德就把“我能认识什么”、“人类的认识何以可能”等问题作为哲学的中心课题。他要为人类的理性划定一条界限,以保证人类认识的真理性。这时,人类精神关注的是自身认识的有效性、合理性问题,把主体对外部世界的探索转变为对自身认识能力的探求。这时的哲学总体表现为以逻辑性和反思性的理性主义。

步入现代,哲学正在发生新的转向,但由于这场“革命”方兴未艾,对现代哲学的性质尚无定论,然而,可以粗略进归纳为以下几点主要特征。哲学由对认识真理性的关注转向对价值问题的关注,哲学不再仅是关于世界的普遍知识,也是一种关于人的存在及人的生命意义的学问。各派哲学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向人的现实生活回归的趋势;其次,现代哲学对近代哲学主客二分的理性主义普遍不满,都试图寻找一种主客相融、和谐共生的思维模式,要求超越理性的界限,转向包含非理性在内的新视域。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我们没有权力用今天的标准去宣判历史上的哲学的是非好坏,但却有权而且必须依据我们对历史的把握和对时代精神的把握,提出并阐明符合自己时代标准的哲学观。因此,学习和反思反映人类实践和科技、文化的发展水平和时代特点的思想材料,对于学习对象不仅较为容易理解,而且学习者的哲学意识也易于培养或激发出来。我们有必要重点学习集中体现哲学专业特色、充分代表时代水平又蕴含未来走向的现当代哲学,这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哲学,理解哲学的当代价值,从而自觉地从哲学的高度、用哲学的方法来思考现实中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反思、批判能力的训练

学习哲学,绝不止于背诵几个哲学概念和原理,而要学会用哲学的方式反思和批判我们的现实生活。不断地怀疑,反复地思考,批判的反思是哲学的真精神。“哲学不是简单地、刻板地描述人与世界的现实关系,而是以一种批判态度对这种关系作出评价。”①哲学向一切现存的权威挑战,向各种识见挑战,向原有的理论及其前提挑战。它从不轻信任何事物,总是怀着挑剔、质疑的态度来审视周围。哲学就是永不妥协地怀疑和批判。亚里士多德说哲学开始于“惊异”,惊异中就包含了怀疑和批判。罗素说:“哲学的根本特征是批判,它批判性地考察运用于科学和日常生活中的那些原则,它寻找任何可能存在于这些原则中的自相矛盾之处,它只有先批判性的研究的结果表明没有出现任何拒绝它的理由之时,才接受它们。”培根正是以这种怀疑和批判的精神提出了妨碍人的正确认识的四种假相,即种族假相、洞穴假相、市场假相、剧场假相,笛卡尔正是从“普遍怀疑”出发建立了其哲学体系。哲学的怀疑和批判是哲学思考的出发点,它们是为寻求真理扫除障碍的手段。哲学的怀疑还是一种理性的精神,它是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的,而不是主观的随意猜测和臆断,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明显地体现了哲学的批判精神,她认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②

当然,我们所谓的批判决不能是无根据,无理由地胡乱猜疑和任意批判。笛卡尔曾严肃地说:“我的怀疑并不是由于漫不经心或轻率,而有很强的、考虑成熟的理由的。”③哲学家在进行哲学的反思和批判时,往往需要援引他们未加怀疑的预设、公理作为展开思考的前提,这些前提有的是科学的基本定理,有的则是人类的“健全常识”,还有的是逻辑思维的规则。因此我们说,反思和批判必须以深入、仔细地研究为前提,依据合理的理由,符合逻辑地进行。皮浪式的极端怀疑主义对我们是有害无益的。罗素说得好,“如果我们接受彻底怀疑主义者的态度,采纳一种对一切认识都加以排斥的立场,并且要求某种不可能的东西,而且我们的怀疑论也始终不会被驳倒。因为任何反驳,都必须从论辩双方共同具有的某点知识出发,赤裸裸的怀疑是没有根据的。因此,哲学的认识批判若想取得某种成果,就不能用这种方式糟蹋自己。”④哲学的批判不是为批判而批判,而是指向重构和创新。通过反思、批判,我们认识到现存事物的内在矛盾和局限,并在矛盾冲突中预见事物发展的未来走向,从而构建起理想境界。批判是创新的前提,有“破”有“立”是哲学的根本精神。哲学的智慧正是体现在不断地克服矛盾,克服创造新生事物,永葆勃勃生机。

哲学的反思、批判对人的价值至少表现在三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不假思索地接受来自传统和常识的基本信念,没有怀疑和批判地\"跟着感觉走\",而这样做有时是非常危险的。不可否认,传统是有价值的,因为它是从历史中传承而来的文化精华,人在既定的环境下生存,不可能割断与过去的联系。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听任未经检验的传统支配我们的生活是不可靠的,有时甚至于陷入危险的境地。例如,当初如果没有哥白尼对传统地心说的挑战,可能我们永远与科学无缘。另外,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的共识,意见有时也夹杂着愚昧和偏见。人们出于情感因素或习惯力量,一般不愿意对生活中的基本信念提出质疑。而且,人活于世,难免遭遇不愉快的境遇,或者自己无法把握的状况,是信念支撑着我们走出迷雾,所以它对于人的生存至关重要。如果对信念满腹疑虑,丧失对它的确信,会使我们失去行动的勇气和能力。但是,“如果不对假定的前提进行检验,将它们束之高阁,社会就会陷入僵化,信仰就会变成教条,想象就会变得呆滞,智慧就会陷入贫乏。”“要激励想象,运用智慧,防止精神生活陷入贫瘠,要使对真理的追求持之永恒,就必须对假设质疑,向前提挑战。”⑤哲学的作用就在于不断地审视传统和陈见,批判日常生活的信念前提,提出新方向,确立新价值,从而为人类的生存提供更为深刻、合理、完备的基础。

哲学的批判蕴含着创新,在揭示现存事物的局限性的同时,揭晓未来事物的走向,构建理想境界。“批判活动的实质是以否定形式实现人与世界的肯定性的统一。”⑥在对原有的概念框架、思维定势、信念前提反思之后,批判蕴藏在其中的不足和局限,提出更加完善的理想体系。哲学的这种独特的批判功能不是简单、刻板地描述现实世界,而以批判的态度对待它并做出公正的评价,激励人们积极主动地探索人与世界的理想状态,创造更加美好的理想家园。

哲学的批判活动增进了人的自由意识。从总体上看,哲学的批判活动有着双向的理论效应,它既指向所批判、所反思的对象性意识或理论,又指向从事批判活动、反思活动的主体自身。就前者来说,通过哲学批判活动和反思活动,对象性意识或理论实现了解释方式的转换和理论层次的跃迁;就后者来说,伴随着哲学批判活动和反思活动的展开,主体的自由意识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和加强。哲学的批判活动之所以能够不断超越既有的思想意识和理论形式,主体的自由意识之所以能够这种反思和批判活动中不断得到加强和提升,从根本上说,在于它否认有所谓超越批判的终极前提。由于一切理论对象都要经受批判的检验,一切思想前提都不能免于追溯更为基本的前提,从而也就决定了在这种批判和质疑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理性是自觉的,意识是自由的。由此我们可以不夸张地说,哲学是人类争取自由的精神武器。

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植

哲学教育有助于接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更智慧地生存。

近年来,关于哲学教育塑造世界观的功能的提法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认为这意味着把哲学界定为关于世界、人生和价值等无疑的知识和具体条文,认为这会导致哲学过分意识形态化,政治庸俗化,最终会宣判“爱智慧”的终结。其实不然,哲学作为智慧之学,从来所展示的是哲学家对人及其生活的世界的总体性的理解和根本的看法,而他们又总是在为确立和论证对待人生、社会、世界和宇宙应该具有的基本信念和一般原则而不懈地在努力着,他们一直试图为人类更好地生存提供理想的指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学问。另一方面,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不同时代的哲学家都只能在既定的条件下,得出关于世界和人生的最充分、最全面、最合理的解释和说明,他们的哲学理论可能超越他们以往时代的理论但决不可能超越他们尚未经历的时代。因此,一部哲学史所展现的是对世界和人生总体性问题的解释方式的转换和理论层次的跃迁,同时展现了不断更新和提升的人类智慧。哲学教育传授哲学基础知识,理所当然也传播哲学家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这个时代的哲学教育,应该主要介绍代表时代发展水平的哲学,因为它是我们时代“在哲理层面上的极限性认识”⑦,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备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然,在教育的过程中,把哲学原理当作生活的常识、刻板的教条来灌输和教化,这无异于宗教的布道,是对自由批判的哲学真精神的蒙蔽和破坏。被动接受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即使再正确,也不可能真正植根于心灵,融入到自己的血液当中,真正成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哲学教育在传播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同时,应该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哲学能力是不能传授的,但是该能力所需的哲学特有的抽象概括、逻辑推理和论证的技能是可以传授的。良好的哲学训练,能使我们思维更加严密,思考更加深入,尽可能避免片面性、表面性。另外,哲学史的学习在帮助我们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凡是不知道历史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陈修斋先生曾说过:“要树立比较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此指导我们思想行为的准则即立身处世之道,也只有通过学习哲学,通晓关于世界和人生的种种已有和可能有的学说和观点,然后通过自己深入思考和比较以及实践的检验,来判定其是非优劣,择善而从之,再加上自己的分析、综合和创造才行。”⑧独立地思考,反复地比较,批判地学习以往哲学家的思想,有利于开拓我们的哲学视野,解放我们的思想,有利于我们更加透彻地理解哲学的精髓,从而确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指引我从头的生活。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哲学教育的当务之急就是,放弃哲学只为现实政治服务的观念(当然不是说它可以完全脱离现实政治),确立它是人自身发展之精神需求的观念;放弃以知识传授及真理教化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理念,转向注重哲学素养的培植,转向对人们的寻根精神、创新意识、高尚人格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江畅.走向优雅生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

[2]高校哲学教学与大学生素质教育.http://www.lnsgdb.com.cn.

[3]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舒远招主编.智慧的芳香——哲学概论.科学出版社,2001年2月版.

[5]郭湛主编.哲学素质培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6]欧阳康.以真正哲学的方式从事哲学教育和教学.教学与研究,2001年10期.

[7]段德智编.陈修斋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11月版.

[8]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1月版.

注释: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主编肖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1月版,页9.

②参见《高校哲学教学与大学生素质教育》,http://www.lnsgdb.com.cn.

③ 转录《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页186.

④ 参见《高校哲学教学与大学生素质教育》,http://www.lnsgdb.com.cn.

⑤ 转录《智慧的芳香——哲学概论》,主编舒远招,科学出版社,2001年2月版,页326.

⑥《哲学素质培养》,主编郭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页68.

⑦《以真正哲学的方式从事哲学教育和教学》,欧阳康,《教学与研究》2001年10期.

⑧《陈修斋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段德智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11月版,页48.

事实与价值探讨论文范文第2篇

真理性原则体现真假、是非的原则, 它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高度地符合客观对象和本质规律;价值原则是体现人类活动的功利性原则, 它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前者求真, 后者求善, 二者在实践中辩证统一。在此理论的基础之上, 我们来看近年来的扶人事件, 以试图用二者作为认知和评价事实的工具, 求得最接近真理的判断。

2006年11月南京彭宇因搀扶摔倒徐老太而被控撞人, 双方多次调解因其无法求证事实而被法官以公平原则判决彭宇补偿原告40%的损失, 赔偿45876元。案件的判决所带来的巨大的影响力, 在社会上产生了一系列的非正面的社会效应。2010年12月, 福州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伯摔倒, 围观人群中竟无一人出手相助, 就在两名女子试图将其搀扶起来之时, 旁人的一句善意提醒又让她们缩回了手, 老人孤独的躺在冰冷的马路上直到生命终结。2015年9月8日晚, 女大学生小袁搀扶倒地老人而被该老人家属以“不是你撞得你为什么要扶?”而要求大学生小袁赔付医药费等损失, 而小袁也因此陷入扶人门事件。

在曾发生的149起扶老纠纷事件中, 真相查明率超过了90%, 但是对84起恶意讹人者, 32起肇事者冒充扶人者的案件中, 处罚率几乎为零。当客观事实判断不足, 真理难现无法认知之时, 我们应当基于何种价值标尺来衡量事实, 做出最接近与公平正义的评价?

二、法律评价机制价值分析

(一) 确定合理的价值向度是社会评价的任务。社会研究的很多领域之所以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研究主体的价值观不同。案中的彭宇实施了帮助他人的行为, 并不是被道德所正面评价的, 但是却被法院判决要求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那么此时就产生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助人为乐这一具有道德性的行为本身在道德层面上的评价是肯定的, 但是却被法律进行了否定性的评价。同时, 由于法律本身的权威性和指引性使得这一非正面的评价得以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效力。此时, 以何种价值观作为判断的标准?是以摔伤老人的损害事实为由, 以充分基于弱势群里怜悯之心适用公平原则兼顾弱势利益, 还是以社会诚信的传统美德为据, 以确实考虑有利于鼓励社会善良风俗适用法定证据责任保障公共善举?

在此类案件之中笔者认为, 当民事案件事实不清真伪不明之时, 适用公平原则进行价值平衡是有待商榷的, 法院判决是存在法律适用问题的。在此法官虽然想兼顾公平, 扶助弱者, 但如此判决, 无故被讹之人何尝不是弱者?本文的目的在于, 为规范案件事实不清之时适用举证责任归属的问题, 以试图用法律制度为此类行为的评价提供一个最接近于认知价值的判断。以鼓励乐于助人这一善良行为, 同时惩罚打击恶意讹人者, 扶起曾经“跌倒”的人心。

(二) 法律认知评价事实的相关问题。下面主要就“公平原则”的采用, 案件的关键环节——举证责任问题以及加强对讹人者的相关处罚等方面, 进行阐述。

1.“公平原则”是否在本案适用。《侵权责任法》第二十四条有关规定: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由双方分担损失。在此类案件真伪不明无法确定侵权行为是否存在时, 适用公平责任就存在行为人这一大前提的缺失, 所以赔偿所适用的原则上存在法官“经验主义”。法官在实质上忽视了裁判的行为应当符合“依法”的严格执业要求并且应当“引导社会善良风气”的司法责任。因而, 就出现了今年9月份老人家属以“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来要求女大学生小袁为倒地的老人负责等一些列郑州“彭宇案”, 天津“彭宇案”, 安徽“彭宇案”。在此处, “彭宇案”的失败就在于法律的缺席, 而且法官的推理并没有向善, 更违背了社会公序良俗之“良”。由于法官的判决所采用的“公平原则”方式判赔, 使得人们所普遍认可的助人为乐的行为被否定性评价, 一方面他违背了诚信友善的主流价值观, 另一方面, 加剧了人们对司法的不信任。

2.举证责任的风险承担问题。在此类“扶人案件”中, 只有90%的案件可以查明真伪, 那么剩下的10%真伪不明是如何裁判, 如何符合程序正义实质正义就是一门非常严谨的法律技术科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 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根据这一规定, 笔者认为彭宇案的原告徐老太和小袁案的被撞老人家属都必须对自己所提出的主张所依据的案件事实提供足以证明的证据。如果案件事实无法证明, 法院又无法查清真相时, 原告理应承担败诉的风险后果。所以, 在事实状态真伪不明之时, 我们应当严格适用举证责任, 尽管会因无法举证而伤害到可能真的存在被侵权的受害者。

3.法的辅助风险承担。值得关注的是, 我国部分省市已经开始在国家现有法律的基础上, 在区域内相继出台了相应的法规, 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好人法”, 通过法律来保障现场救助行为。比如今年杭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其中规定, 被救助者主张其损害室友救助人造成的, 应当依法承担举证责任, 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主张的, 依法由被救助人承担不利后果。救助人因被救助人捏造事实、诬告陷害而发生的费用, 有权依法向被救助人追偿。另外, 北京上海等地也相继出台了相近的医疗急救服务条例。从法律制度层面上对于救助行为进行事前的规范, 用以预防和保护此类行为的合法权益, 通过法律道德行为提供一个合法从善的指引, 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4.严格法律惩罚。正如前文中提到的应教授文章中所言, 多年以来, 由于认识上的问题, 法律的实施力度不足。在84起扶人恩将仇报的案例中, 仅仅只有1例受到了扣留的处罚, 但因违法人员已满70周岁, 依法不予以执行;在32起肇事者冒充好人的案件中, 又对肇事行为进行处罚的, 但是没有对冒充好人行为进行处罚。刑法第265条的诈骗罪相关规定, 诈骗公私财物, 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而对于恶意讹人者所要求赔付的医药费及相关费用数额巨大, 早已构成刑法所述的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标准。应当进一步将该行为置于刑法的调整之下, 从而有效地打击此类恶性社会事件以正社会不良风气, 保护无辜受害者的法益, 重塑社会道德。

三、从社会道德层面评价案件背后的价值

2015年10月支付宝推出了全新保险项目——扶老人险。支付宝在“我的保障”中新增扶老人险, 只需3元人民币就能享受一年期的“扶老人险”, 其间最高可获得2万元的法律诉讼费用, 并提供全年的法律咨询服务。来自支付宝的统计数据显示, 该险上线三天就有2.6万人参与投保, 其中, 2.4万投保用户为80后和90后。笔者认为, 尽管支付宝出台这项业务无疑带有商业利益色彩, 在一定程度上却为此类案件提供了一份潜在的保障, 但企图通过这样商业保险的形式来推动社会道德的提升, 解决扶不扶这一社会难题明显是不够的。

在中华民族中的传统文化重视“善”, 这正是道德的源泉和体现, 也是助人为乐性质的道德性根本。在案例中彭宇和小袁如果事实上确实没有撞到老人, 那么他们主动去扶老人并送去医院的行为是非常正当、有道德的。然而从处于道德层面上的正当行为的法律评价机制上看, 影响行为道德性因素实际上是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来源于其应承担的义务。那么从这个逻辑的推理来看行为人的行为并不应当承担其额外的责任负担。究竟这一并无义务相对应的原始救助行为是否要承担本不应当属于助人为乐的风险义务?道德行为是否必须要捆绑风险, 承担额外的被诉责任?也是目前人们在助人为乐的这一道德行为面前顾虑不前的主要考虑因素。

四、小结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道德美德, 而如今扶老人事件在社会中的处境越显尴尬。除了面对举证难, 和对讹人者处罚力度不够之外, 法律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依旧有很多问题, 如何以有效手段遏制此类行为, 亟需法律为其提供支撑和保障。而除了依靠法律和制度层面的解决之外, 还应当呼吁道德的归位, 一方面弘扬和宣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另一方面还要结合时代背景, 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道德教育体系, 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让每一个好人敢做好事, 让每一个坏人得到惩处, 重树人们对于道德和司法的信仰, 以正社会风气, 让每一个救助者更加安心从容有保障地帮助他人, 仍然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多方参与和共同努力。

摘要:如今扶老人事件在社会中的处境越显尴尬, 法律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问题重重。公平原则与证据规则的不当适用使得司法判决的结果让人们在道德层面上难以接受。法律的评价需要服务道德正义的评价, 从而保护合法权益, 引导善良行为, 维护公平正义。

关键词:价值,法律评价机制,辅助风险承担

参考文献

[1] 苑英科, 张乃芳主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科学方法论.河北大学出版社, 2014年版.

[2] 张鸿鹏, 蔡晓娟.揣着10万元存折83岁老人猝死路边.东南快报, 2010年12月30日.

[3] 应飞虎.九成真相率如何突破“扶人困局”.人民日报, 2015年10月16日05版.

事实与价值探讨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在新会计准则颁布实施后,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成为一大亮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后,应用公允价值进行资产、负债和损益的计量是十分必要的。但在会计实践中,公允价值的运用面临许多现实问题,提出了公允价值计量运用的完善对策。

关键词:

公允价值;问题;对策

文献标识码:A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顺利接轨,其中一个亮点就是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熟悉任何情况和自愿的各方在一项公平交易中,能够将一项资产进行交换或将一项负债进行结算的金额。可见,公允价值之所以被广泛采用,是因为它体现了一定时点上资产或负债的实际价值,它是建立在公平交易基础上的,能够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从而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更有价值的决策信息。

1 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必要性

1.1 公允价值计量真实、全面的体现了会计收益

公允价值既计量资产和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公允价值,还计量公允价值变动造成的损失和利益,这样正好弥补了会计收益的不足,更加准确地反映了企业的经营能力、偿还债务的能力以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更加合理的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企业的真实收益,全面的评价了企业管理的经营业绩。

1.2 公允价值计量提高了信息的相关性和可比性

运用公允价值能合理的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能力、偿债能力以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因此,提高了财务信息的相关性。与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在不同企业或者不同时点所控制的相同的衍生金融工具具有相同的公允价值,因此,公允价值提高了信息的可比性。

1.3 公允价值计量满足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随着我国WTO的加入,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的竞争首先需要的是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以便外国企业或投资者更好的了解自己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发展潜能。近些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准则制定机构渐渐在金融工具的计量实务中引入公允价值。因此,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标志着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准则接轨,提升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表明了中国企业已融入了全球经济。

2 公允价值运用面临的现实问题

2.1 公允价值依赖的市场环境有待完善

公允价值计价的基础是市场机制和完备的会计理论体系,引入公允价值计量的前提是建立统一而又充分竞争的交易市场。但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够成熟,很多资产还没有形成活跃的交易市场,还有许多非市场化的因素影响,缺乏公平价格的形成机制,很难进行市场价值的判断。

2.2 公允价值的计量有待规范

公允计量将取代历史成本计量是成为二十一世经的主要计量模式,但由于公允價值计量缺乏具体的界定和统一的规范给公允价值的计量带来很大的困难,需要会计人员通过计量模式和恰当的计量估价技术来实现公允价值的计量,因此,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不确性。

2.3 利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盈余管理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盈余对于衡量企业经营状况、评价企业价值、企业利润分配、纳税等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所以企业的经营者都非常关系关注企业的盈余。企业可以利用公允价值实现盈余管理。由于公允价值计量具有不确定性强、弹性大等特点,管理者可以用合法手段调节来提高企业的利润。比如,企业的管理者很有可能为了粉饰企业的经营业绩或是创造更为有利的配股条件,通过会计技术手段调整企业的当期损益,以便提高企业的利润。

3 完善公允价值运用的对策

3.1 改善公允价值依赖的市场环境

公允价值得以运用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存在统一而又充分竞争的活跃市场。因此,在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应该深化经济市场,努力构建一个完整、开放、统一和充分竞争的市场、债券市场、产权交易市场、证券交易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打破行业垄断、降低金融、能源、电力、电信等行业的准入条件;完善健全股票市场,扩大票据市场、债券市场、贵金属市场、金融工具交易市场等;打破分业经营的限制,引入充分的市场竞争机制,为公允价值的采用创造良好的环境。

3.2 制定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引入了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但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内容、属性及取得的方式与途经等,没有章法,没有框架,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单独的公允价值准则有给予系统合理地规范。在新会计准则中,对于公允价值计量仅仅只是做了原则层面的规定,而且还较为零乱,这样就让公允价值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缺乏可行性。我们需要去借鉴其他国家在公允价值研究与应用方面所获取的成功经验,强化对于公允价值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并依照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对于公允价值能够在定性与定量方面有详细的评价指标,不但能够有效地规范市场主体对于公允价值的看法,还能够使得公允价值的标准符合实际情况。

3.3 采用多种措施强化对公允价值计量方面的监管

首先需要在《证券法》等一系列的法律规范中对于企业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增加企业企图通过公允价值的计量来进行盈余管理的成本支出,有效地打压企业管理层的违规做法,这样就能够有效地保障公允价值的权威性与可靠性。第二,监管部门需要积极制定出与公允价值能够相互衔接的规章制度,从制度上去避免企业利用公允价值来控制盈余的可能性。第三,需要强化对于注册会计师的有效控制与管理。在《注册会计师法》等相关法律条文中详尽的列举出需要民事赔偿的情况以及细则。对于违规注册会计师的处罚需要逐步的转变为行政处罚与经济处罚并行,这样可以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对于企业公允价值计量进行高效的监管。

总之,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的具体实施过程具有复杂性、特殊性,特别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不够完善,这些因素决定了公允价值的真正应用必将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因此,我们在不断学习国际上先进经验,努力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各项条件,从而发挥出公允价值计量应有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参考文献

[1]陈美华.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王乐锦.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意义与特征[J].会计研究,2006,(5).

[3]闰丽.论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08,(3).

事实与价值探讨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有利于全面准确把握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状态、程度及演化趋势。本文在评述高质量发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立足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和基本要求,重点探讨了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并研制出包括微观维度、中观维度、宏观维度等三类、9个二级指标、52个三级指标在内的高质量发展评估系统,以期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依据。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初探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1]。推动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战略任务,也是经济发展规律、发展导向的最新体现和基本要求。高质量发展本质就是从“高速度”向“高质量”、“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涉及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生态建设、区域协调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和战略调整。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2]。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有明确的发展思路、精准的经济政策、灵活的宏观调控,更需要建立与高质量发展相配套的指标统计与监测体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可量化的指标体系,可以全面把握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状态、程度及趋势,准确评价各地区、各行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以便提供精准有效的政策措施。因此,加快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现状

目前,不管从国家层面,还是地区层面,仍旧没有出台专门的、具有参考价值的高质量发展评价和监测体系。从研究现状看,国外学者主要聚焦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和机理,对指标体系研究涉足相对较少。Barro从收入公平、预期寿命、环境条件及政治制度等方面,探讨了经济增长的质量[3]。温诺·托马斯认为经济增长质量是在保持增长速度的同时,应更加关注机会分配、可持续性及风险管理等因素[4]。Mlachila等认为,高质量增长本质就是增长率更高、更持久的社会友好型增长[5]。国内学者虽然都认识到建立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重要性,但由于对高质量内涵和外延理解不同,仍缺乏对高质量一致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任保平、李禹墨,认为高质量发展包括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人民生活等五个方面,遗憾的是并未给出具体的评价指标[6]。师博、任保平从经济增长的基本面和社会成果两个维度,构建了我国省际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并将基本面分解为增长的强度、稳定性、合理化和外向性,社会成果分解为人力资本和生态资本[7]。李松霞,构建了新疆城市发展质量体系,涵盖经济、人口、社会、生态、城乡等5个一级指标和 36个二级指标[8]。

可见,国内外关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多侧重于理论层面的探讨,指标选取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科学性,难以有效衡量高质量发展的状态和水平。本文旨在全面把握高质量发展理论内涵的基础上,试图构建符合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以便为准确评估我国及各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二、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及理论架构

(一)高质量发展内涵特征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基本特征所决定的,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推动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和客观要求[9]。准确和全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要求,是建立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关键和前提。

1把握三个基本特征。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本质要求[10]。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把握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协同性。高质量发展在体现经济规模、增长速度、综合实力的同时,应更加注重结构优化、经济效益、发展质量,着力推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协调发展,从而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有效率的发展[11]。二是动态性。高质量发展是一种发展状态,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导向和战略措施,随着人们认识和实践发展的深化,其发展目标、政策措施也需要不断调整和更新。三是长远性。推进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发展的全局层面,短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前提下持续推进、不断探索。

2坚持六个战略支点。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和贯彻六大战略支点。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贯彻新发展理念既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衡量高质量发展的标准。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必须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高质量发展的各环节、全过程。二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所在[12]。推动高质量发展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实现全要素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产出率等大幅提高。三是提高供給体系质量。要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通过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推进更高水平的供需体系平衡,实现供给需求、投入产出、收入分配等良性循环、效率提升。四是坚守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应筑牢实体经济的基础地位,以先进制造业为引领,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产品和服务向中高端迈进。五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通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实现全面创新,强化战略科技的力量,提高科技创新的贡献度,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六是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应建设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现代产业体系、区域发展体系、对外开放体系、宏观调控体系、绿色发展体系等,推进产业与要素协同发展、市场竞争有序与统一开放、区域互动与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开放与贸易自由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良的发展环境和制度保障。

(二)高质量发展理论分析框架

根据以上理论分析和认识,本文将构建包括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宏观层面在内的高质量发展理论分析框架(图1)。图1高质量发展理论分析框架图微观层面的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关键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发展动力,本质就是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其中,质量变革是主体、效率变革是主线、动力变革是条件,指标选取应体现发展质量、生产效率、创新动能等方面。中观层面的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产业创新和升级,强调新经济的培育及城乡与区域协同发展,本质是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区域协调。其中,产业升级是基础,结构优化是关键,区域协调是支撑,指标选取应体现产业创新升级、经济结构优化、区域联动发展等方面。宏观层面的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强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本质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文明。其中经济发展是基础,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建设是目标和趋势,指标选取应体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

高质量发展理论构建应立足于高质量发展的本质特征,微观层面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中观层面是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主体,宏观层面是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导向,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了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体系和总体架构。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针对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宏观层面存在的突出問题入手,着力破解阻碍高质量发展的障碍和难题,补齐发展短板,夯实发展底板,从而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

三、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导原则

高质量发展核心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基本路径是推动“三大”变革,根本要求是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目的是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13]。因此,高质量发展指标设计应遵循以下指导原则:

一是科学性。指标体系设计应发挥导向、引领作用,能客观、准确和全面反映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和战略需要,突出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各指标之间彼此联系,又相互独立。二是可量化性。指标选择应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处理好质量和数量、规模和内涵等一系列矛盾关系,同时兼顾数据的可统计、可比较,以便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测评体系。三是动态性。指标设置过程应保持动态性和开放性,根据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阶段特征以及各地区发展的新情况、新趋势,需要不断对其进行补充、完善和修订。四是简明性。指标获取应注重评价共识和降低成本的原则,选择一些成熟的指标数据,不应过于繁琐,以免给统计造成过多麻烦,此外,也尽量少用定性指标。

(二)指标体系设计

按照以上指导原则,坚持理论创新与问题导向,在充分借鉴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报告研制了包括微观维度、中观维度、宏观维度等三大类、9个二级指标、52个三级指标在内的高质量发展评估系统,指标涵盖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表1)表1我国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类别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微观层面动力变革R&D经费占GDP比重、每万人R&D人员全时当量、企业R&D经费增长率、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企业所占比重、每万人科技论文数、发明专利授权数占专利授权数比重、每万名科技活动人员技术市场成交额、科技成果转化率质量变革产品质量合格(优等)率、中高端产品占总产品比重、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总出口额的比重、高端制造业增长率、现代服务业增长率、产品质量竞争力指数、中国国际品牌市场占有率效率变革全员劳动生产率、科技进步贡献率、全要素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工业产能利用率、税收占GDP比重、固定资产投资产出率、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中观层面产业升级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现代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信息化指数、工业化进程指数结构优化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新产品产值率、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网购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区域协调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城镇化率、经济发展偏离度、基尼系数宏观层面经济发展人均GDP增长率、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居民收入增长率、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对外开放指数社会进步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平均受教育年限、基本社会保险参保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社会安全指数、社会信用指数、每万人社会组织数、公共文明指数生态文明单位GDP耗能下降率、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绿色发展指数、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环境质量指数、工业“三废”处理达标率1微观维度。微观维度包括动力变革、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等三类指标。(1)动力变革指标。动力变革指标选取侧重科技创新的投入、产出及创新效益等,设置9项三级指标。其中,R&D经费占GDP比重、每万人R&D人员全时当量,这是科技创新及动力变革的核心指标,反映创新投入的规模和强度及创新能力。企业R&D经费增长率、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反映企业创新投入力度、自主创新动力及创新成效。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企业所占比重,反映创新主体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情况,受数据限制,该指标数据口径可选择大中型工业企业。每万人科技论文数、发明专利授权量占专利授权量的比重、每万名科技活动人员技术市场成交额,反映研发活动的产出水平和效率、创新成果转化的规模,是衡量创新成效的关键指标。科技成果转化率,衡量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商业开发产品的指数,关于转化率并没有统一计算口径,可参考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估算方法。(2)质量变革指标。质量变革指标选取着重体现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产品品牌及竞争力等,设置7项三级指标。其中,产品质量合格(优等)率,是衡量企业质量标准和技术发展水平重要标志。中高端产品占总产品比重,反映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的趋势和动力。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总出口额比重,反映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效果。高端制造业增长率、现代服务业增长率,反映先进产业、高端产业的发展速度和势头。产品质量竞争指数,反映质量因素在塑造核心竞争力过程中的发挥程度。国际品牌市场占有率,反映一国某产业或品牌的国际竞争力或竞争地位的变化。(3)效率变革指标。效率变革指标选取侧重体现劳动生产率、资源配置效率、供给体系效率等,设置8项三级指标。其中,全员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反映各种资源要素的开发利用效率和产出水平,是衡量效率变革的重要指标。科技进步贡献率,衡量科技竞争力和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综合性指标。工业产能利用效率,是指实际产量与生产能力之比,反映经济景气和运行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税收占GDP比重,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税收负担总体水平的综合指标。固定资产投资产出率,反映单位固定资产投资获得经济成果。企业总资产贡献率,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是评价和考核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

2中观维度。中观维度包括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和区域协调等三类指标。(1)产业升级指标。产业升级指标选取体现产业向高附加值、低耗能低污染、集约化科技化等,设置6项三级指标。其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反映先进产业、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濟中的规模和地位,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反映产业专业化、知识化、服务化的水平,是产业分工与产业升级的重要指标。现代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衡量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指标。信息化指数、工业化进程指数,衡量一国或地区信息化、工业化进程和水平的综合指标。(2)结构优化指标。结构优化指标选取应体现新经济、新产品、新业态、新技术的发展和演进等,设置6项三级指标。其中,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衡量创新型、科技型等新经济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份额。新产品产值率,指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反映企业创新成果及对工业结构调整的效果。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衡量现代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和结构,衡量地区竞争力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准。网购占社会消费零售额比重,反映销售新模式的发展态势,衡量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主要指标。(3)区域协调指标。区域协调指标选取应体现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城乡发展等,设置4项三级指标。其中,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反映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的差异程度,是衡量城乡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指标。城镇化率反映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协调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经济发展偏离度,指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整个地区均值的偏离程度,反映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基尼系数,是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3宏观维度。宏观维度包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等三类指标。(1)经济发展指标。经济发展指标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质量、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开放程度等,设置7项三级指标。其中,人均GDP增长率,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绩效的核心指标。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反映经济综合效益和运行质量的指标。居民收入增长率,反映居民的收入变动状况和水平。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反映用于投资建设资金的水平。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反映产业结构状况和变动趋势。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反映优化经济增长需求结构的指标。对外开放指数,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对外开放规模和程度的综合指标。(2)社会进步指标。社会进步指标选取体现居民收入、教育、医疗养老、消费水平、社会安全等,设置8项三级指标。其中,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反映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指标,体现公共财政的发展方向、政府职能的转变等。平均受教育年限,反映人口受教育状况的总体指标。基本社会保险参保率,反映城乡社会保障程度和水平的指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衡量一个社会的生活质量和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社会安全指数、社会信用指数、公共文明指数,反映社会安全状况、信用体系建设、公民文明素质的综合指标。(3)生态文明指标。生态文明指标选取体现资源集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低碳循环发展等,设置8项三级指标。其中,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反映节约能源情况和资源的利用效率。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绿色发展指数、环境治理指数,反映绿色可持续发展、环境治理和改善状况的重要指标。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反映环境治理保护投入力度和水平的指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反映人、建筑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指标。工业“三废”处理达标率,反映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治理情况的指标。

四、结论与讨论

本文在评述高质量发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立足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重点探讨了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并研制出包括微观维度、中观维度、宏观维度等三类、9个二级指标、52个三级指标在内的高质量发展评估系统。其中,微观维度包括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效率变革3个二级指标;中观维度包括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区域协调3个二级指标;宏观维度包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文明3个二级指标。

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巨型复杂工程,涉及因素众多,且相关理论体系不完善,人们对其认识标准也不统一,因此,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设计也将是一项高难度、突破性的研究。本文仅是对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初步、阶段性研究,在指标体系构建上仍存在许多问题和欠缺。(1)指标统计存在一定难度,如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仍旧没有统一的方法,不同学者都是根据自身的经验和需要对其进行测算,且统计结果也不尽一致;新经济、中高端产品界限相对模糊,也没有相应的统计标准。(2)指标设置也有一些综合指标,如环境质量指数、社会信用指数、社会安全指数、工业化进程指数等,这些指标测算较为复杂,也给高质量发展的测评带来一定的困难。(3)指标设计注重可量化、可比较,忽略了一些重要的定性指标,如群众对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营商环境水平、政务服务能力等,造成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仍存在一些疏漏之处。(4)指标体系设计的指标较多,缺乏重点指标和一般指标的区分,给统计也带来一定的难度。这些问题都需要持续跟进的探索和研究,同时,高质量发展也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指标体系设计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修改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发展转向高质量[N].人民日报,2018—04—04

[3]BARRO R J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economic growth [R].Central Bank of Chile,2002:3—5

[4]温诺·托马斯等增长的质量[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1:36—37

[5]MLACHILA M,TAPSOBA R,TAPSOBA S J A A quality of growth index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A proposal[R].

IMF Working Paper,2014:172

[6]任保平,李禹墨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评判体系的构建及其转型路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18,47(3):42—51

[7]师博,任保平中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与分析[J].经济问题,2018(4):1—6

[8]李松霞新疆城市化发展质量时空分异规律研究[D].石河子大学博士论文,2016—5

[9]张军扩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J].中国发展观察,2018(1):5—8

[10]迟福林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行政管理改革,2017(12):4—13

[11]何立峰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N].中国改革报,2018—3—26

[12]季晓南加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N].经济日报,2017—12—19

[13]朱启贵建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N].文汇报,2018—2—6

事实与价值探讨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体育课程不仅要促进身心健康,更要强健身体和弘扬身体的精神价值。面对当前学生精神状态存在的诸多问题,现行课程健康观无疑背离了体育对“野蛮”身体的课程逻辑,丧失了体育的精神教育功效。缺少身体力量练习、过于注重安全性,极大地束缚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体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精神教育价值审视是实现当前课程价值超越的重要维度。

关键词:体育课程;精神;价值审视

Key words: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pirit;value thoughts;transcendence

体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育人。近些年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所呈现的有关体育课程生活化、个性化、俱乐部化等做法,在本质上降低了体育课程对学生精神教育的功效。健康问题不仅是体育课程的自然学科研究范畴,更是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范畴,学者毛振明对学生体质状况的“软、笨、硬”描述不仅意味着体育课程对身体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意味着体育课程对精神教育的伦理与社会诉求。

1体育课程精神价值的缺失

1。1课程逻辑中精神的缺失

近年来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快乐化、个性化、生活化一时成为体育课程领域的热词,尊重学生的兴趣、研究学生的体育动机成为体育课程标准中运动参与目标领域推出的重要依据,符合社会伦理对人权、人性和人文性的诉求。但是现行体育课程所呈现出“太极式”的养护身体、维护身体的课程图式,却遗忘了只有适当的“痛”才能快乐的前提性认识,把健康作为课程“第一理念”,或把“快乐”作为体育课程理念都无疑忽视了体育课程的精神教育功效,是对“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误读。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固然重要,但作为教育体系一员,体育也要为教育整体功能服务。“体育运动不仅充分表达了人的肉体的直观感觉,体现了人对宇宙力的向往,而且把肉体的感性充分融于灵感、生命意志、欲望和情感之中,强调强健的肉体是坚强精神的载体,体育是精神的化身和载体,在运动中毫不隐讳,甚至是野蛮地表达肉体所寄寓的速度和力量”[1]。对“健康第一”的误读势必将误导体育课程研究问题视域,影响体育课程在学校体育工作的思想根源、话语权和资源配置。

1。2身体力量所蕴含的精神缺失

力量性隐含在具有生命活力、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乐观自信的性格的健康概念之中。“人类的根本性特征是铭刻于身体之上的”[2],其中凝结肌肉和骨骼的最突出特征就是身体的力量性,而力量性往往集中表现在跳、投、攀登、爬跃等身体活动之中。然而现实的体育课程实施却把“健康”概念等同于增强心肺功能,把体育课程价值做以狭义化的生物学理解。体育课演变成为有氧课、跑步课、健身课,学生的运动能力也无疑只剩下了走和跑,具有“野蛮”特征的“跳、投、攀登、爬跃”运动项目消失殆尽,课程逻辑缺少必要的精神超越,造成体育课程缺乏必要的精神内涵。从学科逻辑角度,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本质区别在于发展学生体能,即发展学生走、跑、跳、投、攀登、爬跃、支撑、平衡、悬垂等基本人体运动能力。当代体育课程设计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心肺功能,而且更要关注以体现身体力量性的“跳、投、攀登、爬跃”等运动能力的提高,亟待解决学生体质“软”和“弱”现象。因此体育课程应该把力量型项目作为当前首选内容加以对待,来铸造学生的精神世界。

1。3课程实施缺乏精神教育成分

《中国青年报》刊登的孙云晓的文章《夏令营中的较量》和光明日报刊登的李振忠的文章《大学生“三哭”折射心理缺钙》[3]成为新一代青少年精神状态和社会品质的真实写照,也表达了当代中国教育对精神教育的一种社会愿望。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正义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也在不断滑坡,学生的正义之心、勇敢之心和拼搏之心日渐衰弱,学生不同程度地缺乏坚定意志和信念。体育是赋予极强精神价值的文化体系,然而当前体育课程设计不仅忽视了对学生的攀登、爬越、跳跃、投掷、平衡和支撑等力量性、技巧性、灵敏性的体能类身体练习,而且广大教师对运动规格、运动负荷、运动规范也缺少必要的严格要求,教师的语言“柔”了、要求“柔”了,学生身体与精神又怎能不“弱”?

1。4安全性背后的精神价值缺失

物质决定意识。学生的意志品质和社会品质的培养依靠传统的、简单的说教是很难取得效果的,必要的“身体力行”——一定强度的运动负荷、技术难度,才会对学生的精神培养起到教育效果,人的精神是靠拼搏打磨出来的。而体育课堂上拼搏和坚持必然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尤其近年来,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频繁发生,各种纠纷问题和责任问题给学校体育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一时间安全问题成为学校体育发展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于是“安全第一”便成为不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座右铭,并出台了一系列规定来保证学校体育安全。例如规定“禁止学生到校外跑步、做操,禁止组织学生春游;不许在教室外、走廊里追逐,不许跑着去厕所等等;一些学校拆除具有所谓安全隐患的体育器材,取消体育课体操中单双杠和田径的跳投项目等”,甚至课间休息也一律不准去操场活动。但体育课程决不能“因噎废食”,丧失体育对学生成长过程中最为宝贵的精神元素。学校体育本来就是一个比其他任何学科发生意外的可能性都要高的学科,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学校责无旁贷,但绝对的万无一失是不可能的。如果怕出事故就否定富于挑战性的体育课程内容,无疑将丧失体育“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价值追求,同时也剥夺了学生享受体育的权利。

2精神教育的课程价值辨析

2。1精神教育是世界各民族强大的教育主基调

近年来,教育理论界在不断探讨人的精神教育问题。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开始,中国教育理论相继提出了尊重教育、成功教育、赏识教育、挫折教育、生命教育等教育理念,其主旨表达了教育界对我国学生精神教育的重视,透视了教育振兴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映射了我国教育对精神教育的欠缺。人的精神是十分丰富的,其基本品质包含传统与现代的两个层面,拼搏进取、勇猛顽强、独立生存等属于传统精神教育“强者”的内涵,类似于“狼性教育”[4],而现代层面的精神品质则包含着尊重对手、团队合作、诚信合作、责任感等内涵,隶属于尊重教育和生命教育的范畴。

强大的民族必须铸造强悍的精神。翻开中外教育史可以看到,古希腊斯巴达人通过严格的体育训练和道德灌输,培养儿童的顽强意志以及勇敢、坚忍、爱国等品质,其强悍的身体和精神实现了其三万人统治三十万希洛人的奴隶统治。苏格拉底把自己称为“牛虻”,一辈子探寻着“正义与勇敢”等精神教育问题,其本人也有着“宁为玉碎”的坚定信念而成为伟大哲人;亚里士多德认为“体育的目的是使儿童身体健康、具有勇敢精神和坚强意志”[5],其教育思想缔造了一代枭雄亚历山大帝;成吉思汗因驰骋疆场、横扫千军、征服世界的“悍”性而成为一代天骄;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日本民族精神的哲学阐释》一书认为:日本武士道教育的意义不仅使“武士的傲慢性格注入了服从的因素”[6],更使日本教育注入了“灵魂”,其果敢、坚韧、无畏、自制、荣誉、真诚等精神特质最终使大和民族走向复兴强壮之路;美国的西点军校校训“责任、荣誉、国家”的核心价值就在于精神教育领域,成就了3位美国总统、3 700名将军、54位商界CEO。反观鸦片战争后旧中国的沦落与衰败,无疑是民族精神缺失所致,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主旨无非是想强悍民族之精神。

2。2体育课程是精神教育的“主战场”

“体育的真义,在于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类的身体”[7],“完善”不仅意味生理学的体格特征追求,也体现了体育对人的精神铸造,反映了面对千钧一发、烈焰奔腾能否挺身而出,大义凛然、见义勇为等精神风貌,是社会对人的正义感、荣誉感、道德感、责任感的教育呼唤。而目前的体育课程“基本上游离于体育的本质之外,被一些肤浅和模糊的观念左右了”[8],生命教育被误读为安全教育,精神教育被误读为道德教育,赏识教育被理解为“表扬教育”,学校体育也自然被理解为“健康教育”。或许当前我国教育担忧的并不是智育问题,而是学生的精神教育问题。体育可以强身健体,与健康、体质有关,但并不承诺延年益寿,不承诺能够促进健康和增强体质,体育也可能损害身体健康。以奥林匹克为代表的体育运动,其核心价值是人的精神教育,而非仅仅物质层面的身体强壮。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完整的意义应包含身体健康和人文精神教育两个层面,体育课程不仅是健康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规划方案,更应该是人文精神教育的“主战场”,忽视了体育对人的自然生命改造过程中精神超越作用,是当前体育课程的价值“缺陷”。因此在人的自然生命体育改造过程中,体育课程设计要重视学生拼搏精神、意志品质、独立人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2。3精神教育:体育课程“安身立命”之本

南怀瑾先生认为:“19世纪初对人类威胁最大的是肺病,20世纪是癌症,21世纪可能就是精神病了。许多孩子精神有问题的背后,就是教育的问题[10]。”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过分强调科学、技术的作用,唯科学主义的教育模式忽视了“精神”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教育功利主义取向导致人文精神和人性存在的虚无。我国近些年来受升学率的影响,体育课程在现代教育中呈现萎缩状态,独生子女的吃苦耐劳的品质、经受挫折的能力以及果断、自制、坚韧等良好的意志品质的缺失令人担忧。虽然诸如“顽强拼搏”的精神教育在体育课程目标中都有所体现和要求,但由于受教育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影响,体育课程目标体系多以科学化为中心,原本体育课堂上顽强拼搏精神被怕苦、怕累、怕脏、怕风雨现象所取代;赋予挑战性的拓展项目被学生“安全”原因所拒绝,体育所蕴含的“求真、向善、审美的课程本体”[11]被忽视了。

从社会遗传这一特定视角看,“体育课程是社会精神文化的基因体”[12],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将“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身体教育活动。现今体育课程“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过于依赖操作主义”[13],导致体育人文精神和生命价值无法得到升华,体育中所蕴含的激情、超越、竞争、拼搏的人文内涵得不到释放;其次,模式化和程式化也丧失了体育课程的生命本质——精神性的追求,背离了体育运动所蕴含的精神属性,而这恰恰应该是体育课程的本质追寻。哲学人类学认为“体育根源于人的本质,体育的本质在于人类的自我创造”[14]。体育课程的终极价值在于创造精神文化意义和构筑理想的人文世界。

3体育课程改革的精神教育维度思考

3。1课程呼唤精神教育

体育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它体现了人类意志力的能量,对意志品质的铸造具有独特的作用与价值。从历史发展来看,中国历来重文轻武,讲求内在的个性修养和人性的超越,从行为上属“反动民族”[15],其社会核心的价值取向是科举制下手无缚鸡之力而满腹经纶的柔弱书生形象。从现代教育的根本意义上讲,现代学生精神亟待体育来“补钙”[16]。现代教育并不缺少“爱”的教育,而是缺少“吃苦”的教育。而体育在现代教育中不断萎缩使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经受挫折的能力以及果断、自制、坚韧等良好的意志品质难得有培养的氛围和机会,因此,迫切地需要体育课程承担起磨练学生意志的使命与责任。桑新民等人在《教育哲学的对话》一书中谈及现代体育的有关问题时写道:现代教育很需要一点斯巴达教育的精神,就是强调体育训练、加强身心磨练;需要设置一些粗犷的、粗鲁的、剽悍的、严格的半军事化的运动课程,要让学生吃点苦头,摸爬滚打,强壮筋骨,让学生不断体验挫折与痛苦,成功与失败,其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信念才会得以养成。顾拜旦复兴奥运会的根本目的也是通过竞技运动的普及,将体育纳入教育范畴之中,即通过科学的锻炼和平等的竞争来实现体育的精神价值。

3。2道德教化是精神教育社会需要

道德是社会或群体对个人行为的规范与要求,是个社会性概念,是个人在精神上和行为上对社会要求所作出的反应或选择,并通过个体道德生活的践履,从而形成具有个人特点的道德品质。弗兰克尔指出,“生命对自身的超越不在于它的长久性,也不在于它的自身繁衍,而在于它所达到的高度”(这个高度应理解为生命意义层面的精神境界)。体育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有效手段。体育运动中的各种项目带有竞赛评比的特点,在对抗竞争中,个人之间、集体之间不仅在竞技上有交锋,在思想、感情上也有交融。无论是田径、球类还是体操、游泳等项目,学生在运动中养成友好、同情、体谅、协作、团结、礼貌等优秀品质,树立起团队精神及集体情怀。有了这种团队精神和集体情怀,同学间才能形成共同的心理气氛,困难时相互激励,胜利时相互欢贺,团队精神才会对每个运动员个人比赛心理起到强有力的支持作用,在比赛中才能保持适宜的精神状态。因此,体育是以培养人的精神生活能力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为其基本目的的。

3。3身体力量练习和运动负荷是精神教育的必要维度

人体的任何活动离不开肌肉的收缩力量,任何身体素质都是通过一定的肌肉工作方式来实现的。肌肉的力量是人体一切活动的基础,它维持着人体的生命能力。一方面身体力量有助于为人体提供免疫与保护,有助于快速康复,在面对许多不同的健康威胁时会改善人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身体力量也是一种意志品质和生活态度,“身体的力量是一种基于可靠的生理学原理上的全新的生活态度”[17]。身体的力量发自肌肉,身体之美的要素是身体审美和精神表达的前提保障。

2008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开展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引来各种争论,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也重申,“开展冬季长跑的初衷是引导学生喜爱运动,拥有健康,有关文件规定的冬季长跑距离只是参考数字”,这种“解释”透视了主管部门对体育功能理解的不确定性和信念的不坚定性。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大比武、大练兵”虽然缺少科学理性,形式不可取,但是就是那种坚定,才铸造那一代人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精神教育需要一定的强迫性,“冬季长跑”的美好初衷就是磨

练意志,各种非议和争论恰恰说明了当前体育课程精神教育价值的阶段性丧失。传统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考量的不仅仅是身体状况,更是对意志品质的考量。

面对日益功利化和技术化的当代社会,体育课程在发挥体育促进身体健康和增强体质的作用的同时,应更多地关注体育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引导,注重人的精神生活的调适和精神信念的形成。铸造亿万学生的精神世界无疑是当代体育课程走出唯功利主义误区,实现课程价值超越的重要选择。

参考文献:

[1]何劲鹏,姜立嘉,杨伟群。生命视域中体育教学的哲学思考[J]。体育学刊,2006,(2):90。

[2]刘欣然,乐严严。基于人类身体本能的体育运动哲学解读[J]。体育学刊,2009,(12):27。

[3]何劲鹏,姜立嘉。体育课程生命化探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32—133。

[4]夏于全。狼性教育[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6:1。

[5]萧云瑞,诸惠芳,邹海燕。外国教育史话[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4。

[6]新渡户稻造。武士道——日本民族精神的哲学阐释[M]。群言出版社2006:12。

[7]李寿荣。真义体育思想谱系背后的多重博弈及价值——林笑峰先生《健身教育论》深层价值阐释[J]。体育学刊,2009,(12):12。

[8]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81—83。

[10]朱永新。改变:从阅读开始[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58。

[11]孙建华,张志成,何劲鹏。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本体论危机与哲学应答[J]。体育学刊,2010,(4):68。

[12]何劲鹏,姜立嘉。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生命化研究范式[J]。体育学刊,2008,(3):60。

[13][美]尤瓦娜·林肯,伊冈·古巴。 自然主义研究——21世纪社会科学研究范式[M]。杨晓波,等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11—13。

[14]伍雄武。 现代人与体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60。

[15]李力研。竞技运动新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78。

[16]何劲鹏,姜立嘉。生命化:体育课程修订的逻辑起点探究[J]。体育学刊,2008,(8):47。

[17]弗农·科尔曼。身体的力量:自愈的秘密[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2。

事实与价值探讨论文范文第6篇

1 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及作用

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教学能促进高中体育文化的建设、强化高中体育教学的人文精神, 将体育教学的管理机制及评价机制进行完善及健全, 主要表现在以下当面: (1) 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身体形态、体育动作及学校体育运动器械等形式将学校的体育文化反应出来, 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能规范学生的体育标准及行为, 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学习氛围, 陶冶学生们的情操, 为学生们的学习创造和谐发展的体育文化气氛; (2) 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学生的体育技能新教学, 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及精神的教学几乎不重视, 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在体育技能的教学过程中传递给学生相应的人文思想及精神, 使得学生们重视及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中体育教学的融合方式及途径

2.1 树立行为及学习榜样,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主要在于体育教师的言传身教,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及精神做好严于律己、用于规范、谈吐文明及言行一致, 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引导学生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及生活, 学生在长时间的学习及影响下会逐渐认识及了解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发展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不息、勇敢进取的体育精神及社会住核心价值观[3]。

高中生多数处于心理的敏感期及青春期, 对于一些体育明星关注的较多,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多以一些体育明星作为榜样, 向学生们灌输体育明星身上的精神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注明体育明星迈克尔·乔丹说过:“每个人都尝过失败的滋味, 所以我能够接受失败, 但我不能接受从未奋斗过的自己”, 向学生们讲述迈克尔·乔丹在体育事业上付出的努力, 激励学生努力奋斗, 不断进步, 不害怕失败, 不断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及抱负。

2.2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重点不仅要加强学生身体素质及体育锻炼, 还应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及完善的心理, 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依据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为学生实施个性化的针对性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要采用强制及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教师应在指导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及加强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正确的理想, 引导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

结束语

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精神、人文素养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 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树立行为及学习榜样,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转变单一的体育教学方式, 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活动等教学方式及教学途径促进学生的发展及进步,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及体育精神, 使得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的发展, 高中体育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 丰富学生们的学习生活, 增长学生们的体育技能, 还能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高学生们的思想认识及社会主义精神。为了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中体育教学的融合方式及途径, 笔者针对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及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中体育教学,融合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建, 陈俊钦.试探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育核心价值观[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3, 33 (1) :28-33.

[2] 黄正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红色体育文化意蕴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6, 18 (4) :152-155.

上一篇:社会转型经济学论文范文下一篇:传媒业银行风险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