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氛围营造范文

2023-10-01

企业文化氛围营造范文第1篇

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他认为生活教育具有六大特点: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学校的生活教育从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入手,从教师和学生的走路、吃饭、说话、交往、感恩等日常生活入手,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珍惜生活,珍爱生活的家庭和集体,让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 “三生教育”是一个整体,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系统工作,“三生教育”真切地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注重基础,强化创新,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

营造文化氛围是开展好“三生教育”的一个重要基础。在学校开展“三生教育”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校园文化可以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三生教育”工作起到教育、监督、导向的作用,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达到师生教育愿境一致,相互促进、教学互相促进的教育目的。

一、将“三生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体系

校园文化主要包含三大体系:(1)文化体系;(2)环境体系;(3)管理体系。

文化体系:文化体系是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通过文化体系的作用,使校园文化发挥主体作用,文化体系主要包含:“三生教育”的基本内容、思想道德教育和基础理论教育。思想道德的中心是世界观的教育,包括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体,培育学生良好的品德、正确的世界观、高尚的道德观,从根本上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基础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则以生命、生存、生活为主体,尊重生命、掌握生存的智慧、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具有创设美好生活的理想和能力为主要目的,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社会生存能力和一定的事业发展能力。

环境体系:环境体系是指通过创造耳濡目染的文化环境;优美整洁的卫生环境;文明礼貌的语言环境;谦恭有序的生活环境;尊师爱校的情感环境;稳定和繁荣的社会环境来实现目标的一个体系。

管理体系:指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符合学校、学生特点的管理方法所进行的管理工作。其主要目的是完成文化体系和环境体系的构建,起到督促实施的目的。

二、让“三生教育”渗透校园文化建设

创建校园文化要紧紧围绕三个体系,形成有规划、能实施、有步骤、易检查的格局。

文化体系是一个长远规划,应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相结合,以时代精神为主体,通过分析在校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制订相应的教育规划,其内容包含:生命、生存、生活的基本要素,技术、文化素质、基本技能及社会发展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锻炼。在校园内开展 “三生教育”

活动,作为一项贯穿高职教育阶段全过程的教育工作,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得到班级认同,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校园中“三生教育”工作要与其它活动相互联系、补充和促进,要和其它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对学生的生 ...活动,作为一项贯穿高职教育阶段全过程的教育工作,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得到班级认同,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校园中“三生教育”工作要与其它活动相互联系、补充和促进,要和其它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对学生的生命个体、基本生存能力、生活技能有着充分的了解和尊重,让他们在各自的自我发展中,找到成长的空间,通过管理育人的工作,为他们提供良好的载体,使“三生教育”工作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变刻板教育为形象教育。

文化体系和管理体系是学校通过构建校园文化,开展“三生教育”的重要体系,要找到体现学校精神的文化载体,提炼出简洁的口号来体现目标,提出适时,实际的文化标识,来体现教育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三生教育”以来,我们在校园中提出“尊重生命、珍惜拥有”;“掌握生存技能、付诸社会实践”;“热爱美好生活,创造健康人生”;“勤奋学习,成就一生

辉煌事业;脚踏实地,迈向人生新的起点”。这些标语口号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充分说明了文化体系要具体细致,具有实效性、简洁性和广泛性,要直截了当,一目了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整个的管理体系要深入,易于接受,有针对性。文化体系和管理体系的形成要配以相适应的规章制度,配合活动的制定,帮助目标的实现。

文化体系还应与学校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相一致。例如: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道德、有技术的合格高技能人才。在这一宗旨下,只有提出学校实现的教育目标,才能使校园文化的创建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明确发展方向,制定发展规划和发展步骤。

环境体系的构建,应着重抓好环境的优化。环境体系包含:文化标识、环境卫生、语言环境、生活环境、教育环境、社会环境。优美整洁的卫生环境,道德规范的教育氛围;文明礼貌的语言环境,创造了“三生教育”的良好教育氛围。美好有序的生活环境创造了集体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营造了奋发进取的人际氛围;爱师爱生的教育环境,创造了教育的情感环境;校园文化的影响,创造了“三生教育”的人文环境。

从实践来看,三大体系的构建可以为“三生教育”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可以使他们轮流承担构建者和监督者、实施者的责任,在实际中陶冶情操,在构建中相互促进,相互了解,相互鼓励,完备自己的人格及其精神境界的升华。

二、通过校园文化开展好学生的“三生教育”

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中在精神和实质上都更具个性和特点,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将“三生教育”与创建校园文化相结合,应把握三个要素:

第一,紧扣时代精神。校园文化首先要具有时代精神,才会具有感召力和鼓舞精神。我们今天提出的“三生教育”,就是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带给我们的启示和灵感。如果要校园文化建设和“三生教育”的过程中,单纯强调一种口号,而没有行动的载体,就会空;如果提出的目标过高,难于实现,就是大;又空又大,提出的目标实现不了,就会假。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和“三生教育”的开展要科学,要坚持根据实际、确定目标、选好载体、逐步充实、逐步实现的原则,从日常行为规范入手,把尊重生命、热爱生活、学会生存作为主要内容,把环境卫生、文明礼貌用语、文明行为规范列入环境育人的范畴,确保环境目标的实现。将爱国主义教育、形势报告、时事宣传等列入管理育人的范畴,与以丰富多彩的文化为载体,提高学生思想素质、道德修养、生命感悟、生存能力、生活质量。

第二,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在开展“三生教育”的过程中,为扭转学生中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愿望为目的、以个人利益为主体的思想,学校提出了,为别人想一想,为父母想一想,为学校想一想的大讨论,希望通过讨论 ...第二,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在开展“三生教育”的过程中,为扭转学生中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愿望为目的、以个人利益为主体的思想,学校提出了,为别人想一想,为父母想一想,为学校想一想的大讨论,希望通过讨论改善个人意识,建立群体观念,接纳文明习惯,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没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和辅助载体。后来,我们总结经验,在一些情况较好的班级里通过班主任、辅导员共同开展了主题班会,一方是学生,一方是学生的家长,有意识让一些文化素质较好的家长参与到其中来,主题是“源于生命之初,终于生命之美”。此次大规模的主题班会是我校近期最有成效的一次活动。因此,要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目标符合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就能达到理想的郊果。第三,开辟园地,重视环境。是开展“三生教育”的基本保障。建立宣传教育阵地,在校园中增强黑板报、广播的作用。没有宣传教育阵地,宣传内容就无法深入人心,校园文化就失去依托,就会减小效应。只有加强宣传教育阵地,将目标、措施和制度让大家了解掌握,自觉实施,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第四、将“三生教育”纳入正常教学内容,建立课堂、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建立科学完善的考核考评体系,是保证“三生教育”工作取得实效的基础,

四、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好“三生教育”要着重把握的几个方面

(一)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培养“三生教育”的主体力量。校园文化的形成,构建者是主体因素。构建者和实施者是教师,显效者是学生,他们都是关键的因素,处于关键的环节。要让教师充分意识自己是学校的主人,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要建立一支师德过硬、作风过硬、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形象的,能够很好地完成“三生教育”任务的教师队伍,以教师的言行起到无形的教育作用。因此,制订教师的行为规范,完善教师队伍的管理,塑造教师的良好形象,是开展好“三生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

(二)抓好“三生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认真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是“三生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加强班级管理工作,要实现从点到面的管理,要善于树立典型,宣传典型,将良好的班风和班级管理的工作经验及时推广。要重视“三生教育”工作在班级文化中的影响,要从班级抓起,并要抓好、抓实,要利用好校园文化对班级文化的影响力,通过班级的交流会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三生”意识。比如:一个班搞了辩论会,另一个班会马上接着开。学生之间的影响力是无形的。所以要抓典型引路,树立新的风尚,让“三生教育”的风气在校园中传播。

(三)“三生教育”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来开展,要把着眼点放在“小、实、新”上,“小”就是从小事做起,培养脚踏实地的作风。“实”就是结合实际,实事求是,培养他们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的能力。新,就是文化建设要有新意,不要老一套、旧调子,让人一听就生厌。

(四) “三生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要相互适应、相互渗透。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区域文化、企业文化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他们相互影响和制约,因此,社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建设都将给校园文化直接的影响,但校园因其特殊的环境,又是一个特殊的个体,与它们有所区别,因而也就具有独特的存在和发展。“三生教育”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其自身的发展也会对社会文化和企业文化形成影响和作用,这就是“三生教育”与校园文化相互促进的教育作用。抓好“三生教育”可以丰富校园文化,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又可以促进“三生教育”的工作,大力抓好校园文化的建设,做好“三生教育”的开展和研讨,可以使整个校园形成一个“尊重生命、学会生存、创造美好生活”的教育氛围。

“三生教育”研究旨在结合学校德育教育的案例,联系前沿的德育新理念,对现阶段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态教育的实效性进行反思,跳出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态教育的各自单一理念,对三者加以必要的整合,对学校 ...“三生教育”研究旨在结合学校德育教育的案例,联系前沿的德育新理念,对现阶段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态教育的实效性进行反思,跳出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态教育的各自单一理念,对三者加以必要的整合,对学校德育的观念更新搭建一座新的思考平台,努力建构生命、生活、生态教育合而为一的德育理念,制订出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并对其终生有益的切切实实的德育操作样式,为提高基层学校德育实效,同时丰富德育理念与德育模式服务.如今,许多孩子的生命意识淡漠,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与珍惜。不少人往往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放弃生命,给家庭与社会带来了悲剧与不幸。“三生教育 ” ,有利于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增强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健全发展。有利于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 有利于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只有通过“三生”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享受生活,才算是实现了现代教育的目的。9月1日,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播出的《开学第一课》“以知识守护生命”中,桑枣中学的校长带领同学们,把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全校2300多名师生仅仅用了

1分36秒,全部撤离到安全地带的奇迹进行了生活的情景再现,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怎样“以知识守护生命”。 “生、老、病、死”乃自然之法则。生生不息使自然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给各种物种搭建了展示自己生命多姿多彩、顽强拼搏的平台,使得自然界生机勃勃、绚丽多姿、丰富多彩。人类的出现,文明的产生,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感悟,使我们更加的敬畏生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神圣。孤身智救双亲的七岁小救星袁媛,是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她一夜之间家喻户晓,成为全国人民热议的焦点人物,成为全国中小学生学习的榜样,老师、学校的骄傲和自豪,真正诠释了怎样“以知识守护生命,使生命更加顽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即教育是成长、成人、成才和服务社会的有效的载体。国之根本在于人,人才兴则国家兴,人才强则国家强;人才兴旺,教育先行;教育成功,“三生”为重。

通过对三生教育的学习与教学,我们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以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理念为先导,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根本,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基础,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为核心,以加强实践环节、促进知行统一为关键,不断创新具体教学方法。要彻底改变单一灌输式、简单说服式、被动接受式、整齐划一式的方法,提倡启发式、互动式、因材施教式、主动发现式、渗透教育式、分类分层式的方法。要大力推行主体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和说理教育法、情境陶冶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疏导教育法、自我教育法等具体方法。

其次要根据学段特点的培养目标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特别是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确定“三生教育”的具体目标,建立多元的“三生教育”评价体系。对“三生教育”的评价,既要关注结果,又要关注方法,更要重视过程;既要强调终结性评价,又要强调诊断性评价,更要重视形成性评价;既要突出评价指标的多样化,又要突出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更要重视评价主体的多样化。

企业文化氛围营造范文第2篇

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他认为生活教育具有六大特点: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学校的生活教育从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入手,从教师和学生的走路、吃饭、说话、交往、感恩等日常生活入手,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珍惜生活,珍爱生活的家庭和集体,让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 “三生教育”是一个整体,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系统工作,“三生教育”真切地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注重基础,强化创新,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

营造文化氛围是开展好“三生教育”的一个重要基础。在学校开展“三生教育”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校园文化可以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三生教育”工作起到教育、监督、导向的作用,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达到师生教育愿境一致,相互促进、教学互相促进的教育目的。

一、将“三生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体系

校园文化主要包含三大体系:(1)文化体系;(2)环境体系;(3)管理体系。

文化体系:文化体系是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通过文化体系的作用,使校园文化发挥主体作用,文化体系主要包含:“三生教育”的基本内容、思想道德教育和基础理论教育。思想道德的中心是世界观的教育,包括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体,培育学生良好的品德、正确的世界观、高尚的道德观,从根本上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基础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则以生命、生存、生活为主体,尊重生命、掌握生存的智慧、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具有创设美好生活的理想和能力为主要目的,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社会生存能力和一定的事业发展能力。

环境体系:环境体系是指通过创造耳濡目染的文化环境;优美整洁的卫生环境;文明礼貌的语言环境;谦恭有序的生活环境;尊师爱校的情感环境;稳定和繁荣的社会环境来实现目标的一个体系。

管理体系:指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符合学校、学生特点的管理方法所进行的管理工作。其主要目的是完成文化体系和环境体系的构建,起到督促实施的目的。

二、让“三生教育”渗透校园文化建设

创建校园文化要紧紧围绕三个体系,形成有规划、能实施、有步骤、易检查的格局。

文化体系是一个长远规划,应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相结合,以时代精神为主体,通过分析在校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制订相应的教育规划,其内容包含:生命、生存、生活的基本要素,技术、文化素质、基本技能及社会发展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锻炼。在校园内开展 “三生教育”

活动,作为一项贯穿高职教育阶段全过程的教育工作,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得到班级认同,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校园中“三生教育”工作要与其它活动相互联系、补充和促进,要和其它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对学生的生 ...活动,作为一项贯穿高职教育阶段全过程的教育工作,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得到班级认同,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校园中“三生教育”工作要与其它活动相互联系、补充和促进,要和其它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对学生的生命个体、基本生存能力、生活技能有着充分的了解和尊重,让他们在各自的自我发展中,找到成长的空间,通过管理育人的工作,为他们提供良好的载体,使“三生教育”工作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变刻板教育为形象教育。

文化体系和管理体系是学校通过构建校园文化,开展“三生教育”的重要体系,要找到体现学校精神的文化载体,提炼出简洁的口号来体现目标,提出适时,实际的文化标识,来体现教育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三生教育”以来,我们在校园中提出“尊重生命、珍惜拥有”;“掌握生存技能、付诸社会实践”;“热爱美好生活,创造健康人生”;“勤奋学习,成就一生

辉煌事业;脚踏实地,迈向人生新的起点”。这些标语口号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充分说明了文化体系要具体细致,具有实效性、简洁性和广泛性,要直截了当,一目了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整个的管理体系要深入,易于接受,有针对性。文化体系和管理体系的形成要配以相适应的规章制度,配合活动的制定,帮助目标的实现。

文化体系还应与学校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相一致。例如: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道德、有技术的合格高技能人才。在这一宗旨下,只有提出学校实现的教育目标,才能使校园文化的创建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明确发展方向,制定发展规划和发展步骤。

环境体系的构建,应着重抓好环境的优化。环境体系包含:文化标识、环境卫生、语言环境、生活环境、教育环境、社会环境。优美整洁的卫生环境,道德规范的教育氛围;文明礼貌的语言环境,创造了“三生教育”的良好教育氛围。美好有序的生活环境创造了集体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营造了奋发进取的人际氛围;爱师爱生的教育环境,创造了教育的情感环境;校园文化的影响,创造了“三生教育”的人文环境。

从实践来看,三大体系的构建可以为“三生教育”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可以使他们轮流承担构建者和监督者、实施者的责任,在实际中陶冶情操,在构建中相互促进,相互了解,相互鼓励,完备自己的人格及其精神境界的升华。

二、通过校园文化开展好学生的“三生教育”

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中在精神和实质上都更具个性和特点,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将“三生教育”与创建校园文化相结合,应把握三个要素:

第一,紧扣时代精神。校园文化首先要具有时代精神,才会具有感召力和鼓舞精神。我们今天提出的“三生教育”,就是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带给我们的启示和灵感。如果要校园文化建设和“三生教育”的过程中,单纯强调一种口号,而没有行动的载体,就会空;如果提出的目标过高,难于实现,就是大;又空又大,提出的目标实现不了,就会假。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和“三生教育”的开展要科学,要坚持根据实际、确定目标、选好载体、逐步充实、逐步实现的原则,从日常行为规范入手,把尊重生命、热爱生活、学会生存作为主要内容,把环境卫生、文明礼貌用语、文明行为规范列入环境育人的范畴,确保环境目标的实现。将爱国主义教育、形势报告、时事宣传等列入管理育人的范畴,与以丰富多彩的文化为载体,提高学生思想素质、道德修养、生命感悟、生存能力、生活质量。

第二,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在开展“三生教育”的过程中,为扭转学生中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愿望为目的、以个人利益为主体的思想,学校提出了,为别人想一想,为父母想一想,为学校想一想的大讨论,希望通过讨论 ...第二,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在开展“三生教育”的过程中,为扭转学生中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愿望为目的、以个人利益为主体的思想,学校提出了,为别人想一想,为父母想一想,为学校想一想的大讨论,希望通过讨论改善个人意识,建立群体观念,接纳文明习惯,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没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和辅助载体。后来,我们总结经验,在一些情况较好的班级里通过班主任、辅导员共同开展了主题班会,一方是学生,一方是学生的家长,有意识让一些文化素质较好的家长参与到其中来,主题是“源于生命之初,终于生命之美”。此次大规模的主题班会是我校近期最有成效的一次活动。因此,要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目标符合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就能达到理想的郊果。第三,开辟园地,重视环境。是开展“三生教育”的基本保障。建立宣传教育阵地,在校园中增强黑板报、广播的作用。没有宣传教育阵地,宣传内容就无法深入人心,校园文化就失去依托,就会减小效应。只有加强宣传教育阵地,将目标、措施和制度让大家了解掌握,自觉实施,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第四、将“三生教育”纳入正常教学内容,建立课堂、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建立科学完善的考核考评体系,是保证“三生教育”工作取得实效的基础,

四、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好“三生教育”要着重把握的几个方面

(一)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培养“三生教育”的主体力量。校园文化的形成,构建者是主体因素。构建者和实施者是教师,显效者是学生,他们都是关键的因素,处于关键的环节。要让教师充分意识自己是学校的主人,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要建立一支师德过硬、作风过硬、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形象的,能够很好地完成“三生教育”任务的教师队伍,以教师的言行起到无形的教育作用。因此,制订教师的行为规范,完善教师队伍的管理,塑造教师的良好形象,是开展好“三生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

(二)抓好“三生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认真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是“三生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加强班级管理工作,要实现从点到面的管理,要善于树立典型,宣传典型,将良好的班风和班级管理的工作经验及时推广。要重视“三生教育”工作在班级文化中的影响,要从班级抓起,并要抓好、抓实,要利用好校园文化对班级文化的影响力,通过班级的交流会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三生”意识。比如:一个班搞了辩论会,另一个班会马上接着开。学生之间的影响力是无形的。所以要抓典型引路,树立新的风尚,让“三生教育”的风气在校园中传播。

(三)“三生教育”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来开展,要把着眼点放在“小、实、新”上,“小”就是从小事做起,培养脚踏实地的作风。“实”就是结合实际,实事求是,培养他们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的能力。新,就是文化建设要有新意,不要老一套、旧调子,让人一听就生厌。

(四) “三生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要相互适应、相互渗透。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区域文化、企业文化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他们相互影响和制约,因此,社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建设都将给校园文化直接的影响,但校园因其特殊的环境,又是一个特殊的个体,与它们有所区别,因而也就具有独特的存在和发展。“三生教育”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其自身的发展也会对社会文化和企业文化形成影响和作用,这就是“三生教育”与校园文化相互促进的教育作用。抓好“三生教育”可以丰富校园文化,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又可以促进“三生教育”的工作,大力抓好校园文化的建设,做好“三生教育”的开展和研讨,可以使整个校园形成一个“尊重生命、学会生存、创造美好生活”的教育氛围。

“三生教育”研究旨在结合学校德育教育的案例,联系前沿的德育新理念,对现阶段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态教育的实效性进行反思,跳出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态教育的各自单一理念,对三者加以必要的整合,对学校 ...“三生教育”研究旨在结合学校德育教育的案例,联系前沿的德育新理念,对现阶段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态教育的实效性进行反思,跳出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态教育的各自单一理念,对三者加以必要的整合,对学校德育的观念更新搭建一座新的思考平台,努力建构生命、生活、生态教育合而为一的德育理念,制订出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并对其终生有益的切切实实的德育操作样式,为提高基层学校德育实效,同时丰富德育理念与德育模式服务.如今,许多孩子的生命意识淡漠,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与珍惜。不少人往往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放弃生命,给家庭与社会带来了悲剧与不幸。“三生教育 ” ,有利于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增强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健全发展。有利于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 有利于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只有通过“三生”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享受生活,才算是实现了现代教育的目的。9月1日,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播出的《开学第一课》“以知识守护生命”中,桑枣中学的校长带领同学们,把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全校2300多名师生仅仅用了

1分36秒,全部撤离到安全地带的奇迹进行了生活的情景再现,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怎样“以知识守护生命”。 “生、老、病、死”乃自然之法则。生生不息使自然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给各种物种搭建了展示自己生命多姿多彩、顽强拼搏的平台,使得自然界生机勃勃、绚丽多姿、丰富多彩。人类的出现,文明的产生,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感悟,使我们更加的敬畏生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神圣。孤身智救双亲的七岁小救星袁媛,是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她一夜之间家喻户晓,成为全国人民热议的焦点人物,成为全国中小学生学习的榜样,老师、学校的骄傲和自豪,真正诠释了怎样“以知识守护生命,使生命更加顽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即教育是成长、成人、成才和服务社会的有效的载体。国之根本在于人,人才兴则国家兴,人才强则国家强;人才兴旺,教育先行;教育成功,“三生”为重。

通过对三生教育的学习与教学,我们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以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理念为先导,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根本,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基础,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为核心,以加强实践环节、促进知行统一为关键,不断创新具体教学方法。要彻底改变单一灌输式、简单说服式、被动接受式、整齐划一式的方法,提倡启发式、互动式、因材施教式、主动发现式、渗透教育式、分类分层式的方法。要大力推行主体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和说理教育法、情境陶冶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疏导教育法、自我教育法等具体方法。

其次要根据学段特点的培养目标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特别是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确定“三生教育”的具体目标,建立多元的“三生教育”评价体系。对“三生教育”的评价,既要关注结果,又要关注方法,更要重视过程;既要强调终结性评价,又要强调诊断性评价,更要重视形成性评价;既要突出评价指标的多样化,又要突出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更要重视评价主体的多样化。

企业文化氛围营造范文第3篇

我认为, 要想营造一种良好的英语教学文化氛围, 需要从英语的学科特点入手, 做好师生间的沟通、课堂管理、教学形式、兴趣培养和评价方式这几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师生间的沟通, 让尊重习惯化

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 学生获得了知识和技能, 自身的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 教师也积累了教育教学经验。要想到达这种双赢的效果, 需要有和谐的师生关系, 需要教师营造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 把微笑和激情、鼓励和宽容带进课堂, 让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和理解, 公正和鼓励。因此, 在教学交往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之间都应该相互尊重,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体谅学生的情感和要求;学生更要尊敬教师及教师的劳动成果, 理解教师的要求, 明了每个教学步骤要做什么 (What to do) , 为什么这样做 (Why to do it) , 怎样做 (How to do it) 。

当今社会的青少年, 他们要求独立的意识逐渐加强, 他们总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方式来表现自我, 以获取他人的认可。但是他们的某些行为又受规则的约束, 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行为的真实目的, 在课堂上不能机智地处理某些突发事件, 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所以, 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尤其要做到首先,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信任学生的能力, 放手让学生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 针对一些单词的理解, 学生如果能够从上下文的表达中猜测到这个单词的意思, 那教师就绝不要先讲。教师要做的, 是对学生解释的判断。其次,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凡事不能要求统一的标准。最后, 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尤其不能因分数而挫伤他们。因此, 真诚的激励, 中肯的批评, 提醒的手势, 暗示的眼神, 这些都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沟通方式, 当他们接受到这些信息后, 他们会逐步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 回归到课堂学习中。当这种教学心理气氛协调一致时, 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才能相互促进、相互作用, 课堂教学效益才能提高。

二、做好课堂管理, 让调控自然化

课堂管理是建立有效的课堂学习环境、保持课堂师生互动、促进课堂生长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课堂管理水平的高低影响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良好的课堂管理可以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 最大限度地缩小教与学的差距。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发展, 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一个充满活力, 洋溢着青春气息的课堂也并不是没有纪律的场所, 它应该是在拥有严格纪律和行为规范保障下的, 张弛结合, 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活动机会, 并能张扬个性的舞台。学生在此应该是个积极主动的探寻者, 而教师则是个引导者。课前该准备什么资料, 课堂教学活动中该做什么笔记, 教师的手势是要求学生做怎样的活动, 课后的任务又会是什么, 当一切都成为自然时, 就可以节省教师发出指令性语言的时间, 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肢体语言进行活动, 使得教学活动更加流畅。

三、选择适当的教学形式, 让方法多样化

初中的英语课堂容量大, 进度快, 少了几分热闹, 多了几分理性与沉思。在采用任务性语言教学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模式的主导下, 英语的教学更重视将“话题—情景—功能与结构—交际与任务”串成一线。教师设计的教学形式要给学生留有空间, 有利于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学会合作, 从中发展与人沟通的能力。

“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 学好英语的关键是多读、多背、多听、多说、多写。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应该考虑到课内、课外的因素:上课时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 努力在课内记住那些关键的表达;下课后要充分利用零碎时间不断积累。英语学科中出现后进生, 往往是从记忆单词开始的, 进而听不懂, 也看不懂。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以拼读的方式教会学生认读拼写单词, 尤其是那些较长的单词, 例如, concentrate (con-cen-tra-te) , knowledgeable (know-le-dgeable) 。在听写时, 教师可以听写有意义的词组和句子, 促使学生养成学习后立刻记忆和适当灵活运用的习惯。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 则鼓励他们用所学的词编句子或是故事。

英语的语言学习往往少不了语法知识。学生受母语中文的影响, 一旦他们对英语语法掌握不是很理想时, 他们就会误认为自己“英语不好”, 给今后的懈怠找借口。因此, 课堂中语法教学的关键是要把握好“时”和“度”, 既什么时间教, 教多少, 做到适时与适量。例如, 《Go for it》教材九年级出现的定语从句, 集中出现的地方是6、7单元, 而在5单元的Self check中就出现了以定语从句表达的谚语。教师在教学时, 可以按照翻译句子—圈that、who、which、where等关系词—划出先行词—语法归纳的方式, 在不同的单元出现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这种先积累言语素材, 再集中讲解语法规则形式, 可以让我们的课堂不会因为是语法而失去了活力。

四、提高学生求知的兴趣, 让题材生活化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习内动力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对于很多学生而言, 学习成绩不理想, 智力因素并非是其主要成因, 非智力因素在其中发挥着主要作用。教师在规划自己的学科管理和教学课堂设计时, 一定要考虑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 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采取增加课堂容量, 分层次, 多练习, 重视反馈的方法, 才能让后进生“够得着”, 优生“吃得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 , 当兴趣成了紧张的教学过程中的松弛剂时, 学生就很容易到达最佳的学习状态, 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听说 (listening and speaking) 是最高效和重要的训练方式。因此, 教师选取的话题一定是学生感兴趣的, 贴近他们学习生活和具有时代气息的话题, 这样, 听说的训练才可能达到让语言学习“在用中学”的教育效果。例如, 练习if引导的虚拟语气时, 可以是If I were an English teacher, …或是If we built a city underground, …等。在学生朗读听力材料时, 要尽量鼓励学生模仿磁带中人物的语音和语调, 要读出人物当时的感情;在举例造句时, 把班上的人和事也放入其中。当学生被他们自己的朗读所打动, 发出开心的笑声时;当学生被例句中的内容所吸引, 转向看着例句中提到的同学时, 那就是他们学习兴趣最大的时刻。

五、采用合理的手段, 让评价人文化

学生学习成效评价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 它不仅体现为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认知发展成就, 也体现在态度、兴趣、个性等非认知领域的发展和成就上。目前, 尤其是毕业班, 对于学生评价的目标过分强调以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为主的学业成就, 让测评变成了高利害测验 (high-stakes-tests) 。这种以分数决定论的统一的标准来评定学生, 忽略了很多个体的细节, 会出现评价偏见的现象, 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对一些学生的伤害。其实, 形式多样的评价是可以随时发生在英语教学活动中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对于学生展示在在黑板上的答案, 教师应该毫不吝啬地运用判断正确的符号, 如“√”, 要尽量避免使用“×”, 也可以用“?”代替。学生完成口头作业的认真程度, 同样是教师评价学生的素材。教师运用赞赏的眼神、表扬的手势、鼓励的语言, 可以向学生, 尤其是学困生传递一种关注和关怀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课——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颗星。”教师应该让教学文化的氛围更加浓厚, 促使课堂教学效益从低效到有效, 最终实现高效;吸引学生更加喜欢我们的为人, 喜欢我们的学科, 喜欢我们的课堂;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求知, 从高效学习到终生学习。

摘要:在日常的教学中, 教师不断探索如何让自己的课堂成为高效课堂。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动起来, 教师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需要营造一种教学文化氛围。教师需要从英语的学科特点入手, 做好师生间的沟通、课堂管理、教学形式、兴趣培养和评价方式这几方面的工作, 以不断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教学文化,英语,课堂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2] 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4.

[3] 张志远《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中国物资出版社, 2010.

[4] 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9.

企业文化氛围营造范文第4篇

2、进入企业,要在醒目位置张贴企业安全文化的理念和口号、安全警语等。形式最好为在墙面粉刷的大型口号标语。

3、企业内的固定宣传栏都要有安全生产的内容,可以是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如:5S、6S管理机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也可以是安全漫画、安全报刊、企业职工自己创作的安全作品等。

4、车间内要在墙面上悬挂2条左右的安全生产标语口号。

5、车间内要有安全知识宣传角,讲解本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以及与本企业生产相关的基本安全知识。

6、车间内最好设立事故警示台,定期宣传与本企业类型相同的其他地区企业的典型事故或本企业发生过的事故和伤害信息。

7、车间内每个班组都要张贴安全员名单、岗位职责、安全检查制度、三级教育培训制度等。

8、车间内每个班组要设立安全教育互动栏,由企业职工自行张贴安全知识、安全学习心得、岗位危险源辨识等。

9、车间内每个岗位都要在醒目位置张贴、悬挂操作规程;特殊岗位要张贴责任人。

10、车间内的各类安全设施要张贴责任人、岗位职责和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的记录单。

11、车间内还可以在墙面张贴本企业开展的安全文化建设的相关内容或基本知识,如:四懂四会知识、四不伤害的内容等。

12、高温、高湿、粉尘等有职业健康防护要求的企业,应在重点岗位张贴温馨提示语,提请职工按规定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13、车间内每个班组还可以设立专栏张贴本班组日常安全检查的情况通报及考核奖惩等。

14、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在职工更衣室、休息室等非工作场所营造氛围,如:张贴挂图、张贴职工安全学习心得、张贴职工自编的安全警语和漫画等。

企业文化氛围营造范文第5篇

在我们的团队中出现的情况?

1、不参与

2、无愿景

3、情绪不稳定

4、借口太多

5、自我约束力差

6、经常抱怨

7、无进取心

8、不良的习惯,严重差勤

9、易摩擦

10、业绩差

11、缺少目标感

12、缺少归属感

13、不愿沟通

14、经常的负面的眼光看待其他同事取得的成绩

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说,这是因为团队氛围太差的缘故!也许我们一直在寻找一种能解决这些问题而又能立即见效的方法。可这么多年以来,这些问题还一直存在着,甚至还变本加厉了! 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是——什么是团队文化?

团队为生存与发展在门店经营的实践中而形成的一整套基本理念、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的总和,它被大多数成员所接受与拥有,并在团队的各类行为中一再行之有效地表现出来一种深入人心,对人的言行举止工作职责产生有形或无形的约制力量。(团队文化是建立在企业文化之内的分解)

一、团队文化的特性

无形性(道德、信念与心理) 软约束性

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 个性与差异性

二、团队文化的四个层面 表层的物质文化 浅层的行为文化 中层的制度文化 深层的精神文化

三、影响团队文化的主要因素 主管的行为与示范 团队氛围与亚文化 团队特征 制度与管理程序

四、团队文化的内涵: 团队伙伴共同的价值观+想法+行为模式 把你的团队建设成:

一支文明、威武的军队

一所正规、高等的学府

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 塑造什么样的团队?如何打造?

家庭:亲和力

军队:战斗力

学校:持续力

一、确立建设团队文化的第一责任人

1、团队的文化就是主管的文化、是主管价值观、个人喜好的体现;

2、团队主管的个性与管理风格对团队文化影响至关重要;

3、团队主管的好恶决定了团队的价值取向 主管严格要求,规范管理——伙伴小心自律遵章守法 主管目标明确,任务清晰合理——伙伴有续工作,方向明确

主管尊重团队成员,强调每一个个体的重要性——伙伴备受鼓舞,更加努力

主管家长作派,动辄批评——伙伴逆反对抗、消极对抗

主管积极创新——伙伴爱动脑筋; 主管因循守旧——伙伴固步自封

主管愿意分享知识,分享经验、分享理念——伙伴积极进取、心胸宽广

主管如果总保守“自留地”,伙伴也封闭保守,“肥水不外流”

二、建立表达团队的价值取向;反对什么,支持什么?

三、招收有共同价值观的人:血型不同,输血会害了你!

四、确立独特的团队文化主基调

1、公正与公平

2、尊重规则

3、沟通

4、构筑凝聚力

5、合作精神

6、有核心人物

7、携手攀高锋,抱团打天下

8、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9、执行公司决策,没有任何借口

10、团结、敬业、创新、勤学

团队荣誉文化主基调

有奖必拿、尊重荣誉、敢于竞争 氛围营造就是团队文化的外在表现 早晚会的氛围打造:

准备充分,标准操作、知识性、趣味性、激励性、参与性 团队健康活动:家属联谊会、户外活动、娱乐活动、各种比赛 门店内布置:

业绩榜、制度栏、荣誉墙、激励板块

布置整洁、大方,舒适、切忌“陈年老酒”、切忌“一成不变” 一天的经营过程中善于把握机会调节门店氛围(休息时的游戏、歌唱比赛、笑话大王等等)

企业文化氛围营造范文第6篇

和谐医院的内涵

和谐医院是指具有和谐医患关系、人员和睦相处、稳定有序、利益关系协调的医院。创建和谐医院就是要既抓行风建设又抓业务工作,努力使医院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处于有序发展的状态,保持和谐的医疗秩序和医疗环境,这既是新形势下医院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医院发展的基本目标。

和谐医院的特点

和谐医院是崇尚人文的 人文精神的基本含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和谐医院应该时时处处有一种无形的核心价值、人文精神在维系着整个医院的人和事,协调着各种关系,在医院里无时无刻不体现出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氛围。

和谐医院是团结向上的 和谐医院应该充满凝聚力、向心力,充满生机和活力。广大职工充分认同医院的奋斗目标,并朝着这一奋斗目标努力工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和谐医院是严谨求实的 和谐医院应该具有严谨的工作制度,广大医务人员要有严谨的职业态度和高度负责的职业精神,树立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严谨行医、求真务实。

和谐医院是高效有序的 和谐医院应讲求效率,抢救病人要急而有序,诊治病人要忙而不乱,办事程序要简练有序、快捷高效,以减少各种矛盾的产生。

如何构建和谐医院

1、倡导人性化管理,营造和谐的创建氛围

在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后,21世纪的管理将进一步向文化管理、人性化管理迈进。医院党政领导真诚地尊重与关心每一位医务人员的发展,主动关心职工的工作、学习及生活,做到“三必访、三必谈”,即:生病住院必访、家庭困难必访、婚丧大事必访,受表扬或批评必谈、职务变动必谈、有了思想问题必谈;每位职工生日时院部会送上生日蛋糕及贺卡;职工退休,院部召开欢送会并送上礼品;每年初

一、护士节等节假日,院领导会亲自向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医务人员送去礼品及节日的祝福等。院党政班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既发挥临床一线医护人员的作用,又鼓励和支持辅助科室、机关后勤人员等为医院发展贡献力量,从而奠定了医院可持续和谐发展的基础。

2、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整合优质医疗资源 医院作为闵行区人民政府为民实事工程,于2004年1月7日正式奠基开工,2005年起收治病人,并于2006年由复旦大学与闵行区政府联手组建成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分院。分院采用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模式,由总院派专家教授到分院参

与门诊、查房、带教及管理工作,诊疗模式完全采用总院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医院在发展中不断壮大,使优质医疗资源得以整合,有效地缓解了闵行及周边地区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顽症,进一步促进了医疗服务的优质、便捷和价格合理化。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人才培养是医院发展的关键,医院坚持以人为本、科教兴院的方针,对各类医务人员分层次进行专项培训,每两周举办一次青年医师论坛,让青年医师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同时选择优秀业务骨干去三级医院业务进修。采取打擂台的形式,在青年医师中公开选拔出2名作为闵行区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培养对象。支持和鼓励广大医务人员引进新技术、开展新项目、研究新课题,同时抓好专业技术人员论文撰写工作。两年来科研课题申报并立项10项,其中市级课题2项,区级课题8项,发表论文15篇,其中核心期刊8篇。2006年医院放疗科被批准为闵行区特色专科,1人被评为闵行区领军人才。

创新医疗机制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质量的内涵已从单一的临床医疗质量转变为临床服务、时间、费用等三者方面的综合质量。为提高对病人的医疗服务质量,逐步建立全程化管理模式,我院积极开展主诊医师负责制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由于肿瘤疾病不仅要求主诊医师具备较高的医学理论知识、实践经验,还必须掌握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实践经验、综合治疗知识,因此主诊医师由知识水平、临床经验较高的正、副主任医师担任,同时配备一名主治医师和1~2名住院医师组成医疗小组。由主诊医师带领团队,对其所管理的下级医师的全部医疗行为负责,对其所管理的病人实行全程化管理,包括对病人的门诊、入院、检查、诊断、治疗、出院后复诊等整个医疗过程,以循证医学的各类证据为依据,建立常见肿瘤的规范诊治方案,以保证学科发展的高度统一和高水准。在此基础上,每周进行全院联合大查房,对各主诊组的疑难病例、重点病例和典型病例进行专题讨论,以促进学组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提高整个临床的诊治水平。

3、 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努力构建和谐医院

开展温馨服务,提高主动服务意识 医疗行业就其本质而言是以人为中心的行业。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以爱为先、以诚为本、以情为要,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温馨服务在我院”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医院内环境保持清洁、舒适、温馨,布置各类花草、书画,床单位采用温馨的淡蓝色碎花布,给病人以亲切感;各种标志清晰便于病人及家属查找;接待病人“请”字当头,主动迎接、扶送病人至病房,介绍病友、环境、医务人员及病房制度,教会病人使用床旁呼叫系统;医护人员经常深入病房与病人交流沟通,及时给予病人照顾;推行主诊组负责制,对每一位病人都能熟记病情,了解患者心理,及时处理患者突发症状,同时注意保护好患者的隐私;过年过节院党政领导亲自赶到医院病房,向住院病人送上鲜花和巧克力,为患者送去节日的问候。我们从规范化、人性化入手,使温馨服务成为全院职工的自觉行动,将人性关怀融入各项医疗护理中,努力构建诚信体系,营造和谐氛围。

深入社区服务中心,为构建和谐社区作贡献 本着为构建和谐社区作贡献,推广肿瘤规范化治疗模式,建成富有特色的闵行区肿瘤诊疗与防治网络的精神,充分利用上海市肿瘤医院的技术优势,在区卫生局和区CDC的帮助指导下,2006年医院完成了与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结对工作。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深入社区里弄,为居民举办专题科普讲座,通过一系列培训及讲座,提高了社区肿瘤随访医师的随访水平,使他们及广大居民对肿瘤的预防和“三早”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举办癌症康复学校;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义务上街咨询,进行防癌、抗癌宣传;在院内设立咨询热线,由专业医生接听电话;各主诊组主任及医师随时接听自己病人的咨询电话,及时解答咨询者的提问。2006年共开展了12次健康讲座,培训400余人次,接听咨询电话135人次。

加强医院质量管理,确保医疗服务安全有效 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文件和医护人员职责,规范各项医疗工作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加强医务人员法制和职业道德教育,在医务人员队伍中形成廉洁行医的良好风气;不断改进服务流程,改善就医环境,方便病人就医;加强医疗护理安全管理,强化全员质量意识,着重抓好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管理;建立医疗文书动态评估体系,组建医疗质量督导组,定期对科室进行医疗护理质量监督检查和指导;定期检查抢救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相关设备的安全使用,保证危重病人的及时抢救,坚持合理用药原则,因病治疗,以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有效;规范医药收费管理,杜绝不合理收费,控制医疗成本,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病人负担,增加医院收费的透明度和可信度。院领导及职能科室成员深入临床调研管理工作中,对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方法,总结经验,及时改进,主动为一线临床科室提供服务,把加强管理和加强服务紧密结合起来。

上一篇:企业普法宣讲材料范文下一篇:去张家界游玩行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