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伦理分析论文范文

2023-10-04

网络伦理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经济 居民消费 促进作用 分析

得益于信息技术的进步,网络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快速发展起来,它成为经济发展的创新手段并带动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给人们现实的生活与工作都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促进了社会发展,有人将此称之为第三次产业革命。目前,网络经济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网络经济催生了网络居民消费,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居民的消费行为出现新的变化,分析网络经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能够为在网络经济背景下优化居民消费行为,促进内部消费提供决策依据。

网络经济的内涵与发展现状

网络经济的内涵。所谓网络经济就是将整个经济运行中的各个环节电子化,市场主体开始利用电子交易的方式来开展经济活动,传统的各种交易方式被取代。狭义来说,网络经济重点指利用互联网开展的商贸活动,如网上商贸交易、网络购物、电子支付、网络营销等等。网络经济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它在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依靠网络实现经济,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形态。与传统的经济形态相比,互联网经济具有快捷性、自我膨胀性、外部经济性、高渗透性、直接性、边际效益递增性和可持续性等多重特征。

中国网络经济的发展现状。当前,网络经济的发展是有自身内在优势的。中国网民数量庞大,他们都是潜在的消费群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发布的报告显示,截止至2014年12月底,中国的网民数量达6.49亿,比2013年底提升了2.1%,2014年新增3117萬网民,互联网普及率达47.9%。这一数字无疑还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继续上涨,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一过程中,也形成了网络消费群体,促进了网络经济的兴起和增长,传统企业也开始注重网络营销渠道,这进一步为网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我国网民的消费能力巨大。由艾瑞咨询出具的《2010~2011中国网络经济年度监测报告》指出,2010年,我国网络经济的营收规模为1485.8亿元,较2009年增长近50%,80、90后是网络的主要使用者,随着他们的成长和独立,这一群体的消费能力将会提高,这也意味着网民的消费能力将会继续扩大,支撑网络经济不断发展。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网络经济发展更为迅速,以网络购物为例,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的增长率高达187.0%,2010年网络购物增长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132.5%的高增长速度。以网络购物为代表的网络经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与此同时过度的快速增长,也让中国的网络经济产生诸多隐患,如跟风现象严重、山寨货泛滥、逐利目的明显。

网络经济给我国经济带来了显著的贡献,面对它的隐患,国家也开始出台相关规范政策。如2010年,我国就出台了《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等,旨在规范无序的网络经济。可以说,网络经济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既有利也有弊。它一方面促进了我国居民消费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又制约了消费增长。

网络经济对提高居民消费倾向的作用

网络经济降低消费成本。首先,网络经济降低了流通费用。随着我国电子商务尤其是网络购物的崛起,我国的物流业也快速发展起来,第三方物流业的系统化、专业化发展也进一步降低了运输费用。在网络经济带动下,电商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这也降低了仓储费用。其次,网络经济还降低了买卖双方的交易费用。在传统的经济贸易中,卖方往往要派出推销员来联系卖家或是在全国各地建立销售机构,形成一张销售网络。但在网络交易中,卖方可以通过网络发布信息,且不受时间、地域限制,买方也可以通过网络来采集产品信息进行比较,这对买卖双方来说都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降低了交易成本。在网络交易中,买卖双方不必通过邮递来互换单证和磋商合同,这些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完成,这也降低了传递信息的费用。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企业也逐步将交易转至网络平台,这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与市场组织架构成本。最后,网络交易还拉低了消费品价格,有利于提升居民的购买力。网络销售产品平均价格要比线下销售低6%到16%左右,据2011年统计,网络零售将全国的零售价格拉低了0.2%到0.4%,到2012年,这一数字持续上涨,变为0.3%到0.6%,网络的低价销售吸引了大批消费者,据互联网络中心调查,中国55%的网络消费者认为网上购物能够节约日常花费。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中国居民在网络上的购物频次与金额也在不断上涨,可以说网络消费者购买力旺盛。

物流配送网络体系的发展对促进居民消费的支撑作用。据统计,我国2012年的物流总额高达177.3万亿元,同比增长9.8%。我国的物流产业可以说是在网络消费的巨大需求下快速发展起来的,而物流产业的发展又支撑了网络经济。2012年,我国的快递服务企业收入同比增长26.9%,达1980.9亿元,全国规模以上的快递服务企业的业务完成量为56.9 亿件,增幅达54.8%。物流快递业的飞速发展有力地支撑了网络消费,它打破地域限制,促进商品跨地区、跨国家流动。有调查显示,在网络销售企业中,90%都会选择与第三方物流快递企业合作。我国的快递企业以顺丰、申通、中通、圆通、汇通以及韵达等为新兴代表,他们在网络经济时代快速崛起,又为网络消费提供物流支撑。物流快递的便捷性也促使居民更愿意通过网络来进行交易,刺激了居民消费。

网络金融的发展弱化消费的流动性约束。传统的经济交易依赖能够实现资金交付的银行等金融体系,而到了网络经济时代,第三方支付机构以及银行的线上支付体系成为网络经济运行的纽带。网上支付已经成为线上资金交付的主要渠道,它比传统银行的资金处理更加便捷有效率,成为网络经济时代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居民进行网络支付的方式主要为第三方支付账号余额支付和网上银行支付。第三方支付企业和商业银行是我国在线支付的主体,这二者之间具有优势互补的关系,商业银行更加愿意服务稳定、安全和成熟的市场,因此它一般为大企业提供支付服务,这也就为第三方支付企业提供了发展空间,第三方支付企业主要为一些中小商户提供个性化和专业化的金融服务。第三方支付企业是传统银行支付业务的延伸,它丰富了资金结算途径、提升了消费者的支付体验。此外,网上支付所支撑的领域是十分广泛的,包括网络购物、航空客票、网络游戏、电信缴费等等。网络金融支付的便捷性和快速性使之受到居民的青睐,成为居民网络消费时的重要支付手段,截止到2012年上半年,我国有1.87亿人使用了网络支付功能,第三方网络支付的金额高达3803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76%。在网络金融技术的支持下,消费者随时都可以将储蓄金变为消费支出,这也刺激了居民消费。

网络经济环境下制约消费增长的问题

网络消费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一方面,我国网络经济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从2012年的统计来看,华东地区网络购物的渗透率为47.1%,华北、东北、中南、西南地区的渗透率保持在41%到42%之间,而西北地区的网购渗透率仅为38.8%。另一方面,我国网络消费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91.1%的网络购物者居住在城镇,而只有不到9%的用户居住在农村。最后我国的网络消费还存在消费领域失衡的问题。大多数网络消费者更倾向在网上购买实物,如81.8%的网络购买者是购买了服装鞋帽等实物,有31.6%的网络消费者购买日用百货,还有29.6%的用户通过网络购买了数码产品及相关数码配件,但仅有 9.5%的用户通过网络来预定机票或酒店,而餐饮服务则只有 8.5%的网络购买者。这种区域发展不均衡与消费领域的失衡都制约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提升居民消费水平。

消费实现的支撑体系不健全。首先,网络消费的商品配送面临着高成本问题。网络消费改变了以往消费者自我运输配送的行为而转为由厂商来统一配送商品,这方便了消费者。由于网络消费的兴起,我国的快递物流业也快速发展起来,但数量庞大的网络消费产品还是给物流快递企业带来了分拨和分检复杂的问题。而且我国的快递产业存在规模小、经营分散、集中度低的问题,国内注册的快递企业有几千家,而只有20多家成长为规模企业,快递业这种“小散乱”的状况拉低了我国快递产业整体的服务水平,也阻碍了快递物流产业的规范化、一体化和标准化发展。其次,网络消费的在线服务存在技术与管理方面的风险。居民在进行网络消费时使用在线支付功能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但与此同时这项技术却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一些不法分子便利用在线支付的安全漏洞来盗取用户信息,进而转移用户资产、盗刷银行卡,这给网络支付用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最后,互联网金融还冲击着传统的金融秩序。互联网金融将金融活动与互联网技术联合起来,弥补了传统金融服务的诸多弊端,因此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用户,如余额宝一周内便吸引600万客户,半年内吸进5000亿元资产。互联网金融的快速扩展冲击了传统的金融体系,而且我国缺乏监管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这些都影响了金融市场的稳定。

网络交易市场秩序存在风险。首先,网络交易的虚拟性带来了消费纠纷。网络的交易双方对彼此并不了解,也非现场交易,这种虚拟性虽然给居民消费购物带来便捷,但也增加了交易风险,容易发生交易纠纷。以北京为例,2014年北京工商局发布报告显示,网购投诉量占整个消费者投诉的半数之多,北京12315服务平台2013年受理的网购投诉达31023件,占到整个平台投诉总量的52%。其次,网络交易的技术安全仍然存在问题。在目前的网络交易环境中,技术风险仍然对消费者的网络交易存在威胁。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2011年,我国有1.19亿网民遭遇账号或密码被盗,仅2011年一年中国反钓鱼网站联盟就处理了40219个钓鱼网站,这其中电子商务与金融债券类钓鱼网站排在前两位。这种技术风险造成了居民消费者的恐慌,阻碍了他们网络购物活动,不利于网络经济的发展。最后,网络经济还存在严重的侵犯知识产权的问题。由于网络交易并非现场交易,这给一些不法商家提供了售假的机会,一些市场上价值成千上万的名牌产品,在网络上仅仅以几百元的价格成交。一些消费者明知是假货,但为了省钱和满足虚荣心,很多消费者还是主动购买,而遭遇知识产权侵权问题时,因为怕麻烦且标的小,很少发起维权行为,这也进一步助长了网络售假。

网络经济环境下扩大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

积极建设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体系。针对我国网络经济地域发展不均衡问题,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西部不发达地区的电子商务建设,包括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以及人才培训等。政府还应该大力支持电子商务中的服务业发展,提升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能力。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建立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或基地,引导电子商务规范化发展。针对电子商务城乡发展差异较大的问题,各方应该积极探索利用网络交易来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协调发展的途径。2014年,我国的农民网民在网民总数中已经占比27.5%,因此农村的网络消费需求空间是巨大的。而网络交易平台提供了一个工业产品下乡和农业产品进城的双向渠道,应该积极在农村发展电子商务,促使那些会操作电脑的农民群体参与网络购物。政府部门可以在一些配套条件较好的农村开展试点工作,之后将试点经验推广,逐步建立起农村网络经济。

健全网络消费物流配送体系。要想通过网络经济拉动居民消费,还需要继续健全我国的物流配送体系。我国注册的物流快递公司虽然超过千家,但我国的物流设施总量仅为580万平方米,显然不能够满足数量巨大的网络交易需求。物流运送慢的问题也降低了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消费品的意愿。因此,要想以网络经济拉动居民消费,必须加快物流体系建设,提高物流产业的空运能力和仓储能力。政府可以通过土地使用优惠政策、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物流企业提升自身的运送能力。要鼓励我国的物流企业整合资源,引导优势企业进行兼并和重组,改变目前物流市场“小散乱”的现状,提升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

规范互联网支付和金融市场。其一,要提高我国互联网支付的安全水平。政府应该加快有关在线支付安全的立法,约束第三方机构,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政府需要联合安全厂商以及第三方支付企业打击利用网络支付漏洞犯罪的行为。第三方企业应该不断完善自己的支付环境,并帮助用户养成良好的安全支付习惯,维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其二,要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获得了较快发展,吸引了大量用户使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推动了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提高了金融交易的效率,使金融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但与此同时,自身体系的不完善以及监管的缺失,也给互联网金融带来巨大的风险。为此,一方面要继续推进金融体系改革,为互联网金融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另一方面也要尽快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在线支付与互联网金融安全性有保证,才能够让消费者信任网络经济,在网络交易平台进行消费。

降低网络市场消费风险。一方面,需要加强对网络交易的监管,减少网络交易纠纷,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网络交易具有虚拟性、隐蔽性的特点,这导致很多不法分子利用取证困难而在网络空间中发布虚假广告、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进行网络销售欺诈,这些违法行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打击了他们进行网络消费的积极性。为此,我国应该建立适用网络交易的监管体系,规范网络经济秩序。应该督促第三方企业担负起主体责任,使之规范管理网络交易平台,处理消费者投诉。还要加大对网络交易市场的检查力度,打击网络制假、售假、侵犯知识产权商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另一方面,应该建立适合网络经济特点的信用评价体系。政府可以将掌握的企业资质、许可认证、涉信执法等信息公开,让网络零售平台以及消费者掌握卖家信息,建立一个诚信的网络消费环境。政府还应该积极鼓励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的建立,其能够为电子商务提供认证、征信和信用评价等专业服务,它可以通过定期公开电子商务企业信用排行榜的方式来监督企业,也为居民的网络消费提供信譽参考,提升消费者对网络消费的信任度。

(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责编/韩露(实习)

网络伦理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软交换作为下一代通信网络的控制核心部分,对其在网络中的可靠性有很高的要求。本文在对软交换的技术特点分析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软交换技术中承载网组网技术,重点分析了软交换承载网在基于QoS保证的实现技术。并对承载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软交换;可靠性;承载网;QoS

一、引言

从当前电信业务发展的大趋势看,IP业务将成为未来业务的主体。特别是随着下一代因特网以及新一代网络的发展,IP向传统电信业务的渗透和传统电信业务与IP的融合步伐将大大加快。

现有的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虽然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仍将是提供实时电话业务的基本技术手段,但是已经不能适应未来以突发性数据为主的业务,因此建设新的对数据业务最佳的新一代网络将势在必行。在传统的电路交换中,提供给用户的各项功能或业务都直接与交换机有关,业务和控制都是由交换机来完成的,交换机所需要提供的业务和交换机提供的新业务都需要在每个交换机节点来完成,硬件平台封闭,不利于业务的开发和应用。如今需要将业务与控制分离,将呼叫控制与承载分离,这就出现了下一代网络(NGN)的概念。下一代网络采用开放的分布式的网络架构,将网络分成网络业务层、核心控制层、传输接入层和媒体层,NGN的主要设计思想是分布式的结构,也就是将业务层、控制层与传送层、接入层分离,各实体之间通过标准的协议进行连接和通信。为此,通信网络从电路交换向以软交换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二、软交换中承载网的QoS分析

(一)影响承载网QoS的指标

在影响软交换承载网的QoS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抖动问题

根据实验测量得出,当抖动大于500ms是不可接收的,而抖动达到300ms时,是可以接受的。此时为了消除抖动会引起较大的时延,综合时延对语音质量的影响来考虑,要求承载网的抖动小于80ms。抖动所引起端到端的时延增加,会引起语音质量的降低。

影响抖动的因素一般和网络的拥塞程度相关。网络节点流量超忙,数据包在各节点缓存时间过长,使得到达速率变化较大。由于语音同数据在同一条物理线路上传输,语音包通常会由于数据包的突发性而导致阻塞。

2、时延问题

当前IP分组网的固有特性和低比特话音编解码器的使用,使得VoIP语音分组的端到端时延要比电路交换网中的时延大得多,组成部分也更为复杂,VoIP应用中网络通信结构和底层传输协议的多样性,决定了时延成分的多样性。端到端的时延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即固定时延和可变时延。固定时延包括编解码器引入的时延和打包时延。固定时延和采用的压缩算法、打包的语音数据量相关。可变时延包括:承载网上的传输、节点中排队、服务处理时延、去抖动时延,这些和设备的端口速率,网络的负载情况,经过的网络路径、设备对QoS的支持方式、实现的QoS算法等密切相关。

IP网中话音分组的端到端时延,150ms以下的时延,对于大多数应用来说是可接受的;150—400ms之间的时延,在用户预知时延状况的前提下可以接受,大于400ms的时延不可接受。

目前,不同级别的网络设备,在正常情况下的数据包处理时延为几十微秒到几毫秒,能够满足单跳时延要求,但承载网的跳数设计不能超过以上端到端的的时延要求,而且跳数越少越好。

3、丢包率

丢包对VoIP语音质量的影响较大,当丢包率大于10%时,己不能接受,而在丢包率为5%时,基本可以接受。因此,要求IP承载网的丢包率小于5%。

丢包率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传统IP传输过程中的误码,这种情况在目前的网络条件下发生的概率极低。另一个是不能保障业务带宽造成的,当网络流量越拥塞,影响就越强烈,丢包发生率也就越大。

4、带宽问题

足够的带宽是保障业务QoS的重要手段。如语音编码压缩采用速率为8kbit/s。典型的语音编码器每2Oms分发一个语音数据包,每个数据包中含有两个语音帧,所以每2Oms就会采样生成 160bit的信号,即数据包大小为20字节。控制流和信令流的带宽详细计算原则是一样的,要考虑信令消息以及形肖的字节数,开销的计算跟语音业务带宽中的计算类似,信令消息的字节数则需要根据不同协议的呼叫消息字节数、呼叫比例的分配等来计算。由于控制信令在承载网占用的带宽较媒体流来说微乎其微,大约只占所需带宽的0.5%,一个简单快速的算法就是按照媒体流带宽的2.5%预留。

(二)承载网的QoS解决方案

通过对影响QoS的以上指标分析可以看到,对承载网要充分合理的带宽规划、避免网络拥塞,是目前现实方案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在传送数据之前,根据业务的服务质量需求进行网络资源预留,从而为改数据流提供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保证。集成模型虽然能够提供确定的服务质量保证,但是它需要在网络中维护每个流的状态,对路由器的要求高,难以在大型正网络中实施,因此不考虑使用这个方案。区分服务的基本思想是将用户的数据流按照服务质量要求划分等级,级别高的数据流在排队和占用资源时比级别低的数据流有更高的优先级。区分服务只包含有限数量业务级别,状态信息数量少、实现简单、扩展性好。因此区分服务是目前大家认同的IP网络QoS的解决方案。

在NGN业务与互联网业务共用网络设备的情况下,互联网业务的流量特征对网络QOS性能的影响要充分考虑。一直以来,互联网的网络规划与建设基本上是参照平均统计的经验模型,在充分考虑业务发展需要的同时预留一定的余量,网络设备的能力与带宽往往超过实际的需要,但实际上发现网络的质量并不稳定。因此,在网络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互联网流量对NGN业务的冲击。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建设NGN专用网络去避免这个问题。从运营的角度看,考虑到传输资源充分、网络带宽以及設备成本低、安全性等因素的考虑,建设专用轻载网络,尽可能增大网络带宽也是非常现实的方案。

承载网的QoS解决思路,将根据实际情况混合采用以上技术。在骨干层使用

MPLSVPN技术。在与互联网共用设备的节点,根据NGN承载的实体,分别将骨干网上 NGNVPN的LSP,NGN业务的二层VLAN,NGN业务的三层IP地址的优先级字段都设置为最高级别,网络节点通过优先级字段进行报文分类、流量整形、流量监管和队列调度,从而实现对NGN业务高优先级的处理,最大程度减少互联网的突发特性对NGN业务的冲击。另外,专用设备的建设用以保障在NGN业务量大的区域,隔离互联网对NGN业务的影响。

三、承载网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分析

为防止受到黑客或病毒程序的攻击或干扰,NGN承载网必须与互联网进行物理或逻辑隔离,与互联网的互通必须通过安全设备(如防火墙)实现,不能直接接入;NGN用户或设备的接入需要经过身份认证才可以接入NGN网络,避免非法用户和非法报文进入NGN网络。只有当用户的身份得到确认,才可以进行事后审计与追踪,有效地防止了用户侧的网络攻击行为。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基本消除来自其它网络和NGN用户方面的安全隐患,但还要采取安全手段来保证NGN内部网络的安全。

软交换、网关、服务器等NGN核心网络设备在IP网中的地位类似于网络主机设备,因此要求这些设备应具备数据网中主机设备所具有的安全规格,可以应用防火墙、入侵检测、流量控制、安全日志与审计等技术实现对NGN核心网络设备的安全防护。对于一些对安全级别要求较高的用户还可以采用加密技术对信令和数据进行加密保护。网管系统对各网元设备设置不同级别的管理员权限,使用户不能越级对设备进行操作。

考虑到NGN承载网承载的都是电信级的业务,必须对网络的可靠性进行充分的考虑。单台数据设备支持关键部件及单板的备份以及多个设备之间负载分担及冗余备份,如VRRP的方式保证网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在组网上可以考虑 MPLSFRR和OSPF多条同等开销路径,当链路失效时具有高效的切换机制保证所有业务的不中断。

参考文献

[1]糜正棍,软交换技术与协议,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

[2]通信世界,软交换网络组网方案分析,2004

[3]陈建亚,软交换与下一代网络,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

网络伦理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报纸作为传统媒体在传播新闻信息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网络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网络传播本身所具有的优点使得传统的报纸媒体受到了极大的

挑战。

关键词 报纸写作;网络写作;区别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媒体日益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网络媒体以其丰富的信息量和传播速度给传统的报纸媒体带来了影响和挑战。对于新闻写作来说,报纸写作和网络写作各有其不同和好处,那么它们到底有什么样的不同?本文将从写作主体、写作方式等四个方面分析网络写作和报纸写作的差异。

1 写作主体的差异

1.1 报纸新闻的写作主体

报纸新闻的写作主体主要是专业性比较强的新闻写作者,通过将采访记者发回来的采访稿件和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把有用的信息选出来进行编辑排版。读者对于报纸上的信息基本都是完全信任的,它传递给读者的都是很正面、很正式的信息。同一则新闻在报纸上发表需要经过专业的新闻记者采访后经过作者的编辑和严格的审核才能出现在报纸上,对于写作主体来说是不能有文字和语言上的差错的,但是在网络上可能会有所不同。

1.2 网络新闻的写作主体

网络新闻的写作已经不仅仅是记者和编辑,自从网络信息迅速发展开后,微博、微信、QQ等交流方式被人们广泛运用,这些网络媒体的门槛和限制是非常低的,而且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网络受众可以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听到来自各界受众的声音。受众参与网络新闻的写作和传播,体现了网络新闻传播的无限制性,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作者。随着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博客、微博等工具越来越成为人们发布和接受信息主要手段,许多记者往往会通过网友发布的消息从中发现新闻线索,这给记者也带来了便利。但是由于网络新闻的主体没有限制性,网友的水平也是高低不齐的,很多网友会发布一些不准确的信息,由于网络本身的特点,这些信息很难过滤出来,很容易对一般的受众产生误导,接收到虚假信息。因此,有关部门和网站管理者就需要对网络新闻进行把关和筛选,防止假新闻出现,误导受众。

2 写作方式的区别

2.1 报纸新闻写作方式

报纸新闻的写作一般情况下都是采用的线性结构的写作方式,也就是说把文字和图片互相匹配,放在一个版面中,报纸新闻的写作人员思维一般是固定的,他们通常是根据一篇新闻的主题、背景等进行语言的组织和结构,报纸的版面就那么大,每篇新闻的格式和字数通常都是有限制的。报纸新闻对语句和结构的要求比较严格,对于各个新闻要素的强调也是和突出的,所以,它的集中性意义是非常显然的。

2.2 网络新闻写作方式

网络新闻的写作就比较灵活,受众可以在原本的新闻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在网络环境下,受众对于一则新闻会进行参与,根据自身的理解和水平,把已有的信息进行重新组织,使得整篇报道有了新的意义和理解。例如,在新浪网站上,网页的下面会设置一个留言框,方便受众对新闻事件发表新的看法。另外,网络新闻写作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本身的性质,对新闻本身的重点进行区分和强调,可以把相关字体变粗、变大,还可以改变字的颜色等等,这些都可以吸引受众,增加新闻的传播速度。例如新浪博客2015年有一篇文章“复旦宣传片抄袭不是一个人的事”,在这篇文章的下方有许多的网友评论和留言,通过这些评论,我们也可以从别的角度去看待事件,大家自由发表意见,使得整个事件又有了新的发展和认识。

3 写作符号的不同

3.1 报纸新闻写作符号

报纸新闻写作主要是用文字来进行的,对于新闻写作人员的文字功底要求是比较高的,特别是在进行深入报道的时候,要求新闻工作人员能够用准确、形象的语言把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都交代清楚,把新闻的六要素充分的表现出来,还要用生动的语言吸引读者的眼球,把新闻尽快的传递出去。由于报纸的新闻版面是有限制的,报纸新闻只能用文字来表现,由于版面的影响,新闻的字数也是由限制的,作者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水平,以求用有限的文字来传递更有用的信息。

3.2 网络新闻写作符号

网络新闻的写作符号非常多样化,除了文字外,还可以运用图片甚至视频来表现新闻。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各大新闻网站开始大量的运用图片和视频来传递新闻,文字语言相对的有所减少。通过图片和视频能够给人更加强烈的视觉感和冲击感。相对于报纸新闻写作来说,网络新闻把声音、文字、图片和视频结合起来,这就对新闻写作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会用文字写作,还要会用现代技术进行声音、图像等的录制和制作,学会如何将这些符号运用到新闻中去,如何传到网上去等等。

4 写作理念的差异

4.1 报纸新闻写作理念

传统报纸的新闻通常是只有一种传播模式,它的内容和版面都是固定的,所有人看到的都是一种模式,很少把受众需求考虑在内。近几年来,人们提倡以受众为中心,考虑受众的需求,于是报纸也开始朝这个方向发展。例如逐渐出现的各种都市报、青年报等等,但是由于报纸的各种限制,始终都没能实现真正的以受众为中心,读者也只是在有限的版面内容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来读,并不是真正的自己选择。

4.2 网络新闻写作理念

互联网出现以后,传统媒体的那种固定的传播方式已经不适合当代受众的需求了。互联网把以受众为中心真正的落到实处,网络的限制性少,人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在网上选择自己需要和感兴趣的新闻来看,网络写作主体也是根据受众的需要来选择新闻,他们可以和受众进行平等沟通和交流,了解受众的需要,从不同的网民和网站来收集新闻信息,可以在很多网站和平台上发布信息,还给网民和受众提供了许多发表意见和建议的工具和平台,例如各个论坛、微博等。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报纸新闻写作和网络新闻写作各有千秋,不管是哪种写作方式,它们都是遵循一定的写作规律和要求。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发展,传统的报纸媒体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所以,报纸媒体在保持自己的特点的基础上应该进行创新和改革,争取吸引更多的读者和受众,在未来的网络洪流中保证自己的传播地位,在媒体竞争中生存下来。

参考文献

[1]陈海峰.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的差异分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9(06):131-132.

[2]苏艳红.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的差异分析探讨[J].新闻传播,2015(01):86.

[3]李嘉瑞.辨析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J].中国传媒科技,2013(06):233-234.

[4]李文月.辨析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J].中国报业,2014(16):40-41.

网络伦理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互联网与日常生活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网络也正深刻对我国戏曲传播方式的影响已经扩散到网络传播时代。面对新媒体,为了应对变化,戏曲不断尝试着做出回应。因此,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我们必须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平台来促进戏曲的发展,从而改变戏曲发展的现状和戏曲传承。

关键词:戏曲;网络传播;发展现状;戏曲传承

戏曲在中国独特的民族艺术,其传承与保护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中,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几千年来,戏曲作为人们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如何发展自己的生存空间,是戏曲传承与推广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戏曲在寓教于乐和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是人们学习知识、了解历史、接受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以京剧为例,目前,京剧戏曲网络传播的现状远远不能令人满意,并不像以往的研究那样乐观。虽然京剧网络传播的现状并不理想,但在当前的媒介环境下,网络仍是戏曲传承的最佳选择。因此,寻找适合戏曲发展的路径,有助于他们延续其永恒的艺术生命力。

一、戏曲网络传播的现状

(一)戏曲网络发展的“繁荣”表象

戏曲网站是戏曲传播、戏曲综合网站、专业网站、视频网站等传播的主战场。据统计,2005至2008年间,京剧网站的数量稳步增长。今天的论坛和博客已经没了过去的热点。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它们逐渐被新的、更精确的方式所取代。在戏曲论坛和博客之后,戏曲在网络上的呈现也成为了观众的日常生活,也是当前主流的社会媒体。网络以其传播特性打破了现实世界的界限。这为戏曲主题的拓展提供了一条途径,也使得一些地方戏曲被放逐,以期看到重生的希望。在网络中,戏曲作为地方文化的代表,已成为当地旅游资源的一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中国旅游市场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新浪微博指数显示,在微博上,“京剧”和“二人转”是与搜索主题关联度最高的关键词,成为当地旅游的文化标签。大多数人会在外出旅游之前学习一个策略,了解当地的旅游景点、当地文化、特殊的菜肴等等。传统戏曲在网络上与旅游、特色文化等主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真正的中国戏曲表演伞市场的发展。

(二)戏曲网络发展的尴尬处境

戏曲网站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统计方法的差异,或者可能是由于网络发展模式的改变。戏曲院网站数量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资金。这些专业戏曲网站大多是由个人艺术家资助的,他们热爱戏曲和他们的责任感进行戏曲。他们大多利用业余时间更新和维护自己的网站。在网站成立后的最初几年里,这些网站的更新速度和质量得到了其他戏曲爱好者的肯定。然而,由于创始人个人的精力和资金有限,网站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在以前关于戏曲网络传播的论文中,一般提到了网络媒体的互动性,认为“互联网已经实现了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互动传播的戏曲传播的质变。戏曲用户不仅可以随时获取戏曲的相关信息,而且可以自由发布信息、上传信息,并能够及时与其他粉丝进行交流在戏曲网站上。在规定的权限范围内,我们可以就我们关心的问题发表意见和看法。然而,这种纯粹的技术观点实际上被忽略了。戏曲传播的基础:戏曲是否被接受,取决于观众是否具有相应的审美心理基础。

二、时代更迭导致的戏曲传播矛盾

(一)网络媒介对戏曲的冲击

戏曲网站数量和质量的下降、戏曲微博的关注度和受欢迎程度、微信公众号、戏曲应用软件数量不足、质量低劣、创新进展不尽如人意,已证明了当前的戏曲不理想。戏曲网的阅读现状并不理想,互联网并没有改变人们对戏曲的认识和态度,也没有引起人们对戏曲的关注和兴趣。戏曲冷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农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的更迭所引起的矛盾是主要原因。網络信息的空前流动使世界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地球村”。在关注网络媒体的广泛性、整合性、即时性等特点的同时,也突破了地域性的限制,也不能忽视网络媒体对戏曲传播的负面影响。

(二)传统戏曲特征与网络受众审美的矛盾

每一种艺术风格的诞生,都是当时社会生活和审美特征的反映。戏曲是在一种农耕文化的背景下形成的,生活节奏相对缓慢。它的表演模式、和舞蹈姿态,必然要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特征和倾向。在当今社会的快节奏生活的影响下,大量的信息和娱乐方式迅速闪现并迅速消逝。受众需要新鲜感和影响力的信息,快餐式大众文化成为主流。因此,戏曲艺术的传统“长”和“慢”特征与网络时代的“短”和“快”信息传播模式是矛盾的。

三、完善戏曲网络传播的途径

(一)促进戏曲和网络媒介的深度融合

从戏曲网络传播的现状可以看出,早期将戏曲信息机械化地引入网络,有必要利用网络媒体的特点,扩大戏曲信息的范围,使戏曲信息得以复兴,传播效果不太理想。目前,大多数戏曲剧中的发展仍面临许多困难。许多戏曲戏曲甚至濒临灭亡。因此,根据当前戏曲的发展,应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保护戏曲信息系统,避免戏曲灭绝的危险,加强网络虚拟化技术的应用,建立完整的戏曲数据库以及网络性能。只要戏曲存在,就有需要,无论是欣赏,研究或其他目的。

(二)延展戏曲的兼容性

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戏曲文化不断吸收和兼容华夏明文、历代的文化思想。它体现了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成为世界文化中耀眼的“珍珠”。戏曲文化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和“消化性”特征,但在当前的传播环境中,戏曲文化的兼容性不仅应包括其自身艺术风格的兼容性,还应与现代多元文化主义和传播媒介相兼容。以增强戏曲改编和生存能力,跨文化戏曲合作的“新鲜性”和跨学科的戏曲风格满足了观众对“新鲜”信息和事物的追求,激发了观众对戏曲的兴趣,从而恢复了戏曲的娱乐功能。

总之,在戏曲和网络媒体结合的早期,人们只是简单的将戏曲“数字化”。这只对戏曲的保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且杂乱无章,戏曲回归观众的视角是不理想的。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网络用户和戏曲网络的受众并不仅仅是对等的。虽然在线用户的数量很大,但这个数字并不等于戏曲网络传播的受众数量。戏曲与网络的结合,仍有许多“环境可接受”的现象。其发展形式也不理想,戏曲观众数量没有明显增加,青年戏曲观众的缺乏依然严重。因此,面对戏曲与网络媒体相结合的困难和问题,如何利用网络媒体开展戏曲,如何更好地将戏曲和互联网结合,是我们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网络伦理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土地行政伦理运行机制是土地行政伦理内部各要素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土地行政伦理发挥其作用的特定方式。土地行政伦理的各要素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土地行政伦理关系处于核心层;土地行政伦理机构和制度处于中间层;土地行政伦理规范处于行为层。这种结构性特征决定了土地行政伦理运行机制具有引导、协调和保障的基本功能。

关键词:土地行政伦理;运行机制;结构;功能

土地行政伦理运行机制,是土地行政伦理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土地行政伦理发挥其作用的特定方式,它表现为特定的制度、体制、法规、法律、规则、规范、准则、方法、典范、机构等等,与人为的制度化文明形态相联系。从外显的行政行为到内隐的伦理道德,土地行政伦理显示出了一定的层次性。这种层次性的结构特征,是土地彳亍政伦理有序运行的基础,也凸显了伦理机制研究的重要性。

一、土地行政伦理运行机制的结构

土地行政伦理运行机制是由土地行政伦理的若干组成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组成的,这种结构显示了土地行政伦理运行机制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也决定着土地行政伦理运行机制功能的发挥。土地行政伦理运行机制由伦理关系、伦理制度与机构、伦理原则与规范三个要素组成,这些要素之间呈现出一定的结构特征。其中,伦理关系处于核心位置,称之为核心层;伦理制度与机构处于中间的位置,称之为中间层;伦理原则与规范处于土地行政伦理的表层,称之为行为层。

(一)核心层:土地行政伦理关系

1.土地行政伦理关系的内涵与特征

土地行政伦理关系是土地行政伦理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它对其他要素具有决定作用,土地行政伦理原则、规范、机构与制度,都是根据一定时期伦理关系的需要而设定和确立的。在土地行政伦理运行机制的各个组成要素中,伦理关系处于核心的地位。

伦理关系是社会伦理的基本范畴,是人们基于相互之间的交往实践和主体意识而形成的具有一定价值内涵的社会关系。人的本质属性是其社会性,在社会性的存在过程中,人们之间产生了各种社会关系,列宁将形形色色的社会关系分为两大类: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其中,伦理关系属于思想的社会关系的范畴。梁漱溟先生认为,“在相互关系中就有了情,有情就发生了义”,“因情生义,大家都在情义中;大家从情分各尽其义,这便是伦理”,“必须彼此有情,彼此有义,有情有义,方合伦理,方算尽了伦理的关系”。伦理关系“就是互以对方为重,彼此互相负责任,彼此互相有义务之意。”刘祖云教授指出:“伦理关系不仅仅是一种思想关系,而应该把它作为一种客观的现实关系来研究与对待。这样理解,行政伦理关系就是指,政府管理活动所涉及到的现实的社会关系及其展开过程。……在家庭关系向社会关系扩展的过程中,随着社会公共管理的需要与政府组织的产生,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行政伦理关系产生了。”因此,伦理关系是伦理规范的内在本质,一定的伦理关系的存在,是伦理规范得以确立的前提,没有伦理关系的内在规定,伦理规范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土地行政伦理关系是对土地行政关系的伦理反思,是以伦理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深刻理解土地行政伦理关系的内涵,必须全面把握土地行政伦理关系的特征。土地行政伦理关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土地行政伦理关系依附于土地行政关系,是一种非实体性的关系。所谓“实体性”的社会关系,是指社会实体之间直接存在的一种社会关系,其基本特征是其客观实在性,人们可以用“是不是”来对其进行考察。比如政治关系,是存在于政治实体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它的存在不需要依赖于其他的关系而存在。之所以说伦理关系是一种非实体性的社会关系,是因为伦理关系并非是直接存在的,它必须依附于别的社会关系而存在。只有人们对一些社会关系进行伦理反思的时候,这些社会关系才具有伦理关系的内涵。土地行政关系是土地行政主体与客体及其对象之间存在的一种关系,它包括土地行政管理关系、土地行政监督关系与内部土地行政关系。土地行政伦理关系就是在对土地行政关系进行伦理反思,也就是对土地行政关系的合道德性进行追问的过程中形成的。

其二,土地行政伦理关系是一种非强制性的社会关系。土地行政伦理关系虽然对土地行政关系有一定的依附性,但也有其自身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的重要表现就是土地行政伦理关系是一种非强制性的社会关系。土地行政关系是一种政治关系,是靠公权力的强制性来维系的。而土地行政伦理关系的存在既不依赖于公权力的强制性,也不是某种社会权威予以规定的,它的存在是关系的双方依据“合理”、“应当”的原则来设定的,体现了关系双方的自觉意识和自主意识。

其三,土地行政伦理关系中对伦理义务具有优先规定性。在土地行政的过程中,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都被赋予特定的权利和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这些权利和义务本身并不构成伦理权利和义务,只有用道德的标准去衡量和评价这些权利与义务时,它们才成为伦理权利与义务。权利与义务是伦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权利与义务关系既是一种法律关系,又是一种伦理关系,作为一种法律关系,权利的存在是义务履行的前提条件,而作为一种伦理关系,它与法律关系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根本区别在于伦理义务的优先地位,土地行政伦理义务的履行,并不以获取伦理权利为根本动机和目的。

土地行政伦理关系作为一种非实体性的社会关系,突出了土地行政制度的重要性;土地行政伦理关系作为一种非强制性的社会关系,强调了社会风尚的重要性;土地行政伦理关系作为一种伦理义务优先的社会关系,彰显了个体道德素质的重要性。

2.土地行政伦理关系的内容

伦理关系普遍存在于一切社会关系中,凡是社会关系存在的地方,都有伦理关系产生的土壤,然而,伦理关系并非空洞无物,而是有其实在的内容。以关系的主体为标准进行划分,土地行政伦理关系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政府与土地之间的伦理关系。政府与土地之间的伦理关系是政府与自然之间伦理关系的理论延伸,是政府在土地规划和利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人地关系。人与土地之间存在伦理关系吗?在人类中心主义者看来,伦理关系只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因为只有人才是能动的,才具有道德意识,因而也只有人类社会才具有伦理关系;非人类中心主义者则认为将伦理关系仅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是一种狭隘自私的伦理意识,因而主张将伦理的范围扩展到人之外的一切生物、非生物与生态系统;生态中心主义则突破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个体主义思维方式的局限,从整体主义的立场出发,将生态系统作为一个道德共同体,从而不仅将伦理道德拓

展到整个生态系统,而且内在地赋予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伦理价值。在土地行政的过程中,政府代表国家行使国有土地的所有权,对于集体土地,政府则享有规划权与许可权,在行使这些权利的过程中,政府与土地之间产生了伦理关系,政府也成为土地利用与保护的主要责任者。

其次,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伦理关系。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伦理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契约关系,政府与人民作为契约的双方都必须信守约定,不得违背契约的宗旨。按照社会契约论的观点,国家是人民之间订立契约的产物,政府则是人民行使契约权利的代理者,政府的行为应该以人民的意志为依归。现实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中,形成了“大政府、小社会”与“小政府、大社会”两种基本的功能模式。前者强调政府对社会的全方位控制,在这样的社会中,个人或群体的自由没有受到道德、民意和法律的保障,他们自由活动的范围和内容是由政治权力机构决定的;后者是一个有限的政府,甚至是一种消极的政府,在还权于社会的过程中,政府只去管一些重要的事情,将很多事情都交由社会自己去处理。土地行政过程中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实质上也是这种契约关系的反映,某种程度上是上述两种政府与社会关系模式的综合体。为了完成土地管理的目标,实现土地的政治经济效益,土地行政部门一方面要利用公共权力实现对社会的管理与控制,另一方面要在更大程度上体现权利的公共性。在这一过程中,人民要服从土地行政部门的管理,真实地表达自身的土地权益,政府则要恪守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再次,政府内部的伦理关系。政府内部的伦理关系包括两个基本的层面:政府间伦理关系和政府与其职员间伦理关系,前者是一种层级关系,后者是一种从属关系,政府伦理的基本精神要求政府组织及其成员不能够僭越这种层级隶属关系。然而,由于土地具有资源与资本双重属性,常常导致在土地行政管理活动中政府内部伦理关系的异化现象,主要表现在:首先,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目标与行为取向上可能出现分歧。中央政府代表全民的利益来行使土地管理权,其土地政策倾向于保护耕地,控制建设用地的规模与数量,而地方政府则往往会从局部利益出发,扩大建设用地的规模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这样,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土地政策的目标之间就会出现伦理上的张力。其次,地方政府之间存在恶性竞争的可能。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注入,于是引进“外资”成为许多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普遍选择。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工程,更是将招商引资走向了极端。有的地方以降低土地租金的做法来吸引资金的进入,更有甚者,一些政府将土地以“零地价”拱手赠与投资者。这种做法在地方政府之间逐渐形成一种恶性竞争,以土地换资金则是它们普遍采用的手段。再次,政府职员存在角色冲突的可能性。所谓角色,是指在某个社会单位中,对占有某种职位的人的一种行为期望。政府职员的角色决定了他是公共权力的执行者,代表政府执行公共事务。然而,在实际的土地行政过程中,行政人员的心理、社会对于他们的期望以及他们自身所承担的多重角色之间都有可能产生冲突。政府职员与政府组织之间是一种从属关系,这种角色冲突是对其与政府组织之间伦理关系的一种僭越。

(二)中间层:土地行政伦理机构与土地行政伦理制度

1.土地行政伦理机构

在土地行政伦理运行机制的结构形态中,土地行政伦理机构与制度处于中间层,是土地行政伦理关系与土地行政伦理规范的中介,也是土地行政伦理由理想走向现实、由抽象走向具体的桥梁。

目前,行政伦理的研究并未涉及伦理机构。但是,伦理机构的研究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在行政伦理的理论成果应用于行政管理实践的过程中,更不能忽视行政伦理机构的重要作用,土地行政伦理的价值诉求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伦理机构来加以实现。土地行政伦理机构是土地行政伦理的组织载体,广义的土地行政伦理机构包括一切土地行政机构的伦理功能,狭义的土地行政伦理机构则指政府内部专门负责土地行政活动的伦理审查职能的工作部门。虽然我国目前并没有设立专门、具体形态的伦理机构,但是一般意义的伦理机构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我们甚至可以说,国家、政府甚至一切国家行政机关都是以机构形式存在的伦理实体。黑格尔认为,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是伦理实体发展的三个阶段,其中,国家是伦理实体的最高阶段。他指出:“国家是伦理理念的现实——是作为显示出来的、自知的实体性意志的伦理精神,这种伦理精神思考自身和知道自身,并完成一切它所知道的,而且只完成它所知道的。国家直接存在于风俗习惯中,而间接存在于单个人的自我意识和他的知识和活动中。同样,单个人的自我意识由于具有政治情绪而在国家中,即在它自己的实质中,在它自己活动的目的和成果中,获得了自己的实体性的自由。”指出国家是一个伦理实体,意在说明国家作为一种政治形态,它内在地具有伦理的本性。那么,政府作为国家职能的行使者,其本身也是一种伦理实体。高晓红认为:“政府作为一个‘整个的个体’,它是一个伦理实体。是‘同家’伦理实体的‘整个个体’,它的运作原理是政府的伦理规律。”按照这样的逻辑,政府的存在是伦理发展的必然,政府的行为体现着基本的伦理精神,因而,政府本身即是一个伦理的机构。可见,虽然独立意义上的土地行政伦理机构在我国土地行政的现实中并不存在,但是它的一些职能通过土地行政监督与督察、行政问责等行政活动中体现出来。

2.土地行政伦理制度

在对制度伦理的研究过程中,有些学者认为伦理制度即为伦理的制度化,是德性伦理向制度伦理过渡的中介,是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相并列而俘在的。土地行政伦理制度是土地行政伦理制度化的产物,是关于土地行政伦理基本内容的一系列规范与惯例,是土地行政伦理得以实现的政治环境。土地行政伦理制度涵盖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其一,伦理本身就是一种非正式的制度,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范,因此,非正式的土地行政伦理制度即为土地行政伦理本身;其二,正式的土地行政伦理制度是指制度化、明文规定的土地行政伦理规范,其典型的形态是土地行政伦理立法。

研究土地行政伦理制度,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是伦理与制度的相容性问题,即:伦理的内容能够以制度的形式表现出来吗?其实,制度与伦理的结合自古有之。无论是古代的中国还是西方,都有政治与道德结合的传统。制度与道德之间的结合源于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其一,制度属于政治上层建筑,而伦理属于思想上层建筑,二者建立在同一经济基础之上并且共同服务于同一经济上层建筑;其二,制度与伦理在功能上具有互补性。制度与伦理的主要功能都在于规范人们的行为,使行为朝着目标指向的方向前进,不同之处在于伦理依靠的是道德教化软约束的力量,而制度依靠的则是强制性的权力。正是这种区别,使得伦理能够使人们更好地服从制度,而制度则能够保障伦

理的实现。

土地行政伦理制度的形成,通常通过两条基本的途径:土地行政制度伦理化和土地行政伦理制度化。土地行政制度伦理化不是将制度都变成伦理的形式而存在,而是追问土地行政制度的伦理合理性,考察和求证土地行政制度中所蕴含的伦理追求、伦理精神和伦理取向。任何一项土地行政制度的制定,都必须首先考虑伦理道德方面的因素,都要注意手段的正当,只有符合伦理道德规范的制度,才能够最终为人民所接受。“一定的制度蕴含着相应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意识,制度以道德性为基础。”土地行政伦理制度化指的是“制度化的土地行政伦理”,即以正式的制度形式存在的土地行政伦理要求和道德价值目标。它把相对抽象的土地行政伦理规范具体化为土地行政所必须遵循的一系列可操作的制度规范,从而形成了土地行政伦理制度。土地行政制度伦理化与土地行政伦理制度化是伦理与制度紧密结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土地行政制度因具有了伦理的因素而不再简单地依靠强制力量来实现,而土地行政伦理也因具备了制度的因素而不再是抽象的存在物,二者的完美结合形成了土地行政伦理制度。

(三)行为层:土地行政伦理规范

规范本身是一种标准、一种准则,规范是社会客观要求与人们的主观意识相统一的产物。伦理规范是社会规范系统的一个方面,它是对人们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的普遍规律的反映和概括,是调整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也是判断、评价人们行为善恶的标准。行政伦理规范就是“社会对行政人员所提出的从思想修养到具体行政行为等全部行政管理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要求,既包括对行政人员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主观因素的一般要求,也包括在行政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中应遵循的活动原则、工作程序、办事规则、言行标志和办事纪律等。”土地行政伦理规范是行政伦理规范在土地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是社会对从事土地行政管理活动的行政人员所提出的道德要求,是用来规范土地行政行为的伦理规则和道德标准。

观念的东西必将外现于人的行为层面,土地行政伦理只有落实到具体的人及其行为中去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土地行政伦理规范是土地行政伦理关系在日常的土地行政过程中的反映,是通过土地行政主体的具体行为体现出来的。我们所能够接触到的土地行政伦理,都是伦理规范的具体形式,因此,在土地行政伦理的运行过程中,伦理规范处于最表层。

2002年,国家人事部发布了《公务员行为规范》,继而,很多地方也相继出台了相关的规定和规范,这些规范和规定,确立了公共行政人员日常工作行为的基本标准和准则,其中包含了很多伦理规范的内容。结合这些规范的具体内容,我们对土地行政伦理规范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一是行政忠诚。对国家的绝对忠诚是土地行政活动首要的伦理规范,它是土地行政方向正确的基本保证。土地行政活动只有忠于国家、党和人民,才能够取得他们的信任;只有忠于法律,才能够保障依法行政的有效实施;只有下级忠于上级,才能够保障土地行政的有效实施。二是行政公正。公正既是社会治理过程中基本的法律规范,又是最重要的道德规范,一项不公正的行政行为,我们可以视之为伦理上错的行为。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土地行政就是运用公共权力对社会价值进行分配的过程,所以必须做到行政公正。三是勤政廉政。行政人员是人民的公仆,这就要求他们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行政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权,因此勤政必须“为民”,这就要求行政人员做到廉政,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四是品行端正。这是对个人德行提出的要求。作为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他们是政府形象的代表,他们的行为对于整个社会往往具有导向的作用。因此,在日常的行政活动中,行政工作人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作风,抵制那些不良思想的侵蚀。

二、土地行政伦理运行机制的功能

(一)土地行政伦理运行机制的导向功能

土地行政伦理运行机制的特点之一,就在于它把土地行政伦理的价值追求具体化为特定的历史阶段的目标,并依据土地行政伦理运行的目标落实到决策机制和计划机制之中去。因此,在土地行政伦理建设过程中,土地行政伦理运行机制必然具有具体的导向作用。

首先,土地行政伦理运行机制的导向作用,体现在土地行政的目标要素上。我国土地行政的根本目标在于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正确调整土地关系,规范土地利用行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平衡、协调发展。在这一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法律机制提供了基本的行为框架,但是仅仅依靠法律机制的约束还不够,人们的行为往往还会受到思想观念、伦理道德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土地行政伦理运行机制通过内在的伦理教化与外在的伦理制度,将土地行政的这一目标融入到行政人员的行为过程中,规定了土地行政的总体方向和根本价值导向,使得土地行政能够避免盲目性与随意性,从而沿着正确、高效的方向行进。

其次,土地行政伦理运行机制的导向作用,体现在土地行政的决策机制上。土地行政伦理的目标要转化为土地行政伦理的现实机制,必须通过决策机制。在土地行政的决策过程中,从伦理的角度对决策方案进行论述与评价成为必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仅可以增强决策的科学性,而且可以保障决策为人们所乐于接受。在决策机制中,土地行政伦理运行机制的目标具体转化为可行的行动计划或行动方案,成为具体的土地行政行为的指导。

再次,土地行政伦理运行机制的导向作用,体现在土地行政的利益机制上。利益因素是决定土地行政行为的主要因素,在土地行政的过程中,利益(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分配、调整、交换也具有方向性。土地行政的利益机制总是引导A4门在不违反社会集体利益和不损害他人利益的范围内追求个人利益,在不违反整体利益的范围内追求局部利益,在不违反长远利益的范围内追求目前利益,总是引导人们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目前利益结合起来。

(二)土地行政伦理运行机制的协调功能

土地行政伦理运行机制的协调功能,是指在一定目标的指引、动力驱动、决策机构的指挥和体制保障下,运用各种管理、控制、协调等方法和手段,使得土地行政伦理系统内部各种要素相互联结起来,土地行政伦理系统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把土地行政系统中存在的某些不协调的关系及其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某些障碍,控制在最小范围和最低限度之内,从而保障土地行政伦理的有序运行。

首先,土地行政伦理运行机制的协调功能,体现在协调土地行政过程的目标冲突上。土地行政过程是由若干个目标组成的目标体系:从时间层面上看,土地行政过程由长期目标、中远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组成;从组织层面上看,由中央组织目标、地方组织目标和行政人员个人目标组成;从目标的性质层面来看,又可以分为政治目标、经济目标和社会文化目标等。

这些目标之间并非是完全协调一致的,而是存在着互相冲突的可能性。在土地行政的过程中,当不同的目标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土地行政伦理运行机制通过伦理考量,平衡各目标之间的差异,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执行那些更“应该”执行的目标,从而缓解这些目标之间的冲突。

其次,土地行政伦理运行机制的协调功能,体现在协调土地行政人员的角色冲突上。角色冲突是社会学用语,用来指称不同角色之间和角色内部的一种矛盾状态。美国公共伦理学家特里·L·库珀将行政人员面临的角色冲突分为内部角色与外部角色冲突和内部角色之间的冲突。内部角色与外部角色之间的冲突是行政人员作为公民雇员角色和作为公民角色之间的冲突;内部角色之间的冲突是指行政人员在行政组织内部扮演不同的角色形成的冲突。土地行政人员的角色冲突,具体表现在权力冲突、政治冲突、道德冲突、责任冲突和利益冲突等多个方面。土地行政人员的这些角色冲突,是由土地行政人员的双重身份引起的:一方面,土地行政人员作为政府公职人员,他们手中掌握着人民赋予的“公权”;另一方面,这些公职人员作为普通的公民,宪法赋予了他们“私权”。这两种权力之间的冲突,直接导致了土地行政人员执行权力过程中的角色冲突。土地行政伦理运行机制从内在与外在两个层面来调适这些冲突:一方面,通过内在的伦理教化,培养土地行政人员的伦理意识和伦理意志,从而尽可能地避免这些冲突的出现;另一方面,通过外在的伦理制度、伦理立法和伦理监督,创造土地行政人员自觉从善的制度环境,从而确保他们在面临抉择时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土地行政伦理运行机制的保障功能

土地行政伦理运行机制的保障功能,指的是在土地行政的过程中,通过伦理的激励(正激励与反激励)作用,更好地将社会的伦理规范内化为土地行政人员内心的信仰,从而保障土地行政行为在有序的伦理范围内进行。土地行政伦理运行机制的保障功能,是土地行政伦理有序运行的屏障,能够使土地行政有效规避各种外在环境的干扰,从而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首先,土地行政伦理运行机制的保障功能,表现在它可以避免土地行政伦理的随意性,保证土地行政伦理的制度化和常规性。土地行政伦理作为土地行政的一种非正式制度,它与正式的土地行政制度之间的重要区别即在于它的主观性,也就是不同的人判断土地行政行为善恶的标准是不统一的,正是这种主观性导致了土地行政伦理的随意性,它不如正式制度那样标准化。导致这种主观性的原因之一在于,长期以来土地行政伦理缺乏机制的规约,以至于人们对于土地行政伦理见仁见智。土地行政伦理运行机制通过对土地行政伦理关系的合理确认、土地行政伦理制度的施行和土地行政伦理机构的设立并发挥作用,从而将土地行政伦理转化为一种具体的价值观念和组织文化诉求,保障土地行政伦理作用的发挥。

其次,土地行政伦理运行机制的保障功能,体现在保证土地行政伦理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行政伦理决策是“在行政行为过程中,针对特定的伦理问题,分析依据相应的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所可能导出的不同后果,并从中选出一种最合适的方法,以求解决面临的伦理问题的过程。”任何一项土地行政活动,自身都蕴含着特定的价值目标,因此,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必须首先衡量伦理道德方面的因素,即充分论证这些决策在伦理上是否可行;在决策的执行过程中,也要通过伦理来缓解各方面的矛盾与冲突,以填补法律制度的真空;决策执行后,人们还会针对决策执行的后果进行伦理评价,以衡量决策的综合效应。总之,土地行政伦理决策就是如何做到社会利益和社会负担的合理分配,说到底就是伦理选择的问题。土地行政伦理运行机制能够保障土地行政决策活动能够选择出那些最大程度上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原则的方案,从而保障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再次,土地行政伦理运行机制的保障功能,体现在对土地行政过程的伦理监督,保证土地行政的公共性与责任性。公共性是政府的根本属性,政府的一切活动,都应该以公共利益为依归。洛克指出:“政治权力就是为了规定和保护财产而制定法律的权力,判处死刑和一切较轻处分的权力,以及使用共同体的力量来执行这些法律和保护国家不受外来侵害的权力;而这一切都只是为了公众福利。”卢梭认为“公意”代表着公利,政府应该建立在“公意”的基础之上。与政府的公共性相联系的是政府的责任性,现代政府应该是一个责任的政府。在土地行政过程中,政府应该承担起相应的法律责任、行政责任、政治责任、道德责任和生态责任。在这样的理论前提下,政府公职人员应该是行使公共权力、代表公共利益的“公共人”,然而,公共选择理论则认为政府行政人员有自利的倾向,没有理由认为同一个人在经济市场上是自利的,而在政治市场上却是利他的。因此,有必要对政府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正如詹姆斯·麦迪逊所言:“如果人都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土地行政伦理运行机制通过强化对政府的伦理监督,将土地行政活动纳入“德治”的范围内,从而保证土地行政的公共性和责任性。

总之,土地行政伦理运行机制的结构与功能是土地行政伦理运行机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内涵的角度对其进行的理论分析。土地行政伦理运行机制理论体系和实践运作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

责任编辑:翟神

网络伦理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新媒体背景对新闻采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而这一要求则主要体现在采访技巧和采访创新上,要让新闻采访工作者们能从不同维度面对社会热点事件,并对事件中的人物、事物、情节等进行深入挖掘,提升新闻采访价值。本文围绕新媒体下新闻采访的技巧和创新思路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采访;技巧;创新;思路

一、新媒体背景下,新闻采访的技巧

(一)善于发现并抓住新闻采访的新话题和方向

在新闻采访中,新闻的话题性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特点,通过一个好的话题采访,能挖掘出许多能引起社会关注的更多新闻热点,以提升新闻采访的内在价值。同时,在新媒体背景下,有着许多新型的新闻元素,对于这些新闻元素下的热点话题,需要随时转换新的思路。

因此,在新闻采访技巧中,首先就要抓好采访话题,也就是说,要让采访过程朝向一定的方向,有针对地进行采访,而这就需要新闻采访人员能善于发现一些能引起社会关注的创新话题,并牢牢抓住这些话题进行采访。虽然,在人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这些事情可大可小,但不一定都能够被及时发现并报道出来,新闻采访也就很难进行。所以,为了能很好地抓住新闻采访话题和方向,就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培养良好的洞察力,在对细节问题的思考中能有独到之处,并根据自己的思考来对这些事件进行分析,这样的话,就能从概率上更容易寻找到关注度较高的新闻采访话题,再加上新闻采访人员自身的采访实力,让整个采访过程顺利地朝着这一话题方向而进行。

(二)做好新媒体下的新闻采访前期准备工作

具体来说,当发现并抓住了新闻采访的话题方向后,新闻采访人员需要进行小组成员讨论,然后进行分工工作。其中,首先由数据人员对该话题下新闻事件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生成结论;其次,将这些数据交给现场采访人员,采访人员在熟悉这些数据之后,融人一些语言技巧,根据这些数据进行采访。这样的话,不仅能提升采访效果,让整个采访过程能在数据环境下更加真实、清晰、可靠,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与采访话题方向形成呼应,增强新闻采访的话题感染力,进一步提升采访价值。

二、新媒体背景下,新闻采访的创新思路

(一)丰富新闻采访语言表达形式

如今,人们进行表达与交流更加多样化,这就使得我国的新媒体正朝着多元化的形式而发展。比如,在网络上,许多的“热词”都是由人们想象并创造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就需要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不断地运用自己的创新理解进行表达。而这就给新闻采访思路的创新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也就是说,在新闻采访中,为了有效地进行创新,首先就需要丰富新闻采访的语言表达形式,并很好地与社会大众的生活需求进行融合。具体来说,要以新闻采访的目的为思想导向,结合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等,并通过一些常用语言进行比较接地气的表达。这样的话,就能很好地吸引社会的关注度,体现新闻采访的表达效果和内在价值。

(二)丰富新闻采访风格呈现形式

在新闻采访过程中,除了要丰富表达形式之外,还要丰富新闻采访的风格。具体来说,新闻工作人员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穿插小视频或设置背景音乐的方式来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新鲜感受,帮助人们能够在短时间可以以他们喜爱的方式来把握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激发大众对新闻报道的阅读兴趣。

三、结语

总的来说,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要时刻加强新闻采访的技巧,并提出一些创新思路,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本文主要围绕新闻采访技巧和创新思路进行分析,并认为:在新媒体时代下,要善于发现并抓好新闻采访的话题方向,再此基础上,对新闻事件进行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做足相应的新闻采访前期準备工作。除此之外,为了适应新闻采访的创新路线,还要丰富新闻采访的语言表达形式和风格呈现方式。

上一篇:保密普法发展论文范文下一篇:银行治理机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