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回族农业经济研究论文范文

2024-03-14

陕西回族农业经济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我国三大产业之间形成相互依赖, 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 第一产业为第二、三产业奠定基础;第二产业是三大产业的核心, 对第一产业有带动作用;第一、二产业为第三产业创造条件, 第三产业发展促进第一、二产业的进步。陕西省是一个农业薄弱, 以轻重工业为主的地区,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 要落实“五个扎实”要求, 聚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 所以陕西省的三次产业在经济新常态这一新的理念下所面临的机遇是我们应当牢牢把握的。

2 陕西省产业结构的总体情况

近年来, 随着陕西省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 陕西省产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第三产业持续增长, GDP占比从2014年的36.4%提高到2016年的42.2%, 但是以第二产业为主特别是重化工业主导的局面仍没有得到彻底改善。

从农业方面看, 果业已成为效益最好风险最小, 竞争力最强的产业。陕西苹果产量占全国1/4和世界1/6, 成为全球集中连片种植苹果最大区域。苹果和猕猴桃产量分别占世界1/3, 樱桃、葡萄、梨、红枣等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

从工业方面看, 能源化工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拥有一批以大柳塔煤矿, 陕西中煤、延长煤油气资源综合转化项目的代表型企业。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新支柱产业亮点纷呈, 三星闪存芯片项目如期量产, 天然气重卡和混合动力轿车销量位居全国第一, 新能源汽车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拥有全国最大的飞机制造企业, 是全国最重要的航天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基地。2016年全省非能源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9.7%, 高出能源工业19.4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3.1%, 同期能源工业则下降0.7%。

从服务业方面看, 2016年第三产业投资占比达到65.9%。服务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增加值增长8.7%, 高于全省GDP 1.1个百分点, 高于第二产1.4个百分点, 大规模服务业企业数达到2000多家。

3 陕西省产业结构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陕西产业结构整体偏低, 结构性矛盾突出制约着陕西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陕西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以投资和数量扩张来推动第二产业, 如工业结构不合理, 过分依赖煤炭资源采掘, 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低, 新兴产业、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滞后, 产品科技含量低等。农业基础地位薄弱, 小规模家庭生产经营不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及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信息、产品加工、营销、产品检测等建设落后于发展需要。

3.1 产业结构不合理, 服务业发展难以突破

陕西省是资源型省份, 第二产业偏重, 第三产业占比低于全国十多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不合理是陕西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突出表现。

从生产总值构成看, 陕西第一产业占GDP比重较小, 由于经济发展的规律性和农业自身的局限性, 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 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比虽然提高些许, 但是其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不断拉大,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不仅严重制约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 也严重制约了全省经济的协调发展。

3.2 产业内部融合难度较大

我省农林牧副渔业发展不均, 一产中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比重过大, 牧业比重偏低,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第一产业的经济效益。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投资动力不足, 轻重工业比重失调。陕西工业内部结构以重工业为主, 轻工业发展相对落后。三大产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 现代服务业有待提升。近年来我省传统服务业在服务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现代服务业发展较慢。

4 加快发展陕西产业融合的对策

4.1 紧跟国家大方针, 创新产业基地与西部大开发战略发展的联建模式

在经济新常态下, 紧跟国家步伐, 优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继续支持生态、基础设施、新兴产业发展, 实施政策优惠。同时, 抓住国家扩大向西发展的好机遇, 将我省以丝绸之路新起点建设为契机, 彰显“一带一路”中心优势, 从而带动全省转型升级, 加快促进全省经济旅游等各产业的发展。

4.2 搭建全方位、高层次的产业融合平台, 提高产业集聚度

制度创新是实施产业集群战略的关键。产业基地要成立专门机构, 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组织实施产业招商与项目管理等工作, 为产业快速聚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产业服务平台引导鼓励有实力的民企参与集群建设, 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凝聚上下游产业资源, 完善产业链条, 促进产业合作和集群化发展。

4.3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增强集聚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工程, 推进新产品研发。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交流活动, 促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设立旅游管理、企业管理、金融工程、经济金融等相关专业, 扩大企校合作, 培养产业发展急需人才, 进一步完善落实产业发展规划。

摘要:本文对陕西省三大产业融合和第二产业内部融合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提出陕西省在产业融合方面遇到的问题与困难, 并在此基础上探寻陕西省三次产业融合的对策。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产业融合,对策

参考文献

[1] 刘峰.基于税收视角的第三产业发展思考——以陕西省为例[J].税务研究2016 (6) .

陕西回族农业经济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一、指标的选取和评价体系的构建

本文基于指标选取的科学性、针对性、全面性、系统性等原则, 结合“一带一路”发展背景, 将指标体系总的分为3个方面。

能源指标是从规模、结构、效率三个方面选取, 规模指标包括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结构指标包括石油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天然气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一次电力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效率指标包括能源加工转化率、单位GDP能耗。

经济指标是从规模、结构、质量三个方面选取的, 规模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结构指标包括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年底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质量指标包括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率。

环境指标是从自净能力、污染物排放、污染治理三个方面选取的, 自净能力包括森林覆盖率、自然保护区面积;污染物排放包括废水排放总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污染治理包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工业污染防治投资额、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二、陕西省能源环境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首先从陕西统计年鉴收集了2006年-2015年的各项指标数据, 对能源、经济、环境指标数据分别进行因子分析, 对陕西省2006年-2015年能源、经济、环境的数据进行综合评价, 可得表1。

由表3-1可知, 陕西省10间, 能源、经济、环境三个系统的状况都在逐步改善, 综合发展状况较平稳。三者发展较为协调, 2011年至2015年, 环境和能源发展依然比较平稳, 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高, 环境改善程度相对较低。

接着对三者进行相关性分析可得出能源与经济、能源与环境、经济与环境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3, 0.981, 0.966, 说明三者之间高度相关。能源加工转换率的提高及一次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等因素综合对环境产生了正向影响。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加以及经济结构的改善影响了环境系统, 整体环境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

以能源、环境、经济系统分别作为因变量, 构建回归模型, 得出3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说明陕西省能源的利用也会显著推动经济发展与结构优化。能源的生产与效率的提升显著推动了环境的改善, 有助于减少废气废物的排放, 改善整体环境质量。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 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更加重视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经济结构的优化, 高污染产业会逐渐被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代替, 污染源会逐渐减少, 说明环境状况的改善也有利于经济状况的改善。

三、结论及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能源生产量、消费量及投资的增加、结构的改善以及效率的提升对经济状况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推动了陕西省经济的增长和经济结构完善;同时, 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能源需求与能源投资, 为能源结构完善提供了资金, 推动能源结构升级, 提升了能源的综合水平。

西部地区作为我国能源集聚地, 是国家最重要的能源基地, 必须推动和加强能源合作贸易, 缓解能源分布不均和能源供求失衡问题, 确保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摘要:本文构建陕西省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指标体系, 分析“一带一路”发展背景下的三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一带一路”,指标体系,因子分析

参考文献

[1] 张裕风, 孙宇雯等.西部能源经济区域城市体系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 2016 (30) .

[2] 孙佳燕.“一带一路”一次能源合作的依据及其金融促进的路径选择[D].安徽大学, 2016.

[3] 幸晴晴, 郭存芝.我国能源、经济与环境的新3E系统协调度实证分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14 (2) .

[4] 张瑞.环境规制、能源生产与中国经济增长[D]重庆大学, 2013.

陕西回族农业经济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回族舞蹈是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一部分。其在当下社会中如何找到自身生存价值及发展方向,是值得深思和考究的重要命题。回族舞蹈完美结合“传统与现代”的艺术理念,既保存与继承本民族的文化之“根”,又以现代精神将其发展创新。以“身体的原点”为切入点,逐步建构回族舞蹈语言符号体系,创建回族舞蹈的文化品牌。

[关键词]回族舞蹈;传统与现代;生存价值;发展方向;文化品牌

一、回族舞蹈艺术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民族民间舞蹈主要分为“民俗性”舞蹈和“学院派”民间舞蹈两大类。“民俗性”舞蹈即以民间表演为主,重视民族民间舞蹈的“原汁原味”,将老一辈民间舞蹈家和艺人的精髓尽可能完整地保存下来,作为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基础。

“学院派”民间舞蹈分为两种,一种用于课堂教学,另一种用于舞台表演。在课堂教学中应多从原生态民间舞蹈中挖掘动作元素,提炼动律特征,提高学生对民间舞蹈在形态与风格上的把握,以实现课堂教学的训练目的;在舞蹈表演中,要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以现代形象演绎新时代民间舞蹈的文化风情,提高民间舞蹈的观赏性和表现力,呈现民族性格和思想内涵。

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既不是把原生态民间舞蹈的动作直接搬上课堂与舞台,也不是把传统符号和现代元素机械地拼凑在一起,而是着重继承一种自古至今始终延续并贯穿其中的文化精神。

(二)存在环境及欣赏对象的确立

回族舞蹈的发展,其存在环境及欣赏对象的确立是至关重要的,即适合回族舞蹈存在发展的环境以及需要回族舞蹈艺术的欣赏人群。这主要是由回族特殊的宗教背景所决定的。

1. 存在环境

回族人民信仰伊斯兰教,而清真寺则是伊斯兰教最主要的建筑标志和宣扬伊斯兰教的主要场所,回族人在此学经、礼拜,进行本民族的宗教活动。宗教的神圣与神秘,形成了清真寺严肃、庄重、收敛、沉静的环境氛围,因而载歌载舞的现象与清真寺氛围有所不符。清真寺内的主要宗教人士,宗教信仰几乎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全部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们几乎不需要舞蹈艺术在生命中担当任何角色,因此,对回族舞蹈也不甚关注。

回族舞蹈作为民族民间舞蹈的一部分,广阔的民间土壤是其自身发展的生存根本与最佳环境。在现当代的社会环境中,回族舞蹈也应该接受时代大环境的洗礼、中国舞蹈艺术环境的评判以及普通民众的检验。同中国其他民族民间舞一样,完美结合“传统与现代”的艺术理念,既保存与继承本民族的文化之“根”,又以现代精神将其发展创新。如此,回族舞蹈便能够遵循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发展规律,符合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要求,满足现代回族人的精神需求,实现民族民间舞蹈在现当代社会中的审美价值。

2. 欣赏对象

欣赏对象与存在环境须保持一致,即回族舞蹈的主要审美对象是普通大众。既不能以现代思维来要求欣赏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创作发展出来的回族舞蹈,也不能制止舞蹈工作者从事回族舞蹈艺术事业,更不能片面主观地对其质疑、指责甚至批判。由此,使同一宗教信仰下的不同身份、不同需求的回族同胞,都能以正确客观的心态去对待本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使其在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下茁壮成长。

二、回族舞蹈艺术的发展走向

(一)回族舞蹈艺术的创作走向

在回族舞蹈创作中最敏感,也是最难以把握的一点在于宗教因素对回族舞蹈艺术的制约与渗透。其实,宗教因素在舞蹈创作中是一把双刃剑。宗教与舞蹈密不可分,原始社会由宗教信仰和精神崇拜而产生的宗教祭祀舞蹈,曾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通过宗教仪式,在肉体与精神接近迷狂的状态下,获取沟通神灵的神奇魔力,以求得神灵的庇佑、种族的繁衍,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从而认识与把握未知的外部世界。如同古希腊著名讽刺作家琉善所言:“人们用舞蹈跳出宗教。”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伊斯兰文化孕育下的回族舞蹈,尽管宗教因素对舞蹈艺术产生一定的制约,但并不能成为回族舞蹈艺术发展滞后的永久借口。

1. 回族舞蹈中“宗教因素”的创作现状

近几年来,回族舞蹈艺术作品中,出现将宗教仪式引入到回族舞蹈创作中的倾向,而且比较成功地推出了几个优秀作品,如《水之秘语》《金色汤瓶》等。但,宗教仪式并不等同于舞蹈动作,尽管其中不乏几分优美动律。在一些以宗教仪式为题材的舞蹈作品中,还是或多或少地存在此类问题,诸如舞蹈语汇过于简单、僵化,缺少生气。在迈出这开拓性的一步之后,应该潜心研究如何将这些宗教礼仪中的动作转化成为更富生命力与独特韵律的舞蹈语汇,并能传达出回族人民的真实情感、精神信仰及时代气息。

2. 回族舞蹈中的闪光点

尊重宗教信仰是必要的,但不能将其作为创作与衡量舞蹈艺术的唯一准则。舞蹈是肉体与精神的完美合一,而宗教信仰是人类精神追求的一部分,舞蹈编导应将伊斯兰教特有的文化转化为回族舞蹈的独特魅力,即以宗教信仰为切入点,以伊斯兰文化为依托,以回族的宗教心理为创作源泉,挖掘提炼出能体现回族文化的舞蹈艺术形式。伊斯兰文化作为回族人民的精神纽带,以伊斯兰教元素为素材所创作出来的优秀舞蹈作品,必定能在回族同胞心灵深处产生共鸣,成为他们普遍认可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宗教因素在舞蹈艺术中的作用利弊与否,更多地在于舞蹈编导如何选择与运用。如运用得当,宗教文化便在回族舞蹈艺术中散发出灵肉合一的内在力量,成为其闪光点。宁夏舞蹈家协会秘书长石峰认为,宗教文化对回族舞蹈而言是点,不是框,通过这些点,将思维延伸,并通过舞蹈艺术的形式将这些点按照一定的结构和动律进行连接,便是一个好作品,而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找到这些“点”。石峰所强调的这个点,就是能够转化为“闪光点”的宗教文化力量。

因而,在回族舞蹈的创作中,应该强调其作为民族舞蹈的“民间性”以及在新时代下的“当代性”,将伊斯兰文化的宗教背景作为一种民族依托,渗透到回族舞蹈艺术中来,使其独特的宗教文化与民族心理真正转化为回族舞蹈的艺术张力。基于回族舞蹈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时下的发展现状,民间性与当代性是回族舞蹈发展走向的重点,是回族舞蹈创作中需要贯穿与把握的艺术节奏。

(二)回族舞蹈动律特征的成熟与发展

回族舞蹈的动律特征研究与回族舞蹈语汇的建构有着直接的联系,这就必然要涉及到舞蹈身体语言学的领域。刘青弋在《现代舞蹈的身体语言教程》一书中提出了“身体原点”的概念,并指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舞蹈身体动作都有其自身的原点,它既构成了动作的文化支撑点,又是动作发生与发展最初的动机和最后的归宿。”并提出,此原点形成了“不同个体、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舞蹈的风格特征”。将此理论运用于回族舞蹈当中,去追寻与探索回族舞蹈身体语言的“原点”,即能够表达回族人民生命需要的最初动机与目的,也就是刘青弋在文中所解释的“生命对世界和人性的理解”。每一种民间舞的身体语言与动律特征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在其自身的生存环境、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影响下所形成与发展的,后辈可以从本民族的舞蹈律动中感受到祖先的生存状态与文化形态,进而理解民族文化孕育而生的舞蹈身体动作的“原发意义”。只有把握了本民族的“身体原点”,才能创造出具有回族独特气质的动律特征与风格形态,才能更准确更生动地用舞蹈语言来阐释回族的文化内涵,彰显回族舞蹈的艺术魅力。

三、对回族舞蹈艺术发展的几点思考

首先,应积极吸收借鉴兄弟民族的优秀舞蹈素材,但切勿将其他民族的舞蹈艺术元素直接移植到回族舞蹈艺术中,应根据本民族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形成具有本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语汇;其次,以“身体的原点”为切入点,逐步建构回族舞蹈语言符号体系,找到回族舞蹈艺术的文化支撑点,实现回族舞蹈艺术的根本意义与时代价值;最后,注重培养本土编导,创建回族舞蹈的文化品牌。政府及文化部门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本土编导进一步加强回族文化的学习,继续深入地方,深入民间,找寻遗留的舞蹈文化形态,通过整理、加工、改编,以新时代的思维方式和独特视角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回族舞蹈作品。

参考文献:

[1] 袁媛.回族舞蹈传承、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回族研究,2009,(2).

[2] 华方佐.回族舞蹈艺术多元化发展路向[J].中国民族,1991,(2).

[3] 马锡珍.回族舞蹈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民族,2007,(10).

[4] 刘青弋.现代舞蹈的身体语言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陕西回族农业经济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2005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社会的教育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按照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以和谐理念来引领教育发展,通过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通过构建和谐教育,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村得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二、调研对象

此次我调查的对象就是针对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展开的。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 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有关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

三、调研目的

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搜集资料,活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3、通过分析具体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现状的案例,切实掌握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4、对本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5、探索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途径,共同探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

四、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

自1986年国家义务教育法出台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以来,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农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失调,所以农村教育状况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政府投入有限,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办学条件差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绝大多数。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合计约1.93亿人,按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70%算,农村在校生约1.3亿人。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中义务教育阶段所占比例过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始终低于60%,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近年还不足30%。而且,在农村义务教育总投人中,政府财政拨款所占比例也不高。尽管近年中央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有所增加,但最高也只达到64.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课题组2001年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人中,乡镇一级的负担竟高达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2%。而在国外,中央政府是义务教育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有的国家中央政府投入占整个基础教育投入的比重高达80%。

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主要以农民投入为主。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农村义务教育事实上主要由农民承担。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基本是以乡镇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农村教育费附加以及收取学杂费、教育集资等。乡级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承担了全部责任。农民的“合理”负担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支柱。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在农民减负的同时,教育也大幅度减收,一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状况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经费不足,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十分落后,一些中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2004年,我国农村地区危房比例仍然较高,全国小学和初中共有4542.3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约1750万平方米,因自然灾害受损的校舍约200万平方米,小学和初中校舍危房率分别为5.6%和3.7%。虽然2006年,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新的保障机制,许多学校新修了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但在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农村中小学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水平更低,从而最终导致农村学生流失。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堪忧

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调查发现,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1、师资力量匮乏,农村师资“缺血”

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严重,很多人不愿到农村任教。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宁愿在家待岗,也不愿当乡村教师。同时,家里有门路的、教学水平稍高的教师也想办法挤入城市。再加上这几年城市学校扩招,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也开始从农村招聘教师。随着进城教师的择优录取,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流向了城市。由于师资的流失,贫困农村的中小学校里一个教师跨年级、包班上课的现象司空见惯。在农村许多学校,、机、、、美术等方面的教师严重缺乏,无法适应新课改后的需求。另外,造成农村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单向流动,即优秀教师只具有向上的流动性。如果村里的老师教得好,则入编进入镇里的学校,镇里的老师如果教得好,则进入县城里的学校。依此类推。这种带有刚性的评选机制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系统只能得到较差的师资来源。农村师资原本“先天”不足,无奈又遭流失之痛,农村师资严重“缺血”。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

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以湖南省为例,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占的比例不到城镇的20%,初中也只相当于城镇的一半,如衡阳市农村学校教师第一学历合格率为22.7%。尽管通过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农村教师学历达标率得到极大提高,但教师素质仍然不能满足义务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农村一些学校的大部分教师是本镇(县)未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一些初中毕业生也当起了教师,很多贫困县还有一部分教师小学毕业。另外,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无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形成不了梯队,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的低素质直接影响、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教学质量不高,农村一些学校的生源逐渐流失。在一些地区,“村小学到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到县城小学,优生不断流向县城”已成了趋势。长此以往,学校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并将随着这种恶性循环而趋于萎缩。

(三)家庭贫困,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投资少,本应由财政支付的教育经费负担转移到农民家庭,义务教育已无义务之实,老百姓需要自己负担学费。农民一年的收入本来就很少,大部分用来支出子女的学费,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现了教育致贫现象。农民不堪教育费用的重负,导致其子女失学、辍学。另外,近年就业形势不太乐观,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生在大学学的知识在农村派不上用场,使得农村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一些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读书,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出去打工挣钱以贴补家用。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贫困人口失去学习机会,也就限制了他们获得个人发展的机会。

五、营胜村基础教育案例分析

此次调研我来到了辽宁省丹东市五龙背镇的一个普通的乡村-营胜村,调研结果如下

(一)教育现状

据2009年数据显示该村约有人口1500多 ,学龄儿童接近200多 ,全村只有一所小学,六个年级共有教师9名,9名教师中无本科以上学历者,7名专科学历,2名初中学历,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5人。调查发现,该村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方面,师资力量缺乏教师不配套和跨年级上课现象严重, 很多教师 都是上了这门课再上那门, 由于照顾不过来, 只能让 一些班级学生自习或做作业。我们还了解到由于农村教师的待遇低, 办公条件差, 农村基础教育岗位难留 人, 老师调动频繁。另一方面, 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学 历低、职称低、素质低的“三低”现象。大部分教师为“民转公”教师, 由于他们的年 龄偏大, 业务素质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营胜小学全貌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 由于受政策因素的制约, 该村近 3 年未补充过教师, 导致教师严重不足和失衡。而镇上的中心学校和交通条件较好的学校教师普遍超编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同时由于一批学历低、素质 不全面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 再加上“民转公”教师,

使得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年龄结构也不合理。农 村课程改革对目前的农村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它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角色行为必须实行全

方位的转变。由于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资历、学识水 平、身心状况差异较大, 因此转变过程困难很多。

2、 学校管理方面有待改进。一是校长结构欠 合理, 老的老了, 工作精力有限; 年轻的又过于年轻, 没有什么工作经历, 更谈不上有较好的工作经验。二 是部分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工作较为片面, 只注重学

校教学管理, 对教学管理以外的, 如学校安全管理, 学生的德育工作、疾病防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 管理的力度不够。

3、 学校经费困难。实施“一费制”和“两免一 补”后, 人民群众的负担的确减轻了, 但学校的办公经费受到一定影响, 由于政府财力有限, 上面的拨款也难以及时足额到位, 使学校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 受到一定的影响, 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实施, 如校舍建设、绿 化学校的创建等。

六、关于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考

针对农村基础教育出现的困难,今年我国提出了实施教育救助。教育救助是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为保障适龄人口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从政策、物质和资金上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所提供的援助。限于农村的基础,农村地区难以实现教育的自救,因此,积极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及时实施农村地区的教育救助就成为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教育经费方面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同时建立农村教育财政保障机制

缓解基础教育投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财政乏力的问题。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承担责任。建议国家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并严格规定农村教育投入的恰当比例。我国许多省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被取消,县乡财政收入减少,为了保证县乡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中央应确定一定比例的税收进行转移支付,专门用于农村基础教育。切实发挥国家公共财政资金在配置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中的绝对主体作用,构建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承担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最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和保障农民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机会的长效机制。

2、拓宽筹资渠道,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还没有达到完全支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水平,所以从长远发展来看,农村教育经费完全靠国家长久支付的可能性并不大。要想使农村义务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除了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证外,还应该通过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筹措经费。比如可以建立“义务教育基金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发行教育彩票,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义务教育。所得的资金由政府根据有关政策统一进行调配,切实定向用于农村教育。同时建议国家出台农村教育救助法,以保证农村教育的优先发展。

(二)师资方面

1、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

农村教师信息闭塞,接受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其教育理念、教学方式都与城市的教师有很大差距。因此,各级政府要大力开发并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援助项目,加强对农村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同时在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方面对农村教师要有所倾斜,比如为农村教师提供免费的培训,适当增强教师培训名额等。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要增加一些新的理念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注重教师实际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和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以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教师的双向流动。实施“教师交流机制”,把城里的老师交流到农村支教半年或一年,带动农村的教育;农村教师则到城市学校去实习,充实提高,以解决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从而有效控制辍学率。比如河南省在1995年就硬性规定,刚毕业的大学生必须到农村支教一年,并把支教作为将来评职称的一项条件。同时给予支教大学生提前半年转正的优惠条件。2006年,郑州市又出台了新的教育救助政策,从2007年起,郑州市将在5年内实现所有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1年。郑州市教育局文件规定:从2006年起,市直学校每年下乡交流人数应不低于全体教职工的10%。另外,政府也可以在政策方面对农村有所倾斜,比如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巡回授课,鼓励紧缺学科教师的流动等。

3、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由于农村学校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去。他们一是害怕无机会再进城市的学校,二是担心自己到农村会被同化。因为农村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再加上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新教师难以进行教学改革。为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政府就要给予到农村任教的师范毕业生一定的优惠政策。

4、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与条件开发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在硬件上相差甚远,在短期内不能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农村学校的教师也不能总是一味的抱怨,要充分利用农村一切可用的现有教育资源,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不足,开发适合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农村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贫困家庭方面

教育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重要途径。贫困家庭在社会资源尤其是教育资源的享有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没有辅助性的机制保证他们得到教育的公平,那么贫困本身则有可能成为“世袭”的不幸命运。这种个人命运的恶性循环。最终使整个社会受到危害。因此政府要采取措施,把对贫困学生的教育救助作为农村教育救助的重中之重。

1、建立稳定的教育救助机制

各级政府要成立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贫困学生救助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中小学救助受援捐赠中心”,同时还要增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设立中小学贫困学生救助专项资金,并将助学工作列人政府工作目标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整合各方面力量,统筹协调和指导本地区的经常性助学活动,推进救助贫困学生工作。

2、加大教育救助力度

对贫困学生的救助要以政府资金为主,继续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并要落到实处。同时要以经常性捐赠活动为载体,组织和发动各界人士捐款助学,对口帮扶。目前,无论是政府的救助、社会的捐助,还是学校的奖励与减免,总体来看教育救助覆盖面不大,平均到人的额度较低,救助力度偏小。因此,各级财政要每年安排贫困学生专项救助金,加大救助力度。

3、努力扩大教育救助范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不断提高,我国逐步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已成为可能。2005年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记者招待会,教育部首次发布《全民教育国家报告》。该报告列出了我国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时间表:到2007年,使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费),保证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到2010年,全国农村地区将全部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到2015年,全国将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然而,政府、社会对高中教育的贫困救助问题,相对来说关注不够,虽然有一些相关政策,但执行中存在若干问题。从全国范围看,多数地区至今缺少刚性的制度和措施。因此,在进行教育救助时,要把救助的范围扩大到高中。

总之,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多管齐下的教育救助体系,制定合理的教育救助政策,是农村教育救助及时性、长效性的重要保证。

七、启示与结语

通过几天时间的调研,我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以上就是这次实践活动所获得的一些具体情况,但光了解情况并不够,既然是调研报告,就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下面我将结合我校在09级学生中开设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的具体内容,来简单阐述和总结下关于这次对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调研活动,以便更好的达到“关注民生,和谐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的目的。

从调研的对象——营胜村以及参考整个中国的农村基础教育来看,我认为,中国农村的基础教育之所以令人堪忧的原因有:一是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农村本身的经济水平十分有限,而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教育对经济的促进就体现不出,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是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二是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和不精。广大农村地区师资稀少并且专业度相比之下严重不足,这对农村教育是严重不利的。三是农村家庭本身的贫困问题致使农村基础教育始终得不到提高,“没钱上学”是广大农村孩子受教育的一个严重的障碍。

陕西回族农业经济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色彩、图案以及文字可以视为现代设计的三大要素, 回族作为我国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之一, 他们在色彩及图形上具有非常独到的审美观, 在这一点上, 前人学者进行了很多研究[1-5], 然而鲜有学者将回族传统的色彩、图案及文字与现代设计联系起来, 对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及启发进行探讨, 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首先对回族传统的色彩、图案及文字进行归纳, 并着重讨论了回族传统视觉审美观对现代设计的启迪作用。

二、回族色彩研究

“生命之绿”:回族崇拜喜爱崇拜绿色, 在回族最神圣的古兰经典籍中, 你会发现书籍装帧的颜色也是这种以生命延续为蕴含的绿色。传说先知默罕默德为前往也门传教的弟子送行时, 曾把自己的绿袍赐给了传教的弟子, 由此可见穆斯林对绿色的尊崇之意;并且据说穆斯林在去麦加朝圣的路上, 也会打上绿色的棋子。穆斯林崇拜和喜爱绿色, 与伊斯兰教诞生地阿拉伯半岛的环岛不无关系, 阿拉伯半岛绝大部分被沙漠包围, 缺少水源, 而绿洲中的绿色植物寓意着生命繁荣, 因此绿色以象征生命和繁荣而被包含回族在内的穆斯林所尊崇和喜爱。在日常生活中, 回族中年妇女夏天也多戴红绿纱巾。

“圣洁之白”:白色, 在现代审美观中, 一般象征着圣洁。白色经常出现在回族的各种生活仪式中, 如回族在麦加朝圣时, 要穿上白色戒衣, 而在离世时, 则要以白布裹身下葬, 参加葬礼的回族男子, 则要头戴白色号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 白色经常出现在回族的服饰上, 比如回族年轻男子和小孩子多戴白色号帽, 并且如老年妇女一般夏季也会戴白色盖头。

“庄重之黑”:黑色, 作为一种庄重而肃穆的颜色, 也会经常出现在回族的日常生活中, 对于回族成年男子, 年老的长者多戴黑色号帽, 老年妇女一般冬季多着黑褐色盖头, 体现了他们庄重的身份。

“典雅之蓝”:在现代, 受欧洲文化影响, 蓝色多象征高贵和忧郁, 而在传统的回族审美观中, 蓝色多出现在建筑及瓷器上, 最为常见的是, 在一些店铺的牌匾上, 多出现蓝色底色及白色阿拉伯文字, 象征高贵的宗教信仰。而在日常生活中, 回族中年妇女冬天多戴绿蓝头巾。

三、回族图形及文字研究

伊斯兰教的信仰核心就是一神论, 安拉是唯一的创造者, 禁止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 因此以几何图形为基础的纹饰成为伊斯兰装饰艺术的主要特征。“象征理性的几何图案”:由于伊斯兰教禁止偶像崇拜, 因此在回族传统的图案中, 几何图案占了非常大的比例, 在古代阿拉伯, 其数学和几何学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这一点上对其审美观有很大影响, 在伊斯兰建筑的外墙、地面都多装饰圆形、方形或菱形的连续几何图案, 显示出非常理性智慧的特性气息。“庄重典雅的植物花卉”:由于伊斯兰教禁止偶像崇拜, 无论服饰还是墙饰都不会出现人物及动物的图案因此, 而植物花卉作为一种朴素典雅的图案, 深得回族人民的喜爱, 这一点上与汉族文化比较契合, 不同的植物花卉象征不同的寓意, 并且在图案的边角处, 多以二方连续纹样作为装饰达到美观的目的。“大气沉稳的建筑图案”:建筑装饰文化多带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色彩, 而伊斯兰建筑装饰艺术的成就在历史上一度领先于世界其他民族和宗教, 其强调建筑装饰艺术的纹饰美。在回族日常佩戴的号帽中, 会经常出现线条规整, 结构简练的建筑型图案, 有经过简化的穹窿图案或圆拱、尖拱图案, 可见建筑图案在回族装饰艺术中占据的地位举足轻重。

“带有宗教气息的阿拉伯文字”:以《古兰经》中的章句或诗文作为装饰, 绣在织物或者印刻于建筑之上, 在回族日常生活中也非常常见, 在回族人民的眼中, 阿拉伯作为穆斯林的宗教语言而被倍加尊崇, 近年来, 通过阿拉伯文字与书法相结合, 发展出了一种非常新颖奇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阿拉伯文字曲线优美, 圆中带方, 形式感强, 所以在现代字体设计中是一种很经典的素材。

四、回族传统色彩、图案及文字对现代设计的启发作用

通过前面对回族传统视觉的研究, 对我们现代艺术设计会很多启迪。首先研究回族色彩的喜好, 对于我们设计民族企业形象或标识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色彩是视觉传达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 由于色彩的瞩目性极高, 所以通过色彩进行具有民族性特征倾向性的表达, 在发扬民族文化和宣传民族企业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其次阿拉伯文字的曲线优美的装饰性可以和汉字有很好的契合, 在运用过程中, 利用笔画替代、笔画图形化、以及细节添加等方法, 将阿拉伯文的美感与汉字进行完美结合。最后回族传统图案对设计启发更是深远, 民族图案的简化抽象、图案的采集重组、以及局部图案再设计运用都是现代设计中应该努力尝试的手法。

五、结论

本文对回族传统审美观中的色彩及图案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 对于回族传统喜好的色彩、图案及文字, 对现代艺术设计仍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摘要:色彩、图案以及文字可以视为现代设计的三大要素, 回族作为我国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之一, 他们在色彩及图形上具有非常独到的审美观, 本文首先对回族传统的色彩及图案进行了研究, 指出了其对现代设计的重要借鉴意义, 并且通过举例, 诠释了中文及阿拉伯文字造型结合后所产生的新颖的设计效果。

关键词:回族视觉审美,现代设计,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丽茵, 回族装饰色彩审美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J], 回族研究, 2013, 4.

[2] 郭永锋, 论宁夏回族服饰的图案及色彩艺术[J], 艺术空间.

[3] 丁克家, 色彩中的回族史[J], 赏析·风土.

[4] 侯丹丹, 回族传统图案纹样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艺术科技.

陕西回族农业经济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每个民族都有独属于自己的艺术组成, 回族的特色就是伊斯兰, 这种艺术形式很具有表现力, 善于运用艳丽的色彩。经典的伊斯兰元素也被叫做阿拉伯艺术, 多用花儿、树叶、果实等元素, 融合人物、动物等抽象图线来构造出一种错综复杂的图画。这种装饰被用在建筑和物品上。

1、回族装饰元素的图案特征

在回族的建筑、服饰中, 经常会用到各类线条组成的美丽花纹。花纹是构成回族特色的最重要的一环, 在回族艺术中, 各种花纹、图纹多种多样, 形形色色, 包含有几何花纹、植物花纹、艺术花纹等。三、四、五角形和其他演变出来的花纹是回族艺术中常见的花纹。几何纹样同一个图案的无限循环, 使得整块布看起来纹样整体复杂而不单调;从文化的角度来说, 图案的循环, 寄托了回族人民对生命生生不息的向往。还可以看到其大量使用了艳丽的颜色对比, 繁复的层级变化和通过变换花纹排布, 最终使其成为了一种反复多变、内容丰富的艺术品, 使人着迷。在图案设计上, 我们可以看到, 设计了大量星星图案。这是因为, 在回族以月亮来计算日期, 斋月的开始和结束都由月亮决定的。伊斯兰教赋予了星星和月亮不同的文化韵味, 从而在艺术作品中得到呈现。

2、回族装饰元素的色彩特征

在回族的花纹设计中, 色彩大多给人以端庄、明快、整齐的印象, 常常采用蓝色、绿色, 很少见到有回族艺术作品中有大红大紫。对于绿色, 回族有着独特的情怀。从我们身边来说, 所有的清真用品、清真寺、清真餐厅, 其装修色调统一都是绿色;从服饰到家庭用品, 绿色也永远是主色调。回族人喜欢白色、绿色和黑色, “他们认为, 白色是人的初始色彩, 绿色是自然赋予人们的最好的颜色。绿色常常让人联想到生命, 生机勃勃、幸福祥和, 因此回族文化中常用石绿、豆绿、蓝绿等颜色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3、回族装饰元素的文字特征

作为文化融合民族, 回族历史上用过很多语言, 包括汉语、蒙语、阿拉伯语等。随着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 回族人民与其他各族群众的交流越来越多, 在文化、文字、教育等方面互相影响, 从而使得回族的语言、文字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科学家挖掘发现, 在现在正在使用的回族文字里, 出现最多的是阿拉伯语, 文字有多种写法, 具体的有库法体、纳斯赫体、苏勒斯体、波斯体、迪瓦尼体和加利迪瓦尼体、卢格阿体。文字的写法和组合极其多样, 每一个单字, 每一个词组, 每一个句子都有其独特的位置和写法, 字与字之间的结合, 位置和整体构成, 配合上书写时每个笔画的位置、粗细程度, 都是很有讲究的, 而其中也体现出了很多的和汉语文字书法类似的地方。而且回族文字的书写方式也不是毛笔, 都是使用硬笔, 例如:木板, 竹条笔, 麻杆笔, 草茎笔, 基本上都是就地取材。每一笔的长短, 曲直控制的非常到位, 运笔上也是自然得体, 而且每一笔都有一个上提下勾的形式, 这在回族的字体中经常见到。在整幅作品中每一笔的轻重缓急都配合的很到位, 排列方式也是整齐划一, 充分体现了回族文化的特点。

二、回族装饰元素在食品包装上的应用研究

回族文化作为我国众多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瑰宝, 其民族文化元素被广泛地应用于我国清真产品、服饰、建筑设计等领域。当前, 清真已经成为回族的一个代表记号, 清真食品, 原本是回族人民自己的饮食风格, 但因为其独特的特点随着文化传播广为人知, 已经成为了一种标志, 而这些特点都能直观的体现在产品包装上。通过对回族文化和包装的研究, 梳理包装设计性的概念, 从而建立即可行性大又精美实用的理论平台。

1、回族装饰元素在食品包装现状分析

当前, 回族食品生产厂家很多, 造就的清真品牌也很多, 在包装方式上来说, 很多都拥有着回族特点, 例如使用回民文字、图样、色泽等。这样做不但是标志出了产品的特殊性, 也用这种方式增加了更多的回族购买者, 达到目的。例如, 在清真食品“禹大姐”安徽特产的包装设计中, 就融入了很多的回族元素。首先是整体颜色, 突出以绿色为主, 体现了回族对绿色的喜好;二是在包装边框设计上, 突出花纹循环设计;三是底纹以花纹为主, 且枝繁叶茂, 展示了典型的回族文化特点;四是拱形清真寺的图案;五是男女广告人物的服饰, 男子的衣褂、圆顶小白帽、女子的绿色头饰等, 都是回族传统服饰。以上方面不断突出和展示回族文化,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让人第一眼就能认出其是清真食品。再比如, 在“清真牛肉干”的包装设计中, 回族元素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首先在映入眼帘的主图上, 清真寺房顶的特有拱形构造加上回族经文的配合使消费者立刻识别出是回族的产品, 二是标志设计上再次运用到清真寺房顶的特有拱形构造, 体现了回族的文化, 三是边框设计上回族装饰性花纹进行压边, 在整体上进行了装饰, 四是主图附近将回族经文做了发光式效果, 将回族的文化充分融入其中。

2、回族装饰元素在食品包装创新应用

回族装饰元素极具特色, 而在包装设计中主要是提取到了回族元素中的纹理样式和回族的色彩特点, 并融合现代的包装风格, 既能体现民俗, 也能适应时代。包装设计应该具有精准的市场定位, 材料、功能、结构、色彩、应该与市场需求和经济相结合。

首先是要保证包装的大方时尚, 当然这并不是说包装就单单写上名称就可以了, 而是要将独特的回族文化体现在包装之中, 从古老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结合当前世界发展, 以市场为导向, 走出国门, 打造出拥有独特回族文明的包装设计。

其次是要把相关元素简约化, 不能死板的照搬伊斯兰教风格, 那样的话除了伊斯兰教穆斯林, 其他人并不会感到触动, 只会感觉不适应, 在实际设计中, 要充分理解、概括伊斯兰文明特色, 从中获得特殊的组成部分, 并加以抽象、组合, 使人更易产生认同感, 在色彩的搭配上, 也不能固执的只用黑白绿色, 而是要在不破坏伊斯兰风格的前提下, 加以调和。回族人民最喜欢的颜色是白黑绿色, 有时也掺杂蓝红黄色, 基于以上特点, 在对清真食品进行包装设计时, 也要加以考虑, 如此才能符合民族特色。而颜色是一个设计最吸引人的地方, 是设计最重要的地方, 颜色并不是为了填充包装而设计的, 其最重要的作用是紧抓消费者的心理, 向其传达设计者想要传达到的信息。食品包装一般采取扁平化设计, 包装扁平化设计同样需要以设计对象的内容和特征作为色彩设计的前提和基础, 同时突出色彩的内涵, 以单色调为主, 尤以纯色和二次色使用最为广泛, 在本文中还需要强调一点, 扁平化设计的独特之处在于不对色彩进行淡化处理。

三、结论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旅游, 从而旅游逐步变成人们现代的经济活动和休闲方式。随着旅游市场的逐渐火爆, 又催生出了地方特色产业, 并使这一市场不断增加。于是包装成了消费者衡量商品的标准。特色产品包装设计作为典型的文化视觉表现形式, 它与民族历史文化元素有千丝万缕联系。

回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 也有其大大小小的分居地, 最大的宁夏回族自治区, 小的大厂回族自治区等等, 在这些自治区中处处都在体现着回族的文化, 人们的衣食住行把回族文化表现阿淋漓尽致。旅游者来此除了参观体验回族的特色文化以外, 在临走时还会购买特产, 纪念品等等, 因此该产品的包装就占有很大的形象分, 既要符合包装的设计规格, 同时还要把回族的特色文化宣传到位, 最后还要融入时代感, 让消费者更进一步了解到现代的回族文化。

摘要:作为我国众多民族中的一员, 回族拥有自己独特的信仰——伊斯兰教。古尔邦节的文化也是独树一帜, 有自己的特色。回族文化的影响不单单在伊斯兰教信仰者心中起到作用, 它的传达方式也日趋多样化。因此回族食品的包装设计, 也要与时俱进的。从产品包装的外部设计到回族文化的融入, 都要体现出时尚、个性。从普通的包装设计到融入回族的特色文化后的创新, 使产品的包装形式、色彩、材料进一步得到了创新, 同时也把回族的文化进行了宣传。

上一篇:县级建设项目环境监管论文范文下一篇:区域经济发展地域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