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地域文化论文范文

2024-03-14

区域经济发展地域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作者简介:覃志立(1992-),男,汉,四川南充人,四川省委党校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金融。

摘要:在我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四川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包容性增长道路就显得尤为迫切。而文化创意产业在拓展产业消费空间、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等方面的贡献日益显著,已成为推动四川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本文从四川文化创意产业整体运行状况入手,通过建立文化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计量模型,提出四川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建议,旨在引导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协调发展。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实证分析;政策建议

近年来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理论以及实践的不断发展,其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Richard Florida(2002)提出了“3T”(Talent、Technology和Tolerance)理论,指出了区域环境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厉无畏(2006)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在属性是创意资本,而创意资本又是其形成和发展的微观基础;辜胜阻(2010)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改变了传统制造业发展模式,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1]。为此,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四川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对于推动四川经济转型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四川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四川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各县(市、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均衡。2014年10月,四川第一次就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出台了系统性文件,即《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4-2020年)》,明确了主要任务并给出了时间表。当前四川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新兴产业的一大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当前四川正处于一个经济消费升级的重要阶段,逐步由实物消费向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转变,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将有一个十分广阔的空间。四川文化创意产业单位数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员数不断增加,产业发展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06年,四川文化创意产业单位数为4088家,吸纳就业人员数16006个,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56.6亿元。到2013年,四川文化创意产业单位数为5239家,吸纳就业人员数20325个,文化产业增加值为452亿元。8年间,四川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增长了295.4亿元,平均年增长49.2亿元(见下图)。

(注:这里的文化创意产业单位主要包括文化站、文化艺术和文物事业机构)

(二)文化创意产业组织多元化。近年来,随着四川文化创意产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文化产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民营资本投入到文化创意产业的表现比较活跃,开始涌现出大量的民营文化创意产业,并且规模不断扩大,具有灵活化、个体化、小型化等特点。此外,以资本或产业链为纽带的企业集团化或企业联盟的趋势愈加明显。

(三)文化创意产业的区域文化特征愈加被重视。近年来,四川各级政府实施了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战略。尤其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它们的文化消费刚刚起步,由于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区域性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当地政府利用颇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并借助现代传媒手段,打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开发了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地区之间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差距[2]。

(四)形成一批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当前四川出现了若干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如安仁(中国)博物馆小镇、成都锦江区红星路35号等文化创意产业园。这些产业园区呈现出数量多、速度快、投资主体多元化以及中小型民营企业为园区主体的发展特点,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而高度集群化。

(五)文化创意产品对外贸易额不断扩大。在今年的政府报告中提到“拓展中外人文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这就需要加快文化创意产品的出口贸易。以四川自贡为例,自贡通过宣传引导、培育孵化、搭建平台、扶持龙头等系列措施,加快了省级服务贸易特色基地——自贡彩灯文化出口基地建设步伐,2014年累计实现对外文化贸易总额1214万美元,产品出口覆盖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对外文化贸易快速发展。

二、四川文化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选取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

为了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需要构建两者之间的实证模型。其中,Y、X1、X2、X3、X4、X3′分别代表四川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总值、第二产业总值、第三产业总值、文化产业增加值以及剔除文化产业增加值的第三产业总值。由于四川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数据比较难找,这里用文化产业的相关数据来替代,笔者认为这并不会影响分析的结果,数据均来源于四川统计年鉴。

(二)建立回归方程

建立以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Y=β0+β1㏑X1+β2㏑X2+β3㏑X3′+β4㏑X4+υI

模型中,分别对上述变量取自然对数,㏑Y表示四川地区GDP增长率;㏑X1表示第一产业增长率;㏑X2表示第二产业增长率;㏑X3′表示剔除文化创意产业之外的第三产业增长率;㏑X4表示文化创意产业增加率。为了初步分析这一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对四川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利用Eviews7.2软件对相关数据做OLS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Y=1.0148+0.1756㏑X1+0.4637㏑X2+0.3572㏑X3′+0.0121㏑X4(方程1)

(0.1189) (0.0306) (0.0332) (0.0317) (0.0048)

t=(8.5325) (5.7395) (13.9757) (11.2493) (3.5099)

R2=0.999982 F=40895.68

从回归方程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给定显著性水平?=0.05下,所有变量的估计值均显著,各拟合优度值非常接近1,说明回归方程拟合得较好。此外,为了从另一个侧面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对四川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两个回归方程来进行分析和说明。

㏑Y=0.7892+0.2322㏑X1+0.4070㏑X2+0.3986㏑X3′(方程2)

(0.1188) (0.0315) (0.0371) (0.0414)

t=(6.6452) (7.3655) (10.9789) (9.6379) R2=0.999943 F=23452.49

㏑Y=0.9794+0.1680㏑X1+0.4707㏑X2+0.3667㏑X3(方程3)

(0.0641) (0.0189) (0.0184) (0.0222)

t=(15.2672) (8.8616) (25.6133) (16.5343) R2=0.99998 F=67144.21

在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下,回归方程2、3的所有变量估计值均显著,各拟合优度值非常接近1,说明回归方程拟合得较好。

(三)模型分析的应用

如回归方程1的结果所示,㏑X3′的系数为0.3572,这表明剔除文化创意产业之外的第三产业产值增长1%会引起四川GDP出现0.3572%的增长变化;而㏑X4系数为0.0121,表示文化创意产业增长1%时,四川GDP会出现0.0121%的增长变化。可见四川除文化创意产业之外的第三产业虽然取得较大发展,但其发展水平并不是很高。再将回归方程2、3的结果相比较。㏑X3的系数为0.3667,㏑X3′的系数为0.3986,这表明第三产业对四川经济增长的贡献更高,而㏑X3与㏑X3′的系数之差仅为0.0319,以及回归方程1中㏑X4的系数为0.0121,这既说明回归方程存在一定的序列自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文化创意产业对相关产业具有溢出和放大效应[3]。可见文化创意产业对四川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三、推动四川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现状与模型分析,可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繁荣,有着明显的正外部性,对于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促进四川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一)健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1.提供组织保障,做好产业引导

与四川其他产业一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支持。四川各级政府可以组建推进机构,成立文化创意发展专项小组,由省市县联动,各部门合力,共同搭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平台[4]。文化创意发展专项小组主要负责管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事务,比如做好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划、产业布局、重点建设项目等,并设立具体的目标、步骤和措施,充分发挥政府对其政策引导作用,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2.增加财政支持,加大税收优惠

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四川各级政府应对其给予政策倾斜和扶持,尤其是财政税收方面的倾斜和扶持。比如制定文化创意产业专项基金,包括各种创意投资、文化创新等基金项目,用于对重点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和重点文化企业的发展[5]。同时可以参照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帮扶政策,通过对认定的文化创意类企业给予财政补贴,并通过差别税收、出口退税等方式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积极参与到文化创新领域。

3.鼓励和引导公众文化消费需求

当前消费已进入个性化、多样化新阶段,文化消费亦是如此。为进一步有意识地引导公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各级政府应创新消费服务机制,联合文化企业、消费者协会和大众媒体等开展文化创意社区活动,通过媒体宣传、文化创意活动比赛以及社会文化展演活动等方式将文化、艺术、设计等融入到大众的生活中,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对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

(二)营造保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法律环境

1.营造保护知识产权文化的良好氛围

一方面,各级政府应积极做好知识产权宣传工作,构建舆论宣传平台,拓宽舆论宣传渠道,比如以通俗易懂的标语、广告宣传片等方式来加大知识产权的社会宣传力度,在群众中深度普及知识产权知识[6];另一方面,要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加强保护文化产权的法律意识。提高企业文化水平是从根本上遏制知识产权侵权现象的发生,让员工自觉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与重视。

2.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产权的立法规范

与传统产业不同,文化创意的过程及成果很多都与知识产权有关,因此,应当给文化创意产业插上“法律保护翅”和“法律导航翅”,以保证其正确的发展方向和效果。尽管我国目前制定有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但这些法律法规不能涵盖其所有内容。因此,四川应健全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机制,探索在文化创意产业聚集核心区域设立知识产权巡回法庭,以知识产权联席会议为平台,加强与工商、质检等职能部门的定期沟通与协调;以司法公开促知识产权保护,增强企业及社会公众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同。

3.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

任何完善的制度如果不能正确的执法将失去意义。知识产权行政部门应当尽快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加强知识产权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监控系统,联合专门知识产权机构和广大的社会力量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以保障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文化创意纠纷中构成刑事犯罪的案件,通过刑事责任的追究真正提高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民事案件中侵权赔偿数额的确定能够全面、充分地弥补权利人因侵权受到的损失,提高侵权者的违法成本[7]。

(三)注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

1.加强高校创意人才的培养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最关键的资本就是人力资本,而高校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上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四川各地的高等院校应开设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专业或者专门设立文化创意学院,课程的学习内容应包括各地的人文历史资源、城市特点、各地人民的需求状况等[8]。同时政府应加强高校、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建立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专门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文化创意人才。

2.营造吸引、留住创意人才的良好环境

文化创意人才的引进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四川各级政府应运用好政策导向,制定引导性的人才入川政策,对文化创意企业引进的国内外优秀创意人才,应给予经费、立项资助等方面的支持,以吸引各类创意人才在四川激荡聪明才智。同时应完善文化创意人才建设,做好对创意人才的认证工作,并制定激励创意人才发展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相关企业和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8]。

3.完善文化创意产业人员的在职培训机制

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人员的短期培训和在职教育,深入挖掘现有的省内文化创意人才资源。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两条腿走路”,将教育培训与岗位实践结合起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意人才。同时应加强与国内外发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经验的交流与学习,比如可以邀请国内外专家和学者来四川讲学,也可选派省内的优秀人才出国进修。

(四)探索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

1.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为了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能力,四川应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当地的历史、地理、人文等资源要素,要以“创意+”的思维,大力培育文化创意产业的龙头企业并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影响力强的融合发展城市、集聚区和新型城镇,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和产业园区的聚集效应,为四川“转型升级、美丽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培育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品牌

四川应加强对地方历史和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的整理、挖掘、包装、升华,将创意理念打造成具体项目,以独特的创意设计和文化体验来满足公众需求,重点开发熊猫文化、古蜀文明、美食文化等系列文化旅游产品,打造大九寨、大峨眉等旅游品牌。在塑造新品牌的过程中,要合理参考和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的经验模式,并注意借助媒体、文化活动等有效方式加快打造地方文化产业航母。

3.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

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对提高四川文化的软实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意义重大。从四川实际情况出发,着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应把握以下方面:一是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和路径。健全完善文化贸易扶持支撑体系,在四川现有保税园区构建文化保税区,探索建立文化产业国际合作试验区;二是加强文化产品国际化的价值重塑与升级。着力推进民族区域传统文化与现代国际文化消费市场接轨,并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进一步激发外向型经济活力。(作者单位: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参考文献:

[1]郑耀宗.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研究[J].上海经济.2015(21):21-26.

[2]李月敏,田新霞.文化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机制研究[J].河北企业.2013(11):50-52.

[3]乐芝芝.文化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研究:以江西省为例[D].江西:南昌大学.2011:1-48.

[4]王洁.贵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探析[D].贵州:贵州财经大学.2013:1-57.

[5]王童彦.政采如何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融合[N].中国政府采购报.2014-02-13(001).

[6]张文山,王华彪.挖掘利用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河北省县域文化创意产业增长极[J].品牌.2015(2):12.

[7]Christiaan De Beukelaer.Cultural Policy:management,value and modernity in the creative industries[J].Cultural Trends.2015,24(1):95-97.

[8]蒋建平.区域经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以河南省驻马店市为例[J].天中学刊.2014(4):67-70.

区域经济发展地域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全球化语境下,地处中国北疆的内蒙古也不可避免受其影响。审视内蒙古地域建筑文化发展现状的同时,深入剖析其衰落原因,呼吁在经济现代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深入地认识、整理和重构内蒙古地域建筑文化。

关键词:全球化;内蒙古;地域建筑文化

Key words:Globalization;Inner Mongoli;Regional Architectural Culture

1 引言:全球化及其特征

全球化(globalization)这一概念始于国际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现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全球化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讲,从物质形态看,全球化是指货物与资本的越境流动,经历了跨国化、局部的国际化以及全球化这几个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出现了相应的地区性、国际性的经济管理组织与经济实体,以及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精神力量的跨国交流、碰撞、冲突与融合。

总的来看,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全球化”可概括为科技、经济、政治、法治、管理、组织、文化、思想观念、人际交往、国际关系十个方面的汇聚融合。

2 全球化对地域建筑文化的影响

在建筑领域,全球化带来了最新的建筑技术、建筑材料以及先锋的理念、时髦的建筑语汇,使建筑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与此同时,全球化也对全球每个角落的地域建筑文化产生了不同程度地同化,这种同化作用有时对于地域建筑文化是毁灭性的打击。

“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带来了人与传统地域空间的分离,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逐渐衰微、消失;城市和建筑物的标准化和商品化致使建筑特色逐渐隐退。建筑文化和城市文化出现趋同现象和特色危机。由于建筑形式的精神意义植根于文化传统,这势必导致建筑魂的失落。”[1]在全球化语境下,建筑师如何应对这些存在于全球和地方的变化?建筑创作受地方传统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有多大?这些是对全球建筑师所提出的共同问题。

由于地域建筑文化根植于特定地域和文化,是生活方式、文化背景和自然条件、气候条件长期作用形成的居住生活模式,面对全球化的冲击,大多数地域建筑文化仍然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而且,在与全球化广泛的斗争过程中,地域建筑文化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更新和发展,异化着全球化。实质上,正是这种全球化同化地域建筑文化与地域建筑文化异化全球化的有机统一过程,构成了当今建筑发展的主题。所以,全球建筑师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地域建筑文化,把弘扬地域建筑文化作为对抗全球化的有力武器。

1999年于北京召开的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大会通过了吴良镛先生起草的《北京宪章》,《北京宪章》对于21世纪的建筑发展方向起到了指导作用。“在经济大潮、国际建筑文洪流的冲击与交融之中,呼吁捍卫自己的文化,发挥自己的文化特色的声音日益高涨。”[2]随着世界文化多元化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建筑师将更多的目光关注与不同地域的建筑保护、继承与发展。建筑的地域性、民族性以及建筑创作中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问题已经成为近年来建筑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内容。《北京宪章》更加明确了全球化背景下,建筑师的地域化、民族性的创作和研究方向。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国一方面实现了经济的巨大进步和繁荣,并带动了建筑业的大发展;另一方面,全球化也导致了新时期欣欣向荣的建筑市场面临地域文化的失落所导致的建筑文化的严重危机。吴良镛先生对此不无忧虑地指出:“繁荣的建筑市场中的设计竞赛,广义地看,是科学技术与经济实力的竞争,也是地域文化的竞争。一般说来,科学技术与经济竞争的目标和要求较为明显,‘指标’具体,而建筑文化的竞争、设计艺术匠心的酝酿则较难捉摸,但非常重要。……有人说21世纪竞争将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对建筑来说,颇为确切。中国建筑师理应熟悉本土文化,才能够赢得这方面的竞争……”[3]

第四届“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新疆设计研究院王小东先生在其获奖感言中指出:“在西部的建筑师同样会遇到全球化与本土化,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统一性与差异性,确定与模糊,整体与个体,碰撞与吸收,建筑与非建筑等在当代建筑创作领引人思索的诸方面的问题”。[4]作为立足少数民族地区的建筑师王小东传达出一个信息——地域文化、本土文化和全球化并存、碰撞并吸收其时代精神重生已获得了建筑界的认可。了解建筑文化的真实含义,尊重人、尊重社会、尊重环境、尊重历史,具有高水平的建筑文化鉴赏力成为对一个建筑师的基本要求。

3 迷失的内蒙古地域建筑文化

全球化的影响无处不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内蒙古地区也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雷姆·库哈斯曾概括说:“亚洲等大陆渴望拥有广普城市,它是完全‘人工化’的,就像好莱坞摄影棚一样,每周一清晨都焕然一新”[5],快速发展的中国沿海地区亦然,身处中国北疆的内蒙古亦然。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内蒙古地区和其他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的地区一样,急于“追赶”发达地区。在追求改革发展的名义下,渐渐抛弃自己原有的地域建筑文化。内蒙古在历史长河中积淀而成的深厚而独特地域建筑文化渐渐迷失在快速发展的滚滚洪流之中,结果正如艺术家陈丹青所言:“几代人的历史失忆造成的文化失语,导致当代城市建筑风格冲突、历史冲突、文化冲突中呈现出一派行政景观。甚至这种政府主导的建设行为一度接近疯狂的地步。”

2005年5月17日,是一个值得被历史铭记的时间。正是在这一天,随着一声巨响,刚建成四年的呼和浩特市公安局11层指挥大楼瞬间灰飞烟灭。这次爆炸当然不是恐怖袭击,而是政府主动拆除,规模之大被称为“西北第一爆”,其目的是给拟建的所谓169m高的“西北第一高楼”——金鹰CDB腾地方。富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疯狂的建设行为却是源于一个骗局。最终,“西北第一高楼”没有建立起来,这场闹剧以政府被骗巨资而骗子被绳之以法的结局草草收场。由“西北第一爆”,笔者联想起建筑史上另一个著名的爆炸——1972年7月15日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城帕鲁伊特·伊戈(Pruitl Lgoe)居住区的几栋楼被爆破拆除。[6]如果说詹克斯先生把其作为现代主义死亡的标志,笔者认为这“西北第一爆”也理应成为目前建设方式终结的标志。

2011年4月5日,美国《时代》周刊一篇题目为《鬼城》的文章把鄂尔多斯康巴什推向了中国城市建设的风口浪尖。这座一期工程方圆32km2的新城镇,目标是打造可容纳100万人的新城镇,並将它定位为鄂尔多斯的政治文化中心,总投资达50多亿元人民币。 作为可与成吉思汗的“恢弘皇城”媲美的公共建设工程,康巴什充斥着各式各样“舶来”的豪华建筑。但是,这座炫富式的城市群落从2004年建设至今,仅两万八千多人入住,甚至出现了“车头比人头多、街上的清洁工比行人多”的“鬼城”现象。当然,任何新建城市,如南昌的红谷滩新区、广州的天河区都是经过多年发展才演变成繁华都市,加之内蒙古地区本身地广人稀,康巴什“鬼城”的出现是暂时的也是必然的过程。

由康巴什“鬼城事件”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经济快速发展,疾风暴雨般的城市建设,各种文化和建筑思潮争相登陆所带来了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近五十年来,地区间的交流在不断增强,是本土建筑文化的视野也得到了拓展,这对内蒙古地区的进步和建筑文化的繁荣,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内蒙古地域建筑文化的自身的脆弱性及外来建筑文化的强势性,在交流中本土文化明显的处于劣势,面临着被完全同化的危险,少数地域建筑文化在保护和弘扬地域文化的旗号下,沦为了商业操控下城市建设的噱头(图1)。同时,外来的建筑文化若不尊重本土地域建筑文化,不能很好地与之融合,也不会被当地民众所认可,从而渐渐失去光泽,甚至枯萎死亡。

内蒙古是一片神奇的热土,在历史的长河中,多种文化的交融与共存孕育了深厚的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然而,在全球化语境下,内蒙古传统地域建筑文化在迷失中步入衰落,状况令人担忧,其直接原因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内蒙古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形成特定的文化语境,“在某种特定的文化语境中的建筑创作几乎等于严格的命题作文”[7],极大地增加了建筑创作的难度。而活跃于内蒙古建筑领域的大多数建筑师、规划师所接受的“标准化”、“模式化”的建筑教育,使他们缺乏对内蒙古各地地域建筑文化的深入了解,没有保护、弘扬地域建筑文化的意识。在实践中,往往体现为照搬或模仿外来建筑形式的能力有余而挖掘本土地域建筑文化潜力的能力不足。各种所谓“追赶世界水平”的尝试更加剧了本土地域文化的衰落(图2) 。

其次,在内蒙古城市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中,陈旧简陋的密集老城区与高楼林立、马路宽阔的新城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图3) 。这种对比也进一步强化了公众、政府和建筑师、规划师普遍轻视本土地域建筑文化的思想。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他们习以为常的对有着深厚内涵和广泛影响的本土地域建筑文化视而不见。“全盘否定”和“彻底重建”的论调日渐高涨,在这种形势下,客观真实的延续地方建筑文化和深入具体的挖掘民族建筑文化的声音日渐衰弱(图4,图5)。

第三,对内蒙古地域建筑文化研究长期滞后,导致建筑师、规划师在继承和发展地域建筑文化的实践中无据可依。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由于历史环境和研究条件的限制,几十年来未能系统地开展这项工作;另一方面,不少学术权威受到文化中心论的影响,始终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作为研究的重点地区,而对地处边疆,经济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研究,往往不够系统深入。正如北京大学副教授王昀所指出的:“对于中国来说,建筑本身是多样化的,不同的民族对于建筑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所以形成的形式也是不一样的,它是丰富多彩的东西。而我们现在把建筑变成了一个好像有正确道路的事,这太确定了。”[8]现在,这一趋势还在延续、扩展,它的影响已波及内蒙古地区建筑文化的方方面面。

4 结语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内蒙古正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建设高潮。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一方面是成片的历史街区被彻底拆除,为一幢幢不伦不类的仿古建筑或 “舶来建筑”取而代之;另一方面,“地域建筑文化符号”的随意拼贴已到泛滥的地步,却鲜有能够体现地域特色的新建筑问世(图6,图7)。面对地域建筑文化发展的困境,作为活跃于内蒙古地区的建筑师的代表人物——内蒙古工业大学的张鹏举教授深深地体会到由建筑师和公众不同程度的“集体失忆”引发的“文化危机”所导致的尴尬后果,深刻地指出:“历史上,内蒙古地区建筑、城市、文化的关系是有机的、统一的和互依互存的。内蒙古地区传统建筑中所体现出有关‘场所感’、‘全面可持续发展性’、‘以文化为中心的城市发展’,以及他们背后的游牧文化的深层内涵,都是等待我们去继承和发展的传统文化,也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当代某些重要问题的可依之据。”[9]

在经济现代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深入的认识、整理和重构内蒙古地域建筑文化,是一项意义重大且十分紧迫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陈凯峰.建筑文化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6:1-14.

[2] 吴良镛.国际建协《北京宪章》——建筑学的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3.

[3] 吴良镛.《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总序(一)——论中国建筑文化的研究与创造[J].华中建筑,2002(6):1.

[4] 王小东.第四届梁思成奖获奖感言[J].建筑学报,2007(3):2.

[5] [荷]雷姆·库哈斯.广普城市[J].王群,译.世界建筑,2003(2):64-68.

[6] [英]查尔斯·詹克斯.后现代建筑语言[M].李大夏,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4.

[7] 佚名.当代西部城市与建筑论坛[J].时代建筑,2006(4):78-85.

[8] 朱雷,臧峰.差异性的建筑教育对非工科院校建筑学院的访谈[J].时代建筑,2007(3):40.

[9] 杨永生,王莉慧.建筑百家谈古论今:地域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36.

责任编辑:于向凤

区域经济发展地域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如果一种符号是从外界引进的,而不是被引导到原始的活动中去……便是一种空洞的纯粹的符号,它是僵死的和贫乏的东西。”“创造的教育是以生活为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可求到的教育”

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地域文化是某一地域的人们在和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形成的,一个人在既定的地域文化中生活久了,他的身心和周围的一草一木、周围人们的一言一行会达成默契,他身上也会不自觉的现出种种的文化烙印,体现某种地域文化性格特征。比如一个生活在吴地的人虽然依靠现代科技可以体验大江南北的风土人情,但这毕竟只是外在的临时参观欣赏;而他与吴文化之间却是水乳交融难以分离的,他的生活本身就是吴文化的本体所在,他要借助这个文化场维护自己的生存,他就不只是观赏者,更是实践者和创造者。唯有在教学中引入地域文化,让学生与自己的生活相通,与自己所在的地域文化对话,才能让学生看到教学内容对于自己生活的有机联系,消除学生与课程之间的对立激发其学习动力,才会有个性的发展并进发创造的灵感。

长久以来温润秀美的自然环境、富庶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相对安定和平的社会政治环境,使现今太湖吴地呈现出一派和谐、宁静的气象,历经3000年沧桑历史积淀的吴文化,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物态文化:吴地水城、运河驿站、水乡古镇、江南民居、水乡古桥……与方言曲艺、园林书画及日常生活等因素相互交融下,呈现出婉约、含蓄、内敛,精致、风雅等特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物育一方情,吴文化的特征刚好与中国古诗词的文化意蕴相融,本人据吴地师生教学实践以吴文化为例探讨地域文化与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整合之策。

一、地域风物与古典诗意的交汇

纵横交错的水港,河街相邻的老街,粉墙黛瓦的古宅,古朴幽远的小巷,精致典雅的园林,沧桑的牌坊老井,遍布的寺庙庵堂……这一切赋予江南浓郁而独特的古风情韵。姣好的容颜、欸乃的桨声、柔滑的蚕丝、醉人的吴语……“小桥流水人家”江南水乡的意象组构着闲适、淡远的诗意生活,处处给人以感官上的宁静,心灵上的慰藉。

察地域风物以见象。诗人的才能就是去寻找并发现情感的同构物、对应物。自然中的物象虽只在不同环境、不同季节表现不同的生长姿态,但是诗人以目观之、以情渗之,将其成为内心抽象情感志趣的代言,物象不同的表现姿态也就成了诗人不同情感志趣形象的物化表现。古诗词教学中在引导学生调动感官感知物象具体形态时,引入能触动他心灵的那些和他们自幼看见的、听到的、闻到的、触摸的周遭环境息息相关风物,让其深入生活的细节之处体味出诗人蕴于其中的情感因素。如李商隐的诗歌素以寄情深微,意蕴幽隐,朦胧婉曲著称,在教学其《无题》鉴赏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时,要感受蕴含其中的眷恋缠绵、炽热浓郁、焦灼苦闷、坚贞不渝的儿女至情,非细嚼“春蚕”“蜡炬”两意象不可得。吴地本就是蚕桑之乡,吴江盛泽又素有“绸都”之称,乡间几乎各家都养蚕,“春蚕”的形象本融合在学生自身真切的日常生活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从审美的角度审读这一细读物象,让学生联想比对中悟得这一妙句。“丝”谐音“思”蚕丝即是“情思”,由蚕丝莹白绵长重重缠绕可想见情思真挚缠绵无限眷恋,春蚕作茧自缚可想见诗人自困情网自苦自乐,蚕丝到死方尽可想见情思热烈执着至死方休,在意象的特征的多角度观照中让学生真正体味出诗人那份浓烈又痛苦,无望又无悔的至情。这仅仅比对南朝乐府西曲歌《作蚕丝》:“春蚕不应老(不应,这里是“不顾”的意思),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的造意更能贴近作者复杂的心理状态。另外通过园林古宅幽幽解“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的幽深阻隔,通过春江水涨滔滔解“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的绵长无尽,通过江南美女温婉解“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的闲逸生活……均是水到渠成,自然不过的。

借地域风光以悟境。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意与境谐”的艺术境界。意象的解读只是读诗的基础,意境感悟才能品出诗美和意蕴。地域风物、山水风光是学生举手可触、举目可见的,引入生活情境想象构建文本情境相对要容易多了。古诗词课堂带领学生神游吴地山水人文,让古诗词教学超越文本、课堂延展到地域物质、精神文化场中,提升其鉴赏古诗词和感受地域文化创造地域文化的能力。如在教学南唐词人冯延巳的《鹊踏枝》,体会“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一句的优美意境时,可调动学生联想生活中那暮色深沉风急人初静,伫立小桥对新月的情境去感受诗人在凄冷孤寂之境中婉曲传达的迷离恍惚又沉重绵远的闲愁。本词那忘不掉、拂不去、摆不脱、斩不断悠长不绝的情思正与江南独有的烟雨迷离柳絮纷飞的景象切合,又与江南人独有的含蓄闲雅之风相应,极易引起吴地学生的内心深处的共鸣。“一条曲折的小巷竟然变化无穷,表里不同,栉比鳞次的房屋分隔着陆与水,静与动。一面是人间的苦乐和喧嚷,一面是波影与月光。还有那低沉回荡夜磐声,似乎要把人间的一切都遗忘。”这苏州的市井风貌可能是学生早晚上学下学行过的这与姜夔《扬州慢》中所绘扬州二十四桥昔日胜景又是何其相似,只要稍加点拨“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即现眼前。游太湖三山感“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的赞叹,走暮春姑苏横塘路感“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惆怅,如此在地域风光风情中唤醒学生身上的地域文化性格去感悟诗词意境,方得其中真味。

二、风俗名人于古诗教学的援引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中一朵奇葩,其中自然涉及传统文化中的很多元素如传统佳节风俗礼仪等等,很多极具地域色彩的风俗承袭千年而今依然是人们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风景。于一方风俗的饮食游乐祭奠中发怀古幽情,走近古人当年的生活情境,感悟诗人在佳节际遇中对生命的体悟。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将课堂延伸至生活,让学生在游吴江同里元宵灯会中感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让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欣喜,在端午节吃“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清贫,半世煎熬”的粽子时感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忠直不屈,在姑苏冬至夜亲友齐聚团圆祭祖,围坐闲谈敬酒美餐时感受白居易“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者远行人”的孤寂。

引名人轶事以激趣。高中生对古诗词鉴赏兴趣普遍不高,而文学鉴赏是一种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脱离了鉴赏者的感觉和情感投入不能称为文学鉴赏。生于斯长于斯,乡土情结就在不觉中烙在心头。在古诗词教学中,援引也是在这熟悉的山水中亭台下历史中消逝了的名人轶事,带领学生穿越时空的阻隔走入诗词之境,可以激发其对古人生活情趣、思想情感等的探寻,点燃学生的心灵方可照亮整个文学鉴赏活动。如在教学姜夔的《扬州慢》介绍姜夔通晓乐律时可援引苏州石湖老人范成大爱其才赠以色艺双全的小红的故事。因谱二曲而得一美人,学生方折服于他的才华,明《扬州慢》小序中所言“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之意。鉴赏“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时,再引姜夔与小红的故事,昔日过松陵垂虹桥姜夔吹箫小红轻唱,“自琢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过垂虹》)行过人生美妙的一段旅程。五年后姜夔独自再过垂虹桥写下“酒醒波远,正凝想、明素袜。如今安在,唯有阑干,伴人一霎。”(《庆宫春》)让学生在熟悉的垂虹桥边真实的生命故事中感叹“物是人非”之悲慨,理解“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的深意。联系地方名胜,巧借名人故事,让学生在可触可感的地域文化中融合古诗词中的文化因素进而深入鉴赏古诗词。援名人风采以明旨。地域文化中的志士文人是百姓喜闻乐道的,也是学生易亲近观照的。古诗词传情常喜用典故,典雅风趣含蓄有致同时也给学生解读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地方的名人学生相对要更关注,引名人风采解析典故更易明诗文要旨。如教学赵嘏的《长安晚秋》分析“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时,细说西晋时吴郡人张翰(字季鹰)在洛,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莼菜羹、鲈鱼脍,竟然辞官回乡的历史佳话,吴江古名“鲈乡”,“莼鲈之思”于故乡特色美味中寄托乡思深情对于自幼饱尝莼菜羹、鲈鱼脍的吴江学子去假想漂泊异地饭食不合胃口而格外思家的情感就不难体悟诗中所传“昨夜秋风又起,扁舟谁赋归欤”的羁旅思归之心。再如鉴赏唐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尾联“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时明范蠡助勾践兴越灭吴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穿一袭白衣与西施西出姑苏,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的故事,吴江震泽思范桥相传就是范蠡携西施出游的渡口,动人的故事溶入在千年的吴门烟水,让学生在太湖的烟波浩渺中感弃富贵名利泛舟湖光山色的隐逸情怀,亦以明杜牧厌倦官场意图纵情山水的逍遥之念。

三、方言音韵与诗歌吟诵的整合

吴方言历史悠久,语音保留了更多的古音因素,在词汇和语法上也有许多特殊之处,与北方方言有很大差别,北方语音较“阳刚”,吴语则婉转、清脆,吴语特有的轻快、细腻、圆润加上活泼的音韵会增加诗词吟诵中的地方风味和特殊的语言美。

依方言语音以析韵。古今语音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使用的普通话已经没有了入声字,过去很多的入声字在普通话里面已经读成平声了,如果用普通话读古人的诗,有些诗词的平仄、音韵就会觉得很别扭,不协韵。而古人作诗是比较讲究格律章法的,如果用普通话朗诵再做晦涩的文化常识解说,学生还是难有直观的感受;而如果在诵读中引入方言中存留古音的某些读法,则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既古诗词韵律的解读得到直观的呈现,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融合生活影响深刻,便于知识的迁移运用。比如在教学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讲到其音韵美时,四句一转韵,每韵自成段落,全诗九韵自然流转。“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几句中,“斜”为韵脚字,用普通话读成xie,则与“家”(jia)“花”(hua)不协。“斜”字古音中是个浊声母字,《广韵》的反切注音是“似嗟切”,在唐代应读为zia或者dzia,这与现在苏州的读法一致,方言读音就与“家”“花”协韵,听来悦耳了。

融方言音韵以吟咏。吴侬软语本身长短疾徐,轻快活泼,音调温软,细腻圆润,悦耳动听,常被称为“水磨腔调”。在某些古诗词(尤其是写闲情逸趣的小令或缠绵悱恻的婉约派词作)的吟诵中融入吴语似水一般柔婉的腔调,可谓是别具风味,将文人的曲径通幽的淡雅情趣和小儿女撩人的情思演绎得淋漓尽致。如教学晏几道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时,让清秀的江南女子用柔婉的吴语吟诵,那才子佳人你侬我侬的相思情韵已在方音吟咏中尽显,此亦颇有当年“二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之态。吴语中的依然保留了古音中的音调短促而急入声字,融方言入诗词诵读,析平仄,明音节顿挫,情感流转。如《登高》被古人称为七律压卷之作,仄起入韵式,律法森严,是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的典型代表。在教学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时要解开学生韵律上的困惑,只要引入方言读法即可,首联的“急”“白”均是入声,颈联“独”为入声,尾联“浊”也是入声,这些若用吴方言读急促之音十分鲜明,方言融入是学生亲近古音韵律,在音调由高亢浑阔转低沉凝重中将慷慨深沉到悲凉抑郁的情感尽显。

“对现实生活世界的遗忘是传统哲学的致命之处”,而今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极力扭转的教育界遗忘现实个体生活的弊病。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是开放的,它在呼唤语文教师把地域文化融入到教学中。学生在蕴含着浓厚历史积淀的地域文化场中从出生起就在他们生长的乡土风光、风俗人情中承袭着隐性遗传,完成特定的心理同构。多角度整合地域文化,丰富语文教学资源,拓展学生阅读视野,在古诗词教学中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课堂,让地域文化浸润古诗词课堂,让学生吸其文化精华后走向社会生活创地域文化,推动文化传承。

区域经济发展地域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街道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城市各大区块的骨架,同时也是一张名片,展示着城市的独特魅力。城市的独特魅力离不开地域文化,我们要利用现代文明技术,结合时代核心精神,在保持城市原有空间形态的基础上让地域文化的精髓与街道景观和谐共融,让城市街道景观更好地展示其独特的魅力。本文阐述地域性文化街道景观设计中的特点和优势,探究当前地域性文化在城市街道景观应用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景观设计;城市街道空间;地域文化

随着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科技、文化等迅猛发展,城市街道内容不断丰富,街道景观的功能也不断完善,街道景观成了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街道景观是城市聚居者感知城市形象环境最直接的途径,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地域文化元素创造性地表达城市街道景观,可以很好地体现城市文脉,提升城市景观价值。当前,地域特色被现代文化所取代,同质化现象严重[1]。为避免“千城一面”,城市街道景观设计要紧抓地域文化的特征和精髓,多元创新地应用地域文化。

1 地域文化概念

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来看,地域文化一般指特定区域内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区域的生态、民俗、习惯等文明表现[2],特征一般表现为区域性、人文性和综合性[3]。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逐渐统一的现代文化生存语境,地域文化以空前的差异性和交融性呈现在人们面前。

2 街道景观设计中应用地域文化的必要性

2.1 景观设计中应用地域文化的特点

在城市不断演变的过程中,景观与城市文化环境紧密结合,形成了城市景观空间地域文化特征[4]。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形成了地域性景观,其特点是保存了大量的物质形态文化景观和非物质形态传统习俗,是人类活动历史的纪录和文化传承的载体[5]。一般情况下,在景观设计中应用地域文化的主要表现是,利用地域文化的隐性特征和显性特征塑造景观,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通过景观的造型形式让人们直接感知地域文化的外在形象,通过对地域文化的深度萃取与应用,隐晦地向人们传达文化内涵。

2.2 街道景观设计中应用地域文化的优势

(1)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独一无二的印记[6]。城市文化体现着城市民众的价值取向、存在形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也让城市更具吸引力和创造力。而地域文化记录着区域内人类历史活动和文化传承情况,将无形的地域文化融入街道景观,可以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

(2)促进文脉传承。城市街道空间是城市民众生活的场所,建筑、路面、行道树、道路交通设施和街道小品等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将体现地域文化以及城市文化的元素融入街道景观,可以增强场地的氛围感,与城市民众产生情感共鸣,增强民众责任感,促进文脉传承。

(3)提供设计素材。地域文化是景观设计的重要源泉之一[7],设计师在进行街道景观设计时会了解城市的发展历史以及当地的文化遗产,通常会提取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元素,借助艺术化的手法对其中的精华进行凝练,形成新的图案。新图案不仅可以用于装饰城市街道景观,还可以用于街道相关文创产品设计以及其他方面,能够多维度、大范围地应用地域文化。同时,结合设计手法营造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空间语境[8]。

3 地域性文化在城市街道景观应用中的问题

現代城市街道景观建设已经意识到了地域文化的重要性,并且也开始将地域文化运用到街道景观中,但目前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第一,主次不分。在进行街道景观设计时设计师常常会分不清主次,忽略景观的实用性而过度考虑美观性或追求标新立异,使景观给人带来不舒适的感受或根本无法使用,导致设计失去意义。第二,地域文化脱离街道实体[9]。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社会的发展,城市也在不断更新升级,部分城市在进行更新升级时忽略了周边环境,大批量地进行建筑、景观改造,胡乱拆除一些具有地域性的传统建筑,过度追求现代化的摩天大楼,完全不考虑它与周边环境是否融洽,导致街道形态变得不完整,原有的良好景观被破坏。如果地域文化与自然景观结合得不够或者街道上承载地域文化的主体消失了,那么地域文化终将脱离街道实体。第三,城市特有风貌未能在现有街道景观中如实反映[10]。城市特有风貌的形成归功于当地独有的风俗习惯和精神文化的熏陶以及地域原生材料的物质文化垒砌,然而一些城市在进行街道景观建设时为简化设计工序或加快工期,忽视或直接放弃使用当地本土的原生材料,大量使用如混凝土、沥青等现代速成材料,导致地域感逐渐丧失,街道景观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城市风貌缺乏独特性。第四,设计人员水平不高。当前,景观设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专业能力相差很大,甚至很多街道景观设计并不是由专业人员设计完成的。

4 地域性文化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4.1 整体化设计街道景观,使其与周围环境融洽

城市街道景观建设要遵循整体性的设计原则,了解并分析城市或区块整体的建筑风格、色彩及空间规划等,根据城市的整体功能,从整体性出发,使地域文化与建筑、铺装、设施等保持高度一致。舍弃原有的地域文化“大杂烩”的展现形式,根据景观的区位、空间结构等条件因素,建立空间秩序,对街道空间进行层级分区,以时间、历史事件或其他要素为轴线展现地域性街道景观,让受众循序渐进地解读地域文化,逐步进入深层次的体验状态,从而产生愉悦感。需要注意的是,在融合地域性文化与建筑形态时,要使其与传统建筑文化相吻合,巧妙运用材料的材质与色彩搭配,赋予建筑特有的地域风格和色调;将地域文化的显性特征与隐性特征相结合,对街道景观进行细化处理,力求构建完整的城市形态;按照设计主题与功能,利用铺装表达街道景观,通过不同属性、色彩以及图案的相互搭配表现地域文化特征,释放文化内涵,提升景观价值。

4.2 慎重确定区域设计基调,将地域性要素落实在细节之中

中国城市历史文化悠久、地域文化资源丰富,设计师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确定城市文化属性,利用植物、设施等对街道景观中所包含的地域性文化进行意义阐释。在设计之初,分析城市的整体规划,结合周边环境特征,确定区域属性,对特定区域内的景观要素进行类别划分,发现区域内现实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度解析。理清文脉关系,平衡街道景观中的现代文化与地域文化,避免出现过度偏重一种文化而造成“头重脚轻”或对半平分两种文化而弱化文化特征的情况。针对特定需求和现有资源,确定地域文化主题,重视街道景观中地域文化的表达,通过多元化手法实现设计与现存条件之间的协调。将地域性设计元素落实在细节之中,使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塑造具备当地独特印记的城市街道,传递地域性文化的魅力。

4.3 保护、传承和发展原有文化景观,升华街道景观环境的意境

由于受到建筑材料的限制以及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很多独具地域性文化的传统建筑和景观正随着时间的流逝走向消亡,为保护城市文化历史,不让其流失,可以通过人工干预阻止其消亡。在现代城市景观建设中,可以通过历史性分析和走访实践调查等方式对特定区域内的街道景观进行归类。对于破损、地域文化淡薄、存在价值较弱的街道景观,可以通过修补、调和等方式将其进行转化升级,尽量使用原有材质,再辅之以现代材料,力争保留其原有特征。对于存在价值较高的街道景观予以充分的尊重和保护,并将其传承和发展下去。在传承中取其精华,在发展中推陈出新[11]。在传承和发展的同时,运用现代的观念将地域性文化和现代文化结合起来,处理好场所与人文、社会和自然等外部条件的联系,将地域性的文脉整理转化为可被人们感知的元素,利用地域文化元素升华景观环境的意境,展现具有当地独特风采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此外,景观设计还应蕴含时代精神[12]。

4.4 注重人性化设计,将景观实用性与美观性相结合,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人是街道空间的使用者和鉴赏者[13]。因此,街道景观建设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考虑人们生理层次和精神层次需求。在街道设计过程中应当重视对街道设施的建设,既要考虑各类人群的使用需求,包括老人、妇女、儿童和残障人士等,也要注重人的视觉审美需求,结合周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特征,优化景观色彩和造型。同时,要秉承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长远性地布局现代街道,结合人们的出行活动需求以及街道演变发展特征,合理预留出空间作为人的活动场地或者用以适应未来城市街道的更新升级。创新性地将现代可持续环保材料和本土资源材料有机结合,使用现代可持续环保材料,以实现长远使用的目的,选取当地的原有材料,以更好地体现地域性特点。结合地域文化特色,选取带有地域属性的本土植物进行搭配,表现植被的精神内涵,营造场地氛围感,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城市街道景观富于变化,空间环境满足行人的行为特征,城市也将充满人性化的魅力[14]。

4.5 创新运用地域文化元素,表现街道景观地域特征

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应用地域性文化,要反映出自然景观的地域性特点,寻求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共通性。深入解析地域文化,创新运用美学原则,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引领人们深度感知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从而增强其认同感和归属感。第一,研究与整理当地的历史文化脉络,撷取当地历史中的象征性元素、传统建筑或工艺品中的文化元素、传统纹样图案中的色彩搭配及象征元素;第二,通过抽象化、拆分组合、夸张变形等设计方法对元素符号进行转变;第三,因地制宜地将已转变的元素应用到街道景观中进行点题,通过对文化元素符号的象征与隐喻体现地域特征;第四,将当地特有的风俗文化融入街道空间,增强景观延续性[15]。

4.6 结合高新技术,增强街道景观的趣味性

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便利,也大大改变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同时也为地域文化融入街道景观提供了无限可能。例如,景观设计目前已经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的地域文化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以及关联性搜索,方便景观设计师更有效地进行利用。再比如街道空间中所设置的一些带有人工智能系统的交互装置小品和趣味雕塑能让人们与街道产生互动,增强人们出行时的参与感,让人们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形成关于特定街道特有的记忆。将地域文化融入街道景观时借助高新技术,不仅可以增强街道景观的文化性、时尚性和趣味性,还可以增强人们出行时的参与感,激发街道景观的生命力,增强城市的活跃性。

5 结语

在进行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时,创造性地利用现代技术和设计手法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其中,可以增强城市个性和可识别性,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还可以塑造一个有当地文化特色、景色秀丽的城市街道景观。

参考文献:

[1] 焦健,穆展羽.地域性文化在新旧城区街区景观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9):193-194.

[2] 王欢欢.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城镇街道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9.

[3] 廖嘉.梅山文化园黑茶文化建筑与环境设计的地域性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4.

[4] 宋妍.哈尔滨市道外区历史街区街道景观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0.

[5] 刘珂秀,刘滨谊.“景观记忆”在城市文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园林,2020,36(10):35-39.

[6] 陶鹏.文化是城市的灵魂[J].福建质量管理,2018(11):215.

[7] 周亦白.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滨水景观设计[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7.

[8] 徐悦,张磊.城市景观的文化价值与城市形象塑造[J].美术教育研究,2018(23):52-53.

[9] 蔡静,史正寅.城市景观设计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6):8769.

[10] 原鹏.唐山市唐丰路地域性景观更新设计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11] 宋佳.地域文化在城市街道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理论研究[D].济南:齐鲁工业大学,2014.

[12] 黄淇麟,祝遵凌.文化要素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设计,2019,32(7):54-55.

[13] 李桃桃.城市街道路面的视觉设计研究[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11.

[14] 曹烨.城市街道景观艺术空间浅析[J].中国报业,2018(20):12-13.

[15] 刘滨谊,郭璁.基于地域性景观意象的旅游体验行为环境构建浅论[J].经济研究导刊,2011(35):81-83.

作者简介:何融(1996—),女,江苏淮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区域经济发展地域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政策对艺术创作的高度重视,富有地域特色的新疆油画在中国油画发展過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新疆女性油画家在油画创作过程中具有独特的风格,为新疆油画的创作发展提供了更多角度与研究视域。文章从新疆女性油画家的艺术创作入手,从个体的艺术作品与艺术经历中分析新疆女性的创作视角与绘画特征,进而对新疆女性油画家的内在情感表达进行研究,充分剖析新疆女性油画家艺术风格的呈现特点以及在艺术发展上的创新。

关键词:新疆油画;女性油画家;创作视角;绘画特征;内在情感

一、新疆女性油画创作的地域特色

(一)新疆油画的发展特点

1.新疆油画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油画作为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经历了时代人物的摸索,受到不同地域特色的影响,在新疆落地扎根,呈现出不一样的地域特色。独具风格的地形地貌,让新疆油画呈现出不一样的发展特色与绘画风格。新疆独特的沙漠和草原绿洲等自然景观,成为新疆油画创作的重要题材和色彩来源,在色彩选择上受地域影响以艳丽饱和的色彩为主,在视觉上更吸引人。浓艳的色彩搭配让新疆油画呈现出独特的色彩审美观。

2.新疆油画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在新疆的地界内存在着多个民族,不同少数民族在新疆得以融合与发展,而这样的民族文化在新疆油画上也有所呈现。在绘画主题上,新疆油画主要展现的是新疆当地的民族风情和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这也让新疆油画在创作上呈现出强烈的民族性,与其他的油画派别形成明显的风格区分。新疆油画家有意识地将不同民族的审美观念和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以视觉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让新疆油画具有鲜明的文化内核。

(二)新疆女性油画家的艺术发展背景

女性绘画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崛起的,在这一阶段,大量新观念和新艺术的传入,使得中国女性在艺术领域也受到了较大的启发,开始进入自觉自为的艺术创作阶段。文化环境的开放与创作空间的自由,使得一大批女性艺术家在这一阶段开始艺术创作,其中极具特色的便有新疆女性油画家。新疆女性油画家具有独特的价值标签,将新疆油画的地域特色与女性独特的审美价值结合起来,由此使得新疆女性油画家的艺术发展在新疆油画发展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新疆女性的油画创作过程中,女性油画家除了吸收新疆油画本身所具有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之外,还融入了独特的女性视角,将女性独有的语言形式和内在情感通过油画这一艺术形式呈现出来。

二、新疆女性油画家的创作视角与绘画特征

(一)独具特色的创作视角

1.女性油画创作具有独特思维

在传统的新疆油画创作过程中,新疆油画的创作者以男性为主,而新疆油画在内容呈现与色彩搭配上也多以大气磅礴和绚丽浓艳的颜色为主,呈现出明显的男性绘画特征。新疆的女性油画创作者在创作思维上与男性有明显的不同,虽然在色彩审美上双方有共同之处,但是在油画的场景和风格选择上,更能体现女性思维的细腻之处,多以微小的场景来表达丰富的感情。在新疆女性的油画作品中可以看出女性的柔美与温婉,在风格上与男性创作者进行了明显的区分,在创作主题上则会更加注重对感情的表达,作品中充斥着其内在情感的抒发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而并不是单一地去描述重大事件的发生。

2.女性油画创作与生活密切相关

男性在进行油画创作的时候更加注重油画场景的叙事性、历史性,而女性在进行油画创作的时候,则是将日常的生活背景融入油画内容里。新疆女性的油画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特点,便是在绘画作品里呈现出自身的生活状态和自身的成长变迁。比如,喻红在进行油画创作的时候所选择的绘画素材多源自自身的实际生活,而且大多素材呈现出来的是母女之间的互动和日常生活的细节部分,以生活为创作的源头,进而确定油画的风格和颜色。

3.注重女性特有的母性表达

女性所特有的创作视角与女性本身所拥有的情感有密切联系,而在女性先天拥有的情感中,母性是非常重要的存在。不管是在少女时期,还是真正成为了一名母亲,母性都始终隐藏在女性的天性里,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得以抒发和表达。而女性油画创作者在拥有了油画这一艺术创作途径之后,自然而然会将先天所具有的母性填充进自身的作品中,在新疆油画的大气磅礴之外,将母性的温柔细腻融入进去,从而使得新疆油画在内容呈现与场景表达上更加多元化,让欣赏者能够看到更多的创作视角。

4.在创作上更加注重内在情感的挖掘

独特的地域特色让新疆油画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更加关注民族文化的发展与民俗风情的变迁,在情感表达上更加直观鲜明。新疆女性创作者以女性特有的感性和内在情感为出发点来绘制油画,通过细小的事物和女性偏爱的存在来勾画整体的绘画场景。不少女性画家都将花作为自己的感情寄托,在油画作品里通过花来传递女性意识。在闫平的油画创作中,有不少作品借用花卉来描述美好的生活场景,进而表达作者内心的丰富情感。

(二)鲜明的新疆女性绘画特征

1.色彩运用更加灵活

新疆女性画家在绘制油画的过程中,非常注重色彩的搭配运用。在整体的色彩审美风格上与新疆油画保持一致,但是从细微的色彩处理上,更能彰显新疆女性油画家的创作风格和色彩运用方法。大多数新疆女性油画家在其油画作品里都会使用到大量丰富的色彩,这些色彩让人在欣赏她们的作品时,能够感受到其内在感情的变化。对色彩的灵活运用让其油画线条中的笔法和线条变得更加明快流畅,在情感表达上也更加细腻。在色彩运用上更加注重色彩布局和美感的表达,在油画的绘制技巧使用方面,则是以内在情感抒发为先,而绘画技巧与色彩都是为女性想要表达的油画主题服务。

2.油画作品充分体现女性情感和思维方式

一般女性油画创作者在进行绘画创作的时候,首要考虑的并不是绘画技巧的运用,也不是对宏大历史事件的记叙,而是从日常的生活场景入手,将个人的思想感情与生活进行有效的融合,进而将这种情感在油画作品中体现出来。在线条和色彩之外,能够引起欣赏者共鸣和重视的便是油画所要表达出来的作者的内在情感。

女性的油画作品是需要慢慢去欣赏的,也需要观者去体悟作品里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精神与情感态度。喻红、夏俊娜等当女性油画创作者的绘画作品在场景构造和技巧使用上并不复杂,但是其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是非常迷人的,也是极其打动人的,这种内心情感的展现更能体现普通人的内心思想事件,从而让艺术作品能够被更多的人欣赏。细腻的女性思维与油画艺术的结合,让女性艺术变得更加深刻,情感也变得更加丰富,其作品既包含了对自然生命的思考,也包含着对人性的探索,但是这些意义都是在自我情感的表达中呈现出来的。

三、女性油画家的艺术表现与内在精神的关联性

(一)女性油画家的内在情感表达

在油画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作者会通过自身的经历以及绘画技巧,让油画拥有自身的生命力,并且将这种生命力传递给观众,使之延续下来。不同创作者对油画作品所采取的创作态度是不同的,女性油画家在进行油画创作的时候,就更加侧重于自我感情的抒发,通过优化技巧来将复杂细腻的内在情感在作品中呈现出来,将丰富多元的内在情感通过固定可视的客体展现出来,让情感寄托在一定的载体上,与更多的人进行思想上的交流。

在艺术领域的内在情感表达上,想象力的抒发,艺术形式的区分,让情感在作品上有了不一样的温度,在绘画的情感表达上,通过构图、色彩和线条的搭配,构成了独一无二的油画作品。在这些油画作品里,能够让观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态度以及所要表述的油画主题。女性油画家更加注重油画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一方面是将明确的女性立场融入油画作品中,另一方面是将日常生活的真实场景在油画中呈现出来,以此来表达自身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真实感受。

(二)通过油画上的艺术表现来彰显真实生活的力量与人文精神的崇高

女性油画家在油画上的艺术表现是非常惊人的,其蕴含的情感价值也是非常高的,从这些油画作品里可以看到真实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也可以从女性油画家的作品里感受到崇高的人文精神的存在。女性画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大多数所采用的场景都是真实,直观地将生动的生活场景搬到画布上,用油画的艺术形式记录下来。女性油画家更加注重其自身的真实感受,更加注重事实描述,以现实为出发点,让真实的世界具有了更多的艺术价值。喻红的作品便体现了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将日常生活以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在真实的生活场景里去表达她的真实情感。《紫色肖像》和《29岁和女儿在家中》这两幅作品对生活场景进行了极其细致的描绘,在这些场景里能够明显感受到人物日常生活场景中所体现出来的内心活动,也能够让观者感受到当时作者所处的情感氛围,从而让这种内心情感的表达在画面中能够变得更加直观与形象。而这样的日常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便是对人文精神的一种追求,也是对人文精神的独具特色的表达,将丰富、深刻的人文精神以这种日常的场景记录形式表达出来,更能让观者感受到人文精神的崇高理想,女性油畫创作者会用这样的创作特征表现来呈现女性艺术家所特有的对世界的认知和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四、结语

新疆女性油画家的创作视角与绘画特色,都体现了女性自身的力量,让新疆油画有了不一样的表达风格,变得更加丰富多元。而新疆女性油画家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也成为中国女性艺术成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女性艺术发展来讲具有重大意义。新疆女性油画家的艺术成就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也让女性的艺术创作空间变得更加广阔,从而提升女性艺术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刘俊.中国当代具有代表性的几位女画家的油画艺术风格及情感表现研究[D].海南大学,2017.

[2]常迪.解读新生代的女性绘画艺术:中国20世纪90年代女性油画家的自我凝视与缤纷呈现[J].美与时代(中),2015(9).

[3]陶庆丽.论中国当代女油画家作品中的内在情感表达:以喻红作品为例[D].江苏师范大学,2014.

[4]李勇.试论新疆当代油画创作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美术观察,2007(10).

[5]卓然木·雅森.新疆油画创作的区位优势及其地域特色[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0(3).

[6]董振辉.论地域资源对新疆油画创作色彩的影响[D].新疆师范大学,2009.

作者单位:

新疆艺术学院

区域经济发展地域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面临的挑战为逻辑起点,深入剖析校企合作所面临的理论性研究滞后、法律法规缺失、办学层次较低、运行低效所带来的挑战。同时,以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为视域,从顶层设计、主体架构、建设手段、运行模式、评价体系等五维度构建了以教研为抓手助推广西中职示范校校企合作的建设框架:以教研为校企合作“理论—实践”转化的抓手,助推广西中职示范校实践探索;以教研为校企合作“校—企”主体共建的抓手,加强校企合作的内生性动力;以教研为校企合作“浅—深”转型的抓手,提升深度合作的层次;以教研为校企利益“失—得”契合的抓手,寻求多主体内生性的诉求。

关键词 广西;中职示范特色校;校企合作;教研;抓手

当前,如何在内部结构和内涵建设层面上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学校综合竞争力,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广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建设100所办学质量好、社会认可度高的中职示范特色学校。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从2008年至今,历经探索研究、成果应用和推广辐射三个发展阶段的研究,探索出以教研为抓手助推广西中职示范特色校建设的全新范式,并在校企合作中得以实践和检验。

一、广西示范特色学校校企合作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职业教育的学科属性具有天然的跨界性,具有知识、技术与文化传承等教育属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即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与社会、经济、行业保持动态性、持续性以及紧密性的联系。随着国家大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校企合作的社会属性受到普遍的关注和研究,校企合作被视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之一。然而,校企合作在理论研究、政策制度、办学层次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面临着一定挑战,制约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这也是广西示范特色学校校企深入合作的挑战。这种挑战既有来自外部环境不断变化而带来的不适应性,还有来自内部内生性的发展瓶颈,同时还包括先天性的制度困境。

(一)校企合作理论性研究滞后,严重制约了实践操作

理论研究是实践探索的先导和基础。从学制的纵向布局来看,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性教育阶段,是以培养一线技术型工人为目标。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传统思维定式的影响,我国中职教育面临着意识层面上的困境,导致中等职业教育学制整体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先天性”短板,虽然近些年国家加大职业教育的支持和投入,但仍未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劣势。就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理论性研究情况而言,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要优于中等职业教育,主要表现在研究机构设置、专业研究人员配比、学术成果发表、理论研究质量等维度。究其原因在于:一方面,从功利角度来看,有些学者认为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就业教育,即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在于学生就业,实现职业人的转型即可,因此理论性的学术研究便成为中职校园内的奢侈品,导致中职研究基础薄弱,缺少科学性、系统性以及专业性的研究机构。另一方面,从人才就业选择和流动角度来看,一般来说学制层次越高,越对人才具有吸引力。而中等职业教育是中等教育,属于基础性的教育。相对于高等教育来说,不具备吸引高层次人才和资源的条件,缺乏开展科学研究的智力团队。因此,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与变革的时代背景下,鉴于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独特性和特殊性,理论性研究的滞后使校企合作实践者面临着缺乏科学、系統的理论指导,盲目地开展实践探索,其运行机制往往还停留在“政府干预、行政驱动、盲目开展”的层面上,存在大量低效合作、僵尸合作。

(二)校企合作法律法规缺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不足

法规政策提供了事物存在和运动的合理性的保障,也是职业教育发展最为重要的法理依据。从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德国“双元制”之所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德国完备的职业教育法规政策体系。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德国已经颁布了10多项宏观的职业教育政策与法规,其中1969年联邦德国颁布职业教育基本法《职业教育法》和1981年联邦德国颁布职业教育的配套文件《职业教育促进法》,正是德国职业教育在法律层面的规范化[1]。同时,为了保障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德国各个州又颁布了《州学校法》、联邦经济与劳工部会签教育与研究部颁布了《职业教育条例》以及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文件《学校框架教学计划》等。目前我国只有《职业教育法》,但该法也仅属于《教育法》框架下的子法,而非本法。随后颁布的《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也没有明确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地位、内容、属性等。仅仅是在政策文件层面对校企合作的作用等作了框架式规定,同时对于校企合作各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等规定比较模糊,缺乏可操作性。同时,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独立性、地域性等属性考虑不足,导致地方性职业教育法规缺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十二五”期间,各省市陆续出台校企合作法规和条例,有效促进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开展[2]。但是,有关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主体地位的法律保障、企业自主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的法律动力等问题还有待加强,亟需从法律、法规等政策层面加以确定。

(三)校企合作层次较低,过度依赖企业人力资源需求

校企合作的内容决定了校企合作的层次,而合作层次又决定了合作的质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也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根本途径。无论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都是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就业导向这一培养目标是显性存在的[3]。相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在学制层次、生源质量、办学实力等硬件方面均处于劣势地位,因此,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些中职学校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扭曲了“就业为导向”的精神内核,错误地认为就业就是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目的。为了就业而开展校企合作,在这一意识挟裹下的校企合作,其精神意图往往走向“唯就业论英雄”的思维极端。例如,从中职学校校企合作重要的形式—冠名班来看,其实质就是一种定向培养人才的就业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快速就业,但极易忽视校企合作内部结构的合理性发展。同时,这种校企合作模式过度依赖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受企业规模和效益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大,另外还存在着人才培养过度按照特定企业生产标准化进行培养,无疑是将学生的能力结构和考核标准固定化。而理想状态下的校企合作不仅仅是为了学生就业,更需要强调中职学校内生性的合作需求,诸如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实训教学建设等方面,在校企双方达成一定的利益契约背景下,通过一定的合作载体、方法和平台,实现双方长期稳定的人、财、物、技术、经验等因素的优化组合[4]。

(四)校企合作运行低效,校企双方缺乏内生性的契合点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也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症结。虽然我国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整体来看还是低效的合作。有学者运用“两模块五维度”的评价模型开展评估,发现广西中职示范特色学校在校企合作实践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包括政策导向普遍存在,向度的内涵难以深化;校企合作项目较多,合作质量无法保障;短期合作普遍存在,合作的持续动力不足;校企合作侧重“广泛”覆盖,忽视“专一”性延伸;校企合作成效有限,低效合作“居高不下”等[5]。这些问题的产生往往是由于校企双方缺乏内生性的合作契合点,导致低效的校企合作实践长期存在。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的一种特殊的利益契约,属于国际上通称的合作教育[6]。从企业角度来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获取更多教育资源和经济利益;从中职学校的角度出发,引入企业最前沿的技术技能、管理经验、技艺工匠等,以便改革学校现有的专业、课程、教材、实训等,同时也依托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避免校企合作运行低效的根本点在于找准双方合作内生性的契合点,激发校企双方合作的意愿和积极性,切勿为了合作而合作。

二、广西中职示范特色校校企合作的建设框架

广西中职示范校在校企合作探索中所遇到的问题涉及到国家法规层面、行政机关政策层面以及中职学校、企业的意识操作等层面,如何运用现有的教育资源解决好这些问题便成为广西中职示范特色校校企合作的关键环节。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以教研为抓手构建了广西中职示范校校企合作的建设框架,并且在历经10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不断完善,对于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具有独特的指导作用。其建设框架主要包括顶层设计、主体架构、建设手段、运行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

(一)顶层设计

根据广西中职示范特色校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及教研抓手的内部结构,研究中心提出了“四教一体”教研模式,具体包括以“教改立项”“教研指导”“教师培训”“教学竞赛”四个部分为核心的一体化教研模式。其中,“教改立项”就是通过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为抓手,以建设一批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等为载体,引导全区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中职示范特色校办学质量。“教研指导”是指通过研究中心组建多学科背景的专家库,全程式、跟踪式地指导教研项目,并且凝练成为推广性强的教学成果,发挥教研成果的辐射功能。“教师培训”是开展教师定制化培训,以提升师资队伍教育教学能力。“教学竞赛”则是以“以赛促教、以赛促训、以赛促改”为宗旨,运用培训、指导、服务等教研手段,提升教师的教学竞赛能力,以服务于教育教学。

(二)主体架构

主体架构主要解决“参与主体是谁”以及“各主体的功能是什么”的问题。广西中职示范特色校建设项目属于政府性的战略规划行为,《广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明确指出,壮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组织实施职业教育示范特色学校建设项目,重点建设一批示范特色职业院校,加强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推进办学机制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办学质量[7]。并且在颁布实施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等文件中多次提及建设中职示范特色校的重要性。同时,为了推进项目建设,在顶层设计中构建了“政-研-校-企”四位一体的主体架构,即政府为主导、研究机构为主体助推单位、中职学校为主体实施单位、企业为主体参与单位。其中,政府为主导的功能集中在校企合作政策制度的颁布、宏观指导。研究机构主要是指研究中心,是校企合作主要的主体助推单位,其功能集中在项目实施的顶层设计以及微观指导,其职能表现为“研究、咨询、指导、培训、服务”等方面。中职示范特色学校为主体实施单位,负责校企合作的具体实施。企业为主体参与单位,主要是与中职学校开展专业内涵建设、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社会服务体系构建、信息化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促进中职学校示范特色发展,实现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设手段

建设手段主要解决“用什么方法”的问题。广西中职示范特色校建设是由上而下的建设顺序,在主体架构中各构成主体在项目运行中所处的地位、角色各异,所以在项目建设期间所产生的功能也不一样。其中研究机构、中职示范特色校、企業三者处于项目建设的主体地位,研究机构作为项目建设的助推者,其助推手段是“教研抓手”。特别是对于涉及到校企合作的问题,以教研为抓手是研究机构的使命所在,同时也是校企合作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一,教研为抓手是研究机构微观指导最优化的选择,是项目建设的充分条件。研究中心是广西教育厅设置的省级教研机构,是以研究广西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问题为使命、解决职业教育重大问题和决策的研究机构。其中校企合作是主要的研究范畴之一,教研是该中心核心的业务范围之一,对于开展校企合作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具有学术理论上的优势。第二,教研为抓手是以教育教学问题为导向,发挥研究中心的学术理论研究优势、依托中职示范特色校的办学优势、借助企业社会资源丰富的优势,将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心主张中职示范特色校担任校企合作实践研究的主阵地,在研究机构的微观指导下,自我构建研究型团队,提升问题式研究的能力,更有助于解决校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是项目建设的充分必要条件。

(四)运行模式

运行模式主要解决“教研抓手如何实施”的问题。在主体架构的基础上,研究机构、中职示范特色校、企业三方为建设主体单位,其运行模式是以中职学校校企合作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为导向,发挥研究机构教研的功能和作用,助推中职校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其中研究中心以研究者的视角将中职学校所产生的问题作为课题,组织开展校企合作理论研究,并通过业务不定期咨询、业务全程指导、有针对性的定制化培训以及相关教育教学服务等教研手段,对校企合作中产生的问题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以提升中职学校示范性与特色性,同时也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中职学校的专业、课程、教学、师资、实训等环节的建设,为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提供实质性的社会资源。

(五)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主要是解决“教研抓手效果”的问题。为了评价以教研为抓手助推广西示范特色校校企合作建设项目的成效,本研究对中职示范特色校8年的建设进行跟踪式的数据采集,构建了校企合作“两模块五维度”模型。该模型分为向度、量度、持续度、深度、有效度等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39个三级指标[8]。如图1所示。

该模型系统地对中职示范特色校建设期间校企合作项目的政策导向、合作数量、合作持续时间、合作深入程度、合作的有效性等几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既为中职示范特色校校企合作建设作系统的过程性评价,同时研究机构根据采集到的评价数据,对校企合作的情况作全局性的掌握,为中职学校开展进一步的校企合作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调试策略。

三、以教研为抓手助推广西中职示范特色校校企合作路径

研究中心以顶层设计为框架、以主体架构为治理体系、以建设手段为抓手、以运行模式为路径、以评价体系为保障,着力凸显研究中心的教研优势和特色,在示范特色校校企合作的建设框架下,以教研为抓手贯穿于中职示范特色校校企合作的全过程建设之中,针对校企合作所出现的症结架构了具体的、可操作的实施路径。

(一)以教研为校企合作“理论—实践”转化的抓手,助推广西中职示范校实践探索

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转化是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定式,也是实践探索必需的方法论基础。由于中职学校缺乏优势明显的理论研究团队,其教研能力偏弱,无法对校企合作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解决。在广西中职示范校校企合作的建设框架中,以研究中心为核心的顶层设计的框架中,构建了“政-研-校-企”四位一体的主体架构,其中研究机构是连接政府与校企之间的桥梁,在信息传递中不仅仅起到政策文件解读、落实的功能,同时还承担着理论研究的职能,特别是针对广西中职学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难点开展理论层面的研究。一方面,加强应用型的理论研究,着力解决校企合作中的现实问题。研究中心以教研为抓手,侧重以现实问题为逻辑出发点,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理论研究。基于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的理论研究思路,通过组建专家组、确定研究课题、提出整改方案、加强实践验证等环节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环节的适配性,实现了理论研究向实践整改的转化。另一方面,以教研为抓手,着力做好研究成果的全程式、立体化、多维度的辐射。研究中心在中职示范特色校建设的顶层设计中构建了“一个中心两个主体六种方式”的推广机制,通过成果发表、案例报告、专题交流、考察指导、发展简报、互访交流等形式实现理论成果的辐射,助推广西中职示范校教研成果的落地、推广和辐射。从2008年至今,研究中心以教研为校企合作“理论—实践”转化的抓手,共指导示范特色校申报有关校企合作的研究项目539项,这些项目都是根据学校办学过程中涉及到校企合作的疑难问题,具有极强的针对性、适配性和前瞻性研究导向。同时,研究中心通过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专家库,积极开展咨询、讲座、指导等教研活动,加强对研究项目的全程跟踪诊断,及时解决中职示范特色校校企合作中的问题和困难,有效地助推了广西中职示范特色校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以教研为校企合作“校—企”主体共建的抓手,加强校企合作的内生性动力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动力,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普遍面临着“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发展窘境,表现为学校方面积极,企业却应付了事。因此,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客体参与的层面,而应该作为主体参与者参与其中;不能仅仅在外在利益化驱动下参与其中,而应该是内生性驱动的参与合作。现存中职校企合作的症结就在于校企双方合作利益切合点不对称、合作内驱动力不足,同时加之现存的校企合作法规、条例对于企业的合法利益也没有相关的保障。如何激发企业主体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便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中职示范特色校校企合作建设过程中,研究中心以教研为校企合作的抓手,积极开展纵向多层次合作机制,在现有法律和政策的框架下,激发了企业参与中职学校办学的积极性。一方面,以教研为抓手,明确了教研的主体实施者地位、角色和职能,并以教研课题和项目作为合作的载体,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使研、校、企三方在同一平台上实施合作,项目成果实施共育、共研、共享,这样的合作方式不仅学校受益,企业也会享受到项目的研究成果,无疑可以促进校企双方合作的内生性合作动力。另一方面,以教研为抓手,构建校企双主体共建软性合作网络。相对于校企合作设备等合作项目之外,校企之间在专业、课程、教学、师资、实训、信息化、社会服务等内容的合作均属于软性合作。研究中心以教研为抓手,以具体的项目为载体,找准校企合作的结合点,着力提升中职示范特色校的软实力,实现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同时,学校作为合作单位为企业提供了可拓展性的教育资源,为企业提供了在职人员培训、后备技能人才培养以及技术研发平台,这些也是企业内在所需要的。例如,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通过以教研为抓手,根据广西工业重点千亿元石油化工产业发展情况为建设基础,通过校企合作下的“模拟炼油厂”示范特色校建设项目,准确把握校企双方主体建构的内驱动力,改善了学校专业实训室和专业办学条件,无缝对接企业生产岗位,为校企双方技工培养、职工培训、技能竞赛、技术服务等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实训平台。同时,項目的开展也促进了教师能力的提升以及办学质量的提高,服务石油化工产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9]。

(三)以教研为校企合作“浅—深”转型的抓手,提升深度合作的层次

校企合作的深度与质量是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与保障,直接关乎学生就业与产业发展等国计民生问题。但由于诸多原因,我国实然状态的校企合作仍处于初级阶段,并已成为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10]。广西中职示范特色校校企合作的实然状态与国内校企合作的状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校企合作的深度与质量具有一定层级和进阶的关系,从层级来说,深度是质量的前提条件和逻辑起点;从进阶角度来看,质量是深度的逻辑归属。因此,传统的校企合作往往停留在浅层级的合作实然状态,与应然状态的差距结症在于合作是否是深层次的,而深层次合作要在数量、时间、质量、效果等维度上实现立体化的构建。在广西示范特色校建设期间,研究中心、中职示范特色校和企业三方联手以教研为抓手,以校企合作的问题为导向,特别是将专业和课程建设放在校企合作建设的首位,着力将校企合作的质量提升作为问题的核心关键点,通过多主体介入、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多元路径跟踪诊改等手段,提升了专业课程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实现校企合作由“浅”至“深”的转型。例如,横县职业教育中心以教研为抓手,在示范特色校建设期间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建成了一个集种植、生产、加工、交易、文化传播和品牌建设于一体的茉莉花茶生产与加工实训基地,建立了有机茉莉花种植实验基地及茉莉花标准化加工实训室,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市场营销实训和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双平台”,进一步充实了专业办学条件。同时,通过教研项目《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品牌课程与教学资源库建设》《〈茉莉花手工艺制品〉特色课程建设》《校企合作、保护与发展传统手工制作茉莉花茶技艺的实践探索》等着力通过校企深度合作的方式,构建了“教、学、做、评”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施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及教学评价改革,建设了一支专兼结合的专业师资团队,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的建设,推动了以区域特色产业为目标的全产业链典型人才的培养[11]。

(四)以教研為校企利益“失—得”契合的抓手,寻求多主体内生性诉求

校企合作主体的逻辑起点有所不同,企业遵循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原理,将对经济利益的获取奉为合作的标尺,而中职学校则谋取合作中办学质量的提升,特别是企业的技术、文化、思维、管理等都是学校所必需的教育资源。我国职业教育数十年的发展经验表明:校企合作中双方的利益是合作的基石和价值取向。在广西中职示范特色建设期间,中职学校以教研为抓手,对校企合作中出现的校企双方低效合作、无效合作等开展深入的调研和剖析,并通过人类学研究、调查研究等方法,着力挖掘校企双方内在合作结构中的影响因素,找寻利益结合点、满足校企双方内在的合作需求,以此提升校企合作的有效性。基于此,以教研为抓手的着力点就是要将校企双方框架式的合作变为富有双方利益结合点的实质性合作;将外部驱动下的“被合作”角色转变为内部发展驱动下的“求合作”角色,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以教研为抓手,校企为办学主体,构建了“工学结合、职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及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实施了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并利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实境模拟体验中心”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为载体,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为社会输送学历教育高技能人才,开展在职人员培训与鉴定,与企业合作培养专业人才,依托中心进行城市轨道交通知识科普推广,为市民开设知识讲座,为兄弟院校提供师资培训[12]。

参 考 文 献

[1]姜大源.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302.

[2]于志晶,刘海,等.“十二五”以来我国职业教育重大政策举措评估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17(12):10-32.

[3]姜大源.职业教育要义[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42

[4][5][8]王屹,方绪军.“两模块五维度”:广西中职示范特色校校企合作探索[J].职教论坛,2016(36):15.18-19.18.

[6]余祖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4):3-11.

[7]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1.

[9][11][12]王屹,李春春.广西中等职业教育示范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探索[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77.285.157-164.

[10]王为民,俞启定.校企合作“壁炉现象”探究: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的视角[J].教育研究,2014(7):54-62.

Challenge, Framework and Path: Promotion to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of Guangxi Secondary Demonstr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Vocational Schools through Teaching Research

Wang Yi, Fang Xujun

Key words Guangxi; Secondary Demonstr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Vocational School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eaching research; gripper

Author Wang Yi, professor of Guangxi Research Center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Nanning 530001); Fang Xujun, lecturer of Guangxi Research Center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上一篇:陕西回族农业经济研究论文范文下一篇:玉米杂交制种高产分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