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合作贸易研究论文范文

2024-01-24

区域经济合作贸易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一、当前阶段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状况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一方面,国际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的经济联系;另一方面,我国国际贸易的产业结构跟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持续优化。除此之外,我国国际贸易的布局日趋合理,外贸发展的产业格局开始凸显出独特的优势。

二、国际贸易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国际贸易能够促进提升区域经济总量

近些年来,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带动着我国区域经济向着更高水平发展和进步。根据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要想扩大经济规模,离不开居民消费和国内投资,更加离不开出口贸易的拉动。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有待完善,国内的消费水平还比较有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居民消费对于国际的经济增长输出占比较少。因此,国际贸易作为刺激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面,发展国际贸易就是在促进区域经济总量的提高。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等战略的实施,我国中部、西部以及中西部的国际贸易总量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中西部的区域经济发展诸多受益。由此可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发展时期,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国际贸易。

(二)国际贸易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产业分工专业化

随着国际市场发展态势的日益变化,单一产品的出口竞争力逐渐下降,这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区域经济的产业专业化分工对于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增加产品收益具有重要意义。从宏观角度来看,产业分工专业化的国家在经济竞争上具有更为显著的优势。因此,国际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还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产业分工专业化。例如,近些年来,由于土地价值、劳动力价值等生产要素的价值不断增长,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生产要素逐渐体现出发展优势,刺激国际贸易快速发展起来,同时带动着该地区的区域经济活力不断提升。

(三)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牵动国际贸易发展

国际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带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不断调整和实施,东北工业基地的重新复苏和振兴、西部大开发如火如荼,我国经济总量逐年攀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成绩举世瞩目。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取得新突破。国际贸易从本质上来说,是促进商品和各种具有价值的生产要素在国际范围内的流通和分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能够牵动国际贸易的发展脚步,决定某些地区、某类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有的优势。

(四)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决定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

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在发展过程中,产品结构是由一国的产业结构所决定的,不同的国家在产业结构上有不同的特点,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资源配置、文化特色等因素存在相对较大的差异,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大相径庭。随着近些年来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调整,国家贸易的产品结构也在持续的发展变化中。这表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与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调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三、促进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加快区域经济产业分工细化

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发展区域经济首先要促进产业的专业化分工,让区域经济的产业分工不断细化。区域经济的产业分工细化程度大大影响国际贸易结构。加快区域经济的产业分工细化,不仅仅是为了实现区域经济的更快、更好发展,更是为了促进国际贸易水平的进一步飞跃。因此,国家应当密切关注国际经济市场的发展动向,根据国际市场的经济发展趋势来对国内的区域经济和国际贸易结构进行宏观调控。一方面,对于生产的技术和工艺应当不断革新,将粗放式的传统产业经营发展模式改进为按需生产的模式,进一步提高产品的价值,同时适应国际市场对于产品的多样化要求,从而提高我国区域经济的竞争实力,促进国际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国家要加快区域经济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本,进一步促进产业分工细化。

(二)推进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工作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资源、环境等社会方面出现了各种新的问题,成为制约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推进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工作是保持区域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实现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国际贸易的发展状况才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增强我国经济的综合实力。当前阶段,我国的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生产技术、发展政策等相比于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刺激区域经济活力、推进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工作是实现区域经济与国际贸易协调发展的不二法门。

(三)促进国际贸易融资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一个国家的贸易融资能力很大程度上能够折射出这个国家的国际贸易实力,更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随着近些年来国际经济总量的不断攀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大。但是随着区域经济与国际贸易之间的相互促进,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贸易融资能力还比较有限。因此,建立健全相对更加完备的贸易融资机制是实现多边贸易发展、促进跨国贸易合作的重要措施。同时,促进国际贸易融资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能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除此之外,在国际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对外贸易的约束不能忽视,严格控制融资行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贸易摩擦。这是我国国际贸易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四)加强国际金融危机的防范和风险规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经济一体化程度大大加深,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和联系、合作日益密切。因此,在国际贸易的复杂环节中,任何一个国家出现金融危机、经济寒流状况,都会对整体的贸易带来严重的打击,给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根据近些年来的国际贸易发展状况来看,东南亚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等状况的发生,都为我国的国际贸易造成了负面影响,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受到波及,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促进国际贸易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坚决不能够忽视国际金融危机的防范和风险规避。加强国际金融危机的防范和风险规避,必须要提高整体的金融危机意识,建立完善的金融风险评估方案和风险规避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区域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对于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国际贸易的发展形态,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国家想要大力发展区域经济,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必须要积极发展国际贸易,保证国际贸易活力的同时,及时科学合理地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提高金融风险的控制,实现区域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共同进步。

摘要:经济发展是国之基础,是国家立足于国际的重要实力。纵观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贸易日益发达,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骄人成绩,很大一部分都归功于国际贸易,国际贸易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以此为基础,本文从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着手,首先简要介绍了当前阶段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状况,随后分析了国际贸易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探讨了促进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策略。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国际贸易,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连俊华.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关系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的经验数据[J].价格月刊,2018(11):37-44.

[2] 任蕾.农产品国际贸易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效应分析[J].农业经济,2018(01):127-128.

[3] 王弥.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J].经济研究导刊,2017(15):161-162.

区域经济合作贸易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西部地区正面临大开发深入推进、多区域合作蓬勃兴起、对外开放加速的发展趋势。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将加速西部地区的开发开放,使西部地区获得更大的发展能量,登上更高的发展平台,焕发更多的发展活力,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一、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对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保持西部地区政治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重要基础

西部的安全、稳定、发展,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西部地区拥有中国72%的国土面积、27%的人口,与13个国家接壤,全国整个陆上边境线82%都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其中跨境民族就有20多个。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我国国防、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从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民族矛盾比较突出的地区的现状来看,经济发展落后,缺乏凝聚力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因素。当前,西部大部分地区仍属于欠发达地区,只有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了,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才能保持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的社会环境。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必将为加快我国西部地区的开放与发展步伐,为保持民族团结、边疆安定和社会稳定构建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西部地区落实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举措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要求我们在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上谋求新的发展。西部与亚欧腹地沟通,双方合作、互补、共利、多赢的空间和潜力巨大。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导下,西部地区的特色资源、科技人才、人力资源、工业加工能力以及钢铁、化工、棉花、医药等优势产品,与中亚国家的煤炭、石油、矿产、粮食、民族用品等资源和产品,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双向的产业互补和贸易互惠。在人文相亲的基础上,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桥梁纽带,西部地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在文化、卫生、旅游等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将进一步加快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推动形成我国“陆上开放”与“海上开放”并重的对外开放格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促进并形成西部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经济带”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把“丝绸之路”从线形的运输通道变成产业和人口聚集的“经济走廊”。从发展模式看,随着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和区域发展战略支点的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区域间经济联系日趋紧密。西部地区的内陆省份正逐步形成“承东启西”的态势,成为带动西部地区共同发展的“西北轴”,实现“点轴式”的开发模式。这一模式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的战略构想共同构成拉动发展交互式覆盖网,通过发挥多元主导和中枢推动作用,实现多中心带动、多圈覆盖,最终连成一片、形成一体的发展模式,加快整个西部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

二、西部地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现实基础

(一)整体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在政策推动与地方自主发展的全力作用下,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连续逐年加快,部分省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跃居全国前列。2013年,西部地区GDP占全国比重为19.75%,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速度不断加快、总量逐步提升的过程中,经济结构也有所调整,主导产业快速成长,内生增长动力正渐进式强化。

(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已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像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这些标志性的工程相继建成。截至2012年底,西部地区已建成铁路营业总里程2.7万公里,公路里程120.3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1.05万公里。2013年西部大开发新开工重点工程20项,投资总规模3265亿元。2014年,国家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着力解决西部地区交通和水利两块“短板”问题。

(三)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西部大开发实施期间,国家相继出台支持云南向西南开放,内蒙古向北开放,以广西为核心的东盟合作高地,云南向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等重点沿边地区的政策措施,批准设立了新疆喀什、霍尔果斯两个经济开发区,珲春经济合作示范区,内蒙古满州里、二连浩特等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允许这些地区先行先试,发挥释放带头作用,率先打开向西开放的新格局。西部地区与周边国家地区之间互动合作的关系向广度和深度进展,对内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目前,西部地区共有48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相当数量的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示范区等。各类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发展迅速,成为招商引资、扩大出口的重要承载体。

(四)人文交流日益密切

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区,许多少数民族同俄罗斯、中亚五国、蒙古国等邻国的少数民族均属同一跨境民族,他们语言相通、风俗习惯接近、宗教信仰相同,加上生活文化上的广泛联系,成为进一步深化合作的民众基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遍布的众多历史文化遗产,为彼此旅游资源开发、文化交流、经贸合作、招商引资等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西部地区参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建议

(一)打造西部各省区联动、互补合作大区域发展模式

区域经济合作对于缩小区域差距,避免恶性竞争、产业趋同、市场壁垒、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意义重大。“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国家层面的大战略,西部地区各省区均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域,但各省区参与经济带建设的优势、职能、定位各有不同,加强各省区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对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非常关键。“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节点省市区在着力挖掘自身优势的同时,要突破行政区域限制,建立跨区域经济合作区;合力打造基础设施,整合城市布局,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二)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根据中亚、西亚地区的商品需求,调整出口结构,较大幅度增加出口产品附加值。通过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西部特色的区域产业结构体系,实现资源在各生产部门的优化配置,促进产业发展的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完善符合西部特色的工业体系,利用能源优势,发展能源产业,延伸资源导向的产业链,开发深加工产品。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业,吸引国内外游商。全面拓宽开放领域,扩大金融、物流、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对外开放,提高服务业的比重,提升服务业的品质,促进西部地区加速迈入“服务经济时代”。

(三)积极创建合作平台体系

以国家级新区为引擎、以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为前哨、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支撑,分工协作、相互协调、点面结合,积极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产业基地、向西开放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依托“中—亚博览会”“兰洽会”和“中—阿博览会”等重要会展平台,深化区域协作,推进向西开放,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设立综合保税区和国际港务区,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提升国际化贸易水平。

(四)加强外向型出口加工基地建设,扶持大型企业集团发展

西部地区特色农产品及各类矿产资源丰富,资源优势明显,但长期以来工业基础薄弱,资源的加工转化能力不足,限制了资源优势向市场优势、经济优势的转化。为此,西部地区应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以现有各类园区为基础,加强面向中亚的进口资源加工基地和出口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能提升附加值的加工型项目落户园区,提升西部资源的加工转化能力。与此同时,鉴于目前西部大中型企业数量和规模有限,应大力扶持大型企业集团发展,提高西部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以大型企业集团为龙头,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五)更好发挥内蒙古在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作用

2013年1月末,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期间提出“守望相助、团结奋斗,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等重要指示。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也提出要把内蒙古建成中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开放带。在新的起点上,内蒙古作为实施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重点省区和向北开放桥头堡,地位和作用也被赋予更多的含义和任务。一是加快完善通道功能,完善沿线主要节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通道经济。二是做好境外能源包括矿产等资源的引进,稳步建设能源大通道。三是依托已初步建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和国际商贸物流体系,竭力打造区域性商贸中心。四是进一步推动内蒙古和蒙古国、俄罗斯之间的文化交流,能够为跨境旅游和经贸往来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康伟

区域经济合作贸易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文章论述了中部地区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对中部地区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部地区 经济合作 可行性

一、中部地区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机遇

(一)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态势

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使得各国都在积极寻求参加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依靠本国的区位优势,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横向角度分析,发达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较快,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缓慢。纵向角度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状况良好。

面对上述发展趋势,以及近几年发展中国家所带来的许多重大变化,给国际区域合作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使得区域经济合作呈现出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态势。

1.在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中,协议数量增长迅速、质量明显提高。同时,在国际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所签订的协议内容将更加广泛、层次也将更加深入,这就导致了其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2.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回升,新一轮经济周期的成长阶段将带来国际区域经济的普遍高速增长,各国经济增长速度将继续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上。

3.多边区域型经济合作在取得新进展的同时,也有诸多新的挑战。当前,许多区域经济合作组织都取得了一些很大的进展。东盟首脑会议确定了2020年建立经济公共体的宏伟目标等等,都表明了多边区域经济合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二)中国自贸区战略的推进

目前已有东盟、巴基斯坦、智利、新西兰、新加坡、秘鲁、哥斯达黎加与中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亚太贸易协定也已于中国签订了自贸区协定;海合会、澳大利亚、冰岛、挪威、南部非洲关税同盟正在和中国进行自贸区谈判;同时中国与印度、韩国、中日韩的自贸区进入正在研究阶段。

二、中部地区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挑战

(一)对中部地区各种产业、出口等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

例如,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由于中部地区的出口结构一般都是出口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劳动密集型产品等,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尤其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例不高,这种结构与自贸区的部分国家的结构具有同质性的特点,达不到互补的结果,从而使得对内陆地区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有所阻碍,会带来较大的影响。

(二)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依然十分困难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产业结构的调整也逐渐向更加优化的路径发展。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下,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同时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基本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依然很大。

2010年8月2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要求中部地区的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落实这份文件提出的各项任务要求,努力推动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八大重点任务,包括粮食生产基地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重点地区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由此可见,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依然很严峻,同时,受历史与现实等诸多因素制约,中部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资源依赖型、能源消耗型和高污染型的产业发展模式,使得经济呈现出明显的粗放型特点。

三、中部地区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构建中部地区走向国际化路线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有利于内陆地区产品的出口和企业“走出去”,同时东盟国家的投资政策和投资环境的更加规范和透明,有利于“走出去”的中部地区的企业与东盟国家企业更加有效的竞争。也有利于内陆地区高新技术产品和中部地区农产品的出口。自由贸易区建成后,我国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将一些处于产业链末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一些欠发达的东盟国家,在满足这些国家需要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产业升级,在国际区域范围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二)有利于加强中部地区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国的各种交流

中部地区具有大量丰富资源、产业的比较优势,加强区域合作和国际交流,从而更加扩大对外开放。通过积极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对外合作。充分发挥政府部门与地方性组织、企业、各种社团、中介组织以及贸促会、工商联、驻外办事处等机构在促进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中的作用。

四、中部地区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可行性

(一)自贸协定提供的优惠待遇

由于关税大幅下降甚至将降至零水平,经济向外延伸较低的中部地区对自贸区表现出了日益浓厚的兴趣,越来越多的内陆地区的企业想更多分享自贸协定提供的优惠待遇。

其次,中部地区的一些企业,逐渐尝试选择在区域经济合作国设厂进行产品制造或者深加工贸易,通过“走出去”缓解自身产能过剩的压力,从而加速扩大了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国相关行业发展。

(二)国家政策导向

中部地区有更强大的产业要素集聚能力。中央对地方的发展定位及相关政策是吸引世界发展要素的关键。例如,2007年10月,国家商务部与重庆市签署了《共同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合作备忘录》,这表明了自2007年以来,中央明显加大了对内陆地区政策支持和组织支持的力度,它在国家总体发展中的战略定位越来越清晰。

(三)中部地区自身开放的需要

通过加强中部地区之间的互相联系与经济协作,建立高层互访机制、部门沟通联络机制和企业互动机制,促进中部地区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有效机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促进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实质性合作,促进共同市场的打造和开发。例如,山西作为一个内陆省份,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融入环渤海经济圈要求,通过建立国家宏观角度的发展规划协调机制,推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经济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加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避免重大项目的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以节能减排、低碳环保产业开发为核心,打造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形成独有的区域经济特色格局,更加有效的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同时通过区域内形成高效快捷的交通网络,建成辐射周边区域的畅通经济通道,提升在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四)互补性与竞争性有效机制的应用

互补性与竞争性是经济一体化的新机制,是中部地区与国际经济区域国的互相参与的基础。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如果区域经济之间存在互补性, 那么不同的空间经济主体之间产品范围差异较大,区域之间发生的产品贸易及范围比较广阔。从而,促进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强化区域竞争优势,扩大区域经济规模,显然互补性与竞争性形成了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效应,构成其内生有效的有序机制。总之,中部地区与区域经济合作国在产业和产品上都各具特色,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竞争性。

(作者单位:河津市人民医院 山西河津 043300)

(责编:李雪)

区域经济合作贸易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内容提要:我国西部地区如何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机遇,利用自身的地缘、人文等优势,结合中亚国家的利益需求,积极参与和推动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对于西部地区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实现中国经济的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分析,提出了我国西部在参与中亚经济合作过程中的战略选择。一方面要利用西部地区自身的优势,抓住东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机会, 主动被国内发达地区和企业整合,最大限度优化自身的经济结构,然后再利用被整合的经济架构主动去整合中亚地区市场,结合中亚国家经济发展的利益需要,努力提升我国西部开放水平,扩大与中亚地区的经贸合作。同时还要认清内外环境中的威胁,承认我国西部经济自身的不足,稳妥地参与到中亚区域经济的合作中,规避来自各方面的威胁,克服自身不足。

关键词:中亚;战略选择;整合;软实力

中亚位于亚欧大陆的腹地,是连接亚洲、欧洲的陆上走廊,古代“丝绸之路”横穿这里,历史上就是一个重要的商业贸易中转站,多种思想文化、宗教和民族并存的地区。我国新疆与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同属于中亚经济圈,第二座亚欧大陆桥更是将中国与中亚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前内有我国西部大开发和向西开放战略的实施,外有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西部地区如何抓住这些历史机遇,利用自身的地缘、人文和市场等优势,结合中亚国家的利益需求,积极参与和推动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对于培育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西部地区产业升级和中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实现我国经济的东西部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SWOT分析法理论概述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美国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常用于战略分析、竞争分析,是一种分析研究现状与战略对策的方法。SWOT四个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优势与劣势针对组织自身内部因素,机会与威胁针对组织外部环境因素。通过对组织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的分析评估,得出组织可能的战略选择集合,然后对每种战略选择进行甄选,确定组织的战略选择。这种分析方法可以用来分析企业、地区或国家的战略决策。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分析;提出了我国西部在参与中亚经济合作过程中的战略选择。

2.西部地区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SWOT分析

2.1 优势(Strengths):西部地区在参与中亚经济合作时,主要具有以下几大优势

第一,地缘优势。中亚五国中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3国与我国西部接壤,边界线长达3 000多公里,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与我国是近邻。第二座欧亚大陆桥将中国与中亚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近几年我国向中亚市场出口增长较快,中亚地区近年政局稳定,经济平稳发展,市场需求旺盛。我国的轻工业产品、服装鞋帽、机械设备、电脑等货品很受中亚国家的欢迎。国内不少东部地区的企业纷纷向西拓展,进军中亚市场。

第二,人文优势。我国有10个民族在中亚及俄罗斯跨界而居, 有 30 多万华侨、华商在中亚进行贸易经商。中亚国家与我国新疆地区的大部分居民都信仰伊斯兰教,民风民俗相近,生活习惯相似,民族认同感强,双方沟通容易,便于达成贸易。土耳其、伊朗等国家正是充分利用了这一点,迅速扩大了其在中亚国家市场份额。长期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特别是新疆就与中亚等周边国家保持着密切经济文化往来,双方各族人民保持着千丝万缕的亲缘关系。这些都为中国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便利。

第三,交通运输优势。目前中国与中亚有第二座亚欧大陆桥连通,它经过阿拉山口口岸进入哈萨克斯坦,按照设想,几年后将有另外两条铁路连接中亚。几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铁路、公路和航空建设投资力度,目前,新疆与周边国家已开通国际道路客货运输线路百余条,从北京和乌鲁木齐可以通过航空直达中亚各国首都。为了改善通往周边国家的口岸公路状况,新疆政府将继续改建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相连的口岸公路。随着连接新疆与中亚国家多条交通干线的建成和口岸功能的增强,一个横跨中国与中亚的交通网络将会形成,这将进一步扩大双方的经贸合作,加快释放双方地缘优势,为繁荣地区经济注入新活力。

第四,完善的工业体系。中亚国家虽然自然资源丰富,但在前苏联时期就作为重要的原料和能源供应区,导致该地区经济结构单一,初级产品具有优势,加工工业落后,大部分民用品依赖进口。中国经济经过数年来的快速稳步发展,已经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特别是加工制造业,部分产品在全球都具有竞争优势,西部地区可以利用国内完整的工业体系提升自身的产业水平,逐步形成自己的产业链,参与中亚经济合作。

2.2 劣势(Weaknesses):西部地区在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劣势

第一,缺乏参与中亚经济合作的成熟经验。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实施刚刚30年,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在地理位置、经济技术基础等方面的优势,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对外开放实际上是以东部沿海地区为重点,东部地区发展迅速,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逐步显现出来,东西部地区间的差距明显,为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中央提出了西部陆上开放和东部沿海开放并进的对外开放战略。西部地区特别是新疆是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但西部地区是我国相对落后地区,与中亚国家经济结构相似,互补性较弱,而且缺乏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经验。当前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相比,已大不相同,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的条件不同,向西陆路开放遇到的问题,与东部地区沿海开放遇到的问题也不相同,所以不能照搬东部沿海地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经验模式,而只能在不断向西开放的实践中摸索适合西部地区的方式方法,不断总结经验。

第二,失去进入中亚市场先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亚各国独立之初,来自美国、日本、欧盟、土耳其和俄罗斯等国家的大型企业集团纷纷进入中亚,通过合资或独资将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矿山和油田占有,抢占了进入中亚市场的先机。同时还出于经济甚至是政治因素的原因,阻止中国企业的进入,或者将已经进入中亚国家的企业排挤出去①。

第三,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的地区。目前还缺乏整合中亚市场的能力。仅就西部地区来说,特别是新疆,与中亚经济结构相似,产业的互补性是较弱的,都是资源富集区,加工制造业落后,所以西部地区要更有成效的参与中亚经济合作,必须利用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会,调整自己的经济结构,升级产业水平,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

2.3 机会(Opportunities):国内外的环境给我国西部参与中亚经济合作提供的有利机会

第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给我国参与中亚的经济合作提供了契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中国重要的发展战略。对西部落后地区来说这是绝好的历史机遇,积极推进和参与中亚经济合作是西部地区在我国西部大开发这一宏观战略背景下的可行性选择,也是西部地区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创造稳定的区域市场环境,提升区域经济吸引跨国投资的能力,不仅使西部地区可以享受到国际分工的利益,而且可以保持和提高区域内各行为主体的竞争优势。

第二,有利的政策支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为鼓励外资和内资投资于西部落后地区基础设施、矿产资源开采、生态环境、高新技术项目及科技教育和旅游等领域, 出台了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比如新疆政府出台的《关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有关问题实施意见》,对符合条件的内外资企业在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方面提供了极大的优惠。这些优惠政策必将会吸引中国东南沿海及内地对西部落后地区的投资,从而提高西部地区经济实力,强化其参与中亚经济合作的竞争优势。

多年来,我国将发展经济作为首要目标,实行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改革措施,国内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近几年中亚各国由于国内经济改革和国际能源和原材料的高价位,实现了经济的较快增长,这都为我们与中亚国家开展经济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三,WTO推动下的市场逐步开放。中亚五国除土库曼斯坦没有申请加入WTO外,吉尔吉斯斯坦1998年成为WTO成员,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分别与1994年、1996年和2001年提出了“入世”申请,其中哈萨克斯坦的“入世”进程顺利,在未来几年有望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随着中亚国家的市场逐步开放,市场环境逐渐改善,这必将有利于我国与中亚的经济合作的健康发展。

第四,上海合作组织合作内容不断拓宽。2003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会晤时通过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明确提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将本着平等互利、市场经济、相互开放、多边与双边相结合等原则,充分发挥成员国经济互补性强和资源丰富等优势,推动各种形式的合作,促进成员国经济共同发展。实现成员国间商品、资本、技术和服务的自由流通,并力促区域经济一体化。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和发展将不断拓宽我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领域,提高经济合作的水平。

2.4 威胁(Threats):西部地区与中亚的经济合作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环境威胁

第一,中亚地区各种潜在不稳定因素的存在和不断的积累,冷战结束以后,中亚国家成为国际法的新主体和国际格局中新的地缘战略空间。中亚地区出现的“权力真空”,使该地区成为大国角逐的地缘战略目标。特别是“9•11”事件后,美国打着反恐的旗子进驻中亚,加剧了该地区政治经济风险。中亚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我国西部地区产生影响,我国已成为全方位开放的国家,对外开放使我国获得了巨大益处,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较强的活力。但是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安全风险加大,要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要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

第二,各国对中亚市场争夺激烈。中亚地处欧亚和中东的交汇点,是未来新兴的能源市场,重要战略地区。中亚的能源资源,特别是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的大量的天然气资源有待投资和开发,哈萨克斯坦的丰富的石油,都将引起世界大国对该地区的激烈争夺,我们在中亚市场将要面对更多更强的对手。

第三,冷战结束后,“冷战”思维并未退出历史舞台,事实上,美国仍然以意识形态和制度来区分敌我,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仍然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重点遏制和防范的目标。2000年7月,美国国家利益委员会发表《美国国家利益》研究报告,报告中将中国视为其潜在的战略敌对力量,在中亚市场上,我们就有可能会遇到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排挤和打压,我国与中亚的经济合作正是处于这样一个大的国际环境中。

3.我国西部地区的战略选择

作为一种战略分析方法,通过SWOT分析可以导出四种战略对策:SO战略(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WO战略(克服内部劣势、利用外部机会);ST战略(依靠内部优势、回避外部威胁);WT战略(克服内部劣势、回避外部威胁)。如下表所示: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认为我国西部地区在参与中亚经济合作过程中应同时采用SO战略和WT战略。一方面要利用西部地区自身的优势,紧紧抓住东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机会,结合中亚国家经济发展的利益需要,努力提升我国的向西开放水平,扩大与中亚各国及周边地区的经贸合作,培育我国西部地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还要认清国内外环境中的威胁,承认我国经济自身的不足,稳妥积极地参与到中亚经济的合作中,规避来自各方面的威胁,克服自身不足。具体来说,可以从四方面入手:

第一,确定经济合作理念。

西部地区在与中亚发展经济合作的过程中,要明确我们与中亚国家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是长期的事,而决非是权宜之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亚国家对我们还是心存疑虑,不太信任,很多合作项目难以深入进行,因此获得中亚国家的信任对于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为了短期的甚至个别企业或商人的利益而损害与中亚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与中亚国家发展稳定经济合作关系,还关系到我国西部边境地区安全稳定的大事,而不仅仅是为了取得在中亚地区的经济利益。与中亚国家经济合作的发展方向,关系到我国的国家形象——是否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的大事。与中亚国家经济合作的良性发展,还有利于在该地区消除“中国威胁论”,为中国的和平崛起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第二,把握经济合作方向和节奏。

我国的改革开放刚刚30年,西部地区的开放是近几年的事,缺乏娴熟的国际经济合作经验策略,加之中亚地区的复杂形势和大国在中亚市场的激烈竞争,是要稳妥推进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掌握向西开放的节奏和力度。中亚国家的利益诉求主体多元化,不宜冒然进军中亚市场,要结合中亚国家的国家利益需求,做到合作方的共赢。比如,目前中亚国家已经进入经济调整发展阶段,各国都希望外国资本能投入到本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切实提高该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不希望仅仅关注中亚地区的能源资源等原材料。为此,我们可以和中亚国家开展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合作,以此为切入点,在满足中亚国家利益的同时,提高我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水平,为其他领域和项目的经济合作搭建平台,从而建立一种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

第三,战略措施。

首先要借助东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机会不断提高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硬实力”,以目前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是无法在中亚市场形成竞争优势的,所以要开拓中亚市场,要先在内部经济发展上下工夫,特别是西部地区,国家要加大对西部地区政策支持力度,继续扩大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科技教育、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投资,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也要完成两个整合:一是主动被国内发达地区和企业整合,最大限度优化自身的经济结构,然后再利用被整合的经济架构主动去整合中亚地区市场,西部地区只有经过这两个整合,才能获得巨大的经济能量,释放巨大的经济潜质。

其次要不断提升和优化我国西部地区的“软实力”。“软实力”作为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依靠制度安排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居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影响力。这种以区域文化、人才素质、公共服务和区域形象为基础的软实力,在现代国际经济合作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政府应进行各种开放稳定、灵活吸收的制度安排、整合民众的力量发挥民众的聪明才智,鼓励国内企业或个人积极主动投身西部建设,开拓中亚市场。

4.小结

西部地区欲要富有成效地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必须要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环境机会,立足西部优势,完成两个整合:首先是要主动被国内发达地区和企业整合,最大限度优化自身的经济结构,提高自身经济硬实力,然后再利用被整合的经济架构主动去整合中亚地区市场,西部地区只有经过这两个整合,才能获得巨大的经济能量,释放巨大的经济潜质。西部地区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软实力,进行各种开放稳定、灵活吸收的制度安排,整合民众的力量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使西部地区逐步走向自我激励、自我强化、自我发展的路径,从而有效规避各种风险,获得开拓中亚市场的实力和优势,实现我国东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的中亚战略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6JZD0012]。

注 释:

①赵常庆.走向中亚的有利因素和不利条件[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04:12.

参考文献:

[1]何伦志,王德全.西部大开发与建立中亚自由贸易区的构想[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12.

[2]邢广程.对我国关于中亚地区战略的几点思考.新疆金融学会年会论坛讲稿,2008-06-05.

[3]Slavica Penev.Investment Climate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rends in the South Caucasus and Central Asia[J].SEE Journal April 2007.

[4]段秀芳.中国新疆与中亚经贸发展面临八大机遇[J].经济问题探索 2006,3.

[5]王海燕.经济合作与发展—中亚五国与中国新疆[M].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3.

[6]夏依提哈孜,昆波拉提.开拓中亚市场中的人文因素研究[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7] Φ.Φ.托利波夫.中亚的战略困境[J].国外社会科学 ,2007,5.

[作者简介]孙文娟(1976-),女,汉族,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中亚经济。

安尼瓦尔•阿木提(1952-), 男,维族,新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收稿日期]2008-06-12

(责任编辑:汪金平)

区域经济合作贸易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职业教育不仅需要理论水平高的科研人才,也需要有优秀管理才能的企业管理者,更需要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熟练技能的技能型人才。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在教育方面的交流日益密切,在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下探讨并建立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教育管理模式,对推进广西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东盟 新格局 技能型人才 教育管理

[作者简介]梁剑(1981- ),女,广西南宁人,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广西 南宁 530021)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与广东毗邻,南临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连接,是我国西南的一个高速发展的沿海龙头省份。为实现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奋斗目标,广西壮族自治区积极推动构建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以及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合作战略,既具有创新精神,也切合实际,是中国与东盟次区域合作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深化和发展,对中国与东盟的区域合作有着积极和长远的重大意义。“一轴两翼”合作战略顺应国家南向发展战略,有利于整个国家西南地区的和平、稳定和繁荣。近年来,中国与东盟政治、经贸、文化的交流合作越来越密切,教育交流也日益密切。进入21世纪,职业教育也随之进入新的发展期。经济社会的发展,既需要理论水平高的科研人才也需要有优秀管理才能的企业管理者,更需要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熟练技能的技能型人才。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就是重点加速培养高技能型紧缺人才,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加大高职专业建设力度,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高技能型人才是当今我国高职教育的责任,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应抓住机遇发挥优势, 争取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和管理方面有所作为。国家已经意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从1999年开始,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发展的文件(如表所示)。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我国技能型人才的缺失已产生令人担忧的后果。尤其在广西,在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格局下,“博士易找,技工难求”的现状已令诸多企业面临“技工荒”的危机,影响了整个东盟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技能型人才缺失,将制约广西东盟区域经济产业的技术进步,影响对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甚至导致东盟经济区丧失产业经济发展的先机。广西高职教育在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新时代背景下继续发展,关键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管理。新形势下加强对广西高职学院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管理研究,对整个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在高校技能型人才教育管理方面,国内外已有较多的探索和经验,广西也有不少相关的研究成果,但基本停留在理论层面,针对广西高职教育如何在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下结合国家对技能型人才的发展要求来提高区域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管理方面,只有一些零碎的研究及文章,缺乏定量、规范的系统研究。

技能型人才是指在生产和服务等领的域岗位一线,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同时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运用所掌握的技术和能力进行实际操作的人员。随着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技能型人才已成为一个地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一个地区要想快速发展,就需要正确认识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性,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在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下,能否拥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队伍,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广西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人才战略目标的实现,但是由于历史客观因素的制约,目前广西面临技能型人才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特色不突出等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在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下更好地增强和完善广西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管理,成为广西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建设一支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技能型人才队伍,是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保证,也是增强整个广西经济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随着东盟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广西在技能型人才培养、评价、管理和保障机制等方面都具备了坚实的基础,技能型人才的发展空间越发显示出广阔的前景,但在技能型人才教育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广西技能型人才教育管理现存的问题

广西技能型人才教育管理在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下,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如下:

1.技能型人才教育管理的政策导向不清晰。近几年广西自治区政府实行的关于高职教育的具体政策以及鼓励学生报考高职院校的各项政策,对技能型人才教育管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导向作用,但由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政策落实不到位,造成区内高中毕业生报考普通本科院校逐年火热,而高职教育则连年受到冷遇,有些高职院校的录取人数甚至达不到教育厅下发的招生指标。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报考出现“一热一冷”的现象,产生了两种趋势:一方面,普通高校招生呈现明显的“供大于求”的局面,报考人数剧增,但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却不够专业、详细,尤其是一些重点本科院校的招生工作注重学生人数的积累,在教育和管理方面却较为空泛,导致本科招生生源越来越多,毕业时就业形势严峻;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连年看好,但招生工作很难开展,每年都有部分高职院校无法完成招生指标,两者之间存在巨大反差。造成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政府的招生政策也影响了高职教育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并且在实际招生的过程中也出现分数低、综合素质低的总体情况。部分职业院校的统计数据显示,学生入学生均成绩和毛入学率逐年下滑,这也使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不断加重,认为职业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筛选之后的结果,部分人甚至认为职业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之外的浅层次、小面化技能教育。部分高等院校设置专业时脱离了社会需求,导致大量教学资源浪费,不利于学生的职业规划和成长。

2.财政投入政策有待完善。目前,广西已经建立扶持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财税政策框架,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相关财税政策没有自成一体,而是分散于各类法律法规中,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关于政府资助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优惠政策,通常以各类补充性法律法规体现出来,使得涉及技能型人才教育和管理的相关财政政策在法律范围内处于“真空”地带。二是广西自治区政府在教育方面的财政投入总量偏低,使得最终分配到技能型人才教育和管理方面的经费更少。目前,全国范围内人均 GDP 已达到 2000 美元左右,而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支出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3%左右,多年来都在这个数值上下徘徊,广西教育方面的财政投入所占比重还略低于全国的平均值。财政对教育投入偏低的情况,从总体上也限制了技能型人才教育和管理方面财政投入。

3.企业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投入不足。企业经营体制从公有制向私有制转化之后,企业需要拿来就能工作的技能性技术工人,存在以短期高利润回报为出发点的心理,不重视对员工技能的培养,即使出现“技工荒”,也忽视对员工的技能培训,使得员工整天从事单一、重复的流水线作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机会。鉴于国家财政在职业教育和培训资金投入中所产生的倾向性问题,即使多年来广西出台了许多增加职业教育和培训投入的保障机制,职业教育和培训也初有成效,但未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还需加大政府的财力支持。在广西某些发展滞后的城市,出现基本建设经费无法保障的情况,只能以依靠学校自筹经费来投入教育,而在有教学经费投入的地区,又出现需求经费分配不均的问题。

二、促进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教育管理有效机制形成的对策

1.建立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教育管理协调机制。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教育管理有效机制的形成,需要首先形成一套完整实用的协调机制,从上到下进行协调,促进从政府到具体高职院校的政策沟通。政府通过各项文件,制定相关政策,统筹规划,落实指导,依法推进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力争形成政府、职能部门、各职业教育机构既分工协作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并结合广西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下的具体情况,研究制定适合本地区的职业教育规划,协调各个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做到各个职业院校之间的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同时,政府督导部门要加强对广西区域职业教育工作的督导,加强对各职业院校的检查、评估,以评促建,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持续发展。要不断强化政府统筹职业教育的作用,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各类职业教育资源,打破部门界限和学校界限,优化高职院校发展结构。根据广西东盟经济的发展新趋势和高职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本区重点高职院校的龙头作用,形成以重点高职院校为龙头,带动其他高职院校形成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式的高职教育发展模式。

2.强化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教育管理的经费投入机制。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教育管理需要有完整的配套经费支持,主要用于推进技能型人才培养硬件和软件建设,在保证教育经费逐年增长的基础上,确保高职教育的财政性经费投入,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对高职教育者要在思想、生活上给予关心,培养能力强、素质高的职教队伍,不断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水平。除正常的政府性拨款外,每年应安排一定数额的补助专款用于补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开通绿色通道,扶持生活贫困的高职学生完成学业,逐步建立政府、高职院校和社会共同分担、多种所有制并存的高职教育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经费投入的新机制。金融机构以信贷方式支持发展高职教育与技能型人才培养;政府下拨的教育培训经费要专款专用,固定用于高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同时,加大行业企业、社会团体对高职院校的捐资助学力度,为技能型人才教育管理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条件保障。

3.完善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教育管理中的校企合作机制。提高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教育管理,首先需要改革教学内容,摒弃单纯课堂教学模式,删除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脱节、不符合社会发展的理论内容。可以聘请公司企业内部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给学生上专业课,邀请企业有经验的人员参与制订实践教学计划,制定新的实用性实践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操作性、应用性。通过这种校企合作机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的实训教育落到实处。产学结合具有较强的优势,是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必经之路,能将职业教育发展推向顶峰。产学结合能把企业需求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实现特殊环境与学校环境之间的转变,确保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要完善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教育管理的校企合作机制,需要由企业技术人员、政府部门和学校的教学部门共同商讨,将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专业、企业所要求的人才技能、教学方式等工作齐抓共建,帮助学生从单一的学习知识向掌握社会工作所需要的职业技能转换。广西企业的工业化水平较低,缺少重头大中型企业,因此需要加大与沿海沿边企业和发展势头良好地区企业的合作,建立固定的实习基地,重视建立与地方企业的关系,积极向过渡性思维转变,进行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利用企业的现有场所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技能,帮助学生达到独立工作的水平,为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实习和技能培训等提供设备、场地以及一线工作经验的支持。此外,还可以派遣教师到企业传授先进理论知识,聘请企业有经验的一线技术人员到学校讲授操作知识,并建立教师资源库,这样可以优化教师队伍。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可以把行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实践经验以及研究成果的应用与推广情况带入课堂,有助于指导学生的实训教学,拉近了学校与产业、行业实际需求的距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多方面的素质,还可以增强社会适应性,促进自身尽快适应社会。

4.转变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教育管理中跨行业就业为出发点的盲目观念。政府应该建立以对口专业需求为出发点的各类招聘会和管理机制,为职业教育的技能出众者创造专业对口的联系桥梁,拓宽就业门路。认清职业教育对改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在义务教育阶段末期做好转型学生教育的引导工作,建立更为灵活的适合技能型人才顺利就业的机制。要深化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改革增强高职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引导用人单位建立适合社会发展的科学的绩效考评制度和薪酬制度,逐步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经济收入。大力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贡献,高职院校也要大力宣传本校毕业生中涌现的先进人物,营造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和技能人才培养的良好社会环境。建立对优秀技术人才的政府奖励机制,对职业教育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优秀教师进行奖励表彰。

5.加强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教育管理中实训基地建设。高职院校的职业环境建设必须以真实和仿真为出发点,其中包括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与理论知识的转换、市场化需求与社会进步并驾齐驱、高职教学改革的大致方针适合专业设置等,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前瞻性、科学性等特性。加强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教育管理的实训基地建设,要采取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相结合的方法。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要对学生进行适应性、专业化的指导;企业实训基地应重视建立在生产线上的具体操作,将知识应用于具体工作中。只有这两种基地联系紧密且相互促进,才能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此外,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还要因地制宜,突出实用性,集教学、培训、技能和社会服务为一体。为了适应广西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的发展需要,要重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职业技能的重点是要把实际操作转变为一种技能素质,根据各个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来确定具体目标。学生通过参加校内实训,提高了实践技能水平,增强了综合素质,提高了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有利于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管理。随着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校内实训基地已无法为实训教学供给充足的资源,因此,需要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从而缓解校内实训基地设备、场地、岗位不足等问题,让学生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营造双向互动的就业情景,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岗位能力。

6.积极推进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资格认证工作。积极推进广西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资格认证工作,是对广西区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重要措施。要结合专业特性,鼓励学生考取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培养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了适应广西东盟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还需要制定高职毕业生参加职业资格考核鉴定的具体办法。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也要不断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积极推进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资格的认证工作,实行学生在校的专业理论考试和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确保高职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丁惠炯.内蒙古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使用政策实施研究[D/OL].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0&CurRec=1&recid=&filename=1013193696.nh&dbname=CDFDLAST2013&dbcode=CDFD&pr=&urlid=&yx=&v=MDkw

NDBGckNVUkw2ZlllVnZGeXJsVnIzUFZGMjZIYkt4SGRmRnFaRWJQSVI4ZVgxTHV4WVM3RGgxVDNxVHJXTTE=,2013-06-01.

[2]蒋友琴.广西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OL].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4&CurRec=1&recid=&filename=2007166695.nh&dbname=CMFD9908&dbcode=CMFD&pr=&urlid=&yx=&v=MjI3MDR1eFlTN0RoMVQzcVRyV00xRnJDVVJMNmZZZVZ2RnlybFY3L05WMTI3R2JLK0dOZkZxcEViUElSOGVYMUw=,2007-03-01.

[3]齐菲.山东职业教育与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及政策取向研究[D/OL].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8&CurRec=1&recid=&filename=2006094004.nh&dbname=CMFD9908&dbcode=CMFD&pr=&urlid=&yx=&v=MTI2

MjNMdXhZUzdEaDFUM3FUcldNMUZyQ1VSTDZmWWVWdkZ5cmxWN3JBVjEyN0dMT3hHdEhNcTVFYlBJUjhlWDE=,2006-05-30.

区域经济合作贸易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随着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不断加快,健全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合作机制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拟从健全金融合作的沟通协调、信息共享、利益均衡、风险防范、先行先试、人才发展、生态共建等机制入手,对健全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合作机制的路径进行初探,以期对推进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金融合作机制

近年来,随着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对金融一体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金融合作就成为提高中原城市群经济合作程度的重要内容。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城市群经济运行、要素流动、产业优化、资源配置中起着重要的媒介、导向和调节作用。中原城市群区域内的金融业如何健全合作机制,不断提高区域金融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已成为当前推动中原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实践证明,中原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必然要求其法治和政策要协调。因此,本文拟从打破行政壁垒、实现法治和政策协调的视角,对健全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合作机制做一探讨。

一、健全金融合作的沟通协调机制

中原城市群区域成员应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加大金融合作沟通协调的力度,真正将金融合作纳入中原城市群政府合作的框架,逐步建立健全多层次的金融合作沟通协调机制。

(一)建立健全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合作联席会议制度

联席会议可以考虑由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负责牵头组织,区域内省会城市中心支行积极参与。要通过建立和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全面研究和分析制约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科学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总结和交流金融合作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并采取多种措施积极主动地向地方党委、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争取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最大支持和帮助,营造区域金融合作的良好氛围。

(二)定期举办“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合作论坛”

河南省金融学会应在中原城市群区域内对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部门发挥组织、协调和指导作用,认真组织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的金融学会,定期召开“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合作论坛”。论坛的人员可以包括省、市领导,政府经济和金融管理部门的领导,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论坛的主题要突出,主要围绕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合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尤其要围绕金融法治合作和制定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合作的方式和方法;论坛的形式要活跃、丰富,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集中各方智慧,共同制定金融合作的战略规划、中长期目标和实施方案,切实解决金融合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三)切实加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金融监管部门派出机构及其内部机构之间的沟通交流

第一,加强中原城市群区域内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要加强信息沟通,实现信息共享,为区域经济金融合作提供信息支撑;要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和调研合作,建立研究成果交流制度,加强理论研究和分析;要逐步实现中原城市群区域内支票通用、票据本地截留和资金实时划拨,畅通跨区域结算渠道,缩短资金在途时间,降低结算成本;要健全人民银行系统经济金融统计数据交流网络,形成交流内容更加广泛的经济金融数据交流网络;调查统计部门要加强内联网数据传送系统建设,形成反映中原城市群经济金融总貌的数据库。

第二,积极促进区域内人民银行与金融监管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建立现场检查协调机制。检查内容接近的可组织联合检查组,联合撰写检查报告,节省资源,减轻被监管机构负担。同时,对各自工作职责内的政策类、数据类和分析类信息资源要实现共享,为制定科学可行的金融政策奠定良好基础;要建立联合调查研究机制。应建立重点课题联合调研年度计划,共同研究区域金融生态建设、区域金融稳定、区域金融市场建设及金融改革等方面的问题,增强金融管理部门之间的互通融合,拓宽监管思路。

第三,积极推动区域内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要加强地区间金融机构的联系与沟通,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跨地区股权合作;在有条件的地区,鼓励商业银行与外地金融机构开展银团贷款、融资代理业务等合作,支持金融机构联合进行业务创新。尤其要提升郑州中心城市和洛阳副中心城市的金融辐射、带动和扩张作用。

二、健全金融合作的信息共享机制

信息沟通不畅与不能实现金融信息共享是中原城市群金融资源跨区域流动的主要障碍。在目前中原城市群区域间仍然存在行政区划壁垒的情况下,构建金融信息共享机制将有利于破除区域金融屏障,强化金融合作。建立中原城市群金融合作信息的共享机制,应着重打造区域内金融信息沟通平台。

(一)建立区域金融机构信息沟通平台

要建立由区域内银行、证券、保险同业协会牵头,区域内各主要金融机构参与的金融机构同业信息交流系统。在新产品的研发、营销方面,通过该信息交流系统,金融机构可实现区域内金融产品的统一开发设计、联动营销;也可共同开发金融产品,合作开拓金融市场,相互交流客户信息,组建银团贷款等。要通过建立由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机构省、市分行参加的负责人联席会议制度,商讨具体金融合作领域;要通过建立信息定期交流通报制度,实现金融产品信息、金融服务信息、政策信息的充分共享,推动区域内金融业务联动;要通过建立客户信息通报制度,为客户投资提供信息服务,把金融风险造成的损失实现最小化。

(二)建立区域金融监管机构信息沟通平台

要围绕沟通区域内货币信贷政策的实施情况和交流金融监管中值得关注的重大问题,建立由区域内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三大金融监管部门派出机构共同参与的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沟通金融监管相关工作和监管信息,分析金融数据信息和辖区内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状况,研究化解辖区内金融风险的建议和对策,提高监管效率和风险防范预警水平;要及时通报区域金融运行中的突出风险源,防止区域金融风险的传播扩大,维护区域金融安全。所谓区域金融风险主要是由于个别或部分机构的微观金融风险在区域内传播构成,或者其他经济联系密切的区域金融风险向本地区传播引起的关联性金融风险,也可能是宏观金融风险在本地区内的传播。

(三)建立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合作信息网站

要建立以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为主,中原城市群区域内各城市人民银行、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全部参与的金融合作信息网站。中原城市群金融合作信息共享在横向方面要健全三大系统:贷款登记系统信息、个人综合信用档案系统、企业信用档案系统。这三大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共享,不仅利于中原城市群区域内金融交流的加强,而且也利于增强金融跨行政区服务,实现更大范围资源配置。在纵向

方面,要健全四个子系统:地方政府信息交流系统、金融监管部门信息共享系统、金融机构同业信息交流系统和金融机构内部信息共享系统。同时,要健全区域金融研究信息沟通平台,进一步发挥区域合作与发展金融论坛的交流、沟通作用,广泛吸收银行、保险、证券、政府机关、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等多行业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切实提高社会各界对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合作的关注度。另外,要加强区域内本外币政策、金融监管等方面的课题联合调研和信息共享。

三、健全金融合作的利益均衡机制

金融合作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过程和结果,实际上是一种多重博弈行为与连续博弈过程,只有参与的各金融机构都能在金融合作中获取利益,才可能出现合作博弈。如果缺乏相应的金融合作利益均衡机制,将导致合作困难甚至出现“囚徒困境”。

(一)坚持利益共享的原则

利益共享原则是利益协调机制的基础。中原城市群金融合作过程中郑州、洛阳等城市将成为发展的重点,但这并不意味着郑州、洛阳等城市是未来金融合作的最大赢家。金融合作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整个中原城市群金融业的实力,强化金融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最终带动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原城市群的每个城市都要找准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充分利用绝对和比较优势,准确把握本地区在区域合作中的定位,都能享受到金融合作所带来的收益。当然,“银政壁垒”阻碍金融资源流动。所谓“银政壁垒”是指由于行政区划、金融监管和金融机构内部垂直管理造成的金融资本的割裂状况。因此,区域间合作利润分配不均衡是难免的。在多个行政区域合作前提下,要使区域金融合作求实有效,完善区域间的利益补偿机制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二)可组建中原城市群金融发展委员会

特定的组织机构是协调和平衡利益区域的前提和保障。可组建中原城市群金融发展委员会,应赋予其工作职责,如加强中原城市群政府高层间的信息互通和相互合作,统一协调金融合作的相关事宜,制定统一的金融合作方针及政策,对金融合作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等,以避免金融业同质化竞争而导致的利益冲突。同时,根据机会均等、公平竞争、利益兼顾和适当补偿的原则,妥善处理和协调可能出现的各区域间的利益冲突,强化金融合作的系统开展和可操作性。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各地区开展金融合作的积极性,又能提高金融资源使用效率,确保区域金融合作的实效。

(三)完善金融市场的利益协调和调控机制

第一,完善市场机制的利益协调。实践证明,通过完善中原城市群金融市场机制才能引导金融资源跨地区流动,实现金融业优势互补,人才流动和信息共享,才能推动中原城市群经济资源的有效传递和区域经济的共同增长,才能形成中原城市群区域整体优势,促进协调发展。要在坚持利益共享原则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市场竞争规则,遵循市场规律,用市场原则促进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功能交叉和适度竞争,打破事实上的垄断。通过有效竞争,可以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水平,增加金融产品供给,使金融部门收取的贷款利息足以弥补组织资金的成本和贷款风险,从而获得充分的自我发展能力。

第二,完善金融调控机制的利益协调。欠发达地区金融业发展情况及其特征以及其他诸多因素也影响了货币政策在该地区的传导,使其受到了一定的阻碍,传导不畅,在应该发挥作用的时期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慢半拍”的结果就是在国家“一刀切”的政策逻辑下遭遇致命一刀。因此,中原城市群内的各级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组织者、市场竞争规则的制定者以及市场运行的调控者,更应站在区域发展的战略角度,在规划产业布局、推进区域市场开放、协调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市场机制和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等方面发挥调控作用,处理好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等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纠正因市场失灵导致的地区间利益失衡的现象,对那些利益受损的地区可提供利益补偿。

四、健全金融合作的风险防范机制

金融业具有内在的难以克服的脆弱性,如果风险防范不力,这种脆弱性就会演化为金融风险。突发性强、涉及面广、危害性大的金融风险,就会给一国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和危害。这就要逐步建立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确保中原城市群区域内金融秩序稳定。

(一)建立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风险的信息通报、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

建立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风险的信息通报、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可参照国际上较成熟的金融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对金融风险进行测算,同时提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应急方案。各金融部门要保持自身金融健康,建立多重金融防风险防线;要联手开展区域金融安全区创建,共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在反洗钱、打击金融犯罪等方面开展有效的合作;要共同加强金融协调和合作,建立区域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共同致力于区域金融体系改革。

(二)加强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监管

为保证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安全,要消除地区利益的影响,配合与协调好中原城市群区域监管力量。在加强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外部监管配合与协调的基础上,尤其要加强各金融机构的内部监管。各金融机构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建立资信互认制度、对中小民营企业的互相担保认证制度、客户信息通报制度、定期通报不良客户黑名单制度等,各金融机构共同应对区域金融风险,联合采取行动,共同降低区域金融风险。

(三)强化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执法

第一,依法开展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行政执法工作。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执法执法机构,要严格按照修改后的《中国人民银行检查监督程序规定》等规定开展行政执法,促进金融机构依法合规经营;要在开展综合执法方面进行有益探索,降低执法成本,提高执法效率;要研究规范行使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界定实施行政处罚等行政行为过程中自由裁量权行使的边界范围、运行规则和行使标准,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

第二,强化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机构的内控制度。要加强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宏观调控的法律法规以及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金融、证券、投资、贸易等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特别是分支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自觉遵守金融法律法规和规章,提高其识别非法金融活动和金融犯罪行为的能力;要加强内部人员职务、岗位犯罪的预防和监督机制,加强重要岗位人员和重要业务的管理,落实对高级管理人员特别是分支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的行为监管,严防操作风险。

第三,建立健全中原城市群反洗钱联席会议制度。2004年中国建立和完善了由人民银行牵头,有23个部委参加的国务院反洗钱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由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

外汇局参加的金融监管部门反洗钱协调制度。降低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风险,同样应借鉴这一制度,抓紧完善反洗钱工作协作机制,进一步做好金融领域的反洗钱工作,增强抵御洗钱风险的能力;要根据《反洗钱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和健全反洗钱内控制度并严格执行,防范洗钱风险。

五、健全金融合作的先行先试机制

中原城市群是中部地区举足轻重的经济区域,其发展阶段正处于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的阶段。如将中原城市群建成开放型、创新型、金融体系功能和金融市场功能多元化的现代金融业试验区和金融生态示范区,就必须争取中原城市群区域建设成为中部地区金融合作先行先试基地。

(一)争取把郑州建设成为区域金融合作先行先试的中心

目前,全国各地都力争把自己打造成区域金融合作中心。如,广州推新称自己是“金融硅谷”,武汉则要建“江南金融中心”,长沙借助长株湘潭城市群试验区建设“中部金融中心”,杭州要建设“长三角南翼金融中心”,济南要建“跨省域区域性金融中心”,福州要建海峡西岸区域金融中心等。因此,要发展多种所有制中小金融企业的试点,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股票、债券、保险、期货等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试点,金融市场登记、托管、交易和清算系统建设试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试点等。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产品创新。如,为企业跨地域开户、提供更多跨地域融资渠道和融资便利,为客户提供更安全高效的国内外结算支付工具,提供更有效的避险工具和理财服务等。

(二)完善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组织体系

区域金融组织体系创新是区域金融合作先行先试的前提。可由各地市政府和金融机构共同投资组建中原城市群开发银行,其资金通过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募集,其主要任务是承担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开发和城市开发;可组建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基金,其资金可包括投资性基金和信贷保障基金。投资性基金可通过证券市场筹集,由专业基金公司管理,其资金投向中原城市群区域的开发项目;信贷保障基金可由各地市政府财政、金融机构和各大型企业集团投资组建,其资金为跨地区银行贷款提供担保,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贴息;可组建中原城市群商业银行,为中原城市群地区经济发展和区内经济联合服务;可在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域成立金融控股公司,推动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信托等行业间的深度合作与融合;可建立中原城市群区域大型的信用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

(三)健全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市场

高效完善的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市场是一个多层次市场体系,能满足不同主体的投融资需求。在区域金融市场单位设立主体上,可以以政府为主导,区域内企业、个人参与。这样,既有利于政府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以及区域发展政策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又可以通过引导民间资本合理流动,充分发挥资本生产要素的作用。在区域金融市场投资基金投资方向上,要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投融资体制改革为目的,面向优势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区域金融市场不同层次上,要大力发展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信托市场、保险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在内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加强金融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完善市场功能,促进不同层次市场协调发展,发挥金融市场体系的整体功能与放大效应,提高金融市场体系的运行效率。尤其要积极争取在郑州建立金融期货、期权交易所,为国内外交易者提供交易渠道和服务。

六、健全金融合作的人才发展机制

金融业的特性决定了其业务的开展,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在金融业,人更是“第一资本”、“第一资源”和“第一动力”。郑州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河南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态势、趋势,都要抓紧通过健全金融合作的人才发展机制,把郑州建设成为金融人才高地,从而为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的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前提。

(一)建立金融人才发展的协调机制

要按照市场导向,通过用人单位主动、政府推动、部门和行业联动,来构造金融人才发展的协调机制。政府部门、金融机构、高等院校和市场要科学定位、合理分工、充分整合,最优利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高等院校和市场的多种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地吸纳、引进和培养金融人才。尤其是要促进中原城市群区域内各大学、各类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积极鼓励区域内的设立金融专业的大学开展金融合作办学,培养区域金融合作急需人才。

(二)加强人才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

要支持郑州、洛阳规划建设金融聚集区,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吸引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入驻,形成机构集中、人才汇聚和资源集聚效应,打造以金融业为核心的产业链条,提升区域资本的配置能力和金融服务能力;要健全各种人才制度、规章、政策和机制建设、人才生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事业发展环境建设;要尊重人才发展的市场规律,着力培育人才发展的培训、流动、认证、定价机制和市场。

(三)完善职业培训和人才引进政策

要创新培训方式,通过加强金融技术职业培训、大学与金融业合作培训、外语培训和金融业从业人员再就业培训等,建立多元化、全方位造就金融人才的模式,提高金融职员的专业素质,拓宽分析研究视野,增强他们对形势发展变化把握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提高新形势下有效履行金融职责的能力;要健全金融人才交流信息网络,积极吸收国内外科技、金融、管理、经营等人才,为优秀的金融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教育环境、户籍政策、福利政策、退休养老保障、医疗卫生条件等,建立健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激励机制,为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合作和发展提供保障。

七、健全金融合作的生态共建机制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差异,影响了银行资金流向和流量,进而影响了一个地区金融业务的吸引力,并直接影响了一个地区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导致地区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因此,健全金融合作的生态共建机制是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稳健、健康运行的重要保证。

(一)建立和完善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稳定和协调机制

要完善中原城市群区域稳定协调发展的联席会议制度,构建信息交流平台,加强金融政策的制定和衔接,密切加强与中央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加快建立共同应对金融风险的合作机制,推动中原城市群地区金融稳定评估一体化,提高金融风险协同处置能力,依法保护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二)明确各主体在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生态建设中的功能和定位

中原城市群区域的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协调管理职能,制定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引导企业开发和引进更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货币信贷政策、科技含量附加值高的项目,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人民银行重在发挥引导、协调和参

谋作用,积极加强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加强对经济总量与结构、信贷结构、投资结构及投资率变化等情况的监测分析,引导和督促银行类金融机构全面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保持信贷投放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金融机构应侧重制度完善与服务创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提高信贷资产的流动性;企业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公司运作,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树立诚信形象。

(三)实现跨地区资本流动的优化配置

中原城市群区域内的资金现状是总体上不算充裕,同时又存在局部地区间的资金供需不平衡。因此,要注重把中心城市金融服务的先进技术和信息向周边地市扩散和辐射,提升区域内部整体金融服务水平;要鼓励中原城市群区域内的金融机构之间联合开展银团货款、签订各种相互代理业务的授权协议,促进中原城市群区域内各金融机构开展股权合作,弥补中原城市群区域间资金分配的不平衡;要健全信贷征信体系、担保体系、中介服务体系和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以实现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杨屹.把中原城市群的发展作为中部崛起的支点[N].金融时报,2009-11-9.

[2]吴梅.金融行业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提供支撑.广西新闻网2008年4月17日,http://www.gxnews.com.cn

[3]张本照,孙悦.论区域金融创新与区域金融风险控制[J].现代管理科学,2005,(2).

[4]张家寿.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合作的背景、进程与发展趋势.永州新闻网2007年5月30日,http://www.yongzhou.gov.cn/Article/2007-05-30/12023.hun.

[5][6]王伟藩.长三角地区金融合作优势与前景探讨[J].国际经济合作,2006,(12).

[7]王进诚.农村金融关键在于培育市场机制[N].人民日报,2006-9-19.

[8]范祚军.洪菲统一货币政策框架下区域性金融调控机制构想——基于广西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5,(1).

[9]孙飞.论中国多层次区域金融市场的构建[J].金融管理与研究,2008,(1).

[10]袁国红.对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思考[J].新东方,2009,(Z1).

上一篇:网页前端开发案例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