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图形分析范文

2023-09-20

轴对称图形分析范文第1篇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IPDA等电子设备的日趋广泛使用, 图形化的用户界面逐渐深入人心, 就这样慢慢的图形密码产生了。图形密码是一种图形化的用户界面的全新的密码系统, 利用图形作为媒介, 用户可以通过完成对这些图形的一系列操作, 从而完成对身份的认证。由于图形密码拥有不需要使用数字、单词等字符, 而且应用方式灵活, 密码空间较大的特点, 以至于字典攻击以及暴力破解完全对图形密码无用, 除此之外, 肩窥对于一些图形密码系统也是束手无策。由于图形密码中的很多模型仅仅是试验阶段, 甚至是理论研究阶段, 所以有些模型并未真正的用于商业领域中, 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来图形密码使用方式有趣, 而且安全性能也很高, 它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市场上比较常用的身份认证技术大致有三个方向:

(1) 生物识别技术;

(2) 静态密码的认证技术;

(3) 基于信物的认证技术。

生物识别技术就是指通过识别人类某些生物特征来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技术, 而通常我们将人体所固有的行为以及生理特征合称为生物特征, 生理特征包括指纹、掌型、虹膜、视网膜、DNA、声音、面部等, 行为特征包括:语音、签名等。生物识别系统会对生物特征取样, 然后转化成数字代码, 生物识别技术在理论上看安全性能较高, 但是它的识别过程较复杂, 识别比较慢。

静态密码的认证技术是目前市场上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认证技术, 这里所说的静态密码主要包括图形以及文本密码。猜测口令是常见的一种攻击方式。

基于信物的认证技术是一种需要信物的认证技术, 这里的信物主要有:智能卡、动态密码、USB KEY等。

有各种各样的身份验证方式, 就会出现针对身份验证的各种破解方式, 主要有下面几种:

(1) 暴力破解:它会逐一尝试所有可能的组合密码, 来达到攻击的目的。它通过列举所有可能的密码来强制通过用户的身份验证。如果想要防御暴力破解, 那就需要增加足够大的密钥空间。传统的文本密码, 只能是数字、字母、以及符号等字符, 共有94个, 那么它的密码可能性为94N (其中N是口令的长度) 。使用传统秘密方式的用户只能通过增加口令的长度方式, 来增加密码难度, 同时, 也会增加记忆的难度。图形密码系统的用户可以通过增加矩阵量来增加密码的难度, 而且图形密码是通过鼠标或者屏幕触摸实现输入的, 这样都会增加暴力破解的难度。

(2) 字典攻击:字典攻击是一种类似暴力破解的一种攻击方式, 不同的是它只是逐一尝试用户自定义词典中的可能密码 (单词或短语) 。对于采用鼠标输入类型的图形密码系统, 字典攻击是无计可施的。字典攻击虽然可能会对于一些基于回忆型的图形密码展开攻击, 基于回忆型的图形密码是在3×3的矩阵中选择若干个位置作为密码, 然后在身份认证阶段需要用手绘或者鼠标绘画方式, 按照顺序重现出注册阶段选择的密码位置, 这样便能实现身份认证。虽然可以通过设计自动的字典攻击程序来实现攻击, 但是这种程序设计过程要比文本密码的设计过程复杂的多, 而且对于图形的搜索速度也要慢许多。因此, 在抵抗字典攻击的能力方面, 图形密码比文本密码有更好抵抗能力。

(3) 猜测口令:这种攻击方式一般针对那些采用安全性能低却方便记忆的弱口令密码的用户, 使用传统密码的用户为了方便记忆, 自己姓名拼音、生日、电话号码、全0或者全6数字等弱口令都会成为他最好的选择。这样攻击者利用猜测口令攻击, 也会很容易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当然采用图形密码, 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弱口令的情况, 比如“L、一”等可预测的图形密码。因此, 在抵抗猜测口令攻击的能力方面, 图形密码没有明显的优势, 用户只能避免使用一些比较好预测的密码。

(4) 间谍软件攻击:在这方面, 图形密码的输入可以与键盘无关, 可是却与用户的窗口大小、位置以及操作时间都息息相关, 攻击者想要利用间谍软件攻击就更困难了。因此, 在抵抗间谍软件的能力方面, 图形密码比文本密码有更好抵抗能力。

(5) 肩窥:在计算机安全领域, 肩窥是指 (站在别人身后) 越过肩膀来探看别人操作, 就如同从某人的肩膀上方直接查看, 从而获取信息的一种方式。肩窥这种方式在填表、在POS机输密码或者在ATM机输入PIN码等人多拥挤的场合更为适用。如果有可以增强视觉设备, 比如望远镜等, 肩窥也可以实现远距离获取信息的目的。传统文本密码的情况下, 用户只能通过依靠身体或者其他物体来遮挡住输入区已达到避免肩窥目的。而在有些图形密码系统中, 每次进行身份验证时界面所展现的图像都是随机产生的, 每次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即使偷窥者侥幸看到了一次用户的输入过程, 也是没有办法确定用户最初的设置, 也就不能达到获得用户信息的目的, 所以使用图形密码系统可以有效防止肩窥。

(6) 密码泄露:密码泄漏主要是指用户无意中将自己的密码说出, 并被有心人获取的一种方式。图形密码用户是无法通过电话或者聊天方式被说出来, 所以与文本密码相比, 使用者是不方便将图形密码泄露于他人。甚至使用图形密码的用户很难把自己的图形木马记录在电脑里或者画在纸上的, 所以无意中的密码泄露是很难实现的。虽然在一些发布的网站上, 保存有自己的密码, 可是从网站上获取图形密码是很耗时的。所以使用图形密码可以有效的防止密码泄露。

轴对称图形分析范文第2篇

1 图形转换的方法及作业流程

现阶段我国的工程电子版用图图基本都是dwg格式, 或者都可以转成dwg格式, 下面主要介绍基于A U T O C A D软件的两种图形转换方法。

(1) 两点法:在图形区域尽量长的两端定出一段线段, 用坐标转换软件算出该线段两端点在相应坐标系下的坐标, 将算出的新坐标展出, 再以源线段任一端点为基点, 利用A U T O C A D软件的平移和旋转功能, 将旧坐标系的图形转移到新坐标系下, 最后通过比例缩放功能, 将新旧坐标系下该线段长度的比值输入, 即可完成图形转换。第一步, 选择编辑平移工具 (或输入命令move) , 以A点为基点, 将待转换图形平移到经坐标转换后的新坐标系下的A1点。如图1所示。第二步, 选择编辑旋转工具 (或输入命令rotate) , 以A (A1) 点为基点, 将新坐标系下图形旋转至线段A1B1方向上。如图2所示。第三步, 选择编辑比例缩放工具 (或输入命令scale) , 然后框选新坐标系下以旋转好的图形, 以旋转时的基点A (A1) 作为比例缩放基点, 输入距离比值 (S A 1 B 1/SAB) 即可完成该图形的坐标转换。

(2) 多点法:在图形区域范围尽量大的四个角定出四个角点 (或更多点) , 用坐标转换软件算出该四点在相应坐标系下的坐标, 利用A U T O C A D软件的弹性拉伸功能, 依次将该点的旧、新坐标输入, 软件会将图形强制附合到新坐标系下的相应位置, 以此达到图形转换。

2 案例及精度分析

现在以《珠海市市区分区规划图》的83珠海坐标系的图形转换成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 进行坐标分量、距离误差分析和面积误差分析, 并分析两点法和多点法的优缺点, 为图形转换方法的选择提供数学依据。

2.1 两点法

选取南湾前山河附近坐标1 (X:998223.729, Y:393503.071) 及高新区港湾大道北侧坐标2 (X:1009483.029, Y:405474.749) 为参考进行转换 (见表1) , 选取城区十个道路交点为检测点进行坐标分量及距离误差分析 (见表2) , 选取鹅槽山公园、拱北口岸、石花山公园、体育中心、银坑山地公园及青年水库的范围线围成的面积来进行面积误差分析 (见表3) 。

2.2 多点法

选取南湾前山河附近坐标1 (X:998223.729, Y:393503.071) 、九州港码头附近坐标2 (X:998943.988, Y:404282.449) 、高新区港湾大道北侧坐标3 (X:1009483.029, Y:405474.749) 及粤西沿海高速界涌段北侧坐标4 (X:1008091.220, Y:391729.141) 为参考进行转换 (见表4) , 选取城区十个道路交点为检测点进行坐标分量及距离误差分析 (见表5) , 选取鹅槽山公园、拱北口岸、石花山公园、体育中心、银坑山地公园及青年水库的范围线围成的面积来进行面积误差分析 (见表6) 。

3 结语

根据以上分析, 得出: (1) 多点法转换的坐标精度为0.2cm~1.65cm, 两点法为0.88cm~6.90cm, 多点法的精度优于两点法; (2) 多点法转换的面积误差相对精度为0.004%~0.006%, 两点法为0.005%, 两种方法相当; (3) 经过试验证明, 选择多点法转换时, 采用的基点越多, 其精度会越高; (4) 用多点法转换时, 图形的填充图块会发生错乱, 两点法不存在此问题。因此, 在图形不存在填充图块时, 两种方法都可以用, 多点法转换的精度会更高;图形存在填充图块时, 只能采用两点法进行转换。当然, 对基点进行坐标转换时, 其转换精度越高, 则图形转换的精度也会越高。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基于AUTOCAD (.dwg格式) 的图形在两个不同坐标系之间的图形转换, 通过对坐标及面积误差进行精度分析, 为图形转换方法的选择提供数学依据。

关键词:图形转换,坐标转换,平移,旋转,比例缩放,弹性拉伸

参考文献

[1] Autodesk AtoCAD2004中文用户手册.

[2] 黄加纳, 等.地图数字化的坐标转换及数据的精度与相关性[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1, 26 (3) :213~216.

[3] 姚宜斌.平面坐标系统相互转换的一种简便算法[J].测绘信息与工程, 2001 (1) :1~3.

轴对称图形分析范文第3篇

一、计算机图形图像后期处理以及图像美化的原理分析

(一) 计算机图形图像的工作原理

在计算机当中, 图形图像是以二进制形式存在着的, 因此在存储的过程当中, 都是通过数字化的形式实现的,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数码影像”。数码影像和传统设想方式相比较而言, 其最大优势就在于不仅能够在计算机上实现储存, 而且还能够极大的降低摄像成本。由此我们不难看出,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是非常方便快捷的。

(二) 图形图像的生成原理

数码影像成像的单位就是像素, 组成像素的基本单位是体素。所谓的体素, 指的就是计算机在完成对物体图像的扫描之后, 所划分成的等体积单位。计算机对于图像所分配的色度值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 色度值反作用于像素, 进而也就导致每个像素点不尽相同, 这也就形成了不同颜色的图像。现阶段,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 主要是借助相关的软件来进行处理的, 例如:PS等等, PS软件有着非常强大的功能, 并且能够对快速的处理、美化图形图像。结合图形图像的用途, 我们能够放大或者缩小尺寸, 并且还能够达到模糊降噪的作用, 以此来提升图像质量。在这里需要我们注意的是, 我们在应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的时候, 要注意避免出现画面失真的现象, 最大限度的确保图像质量要求。

二、图形图像后期处理以及图像美化操作分析

(一) 图形图像后期处理以及美化的整体化

图形图像的后期处理与美化, 指的就是充分的借助相关处理技术, 进而实现对图像的缩放、复原等功能。在这一过程当中, 我们最常用的软件主要包括PS、以及CorelDraw等等, 每一款软件都有着不同的优势, 我们在实际的使用过程当中, 就需要充分的结合实际需求来使用。与此同时, 图形图像处理的整个过程当中, 我们还要充分的考虑到整体的变化情况, 因为在获取原图像的时候, 其参数都是一致的, 我们之所以借助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来处理图像, 就是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图像的质量。除此之外, 在复原图形图像的时候, 我们可以借助PS软件来实现, 尤其是对于一些模糊的像素, 都能够实现对图像质量的有效处理与优化。而在虚化图像的时候, 我们可以借助CorelDraw软件来进行操作。

(二) 图形色彩的后期处理与图像美化

对于图形图像的色彩处理至关重要, 我们在处理的过程当中, 需要充分的结合实际需求来进行, 通过变换图像色彩, 或者突出某一种色彩, 在不改变图形图像风格的前提下, 都可以充分的结合我们自身的喜好来进行处理, 以此来提升图像视觉效果。举个例子来说, 我们在制作广告图像的时候, 我们要想更好的突出红色的动感效果, 我们就可以通过将红色加深到鲜红色来实现达到这一效果。如果为了能够达到更强的对比效果, 我们还可以通过安化其他部分色彩的方式, 更加明显的突出目标区域的色彩。

(三) 图形细节的后期处理与美化

我们在借助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来美化图像的整个过程当中, 还需要充分的重视起对于细节部分的处理。以PS为例, 我们在处理人物图像的时候, 首先就要做好对图像细节的处理工作。由于在获取图像的过程当中, 曝光度和亮度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因此往往就会导致人物成像并不清晰。不仅如此, 由于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 因而也就无法很好的表现出图像中的人物。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就可以借助PS软件中的滤镜功能来提升对比度, 并去除边缘的噪声。如果想要突出表现人物的脸部颜色的话, 我们就可以通过清楚其他杂色的方式来实现。如果想要得到黄色的话, 我们就要有效的处理好蓝色和绿色得到。最后对人物图像的脸部细节以及图像的光滑度做好处理工作。由此我们不难看出, 只有充分的做好对图像的美化处理, 才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加精致的图像。

三、计算机图形图像后期处理以及图像美化操作的实际应用探讨

(一) 基于软件下的图形图像美化应用

现阶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一般来说, 常用的主要包括Photoshop、CAD以及AI等等。我们在应用这些软件的时候, 需要借助计算机才能够更好的应用。随着计算机图像图像处理软件的广泛应用, 必然会进一步提升图形图像后期处理和美化技术。

(二) 图形图像后期处理与美化中的失真问题, 保证图像图形的质量和品质

我们在图形图像后期处理和美化的过程当中, 要充分的重视起图像失真这一问题。当前可以通过点位预测的方法, 有效改善、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借助点位预测的方法来对图像图形进行后期处理与美化, 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实现对图形图像的处理。举个例子来说, 我们在处理某一个制定的区域的时候, 点位预测能够借助数学概率理论来选取需要处理的像素点, 通过这样的方式, 能够在最小改变像素的基础之上, 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与此同时, 点位预测还非常适合用于放大图形当中, 有效的避免由于图像放大所导致的图像失真现象。由此我们不难看出, 借助点位预测技术, 能够有效的改善图像失真的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借助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 不仅能够美化图形图像, 而且还能够消除噪音对图像的干扰, 提升画面质量。在这一过程当中, 我们在图像处理的时候要注意避免出现失真的现象, 在充分的确保图像质量的基础之上进行合理的美化, 提高图像画面质感。

摘要:现阶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借助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 不仅能够美化图形图像, 而且还能够消除噪音对图像的干扰, 提升画面质量。基于此, 本文首先概述了计算机图形图像后期处理以及图像美化的原理;其次分析了图形图像后期处理以及图像美化操作;最后探讨了计算机图形图像后期处理以及图像美化操作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计算机图形图像,后期处理,图像美化,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 廖隽婷.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相关技术应用分析[J].科学与财富, 2012 (7) :267.

[2] 程思源.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相关技术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 (17) :150-151.

轴对称图形分析范文第4篇

一、基于本源事物的抽象图形

1、抽象

在大脑中选取事物的某一属性, 形成对于这一事物的立体认识和细节认识就是抽象[1]。它是一种逻辑方法, 在进行抽象认识的过程中事物的其他部位可以忽略不计, 而只是将事物的本质挖掘出来。从艺术的角度将, 哲学上的本质就需要被理解为“本质形象”, 从而便于对事物的实质部分进行详细的分析。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进行抽象作业实际上是通过一些表现手法比如概括、简化、夸张以及提炼等将事物的本质进行表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逻辑思维, 又有形象思维的运用。

2、形态

事物外在所表现出来的形状和体态就是事物的形态, 它不同于抽象的地方就在于形态是客观存在的,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同的人描绘出来的事物形态可能有所差别, 但是不会有人忽视它的存在。除了体态, “态”是指事物状态、情态以及意态, 这些内容都是“形”所表达给人们的。人们对于不同形态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感受实际上就是人们情感体验、精神以及文化层面的共同认识。

3、抽象图形与常态形

写实图形、装饰图形以及抽象图形是三种不同的表达图形。在三者当中, 抽象图形不再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反应, 也不能是思想与情感上的单纯抽象, 而应该是为视觉传达服务的, 也就是人们眼中看见了的事物是第一反应, 也是第一形象, 它决定了抽象图像的整体形象。相比写实图形, 抽象图形更是人们情感价值观念上的体验, 在感官刺激的前提下, 它往往是最强、最有力的艺术表达方式[2]。

常态形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它作为人们最普遍、最基本的一个认识, 使人们对不同的事物进行区分的有力依据。但是也应该注意的是, 在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内, 如果常态形没有结构上的突破, 人们就会产生一种视觉疲劳, 从而便会麻木, 进而便会去追求更加新颖的东西, 这是人的本质所趋势的, 是没有办法能够轻易改变的。因此尽管常态形从构造上具有稳定性, 但是我们也需要去追求造型的新颖, 从而才能使平面设计的表达方式得以丰富。

二、抽象提炼的思维原理

1、思维

客观事物具有本质属性、具有内部规律, 但是除人之外的一般动物对于它不会表现出太大的反应,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动物没有思维。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本质所做出的直接、自觉以及针对性的概括就是人类的思维[3]。要明确, 提炼抽象形态的过程就是一种思维过程, 在进行思考的过程中, 传统的直观感受、机械再现都应该被摒弃。相关专业人士将思维学根据方法的不同主要分成三个大部分, 逻辑思维、创造思维以及形象思维是它的核心部分, 三者最大的区别主要来自思考方法的不同。总之不管作为源泉还是手段, 视觉传达设计都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 它需要逻辑、形象与创造的结合, 才能将其艺术魅力真正发挥出来。

2、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逻辑思维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也是最早被人们所认可的一种形式。“概念”是逻辑思维的最小表达单元, “抽象”是它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在这些内容的约束下, 再加上语言、图像、符号以及相关造型的辅助, 就可以进行抽象形态的提炼了。提炼的过程中少不了肌理、位置以及色彩等视觉上的符号。

与逻辑思维相比, 形象思维往往具有较小的知名度, 大众认为, 美学以及相关的艺术行业才应该更多的进行形象思维, 而设计领域只要有逻辑思维就够了。这样的认识是非理智的, 也是主观的。其实形象思维并不是人们头脑中的直觉或是感性认知, 它应该以一种理性思维的方式而存在。当然不可否认, 这种表现手法以及表达方式在美学领域应用的确实比较多。比如郑板桥在画竹子之前, 仔细地观察竹子好长时间才开始动手画, 此所谓“胸有成竹”的来历[4]。也就是说郑板桥将竹子的形象刻在自己的脑海里, 然后才开始动手画, 最终落实到纸面上, 人人称赞。可见形象思维就是一个将印象转变为意象, 最终付诸为形象的一个过程, 只有把这三个过程都进行了良好的把握, 形象思维展现在纸面上才能被大众所认可。应该明确的是, 不仅仅艺术家们才具备形象思维, 生活中的每个人, 小到你我他都具备这种思维方式, 只不过我们利用这种思维方式的过程不会创造出特殊的价值, 因此也就不易被察觉。比如我们在大街上遇见一个熟人, 将熟人认出的过程所利用的就是形象思维。

3、创造思维

创造思维是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结合体。它是指在原有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新的认知活动, 从而找到新的答案或是做出新的发现的过程。对抽象的形象进行提炼, 在创造思维上的表现就是让人们获得全新的视觉体验, 从而让人们改变对于事物的原有认识, 获得新的认知, 看到事物更加本真的样子。一些思维学专家在不断的研究中发现, 艺术家在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时候, 首先会在头脑中形成对于自己想要结构的轮廓, 从而再指引自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最终真正掌握事物的结构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提炼抽象形态的过程中, 抽象思维与原始的形象思维会产生本质上的差别, 有时甚至会与事物本身的形态产生不同程度的偏差。总之, 创造性思维是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 也是一个事物本质再现的过程。从这些总结中来看, 创造思维过程是一个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共同发挥作用的活动, 而且在这项复杂的头脑活动当中, 形象思维一直占据着主导性地位, 这是不容置疑的。

三、抽象图形提炼与表现

在对事物形态特征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之后, 在合理的情境构造之下, 运用创造性思维将原有事物的艺术魅力展现给大家的过程就是对抽象图形进行提炼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 事物原本的形态以及本性不会被泯灭, 相反, 它的造型会变得更加新颖, 而且相关事物的数量也会有所增加。平面设计师利用这种方式可以有效丰富自己的头脑, 也会更新消费者的视野, 不至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产生视觉疲劳。下文中, 笔者将以竹子的画法为例, 将抽象画法融入其中, 展现其抽象形态。

1、不同视角下的抽象元素提炼

只有全面、充分的观察事物, 才能将事物的本质挖掘出来, 为抽象形态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生活中总是缺乏发现和挖掘美的眼睛, 因此要想在常人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美的享受, 就应该打破原有思维模式的束缚, 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拿竹子为例, 在微观的视野下观察竹子的肌理就会得到一排细纹;在宏观的角度观察竹子, 竹子最普通的形象就会展现在大众的面前;当站在空间的角度对竹子的生长状态进行细致的观察, 就又会有另一番风味。总之, 只要观察事物的角度发生了变化, 侧重点就会有所不同, 因此所看到的最终形态也就会有相当大的差别。

2、不同语境下的抽象元素提炼

所有的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客观环境与背景, 只有在周围环境的共同作用下, 事物的价值才会表现出来。因此对于所要提炼的抽象元素, 我们应该摒弃原有的静止、孤立的视角, 而是应该从不同的环境以及语境出发去观察。所谓语境是指一个符号的时代意义, 它明确符号世界里的每一个符号都有被创造的价值[5]。因此除了观察, 语境是设计师了解事物本质的最好方法, 在不同语境的激发下, 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也能够被挖掘出来, 从而为提炼相应的抽象元素提供一个良好的思路。比如为了更好的了解竹子的形态, 我们可以引进“风”这个语境, 看看摇曳在风中的竹子究竟是什么样的形态;同时, 也可以比较一下不同风力下的竹子又有什么样的差别, 从而将竹子的形态进行全面的分析。在对竹纤维进行观察的时候, 可以向纤维加一个外力, 对比不同状态下竹纤维的抽离状态。

3、抽象图形的合理构建

提炼出抽象元素不是目的, 视觉传达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将抽象元素进行重新组合以及合理构建, 从而在设计师的约束下形成一个新的抽象图形供消费者进行视觉享受。美感是整个抽象图形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但并不是唯一目标。仅仅追求美感的抽象图形将会失去它本真的特性以及原有的价值, 从而使人们无法接受到真正有作用的信息。总之在对抽象图形进行合理构建的过程中, 除了美, 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不能被忽视。包括事物的视觉享受、自身矛盾、事物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等等。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将所有内容进行综合考虑, 从而将最符合主题的抽象图形展现在大众的面前。

四、结语

总之, 设计师应该认真分析传统视觉传达设计当中的弊端, 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抽象元素的提炼, 从而在具体原则的约束下将提炼元素进行合理构建, 进而设计出真正合理、具有视觉艺术的作品, 让抽象图形真正具有生机活力。

摘要:新颖独特的视觉形象是视觉传达设计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但是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 受经济利益的趋势, 很多设计作品中出现了抄袭、粗制滥造的现象, 图片的简单堆砌以及图形的拼接将原本具有艺术魅力的视觉传达设计糟蹋的一无是处。久而久之, 消费者便会习惯这样的设计模式, 设计师也就承担不起自己在这方面的职业道德, 一直以欺骗消费者为主要的谋生手段。本文对视觉传达设计中抽象图形的含义、形态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从而在此基础上抽象的思维原理以及提炼与表现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希望为真正艺术美的传播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抽象图形,针对性提炼,表现分析

参考文献

[1] 程禹.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分析[J].美与时代 (上) .2016 (05) .

[2] 李萌, 刘春雷.视觉传达设计中抽象图形的针对性提炼与表现[J].包装工程.2014 (08) .

[3] 任元卿.视觉传达设计中传统美学的影响分析[J].艺术评鉴.2016 (12) .

[4] 孙燕侠.新时期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5 (24) .

轴对称图形分析范文第5篇

学习目标

1.理解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轴对称的性质。 2.结合生活实例,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3.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及应用。

重点: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

难点:轴对称图形以及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概念,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应用,镜面对称下图形的变化。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与导学

欣赏下面几张美丽的图片,回顾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1.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 ,两侧的图形能够 ,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______。图形上能够重合的点叫 。

分别在上面图形中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2.轴对称:欣赏下面几幅图片,并完成问题。

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折叠后,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 ,这条直线叫做 。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 。如图,写出一对对称点是 。 3.轴对称的性质

上图中点A和F的连线与直线MN有什么样的关系?同理,点C和D,点B和E的连线也被直线MN ,图中相等的线段有: ,相等的角有: 。

可以概括为: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那么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 ,对应线段 ,对应角 。 4.欣赏下面的图片,完成对镜面对称的回顾。

一辆汽车的车牌在水中的倒影如图所示,你能确定该车车牌的号码吗?在照镜子时,镜子外的物体和镜子内的成像 不变, 发生相反变化。

5.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 的距离相等。 6.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上的点到 的距离相等。

自主学习 1.自主梳理

(一)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联系和区别

区别:轴对称是两个图形能沿对称轴折叠后能重合,指的是 个图形的位置关系。

而轴对称图形是指 个图形的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能完全重合,指的是具有对称性的 个图形。

联系:

如果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这个整体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位于对称轴两旁的部分看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部分图形就成轴对称。

(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应用: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到 距离相等。

(三)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应用:三角形三个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到 距离相等。 2.自我诊断: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②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一条线段,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④全等的两个图形一定成轴对称,⑤轴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而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而言。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 )

(A)只有一条 (B)2条

(C)3条

(D)至少一条 (3)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两条相交直线 (B)线段

(C)有公共端点的两条相等线段 (D)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相等线段 (4)下列图案是几种名车的标志,在这几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共有( )

丰田 三菱 雪佛兰 雪铁龙

轴对称图形分析范文第6篇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 英文名称:Data Structure 学时数及学分:64+32学时

4+1学分 授课班级:2005级2班

教材名称及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 吴伟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一、课程的目的、要求和任务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的核心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重要理论技术基础,它对理论和实践的要求都相当高,具有相当的难度,且内容较多。

本课程旨在讨论现实世界中数据(即事物的抽象描述)的各种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存储结构,以及进行各种非数值运算的方法,让学生学习、分析和研究计算机加工数据对象的特性,掌握数据的组织方法,以便选择合适的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设计相应的操作运算。在计算机应用领域中,尤其是在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设计和应用中都要用到各种数据结构,这对提高软件设计和程序编制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课程主要教学内容

本课程讨论了软件设计中经常遇到的线性表、堆栈、队列、串、数组、二叉树、图等典型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以及各种典型排序和查找算法的性能和设计方法,并介绍了各种典型数据结构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对软件设计的基本要素和软件的基本结构有了深入理解,并通过算法设计方法学习和上机编程实践,编程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

1. 掌握主要内容包括:线性表、堆栈、队列、串、数组、树、二叉树、图等典型数据结构问题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操作的实现方法,各种典型的排序和查找算法,以及递归算法的设计方法;

2. 掌握各种主要数据结构的特点、机内表示、处理数据的算法设计,以及算法分析、组织、处理数据的理论和方法,建立良好的编程风格;培养数据的抽象能力。

三、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线性表、栈、队列、二叉树、图典型数据结构问题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操作的实现方法,各种典型的排序和查找算法思想。 2. 教学难点:各种数据结构的应用和进行操作实现。

四、参考书

1. 《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2. 《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王晓东,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3 3. 《数据结构(C语言篇)习题与解析》,李春葆, 清华大学出版社 4. 《数据结构学习指导与典型题解》,朱占立等编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5. 《数据结构题集(C语言版)》, 严蔚敏

吴伟民, 清华大学出版社 6. 《数据结构》 殷人昆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7. 《数据结构》 张选平 雷永梅,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 第一章 绪论

1. 教学内容 (1) (2) (3) (4) 2.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 抽象数据类型在软件设计中的意义;

算法的概念和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分析。

教学目的及要求 (1) (2) (3) (4) 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理解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关系; 抽象数据类型的表示和实现; 类C语言描述算法的机制; 掌握算法复杂性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术语,抽象数据类型,算法和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 抽象数据类型的表示和实现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

讲授数据结构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及在软件分析和设计中意义; 讲授抽象数据类型在软件设计中的意义; 讲授算法的概念和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方法; 例题讲解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方法; 作业

对于重点和难点,通过例题讨论讲解。 3. 教学重点 (1) (2)

4. 教学难点 (1) (2)

5. 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 (1) (2) (3) (4) (5) (6)

6. 习题与思考题 (1) 填空题

a) 数据的逻辑结构可形式地用一个二元组B=(D,S)来表示,其中D是_____,S是_____。 b)存储结构可根据数据元素在机器中的位置是否连续分为_____,_____。 c) 算法的基本要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度量算法效率可通过_____,_____两方面进行。 (2) 简述下列术语:

a) 数据、数据元素、数据对象、数据结构 b) 数据的存储结构、逻辑结构; c) 数据类型和抽象数据类型 (3) (4) 举例说明一下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关系。

试举一个数据结构的例子,并叙述其逻辑结构、存储结构、运算三方面的内容。

例如:求下列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i=1;

while(i<=n)

i=i*3; 答:O(logn)

第二章 线性表(8学时)

1. 教学内容 (1) 线性表的逻辑结构特征;线性表上定义的基本运算,并利用基本运算构造出较复杂的运算; (2)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a) 特点;

b) 基本操作的实现算法(初始化、插入、删除、查找等); (3)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及基本操作的实现算法;

a) 线性链表的特点、类型定义,以及基本操作(初始化、插入、删除、查找等)的实现算法;

b) 循环链表、双向链表的定义、特点及操作的实现。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1) (2) (3) 掌握线性表的逻辑特点;

掌握顺序表的含义及特点,顺序表上的插入、删除操作是及其平均时间性能分析,解决简单应用问题。

掌握链表如何表示线性表中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单链表、双链表、循环链表链接方式上的区别;单链表上实现的建表、查找、插入和删除等基本算法及其时间复杂度。 (4) 循环链表上尾指针取代头指针的作用,以及单循环链表上的算法与单链表上相应算法的异同点。双链表的定义和相关算法。利用链表设计算法解决简单应用问题。 (5) 3. 领会顺序表和链表的比较,以及如何选择其一作为其存储结构才能取得较优的时空性能 教学重点 (1) (2) (3) 4.

(1) (2) 5. 线性表的定义和抽象数据类型;顺序和链式存储结构; 顺序表的设计;

链表(单链表、循环链表、双向链表)的设计。 顺序表操作的算法设计,以及单链表操作的算法设计; 完整应用程序的结构 教学难点

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 (1) (2) 讲授本章节的基本概念,先逻辑结构,后存储结构; 讲授各存储结构下操作实现的主要思想; (3) (4) (5) 6. 在C++开发环境下,计算机演示完整应用程序的结构,以及编辑、编译和运行的方法;

例题讲解;对于重点和难点,通过程序演示,作业来突出。

辅助手段:多媒体演示+板书

习题与思考题(见PPT课件,并完成实验二的实验题目)

教学内容 (1) (2) (3) (4) (5) 栈的基本概念、特点,与一般线性表的区别;

栈顺序表示和实现、链式表示和实现;

栈的典型应用:数制转换问题;括号匹配问题;栈与递归; 队列的基本概念、特点,与一般线性表的区别;

顺序队列、顺序循环队列、链式队列、队列应用;优先级队列。 理解栈的概念;

掌握顺序栈和链式栈的设计方法;

理解队列的概念,掌握顺序循环队列和链式队列的设计方法; 了解栈和队列的应用方法,掌握栈和队列的基本应用。 第三章 栈和队列(8学时)

1.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1) (2) (3) (4)

3. 教学重点 (1) (2) 顺序栈和链栈的设计方法、典型应用; 顺序循环队列和链式队列的设计方法。 栈和队列的实现;

应用栈实现表达式的求值;

顺序队列的假溢出现象,顺序循环队列的队空和队满判断方法。

课堂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以增大信息量,对重点和难点的算法的核心部分通过提问及增加板书进行详细讲解。 (2) (3) (4) 对算法的实现要求采用VC++ 开发环境,配合大屏幕投影演示,增强理论结合实际的效果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次下课前布置若干思考题,待下次上新课前进行提问,或完成课堂练习,加强互动。

根据课程内容,在讲课中适当采取设立问题,请同学给出回答的方法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学难点 (1) (2) (3)

5. 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 (1)

6. 1. 习题与思考题(见PPT课件,并完成实验三的实验题目) 教学内容 第四章 串(2学时) (1) (2) (3) 2.

(1) (2) (3) (4) 3.

(1) (2) 4. 5. 串的基本概念、存储结构(顺序存储、链式存储)、顺序存储结构下基本操作的实现算法;

串的模式匹配:Brute-Force算法。

联系C语言中串的存储方法及串函数,并围绕两种基本存储结构进行分析。 了解串类型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 熟悉串的有关概念,串和线性表的关系;

了解串的表示和实现(串的各种存储结构,比较它们的优、缺点,从而学会在何时选用何种存储结构为宜);

理解串的两种模式匹配算法的思想、实现及时间复杂度的分析;

串的存储结构; 了解串的模式匹配。 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 (1) (2) (3) 以课堂多媒体教学为主,辅助以黑板推导有关计算、绘图分析;

课后做习题,并课外上机实验,练习基本操作的实现及模式匹配的实例训练,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点。 板书设计:

a) 以文字描述为主,要点及关键词用不同颜色标注; b) 涉及有关存储结构、算法时,通过示意图描述; (4) 提问:

a) 空串和空白串有无区别?

b) 回顾:C语言中串的存储方法及有关串函数。

6. 习题与思考题(见PPT课件,并完成实验四的实验题目)

第五章 数组和广义表(6学时)

1. 教学内容 (1) (2) (3) (4) 2. 数组的定义及其实现机制;

特殊矩阵(包括n阶对称矩阵、n阶三角矩阵)的压缩存储方法; 稀疏矩阵的压缩存储方法:三元组顺序表、十字链表,以及稀疏矩阵实现转置和相加运算;

广义表的结构特点、基本操作及其存储表示方法

教学目的及要求 (1) (2) 理解了解数组的逻辑结构和存储表示;掌握数组在以行/列为主的存储结构中的地址计算方法;

掌握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方式及下标变换公式; (3) (4) 了解稀疏矩阵压缩存储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理解以三元组表示的稀疏矩阵进行矩阵运算采用的处理方法;

掌握广义表的结构特点极其存储表示方法,以及对非空广义表进行分解的两种分析方法;

(5) 3.

(1) (2) (3) (4) 4. 5. (1) (1) (2) (3) (4) 了解广义表的递归算法设计。

稀疏矩阵的三元表存储表示及稀疏矩阵转置的两种实现方法。 多维数组的表示和实现; 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 稀疏矩阵的压缩存储。

稀疏矩阵的十字链表的定义和建立算法。

从具体的矩阵实例出发,先分析其特点,然后围绕以上知识点进行讲述。 以课堂多媒体教学为主,辅助以黑板推导有关计算、绘图分析;

课后做习题,并上机实验,练习特殊矩阵、稀疏矩阵的压缩存储方法,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点。 板书设计:

a) 以文字描述为主,要点及关键词用不同颜色标注; b) 对压缩存储方法通过示意图描述;

c) 对于实例,通过链接到VC环境下实际运行。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

(5) (6) (7) 重点突出:通过课堂强调与透彻分析,课后练习进行。

难点解决:通过实例讲解,并在VC环境下实际运行实例,使学生真实体会算法设计全过程。 师生互动设计:

a) 提问:数组与线性表的区别与联系? b) 回顾:线性表的两种存储结构表示方法。

6. 1. 习题与思考题(见PPT课件,并完成实验四的实验题目) 教学内容 (1) (2) (3) 二叉树的定义和性质,性质的应用

二叉树的存储结构(特别是二叉链表存储结构)

二叉树的各种遍历算法(先序、中序、后序、层次)及其应用;能根据先序和中序,中序和后序确定一棵二叉树。 (4) (5) 线索二叉树的建立、遍历的基本思想,能画出按先序、中序、后序遍历次序建立的线索二叉树;

二叉树的应用—哈夫曼树,哈夫曼编码; 第六章 树和二叉树(10学时) (6) 2.

(1) (2) (3) 3.

(1) (2) (3) 4. 树和二叉树之间的转换 树与二叉树的基本概念; 二叉树的性质与存储结构;

掌握二叉树的遍历算法和二叉树问题的遍历算法设计分析和实现。 二叉树的性质、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二叉树的遍历算法和二叉树遍历算法的应用; 哈夫曼树在编码方面的应用方法。 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 (2) 二叉树的性质以及利用这些性质分析问题的方法; 二叉树问题的遍历算法设计分析和实现。

讲授本章节的基本概念,先逻辑结构,后存储结构; 讲授各存储结构下的实现的主要思想; 计算机演示存储结构下的实现; 例题讲解; 作业

辅助手段:多媒体演示

对于重点和难点,通过程序演示,作业来突出。 5. 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 (1) (2) (3) (4) (5) (6) (7)

6. 习题与思考题(见PPT课件,并完成实验五的实验题目)

第七章 图(10学时)

1. 教学内容 (1) (2) 2.

(1) (2) (3) (4) (5) (6) (7) 3. 图的基本概念、图的存储结构;

图的程序实现、图的遍历、最小生成树、最短路径等。 了解图的定义和术语

掌握图的邻接矩阵和邻接表存储结构以及图操作的实现方法; 理解图的深度和广度遍历方法和算法设计方法; 了解图的连通性问题极其判断;

理解最小生成树的概念、普里姆算法和克鲁斯卡尔算法; 有向无环图极其应用(拓扑排序和关键路径);

了解最短路径问题的基本概念和从一个结点到其余各结点最短路径的算法。 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学重点 (1) (2) (3) 图的邻接矩阵和图的邻接表存储结构; 图的深度和广度遍历方法; 普里姆算法和克鲁斯卡尔算法。 4. 5. 教学难点 (1) (1) (2) (3) (4) (5) (6) 图操作的实现方法。

课堂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以增大信息量;

图中的概念很多,采取先讲实例应用,再总结概念定义的方法学习效果会好些;

对重点和难点算法的核心部分通过板书进行详细讲解。

对算法的实现要求采用VC++开发环境,配合大屏幕投影演示,增强理论结合实际的效果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次下课前布置若干思考题,待下次上新课前进行提问。

根据课程内容,在讲课中适当采取设立问题,请同学给出回答的方法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

6. 习题与思考题(见PPT课件,并完成实验六的实验题目)

第八章 查找(8学时)

1. 教学内容 (1) (2) (3) (4) 顺序查找、二分查找、索引顺序查找算法;

二叉排序树的查找、插入与删除算法;了解二叉平衡树的基本概念 常用的哈希函数的设计方法:除留余数法、直接定址法、数字分析法;哈希冲突解决方法:开放地址法、链表法。

哈希表的完整设计过程,包括:哈希表的构建、元素的插入与删除、哈希表查找效率。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1) 掌握静态查找表的四种查找方法(顺序查找、折半查找、静态树表、索引查找)的实现; (2) (3) 3. 掌握动态查找表(二叉排序树、二叉平衡树、B-和B+树、键树)的构造和查找方法;

掌握哈希表构造方法,哈希表的查找以及衡量查找效率的平均查找长度的讨论。 教学重点 (1) (2) (3) 4. 5. 二分查找;

二叉排序树的查找; 哈希表查找。

教学难点 (1) (1) 哈希表中哈希函数的设计与哈希冲突解决方法。 以课堂多媒体教学为主,辅助以黑板进行绘图分析; 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 (2) (3) 课后完成上机实验,练习二分查找、二叉排序树查找及哈希表查找的算法设计,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点。 板书设计:

a) 以文字描述为主,要点及关键词用不同颜色标注; b) 对查找、插入与删除等算法通过示意图描述; c) 对于实例,通过链接到VC环境下实际运行。

(4) (5) (6) 重点突出:通过课堂强调与透彻分析,课后练习进行。

难点解决:通过不同类型的实例讲解,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常用的哈希函数设计方法以及哈希冲突的解决方法,并总结其优、缺点。 师生互动设计:

a) 实例分析中引导学生参与算法设计;

b) 提问:在每一种哈希函数的设计方法及哈希冲突的解决方法讲解后,引导并提问学生此类方法的优、缺点及解决途径。

6. 1. 习题与思考题(见PPT课件,并完成实验七的实验题目) 教学内容 (1) (2) 排序算法的性能指标;

插入排序、选择排序、交换排序、归并排序、基数排序的算法设计与应用。 第九章 内部排序(8学时)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1) (2) 掌握排序的基本概念和排序算法的评判标准;

掌握如下排序的算法基本思想和设计方法,以及算法分析。 a) 直接插入排序 b) 希尔排序 c) 直接选择排序 d) 堆排序 e) 快速排序 f) 二路归并排序 g) 基数排序

3. 4. 5. 教学重点 (1) 希尔排序、堆排序、快速排序、二路归并排序和基数排序的算法思想; 教学难点 (1) (1) (2) (3) (4) 堆排序、快速排序、二路归并排序和基数排序的算法设计方法。 讲授本章节的基本概念,先逻辑结构,后存储结构; 讲授各存储结构下的实现的主要思想; 计算机演示存储结构下的实现; 例题讲解; 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 (5) (6) (7) 6. 作业

辅助手段:多媒体演示

对于重点和难点,通过程序演示,作业来突出。

上一篇:始终眷恋着祖国范文下一篇:下年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