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轴对称教学设计

2023-06-25

第一篇:第13章轴对称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轴对称》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第13章《轴对称》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与作用

轴对称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它是一种重要的图形变换,在系统研究图形的三种变换(平移、轴对称、旋转)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通过对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的研究,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研究图形变换的基本方法,形成基本技能;轴对称的性质是后面学习“等腰三角形”等知识的基础,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和知识储备,我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 (2)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3)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性质.

2、数学思考:

通过学习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及两者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认识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从而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解决问题:

通过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学习,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情感态度:

通过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学会在学习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三)教学重难点

鉴于本节课在初中阶段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八年级学生的学情,我把“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定为本节的重点;把“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定为本节的难点.

二、教材处理

学生在小学已经对生活中常见的“平移、轴对称、旋转”三种变换有了一定的感知,在七年级下册又深入研究了“平移”的概念及性质,具备了一定的探究图形变换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心理特征,我在备课时,根据课标对教材进行整合.收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平移、轴对称、旋转现象,让学生对它们进行观察、辨析、分类后,从而导入课题;然后以剪纸为载体, 1 通过折叠、粘贴、针扎、度量、猜想、类比、归纳等一系列数学活动,研究了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性质等知识.把课本上提供的素材置于剪纸活动中,使本节课更灵活、更生动.

三、教法学法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数学概念的教学要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要激励学生在探究中实现对概念的理解,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好、学的牢.所以本节课我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图片和剪纸为载体,以数学活动为主线,以问题串的形式展开,采用体验、研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学习、小组交流等,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过程,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思考,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我设计了五个环节.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材是以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的图片导入新课,而我是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熟悉的平移、轴对称、旋转现象,让学生对它们进行观察、辨析、分类后,从而导入课题《轴对称》.学生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在图形变换的知识框架下辨析出轴对称现象,并做进一步研究. 这样,不仅能巩固已有的数学知识,而且通过三种图形变换的展示,让学生感知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剪纸操作、探索新知

在引入课题的基础上,进入本节课的第二个环节:剪纸操作,探索新知.首先教师向学生展示简单的剪纸艺术---漂亮的蝴蝶,点燃学生的剪纸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参与剪纸活动.学生观察多媒体剪纸演示后,利用手中的彩纸剪出漂亮的圣诞树,并结合多媒体展示的蝴蝶、风筝、飞机、北京天安门等图片,观察它们的共同特征,从而归纳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接着又让学生把圣诞树剪成两个图形,先在准备好的白纸板上任意粘贴其中一个图形,再借助大头针、三角板、双面胶、剪刀等工具,选择不同的粘贴方法如:针扎、度量等,寻找另一个图形的粘贴位置,使这两个图形沿着折痕折叠能够完全重合;最后再借助多媒体演示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的图片,观察它们的共同特征,类比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归纳总结出轴对称的概念. 在上述两个操作过程中,学生已经从中初步感知到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教师进一步借助多媒体演示两个“剪纸图形”,让学生再次感知两者的区别与联系,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通过上面的两次操作探究活动,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在学生兴趣盎然之时,继续借助粘贴的图形,从构成图形的最基本元素“点”的角度出发,通过度量、折叠、推理等方法发现对称轴的特征,得出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然后再从小树上抽取出“三角形”、“四边形”等基本图形,运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进一步探究出轴对称的性质.最后再引导学生用类比的 2 方法得出了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这次的操作探究,引导学生从微观的角度深入地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性质. 使学生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归纳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中,获得研究几何图形的一般方法,感受到归纳、类比等数学思想,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学会学数学、用数学. 3.联系实际、趣味练习

为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我和学生一起进入第三个环节:联系实际,趣味练习.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三道趣味练习题.首先第一道是辨析题,让学生辨认熟悉的几何图形和较为复杂的标识、图画等,找出其中的轴对称图形. 此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再次感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并从数学角度去观察、认识轴对称现象;第二道题是生活中常见的并与物理学科紧密相关的“镜面成像”问题,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感受到数学在其它学科中的作用;最后又通过一道填色块构造轴对称图形的操作题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4.回眸课堂,总结收获

课已尽,意无穷.在学生的思维处于高潮之时,我引导学生进入第四个环节:回眸课堂,总结收获.在这个环节中,我设置了如下问题:“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探究活动中,你收获了哪些数学知识?在小组合作交流中,你的表现如何?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美,如何把握自己的精彩人生?”这样做,旨在引导学生回眸课堂,总结收获.学生在梳理知识和回顾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感悟探究图形变换的基本方法,形成基本技能,为以后学习图形的其它变换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最后,师生再次共同欣赏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对称美.在感受大自然和人类的神奇之后,教师话锋一转,告诉学生:“生活中存在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以一张不端正的脸为例,揭露了社会上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我们要做一个正道的人、正义的人、正直的人,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请同学们都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通过教师激情四射的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5.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发展应用意识,我设计了知识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知识性作业意在强化对本节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实践性作业体现了学生学“有用的数学”这一理念.通过作业的完成,使学生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逐渐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

整个课堂,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较多,教师应参与到学生中,深入了解学生,对学生参与活动 3 的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独立思考的习惯、发现问题的能力,及时进行评价和鼓励,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第二篇:第四课 第12章轴对称复习教案(补习班用)

好孩子辅导中心

第十二章复习 轴对称

知识网络图示

基本知识提炼整理

一、基本概念 1.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轴对称变换

由一个平面图形得到它的轴对称图形叫做轴对称变换. 4.等腰三角形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底角. 5.等边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二、主要性质

1.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或者说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线段垂直平分钱的性质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3.(1)点P(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P′(x,-y). (2)点P(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P″(-x,y). 4.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数学组

- 12

好孩子辅导中心

三、作辅助线解决问题

例5 如图所示,∠B=90°,AD=AB=BC,DE⊥AC.求证BE=DC.

例6 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在AB上取一点E,在AC延长线上取一点F,使BE=CF,EF交BC于G.求证EG=FG.

例7 如图所示,在△ABC中,∠B=60°,AB=4,BC=2.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数学组

第三篇: 第十三章轴对称单元教学计划

13.3等腰三角形。13.4课题学习。

小结复习。

一、 教学内容:13.1 轴对称。 13.2轴对称图形。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轴对称图形,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

2、探索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能够按照要求作出简单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认识和欣赏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利用轴对称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

3、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探索并掌握其性质;了解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探索并掌握它们的性质及判断方法。

4、能初步应用本章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观察、操作、想象、论交流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索、猜测,进一步体会学会推理的必要性,发展学生 过程与方法〕 初步推理能力;

2、通过揭示一些概念和性质之间的联系,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体验

数学活动的趣 味性,以感受推理过程的严谨性以及结论的确定性;

2、开展探究性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合 1

作精神,激发学生乐于探索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推理和应用。

四、教学难点: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五、课时分配:教学时间约需 11 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13.1 轴对称3课时。 13.2轴对称图形2 课时。 13.3等腰三角形5课时。13.4课题学习2课时。

小结复习2课时。

第四篇:第13章 公务员交流

二、单选

1、公务员内部的交流,只是工作职位和行政隶属关系发生变化,但不涉及(A )问题。

A、公务员身份;

B、公务员职务;

C、公务员岗位;

D、公务员级别。

2、公务员不能为交流而交流,必须在充分考虑(C )实施公务员交流的前提下进行。

A、个人意愿;

B、生活需要;

C、工作需要;

D、领导意愿。

3、公务员对于交流安排如有不同意见,可向组织提出,但不能(B )。

A、服从组织安排;

B、借故拖延或拒不服从;

C、服从组织管理;

D、提起申诉。

4、公务员的调任工作要严格遵守有关法律规定,杜绝调任工作中的(A ),切实保证调任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A、主观性、随意性;

B、偶然性;

C、人为因素;

D、主观性、偶然性。

5、调入的首要条件是要有( D)。

A、编制空缺;

B、职数空缺;

C、任职资格;

D、职位空缺。

三、多选

1、公务员交流制度包括公务员( )进行交流。ABD

A、在公务员队伍内部的流动;

B、与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C、与私营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D、与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2、从公务员交流的具体形式和性质看,一般有三种方式,即( )。ABD

A、调任;

B、转任;

C、晋升

D、挂职锻炼

3、为使公务员交流达到预定目标,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实施公务员交流制度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ABCD

A、依法进行的原则;

B、适才适用原则;

C、个人服从组织的原则;

D、合理的原则。

4、我国交流制度的发展过程中,中央曾颁发以下( )哪几个文件来进一步促进交流工作的开展和完善。ABCD

A、《关于实行党和国家机关领导干部交流制度的决定》;

B、《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C、《公务员法》;

D、《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5、依照我国的《公务员法》,调任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ABC

A、依法原则;

B、计划原则;

C、严格考察与必要时考试相结合的原则;

D、职数原则。

6、调入的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CD

A、在编制和职位允许的情况下,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和公务员调入计划,提出拟调入人员的要求和资格条件,确定报名范围;

B、如有必要,对符合条件的人进行考试;

C、对初选合格的人员进行严格考察,考察确定的人员报公务员主管部门进行审核,确定资格;

D、报任免机关进行任命,有的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培训方可正式到岗任职。

7、公务员的转任只意味着( )。ABCD

A、公务员职务关系的变更;

B、不涉及职务关系产生和消灭的问题;

C、不涉及进出公务员队伍;

D、不改变转任者的公务员身份。

8、实施挂职锻炼应注意哪几个问题?BCDA、考核挂职锻炼人员的素质;

B、掌握好挂职锻炼的时间;

C、要使锻炼工作落到实处;

D、加强对锻炼人员的管理和考核。

五、简答

1、实行公务员交流制度具有哪些积极作用?

2、简要概括交流制度的实施原则。

3、在公务员管理实践中,适用于转任的情形主要哪几种?

4、挂职锻炼的特点是什么?

六、论述

1、论述公务员转任的条件和要求。

答案

五、简答

1、答案:实行公务员交流制度具有积极的作用:(1)有助于开阔公务员的视野,丰富公务员的实践经验,更新公务员的知识,提高公务员的管理水平。(2)可以对公务员的工作和职位进行必要的调整,达到人与事的最佳结合,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3)有助于实行公务员回避制度,加强公务员队伍的廉政建设,防止公务员久居一处而形成各种关系网。同时还可避免因公务员长期在一处任职而易出现思想因循守旧、封闭僵化现象,以利于增强公务员的责任感、进取心,更好地开创新的工作局面。(4)能够帮助公务员解决一些个人的实际生活困难,解除公务员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2、答案:交流制度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公务员交流制度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依法进行的原则

(2)适才适用原则

(3)个人服从组织的原则

(4)合理的原则

3、答案:在公务员管理实践中,适用于转任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因工作需要,有组织、有目的地选调人员充实或加强某一方面的工作。这种转任具有指令性,要求每一个公务员必须服从。

(2)根据工作需要与合理使用、充分调动公务员积极性的原则,通过转任对公务员进行职位调整。这种调整既不涉及晋升,也不涉及降职,更不是行政处分,只是同级间的调整,这种调整主要就是通过转任来进行的。

(3)对超编人员的调整和空缺职位的补充。

(4)为满足公务员的自身发展,更好地发挥公务员的作用而进行调整。 (5)通过转任帮助公务员解决个人、家庭的实际困难。

4、答案:挂职锻炼与调任、转任相比,具有下述特点:

(1)不改变公务员身份,不改变公务员的隶属关系。

(2)有时间性。

(3)内外混合型交流形式。

六、论述

1、答案:公务员的转任要受一定的条件限制,要符合以下相应的要求:

(1)转任必须在公务员机关系统内进行,在法律规定的公务员范围之内进行。

(2)转任必须符合拟转任职务所规定的条件要求。为保证公务员机关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我国明确规定了转任者要具有拟任职务所要求的思想政策水平、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及相应的资历、经验等,规定了接受转任的单位必须对其进行认真考核,确认转任者是否具备拟任职务所需的资格条件。

(3)转任是一种平行调动,只能在相同级别的不同职位之间进行,不能以转任程序代替公务员的职务升职程序,不能通过转任随意地提拔或降低公务员的职务。

(4)转任必须符合规定的编制员额和职位结构要求,必须有相应的职位空缺,不能在满编或超编以及违反职数比例的情况下接受转任的公务员。

(5)公务员的转任必须按规定办理人事调动手续。

第五篇:2010C程序教案(第13章)

【教学课题】

文件

(第13章文件,1--5节) 【目的要求】

了解文件的存取方式,掌握文件类型指针的定义,熟记文件的打开、关闭、定位。 【教学重点】

定义文件类型指针,文件打开、关闭、读写以及定位操作。 【教学难点】

读写函数的使用。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问题引导法 【教学手段】

讲授+多媒体演示+学生动手 【作业布置】

1、课后总复习练习题

一、提出任务,引入课题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并且希望这些数据不仅被本程序使用,还能被告其他程序使用,因此仅仅使用针对标准输入/输出设备的操作是不够的。文件形式的存在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二、分析任务,讲授新课 一)文件概述

1、文件:是指存储在外部介质上的数据集合。 操作系统以文件为单位对数据进行管理。

2、文件的分类方法

1)按文件存取方式划分:顺序存取文件事直接存取文件。 2)按数据的存放方式划分:文本文件和二进制文件。

3)按编译系统对文件的处理方式划分:缓冲文件系统和非缓冲文件系统。

3、文件的操作过程

1)打开文件

2)对文件进行读写操作 3)关闭文件。

二)文件类型指针

1、定义说明文件指针的一般形式: FILE *指针变量标识符;

2、说明

文件指针用于指向一个文件。实际是用于存放文件缓冲区的首地址。 结构体类型名“FILE”必须为大写。

三)文件的打开与关闭

1、文件的打开

1)函数原型:FILE *fopen(“文件名”,“操作方式”) 调用方式:fp1=fopen(“文件名”,”操作方式”); 2)函数功能:打开以字符串filename为文件名的文件,函数的返回值为指向该文件的FILE类型变量的首地址,当打开文件失败时,返回NULL。

3)文件操作方式:(详见教材P212表13-1) 4)举例: 见教材P212。

2、文件的关闭

当一个文件使用完毕后应关闭,以防止再被误用。“关闭”就是使文件指针变量不指向该文件。用fclose 函数关闭文件。

1) 调用方式:

fclose(文件指针); 2) 说明:

文件指针是已经打开的文件的指针。

这个函数是关闭“文件指针”所指向的文件。有返回值。

四)文件的读写

1、文件的字符输入/输出

1)、文件字符读函数fgetc 函数原型:int fgetc(FILE *fp) 调用方式:ch=fgetc(fp);

函数功能:从fp指向的位置读取一个字符,将字符的ASCII值赋给ch。如果在执行函数fgetc时遇到文件结束符,函数返回一个文件结束标志EOF(-1)。读入字符后,文件读

写位置向后移动一个字节。

2)、文件字符写函数fputc 函数原型:int fputc(char ch, FILE *fp) 调用方式:fputc(ch,fp); 函数功能:在fp指向的位置写入一个字符(ch的值)。写入字符成功,函数返回值为该字符的ASCII值;写入不成功,则返回值为EOF(-1)。写入字符后,文件的读写位置向后移动一个字节。

2、文件串字符串输入/输出

1)读字符串函数 fgets 函数调用方式:fgets(字符数组名,n, 文件指针);

函数功能:是从指定的文件中读一个字符串到字符数组中。 函数说明:

A、读入的字符串长度不能超过字符数组的大小。

B、读入n-1字符放入字符数组名为起始地址的空间内,并在尾端自动加一个结束标志’�’。同时将读写位置向前移动字符串长度个字符。

C、函数的返回值是字符数组的首地址。 2)写字符串函数 fputs 函数调用方式:fputs(字符串,文件指针); 函数功能:向指定的文件中写入一个字符串。 函数说明:

A、字符串可以是字符串常量,或字符数组名,或字符指针变量名。

B、此函数是向由“文件指针”指定的文件中输出一个字符串,同时将读写位置指针向前移动字符串长度个字节。。

C、如果输出成功函数返回值为正整数,否则返回EOF。

3、文件的数据块输入/输出

数据块读写函数一般用于二进制文件的处理。 1) fread 函数

函数调用方式: fread(buffer,size,count ,fp); 函数功能:从文件中读取数据块。 函数说明:

A、 fp是文件指针,buffer是一个指针,用来存放输入数据块的首地址;size表示一个数据块的字节数;count表示要读取的数据块块数。

B、 功能是从fp所指向文件的当前位置开始,一次读入size个字节,重复count次,并将读入的数据块存放到从buffer开始的内存中;同时,将读写位置指针向前移动sizeXcount个字节。

C、 如果调用成功。则函数返回值等于COUNT。 2)fwrite函数

函数调用方式: fwrite(buffer,size,count ,fp); 函数功能:向文件写数据块。 函数说明:

A、fp是文件指针,buffer是一个指针,用来存放输入数据块的首地址;size表示一个数据块的字节数;count表示要读取的数据块块数。

B、功能是从buffer开始,一次输出size个字节,重复count次,并将输出的数据块存放到fp所指向的文件中;同时,将读写位置指针向前移动sizeXcount个字节。 C、如果调用成功。则函数返回值等于COUNT。

4、格式化读写函数 1)、fscanf函数

函数调用形式:fscanf(文件指针,格式控制字符串,输入项表); 函数说明:

A、 文件指针指向一个文本文件,格式控制字符串是读取数据的格式字符串;输入项表是要输入数据的变量地址列表。

B、 函数是在格式控制字符串的控制下从文件中读取字符,把转换的值赋予相应的各个变量。如果调用成功,则返回实际被转换并赋值的变量的个数,如果达到了文件的未尾或者出错,则返回EOF. 2)、fprintf函数

函数调用形式:fscanf(文件指针,格式控制字符串,输出项表); 函数说明:

A、文件指针指向一个文本文件,格式控制字符串是读取数据的格式字符串;输出项表是要输出数据的变量地址列表。

B、函数是在格式控制字符串的控制下从文件中读取字符,把转换的值赋予相应的各个变

量。如果调用成功,则返回实际被转换并赋值的变量的个数,如果达到了文件的未尾或者出错,则返回EOF。

4、判断文件结束函数

函数调用形式: feof(文件指针); 函数说明:

A、 文件指针指向由fopen打开的文件。

B、 在执行读文件操作时,如果遇到文件尾,则函数返回逻辑真,否则返回逻辑值假。 C、 Feof函数同样适用ASCII码文件和二进制文件。 五)文件的定位 1)、rewind函数

函数调用形式: rewind(fp); 函数功能:是使文件的位置指针返回到文件头。 2)fseek函数

函数调用形式: fseek(fp,offset,origin) 函数功能:用来移动文件位置指针到指定的位置上,接着的读写操作从此位置开始。 函数说明:

A、 origin 0 代表文件开头,1文件当前位置,2文件结尾。 B、 offset表示从origin开始移动的字节它是以字节为单位的。 3)ftell函数

函数调用形式:ftell(fp) 函数功能:返回文件读写位置相对于文件开头的位移量。如果出错,函数返回-1

三、解决任务,学生实践 上机练习各种函数的使用。

四、针对难点,重点突破

1、文件指针的定义

2、文件如何打开及关闭,如何正确使用各函数。

五、拓展任务,学生实践

六、检查任务,评价学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09年暑假社会实践报告下一篇:毕业30年同学聚会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