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范文

2023-09-20

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范文第1篇

第三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古称别称

【古称别称】如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柳敬亭传》:“尝奉命至金陵。”《病梅馆记》:“江宁之龙蟠„„皆产梅。”《梅花岭记》:“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又如扬州称广陵、维扬,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烟花三月下扬州。”姜夔《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再如杭州称临安、武林,苏州称姑苏,福州称三山,成都称锦官城。《柳敬亭传》:“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指南录>后序》:“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

【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隋唐以后简称“辅”。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13楼

【郡】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过秦论》“北收要害之郡”,《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赤壁之战》“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

【州】参见“郡”条。《隆中对》:“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赤壁之战》:“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谭嗣同》“旋升宁夏道”,这里的“道”,指道的长官。

【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省。《{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游褒禅山记》:“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会元】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第 1 页 共 2 页

湖南公、检、法、司培训第一品牌

【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

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范文第2篇

(1)幼年

生小:幼年。《孔雀东南飞》“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总角: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髫,古时小孩下垂的头发。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于是以「垂髫」指童年或儿童。

始龀:龀,儿童换牙,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按生理常规,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时换牙,「始龀」便成了童年的代称。

①汤饼:出生三天,邀亲友吃汤饼。

②初度:周岁。《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后称生日为初度。

③教数:9岁。④外傅:10岁,出外就学。

(2)金钗之年:女子12岁;

(3)舞勺:13岁。豆蔻年华:女子13岁;

(4)15岁

束发:束,捆,结之意。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束发」为成童的代称,通常年十五岁始称成童,成童指青少年。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笄:指女子15岁。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及笄:女子15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5)二八:女子16岁;

(6)弱冠:指男子20岁。弱,弱小。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7)花信年华:女子24岁。

(8)而立:指30岁。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9)不惑:指40岁。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10)艾:指50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另有,“知天命”也指五十岁。

(11)老年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黄发:指长寿老人。语出《诗经》,如《诗·鲁颂· 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①花甲(耳顺):指60岁。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②古稀:指70岁。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③喜寿:77岁;

④耄耋:指80岁。语出《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⑤米寿:88岁;

⑥鲐背:tái,90岁,指长寿老人。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⑦白寿:99岁;

⑧期颐:[qī yí]指百岁。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轼《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⑨茶寿:108岁; ⑩上寿:120岁

○11双稀:140岁

古代文化常识之称谓

尊敬称 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

①古代对帝王的称呼都是敬称:比如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②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③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

④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

⑤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

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⑥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

⑦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 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

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 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

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

⑧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⑨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

2 ⑩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

谦称 ①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

愚,谦称自己不聪明。 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

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 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

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

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②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③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④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

“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

“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⑤其他自谦词有: “下”: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 “小”: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

“老”: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

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官职调动

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知: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拜: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 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 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仕宦:做官,任官职。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 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

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绌、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3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①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②降职并外放。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俞《进学解》)

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装延龄传》) 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明帝纪》)

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汉书·王尊传》:“迁东郡太守。” 徙:一般的调动官职。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调:变换官职。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转、调、徙:调动官职。《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改:改任官职。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出: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

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兼任。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 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署:代理、暂任。如: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 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判:高位兼低职。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假:临时的,代理的。如:乃相与共立为假上将军。(《史记·项羽本记》) 摄:暂代官职。如: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新唐书·杜如晦传》) 守:代理官职。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薄,守高密令。(《三国志·王修传》)

表辞官的词语 告老:官员年老。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上山,悬车告老。

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范文第3篇

仪表仪态礼仪

1、仪态

保持头发清洁,修饰得体,发型与本人自身条件、身份和工作性质相适宜。男士应每天修面剃须。女士化妆要简约、清丽、素雅,避免过量使用芳香型化妆品,避免当众化妆或补妆。表情自然从容,目光专注、稳重、柔和。手部保持清洁,在正式的场合忌有长指甲。

2、站姿

挺直、舒展,手臂自然下垂。正式场合不应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不要有下意识的小动作。女性站立时双腿要基本并拢,脚位应与服装相适应。穿紧身短裙时,脚跟靠近,脚尖分开呈“V”状或“Y”状;穿礼服或者旗袍时,可双脚微分。

3、坐姿

入座时动作应轻而缓,轻松自然。不可随意拖拉椅凳,从椅子的左侧入座,沉着安静地坐下。女士着裙装入座时,应将裙子后片拢一下,并膝或双腿交叉向后,保持上身端正,肩部放松,双手放在膝盖或椅子扶手上。男士可以微分双腿(一般不要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或椅子扶手上。

离座时,应请身份高者先离开。离座时动作轻级,不发出声响,从座位的左侧离开,站好再走,保持体态轻盈、稳重。

4、走姿

行走时应抬头,身份重心稍前倾,挺胸收腹,上体正直,双肩放松,两臂自然前后摆动,脚步轻而稳,目光自然,不东张西望。

遵守行路规则,行人之间互相礼让。三人并行,老人、妇幼走在中间。男女一起走时,男士一般走在外侧。走路时避免吃东西或抽烟。遇到熟人应主动打招呼或问候,若需交谈,应靠路边站立,不要防碍交通。

5、服饰

服饰是一种文化,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精神面貌和物质文明发展的程度;着装是一门艺术,正确得体的着装,能体现个人良好的精神面貌、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公务场合着装要端庄大方;参加宴会、舞会等应酬交际着应突出时尚个性;休闲场合穿着舒适自然。全身衣着颜色一般不超地三种。

交谈礼仪

态度诚恳,表情自然、大方,语言和气亲切,表达得体。谈话时不可用手指指人,做手势动作幅度要小。谈话者应保持一定距离。在公共场合男女之间不要耳鬓厮磨,与非亲属关系的异性避免长时间攀谈、耳语。

对长辈、师长、上级说话要尊重,对下级、晚辈、学生说话则注意平易近人。同时与几个人谈话,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两个人身上,要照顾到在场的每一个人,注意听取对方的话。

不可出言不逊、强词夺理。不可谈人隐私,揭人短处。不可背后议论他人,拨弄是非。不说荒诞离奇、耸人听闻的事,不搞小广播。谈话中意见不一致时,要保持冷静,以豁达的态度包容异已或回避话题。忌在公众场合为非原则性问题大声喧哗、争执打闹。遇有攻击、侮辱性言辞,一定要表态,但要掌握尺度。

政治礼仪

①祭天

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在对月亮的崇拜及对星星的崇拜。所有这些具体崇拜,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抽象为对天的崇拜。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帝”崇拜发展而来的,最高统治者为天子,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结束。

②祭地

夏至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汉代以后,不宜动土的风水信仰盛行。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③宗庙之祭

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右寝。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祭祀时还要卜筮选尸。尸一般由孙辈小儿充当。庙中的神主是木制的长方体,祭祀时才摆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祭祀时行九拜礼:“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宗庙祭祀还有对先代帝王的祭祀,据《礼记·曲礼》记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喾、尧、舜、禹、黄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自汉代起始修陵园立祠祭祀先代帝王。明太祖则始创在京都总立历代帝王庙。嘉靖时在北京阜成门内建立历代帝王庙,祭祀先王三十六帝。

④对先师先圣的祭祀

汉魏以后,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唐代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宋以后一直沿用“释奠”礼(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没有尸),作为学礼,也作为祭孔礼。南北朝时,每年春秋两次行释奠礼,各地郡学也设孔、颜之庙。明代称孔子为“至圣先师”。清代,盛京(辽宁沈阳)设有孔庙,定都北京后,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孔子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曲阜的庙制、祭器、乐器及礼仪以北京太学为准式。乡饮酒礼是祭祀先师先圣的产物。

⑤相见礼

下级向上级拜见时要行拜见礼,官员之间行揖拜礼,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平民相见,依长幼行礼,幼者施礼。外别行四拜礼,近别行揖礼。

⑥军礼

包括征伐、征税、狩猎、营建等。

重要场合的礼仪

一、吉礼

即祭祀之礼,为敬奉神与鬼的典礼,主要有祭天地、祭社稷、祭宗庙等礼仪活动。

二、凶礼

即有关哀悯、吊唁、忧患的典礼。包括丧礼、遇到饥荒时的荒礼、遇到严重自然灾害事的吊礼、国内发生**时的恤礼、有外敌入侵时的禬礼等。凶礼都是在发生不幸事件之后,祈求和平和减轻灾祸的礼仪。

三、军礼

有关军事活动的礼仪。包括用兵征伐、均土地和征赋税、田猎、营建土木工程、定疆封土等活动中的礼仪。

四、宾礼

宾礼即为天子接见诸侯、宾客,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相互交往时的礼仪。后代则将皇帝遣使藩邦,外来使者朝贡、觐见及相见之礼等都归入宾礼。

五、嘉礼

古代礼仪中内容最丰富的部分,上至王位承袭,下至乡饮酒礼,无所不包,最重要的内容有婚礼、冠礼、射礼、飨礼、宴礼、贺庆礼等。其中,婚冠礼是嘉礼的核心。

六、婚冠之礼

婚礼可分为祭服婚礼、朝服婚礼、公服婚礼。唐宋制度,男方四品以上以冕服婚,九品以上以爵弁服婚,庶人以绛公服婚。女方以礼衣或连裳嫁。

七、冠礼

冠礼是成人礼,是给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礼仪。在氏族社会,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要参加一种「成丁礼」,冠礼应当是从这种「成丁礼」演变而来。

八、笄礼

笄礼,即汉民族女孩成人礼。自周代起,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笄礼由主妇为笄者结发着笄,由女宾以醴酒礼之。笄礼至明代即废而不用。民间女子婚嫁时将头发挽束成髻,用簪子固定,与婚前发式明显不同。这也算保留了些许笄礼遗风。

风俗礼仪

1、【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2、【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3、【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

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

4、【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5、【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6、【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

7、【中秋】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历代诗人以中秋为题材作诗的很多。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8、【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唐人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

9、【腊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个月(腊月)举行,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佛教的腊八粥后也渗入腊日习俗。

10、【除夕】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古称“庭燎”,取其兴旺之意),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此时,爆竹声、欢叫声响成一片,一派“爆竹声中除旧岁”的景象。

宗法礼仪

1、【宗法】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缘远近来区别嫡庶亲疏的法则。体现这一法则,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等级制度,就叫宗法制。

2、【世袭】世代继承先人帝位、爵位和领地等叫世袭。相传原始社会尧传舜,舜传禹,这种传贤制度叫禅让。禹死后,其子启始立传子制度。

3、【宗族】由共同祖先的血缘关系而形成的亲属群体。古代有九族、三族之说。九族,一般认为是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三族,说法较多,或指父、母、妻三族,或指父、子、孙三族,或指父母、兄弟、妻子三族。古代一人犯罪常牵连到宗族,有“族灭”的刑法。

4、【大小宗】大宗、小宗的区别是宗法制的基本特征。大宗是指家族中嫡长子孙世代相袭的系统,大宗的嫡系长房,名称有嫡子、宗子、嫡长子等;小宗是指家族中嫡系长子以外其他儿子的世系,他们被称作支子、别子、庶子等。

5、【昭穆】古代宗法制度,把始祖以下同族男子逐代先后相承地分为“昭”“穆”两辈,以区分父子两代。按左昭、右穆,规定宗庙次序、坟地葬位、祭祀排列等,即始祖居中,昭位次居左,穆位次居右。

6、【宗庙】古代天子、诸侯祭祀祖先的场所。古代宗庙制度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天子七庙,太祖庙居中,左边三庙为“三昭”,右边为“三穆”,所以宗庙制度又叫昭穆制度。

7、【五服】按照生者与死者之间亲属关系的亲疏,古代的丧服分为五个等级,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如在五服之外,就不再是亲属。如杜甫《遣兴》“共指亲戚大,缌麻百夫行”中,“缌麻”非指丧服,而是指亲属关系。

8、【伯仲叔季】古代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表示最小。

9、【三从四德】封建礼教给女子规定的道德标准。“三从”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德(品德)、妇言(辞令)、妇容(仪态)、妇功(女工)”。

10、【三纲五常】封建礼教所倡导的人与人之道德标准。“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纲是提网的总绳,为纲是居于主要或支配地位的意思。“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11、【七出】封建社会丈夫遗弃妻子的七种借口:无子、淫逸、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有其中一种,即可遗弃。是维护夫权而制定的迫害妇女的反动礼教。

12、【五礼】古时,祭祀之事称“吉礼”,冠婚之事称“嘉礼”,宾客之事称“宾礼”,军旅之事称“军礼”,丧葬之事称“凶礼”,合称为“五礼”。此外,五礼还指五种等级的礼,即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五等之礼。

13、【祭祀】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是儒家礼仪中主要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

14、【牺牲】古代为祭祀而宰杀的猪、羊、牛等牲畜,称为“牺牲”。要求纯色体全。

15、【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时间,事先要更衣、沐浴、独居、素食、戒酒,以示心地诚敬,称为“斋戒”。

16、【居丧】尊亲死后,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在服丧期满之前停止娱乐和交际,表示哀悼。还需遵守丧礼制度和丧服制度。无论是丧礼制度、丧服制度,都具有等级分明、形式繁缛这两个显著的特点。

17、【稽首】为最隆重的拜礼,一般为臣子拜见君王和祭祀祖先的礼仪。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撑在地上,然后缓缓叩头在地。头叩地时要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

18、【顿首】方式与“稽首”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施礼者必须急叩头,额头触地而拜。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

19、【长揖】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不分尊卑。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20、【膜拜】行礼时,两只手放在额头,伏地跪拜,表示极端尊敬或畏服。也专指拜神拜佛。

21、【万福】唐、宋时妇女对人行礼,双手在襟前合拜,口中说着“万福”;后来“万福”则作为敬礼的代称。

22、【冠礼】古代男子成年(二十岁)时举行加冠的礼仪,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加冠后即可成婚,享受成人的待遇。

23、【笄礼】古代贵族女子十五岁举行笄礼后结发加笄,即在头顶上盘成发髻,用簪子插住,表示已成人,可结婚。

24、【三书六礼】中国的传统婚姻习俗礼仪。“三书”指在“六礼”过程中所用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六礼”即纳采(向女家送礼求亲)、问名(向女家问清女子名字与生辰)、纳吉(卜得吉兆后到女家报喜、送礼、订婚)、纳征(订婚后向女家送较重的聘礼,也叫纳币)、请期(选定完婚吉日,向女家征求同意)、亲迎(新郎到女家迎娶)。

25、【嫁娶】“嫁”指女子出嫁;“娶”指男子娶妇。“嫁”意味着女子有家,“娶”表示男方把女子娶到家中。从“嫁娶”两字可以看出旧时男尊女卑的观念。

26、【席座】古代君主、诸侯临朝听政,或各级官员治事料民时,都是“南面”而坐(坐北朝南),以北边座位为尊。汉代宾主之间,一般以向东的座位(即西边)为尊。其次是向南的座位,再次是向北的座位,最末是向西的座位。

27、【左右】古代礼仪习俗,席位以左为尊。主客之间,主居右而客居左。但就地位来说,却是以右为尊。如“右姓”“右族”,即指有声望的世家大族;“右职”指重要职位。与此相反,“左”则示其“卑”“下”。如“左迁”即降职。“左官”即指地位低于朝廷官员的官员。

婚礼礼仪

旧时结婚仪礼,从古代“六礼”:一纳采、二问名、三纳吉、四纳征、五请期、六迎亲演变而来的。今天的婚礼形式上虽然有很多变化,但传统“六礼”的主体内容基本保存。在现今社会人们更加青睐于中式婚礼,将这些传统礼仪穿插在自己的结婚庆典中将更加凸显自己的个性特征及品味风格。下面就将介绍一些古代的婚嫁知识。

1、 纳采

那才是婚礼的第一阶段,有初步达成协议、交纳定金之意。其程序是:男方家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如女家不拒绝,则备少量财礼正式求婚,财力中应有大雁,即《仪礼》中所谓“昏礼下达,纳彩用雁”。故纳彩称“奠雁”礼。

2、问名

男方家托媒人再到女方家问清女方家姓名、出生年、月、日、时准备和婚的仪式,民间俗称为“下帖”。问明礼由问生辰八字发展到后来问生母的身份、门第的职位的高低、财产、容貌健康等方面。问名礼实际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占卜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的命相、阴阳,一是社会地位和财产。

3、纳吉

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和婚的好结果通知女方家的仪式,现在多称订婚。问名后,男方家将女方生辰八字和儿子的生辰八字开列,请巫卜“算命”,问凶吉祸福(俗称“合八字”)同时男方家还的再备礼物到女方家决定婚约。旧式婚礼多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香烛、猪羊等。民间又将此仪式称为“小聘”、“订聘”。

4、纳征

男女上方父母邀集部分亲友订立婚约仪式,由男方向女家交纳聘财,婚约至此成立。这是六礼中最主要程序之一。这是所送聘礼多为钱财布帛之类,而且礼品多取吉祥如意的含义,数目取双忌单,这时夫妻关系既定。

5、请期

男方家向女方家商定结婚日期的仪式。纳征后,男方与女方家协商晚婚的日期,如女方家推辞由男方家决定,民间俗称“提日子”、“送日子”。古代选择日期多请算命先生确定所谓“黄道吉日”而且多以逢双的日子为主。现代这一习俗虽然保存,但在选择时多以有纪念意义的日子为主。这一阶段到亲迎仪式时,女方家要准备嫁妆,而嫁妆多是成双成套的被褥、衣服、橱柜、盆桶等。

6、亲迎

新婿前往女方家迎娶新娘的仪式,到商定迎亲之日新婿带着迎亲队伍到女家迎娶新娘,迎归后,新婚夫妻再举行拜堂仪式,即传统“三拜”仪式。随后举办宴席,宴请宾客,宴席结束还有热闹非凡的“闹洞房”活动。至此女方才入夫家,成为丈夫宗族的正式成员。

称呼礼仪

1. 自称:愚、敝、卑、臣、仆、蒙、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

2. 帝王自称:孤、寡、朕、不谷

3. 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4. 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5.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一般为拙荆、贱内、内人、山荆

6. 称自己的儿子为小儿、犬子、小犬

7. 称女儿为息女、小女等

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范文第4篇

第三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古称别称

【古称别称】如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柳敬亭传》:“尝奉命至金陵。”《病梅馆记》:“江宁之龙蟠„„皆产梅。”《梅花岭记》:“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又如扬州称广陵、维扬,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烟花三月下扬州。”姜夔《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再如杭州称临安、武林,苏州称姑苏,福州称三山,成都称锦官城。《柳敬亭传》:“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指南录>后序》:“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

【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隋唐以后简称“辅”。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13楼

【郡】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过秦论》“北收要害之郡”,《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赤壁之战》“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

【州】参见“郡”条。《隆中对》:“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赤壁之战》:“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谭嗣同》“旋升宁夏道”,这里的“道”,指道的长官。

【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省。《{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游褒禅山记》:“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会元】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第 1 页 共 2 页

湖南公、检、法、司培训第一品牌

【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

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范文第5篇

1、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

》、《李尔王》、《奥赛罗》和《麦克白》。 2、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顶峰之作的长篇小说是

5、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学形式叫“铭”。刻在牌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

7、孟浩然,襄阳人。唐代第一个大量写 诗的人,与 齐名,世称"王孟"。主要作品为《过故人庄》《春晓》等,结为《孟襄阳集》

8、宋代词人中,最先大量写作慢词的作家是 。9、“高山流水遇知音”讲述的是春秋时期发生在钟子期和 两人之间的动人故事10、祥林嫂是鲁迅的小说《 》里的人物。11、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

》。1、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按其内容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共收入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B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等作品。屈原开创的楚辞,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

C 、诸子散文,是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阐述自己学说的著作,是百家争鸣的产物。诸子的思想,尤其是儒家与道家的思想影响最大。

D 、"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书;"五经"是《诗经》、《尚书》、《礼仪》、《易经》、《春秋》的合称,其中《春秋》指的就是《左氏春秋》,也就是《左传》。 2、 下列对作品、作家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C ) A、汤显祖,明代杂剧家,代表作为《牡丹亭》。B、曹禺、夏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剧作家。 C、塞万提斯,西班牙作家,著有《鲁滨逊瓢流记》。D、《老人和海》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C )

A、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主张废弃六朝以后华而不实的骈文,而主张创作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散文。

B、词是诗歌的一种,最初是配合音乐来歌唱的,根据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由于词的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为“长短句”。 C、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围城》分别塑造了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知识分子在革命斗争中成长的过程。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牛虻》分别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和爱尔兰作家伏尼契的作品 4、下列文学流派及文人并称中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B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王实甫 C 、桐城派:方苞、姚鼐D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5、下列作家、作品、朝代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

D

) A 《靖节先生集》----陶渊明----东晋

《水经注》----郦道元----北魏B 《文心雕龙》----刘勰----南朝

《后汉书》----范晔----南朝·宋C 《梦溪笔谈》----沈括----北宋

《资治通鉴》 ----司马光----北宋D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吴沃尧----清朝

《西厢记》 ----汤显祖----元朝

6、下列作品集的命名方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C

) A、《贾长沙集》《王子安集》《嘉佑集》《王右丞集》《孟襄阳集》 B、《樊川文集》《刘梦得集》《王临川集》《白石道人诗集》《易安集》 C、《欧阳文忠集》《周元公集》《范文正公集》《林和靖诗集》《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D、《七录斋集》《饮冰室合集》《惜抱轩文集》《震川文集》《明夷待访录》 7、下列作家作品依次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1)《稼轩长短句》(2)《樊川文集》(3)《范文正公文集》(4)《嘉佑集》(5)《新书》 C、辛弃疾

杜牧

范仲淹

苏洵

贾谊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B )

A、我国的旧体诗有古体、近体的分别。古体诗亦称“古风”,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近体诗亦称“今体诗”,有律诗和绝句。

B、明清时期由文人独立创作的小说有施耐庵的《水浒传》、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曹雪芹的《红楼梦》等。

C、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写有多部以意大利为背景的作品,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 D、在我国,现代戏剧主要指20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和舞剧,话剧是其中的主体。 9、 下列文学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C )

A、朱光潜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美学家,他的美学思想在我国有深远的影响。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朱光潜美学文集》共五卷。

B、写景应写出景物的特征,所谓景物的特征就是某处景物在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于他处景物的地方,而描写景物在文章中主要起交代环境、渲染气氛、寄托作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C、孙犁,我国当代著名的作家,文学评论家。他的小说和散文(结集为《白洋淀纪事》)独树一帜,对当代文学发生极大的影响,造成了“白洋淀派”作家群,与周立波风格的“山药蛋派”齐名。

D、唐代的贾岛与孟郊被称为“苦吟诗人”,贾岛的诗以“推”“敲”著名,今存诗近400首,收集在《长江集》中。 10、下列文学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 )

A、1931年“左联”五位青年作家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枪杀于上海龙华,其中冯铿、胡也频是女士,两年后鲁迅先生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充分揭露反动派的罪行。

B、伊索,古希腊寓言作家。他所偏寓言陆续经后人加工,以诗和散文的形式发表,成为现在流行的《伊索寓言》,其中《农夫和蛇》《狼和小羊》在我国广泛流传。 C、旧时文人的四大雅趣是琴、棋、书、画。

D、维纳斯女神雕像,相传是古希腊艺人雕刻的,1820年发现于米洛斯岛,现收藏在法国巴黎的罗浮宫博物馆。 11、下列选项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A、古人常用某些词语作为年纪的别称或解释,如“垂”指童年,“弱冠”指青少年,“束发”指二十岁,“不惑”指三十岁,“而立”指四十岁,“黄发”指老年。

B、《孔雀东南飞》中“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的“人定初”指二更刚开始时。

C、古代“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帝王所居,左宗庙,右社稷,以时祭祀,十分看重,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D、古代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称“国子监”,入监读书的人称“监生”。 1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冯梦龙编订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其中保存了不少宋元“话本”,也有不少明人的“拟话本”。

B、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的著名女作家,她的《笑》《往事》《寄小读者》等作品,被认为是当时具有典范意义的“美文”。

C、新诗是现代诗歌的主流,而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旧体诗,也被认为是现代诗歌。 D、巴金,原名李芾甘,是我国现代文学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小说《灭亡》《四世同堂》《寒夜》及散文集《随想录》等都是他的代表作。

1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A、翦伯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维吾尔族人,曾协同郭沫若、范文澜等筹建了中国史学会,任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他先后完成了《中国史纲》、《中国史论集》等上百万字的著作。

B、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主义作家,他的创作曾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C、普希金是俄国二十世纪浪漫主义诗歌的创始人,又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第一部描写社会心理的戏剧。

D、唐弢是我国当代作家,鲁迅研究专家。他很早就结识了鲁迅,参加了《鲁迅全集》的校对工作,主编了《中国现代文学史》。

14、说法有错误的项是(

C

) A、《核舟记》中说舟底有“天启壬戌秋日”字样,“壬戌”是干支纪年,“天启”是帝王年号,这是使用干支和帝王年号相结合的纪年法。

B、古代分一日为十二时。《孔雀东南飞》诗句“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中的“人定”即“亥”时。

C、阴历每月第一天称“朔”,第十五天称“望”,“初七及下九”中“下九”指第二十九天。

D、有些古代地名是特指的,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中的“吴越”指江南地区,“中国”指中原地区;“江表英豪”中的“江表”与“干到江左,必有成功”中的“江左”同义。 15、说法有误的项是(

A

)

A、上元就是元宵节,至日就是冬至日,仲秋就是重阳节。

B、古建筑中,厢指正房前两侧的房子,榭指建在台上的亭子之类,栋指栋梁,椽指钉在梁上以承瓦的木条。 C、在科举制度中,乡试在八月举行,古称秋闱;会试在二月(或三月)举行,古称春闱。 D、古代座次以向东为尊,向南次之,向西为卑。列位以右为上,乘车则以左为尊。 16、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 )

A、《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为纪念“三·一八”惨案中遇难的烈士而作的,后收入鲁迅小说集《华盖集续集》。 B、北朝民歌的题材相当广泛,有的写游牧民族的生活,有的写战乱中人民的疾苦,其中《木兰辞》《敕勒歌》是我国文学史上的杰作。

C、通讯的特点是:严格的真实性,强烈的时间性,以叙述描写为主的表现方法。

D、《文心雕龙》是南朝梁刘勰的主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文学理论批评巨著。 17、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说明,有误的一项是(D )

A、孔子是我国儒学的创始人,提倡“仁政”,以礼治国。《论语》便是记录其言行的书,全书共20篇。

B、孟子是孔子的再传弟子,他进一步发挥儒派学说,提倡“仁”“义”,主张“民为贵,君为轻”;《孟子》便是记录其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全书共7篇。

C、苟况是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他的学说同早于他的孟子的学说成为儒学的两个流派。

D、庄周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他提倡礼治,反对法制,《庄子》一书便体现了这种主张。 18、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C

)

A、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忽、微”是古代的长度单位。B、奈何取之尽锱铢,“锱铢”是古代的重量单位。

C、万钟不辨礼义而受之,“钟”是古代的一种乐器。

D、位在廉颇之右,“右”是“上”的意思。秦汉以前,位次以右为尊。

19、下面两首诗所描写的节日是什么(A

)

元正诗

(晋)辛萧

(宋)王安石

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

千门万户憧憧日,总把旧桃换新符。 A、两首诗都写的是农历大年初一 B、两首诗都写的是阳历的元旦C、《元正诗》写农历大年初一,《元日》写阳历元旦

D、《元正诗》写阳历元旦,《元日》写农历大年初一 20、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

A、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仲春”指夏历二月。

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旧俗指清明后一天。

C、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左衽”指衣襟左掩,为当时中原地区以外的风俗。 D、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菹醢”指古代一种酷刑,把人杀死后剁成肉酱。 2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C

) A、"入则孝,出则悌。""孝"指善事兄长,"悌"指善事父母。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春秋战国时的大量史料,记载了许多历史故事,文字优美,文学性强。

C、我国古代的诗歌有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分别。近体诗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绝句分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律诗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D、世界名著《人间喜剧》、《死魂灵》、《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的作者依次是巴尔扎克、果戈理、托尔斯泰、莫泊桑。

2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五行"指的是金 、木、水、火 、土五种物质。 B、按东、西、南、北、中的顺序,“五岳"分别指: 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 C、成语"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是指儒教、基督教、道教。 D 、"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2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骚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离骚》,特点之一是多用“兮”字。 B.散曲包括套曲和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曲子形式,体式比较自由。 C.《白洋淀纪事》是孙犁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作品集。 D.惠特曼是美国伟大的诗人,他的诗对我国“五四”以来的新诗影响很大。 2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三国志》、《柳河东集》、《边城》作者分别是陈寿、柳宗元、沈从文。

B.李贺、李煜、李清照三位分别是我国唐代、南唐和北宋初期著名的诗人、词人。 C.剧本《奥赛罗》,小说《约翰·克里斯多夫》和《儒林外史》的作者分别是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罗曼·罗兰和中国的吴敬梓。 D.小说《红岩》、《红与黑》、《伤逝》的主人公分别是许云峰、于连、涓生和子君。 25、下列对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

A、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炼石补天、衔石填海的神话人物依次是:盘古、女娲、_精卫。 B、《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收集了1918—1922年间所写的作品14篇。 C.、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要”,辞官归隐,写下了大量的田园诗,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 D、阅读中理解词语的方法主要是:联系上下文揣摩词语指代的内容,词语概括的内容,词语的色彩、情味等附加意义。 26、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C )

A、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他一生不仅写下了大量的杂文,还创作了许多小说,这些小说分别收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中。

B、杜牧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成就很高,被后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他的诗文大多收集在《樊川文集》中,共20卷。

C、朱自清是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其散文《背影》、《荷塘月色》、《故乡的榕树》、《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D、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十九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代表作主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27、我国古代诗歌按产生的时代排列,正确的一项是(B)

A.诗经——乐府——楚辞——曲——词B.诗经——楚辞——乐府——词——曲 C.诗经——楚辞——乐府——曲——词D.诗经——乐府——楚辞——词——曲 2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B )

A、塑造四大吝啬鬼葛朗台、泼留希金、阿巴公、夏洛克的作家依次是法国的巴尔扎克、俄国的果戈理、法国的莫里哀和英国的莎士比亚。

B.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其《念奴娇·京口北固亭怀古》被推为豪放词派的典范。 C、“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赞誉司马迁历史巨著和文学杰作《史记》的名言。

D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样一位英雄形象,对我国青年读者影响很大。

2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高适、岑参、王昌龄是边塞诗派的重要诗人。王昌龄的《出塞》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B、“赋”这种文体,讲究文采和韵律,兼有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宋代的赋进一步趋向散文化,如欧阳修的《秋声赋》。现代散文的“赋”是“赞”、“颂”之意,如峻青的《秋色赋》。

C、《家》、《春》、《秋》是巴金的代表作,合称“爱情三部曲”,其中《家》的成就最高。

D、泰戈尔是印度伟大的诗人,1912年发表抒情诗集《吉檀迦利》使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另有诗集《飞鸟集》。 3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历史著作是《左传》,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第一部断代史是《汉书》。

B、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C、“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唐代杜牧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唐代李白的诗句。

D、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31、选出正确的一项(

A

) A、《鲁滨逊漂流记》――笛福――法国B、《基督山伯爵》――小仲马――法国 C、《雨霖铃》――柳永――南宋D、《扬州慢》――杜牧――唐代

3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春秋战国时代,散文有很大的发展。最早的历史著作《左传》《国语》《吕氏春秋》,就产生在这个时代。 B、北朝民歌的题材相当广泛,有的写游牧民族的生活,有的写战乱中人民的疾苦,其中《木兰辞》《敕勒歌》是我国

文学史上的杰作。

C、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阶段的文学称为现代文学,鲁迅的《阿Q正传》、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叶圣陶的《倪焕之》、老舍的《骆驼祥子》都是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

D、欧·亨利的作品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书,其代表作有《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等。

《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

(一)

一、填空题( 20 分,每空 1 分)

1 、《红日》的作者是(吴强) ;《红旗谱》的作者是(梁斌) ;《红岩》的 作者是(罗广斌) 、(杨益言) ;《青春之歌》的作者是(杨沫) 。

2 、 八大样板戏中的京剧有(《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袭白虎团》) 、(《海港》) 、(《红灯记》)。

3 、《随想录》的作者是(巴金) ;《我与地坛》的作者是(史铁生) ;《回答》的作者是(北岛)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舒婷) 。

4 、谢惠敏是小说《班主任》中的人物;丙崽是小说《爸爸爸》中的人物;印家厚是小说《烦恼人生》中的人物。

5 、《山上的小屋》作者是(残雪);《一地鸡毛》的作者是(刘震云);《岗上的世纪》的作者是(王安忆)。 1 、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就那么回事”的口头禅,主要说明他( C)。

A 、自信

B 、能力强

C 、自以为看穿世事,不思进取

D 、看不惯社会的许多现象

2 、 重知识,重趣味,喜欢旁征博引、涉古论今的散文作家是( B )。

A 、杨朔

B 、秦牧

C 、刘白羽

D 、周涛

3 、 1950 年以后,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是(A )。

A 、《“锻炼锻炼”》

B 、《小二黑结婚》

C 、《三里湾》

D 、《套不住的手》

4、对汪曾祺散文化小说创作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作家主要是( B)。

A 、鲁迅

B 、沈从文

C 、巴金

D 、老舍

5 、 创作于“文革”时期,并曾以手抄本形式被秘密传诵的诗作是( D )。

A 、绿原的《重读 < 圣经 > 》

B 、公刘的《哎,大森林》

C 、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D 、郭路生的《相信未来》

1 、“三红一青一创”指的是:( 《红日》、《红岩》、《红旗谱》、《青春之歌》、《创业史》 )等五部小说,它们的作者分别是 ( 吴强、罗广斌、粱斌、杨沫、梁斌 )。

2 、新时期报告文学崛起的标志是著名老作家( 徐迟 )的科技报告文学作品 (《歌德巴赫猜想》) 。

3 、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出现了(刘索拉 )的《你别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曲》等带有“黑色幽默”特点的现代主义小说。

4 、《双桅船》的作者是( 舒婷 ) ;《一代人》的作者是( 顾城 ) ;《迷途》的作者是( 北岛 )。

5 、《春之声》的作者是( 王蒙 );《山上的小屋》的作者是( 残雪 ) ;《一地鸡毛》的作者是( 刘震云 ) 。

二、单项选择题( 10 分,每题 2 分)

1、 在第一批的“八个样板戏”中,唯一的一个“交响音乐”是C 、《沙家浜》

D 、《龙江颂》

5 、把散文当成诗来写的散文作家是(A 、杨朔

B 、秦牧

C 、史铁生

D 、周涛

一、填空题( 20 分,每空 1 分)

1 、 8O 年代小说历经 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寻根小说、通俗(或大众)小说、现代派(或先锋、新潮)小说、新写实小说等七个发展阶段。

2 、《创业史》的作者是 ( 柳青 );林道静是小说 ( 《青春之歌》) 里的主要人物,此书作者是( 杨沫

)。

3 、“三突出”原则是指_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1 、重知识,重趣味,喜欢旁征博引、涉古论今的散文作家是( B )。

A 、杨朔

B 、秦牧 C 、史铁生

D 、周涛

2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就那么回事”的口头禅,主要说明他( C )。

A 、自信

B 、能力强 C 、自以为看穿世事,不思进取

D 、看不惯社会的许多现象

3 、话剧《茶馆》的结构方式是(

C )。

A 、冰糖葫芦式

B 、一人一事式 C 、人像展览式

D 、锁闭式

4 、和王朔年龄相仿、写作又差不多同时起步的余华、苏童、格非、马原等,他们大多写作的是( D)。

A 、新写实小说

B 、寻根小说 C 、新历史小说

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范文第6篇

加入日期:09-10-13

中国古代诗歌大致可分为诗、词、曲三类,按照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照形式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自由诗(现代诗)。

1、古体诗(或“古风”),这个名称始于唐代,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包括《诗经》、乐府诗、南北朝民歌等。后人沿袭唐人说法,把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它的体式而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按照诗句的字数,有四言(如《诗经》)、五言(如“汉乐府”诗)、七言(如曹丕《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杂言(如李白《蜀道难》)等。古体诗押韵较自由。

2、格律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诗体,又称近体诗,其平仄、声韵、节奏、结构、字数、停顿都有统一严格的规定。可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绝句每首四句,一二四句末字须押韵(第三句末字可不押),根据每句字数又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绝句可看作律诗的截取。如《山行》和《秋词》均为七言绝句,《秋词》一二四句末字“寥、朝、霄”押ao韵。律诗一般为八句,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一般的律诗每首四联八句,两句为一联,分首、颔、颈、尾联,其中颔联、颈联上下两句必须对仗(修辞称对偶),二四六八句末字须押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根据每句字数又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如《登高》为七律,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形成工整的对仗,一二四六八句末字“哀、回、来、台、杯、”押“ai”韵(古时回、杯亦押“ai”韵)。

3、词是唐代末期兴起,兴盛于宋代的一种诗歌艺术形式。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琴趣,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诗和词都属于韵文的范围,但诗只供吟咏,词则入乐而歌唱。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曲调(即词牌)。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声韵规定严格,用字分平仄。句式参差不齐,句子长短不一。宋词在风格上分豪放派和婉约派两种,豪放派代表人物是苏轼、陆游、岳飞和辛弃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柳永,周邦彦,晏殊,秦观和李清照。

上一篇:文明礼仪小报范文下一篇:会计专业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