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创新管理范文

2023-09-21

技术与创新管理范文第1篇

一、水利技术创新与水利管理能力之间的联系

在水利工程中, 如果说水利技术创新是满足水利发展的前提条件, 那么水利管理能力就是促进水利发展的动力。二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通过更有效更科学的管理手段去推动水利工程持续发展, 在发展中引入先进且行之有效的水利技术, 不仅能够提高水利工程的效率, 还能够提升水利工程的质量。因此, 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才能够更好地带动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 进而作用于我国的经济事业, 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二、水利技术创新的有效措施策略

(一) 引进新技术促进水利创新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行, 对水利也有了更高的需求。我国虽然有着悠久的水利文明, 但是随着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也渐渐地有了一些明显的差距。文化需要走出去, 引进来, 水利也是如此, 对国外优良技术的引进, 有利于提升我国水利工程的效率和质量[1]。在正确进行水利工程的同时, 兼顾生态环境, 宣传环保意识, 以促进我国水利能够更快更持续地发展。例如, RTK技术的引用, RTK指的是实时动态系统, 利用计算机准确高效的特点, 将动态和静态相融合, 将更快的速度和更精确的数值反馈给整个水利工程。而相对于以往的技术来说, RTK更加的及时更加的准确, 采用实时差分的方式来对数据进行计算, 能够精确到厘米。就目前来说, RTK技术在水利工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不仅能够大大的提升水利工程的效率, 还有助于水利管理水平的进步。

(二) 重视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水利创新

改革带来了新科技的狂潮, 科技、数据和信息在当今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各个行业, 而这其中, 就包括水利工程。将信息应用于水利工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 信息的采集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的成功与否。如果在汛涝或者干旱之地进行水利工程, 不仅会影响到施工过程还有可能会在完工以后产生自然灾害。其二, 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我国的水资源目前存在这样一个特征, 水资源总体丰富, 但是人均较少。因此, 在缺水地区或者由更有价值的地区展开水利工程就有着较为重要意义。其三, 对水利工程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及时有效地监测能够对预防或者尽量减轻有可能来临的自然灾害, 为水利工程的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2]。例如, 在水利工程中引用如下技术, 3S (3S包括GIS, RS, GPS) 、通信与网络、信息自动采集、系统集成、信息存储与管理、办公自动化、决策支持、运行维护等, 这些技术的引用几乎涵盖了水利工程的各个环节, 为水利工程更好地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提升水利管理能力的有效措施策略

(一) 根植于生产本身, 从源头提升水利管理

其一, 加大对农村水利工程的投入力度, 提高资金投入, 为农村水利工程引入更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进而保障并且推动农业更好的发展。其二, 从化肥和农药入手, 尽可能地加大对化肥和农药的新技术的引入, 以减少其中化学物质对于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根植于生产本身, 从源头上保护水环境, 促进生态资源健康成长, 为水利事业更好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二) 完善排水和污水处理系统, 从过程提升水利管理

任何事情都有前奏有过程有结尾, 在水利工程中也是如此。完善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对水利工程的健康发展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其一, 完善地下排水系统, 这种情况在城市发生较多, 完善的排水系统能够有效防止在大雨天气时因为排水困难而造成的洪灾现象的发生, 严重的时候甚至可能影响到生命安全。其二, 以城市面貌为前提, 尽量增加一些水沟或者是建设中间较高而两边较低的道路, 用以确保在暴雨发生时, 不会产生大面积的道路积水, 从而造成交通事故或者是堵塞等现象的发生。其三, 污水处理, 随着社会城市化的发展, 污水也成为了重要的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完善污水处理系统, 从过程改善水资源环境, 以促进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3]。例如, 2018年的5月份, 某市出现了强降雨天气, 但是由于排水体系不够完善, 不仅导致了交通堵塞的发生, 甚至出现了交通事故。为此, 6月份的时候, 在政府的帮助之下, 该市的一水利公司对这个城市的与水有关的系统统统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从排水系统到污水处理系统统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整改和提升。

(三) 通过法律制度规章, 从根本提升水利管理

以事实为基础, 从实际出发, 建立一套健全且有效的法律法规, 能够用科学的手段对水利工程进行管理和监督, 以确保水利工程的相关工作能够更加明确更加醒目地落到实处。以法律为不二准则, 在水利工程也要做到有法可依, 在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同时, 要明确指出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之间的职责和任务, 要建立一支专属于水利工程的优秀团队, 从实际上提升水利管理。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 本文通过对水利技术与水利管理能力之间的联系、水利技术创新的有效策略和水利管理能力的有效策略进行浅析, 希望今后的水利工程能够更高效率更有质量的展开。水资源, 作为人们日常密不可分不能或缺的资源, 不可再生, 甚至日益紧张, 希望通过对这一系列管理策略的思考和运行, 以推动我国水利工程事业更好更快地持续发展。

摘要:水, 万物之源, 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与水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古至今, 从举世闻名的都江堰, 到科技感十足的三峡大坝, 都为我国的水利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痕迹, 为以后的水利工程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水利的发展, 离不开技术的创新, 离不开合理有效的管理, 希望通过这两个方面的融合, 带动我国水利事业更快更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水利技术创新,水利管理能力,措施策略

参考文献

[1] 梁侠.如何深化水利技术创新提高水利管理能力[J].建材与装饰, 2017 (29) :295-296.

[2] 鄂文利.水利技术创新与水利管理能力提升研讨[J].黑龙江科学, 2017, 8 (20) :114-115.

技术与创新管理范文第2篇

班级:人力1102学号:1101810521姓名:孙玉红 在摘要:顺德海尔电器有限公司是海尔1997年实现低成本扩张的成功之作,被并购的成功典型。然而,联想并购IBM PC业务之后,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快速步入国际化扩张的正轨。现在企业战略并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在现在并购环境和趋势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况下,企业如何选择一个正确的并购战略,企业如何应对企业并购后的整合,使并购成为其明智之举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海尔,联想,并购,整合

在风起云涌的企业并购浪潮之中,有的企业走得一帆风顺,然而有的企业却走得跌宕起伏。怎样选择并购战略,应该向海尔学习。

一、输入管理模式,催醒休克鱼。

海尔选择的兼并目标很有特点:主要选择技术,设备,人才素质优良,只是管理不善,处于休克亏损状态的企业,海尔人称之为“吃休克鱼”。海尔选择休克鱼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因素考虑:首先,体制不顺使企业没有被兼并的动力,真正以资本为纽带的强强联合,在国内条件尚不成熟:其次,资金匮乏,使优势企业无力兼并那些需要巨大投资的亏损企业。在我国,企业出现亏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企业经营机制不健全,管理不善是普遍的根本原因。对被兼并的企业注入资金,技术固然重要,但这只是外部条件的优化,可治标,却不能治本。因此,关键在于解决企业发展动力和经营机制问题。变输血为造血,海尔选择那些硬件不错,只是管理不善的企业,通过输入海尔的管理和文化模式,可使其尽快起死回生。

顺德海尔电器有限公司是海尔1997年实现低成本扩张的成功之作,被并购的顺德爱德洗衣机厂符合海尔“吃休克鱼”的兼并策略。该公司硬件良好,但却因管理不善而停产一年多。合资后,海尔集团洗衣机总部仅派3名管理干部,但带去的却是海尔培育多年的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及雄厚的科研开发能力。6周后,新公司第一台洗衣机诞生,随后,大批高质量的洗衣机走下生长线。值得一提的是,盘活这条鱼的洗衣机本部正是两年前被海尔集团认作是“休克鱼”的红星电器厂。短短两年时间,在企业文化浸润下,昔日休克鱼不仅自己苏醒,同时,在市场中纵横驰骋,催醒了另条“休克鱼”。

二、跨地区兼并,优化集团区域布局。

在海尔创业初期,兼并活动主要在青岛地区。随着海尔系列产品的市场空间不断扩展,海尔决策者把眼光投向了国内其他地区的企业,寻求兼并,以扩大生产规模,贴近市场。以1995年并购武汉希岛公司为开端,海尔先后在湖北、广东、贵州,浙江、安徽等地建立起

海尔控股公司,实现了生产当地化、拓展产品市场空间的目的,初步形成了集团的区域布局。其中,购并武汉希岛股份有限公司是海尔逐鹿中原、挺进江南的举措。武汉希岛股份有限公司曾经辉煌过,在全国最早开发出“蓝波—希岛”节能型空调,生产的希岛牌冷柜在全国销售势头良好。但希岛的辉煌是短暂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希岛节节败退,只靠冷柜苦撑过日子。此时,海尔为了更大地覆盖市场,正开展市场调研,寻求合作厂家,经过多种方案的比较和多方协商后,海尔以2400万元收购希岛60℅的股权,实现控股兼并。控股武汉希岛公司是海尔的明智之举,它实现了以最小投入来拓展自己产业空间目的。短短数月,海尔就完成了对中原重地武汉的部署,借武汉“九省通衢”的区域优势,提高了产品的市场覆盖面,优化集团的区域布局。

海尔的兼并告诉我们,企业兼并不仅能实现产业布局,区域布局的优化,而且,还能以较低成本实现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张,海尔集团正是在9年间通过对青岛电镀厂等多家企业的兼,才创造了销售额年递增69.1℅的奇迹,盘活近20亿元的存量资产,实现了产业布局和区域布局的优化,并为进入世界500强打下基础。企业在兼并时,必须结合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抓管理,重质量,树立品牌意识,以市场为导向,正确选择集团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这样才能做到“1+1>2”的绩效。

但是,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像海尔这样幸运,开始就选择了正确的兼并战略,按着计划实施就可以获得想要的成功。联想集团并购IBM PC业务,开始并没有实现最初的目标,然而,经过一番战略调整和整合,才实现了其想要的成功。

2004年联想集团宣布收购IBM全球PC业务部门,2005年3月获得了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批准,5月1日联想并购IBM PC业务全部完成。联想收购的全部资产包括:IBM所有笔记本,台式电脑业务及相关业务,包括客户,分销,经销和直销渠道,IBM深圳合资公司(不包括其X系列生产线)以及,以及位于大和和罗利研发中心。2005年6月杨元庆在2004~2005财年进行市场和业务回顾时,在展望五年后的新联想提出如下五点:(1)联想成为世界上最出色的电脑品牌之一;(2)借助国际化运作,大幅度提升市场份额;(3)保持健康的盈利水平;(4)建立有竞争力的业务模式;(5)探索出个人电脑外新的业务发展机会。对比被收购资产可以看出,联想并购IBM PC业务的战略考虑。IBM和联想的个人电脑业务有很大的互补性。首先,两者的主要客户不同。IBM在商用领域优势鲜明,拥有大批公司客户,联想在消费IT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并购不会造成直接竞争局面的出现。其次,双方的主要市场不同,IBM的主要业务在以北美为主的世界其他地区,联想的主要业务集中在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并购后,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资源进行开拓市场,实现协同效用,。

联想的并购动机十分明显,即借助IBM这一平台,拓宽海外市场,扩大联想的市场份额,实现业绩高效增长。

然而,并购后的联想业绩并不显著。并购后的第一年,公司的盈利能力并不理想,总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报酬率都有所下滑。并购后三年集团的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均高于并购前的水平,特别是并购当年,两项比率均大幅提高。为了减少开支和提高效率,2006年联想调整了计划,整合主要客户的支援部门,精简全球销售及市场组织,在合适情况下,尽量让工作团队集中化。这项计划在2006~2007财年实施,但效果不明显,在该财政,集团的运营效率出现下滑。并购之后,联想集团的管理费用持续上升,这与并购直接相关。并购前,联想的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控制能力很强,几乎和戴尔不相上下,在10℅左右,但IBM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控制能力很差,IBM的报表显示,其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平均接近20℅。并购后,联想的偿债能力也不容乐观,资产负债率在并购三年一直保持在80℅的高位,流动性比率也低于并购前的水平。从并购后的业绩区域分布来看,联想在国际市场的品牌拓展很艰难。2006-2007财年美洲地区亏损,集团经营业绩几乎全部来自于中国大陆。2007-2008财年,一经营业绩与经营额的比值作为盈利能力的衡量指标,美洲等三大区的盈利能力任然偏低。IBM在国际市场的品牌优势并不明显,而联想集团计划在收购五年内在全球巩固自己的笔记本品牌,就目前来看,还是十分艰难的。

通过海尔和联想的并购战略,我们可以发现在整个并购前后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1)首先,应该明确并购应不应该实施,理想的目标和并购后的现实会不会相反和冲突。就联想而言,收购IBM PC业务并没有实现其开拓国际市场的目的。看起来,联想收购IBM会实现协同效用,但结果却不甚理想。虽然,经过很长时间的战略调整,联想终于可以扭亏为盈。相对于联想来说,海尔就比较明智,知道自身的优劣势,选择了正确的并购战略,不断地获得了市场份额和区域优势,顺利地走向了成功。

(2)未将人力资源整合工作放到战略高度考虑。在并购实践中,许多企业将重点放在了目标公司的寻找上,放在了收购价格的谈判上,而对并购后的整合工作关注太少。就是对整合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是在战略整合和财务整合上下功夫,而对于人力资源整合工作不太重视,更不用提在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了。联想对于并购后人力资源的整合不是十分重视,它主要把精力放在了技术开发和销售管理等方面,对于人力资源整合过少,导致其并购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经营和盈利状况都不是很好。而海尔就比较重视人力资源的整合,在并购后特别派了3名精炼的管理干部,对新公司进行人力资源的整合,因此,海尔的并购后的扩张市

场走得一帆风顺。

(3整合手段单一,缺乏对组织文化的整合。如同其他机制体一样,企业是一个生命体,它具有一定的排他性,我们称之为企业文化。实际上就是经营理念,待人处事态度,员工情绪和习惯的风气。企业的合并必然涉及高层领导的调整,组织结构的改变,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重新制定,工作人员的重新评价,定岗以及富余人员的重新去留,这必然会引起企业文化的冲突。文化整合贯穿于整个人力资源整合之中,由此可见,文化整合对于并购后的企业整合非常重要。企业往往倾向于使用物质激励和高职位激励等整合手段,而忽略了文化整合的作用。整合手段过于单一,造成事倍功半的后果。

(4)并购后,缺乏整合经理负责整合工作。在一个规范的并购过程中,涉及到的人员包括:目标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目标公司的中下层员工,并购之后目标企业新任的经理和并购工作成员。其中,并购工作组通常是由营销,财务,审计,研发,人力资源,法律等部门抽离中高层管理人员组成。一旦协议达成,这个工作组将迅速解散,成员返回各自的日常工作之中或者进入为下一次并购而组建的并购小组。因此,并购工作通常由新任经理负责组织开展。但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首先,企业经理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到整合工作中,他还有更重要的职责。与人力资源和文化整合工作相比,他更关心新公司的利润率,市场占有率和顾客满意度等。其次,新任经理在企业的绝对权威很可能阻碍整合工作的正常进行。在整合中,中下层员工迫切需要了解并购公司的基本业务状况和运行机制,需要有一个能与并购公司沟通的桥梁,新任经理的精力时间有限,要求其进行这些细致的工作并不现实。因此,在实践中,需要引入整合经理这一职务。但在实践中,很少有公司会设置整合经理负责整个整合工作。

(5)信息沟通不畅。在整个整合过程中,被并购企业员工迫切想知道并购最新进展,想知道新公司未来的发展设想,想知道自己在新公司的位置。在整合中,这方面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员工得不到这方面的详细信息,而谣言满天飞,使企业内部充满了动荡、焦虑和不安。一方面,并购方没有建立一条顺畅的正式沟通渠道,信息的传递和反馈都出现了问题。另一方面,并购方的经理们也不愿意和被并购企业员工进行交流,因为他们无法回答后者的问题,这样肯能会造成致命的错误。被并购企业的员工缺少关于并购的任何信息,他们不知道并购的最新进展,他们不抱希望可以在新公司获得满意的职位,因此,被并购企业员工纷纷离职,造成严重的人员流失,甚至人才流失。

在整个并购前后过程中,我们应该采取如下措施进行并购和整合:

(1)明确并购策略。明确自身的并购策略非常重要。海尔集团明确自己的“吃休克鱼”

的并购策略,并付诸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明确并购策略之后,才能更好地实施并购以及并购后的整合工作,不至于出现一盘散沙局面。了解自身的优劣势,明确自己的并购战略是并购的第一步,也是并购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只有明确了并购的方向才能一步一步地往下走,达到企业并购的目标。

(2)从战略的高度进行整合,选择科学的整合模式和程序。整合具有很强的事务性,需要考虑并购的具体情况,而且可变因素很多。因此,在整合前需要科学的整合模式和程序加以控制。整合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在开始前有一个战略的全局考虑。

(3)重视文化的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文化的整合,充分发挥文化整合在整合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一般情况下,并购方应该在并购前对目标企业的文化进行调查,确定其企业文化的类型和特点,再根据并购目标确定文化整合模式,并以此为基准,再在整合过程中迅速完成文化整合。但有一点需要明确,文化整合并不是一定 要消灭被并购企业的文化,相反,如果被并购企业文化处于强势地位,以保证被并购企业的高效运行。在具体的文化整合过程中,应注意重视双方企业文化,加强沟通,促进相互适应。

(4)引入专职整合经理。由上所述,由于被并购企业和并购企业进行整合有许多难度和微妙之处,因此,在整合过程中引入专职整合经理对整合工作具有很大帮助。整合经理一般来源于整合领导小组。整合经理全权负责并购后的整合工作,如将两个企业的业务运作有效组合,确保整合在期限内完成,监督整合后的业绩符合企业发展目标,负责对被并购企业的员工进行培训,并使母体企业能容纳被并购企业的员工等。整合经理主要负责推动整合进程,搭建整合机构,促进社会交流,保证短期见效。对母体企业深入了解也是整合经理具备的条件之一。他能够向大家阐述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组织文化,谁有什么样的权限,找谁能解决问题。整合经理应具有人格魅力和感召力,人际交往能力强,容易让人产生信任感;对于文化差异十分敏感;不拘泥于自己日常工作领域的整合,而且应该有全局观。

(5)加强交流和沟通。在整个整合过程中,交流和沟通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整合过程中出现的对抗和误解,主要是由于沟通不畅造成的。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并购企业应采取多种形式建立沟通渠道,保证各类信息在正式渠道中的畅通,应有机会让员工清楚整个并购的整个大致形式,如股权的变化,未来的经营方向等等。

企业并购战略对于人力资源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选择正确的并购战略,以及对于并购后企业的有效整合,对于人力资源战略的实施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谨慎对待并购以及并购后的整合。

参考文献:[1]李青原.公司并购悖论的研究回顾和评述[J].证券市场导报,2007

(1).45-55.

[2]李善民,陈玉罡.上市公司兼并与收购的财富效应[J].经济研究,2002(11):20-35.

[3]张宗新,季雷.公司并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吗?--------基于公司购并动因的风险溢价套利分析.[J].经济研究.2003.(6).

技术与创新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发展,建设,创新

一、前言

当今无论中外,成功的企业,都有优秀的文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发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并开始对企业文化进行积极建设,逐渐形成了企业文化的建设浪潮。但是企业文化的形成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它需要五个要素:(1)种子要素(中心要素):价值观念等;(2)催化要素:教育培训等;(3)品质化要素:文明素养等;(4)物质化要素:物质产品等;(5)习俗化要素:企业风俗等。这些因素与企业文化的形成是息息相关的,这些要素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主次结构进行排列,就形成了企业文化的结构,不同企业文化的时间顺序与结合方式是不同的,因为各国各地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地方政策等是不同的,由此造成了企业文化的不同。

二、什么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一词是在20世纪80年代从日本、美国引进我国的,经历了多年的吸收与发展,现在基本形成两种观点。广义地说,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创业和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包括企业管理中的硬件与软件、外显文化与内隐文化(或表层文化与深层文化)两部分。这种定义比较宽泛,涵盖的方面比较广,既存在物质文明,也存在非物质文化,它是将物质生产过程与物质结果联系到一起,所迸发出的一种涵盖范围较广的定义。 还有一种是狭义的定义,这种观点只把企业的思想、意识、习惯、感情等领域包含在内,它认为企业文化只是价值观念之类的精神现象,而完全撇开“为社会服务”之类的精神本质,企业文化是精神现象和精神本质的统一。这种观点的定义较为不全面,但是却很有针对性,因此也为一些人所使用。

总的来说,企业文化是一场战争,而它的敌人就是社会环境,在应战的期间,它的过程与结果是十分重要的两个因素,而从中体现的群体文明竞争意识就是企业文化的关键。

三、企业文化发展建设

企业文化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长期而有序的发展历程。想要正确的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就要先认清企业本身,充分而正确的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在同行中的分量与地位、市场份额等。认清了这些,就能对企业文化发展方向有一个初步的概况,量力而行是最明智的选择。然后再进行企业特色的分析,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区域,都会带来企业特色的差异,了解了企业内部运行机制,认清了管理水平、管理思路、管理缺点,才能制定正确而富有特色的发展理念。其次就是对员工进行了解,可以充分调研,了解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期许、重视程度等,再结合企业本身已经存在的企业文化特征,制定未来的建设方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一点,就是对企业理念、风俗、员工行为规范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确定文化发展建设的目标,着重关注是否能解决企业现有的问题,制定的方案是否合理等。

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也需要一定的顺序。在初始阶段,要在思想上做好准备,建立有力的领导机制、高效的执行机制和全面的传播机制。变革阶段,也是十分重要的阶段,需要开展全面的企业文化理念层、物质层、制度层,建立一定的机制,逐渐形成企业风俗。制度化阶段就是对以上阶段的巩固,总结之前建设的优点与缺点,并制定一定的修改方案,将企业文化建设导向正确方向。最后一个阶段是评估总结阶段,在完成企业文化的建设之后,需要对之前的所有工作进行总结与评估,记录在案,为以后的企业文化发展奠定基础。

四、企业文化创新

1.企业领导带头创新。要想进行企业的文化创新,就要带动企业的每一名员工,而员工的思想水平与精神状态又不尽相同,因此需要一名有很强带头作用的领导,来主动领导企业文化的创新。创新的方法有很多,领导综合考虑以后,需要制定一套完备的企业文化改革方案,并以身作则,将这种文化宣传到每一位员工的心里,才能更好的、更彻底的完成企业文化的转变。

2.文化创新要有特点。尽管中国企业的文化大多效仿外国,但是外国企业的文化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与发展特点,盲目照抄是不科学、不严谨的,甚至是错误的、不合适的,因此企业发展自身文化时要有特点。文化的创新是一个科学的研究过程,文化创新即结合企业本身的特色,发展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某些方面,那么认清企业本身特色,就成为了文化创新的先决条件。

3.制定良好目标,树立正确观念。企业文化创新需要一个目标,不能盲目创新,而树立正确的观念则可以避免创新走向歧途。目标的规划会使创新方向鲜明,企业家必须了解进行企业创新的目的是什么,自己创新的观念是否偏激?是否急于求成?企业文化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在此期间对员工的教育也要合理,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员工与企业配合进行创新。

五、结语

未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完善,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企业竞争的发展过程会偏向文化的竞争,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罗长海.企业文化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1—45. [2]张德.企业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

技术与创新管理范文第4篇

作者简介:徐刚(1963-),男,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企业战略与组织管理。•理论探索•

〔摘要〕IT能力对技术创新性战略联盟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从知识吸收能力的视角来探讨IT能力对联盟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通过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基本原理构建了IT能力、知识吸收能力与联盟创新绩效的因果关系模型,并应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系统仿真。研究结果发现:IT能力对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呈现倒U型趋势,对联盟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接近于S型增长趋势。同时,知识吸收能力的相关影响因素,即先验知识相似度和研发投入强度对联盟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先验知识相似度的影响更强。

〔关键词〕IT能力;联盟创新绩效;知识吸收能力;系统动力学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4.05.014

Function Mechanism between IT Capability and Allian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Absorptive Capacities

——Based on System Dynamics Modeling and SimulationXu GangYang ChenSun Jinhua

(School of Management,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ongqing 400054,China)

〔Abstract〕It is important to analyze the function mechanism between IT capability and allian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In view of the fact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T capability and allian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absorptive capacities by system dynamics model.This causality relation is simulated by Vensim PLE.The result shows that as the effect of IT capability,the knowledge absorptive capacities present inverted-U trend and the allian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s show s type rise trend approximately.Also,the related factors of knowledge absorptive capacities including prior knowledges similar degree and the R&D budget and R&D intensity has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allian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s,in which the prior knowledges similar degree has more significant and stronger influences than the R&D budget and R&D intensity.

〔Keywords〕IT capability;allian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knowledge absorptive capacities;system dynamic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如何加快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再次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关于IT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IT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上,大多数学者都认为IT能力与企业绩效既能直接相互作用,也能通过中介变量形成相互影响。Ross(1996)提出IT能力与组织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1];迟嘉昱(2010)通过层级回归方法研究发现,组织学习在IT能力与组织绩效间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2]。近年来,还有一些学者开始研究IT能力与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付睿臣(2009)通过构建信息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关系模型,提出信息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正相关[3];高瞻(2011)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研究IT能力与组织创新的关系,认为IT能力正向影响组织创新[4];姚山季(2013)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证明了IT技术能力和IT人员能力对顾客创新具有正向影响[5]。

综合以上国内外研究成果发现,大多数学者是从静态角度,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对IT能力与企业绩效以及组织创新的关系展开研究,对于从知识吸收能力视角探析IT能力与联盟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有别于先前大量只关注IT能力与企业自身绩效提升的研究,更符合技术创新性战略联盟内部创新绩效产生的真实情况,因而更有利于联盟内部创新绩效的提升。但是综观现有文献:(1)大多数研究都是从企业层面展开,难以体现IT能力对技术创新性战略联盟创新绩效的影响;(2)研究所涉及IT能力与企业绩效的维度不全面,多对财务绩效进行研究,对于IT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并不多见;(3)鲜见学者从知识吸收能力的视角对IT能力与联盟创新绩效的关联进行分析。基于此,为了更准确识别IT能力与联盟创新绩效之间作用机理,本文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从知识吸收能力视角出发,构建IT能力和联盟创新绩效的动态模型,并通过系统仿真来确立IT能力、知识吸收能力与联盟创新绩效之间相互作用机制,深入剖析在知识吸收能力作用下,IT能力对联盟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以期所得出的研究结论能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IT能力相关理论,并对技术创新性战略联盟绩效的提升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1理论回顾

11IT能力、知识吸收能力以及联盟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111IT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有关IT能力内涵的以往研究中,学者多认为IT能力是企业在综合各种资源的基础上所形成一种能力,它包括IT设备、IT基础设施、IT技术、实施IT能力所需的IT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等(Ross[1],1996;RAVICHANDRAN[6],2005)。姚山季(2013)等从资源观视角,对IT能力构成维度进行分析时发现,IT能力主要受到IT基础设施、IT技术能力和IT人员能力3个要素的影响[5]。综合以上学者观点,本文在结合Ross(1996)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IT基础能力和IT发展能力是影响IT能力的两大因素。其中IT基础能力包括IT人力资源和IT技术资源;而IT发展能力包括IT灵活性和发展能力融合所形成的IT融合力。

112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在有关知识吸收能力的研究中,Cohen(1990)等学者将其定义为企业对外部新知识价值的识别,吸收和应用的能力[7];还有一些学者提出知识吸收能力是一个动态过程,是组织识别、获取、消化、以及应用知识的能力,并将获取能力和消化能力称为潜在知识吸收能力,转化能力和应用能力称为实现知识吸收能力(Zahra et al.[8],2002;宁东玲[9],2012)。由此可见,知识吸收能力主要由潜在知识吸收能力和实现知识吸收能力两个维度组成。此外,结合已有关于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相关研究,本文在借鉴刘常勇[10](2003)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研发投入强度、先验知识相似度以及组织学习意愿是影响知识吸收能力的主要因素。

113联盟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评价技术创新性战略联盟绩效主要采用多维度评价体系。一些学者综合主客观指标对联盟绩效进行评价,提出联盟成员对总体绩效满意度,联盟收益与成本的关系是评价技术联盟绩效的主要因素(Glaister[11],1996);还有一些学者采用间接评价的方式衡量联盟绩效,Lunnan(2008)构建联盟成功与否的评价维度,间接衡量技术联盟绩效[12]。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所用的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方法需要考虑技术联盟创新绩效的动态指标,主要采用技术创新绩效和管理创新绩效两个维度对技术联盟创新绩效进行衡量。其中技术创新绩效主要由申请新专利数量、创新产品成功率、新产品开发速度等指标构成(李庆满[13],2013);而管理创新绩效通常是指排除技术创新绩效之外的各类创新活动效率的综合(Michael[14],2009)。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借鉴谢洪明[15](2012)等学者的研究采用计划控制创新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对管理创新绩效进行衡量。

12IT能力、知识吸收能力与联盟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分析121IT能力对知识吸收能力的作用机理

有研究表明,企业IT能力的应用能够对知识获取、知识转移以及知识应用整个流程产生影响。很多学者都认为信息搜寻的困难是阻碍知识在企业内化、吸收和转移的重要因素。Alavi(2001)提出良好的IT能力有利于加快组织从外界吸收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提高组织利用新知识的效率[16]。但是从社会网络视角来看,网络成员关系的完善度,即网络密度不同(KILDUFFM[17],2003),IT能力对知识吸收能力的作用机制也会存在显著差异。一方面,企业IT能力的应用加强了联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促进联盟成员关系进一步完善,即网络密度进一步提高,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联盟企业的信任、促进联盟企业成员形成相似的知识存量和行为预期,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联盟内部资源和信息的快速流动,提高获取知识、转移知识以及消化和吸收的能力(Coleman[18],1990;Oliver[19],1996)。另一方面,由于IT能力的持续作用,当网络密度增加到一定范围时,联盟企业会因为“合法性压力”而出现制度趋同(DiMaggin[20],1983),导致联盟企业间采用类似的战略和战术,相互进行模仿。制度趋同不仅会阻碍联盟企业从联盟外部吸收新知识,影响联盟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提高,还可能导致联盟企业因为争夺联盟内部有限的资源而出现过度竞争现象。基于上述分析可知在网络密度的作用下,IT能力对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呈现倒U型趋势。

122IT能力对联盟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

同理,IT能力与联盟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也须考虑网络密度的作用。对于联盟企业而言,现代IT技术资源的运用将技术联盟内部各主体紧密联系起来,促进网络密度进一步提高,这在一定范围内会促进组织学习,推进联盟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稳步提高,提升联盟技术创新绩效(谢洪明[21],2011);但是过高的网络密度会造成联盟内部产生大量重复性信息,增加联盟成员进行信息筛选的难度和成本,影响联盟企业进行组织学习;此外,网络密度过度密集导致联盟企业制度趋同,使联盟稳定性大大加强,形成僵化的联盟结构和联盟规范,阻碍外部新成员加入联盟,导致整个技术创新性战略联盟成为一个封闭的联盟体,对联盟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形成负向影响,最终影响技术创新战略目标实现。因此,可知在联盟成立前期IT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显著,呈现指数增长趋势;而在联盟成立后期,由于受到网络密度作用,IT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减弱,呈现渐进增长趋势;综上分析可知在IT能力的作用下,技术创新绩效接近于S型增长趋势。

对于管理创新绩效而言,由于IT基础能力的应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联盟内部存在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优化计划控制流程,促进联盟企业计划控制机制创新。同时,IT发展能力还为联盟企业进行柔性管理、人本管理提供条件,极大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绩效。

123知识吸收能力对联盟创新绩效作用机理

对于技术创新性战略联盟来说,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和整合能力能够提升联盟内部企业间学习的效率和效益,加快联盟企业进行技术创新。Zahra(2002)提出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对于技术创新起着决定性作用[8]。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对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地正向影响(Cohen et al.[7],1990;Zahra et al.[8],2002),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是企业参与技术创新性战略联盟的主要目标,有利于联盟目标的达成。

进一步分析可知,伴随着知识获取、转化能力的提高,可以提高联盟内部知识转化为企业自身知识的效率,同时通过内化能力和应用能力切实将联盟内部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其次,在知识吸收能力持续作用过程中,联盟企业实现了知识、创新绩效等方面的成长,为后期的再联盟奠定基础;最后,如果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较弱,很难汲取联盟网络内部的大量异质性知识,这不仅会减少企业的自身绩效,还会影响联盟内部主体之间的平等地位,出现占据中心位置的优势企业控制联盟内部知识资源和信息(任胜刚[22],2011),对其他联盟主体造成抑制作用,影响联盟的稳定型和长效性。

2IT能力与联盟创新绩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21IT能力与联盟创新绩效的系统分析

系统动力学按照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的基本原理,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现实系统进行模拟和仿真(Forrester[23],1989)。其关注对象主要是耗散的复杂系统,并能通过计算机进行系统仿真。运用其对系统进行仿真研究时,首先确定研究系统的边界,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系统的影响因素构建基本的因果关系图,最后引入状态变量和速率变量建构系统流图进行模拟仿真。

根据系统动力学的观点,联盟创新绩效是由“管理创新绩效——技术创新绩效——知识吸收能力”3个功能子系统与其内外部影响因素耦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具有多变量、多回路等特征。按照本文研究的目的,管理创新绩效和技术创新绩效既是相互独立,又存在相互影响关系,管理创新绩效对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支持和促进作用。同时两个绩效子系统又存在于联盟内部,受到联盟内部企业IT能力和知识吸收能力子系统影响,这些因素间相互作用构成非线性的、相互耦合的关系。其中IT能力主要由IT基础能力和IT发展能力组成,而知识吸收能力则主要通过技术/知识转移对联盟创新绩效产生影响。本文在分析了各个子系统的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因果关系模型,最后建立起一个包含若干变量、关系式和反馈回路的SD框架,从而对企业IT能力、知识吸收能力和联盟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进行定量仿真和模拟。

综上分析,本文通过IT能力、知识吸收能力、管理创新绩效和技术创新绩效的相互关系进行梳理得到如下的因果关系图(见图1),其中“+”代表正反馈;“-”代表负反馈。

22IT能力与联盟绩效的系统动力学流图

通过上述因果反馈回路,本文引入状态变量、速率变量、辅助变量和常量建立了IT能力和联盟创新绩效的系统流图(见图2),在分析各变量的实际经济意义的基础上借鉴系统动力学相关函数进行各变量数学公式的设定,为进行系统模拟仿真提供更准确的依据。在该系统中存在3个状态变量(Level),8个速率变量(Rate),8个辅助变量(A)以及9个常量,共涉及28个变量。图1IT能力、知识吸收能力与联盟绩效的因果关系模型

图2知识吸收能力视角的企业IT能力和联盟创新绩效的SD模型

同时为了更为准确的的对模型进行仿真检验,本文提出如下模型假设:(1)根据现有技术创新型战略联盟的实际运行情况,本文假设联盟存续时间为5年。因此,模型中设定系统仿真的时间为60个月;(2)由于本文是从联盟整体视角对联盟创新绩效进行衡量,因此假设在联盟初始阶段,管理创新绩效和技术创新绩效的初值=0;(3)随着IT能力的持续作用,联盟内部关系逐渐紧密和完善,网络密度逐渐增大,但当网络密度达到最大,即制度趋同等因素对联盟创新造成负面影响时,联盟成员关系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负向影响,导致联盟后期网络密度出现减小的趋势,因此,本文用表函数对网络密度进行设定,且网络密度在[0,1]间取值。

23模型有效性仿真

模型有效性仿真对于检验判断模型模拟运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研究借助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通过Vensim PLE平台对上述模型进行仿真研究,设定仿真时间为60个月,管理创新绩效和技术创新绩效的初始值都为0;研究中的IT能力在[0,1]间取值。仿真结果如图3所示。

通过系统动力学方法对相关变量进行仿真不难看出:在IT能力作用下,网络密度呈现递增趋势,一方面表明联盟成员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完善,成员之间倾向于共同学习,共享联盟内部的流动性知识和技术,有利于联盟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提高,进而使得技术创新绩效出现指数上升的图3系统仿真运行结果

趋势;另一方面,从第42个月开始,过高的网络密度会对联盟企业从外界获取知识产生负面影响,一旦出现企业积极从联盟外部吸取知识,会引起联盟内部其他企业的惩罚,从而不利于该企业在联盟内部生存,也对该企业与联盟外部其他企业建立联盟造成不利影响,因而导致联盟企业不愿付出代价寻求外部创新知识,影响联盟企业对新知识的获取和转化,也不利于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因而在联盟后期,知识吸收能力逐步降低,而技术创新绩效则出现渐进性增长趋势。综上可知,在联盟存续阶段,IT能力对知识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分别呈现倒U型趋势和接近S型增长趋势。

而管理创新绩效在联盟成立第1个月到第12个月期间增速缓慢,是因为在联盟创立初期需要耗费大量人财物资源构建IT基础设施,因而出现计划控制方面的漏洞,影响联盟企业实施战略控制,后期显著增长则是由于IT能力逐渐形成,对管理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24灵敏度分析

灵敏度分析的主要用于寻找模型中较为敏感的参数,以此作为调试对象分析和寻找满足系统运行实际的最佳杠杆作用点。根究本文研究目的,主要通过对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因素进行灵敏度测试,且依据相关经验可知,研发投入强度和先验知识相似度较为容易控制。

241灵敏度分析:先验知识的相似度

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将先验知识的相似度由现行数值05调整为02、08等3种情况,仿真结果见图4所示:通过不断提高联盟内部显性和隐性知识与联盟成员自身知识的相似度,可以一定程度上影响潜在知识吸收能力和实现吸收能力的转化效率,从而提高转移知识的利用率,使得技术创新绩效和管理创新绩效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这表明先验知识的相似度对联盟创新绩效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先验知识相似度的增加,联盟的知识吸收能力和联盟创新绩效显著增加;反之亦然。

242灵敏度分析:研发投入强度

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情况下,将研发投入强度由现行数值01调整为04、07、1等4种情况,通过仿真发现(见图5)研发投入强度增加对于知识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响,而相较于先验知识的相似度而言,研发投入强度对于技术创新绩效和管理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究其原因,是因为企业参与技术创新型战略联盟的目的就是为了借助企业本身IT能力的应用来从联盟中获取更多的应用型研究成果,导致联盟企业间产生相互依赖;此外,由于研发投入需要较高的资金支持,而研究成果存在溢出效应,因而出现联盟企业不愿开展研发活动(LAURA et al.[24],2002),而寄希望于联盟内部其他企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联盟内部的知识/技术转移效率,使得研发投入强度对技术创新绩效和管理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

图4系统对先验知识相似度影响联盟创新绩效的灵敏度分析

3模型结论与启示

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建立了IT能力、知识吸收能力和联盟创新绩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对IT能力、知识吸收能力和联盟创新绩效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各变量间的流变量模型,通过Vensim PLE仿真平台研究发现在网络密度的作用下,IT能力和知识吸收能力以及技术创新绩效三者的关联并非简单地线性关系,具体来说,IT能力与知识吸收能力呈现倒U型关系,即IT能力的增加不仅会对联盟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当联盟内部成员关系存在过度嵌入,出现制度趋同时,会负向影响联盟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同时,IT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接近于S型增长趋势,即IT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受到网络密度和知识吸收能力的双重影响。此外,通过对模型中较为敏感的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主要得到以下启示:

图5系统对研发投入强度影响联盟创新绩效的灵敏度分析

31先验知识相似度对联盟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

因此,在联盟中可以通过完善IT相关基础实施,如建立IT沟通平台、信息共享平台等方法提高联盟双方信息透明度、公开度以及相互承诺的水平,扩宽联盟企业先验知识的广度。同时,不断开拓与联盟其他企业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新渠道,持续地进行新旧知识的内化、转移和应用,提高联盟双方交流沟通的频率和效率,增加联盟企业先验知识的深度,促进联盟创新绩效的提高。

32联盟创新绩效受联盟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

企业要充分利用IT能力,建立满足双方效用基础上内部知识共享和转移机制,提高研发投入的实效性和创新性;同时,增加研发投入,发挥研发投入的先导作用,加大对关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技术的开发,占领联盟内部研发技术的制高点,最大限度吸收联盟知识,从而达到提升联盟创新绩效的目的。

33网络密度在IT能力对知识吸收能力和联盟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中起着重要的影响网络密度的大小,即联盟成员关系的完善程度会影响联盟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进而对联盟创新绩效产生影响。近年来,很多企业纷纷构建IT基础设施,希望借助IT能力在技术创新型战略联盟中获得收益,但是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本文认为这与联盟企业对联盟网络密度是否重视密切相关。联盟企业多关注IT能力的构建和联盟创新绩效,忽视了联盟成员关系的紧密和多寡对IT能力和联盟创新绩效具有的双重作用。为此,可以适当鼓励联盟成员通过构建IT沟通平台加强联系,改善关系,促进知识吸收能力提高,使得技术创新绩效呈现指数增长趋势;另一方面还应适时打破联盟已有限制,支持联盟企业积极吸取联盟外部知识,防止因为网络密度过大出现的知识吸收能力下降的趋势,确保技术创新绩效始终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本文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IT能力、知识吸收能力和联盟创新绩效三者的作用机制,这不但为企业运用IT能力提升联盟创新绩效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还为企业构建IT能力以及加入技术创新型战略联盟的相关决策提供一些建议。但是由于系统边界的限定,本文仅从3个子系统的相关影响因素出发研究三者的关联,而对于三大子系统之外的其他因素对系统产生的影响尚需做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Ross,J.,F.,Beath,C.,M.,Goodhue,D.,L.Developlong-term competitiveness through Itassets[J].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6,38(1):31-33.

[2]迟嘉昱,孙翎.IT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基于组织学习的视角[J].情报杂志,2010,(4):58-61.

[3]付睿臣,毕克新.企业信息能力到技术创新能力的传导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10):1576-1583.

[4]高瞻.社会关系视角的组织学习、IT能力与组织创新的实证研究[D].广东:广东工业大学,2011.

[5]姚山季,金晔,等.IT能力、界面管理与顾客创新[J].管理学报,2013,(10):1528-1534.

[6]RAVICHANDRAN T,LERTWONGSATIEN C.Effect of Information Systems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on Firm Performance:A Resource Based Perspective[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05,22(4):237-276.

[7]Cohen,WM.,Levinthal,DA..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1):128-152.

[8]Zahra,SA.,George,G..Absorptive Capacity:A Review,Reconceptualization,and Extension[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7(2):185-203.

[9]宁东玲.知识吸收能力构成维度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6):133-136.

[10]刘常勇,谢洪明.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J].科学学研究,2003,(6):307-310.

[11]Glaister K W,Buckley P J,Strategic motives for international alliance formation[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1996,33(3):301-332.

[12]Lunnan R,Haugland S A.Predicting and measuring alliance performance:A muhidimensional analysi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8,29(5):545-556.

[13]李庆满,杨皎平,等.集群内部竞争、技术创新力与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J].管理学报,2013,(5):746-753.

[14]MICHAEL J,J UL I AN B.The sources of management innovation:when firms introduce new management practice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9,62(12):1269-1280.

[15]谢洪明,赵华锋,等.网络关系嵌入与管理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基于知识流入的视角[J].技术经济,2012,(5):18-23.

[16]Alavi,M.,and Leidner,DE.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Issues,Challenges,and Benefits[J].Communications of the AIS,February,1999.

[17]KILDUFF M,TSAI W.Social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M].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3:35.

[18]Coleman,JS..The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Cambridge,MA,Belknap Pre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19]Oliver,C..“The Institutional Embeddedness of Economic Activity”,in JCBaum and JEDutton(Eds.),Advances in Strategic Management,1996,13:163-186,Greenwich,Conn,JAI Press.

[20]DiMaggio,PJ.,Powell,WW..The Iron Cage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3,48(2):147-160.

[21]谢洪明,赵丽,等.网络密度、学习能力与技术创新的关系[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10):57-63.

[22]任胜刚,吴娟,等.网络嵌入架构对企业创新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1,(4):75-80.

[23]RForrester.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Industry[M].Scientific American,1989.

[24]LAURA BETTAZI,GI()VANNI PERII.Innovation and spillovers in regions evidence from European patent data[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2,(8):1-24.

(本文责任编辑:孙国雷)

技术与创新管理范文第5篇

针对《路由与交换技术》的课程特点, 设计了四个具有创新性质的教学资源模块:单元学习、秒懂百科、网络之路、课程活动。

一、“单元学习”模块

现如今互联网上各种关于网络技术的视频教学资源的信息量十分巨大, 但是由于存在不同厂商、不同年代、不同设备版本的具体问题, 造成很多初学者学习起来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使学生学习起来十分吃力, 甚至导致学生放弃学习该课程。为了解决此项问题, 在视频教学资源录制工作开始前选择在网络技术领域最具代表性、广泛性、先进性的华为与思科两家最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代表性的企业技术产品作为授课对象内容, 使用对比法进行学习参照, 使学生获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

单元学习模块的设计理念是采用大量理论及实验操作视频教学方式向学习者讲授路由与交换技术知识, 本次在线开放课程的单元学习视频教学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将原有的16大章节总计32学时的知识分解成51个小的知识点, 每次利用10分钟以内的时间向学习者清楚明白的讲授一个技术环节。原因是人在学习的时候专注力的时间是有限的, 将传统教学时长45分钟的每节理论课进行碎片化处理, 使学生在专注力很高的情况下进行高效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在单元学习模块中为学生提供了15个专业实验演示过程, 包括超五类UTP双绞线制作、六类STP双绞线制作、单/多模光纤热熔/冷接、110式语音配线架制作、楼宇布线水平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设计等教学内容;采用超近景拍摄技术, 细致入微的向学生分演示实验步骤, 并配以相应的文字提示说明,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学习感受。

二、“秒懂百科”模块

在学习路由与交换技术这门课程过程中, 有很多例如:ARP的基本工作过程、以太网的冲突与重发、serial-串行通信、PPP点对点通信等技术环节是十分抽象难懂的。传统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这些技术环节及原理时, 使用板书加PPT课件的教学手段, 使用这些传统手段进行讲授这些抽象过程时最大的障碍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过程难度较大, 同时浪费很大一部分课堂教学时长;另一方面是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有限, 由于原理类的技术环节、数据交换过程、数据封装解封这些过程在现实生活中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只能通过现象来进行分析推理, 在课堂上经常出现教师讲的吃力, 学生听的一头雾水、完全摸不着头脑的情况;通过将这些既不好讲, 又不好懂得网络原理传输过程通过动画的形式, 再配以相应文字说明。在教学形式上令人耳目一新, 从而既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经过课程建设组成员的研究发现:使用FLASH动画技术将一些晦涩难懂的数据传输过程向学习者进行展示, 其学习效果有着显著的提高。

三、“网络之路”模块

该模块传递给学习者的理念:人生际遇风云变幻, 唯有技术之路你可以把握。世界上有很多人热爱技术, 不喜欢或不擅长管理。沉浸于精妙的技术时, 那样的感觉是非常平和忘我而又充实的, 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挑战更让人跃跃欲试。“网络之路”共分为十九期专题, 每个专题内容包括:初学乍练、深入讨论、测试方法、网上问题、最新进展等共计五个专栏, 通过专栏将国际互联网组织制定的RFC (请求注解) 文档进行碎片化处理, 将冗长复杂的技术文档解读成为近300个小的知识点, 循序渐进地把协议相关技术文档向学习者进行讲解。同时, 课程建设组通过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为学生提供实时在线技术支持, 当学生在“网络之路”学习RFC文档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都会得到专业教师和技术工程师的及时详细讲解。真正意义做到让学生走上网络技术之路, 为学生日后从事网络技术行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契机。

路由与交换技术在线开放课程自从上线以来访问量共计1200人次, 日最高访问量60余人次, 登录平均时长45分钟。通过进行在线课程学习, 截止今日 (从2018年7月起) , 有20名学生通过H3CNE网络工程师认证考试。其中两名学生参加了2018年全国大学生网络技术大赛 (本科组) 的比赛, 并在三百多名高校参赛者中脱颖而出, 获得吉林赛区冠亚军的优异成绩。学生通过在线开放课程的学习,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 在线开放课程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 同时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虽然在线开放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在某些教育环节上还需继续改进, 例如考核环节中使用在线考试形式是否能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还有待研究商榷。开拓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把在线课程融入到整个教学活动和课程体系中去, 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方式已经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强有力的补充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以《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教学为基础, 创新建设四个分支模块:单元学习、秒懂百科、网络之路建设与探索创新, 考查方式及教学效果加以详尽说明。结果显示: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创新对于路由与交换技术这门课程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集中表现在学生学习的实时性、自主性等方面。同时也使得优质教学资源得以共享传播。

关键词:在线开放课程,路由与交换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 任玲, 岑红蕾, 张宁.“电子技术”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7, 39 (2) :66-69.

[2] 曹阳, 万枞, 陈锦然.高校混合课堂的实施现状及其改进策略——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 2014 (12) :50.

技术与创新管理范文第6篇

[摘要]产业升级反映了一个产业由低级向高级顺向演进的过程,凸显了技术创新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所发挥的动力性作用。企业是产业升级的微观基础,其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对产业升级具有重要影响。了解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特征是地方政府探寻产业升级路径的重要前提。本文通过对佛山陶瓷产业集群中42家重点企业进行调查,发现企业在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研发投入强度、科研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均有实质性的进步,但在政府科技创新资金投入、高层次人才的培育与引进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强陶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产业升级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技术创新;产业升级;陶瓷企业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形式,把推动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产业竞争力,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只有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提高传统制造业的生产力和产品附加值,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由低端向高端环节跨越,抢占技术和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而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一般来说,当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比如形成地方或区域性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升级的关键就在于提升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如果企业的自我技术创新能力存在不足,就会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升级能力。事实上,深入研究产业集群中关联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特征与现状,对探寻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升级能力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从产业链的视角来看,产业升级离不开企业升级。产业作为企业的集合体,企业升级是引领产业技术结构调整的动力来源,是产业升级的根本和微观基础。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激烈的市场竞争驱动着企业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创新活动,重视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与应用,进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与技术含量。企业升级意味着企业能够掌控核心技术,突破技术封锁,而这恰好是企业与产业升级的关键,因为产业升级需要企业占据价值链高端,提升自身的知识生产能力,在技术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品牌建设等方面有实质性的突破(见下图)。

Humphrey和Schmitzh认为,企业通过产业链的知识溢出参与价值链生产,创造了产业升级的机会。集群内企业按照产业链条进行专业化分工协作,不仅促进了分工网络的形成,使产业链上下游的纵向整合不断完善,而且进一步推动了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实现技术突破和增加产品附加值,从而实现产业升级。正如徐康宁和冯伟所提出的,产业升级的关键在于企业形成创新能力,并加快实现技术创新,因为技术创新不仅有利于改善企业在价值链环节中的地位,而且有利于推动整个产业的全面升级。

此外,研究表明,一个产业的竞争力往往由该产业中的创新型企业的竞争力决定。创新型企业由于自身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在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知名品牌创建方面均表现出卓越的实力,因此,创新型企业所开展的各种创新活动代表了其所属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与趋势,其所形成的技术进步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发展实现跨越的根本动力。

二、科学发展观背景下的陶瓷产业

作为传统的资源消耗型产业,陶瓷产业的发展基础往往依托于当地的低劳动力成本、充裕的土地资源等。然而,随着劳动力资源短缺、生产成本上升、工业建设土地资源缩减、环境恶化、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高度关注等问题的出现,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日益增大,“资源壁垒”问题变得日益严峻。按照科学发展观,在区域资源承载力的约束下,陶瓷产业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消耗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因此,陶瓷产业必须根据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激励市场各行为主体对区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的双提升,进而推动陶瓷产业进入依靠产业转型升级来获得发展的新阶段。在某种程度上,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动力不仅仅来自于劳动力、自然资源禀赋、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成本水平,而且更多地来自于陶瓷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能否有效地将自身经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独特知识资源与技术转化为创新能力与高效的生产力。

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产业本身和企业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产业而言,产业需要由价值链上的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环节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环节演进,在价值链体系中占据领导者而非从属的地位,实现产品质量与效益的双提升,最终演变成为技术先进、资本与知识密集、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对于企业而言,陶瓷企业需要完成从效率型企业一质量型企业一创新型企业的转变,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三、陶瓷产业升级情况分析:基于佛山陶瓷企业技术创新的调查

(一)调研设计

本文以陶瓷产业中开展创新活动频繁、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点企业为调查对象。在创新数据收集方面,采用客体法,以陶瓷企业近3年开展的重点创新项目为主要调查内容,剖析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所表现出的特征。特别地,运用客体法收集企业创新数据不仅能够窥测陶瓷企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了解企业技术创新前沿,而且还可以为政府监测特定类型的创新提供数据支持。

在调查内容方面,问卷主要考察了企业的产品研发投入、科研平台建设、创新领域类型等方面;对行业发展起到重大影响的创新项目信息由重点项目信息调研表@和企业家访谈获取。

2013年1月-2月,课题组对佛山陶瓷产业中的重点企业进行了为期一个半月的调查。参与调查的陶瓷企业共计42家,回收有效问卷42份、访谈提纲19份、重点项目信息调研表26份。为提高调查样本的代表性,本文从陶瓷产业链上下游着手,参与调查的陶瓷企业来自于原辅材料加工业、陶瓷产品制造业、陶瓷装备制造业、陶瓷产品加工业等。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为陶瓷企业的自主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调查数据表明,在42家重点陶瓷企业中,有45%的企业建立起了技术研发中心。其中,国家级科研平台为3家,省级科研平台为8家,市区级科研平台为8家。

2.企业研发投入主体地位得到增强

调查发现,企业投入主体地位得到增强。陶瓷产业内只有26.2%的企业能够获得政府的研发资金资助,其他企业基本上都是依托自有资金进行产品和技术研发。从产业链角度来看,企业研发强度在上下游存在显著的不均衡。研发强度由高到低分别为陶瓷装备制造业(4.78%)、陶瓷产品制造业(3.83%)、原辅材料加工业(3.53%)和陶瓷产品加工业(2.42%)。此外,通过对26份企业重点项目信息表进行系统分析,发现陶瓷企业对重点创新项目给予了充分的资金支持,投入资金的数量在300万元~2000万元之间。这表明,陶瓷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与当前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并且从资金的投入规模来看,部分陶瓷企业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来进行技术创新活动。

3.企业在产品和技术创新成果获取途径方面以自主研发为主

陶瓷企业在新产品和新技术获取途径方面表现出以自主研发为主,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机构进行合作开发为辅的特征。培育和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打造具有市场影响力的自主品牌,是陶瓷企业成为市场领导者的必要条件。2012年,64.28%的陶瓷企业以自主研发为新产品和新技术创新的主要实现形式。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来进行产品和技术研发也日益受到陶瓷企业的重视,有26.2%的陶瓷企业选择了这类创新方式。

4.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推动了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快速增长

知识产权拥有量是反映企业科技创新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知识产权只有被充分利用或实现产业化,才能对企业经济绩效和市场竞争力产生最直接和力度最大的提升作用。调查结果显示,重点陶瓷企业的知识产权拥有量(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和软件版权等)为2357件,其中91.3%的知识产权已应用到企业的生产中。在新产品销售收入方面,重点陶瓷企业在2012年共实现销售收入157.94亿元,新产品占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高达90%以上。

5.企业基本上建立起了一支专业化的科技人才队伍,但高层次人才所占比重偏低

无论是产业,还是行业,其科技创新的载体均为人才。截至2012年底,陶瓷企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得到了加强,42家重点陶瓷企业共拥有科技人才8211人,85.7%的企业投入一定的职工教育经费用于员工培训;科技人员在企业员工中所占的比例在10%以上的陶瓷企业有26家。高层次人才是推动陶瓷装备制造行业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但实地调查发现,陶瓷产业在高层次人才(包括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高端管理人才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短板。从产业链中的各行业来看,中高级职称人才在企业员工中所占的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陶瓷机械装备业(平均值为6.2%)、原辅料加工业(平均值为5.6%)、陶瓷产品制造业(平均值为4.7%)和陶瓷产品加工业(平均值为1.2%)。这个调查结果表明,整个陶瓷产业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保留和引进方面还需要有所突破。

6.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向国际标准迈进

调研发现,发展较好的陶瓷企业均普遍重视现代管理技术和工具的应用,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技术创新管理信息化有助于推动企业由效率型企业向创新型企业转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建设技术创新管理平台,一方面可以使企业科技人员对技术创新活动及资源进行有序管理,另一方面可以整体提升行业的研发效率、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以及企业总体管理水平。调查数据显示,在42家重点陶瓷企业中,54.76%的企业采用了ERP(企业资源计划)、电子商务等先进信息化管理系统,其中,陶瓷装备制造业和陶瓷产品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最高,其次是原辅材料加工业。在产品质量管理方面,85.71%的陶瓷企业通过了IS09000系列质量体系认证,基本上实现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目标。

7.节能减排成为陶瓷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内容

为明确陶瓷产业的技术创新类型,本文对26份企业重点项目信息表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陶瓷企业在技术创新领域主要围绕着新材料、新装备、节能减排和新工艺等展开。其中,节能减排领域的创新项目占所有技术创新项目的比例达到69.2%,新材料的项目占50%,新装备的项目占42.3%,新工艺的项目占30.8%。由此可知,节能减排是陶瓷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与陶瓷产业向清洁生产与环境友好型产业转型升级相吻合。

(三)陶瓷产业升级的产业创新政策设计

结合陶瓷产业发展实际,推动陶瓷产业升级的产业创新政策可以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来进行设计。在企业层面:应增强企业内在的创新动力,对企业施加技术创新的外部压力,通过倒逼机制“逼迫”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加大创新投入,这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和途径;在政府层面,应进一步完善有“创新溢价”功能的市场环境,强化对企业科技创新项目的资助力度,培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1.建立健全产学研技术创新互动机制

技术创新过程已经由过去的线性模式向现在的非线性、复合模式转变,这就需要集群内外的创新主体结成紧密的产学研协作关系,构建能够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集群创新网络。集群创新网络的构建对于降低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本,提高创新的速度与效率具有重要影响。总体来看,我国陶瓷产业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产学研技术创新互动机制,阻碍了技术创新知识的溢出与应用、企业技术创新知识吸收能力的提升。一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外部支撑作用还不是特别明显,很多基础性研究成果未能向企业生产领域转化;另一方面,企业对技术创新又有着强烈的需求,苦于研发力量薄弱,难以在短时期内实现技术突破,开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因此,陶瓷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应该结成紧密的产学研协作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提升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2.进一步巩固陶瓷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当前陶瓷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以项目促进创新,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节能降耗减排产业化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产业化技术、自动与智能化产业化技术等方面。尽管政府对企业研发活动的资助力度有限,但陶瓷企业仍然对研发创新给予了充分重视,研发经费投入有增无减。为加快陶瓷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活动主体的步伐,这就需要进一步落实好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的、旨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财税和金融扶持政策,以鼓励陶瓷企业在那些经济效益好、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环境友好型的创新项目上进行投入,最终推动整个陶瓷产业的升级。

3.重点扶持行业内的核心企业

为了鼓励产业内的核心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在产业升级初期,政府部门在产业发展政策制定、金融资源支持等方面向核心企业倾斜是有一定好处的。政策性资源在核心企业的适当集中,有助于实现某些推动产业升级的根本性技术、共性技术的突破与创新,从而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产业中的企业无论规模大小,其在产业升级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些能够获得和享受政府政策扶持的企业应该由市场而非由政府来选择。

4.建立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的长效机制

技术创新需要高层次人才来驱动,因此,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长效机制是提升陶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陶瓷产业升级的关键。在人才培养方面,陶瓷产业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高精专人才培养体系;在人才引进方面,陶瓷产业要建立起完善的高端人才引进机制,以较大的竞争力引进产业发展的紧缺人才,并建立起有效的人才奖励机制。注:

①在本次调查中,重点创新项目主要是指那些能够反映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对企业掌握核心知识产权、创建自主品牌具有重大意义,并且该项目取得成功之后,运用到生产实践中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社会效益的科技创新项目。

②重点项目信息调研表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的承担单位、参与单位、项目所处阶段(研发、中试、产业化)、项目投入、技术领域、项目的特色与创新点、项目经济指标等。

③研发强度是指研发经费与产品销售收入的比值,其中,研发经费包括与研发相关的内部支出与外部支出。参考文献:

[1]张杰,张少军,刘志彪.多维技术溢出效应、本土企业创新动力与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J].南开经济研究,2007,(3).

[2]李景海.产业集聚与区域产业升级的互动机制研究——以虎门服装产业集群为例[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1,(1).

[3]Humphrey,J.,Schmitzh.How does insertion in globalvalue chains affect upgrading in industrial clusters?[J].RegionalStudies,2002,36(9):1017-1027.

[4]徐康宁,冯伟.基于本土市场规模的内生化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的第三条道路[J].中国工业经济,2010,(11).

[5]朱卫平,陈林.产业升级的内涵与模式研究[J].经济学家,2011,(2).

[6]高昌林,张晶,马驰.用客体法采集创新数据及实施方法[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8,(9).

[7]张赤东.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现状调查:特征、倾向与对策[J].科研管理,2013,(2).

[8]汪戎,郑逢波,张强.转变资源型产业发展方式的路径探索——2012年中国“资源型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J].管理世界,2012,(5).

[9]赖俊平,张涛,罗长远.动态干中学、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演进[J].产业经济研究,2011,(3).

[责任编辑:李小玉]

上一篇:真实的幸福作文范文下一篇:保险合规经营的重要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