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理论论文范文

2023-12-12

阅读教学理论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它所承担的任务最重,所解决的问题也最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决定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整理新课改以来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与方法的相关研究,反思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可行性的对策,进而使得语文阅读教学顺利进行。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阅读教学过程;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各层次的研究者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有了更多的研究和实践。“学术观点陈杂,实践方式多样,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不断地补充、修正和否定。”[1]鉴于此,针对新课程改革以来,对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归纳出现行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和方法,发现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新课改以来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基于这一具体目标,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就不再是单一的以教师的讲解为主了,要充分地考虑学生这一独立的个体。因此,新课改以来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共同成长的过程”[2][P160]。

1.整体性阅读教学过程

“整体阅读教学观点认为一篇文章、一个单元、一册教材、一个学习阶段都可以被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体由部分组成,整体大于部分之和。”[1]这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树立整体意识,从整体着眼把握整个教学过程。一般地,整体性阅读教学过程大致由“整体—局部—整体”[3]三个阶段组成。

首先是“初步整体认识阶段。”[3]第一步是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在阅读无障碍的前提下,结合每篇课文的阅读提示和课后研讨与练习,让学生通读全文,使学生熟悉文章的内容,对课文的全貌有个整体的印象。这一阶段是整体阅读教学过程的基础阶段。其次是“局部分析理解阶段。”[3]可以是解读文章的重点词语,也可以是针对文章中的重点段落进行分析,目的是使学生能准确地提炼出文章的重要信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往往一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多在此阶段进行讲解分析。因而,此阶段是整体性阅读教学过程的核心阶段。最后是“整体综合升华阶段。”[3]这一阶段是在上述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由分析到总结的概括过程。主要是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概括以及写作特点的总结。完成此阶段,整体性阅读教学过程才算是完结。

2.研究性阅读的教学过程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说明学生只有充分发挥研读的自主性,才能成为阅读实践的主体。而研究性阅读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一定的研究专题或问题,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做研究性质的真实阅读,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特定的成果,并在成果构建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的学习形式”[4]。

这种阅读的教学过程由“教师导入—学生感知—师生设问—学生独立研究—集体讨论—学生表达—师生总结评价”[1]构成。这一教学过程也是师生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环节中,语文教师充当的不再是讲授者的角色,而是引导者的角色,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解决问题。研究性阅读教学是新课改以来较为新颖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都得到了提高。

3.朗读性阅读的教学过程

朗读性阅读教学重点在于读,难点在于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其对课文的理解,感知作者情怀。总之,朗读性阅读教学不仅对学生的语言建构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能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与审美教育的有效结合。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很适合朗读,如文言文、诗歌辞赋、抒情散文、神话寓言、小说、戏剧等。朗读的主体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课文体裁的不同,可选择范读、学生个别朗读、小组朗读、全班齐读、分角色朗读等。范读,可以是教师亲身范读,也可以是运用多媒体播放配乐朗诵的音像视频。教师要留出时间给学生朗读,才能达到此教学的目的。分角色朗读,能使学生更好的进入文本情景,感知文本。综合运用多种朗读方式与方法,才能使朗读阅读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二、新课改以来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新课改以来,语文阅读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虽然多种多样,但是这其中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具有一定共性的。比如,情景教学法是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而其中最主要的阅读教学方式就是,坚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进行有效阅读教学的关键。显然,语文阅读教学的重心已经由教师如何教向学生怎么学转移了。

1.师生间的配合互动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突出阅读的主体,即语文阅读教学的施教主体和学生的学习主体。教师首先要根据文本内容设置阅读任务。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和示范。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唱独角戏,不能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考虑到学生是独立的个体,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这样才能凸显语文阅读教学中“以学生的阅读为本”的教学理念。

2.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

首先,语文教师要将学生分成结构合理的小组。之后,每个小组再根据语文教师设计好的阅读方案进行合作学习。这样,不仅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学生的潜能也被真正地挖掘出来。在这种阅读实践过程中,学生会主动思考问题;在探讨阅读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视野也变得开阔了,思维模式的单一化将会逐渐多元化。对于这种教学方法,语文教师也要注意把握好时间的分配,以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3.情景教学法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文本的特点,创设一个适宜的氛围和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过程体验。一般来说,为语文阅读教学所创设的情景有语言描述情境,实物展现情境或者是多媒体渲染情境等。其中,借助多媒体可以使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到文本的美。而通过给学生展示出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图片或实物,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

三、新课改以来的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综观新课改以来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虽然论述了很多阅读教学理论有了新的建构,在实践中也有了新的突破,但是这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首先,研究者并没有对阅读教学过程和阅读教学方法进行具体的界定,混淆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两个概念。因而,只有先确定两个概念的涵义,才更有助于语文阅读的教学实践。

教学过程是指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指导学生主要通过认识教学内容从而认识客观世界,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自身的过程。显然教学过程具有阶段性,每一阶段都有一个教学目标指引着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该阶段的任务。而有些论者将教学过程理解为教学的活动应该怎样完成,教学内容怎样讲。这就与教学方法混为一谈了。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由此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教学过程不能等同于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实施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说教学过程是“骨骼”,教学方法是“血肉”。

其次, 有些论者提出的阅读教学方法,多是泛泛而谈的理论,并没有或者较少地结合具体的教材实例加以说明,显得过于苍白,没有说服力。或者是所提出的阅读教学方法并不完全试用于所有的语文文本的阅读教学,不具有针对性。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原因有二:其一,语文阅读教学的对象有年级高低之分,学生具有纵向性差异。其二,阅读的文本具有文体之别。中小学所接触的文体从时间上大体上分两大类:现当代文和古代文言文;从体裁上大体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每一类体裁的文章都有自身的特点,这决定了阅读教学过程的模式无固定性,以及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这就要求,在新时期的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做到因人施教、因文施教。

再者,由于对语文阅读理论的认识不足,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工作总结的不够,致使对新时期一些语文“阅读理论因吸收和积累不够显得单薄而经不起推敲”[1]。也导致了“实践研究因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而最终只能停留在经验总结的层面上”[1]。因此,新时期的语文教师不仅要增加实践性知识的积累,也要丰富条件知识,即相关教育学原理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

语文教师要想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一科学教学方法,就要了解了相关的阅读教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论知识,归纳出基本规律。此外,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一改以往以教材、教师为中心,以考试为重点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还要充分研究文本、研究学生,设计和实施良好的教学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在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 孙亚杰,徐云知.近十年阅读教学研究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2003(6).

[2] 刘志军.《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8).

[3] 汪新军.浅析语文整体阅读教学的可行性步骤[J].现代语文,2011(11).

[4] 王军.树立整体意识开展阅读教学[J].教师,2012(30).

[5] 张婷.论语文教学中的整体阅读教学[D].苏州大学,2010.

[6]赵小燕.研究性阅读的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01(10).

[7] 黄靖.研究性阅读:把“研究”带进课堂的阅读教学新模式[D].湖南师范大学,2003.

[8] 高飞.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过程[J].青年文学家,2013(3).

[9]王睿.近三十年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发展研究[D].2009(5).

[10]蒋荣魁.多元解读视角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2007(5).

[11]高常红.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3(7).

[12]杨国富,向曙.试谈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的转变[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8).

[13]李兴兰.浅谈语文阅读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4(10).

责任编辑:孙驰

阅读教学理论论文范文第2篇

在阅读教学中应用图式理论,教师需要在读前激活学生头脑中的语言图式,在读中帮助学生建构内容图式,读后再引导其绘制形式图式,这样可以有效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让学生对语篇的理解更加深入。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实例来具体分析。

一、读前激活语言图式

在阅读教学前,教师需要激活学生头脑中的语言图式,其中包括词汇、短语和重点句型。这样学生在自主阅读课文时便会更加轻松且顺利。

要想在读前激活学生头脑中的语言图式,教师需要提前研究教材内容,为学生挑选出文中的关键词句,再引导学生对这些关键词句进行探讨,探讨内容可以是翻译、代表含义、用法以及不同短语能否相互替换等。当学生对这些语言知识有所了解之后,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才能够独立地解决问题。比如在教学译林版高中英语模块二Unit 3 Amazing people中的Reading部分时,教师可以在学生自主阅读之前为其圈出重点词句,如重点词汇afterward、approximately、coincidence,重点短语search for、be known as、look into、fall ill and die,重点句型Others believe that they were in connection with a mummy’s curse, as a punishment for those who enter the resting place of the dead.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点,才能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二、读中建构内容图式

由于每篇文章都有其特有的创作背景,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建构内容图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内容图式指的是文章的内容范畴,也就是是文章的主题,所以内容图式又被称为主题图式。英语阅读篇章大多都是存在紧密的逻辑关系的,在日常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激活学生的语言图式后,应当为学生介绍文章的背景知识,才能够深化学生对文本主题的认知。

The Curse of the mummy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木乃伊的诅咒。但是由于很多学生对木乃伊的了解并不多,大多也只在影视作品中见过木乃伊,也并不知道木乃伊身上会有哪些诅咒,出现诅咒的原因又是什么。如果不了解这些知识,那么他们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理解认知方面的障碍。所以教师需要为学生详细介绍与木乃伊相关的背景内容,如:“木乃伊又称为人工干尸。指的是用防腐香料处理尸体,年久干瘪,就会形成木乃伊。古埃及人认为人死后,其灵魂不会消亡,依然会依附在尸体上,所以,在法老王死后,均会被人们制成木乃伊。但是后世也有许多考古学家又或是盗墓贼潜入法老的陵墓中,后来都相继死去,原因不明。也有少数一部分人活着出来了,但是后期精神方面出现很大问题,最终也因病去世。科学家们对木乃伊的死亡诅咒有很多猜测,有的认为是因为木乃伊身上会释放出有毒气体导致人们感染病毒,也有其他的说法。究竟这个“诅咒”是怎样的呢?下面请同学们从文章里探究一二。”

三、读后绘制形式图式

教师为学生激活了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之后,还需要引导学生读后自主绘制出文章的形式图式。所谓形式图式也就是文章的框架结构。要知道,学生对文章框架结构的掌握与否,直接决定了他们是否可以真正明确作者的创作思路。形式图式的绘制并不难,在这里教师需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他们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独立绘制出文章的形式图式,这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文章结构。

比如对于The Curse of the mummy这篇文章,学生在阅读过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大致内容,然后让他们以框架图的方式将文章的主要内容呈现到图中,以便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具体形式如下:

总而言之,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图式理论可以促使学生更加有目的地参与到阅读学习中,帮助他们对知识内容进行更好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有效的提升其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阅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但如果学生能够掌握图式,应用图式,那么便可以将这个复杂的过程变得简单起来。在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图式理论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第一中学)

阅读教学理论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简析了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并结合对阅读理解认知过程的分析,解释了关联理论对英语阅读理解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关联理论 英语阅读理解教学 认知过程

引言

在实际的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遇到下列问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借助已有的词汇和语法知识理解材料的明示信息,但对于暗含话语信息的理解往往感到很难,导致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受到限制。解决此类问题,提高学生的语用意识,已成为阅读理解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是一种有关语言交际与话语理解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它从认知角度研究语言交际,揭示了信息接受者理解和推断信息发出者真实意图的心理认知过程,并从揭示语言理解的规律和原则来达到对语言应用规律和原则的认识。阅读虽然不是直接的语言交际活动,但它是信息接受者(即读者)和信息发出者(即作者)之间进行的书面交际活动,同时阅读理解过程是经过从语言表层信息推知产生信息者深层意图的认知心理过程。因此,可以用关联理论的相关知识来指导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关联理论

1986年Sperber和Wilson合作出版了题为《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两位作者提出了与交际认知有关的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它要传递的是说话人的意图,其意图涉及两种:一种是信息意图(informative intention),只提供交际内容的意图,听话人从中可以获得语境假设;另一种是交际意图(communicative intention),它让听话人明白说话人有一个传递信息的意图,而交际对听话人而言,是一种推理,即从说话人话语行为中推导出其意图。所以关联理论认为明示和推理是人类交际不可或缺的两个组成部分。交际双方之所以能配合默契,是因为有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型,即“关联”。要认知,就要寻找关联,要找关联,就要思辨、推理。而推理的依据就是一些语境假设,思辨、推理的过程就是在话语和语境假设之间按照关联原则(Principle of Relevance),寻找一种最佳关联(Optimal Relevance)。对最佳关联的搜寻不仅能引导听话人找到交际者所意图的语境,而且还引导他推理出交际者所意图的解释和语境效果(即交际者意图传达的真正含义)。最佳的关联来自最好的语境效果,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人们通过运用思辨、推理过程,再结合语境假设,将话语的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加以整理,寻求语境和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中选择具有最佳关联性的解释,进而准确理解话语,使交际获得成功。

二、关联理论对阅读理解的解释力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看,阅读理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读者尽可能进行关联性程度最大的逻辑推理从而理解作者意图的语用推理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在篇章中获取作者表现在文字上明说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凭借认知语境中的三种信息即逻辑信息、百科知识和词汇信息做出语境假设,并选取最佳关联,从而获得相应的语境效果。也就是说人们在理解话语时需要在新出现的信息与语境假设之间寻求关联。

(一)阅读理解是从明示信息推导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过程。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信息发出者要传达意图,而信息接受者要理解意图,包括从字面能理解的信息意图和需要推理得到的交际意图。从关联理论来看,阅读理解也是一种语言交际活动,阅读理解是读者从明示信息来推导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过程(何自然、陈新仁,2004)。在阅读理解活动中,信息接受者(即阅读者)不仅要利用自己的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从文章的字里行间理解作者的信息意图,还要理解作者的交际意图,不仅要接受明示信息,对信息进行解码,还要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推理、思辨,找出最佳关联性,求得语境效果,进而推导出作者的交际意图。

(二)确定最佳关联是阅读理解的必经过程。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这个过程又以关联性为指导(何自然、陈新仁,2004)。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含,使信息接受者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但他不一定在任何场合下都理解话语的全部意义,而只用单一的、普遍的标准去解释,该标准就是关联性(韦汉,王志军,2001),试图达到的效果就是最佳关联。既然阅读理解是对作者话语进行推理的过程,那么它也是一个寻找关联、确定关联的过程,在阅读过程当中读者根据阅读材料,结合语境假设去寻找关联。关联选取得恰当,就会获得相应的语境效果,语境效果越好,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也就越好。所以说阅读理解的过程就是寻找最佳关联的过程,因为有了最佳关联,就取得了最好的语境效果,有了好的语境效果就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理解原作者的意图。从这点意义上说寻找最佳关联是把握一篇材料的关键。

三、用关联理论指导阅读理解教学

如前文所述,阅读理解是读者根据认知原则运用自己的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对材料进行的一个积极思辨和推理的过程。关联理论对阅读理解有极强的解释力,在教学中应借助关联理论,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一)运用关联理论推测词义,排除歧义现象。

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说话者就是作者,听话者就是读者。关联原则试图在话语的语义结构和语境之间建立起联系,寻找其最佳关联点,以此确定话语可能意在传递的信息内容。阅读中碰到新词或语义模糊现象时不必惊慌失措。因为,一般情况下,每一个力争取得最佳关联的作者会预先对其心目中的读者的认知能力和语境资源做出推测和判断,会对该词和语义进行合理的编码,给读者提供了最大关联的明示刺激,给这些生词、短语提供语境,如通过下定义、重述、对比等方式,让读者很容易地根据这些线索,在其知识范围内能合理解码,猜测出词义。在阅读教学中,这一理论内容能有效地帮助我们应对阅读中所遇到的生词,并有助于排除歧义现象。如:When modern methods fail to work,doctors will often turn to acupuncture——an old Chinese cure.

对于非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acupuncture是较为陌生的词汇,但是其后面的解释an old Chinese cure给读者提供了最大关联,根据关联原则,新出现的信息表现为对旧信息的增添或加强,因此读者不难推断出acupuncture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办法。

(二)运用关联理论理解反语、隐喻等修辞格。

反语,是使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以表达本意。反语的作用是产生幽默感和讽刺性。关联理论认为, 反语往往涉及修辞格的表面意义和深层意义之间的矛盾,反语的理解需要交际双方的互动。在阅读理解中,听者要积极地进行语用推理,了解其言外之意,从而理解说话人的真实意图。

如:Bill is a fine friend.

a) Bill is a fine friend,indeed. (比尔确实是个好朋友。)

b) Bill is not a fine friend at all. (比尔根本不是个好朋友。)

在理解的过程中,a)与b)孰取孰舍,则要看其中哪种解释能被证明与关联原则相符。假设读者此时最易获取的语境为:c)Bill has just turned down the speaker’s request for help in his financial difficulties. (比尔拒绝了言者要求困难资助的要求。)则b)比a)具有更大的关联性,因而能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张亚非,1992:12)。换言之,只有b)才符合关联原则。

隐喻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是将事物间的相似性提炼出来并加以类比,把熟悉的、已知的、具体的范畴概念投射映现于抽象的范畴概念而形成隐喻性表征。关联理论认为正确认知的基础是寻求关联,由于隐喻在表达上具有间接性特征,那么在理解隐喻时,就需要读者注意这些间接相关的特征,借助于具体语境构建前提,推理结论,从而正确理解隐喻。

如:Sally is block of ice.

要理解这句话的比喻意义,必须进行思维推理。首先言者发现Sally对人冷淡,拒人千里之外,同时在人们的知识结构中,“冰”是最熟悉的冷物,于是言者将它“移植”过来形容Sally的冷淡,产生了隐喻。从言者角度看,他所表达的意思是Sally is cold and unfriendly.而不是Sally is block of ice,so she melts when the temperature is above zero.那么这个隐喻就是最佳的关联表达。找出最佳关联,也就获得了比喻句所要表达的最好的语境效果。

(三)运用关联理论填补语句之间的信息空缺,完整理解语篇。

理解语篇是一个复杂的语用推理过程,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由于语篇产生者受到语篇的简洁性的制约和写作意图的支配,往往出现“信息空缺”。读者此时必须激活记忆中的相关图式,做出适当的语境假设,从而通过关联填补信息的空缺,推导出话语的真正含意。

如:Peter:Do you like coffee?

Mary:Coffee would make me awake.

仅仅从句面是不能解释答话的关联性的,因为他们的对话中省略了很多信息,出现了信息“空缺”现象,只有补充信息,如Mary要熬夜,才能得出会话的含意,即因为喝咖啡可以保持清醒,所以Mary愿意喝咖啡。

四、结束语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关联理论的相关知识,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何运用关联理论进行推理,寻找出语言材料中相关信息之间的最佳关联,进而提高他们的语用识别能力和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Sperber D,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Oxford: Blackwell,1995.

[2]何自然, 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3]韦汉, 王志军.关联理论与控制性阅读模式[J].外语界,2001,(4).

[4]刘武松.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关联理论的运用[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

[5]唐燕玲.关联与英语教学.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1):31 - 32.

[6]张亚非.关联理论述评 外语教学与研究[J].1992,(3):9-16.

[7]周书梅.关联理论在外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聊城大学学报,2007,(3).

阅读教学理论论文范文第4篇

教师阅读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阅读本身的理解。阅读一般有两个最主要的目的, 一是给读者带来趣味, 另一个是让读者得到知识和思想。因此, 让学生阅读不止是为了让他们学习单词和语法知识, 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认知水平并且获取新的知识。以这样的标准反观我们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不难发现以下三个主要的问题:

1、教学观念落后, 教学模式单一。

在长期的应试取向下, 教师十分重视阅读教学, 更有“夺阅读, 夺天下”的说法, 因此, 英语课本上的阅读部分是教师讲授的重点。新课改推行十余年了, 教师的阅读教学仍然难以摆脱传统的翻译教学法。“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被给予了更多回答问题的机会, 教师以讲解课文中的词汇、语法和句型为主, 忽略利用教材对学生的语篇理解、欣赏和阅读技巧进行训练, 以及对相关背景知识进行介绍。

2、阅读策略和技巧讲解和指导不足。

大多数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的讲解和指导。他们把课文作为知识的载体, 通过某一语言现象进行分析, 然后举例说明, 再通过大量无情境的枯燥的练习达到巩固语言知识的目的。阅读策略和技巧的欠缺, 使学生遇到一些不熟悉的阅读题材时总是力不从心。

3. 忽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一些教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书本知识的重复和枯燥地操练之上, 把学生人为地圈定在与之密切相关的题海之中, 无暇顾及阅读, 从而忽视了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积累及语感语义的培养。长久如此, 教学就会很机械、乏味, 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逐渐减小, 以致受到抑制。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阅读既是高中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手段, 也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如今我国学生的总体英语阅读能力的现状不容乐观, 相当多的学生阅读能力停滞不前甚至是下降, 难以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因此, 将图式理论运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 是十分有必要的一种探索。

二、图式理论

图式是“现存知识” (the pre-existent) , 是大脑为了便于信息储存和处理而将新事物与已有的知识、经历有机地组织起来的一种知识表征形式, 是由相互关联的知识构成的完整的信息系统。德国哲学家康德最早于1804年提出图式这一概念, 在以后的语言学和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 图式概念获得了更新更多的含义。RE·梅耶指出, 不同的理论家对图式有不同的定义, 但一般的定义都包括以下要点:“一般的看法, 图式能运用于范围广泛的情景, 作为理解输入信息的框架;从知识来看, 在记忆中存在的就象人所知道的东西;从结构来看, 图式是围绕某个主题组织的;从理解来看, 图式中有许多空位或空格 (Slot) , 它们可以被某些具体的信息填充。”[1]现代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兴起之后,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产生的。现代图式理论认为, 图式是一种知识结构, 包括过去反应和体验形成的知觉与评价的知识体, 这些知识相互联系, 较为持久, 图式是以存储的一般概念为基础的。图式可以表征不同抽象水平的知识, 即使同一概念也有不同层次的抽象。因此, 一个语义网络的知识, 可以通过概念间的不同等级排列被镶嵌在图式中, 这就是现代图式理论对图式概念的一般看法。

三、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新的研究理论认为:阅读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和读者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 而是非常活跃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读者自始自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 不停地对视觉信息进行解码、加工和处理。这一过程不光要求读者有必要的语言能力, 同时对读者的预测机制、认知能力、语篇分析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图式理论认为, 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来决定: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

1、语言图式。

语言图式指已有的语言知识, 即关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 《新课程标准》中读的要求之一“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2], 正是对学生的语言图式的要求。语言如同构筑大厦的砖石, 没有一定的语言知识作为阅读的基础, 就不可能对文本具有解码的能力, 更无法利用行文的线索去激活已有的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 因此, 建立语言图式是扫清阅读障碍的根本所在[3]。例如, 在NSEFC M3Unit3“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的读前活动中, 教师可以拿出一张纸币, 使用头脑风暴法, 让学生用单词说出他们联想到的东西, 然后再拿出一张衣着褴褛的老人的照片, 让他们描述这个老人的生活状态, 从而引出单词和进行单词教学。同时语法知识也是学生必备的图式, 如, 学生不具备分词作状语方面的知识, 就无法理解以下句子“Seen from the hill, the city is more beautiful”, 句中的seen为分词作状语, the city是它的逻辑主语, 并且有着被动的含义, 如果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学生可能对这个句子的理解就不是很清楚。

2、内容图式。

内容图式指与文章主题有关的内容熟悉度或关于文章内容的背景知识, 即学生对语篇主题和内容范畴的了解程度。它是自上而下的信息处理过程, 也是阅读的最重要的部分, 如果学习者能够有效调用已知领域或经验中的相关知识, 那么就可以帮助学生跨越部分语言障碍, 猜测出文章的含义。因此, 内容图式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大于语言图式, 它能帮助读者预测信息、选择信息和排除歧义, 能加速并提高读者对文章的理解, 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语言知识方面的不足[4]。随着学生语言水平增长到一定的程度语言图式的作用逐渐减弱, 而内容图式的作用逐步增强。此时, 内容图式的作用就比读者的语言图式更重要。当阅读材料的语言隐晦难懂, 学生无法使用“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方式时, 读者就只好使用“自上而下”的方式来处理, 这时内容图式就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3、形式图式。

形式图式是指对不同文章体裁的理解还受文章结构的影响, 特定的内容往往需要特定的形式才能表达清楚。因此不同内容的文章有不同的体裁形式, 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和框架。当学生的语言知识掌握不够, 对文章的内容很陌生, 他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会遇到较大的障碍。但是如果读者具有形式图式方面的知识, 即了解各种文体的组织结构和框架, 读者就会感到材料容易理解一些, 形式图式涵盖行文风格、文体、修辞、体裁等方面, 当学生找到不同题材风格结构的文本的规律时, 就比较容易激活已有的知识对文本做出判断、推理和预测, 从而提高其阅读能力。

在这三种图式中, 语言图式是理解文章文字的基础, 内容图式是理解文章内容的依据, 而形式图式则是调用内容的能力, 三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5]。根据图式理论, 可以将英语阅读教学分为三部分, 即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

1、阅读前。在这个过程中, 主要利用图式功能进行文章预测。对于一篇阅读材料,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话题和题材选择不同的导入方式来激活学生头脑里的已有图式, 并预测其内容和结构, 为阅读教学做好铺垫。以NSEFC M6 Unit5Reading—An Exciting Job为例, 教师可以展示有代表性的一些职业图片, 问哪些是他们喜欢的, 如果图片中没有, 请他们描述自己喜欢的工作并给出理由, 这样, 学生就能复习关于职业的单词并预测文章的主题或内容。同时, 教师还可以在讲解语篇之前先让学生了解文章的文体, 如果学生头脑中有相同文体的图式, 老师就很容易激活学生的结构图式, 使复杂的语篇逻辑化、条理化, 便于看清层次结构。而且, 教师也可以在阅读前介绍有关文章的背景知识, 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的句子。

2、阅读中。在这个过程中, 利用图式功能对文章结构进行细化处理。在阅读的过程中, 学生需要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来提高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因此,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及技巧。而阅读的策略和技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是随着读者阅读目的的不同和阅读材料的不同文体而改变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和阅读目的来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和技巧。阅读中, 较常见的阅读策略包括浏览、略读、识别指代关系、猜测词义等等。

3、阅读后。在这个过程中, 充分发挥图式的巩固拓展功能。这一个阶段主要着重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和综合运用, 发展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经过前两个阶段, 学生头脑中的图式已经得到了延伸和修正, 因此,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整合已有的图式知识和阅读材料, 并在阅读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和拓展所学内容进行语言输出, 重建新理论, 新知识, 提出新观点。教师可以设置复述、改写、讨论、角色扮演等拓展活动, 使学生达到文章开头提到的阅读的两个主要目的。

四、结束语

总之, 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时, 要围绕英语课程标准, 以学生为主体, 做到科学合理。图式是一种活跃的认知结构, 在阅读理解中起激活、表征、同化、顺应作用, 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教师应该灵活利用图式理论, 不断丰富学生头脑中原有的图式, 阅读时指导学生激活图式、建立图式并运用图式, 重视训练英语阅读技巧, 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摘要:高中英语教学的侧重点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进一步发展综合的语言应用能力。本文试图将运用图式理论于高中阅读教学中, 加强学生对英语文章的整体阅读, 指导学生在阅读三个过程中——读前、读中、读后建立和丰富图式网络, 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图式理论,阅读,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智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 教育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C].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 仇慧.从图示理论视角看阅读策略培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0 (5) .

[4] 傅静.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启示与限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 (4) .

阅读教学理论论文范文第5篇

1 理论依据

1.1 图式的概念

“图式”一词由英文的“schema”翻译而来, 最早由德国哲学家康得在1781年提出, 以后经皮亚杰和巴特莱特等人发展成为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到了20世纪70年代, 美国人工智能专家Rumelhart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图式理论模式”, 他把图式解释为以等级层次形式储存于长期记忆中的一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或“构成了认知能力的建筑砌块”。

不同的学者对图式的分类不同。Carrell把图式分为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Cook则分为世界图式、文本图式和语言图式;我国学者彭聃龄等人将图式划分为事件图式、场景图式、角色图式和故事图式。图式论认为, 读者的阅读能力主要由三种图式来决定: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

1.2 图式理论

图式理论是关于背景知识在语言理解中的作用的学说。现代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兴起之后, 在70年代中期产生的, 主要代表人物是Rumelhart和Minsky等。Minsky提出了用“框架”来表达知识、观点、看法, 他认为知识是以信息结构的方式储存在记忆中的。Rumelhart指出“图式是知识的建筑积块”。这些积块在各个抽象的层面上表示知识, 读者对输入材料中信息的理解建立在他是否具有相关的背景知识并能及时激活这些知识, 相应的图式一旦被激活, 就可指引读者加速理解过程, 并在进一步的阅读活动中检验所激活图式的适合性。读者头脑中的图式越丰富, 其阅读理解能力就越强。还有一些学者 (Nuttall、Grellet、Anderson) 也强调背景知识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的重要性, 即强调利用已知去认识、理解未知。

图式理论阐释储存记忆对人们认知能力影响的过程中, 强调“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基本的信息处理方式。Carrell指出, 最有效的阅读方法就是两种模式结合在一起交互进行。当输入的信息有不同的解释时, 读者可以通过多种信息源对其进行分析验证, 最终作出正确选择。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的主要研究

20世纪70年代后期, 有关图式理论的研究在国外非常盛行, 图式理论的观点被用于语言理解能力的研究中。

Johnson (1982) 所做实验表明, 文化背景的体验有助于读者理解文中已熟悉的内容。Hudson (1982) 曾用实验方法证实, 成功运用相关图式可以帮助读者弥补语言能力上的不足。Carrell (1987) 进行了关于内容图式与形式图式交互结合起来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的研究。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图式能够影响英语读者的理解能力和对文章的记忆力。Nigel Stott (2001) 指出泛读能帮助学生建立和改进他们所需的图式, 来充分理解他们所读的文章。Neil J.Anderson (2004) 还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激活背景知识的课堂活动, 比如:阅读前小组讨论, 语义图, 预测等等。

2.2 国内的主要研究

自从图式理论被介绍到中国后, 我国也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对图式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方鲁霞、王初明 (1988) 用图式论解释外语阅读理解中背景知识与语言难度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只要具备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 即使语言偏难, 理解也能得到保证。鲁忠义、彭聃龄 (1990、1996) 研究了故事图式在故事理解中的加工机制。所有这些研究都表明图式包括语言图式、内容图式、文化图式, 都对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阅读理解有很大的影响。作为英语教师帮助建立激活这些图式是很有必要的。

3 图式阅读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法

第一步:阅读前——图式的启动, 调动和提供学生背景知识, 激活必要的图式, 学会利用已有知识去获取新信息。在教学活动中, 可采用如下方法:利用插图、讨论主题、略读、利用关键词。

第二步:阅读中——图式的学习, 以全面准确地理解文章为重点, 不仅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 还要进行语篇分析, 提高阅读技能, 并且充分发挥图式的信息处理功能, 综合运用图式, 引导学生使用各种阅读策略:运用自上而下阅读方法在语境中猜测生词;预测文章内容利用文中信号词;略读和查读。

第三步:阅读后——图式的巩固, 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并帮助学生巩固和积累所学的知识, 为学生提供输出语言的机会, 比如:组织学生讨论文章, 进行角色扮演, 也可以让学生课下对所学文章进行改写或者写总结。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读前激活图式, 进行一些“自上而下”的一些活动, 如预测文章的内容, 识别文章的结构, 讨论文章的标题等;读中可综合运用图式, 引导学生使用各种阅读策略和技巧, 如运用“自下而上”阅读方法在语境中猜测生词等;最后巩固图式, 给学生提供输出语言的机会, 如改写, 写总结等。通过认真设计阅读过程中的各种活动, 使学生能够激活、运用、巩固图式, 从而真正提高英语阅读水平。

摘要:本文探讨了图式的理论基础, 文献综述以及图式阅读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旨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以图式理论作为理论依据, 通过运用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方法, 帮助学生激活头脑中已有图式, 建立新图式, 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图示理论,英语阅读,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 Anderson, Neil J.Exploring Second Language Reading:Issues and Strategie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

阅读教学理论论文范文第6篇

1 读者的知识结构

读者的知识结构是读者变量中最重要的一个。如果连基础知识都没有, 那就更没有办法理解整篇文章了。所以提高学生的总体知识结构水平应该成为教师上课的重点。

1.1 词汇量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词汇量太小会直接造成阅读障碍, 影响阅读效果。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是纯粹的词汇量太小, 而是他们记忆的词汇还处于“receptive”阶段, 是被动地接受阶段而不是主动的“productive”阶段, 仅拘泥于单词的基本义而无法对该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变化做出正确判断, 从而影响对文章的理解。所以在阅读课上, 除了对学生进行生词的训练外, 教师还应介绍学生一些词汇量的拓展方法。

1.1.1 构词法

基本的构词法包括下列三项:派生法 (Derivation) 、复合法 (Compounding) 、转换法 (conversion) 。派生词缀和词根结合, 或者粘着词根和粘着词根相结合构成单词的方法叫做派生法。教师可以系统地讲解一些常见的词根, 如:ann=year——annual (每年) 、biannual (一年两次) , bio=life——biology (生物学) 、biocide (杀虫剂) 等。前缀, 如能决定词性的三个前缀en-, be-和a-:en-加在一些名词前面, 可表示“使……处于某种状态, 处境”, 如:enslave (使……成为奴隶) , empower (体现) 等;be-可以加在名词、形容词之前, 使其成为动词, 如:befriend (把……当作朋友) , belittle (贬低) 等;a-主要用来使动词、名词变成表语形容词, 如asleep (睡着) , afire (燃烧着) 等。后缀如:-able, -lity等。教师还可以在遇到新词时举一反三。比如说, 学生已经知道dioxide是指二氧化物的情况下, 猜测monoxide的词义就比较容易。前缀mono-指单一, 所以monoxide就是一氧化物。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词结合在一起构成新词的方法叫复合法。由两个以上独立词结合成的一个具有新的语义和功能的词称为复合词。两个词一旦结合成复合词, 语义就不是原来两个词语义的简单相加, 而是从中引出新语义。而自由词组则保留了组成部分原来的全部意义。学生碰到复合词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望词生义”, 把复合词用作自由词组。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复合词和自由词组的区别, 并保持警惕。例如:a greenhorn (没有经验的人) 和a green horn (绿色的角) 不同, 前者是复合词, 后者是自由词组。

不改变词的形态, 只是将词从一种词类转化为另一种词类, 从而使该词具有新的意义和作用, 成为一个新词, 这种构词法叫做词类转化法。如名词转化为动词、形容词, 动词、形容词转化为名词。这里可以通过语法知识, 即根据单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来确定词性。

如“Father and son took spells at the wheel.” (宾语) 和“I'll spell you now at mowing the lawn.” (谓语) 中“spell”分别为名词和动词。

1.1.2 词义的变化和上下文语境

词义的变化很复杂, 比如:词义的扩大和缩小、旧词新义、具体和抽象词义之间的转变、词义色彩的变化等等。词义变化对上下文的依赖比较大, 独立性相对较小。如在“He took a turn for the worse.”、“He took a turn in the garden.”和“He took a turn at driving.”三句话中“take a turn”的意思不同。第一句中指 (形势) 的转变, 第二句指散步溜达, 而第三句比较常见指转弯。又如aggressive在下面两句中分别指“侵略性的”和“有进取心的”。An aggressive country is always ready to start a war.好侵略的国家总是准备挑起战争。An aggressive young man can go far in this firm.富有进取心的年轻人在这家公司前途无量。为了牢固地掌这些握一词多义和一词多用的词汇, 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习惯, 先根据上下文判断词义, 然后查词典来确认, 通过大量的积累、比较和归纳, 就能够逐步融会贯通, 运用自如。

1.2 阅读技巧

教师课上提到的阅读技巧, 应该不仅仅用于应付各种考试, 而是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2.1 学会猜词

在阅读过程中不可能一遇到生词就查字典, 这样既费时又影响阅读效果。学生应掌握一定的猜词方法, 如根据构词法、上下文的语境、文章的主题等来猜测单词的含义。比如“But as his speed picked up, he found he was getting more out of his reading.Soon he was reading nearly, 1, 200 words a minute, compared to 225 when he started.”即使不知道“pick up”指速度增加, 也可以从后文的每分钟225个字到1200个字这一变化中猜出这一含义。

1.2.2 充分利用字典

如上所述, 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可以运用一定的猜词方法来完成阅读, 但事后应再通过查字典确认。不过学生在利用字典时经常是只看中文注释而忽略英文注释或者只注意单词的前几项词条而不是仔细研究所有词条找出最适合的解释。所以教师应该建议学生使用英汉双解辞典, 并可在课堂上示范怎样正确使用字典。

1.2.3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既能提高速度又有助于理解。但学生总有些不好的阅读习惯, 比如一个词一个词地读、用手指着读、摇头晃脑地读、默读 (心读) 等, 这些都是速读的障碍。教师可以在课上纠正并培养良好的习惯, 比如成组视读的习惯。成组视读是一种科学的阅读方法。它要求把所读的句子尽可能分成意义较完整的组群, 目光要尽可能少地停顿。读的时候不要把目光停在第一个词上, 而应停在第二个词上, 用两眼余光看这个词两侧的词。眼睛不要盯在字行上, 要高一些, 这些映入眼帘的便是词组而不是单个的词。读的时候要少眨眼、不摆头, 只要眼球来回转动就可以了。保持坐姿端正, 书本应放到眼睛正前方, 眼睛与书本距离大约一尺为宜。这样才能保证同一适当距离、同一视角范围内尽可能多地摄入文字信息。

1.3 背景知识

在读者的知识结构中很重要却容易忽略的因素是背景知识。背景知识是个比较宽泛的名词, 包括文章的作者, 写作目的, 以及有关的社会、文化、地理、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信息等等。背景知识对阅读效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样一篇文章, 由词汇量相当层次相同, 但是对文章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同的学生来读, 效果和速度往往会有很大区别。要增加背景知识, 除了学生自己课外大量阅读之外, 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提供给学生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 例如:文章作者的介绍, 写作年代的介绍, 一些报纸杂志上的评论文章;或者布置学生相关的课外作业, 比如收集作者以及与文章有关的材料;还可以组织学生对一些内容进行讨论。但是矫枉过正, 就是说过多的延展材料会容易使学生在阅读时受到已有的知识的影响, 先入为主, 不能对文章进行客观的理解, 因此教师应注意把握好尺度。

2 读者的心理状态

阅读动机主要是学生的阅读需求和欲望。动机因素对阅读过程的影响十分明显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动机, 也就不可能有一定的阅读行为。但是有偏差的阅读动机也会影响阅读效果。现在的学生普遍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而读书, 只做训练题, 与考试无关的内容就忽略。这样的后果是知识结构单一、不合理。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考试不是读书的唯一目的, 纠正他们功利的阅读动机。

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态度也影响着阅读效果。读者在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时能够集中注意力, 速度和理解程度也会提高。让学生阅读一篇他们毫不感兴趣的文章, 即使没有任何阅读障碍, 阅读的效果也不会很理想。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时代特点, 介绍他们阅读一些课外材料培养兴趣。小说、诗歌、散文甚至漫画都可以是激发学生兴趣很好选择。

由于每个人的文化水平、个人经历、兴趣爱好、周围环境的不同, 每个学生在共性中可能有的个人特殊的阅读需要。如:有人喜欢历史, 有人喜欢外国文学, 有人喜欢中国文学等等, 同时学生的自身情绪、个人信仰、生理状态等的不同, 也会导致他们对待客观事物认识上的巨大差异, 所以教师给学生课外开的书单应该因人而异而不是一概而论。

另一心理状态是读者的心理素质。如果碰到生词难句或是不太熟悉的文章内容就紧张焦虑, 甚至脑子一片空白的话, 阅读效果可想而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各种情绪的出现和变化, 科学地把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以期达到最好的阅读效果。比如课堂上随机的小测试, 略微超过学生能力的阅读材料, 限时阅读, 口头复述阅读材料, 陈述主要内容等等都可以作为训练的方法, 用来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

3 读者的跨文化意识

由于中西文化在文化取向、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 文化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而这种差异和冲突会造成误解, 影响阅读的效果。比如说“知识分子”这个词在中文里是褒义, 但是在英语里“intellectual”还有以下含义:“自以为是知识界杰出人物, 耽于空想, 忙于钻研空洞的理论, 但不善于处理实际问题。”含有贬义色彩。

理解中西文化差异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和认知的能力。比如在《大学英语泛读》第三册中, 第7课第9段“……tho some of the Chinese, who have been here twenty years and who are learned men, still believe that there is no marriage in this country…….”对于这段话, 学生存在一定的疑问。为什么说在美国是没有婚姻的呢?这就要考虑到在当时 (1880~1903) , 中国还存在一夫多妻制, 西方是一夫一妻制。对于中国的一些保守文人而言 (譬如说辜鸿铭著名的“杯壶论”) , 一夫一妻没有夫妻之乐, 是难以接受的。这些人对西方的婚姻制度并不认同, 所以才相信美国是没有所谓的婚姻的。

在第八课How to Guess Your Age中作者年事虽高却自以为年轻, 所以对于发生的一些事情觉得难以理解。如第7段“They seem to be more polite than in my time, though;several undergraduates called me sir, and one of them asked me if he could help me across the street.”要理解这句就要让学生了解西方社会与中国对变老这一生理变化的态度的不同。对于强调独立的西方人而言, 他们在心理上不承认自己老得不能自理需要别人照顾。所以在文中, 作者把年轻人对他的帮助认为是因为年轻人有礼貌, 而不是承认自己已经是需要别人帮助的老人。这样的例子在这篇文章中还有很多, 不一一列举。关于文化差异这一方面,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参考书, 还可以在课堂上对某些方面进行讨论, 使学生有个生动具体的形象, 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不同。

在阅读课程实践中, “读者变量”各因素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读者的知识结构是读者变量中最重要的一个也是最明显的, 而读者的心理状态和跨文化意识这两点的影响是隐形的,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它们往往被教师所忽视。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这些变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实现最佳的课堂效果。

摘要:读者变量作为阅读变量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包括读者的知识结构, 心理状态以及跨文化意识等, 这些因素对阅读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在阅读课程的教学中, 教师应该时刻注意这些因素, 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关键词:读者变量,阅读课程,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 Peter Robinson.认识与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公司, 2007.

[2] 屠吉祥.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及对策[J].基础英语教育, 2007 (2) :65~68.

[3] 王扶剑.影响英语快速阅读的因素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4 (7) :452~455.

[4] 邓炎昌.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5] 陈小风.词义变化和阅读理解[J].山西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1 (1) :57~59.

[6] 汪榕培.英语词汇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上一篇:高职农业毕业论文范文下一篇:精细灌溉农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