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的流行歌曲范文

2024-04-09

古典诗词的流行歌曲范文第1篇

音乐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培养大学生的音乐素质与艺术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现如今新课改的推动下, 创新音乐的教学方式方法, 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是现在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而这也就要求必须要加快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融合, 寻求新的路径推动音乐的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二者的关系, 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观念, 通过二者的有效结合来提升音乐的教学质量。

1 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之间的关联性

1.1 古典音乐

其实古典音乐的概念并不是很明确, 人们让你通常会把具有历史意义、从古至今有持久价值的音乐称之为古典音乐, 例如海顿、莫扎特的音乐等等。但古典音乐的创作技巧与文化内涵是其最明显的特点, 古典音乐最重要的就是韵味以及其组成结构, 而这也是其欣赏价值的所在。

1.2 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是一种大众所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 它通俗易懂便于流传, 被大众所喜爱的音乐, 它的特点就是朴素、易于记住, 虽然流行音乐的音域窄小但是更适合大众所流唱。

1.3 古典与流行二者的关联性

从表面上来看, 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是相冲突的, 但是从本质上看, 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 它们的音乐构成是相同的, 在高音上也具有一致性, 在表达音乐的情感上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所以二者之间不是对立的, 二者之间应该相互融合, 在表达各自特色的同时传播更多的知识与能量, 这样对促进高校音乐教学的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2 高校音乐教学中古典与流行的结合路径

2.1 借助校园文化进行音乐教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高校的音乐发展越来越开放, 越来与广泛。高校文化建设中渗透音乐文化, 会丰富校园文化、丰富校园生活, 有利于促进大学的音乐创新, 开发更多的音乐资源。高校可以以创新校园文化为基础, 将音乐融入到校园文化中, 允许大学生创建音乐社团, 允许社团开展音乐文化活动, 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特色特点, 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加强交流。学生应利用好社团的条件广泛开展音乐表演、音乐比赛、音乐会等活动, 充分传播高校的校园文化与音乐文化, 从而培养大学生的综合音乐实力与素养, 积极引导其他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当中, 丰富校园生活, 教师应给予相应的支持与鼓励, 让学生在创办活动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增长经验, 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

2.2 将学生创新音乐的热情激发出来

学习兴趣才是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关键, 才能促进教学的质量, 提升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 将学生摆在学习的主体位置, 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创造性, 让其更好的体验音乐素材, 实现创新, 开阔视野, 从而激发学生参与音乐的热情。

2.3 对传统音乐教学方式进行改进

如果想要将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更好的结合起来, 就得对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进行改进, 创新教学模式, 不要只局限于学生听讲、老师教课的模式中, 学生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出意见或是由学生进行创新讲课, 运用多媒体技术, 更好的呈现音乐作品与音乐资料, 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投入到课堂当中去, 此外教师还要与学生加强交流, 了解学生的想法, 根据学生的特色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

2.4 借助信息技术, 实现教学活动的多样化

现在科学信息技术已经很发达了, 高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应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 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的更直观的展现音乐教学内容, 让学生更好的体会音乐的韵味, 这对古典与流行音乐的融合也有好处, 通过现代化的手段生动形象的展现音乐内容, 能够让学生全面的了解音乐概念与知识, 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实际生活中。高校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发挥其指导作用, 尽量实现将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更好的融合到一起, 不断完善教学体制,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中的活动相结合, 让学生更加了解音乐的内容, 将其应用到实践当中去。

2.5 引导大学生转变对古典音乐的态度

经过一些调查来看, 很多大学生喜欢流行音乐更多一些, 对古典音乐的了解不是很多, 甚至是存在一些偏见, 从而缺乏对古典音乐的学习兴趣, 这种观念是不对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摆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转变对古典音乐的偏见,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高校的音乐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音乐素养, 所以更应抵制学生消极的学习古典音乐的情绪, 尽量让学生熟悉、了解古典音乐的美、韵味以及内涵, 加强对古典音乐的素材教学, 从而循序渐渐的导入流行音乐, 将二者巧妙的结合, 使学生提升学习兴趣, 让学生学会欣赏、品味古典音乐。

结语

综上所述, 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相结合是一种流行趋势, 所以高校在教学的过程中, 应注重二者的融合教学, 不仅让音乐富有美、有内涵还要让音乐符合大众的审美, 使其能够广泛的流传, 教师要寻找合适的教学方式来刺激学生的兴趣, 发挥其创新创造性, 从促进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 人们逐渐开始追求艺术欣赏, 不经意间人们的艺术审美有了一定提升, 音乐对舒缓心情、缓解压力具有一定的作用, 同时也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所以人们开始追求音乐作为自己向往美的理想。由此, 各大高校出现了音乐这种课程, 并且在高校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 随着高校教学模式的不断转变、变革, 使学校教育越来越完善。高校的音乐课程中融入多元的音乐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具有很大的作用, 能够增长学生的见解, 丰富知识与经验, 而这也正是现代发展的一种趋势, 音乐欣赏课从开始出现在高校中到广泛的普及, 学校、教师、学生都为之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将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相结合更是音乐教学的一大特色。虽然音乐在高校中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由于教学体制的不完善, 使其在教学方面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主要针对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古典音乐与流程音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并在文中给出了相应的见解, 供大家参考, 希望对促进古典与流程音乐的融合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古典流行

参考文献

[1] 白帆.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与流行的结合路径探讨[J].音乐时空, 2016 (01) .

[2] 张美.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与流行的结合路径探讨[J].参花, 2017 (14) .

古典诗词的流行歌曲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不断创新与实践,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声乐领域,成为具有特色民族风格的艺术歌曲体裁。声乐爱好者学习并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不仅能提高自身演唱技巧和文学、艺术修养,还能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理解力和想象力,对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有着深远影响。

关键词:古诗词艺术歌曲 声乐学习 应用价值 传统文化

中圖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古诗词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是文学美与音乐美的巧妙融合,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浪漫主义音乐的摩擦碰撞出来的火花。从现有文献表明,关于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研究,前人大多都在研究古诗词的艺术歌曲创作、音乐美学等方面,并没有从演唱风格、演唱技巧和艺术表现特征等方面作全面、深层次的研究探索。由此笔者致力于总结古诗词艺术在声乐学习中的应用价值,更深层次的让大众领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弘扬和传承中国古诗词文化。

一、古诗词艺术歌曲概述

古诗词艺术歌曲,顾名思义,就是以中国古诗词为歌词所创作的艺术歌曲,它结合了文学美和音乐美,古诗词是文学美,艺术歌曲是音乐美,将音乐化的古诗词与文学化的艺术形象地融为一体。随着音乐界、文学界对古诗词以及艺术歌曲的重点研究,古诗词艺术歌曲已成为中国艺术歌曲中不可或缺的独特歌曲体裁。

二、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

在歌词内容上,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歌词全都来源于中国古诗词文学。曲作者通过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和词作者的客观情感完美融合起来,表达自己广泛的内心世界,如黄自古诗词艺术歌曲《花非花》的词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下江陵》的词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

在歌曲结构上,古诗词艺术歌曲大多篇幅不长,短小精悍,简洁明了,曲风独特,抒情性极高,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很好的保持了古诗词的原汁原味。如黄自古诗词艺术歌曲《花非花》就是一首民族调式歌曲,曲作者在旋律声部采用了唐代《清平调》的曲式,使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传统风格,短短四句里“起承转合”,衬托出本曲神秘、朦胧的曲风,还原了诗人对过往美好事物的留恋与惋惜。

在音乐风格上,独具一格。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音乐表现手法与古诗词描述的意境巧妙融合,具有意境美、情境美,给人以“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之感。如黄自古诗词艺术歌曲《花非花》淳朴淡雅,如梦如幻,若即若离,渲染了一种朦胧美的意境和诗人对自由和平的美好向往的情感;《下江陵》全曲感情基调平稳悠扬,把诗人的感性和理性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乐观向上的精神。

三、古诗词艺术歌曲在声乐学习中的应用价值

(一)演唱的前期准备

明确古诗词意蕴。前面提到了古诗词艺术歌曲是音乐美与文学美的结合,想要成功演绎一首古诗词艺术歌曲首先要建立在对歌词意蕴的充分理解上,所以每个声乐爱好者在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之前,应该要先对其歌词意蕴进行分析。面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做到真正的“咬文嚼字”,要抓住歌词想表达的主旨,领悟其中真谛,这也是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灵魂部分。换句话说,明白了古诗词的涵义就相当于了解了古诗词艺术歌曲歌词的意蕴。

明确作品创作的背景。任何一首完整的歌曲都是词曲作者在当下生活的情感产物。因此,声乐爱好者想要将一首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情感通过音乐表达出来,还应该了解词作者的生活遭遇和当时的社会背景等等,才能在演唱过程中比较娴熟的演绎出歌曲的风格与情感,与听众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获得理想的演唱效果。

(二)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技法分析

吐字咬字。声乐演唱是语言与音乐的有机结合,是语言的音乐化。咬字发音是每个声乐爱好者在演绎古诗词艺术歌曲时碰到的第一个难题。“字头短,韵母长,字尾清”是咬字发音的一大要领,很多演唱者因为自身咬字基本常识不过关,在演唱过程中吐字含糊不清,导致听众听不清所唱内容,把中文歌听成了外文歌。因此,演唱者在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前必须要反复朗读歌词,认真领会歌词的语气、声调和要表达的感情,进而去分析每句歌词的断句、换气、节奏,仔细推敲每字每句,每个音节、字母,甚至是标点符号,做到真正的“咬文嚼字”,使学生清晰地咬住字头、字腹、字尾,掌握精准的发音。

气息与声韵的运用。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大多是一字一音或一字多音,演唱者在演唱时要控制好自己的气息与情绪,调整好声音状态,把握声带的松弛、亮暗程度。歌唱时“以韵母为主,声母为辅”,口腔咽按照“竖、立、圆”的准则,气沉丹田,位置和气息不要变化太大。声乐演唱的另一准则是字正腔圆。“字正”指的是咬字要准,字与字之间的衔接要连贯,“腔圆”指的是腔调婉转圆润。中国汉字博大精深,任一音素发不准,就会改变字的意思。为此,应从以下三点突破:第一,韵母发音准确,字与字之间衔接要自然;第二,保持高位置发音,将声音挂眉心,保证声音的通透性;第三,运用气息达到腔体的共鸣,利用放松下巴,腹部用力和抬高上颚等方法演唱歌曲。

音色、音量的控制。不同的人物形象和感情色彩可以通过不同的音色来表现。艺术歌曲与歌剧演唱不同,歌剧在演唱过程中音量时大时小,可依据人物情绪起伏和剧情发展变化。当表现内心澎湃时,歌剧往往用“宽、厚、大、亮”的声音特征来演绎,而艺术歌曲截然相反,它着重体现演唱者的内在修养,所以在演唱艺术歌曲时,要掌握作品旋律线条的起伏变化,控制气息,做到轻重适度,这是每个演唱者必须具备的演唱素质。如果说歌剧是波涛汹涌,那么艺术歌曲就是细水长流了,这也象征着中国古诗词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把握速度与节奏。速度与节奏也是重要的音乐表现手段之一。速度是指一首歌曲中音乐的快与慢,它直接影响了此歌曲的音乐风格与音乐情感,所以在演唱歌曲之前,演唱者应养成看谱子上速度标记的好习惯,准确掌握歌曲风格和情感。节奏是把时值不一的音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一首完整的歌曲由很多个不同的节奏型组成,每个节奏型代表的含义也就有所不同。面对不同的节奏型,稳定的速度和节奏是演唱好一首作品的关键,因此要把握好谱面上的速度、节奏,忠于原作和演唱风格的准确性,同时在处理休止符号时应做到“声断气不断,音断意不断”。

四、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社会影响及其现实价值

中国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凝固的结晶,经过后期的创作,发展成为古诗词艺术歌曲,反映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民族特色、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审美理念。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借鉴了欧洲的作曲技巧,并融入了本民族特有的语言文字,中西合璧,将中国古诗词上升到了音乐境界,成为声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独特的歌曲体裁。由此,现实价值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概论:

声乐学习方面。学习古诗词艺术歌曲不仅可以提高声乐爱好者的专业素质,还可以提高其文学修养和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因此,声乐爱好者在声乐学习中,不仅要有扎实的演唱功底,还要加强声乐语言的训练,认真领会诗词的意蕴,展现出作品的民族风格和韵味,这也是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精髓所在。

理论研究方面。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将中国古典诗词的声韵与西方作曲技巧完美结合,使听众既能体会本民族的传统韵味,又能感受到西方的浪漫主义音乐色彩,起到了西学东用,以古喻今的作用。在歌曲创作方面,古诗词艺术歌曲极大地还原词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心情感和描绘的意境,保证了古诗词的原汁原味。

文化傳承方面。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所谓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古诗词在西方浪漫主义作曲技巧的基础上的发展,也是在发展中国原有的古典诗词声韵的过程中继承。因此,当今的声乐爱好者应在前人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研究古诗词艺术歌曲,致力于将具有本民族音乐特色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发扬光大。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参考文献:

[1]黄自.黄自歌曲选集[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

[3]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4]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5]李涛.中国诗词歌曲演唱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11.

[6]余甲方.中国近代音乐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张锦华.声乐表演教程[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

[8]黄玉娇,吴海萱.黄自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分析——以《花非花》为例[J].文艺生活,2012,(01).

[9]丁珺.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5,(04).

[10]王晓迪.黄自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5年.

古典诗词的流行歌曲范文第3篇

(一) 《西江月》的文化背景

《西江月》是词牌名, 原唐教坊曲, 用作词调, 又名《白苹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 另有《西江月慢》。《西江月》调名源于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 曾照吴王宫里人”。清代敦煌发现唐琵琶谱, 犹存此调, 但虚谱无词, 兹以柳永词为准, 五十字, 上下片各两平韵, 结句各叶一仄韵。沈义父《乐府指迷》:“西江月起头押平声韵, 第二、第四句就平声切去, 押侧声韵, 如平韵押‘东’字, 侧声须押‘董’字、‘冻’字方可。”《西江月》前后阕头两句须用对仗。

今天, 我们赏析的是辛弃疾作词, 傅雪漪作曲的古曲《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 以功业自许, 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 他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 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 以豪放雄健为主, 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 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他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特别是当他退隐江西带湖之时, 农村词是他著作中风采突出的一个方面。

傅雪漪先生自1939年起学习昆曲艺术, 工昆曲小生, 师从侯瑞春、高步云、沈盘生、包丹庭诸人, 曾主持北平昆曲学会。1957年以来, 先后在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外国留学生部任教。傅先生一生钟情并致力于古典诗词歌曲的创作、演唱和教学, 共创作了50多首古典诗词歌曲。他挖掘整理了大量的古谱, 有的基本保持原作风格, 有的则加入新元素, 如部分古诗词歌曲加入了戏曲元素, 使作品富有韵味, 可歌可演, 《西江月》就属于此类作品。傅老师创作的旋律多采用传统五声调式, 节奏变化丰富多彩, 曲式结构的选择上与诗词的内容相得益彰。另外, 中国音乐学院的王淑芬老师把傅先生的作品发扬光大, 出版了古诗词歌曲的演唱和教学教材等, 对推广古诗词歌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上阕: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下阕: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全篇用了夏天夜晚一晴一雨两个镜头, 上半写晴, 下半写雨, 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 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 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 真是一片丰收的好年景。天空中轻云漂浮, 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 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 山路一转, 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

(二) 音乐特点

1特色润腔

a装饰音

这首古曲音乐上最大的特点是装饰音的运用, 几乎每句都有, 以倚音和上波音为主, 装饰音要唱得轻巧、自然, 声音技巧运用上要哼住, 焦点集中, 顺着声音通道唱, 一带而过, 圆润婉转, 切勿刻意为之。有些装饰音谱面未标示, 演唱时也得加上, 如:“明、别、惊、鹊、夜、鸣、里、片、星、外、茅、边、转、见”字都要加上前倚音。另外, 还有“风”、“山”、“店”、“路”字加上波音。

b“顿腔”又叫“疙瘩腔”

装饰音的合理体现以及“疙瘩腔”的运用是古曲类作品十分重要的特色之一, 把握其特点, 是学习演唱古曲的必修课之一。

2音调的变化

该曲有些字沿用了近代中古音韵的咬字方法, 它基本是唐韵以来的广韵以及后来的洪武正韵, 中国宋代以来的歌大多是如此咬字切韵。如:“蛙声”的“声”念“sheng”和“xin”之间;七八个的“个”念“go”;山前的“前”念“cian”;忽见的“见”念“sian”。这些沿袭昆曲发音咬字的特点, 给全曲蒙上了一层古音古韵的色彩。

(三) 演唱特点

这首古曲的唱法借鉴了戏曲发声技巧, 不宜开得过大, 焦点集中, 强调咬字, 力求把字头字腹字尾交代清楚。“明月”两字轻唱, 月字略一收, 不要拖, 再慢慢吐出“别枝”, 开篇节奏稍自由。在这里他引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主要描写的是夏日的夜景, 白天和夜晚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个“静”字, 表达看到在夏夜享受宁静时感受到的幸福田园生活, 夹带着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因此在声音力度和音量大小、强弱上要控制好一个度, 不能打破夏夜的意境。先闻其声, 后察其物, 从“惊鹊”开始节奏上板, “惊”字要唱“顿腔”, “鹊”字下滑音的演唱如抛物线一般, 圆润舒展无棱角。“清风半夜鸣蝉”, 则是先戚其风之飒然, 然听蝉鸣之嘶咽, 演唱随着音乐节奏上板舒展开来, “清风、鸣蝉”描写的是一种动态的景, 这里不要唱得很死板, 特别是咬字不要咬得太重, 气息流动、音乐线条流畅, 唱至“鸣”字, 声音略带些弹性, 把夜晚不想惊扰蝉鸣的心态给体现出来。“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夜深独行, 无人共语, 但听得田间一片蛙鸣, 这句寓意着丰收之气象, 应在情感上往前推进, 让人体会出丰收果实的喜悦之情。依照整体形势, 应该把握好情感上的循序渐进, 不可一味的将情绪立即推向高潮。夏日微风拂过, 这一句从嗅觉和听觉两部分入手, 演唱者需同感同受地把夏夜的宁静和美好体现出来, 从心底而发的热爱田园生活的愉悦, 给人一种映入眼帘的代入感。

词的上阕寥廓夏景的描绘, 以美好渐收, 下阕却以波澜变幻、柳荫路回取胜了。上阕结尾构思和音律出现了显著的停顿, 由于情境的转折, 在音乐间奏上有个过渡, 把一片阴云, 忽然飘雨的景色引申过来。紧接下阕开头, 词人就树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 运用对仗手法, 来加强稳定的音势。“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这是全曲声音情绪最强烈处, 两个乐句用了切分、附点、擞音、顿断的旋律和节奏, 体现出晴空乍变的场景, 与行人感到骤雨将至的焦急, 这里可做大“橄榄式”的音乐强弱处理。忽然想起“旧时茅店社林边”可以避雨, “茅店”二字要稍作强调, 既能体现出当时词人担心雨大又害怕找不到茅屋的急切心情。但究竟还要走多久呢?没有料到, “路转溪头”, 突然就出现在眼前, 从焦急一变为惊喜, 此处一个小间奏 (垫头) , 是惊喜, 是“哎呀!就在这里”这个潜台词的代言。“忽见”, 行腔一顿一松, 进一步刻画了行人的欣慰, 从文词到旋律、唱法, 都是灵活、生动, 给人以美的享受, 有意趣的玩味, 回味无穷。

近年来, 古曲受到了音乐工作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如:《西江月》、《一翦梅》、《长相知》、《杏花天影》等古曲作品都被收编在许多音乐学院的教材中。另外, 古曲作品也成为考学应试中的必唱类歌曲, 这些复兴传统的信号让人欣喜。此外, 姜家锵老师一直钟情于古曲的演唱与教学, 身体力行地推广着古曲演唱事业的发展;像哈辉老师、何怡老师所演唱的琴歌, 也是古曲表现形式之一, 他们都为传统文化的复兴一直努力着。文化复兴不是口号, 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 《中国诗词大会》收视的红火, 《国家宝藏》的再创新高, 让我们看到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及全民对传统文化的喜爱。我们都应以“赏中华诗词, 寻文化基因, 品生活之美”为宗旨, 领会中华诗词文化精髓, 透过诗词之美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巧妙地把古人的智慧引入到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 或深刻解读诗人创作的社会文化背景, 生动再现诗词背后的故事, 既不失趣味性, 又适当还原了诗词的独特意象, 真正感悟到中华诗词的美好精髓。如果每个中国人都能有“胸藏文墨怀若谷,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 岂不妙哉!

摘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辛弃疾晚年退隐江西农村, 经过江西上饶黄沙道时写的一首词, 它是我国优秀古曲作品之一。本文通过《西江月》的创作背景、文化内涵、音乐及演唱特点等方面的分析来诠释古诗词歌曲的优美、谐合及文学价值, 以及它独特的表演风格。学习演唱古曲,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体现。

古典诗词的流行歌曲范文第4篇

小常识:

1、 如何正确的转换和弦。

配伴奏,必然会牵扯到和弦转换的问题,那么如何正确的换和弦呢?注:这一原则多用于纯伴奏(左右手都是伴奏)且针对于右手和弦,不过,左手也适用。 原则:如果两个和弦有共同音,尽量保持他之间的共同音,并以最简单的方法换和弦,最短的路径换和弦。

2和弦的几种转位形态。

根、

3、5音位置。即一个和弦的最上方的音分别为该和弦的根、

3、5音。例:

1、

3、5这个和弦。

1、

3、5就是5音位置(原位);

3、

5、1就是根音位置(第一转位);

5、

1、3就是3音位置(第二转位)。从不同的旋律位置开始会直接影响后面连接和弦的形态。

常用公式

公式一:[1] [4] [5] [1] (和声王国的支柱和弦)

公式二:[1] [6] [4] [2] [5] [1]

公式三:[1] [6] [2] [5] [1]

公式四:[6] [2] [3](

3、#

5、7)[6]

公式五:[6] [4] [2] [3](

3、#

5、7)[6]

公式六:[2] [5] [1] [4] [7] [3](

3、#

5、7)[6]

公式七:[6] [2] [5] [1] [

1、2] [3](先是

3、

6、

7、3/后是

3、#

5、

7、3)

公式八:[1] [5] [6] [3] [4]

公式九:[1] [3] [6] [3] [4] [3] [2] [5] [1]

公式十:[1] [3] [4] [5] [1]

公式十一:[1] [7](

7、

2、5) [6] [5](

5、

1、3) [4] [3](

3、

5、1) [2] [5] [1]

注:如没有特殊说明,如[3](

3、#

5、7)或[7](

7、

2、5)。则[1]=

1、

3、5; [2]=

2、

4、6; [3]=

3、

5、7…….以此类推。

注:公式中,以[1]开始的为大调;以[6]开始的为小调

具体练习方法:

A:每条公式先分别练习几遍,然后窜起来练习,也就是从第一条到第十一条直接连下来练习。

B:把十一条公式打乱顺序练习,想弹哪弹哪条,公式一接公式

五、公式八 等等。

C:(重点)把公式拆开任意组合练习,如:把公式九[1] [3] [6] [3] [4] [3] [2] [5] [1]和公式十[1] [3] [4] [5] [1]拆开任意组合以后,又可能形成新的组合[1] [3] [6] [3] [4] [5] [1]。也就是公式九的前四个和弦,直接接到公式十的后四个和弦,连接的原则,就是公式中的共同和弦,把这个和弦当作一个连接点,一个桥梁。只要注意以下两种情况就可。(1)不要反功能进行,(就是[5]级不能到[4]级,这一点很重要!)。(2)无论前面和弦是怎样进行的,大调的最后三个和弦,必须是[2] [5] [1]或[4] [5] [1],以[2] [5] [1]为最主要的进行;小调的最后三个和弦最好为[2] [3] [6]或[7] [3] [6],这一点要切记。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让练习者熟悉各种和弦组合。在这三种练习方法中,第三中较为重要。另外,大家也可以从实践中自己总结出一些常用进行,可长可短。

我想说明的一点是,我不太喜欢用公式这个词,好像有种固定不便的感觉,其实它是非常非常灵活的,它有各种各样的变体的可能,不是什么固定不便的东西,也许把公式这个词改成常用进行更为合适,实际上根本没有什么公式,这些所谓公式,也只不过是我粗略归纳出来的,它可以是十一个,也可以是十五六个,甚至可以浓缩为

三、四个,这些都不重要,只要它能帮助你更好的学习就行。

另外,建议开始和弦从不同的和弦位置练习,如5音位置(135);3音位置(513);根音位置(351)等,还有,最好用不同的调性来练习,为以后用原调演奏做准备。

把这些公式灵活的运用的实际乐曲中去,丰富你的演奏经验,让你从大量的练习中去感受和声的规律,你会发现,这些所谓的公式只是在歌曲的某一部分运用,不是全部运用,而且,常常是各种公式相互穿插运用,并且各公式又是非常非常的灵活,可增可减,但无论如何,它总是围绕着一个中心(主和弦)[1]在运转,好像总有一种在一个圈子里转来转去的感觉。

要想真正了解和声的规律,至少要背奏50首歌曲,只有达到这样一个量,才能深切理解和声的规律。

古典诗词的流行歌曲范文第5篇

百度搜索“欧凯传媒”

2017适合年会合唱的励志歌曲

--更多年会策划请百度欧凯传媒

年会即将来临,公司、单位、部门的联欢会紧张准备,许多人在寻找节目,寻找歌曲,尤其是合唱、大合唱歌曲,找到了网上,但很不好找,为解网友之急,这里将最近收集的,部分适合春节联欢会演唱的歌曲推荐给你,供选择。这些歌曲欢快热烈,气氛喜庆,且比较新,可大合唱,小合唱,领唱合唱,歌词、伴奏带网上也都能找到。 大合唱歌曲

《欢乐颂》《阳光乐章》《希望的中国走向未来》《开心中国》《明天会更好》《我们的祖国歌甜花香》《江山》《希望家园》《中华大家园》《吉祥颂》《美丽家园》《情系人民》《送给你》

《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祝福祖国》《为祖国干杯》《小康天堂》《和谐中国》《高歌向明天》《祝福春天》《我们的明天比蜜甜》《爱我中华》《春风不忘》《锦绣年代》《祖国在召唤》《又是好日子》《大展宏图》 小合唱歌曲

《让我们荡起双浆》《欢乐年华》《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男声小合唱《真心英雄》《中国龙》《从头再来》《热血忠魂天地间》《中国军魂 亮剑主题曲》《曙光在前头》 欧凯传媒 ---- 淘宝年会视频第二品牌

百度搜索“欧凯传媒”

女声小合唱《我不想说》、《请到青年突击队里来》《喜洋洋》《好地方》《红红的日子》《天天好时光》《年年红》《赶上好时候》《家乡步步高》 男女对唱《共享美好时光》《冰糖葫芦》、阿诗玛《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好人好梦》、《知心爱人》 适合年会合唱的歌曲

温馨类:《相亲相爱一家人》、《相亲相爱》、《明天会更好》、《同一首歌》、《雪绒花》、《感恩的心》、《好人好梦》、四个女生《心愿》、蝴蝶组合《蝴蝶吟》《飞雪》,**《之歌》、成龙/苏慧伦《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王力宏《爱因为在心中》。

励志类:《和未来有约》、《让世界充满爱》、《我的舞台》、《想唱就唱》、《唱得响亮》、《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我最响亮》、《青春时代》、《你最红》、《因为我相信》《你们是我的星光》、五月天《倔强》、范玮琪《最初的梦想》。 励志歌曲推荐

《祝福》:祝福是那吉祥的中国结,愿每一个日子都很和谐,祝福是那幸运的满天星,愿生活的路上挫折少一些„„

《新年颂》:春风送入心田上,暖日照来幸福光,一元复始除残雪,三阳开泰齐欢唱呀„„

《花好月圆》:春花和秋月它最美丽,少年的情怀是最真心,人生如烟云它匆匆过呀,要好好地去珍惜„„ 文章出自 欧凯传媒 ---- 淘宝年会视频第二品牌

百度搜索“欧凯传媒”

《喜气洋洋》:齐鼓掌,歌声放于今晚开心唱请鼓掌。齐鼓掌,歌声唱于今晚开心唱请欣赏„„

《大家恭喜》:欢欢乐乐过新年,打起那个鼓儿咚咚响啊,敲起那个锣儿响叮当„„

《祝福你》:采摘最美的鲜花,含笑送给你,在你耳畔轻轻说,祝福你快乐„„

《同贺新春》:喜呀喜呀喜呀喜呀喜,同贺新春讲恭喜,富贵又如意吉利,点起爆竹冲天飞„„

《美好的新年》:恭喜恭喜新年好尽情欢唱笑笑笑,恭喜恭喜新年好世界多美妙„„

《早安新年》:我知道我知道,莫忘了,把握现在趁年少„„ 《合家欢》:红彤彤的春联映出艳阳天(艳阳天)开花的岁月一年又一年(一年又一年)„„

《新年到》:一年四季到了岁末又是新气息,二话不说轻轻抱拳说一声恭喜,三羊开泰纵横四海五路财神运财来„„ 【gkstk求职网小编推荐更多经典】 1.求好听的励志歌曲 2.公司励志歌曲

励志故事_经典励志故事_励志小故事 3.十首超好听的英文励志歌曲

4.企业年会适合合唱励志歌曲 欧凯传媒 ---- 淘宝年会视频第二品牌

百度搜索“欧凯传媒”

古典诗词的流行歌曲范文第6篇

一,质文相谐的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歌词作为一种音乐文学,同样是以语言为物质材料显现在人们眼前的。但歌词与一般的文学作品又有区别,有它自己的独特性。由于它的受众大部分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大众,它就不能艰深晦涩,必须得明白易晓、通俗易懂。

二,变化多样的修辞美

流行歌曲歌词的创作方法,多种多样,几乎能用于文学中的修辞格,都能用于歌词的创作中。最常见的方法有隐喻、象征、借代、拟人、用典、对偶、双关等,而华语歌坛音乐文学的创作才子方文山谈及他所创作的“中国风”歌词时,就提出了十六种方法,包括感叹、譬喻、类迭、转化、排比、夸饰、转品、倒装、摹写、引用、析字、映衬、设问、示现、顶真、对偶。歌词的创作,如果只运用一种修辞格,便会显得单调、呆板。好的歌词,就如一流的文学作品,它往往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格,使其成为一个精致、完美的艺术品。 三,雅俗共存的意象美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最早可上溯到《易传系辞上》:“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尽管此“意”是圣人所能体察的天意,“象”是符号化的卦象,但提出“立象以尽意、系言以明象”的主张,为“意象”作为美学、文艺学的基本范畴奠定了理论基础。

四,鲜明突出的情感美

抒情是在中国文学的传统;而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强调文学艺术的情感性的观点像一条粗大的红线始终贯穿着。

五,合律传情的音乐美

无论诗词,都追求“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的音乐美。诗的“音乐性”是为了增强自身的可诵性,甚至也可以置之不理(如现代诗);而词的“音乐性”,是为了适于入乐,便于传唱。

六,含蓄空灵的意境美

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早在先秦,老子关于“道”为宇宙生命本体观道悟道的哲学,以及《周易》和《庄子》关于言与意、意与象关系的讨论,就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意境的哲学基础。

结语;

上一篇: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范文下一篇:股东会决议范本变更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