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评估自查情况表范文

2024-03-03

纳税评估自查情况表范文第1篇

企 业 名 称:

经 济 性 质:

详 细 地 址:

填 写 人 员:

填 写 日 期:

基本情况

法人

财务主管

办税人员

联系电话

职工人数

注册资金

开 户 银 行

银 行 帐 号

企业

生产经营情况报告

主营收 入

其他业务

收入

应 收

账 款

预 收

账 款

其他应

(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

收款

其他应

付款

投资

收益

利润

总额

应纳税

所得额

注:详细说明经营状况和增减变动原因,应包括:对外投资情况;与关联企业业务往来情况;经营成本、经营费用、管理费用的构成;其他业务收支情况;借款及利息支出情况;营业外收支情况;税后利润分配情况;其他可能影响纳税的情况(如:签定合同份数、项目、金额;往来款项等)。

企业

纳税评估自查情况表范文第2篇

企 业 名 称:

经 济 性 质:

详 细 地 址:

填 写 人 员:

填 写 日 期:

基本情况

法人

财务主管

办税人员

联系电话

职工人数

注册资金

开 户 银 行

银 行 帐 号

企业

生产经营情况报告

主营收 入

其他业务

收入

应 收

账 款

预 收

账 款

其他应

(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

收款

其他应

付款

投资

收益

利润

总额

应纳税

所得额

注:详细说明经营状况和增减变动原因,应包括:对外投资情况;与关联企业业务往来情况;经营成本、经营费用、管理费用的构成;其他业务收支情况;借款及利息支出情况;营业外收支情况;税后利润分配情况;其他可能影响纳税的情况(如:签定合同份数、项目、金额;往来款项等)。

企业

纳税评估自查情况表范文第3篇

企 业 名 称:

经 济 性 质:

详 细 地 址:

填 写 人 员:

填 写 日 期:

基本情况

法人

财务主管

办税人员

联系电话

职工人数

注册资金

开 户 银 行

银 行 帐 号

企业

生产经营情况报告

主营收 入

其他业务

收入

应 收

账 款

预 收

账 款

其他应

(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

收款

其他应

付款

投资

收益

利润

总额

应纳税

所得额

注:详细说明经营状况和增减变动原因,应包括:对外投资情况;与关联企业业务往来情况;经营成本、经营费用、管理费用的构成;其他业务收支情况;借款及利息支出情况;营业外收支情况;税后利润分配情况;其他可能影响纳税的情况(如:签定合同份数、项目、金额;往来款项等)。

企业

纳税评估自查情况表范文第4篇

通过对纳税评估概念内涵的分析研究,使我们更加深入系统的了解纳税评估制度,认清我国纳税评估的不足,建立完善的纳税评估制度。完善的纳税评估制度将会有效的提高我国的税收征管水平,解决当前税收征管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纳税评估;税收管理;评估体系

一、我国纳税评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我国纳税评估发展现状

我国的纳税评估工作起步的较晚,一直处在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但是纳税评估在我国也已经经历了十多年的历史,我国的纳税评估从1998年开始实行,正式的发展阶段是2001年印发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展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专项检查等问题的通知》,这是第一在国家税务总局文件里提及到“纳税评估”,起到了重要的标志性作用,2012年7月,在全国税收征管工作会议上,国家税务总局明确提出纳税评估是税源管理部门日常税收征管的重要程序。

(二) 我国纳税评估的问题

1、纳税评估的法律依据不足。在我国,关于纳税评估的相关法律并没有国家的统一规定,同时各地税务机关制定的纳税评估工作流程也是不尽相同。这使得纳税评估过程没有全国性的统一标准,一旦涉及到纳税评估工作的移交,移交部门因不了解上一个环节部门的工作流程,将很难从事工作,由此可见,在今后的税收征管过程中,我们税务机关应该更加注重纳税评估相关法律的确立,建立统一完整的纳税评估体系。

2、纳税评估的指标体系不健全。当前,我国的纳税评估指标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都是由各个地区的税务局分别设立,没有形成完善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同时这些评估指标的实际应用性较差,内容比较空洞,与外部核算条件得不到完美的配合,现行的很多指标也无法全面地准确地反映当前的经济形式,缺乏效用价值,有些儿较早的文件早已经失效,不再执行。

3、纳税评估没有充分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当前我国的税务系统并没有实现信息的互通交流,各个部门、各个方面掌握的信息都无法及时交流,并且国、地税之间没有实现网络共享,这样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起到了很大阻碍作用,获取的信息比较单一,因此网络建设的不完善、不通畅,数据无法及时共享是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带来明显的阻碍作用。

二、完善我国纳税评估的对策

(一)优化纳税评估内部要素的对策

1、完善评估组织体系,加强分清权限职责。第一,需要建立专门负责纳税评估管理机构。建立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专业化评估机构,是实现良好的纳税评估协作体系的基础,这首先要求各级税务机关根据实际的需要,在分析当前实际情况的前提下,设置专门的评估组织机构及专门的评估人员,可以明确到各自具体负责是事项,包括制定评估指标及评估程序等,保证评估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利于日后税收工作的进行,这样一是可以使评估专员利用税源管理部门熟悉纳税人情况、掌握全面的信息;二是可以精简机构,提高效率。设立专门的人员,对纳税评估工作而言,更具有针对性,可以减少人员的冗杂,做到精简机构,专门性的人员办事更加具有合理性、高效性,税务人员操作起来更加的熟练,从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评估工作的效率。

2、开发纳税评估软件,提高数据处理效率。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为了进一步稳定和落实纳税评估制度,应该开发专门的纳税评估软件,提高数据处理效率。软件的开发与利用需要专家学者一起研究实践得来,形成一套适用于我国当前税收征管局面的系统,进而研发出相关软件,广泛推广使用。这一软件要借助于税务系统数据库,纳税人申报资料和第三方资料,通过对纳税人海量数据的自动计算、比对,可以摆脱手工方式下确定评估对象的盲目这样就良好的解决了评估人员效率不高,工作量大,不能充分发挥纳税评估的功能等问题,从而会提高征管效率,实行管理与服务并行的方针。从软件设计角度,要做到界面简洁明了,系统操作方便简单,评估起来非常的方便,应当采取流程式作业,相关评估指标录入系统要健全,涉及的范围要广。

3、严格选拔纳税人才,提高其综合素质。第一,优化配置,合理配置纳税评估专员。在实际工作中,先要建立严格的评估人员选拔机制,挑选综合素质较高的税务人员,同时也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来从事纳税评估工作,具有较强的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第二,加强对从事纳税评估人员的集体培训,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会,不断提高纳税评估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评估能力,对评估工作涉及的税收知识、财务知识等等的技能要进行系统的培训,同时要培养评估专员的分析能力以及与纳税人的约谈技巧,切实提高培训学校的质量和效果,不读提高评估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定期的经验交流会,通过评估人员对评估方法、约谈技巧等进行交流总结,培养出一批能胜任评估工作的专业性的、富有战斗力的评估团队。

(二)优化纳税评估外部要素的对策

1、完善健全纳税信用体系。在一个信用环境良好的社会,讲究诚信的纳税人所申报的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可能比较高,同时,社会各相关部门提供的纳税人涉税信息以及宏观经济数据真实可信,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方法评估才可能得到正确结果。因此,保证纳税评估有效实施的一个前提和基础是社会信用的健全发展,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对于纳税评估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通过纳税评估促使纳税人真实申报,又可以促使纳税人诚信申报,提高社会整体的信用水平。

2、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在信息化时代,掌握了准确有效的企业经济信息,是保证纳税评估工作有效完成的一个先决条件,而当前,制约我国的纳税评估进程的,恰恰是涉税信息量不足、所掌握的信息不够真实,其主要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不流通,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必然要建立一个是高效快捷、信息流畅的税务信息网络,经过这几年,我国的税收信息网络建设较之前有卓越的成绩,计算机技术应用逐步提高,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更要进一步完善税务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共享,首先要从内部的网络系统开始改变,只有做好税务内部系统,才能更好的和其他各个部门衔接,才能更好的和外部系统融洽衔接,尽快实现国地税之间的信息互通,最后我们应该更加注意内网、外网与互联网之间的协调运作,实现更高效的纳税评估机制,这样不仅有利于税务部门采集纳税人的会计、生活经营信息,也有利于纳税人纳税申报、即使获取税务部门通过网络发布的税收政策信息。(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税务学院)

参考文献:

[1]郑坚.纳税评估理论与实践.中国税务出版社,2006.

[2]赵海益.纳税评估.立信会计出版社,2012.

[3]袁有杰.我国纳税评估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4]陈新.纳税信用体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5]刘佳 陈娟.纳税评估实务操作与规范指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6]胡俊坤.纳税评估实务与模型案例分析.中国市场出版社,2014.

[7]李小平.税收风险管理与模型应用.中国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8]钱丽君.纳税评估实务与模型案例分析.中国市场出版社,2014.

[9]刘慧平.税源专业化管理操作实务与案例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

[10]戴黎明.关于纳税评估的几点理论思考.涉外税务,2011.(4).

纳税评估自查情况表范文第5篇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我局根据XXX地税发XXXX号转发省局印发《省纳税评估管理暂行办法》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强化纳税评估工作的组织领导,在2012年年初,连续下发了《定陶县地税局关于开展2012纳税评估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定陶县地税局关于开展好2012纳税评估工作的通知》,一是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在保持机构不变,人员相对稳定,落实征管责任制的前提下,组建片区管理模式下的纳税评估组织体系,即:以分局为评估机构,赋予片管员纳税评估的职责,评估业务在税源属地管理、责任到人的前提下相对分离、相互制约;县局负责本单位纳税评估工作的指导协调、结论审核、案件移交、资料保管等综合性管理工作。二是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调整纳税评估工作责任人,对各分局纳税评估工作的责任人员进行了明确,加强工作考核。按照我局年初确定的工作计划,纳税评估工作已列入我局征管日常考核工作项目中,从而奠定了纳税评估工作的基础。三是加大纳税评估培训工作,本县局组织了三次对纳税评估人员的培训,使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

二、强化涉税信息的采集,为纳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纳税评估需要借助一定的经济指标来进行科学地测算评估,因此全面采集和掌握涉税信息是纳税评估的关键,根据纳税评估工作专业性强,需要广泛采集信息的情况,我们将纳税评估与税收管理员制度相结合,充分发挥片管员的作用。将辖区内纳税人按照地域或税源大小分配给评估人员,评估人员在日常管理中,多方面收集、掌握纳税人的动态税收信息,对企业纳税情况进行跟踪监控,根据工作需要采取各种手段对纳税人信息进行核实,对有问题嫌疑的或低于警戒指标的纳税人进行重点跟踪监控,找准产生异常申报的真实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防止税收流失。通过纳税评估,使原有的税务登记、等级认定等信息能够适时更新,得到充分利用。同时,我们在立足现有纳税企业申报资料的基础,通过社会综合治税信息等渠道,随时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资金变化情况,进一步拓宽资料的占有领域,对企业实行全方位的监控。我们还进一步加强同工商、金融、计划等部门的横向联系,全面掌握企业经营变化情况,为纳税评估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三、按纳税评估操作规程,实施纳税评估。

我们根据纳税评估操作流程,确定评估对象,按照所搜集的评估对象有关资料,运用预先设定的条件和参数,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政策法规和工作经验,对评估对象的相关资料依据相关数据指标进行测算和对比分析,查找存在的疑点、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就发现的问题和疑点,邀请评估对象进行纳税约谈、询问核实,并就评估分析和纳税约谈过程中确认的问题,根据有关政策法规作出评估结论和进行相应处理,最后纳税评估机构将已终结评估的资料分户整理、装订成册、编号归档。从而使纳税评估工作得以顺利展开。

四、积极开展日常评估、专项评估等各项纳税评估工作。

一是搞好日常评估试点工作。日常评估,是纳税评估的一种重要评估方式,是日常税收征收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我县在直属分局、城关分局和部分农村分局对日常纳税评估正在进行试点工作。这些分局都设立了纳税评估岗,指定专人按照简易程序,对纳税申报的准确性、欠缴税款的真实性,按照筛选疑似对象、确定对象、约谈核实、评定处理等步骤进行评估,有效的促进了日常税收征管工作。专项评估是纳税评估的主要方式,为了确保专项评估的扎实推进,我们在法规征管科设立了专门的纳税评估办公室,选调业务水平较高、工作经验丰富、综合素质较强的同志,专职或兼职纳税评估工作;并根据纳税评估的工作特点,划分了评估对象选择、信息采集、评估分析、评定处理和评估复核等职责,建立起职责明晰、衔接紧密、监督制约的纳税评估工作运行机制。

五、统筹兼顾,搞好结合,讲求实效。

在实施纳税评估过程中,我们注重与其他几项重点工作的有机结合。

一是与“抓大控中定小”相结合,促进协调发展。在纳税评估过程中,我们推广了“重点税源逐户评估,一般税源按行业评估、零散税源按区域评估”的评估模式,不仅仅把纳税评估看作是对纳税人纳税申报质量评定处理的一项管理活动,更作为落实省局确定的“抓大控中定小”征管思路,切实提高税源监控水平的一项具体措施来抓,丰富了“抓大控中定小”的内涵,提高了“抓大控中定小”的工作水平。

二是与社会综合治税相结合,延伸综合治税功能。我们在评估分析时,充分利用部门提供的综合治税信息,既解决了纳税评估的信息来源,提高了纳税评估的准确性,又提高了部门信息的综合利用水平,延伸了综合治税功能。

三是与发票改革相结合,丰富发票改革内涵。我们在对建筑、餐饮等行业的纳税人进行评估分析时,充分借助税务机关掌握的纳税人发票使用量及发票金额开具情况,提高了评估分析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准确性。

四是与所得税汇缴相结合,解决汇缴难点问题。企业所得税汇缴检查发现疑点的,转入纳税评估程序,实施约谈核实,邀请纳税人就疑点问题进行解释说明。纳税人说明情况,主动补缴税款的,不予处罚;对疑点不能排除的,转入税务稽查程序。评估程序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汇缴重点检查中出现的“定案难、处罚难、入库难”的问题。

五是与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相结合,提高评定准确性。通过纳税评估,对纳税人的日常申报的准确性及时评定。

六、充分应用《XXXX地税纳税评估管理系统》。

纳税评估自查情况表范文第6篇

最早提出纳税评估这个概念的当属美国, 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究企业纳税行为, 此后亚洲国家, 日本和新加坡也开始对企业纳税行为进行监管。而所谓的纳税评估指的是纳税评估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情况进行事中税务管理、提供纳税服务的方式之一。

二、国外纳税评估模型综述

大多数西方的学者都认为, 纳税评估是在遵从一定的理论基础上, 通过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利用数据信息来判断纳税人纳税行为、纳税金额的材料是否真实, 从而设计出一个数学模型来评估纳税人信用额度。

美国国内收入局, 最早提出并构建了税收遵从测试模型, 针对纳税人在税收缴纳遵从度的测试, 来判定企业是否存在偷税漏税的行为。这项理论也是后来引用至今的TCMP模型。英国、澳大利亚也从税收理论出发, 构建了相应的纳税评估模型。

1972年, 美国学者阿林姆和桑德通过一系列假设研究, 建立了一种新的评估模型—逃税模型也称为A-S模型, 在这种模型下, 对通过对纳税人对风险的态度和效用论来判定企业和个人纳税行为。

在这一期间, 主要是以理论铺垫为基础, 多为定性分析。

随着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越来越多的学者将计量经济学中的模型引入纳税评估中来, 评估模型也从定性分析转变为更加科学合理的定量分析模型。

2001年, 美国学者爱德华, 通过对美国收入局查询和收集到的相关信息进行深加工分析, 引入了线性回归方程, 将企业纳税行为、稽查效果紧密联系起来, 并通过实证数据, 将模型具体联系起来。

2003年, Stutzer和Fery, 通过对纳税评估影响因素作为因变量, 引入Probit模型对各因素进行赋权, 计算加权平均数, 分析各因素对纳税评估结果的影响程度。

日本学者Ktone和Siwasak[3]通过层次分析法, 将企业的类型、核查周期、申报内容、相关信息四个方面的指标为主体, 建立了企业纳税诚实报告模型。

在新加坡, 税收评估工作做得比较细致, 重点放在对各公司的评价预估上面, 将相关部门的职能细化, 如果发现问题将转入税务调查部门做出进一步调查处理。

综上所述, 国外对于纳税评估工作研究的比较早, 紧随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成熟的信息系统支持下, 建立了各种模型, 并引用之前, 虽然也存在一些缺陷, 但是为后续学者的继续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三、我国纳税评估模型综述

我国学者在纳税评估模型方面的研究,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引用国外学者的模型, 周伍阳采用多元统计的分析方法判别纳税人的诚信程度, 基于纳税人的微观行为, 利用计量经济学中关于数学建模和应用的技术方法, 建立能够定量计算纳税人诚信水平的Logistic回归模型。

二是构建纳税评估指标, 建立纳税评估模型, 利用回归模型进行因素分析, 余元全, 康庄在使用贝叶斯分类器在纳税评估中加以应用, 总结了纳税评估基本原理, 构造了企业综合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申报表信息核对、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总资产周转率等9个相关指标, 并做了实证研究, 这种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贝叶斯模型的较高现实意义。

三是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联系, 建立评价各税种评估的模型。吴曲峰从企业财务报表和纳税评估的相关性研究入手, 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加入纳税评估的理念, 认为企业在纳税过程中存在一些风险, 以此填补其他研究方法的不足之处。

我国的学者在纳税评估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尝试和研究, 也发现了一些新的实践问题, 贴合我国学术界研究的路径, 将不断地推动我国纳税评估工作的开展和税收征管体系的完善。

四、结语

对于国外纳税评估模型的研究发现, 其研究路径主要是立足理论基础, 在理论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建立了完善的模型, 由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 提高了纳税评估结果的准确度和对纳税工作的指导。而我国学者对纳税评估工作的研究起步晚于西方学者, 理论上没有突破性进展, 实证研究主要依托现有的模型和现有的评估体系, 没有贴近和改进实际工作问题, 所以我国还存在大量偷税、漏税的企业, 将来能有更多的学者能够投入到纳税评估研究领域, 规范企业纳税行为, 为我国税收制度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摘要:随着税收监管体制的不断完善, 纳税评估已进入我国税收征管系统一段时间, 但是并没有一个科学合理且符合我国企业情况的模型。本文旨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于纳税评估的相关研究, 尤其是一些模型的研究, 以此总结和改进纳税评估的模型。

关键词:纳税评估,评估模型

参考文献

[1] 国家税务总局.《纳税评估管理办法》.

[2] Allingham M G, Sandmo A. Income of tax evasion:a theoreti-cal analysis[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1972, 1:323-338.

[3] Siwaske K, Tone A. Searching Model with Subjective Judg-ments:Auditing of Incorrect Tax Declarations. Omega. 1998, (26) :249-261.

[4] 周伍阳.纳税评估模型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 2005.

[5] 康庄, 余元全.基于贝叶斯分类器的纳税评估模型研究[J].经济问题, 2009 (6) .

上一篇: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范文下一篇:女人喜欢男人的表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