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范文

2024-01-21

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范文第1篇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7.22.123

摘 要:时代在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开始进入我国各个领域,给我国公民的日常生活带来重大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我国各个企业开始了信息化建设,这为我国企业的管理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也让我国企业在信息安全问题上面临着风险。我国各个企业必须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强化自身安全管理,减少由于网络安全问题对企业管理产生的影响。该文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了叙述,介绍了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加强安全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 信息化建设 安全管理

计算机与网络的出现改变了当前的时代,它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发挥出的重大作用是无法想象的,已经逐步走进各行各业,并且在其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我国企业很早就将计算机与网络运用于管理之中,这一先进的技术为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国众多企业已经开始了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以此作为基础,整合自身服务,形成自身独有的管理机制。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环境十分复杂,各种类型的信息以及电脑病毒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多年以前的“熊猫烧香”以及近期流行的“比特”勒索病毒就是最好的例证,这些对企业网络以及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小的冲击,严重威胁到企业网络的安全,减缓其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各个企业需要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减少这些问题对企业网络的影响,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正常进行。

1 企业信息化建设概述

信息技术正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我国各个产业都开始对信息技术进行运用,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加入了这一行列。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提高管理质量、提升管理效率、促进科学管理。很多企业开始建设公司网,通过网络对自身事务进行管理,改善原有的工作方式,促进信息时代管理体制的形成,同时对众多企业资源进行整合,提升企业在这个时代的竞争力,让企业获得更高的发展空间。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其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信息化建设在我国企业之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行为,几乎每一个企业都在对信息系统以及网络设施进行建设,公司网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的标配。部分企业领导对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十分重视,在其中投入了较多的人力、物力,力求提升自身信息化建设的质量,某些企业已经针对信息化建设制定了长远的计划,这些计划将在2~3年之内完成。

安全管理问题在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在这一方面,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具有较大的差距,而且自身技术手段不够先进,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各个企业应该重视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从整体上提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质量。

2 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网络安全管理人员

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进行的安全管理,很大程度上依赖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因此,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素质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正在进行之中,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的培养也处于初始阶段,他们的工作能力与素质还达不到各个企业的要求。相比于对网络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与引进,我国企业更热衷于对各类杀毒软件、安全软件进行购买,没有对培养网络安全管理人员产生正确的认识,也没有将招聘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列入到自身的工作计划之中,这就导致了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的缺乏,即使有也不具备相关的能力与素质,在出现安全方面的问题时很难将其进行解决,给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增加众多风险。

2.2 企业员工安全管理参与度较低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为了让在企业中工作的每一位员工都能够使用安全、高速的公司网络,让企业员工了解到网络安全以及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平时使用网络时增加自身安全意识,但是很多企业没有对自己的员工进行安全管理方面的教育。企业员工不了解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以及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更不知道如何进行安全管理来消除这些安全隐患,在网络安全管理方面参与程度较低,不了解与网络安全以及信息化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在自身网络出现问题时无法及时进行处理,对自身管理、工作成较大的影响。

2.3 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安全保障,可以保证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做出反应。但是目前,我国各个企业的安全管理体制存在缺陷,很多关键性内容在体制中没有进行规定,这样的结果就是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面临安全隐患的威胁。内部管理较为松散是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缺陷的直接体现,正因如此,很多与安全管理相关的指令不能被全面地了解、认真地执行。安全监督机制是安全管理制度最为致命的缺陷,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督,导致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众多行为无人监督、无人管理,相关人员在这一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操作失误,由此而导致安全问题,部分人员甚至会进行违规操作,但是由于无人进行监督管理,一旦出现问题,企业无法找到直接责任人对其责任进行追究,并解决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3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安全管理的对策

3.1 培养专业安全管理人员

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安全管理,需要有人参与其中才能够正常进行,因此,专业安全管理人员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各个企业应该对这一点有著清醒的认识。企业应该注重对专业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的培养,提升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专业素质,让他们能够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为企业解决众多安全管理问题。同时,企业可以外聘专业管理人员,让他们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在进行工作的同时要求原有的安全管理人员学习他人的工作方式与工作方法,以此对自身的技术水平进行提升。企业应该针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制定奖惩制度,以此来提升安全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改变他们对自身工作的态度,让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3.2 向员工普及信息安全管理知识

企业应该在内部进行与信息化建设以及安全管理知识相关的讲座,让每一名员工对自己正在使用的公司网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晓其中的建设过程以及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安全管理问题,认识到公司网络信息安全对自身的重要作用,提升自身的信息安全管理意识。每一名企业员工都应该积极参与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安全管理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出自己作为企业主体的作用,在企业进行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企业应该培养全体员工处理安全问题的技能,让每名员工都具备在网络上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促进员工信息化建设的进行。

3.3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规章制度是企业信息化建設进程中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各个企业需要了解安全管理制度对自身信息化建设以及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同时知晓自身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的不足,及时对自身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避免因此而遭受重大损失。在安全管理制度中需要加入监督管理、风险分析等方面的内容,让安全管理制度可以进行更加全面的管理工作,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制定预警方案;对安全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避免失误操作以及违规操作的出现。减少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让每一个企业的每一名员工都能够使用良好的企业网络,让企业自身的网络安全以及信息安全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 骆毅.新形势下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J].经营与管理,2013(2):85-87.

[2] 马良.企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障碍及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4(2):96.

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范文第2篇

一、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的煤炭资源尽管较为丰富, 但是由于我国煤矿开采行业起步较晚, 所运用技术较之先进国家还处于落后的地位, 因此, 现阶段我国煤矿开采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煤矿开采不规范、中小企业竞争激烈、过度开采、不重视煤矿开采安全等。当然, 随着我国煤矿开采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政府对其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使得现阶段我国的煤矿开采行业较之于前几年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其中, 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煤矿开采手续、利用计算机智能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在煤矿开采的各个流程取得明显的进步, 另外, 也通过大数据分析, 实现对于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的建设。

二、大数据时代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在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 大数据已经成为了各个行业获取行业信息、规避行业风险的重要手段, 煤矿开采行业亦是如此。大数据时代下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的建设, 主要包含了煤矿开采音频以及视频信息传输、地下煤矿开采自动警报系统、GIS地理信息定位系统、服务器建设系统等一系列内容。音频以及视频信息系统, 也就意味着在煤矿开采时, 要有良好的大屏显示器以及远程视频能力, 实现对于地下工作的实时监控, 从而在第一时间对出现的异常进行处理, 最大程度的保障煤矿开采的质量和施工安全;GIS地理信息定位系统, 则能够对煤矿所处的区域环境以及地理信息作出图像采集, 方便施工人员进行分析。以上这些工程项目的进行, 都能够帮助煤矿开采相关人员在出现紧急情况时, 第一时间实现对于地下工作环境的警报, 从而极大程度的提升煤矿开采的安全性。

三、现阶段应用于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技术和手段

(一) 利用物联网实现煤矿开采的安全建设

物联网, 是指通过互联网智能实现对于事物的扫描以及信息统计, 并将信息记录于网络云端, 从而实现对于物体迅速查找的一种技术。在煤矿生产安全方面, 建立完善的煤矿物联网系统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建立煤矿物联网系统, 能够实现对于煤矿开采信息的扫描纪录以及及时回传。工作人员通过分析这些回传数据, 对一些存在的危险隐患的因素进行及时的处理, 实现煤矿开采行业安全程度的提高。同时, 通过物联网信息系统下的数据传递以及云端储存等技术, 也实现了煤矿开采时的信息化。通过以上两点, 有效地满足了在煤矿开采时的信息化以及安全生产等要求, 对于我国煤矿开采行业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笔者通过调查数据显示, 在我国一些先进的煤矿开采区, 已经建立了成体系的煤矿物联网, 这些煤矿物联网的建立对减少煤矿生产时的安全隐患、降低煤矿生产事故概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 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煤矿开采的安全建设

云计算, 是指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互联网智能的数据储存能力, 实现对于大量数据信息的储存以及快速检索。而在煤矿生产中建立云计算系统, 能够实现对于煤矿生产工作区域各方面的数据记录, 从而协助相关工作人员及时的处理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具体来说, 煤矿企业的云计算系统是在自组网、煤矿物联网、信息处理平台以及区域内无线通话等技术下实现的。通过将该处煤矿正常生产时的数据进行输入分析, 将得出的数据作为基础参照进行改进, 最终实现煤矿开采以及经营的双向发展, 也能变向的提升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程度。

(三) 巧妙利用大数据进行煤矿生产安全建设

现阶段, 大数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因此, 在煤矿行业这一重点使用人力以及机械劳动力的行业, 大数据的意义是极为非凡的。工作人员通过大数据的提示, 能够准确地掌握煤矿开采时的重点区域, 并解决开采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难点;而管理层通过对于大数据的分析, 能够深入了解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信息规律, 通过信息规律确定煤矿开采方向以及施工现场状况, 从而显著地提升危险区域预测能力以及紧急状况的处理能力, 并协助工作人员在这种情况下作出最准确的判断, 指导工作人员的救援工作和应急处理工作。通过应用大数据实现对于生产安全隐患排除以及指导应急情况的处理。

四、结语

综合全文, 煤矿生产安全直接影响着广大劳动人民对于煤矿开采行业的热情和积极性, 因此, 提升煤矿开采行业的安全性是极为重要的。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煤矿开采行业应该积极应用大数据的相关技术, 建立全面的煤矿开采安全体系, 实现我国煤矿行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进步, 互联网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也越来越快的发展起来。这种发展, 不仅仅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也为传统的工业生产带来了新的便利。而煤矿生产, 作为维系国家能源支持的重点行业, 也开始广泛的使用大数据进行安全检查以及生产。本文通过介绍大数据分析时代下煤矿安全生产的信息化建设现状, 深入分析了在进行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中使用的主要技术, 以期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帮助和指导。

关键词:大数据分析,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昌华.基于大数据分析时代对矿山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 2017 (23) :169+171.

[2] 吴高镇, 班德晓.基于大数据分析时代的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 2017, 18 (09) :79-80.

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范文第3篇

电子政务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程,按敏感级别和业务类型,可划分为:涉密机要专网、电子政务专网和电子政务外网。电子政务外网是为市民提供政务公开信息和网上服务场所的媒体,直接同因特网连接;政务专网上运行关键的政务应用,是为公务员提供协同办公、信息传输交互和业务数据处理的网络平台;涉密机要专网与电子政务专网实行物理隔离、与政府外网实行物理隔离。

2安全建设内容

为了保障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的有效实现,需要为电子政务网络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体系,选择符合国家信息安全主管部门认证的安全技术和产品,在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中实施信息安全工程,保证电子政务三大网络的安全。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包括:建立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体系、网络安全技术和运行体系、系统安全服务体系、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3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不是一个目标,而应该作为一个过程去考虑、设计、实现、执行。只有通过建立科学、严密的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管理行为,形成一个动态的安全过程,才能为电子政务网络提供制度上的保证,它包括:安全方针、安全组织、资产分类与控制、人员安全、物理与环境的安全、通信与运行的管理操作过程与职责、访问控制、系统开发与维护、业务连续性管理、遵循性与法律要求的一致性。

4技术和运行

一个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包括人、技术和运行三部分,其中技术体系包括保卫主机与应用系统、保卫边界、保卫网络和基础设施以及支持性基础设施等部分。

4.1局域网主机与应用系统安全

局域网主机与应用系统的安全性比较复杂,数据的计算、交换、存储和调用都是在局域网中进行的,黑客和不法分子常使用的破坏行为就是攻击局域网。局域网环境保护所关注的问题是:在用户进入、离开或驻留于用户终端与服务器的情况下,采用信息保障技术保护其信息的可用性、完整性与机密性。

4.1.1主机防护

主机保护与监控系统用于保护电子政务内部局域网用户的主机,针对连接到Internet上的个人主机易受外部黑客和内部成员攻击的特性,提供对个人主机操作(文件、注册表、网络通讯、拨号网络等方面)的实时监测,有效保障个人主机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4.1.2非法外联监控

物理隔离网内经常出现私自拨号等非法上网行为,导致物理隔离措施形同虚设,泄密、非法入侵事件时有发生。就需要拨号监控系统可以实时地对这些行为进行监控与报警,并记录操作者的主机名、主机Ip以及拨号时间。

4.2边界安全

保卫边界的目的就是要对流入、流出边界的数据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包括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脆弱性扫描器、局域网上的病毒检测器等。综合应用以构成完整的动态防御体系,从而对边界内的各类系统提供保护。

4.2.1入侵检测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位于有敏感数据需要保护的网络上,通过实时侦听网络数据流,寻找网络违规模式和未授权的网络访问。当发现网络违规行为和未授权的网络访问时,网络监控系统能够根据系统安全策略做出反应,包括实时报警、事件登录,或执行用户自定义的安全策略等。网络监控系统可以部署在网络中存在安全风险的地方。天阗黑客入侵检测与预警系统是启明星辰信息技术公司自行研制开发的入侵检测系统,通过了公安部、人民解放军、国家保密局、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的权威评测。产品包括基本型、多级分布型、大规模高速千兆型、主机(ForSolairs,ForWIN,ForAIX)六种适用于不同网络环境的系统。

4.2.2脆弱性检查

网络漏洞扫描系统能够测试和评价系统的安全性,并及时发现安全漏洞,包括网络模拟攻击,漏洞检测,报告服务进程,提取对象信息,以及评测风险,提供安全建议和改进措施等功能,帮助用户控制可能发生的安全事件,发现安全隐患。

4.2.3网络防毒

网络防病毒系统加强对服务器进行保护,提供对病毒的检测、清除、免疫和对抗能力。在客户端的主机也安装防病毒软件,将病毒在本地清除而不至于扩散到其他主机或服务器。再加上防病毒制度与措施,就构成了一套完整的防病毒体系。

4.3网络与网络基础设施安全

电子政务系统,广域网络以及为其提供支撑的相关基础设施必须受到更深层次的保护。保卫电子政务系统和基础设施的总的策略是,使用安全性较高的专线和密码技术来传输系统网络节点之间的机密数据,加密方式采用国家相关部门批准的算法。

4.4支撑基础设施

4.4.1应急响应

设立安全应急小组目的在于:对于网络中的突发事件能够及时地响应;减少业务停顿的时间;避免非法入侵对数据破坏;避免主页被黑造成影响;对于已经破坏的数据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恢复;通过培训提高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追踪非法入侵人员。

4.4.2灾难恢复

灾难恢复是在发生计算机系统灾难后,可利用在本地或远离灾难现场的地方的备份系统重新组织系统运行和恢复业务的过程。灾难恢复的目标是:保护数据的完整性,使电子政务数据损失最少、甚至没有数据损失;快速恢复工作,使业务停顿时间最短,甚至不中断业务。

4.4.3系统备份

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范文第4篇

1 档案信息化:大势所趋

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暴露出很多不合理和不合时宜之处, 比如查阅程序过于繁琐、各种档案存放复杂容易混淆等等, 种种迹象表明以档案实体为重心已经不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档案实体所承载的无非是信息, 如果能在日常档案管理活动中改变传统模式, 全面、合理地应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把各类重要、复杂、繁琐的信息换一种载体, 并且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对已有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快速处置、科学管理, 并及时地为大众提供服务, 不仅促进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所以,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21世纪档案工作人员合理的选择, 是大势所趋。然而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新的工作方式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促进工作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

2 新安全隐患:随之而来

2.1 网络隐患严重

当今网络运行存在一定的隐患, 涉及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隐患有:网络资源非法控制、非法占用、非法存取、病毒软件的入侵等。尤其是随着21世纪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 在计算机网络上处理的档案信息、文件业务不仅仅是单台计算机的数学运算和文件处理。一个部门的内部网络和内部档案信息处理已经发展成为各部门之间密切相关的外部网, 甚至是全球互联网。业务处理和信息共享的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全世界, 而范围扩大、网络连接增多的同时也给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安全问题。黑客、垃圾邮件、木马、新型病毒成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绊脚石, 严重威胁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安全。

2.2 信息技术欠缺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信息技术的成熟和完善, 现有的信息技术直接针对网络和生活交流的需要, 却忽视了文件管理和档案建设的需求。

档案信息化建设并不仅仅是购买了电脑之后把档案信息录入电脑, 连接上网络就完成了, 一些专业的信息管理技术仍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比如安全有效的数据存储技术、上网以后的档案资源的检索和组织技术、档案文件的安全传输技术等。当今许多工作人员还没有感受到信息化建设的便利之处, 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对于信息技术好没有熟练掌握, 更别提把先进技术如鱼得水地运用到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了。因为业务生疏, 所以容易档案管理混乱、容易出错, 直接导致档案管理不安全。

2.3 内部保密堪忧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档案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也使档案信息资源的泄密变得更加容易,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应该是保证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 但是如今的拷贝复制技术为不法人员非法进入档案信息资源库和非法窃取资料提供了便利。

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使得工作人员出入资料库变得更加容易, 随意拷贝档案文件变得不易被觉察, 内部工作人员有可能越权使用或者提取他人档案资料, 更有不法之徒恶意安装黑客软件程序, 破坏正常的网络运行。另外, 档案信息化建设终归是人做的, 做这项工作的势必会有一些人员做一段时间然后离职, 而这些离职人员中不少人都有一定的访问权限或者知道进入档案信息资料库的密码, 这也是隐患之一。

3 数据化工作:务必谨慎

对于档案信息化建设来说, 安全工作应该放在第一位, 安全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前提, 把档案数据化、信息化务必谨慎。

3.1 促进网络安全

普及档案工作人员的网络安全知识十分必要。传统的档案工作人员已经习惯了传统的工作方式, 对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并不能很快掌握, 按常理而言, 也应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认真谨慎是每一个档案工作人员应有的态度, 但是面临信息化社会和网络化的工作环境, 他们难免不适应和不熟悉, 因为不熟悉就容易忽略一些细节、忽视一些重要的安全隐患, 不是因为不谨慎, 而是因为网络知识的欠缺。

3.2 开发先进技术

计算机信息技术落后会阻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而已经开发出来的先进技术不能应用于档案信息化建设也是目前存在的问题之一, 前者是技术落后, 后者则是因为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造成的技术浪费。

档案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不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 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针对应用于工作中的落后的技术应该及时更新, 选择当前已经基本成熟并且有发展前景的信息技术。针对技术浪费的问题, 应当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研发之初就考察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具体的需要, 并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及时反馈、及时调整, 有的放矢, 避免浪费。

3.3 提高人员素质

档案信息资料的安全工作最终是为了保证涉及到档案资源的工作顺利进行, 档案信息化建设终归是人做的, 档案信息化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 更是一个业务问题。

开发先进的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 保障各项业务的安全进展, 最终的决定者是运用技术的人, 安全工作的关键也应当落脚到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图书馆、档案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 不仅包括管理档案的能力, 还包括掌握专业的网络信息技术、操作信息设备、提高文化知识修养;二是工作人员的人格和工作态度的培养, 档案保管部门不是“文件保险箱”, 三是储存“社会记忆”的宝库, 档案工作人员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4 安全中发展:集成联合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安全工作渗透在档案工作的方方面面, 需要从全局考虑, 某一地区、某一部门的信息建设不能称为信息化, 档案信息化建设要做到网络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 要保障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就必须采取集成联合的方式, 各个部门齐努力, 发展区域网和广域网, 在信息资源安全的前提下谋求发展, 在发展的同时保障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安全进行。

5 结语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21世纪档案工作人员合理的选择, 而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新的工作方式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促进工作发展的同时也存在问题。安全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前提, 把档案数据化、信息化务必谨慎, 应当从促进网络安全、开发先进技术、提高人员素质三个方面着手科学安排对档案信息化工作, 促进我国档案工作的发展。

摘要:本文在分析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安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安全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前提, 档案数据化、信息化务必谨慎, 然后从促进网络安全、开发先进技术、提高人员素质三个方面对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安全工作提出了建议。笔者希望通过对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安全工作的探析, 为促进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在安全中发展做一点贡献。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安全隐患,谨慎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建芬.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趋势和途径[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3) .

[2] 刘蓬春, 栾峰.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 2004 (3) .

[3] 杨公之.档案信息化建设实务[M].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3 (8) .

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范文第5篇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医疗事业业务逐渐提升,相应地促进了医疗事业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医疗卫生体制不断改革和完善,呈现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加强医院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是尤为重要的,转变传统管理手段为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借助网络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沟通和交流,共享信息资源。医院计算机信息化建设是医院提高行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改革措施,能否落到实处直接影响到医院改革成效。由此,本文主要就医院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展开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就其中存在的问题,寻求合理的应对措施,以求更好地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关键词:医疗卫生体制;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管理

0 引言

信息时代背景下,人均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相应的对生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追求,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生活所需,加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建设是尤为重要的,有助于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尤其是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医院为了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经营水平,需要提高对其重视程度,加强医院管理,充分运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构建更加完善的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体系,以求更好的满足时代发展所提出来的要求。由此看来,医院管理信息化是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重点问题,对于医院长远发展影响十分深远。加强对其的研究,有助于为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1 医院计算机信息化建设重要性

在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先进技术应用在各个行业,大大促进了行业进步和社会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应用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必然选择。在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对于计算机的依赖性较强,悄然改变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医疗事业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之一,为人们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环境,首先需要摒弃传统管理理念,创新医院管理模式,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技术,寻求合理的应对措施,确保医院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开展,提升管理工作质量[1]。在医院计算机信息化建设中,提高医院行业竞争优势,提升医疗水平,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缓解工作人员工作强度,提升工作效率,规避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医院长远发展。

2 医院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原则

在医院现代化计算机信息化建设中,应严格遵循建设原则,首先,医院计算机信息化系统建设应该迎合医院长远发展需要,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够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将患者作为管理中心,降低医院经营成本,实现医院计算机信息建设效益最大化[2]。其次,医院计算机信息化建设中,在重视医院资深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到医院的长远发展需求,不应该为了谋求自身利益而损害集体利益,所以说,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建设需要尊重医院整体利益。最后,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医院计算机信息化系统,将医院信息安全作为首要安全目标,如何能够实现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为医院提供更加全面的数据信息,有助于更加全面了解医院实际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医院管理工作。此外,还应该做好医院数据信息采集工作,确保信息资源安全[3]。

3 医院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医院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医院的长远生存和发展,有待进一步完善。存在的问题最主要的一点表现在计算机信息化系统不完善,功能未能充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加之计算机信息化系统操作人员自身专业素质水平偏低,所以难以更好地使用医院计算机信息化系统。语言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重视程度不高,致使很多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中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工作效率偏低。此外,医院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体系不健全,即便是应时代发展需要建立计算机信息化管理体制,但仍然同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不利于提升医院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工作质量[4]。

4 强化医院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应对措施

4.1 加强医院计算机信息化建设

加强医院计算机信息化建设,首先应该迎合时代发展需要,不断提高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以此来提高医疗工作质量。运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展医院管理活动,帮助医院管理工作更加合理有序地开展,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在推动医疗行业发展的同时维护社会稳定[5]。在医院计算机信息化建设中,从多种角度进行诠释,即医院内部多个部门采取合理应对措施,改善医院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工作质量。诸如,医院门诊部门可以建立科学合理的电子挂号系统,这样患者即可在系统上了解到科室信息和专家成员信息,促使医院患者获得更加便利、优质的医疗服务。而在专科专治中,建立电子缴费查询系统,患者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到自身的住院费用支出明细,具体用途。

医院应该提高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力度,在医院内部构建医院信息交流平台,不断创新和完善应用软件,采用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实现临床信息管理目的。此外,还应该根据社会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工作,诸如医保制度。对于医院内部药房药品管理是十分严格的,对于药品分类和用量需要及时记录,并在医院内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设计物资管理模块,以此来提高医院资源利用效率。

对于医院患者的病历管理同样可以采用计算机信息化手段实现,尤其是在当前医疗业务量快速提升的背景下,采用电子病历,可以缓解工作人员工作强度,降低工作压力,摒弃以往的手工填写病历的手段,降低医生护士的工作压力的同时,还能够有效规避人为差错带来的影响,提高工作效率。这种电子病历的实际应用,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医院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值得被广泛推广和应用。

4.2 医院计算机信息化管理

医院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工作由于自身特性,其中涉及内容较为复杂,需要工作人员具备更强的操作能力,所以加强医院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工作是尤为重要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加强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定期组织专门技术人员维护,确保医院内部各个科室计算机系统安全,对重要数据信息备份,防止数据丢失影响到后续医院管理工作开展。其二,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需要由专门的技术人员操作,定期组织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和综合素质,促使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操作更加规范和标准,确保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与此同时,医务人员在登录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时,应该严格遵循相应规章制度,禁止使用工作电脑处理私事。其三,在医院数据信息处理和查阅时,应该经由上级准许方可实现,不可私自更改数据信息,防止数据出现损坏或丢失。还应该做好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定期杀毒和清理垃圾数据。

5 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创新,越来越多先进技术应用其中,大大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在医疗卫生领域加强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是医院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医院应明晰当前时代发展需要,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医院信息化管理平台,为医院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与此同时,医院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中,应该健全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体系,能够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开展工作,贯穿于医院各个科室部门,提升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质量,谋求更长远的生存和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焦燕.医院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建设及管理分析[J].医药与保健,2015,32(8):177-178.

[2] 于雪.以医院计算机的信息化建设提升医院综合管理水平[J].数字化用户,2014,17(24):235-235.

[3] 武云鹏.浅谈计算机信息化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设及应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3,22(19):74-74.

[4] 陈晓明.医院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发展和有效管理[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5,24(22):52-54.

[5] 黄勇,薛凡,谢娟,等.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J].中国医院管理,2013,27(4):52-52.

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范文第6篇

一、煤炭行业的信息化发展现状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制定的《煤炭工业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 结合煤炭行业的信息化发展规划, 国内信息化起步较晚的煤矿已经建成了矿用有线传输网络、信息中心机房、地面行政通信系统、矿用有线调度通信系统、矿井移动通信系统、矿用广播通信与信息发布系统、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煤炭产量远程监测系统、煤矿图像监视系统、瓦斯抽采 (放) 监控系统、矿井火灾监控系统、矿井水文监测系统、煤矿安全生产综合调度系统、煤矿安全监管执法系统、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煤矿隐患排查管理系统、防治水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煤矿在此基础上还建设了统一通信系统、煤矿供电监控系统、矿井排水监控系统、压风机监控系统、主要通风机监控系统、矿山压力监测与预警系统、地质保障数据处理系统、煤矿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与监控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职工培训系统等信息化等信息系统, 信息化基础建设已初具规模。

二、煤炭行业信息化普遍存在问题

煤炭行业信息化开始是比较早的, 但是煤炭行业中信息化程度发展速度相比其他行业慢, 当今煤炭行业多数企业矿井存在基础参数采集内容少, 不能精准、适时、全面地表达矿井生产状况。

在“两化融合”的背景下, 煤炭行业中多数企业已经具备了良好的信息化资源基础, 在业务系统建设方面已经初具规模, 但是存在着烟囱式分布、系统孤立、数据不集中等问题, 无法更好的发挥出数据的决策支撑作用, 因此打通数据孤岛建设安全生产大数据分析系统迫在眉睫。

三、煤矿安全生产大数据分析信息化体系建设方法

(一) 建立统一的安全生产数据体系, 形成企业级规范的信息集成编码体系

根据2016年《煤矿安全生产在线监测联网备查系统通用技术要求和数据采集标准 (试行) 》及DB14/T 671.1-2012要求, 规范煤矿安全监测、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矿井工作面矿压、水文监测、煤矿产量监测等数据的采集内容、方式、技术参数规范等。对于规范中未包含的业务系统, 进行相应的标准化数据编码, 最终形成煤炭行业规范的信息集成编码体系。

(二) 建设基于ESB企业服务总线的集成平台

利用中间件、数据交换等技术, 实现统一用户管理、统一认证, 实现数据集成、权限集成和展示集成, 能够为管理人员提供强大的数据实时采集、储存和分析等功能。煤矿数据集成的主要来源是安全生产业务系统, 利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实现全面数据集成, 将基础空间和属性数据、在线监测的实时性数据、专业业务系统的事务性数据全面集成起来, 构建煤矿安全综合数据库。数据集成平台建设包括数据标准规范制定、数据共享交换服务的开发。因此需要实现以下四套规范的制定:

元数据标准规范;

数据采集规范;

数据共享规范;

数据接口规范。

(三) 建立安全生产数据仓库

通过数据采集平台集成煤炭企业各矿井的生产数据, 建立煤炭企业安全生数据仓库。按照生产业务的类型划分不同的主题数据库。由于生产数据对时效求较高, 安全生产数据仓库的建设涵盖实时历史数据库与关系型数两种类型数据库。数据仓库存主要储从业务系统中导出的用于决策支持和挖掘的企业数据, 也导出操作型数据的轻度汇总数据。

(四) 建设安全生产综合展示平台

为了实现信息系统的融合共享、纵向贯通, 实现各业务系统数据的实时交互及信息的逐级下钻, 进而实现相关联业务数据的综合分析以及生产状态的实时评估需要建设安全生产综合展示平台。平台通过融合多种监测、数据展现技术应用, 将涉及安全、生产、调度指挥管理的信息集成到统一调度指挥平台进行统一展示, 实现对基层单位生产现场全方位信息的实时监视与集中调度。针对领导层、综合调度人员、业务人员等各层级用户, 分别展现各自关注的总体产量、进尺、外运、销售、库存、各类安全监测报警信息、各生产环节的重要数据、外部环境信息、各单位数据传输状态 (方便维护) 、主要生产产量等各类信息, 为其决策提供支撑。

(五) 建设统一的展示门户

通过角色权限定义, 满足煤炭企业和各矿端使用人员通过单点登录, 实现定制化的界面服务。将安全生产调度综合信息平台相关的应用和数据集成到一个信息门户之上, 并以统一的界面提供给用户。满足煤炭企业各部门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实现各应用系统集成, 通过使用对煤炭企业及下属单位机构、人员、权限、数据字典等功能进行集成管理, 能够对各应用系统进行无缝整合。

(六) 实现移动端+PC端的全维度、穿透性查询

将安全生产调度综合信息平台各功能 (如各煤矿产量监控、销售、工程进度、值排班情况、人员定位、信息发布、任务上传下达等信息) 在智能移动终端展现管理, 随时随地掌控煤矿生产经营状况。同时在安全生产调度综合信息平台的功能基础上, 智能移动平台可以结合生产经营管理部门及相关人员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日常办公、移动工作的管理要求, 提供相关的业务功能, 最终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全局化、一体化、标准化、移动化管理, 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和更好的对煤矿生产经营进行监督、调度管理。

(七) 建设大数据分析体系

在以上7步骤的基础上大数据分析体系的基础数据体系建设完成, 接下来通过对煤矿人、机、管、环等环节得到的数据结合工作场景建立大数据分析体系, 此体系可以对生产环境进行诊断和评价并及时展现统计分析结果, 分析体系的建立提升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与灾害防控能力。实现监控、安全、生产等环节智能化决策。在安全生产数据仓库的基础上, 大数据分析体系可以实现安全辅助、生产辅助系统的横向关联, 通过对所有接入的子系统进行数据深度融合与分析, 构建大数据分析场景, 实现系统间智能联动。

例如可以实现以下几类分析场景的搭建:

在安全生产数据仓库的数据支撑下, 可以实现矿建立煤矿重大设备预警分析场景、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设备预检修功能;

在建立多系统的数据融合后, 通过实时监测环境及生产数据的变化, 在大数据的基础上, 挖掘其内在的联系, 建立经验模型, 实现煤炭行业专家系统实现“区域”的矿山综合分析场景;

通过安全生产数据仓库的数据支撑, 通过对瓦斯涌出量、环境温度、微震、地音、电磁辐射、瓦斯含量、瓦斯压力、采掘位置、赋存条件、地质构造等数据的学习和对近年煤矿瓦斯突出事故的历史数据的学习实现各环境因素与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提出预警模型, 建立瓦斯超限预测分析场景。

四、结束语

“大数据”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大数据的发展为大数据在工业领域应用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提高了对煤矿安全生产中产生的大量工业实时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通过大数据的应用, 打造基于大数据的煤矿安全生产体系, 提高煤炭行业的信息化水平、数据标准化建设发展,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带动并影响生产, 大大提升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与灾害防控能力。

摘要:本文基于对煤炭行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现状, 提出了一套适合煤炭生产的大数据安全生产分析信息化体系的建设方法, 通过对煤矿人、机、管、环等环节进行大数据分析、诊断和评价, 提升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与灾害防控能力。实现监控、安全、生产等环节的智能化决策。

关键词:大数据,数据分析,工业互联网,煤炭行业信息化

参考文献

马莉, 廖晓群, 邬莎莎, 等.煤炭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J].煤炭工程, 2010, 1 (12) :114-116.

上一篇:安全施工协议书范本范文下一篇:安全巡检员岗位职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