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校本课程计划范文

2023-09-20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计划范文第1篇

1.“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课程结构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结构。学校课程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辩证处理好社会需要、课程体系和学生发展的关系。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活动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一切从他们的健康发展出发,建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校课程,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有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

2.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开发出既有时代特点又符合我校办学特色的课程方案和教材。

3.整体构建,分步实施的原则。

校本课程是国家的课程计划系统工程中的一个方面,必须遵循课程计划的总体要求,在研究整体课程结构的基础上确定学部校本课程的目标和任务,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将已趋成熟的经验进行面上推广,将必须实行但又尚未论证的内容局部试验。在此基础上,经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审核后将逐步开发以体现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健康心理的校本课程。

4.普遍性和特色性相结合的原则。

学校课程的研究应在遵循教育规律的普遍性的前提下,研究本校教育的个性色彩和学生群体的特点,努力创建学校特色课程。

5.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先进的理论指导校本课程的推广,把握

当代课程理论发展方向,大胆实践,重视实践的理论升华,使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不断丰富。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

校本课程开发有以下几个基本程序:

1、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2、进行需要评估,制定并审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大致结构;

3、在理论学习、培养的基础上发动教师申报、编写校本课程

4.校本课程审议小组审议并确立可行性校本课程;

5、进行课程开发的具体工作。

四.校本课程实施的途径:

校本课程实施是一个校本课程付诸实践和走进课堂的过程,它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阶段。针对这一过程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领导重视,创设课程实施的支撑条件。

(1) 组织全体教师理论学习,转化教师的思想观念。

(2)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3)派出骨干教师外出取经、抽出资金为教师订购书籍,鼓励教师自我“充电”。

2.加强过程管理,实施校本课程

(1) 安排课时,保证校本课程的开展。

(2) 形成由学校到学生的组织管理系统。

(3) 使各项校本课程有计划、有步骤进行。

(4) 分管领导亲自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活动,及时了解教学动态。

(5) 定期请相关专家到校指导,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进程。

(6)每个学期选派骨干教师外出考察学习,提高师资水平。

我们将采取谨慎、渐进的方式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提倡老师注意收集一些过程资料、注意总结经验、形成论文,并可通过成果展示来体现自己的教学成果。

3、设备与经费

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应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学校提出方案加强图书馆、各专用教室等设施的建设,合理配置各种教学设备、器具,拟设立课程管理专项基金,用于课程实施与开发、教师学习、设备配置与对外交流等方面。

五、成果表达形式

1、举办校本课程的研究课、观摩课。

2、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计划范文第2篇

一、实施办法

1、认真准备每一节课,根据学习内容及学生情况精心设计问题。

2、课后认真反思所设计的问题有没有达到预计效果,总结经验。

3、多与学生沟通走进学生生活,根据学习实际情况设计问题。 4 、虚心向优秀教师学习经验,不耻下问。

5、教学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

6、多听课,听同学科和相关学科的课,从中总结经验。

7、经常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最先进的教学方法。

8、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教研措施。

二、问题设计达到的要求

1、导入的问题要精心设计。上好一节课开始很重要,要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前状态尽快吸引到课上,细观察、巧琢磨、精心设问。

2、设置的问题不脱离生活。联系实际是政治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学习地理就要把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充分联系起来,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3、简单的问题中发现大问题。在教学中,有些地理事件若仅就事论事,讲起来就显得枯燥。这就需要积极探索,在平淡无奇处置疑,激发兴趣,活跃思维。

4、重视设疑讨论。课堂中好的成功的讨论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计划范文第3篇

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体制得以确立,使开发适合本校具体教育教学情境的校本课程成为可能。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达到预期目的,现将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指导,贯彻课程三级管理制度,发展学生兴趣,形成学生特长的基本途径,培养多种人才,满足社会多样化人才需求。

二、奋斗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促进教师掌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能力,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

三、具体措施:

一、顺应时代发展,明确办学理念,关注学生发展。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校本课程的开发顺应了当今时代民主决策的潮流。关注学校的课程自主,体现出民主参与课程决策的精神。首先利用教研时间,以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和培训,切实改变自身的课程理念,重新塑造自己并界定角色职能,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者变为新课程的创造者。从而对校本课程有了深入的了解,进一步树立教学民主的思想。

2、关注学生的发展。

通过学习新的课程理念,更加明确了教育者的责任,那就是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条件。而学生的发展也应是多方面的。我一改过去只关注几门统考学科的做法,转而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关注个体差异,提供发展的可能。

3、明确要求,定准开发方向。

根据学校的要求,作为班主任,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办兴趣报,结合年级要求和学生已有水平,指导学生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所突破。兴趣报的的形式要求新颖,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结合自身爱好和特点,办具有个性的兴趣报。内容上则结合学习和月份安排,学生则根据要求和报的形式,有目的地进行选择。力求在内容与形式上达到完美统一,并且做到色彩鲜明、图文并茂,鼓励学生个性创造。

4、创设参与、民主、合作的校本课程开发氛围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如采取采取优胜报展示,经验介绍等形式,以便取长补短,把自己的兴趣报办得尽善尽美。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计划范文第4篇

一、情境与需求分析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和物理组的老师们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的要求,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文化需求,充分开发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培养一种科学探究事物规律的精神,积极做好我校校本课程《生活与物理》的研究与实验工作。

生活是许多自然规律、社会知识的本源,而知识规律的作用就在于其来源于生活而又作用于生活,进而改变生活。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在这一方面显得尤为重要。物理规律现象可以说处处贯穿于我 们的生活中。而长期以来传统教学中关于物理知识的传授都忽略了生活这一环节,以致使许多人认为物理学而无用,因而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也就理所当然的视而不见了,从而造成了实际生活与书本知识的脱离,以及探索精神的匮乏。 《生活中的物理》校本课程方案的拟定和课程的开发是以“关注生活,勇于探究,学以致用,促进发展”为宗旨,以生活为对象,以物理探究为方法,积极组织引导全校学生亲近生活,了解生活,探究生活。营造良好的探究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感到物理离我们很近,并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知识、发掘知识。

二、课程目标

中学物理校本课程目标是: 1.使学生带着物理的眼光走进生活,激励同学们认真研究生活,并在 研究过程中积累知识,拓展视野,形成务实的探索精神。

2.通过提供信息资源,创设情境,进行课堂 教学及课后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生活的关系,物理与科技的关系。

3.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学会素材收集整理,学会原理分析,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4. 积极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培养学习兴趣。

5.同时让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教研和科研水 平,形成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

我们编纂的《生活与物理》校本课程,以课改为载体,坚持“科研兴校” ,走探究式学习之路,以“关注生活,勇于探究,学以致用,促进发展”为宗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具体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带着物理的眼光走进生活,激励同学们认真研究生活,并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知识,拓展 视野,形成务实的探索精神。

2、让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教研和科研水平,形成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 的教师队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提供信息资源,创设情境,进行课堂教学及课后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生活的关系。

2、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学会素材收集整理,学会原理分析,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积极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培养学习兴趣。

三、课程结构

物理是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最为密切的科学。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将物理知识与生产实践和生活实际 相联系,使学生尽可能理解物理知识在生产实际和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也就成了物理教师义不容辞的 义务,故此物理课程设置要力求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一) 生活中的力学知识

1.生活中的重力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重力无处不在。如工人师傅在砌墙时,常常利用重锤线来检验墙身是否竖直, 这是充分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这一原理;羽毛球的下端做得重一些,这是利用降低重心使球在 下落过程中保护羽毛;汽车驾驶员在下坡时关闭发动机还能继续滑行,这是利用重力的作用而节省能 源;在农业生产中的抛秧技术也是利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假如没有重力,世界不可想象,水不能 倒进嘴里,人们起跳后无法落回地面,飞舞的尘土会永远漂浮在空中,整个自然界将是一片混浊

2.生活中的摩擦力 摩擦力是一个重要的力,它在社会生产生活实际中应用非常广泛。如人们行走时,在光滑的地面 上行走十分困难,这是因为接触面摩擦太小的缘故;汽车上坡打滑时,在路面上撒些粗石子或垫上稻 草,汽车就能顺利前进,这是靠增大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力;鞋底做成各种花纹也是增大接触面的粗 糙程度而增大摩擦;滑冰运动员穿的滑冰鞋安装滚珠是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摩擦而增大 滑行速度;各类机器中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小齿轮间的摩擦,保证机器的良好运行。可见,人类的生产 生活实际都与摩擦力有关,有益的摩擦要充分利用,有害的摩擦要尽量减少。

3.生活中的弹力 利用弹力可进行一系列社会生产生活活动,力有大小、方向、作用点。如高大的建筑需要打牢基 础,桥梁设计需要精确计算各部分的受力大小;拔河需要用粗大一些绳子,防止拉力过大导致断裂; 高压线的中心要加一根较粗的钢丝,才能支撑较大的架设跨度;运动员在瞬间产生的爆发力等等。 可见,物理力学知识生产和生活实际中是很有用的,从宇宙天体到微观的分子、原子处处存在着各种 各样的力,教师只要将课本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培养他们树立崇尚科学、研究科学、应用科学精神。

(二) 生活中的热学知识

天气的阴晴、冷暖与人类的各类活动息息相关,包含了很多的物理热学知识。如人们常喝开水、 吃熟食,需要对水和食物进行加热,而加热过程中就需知道燃料燃烧或电力加热的基本知识;炎热的 夏天在地上撒些水,靠水分的蒸发达到降温的目的;严寒的冬天如何保暖,汽车发动机常用水来散热, 保护秧苗不被冻坏而往往采用在夜间向稻田里灌水,都充分利用了水的比热大这一特性;水稻生长在 夏季,是由于水稻是喜高温的植物;各种机械轴承、火车轮箍的制造是充分利用固体的热胀冷缩原理。 这些都是热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三) 生活中的光、声现象

人类生存需要光。白天靠阳光,夜间需要灯光,设想宇宙无光,整个世界将陷入一片漆黑,所有 生物将无法生存,由此可见光的重要性。然而光到底遵循什么规律,人类怎样利用这些规律为自己服 务,这是人类研究光的目的所在。如日月食现象中遵循的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教室里 通常用日光灯管而少用白炽灯,除为了节省能源外,更重要的是白炽灯这种光源容易形成阴影,而日 光管是平行光,可以避免阴影使我们能够很好的工作学习;夜间行驶的汽车内不开灯是为了避免挡风 玻璃反射光而影响驾驶员的视线,汽车的反光镜用凸镜而不用平面镜是为了扩大观察范围,近视眼病 人要佩戴凹透镜是为了矫正物体成像在人的视网膜上,手电筒能“收光”是利用凹透焦点发出的光能 平行射出。另外,教室的长度限制 10m 左右是避免原声、回声两次声音,从而使两种声音叠加在一起, 加强原声;两山距离和海底深度的测定也是利用声音的传播原理。

(四) 生活中的电学知识

自法拉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以来,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从生活用电到交通运输、工厂企业用电, 都来源于发电机,电已成为人类必不可少的主要能源。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电的应用。如夜间 走路用的手电,它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干电池不会发生触电事故,而照明用电如使用不当,将会 危及我们的生命安全,这是因为不高于 36V 的是安全电压,而照明电路的电压是 220V,远远高于安全 电压;煮饭用电饭煲、电炒锅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电力机车的行驶也是靠电能,一切家用电器都需 要电。假设没有电,电动机将不能转动,电力机车不能行驶,电器都不能工作,人类社会将会倒退。 因此,电是人类的好伙伴,只要我们严格遵循安全用电原则,我们就可以驯服它,利用它为人类服务。

四、课程实施

1、实施对象和课时安排 本课程在高一年级开设,纳入课时计划,保证师资和时间。实施过程中做到计划落实,人员落实, 措施落实,要求实施教师精心备课,认真上课,确保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 完善课程的管理机制,

2、完善课程的管理机制,促进课程的和谐发展 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具体领导组织、协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根据课改规划,制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建立相关的课程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确保课程有序运行。

3、认真编写《生活与物理》校本课程教材按照本校实际情况,根据课程实施方案与细则,组织老师认真撰写课程设计课案,在这基础上编写出校本课程的教材。

4、加强校本课程、校本教材的科学研究 就这一课程的开发实施,设立相关课题,组织教师参与,以提高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能力,提高教 师的教科研水平。

5、课堂实施方案 在教学结构上,主要体现在: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将 启发、阅读、探究、点评、总结有机结合,从而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经历一个提出问题──实验探究 ──总结提高的过程。

五、课程评价

加强对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评价,是提高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质量的保证。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校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课程建设的发展。成绩优异者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六、课程资源

(1)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学校根据新标准的要求,逐步建立、完善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所, 内资源 配置必要的教学仪器和设备。通过合力配制和有效使用,使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广大教师也应该因 地制宜、积极发挥现有条件的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实验技能,提高物理学教学质量。

(2)广泛利用社会资源 学校资源的不足。社会资源主要来源于报刊、电视、科技馆、展览会、图书馆,以及工厂、农村、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突显生活化的物理题材,使学生从生活中获得物理知识。 电视是一种普及的大众传播媒介,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电视中的科学教育栏目,要使学生养成习惯,关心电视中的科学节目,了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养成关心科技发展的习惯。 (3)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 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成为可能。网络资源的开发在于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网上充足的信息可以使 思路更开阔,多媒体强大的模拟功能可以提供实践或实验的模拟情境和操作平台。

七、课程管理

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

1、《生活与物理》校本课程开发按照河北巨鹿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途径和程序进行。

2、在开发前进行了前期调研工作,调查学校师生的课程开发趋向,调查主要采用问卷、采访等方式进行。

3、校本课程的认定,由负责开发的教师选好课题,并写出课程简介,再向学校教导处申请。经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论证审核后确立。

4、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特色,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5、教导处负责校本课程的管理和评价工作,形成校本课程开发激励机制。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计划范文第5篇

一、目标:

以推动素质教育和提高教师素质为目标,为教师提供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

二、内容:

校本课程实施的有关理论知识。

三、途径:

充分利用网络交流、面授、研讨会等多种形式,重在建立交流平台,以多种方式及时解决教师在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

四、培训形式:

(一)学校通过专题培训,专题总结和专题交流的模式,教师要在自我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对自己的课程开展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要达到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通过网络学习,弥补教师自身存在的知识缺陷,查找有关课程开展所需的资料。

(三)通过外出学习、参观,找出自身差距,明确需要改进的方面,取长补短。

(四)要通过学习-反思-总结的学习方式,提高教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以及开展校本课程的策略与方法,掌握技术要领。

五、培训措施:

(一)明确责任义务

1.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是培训工作的计划者、组织者、领导者和指导者,要履行以下职责:

①制定本校的教师培训计划,建立参加培训教师的培训档案。 ②定期检查指导教师的学习和工作情况,帮助解决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③每学期末,要将教师的培训情况,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写成书面材料,及时向项目领导小组汇报。

④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2.教师是校本培训的主体,要履行下列职责

①参加培训是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必须按学校安排参加校本培训的各种活动。

②要认真学习《自觉教程》,按学校规定按时完成自学任务,并做到有读书笔记,有心得体会,有案例评析。把理论学习与自 己的教育教学过程的反思结合起来,进行自省、自查,并在理论指导下,探索教育教学新路,把培训成果通过课堂教学体现出来。

③要把自己本学期、本学年的参加培训的有关情况,如参加课题实验、参加培训班、研讨班、观摩示范课,听的讨论,参加的什么层次的交流活动、获奖情况,都要详细记录,并附有感受,收获和建议。

④要把自己一学期、一学年的学习成果整理出来。按《自学教程》每个专题后设的“实施建议”分类整理,成果包括:优秀实验报告、实验方案、优秀教案、教学笔记、教育教学心得体会、观察日记、主题活动设计、学术论文及经验总结等。学校每学期进行评比,分设

一、

二、三等奖进行嘉奖。

⑤凡按兵不动、敷衍塞责、无成果的教师均不能参评各层次的先进个人,校长不能评为各层次先进个人或晋升职称。 ⑥教师参加培训,成绩要与教师考核、评职定级、评聘、作用、评优奖先、骨干教师评选等各项利益挂勾。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计划范文第6篇

在没有“数学”这个概念时, 数学知识就广泛存在于各种游戏中。随着游戏的发展, 数学也随之发展。所以, 可以说, 游戏是数学发展的动力之一。数学总是和逻辑在一起, 严谨和认真是人们对数学的一种追求, 而游戏对于数学教育及数学的影响都有着重要的关系。它激发了许多重要数学思想的产生, 游戏促进了数学知识的传播。在数学校本课程中应用数学游戏作为教学内容, 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校本课程的定义及作用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 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 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 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这不仅是学生学习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 更是对学生学习经验和个性品质的改造;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跑道”, 更是学生“奔跑”的过程, 是国家课程的补充与辅助。

三、数学素养与数学核心素养

近几年, 我国在制定数学课程标准的过程中, 一些专家、学者常常提到数学素养和数学核心素养。

1. 数学素养的相关解释。

数学素养是指当前或未来的生活中为满足个人成为一个会关心、会思考的市民的需要而具备的认识, 并理解数学在自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能力, 作出数学判断的能力, 以及参与数学活动的能力。它是人们与周围环境产生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天严格的数学活动所获得的、融于身心中的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数学素养涵盖数学思维、数学意识、数学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理解和欣赏数学美学价值等五个方面。

2. 数学核心素养的界定。

专家依据教育部的研制计划, 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 对数学核心素养给出了界定:数学核心素养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 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新的课堂标准中数学核心素养包括六个主要方面, 即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运算能力和数据分析。除此外, 数学核心素养的成分还有:概括能力、合情推理、数学交流、数学阅读、数学变换、数学应用、数学解题、数学的思考及数学文化的认识等。从学习评价的角度看, 数学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情境与问题、知识与技能、思维与表达、交流与反思的综合运用能力上。

可见, 数学素养是人们能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 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内在素养, 由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数学能力与观念等组成。数学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数学应当达成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性能力。

四、“数学游戏”校本课程中包含的数学核心素养

我校的“数学游戏”的校本课程主要针对七年级学生, 对于才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有对新问题好奇, 好提问、好探究等特点, 而作为数学学科需要培养学生学科方面的核心素养主要有六个。在七年级阶段我们主要在校本课程中选择“数学游戏”作为介质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用以辅助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

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是促进数学课程学习和数学思想形成的源动力。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培养的重点。结合数学学科六大核心素养, 分析我校“数学游戏”校本课程如何培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

五、“数学游戏”校本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意义

很多数学游戏经过了时间的沉淀, 具有知识性、娱乐性和趣味性。都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 无异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 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 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数学游戏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手段来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上一篇:传染病网络直报流程图范文下一篇: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