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连锁企业财务管理论文范文

2024-03-12

家电连锁企业财务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连锁经营模式凭借其众多网点所产生的规模化效益,大大提高了企业本身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从而得到广大投资者和经营者的认同,这一经营模式在商业和服务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也正因为连锁经营模式需要靠分散经营、快速扩张的经营手段来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获取规模效益,所以在资金方面存在前期投入量大、经营期间铺开面广的问题,这对连锁经营企业在资金筹措和资金管控方面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关键词:连鎖企业;资金管理;存在问题

一、引言

连锁经营就是在零售流通领域中应用现代化大生产的原理,通过规模化效益,充分发挥协调运作能力,使得传统零售服务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其中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必要条件,也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文章探讨了连锁业内外部的资金筹措方式及高负债率和多网点分散经营所带来的资金财务风险和管控风险,并就如何在日常经营和内部管理方面降低前述风险进行了分析。

二、企业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即企业工作人员针对企业资金来源及资金使用方向进行合理的规划、监督和考核。资金管理,虽然属于财务管理范围的其中一点,却并不仅仅是指企业货币资金的管理,在货币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运用有限的货币资金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收益才是资金管理的根本目的。

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需要在明确资金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关注企业内部资金的流动方向,进行合理的调控和资金整合。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建立预算管理机制,加强对企业内部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同时,企业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建立明确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保证企业内部资金的有效利用,避免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人员对企业资金进行任意的滥用,造成企业资金流动困难。市场发展环境日新月异,企业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市场发展的特点,增强企业风险防范意识,优化企业资金的统筹和管理,做到事前预防,避免没有必要的资金浪费,为企业带来的巨大损失。

三、连锁经营的筹资渠道

1.内部筹资渠道。内部筹资的主要来源为企业的内部留存利润,即企业分配给股东红利后的剩余利润。企业甚至可采用零股利战略,将所有的剩余盈余都投资回本企业,但是对处于快速扩张期的企业而言,单单依靠内部筹资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其他途径的资金来源。

2.外部筹资渠道。外部筹资可分为权益性筹资和债务性筹资两类。权益性筹资是指通过发行股票或者接受投资者直接投资等获得资本的一种方法。在企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时,采用权益性筹资无需按期还本付息,只需在企业盈利时支付股东股利即可,因此筹资的财务风险小,但容易引起企业控制权的变更,且筹资成本较高。

债务性筹资构成负债,企业需按期还本付息,如银行借款、发行的债权,此外还包括各类营运负债的资金来源,如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债务筹资与权益性筹资相比有筹资成本低、速度快的优势。但是受需按期还本付息的影响,使得企业的财务风险高于权益性筹资,且过高的资产债务率会影响企业日后的筹资能力。

四、连锁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日常经营产生的资金风险。从经营风险来看,由于连锁经营企业负债率较高,且大多来自于尚未支付的供应商货款和消费者的预存卡券收入,其盈余资金通常都用做再投资,进行新网店的开拓,以满足高速扩张、提高市场占有率的需要。这样的资金运作方式就使得经济环境的变化对连锁经营企业的资金链起着重大的影响。连锁经营企业多以服务业为主,一旦经济环境不景气,消费者的消费支出随机就会减少,这就对连锁经营企业的营运现金流入和盈利能力带来严峻的挑战。

2.企业内部管理产生的资金风险。从资金管理风险来看,首先连锁经营企业网点众多,又大多分散在各地,所属门店会在各地银行开户,造成资金散乱、沉淀等现象,降低了流动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零售企业的收入以现金交易居多,如果没有完善的内部制约监督机制来监控各地的资金情况,就会给企业带来最直接的经济损失。最后,分散经营主要是看重单个网点的营运能力,一旦网点与总部的资金管理信息不对称、不及时,就会误导企业决策层的判断,导致决策层做出错误的经营决策和资金方案。

五、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的对策

1.防范因企业日常经营产生的资金风险。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应对市场环境有敏锐的嗅觉,及时察觉经济周期的变化,制定与之相匹配的经营决策和资金运作方案。根据企业的营收状况和盈利能力,结合企业的筹资能力和负债能力,合理安排新增网点的外拓进度,并依此编制资金计划。且对实际执行情况进行时时跟踪和定期反馈,以便企业决策层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能及时获悉企业资金运作情况的第一手信息,对企业的资金计划和网点外拓计划,迅速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保障企业资金链的安全。

2.防范因企业内部管理产生的资金风险。在内部对资金管理上,企业首先应要求分散在各地连锁网点的银行账户由总部统一开户,总部采用银行账户“自动划款零余额”方法对资金实行集中管理,避免乱开户带来的资金散乱、沉淀等现象,提高流动资金的使用效率,有利于资金的统筹和安排。其次,健全和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对各网点的资金采用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方法岗位设置相互制约和牵制,不相容岗位必须有效分离;关键岗位采取轮岗制度,重视授权、审批、复核等制度。最后,重视营收系统在连锁经营企业中的应用,利用信息化系统将各营业网点的实时营收情况上传至总部。提高财务信息质量,为决策层提供更为准备、及时、有效的决策依据。

六、结语

企业在其资金管理方面确实存在着不小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足以影响企业长远的发展规划,所以,任何企业都应对资金的管理问题予以重视,在优化内部结构的同时,更应对企业资金管理方面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梁莹.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5(07).

[2]张浩.企业资金管理策略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10).

家电连锁企业财务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本文主要是研究商业连锁企业纳税筹划风险检测与分析,设计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具体方案。并且对企业如何更好地开展纳税筹划以及政府、社会对纳税筹划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风险; 风险化解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2. 03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逐步确立,对于追求自身经济实体财富最大化的企业来说,无论税收是多么地合法化,都将作为一种既得利益的损失进入企业的成本。同时,税收作为国家的职能之一,具有刚性的特点,企业只有寻求合法的途径来降低税收成本,实现税后利益的最大化。人们虽然已经认识到纳税筹划的重要性,但是只看到纳税筹划的积极一面,对纳税筹划风险估计不够,造成了纳税人经济、时间等的浪费,得不偿失。文章通过转让定价、维修服务及相关收入等问题的筹划风险的分析让人们在认识到税务筹划的巨大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纳税筹划的风险,在纳税筹划时全面地考虑问题,做出理性的决策,并且从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思考和建议,帮助企业选择正确的纳税筹划方案,达到高效低耗的目的。

1 总部与子公司、分公司之间移库问题

某商业连锁企业的外区店商品调拨采用统一调拨方式,每日销售大件商品均由顾客服务中心统一配送。外区店都有自己的维修、配送系统。为外区店统一配送的商品有时达到180天还未实现销售。关于此问题,我们认为存在极大的税务风险。

《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四条规定:“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统一县(市)的除外),则在移送实施同销售处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属机构间移送货物征收增值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8]137号)对上述实行统一核算的企业所属机构建议送货物的纳税问题明确如下:《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是同销售货物行为的第(三)项所称的用于销售,是指售货机构发生以下情形之一的经营行为:① 向购货方开具发票; ② 向购货方收取货款。

售货机构的货物移送行为有上述两项情形之一的,应当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缴纳增值税;未发生上述两项情形的,则应由总机构统一缴纳增值税。如果售货机构只就部分货物向购卖方开具发票或收取货款,则应当区别不同情况计算并分别向总机构所在地或分支机构所在地缴纳税款。

但对于某商业连锁企业来说,不能采用此项政策。因多数统一配送到各分支机构的商品在移送时并未实现销售,须带到分支机构真正实现对外销售才能实现。所以,这种情形可视为委托代销处理,合理推迟纳税时间。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若干政策的通知》(财税[2005]165号)对委托代销作出如下规定:

(1) 纳税人以代销方式销售货物,在收到代销清单前已收到全部或部分货款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未收到区部或部分货款的当天。

(2) 对于发出代销商品超过180天仍未收到代销清单及货款的,是同销售实现,一律征收增值税,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未发出代销商品满180天的当天。

2 转让定价问题

对于转让定价问题,即某商业连锁企业移送给各分店的商品按照购进价格确认收入。这一处理不合常规,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转让定价原则,极易被税务机关认定为转让定价明显偏低,存在一定程度的税务风险。我们认为可以有以下处理思路:

方案一:完善合同,进行合理性解释或说明

为了说明转让定价问题,某商业连锁企业与其子公司、分公司各签订一份合同——代销商品合同。合同中约定:具体结算价格按照供应商实际供货价格,若供应商有折扣或反利的,则也按供应商折扣后的价格结算。

在合同中约定委托代销的一揽子协议条款,包括其子公司、分公司帮助某商业连锁企业服务客户、开展促销活动等。并强调某商业连锁企业采取统一采购模式,一定区域范围内执行统一物流配送。

方案二:税务一定要调整价格

若税务机关一定调整某商业连锁企业转让价格,则某商业连锁企业计算实际平均毛利率进行解释说明,避免被按照10%的利润率调整价格。而争取按照尽可能低的平均毛利率调整价格补税。但这需要某商业连锁企业有相应证据——毛利率相关的财务数据资料。

3 维修服务及相关收入的处理问题

某商业连锁企业负责商品的安装和维修,是某商业连锁企业的子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我们调查取证的具体情况如下:安装收入分为材料收入和劳务收入,其中:收取顾客的材料费计入主营业务收入,收取顾客的人工费计入其他业务收入,由地税代开服务费发票;收取经销商的安装费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应收供应商的维修费计入主营业务收入,如洗衣机、电脑等产品均按此处理。

综合分析,目前维修业务的70%~80%收入实现在某商业连锁企业,安装业务收入主要在惠民维修公司确认,且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还存在一定差别。由于收入确认的主体划分不清,维修服务业务和收入的确认存在主体方面的矛盾,在客观上造成收入与成本、费用不相配比,影响着某商业连锁企业及客户服务中心的损益计算,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财务风险与纳税风险。

4 维修业务所涉及的零星采购问题

维修业务需要到市场上采购配件,大多没有发票,月采购量为40万元左右。目前的处理是:直接将付款额或收据金额作为进货价格,计入“主营业务成本”,存在凭证不合法且凭证与账簿记录不一致的现象,存在一定的财税操作风险。

5 促销赠品发票问题

某商业连锁企业在对外销售过程中有促销活动,其所涉及的赠品应该如何处理?

例如,销售笔记本电脑配送电脑包是厂家的赠送行为,而厂家将赠品的费用以现金形式付给某商业连锁企业,某商业连锁企业则购买自己的电脑包作为赠品。目前某商业连锁企业的做法是:电脑包由自己的零售店提供,在赠送时由零售店统一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由于是赠品,不需给客户提供该电脑包发票,由某商业连锁企业自己入账。此举不妥,合理但不合法,存在一定的税务风险。

除上述赠品外,零售企业将卖场的库存商品改变为自用或其他活动使用,既不需要进行进项税转出,也不应该按视同销售处理,正确的做法是:直接从库存商品的贷方按不含税成本转入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等账户的借方。

6 储值卡(会员卡)与购物券问题

某商业连锁企业对储值卡(会员卡)或赠券行为的财税操作方法如下。

6.1 会员卡

某商业连锁企业会员卡有钻石卡、金卡、银卡、普通卡4种。根据《惠民会员制章程》规定,银卡会员享受无单保修和30日退换货优惠,金卡会员享受家电九折优惠。会员享受的折扣直接在销售时减计销售收入,会员卡不存在税务风险。

6.2 赠券行为

赠券行为属于一种促销手段,也应当按照折价销售处理,而不是分解为销售和现金捐赠两项业务进行税务处理,所以赠券基本没有税务风险。

6.3 储值卡

储值卡主要是购货单位给员工发放福利的购物卡,其基本操作是:企业或顾客(持卡人)先将一定金额的货币存入卡中,某商业连锁企业收到缴来的钱时先确认为预收款,待顾客消费时转作收入。

储值卡在零售业一般有两种情形:① 零售企业先垫付资金,按面值在银行购卡后再出售给消费者,收取的款项冲减往来账,消费者消费后由银行划转,此种方式其纳税时间在货物销售环节。② 零售企业自制购物卡出售给消费者,收取的款项存入银行,此种方式其纳税时间在售卡环节。此种方式并不为税务机关认同,许多地方都予以禁止。因此,储值卡存在一定程度的税务风险。

7 供应商返利问题

某商业连锁企业返利问题的处理模式如下:① 将部分供应商的反利作为促销费,计入“其他业务收入”。② 部分供应商采用折扣低开票的方式返利,或折扣折让形式体现。③ 向一些厂家(供应商)收取店中店的费用,该费用为改装商场,为厂家(供应商)提供一定的营销空间。

商业返利作为促销费或者商场改装费,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财税风险。还有一些变相处理返利的办法,都可能给企业带来棘手的税务风险。

8 商业连锁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化解建议

某商业连锁企业作为大型连锁超市,近3年来业绩斐然,在商业连锁领域名列前茅。经营业绩的突飞猛进,也带动管理和财务的发展。尤其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我们通过调研也发现,某商业连锁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呈上升趋势的同时,也存在一次纳税环节的风险与隐患,其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负担也在逐年不断攀升。

8.1 提高纳税管理创新意识

在实地调研、资料审阅和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某商业连锁企业对税务会计核算、纳税计算与申报等纳税管理各环节存在的问题,缺乏探究根源、主动改进、创新管理的意识和精神。

8.2 提高纳税意识

全员纳税意识不强,重大经营管理决策对税收因素缺乏考虑或考虑较少,纳税管理没有形成企业财务与其他业务部门协调分工管理的合理格局。

企业税收起始于各项经济管理活动,反映于税务会计核算和纳税申报。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化解和税收负担的降低是一项系统工程,强调各业务部门的相互协作和配合。咨询过程中,财务外的业务部门对税法了解较少,往往只在出现问题之后,才反映或求助于财务部门。各单位在重大经营管理决策时,对税收因素考虑不够,没有进行纳税评估和最优纳税筹划方案设计,增加了纳税风险和税收负担。

8.3 纳税风险不能从内部控制和流程角度获得根本性解决

针对存在的纳税问题和税企争议,各单位主要依靠于税企关系,将问题暴露得时间拖后或暴露的程度降低;而忽视了寻找政策依据、设计风险化解方案等根本性解决方法。

8.4 通常渠道实时获得税法信息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税法的快速变化等对纳税管理人员提出了高于财务会计人员的要求。咨询中调查表明,各接受评估单位的纳税管理人员均没有固定、通畅的渠道实时获得税法信息,对税收政策的知悉速度滞后于税法的高频率更新。针对税收政策的理解和应用,主要依靠自身的判断,缺少外部专家的指导,致使应用中出现偏差和误导。

8.5 纳税管理制度需要完善

纳税管理制度不全面、不系统、不细化,没有建立起“经济行为 + 会计核算 + 纳税筹划”的整体纳税筹划体系和纳税风险管理体系。

与财务会计制度相比,各单位的纳税管理制度不全面、不系统、不细化,存在和单位实际情况结合不紧、操行差、系统性不强的问题。纳税管理仅局限于财务和税务角度,不能从经济行为、合同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核算、方案设计等多个方面建立系统的纳税管理和风险防范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中秀. 纳税筹划宝典[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 麻晓燕. 税收筹划的风险与控制[J]. 福建税务,2001(12):18.

[3] 朱淑珍.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的理论分析及应对策略[D].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4] 伍红. 企业纳税筹划的风险与防范[J]. 企业经济,2008(12).

[5] 李大明. 企业税收筹划原理与方法[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6] 蔡昌. 企业纳税实务与税收筹划全攻略[M].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

家电连锁企业财务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伴随着社会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现代理念的推广落实,连锁经营管理模式已经成为时代新宠,也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方式。对于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连锁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中,不仅要求理念新颖、技术超前,还要求有相关的人才能够在专业性方面予以适配,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相互之间的发展是契合的。不过在新时期,由于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加之很多配套设施没有完善,所以导致人才培养体系存在问题,在企业技术、管理经验、专业技能等方面缺乏经验,也使得人才培养体系和企业经营管理之间存在着格格不入的现象,这极大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对于其规模的扩充起到严重的制约作用。因此,需要实际的从业者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情况,给予相关的建议解决问题。笔者试图在本文中结合企业管理理念,在充分考虑社会发展情况的前提下,辅助革新人才培养模式,将新理念融入其中,解决传统模式下存在的问题,使得人才培养效率能够得到真正的提升,给实际业务的推进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人才培养;连锁企业;经营管理

一、引言

連锁经营管理业务是现代社会特别是在商业环境和市场经济下创新的企业管理理念,也是与先进技术结合所构建起的重要经营模式。在连锁经营管理中,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组成部分、每一项资源管理,都要有与之适配的人才,特别是在经营模式、营销模式、技术管理模式等方面更是如此。所以,必须要将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和企业的发展,以及人才的培养做出适配处理,保证连锁经营管理模式能够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帮助。

在此过程中,人才培养体系既要重视培养理论知识,又要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还需要着力提高人才的个人素质和全能属性,使得他们能够为社会发展带来帮助。不过,在传统模式下,由于理念不够新颖,加之各方面的制约,都导致了培养人才存在很多的问题,在具体落实和看法上,也存在着偏激,导致了效率相对低下,需要结合着新时期的发展来做出相应改革。

二、理念融合的必要性研究

1.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计民生的进步,各类新技术、新理论、新观念逐渐在企业管理中盛行开来,这使得其业务变得越来越多样,既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也使得人才需求门槛提升到了新层次,对于经营管理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要适配社会所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标准;在推动市场发展方面,只有符合了社会的新要求,才可以起到推进作用。所以,连锁经营本身必须满足多元的管理模式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兼顾多方面的内容,和市场直接联系,和社会的发展需求相契合。所以,理念融合可以看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2.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连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无论是在培养理念还是培养措施,大部分都和企业战略方向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在理念融合中,需要重视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只有真正帮助企业推动各项业务、扩大经营规模、缓解资源压力,才可以促进企业的进步。忽略市场发展情况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错误的,也是与时代脱节的。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在体系的构建以及科目的开设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只有做好相互之间的满足,才可以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所以,理念融合也可以看作是市场经济的要求所在。

三、当前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现状探究

1.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单调

连锁经营企业在实际的业务推进过程中,会存在着很多的项目,分散在各个环节,特别是资源的使用,都是需要和各行各业各类人士打交道的。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上,多元性可以看作是首要要求。不过,在各地区的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过于单调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整体业务的发展,特别是缺乏多元角度的培养模式,是多栖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当前连锁经营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是主要的模式,校企合作模式的设计初衷是相对比较好的,不过由于在整体落实过程中存在过于单调的问题,以至于人才的理论知识面相对比较狭窄,没有多元性的思维,所以对市场上的需求,特别是经营需求没有办法满足。因此没有带来实际的效用,导致校方和企业合作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矛盾,企业也不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开展活动。

再次,结合我国统计部门的相关数字显示,在我国连锁经营企业中,有80%的员工都是来自于退伍军人、下岗人员和农业务工人员,而真正由高职院校走入到连锁经营企业中的竟不到20%。由此可以看出人才培养模式效率之低下,以及需要改革的紧迫性。

2.培养方向和需求结合不紧

由于在人才培养方面,高职院校存在着明显的观念和技术落后倾向,以致于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实际的需求不太一致,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发生。目前在笔者走访的大多数高职院校中,很多都开设了相关的专业,也设计了培养的计划,开设了讲解课程和实训,不过由于受到因素影响,比如师资力量不足、生源相对比较平庸、授课模式存在和实践脱节等问题,导致落实的效率十分不理想。很多都仅仅限于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讲解,和专业的需求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此外,在专业的定位方面缺乏清晰的规划,大部分都是为了办学而办学、在摸索中办学,因此,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体系的定位模糊、不完善,都会导致结培养效率的低下,也会使得培养出的人才没有办法满足社会企业需求,在合作中没有帮助业务,所以久而久之企业也不愿意投入更多,不乐意参与到合作项目。

部分地区的校方管理者急于求成、广泛涉猎,在人才培养中将整体的面设计得过于广泛、贪多求快,这就导致预期设计的效果和实际的效果之间存在很大的出入,无论是在理念落实,还是在具体的技术应用,都存在着不成熟的现象,急于求成也会导致问题发生。

3.观念方法需要随时代革新

对于高职院校发展而言,理念的先进性将会直接决定着业务的效率,特别是与连锁经营管理相关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只有充分掌握时代的发展,在信息技术辅助下,来革新相关的模式,才可以使得受教育者个人所接受的教育是真正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不过,在很多地区的高职院校课程设计过程中,和时代存在着脱节的现象,无论是在课本的选用、还是在教学模式的安排上,都是沿用传统的模式,有的还直接照搬照抄其他地区,这不仅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违背了时代需求。

四、引入新理念探索实践研究

1.工学融合企业管理理念引入

工學融合企业管理理念是新时期在理论与实践教学推广模式下所产生的新理念,也是在国务院大力推广职业教育发展规定下所构建起的新理念。在这项理念的引领下,所构建起的新模式,对于传统问题的解决有着很好的帮助。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学校和社会之间存在着融合关系,在专业与领域、课程与岗位、连锁经营与发展导向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可以不断地对整体的教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规划、教学目标做出适度的调整。

此外,在企业和地区高职专业的互动中,还可以由政府牵头,帮助他们选择满足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个性定制,辅助理念融合上升到新高度。管理理念的融合也会使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地完善,在不断地积累下,可打造出地方专属的、符合实际需求的、更具方向性的地方特色。此外,将这类模式与连锁企业的实践相融合,也可以给关键问题定性,比如,在酒店管理专业、超市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中,就可以派学生来到地方企业实习。在大数据的帮助之下去研究学生情况,就他们的个人需求和实际表现,随时地调整理论知识的讲解,有专业老师带队负责解决问题,帮助企业满足需求,在人才后备库中做好储备。这对于整体人才培养的效果改善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

2.产教融合企业管理理念引入

产教融合理念的引入和工学融合企业管理理念相似,产教融合企业管理理念同样也是新时期在新技术和新时代理念引领下所出现的,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效率的措施。产教融合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模式,也是完善地区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做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将培养方向与产业链发展的方向相融合,在多元设计理念的辅助下,丰富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体系设计中与地方产业战略结合,和业务方需要做出充分紧密的融合,特别是在课程设计方面和教学内容方面要做出融合。

在落实中要根据连锁经营企业管理的理念,设计相关的教学大纲,在企业和产业链发展的充分研判下,设计出和地区实体产业、行业和领域发展趋势相关的模式,对教学设计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实践,进而保证连锁企业经营管理和地区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上,也需要根据要求来做出改革,提升理论知识讲解能力的同时,要加大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使得实践和理论知识掌握能够得到相互辅助作用。以理论来引导实践,以实践来反馈理论。此外,在产业基地的建设过程中,也不能光打口号,应当由地区政府带领,社会各界参与和学校配合,打造出符合人才培养体系要求的实训基地,使得产业链的发展能够真正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相契合。此外,还需在专业配套评价体系的辅助之下,做出定期评价,不断地改善模式,解决相关的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校企合作企业管理理念引入

除了上文所提到的两类模式之外,还应当做好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的推进是工学融合理念的落实,也是产教融合理念的落地。在实际业务推进中,首先,社会舆论和国家政策应当予以大力的支持。校企合作需要得到学校、社会、学生个人方的大力支持,所以在社会舆论和国家政策方面,应当予以大力的推广,无论是地区政府还是社会相关企业以及学校本身,在实际的招生、培养、工作等各个环节,都加大宣传力度,使得各个主体方都能够认识到这项业务推广的重要性,进而乐意自主参与其中。

其次,应当不断探索改善传统合作方式。学校和企业应当达成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长久合作机制,对于校企合作的真正落实很有帮助。对于学生只有在充分保障自身利益的基础之上,才乐意于参加到活动中来,所以打造长久的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在实际过程中,学生积极参加各项业务,给企业带来实在的效益,不仅使企业受益,学校也可以获得正向收益,进而给地区经济发展带来实际的帮助。

再次,企业充分尊重学校的运转规律,建立起富有弹性的合作机制。学校也应当多去尝试新的模式,和外在的表现方式,建立起积极的、符合社会发展的体系。在传统校企合作过程中,有可能会因为企业的不当要求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毕业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新时代应当结合校企合作新理念的落实,来构建弹性机制,使得各方都能够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转。除此之外,学校也应当结合探索来找到符合自己实际需求的企业,开展相关的合作,而不是为了合作而合作,只有把自己的学生的个人需求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在合作中予以满足落实,才可以使得价值得到发挥。

4.实际案例研究——以G地区发展为例

结合上文笔者的实际研究来看,在G地区连锁经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人才培养理念的革新,整体上的发展获得了极速的提升。该地区和其他地区相似,在连锁经营管理的人才需求量上十分旺盛,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了在很多企业、特别是在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连锁零售、连锁餐饮、连锁住宿业等方面,有大量的人才缺口,所以地方政府结合着管理人才的培养,在高职院校设计了专门的方向和计划,进而辅助引导高职院校向改革方向转换,做出人才培养体系的革新。在此基础之上,高职院校打造了一整套符合地区经济发展和自身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体系,解决了专业人才缺口的同时,给地区的经济发展新模式贡献的力量。

在实际的推广过程中,该地区首先探索了现代学徒制,改善了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在该地区的高职院校得到了试点和全面的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实际的推进过程中,学校和企业作为双主体,签订三方合同,共同担负起人才培养的任务。这就使得企业的需求得到真正地落实,学校方面也可以降低一定的压力。此外在教师安排上,也采取双带头人制度,由学校派专业老师讲解理论知识,由企业派实践人员来提升实践能力,在这样的辅助之下,学生的个人素质成长极快,也能够在企业和社会要求的轨道上进步。其次,在工学融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创新了教学体系,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重视实践教学,结合着各类活动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践业务的推进过程中,得到真正的发展和提高。这就是该地区获得实际发展的原因所在,也是其他地区需要向其学习所在。

五、结语

新时代随着社会进步和各地区连锁企业的发展,在经营管理中人才培养理念同样需要革新,进而使其契合社会的发展要求,引入新理念和新模式,需要充分考虑地域实际的情况,在政策的引领之下做好改革,使得整体的效率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易飚,胡清.企业学院“订单式”人才培养刍探——以苏州市职业大学为例[J].科技与创新,2020(16):29-30+32.

[2]刘赢.“产教融合”视域下为适应晋江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职业人才培养创新研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7):177-179.

[3]祝红.财务共享模式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4):20-22.

[4]郑秀田.企业导师制模式在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探析[J].电子商务,2020(08):77-78.

[5]乔立志.浅谈技工院校焊接专业人才培养如何适应现代焊接企业的需要[J].科技视界,2020(23):105-106.

作者简介:官圆媛(1990.06- ),女,汉族,重庆北碚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家电连锁企业财务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开放的互联网环境给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管理带来诸多便利,但也使得部分财务人员过度相信互联网环境,忽视财务信息的安全性,甚至刻意回避互联网环境,忽视财务管理工作的连贯性。而合理利用互联网资源,加强财务信息的安全管理与防护;合理优化互联网资源,强调财务管理工作的延续性特点,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互联网环境 财务管理 信息安全

互联网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最显著的作用是促使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为企业进行重大战略决策提供了及时和准确的信息。然而面对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企业并未做好相应的准备,阻碍了财务管理工作和互联网技术的充分融合。总结其中的现象并分析原因,对于进一步做好互联网环境下的财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拓展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特别是各种类型的多媒体应用终端的出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执行能力相较之前有了质的飞跃。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互联网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仍然不容小觑。

(一)过度相信互联网环境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式的空间,在互联网环境中,财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这绝对不能够成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完全依赖互联网环境的借口。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严谨的财务制度及其严格的执行,始终是做好企业财务管理的先决条件。企业财务人员盲目依赖互联网环境,将带有重要企业财务信息的计算机终端盲目驳接在互联网公开环境中,甚至有些人员为了自己一时的便利,擅自关闭安全管理软件,让企业财务信息长期处于没有任何安全防护的环境中,给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忽视财务信息的安全性

除此之外,专用的计算机终端设备在没有进行硬件防护的情况下,随意加挂固态信息存储设备的情况也极为常见。这些固态信息存储设备一旦被感染病毒程序、被盗取或者篡改了企业的财务信息与数据,则给企业造成的显性与隐性风险将是极为严重的。更为严重的是,这些信息一旦被不法之徒或者是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造成的损失绝非单纯能用金钱来衡量,情况严重的话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公安部在2017年下半年破获的某公司财务管理信息泄密案件就是极为典型的一个案例。该案例中嫌疑人长期与盗卖个人信息的犯罪团伙合作,将从公司盗取的个人信息、企业财务信息等关键性动态与静态数据进行交流,并经过各种方式在互联网上贩卖,给企业以及消费者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失。

(三)刻意回避互联网环境,忽视财务管理工作的连贯性

从诞生到成长,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成长壮大是每个企业孜孜以求的目标。企业要想实现周期性扩张,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启动财务分析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措施。互联网环境的出现方便了企业原始信息的采集与处理,这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原本是优势。但是有一部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出于各种不同的目的,人为地刻意回避互联网环境提供的这种便利性。这种忽视财务管理工作连贯性的行为,不仅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缺乏科学规划与管理,而且还极易导致企业在无序的环境下盲目实现规模扩张。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资金链一旦出现较高的风险,企业将有极大的可能陷入无法逆转的经营困局。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按照惯性思维方式的理解来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依托互联网这个能够囊括海量信息的宝库,其发展和优化势头是极为明显的。但是之所以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仍然会出现上述诸多的问题,不能简单的将其归纳到某一种因素的缺失上去。

人为因素的干扰能够对互联网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造成多大的影响,或许只有企业结合自己的实际经营情况进行分析之后才能总结和归纳出来。但是对于那些存有侥幸心理的企业经营与决策者来说,弱化财务管理安全工作绝非是他们不重视财务工作,恰恰是他们为了实现某种私利的目的,去借用成体系的财务管理模式来套用非常规化的财务管理方式。通俗点来说,恶意的逃税、避税都是从这种非正常管理模式中衍生出来的。从主观认知上来讲,经营企业,对财税合规风险的敬畏之心是一定要有的,而摒弃掉侥幸的心理则是未来的主流趋势。极少数企业的决策者认为国内的税制非常不合理,公司前期都还没开始盈利就要根据销售额缴税,严重影响现金流,因此就采用一些所谓的“土办法”或者是“捷径”来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而一旦这种违规的行为不断地延续下去,当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或者是企业的决策层已经习惯了这种所谓的企业财务管理方式之后,不仅会给企业正常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极为严峻的风险,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法律风险,一旦东窗事发,企业就会陷入到了无法自拔的泥潭之中。享誉全球的雷曼公司作为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其间所汇聚的财务管理精英甚至是顶尖级人物不能说不多,但是恰恰就是因为自身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忽视一些法律风险,最终导致其公司不得不破产清算黯然退出。其破产所造成的连锁性反应,给资本市场所带来的影响直到数年之后还未能完全消弭。

三、互联网环境下优化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互联网的高速扩张给企业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合理利用互联网资源已经成为现代化企业管理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行为选择。面对企业财务管理中所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只要能够客观认识、理性面对,完全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变压力为动力。

(一)合理利用互联网资源,加强财务信息的安全管理与防护

古人云:“祸患常积于忽微”。如果将青蛙放在很烫的热水里,青蛙会马上感受到高温并跳出来。但要是将青蛙放在冷水里慢慢加温,它就不会有太激烈的反应。水温逐渐升高,等到青蛙意识到危险的时候,它已没有力气跳出去了。企业财务信息的日常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常抓不懈,更需要长期保持和秉承高压态势。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体现出其严谨性特点。一方面,对于所有处于广域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财务管理计算机终端,都必须采取软防护和硬防护并行的措施。软防护中的管理软件权限体系必须按照不同的等级来约束和限定,权限可细化到每个模块、栏目、功能、按钮甚至最小单元;所有查看、修改、删除、共享、复制、导出、打印、设置等操作范围受权限严格控制。灵活的权限控制体系,可有效防止数据泄漏或信息被篡改;另一方面,对于所有处于局域网环境中的企业财务管理计算机终端,要以定期安防巡检的方式来确保其正常使用。

(二)合理优化互联网资源,强调财务管理工作的延续性特点

企业要想实现战略性投资扩张,要想在商业竞争中占据一定的有利地位,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就必须做好财务管理工作,而借助互联网资源与环境,显然能够最大化的提升这一效率。互联网出现之前,无论是财务管理使用的各个子系统,还是销售,采购,生产等部门使用的系统,都是自成体系,相互之间没有联系,或者数据的集成度不高,形成多个信息孤岛。这种条件下财务仅仅成为事后核算系统,不能实时监督企业的财务和运营状况,不能实时分析公司预算的执行情况。互联网的介入,使得财务管理端能够生成一套集成系统,所有的数据只需由业务发生部门输入后,相关人员即可在系统中看到相应信息。如仓库人员将所有的出库、入库资料输入电脑,通过事前的配置,系统将自动产生会计凭证,财务的信息自动更新。因此不论是库存管理,还是生产成本的核算,都可以做到针对每一种材料和产品进行核算。这样就可以将企业财务管理核算到最细小的单元,又不至于增加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全面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能力。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来说,一方面开放式的互联网环境的确能够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信息与资源支持,另一方面开放式的互联网环境又存在着诸多的潜在风险。作为专职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秉承严谨务实的态度来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而且还要依托互联网环境,做好互联网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參考文献:

[1]杨嘉琪.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及创新研究[J].纳税,2018(12).

[2]孙心驰.基于ERP系统和“互联网+”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分析[J].知识经济,2018(2).

[3]王利平.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J].财会学习,2018(1).

[4]马雪荷,杨红基.基于财务战略矩阵理论的企业财务战略研究[J].2018(11).

[5]王凤文,赵树梅.新常态下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路径[J].2017(20).

[6]赵学海,石晓钰.输配电价改革与电网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J].2017(35).

家电连锁企业财务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互联网 +”的大背景下,电商冲击下的连锁零售企业正在进入密集创新与快速扩张的新阶段。电子商务是以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等作为交易手段进行实现的。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传统行业的转型与升级,还能够拉动我国经济的消费水平的提升。随着电子商务的冲击,不少连锁零售企业开始陷入了困境,需要在“井喷式”增长的基础上,分析连锁零售业实体店所面临的发展困境。因此,这个时候就需要在电商的冲击下,适应新的发展环境,提升数据分析能力与应用能力。并在潜移默化的进程中,创新多元化的连锁零售模式,集思广益,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性发展。

[关键词] 电商冲击下;连锁零售;对应策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01. 068

1 电子商务的竞争优势与发展状况

1.1 电子商务的竞争优势

新常态的背景下,电子商务是以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为交易手段,实现商务性活动。电子商务主要是在开放式的网络环境当中,将网上购物,网络交易,电子支付等作为有效手段进行构建的。换句话说,电子商务不仅包含了买卖双方,还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电子商务平台,商品、物流运输活动等基本要素。电商冲击下的连锁零售企业与传统条件下的连锁零售企业相比较,展现了经营成本低,市场范围较为广泛、商品种类较为丰富的特征[1]。实现了本质意义上的广告宣传,电子支付,交易管理等多项功能的实施。从经营的角度进行分析,传统零售存在着房租、人工、水电成本较高的特征。那么电子商务却节省了传统连锁零售企业理念下的中间环节。从销售的角度进行分析,电子商务不仅覆盖率较高,而且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需求,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准确地了解了客户的消费心理需求,并针对自身的经营方式进行调整。不仅如此,电子商务企业还可以拥有实体店无可比相比的客户信息量。例如:沃尔玛连锁零售企业所提供给的商品也只不过十几万种,但是电子商务却突破了传统连锁零售企业的各种因素闲置,为客户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空间,为消费者提供了多元化与多样化的需求模式。

1.2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

电子商务是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三金工程”。进入21世纪之后,电子商务就进入了高速的发展阶段。例如: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等都是在这个时间段内成长起来的。随着电子商务的膨胀和时间的推移,电子信息、电子技术、电子交易等服务企业,不断呈现到了大家的视野当中。例如:阿里巴巴、京东、腾讯等电商巨头,都已经在大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智能化分析,并进一步针对性地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有了手机购物,支付宝钱包,微信钱包等网络技术的开发[2]。

2 电商冲击下连锁零售实体企业发展需要优化的地方

2.1 连锁零售业实体企业销售规模不断下滑

连锁零售业的出现,无形当中,实现了新的销售模式与规模的创新。例如:连锁性超市、连锁性专卖店、连锁性购物中心等都属于连锁性零售行业的范畴。随着电子商务“爆炸式”的增长,在潜移默化中就为连锁零售业实体企业降低了销售额,还有不少连锁零售业实体企业纷纷加入了“关店潮”。例如:2012年底的时候家乐福就关闭了六家店面。还有很多实例,数不胜数,这些都充分展现了实体连锁零售行业的发展困境已经出现。这个时候就需要实现有效的转型,来改变连锁零售业实体企业销售规模不断下滑的局面[3]。

2.2 连锁零售业实体企业经营模式需要优化

新常态的背景下,传统理念下连锁零售业实体企业所推行的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求。那么,在电商冲击下的连锁零售业实体企业经营模式就开始略显落后,竞争形式也展现了单一的境界。还有部分连锁零售业实体企业经营模式是“重销售,轻服务”。甚至还有的把“关注 + 了解 + 购买”作为销售理念,进行销售活动[4]。这样不仅不能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而且长时间状态下的不主动与消费者进行交流,就难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此种情况下,若长久下去,就会严重影响连锁零售业实体企业经营模式的有效延伸。

2.3 连锁零售业实体企业的产业链遭到冲击

连锁零售业实体企业的产业在商品流通的过程中,展现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个時候,就需要针对实际情况,构建合作共同体。但是在传统的理念上,连锁性零售业实体企业仅仅就担负了销售商品的主要任务,而且这样就显得销售渠道过于单一。因此,这个时候,不少企业就开始加入了零售业的电商范畴,还有不少代理商,直接在天猫与淘宝平台上展开销售业务,这样不仅压缩了实体零售企业利润空间,而且也提升了实体零售企业的竞争力。

3 电商冲击下的连锁零售企业应对策略探讨

3.1 积极发展线上业务

新常态的背景下,电商冲击下的连锁零售企业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根据自身的竞争优势,不断地创新经营理念与销售模式。不仅如此,还需要在电商的冲击下,优化自身结构,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从目前的形势上看,不仅需要巩固原有的销售基础,还需要在创新模式上,不断扩大经营与销售的范围。例如:大润发的飞牛网,也就是B2C 电子商务网站已经在很多地区开始实行并加快商品配送[5]。例如:苏宁电器也在电商冲击下,展现了“苏宁云商”的进步理念,构建了苏宁店商加上苏宁电商加上零售服务商的销售模式。这些连锁零售企业的发展,不仅实现了商业模式的有效创新,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网络销售的有效整合,并在现实的生活体制上,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实现以实体零售为主导的线上线下有效融合,构建“百货店 + 线上”模式,“超市 + 线上”模式,“购物中心 + 线上”模式,“专业店 + 线上”模式等[6]。

3.2 优化商业经营模式

从本质上看,电商冲击下的连锁零售企业只有在尊重消费者的基础上,不断洞察消费者的心理与消费方向,这样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从目前的形势上看,连锁零售企业要学会转变经营理念,并在消费者诉求的基础上,展现一场颠覆性的技术革命。因此,连锁零售企业就应该在大数据的分析下,探究客户的商品消费、消费心理、消费习惯等主要内容。例如:连锁零售企业在大数据构建的过程中,可以使用 B I进行数据挖掘,接着再配合POS进行数据关联性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构建对应的销售方式与销售策略[7]。换句话说,电商冲击下的连锁零售企业应该以“现货供应”“体验式营销”等主要内容作为出发点,树立对应的品牌效应,增强消费者的服务理念。

3.3 加盟现有电商企业

新常态的背景下,电商冲击下的连锁零售企业不仅需要创新商业模式,还需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营销方式,实现线上与线下的双重拓展。不仅如此,电商冲击下的连锁零售企业还可以与天猫、淘宝、美团等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合作。积极构建电商企业配送中心,降低开发业务成本,增长新的利润点,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性能力,在与时俱进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平衡点。

3.4 优化经营管理环节

新常态的背景下,电商冲击下的连锁零售企业在管理模式上也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创新体制。接着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实现各个环节的经营管理模式,展现无缝接的体感模式。例如:电商冲击下的连锁零售企业在支付模式上可以进行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等主要内容。这样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心理状态,同时也可以利用微信,构建属于自身微信公众号,推进商品的品牌性构建,提高忠诚度。

3.5 贴近百姓生活,发展便利店

新常态的背景下,电商冲击下的连锁零售企业,在进入寒冬之后,就可以提供贴近百姓生活的便利店。例如:上海联合会就在差别化竞争的过程中,发展便利店,贴近消费者的消费形态,并在此作用下,调整商品的结构,增加服务价值。从目前的形势上看,不少地区已经在便利店有效诞生的前后,实现了有效的延伸与拓展。与此同时,还有不少连锁零售企业开始从服务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更多的车位,提供更加安全与优化的考量。

4 电商冲击下的连锁零售企业应实例分析

其中,百联和阿里巴巴合作的案例中,百联包含连锁超市、购物商场等多种零售模式。从目前的形势上看,拥有近6 000 家经营网点,并在2015年的时候,探究实体店铺 O2O 的升级与改造[8]。在2016年的时候,发布“i 百联”全渠道电商平台,实现了线上线下业务的共同打造,满足了即时性的零售服务和体验。重构“人、货、场”等传统商业要素,并更好地为消费者和商户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整合资源以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创新零售盈利模式,优化价值链网络体系,最终创新更多的企业价值。

5 总 结

“互联网 +”的社会经济发展潮流中,电商活动的主要应用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这个时候,不仅需要加强对传统零售业的市场适应性,还需要在此基础上,通过经营策略塑造稳定品牌价值,加强连锁零售企业的产品与服务质量控制,积极创新经营模式和销售模式,并在潜移默化的竞争中,不断与时俱进,促进连锁零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何源.連锁零售行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搭建[J].山西农经,2018(6):100-101.

[2]赵趁.供应链视角下连锁零售企业经营发展模式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7(4):41-42.

[3]李华方,杨凡.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连锁零售店面竞争力研究[J].时代经贸旬刊,2016,4(12):16.

[4]王暖.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管理优化与控制模式分析[J].全国:理论研究,2016(15):29-30.

[5]叶俊,谭玉林.连锁零售公司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J]. 财会通讯. 2016(35):167.

[6]周慧.专业IT连锁零售做大的理由[J].中国市场,2015(39):60-61.

[7]鲍跃忠.中小连锁零售如何管好你的企业 企业管理的九大系统[J].时代经贸,2017(2):22-27.

[8]陆娴.连锁零售行业基层员工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15):166.

家电连锁企业财务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 连锁经营这种经营方式自诞生之日起,其发展就呈现繁荣发展的局面。在辩证看待连锁拥有的诸如价格、品牌等方面的营销优势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连锁经营也具有的一定的营销缺陷。本文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分析了连锁经营中所存在的灵活性降低、营销风险增加、营销管理控制问题增多、营销管理有效性降低等四个方面的劣势,以期对连锁经营的发展有所启迪。

[关键词] 连锁经营营销优势营销缺陷启迪

连锁经营最早产生于1859年的美国,已有100多年历史,20世纪60年代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广泛发展,逐步普及,尤其是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和应用电子技术发展后,连锁经营在欧美等国家进入空前繁荣阶段。这反映了连锁经营所拥有的在诸如价格、品牌、渠道等方面极大的营销优势,但同时连锁经营也存在着诸如灵活性降低、营销风险加大等的缺陷。因此,在研究和应用中了解这些缺陷,有利我们主动规避这些缺陷。

一、营销活动灵活性降低

随着连锁经营企业规模增大,企业营销活动面对现实的灵活性会降低,就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五个方面:(1)市场会变,人们的生活、消费习惯也会发生改变,而大型连锁经营的企业适应市场变化往往需要有较长的时间,有一个较长调整期,会丧失一些营销机会。(2)营销功能的专门化,也会使营销组织在一定程度脱离直接生产和面对消费者的机会,尤其是上层营销人员,因而易造成营销策划脱离市场的弊端,甚至产生官僚主义的习气和引起组织活动的僵硬、滋生形式主义。(3)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需要重新规定发展方向和进行营销战略规划,庞大的企业和众多职业经理的惯性思维会阻碍企业家的进取意识,造成变革摩擦力,丧失连锁经营改革创新和继续发展的动力。(4)连锁企业在经营中强调提供统一产品和标准化的服务,过分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使各连锁门店不能随意改变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在一些小的市场范围内可能不能有效满足消费者需求,导致的产品和服务适应性缺失。(5)实际经营中受到总部严格约束,可能导致各连锁门店销售活动的自主灵活性缺乏。

二、营销风险增加

连锁经营在一定程度化解营销风险同时,在一些方面却可能增加营销风险,就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1)总部决策失误,会为各分店造成巨大损失。集中统一的营销管理是连锁经营的营销优势,可以使专家管理才能放大,但同时也增加了营销风险,总部的决策会在众多的连锁分店执行,一旦决策失误也会使得“专家失误”放大,为整个企业带来巨大损失。(2)个别门店营销失误,会对整个连锁带来不利影响。连锁经营中存在“多米诺骨牌”效应,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个别门店服务水平降低会影响整个连锁企业的声誉,当个别门店出现营销失误事件时,对整个企业的打击可能是致命的。例如,1999年发生在比利时的二恶英污染事件时,法国、荷兰、卢森堡、比利时四国全面禁止可口可乐产品,连“雪碧”和“芬达”也不能幸免,一时间全世界的消费者都人心惶惶,生产商惊慌失措,利益遭受重大损失。(3)营销投资的成本加大,导致营销投资回收风险加大。连锁经营企业在营销中,往往会投入巨大的人力、资金,其营销投资是否能回收存在一定风险,这种投资越大,风险也就越大。

三、营销管理的控制问题增多

营销管理中的控制问题增多,可从两方面来看:

首先,内部控制问题的增多。连锁经营的企业存在诸多的分店,各分店在经营中存在的各自利益可能与总部利益冲突,在经营中可能存在“违纪”行为,加大了总部营销管理中的控制难度,尤其对于特许经营的加盟店这种冲突更为明显。譬如:各分店为节省成本,不按要求维修或更新形象;各分店没有按连锁公司要求进行经营,将公司的统一标识或名字用于不被允许的事情或地方;不按期缴纳费用等。这些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会加大控制成本和增大交易成本,还可能导致合作关系破裂,进一步引起管理成本和交易费用的上升。

其次,企業外部控制问题增多。譬如,随着加盟分店的增多,其管理技术、生产工艺等商业秘密被广泛使用,导致管理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被侵害的风险较大,同时也带来了保护手续繁琐,增大了营销成本。其中,品牌等管理知识产权被“免费”使用的可能性大为增加,在一个大范围的市场内,连锁总部可能不能有效监控这些知识产权被侵犯。同时,连锁加盟店的增加,其知识产权和营销技术的推广,可能制造未来的竞争对手,当一些加盟店在退出之后,对本企业的核心经营、管理方式、内容有着足够的了解,易于成为未来难以对付的竞争对手。

四、营销管理有效性降低

随着连锁单店数量的增加,企业管理组织体系中纵向的组织层次和横向的管理幅度会增加,根据现代管理理论,这都会造成营销管理中的有效性降低。纵向管理层次增多,一方面影响信息在高层与基层之间的传递速度,拉大了领导层与实施层的行政距离,给上下层级之间的沟通带来不便,不仅造成程序复杂、手续繁多、公文履行、官僚主义丛生的问题,也带来信息的失真失落率增大。实践表明,管理层次每多出一级,信息的失真失落率就会增加一倍;另一方面,也使高层营销管理人员远离一线员工,降低彼此的适应性,使得上层管理人员发出指令的难度增加,不易准确指挥控制基层。横向管理幅度的增多同样也会造成管理效率的降低,每一个管理者或管理部门有效管理的对象为3~5个,其有效性会随着管理对象增多而减少。因此,任何主管人员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监督的下属数量总是有限的,随着管理幅度的加大,必然会造成指导的监督不力,使组织陷入失控的状态;而管理幅度过小,又会造成主管人员配备增多,管理效率低下。所以,保持合理、有效的管理幅度是连锁经营营销管理所必须要求的。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梅清豪译:营销管理.第12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王吉方:连锁经营管理教程[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美)丹尼尔·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迈克尔·波特陈小锐译: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5]熊联勇:连锁经营的营销优势及在我国的实践[D].四川师范大学,2006(6)

[6]刘培松:我国连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J].财贸经济,2003(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搭建高校德育管理体系论文范文下一篇:我国医院健康档案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