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舞蹈艺术论文范文

2023-10-24

普通高校舞蹈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艺术实践是高校舞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课堂以外的扩展,艺术实践可以提升高等学校舞蹈教学的课堂教学水平与创作水平,以及教学的创新、发展能力。促进学生把课堂舞蹈知识巧妙地运用到艺术实践活动中,切实提升学生的艺术思维与实践能力。本文通过对艺术实践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现状展开了论述,从而深入探究了其对高校舞蹈教学的影响。希望由此引起广大相关部门对高校舞蹈教学中艺术实践活动更深的探析与研究。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学;艺术实践;研究;影响;现状

一、对艺术实践实际情况进行探讨

由于教育改革发展迅速,中国高校舞蹈教育水平也得到提高,随着艺术实践水平的持续变化,高校舞蹈教学水平也得以提升。艺术实践是学生对所学舞蹈知识与技能艺术实践进行巩固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可以指导学生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舞蹈技能,从而表达出舞蹈的含义及情感。让艺术得以发展艺术实践是必经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对舞蹈表演的结果实行解析、总结,得以不断提高和进步。

(一)纳入必修课程

很多高等院校已经把艺术实践设为必修课程,并且设置了专门的教学学分,将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归入档案,并且以此做依据给予相对的学分,归档到学生档案,如此,较强制性的要求学生仅仅参与艺术实践,提升学生的舞蹈素养以及教学质量,高校舞蹈教学通常把艺术是实践划分为校内实践以及校外实践,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场所,培训出多元化的舞蹈人员。校内的艺术实践有:日常上课中的排练、节日的文艺汇演,组织学生参与讲座、观摩大小型舞蹈演出。另外,高校还会联系校外的社区、部队、事业单位等演出,使学生懂得配以适宜的情感在不同的表演场所创新出适合现场的舞蹈,不仅鼓舞学生全面发展舞蹈艺术,还能发现学生不同的特长,培育出适宜不同市场的多样舞蹈人才。

(二)充足的实践设备

目前,许多高校的舞蹈教学师资力量雄厚,舞蹈教师都具备有不错的专业水平,此外,学校还从校外聘请许多有舞蹈教学经验的老师以及助教,确保学生能够学习更多的专业技能,使学生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并且,高校逐步提升教学的硬件设备,对学生开放设施完善的舞蹈练功房、服装间、演示厅,创造更好的环境,让学生通过艺术实践提高自我的专业修养及实践创新思维,并不断牢固基础技能,以满足社会需要。

(三)规范化实践制度

高校舞蹈教学中艺术实践是不可分割的重要环节,学生成绩可以直接体现,艺术实踐也是锻炼学生舞蹈能力及考核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程度的有效途径之一。高校舞蹈教学为了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艺术实践之中,各大高校舞蹈专业给学生创建了艺术实践的条件,极力展开校内外的实践活动,鼓舞学生全面发扬舞蹈艺术,为学生创建“必实践、能实践”良性循环交替的环境,激发学生开全面展舞蹈艺术学习,寻找各类市场对不同舞蹈人才的各种需求,培养多元素的人才。

二、研究艺术实践在高校舞蹈教学的作用

(一)强化教师的舞蹈功底

学生的舞蹈能力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最直接的表现,若想将学生训练成为具备专业技能的舞蹈人员,必需极力保障教学的质量。唯有教学质量达到一定的水准才会增加学生成才的机会,才能够将学生训练为满足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在艺术实践中教师可以实行更适合的教学,让学生更好的掌握重点的知识技能。同时,教师在开展艺术实践的时候需要注意学生彼此的个人差异,不要混为一谈,须要按照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切实保障所有学生的能力都能得以提升。并且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也可以激发教师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不仅仅要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还需增强自身的舞蹈功底及能力,如此才能训练出满足社会所需的人才。

(二)延伸传统课堂教学

艺术实践使高校舞蹈教学的传统课堂得以延伸。高校舞蹈教学中,如果只是简单的实行书面技能教授,不能使学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没有实际作用的,故需要不断完善教学课堂,提升对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重视度。专业的舞蹈高校生应该主动参与艺术实践,活跃于各类舞蹈比赛中,增强对自我的训练,增添舞蹈经历,充分展示自我,与此同时,看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不断改正。此外,参与艺术实践,有利于提升学生对舞蹈知识技能的了解,高校学生还能学到传统教学课堂上没有涉及到地方,属于教学课堂的延伸。

(三)

艺术实践有利于学生认识与探究舞蹈创作与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以及技术应用能力,对科研立题以及评价方式有促进作用。除此之外,艺术实践也有助于提升编导及舞蹈相关专业的就业率,契合高校舞蹈教学培养目的的要求。所以,强化艺术实践活动是高校舞蹈教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沿着此条道路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使得高校舞蹈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三、结语

结合上诉,高校想要做好舞蹈教学,必须立足于基础理论,全力培养学生艺术实践的能力,提升学生灵用舞蹈的能力,促进学生在是实践中积累经验。把实践活动与基础理论知识技能巧妙结合,有助于学生提升舞蹈的专业技术,养成学生的艺术想象能力,有利于学生在艺术舞蹈中展示自我,促进学生发展成社会需要型综合人才。

参考文献

[1]乌兰其格.艺术实践对高校舞蹈教学的影响.[J].黄河之声.2015.

[2]王妙甜.探析艺术实践对高等师范学校舞蹈教学的影响.[J].文理导航(下旬).2014.

[3]何云.艺术实践对高校舞蹈教学的影响.[J].大舞台.2013.

[4]杨春雪.艺术实践在高校舞蹈教学实际运作中的影响.北方音乐.2015.

普通高校舞蹈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现如今,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随之对群众舞蹈艺术创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主要对云南红河州群众舞蹈艺术创作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创作舞蹈的途径,并阐述了创作者应当具备的能力,以便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群众舞蹈;艺术创作;创作途径;创作者能力

引言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转变。群众舞蹈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思想观念转变的同时,对群众舞蹈创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的创作舞蹈途径,相信能为需要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群众舞蹈艺术创作的途径

近年来,在全面发展经济的同时,云南红河州围绕文化建设目标,按照制定的总体规划,不断加强对文化设施的完善,使群众文化服务范围不断加大。要创造出优秀的群众舞蹈作品,应当把握正确的群众舞蹈艺术创作途径,同时,舞蹈作品创作者应当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而这些素养依靠坚持不懈的实践积累而成。总的来说,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认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素材

很多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舞蹈创作及其艺术大部分是从生活中诞生而来。舞蹈者应当多观察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事物,慢慢积累来源于生活中的优秀素材,并对这些素材进行整理、分析以及筛选,选择出具有代表性、象征意义的素材,再加上舞蹈创作者亲身去体验感受,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舞蹈作品。怎样的素材才较为适合,这是很关键的。

(二)在进行作品创作时,应当融入优秀的精神品质

艺术作品应当具有时代性特点,若艺术作品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将会逐渐被淡忘,从而失去存在的价值。目前,我国很多民间舞蹈被传承下来,主要是由于这些舞蹈能满足人们的审美标准,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舞蹈自身不断创新才能生存下来。很多经典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舞蹈的表现形式能抓住人们的审美欲望,并在舞蹈内容以及表现形式上进行理想化的创新。现如今,政府提倡民族文化传承,突出文化作品反映的时代主题。民族文化是经历长时间累积下来的文化遗产,饱含着优秀的精神品质,比如敢于开拓、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以及敢于探索等品质。这就要求舞蹈创作者在进行作品创作时,应当在作品中融入这些优秀的精神品质,从而去激发观众,提高国民的文化水平及精神素质。一般来说,优秀的作品能给观众启迪、灵魂升华的感受,在人们享受作品的过程中,能使观众享受到一种精神上的美、对生活及人生产生一种深情的关爱,在一定程度上,能积极发挥文艺作品的教育作用。

(三)多看多学舞蹈动作及综合学习各艺术门类知识

多看多学舞蹈动作。一般来说,舞蹈动作来源于平常练习。只有对舞蹈动作积累到一定程度,在舞蹈创作中,才能有效结合。只有对舞蹈动作深入了解,掌握其变化规律以及运动形式,才能对舞蹈动作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及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对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动作进行分析揣摩,从而了解其运动规律、运动形式及内容。另外,还可以通过编舞者引导舞蹈者进行练习,在长时间的练习过程中,编舞者与舞蹈者会产生很好的协调性,进而对舞蹈动作展开想象,随之舞蹈的动作也会产生。但并不是所有的动作都具有价值,有的动作会逐渐被淘汰,有的会被继续沿用下来。有时虽然具备编舞的材料,但舞蹈形式实际上不存在,为了产生舞蹈形式,应当挑选出能用于作品创造的素材,在作品创作中充分使用这些素材,同时,在进行舞蹈创作时要适当渗透民俗情景。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作品编排时,应当结合演员的实际情况,依据演员现阶段的水平及條件,对舞蹈动作进行科学合理设计。一个优秀的舞蹈创作作品,应当具有凸显作品的主题,存在作品要传递的信息,并不是由多个动作组合而成。充分学习各个艺术门类知识。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核心而建立的综合性艺术,这就要求在进行舞蹈创作时,创作者应当对人体动作充分了解,再结合其他的艺术手段,为舞蹈作品的主题、情节发展以及人物形象刻画起到助推的作用。

二、舞蹈创作者应具备的能力

(一)舞蹈创作者应当具备较好的音乐感

创作者具有很好的音乐感对于舞蹈创作是非常有意义的,音乐感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就是对音乐的理解,创作者不仅要对音乐理论有了解,还应当更加注重对音乐的情感及其形象上的了解。比如说,一个画家和舞蹈家在欣赏同一首歌曲时,两者对音乐理解的侧重点和内容却不同,画家会想到歌曲所折射出来的画面、构图以及布局,各种颜色的对比及色彩明暗度的差别,而舞蹈家通过欣赏歌曲,会依据旋律的起伏情况以及曲子节奏快慢,脑海中会浮现跳动、旋转等动作形象。虽然两者对名曲的分析角度不一样,但都具有很强的音乐感。

(二)要对构图、画面的基本知识进行学习

构图、画面的基本知识对于舞蹈创作非常重要,优秀的舞蹈构图能给观众带来振奋人心的效果,舞蹈在人们脑海中变化多端,舞蹈内容丰富多彩,给人一种激情;而乏味、没有冲劲的舞蹈构图会使观众感到枯燥乏味,舞蹈内容形式,过于简单。比如说,云南红河州某文艺晚会上,随着优美的舞姿及乐曲,在舞台中央绽放,逐渐拉开了晚会的帷幕。在《男儿当自强》歌曲的感化作用下,老人们打起了太极拳,向观众展示了自强不息的优秀精神品质。晚会现场人山人海,舞台前有小朋友模仿着舞蹈动作,很多观众拍下了精彩的画面,晚会赢得了观众的支持及认可。

(三)要对灯光、服装的基本知识进行了解学习

通过对灯光效果及服装设计知识的学习,以便在舞蹈创作中能有效运用。在一部作品表演中,充分运用舞台灯光效果,更加体现出作品的主题风格,制造出浓烈的艺术作品气氛,能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比如作品《再见吧,妈妈》就是充分利用舞台的灯光效果,制造出朦朦胧胧的气氛,在观众面前体现出母子见面如梦如画的感觉,这些灯光效果的运用,主要是基于编导对作品的灯光效果要求。一般来说,服装设计是设计师的工作职责,但是编导应当对服装提出设计要求。通常情况下,设计要求主要包含两个方面:服装设计有利于突出作品主题,观看服装设计的颜色、样式,就能体现作品的题材;服装设计应当突出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另一方面,在对服装进行设计时,应当结合人体艺术效果,通过人体肢体上的展现,体现出作品一定的内容。如果服装设计不够科学合理,达不到作品的实际要求,不仅不能体现作品的内容,还会对预设的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优秀的服装设计能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甚至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比如,某校运动会中展现出来的色彩多变的长裙,在不同时间段内展现出三种不一样的颜色,间接展现出不同的内涵。

(四)在舞蹈编排过程中,充分运用道具和布景装置

在舞蹈创作过程中,充分使用道具和布景,能很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物质性的装置能把编导的构想充分展现在观众眼前,促使编导对舞蹈创作的构想更加具体化。使用的道具和布景可以是各种属性的木质、金属及纺织物等,这些道具和布景也可以是实用的或者不是实用的,道具和布景的形状可大可小,道具和布景的舞蹈作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能彰显出舞蹈创作者与这些物品的接触形式。比如,东北扭秧歌中使用扇子或者是绢花,古典舞中大量使用到剑等,这方面的舞蹈作品有《红绸舞》《扭秧歌》。依据物体的结构、形状以及大小筛选出来的道具或者布景,在意义上与原先物体是不一样的。舞蹈创作的宗旨在于改变这些物体的用途,实现超过物体原型的目标,艺术语言所展现出来的行为更具有价值,例如,不再关注于舞蹈者坐在椅子上,而是更加展现出舞蹈者产生疲劳的因素。

(五)编导应当具有充分的想象能力

在舞蹈创作中,融入丰富的想象,能促使舞蹈作品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具有想象力的舞蹈作品更能深入到观众心里,进而打动观众、感染观众。很多文学作品的创作都离不开想象这个元素,精彩的想象就像童话故事里马良的神笔,画在哪里,哪里就会产生美妙的变化。比如节目《黄河之水天上来》,在画面中展现出数条奔腾活跃的巨龙,从侧面显示出了民族的博大胸怀及无穷无尽的力量。上面只是陈述了编舞的主要因素,舞蹈创作并不是多种因素組合而成的混合体,舞蹈创作的初衷就是为了追求行为上的自由,在舞蹈创作过程中必然会面对困难。一个优秀的舞蹈创作作品,应当具有凸显作品的主题,存在作品要传递的信息,并不是由多个动作组合而成。为了能做好编导工作,倡导有关工作者应当投入到实践体验中,对舞蹈作品创作来源地深入了解,从而创作出具有灵性、人性化的优秀作品,使创造作品具有保存下来的意义。

三、结论

总的来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为了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及人们审美的要求,群众舞蹈创作应当不断进行创新。因此,为了能创造出优秀的舞蹈作品,创作者应当有效结合群众文化的特点,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通过有效的舞蹈创作途径,不断地进行群众舞蹈创作。

参考文献:

[1]刘凯君.对望过往中的中国古代舞蹈艺术创作[J].艺术评鉴,2019(22):73-74.

[2]谢雯雯.中国民间舞蹈艺术创作的定位刍议[J].昌吉学院学报,2019(2):34-37.

作者简介:白春玉(1982-),女,哈尼族,云南省蒙自市,大学,三级编导,研究方向:民族歌舞。

普通高校舞蹈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数字交互艺术是一种随着数字技术和交互技术发展而出现的新兴艺术形式。由于借用了数字交互、人工智能等新的技术手段、表现媒介及思维模式,数字交互艺术实现了创作者、作品、观众之间的多维互动,打开了传统艺术的封闭疆界,突破了线性叙事固有的表达逻辑,让创作、作品、表现、欣赏等整个艺术活动链条呈现为开放的互动状态,模糊了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界线,给艺术带来无穷的想象空间和无限的审美可能。

【关键词】 数字交互艺术;多维交互;开放性;数字技术

艺术凭借其与生俱来的先锋性、超越性,往往能够很好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走在精神追寻的前沿。艺术的这种先锋性使它总能在第一时间将人类技术进步的最新成果应用到艺术创作中,使艺术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并通过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展开对人类精神世界新的探索与艺术表现。艺术不断地适应变化的环境,在新的时代、新的技术条件下,形成新的形式。[1]数字交互艺术就是艺术家们将数字技术和交互技术引入艺术创作而出现的一种新兴艺术形式。数字交互艺术由艺术家设定框架和原则,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交互技术将交互程序嵌入艺术装置作品中,并通过新奇的外在形式吸引和鼓励观众参与交互,在交互过程中实现参与者与作品、创作者之间的多维交互,完成情感的沟通和交流,实现其审美价值。虽然人工智能和数字交互技术都是数字交互艺术最主要的技术凭借,但是数字交互艺术与通常所说的人工智能艺术并不相同。人工智能艺术更多地指由人工智能作为主体的“身体”所创作的完整的艺术实体;[2]而在数字交互艺术中,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交互技术仅仅作为艺术家创作的辅助技术手段出现,其创作主体仍然是活生生的人。可以说,数字交互艺术是在充分保证和凸显艺术家创作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对数字交互、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最大限度的应用。由于交互理念和交互技术的引入,多维交互性使数字交互艺术从创作到欣赏都呈现出“去中心化”倾向,改变了一直以来艺术家在艺术中的中心主导地位,提高了欣赏者的话语权和参与度,这是对艺术的一次革新。

一、数字交互艺术的多维交互性

交互艺术不是近年来才有的新概念。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录像技术、机械技术、装置技术的兴起,艺术家们就已经开始了交互艺术的创作实践,只不过那时的交互艺术还略显粗糙,更多地表现为技术上的尝试和探索。[1]国内情况也大致如此,例如我国较早关注交互艺术的文章《1996交互艺术赏析》[2],文中所谓“交互艺术”是指当时较为先进的互动网页和多媒体光盘,很显然更多地偏重于技术而不是艺术。近年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混合现实、虚拟成像、体感交互、表情识别等数字技术以及其他各类新型传感技术的出现和快速发展,让交互艺术有了更为多样化和便捷的技术选择,不再受限于技术的约束,开始不断深入探索与新兴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融合的可能形式,數字交互艺术应运而生。数字交互技术带来的技术便利,使数字交互艺术能够更加专注于对艺术本身的探求。数字交互艺术通过新型和多样化的数字交互手段,实现了艺术创作者、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多维度的深度交互,让艺术创作过程和艺术作品真正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最终实现与观众更深层次的情感互动和精神交融,这些让数字交互艺术成为“有意味的形式”。

当然,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并不是交互艺术所独有的,只是交互艺术将交互性作为其立身之本。其实,艺术欣赏本身就包含交流的程序,列夫 · 托尔斯泰认为艺术是“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能被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3]。艺术家将个人心志与情感寄托于所创作的艺术作品,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从中感悟艺术家的良苦用心,并获得情感反馈,这本身也有沟通交互的意味,只不过是一种没有回馈机制的单向、断裂的交流罢了。所以有研究者认为,“任何艺术都包含了一定的交互性,非交互艺术仅仅代表了低水平或零水平的交互”[4]。传统艺术其实也是有交互性和交互逻辑的,只是其交互性很低,不足以影响和改变艺术活动的固有形式。总体来说,在传统艺术中,从艺术家到艺术作品再到欣赏者,是一条单向的线性逻辑(图1),艺术作品一旦完成,就与艺术家脱离关系而成为独立的存在,并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组合状态下接受欣赏者的审美欣赏。这里的交互主要呈单向线性走向,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将情感和时间、空间元素信息最终交给欣赏者,仿佛水之归下一般,欣赏者成为整个艺术审美活动的终点。在这样一种单向的线性艺术审美框架内,欣赏者的情感体验与审美活动往往游离于艺术作品场域之外。因为别人很难知道欣赏者从该艺术作品中是否获得或者获得何种以及多少情感和精神体验,甚至很多时候可能连欣赏者自己都不知道是否读懂了艺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传统艺术低水平的交互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拒绝了部分欣赏者期望获得情感交互的诉求,却很好地保留了艺术的蕴藉含蓄和值得涵泳的特质,留存了让人内省和沉思的精神空间。数字交互艺术显然并不满足于这种低水平或零水平的交互,它似乎并不在意艺术的含蓄和蕴藉,也不着意于给予观众沉思的精神空间的营造,而是力图追寻多方位的开放和多维度的交互,构筑更广泛意义上的情感交互空间,达到与欣赏者更大限度的情感交融。

数字交互艺术借助当代先进多样的数字交互技术,改变了艺术固有的生成和表现范式,让原先封闭的艺术表达逻辑变得开放,使交互在艺术生成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双向甚至多向展开。这种交互性,首先体现在艺术生产过程中,也就是把欣赏者的参与视为艺术生产环节,让欣赏者真正参与其中,通过欣赏者的参与完成数字交互艺术作品的最终呈现。在这个过程中,欣赏者成为数字交互艺术创作者的同路人或协作者,他们共同创作了一件交互艺术作品,这件作品中既包含艺术家的情感元素,也被倾注了欣赏者的愿望诉求。既然欣赏者参与了作品的创作,那么在该作品的生成过程中,欣赏者便自然而然地完成了与数字交互艺术场景中艺术家、艺术装置以及自己内在情感的互动。其次,数字交互艺术的交互性还体现在作品呈现上,也就是把欣赏者参与的整个交互过程看成是艺术作品本身,而不再专注于最终静态成果的呈现,这有点行为艺术的感觉。当不同的欣赏者参与到数字交互艺术中时,一种以交互场景聚拢各种审美意义的生产环节和要素的“场景化”生产就生成了[1],欣赏者在此过程中完成与数字交互艺术所提供和展示的多种元素以及时空框架的交互融合,这种开放互动的“场景化”艺术生产本身,就已构成独立完整的艺术呈现,成为一件数字交互艺术作品,至于交互最终呈现的物质实体如何,已经不再重要。因为在交互过程中,艺术家的情感意愿已得到表达,作品的意义已得到生成和传达,艺术传情达意的使命已经完成,欣赏者的情绪也已得到宣泄。数字交互艺术的一个艺术周期至此完成,并等待即将开启的下一个周期。

数字交互艺术实现了艺术家、艺术作品、欣赏者、时间、空间之间以及欣赏者与自己内心、欣赏者与欣赏者之间的广泛多维交互(图2)。数字交互艺术的这种交互,不仅是创作者通过数字交互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沟通,还是观众间人际交互、艺术家间远程协作的桥梁。[2]同时,时空元素也成为数字交互艺术的交互媒介。通过开放艺术生产的多个环节,让欣赏者真正参与作品呈现,成为数字交互艺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元素。在數字交互艺术中,交互的主体是艺术家和欣赏者。因此,数字交互艺术希望借助交互手段,通过艺术化的形式,实现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欣赏者与欣赏者之间以及欣赏者与自己内心情感的交互。数字交互艺术中的物理实体乃至时空元素等,都只是为实现交互而采用的媒介手段,它们本身并不是交互的对象。因为它们不是情感主体,不具备情感生成和表达的能力,只是作为情感传达的媒介而在场。因此,也有研究者把数字交互艺术称为新媒体或新媒介交互艺术。

二、数字交互艺术的主要形态特征

由于人工智能技术、数字交互技术以及交互逻辑的引入,相较于传统艺术,数字交互艺术呈现出以下主要形态特征:静态艺术活态化、单维艺术多维化、艺术欣赏通感化。

(一)静态艺术活态化

在传统的艺术分类中,绘画、雕塑、建筑等被视为静态艺术,而音乐、舞蹈、影视、戏剧等被视为动态艺术。毫无疑问,动态艺术的表现力要高于静态艺术,因为静态艺术往往只对视觉器官产生艺术效果,只能通过色彩、线条、形状的组合无声地传达其背后的深意,可以说是一种较为沉默、被动的艺术表现形态。处于静态的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显然很难激发欣赏者的交互热情,更不能对欣赏者的欣赏活动作出直接回馈。除了艺术工作者和艺术修养较高的人之外,大多数人在观赏绘画和雕塑的时候,很难真正读懂其中的深意并被其所感染,更多的是游于画外,只能做一个看客。数字交互艺术看到了静态艺术的这种不足,将数字交互技术引入静态艺术中,通过技术方法,让静态艺术动起来、“活”起来、亮起来,摆脱“无言地诉说”模式,实现静态艺术活态化。同样的,平面类艺术也在进行数字交互性变革,艺术家们让平面艺术“立体”起来,不断开掘平面艺术更富想象力的艺术场景。艺术作品要实现交互,首先得让作品本身具有“活”的形态。静态的、平面的艺术形态,并不能对欣赏者的反馈作出反馈,欣赏者很难从中获得情感回应,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直接拒绝了欣赏者的交互请求。数字交互艺术所要做的,就是通过数字技术手段改变静态艺术或平面艺术作品原有的形态,通过作品形态的转变让以往被动的作品欣赏形式转变为主动的艺术参与过程,凸显交互艺术的联结性与互动性[1],进而把静态艺术或平面艺术中的交互环节打通、增强,确保交互具有可能性和可行性。

当前的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3D成像等技术为静态艺术的活态化、平面艺术的立体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例如将数字技术引入绘画这种静态的平面艺术,通过数字化处理,借助三维动画、虚拟成像等技术,让《清明上河图》“活”起来[2]。实现画中景物的活化、动态化、立体化,让人物在画中穿梭游走,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画中场景生动逼真,欣赏者甚至可以与画中人物进行对话,犹如身在画中,这种拟真的身临其境式的欣赏体验是传统绘画艺术所没有的。类似的交互性艺术情景营造,通过搭建情景化沉浸式的体验环境,让欣赏者置身其中,实现了心灵情感的深度交互。

(二)单维艺术多维化

数字交互艺术要实现静态艺术活态化、平面艺术立体化,就必然要变艺术原来的单维形态为多维形态。也就是说,在数字交互艺术中,艺术的类别界限变得异常模糊,各类艺术呈现融合趋势。数字交互艺术作品不再局限于单一艺术类别的表现形态,而是广泛借用和融合各艺术门类的多种表现模式和手法。例如数字交互技术的引入,让绘画不再以平面的、静态的形式呈现,而是融入声光电效果,摆脱了画框、画布和油彩的局限,从由色彩、形状、构图等元素构建的审美对象,变为由光线、声音、动态图像、数字交互技术等多维元素构建的更具张力和吸引力的审美对象,大大扩展了绘画的表现空间和表现力。

数字交互艺术往往糅合多种艺术表现手段,将雕塑、音乐、动画、图像、工艺美术、工业设计、多媒体等多维元素整合在一起,通过数字交互技术将其呈现为全新的艺术样态。例如在2019年上海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中华老字号”展区,一件由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和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共同设计的作品—声生皮影《大圣驾到》,就很好地体现了数字交互艺术的多维表现形态。作品利用“人—机”多感官物联技术,让观众参与演绎皮影版《大圣驾到》,参与者通过鼓声选择皮影戏中的角色,用击鼓的节奏控制皮影人物的打斗招数,实现皮影戏的实时生成。[1]这就是将皮影艺术、表演艺术、音乐、动画、数字技术等进行融合,突破了皮影戏原来的单一表现形态,实现了对皮影戏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维立体活态展示。

(三)艺术欣赏通感化

由于数字交互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多维融合特征,因而它能够调动观众的多感官参与。数字交互艺术通过交互性沉浸式审美场景的搭建,让观众全方位参与其中,促成观众多感官机能的融通,给观众带来多感官沉浸式的审美体验,使观众在欣赏过程中进入联觉通感状态,实现艺术家所希望达到的交互效果—让观众进入深度参与、身心合一、情景交融、物我一体的审美境界,真正领会数字交互艺术作品的审美内涵,完成情感的倾注与交互。在数字交互艺术中,这种通感化主要体现为视觉艺术的听觉化、触觉化,听觉艺术的视觉化、触觉化,有些交互艺术作品还可以通过技术实现欣赏者的嗅觉通感。

人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构建都是建立在感官感知之上,艺术审美也依赖于感官的体认。我们欣赏一幅画时,画中灵动的线条、诗意的构图、精妙的着色等都只能通过视觉为我们所感知;同样的,天籁般的音乐也只能通过听觉才能被我们所欣赏。但这并不意味着艺术形式就只能局限于单一的感官通道。通过艺术化处理,单一的艺术形式也可以调动多感官体验。如舒伯特《鳟鱼》的节奏旋律如游鱼跳跃,仿佛让人看到活泼欢快的鱼群;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野蜂飞舞》的音符似蜜蜂飞舞,让人感觉置身繁花盛开、蜜蜂飞舞的花丛中。艺术的这种通感性在数字交互艺术中体现得更为明显,甚至可以说,通感体验的营造正是数字交互艺术实现深度交互目的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数字交互艺术将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进行多维融合,在作品构思中预留了多感官体验通道,让欣赏者的视听触嗅意等感官都能在其中找到作用的对象,都能被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艺术欣赏中。当多感官共同发挥作用时,感官之间的界限逐渐消融,进入感官融通状态。在感官融通状态下,我们看到精美的绘画会产生如同听到动听乐曲的感觉,听到优美的乐曲也会有如同美妙触感般的体会。数字交互艺术正是通过调动多感官参与其中,实现感官融通,带来沉浸式体验,最终达到全场景、深层次交互的情景交融、主客合一的审美状态。

三、数字交互艺术

对艺术创作及欣赏范式的突破

数字交互艺术对传统艺术活动的突破,并不仅仅在于数字技术的加持,更在于交互理念的引入改变了传统艺术的固有生成范式。数字交互技术只不过是实现艺术交互目的的技术手段,而交互理念才是数字交互艺术最根本的特质。我们正处在尼古拉·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所說的“数字化生存”时代,“数字化生存”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新理念、新观念的冲击,对艺术而言亦是如此。“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艺术表现方式得以更生动和更具参与性的新时代,我们将有机会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来传播和体验丰富的感官信号。”[2]数字化时代的强参与性和强交互性正成为当前数字交互艺术的内在精神和探索方向。数字交互艺术从交互理念出发,借助数字交互技术的支持,消融了各艺术门类的固有界限,并融合了它们原有的不同表现手法,同时也将艺术的创作、欣赏等既有模式和程序打破,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艺术新形式。

(一)是创作者也是观众:数字交互艺术家

在数字交互艺术中,艺术家到底是在创作艺术作品,还是在创作观众与作品之间的交互,抑或其设计的交互程序或激发的交互过程本身就是艺术作品,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理解,可能会导致对于数字交互艺术家在交互艺术中的地位产生不同的理解。在数字交互艺术中,设计师不仅仅是设计师,还可以成为观众。[1]如果我们只将数字交互艺术作品的物理实体呈现看作是交互艺术作品的话,那么数字交互艺术家就只是作为设计者和创作者而存在,他们把自己的艺术构思和情感诉求赋予所设计的作品,并通过数字交互技术,搭建交互程序,预设与观众的交互流程。从这个层面来说,数字交互艺术更像是一种装置艺术,艺术家通过人工智能、数字媒介、数字技术、机械装置以及各种艺术元素的搭配完成作品的创作,使其最终以物理形态示人。在此过程中,数字交互艺术家是作为作品的设计师和创作者而出现,交互艺术的物理形态和交互程序一旦设计制作完成,就如罗兰 · 巴尔特(Roland Barthes)所说的“作者死亡,写作开始”[2],设计者和创作者也就没有在场的必要,会自动退位,这与传统艺术的生产模式类似。

但如果将数字交互艺术中所设计的交互程序以及观众由此参与的交互过程看成是交互艺术作品的话,情况就不同了。为了实现交互,数字交互艺术家让渡了创作者的控制权,而且控制权出让得越多,交互特色就越鲜明。[3]由此,数字交互艺术的价值其实更多地生成于交互艺术家所预留的开放度和交互空间。在传统艺术中,艺术家的所有创作活动最终都将凝结为作品的静态共时物理形态。也就是说,观众看到的只是作品最终的样子,至于艺术家的构思活动或者作品的生成过程,观众不必知道。但是在数字交互艺术中,由于艺术观念的转变和“交互”的存在,艺术作品不再局限于物理形态,而变成一个历时的交互过程和共时的交互场景。在交互场景中,创作者不会离场,而是作为与观众进行情感交互的主体时时在场,当然这个主体是观众在交互过程中按照创作者的设计意愿所建构起来的虚拟情感主体。如果从数字交互艺术创作者的角度来看,他一定是从上帝视角对整个交互场景和过程进行观看和把控。因为数字交互艺术虽然是开放的,却是在创作者所设计的框架内有限地开放,参与者的一切交互活动其实都在创作者的框定和监控之内,创作者正是通过交互艺术作品掌控着参与者的交互过程和情感反馈。从这个层面来看,数字交互艺术家不再仅仅是交互艺术作品的设计师和创作者,还成为自己所设计创作的交互艺术作品的交互主体和观众之一。

(二)是开放也是封闭:数字交互艺术作品

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艺术主要是精英阶层的审美活动,普通民众难以真正参与其中;而技术的进步却在客观上降低了艺术的门槛,使艺术“飞入寻常百姓家”,进入大众日常生活,正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技术对艺术的影响是深刻且多层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艺术的民主化进程,使普通民众拥有了充分、全面介入艺术的权利和能力。[4]在交互技术和交互理念的影响下,交互艺术开启了艺术民主化探索之路。“交互艺术是当代的一个艺术形式,观众被邀请参与到艺术作品的创作中,影响到作品的外观、结果和意义。通过基于观众参与的权利,作品脱离了传统意义上完全由艺术家掌控的格局。”[5]交互艺术创作者乐于交出对艺术的控制权,艺术创作从艺术家延伸至观众,艺术家不仅创作具体内容,而且设计空间环境、互动方式,让观众真正参与其中。[6]观众的参与是交互艺术的核心,交互艺术尤其强调参与性和交互性。[1]正是从这个层面出发,许多研究者认为交互艺术是对艺术的开放。数字交互艺术由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虚拟成像、体感交互等先进数字技术的引入,令基于交互性和参与性的开放性变得更强。对数字交互艺术而言,其审美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其外在的物理实体形态,而更多在于与观众的交互过程之中。只有观众参与并实现交互,数字交互艺术才算完成创作,才具有艺术价值。否则,它就只是一堆看起来酷炫的技术装备而已。可以说,数字交互艺术的艺术价值正来源于由其开放性所吸引的观众参与和交互,以及通过交互实现的与观众心理和情感上的沟通交融。开放性是数字交互艺术的交互性得以实现的前提,没有开放便没有交互。

数字交互艺术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字交互艺术的交互平台是开放的。数字交互艺术创作者通过物理载体、数字技术手段以及交互程序设计等,组合打造出来的是一个格式化的交互平台,该平台面向所有观众开放,观众可以根据交互艺术所设计的交互程序参与其中,实现交互。这种开放性体现在观众参与的广泛性上,即“人人皆可参与”。二是数字交互艺术的交互过程和结果是开放的。尼葛洛庞帝说:“数字化使我们得以传达艺术形成的过程,而不只是展现最后的成品。”[2]由于“人人皆可参与”,人的个体差异性使数字交互艺术必然允许交互过程的个性化,不同参与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当时的情感状况以及对艺术的不同理解而进入交互场景,通过交互实现情感宣泄和心灵慰藉。这意味着,数字交互艺术的交互结果天然具有多样性和未定性。从这个层面看,开放与自由的确是数字交互艺术新的美学价值。

但数字交互艺术作品其实并不是全然的开放,艺术也不可能实现全然开放。哪怕给我们一张白纸,任由我们在白纸上随意作画,我们所拥有的也仍然是被限定在白纸上的有限的“自由”。数字交互艺术归根到底还是由交互艺术家设计制作的,艺术家的“身体”和观念始终存在于数字交互艺术作品的深层结构之中,艺术家把控着观众的交互行为和交互过程。首先,数字交互艺术的开放是在创作者所框定架构之内的有限开放,观众的任何交互行为都不可能脱离数字交互艺术的设计范围,不可能越过内在的交互程序。其次,数字交互艺术中物理实体媒介的存在,必然限制和束缚观众的交互行为。总之,观众在数字交互艺术中的交互都是创作者想让观众实现的交互,即观众能看见的只是别人想让他看见的而已。此外,为了确保数字交互艺术中交互流程的正常运转,其后台的交互程序一般也不会对外开放。由此,虽然数字交互艺术是以开放的交互性自居,但其实只是在框定的范围内开放,是封闭之内的开放和开放之上的封闭。

(三)是欣赏者也是创作者:数字交互艺术观众

数字交互艺术以开放的交互性为主要特征,观众的参与和交互的过程是其艺术价值所在。数字交互艺术将观众定位为交互艺术创作的参与者和同路人,只有在观众参与并获得交互反馈的条件下,数字交互艺术才算是实至名归。[3]在传统艺术中,由于艺术家创作活动具有私人性和封闭性,艺术作品创作完成也就宣告其艺术价值的生成,欣赏者只需立足于自己所处时代的审美观念,从第三者视角对其进行审美阐释,不断开掘其在不同时代的审美价值。因此,传统的艺术欣赏更多地是来自欣赏者的主观阐释,而且这种阐释往往因人、因时而异。传统艺术活动中,创作者对观众进行单向审美输出,观众是作为创作者和艺术作品的对立客体而存在的,观众始终居于被动的欣赏者地位。而在数字交互艺术中,欣赏活动需要观众的参与、投入甚至全身心的情感注入和身体书写,观众通过亲身参与交互的形式完成对数字交互艺术的欣赏,这种欣赏活动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参与式的。“交互艺术更强调把观众包括到系统中,让观众和环境信息可以影响系统的参数和演化过程,观众因而同时成为了作者,在主体与客体、内与外的交互循环中,涌现的可能性更加不可限量。”[1]观众作为数字交互艺术欣赏者的同时,更以自己的交互行为参与到数字交互艺术的创作之中。因此,数字交互艺术的观众既是欣赏者,同时也因参与交互而成了创作者。由于观众的参与性和交互性第一次被视作艺术创作活动,并被提升到决定数字交互艺术的艺术价值的高度,观众地位得到极大提高,成为与创作者居于平等地位的对话者和协同者。

数字交互艺术中观众地位的提高,是由于他们以参与者的身份通过交互的形式与创作者协作完成交互艺术创作,“参与者也成为作品的创作者之一,参与到了作品的创作过程当中”[2]。数字交互艺术作品的鉴赏过程可以用刺激→操作→反馈→强化来表示,其中操作与反馈是关键性环节[3],而操作和反馈环节又主要因为观众的参与得以实现。这种参与绝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欣赏和被动的参与,而是观众主动进入交互环节,融入数字交互艺术所搭建的交互场景,在设计者的引导和程序的设定之下完成情感交互。在数字交互艺术中,艺术作品并不是静态的物理实态,而是由于观众的主动参与呈现出的历时的交互过程,以及交互后观众在心理和情感上获得的慰藉和感悟。数字交互艺术不再对观众进行单向輸出,而将主动权交给观众,不同的参与者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这解构了传统艺术理论中的认知与审美方式,建构出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4]可以说,由于不同观众通过交互参与数字交互艺术创作,使得交互艺术作品都是个性化且非固定性的,每一个交互场景、每一次交互体验都是一件与众不同的交互艺术作品,每一个观众都成为属于自己的那件数字交互艺术作品的创作者。

结语

在人工智能、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支持下,数字交互艺术实现了艺术家、欣赏者、作品、时空等之间的多维交互,使艺术活动呈现为开放的状态。欣赏活动不再是游离于艺术作品之外的被动欣赏,而是欣赏者通过交互融入作品之中,去欣赏、体验以及参与作品创作的过程。交互过程和交互体验成为数字交互艺术的艺术价值所在,这让数字交互艺术有了说不完的话题、开掘不尽的艺术价值,演绎着艺术的无限可能。但是在数字交互艺术的发展和探索中,需要避免技术主义倾向,注意平衡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不能一味地为了展现酷炫的技术而淡化艺术的追求。当数字交互艺术仅仅给人以新鲜刺激、好玩有趣的感觉而不是心灵的震撼、情感的体悟时,就意味着数字交互艺术可能已经落入技术崇拜和炫技的俗套。同时,如果数字交互艺术仅仅停留于物理和技术层面的交互,而没能在内在情感、审美体验上实现真正的交互,那显然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交互艺术。

普通高校舞蹈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静态造型是舞蹈艺术创作中,塑造艺术形象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舞蹈审美的基本特征之一。舞蹈是一种依靠肢体动作的变化展现艺术美感的形式,由于舞蹈更多的是动态造型,导致许多人忽视了静态造型对于舞蹈整体美感的重要影响。舞蹈艺术中静态造型的艺术美是舞蹈家根据自身理解,在舞蹈过程中某个造型的停顿、静止,形成的独特美感。静态造型不是单纯的造型摆设,而是一种富有深刻内涵的舞蹈动作,是整个舞蹈艺术造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舞蹈艺术中静态造型概念进行切入,探讨舞蹈艺术中静态造型的艺术美。

关键词:舞蹈艺术 静态造型 艺术美

静态造型是舞蹈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表现形式,舞蹈表演通过静态造型与动态动作的结合,实现了动静结合的舞蹈表现目标,使舞蹈艺术更加富有韵律美。静态造型是舞蹈家自身对于舞蹈的理解,依靠停顿、静止来表达内心情感,展现舞蹈艺术的丰富内涵。舞蹈艺术中的静态造型,以其独特的美感,给观众眼前一亮的感觉,使整个舞蹈变得更为生动,更为灵动。静态造型是舞蹈艺术表现中情感的过度,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舞蹈艺术中静态造型的概念

舞蹈艺术中静态造型主要是利用舞蹈家的身体作为基本素材,通过停顿、静止使舞蹈队形、路线与整体空间构图发生变化,实现深化舞蹈主题、塑造人物形象、烘托舞蹈氛围、丰富舞蹈情节的目标。

舞蹈艺术通过塑造静态造型,使舞蹈家仿佛雕塑一般具有立体感与艺术感,给观众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舞蹈艺术动态动作中穿插静态造型,可以使观众更直观的感受到舞蹈的节奏感与力量感,充分的了解舞蹈艺术中蕴含的深刻而又丰富的内涵。一般来说,舞蹈艺术的造型有多种多样,每种都具有其特殊的艺术美感,相较于其他类型的舞蹈造型,静态造型更富有创造性,以期天马行空的方式带给观众以强烈的想象空间。舞蹈艺术是一种跃动的情感,造型则是舞蹈家展现舞蹈艺术以及表达自身情感的主要形式,通过凝情于型、动静结合等方式,展现舞蹈艺术的独特美感,舞蹈家将自身情感凝聚于舞蹈的造型中,随着节奏起伏舞动,随着节奏的跌宕静止,充满韵律感的舞蹈使舞蹈艺术魅力得到独特的体现。

例如在《金山战鼓》舞蹈中,舞蹈家入场时,采用点步翻身随后转身,然后摆出一个静态造型,让观众瞬间感受到了抗倭女英雄梁红玉飒爽英姿,静态造型下的威武英伟的巾帼英雄气概,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舞蹈艺术以及舞蹈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又如在《丝路花雨》舞蹈中,反弹琵琶是英娘的标志性动作,贯穿了整个舞蹈过程。《丝路花雨》是由多幕小型的舞蹈剧组成,每一次舞蹈剧的过渡,都会有一个极具神圣、美妙的静态造型亮相,将敦煌舞姿中特有的“S”型造型以及英娘淳朴、天真的性格表现出来。如果仅仅依靠动态的舞蹈,势必无法充分体现敦煌舞姿的独特造型,展现敦煌舞姿的神韵,也无法表现英娘的淳朴、天真性格。静止造型的亮相处理,也是根据舞蹈人物情感表达的需要来设计的,恰当运用正确的舞蹈造型动作设计,能给舞蹈作品增添更加夺目的光彩。

舞蹈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之一就是造型性。舞蹈中恰到好处的融入静态造型,才能完美地展现人物性格,表达人物情感、人物的性格,更能完美的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每一组成功完美的舞蹈造型,都是经过舞蹈编排人员精心的提炼和美化,使其具最生动、最鲜明的特点,而且保证其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富有典型意义与时代精神的艺术造型,往往能在瞬间捕获观众的心。比如舞蹈剧《千手观音》,就以浪漫的表现手法,将数千年静态的壁画、雕塑形象以动态的造型艺术表现,尤其在“单边手”上有着极为细腻的体现,同时也将“单边手”与“双吐蕊”形象完美的结合,给观众以强烈的冲击,最后,以“雀尾屏”结尾,使整个舞蹈剧达到了巅峰。

二、舞蹈艺术中静态造型的归纳与分类

一般来说,舞蹈艺术中静态造型有三种呈现方式:第一种是人物塑造、情感表达完成后,依靠造型的停顿、静止作为完结符号;第二种是在舞蹈剧衔接过程中,依靠静态造型作为间歇转换的标志;第三种是舞蹈剧的动作或者是着力点的转折,依靠舞蹈家突然的静态造型实现。

观众在审美方面有其独特的理念,因此,在舞蹈艺术中静态造型的设计方面需要着重考虑。由于观众的年龄层次不同、社会经历不同、个人习惯不同、知识层次不同等等,众多的差异性导致观众对于舞蹈艺术中静态造型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有些观众认为对称与平衡的静态造型才是最美的,有些观众却认为舞蹈家脚尖的动作才是舞蹈艺术中静态造型的神韵,还有些观众认为恬静、温和的静态造型才能符合现代人审美观念。综合考虑到观众的不同需求,在动态的舞姿中穿插独特的静态造型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静态造型在舞蹈艺术中的运用

静态造型是在动态的舞蹈过程中瞬间的停顿、静止,可以是两个舞蹈剧组合之间的衔接过程,也可以使舞蹈结尾的停顿动作,一般也被称为亮相。静态造型是舞蹈动作组合过程中情感的过渡与衔接,也正因为静态造型的存在,才使得舞蹈艺术中动静结合,展现了舞蹈的独特艺术魅力。

(一)静态造型在民族舞蹈中的运用

中华民族地大物博,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孕育了五十六个民族,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身传统的舞蹈形式以及极具民族特色的舞蹈造型。就拿藏族舞蹈来说,由于藏族人民生活在高原环境下,空气较为稀薄,在一般行走的过程中,都以曲背、弓腰为主,因此,藏族舞蹈的特点就是弓腰、曲背、舞袖等。藏族人民信奉的是雄鹰的图腾,所以在藏族舞蹈中,许多造型都是模仿雄鹰展翅。再如,傣族舞蹈中著名的孔雀舞,标志性动作为“三道弯”与“一边顺”,我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通过肢体动作将其特点发挥到了极致,更是以一舞《雀之灵》获得了全国乃至世界观众的一致好评。杨丽萍通过对手部、肩部、肘部、腿部、脚部等一系列动作的变化,演绎出孔雀开屏的造型,展现给观众一种静态造型的艺术美感。

(二)静态造型在古典舞蹈中的运用

中国古典舞蹈是中国舞蹈文化的精粹,是传统舞蹈的具象化体现,在造型方面重视“圆润、倾斜、拧结、弯曲”。前文所例举的《丝路花雨》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舞蹈中“圆、倾、拧、曲”的特点。

一般来说,造型在不同舞种中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也有其独特的艺术美感,民族舞的特色是模仿该民族极具象征性的动物并将其用舞蹈的形式展现出来,古典舞则是表现“圆、倾、拧、曲”的特点,凸显人体的线条与动作的协调,展现了独特的静态造型艺术美感。

四、结语

静态造型是舞蹈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表演通过静态造型与动态动作的结合,实现了动静结合的舞蹈表现目标,使舞蹈艺术更加富有韵律美。本文主要从舞蹈艺术中静态造型的概念进行切入,分析与探讨了静态造型在民族舞蹈以及古典舞蹈中的运用,阐述了静态造型的艺术美感。

参考文献:

[1]郭丽娟.敦煌造型艺术再生问题研究——从敦煌造型艺术到敦煌舞蹈艺术[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2008年.

[2]张彩凤.从可触摸的实体到空灵的光芒—光材料在雕塑中的应用初探[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2008年.

普通高校舞蹈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民族舞蹈艺术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而审美关系着我国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当人们对我国民族舞蹈艺术有一个明确的审美认识时,就会感受到民族舞蹈的无限魅力,进而喜欢上民族舞蹈艺术,推动我国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和传承。同时,一个符合现代人审美的舞种才能够真正立足于当代种类繁多的艺术形式中,从而得到传承和延续。文章基于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与审美的关系,对其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民族舞蹈艺术;欣赏主体;审美

舞蹈是一门艺术,而民族舞蹈更是我国众多传统艺术形式中较早产生的一种。从古至今,不管什么艺术,其都是现实生活审美的一种反映形式,民族舞蹈艺术作为将人类情绪、生活、精神直观展现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其中蕴含了极为丰富且深厚的内容,可以说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审美,而审美正是推动民族舞蹈艺术不断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民族舞蹈艺术发展对审美的影响

(一)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时间性

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随着时间而变化,并且依附着社会变化而发展,在舞蹈中将生活融入其中。因此,民族舞蹈艺术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在不同时间段带给欣赏主体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所以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对欣赏主体的审美具有很深的影响。

我国民族舞蹈艺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商时代,在这个时期民族舞蹈艺术才正式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出现了诸多的专业舞蹈者,在青海大通县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图1)就是最好的证明,虽然那时的舞蹈者大多是奴隶,但是他们推动了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

在夏桀时期,受其时代的影响,当时对民族舞蹈艺术的审美大多是“以巨为美,以众为观”,当时欣赏主体的审美观都是以此为依据而形成,直到夏桀灭亡欣赏主体的审美观还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一直到另一个时期的兴起,民族舞蹈艺术发生了变化,欣赏主体的审美观才有了巨大的改变,可见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对欣赏主体审美的深厚影响[1]。

汉代时期,因为提倡“独尊儒术”,所以民族舞蹈艺术中所表现出来的大多是这种思想,同时民舞舞蹈艺术也开始融入“形”“声”“情”,将所要表达的思想传达出来。受到这种民族舞蹈艺术的影响,欣赏主体的审美又发生了改变,欣赏主体通过舞蹈对天、地、人的认识有了改变,对人与自然有了了解,并且通过民族舞蹈艺术对儒家思想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那时候的民族舞蹈艺术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是观赏者思想的寄托,同时也是审美观形成的重要因素。

而唐朝时期,由于其经济繁荣,民族舞蹈艺术也到达了一定的高度。那时的民族舞蹈艺术不但将隋代的乐舞传承了下来,还留下了众多前朝的舞蹈艺术家。受民族舞蹈艺术的影响,人们的审美在不断丰富,可以接受多种事物的融合,这也是出现唐朝盛世的原因之一[2]。

通过这些事例可见,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时间性,而不同时间的民族舞蹈艺术对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所产生的影响不同,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推动了人们审美的形成,也带动了一个时期的变化。

(二)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空间性

舞蹈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人们生活状态的一种体现,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其发展具有一定的空间性。尤其是民族舞蹈艺术,其中体现了各种民族风俗、生活习性等等,而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所以各民族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舞蹈艺术,这种艺术的扩散又影响了欣赏主体的审美水平,同时带动了多民族之间的交流。

例如,在我国南北朝时期,民族舞蹈艺术种类最为丰富。在南朝宋武帝时期,民族舞蹈艺术一直都是以汉族的乐舞传统为依据,所以各民族之间的穿着打扮都和汉族差不多,可见人们的审美深受民族舞蹈艺术的影响[3]。

又如,到了晋代时期,东迁将北方民族舞蹈艺术带到了南方,而南方民族舞蹈艺术大多以温柔典雅的情调为主,受到外来舞蹈艺术的影响,人们的审美在发生变化,原有的舞蹈艺术已经不能满足当时欣赏主体的审美要求,所以舞蹈艺术家对原有舞蹈艺术进行了加工,从而形成了诸多优美的民族舞蹈艺术。

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空间性,体现了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风俗习惯等等,这些通过民族舞蹈艺术传递到各个地方,使得欣赏主体的审美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当地民族舞蹈艺术进行革新。也就是说,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改变了审美,而审美也促进了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

二、审美对民族舞蹈艺术发展的影响

一个优秀的艺术才能够提升欣赏主体的审美能力,从而使欣赏主体感受到艺术中的具体形象,將虚当作实,将假当作真,将白当作黑,感受到艺术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和内涵。民族舞蹈艺术是通过审美需求而展开的,是在审美需求下所创造的,需要欣赏主体能够借助自身的审美想象将艺术具体化,进而形成审美意象。欣赏主体在这种强烈的情感支撑下,对民族舞蹈艺术产生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感受到民族舞蹈艺术所要表达的那种难以用语言传达出来的价值和精神[4]。

在欣赏主体对民族舞蹈艺术进行审美的这个过程中,其审美观会受到欣赏主体真实情感的推动,从而产生一种主观能动性,促使自身产生不同的心理活动,但是这种主观能动性的产生是以欣赏主体的审美经验为前提的。具有不同审美经验的欣赏主体对民族舞蹈艺术的感受不同,同时欣赏主体的审美也受到欣赏主体自身的限制,对民族舞蹈艺术的感受和领悟点不同就会产生不一样的审美观,进而其审美能力也会发生改变。

而民族舞蹈艺术本身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厚的内涵,其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多个方面,是一个民族艺术的体现,同时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因为欣赏主体的审美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民族舞蹈艺术中的内容和内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其中所传达的信息也在改变。所以说,欣赏主体的审美要求民族舞蹈艺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行革新和改变,进而使民族舞蹈艺术得到完善和创新,能够在不断变化的时代中稳步生存和发展。

例如,每年春晚节目都有民族舞蹈艺术的表演,不仅是对传统艺术形式的一种传承,也是为了让欣赏主体感受到民族舞蹈艺术的魅力,进而使欣赏主体能够爱上民族舞蹈艺术,将其发扬光大。同时,这些民族舞蹈艺术在发生着改变,和以往所观赏到的民族舞蹈艺术不同,融入了些许现代艺术,使得民族舞蹈艺术越来越符合欣赏主体的审美观,真正促进了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5]。

三、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也在不断提升,民族舞蹈身为传统艺术形式之一,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民族舞蹈艺术经过时代的打磨越来越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同时随着人们对民族舞蹈艺术的热爱,其审美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可以说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和审美是相辅相成的,因为民族舞蹈艺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发生改变;同时,因为现代人的审美观不同,民族舞蹈艺术也在不断被创新和改进,进而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立足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莎.基于文化视域下的民族舞蹈探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9(5):137-140.

[2]李怡林.立足民族文化之根 推进云南舞蹈发展:云南舞蹈发展研究[J].大众文艺,2019(5):141-148.

[3]易辛.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探析[J].戏剧之家,2019(1):126.

[4]李梅.云南红河彝族两大支系舞蹈的特点及其发展探讨[J].戏剧之家,2017(18):136-137.

[5]娄山.民族舞蹈艺术与技巧研究[J].戏剧之家,2017(13):166.

作者单位:

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普通高校舞蹈艺术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经过演变已经历时半个多世纪,它蕴含着古典文化精华又结合了现代思想,对中国艺术发展有很重要作用。本文对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历史和现在发展进行了探讨,探索和讨论中国古典舞的未来发展之路。

关键词:古典舞 审美 舞蹈艺术

“中国古典舞”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变革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对于“中国古典舞”的解释,比较众多说法,比较完整的论述是指古代中国舞蹈文化中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的舞蹈和现代人以全新的视角与观念创造的具有古典风格韵味及审美意向的舞蹈。“中国古典舞”具有两层含义,一个是特指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舞蹈,是从古代舞蹈中选出来的、提升上来而又流传下去的,古代舞蹈是“中国古典舞”的母体;另一个是特指当今中国发展的有古典韵味的舞蹈,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存在必然的联系。“中国古典舞”概念产生是在建国初期一门全新的舞蹈学科。中国古典舞首先要具有本民族精粹文化的持久性与独一性的特质,提取传统舞蹈中长期积累典型性的舞蹈美学,结合当代审美特征和技术特点,又经过现代人的发展创造,收集多种文化,这种舞蹈是借助中华文化母体孕育而生,表达了当代人对传统的一种重新诠释与审美追求,也体现了当代人的创造精神。

1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历史发展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有一个漫长的演变,并且在戏剧的基础上形成戏剧舞蹈,之后又经历了中国古典舞和学院派古典舞三个阶段。古典舞继承了戏剧舞蹈的动作,经过演变形成自己独特个性,又给学院派古典舞提供了发展基础。

戏曲舞蹈是中国戏剧的重要形式与中国古典舞之间有很深的渊源关系。中国古典舞初建阶段,吸收了戏剧舞蹈的精髓,承接戏剧舞蹈的文化精神和舞蹈动作,加快了古典舞的发展步伐,为其建立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1950年中国古典舞正式命名,并且脱离了戏剧舞蹈的称谓,以自己独特的艺术特性向前发展,也为学院派古典舞发展打下基础。

学院派古典舞是在前两个阶段基础上进行完善和发展,也赋予了其新的内容,产生了比较典型和有代表性的作品。回顾中国古典舞的历史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古典舞的发展历程中观念不断变化。

2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现状

中国古典舞传承着中国的历史文化,延续和保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多的发展历史进程中有着明显的变化,却具有强烈时代感。中国古典舞通过不断创新和探索成为当代舞蹈艺术体系一员。但是中国古典舞不可能离开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底蕴。否则将造成古典舞的精髓大量流失,失去本来面目。中国古典舞首先要弘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继承传统民族审美特质。因此未来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之路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返璞。为了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古典舞也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中国古典舞学科继承与发扬传统舞蹈中的风格特征,更深刻的认识传统艺术的精髓。同时中国古典舞也可以吸收外来因素,完善中国古典舞。

中国古典舞在当代的舞蹈创作中,很容易直接“引用”现代舞技法,造成了大量古典舞剧目内容相似。忽略了古典舞要表现的人物思想和特征,甚至个别编导直接吸收西方舞蹈,减少了传统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学中的审美特征,古典舞的艺术价值大大减弱,弄得中国古典舞千疮百孔的。

3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未来

中国古典舞艺术要传承民族文化,坚持民族化的审美,在面对异域文化冲击时,守护好自己的文化疆域,必须坚定自身的优势,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求发展。

3.1 整合中国古典舞语言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中国古典舞创作语言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完善与丰富中国古典舞的语言体系才能为古典舞的未来发展提供传播的基础。整合中国古典舞语言非常必要,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巩固以及再提炼,是传承的要求。中国古典舞蹈语言具有古典舞审美特征的经典语言,加强和完善语言系统,形成自身独特性,特别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和广漠的土地上,给中国古典舞提供了全新的素素材。在传承与整合中,要抱有谨慎的探索精神,挖掘出古典舞语言最精粹的素材。同时在如今的大量古典舞作品之中,许多现代舞、当代舞语言词汇已经渗透进来。中国古典舞不断传承和发展变化,才能承载时代赋予的使命,克服重重困难,为创建古典舞学科打下基础。

3.2 继承与开拓创新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未来发展,不仅需要开拓创新,更需要进行有效的传承,重视传统文化,寻找一条属于古典舞自己的独特的道路。中国古典舞要与时代紧密接轨,只有在不断地发展演变中,把立足点构置于现当代,建立中国古典舞学科,我们后来者要继承他们的衣钵,通过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让中国古典舞继续辉煌在舞台上。

3.3 “和谐”发展中国古典舞原则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品格,是中国文化中的整体体现,是自然与人的审美境界合之为一,它深刻影响了古代审美体验与生命体验。在当今社会,中国古典舞遵循“和谐”发展的原则,建立在中国传统审美基础上,代表中国古典的形象。目前,中国古典舞学科正处于不断构建完善的状态,需要我们以“和”的态度,开放式的思想,接纳新的元素,反复试验,最终为我所用。

3.4 “融合”优秀的古典舞素材

现代中国古典舞艺术要长远发展,要保持持久而旺盛的艺术活力。面对当今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如何面向世界,如何与国际完全的接轨,如何以独特的民族性独占鳌头都是我们要探索的问题。

中国古典舞走向世界之前,要保守住古典舞自己的文化概念和文化形态,结合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后充分研究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并去其糟粕,筛选辨别,才能形成两文化的完美融合。在西方文化进入国门时,同样震荡与冲击着中国人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引起了国民在审美享受和审美取向方面的变化,中国古典舞蹈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西方芭蕾舞传入中国,在中国古典舞的训练中芭蕾的训练体系和内容被大量吸收与借鉴。但中国古典舞并没有盲目的照抄照搬,更不是简单的复制,取芭蕾本身所具有的科学、系统的方法论去总结和吸收,形成科学的训练方式与方法。中国古典舞不能因为学习或借鉴了其他舞种就否定旧体系的一切,而是在强大的历史背景下,拥有了自己的审美观念和与众不同的展示方法,也形成了独特的传统风格。学习或是借鉴时代的优秀舞蹈文化是继承或是发展所必须的。闭门造车式的发展会封闭中国古典舞发展的思路。借鉴本身就是一种“融合”,并不仅仅是一味的加法,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与芭蕾的优点相结合,芭蕾的科学性与中华民族的风格特征融合,保留自身“灵魂”的基础上,博取众家之长,吸收各个舞种的精华,开辟一条中国古典舞独特的发展道路。

总之,中国古典舞在未来中国的发展之路是光明的,它是建立在深厚的中华传统舞蹈美学基础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舞蹈的民族特征与个性,有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底蕴,大胆创新与借鉴时代发展精髓。随着中国古典舞坚持不懈的发展和发扬,呈现在全世界的舞坛之中必将是全新的、辉煌的面貌。

参考文献:

[1]张蕊.当代中国古典舞发展中的继承与创新之我见[J].沈阳音乐学院报,2007.1.

[2]丁健勇.探究中国古典舞发展之路[D].探究中国古典舞发展之路,2010.

[3]杨军.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趋势及审美特征[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9).

[4]李正一.论中国古典舞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10).

[5]邱晓晨.当代中国古典舞发展轨迹之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

张馨文(1993-),女,辽宁抚顺人,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本科,舞蹈学。

上一篇:白芷化学成分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传统文化雕塑艺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