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复习重点范文

2023-11-03

第一单元复习重点范文第1篇

复习目标:

1、复习巩固第一单元的生字词,灵活运用词语。

2、重点了解背诵情况,要求能背诵的部分段落,并能背诵。

3、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4、复习背诵“日积月累”安排的格言,让学生积累人生格言警句,以鞭策激励自己。

5、第一单元测试题。

复习重难点:

1、掌握第一单元的生字词,灵活运用词语。

2、按要求背诵课文,积累词句。

3、第一单元测试题 复习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复习过程:

一、读课文

学生共同阅读课文。师生共同强化个别难点字的认读与组词。

二、复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1、读词语。

2、听写词语。

3、同桌互批,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五、背诵课文。

1、采用齐读、自读、开火车读、小组检查背诵等多种方式复习第一单元要求背诵的课文。

2、指名背诵课文。

3、默写第一课。

4、同桌互批,各自改正。

六、填空

1、《学奕》选自______,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__________,一个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小儿辩日》选自__,故事体现了两小儿_

和孔子___

3、《匆匆》

(1)洗手的时候,日子从_____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___里过去;默默时,便从_____前过去。

在_____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_____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_____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_____,被_______,如_____,被_____;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_____________?

这两段话选自课文_____,作者_____,我知道他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两个),整篇文章文字清秀隽永,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文中首尾呼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句子。例: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_______,有_______的时候;________,有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有_______的时候。

(3)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写下来。

a.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从这个句子,能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作者把自己的日子比作_______________,把时间的流比作________,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明日歌》作者___明日复明日,_______。我生待明日,__________。世人苦被明日累,________。朝看水东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君听我明日歌。

4、《桃花心木》

(1)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这句话选自______,作者_____,这句话写了种树人的奇怪做法,有两点奇怪:一是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树来说,“不确定”指的是_______________;对于人来说,“不确定”指的是___________。树要学会在“不确定”中__________;而人则要在“不确定”中___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的写法。

(3)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顶碗少年》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说说你从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这句话选自______作者________我们还学过他写的文章_______,这篇文章全文采用了_____的表达方法,语言________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______

7、本组课文在表达作者的感悟方面各有特点:《桃花心木》《手指》____________________《匆匆》《顶碗少年》______

第一单元复习重点范文第2篇

1.在语境中自主识字61个,规范书写4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从文字中发现美,在头脑中浮现美,在朗读中表现美。用心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3.在学文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4.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用自己的心灵积淀美,并付诸实践。 教学措施:

学习本组教材,应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秋天景物和气候的特点,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引导学生按偏旁给熟字分类,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利的过程中,注意积累词汇;引导学生自主策划秋游,自己画秋天、写秋天,并动手用树叶等制作书签、

识字1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自制生字卡片、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二、读中识字。

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2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4开火车读生字、 同桌卡片抽读。

三、朗读感悟。

1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2 分组试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

3 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4 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5 多种形式读。(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2)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

四、在读中巩固识字。

1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 3 自编字谜,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自主识字。

五、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 2卡片游戏《找朋友》。

六、在写中巩固识字 1 认读字音。

2 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

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

3 分组说说自己喜欢的记字方法。 4 说说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

5 师范写,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6 学生练习。

七、实践活动

“庆丰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分小组整

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词语,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谁获得了词语大丰收。 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

春种秋收

春兰秋菊

春花秋月

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

秋风萧瑟

秋雨绵绵

秋收

立秋

中秋节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

秋天的图画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字卡、词卡、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昨天我们学的识字

(一)是讲述了秋天的知识,今天让我们继续认识秋天吧。

二、揭题

1、板书课题,齐读,思:读后想知道什么?

(1)秋天是怎样一幅图画?(秋天的图画里有些什么景物?) (2)它的色彩是怎样的?

2、翻书,自读课文。

3、思考:课文共有几句话?(4句)

4、指名分句朗读,读后评议。(注意轻声音节:灯笼高粱)

5、小组合作读,好的帮助差的,读正确,读流利。

三、认读生字

1、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重点字音: 梨 笼 颊 浪 勤劳

四、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2、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3、小组内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4、小组内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为甚么喜欢。

5、比赛读,看谁读得美。

6、寻找自己喜欢的学习小伙伴,读喜欢的句子。

7、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再试着背诵。

五、扩展活动

根据本课内容,创编一个秋天的童话。“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姑娘兴高采烈地呼喊着、欢笑着,她招呼大家来开一个庆丰收的晚会。梨弟弟、苹果妹妹、稻谷阿姨和高粱伯伯一起赶来布置会场„„

六、作业

1、小黑板出示“我会读”中的句子,读熟至背。

2、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课文中要求认的生字

2、背诵课文

二、新授

(一)认记生字字音

出示要求写的生字,认读。

重点字音:浪 灯 作 字 苹 丽 劳

(二)识记字形采用自己最喜欢的识字方法:

提示:编字谜

加偏旁

换偏旁

做动作

(三)组词语理解字义

(四)范写指导 重点写好含有三点水和草字头的字。

三、作业

1、我会画:画秋天的果园

2、我会做:(1)用落叶做书签

(2)用自己的画做贺卡(3)用句子、短诗赞美秋天 (为语文园地一中的展示台做准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

黄山奇石

教学要求:

1、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学文,运用学生讲、读、画、表演等各种方式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结合观察图画,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读中真切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有趣。

难点:如何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自读中自悟。 教学方法: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教学用具:录音机、录音带、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大家去过黄山吗?黄山之美,堪称中国名山之最。兼得泰山之雄伟,庐山之飞瀑,衡山之烟云,峨眉之清凉,因而又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乃黄山“四绝”。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欣赏一下黄山的四绝之一,板书:黄山奇石。请齐读一遍课题。

二、运用课件欣赏黄山奇石课文插图,生观察图说像什么?

三、观察完图,初读课文,标出生字和自然段。

四、认读生字词。

五、接读课文,生评价。

六、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七、学习第一自然段。读中了解“秀丽神奇、闻名中外、尤其”等词语意思。配乐读出情。

八、小组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记住了生字的字音,了解了黄山上有哪些奇石,并且还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这一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新授: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黄山石怎么样?生答。

老师用“奇特、有趣”两个词来概括大家的发言,好不好?(板书:奇特、有趣)

2、那么你觉得哪块黄山石最奇特、最有趣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插图,读读课文,看看你最喜欢哪块奇石,边读边把描写它奇特、有趣的地方画下来。当然,在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就把它标出来,待会儿一起解决,好吗?

3、生画。然后问:你有哪些词不理解?请提出来!

4、下面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奇石介绍给大家听听?介绍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你愿意结合刚才画的词句给大家讲出它的奇特有趣,就讲;如果你愿意读,就有感情地读一读;如果你能通过动作把石头奇特的样子表演出来,你就表演给大家看;如果你能在短时间内画图表示出它的奇特,你就画。下面自己抓紧想一想,小组可以讨论讨论。

5、下面谁先来介绍?(顺序依学生回答的为准。)

(1)仙桃石:生说自己的理解。谁愿意来读读?(一生读)老师把其中一个句子改写成这样,你看看哪句好?为什么?(这说明作者用词非常准确。)好,谁还想来读读?别看就一句话,想读好也不太容易。谁再试试?(生读)还是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

(2)猴子观海: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理解。下面,谁能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一生读)谁认为自己能比他读得还好,读得更有趣?试一试(一生读)老师帮你一把,给你配上音乐来读,一定会更棒,谁想来试试?(一生读)齐读。试背一遍。

(3)仙人指路:生说。多么奇特、有趣呀!谁能读好?试一试!找个同学比一比。配乐读。试背一遍。

(4)金鸡叫天都:生说。课文没有插图,谁能想象出他的样子?它好象在对天都峰说什么呢?谁能把它的奇特有趣读出来?找生读。配乐读。齐读一遍。

6、课文是不是就写了这几块奇石?在哪一自然段还写了?找生读最后一段.

7、又写了什么奇石?想象一下“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它们是什么样的?

8、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黄山上的石头可真奇特有趣呀!并且还有许多石头等着咱们去给它起名字呢!现在,你心里在想什么?

9、你喜欢黄山吗?那老师现在就带你去游览一下黄山好吗?这次咱们就不单单看奇石了,还记得老师上节课讲的黄山四绝吗?除了“怪石”,还有什么?(生答)好,同学们等不及了吧!请看录象。

10、美不美?请你们带着对黄山的喜爱之情再来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

11、下面用你喜欢的方式选两段你认为最好的课文背诵一下。

12、检查背诵。

13、同学们,黄山石奇特、有趣,黄山更美!其实,祖国大地上还有许多这么著名的风景区,课下同学们可以读读有关的课外书。另外,告诉大家,下一单元就有一篇介绍宝岛台湾风景秀丽迷人的日月潭的文章,课下同学们可以先睹为快!

第三课时

一、背诵课文。

二、学习生字。

三、处理课后题。

四、出示一幅怪石图训练学生想象力,先说话,再写话。 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

奇特 仙桃石

猴子观海

有趣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 教学反思:

3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2、识字写字。 信息资料

1、教师准备有关网站、演示课件或相关的挂图,生字卡片。

2、学生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知识。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谈话引入: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

2、课件演示:播放蒲公英、苍耳等植物传播种子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今天《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要告诉我们植物传播种子的巧妙办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

二、感知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交流。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这只是初读,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读书所得就要加以表扬,不能要求过高。) 识字

1、自己练读生字。引导学生可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

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

三、赏读

1、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

2、选读。选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

3、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

四、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如、已、娃、纷、好。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注意的地方。

3、教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如“已”要半封口,不能写成自己的“己”等。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在重视学生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应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二课时

一、对话平台

挑苹果游戏:(将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形写上编号)你选择第几号苹果,读出上 面的生字,再组词造句。

二、诵读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语气。引导学生评一评老师哪读得好,哪读得不好。

2、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朗读比赛。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让学生进行单纯的模仿,要引导学生的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获得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三、演读

1、教师引读,学生尝试背诵课文。

2、学生自由练背。

3、课文表演。边背边加上动作。也可让学生进行想象发挥,进行小型课本剧表演。(以鼓励为主,参与为主。)

(加强学生的诵读练习,加深学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发展语感,丰富学生的积累。)

四、讨论

1、“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

2、“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加强对课文的体验和领悟,开阔视野,培养综合素养。)

五、练习

1、出示课后“读读抄抄”中的词语,引导学生多方式读词。

2、扩展仿说词语。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快来与同学交流。

(创设多样的练习方式,巩固所学,达到学用结合。)

六、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把你课外搜集了解到展示出来吧!

(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

七、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甲、洼、豆、识、经。学生认读。

2、自己练写,小组评议。

3、教师小结,指导重点。

4、学生再练写。

(写字是学生的重要技能,尝试之后,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增强写字效果。)

八、伴教锦囊

相关链接

种子传播的奥秘

种子的传播方式大致有四种:风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水传播。

如:春天,柳絮四处飞扬。你知道春天柳絮飞扬的奥秘吗?抓一团柳絮仔细观察,会发现里面有些小颗粒,那就是柳树的种子。柳树就是靠柳絮的飞扬,把种子传播到四面八方的。

凤仙花妈妈的办法跟豌豆妈妈的办法差不多,凤仙花果实成熟后炸裂,凤仙花妈妈用这种办法把种子送到四面八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4、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信息资料

1、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收集作者资料以及其它相关的诗句。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诵诗导入。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呀?(学生背诵古诗)古诗为我们呈现出美的意境,让我们获得美的感受。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看看诗中写了哪些内容?

(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欣赏他人的学习劳动成果,也会起到促进的作用,激发了学习古诗的兴趣。)

2、看图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诗中所写的内容与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板题)

(借助美妙的图画吸引住学生,在感受画面后,启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对话平台

初读

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合作学习,轮读交流自己的理解。

(整体感知,了解古诗的大意,与他人交流字词的理解,相互促进,提高学习古诗的效果,形成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

研读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像画面。

2、出示多课件展示诗中描绘画面,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

3、自由读,边读边看插图,理解诗意。

4、汇报交流诗意。

5、多种方式朗读。

(想像古诗的画面,加上课件的直观效果,使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理解古诗的意思,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诵读

1、出示图画,指名配乐朗读。

2、学生自由练读。

3、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学生的阅读古诗的实践,切不可用复杂的分析来替代,要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初步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炼、优美。)

三、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形,交流怎样书写。

3、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4、学生练习。小组展示,欣赏评价。

(写字训练要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乐于写字。)

四、拓展

你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

(不使学生的思路受到束缚,感知一年四季不同的享受,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多种方式认读古诗

(一)中的生字。

2、挑战背诵古诗

(一)。

(活泼多样的复习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进而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二、自学

1、出示《山行》,引导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学习。

2、按自己的喜欢的方法来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说说学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4、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尝试让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细读

1、学生自由练读,想像画面。

2、指名读,读后评价。

3、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学生评点。

4、学生找学习伙伴一起练读。

(朗读与评价相结合,提高阅读的质量。)

四、诵读

1、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枫叶满山的美丽情景。

2、挑战读。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

3、观看插图,练习背诵。

4、背诵展示。

(多种形式的诵读,促进学生积累,形成个性的体验,进一步培养了语感。)

五、写字

1、出示生字:枫、于。学生认读,

2、观察字形,说说怎样识记和书写。

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如“枫”字的“木”字旁的捺变成点等。

4、学生练习。小组点评。

(观察、交流能帮助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技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六、练习与拓展

1、出示课后“我会填”,引导学生填写。

2、诵诗会。学习伙伴还会背别的古诗,你们也一定行!把自己积累的古诗有感情地背给同学们听。

(将积累的成果展示出来,体验学习的快乐,对他人也是个促进。)

七、伴教锦囊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放,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上独具一格。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杜牧的诗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诗豪放、旷达、俊逸。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八、阅读在线

描写秋景诗两首

秋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书河上亭壁(寇凖)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栏思何长。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一

一、我的发现

这一项安排了两组汉字,每组的前一个字都是学过的熟字,后一个字都是要学习的生字,而后一个字都是前一个字表示读音的部分。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辨一辨,从中发现规律——利用形声字声旁识字的方法。在“我会读”中应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巩固,记住生字。在“我会写”中引导学生写出带有“木、月、艹、宀”偏旁的字,从中加以巩固和运用识字方法。 过程建议: 我会认

1、学生看拼音读字、读词,在词语中认读生字。

2、辩字形,让学生自己去找出每组中两个字的异同。

3、组词语,区别每组两个字的意思。

4、书中的学习小伙伴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生字的呢?你能帮她告诉大家吗?(形声字声旁识字的方法或熟字减一减的方法。)

5、出示“我会认”中生字,读准字音。重点指导:翘舌音“支”,后鼻韵“龙”。

6、扩词练习。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式扩词。

7、改变语境,在不同语境中巩固生字。

出示下列词语,学生认读。

交朋友交通支招一支笔九龙坡龙头巨龙龙舟

要求请求凡人凡是平凡利用利益有利 我会写:

1、出示四组字引导学生认读。

2、引导学生发现每组字的相同点。回忆一下部首木字旁、月字旁、草字头代表的意思。

3、书中的学习小伙伴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字,你也能吗?

木字旁:树、林、枝、枫、样、杨、梅、柳

月字旁:明、肚、脸、胆、腿、脚、脑

草字头:草、花、蓝、苗、苹、苦、荷

宝盖头:宝、它、安、完、家、定

二、日积月累

这部分是由“我会读”和“读读背背”组成。“我会读”是本组教材中所学生字的复现,帮助学生加以巩固。“读读背背”是一首表现秋天丰收景象的儿歌,与“我会读”共同起到促进学生对语言积累的作用。

过程建议

我会读:

1、学生分小组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后全班进行读词训练。

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3、交流词语的记忆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找出记住词语的好方法,全班交流,互相促进。

读读背背:

1、教师示范读。

2、轻声读儿歌,不认识的字,看看音节多读几遍。

3、引导学生品读,比一比谁读得有味道。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儿歌。

2、拓展

将收集的秋天的儿歌读给同学听或自己写一写儿歌展示给同学。

(朗读时需注意:轻声:庄稼高粱葡萄一声:黄澄澄红彤彤)

三、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是进行秋游的前期准备,主要是讨论去哪,要做些什么,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做事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培养学生创造力。激发学生想说的热情,能说清自己的计划和理由,并能用商量的口吻与别人交流。在交际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取长补短的好品质。 交际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搜集的有关景点或秋游路线的资料。 组织过程:

1、创设情境、走进秋天。

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出秋天的美丽景色。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秋妈妈已来到了我们身边,给我们带来美景,带来丰收,带来乐趣。我们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去秋游那有多好呀!可不去什么地方,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2、小组汇报,组内讨论。

引导学生出示自己课前搜集的有关景点或秋游的路线资料,结合资料向小组的伙伴说说自己的打算,其他人要进行评价。

小组讨论谁的计划好,达成共识,进行补充完善本组的秋游计划。

3、全班交流,统一计划。

各组陈述本组的计划和理由,进行评价,引导学生用商量的语气进行讨论,集中大家的意见,确定秋天计划。

4、讨论具体事宜。

引导学生讨论秋天的前期准备工作和秋游的分工。

5、总结评议,提出建议。

教师总结秋天的计划研究情况,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

四、展示台

这次展示台是在本组教学开始就引导学生平时进行动手、动脑,创作关于秋天的作品,积累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的内容是学生自制的书签、贺卡、图画、诗歌等都是有关秋天的,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成果的平台,可让学生尽情享受学习的快乐。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我眼中的秋天”活动:布置一个展示角或课上展出并交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我表现的意识。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复习重点范文第3篇

1吃透教材,把握整体的教学思路

当你在接受新任课程时需要认真学习对所任年级的课程标标准,查阅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全面了解本册各单元课文在原来来的基础上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找出本单元组教材的教学重点、难点,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把教与学,读与写有机的结合合起来,切实的编写出可行的教案,从而达到学习本单元组学习的的目的。

2从读中感悟到写

新教材的单元组中除了安排类型相近的课文外还有导读,口语、交际、写作等内容,而这样的编排前者都是为后者而设计,它们之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所以在教学中要有一种整体的的理念,课课深入,为训练重点——习作铺设一条有效途径。在教教学一组课文前先读导读,读口语交际,读习作要求,让学生明确确学习这个单元的训练重点, 让他们在学习课文时处处留心文中中是通过哪些方面来完成这个单元的训练要求的。读课文。下面面以第十册第七组课文为例, 本组习作训练是写一个鲜明特点的的写人文章在前面几册课文中都有过训练,而这次的要求是“特点点鲜明的人”,固然在要求上提高了一大步。虽然在本册中所学的的课文中有顾全大局的蔺相如,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在长征途上为为照顾小战士饥饿而死的老班长……这写人物也有鲜明的性格特特点,可由于篇幅之长,大都无细致的人物性格特点的刻画,学生生参照文章的写法也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而这组的《人物描写一组》就为我们的习作搭建了一个很好好的平台。如《小嘎子与小胖墩摔跤比赛》一文是以人物动作为主主的文章,可在揭题中,让学生说说这篇文章是围绕题目的哪一个个词来写的,在摔跤过程中最常用的是什么词? (动词)学生在读读课文时有意识的在文中找出摔跤过程的动词, 教师把相应的词词标在黑板上,然后细细的品读,从这写语句中谈读后体会到了什什么。

而《“风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个片段中则以外貌、语言、动作作作为重点来刻画人物特点的,在教学这一篇课文时,先让学生找找出外貌、语言、动作的句子,再让学生说说对王熙凤这个人物形形象的了解。也同样把那些能突出人物的重点词句标在课文中。如“那一双三角眼”,两弯“吊梢眉”,含威不露的“粉面”,未启先先笑的“丹唇”。而在描写王熙凤的语言中,一句“我来迟了”,看似似一句很普通的话,可它蕴含着一种爽朗、热情的感觉。再如王熙熙凤知道林黛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孙女说:“天底下真有这样标致的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表面上是在称赞林黛玉的丰姿,实际际上却是在阿谀贾母。人物动作描写也是如此,提到黛玉母亲,王王熙凤向导 了贾母定 会为女儿 去世而悲 伤 , 便抢先“ 用帕拭泪”……

以上的这一言一行都是为了讨好贾母而所做表现的。我们不去细细地进行品读、精读,要让学生从普通的言行举止中体会到所在的内涵,运用到习作上是十分困难的。

3从读中迁移到演

在学生对人物的形象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的情况下, 应当及时的迁移。如教学《小嘎子与小胖墩摔跤比赛》中,学生对摔跤中的那一组的动词都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因此可在班上选出形象接近的两位同学,按文中的摔跤步骤一招一式进行演示。这样不仅对演的同学是对学习课文后一种新的认识, 也是对个人才华的一种展示。对看的同学而言,一个活生生的人物,一组组精彩的表演吸引住了他们的眼球,如有课文人物再现,亲闻目睹的感受。这种做法大大提高课堂的活跃程度,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到了怎样抓住生活中的细微,加以生动的描写,来达到生动的人物形象。

4“说”是“演”的一种延伸

如果演是课文的一种再现的话,那么说是演的一种延伸。让学生知道我们所学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不能生搬硬套, 其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任务形象要因人而议,因事而议。如《叶老师初见同学们》假使我们也用课中王熙凤的外貌的词安在叶老师的头上,显然这样与实际情况不符。这样你可以放手让学生大胆地抓住叶老师外貌的某一特点进行品头论足, 发表一下自己的言论,读一读自己对这一人物的认识。由于这种做法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各不相同,教师可以在积极肯定他们看法的前提下,引导他们对相同特征叙述不同加以分析、比较,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就使人物形象更加的丰满、生动了,也避免了全班同学雷同和抄袭的现象。

5表达时人物形象的整体要突出

上面我们通过读、演、说的举例局部地了解如何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描述,可学生在描写一个人物时常常顾此失彼,所表达的目的无法做到统一,甚至出现支离破碎的现象。如写人物外貌不为语言、动作服务,单纯为写人而写外貌、语言,行为也同样相背,就象一个组装起来美丽的木偶,更谈不上写出有血有肉的人物鲜活形象。究其原因何在,这是学生对人物的性质特点的整体性把握不准确的缘故。只有把握好任务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内心活动等之间的联系都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叙述,人物的鲜活自然会跃然纸上。

6“评”是完成训练不可缺少的一环

学生观看表演后一定会有很多的感想, 对表演的动作是否到位,步骤是否有序,都会有不同的评价,教师批改学生习作时应侧重突出本单元训练重点进行点评,不必面面俱到,让学生从教师的批语中一目了然看出自己存在的不足和优点。

第一单元复习重点范文第4篇

人类文明的开端(上古文明)

人类的形成

正在形成中的人:非洲南方古猿(距今300-400万年)

完全形成的人:早起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现代人种差异出现: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由于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结果。)

㈠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四大文明古国均处于大河流域河谷地带,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有利于农耕。

◎东方文明(四大文明古国)发源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古代希腊)则是发源于海洋。

文明的国度

时间、发源的河流

文明的象征

古埃及

前3500,出现奴隶制国家,前3000年左右统一,非洲尼罗河流域

金字塔

古巴比伦

前3500,出现奴隶制国家,前18世纪统一,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汉谟拉比法典

古印度

公元前2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

种姓制度

古代中国

前2070,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分封制

㈡古代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陵墓,古代埃及国王权力象征。

㈢古巴比伦(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公元前18世纪,西亚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为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制定了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苏美尔人、楔形文字)

㈣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又称等级制度,是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雅利安人为了利于自己统治)根据这一制度,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包括国王)、吠舍、首陀罗,不同等级之间社会地位极不平等。(见下表)

影响: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㈤古代希腊:

⑴古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

⑵前8世纪,出现城邦(最著名的是雅典、斯巴达),前6世纪,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3)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表现为:①伯利克里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②伯利克里扩大公民权利,全体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㈥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⑴公元前8世纪,意大利半岛台伯河畔,建立罗马城。

⑵公元前509年建立罗马共和国,逐步统一了意大利半岛。

⑶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发动三次“布匿战争”,打败了迦太基。公元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霸主。(依然是共和国)

⑷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不久被杀。

⑸公元前27年,屋大维开始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皇帝。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

(6)罗马帝国与秦汉时期的中国一样,被中国称作“大秦”

(7)395罗马分裂为东西两部分,476年,西罗马被日耳曼人灭掉,西欧的奴隶社会随之终结。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中古亚欧文明)

㈠大化改新:(p九上24~29页)

日本:1世纪前后,出现奴隶制国家,5世纪,大和统一日本(奴隶制国家)

⑴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仿中国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

⑵内容: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⑶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⑷启示:改革是发展的推动力,要积极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只有不断地进行改革,才能国富民强。

⑸中日交往从汉朝开始。在唐朝往来相当密切。交往密切的原因是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日本当时频频派遣留学生来到长安,学习先进的中国文化。唐朝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

(二)阿拉伯

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

622年,出走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622年被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

630年,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

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

(三)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特点和罗马教廷地位:(p九上28~29页)

⑴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改革(法兰克王国):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采邑制)。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⑵西欧的封建社会虽有等级贵族制,但在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关系。“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⑶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㈢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p九上30~31页)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城市衰落

(2)10世纪开始,意法英德等国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工商业城市。

(3)城市复兴主要是争取自治权,城市自治的两种方式:金钱赎买和武力(典型例子:法国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

⑶历史意义:

经济上,城市商品经济对西欧的封建经济具有一定的瓦解作用。市民阶级形成,并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

政治上,城市与王权联合,共同对付大贵族。加速国家统一。

文化上,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为文艺复兴的出现奠定基础。

(四)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廷),穷兵黩武,四处征讨

13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在西亚兴起

15世纪中期,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大军攻陷

第三单元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一、古代文明交流与融合的两种方式(p九上36~43页):

暴力冲突、和平交流

㈠暴力冲突:(例子:希波战争、罗马帝国的扩张、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⑴希波战争:公元前5世纪上半期,波斯帝国与希腊。马拉松长跑起源于希波战争。希腊军民获得胜利

⑵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兴起,打败希腊联军,扫荡小亚细亚,攻入埃及、回师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伴随着东侵的过程,给被侵略地区带去了巨大的灾难,但客观上是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渗入到希腊文化的过程,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

⑶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公元前27年屋大维任罗马皇帝后,多次发动扩张战争。到2世纪时罗马帝国疆域达到最大规模,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罗马帝国最初约二百年间是罗马帝国历史的“黄金时代”。

★“身在罗马,就做罗马人”。“条条大路通罗马。”

⑷我们应一分为二、客观地看待战争的影响:战争既有消极一面,也有积极一面。战争既充满暴力,客观上又传播着文化。如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的扩张战争既给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但是客观上把希腊、罗马文化传播到东方,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㈡和平交流(主流):马可·波罗、阿拉伯人被称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例子:①世界史: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传播、佛教传人中国等;②中国史:丝绸之路、遣唐使、玄奘西行天竺、鉴真东渡日本、郑和下西洋)

⑴马可·波罗来华: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生活了17年,得到元世祖忽必烈重用,回国后,口述了《马可·波罗行纪》一书,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憧憬,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

⑵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①发明:古代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②传播与发展:阿拉伯人学会了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12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方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16世纪,其写法与现在基本一致,此后传遍全世界。

⑶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彼此间的联系与友谊;传播先进文化与生产力,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

⑷和平交往的重要史实,选其中一例谈谈它的影响:①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②郑和下西洋促进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的发展。③马可·波罗来华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④阿拉伯数字传遍全世界,成为人们共同使用的数字符号。

㈢你认为暴力冲突与和平交流中哪一种交往方式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用更大?

和平交往。理由:和平交往加深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和友谊,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暴力冲突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和痛苦等。

二、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p九上46~51页)

㈠公元前3000多年,古代埃及人使用象形文字。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中国:甲骨文,商朝

㈡世界三大宗教:(都诞生于亚洲)

佛教

公元前6世纪诞生于古代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被称为释迦牟尼。其内容宣扬“众生平等”。

前3世纪在印度(阿育王)发展。佛教主要向两个方向传播:向北,经中亚地区传到中国大部分地区(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以后又从中国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向南,传入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国和我国境内傣族地区。

基督教

1世纪时诞生于巴勒斯坦一带,宣扬耶稣就是“救世主”。忍受苦难,死后升入“天堂”,

后传入欧洲和其它地区。(12月25日圣诞节)

伊斯兰教

7世纪,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信仰“真主”安拉。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经典是《古兰经》,它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促进作用。后传入亚洲和北非。

㈢阿基米德是古希腊杰出的科学家,以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而闻名,他发明的螺旋式水车,可用来排水或灌溉。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杠杆定律

亚里士多德也是古希腊科学家,被誉为“百科全说式”的学者,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和逻辑学等学科体系。

文学

古希腊

盲人荷马加工整理

《荷马史诗》(英雄史诗,分为《伊利亚特》《奥德赛》两部分),是研究早起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古希腊

索福克勒斯

《俄底浦斯王》

把古代悲剧艺术推向成熟

阿拉伯

民间故事集

《天方夜谭》(又称《一千零一夜》,名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

建筑

沙特阿拉伯

麦加大清真寺

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寺(禁寺)

克尔白神庙

法国

巴黎圣母院

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

君士坦丁堡

【世界近代史(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第四单元

步入近代(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㈠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14~16世纪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⑴文艺复兴(发现人的时代):(p九上58~60页)

14世纪前后,地中海区域是欧洲贸易最繁荣的地区。

时间:14世纪开始;

地点:最先在意大利兴起;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实质:是一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作用:文艺复兴是一场促进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它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⑦代表人物:

(1)但丁: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神曲》,“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2)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大师,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3)莎士比亚:英国,代表作《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

★要学习他们勤勉治学,献身艺术,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可贵精神。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最伟大、进步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巨人时代。~恩格斯

⑵新航路开辟(发现世界的时代、地理大发现):(p九上60~62页)

①目的:15世纪,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开始探寻前往东方的航路。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

②原因:A、经济根源(根本原因):14~15世纪,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要求扩大海外市场。B、社会根源: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黄金,成为探索新航路的主要动力,《马可·波罗行记》关于东方富庶的描述,更加引起欧洲人对东方的神往,想到东方寻找财富。C、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造成了商业危机。D、技术条件:地圆学说的流行;造船技术的提高;指南针的应用;航路经验的积累。

③主要航海活动

探险家

线

1487年

迪亚士

葡萄牙-好望角

发现好望角

1492年

哥伦布

西班牙-大西洋-古巴、海地

发现美洲新大陆(古巴、海地)

1497~1498年

达·伽马

葡萄牙-好望角-印度洋-印度

找到了从西欧直通东方国家的新航路,到达印度

1519~1522年

麦哲伦

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印度洋-好望角-西非海岸-西班牙(环球航行)

麦哲伦船队实现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球形的科学真理

④影响:A、积极方面~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联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世界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B、消极方面~为欧洲开辟殖民探索道路,造成亚非拉美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㈡近代化的开始: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

⑴政治上:17~18世纪,发生在大西洋两岸的三大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指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美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1、《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颁布

时间

1689年

1776年7月4日

1789年

内容

目的:限制国王权力。

颁布机构:是英国议会,

主要内容: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限制。规定:未经议会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不能随意废止法律。

颁布机构:大陆会议。

主要内容: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

颁布机构:制宪会议

主要内容:称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权力平等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意义

作用

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开始确立起来。

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了。

它体现了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自由”、“平等”的口号,体现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

主要

条文

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权利法案》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的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独立宣言》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订。”

——《人权宣言》

★《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共同点:强调权利平等、自由,受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影响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p九上67~83页)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时间

1640—1688年

1775—1783年

1789—1794年

原因

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发展

法国封建专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既是资产阶级革命,又是民族解放战争

资产阶级革命

任务

推翻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推翻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国家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推翻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方式

资产阶级革命

独立战争或民族解放战争

资产阶级革命

开始标志

1640年国王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筹集军费

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

经过

①1640年,新国会召开,要求限制王权;

②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进入共和时代;

③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④1688年宫廷政变(光荣革命),推翻复辟王朝。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①爆发:1775年4月来克星顿枪声;②建国: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美国成立;(7月4日是美国独立日、国庆日)

③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④胜利:1781年约克镇战役,英军投降;⑤结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即被迫解除“一切隶属关系”

①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监狱(7月14日是法国独立日、国庆日);②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③1793年处死路易十六,罗伯斯庇尔上台执政(高潮);④1794年7月热月政变,结束雅各宾派统治

重要文献

1689年《权利法案》

1776年《独立宣言》

1789年《人权宣言》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代表人物克伦威尔)

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

(代表人物:华盛顿)

资产阶级

(代表人物:罗伯斯庇尔)

政治体制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联邦总统制)

民主共和制

结果

推翻封建专政统治,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取得独立,建立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联合专政

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确立资产阶级统治

特点

建立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执政的君主立宪制政体

不仅是资产阶级革命,也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的、最典型的革命

历史意义

①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②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和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标志着世界近代史开端。

①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②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的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相同点

①都是为了掌握政权,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②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③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④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欧美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借鉴)有很大影响。

3、华盛顿: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总统,他领导美国人民进行英勇斗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被美国人民誉为“国父”

;同时,制订了1787年美国宪法,建立起联邦制国家,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4、拿破仑(p九上80~82页):(1)地位: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2)功绩;①拿破仑掌权期间,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②颁布《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第一部民法),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秩序,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③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把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带到欧洲各地,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3)过失: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又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反抗,最终导致他的失败。

※与拿破仑有关的历史活动:①1799年发动政变;②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资产阶级性质);③颁布《法典》;④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⑤1812年远征俄罗斯失利;⑥1814年下台。

巩固政权措施:1.对内颁布《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2.对外进行战争,打败欧洲反法同盟军。

⑵经济上: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p九上88~90页)

18世纪中期,在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于以前的革命。恩格斯:“①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②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而减弱的变革”。(①指1789年法国大革命;②指英国工业革命。)”

“资产阶级在他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赞扬英国工业革命的地位

1、珍妮机: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最早产生于棉纺织业部门。1765年英国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机器,“珍妮机”的发明是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2、瓦特改进蒸汽机: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经过多年研究,改进了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在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提高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3、“旅行者号”机车: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1825年命名为“旅行者号”的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此后,铁路交通得到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并迅速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

4.美国

富尔顿

发明轮船

5、工业革命影响:19世纪上半期,大机器生产基本上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完成标志),英国工业革命完成。法、美等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格局。此外,工业革命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城市拥挤等问题。

5、与英国工业革命有关的两幅图:

⑴图一说明了一个什么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棉花加工和生铁产量等工业品生产增长很大。原因: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

⑵图二表明英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推动了一变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工业比重上升,农业比重下降。主要动力:工业革命的推动。

6、工业革命的启示: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7、工业革命中科学家取得成就的启示:青少年应该学习工业革命中涌现出来的科学家,学习他们那种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刻苦钻研、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的精神。

8、如何面对工业化所带来弊端?

在发展工业化同时,应重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尽

量减少和消除工业化建设带来的消极后果,合理利用科技新成果,趋利避害。

第一单元复习重点范文第5篇

1、位置和范围

(1)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东半球,少部分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2)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西北隔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邻;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3)纬度位置: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南北跨纬度90度以上;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分别从南部、中部和北部穿过,地跨寒、温、热三带。

(4)范围:世界第一大洲——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面积广大,自然条件差异大,划分六个分区,分别为:东、西、南、北、中+东南亚。

(5)东亚包括中国、蒙古、日本、朝鲜和韩国。

2、地形和河流

(1)主要地形

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大的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海拔8848.43米。(亚洲的“头”) 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亚洲最大的平原,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主要半岛:自西往东: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其中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2)主要河流、湖泊

北部三大河流自西往东依次为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东部河流长江(亚洲第

一、世界第三长河),、黄河、湄公河自西往东注入太平洋;南部恒河、印度子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境内,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

死海:世界陆地最低点。低于海平面415米,即海拔-415米。

3、地形特点

主要地形:高原山地

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起伏很大。

4、地形的分布和河流分布的关系:由于水往低处流,所以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二、复杂的气候

1、影响亚洲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热带:热带雨林气候——马来群岛大部、马来半岛南部

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大部和印度半岛

热带沙漠气候:阿拉伯半岛缺少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东部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北:温带季风气候

广大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缺少温带海洋性气候

青藏高原:高原山地气候 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

寒带:寒带气候

3、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4、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对亚洲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影响很大。 优点:雨热同期;缺点:夏季风活动异常,易发生旱涝灾害。

5、能力培养:

与亚洲比较,分析非洲气候分布的特点

由于赤道穿过非洲中部,南、北回归线分别从南部和北部穿过,所以非洲气候①以热带气候为主,有“热带大陆”之称;②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面积分布广,气候干旱;③以赤道为主心,气候类型呈南北对称分布。

第二节 人文环境

一、人口最多的大洲

1、世界上人都最多的大洲是亚洲,其次是非洲和欧洲,人口最少的大洲是大洋洲,无人定居的大洲是南极洲。

2、亚洲人口稠密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

3、世界上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11个,亚洲就有6个,分别为: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

4、人口自然率最高的是非洲,其次是拉丁美洲和亚洲,最低的是欧洲。

5、由于亚洲人口基数大,所以每年净增加的人口数和人口净增长率,亚洲都排在世界第一位。

6、亚洲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尤其对土地的压力使其产生了恶性循环。

二、多样的地域文化

1、亚洲大小民族共有1000多个,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左右,人数最多的是汉族。

2、不同民族创造了不同的文化,著名文化有:华夏文化(代表古中国文化)、印度和流域和恒河流域文化(代表古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代表两河流域文化)。

3、文化如建筑、服饰、交通、生活习惯与自然条件如位置、地形和气候的关系(13页图连线)

4、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和流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5、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成因:适宜的温带或热带气候、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

三、经济发展差异

1、大多数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少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如日本。

2、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不同国家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差异很大,所以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也很大。

3、大部分国家落后的原因:长期遭受殖民统治,工业基础一般较薄弱。

4、发展情况:大多数国家独立以来民族经济都有一定的发展,特别是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推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波斯湾沿岸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因为大量出口石油资源,而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

5、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中国的台湾和香港。

6、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是否发达的主要指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产业结构。

7、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流通部分和服务部门

第一单元复习重点范文第6篇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192—192年大革命时期) .合作原因——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务

①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 ③共产国际的推动。

.标志:192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影响:国民大革命迅速开展并取得重大胜利,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

.破裂

①原因:两党不同的阶级利益,阶级矛盾上升。

②表现:1927.4.1,蒋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年月,许可祥在长沙发动“马日事变”;1927.7.1,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二)十年内战时期(192—193年土地革命时期) .国共的对峙 ()表现

①政权的对峙:192年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建立;193年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

②屠杀与反屠杀:1927.8.,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2年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

③“围剿”与反“围剿”:1930年到193年,蒋介石对中央根据地发动五次“围剿”,中央红军取得前四前反“围剿”的胜利,但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193.~193.)。

()影响: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 .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 ()原因

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从193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3年一•二八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不断上升。193年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②中共的推进:193年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年底,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开会,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标志: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三)第二次国共合作

.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形成:

①193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发表宣言,提出要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 ②193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193年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④193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⑤193年“七七事变”后,中共发表抗日通电,号召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

⑥193年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表示准备抗战; ⑦同时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⑧193年,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合作的标志:193年月,国民党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两党再次合作。 4.作用: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四)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国共双方的决战

.根源:①阶级利益的差别,阶级矛盾的上升。②美国的干涉。 .标志:194年全面内战爆发,国共关系完全破裂。

(五)国共两党的长期对立(194—197年) .原因:阶级利益的不同,外国反华势力影响。 .影响:海峡两岸处于分裂状态。

(六)国共关系的缓和(197年以后)

原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全国人民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一、国共关系的演变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192—192年大革命时期) .合作原因——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务

①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 ③共产国际的推动。

.标志:192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影响:国民大革命迅速开展并取得重大胜利,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

.破裂

①原因:两党不同的阶级利益,阶级矛盾上升。

②表现:1927.4.1,蒋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年月,许可祥在长沙发动“马日事变”;1927.7.1,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二)十年内战时期(192—193年土地革命时期) .国共的对峙 ()表现

①政权的对峙:192年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建立;193年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 ②屠杀与反屠杀:1927.8.,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2年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

③“围剿”与反“围剿”:1930年到193年,蒋介石对中央根据地发动五次“围剿”,中央红军取得前四前反“围剿”的胜利,但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193.~193.)。

()影响: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 .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 ()原因

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从193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3年一•二八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不断上升。193年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②中共的推进:193年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年底,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开会,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标志: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三)第二次国共合作

.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形成:

①193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发表宣言,提出要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 ②193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193年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④193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⑤193年“七七事变”后,中共发表抗日通电,号召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

⑥193年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表示准备抗战; ⑦同时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⑧193年,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合作的标志:193年月,国民党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两党再次合作。 4.作用: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四)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国共双方的决战

.根源:①阶级利益的差别,阶级矛盾的上升。②美国的干涉。 .标志:194年全面内战爆发,国共关系完全破裂。

(五)国共两党的长期对立(194—197年) .原因:阶级利益的不同,外国反华势力影响。 .影响:海峡两岸处于分裂状态。

(六)国共关系的缓和(197年以后)

原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全国人民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侵犯中国主权

(1)割占领土:英国割占香港,俄国割占领土,日本割占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 (2)开辟租界:列强在上海等通商口岸开辟租界,夺取那里的各项主权。 (3)控制关税:严重破坏中国的海关税收主权。

(4)破坏司法权:蛮横规定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

(5)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德国强租胶州湾、据有山东,俄国强租旅顺和大连、据有长城以北和新疆,法国强租广州湾、据有广东和广西及云南,英国强租“新界”和威海卫、据有长江流域,日本据有福建。

、干涉中国内政 (1)扶植代理人 1.扶植清政府,以华治华: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186年总理衙门的建立,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

2.扶植袁世凯及其北洋军阀政府:辛亥革命,清政府土崩瓦解,帝国主义看中了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把他作为新的代理人和统治中国的工具,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为了大搞复辟活动不惜卖国。袁世凯死后,又选中了段祺瑞作为代理人,控制中国北京政府。

3.扶植各派军阀“分而治之”

4.扶植蒋介石及其南京国民政府:北洋军阀统治结束后,帝国主义又选中蒋介石作为代理人,蒋介石对内实行一党独裁,对外投靠帝国主义。

5.日本扶植伪满洲国政权和汪伪政权 (2)破坏和镇压中国人民革命

1.从186年起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绞杀太平天国运动 2.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勾结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 3.191年武昌起义后支持袁世凯破坏辛亥革命 4.帮助北洋军阀破坏反袁斗争

5.支持军阀破坏中国工人反帝斗争和北伐战争,制造一系列惨案 6.支持蒋介石背叛革命和发动内战 7.对新中国实行干涉和封锁 (3)制造血案:

1.189年旅顺大屠杀 2.1900年八国联军北京大屠杀 3.192年五卅惨案 4.192年济南惨案 5.193年南京大屠杀

(三)经济侵略

、商品输出(甲午中日战争前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 (1)勒索赔款:主要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勒索 (2)倾销商品:主要是鸦片和工业品 (3)掠夺原料、土地、劳动力、资源等

、资本输出(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 (1)政治贷款:开设银行和强迫贷款 (2)直接投资:投资铁路和开矿设厂

、掠夺原料和资源:主要掠夺中国的农土特产品、劳动力、矿藏和土地等,使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使中国重工业无从发展。

(四)文化侵略。

通过设立教堂、传播宗教、学校教育、办慈善机构等方式推行殖民主义奴化教育。

二、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抗争与探索史

(一)清朝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183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中,关天培、陈化成等爱国将领为国捐躯。

、中法战争中,刘铭传在台湾击退法军,冯子材领导取得镇南关大捷。 、甲午中日战争中,左宝贵、邓世昌、徐邦道、丁汝昌等英勇杀敌或壮烈殉国。

(二)农民反封建反侵略斗争和探索 、三元里抗英斗争(184) 、太平天国运动(185—186)

农民阶级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义和团运动(189—1900)

是中国近代一次以农民为主的反帝爱国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阻止了中国殖民地化进程。

(三)地主阶级探索强国之路的主张和实践

、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

、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1世纪60—90年代)

中央以奕訢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①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兴办新式学校,设立译馆,派遣留学生。②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民用工业,筹建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四)资产阶级的探索和实践。

、维新派进行戊戌变法(18

9、、1—、2) 康有为、梁启超。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①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予政权。②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革命派掀起辛亥革命(191) 孙中山 三民主义

①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虽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继续坚持民主革命立场。维护共和民主,但也屡遭失败,在苏联和中共帮助下,孙中山实现伟大转变,提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大革命发展。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发起新文化运动(191年开始)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民主”与“科学”

(①前期(以《新青年》为主阵地)——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②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成就最高)

(五)无产阶级 ①使中国人民结束了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②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③使占世界1/的人口摆脱了殖民主义统治,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也使亚非拉人民增强了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信心。

、基本经验(胜利原因):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党领导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③组织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④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五个阶段

①191年月至192年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阶段,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 ②192年月至192年月,是国民大革命时期,也称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掀起了近代前所未有的国民大革命高潮。

③192年月至193年月,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又称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

④193年月至194年月,是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真正意义的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⑤194年月至194年月,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也称为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人民解放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革命与反革命力量的总决战。

上一篇:党员表率实施方案范文下一篇:电影沙龙活动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