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复习计划范文

2023-08-18

单元复习计划范文第1篇

●单元概述

本单元的主题是“诗词拔萃”,诗歌是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和不同的国度,拨动人们的心弦。本单元的诗词,向我们展示了毛泽东等当代无产阶级英雄和革命人民的豪情壮志;花木兰爱家爱国巾帼不让须眉的的“女中丈夫”的英雄本色;白居易对下层劳动人民贫困生活的深切同情;辛弃疾“壮志难酬”的悲愤;新一代诗人艾青等人对新中国及改革开放的热切期盼和美好向往;海外游子以及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和热情赞美。 ●重点、难点提示

1.欣赏、背诵名家诗词,陶冶自己的精神情操。 2.品味、积累名篇名句,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初步领会诗歌托物言志的特点和比兴手法的运用。 ●考点指要

1.感受诗词中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2.品味诗词凝炼、生动、含蓄的语言,从中受到感染。 3.学习在写人、记事中抒情,写出真情实感。 ●课时安排

《毛泽东词二首》 (一课时) 《古代诗词三首》 (一课时) 《现代诗二首》 (一课时) 《歌词三首》 (一课时) 诵读欣赏《古诗三首》 (一课时) 写作:自由作文 (一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一课时) 单元练习 (一课时)

毛泽东词二首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能联系词中的文化背景说出自己对诗人情感体验,接受美的熏陶。

2、理解诗词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3、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领会作者伟大的胸襟,坚定的信心; ●教学重点

1、两首词的寓意。

2、写景、议论、抒情的结合;精练优美的语言。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出示目标

(一)由学生畅谈所喜爱的毛主席诗词导入。

(二)整体感知

1、播放录音,学生想象本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2、一生朗读;指出朗读应注意的地方: (1)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

(2)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

3、明确重点字词的读音和意义、重读的字词以及应该停顿的地方。 如:惟余(

) 分(

)外妖娆(

)

成吉思汗(

) 稍逊(

)数(

)

惟余莽莽

风流人物

折腰

风骚

红装素裹

4、齐读,进一步体会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要求读的时候尽量处理好音量、语速、和语气的变化。

二、学生自主复习,归纳整理复习要点。 复习要点

1、词,又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

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 “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2、写作背景

《沁园春 雪》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卜算子 咏梅》 这是毛泽东写于1961年12月的一首词。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的反华势力也十分猖獗,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毛泽东作了这首词,表达了共产党人的信心和决心。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生活在日益衰败的南宋时代。他一贯主张抗金收复失地,是坚定的主战派,屡遭主和派的打击,因而情绪愤懑抑郁。《卜算子 咏梅》就表现了这一情绪。

3、主要内容 《沁园春 雪》 (1)、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部分是描写雪景的? (明确:词的上阕。“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2)、同学自行讨论,试着说出词句意思。 (3)、讨论:词的上阕哪些句子总写北方雪景?这些词句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前三句总写雪景,把读者带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里。创造了一个广阔博大的意境,体现了诗人雪中赏雪的豪迈情怀。 (4)、指出写静、动景的词语,体会其意境。 明确:“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由下而上,一静一动,意境开阔,气魄宏伟,格调非凡。 (5)、讨论: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它统领了哪些句子? 明确:“望”字。它统领了以下句子“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6)、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作者为何选取这些景观?) 明确:“长城”、“黄河”、山脉、高原等景观,尤其是“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

(7)作者评价了哪几位历史人物?为什么用了一个“惜”字?“惜”字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五位: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惜”有可惜、惋惜之意。褒中有贬,肯定了封建帝王的功绩,也指出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不足的弱点。)

(8)作者评价古人仅仅是为他们惋惜吗?风流人物指的是什么人? (明确:不是,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无产阶级及人民大众。) (9)最后三句应如何理解?

(明确:表明当今革命英雄空前伟大的抱负和无比坚定的决心。) 《卜算子 咏梅》

(1)在上阕中交代了梅花的哪些方面? (2)联系一下时代背景,“春归”、“春到”有什么象征意义? (3)“已是悬崖百丈冰”对梅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4)哪一个字写出了梅花的美丽? (5)“梅花”在词中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

(6)这首词从整篇来看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举例说明各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7)总的来看,词的上下阕内容各侧重于什么?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三、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分组合作,讲解自己在自学过程中的收获和疑问,探讨疑难问题。

1、把毛泽东的这首词同陆游的词进行比较,有哪些异同点?

2、在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序中“反其意用之”是什么意思?

四、课堂展示,达标训练

学生按小组课堂展示学习收获,对于学生在自学及合作探究过程中的疑问,教师及时的给予解答,并对学生中的共性问题,集中讲解。

1、上阕描写北方壮丽的雪景图,表现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既有动景,又有静景。

2、前三句是概括描写北国的壮丽雪景。“千里冰封”写辽阔的大地被坚冰封冻;“万里雪飘”写万里长空雪花飞舞。“冰封”是静态,“雪飘”是动态,一静一动,静穆而又生动。中间七句由“望”字领起,具体描写北国风光。 达标训练题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诗句中的“风骚”原指 ,句中指 。 2.“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风流人物”指 ,全句表达的感情是 。

3.对“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全词中所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

B.总领以下各句,为下文议论历史人物作铺垫。 C.引起下文,暗示历史人物对祖国山河的态度。

D.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又指出历史英雄人物为祖国壮丽山河而倾倒,为评论历史人物作了铺垫。 4.体会“略输文采”“稍逊风骚”中的“略”和“稍”的准确性

五、效果检测 堂清练习

诵读《沁园春 雪》,完成后边四题练习 1.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大河:____________(2)折腰:____________(3)风骚:____________ 2.“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两句词,从空间上讲,“长城内外”是从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大河上下”是自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 3.词的上阕描写了壮丽的雪景,既有静景,又有动景。其中静景有____________,动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三句词是对历代帝王功过的评述,你认为毛泽东对哪个英雄人物的批评更严厉一些?他批评古代帝王的不足,目的是什么?

古代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体会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重要文言词语的积累。 ●教学重点

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出示目标

1、导语: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播放歌曲《谁说女子不如男》。) 问:同学们,有谁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谁说女子不如男)恩,大家说得很对,谁说女子不如男啊?中国不是有句古话叫什么“巾帼不让须眉”吗?其实,古今中外,出现过许许多多的女中豪杰,你们知道哪些呢?数一数吧?(穆桂英、刘胡兰、江姐、萨切尔夫人、木兰„„)

2、看来大家知道的女中豪杰还真不少!刚才有人说到一个人——木兰,同学们,你们知道木兰这个人物吗?哪一个同学给大家讲一下关于木兰的故事?(学生讲故事)

二、学生自主复习,归纳整理复习要点。 复习要点

1、《木兰诗》成功地塑造了木兰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木兰是一个闺中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巾帼英雄,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代父从军,女扮男装,驰骋沙场十多年,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之后,又谢绝官职,返回家园,表现了淳朴与高洁的情操。她爱亲人,也爱祖国,把对亲人和对祖国的爱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象,是人民理想的化身,她集中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刚毅和淳朴的优秀品质。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讲故事等方式了解故事情节,体会木兰的品质。 《观刈麦》表现了作者对农民生活处境的深切同情,对当时社会制度深深的谴责。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结合诗歌写作背景来体会诗的含义。 《破阵子》一词表达了作者虽有伟大的抱负却壮志难酬的悲愤,教学时引导学生想象词中描绘的梦境,体会作者驰骋沙场的壮志豪情。

2、作者怎样描绘割麦人劳动的情景?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们“不知热”?并且还“惜”夏日长?

3、拾麦者为什么去拾麦?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请用一个字概括。

4、作者面对此情此景是怎样想的?体现了什么情感?

三、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分组合作,讲解自己在自学过程中的收获和疑问,探讨疑难问题。

1、十几年的军中生活为什么只用了这短短的六句诗来描写呢? 作者为何有“可怜白发生”的感叹?

2、了解辛弃疾人生经历,谈谈对“可怜白发生”的理解。

3、作者认为君王的天下事是什么?(收复失地,重拾河山) 而此时君王正在做的事是什么?(歌舞升平,醉生梦死)

四、课堂展示,达标训练

学生按小组课堂展示学习收获,对于学生在自学及合作探究过程中的疑问,教师及时的给予解答,并对学生中的共性问题,集中讲解。

一个“税”道出了劳动人民的辛苦劳作却食不果腹的真正原因。今日的拾麦人即昨日的割麦人,今日的割麦人也有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人。强烈的讽刺意味尽在不言之中。作者在深深的自责,暗自惭愧。由农民生活的痛苦想到自己、想到高官的舒适生活。强烈的讽刺意味尽在不言之中。 达标训练题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②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③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④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⑤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③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为画线字注音。 (1)溅溅( )(2)胡骑( )(3)燕山( ) 2.解释下列诗句中画线的字词。

(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3)朔气传金柝 3.对句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按东西南北的顺序逐一去买B.操办急切而井然有序C.家人和木兰分头去买D.出征前的急切心情和紧张操办

4.①句照应前面的“___”;②~③句可用后面的“____”来概括。 5.对句④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描写木兰想早日到达战场的急切心情B.描写征途遥远,表现不畏艰难的决心C.描写征途遥远,表现出跃马飞奔,驰骋沙场的英雄气概D.像飞一样渡过千山万水,表现了木兰欢快的心情

6.对句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北方苦寒,用战场的艰苦环境来衬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B.以写景来表现北方战场的环境气氛C.描写边塞阴森、凄凉的战场环境D.运用对偶写环境,衬托出战地生活的艰辛

7.“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两句的含义是什么? 8.写木兰的征途和战地生活时,诗中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这跟表现木兰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关系?

五、效果检测 堂清练习

1、透过历史的烟尘,我们仿佛看到了( ),我们仿佛看到了(

),我们仿佛看到了( )。

2、 出示辛弃疾的一句词:“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尝试理解,再读“可怜白发生”。

3、 从“可怜白发生”一句,让学生谈南宋文人类似的悲叹。 引读:文天祥(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岳飞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陆游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

现代诗二首

●教学目标

①能品味、感悟两首诗的形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②能说出两首诗运用的修辞手法,体会 其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③能品析诗歌凝练的语言。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诵鉴赏诗之美;品析诗歌凝练的语言。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出示目标

1、学生谈自己与亲人久别重逢的亲身感受。

2、诵读欣赏 看课文,听配乐诗朗诵;组织评价,确定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及诗的重音部分。

二、学生自主复习,归纳整理复习要点。

复习要点

1、学生找出诗中的意象,说说这对表现诗的主题有何作用。

2、查找写作背景资料,对诗的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质疑。

3、查找有关本诗的鉴赏资料,结合课文的批注[感悟•品味•欣赏],为这首诗的一个章节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

三、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分组合作,讲解自己在自学过程中的收获和疑问,探讨疑难问题。

1、品读想象

根据写作背景资料和这首诗的内容,用水彩笔绘出你心目中的康桥。组织交流、评价(结合诗句内容)

2、比较阅读

组织比较《再别康桥》与徐志摩的《康桥再会吧》(节选)在情感表达和表现方式的异同点。

四、课堂展示,达标训练

对于学生在自学及合作探究过程中的疑问,教师及时的给予解答,并对学生中的共性问题,集中讲解。

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康桥如画的美景,景中又蕴涵了诗人浓浓的深情,情与景的交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意象的选取也值得我们学习。鉴赏这样的诗歌精品,朗读与理解互相促进,我们便仿佛步入艺术殿堂与作者做心与心的交流这难道不是一种美的享受吗?收集贺敬之和徐志摩的其他诗作,选择其中1-2首熟读背诵。

达标训练题

阅读《再别康桥》片段,完成问题

„„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1.“青荇”的意思是什么?前两节诗用了哪些修辞手法?(4分) 2.解释“招摇”﹑“甘心”的深意。(4分) 招摇:

甘心:

3.所选第三节诗中第三,四两句的修辞是(3分) 4.诗人在本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五、效果检测 堂清练习 小试牛刀

选择与亲人团聚或分别时的一1-2个场景,学写一首小诗。10行左右,要求写出真情实感。

歌词三首

●教学目标

①通过学唱歌曲体会三首歌词所体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②理解词义,抓住歌词的形象、意境,从理解的角度,把握词作者的写作目的,从而能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演唱歌曲;

③学习借代、排比、比喻等手法,体会这些修辞手法在歌词抒情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体会三首歌词表达的思想感情;反复的修辞方法、精炼形象的语言;学唱三首歌。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出示目标

播放《我的中国心》的背景音乐,营造氛围。

朗读歌词。注意把握感情基调(深情,挚爱)注意押韵ing。

二、学生自主复习,归纳整理复习要点。 复习要点

1、《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是在香港回归前,香港著名歌手张明敏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的歌曲,至今我还记得他身穿白色的西装,脖子围条长围巾,戴着金丝眼镜,当他深情并茂地唱起这首歌时,场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并且在以后广为流传,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共鸣呢?

——强烈的爱国之情,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无比热爱

2、《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出农村的新面貌,反映出农民的美好生活和喜悦心情,在人们的脸上写满笑容和幸福。整首歌词的基调是欢快的。三段歌词的末两句句式相同,但略有变化。“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为她富裕,为她兴旺”、“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劳动,为她打扮,为她梳妆"、“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奋斗,为她幸福,为她增光!"这些句子的变化,写出了农民生活、劳动和奋斗的情景,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感情逐步加深。

三、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分组合作,讲解自己在自学过程中的收获和疑问,探讨疑难问题。

1、歌词反复提到的中心词是什么? ——“中国心”:

①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点题) ②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根源) ③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总结) 2.《在希望的田野上》三段歌词的末两句句式相同,但用词略有变化。研究研究这些变化有什么含义。

3.联系《黄河颂》的内容,说说你对“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是怎样理解的。

四、课堂展示,达标训练

对于学生在自学及合作探究过程中的疑问,教师及时的给予解答,并对学生中的共性问题,集中讲解。

联系《黄海颂》的内容,对“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表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坚强、勇敢,坚韧不拔,显示了伟大的气魄。在新时期,我们更需要一种奋发向上,勇敢进取的精神。黄河的精神就是我们抗日的精神,我们民族强大的动力。

达标训练题

1、选择适当的词完成词句。

(1)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________中国印。 A.烙上 B.刻上 C.画上 D.印上

(2)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________,/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A.飘扬 B.浪荡 C.漂浮 D.飘荡

(3)流在心里的血/________着中华的声音,/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A.响着 B.澎湃 C.唱着 D.回荡

(4)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________,筑成我们民族的________。

A.身躯 屏障 B.身躯 固堤

C.体魄 屏障 D.体魄 固堤

2、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内容。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1)如果我是清风,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我是春雨,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

A.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人的群落 C.漫天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皮肤人的群落 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4、古代诗歌中抒写思念故乡,眷念亲友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三句。(其中一句是课外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效果检测 堂清练习

阅读《我的中国心》,然后答题。

1.给下列字词注音,并解释这个字词。

霑(

)_________ 萦(

)_________ 烙(

)_________ 2.这首歌词的主题词是“_________”。歌词的内容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①______ ___;②_____ ____;③ 。 3.对这首歌词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河山只在我梦萦”,一个“只”,情意深长。“祖国已多年未亲近”,点明了赤子的身份。这里面包含着深深的思念,同时也有着深深的遗憾。

B.“可是”一转,表达了坚定的信念,“不管怎样”,强调了“中国心”永远不变。

C.“虽然”和“依然”是结构上的呼应,也是内容上的对比,通过内外的对比,写出海外游子身在海外、心系祖国的情怀。

D.“我的祖先”就是指作者的祖先;“烙”准确而形象地表达了海外赤子跟祖国永远无法分离的血肉关系。

E.“长江”“长城”“黄山”“黄河”,都是能够代表祖国的“河山”,借代祖国,形式上排列整齐,音律和谐。

F.“澎湃着中华的声音”,“澎湃”突出声音之响;“中华的声音”,是海外赤子来自心中的声音——永不改变的爱国心的表白。

写 作 自 由 作 文

◆ 写作目标:自己确定内容和主题写一篇文章,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才智。 ◆ 写作指导:

1、知识盘点:引导学生理解“自由作文”的含义;帮助学生复习必要的写作规范。

2、思路点拨:从客观环境看校园风光、家乡风物、山川形胜、众生世相,我们可以看到什么,由此想到什么,就可以写什么;从主观世界看,青春絮语、人生顿悟、亲情咏叹、故土情怀,都可以作为写作的内容。

3、心灵火花:让学生说说自己打算写什么内容,为什么选择这个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激起写作欲望。 ◆ 写作修改: 形式:小组修改

要求:文章要合乎文体特点,不能不伦不类;内容应当积极健康;感情要真切自然。

◆ 写作评价: 学生点评:小组派一代表评讲修改中遇到的共性化的问题和感受,推荐一篇好的读给全班听并说明推荐理由。

教师评价:在自由作文这块领地里,同学们可以自由观察和体验,自由想象与联想,你可以尽情宣泄自己的喜怒哀乐,可以任意描绘大千世界的多姿多彩,从而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与才智。

语 文 实 践 活 动

赛 诗 会

一、学生自主复习

明确本次语文实践活动的主题、目的、活动步骤、具体操作以及活动前的准备情况。

二、小组合作探究,明确本节学习内容。 ●活动目的:

宏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学生的精神情操。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1、 提出活动设想,帮助学生确立背诵内容

2、 向学生介绍获得古诗的途径:语文书、古诗文必背、唐诗三百首

3、 给学生提供部分描写季节的诗(见后文附录)

4、 指导学生分工合作

5、 选好主持人和评委,指导他们如何策划比赛

6、准备比赛中用到的电教用具

7、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确定具体的比赛时间 学生准备:

1、用三周的时间去查找、背诵书本内外吟诵季节的古诗词;

2、四大组的组长安排好本组的参赛对象,要求人人参加。每三人一组准备一个季节;

3、学习委员和语文科代表当主持人,策划本场赛事的形式、内容和规则; ●活动过程:

1、主持人宣布本次比赛的目的、形式、内容和规则:

2、比赛分四个环节进行:

①珠联璧合;②完璧归赵;③火眼金睛;④猫鼠对碰。

3、主持人致辞并宣布比赛结束。

5、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 ●活动总结:

1.每位学生写一篇活动心得

2.每人出一期“赛诗专刊”的手抄报

3.宣传委员负责出一期“赛诗专刊”的黑板报

三、课堂展示

每位同学书写出一份完整的语文实践活动报告。

【单元复习题】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结合词语,读准多音字) 分外( ) 荷箪食( ) 成吉思汗( ) 燕山( ) 的卢( ) 数风流人物( ) 2.根据拼音写汉字。(正确书写常用汉字) qìn( )园春 妖ráo( ) lào( )印 chuī( )烟 3.填空。(理解加记忆) (1)《沁园春雪》中“沁园春”是____________,“雪”是____________。这首词的点睛之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惜夏日长。(《观刈麦》) (3)信念是一株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永远站立在/____________。(《信念》)

(4)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黄鹤楼》)

4.把下列诗句与作者、诗题连接起来。(重视文化知识积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孟郊《游子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州》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李煜《虞美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杜甫《登高》 5.对下面诗句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以语义为单位划分,正确掌握节奏)

A.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D.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6.根据你所学习的诗歌常识,请为下列一首打乱的诗歌排序____________(诗题为《秋夕》,(只写序号)根据全诗内容和押韵等特点排序 A.轻罗小扇扑流萤 B.坐看牵牛织女星 C.银烛秋光冷画屏 D.天阶夜色凉如水 7.选出句式变换后语气加强的一句( )(通过朗读进行比较) A.他做完了作业。→作业被他做完了。 B.这件衣服很便宜。→这件衣服不贵。

C.我们应该有远大的理想。→难道我们不应该有远大的理想吗? D.你把钢笔借我用一下。→你把钢笔借我用一下,好吗? 8.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先找句子主干有无毛病)

A.对于这些形形式式无礼待客的服务人员,难道不应该受到责备吗? B.考试能否取得优异成绩,决定于平时的努力学习。 C.中学生是打好知识基础的重要阶段。

D.我相信,只要你不断努力,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9.你在课外阅读中一定积累了不少名言、格言、警句。请在以下三个方面任选两项,分别写出一条名言、格言或警句。(积累固然重要,但分类整理更重要) (珍惜时间) (热爱读书) (珍视友谊)

二、阅读理解

(一)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粗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把词语放在句子中理解) (1)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心忧炭贱愿天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翩翩两骑来是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系向牛头充炭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按要求找出诗句。(判断要准确,理解是关键) 描写卖炭翁外貌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卖炭翁矛盾心理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如第一部分用大量笔墨描写卖炭翁劳动之艰辛、生活之艰苦、谋求温饱希望之热切;第二部分写卖炭翁劳动成果被掠夺、谋生希望被毁灭,前后形成强烈对比,揭露了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和宫市制度的罪恶,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同情人民的思想倾向。诗中还有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试举出两例,并作分析。(充分认识对比的目的)

(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暧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古诗文中,有些诗句 A.以写景为主;B.以抒情为主;C.情景交融。阅读下面诗句,细细品味,判断它属于哪一种?(只写字母)(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出判断)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2.对本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准确把握全诗,仔细理解诗句内涵) A.诗歌紧扣题意,以咏雪为经,以送友为纬,编织成一幅景色绮丽、友情浓郁的雪中送别图。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以北风喻春风,以雪花状梨花,以对春的主体感受写冬的客观实景,写出了冬中之春,不但使边塞风光披上一层绮丽的色彩,而且使送别环境充满了盎然的春意,因而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C.“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一句,以新颖巧妙的构思和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边塞风光之奇,给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诗人巧妙地以一路风雪写一路送别,使送别增添了许多斑斓色彩与悠悠不尽之情,最后以一路马蹄印作结,诗情格外隽永。

(三)守株待兔 几米

守株待兔的第四天,

我凝视远方,开始欣赏云朵的变幻。 守株待兔的第十天,

我学会分辨小鸟的叫声,嗅闻不同花草的香气。 守株待兔的第十七天,

我可以从微风中感觉到蝴蝶的心情。 守株待兔的第二十天, 一群小兔对我微笑,

送我一朵紫色的花,我们闲聊了许久, 并互道晚安。 1.《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故事大家都学习过,请先简述故事梗概,再说说它的深刻寓意。(学会提炼故事的思想精髓)

故事梗概: 深刻寓意: 2.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品读诗句,适当联想和想像) A.“我”从第四天才开始欣赏云朵的变幻,说明前三天“我”只是在傻傻地“待兔”。

B.诗中写到“小鸟的叫声”、“花草的香气”、“蝴蝶的心情”这些自然界的事物,它们的位置可以随意颠倒。 C.“第四天”“第十天”“第十七天”“第二十天”这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展现了作者心理变化的过程。 D.“一群小兔对我微笑”,说明“我”已“守”到了“兔”,而这只“兔”便是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单元复习计划范文第2篇

三、四单元复习提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单元复习计划范文第3篇

一、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职业与职业生涯

1.就业是民生之本

(1)职业的含义

(2)职业的四个特征

2.职业与人生

(1)人生、生涯与职业

讲授:人生即人生存、生活的整个过程,生涯是一个人一生的经历。人的生存、生活离不开职业,职业是生涯发展的载体。

职业与人生的关系我们从人生的三个阶段分别来看一看。

(2)人生三大阶段

从业准备阶段——从业阶段——从业回顾阶段。

(二)职业生涯的特点与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1.职业生涯的特点

(1)职业生涯的含义

讲授: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的职业经历,即一个人一生职业、职位的变迁及职业理想的实践过程。

(2) 职业生涯的特点

2.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1)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2)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3)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

二 、 职业理想的作用

1.职业理想的含义:是个人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

2.职业理想的特点是:

(1)社会性;(2)时代性;(3)发展性;(4)个体差异性。

3.职业理想对人生的发展作用:

一是提供有充足的动力——不怕困难,积极进取。

二是提供有持久的动力——坚持不懈,永不放弃。

4.职业理想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树立职业理想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2.从业者的成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3.职业理想是实现社会理想的基础。

5.职业理想的实现需要两个条件:

1.职业生涯规划一定要务实,符合个人实际。

单元复习计划范文第4篇

1、会正确读生字表

(一)中的字并组词、注音(“万”---“钱”)

2、能听写以下词语:

千万 百万 丁冬 冬天 齐全 说话 听说 电话 笑话 朋友 友人 亲人 亲自 春天 高兴 长高 爷爷 节日 春节 岁月 你们 行动 古人 声母 声音 处处 知了 知道百花齐放 红花绿草 年年岁岁 亲朋好友 天天向上 万水千山

3、形、音近字组词: 说( ) 话( )有( ) 声( ) 只( ) 东( ) 花( )友( ) 生( ) 知( ) 冬( ) 画( )

5、成语积累(读一读): 桃红柳绿 泉水丁冬 百花齐放 万水千山 百发百中 年过半百 百鸟争鸣 五颜六色 不慌不忙 冰天雪地 电闪雷鸣 小题大做 滴水穿石 欢歌笑语 闻鸡起舞 古色古香 年年岁岁 亲朋好友

6、多音字组词:

háng( ) chu ( )

行 处

xíng( ) chu ( )

7、按课文内容填空:

1 (1)春雷跟柳树( )了,( )给柳树洗澡了,( )给柳树梳头了。

(2)小燕子说:“春雨是( )的。你们瞧,春雨落在( )上,草就( )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枝也( )了。”

(3)春眠( )觉晓,( )闻啼鸟。 夜( ),花落( )。 (4)( )莺( ),拂堤杨柳醉( )烟。( )散学归来( ),忙趁( )放纸鸢。

8、反义词(读一读):软--硬、高--矮(低)、笔直--弯曲、古--今、多--少、早--晚、忙--闲、

9、容易写错笔画的字(写一写):万、们、绿、花、岁、声、忙

单元复习计划范文第5篇

《酸和碱》复习课

一、复习导引

1、酸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

(填化学符号);

碱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

(填化学符号);

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

2、浓酸的特征:

浓盐酸易

,当打开盛浓盐酸瓶塞,会看到瓶口有

;

浓硫酸具有

性,常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如可干燥

;浓硫酸还具有

性,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和衣服上,应立即

,再涂上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

沿器壁慢慢注入

中,并不断搅拌。

3、盐酸和硫酸的用途很广:如生活中都可以用它们来

等,人体胃液中含有

,可以帮助消化。

4、氢氧化钠俗称

;氢氧化钙俗称

氢氧化钠固体是

(色、态),溶于水时

热(放或吸),曝露在空气中易

,故氢氧化钠应

保存。

5、列举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在生活中的应用

6、酸和碱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显示的颜色

酸溶液

碱溶液

石蕊溶液

酚酞溶液

7、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盐酸(

)

硫酸(

)

与活泼金属的反应

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铁锈

氧化铜

与碱的中和反应

烧碱

熟石灰

与某些盐的反应

碳酸钙

氯化钡

8、碱的主要化学性质

氢氧化钠(

)

氢氧化钙(

)

与酸的反应

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SO2

CO2

与某些可溶盐的反应

碳酸钠溶液

硫酸铜溶液

9、溶液的酸碱度可用

表示,用

可测定溶液的酸碱度。pH

,溶液为酸性;pH

,溶液为中性;pH

,溶液为碱性。酸性越强,pH越

;碱性越强,pH越

10、中和反应特指

的反应,它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二、课堂演练

1、按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下列各组物质属于一类的是

A氯化钠和碳酸钙         B氢氧化钠和硝酸钾

C氧化镁和氯化氢         D氧化钙和氢氧化钙

2、下列物质长时间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并发生化学反应的是:烧碱

生石灰

浓盐酸

浓硫酸

熟石灰

铁钉(

)

A

B

C

D

3、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酸碱度时,如果先用水把试纸润湿,再把溶液滴在试纸上,则测得的结果与实际的pH比较(

)

A

偏低

B

偏高

C

不变

D

无法比较

4、混有水蒸汽的下列气体,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A

二氧化碳

B

氨气

C

氧气

D

氯化氢气体

5、若不指示剂,要把氯化钙中少量的盐酸除去,使溶液达到中性,最好先用下列试剂(

)

A

Ca(OH)2溶液

B

CaO

C

CaCO3

D

NaOH溶液

6、下列试剂可用来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是(

)

A

石蕊溶液

B

酚酞溶液

C

盐酸

D

二氧化碳气体

7、从H、C、O、C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下列物质,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1)酸    ;(2)碱   ;(3)盐    ;(4)氧化物     。

8、可一次性鉴别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钙三种溶液的试剂有

9、为了验证久置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三位同学分别运用了酸、碱、盐来鉴别,则他们使用的酸是

、碱

、盐

10、在实验室用氢氧化钠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本实验必须用到的仪器有

;

(2)为判断氢氧化钠是否恰好被盐酸中和,在滴加稀盐酸前,需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2滴

,当恰好中和时,看到的现象是

(3)若某同学在实验时忘了滴加指示剂,实验后他对反应后溶液的pH进行测定,发现pH=8,则反应溶液的溶质为

;

(4)另一个同学等加完盐酸后再滴加指示剂,没有看到任何现象,则他认为恰好中和,你认为他的结论对吗?

(回答对或不对),若不对,原因是

,若出现此现象,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的可能情况有

11、小青吃完“美好时光”海苔后,对里面的一个白色小包产生了兴趣,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他把它带到了学校和同学一起研究这包干燥剂是否变质,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你和他们一起参与进来吧。

(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干燥剂中有氧化钙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配制成溶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干燥剂中含有氢氧化钙,干燥剂部分变质

(2)你认为步骤2严密吗,理由是

上一篇:会考复习计划下一篇:高效复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