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济效益分析报告范文

2023-09-27

产品经济效益分析报告范文第1篇

农村饮水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目前政府应当及时解决的问题。因此,实施了农村饮水评估给予实施,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其中经济效益评估作为进行项目评估着实应该考虑和重视的问题,经济效益的提高也是实施饮水项目工程后希望达到的目标。事实证明饮水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也促进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此项目评估中关于介绍项目实施后的经济效益有如下几个方面:1.节省取水费用2.劳动力外出务工3.发展养殖业4.发展庭院经济5.促进农村小型工商业的发展6.减少介水疾病后医疗费用的节省。通过这学期对《项目评估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学习,我就一些基本的项目评估的理论对此项农村饮水解困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解说。

一,节省取水费用。在饮水解困工程建成运行之前,项日区的农户为了取水不但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而且为此购置运输和存储设备的费用、买水运水的费用都很高。在工程建成运行之后,按照现行水价计算,用水成本显著降低,即使到分散供水点运水,加上运费,也还是大大节省了费用。这是供水工程最直接的经济效益。

二,劳动力外出务工。饮水困难的农村地区,长期以来担水取水成为日常基本劳动项目,常年持续,而且一般由青壮年劳动力承担,使得这些最活跃的劳动人口无法外出打工,减少了一个最主要的增收途径。从取水劳动中解脱出来的青壮

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已经成为农民增加收入最主要的途径,是工程经济效益的最主要体现。促进劳动力的优化合理配置,符合项目评估中的经济效益。

三,发展养殖业。发展多种经营,当有多余的水资源的时候,则既会满足人的需求也会给牲畜家禽提供更多的水,有利于发展养殖业提高收入。

四,发展庭院经济。庭院种植主要是蔬菜和果树,部分产品用于农户日常消费,部分用于出售。则出售后可增收,符合项目评估中的经济效益。

五,促进农村小型工商业的发展以正常供水为前提的农村小型工商业(如磨制豆腐、洗摩托车、农家乐),在饮水解困工程建成运行后,开始恢复生机,也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

六, 减少介水疾病后医疗费用的节省, 在水质问题严重的农村地区,介水疾病高发是普遍而严重的问题。随着饮水解困工程建成运行,发病率和病患程度显著降低。

解决农村的饮水问题还任重而道远,需要在取得已有的经济效益下,继续努力。从无水到有水,从苦水到甜水,从挑水到自来水,大力气下大功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难题,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切实解决了农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难题,群众安居乐业,饮水安全得到保障,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经济得到发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为老百姓带来了讲不尽、说不完的好处。

产品经济效益分析报告范文第2篇

摘要:构建基于公益性的财政补偿机制及支付核算体系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在科学界定公立医院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对其补偿机制公益性与效益性进行分析,实质是对政府、公立医院及医疗市场等多元主体利益关系的研究。文章运用公共产品理论、财政支出理论以及利益博弈理论,将TOPSIS分析原理应用于补偿机制公益性评价当中,并结合对财政整体收支与补偿的经济效应实证分析,得出构建科学杠杆式补偿机制,实现多元均衡下的公立医院公益性与效益性统一的政策框架。

关键词: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利益博弈;公益性;效益性

公立医院由政府投资举办,聚集优质医疗资源,目的是追求社会健康效益,主要从事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开展突发事件救治、支撑医学科学发展、平衡医疗服务市场等职责,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起支撑引领作用。医疗机构市场化改革在取得进展的同时也遇到诸多难题,如管理体制与市场化运作不匹配、运行机制不利于医院公益导向、补偿定价机制及医疗服务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公立医院的首要属性是公益性,然而其运营发展主要依靠经济效益的提高。政府对公立医院经济补偿机制存在于多方(医院、政府、医保、病患)利益的共同作用,补偿决定医疗提供方获得何种激励并由此决定其医疗健康方面的供给行为。只有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才能向社会提供优质医疗卫生服务,实现社会公益回归。

一、研究范畴

(一)公立医院界定

公立医院是政府拥有并提供运营经费的医院,是承担政府医疗卫生职责的载体,运营模式与国家医疗制度关系密切。在如英国等实行免费医疗制度的国家,公立医院由政府举办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资金筹集来源为税收,建设运营费用由财政承担,公益性体现在医疗服务免费或低价;在如德国等实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国家,公立医院资金来自社会医疗保险基金,医疗服务产生运营收益,政府财政对亏损部分进行补贴。

根据《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化的公立医院改革被区分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两大板块,改革目标和方向确定为:管理体制、运行新机制、医保支付方式、人事薪酬制度、信息化建设、分级诊疗制度以及强化组织实施等方面。

(二)补偿机制界定

以补足成本损失和规避资金风险为目的进行补偿,表现为一个主体对另一主体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成本和损失所做的经济补足和偿还。补偿机制指为维持组织或系统有效运行而对其进行必要的經济支持及成本补足的过程及方式。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授予对象是公立医院,主要内容是政府补偿及监管机制创新,它是以资金为纽带,对公立医院收入来源、保险支付方式、医疗服务价格、市场环境以及政府行业规制等各方面所作出的利益分配及制度安排。本研究立足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践,从公立医院内生公益性及运营效益性两方面进行分析,对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做靶向性研究。

(三)公益性与效益性界定

公益性是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前提下,维护医疗服务公平性、适宜度、可及性的责任和义务;效益性是在医疗供方收入和支出抵销后仍存在盈余,实现经济收益的能力。医院成本控制、医疗水平提高、医疗资源合理分配,有利于增强公益性;加强预算管理、强化绩效考核、提高公共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确保公益性与效益性,体现的是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实现国家、单位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均衡。

二、理论基础

(一)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理论源自边际效用价值论和社会契约论,用于纠正市场失灵,论证政府和财政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合理性和互补性,在研究政府与市场关系、公共财政收支、公共服务市场化等方面贡献巨大。纯粹的公共产品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消费的非竞争性、收益的非排他性等特征。公共卫生服务,如卫生监督、计划免疫、预防与控制等属于纯公共产品;妇幼保健等卫生服务项目,因其具有一定程度的外溢性,符合准公共产品;医疗服务分为基本和特需医疗,前者归属准公共产品范畴,后者具有私人产品属性。医疗服务市场属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其特殊性规定了医疗产品应归属于准公共产品的范畴。

公共产品理论对于公立医院改革的现实意义在于:财政补偿应引进市场机制来生产和提供公共产品,树立市场化经营理念,破除公共产品单纯“福利型”“供给型”观念,市场主体多元化,在公共竞争条件下实现医疗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高效配置。

(二)财政支出理论

公共财政的本质是公共性、调控性和公益性,公共产品是公共财政产生的源头。为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要,国家财政中用于公共产品的支出即为公共财政,体现公共财政作为国家权力来制衡社会需求规范。按照经济性质划分,财政补贴、养老保险、社会保障等转移性支出表现为投入无回报的资金无偿、单方面的财政支出;按照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划分,财政用于社会共同消费方面的支出,如医疗卫生事业费、社会福利费等属于消费性财政支出;按照受益范围划分,对社会中某特定居民或企业给予特殊利益,如教育、医疗等属于特殊利益支出。财政支出具有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标准,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经济资源的有限性。

政府公共财政直接补偿公立医院具有实践上的普遍性,不论选择何种国家医疗制度(国民免费或社会医疗保险),即便补偿额度和支付方式有所差异,均说明公共财政直接补偿公立医院存在必要性和合理性。

(三)利益博弈理论

博弈论强调在给定约束条件下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经济人行为,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博弈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公立医院市场化改革的成功运行和稳定发展取决于政府、公立医院和公众三方利益决策主体在约束条件下的合作博弈。

医疗服务体系是一个由多个利益相关集团组成的组织系统。公立医院经济运行不仅是投入产出的经济系统,而且是结合了管理、技术、市场、信息等要素的管理系统。主要利益主体包括政府(所有者)、患者(消费者)、医疗保险(购买者)、医药企业(供应者)、医院(管理群体(经营者)、员工群体(生产者))。公立医院的运行机制是在这些利益主体及宏观社会、经济、技术、行业等环境基础上形成及演化的,利益主体的反复博弈获得相对均衡,保证公立医院经济运行达到有序的状态。

三、我国城市公医院补偿机制效用评价

(一)我国政府医疗卫生投入情况

我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资金,由中央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主要用于支持推进城市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发展的资金安排,实行因素法分配,采用“当年全额预拨、次年考核结算”的方式下达。

自2009年医改启动以来,政府医疗卫生投入逐年增加。财政决算数据显示,2009年到2015年全国各级财政医疗卫生累计支出达到56400多亿元,年均增幅达20.8%,比同期全国财政支出增幅高4.8个百分点,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医改前2008年的5.1%提高到2015年的6.8%。2016年全国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增长3%,而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预算安排12363亿元,较2015年增长3.7%,比同期全国财政支出预算增幅高13个百分点。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加强顶层设计,明确了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的目标、原则、路径和具体措施(如图1所示)。到2017年,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将全面推开,总体上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

(二)补偿机制的渠道、补偿方式与支付方式

1.补偿渠道

城市公立医院补偿渠道分为两种,一方面,按“收费”方式,即从公立医院自身收入结构考虑,城市公立医院收入分为政府财政补助和业务收入,其中业务收入又分为药品收入和医疗收入。“收费”补偿渠道分为:政府财政补助、药品收入和医疗收入。另一方面,政府按“付费”方式,即从社会筹资渠道来看,城市公立医院筹资渠道分为政府财政补助、医保支付和患者现金自付。也就是说,“付费”补偿渠道分为:医保支付、患者现金支付以及政府补助。我国新医改方案将补偿的三个渠道(医疗服务收入、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

对公立医院补偿的问题实际是关乎“付费”补偿的问题,公立医院医疗产品和服务均是需要付费来满足的,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而付费者是医保和患者,无论是补供方还是通过补需方来间接使得供方获得补偿,资金最终是流入医疗服务供方的,所不同的是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利益激励机制和行为不同。补偿机制的实质在于厘清医保支付、患者自付和政府补贴三者的比重关系,而不是医疗服务、药品销售和政府補贴的结构问题,至于医疗服务和产品的盈利或亏损,属于价格机制所带来的问题,不属于补偿机制研究的范畴。因此,笔者提出寻求关于“付费”的利益博弈所达到的均衡关系是建立公立医院补偿长效机制的关键。

2.补偿方式

各国卫生系统和管理体制不同,导致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偿总额、给付标准以及具体调控监管机制存在差异,医院治理结构也不尽相同。政府直接以财政预算形式补偿公立医院为主的国家,多为高福利的国家卫生体系。面对公立医院政府投入机制的三种方式(如表1所示),对补偿机制的具体方式的认识和偏好存在差异,表现为主张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主张以医疗保险筹资为主的补偿机制以及对公立医院推行政府财政投入和医疗保险筹资双重补偿机制。

3.支付方式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约束医疗机构、破除“医药养医”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也是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优化提升的重要环节,更是确保医疗各方主体利益博弈实现均衡的制度安排。现行按医疗服务项目付费是最传统的支付方式,这种方式费用控制及管理方法评价较差,资金使用效率低,一定程度上造成公立医院公益性出现偏差。应逐步减少按实际发生项目付费的后付制,推动“量体裁衣”的打包式支付方式(如表2所示),寻求多种付费方式组合。为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加,可实行双重支付单位并存的混合方式,在打包费用项下开设临时性服务项目支付单位,将当地居民疾病谱、医院自身专业特点等因素考虑在内,定制医疗费用标准,平衡支付方式的经济风险(如图2所示),在确保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同时,追求补偿资金使用效益,实现预算控制与费用估算监控的动态路径。

(三)城市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公益性

1.公益性功能划分

以公共产品理论为依据,按照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政府保障能力、财务运行管理、收益分配方式等因素,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可划分为三类:一是对纯公益型公立医院(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专业化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全额预算保障;二是对准公益型公立医院(承担危机疑难重症疾病诊治服务,承接医教研协同项目的大中型公立医院)采取“财政补助+运行自筹”的补偿;三是对经营型公立医院(采取医疗资源托管或公私合作方式组建的混合所有制公立医院)按照“购买服务”的原则,只对含公益性质的医疗服务项目予以补助。这样划分的政策实践意义在于建立公立医院分类分级管理制度。

2.公益性评价指标测量工具(TOPSIS)

决策分析是从运筹学和博弈论发展起来的,在一个形象化决策序列里,明确所有可能的选择及其潜在的产出。公立医院公益性指标体系是一个以体现公益性为主的测量工具和决策工具(如表3所示)。出发点是上述公益性职能划分以及政府公益性行为目标。进行公益性评价测量时,需确定指标权重及指标标准化处理。决策理论与方法中的TOPSIS(Technique fnr Order Preference hy Similaritytn Ideal Solution,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可以用来检测评价对象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若评价对象最靠近最优指标且同时最远离最差指标时,公益性最佳,反之最差。

(1)公益性指标选定

选定m个指标(指标选择参考《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2013-2014)》),对n所医院进行公益性评价。

(2)原始数据规范化用向量决策法,计算得出规范决策矩阵z:

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指数Ci取值范围0-1,越接近1,表明评价医院公益性越接近最优。

3.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误区

财政补偿对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及使用具有杠杆作用,选择合理补偿方式和启用财政投入在采购环节中的谈判机制,有利于医药、医保、医疗“三医联动”。公益性的核心在于投入產出的成本收益原则的衍生公益性,换句话说,如果盈利来自于医院的管理绩效、成本控制而非“诱导过度医疗”,那么补偿资金的投入就是有效的,医疗产出就是具有公益性的,这与之前关于公益性和效益性的界定思路不谋而合。着眼于财政补偿“收费”渠道的改革,如对将取消药品加成部分的调整部分按重新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将重新加重补偿渠道的经济负担,造成“泛福利化”,因此,城市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关键在于理顺补偿机制。

(四)效益性和补偿机制的实证分析

1.整体收支和补偿

2011年财政补助占公立医院总收入的9.2%,医疗机构业务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90.8%。2014年我国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费用的比重为30%(如图3所示)。从收入结构来看,公立医院运行主要依靠业务收入。从支出结构来看,医疗支出占总支出的55%,药品支出占40%左右。国家财政补助对公立医院影响显著,补助后盈利医院占比平均增加32%;医保支付收入已经占医疗机构业务收入的50%以上,意味着,医院的收入一半以上来自于医保支付。据人社部数据显示,2000年医保支付只占到医疗业务收入的3.5%,这一比例逐年提高,2015年达到55%(如图4所示)。这意味着政府行为借助医保对医疗服务市场发生作用。

2.经济效应分析

选择合理的补偿渠道,改变医疗服务价格的支付单位,扭转对供方的误导激励,使过度诊疗或医疗服务不可及的扭曲状态回归正常,这是政府优化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意义所在。补偿机制的实质在于通过需方改革引致供方改革,使医疗服务支付方和提供方之间合理分担医疗费用风险,使医院在获得正常经济补偿的同时,主动控制不合理的成本上升。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由于公立医院财政补贴属于隐性补贴,有可能扭曲基本医疗产品的价格进而损害效率,并且其所能达到的效用水平也低于等额显性补贴的效用。政府加大医疗财政投入,目标是实现基本医疗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另一方面,供需原理表明,当医疗供给曲线斜率为正时,补贴引致的好处由医疗机构和患者分享。

四、结论

综上所述,维持公益性,激发积极性是公立医院的科学发展观。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以及监管体系完善优化,公立医院的行为和目标与政府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相互一致。对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公益性与效益性分析研究,是涉及政府、公立医院及医疗市场等多方平衡关系的课题,包括市场价格标准、交换方式、医疗服务成本测算等,其实质是平衡政府、公众和医院这三者之间的利益博弈及制度安排。补偿机制以政府主导为前提,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方式维持公立医院正常运行和发展,在提升医疗产品供给效率的同时,使公立医院公益性功能得以保障,在政府健康投入与居民健康效用之间建立因果联系,满足公众对医疗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输出公众健康,产生社会健康福利效应。完善公立医院治理,构建公益导向的补偿机制,需要在合理的制度环境中,实现供、需、管理以及保障各方利益的再分配。构建科学杠杆式补偿机制撬动资源,引导服务方式变革,涉及管理体制、分配制度、付费机制、激励机制及监管机制等多方面问题,其实质是利益博弈,核心是补偿干预,通过制度安排实现多元均衡下的公益性与效益性的趋同一致。

参考文献:

[1]陈祥槐,夏磊,李彦俊.公益导向的公立医院治理机制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99-134.

[2]张仲芳.全民医疗保障与医疗卫生公共投入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145.

[3]周子君.公立医院还是国有医院[J].医院管理论坛,2014(10):3.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EB/OL].http://www.nhfpc.gov.cn/guihuaxxs/s3585u/201503/6f403fed54754e4f916bcceac28c197a.shtml.

[5]徐蓉.公共产品视角下的城市医疗卫生设施规划研究——以宁波市为例[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新常态:传承与变革

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1452-1464.

[6]刘宝,等.从公共财政角度看公共卫生与医疗的伙伴关系[J].中国卫生资源,2007(4):173-174.

[7]王丽洁,陈文.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之政府补偿方式探索——按工作量法补偿医疗服务亏损[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1(6):45-50.

[8]苏榕生,钟云峰.财政对公立医院实行分类补偿的设想与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09(1):22-23.

[9]陈瑶,朱晓丽,肖龙华,我国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机制理论与现状分析.医学与社会,2010(12):36-39.

[10]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43-53.

[11]高启胜,黄仙红,徐莉.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博弈分析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124-126.

[12]邹晓旭,等.基于博弈论的我国分级医疗服务体系构建策略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5(7):24-26.

[13]李淮涌,基于多元利益主体合作的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

[14]国家卫生计生委.公立医院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EB/OL].http://www.nhfpc.gov.cn/dcaiwusi,s7784g/201602/698c8fe7d38d464f84d2d15283c084ea.shtml.

[15]财政部201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袁[EB/UL].http://yss.mof.gov.cn/2015js,201607/t20160720 2365732.html.

[16]國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nhfpc.gov.cn/,tigs/s3581/201505/c4713d7d40e4b6cb3fldbl73143c296.shtml.

[17]顾昕.公立医院补偿的关键是医保付费改革[J].中国医疗保险,2011(9):8-11.

[18]Adam wagstaff.social Health Insurmlce vs.Tax-Financed Health Systems:Evidence from theOECD[R].world Bank.P0licy Research WorkingPaper.2009.

[19]谢春燕,等.我国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改革的探索与经验[J].中国卫生经济,2010(5):27-29.

[20]薛大东,皮星.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关键要素与现实路径[J].重庆医学,2014(10):1272-1273.

[21]张维斌.深化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分类改革的现状、问题及建议[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6(6):5-9.

[22]黄建始,等.循证公共卫生[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47.

[23]申宝忠,等.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NO.6(2013-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15-126.

[24]何子英,郁建兴_走出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六大认识误区[N].学习时报,2014-10-13.

[25]张崔华,贺加.医疗保险费用供方支付方式对医生行为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2(6):618-620.

[26]孙婧.基本医疗卫生的公共产品属性与供给干预研究[J].卫生软科学,2010(4):313-315.

[27]董云萍.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28]徐敢.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134.

[29]刘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若干问题的经济学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2010.

责任编辑莫仲宁

产品经济效益分析报告范文第3篇

摘要:根据协整分析技术、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利用新疆1991—2006年的数据,对农产品出口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农产品出口总额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农产品出口增长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即农产品出口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原因,而农业经济增长并不是农产品出口的原因。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农业经济增长;协整;因果检验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新疆农产品出口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1991年农产品出口额10.92亿元,2000年达到27.86亿元。2001年加入WTO后,新疆农产品出口贸易进一步发展,到2006年达到38.28亿元,增幅达251%。与此同时,新疆的农业经济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包括农、林、渔业在内的第一产业总值从1991年的112亿元跃增到2006年的528亿元,增幅达371%。新疆农产品出口贸易与农业经济增长的速度令世人瞩目,二者的互动关系尤其是农产品出口贸易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借助计量经济学的协整分析方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新疆现有统计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实证结论来揭示农产品总出口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内在相关性,从而客观评价农产品出口贸易对增加农民收入的影响。

1 数据的选择

本文分析所使用的样本取自1991—2006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新疆统计年鉴五十年》和《新疆统计年鉴2007》,农产品出口额根据当年汇率水平折算为以人民币为计价单位的贸易额。根据可获得的数据资料,我们用第一产业GDP的统计数据代表农业经济,以符号Y表示;新疆农产品出口贸易涵盖了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饮料及烟草、非食用原料、动物油脂及腊四项内容,以符号X1表示。为消除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各变量进行对数变换,变换后不影响变量之间的关系,变量的对数形式表示为LnY,LnX1。

2 实证分析

2.1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由于是时间序列模型,为了避免伪回归的产生,需要在回归分析之前对经济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ADF即扩展的迪基—富勒检验法,我们可以得出如表1的结果。

由表1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原水平序列LnY和LnX1的ADF值均大于10%置信水平的临界值,表现出非平稳;但它们各自的一阶差分序列DLnY,DLnX1的ADF值均小于10%置信水平的临界值,表现出平稳的特征,即LnY和LnX1都是一阶单整过程,换言之,它们均为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因此,不能够用传统的回归分析来构建模型,为此,使用协整理论来研究它们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2.2 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的基本思想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非平稳的时间序列,若它们是同阶单整的,则变量之间的某种线性组合可能是平稳的,即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通常有两种方法用来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一种是EG两步法;一种是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法。采用EG两步法,样本容量必须充分大,否则得到的协整参数估计量将是有偏的,而且样本容量越小,偏差越大。本文中用于分析的有效样本相对较小,故为克服小样本条件下EG两步法参数估计的不足,本文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

在进行检验之前,首先对建立的VAR系统确立合理的滞后期,这里根据无约束VAR模型的残差分析和AIC准则确定其最优滞后期为2,由于协整检验选择的滞后阶数等于无约束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减1,因此,协整检验的最优滞后阶数为1。对LnY和LnX1的长期关系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当Ho:r=0时,似然比统计量的值为22.62987,大于5%显著水平的临界值15.41,所以拒绝零假设Ho:r=0,即认为LnY和LnX1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接下来进一步检验,因为r≤1时,似然比统计量等于0.433503,小于临界值3.76,所以接受零假设r≤1,因此,在5%的显著水平上,变量之间有且仅有一个协整关系,对应的协整回归方程为:

LnY=0.6073LnX1+3.7293+μt

(2.1558) (4.4383)

对残差项μt进行单位根检验的结果说明:ADF的统计量小于5%置信水平的临界值,序列项μt是平稳的。因此,农产品出口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关系。

根据Granger定理,如果非平稳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则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在上述协整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农产品出口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ECM)为:

ΔY=0.0979+0.0439*ΔX1-0.1744*Et-1

(3.0619)(1.5669)(2.0764)

该误差修正模型中,各变量的系数都通过了t检验,且误差修正项ECM的回归系数为负值,符合反向修正机制。从误差修正模型可以看出,短期内X1的变化将引起Y同方向变化,如果X1变化1%将引起Y变动0.04%;长期来看,如果本期的X1偏离长期均衡值,那么到下一时期这一偏离度将有17.44%得到修正。

2.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检验结果证明了新疆农产品出口与农业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进一步检验。本文借助Granger提出的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基于系统向量自回归(VAR)来定义,假定每一变量的预测信息全部包含在这些变量的时间序列之中。检验中涉及到滞后阶的选取,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IC)确定各变量的滞后阶数。对各变量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如表3所示。

从表3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检验结果拒绝了LnX1不是LnY的Granger原因的零假设,接受了LnY不是LnX1的Granger原因的零假设,表明农产品出口贸易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农业经济增长推动农产品出口并没有得到经验证据的支持。可见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的农产品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单向的因果关系,即新疆的农产品出口属于出口导向型。

3 结论及建议

从总体上看,新疆农产品出口贸易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这种均衡关系中,农产品出口的产出弹性为0.6,表明农产品出口每增长1%,将促进农业经济增长0.6%。由于受上年农业经济增长和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实际值将偏离其长期均衡值,那么在下一年里,这种偏离度将大约有17.44%得到修正。农产品出口贸易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农业经济增长推动农产品出口并没有得到数据的支持,这说明新疆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还没有实现对农产品出口增长的规模经济效应,农产品出口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对外经济政策决定的。

综合以上的研究结论,可以得出如下政策建议:

要进一步重视农产品出口贸易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积极促进作用,在当前农民增收困难的情况下,更应重视其在提高农民收入上的独特作用,积极采取措施扩大农产品出口贸易,继续发挥和提高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

充分发挥新疆农业的比较优势,继续扩大蔬菜水果,食用动物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增强竞争实力,迎接农业国际化的挑战。一方面,应增加对农业科研部门和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以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提高农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水平,从而破除国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技术壁垒。另一方面,应开拓国际出口市场,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新疆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条件,但是,由于制度僵化,市场分散,地理位置又远离交易地点,交易效率远低于东部地区,影响建立农产品出口的稳定增长机制,也限制了地区农产品比较优势形成和提高。因此,要大力拓展农产品贸易的市场空间,调整和改善农产品贸易的市场结构,实施全球贸易战略,长久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从而持久稳定地推动新疆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杜红梅,安龙送.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7,(4):53-58.

[2]沈程翔.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1999,(12):26-30.

[3]孙敬水.计量经济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3]王文博.计量经济学[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5]张华,段华友.浅析新疆的出口贸易[J].新疆财经,2001,(6)14-16.

[责任编辑 张凌]

产品经济效益分析报告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利用江苏省淮安市2000—2007年现代服务业相关数据,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正在承接制造业转移的欠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发现经济增长对欠发达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城市化水平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却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有负向作用。而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对现代服务业就业有一定挤压效应,城市化水平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服务业就业比重的提高有正向效应。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影响因素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现阶段,全球经济呈现出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型的趋势,服务业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主导了全球服务业的发展方向,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达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于正在承接长三角发达地区如上海、苏南等地制造业转移的欠发达地区,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欠发达地区农业人口较多,发展现代服务业,可以促进更多的农业劳动人口特别是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年轻农业劳动力从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土地上转移出来,这既有利于形成集约化、高效化、现代化的规模农业;又有利于第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劳动者收入的提高。其次,承接制造业转移的欠发达地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可以有力地促进制造业的产业链延伸,将制造业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如物流、售后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甚至员工的生活服务等外包给服务业企业,会有力地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提升地区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水平。第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低消耗、无污染的一大批新兴服务产业将引领欠发达地区经济避开污染环境——环境治理恶性循环的老路,向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要效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目前,国内区域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主要有江小娟,李辉(2004)运用计量经济模型,探讨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人均GDP、城市化水平、人口密度、人口规模等指标。李辉(2004)利用多因素模型分析得出结论:影响我国各省服务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而居民消费的拉动和政府支出的减少对服务业就业比重的提高也有显著影响。黄繁华(2005)对1997年世界40个国家截面回归分析,发现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与他们的人均GNP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他认为消费者收入水平和城市化程度明显影响服务业的发展。李江帆(2005)认为影响第三产业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分工水平、资源禀赋、城市化水平、外部政策和经济环境等因素。

综合现有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学者们主要对国家整体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研究。但由于统计口径的变迁以及数据的可得性等种种原因,在这些研究中对正在承接制造业转移的欠发达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较少。欠发达地区如何在承接制造业转移的同时来发展现代服务业,同时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更好地带动制造业产业升级,已成为这类地区现实而迫切的问题。本文以江苏省淮安市为样本,通过实证分析承接制造业转移的欠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促进欠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建议,为欠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借鉴。

二、欠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现代服务业各行业的发展所受的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所以,分析欠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应该从经济全局出发,考察各项经济指标与现代服务业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本研究从区域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影响欠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各项因素,经概括分析,这些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国家经验和大量实证研究显示:随着经济发展,劳动人口由农业转移到制造业,再从制造业转向商业和服务业。即区域服务业产值比重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通常人均GDP和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两者之间存在正向相关性。因此,用人均GDP来表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

2 工业化水平。从各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现代服务业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工业化程度越高,企业内部分工程度就越高,在价值链中的加工、物流、售后服务等环节将被分离出来,由专业的服务企业来完成,工业企业本身将专注于核心技术和品牌推广等,分工的深化必然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因此,工业化程度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工业化水平作为一个技术指标,这里权且用人均第二产业增加值来表示工业化的相对发展状况。

3 服务消费水平。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总是在满足了低层次需求后才会转向高层次需求。随着人们收入增加,越来越大的消费比例将用于服务消费。因为服务品的需求弹性高于农产品和工业品,一些现代生活性服务产品例如高等教育、理财、休闲、健身等现代服务消费,在较高收入水平时才能大规模消费。因此从长远看,消费是拉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对居民的服务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起决定作用,在这里我们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作为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4 城市化水平。城市是服务业的集聚地。世界发展经验表明,城市化能带来人口集中,集中的人口能产生巨大的服务需求,从而为服务业创造了必要的生存条件。另外,城市规模扩大、交易成本降低、经济效率提高,也促使现代服务业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人均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的提高。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化的相互促进作用表现得非常明显。因此,城市化水平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选用非农业人口比重来反映城市化水平。

5 政府支持程度。我国区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地区财政支出主要运用于直接和间接扶持科技、教育、文化体育与传媒、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和其他社会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建立在高知识、高技术和信息化基础上的,地方财政支出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本研究选用人均地方财政支出来反映政府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持程度。

6 基础设施水平。交通、通信等行业本身是现代服务业的组成部分,同时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起着支撑作用,是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基础平台,基础设施水平所包含的因素较多,考虑统计口径和数据的可得性,所以本研究选用具有代表性的人均公路里程数来反映基础设施水平。

7 外部经济的影响水平。开放条件下,通过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引起的知识和技术外溢,提升了引进国的技术水平,从而促进现代服务业增长;特别是对外开放

有利于促进市场竞争,激发企业技术创新,有利于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本文选择人均外商直接投资情况来反映外部经济的影响因素。

三、模型的建立与计算结果分析

影响欠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模型的构建,首要环节在于模型当中指标的选择。现代服务业在我国属于新兴产业,以前年份的数据由于统计口径和制度变迁,可比性较差,所以我们选用了江苏和淮安历年统计年鉴中的2000年到2007年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上文中人均GDP、人均第二产业增加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化水平、人均地方财政支出、人均公路里程数和人均外商直接投资额,分别与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建立一元回归模型后,均通过显著性检验,且分别与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成正相关。但是,我们通过初步统计分析也发现,这些自变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尤其是人均第二产业增加值、人均地方财政支出、人均公路里程数这三个指标与人均GDP具有显著的高度相关性,究其原因可能是这些因素本身既是拉动GDP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经济增长又反过来加大对第二产业的投资,促使其进一步增长;另外,经济增长对财政支出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也有推动作用,这几个因素不仅与GDP高度相关且趋势明显,而且将这些自变量全部纳入方程后,它们之间存在的多重线性关系削弱了回归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检验不显著;另外,从2000到2007年淮安外商直接投资数据具有较大的波动性,不适宜做统计分析,所以将该自变量删除。本研究最终把淮安现代服务业的影响因素设定为人均GDP、城市化水平(定义为非农业人口占地区总人口的比重)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选取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作为反映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作为因变量。

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如下:

Y=β0+β1X1+β2X2+β3X3+u

其中Y是解释变量(因变量),X1、X2、X3是被解释变量(自变量),其中β0、β1、β2、β3为待估系数,u为随机误差项。

1 样本数据。本研究根据统计口径和数据的可得性,利用江苏省和淮安市统计年鉴整理了淮安市从2000年到2008年近8年间的相关数据,其中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按照2000年不变价格进行缩减(样本自变量数据见附录)。

2 现代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首先,以淮安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被解释变量(Y),人均GDP(x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x2)、城市化水平(x3)为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方程如下:

Y1=β1+β2 X1+β2 X2+β3X3

其中β0、β1、β23为待估系数。利用附录中的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回归方程的拟合度较好,回归方程的复相关系数R=0.994,调整的可决系数R2=0.978,这两个系数较大且接近于1,说明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建立的方程拟合度很好,这些自变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通过对回归方程的显著度检验发现,回归方程的线性关系非常显著,F值为106.610,显著性水平的P=0.000<0.05,说明各因素对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之间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所选取因素指标对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上表显示了模型中的回归系数、常数项及t检验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t检验的值: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化水平各项回归系数的P值均小于0.05,故淮安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与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和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由表1可以得出淮安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各因素之间标准化后的关系为: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21.355+0.003人均GDP-0.00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0.246城市化水平

其次,以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为因变量,人均GDP(X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X2)、城市化水平(X3)为自变量,如上建立回归方程。不过由于2004年的数据出现了波动较大的极端值,为了减少对统计分析的影响,我们去掉了2004年的数据,最后得出淮安市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与人均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为:

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22.800-0.006人均GDP+0.00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69城市化水平

人均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城市化水平的回归显著性检验的P值都小于0.05,故其存在线性关系。

3 回归结果分析。首先,人均GDP与淮安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具有正相关关系。淮安地区近8年来人均GDP稳中有升,人均GDP的增加意味着经济的持续增长,这为淮安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人均GDP与淮安现代服务业就业比重呈现负相关,这个结果可能说明两点:一是淮安正处于第二产业迅速发展阶段,欠发达地区在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中期的发展过程中,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巨大,第二产业的就业增长对现代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具有“挤压”效应,所以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现代服务业就业比重并没有随着经济增长而呈现相应的增长,反而随着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就业会下降0.006个百分点。据发达国家经验,这一状况将在工业化发展后期得以改善。二是欠发达地区劳动人口的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受教育程度较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难以适应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会出现随着经济增长,现代服务业就业比重下降,从中折射出欠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欠缺中、高端人才的现状。人均GDP对服务业就业比重的负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它表明近年来,淮安市现代服务业就业比重虽然在增长,但已落后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如果仅仅保持原有的现代服务业就业增长速度,不仅会严重影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速度,也将会制约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其次,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淮安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呈现负相关,与服务业就业比重呈正相关。可能的原因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同时考虑了人均GDP、城市化水平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后,虽然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近几年持续增长,如果地区现代服务业只是呈现出一个简单的量的扩张,而没有随

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导致中高层次服务消费的持续增长,服务业没有发生相应的结构高度变化,社会对已有的现代服务业的需求就会趋于疲软。或者说对同一结构、水平的服务业,其需求与收入就会呈负相关。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虽然在增加,但增加较缓慢,消费需求对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门槛效应”,当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较低时,最终消费支出主要为满足基本生活所需的低层次服务,此时人均可支配收入对现代服务业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只有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的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且社会保障较完善时,消费需求对服务业的促进作用才显现出来。就淮安目前的平均消费水平来看还没有突破这个“门槛”。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淮安市现代服务业就业比重呈现正相关,说明该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虽然不高,但总体上呈缓慢上升趋势,因此,有利于现代服务业扩大就业,以缓解就业难问题。

第三,城市化水平对于淮安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呈负相关。城市化水平对淮安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的影响较其他两个指标的影响都大,从回归方程中可以看出,城市化水平每上升1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下降0.24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淮安市近8年城市化进程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使得城市化水平与淮安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呈负相关关系。本研究中的城市化水平是用非农业人口占地区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的,而非农业人口采用的是统计户籍人口,若考虑到城市中来自农村和外地的大量务工人员以及非户籍居民人口难以准确统计等因素,城市化变量的这种负影响实际将更大。城市化水平对于淮安市现代服务业就业比重呈现正相关。从回归方程中可以看出,城市化水平每上升1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就业比重增加1.769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呈缓慢增长的城市化水平对于淮安市现代服务业就业增长具有一定的杠杆效应,与现代服务业就业比重正相关且拉动作用明显。

四、结论与启示

本次实证研究表明:首先,经济增长对承接制造业转移的欠发达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有促进作用,能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但是,也应看到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这类地区的人均GDP增长主要是由第二产业增长带动的,而处于工业化中期的第二产业大量的劳动力需求对当地的现代服务业就业增长具有“挤压”效应。而目前欠发达地区承接的制造业多是以生产、加工为主的制造业企业,这些企业主要是利用欠发达地区的土地和劳动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仅将该地区作为生产、加工基地,企业的产品设计研发和营销等两头在外,企业在当地的产业链较短,所以对现代服务业的需求还不旺盛。

其次,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目前欠发达地区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落后于GDP的增长幅度,居民消费水平目前仍未跨过基本生活消费的最低消费门槛,对高层次的现代服务业产品的消费能力有限;同时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现代服务业就业比重增长呈正向变化,说明欠发达地区的居民消费正处于消费跨越的过渡时期,但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对现代服务业就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三,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增长较缓慢。以淮安为例,到2007年,淮安当地的城市化水平(即以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才为31.13%,从2002到2007年,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长率还不到1.17%。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水平是一种互相依存和互相促进的关系,城市化水平较低,不仅使现代服务业的需求不足,同时也使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供给不足,减缓了现代服务业的增长速度。虽然欠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较缓慢,但它呈正向增长,城市化进程的杠杆效应较明显地带动了当地的现代服务业就业比重的提高。

依据结论可以得到几点启示:

首先,欠发达地区的现代服务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加快对现代服务业中各垄断行业的改革步伐。要加大服务业对内和对外开放力度,合理引导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国有服务企业改组改造,利用多种渠道和手段吸引先进的生产要素投向现代服务业各部门,培育良好的竞争环境,推动产业升级。加快非基本服务行业的资源配置从以政府为主导向以市场为主导的转变。另外,要对现代服务业各行业建立公开、公平、高效规范的市场监督体制,健全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减少和避免无序竞争造成的资源浪费。

其次,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来带动区域整体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欠发达地区应紧紧抓住后危机时代经济发展的机遇,在承接发达地区制造业转移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应具有前瞻性眼光,积极推动制造业技术创新和延长产业链来带动当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另外,应努力搭建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平台和中介平台,使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营造适合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良好服务环境,以制造业集群带动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形成,以促进高层次服务消费和现代服务业整体的发展。

第三,改善现代服务业层次结构,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发展现代服务业先导产业。欠发达地区的现代服务业总体上还比较薄弱,面对种类繁多的现代服务业各细分行业,欠发达地区应突出重点,集中有限资源,充分利用比较优势,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中的先导行业。先导行业是指那些产业关联度大、涉及国计民生、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和有发展潜力或优势的行业,正在承接制造业转移的欠发达地区,可优先发展与制造业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和区域特色或优势明显的其他现代服务业,如淮安地区可以依托区位优势,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中的物流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旅游业等先导产业。通过先导产业带动以达到调整和优化服务业结构,提升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的目的。此外,对传统服务行业,也要加快行业的知识化、信息化改造进程。

第四,积极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服务消费层次,推进城市化进程。要使广大群众的消费性服务意愿转变为有效消费需求,提高收入水平是基础,同时合理控制收入水平差距也是关键。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整体偏低,而且城乡居民收入、不同行业间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加之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使许多居民对较高层次的服务消费只有潜在需求,难以实施有效购买。因此,应坚持改革分配制度,建立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以促进欠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和保持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载体和依托。因此,欠发达地区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可以从现有的城市开发区入手,通过工业与服务业积聚,实现城市扩容。城市的扩容将为服务业发展创造有充分外部需求的市场基础,而且扩大的城市将提供了服务业各种要素积聚的产生条件,形成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只有形成人口的集聚效应,才能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市场,使现代服务业在地区经济中的比重实现大幅度上升。

第五,积极培养和引进现代服务业中高级专业人才,积极吸引服务业外部投资。现代服务业具有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特点,其发展需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加快培养和引进现代服务业专业人才,欠发达地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应加快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步伐,多渠道,多形式引进国际、国内现代服务业高级人才。其次,应对现代服务业中高级专业人才建立有效的薪酬机制、激励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服务业人才信息库和人才服务机构建设,留住人才并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第三,欠发达地区可以依托本地的本科和高职院校,采用多种合作机制与企业合作,建立一批覆盖现代服务业不同行业的实习基地。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培养大批中级以上现代服务业专门人才。为当地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殷凤,陈宪.从经济普查看中国服务业[J].统计研究,2007,(10)

[2]李辉.我国地区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财贸经济,2004,(7)

[3]李娟.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研究,2010,(2)

[4]江苏统计局.2008年江苏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5]淮安市统计局.2000—2008年淮安统计年鉴[J].淮安:淮安市统计局,2001—2008

[责任编辑:熊一坚]

产品经济效益分析报告范文第5篇

摘要:水产品出口贸易在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中美贸易摩擦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水产品的出口。文章以水产品出口额增长率作为警情指标,通过时差相关分析和均数原则分别确定警兆指标和警情区间,构建了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根据各警兆指标的特点采用A R I MA模型、线性回归等方法对警兆指标进行预测,将所得预测值同历史数据相结合,建立双隐层3层B P神经网络。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水产品未来风险进行了系统预警,并将预测值和实际值对比,得出预测值准确性良好,未来3年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将面临较大的风险,出口额持续下跌,需做重度防范。最后针对预警结果提出了促进水产品出口结构转型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逐步扩大水产品国内销售市场并培育多元化国际新兴市场,政府要积极协助,水产行业和协会要强化自身作用等建议。

关键词:中美贸易摩擦;水产品出口;风险预警; B P神经网络;对策建议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资助( C A R S -4 7).

R e s e a r c ho nE a r l yW a r n i n go fE x p o r tR i s k so fC h i n a ’ s A q u a t i cP r o d u c t sB a s e do nS i n o - U ST r a d eF r i c t i o n

CHE N M i n g k a n g1, 2, 3, YANGZ h e n g y o n g1, 2, 3

( 1 . C o l l e g eo fE c o n o m i c sa n dM a n a g e m e n t s, S h a n g h a iO c e a nU n i v e r s i t y, S h a n g h a i2 0 1 3 0 6, C h i n a; 2 . C h i n aA q u a -c u l t u r eR e s e a r c hC e n t e r, S h a n g h a i 2 0 1 3 0 6, C h i n a; 3 .R e s e a r c hC e n t e rf o r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S t r a t e g yo fM a r i n eI n -d u s t r y, S h a n g h a i 2 0 1 3 0 6,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e x p o r t t r a d eo f a q u a t i cp r o d u c t so c c u p i e sa n i m p o r t a n tp o s i t i o n i nt h e f o r e i g nt r a d e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p r o d u c t s i nC h i n a . H o w e v e r, t h eS i n o - U St r a d e f r i c t i o nh a s a f f e c t e dC h i n a ’ s a q u a t i c p r o d u c te x p o r t s t oa c e r t a i ne x t e n t . T h i sp a p e r t o o kt h eg r o w t hr a t eo f a q u a t i cp r o d u c t e x p o r t a s a w a r n i n gi n d i c a t o r, a n dd e t e r m i n e dw a r n i n gi n d i c a t o r sa n dw a r n i n gi n t e r v a l sr e s p e c t i v e l yt h r o u g h t i m ed i f f e r e n c e f i r s t a n a l y s i sa n dm e a np r i n c i p l e, a n db u i l ta ne a r l yw a r n i n gi n d i c a t o rs y s t e mf o r C h i n a ’ sa q u a t i cp r o d u c t e x p o r t t r a d e r i s k s .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e a c hw a r n i n g i n d i c a -t o r, A R I MA m o d e l, l i n e a r r e g r e s s i o na n do t h e rm e t h o d sw e r eu s e dt op r e d i c t t h ew a r n i n g i n d i c a -t o r . T h eo b t a i n e dp r e d i c t i o nv a l u ew a sc o m b i n e dw i t hh i s t o r i c a ld a t at oe s t a b l i s had o u b l eh i d d e n l a y e ra n dt h r e e l a y e rB Pn e u r a ln e t w o r k. B a s e do nt h i s, as y s t e m a t i ce a r l yw a r n i n go f t h ef u t u r e r i s k so fC h i n a ’ sa q u a t i cp r o d u c t sw a sm a d e, a n dt h ep r e d i c t e dv a l u e sw e r ec o m p a r e dw i t ht h ea c -t u a l v a l u e s . I tw a sc o n c l u d e dt h a tt h ep r e d i c t e dv a l u e sw e r ea c c u r a t e . I nt h en e x tt h r e ey e a r s, C h i n a ’ sa q u a t i cp r o d u c t se x p o r tt r a d ew i l l f a c eg r e a t e rr i s k sa n dt h ee x p o r tv a l u ew i l lc o n t i n u e . T h e f a l ln e e d s t ob e t a k e ns e r i o u sp r e c a u t i o n s . F i n a l l y, b a s e do nt h er e s u l t so f t h ee a r l yw a r n i n g, s u g g e s t i o n sw e r em a d e t op r o m o t e t h e s t r u c t u r a l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o f t h e e x p o r t o f a q u a t i cp r o d u c t s a n d t h e 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 o f aq u a l i t ys t a n d a r ds y s t e m, g r a d u a l l ye x p a n d t h ed o m e s t i c s a l e sm a r k e t o f a q u a t i cp r o d u c t s a n dc u l t i v a t e ad i v e r s i f i e d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e m e r g i n gm a r k e t . T h eg o v e r n m e n t s h o u l d a c t i v e l ya s s i s t t h ea q u a t i cp r o d u c t s i n d u s t r ya n da s s o c i a t i o n s t os t r e n g t h e nt h e i ro w nr o l e s .

K e y w o r d s: S i n o - U St r a d ef r i c t i o n,A q u a t i cp r o d u c te x p o r t,R i s k w a r n i n g,B Pn e u r a ln e t w o r k, 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s u g g e s t i o n s

0 引言

水产品在我国对外出口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全球来看,我国水产品产量和出口额多年来均位居世界第一,养殖产量占全球养殖产量的6 0%以上。2 0 1 8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64 5 7 . 7万t,与上年持平,其中养殖产量为49 9 1 . 0 6万t,同比增长1 . 7 3%;捕捞产量为14 6 6 . 6万t,同比降低4 . 7 3%。同时海关最新数据显示, 2 0 1 9年我国水产品进出口总量达10 5 3 . 3万t,进出口总额3 9 3 . 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 0 . 3%和5 . 4%,而受中美贸易摩擦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出口量、出口额同比分别下降1 3 . 8%和8%。水产品出口量和出口额的大幅下降不仅影响出口企业的效益,而且还影响到渔民的就业和增收。因此,加强对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的风险分析和预警研究,提高水产品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风险抵御能力,以减少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损失,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目前关于水产品出口贸易风险的预警研究较少。谭城[ 1]应用支持向量机的回归模型预测方法对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模型内插检验和外推模型均为1 0 0%,以此说明可以对水产品出口贸易风险进行预警。李淑华等[ 2]基于支持向量机对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风险进行了预警研究,并证实了预警模型效果好,可以有效地对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风险进行预警。上述两篇文章对水产品出口贸易预警指标和预警方法的选择、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并未对未来水产品风险进行预测,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水产品进出口贸易领域预警研究就相对较多,宁喜斌等[ 3]、林志锋等[ 4]分别指出预警技术和预警制度对水产品安全和进出口的作用。李文文[ 5]基于产业安全视角对我国水产品贸易摩擦效应及预警机制进行了研究。张鹏[ 6]根据罗非鱼进出口贸易的特征构建了一套罗非鱼产业进出口贸易预警指标体系,利用灰色系统和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得到2 0 1 2年我国罗非鱼进出口贸易处于中警状态。本研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中美贸易摩擦为背景,运用B P神经网络对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进行预警研究。

1 中美贸易摩擦的回顾

2 0 1 8年第一季度,美国政府先后不断对从我国进口的商品征收关税,具体包括:大型洗衣机( 3 0%)、光伏产品( 5 0%)、钢铁( 2 5%)、铝( 1 0%)等。2 0 1 8年4月4日,美国政府发布了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将对中国输美的13 3 3项5 0 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 5%的关税,主要涉及机器人、航空航天等科技创新产品。作为应对,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 4类1 0 6项商品加征2 5%的关税,实施日期将视美国政府对我国商品加征关税实施情况,另行公布。2 0 1 8年6月1 5日,美国公布了将加征2 5%关税的5 0 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清单,其中对约3 4 0亿美元商品自2 0 1 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措施,同时对约1 6 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开始征求公众意见。2 0 1 8年7月6日,美国开始对第一批清单上8 1 8个类别价值3 4 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 5%的进口关税,作为反击,中国也于同日对同等规模的美国产品加征2 5%的进口关税,至此,中美贸易战正式打响。8月2 3日,美国在3 0 1调查项下对自中国进口的1 6 0亿美元商品加征2 5%关税。2 0 1 8年9月2 4日,美国对2 0 0 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1 0%的关税,中国对美国6 0 0亿美元商品征收1 0%或5%关税作为应对, 2 0 1 9年5月1 0日, 20 0 0亿美元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由1 0%提高到2 5%。而在公布的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清单中,美国商品编号0 3 0、1 6 0、1 7 0三大类都在加征关税清单上出现。这3类商品都属于水产品,在加征关税清单上占据了1 3页,涵盖了大部分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水产品。据海关统计,受加征关税的影响, 2 0 1 8年第四季度到2 0 1 9年第一季度,我国对美国出口水产品为1 4 . 7亿美元,同比减少6 . 6%, 2 0 1 9全年对美国出口量同比下降1 8 . 7%。2 0 2 0年1月1 5日,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方承诺2 0 2 0—2 0 2 1年加大自美国进口20 0 0亿元,进口基准规模为2 0 1 7年,美方承诺不再增加关税,以后有条件逐渐减少。

2 水产品出口贸易风险预警指標体系的构建

2 . 1 指标变量的选取及说明

建立水产品出口贸易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进行风险预警的前提。在风险管理中,警兆是警源变成警情的外部形态表现,警源是产生风险的原因。因此,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风险预警体系选取两类指标变量,警情指标变量和警兆指标变量。对于水产品出口贸易风险预警,当出口贸易风险发生时,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水产品出口额的下降。自2 0世纪9 0年代至今,我国水产品出口额总体呈上升趋势,按此态势,未来几年我国水产品出口额有较大的可能性保持上升趋势。若以水产品出口额作为警情指标,则不利于确定警限,发出警报,同时水产品出口额是一个绝对量,一个静态指标,不适合作为预警指标。而水产品出口额增长率是一个动态指标,呈波动型变动,当值低于正常值时就会发出警报[ 7],因此本研究选择水产品出口额增长率作为警情指标。

警兆指标可以分为国家性风险指标和市场性风险指标两大类,根据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所面临的风险及其结构特点,将国家性风险指标分为中美、中日、中韩、中欧贸易差变化率,以及在美国、日本、韩国市场占有率7个指标变量。将市场性风险指标分为水产品出口综合平均价格变化率、水产品国内总产量变化率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率3个指标变量。贸易差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统计年鉴》,市场占有率根据F AO数据库、UNC o m t r a d e数据库计算得出,水产品出口综合平均价格数据和水产品总产量数据来源于《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2 . 2 预警指标的数据分析

2 . 2 . 1 警兆指标变量与警情指标变量间的时差相关分析

时差相关分析法是利用相关系数验证经济时间序列先行、一致或滞后关系的一种常规方法。在进行相关系数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对水产品出口额增长率等变量指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它们均是平稳变量。然后利用S P S S 2 0对序列进行时差相关分析,计算各变量与水产品出口额增长率的时差相关系数,结果如表1所示。

应用时差相关系数法对警兆指标进行分析时,应首先比较其相关系数的大小,相关系数越大,说明警兆指标对警情指标的影响越大,用来预警的准确性就越高;其次,在相关系数差不多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较小的先导长度,先导长度越小,说明指标的灵敏性越强;最后,对于检验为滞后特征的指标变量则应予剔除。按照此原则,最终确定7项警兆指标变量分别为:水产品出口综合平均价格变化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率、水产品国内总产量变化率、中美贸易差变化率、中韩贸易差变化率、水产品占美国市场份额变化率、水产品占日本市场份额变化率。

2 . 2 . 2 警情指标变量警限的确定

关于警情指标的警限确定,方法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为三大类:专家经验法、系统方法和统计方法。专家经验法主观性很大;系统方法需要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较为复杂;统计方法包括一系列确定警限的具体原则,如多数原则、半数原则、少数原则、均数原则等。总均值反映警情指标一段时间内平均水平,具有代表性,当我国水产品出口额增长率低于这一水平,就意味着水产品出口额增速低于一般情况,需引起重视,因此,本研究采用均数原则确定警限。

依据资料,计算得知1 9 9 3—2 0 1 7年我国水产品出口额增长率均值为1 1 . 4 8%,而由于水产品出口额基数的不断增大,未来水产品出口额增长率大幅增长有所困难,事实显示,近5年我国水产品出口额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 0%之内,因此选用均值1 1 . 4 8%作为无警警限不合理。鉴于此,本研究将之前年份水产品出口额增速超过2 0%的指标变量剔除,重新计算得水产品出口额平均增长率L为5 . 7 5%,标准差S E为0 . 0 8 8 1,以L、L-0 . 5 S E、LS E分别对应无警、轻警、中警的下限。调整后的水产品出口额增长率警限如表2所示。

3 水产品出口贸易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预测

3 . 1 A R I MA模型预测

时域分析方法是从序列自相关的角度揭示时间序列的发展规律,具有理论基础扎实、操作步骤规范、分析结果易于解释等优点,是时间序列分析的主流方法。而求和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A R I MA)则是时域分析方法核心内容。由于中美贸易差数据和中韩贸易差数据不满足回归预测、灰色预测等要求,因此采用A R I MA模型进行预测。

对1 9 9 2—2 0 1 7年中美贸易差、中韩贸易差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均为非平稳序列,二阶差分后平稳,经分析和选择,最后确定模型分别为A R I AM( 0, 2, 1)和A R I MA( 2, 2, 0) ,且都通过残差白噪声检验,说明模型满足预测要求。运用模型A R I MA( 0, 2, 1)和A R I MA( 2, 2, 0)分别对2 0 1 8—2 0 2 2年中美贸易差、中韩贸易差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如表3所示。

经换算得出中美贸易差变化率X1 1、中韩贸易差变化率X1 2,如表4所示。

3 . 2 一元线性回归预测

( 1)水产品占美国市场份额变化率X1 3。根据指标构成要素的特点,对美国进口水产品总額、美国出口水产品总额、美国水产品国内总产值进行一元线性回归预测,对美国从我国进口水产品总额进行移动平均预测。下面以美国进口水产品总额为例,用R 3 . 5 . 1对美国进口水产品总额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拟合并预测,其结果如下。

将构成要素指标预测值计算得出2 0 1 8—2 0 2 2年我国水产品占美国市场份额分别为1 1 . 9%、1 1 . 6 6%、1 1 . 3 0%、1 0 . 9 9%、1 0 . 7 7%。经换算得出我国水产品占美国市场份额变化率X1 3,结果如表5所示。

( 2)水产品国内总产量变化率X2 3。我国水产品国内产量逐年增加(除1 9 9 7年、2 0 1 2年产量轻微下降) ,且与年份呈现非常明显的线性关系,因此用R 3 . 5 . 1对我国水产品国内总产量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拟合并预测,其结果如下。

经换算得出我国水产品国内总产量变化率X2 3,如表6所示。

3 . 3 移动平均法预测

( 1)水产品占日本市场份额变化率X1 4。由于水产品占日本市场份额指标构成要素并非呈现指数特性,因此不能运用灰色系统模型进行预测。通过观察4个构成要素指标发现,日本从我国进口水产品总额、日本水产品国内总产值、日本出口水产品总额从2 0 1 0年之后均保持平稳震荡态势,没有出现明显的上升或者下降趋势,而日本进口水产品总额一直总体呈现震荡态势,因此采用移动平均法对这4个要素指标进行预测,并计算得出水产品占日本市場份额。经换算得出我国水产品占日本市场份额变化率X1 4,如表7所示。

( 2)水产品出口综合平均价格变化率X2 1。我国水产品出口综合平均价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增长幅度越来越小, 2 0 1 2—2 0 1 7年价格变化率均低于0 . 0 4%,因此采用移动平均法对水产品出口综合平均价格变化率X2 1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如表8所示。

( 3)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率X2 2。自2 0 0 4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上升趋势有所减缓,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改善,人民币未来将会以升值为主,短期来看保持平稳震荡。因此采用移动平均法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如表9所示。经换算得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率X 2 2,如表9所示。

4 基于B P神经网络的水产品出口贸易风险预警分析

4 . 1 预警模型的数据样本

根据之前分析所得预警指标体系中警情和警兆指标为基础,结合实际获得的数据,以中美贸易差变化率( X1 1)、中韩贸易差变化率( X1 2)、水产品占美国市场份额变化率( X1 3)、水产品占日本市场份额变化率( X1 4)、水产品出口综合平均价格变化率( X2 1)、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率( X2 2)、水产品国内总产量变化率( X2 3)等警兆指标变量为输入变量X的分量;输出变量为水产品出口变化率( Y) ,其中Y≥5 . 7 5%表示无警, 1 . 3 5%≤Y<5 . 7 5%表示轻警,-3 . 0 6%≤Y <1 . 3 5%表示中警,Y <-3 . 0 6%表示重警。

样本1~2 5分别对应1 9 9 3—2 0 1 7年指标年度数据,样本2 6~3 0分别对应2 0 1 8—2 0 2 2年警兆指标年度预测值。样本1~2 5的数据此处省略,样本2 6~3 0的数据见表4至表9。

4 . 2 警兆指标的预处理

为了避免输入数据具有不同的量纲等因素影响模型预测效果,对输入数据X进行尺度变换。尺度变换公式为:

将输入变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之后的指标数据,如表1 0所示。

4 . 3 神经网络的构建、训练和测试

4 . 3 . 1 节点个数的确定

输入层节点数和输出层节点数的确定。根据之前构建的预警指标体系得知,警兆指标为7个,警情指标为1个,因此,本网络中输入节点数n=7,输出节点数m=1。

隐含层节点数的确定。目前理论上还没有一种科学的确定隐含层节点个数的方法,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根据设计者的经验和多次试验确定[ 8]。本研究根据设定的训练精度要求不断调整最后得出,当第一隐含层的节点数为1 4,第二隐含层的节点数为6时, B P神经网络的模拟效果较好。

4 . 3 . 2 计算函数的选择

标准B P算法具有理论基础牢固、推导过程严谨、通用性好等优点,但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网络训练的收敛速度慢,有可能出现局部极小的问题等。而R P R O P算法抛开偏导数的大小,采用偏导数的符号所带来的网络训练信息来调整网络,从而避开了基本B P算法的固有局限性[ 9]。因此本研究采用R P R O P算法,以“t a n h”作为本神经网络的转移函数。

4 . 3 . 3 神经网络的训练和测试

本研究应用R 3 . 5 . 1对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安全的神经网络预警模型进行学习训练,以表1 0中的前2 3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第2 4和第2 5组作为测试样本,最后5组数据为预测样本,第一隐含层节点数为1 4,第二隐含层节点数为6,转移函数为“t a n h”进行训练,目标误差为0 . 0 0 1,最大循环次数为1 0 00 0 0,学习率上下限为( 1 . 2, 0 . 5) ,经训练5 9 7次后满足要求,训练结果如表1 1所示。

预警模型训练结果显示,实际风险等级与预测风险等级完全吻合,用B P神经网络所构建的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风险预警模型能够准确地拟合水产品出口额变化率风险情况。然而, B P神经网络用于预警效果的主要判断依据是其外推能力的好坏。因此本研究利用2 0 1 6年、2 0 1 7年指标变量作为测试样本,对以上建立的预警模型进行验证,表1 1中,第2 4和第2 5组数据验证结果显示,运用B P神经网络输出的预测值与实际值比较接近,实际风险等级与预测风险等级吻合,由此可见,建立的水产品出口贸易风险预警模型符合要求。从实证结果可推出,利用B P神经网络对水产品出口贸易风险进行预警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4 . 4 预警结果分析

利用训练好的模型和表1 0中的预测样本(即2 0 1 8—2 0 2 2年各警兆指标预测值归一化后的数据) ,对2 0 1 8—2 0 2 2年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风险进行预警分析,同时将2 0 1 8年、2 0 1 9年实际值与预测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 2 0 1 8年、2 0 1 9年水产品出口额变化率预测值和实际值比较接近,预测风险等级和实际风险等级吻合,预测结果准确性良好,同时,未来3年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将面临较大的风险,出口额持续下跌,需做重度防范。

5 研究結论与讨论

选用B P神经网络方法对水产品出口贸易进行预警实证分析,同时将预测值和实际值进行对比,得出3点结论:①利用B P神经网络对水产品出口贸易风险进行预警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②模型预测结果准确性良好。③未来3年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将面临较大的风险,出口额持续下跌,需做重度防范。

水产品出口贸易风险预警研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更是一项动态研究。随着国内外环境形势的变化,水产品出口所面临的风险在不同阶段出现新的特征,应结合最新的动态进行研究。未来进一步的研究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①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近年来,我国水产品出口品种和出口市场逐步多元化,有的已经超过了部分美欧日韩四大传统市场,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在未来将会面临新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与时俱进,展现最新的风险动态。当然,也要研究和比较不同的预警方法,互相补充、取长补短。②国内国外市场的联动发展。一方面,促进国内市场水产品消费,有利于减轻水产品出口风险,当水产品出口受阻时,国内消费市场将会分担压力;另一方面,国外市场的高质量要求以及出口企业对于出口效益的追求,水产品出口贸易会促进水产品质量的提升,带动加工业的发展,从而优化国内水产业的产业结构。

6 对策建议

水产品出口在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水产品的出口既关系到出口企业的利益,也是推动渔民增收与就业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水产品出口正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预警结果显示未来几年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将面临较大的风险。针对水产品出口存在的风险问题,以及目前正处于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环境下,在构建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风险预警模型的基础上,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稳定并提升水产品出口,促进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

6 . 1 促进水产品出口结构转型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逐步淘汰低端粗加工产能,将重心转向中高端市场。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出口创汇四大优点,且我国低端粗加工与用工便宜、原材料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相比,已渐渐失去市场优势。因此,我国出口水产品必须实现结构上的转型,逐步淘汰低端粗加工产能,加强产品的精深加工,将出口的战略重心转向中高端市场,做具有高营养、高附加值的中高端产品,提升水产品出口效益。

推进标准化战略,全面提升水产品质量水平。通过完善水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提升水产品质量水平。树立质量至上的意识,采用国际先进的质量标准,逐步建立国际认可的产品检测和认证体系,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和质量检验,从而规避或减少出口贸易中的技术性壁垒,实现水产品出口由数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6 . 2 逐步扩大水产品国内销售市场并培育多元化国际新兴市场

逐步扩大国内销售市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水产品出口企业在开展出口贸易活动的同时,应重视国内市场的销售。通过扩大水产品内销,提高水产品国内市场份额,从而减少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降低水产品出口企业在对外贸易中所承担的风险。针对国内不同消费群体,开发适销对路的高品质、易食用水产品,同时努力扩展销售渠道,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不断开拓培育多元化国际市场和渠道。积极调整企业国际市场结构布局,扩大海洋渔业对外开放。在开发传统的美欧日韩市场基础上,保持和增强东盟市场,大力开拓中东、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出口市场的多元化有利于分散我国水产品出口压力,降低出口风险。

6 . 3 政府要积极协助,水产行业和协会要强化自身作用

政府应在贸易摩擦中发挥引领作用。当我国出口水产品遭遇到国外的贸易经济救济调查、关税壁垒等各种阻碍时,商务部、外交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及驻外使馆、质量检验检疫等机构要一致联合,积极出面沟通并协助解决问题,尽可能化解或减少摩擦对水产品行业产生的不利影响。

水产行业协会应强化自身作用。一是加强与国外相关机构的交流,如美国F D A、南方虾产业联盟、韩国MOMA F等,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动态,预测未来趋势,加强风险应对和风险防范。二是提升协会自身实力,增强协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提高协会维护行业利益的能力。三是加强水产行业管理,逐步完善水产行业管理办法,持续推进水产行业乱象专治,维护行业健康运行与发展。

参考文献

[ 1] 谭城.水产品出口贸易风险预警系统研究[ 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 2 0 0 5.

[ 2] 李淑华,徐良培,陶建平.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风险预警研究[ J].安徽农业科学, 2 0 0 8( 3 0) : 1 3 4 2 3-1 3 4 2 6.

[ 3] 宁喜斌,王璐华.水产品安全现状与预警技术[ J].食品工业科技, 2 0 0 7( 1 0) : 2 0 3-2 0 5.

[ 4] 林志锋,褚晓林,黄硕琳.预警制度在水产品出口中应用意义的研究[ J].中国水产, 2 0 1 1( 7) : 2 8-2 9.

[ 5] 李文文.基于产业安全视角的我国水产品贸易摩擦效应及预警机制研究[ 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2 0 1 1.

[ 6] 张鹏.罗非鱼产业进出口贸易预警系统的研究[ 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 0 1 3.

[ 7] D R E G E RC. S p e c u l a t i v eB u b b l e o nH o u s i n gM a r k e t s: E l e m e n t s o f a nE a r l yW a r n i n gS y s t e m[ J]. D I W E c o n o m i cB u l l e t i n, 2 0 1 1( 4).

[ 8] 吕砚山,赵正琦. B P神经网络的优化及应用研究[ 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 0 0 1( 1) : 6 7-6 9.

[ 9] 张治国,杨毅恒,夏立显,等. R P R O P算法在火成岩岩石分类中的应用[ J].地球物理学进展, 2 0 0 8( 3) : 8 9 8-9 0 2.

产品经济效益分析报告范文第6篇

摘 要 在新媒体逐步占领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的今天,旅游企业如何在充分了解新媒体传播特质的基础上创新营销模式、整合营销渠道,无疑已成为放在旅游业界的一项新兴而又重要的课题。影响旅游者决策的基本要素包括旅游产品的地域特色、经济花费以及网络口碑,于旅游企业而言,这其中可控性较强的无疑是网络口碑。“分享式”营销即是在充分调动新媒体传播潜能的基础上,提升旅游产品网络口碑,以叠加式分享传播为基本手段的旅游产品推广理念。科学有效地应用这一独特的新媒体营销理念,将会是今后旅游产品营销推广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新媒体;旅游产品;营销模式

1 新媒体对旅游产品营销的促进作用

虽然学界对新媒体的界定未尽一致,但在其传播特质上却已达成共识,即相较于报刊、电视、户外广告等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具备更强的即时性、延伸性、融合性以及交互性[1]。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社会化应用而大显身手的新媒体,主要包括大型门户网站、BBS公共讨论版、网络视频(播客)、SNS社交网络(微博、微信等),其传播载体也由传统的印刷品、荧屏转化成电脑、平板以及智能手机移动终端。新媒体的上述特性为旅游产品营销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整合需要。

依据国外学者的实验成果,消费者选择产品深受网络推介信息的影响,这其中最受信赖的是非商业的第三方信息[2],在“大众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媒体用户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信息的发布者。新媒体用户取代了传统媒体中产品发布人身份,可以自由选取自己喜好的信息素材进行传播加工,而其他用户以点击达成了相关信息的P2P(即点对点)式传播。这一传播形式消除了旅游产品的潜在消费者对于硬性广告宣传的抵触情绪,同时,个性化的信息选取和呈现形式又在信息传播伊始就实现了信息投放的针对性。新媒体个人用户分享形成的网络口碑更为旅游产品提供了传统营销模式所无从提供的真实体验,对于消费者决策更具影响力[3]。在信息爆炸,追求“点击率”的传播时代,摒除传统营销方式硬性推介的弊端,以互动、交互式传播充分尊重每一个消费者的主体意识,在旅游产品尤其是线路服务从跟团游逐步过渡到自助游的今天,在营销方式上迎合消费者的参与意识,无疑正是提升旅游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基本途径。

2 新媒体分享式营销的基本特征

正是源于新媒体信息发布的个人化和非商业性,旅游产品的新媒体营销策略主要的体现为一种基于用户“产品体验+信息分享”的营销模式,这种分享式营销主要具备如下特征。

2.1 分享者的非功利性

基于消费者对非商业第三方信息的信任,旅游产品的分享式营销主要鼓励普通消费者在体验旅游产品(旅游线路、餐饮住宿服务等)之后,积极分享自己的消费体验。由于旅游产品的特殊性,其产品形态往往是瞬时性的、非实物的,故而产品消费体验较之产品外观宣传更具传播有效性。这同时也使得旅游产品的潜在消费群更为关注产品体验信息。

由于产品体验的总结和归纳需要信息发布者具备一定的文字、图片处理能力,而非功利化的信息发布,更具备了为网络虚拟社区服务的心理代入感。进而信息發布者在分享旅游产品信息的同时,实质上达成了在网络虚拟社会中实现自我的认同机制。另一方面,潜在消费者对于旅游产品体验的关注热情,同时形成了实现分享者心理认同的外部需要,这一相互促进的作用机制,正是旅游产品分享式营销的基石。

2.2 传播效能的叠加性

分享式营销主要依靠消费者点击以达成P2P式的信息传播,由于其传播伊始并不着力于点对面式的信息灌输,所以其传播效能的真正实现,主要是依靠个体的信息接收者通过再次分享,形成在各自社交群中的人际传播。产品信息的每一次分享,都是以分享者的真实体验为旅游产品的品质作信用背书,进而促成了传播效能的不断叠加。当然,这种叠加有其极限值,当信息的分享群落完全超出了原初分享者的人际交往群落后,产品体验信息的传播效能叠加便无从实现了。

2.3 营销目的的潜在性

为了确保分享信息的阅读者不致产生逆反情绪,从而对旅游产品的相关信息进行再次分享,旅游企业无法像传统产品营销那般直陈产品的营销诉求,而只能潜隐地表达产品营销信息。为了将产品营销信息潜在化,旅游企业往往将产品营销信息去中心化,以并不醒目的排版和字体将推介信息“藏匿”于产品体验之中,形成“搭载性”的信息传播。当然,更为惯常的作法则是整体泯除信息分享的商业目的,以完全无关乎营销的姿态,分享产品体验,达成对自身旅游产品的软性推介。同程网每年举办的“同程中国旅游博客大赛”本身并不与自己的旅游产品挂钩,但获奖之内容分享却又关乎其主推旅游线路,这正是潜隐化营销方式的体现。

3 旅游产品分享式营销的提升策略

3.1 搭建稳定的分享平台

如上文所言,一定范围内的人际关系群落的存在,是非功利化信息分享促成旅游产品营销的基本前提,故而维系一个相对稳定的产品体验信息分享平台,是实现旅游产品长期营销的首要任务。

分享平台的稳定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运营管理的稳定性,即消费者以往分享的产品体验能够较为长久的保存,以供再次查阅和分享;二是参与人数的稳定性,以形成相互激励和认同的虚拟社交群落。为保证上述稳定性,旅游企业一方面应充分运用当前的信息通讯手段,设定稳定的网络服务器,并支持文字、图片以及影像等多种传播介质的信息分享,以期维系自身平台的业界知名度;另一方面,还应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不断吸引会员,促进会员之间相互交流,增强会员黏性,为分享式传播效能的叠加营造良好的社交群落。7天酒店在推出自身SNS应用后,即通过社交游戏来网罗会员,游戏奖励的积分可用以减免住房费用,这一举措可算作业界较为成功的案例。

3.2 塑造自身平台的意见领袖

被分享的旅游产品仰仗于原始分享者的个人信誉作为其品质保证,故而旅游企业拥有自身平台上的意见领袖(或曰“旅游达人”)是实现产品体验分享的传播基础,而意见领袖的塑造更是对信息分享者心理认同机制的一种迎合,进而形成对产品体验分享行为的一种长效激励机制。因此,塑造自身平台的意见领袖无疑是旅游产品营销的重要任务。

目前大部分旅游门户网站和微信平台,往往以新闻编辑的角色设定充当意见领袖,但这明显与分享者的非功利性相抵触,与企业有约在身的“小编”无从保证其信息分享的非商业化,故而其信息推介往往事倍功半,实际上,将雇佣编辑的劳务花费投放在普通消费者分享体验的经济奖励上更能促进分享平台的持续发展。旅游企业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最佳旅游达人”网络票选,或“最佳游记”博文评比等活动,以旅游产品作为奖励,不断打造、推介自身的意见领袖,并在后续营销中,注重宣传其个人形象,以期塑造影响力持久的“旅游达人”。

3.3 整合产品的营销结构

旅游产品包含“食、住、行、游、购、娱”六大门类,而彼此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得旅游产品的营销具备一定的组合性和相互伴生性,在某地美食游记的信息分享中附随当地交通、住宿的相关信息,或是在自然风景区的游记分享中推送当地旅游线路和食宿服务,无疑是对旅游产品上述特征的充分利用。故而,旅游企业意图附随产品推介与信息分享之中,就应当优化、整合既有的产品结构,通过消费者点击分享信息的数据分析,确定其对旅游產品的消费需求,进而通过组合、伴生式的营销模式,促成信息阅览者的最终消费。

参考文献

[1]Lister M,Dovey J,Giddings S,etal.New Media: A Critical Introduction[M].New York:Routledge,2009:9-13.

[2]Sylvain S. l.,Jacques N. l. The Influence of Online Product Recommendations on Consumers’ Online Choices[J].Journal of Retailing,2004(80): 159 -169.

[3]Fong,J.,S. Burton. Electronic word- of- mouth: A comparison of stated and revealed behavior on electronic discussion boards[J].Journal of Interactive Advertising,2006 (6):132-143.

上一篇:从摩登时代看科学管理范文下一篇:侠客风云传最详细攻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