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协调生态农业论文范文

2024-05-01

粮食安全协调生态农业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运用公共管理学原理分析粮食安全、粮食生产中水土资源的公共性,针对水土资源价值未完全实现以及各经济主体资源保护的成本收益不对等造成的粮食安全和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外部性问题,提出在对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价值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完善粮食补贴制度和资源产权制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粮食安全 水土资源保护 行动逻辑

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是指投入到粮食作物种植和生产中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水平的基础。根据公共性的概念,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是一种公共性产品,但目前我国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面临着数量紧缺,质量退化和水土资源空间分布不匹配的问题,加之粮食生产所涉及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种粮农民的权益不清晰、不对等,严重影响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以资源价值为基础,完善资源价值实现途径和明晰不同经济主体产权是确保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本文在分析粮食生产中水土资源的公共性和外部性的基础上,从完善价值实现途径的角度提出促进粮食生产中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建议。

一、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公共性分析

公共管理学根据效用、消费和受益的经济特性,赋予公共产品三大特征,即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排他性和受益的排他性。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是指产品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归属于某些个人享用;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某一个人对此产品的效用不能排斥、妨碍其它人对其的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其他人享用该种产品的数量或质量;受益的非排他性是指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物品和服务付款的人排出在受益的范围之外。能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为纯公共产品,同时不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产品则是私人产品。如果一种产品同时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但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则这种产品可以成为“拥挤性公共产品”。如果一种产品同时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和消费的非竞争性,但在技术上能够排他,这种产品称为“价格排他性的公共产品”。

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粮食安全指的是一个国家的食物安全保障,是通过供应充足的满足公众消费需求的粮食来实现的,其效用具有整体性,是国内每一个公民都可以享有的,因此粮食安全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粮食安全的受益性是不可排他的。在不同的消费水平下,我国粮食需求与现实的粮食生产能力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人口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粮食安全的实现难度越来越大,粮食安全具有竞争性。综合以上可以看出,粮食安全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受益的非排他性和消费的竞争性,属于拥挤性公共物品。

本文对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有效管理是针对水土资源保障粮食安全的效用而言的。从粮食安全的角度分析,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的效用不在于生产了多少粮食或者水土资源利用的效益是多少,而更重要的是作为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为一个国家提供了粮食安全保障,其效用具有不可分割性。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的消费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人口需求不断提高增加了水土资源利用的压力。因此,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资源,是一种“拥挤性公共物品”。

二、粮食生产中水土资源利用的外部性分析

外部性是指某一经济主体的活动对与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的一种未能由市场交易或价格体系反映出来的影响。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利用的外部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不同经济行为主体在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利用保护中承担的成本和效益不对等,二是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价值没有完全实现。

(一)粮食生产各经济主体行为逻辑分析

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利用保护主要涉及三大经济主体,即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种粮农民。不同主体所肩负的保护任务和获取的利益不同,并存在成本和收益不对等的现象,这必然影响到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利用和保护效率,影响粮食安全。因此有必要对主要经济主体利用和保护资源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

1、中央政府资源利用保护成本和收益分析

中央政府利用保护水土资源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直接投资和补贴两大部分,例如国家直接投资的水利建设资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资金、为促进农民种粮积极性而支付的种子、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补贴和直接补贴等。间接成本指中央政府保护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而损失机会成本,如因将水土资源投入粮食生产而制约非农产业发展所引起的财政收入减少和资源利用收益损失等。中央政府保护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获得的显性收益主要是以粮食产品为原料的行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形成的贡献率,隐性收益主要表现为粮食安全对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的保障作用。

我国人多地少,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粮食安全的需求水平不断提高。为了确保社会安定和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一直将保护粮食安全,保护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作为重要工作任务。从中央政府提出的保护18亿亩耕地红线、加大农田水利投资力度等措施就可看出中央政府保护水土资源的意愿和决心。

2、地方政府资源保护成本和收益分析

地方政府是具体的水土资源保护者,其保护成本包括为了执行中央政策而支付的水土资源保护资金,也包括为了实现粮食生产目标而限制水土资源配置到报酬率较高的行业和部门所带来的地方财政收入减少的成本。地方政府水土资源保护收益主要是地方粮食安全和贯彻上级政策所带来的荣誉收益。由于我国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时空分配不均匀,各地方政府保护资源的成本收益情况差距较大。地方政府付出全部的努力促进水土资源保护,但不能排除别的地方政府享有粮食安全和资源保护所带来的收益。在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地方政府肩负着对外提供粮食的任务,为粮食调入地区额外承担了资源保护的责任而没有得到任何利益补偿。中央政府通过编制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强制各省保持一定的基本农田面积,尤其是粮食主产区耕地保护面积和基本农田保护率指标较高,对于粮食主产区的地方政府而言,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远高于本地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需求,而且还制约了可配置到其他行业和部门的土地资源数量,这造成了粮食主产区地方政府粮食生产和水土资源保护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在一定条件下,主产区地方政府可能会理性地促进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非农化,具有将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调配到工业和第三产业生产部门的动机。

3、种粮农民保护资源的成本和收益分析

种粮农民是利用和保护水土资源的具体实施者。种粮农民付出了粮食生产资金,获得的收益全部为私人收益,因此理论上种粮农民保护和持续利用资源的积极性较高。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利用具有经济功能、社会保障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社会保障功能表现为:一方面为国家提供粮食安全,另一方面为种粮农民提供社会保障;同时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利用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与保护、大气净化、环境净化等具有生态服务功能。而目前,我国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较低,而且粮食生产带来的社会保障功能和生态效益为整个社会所享有,不完全体现在水土资源使用者和保护者身上。此时社会的收益大于私人收益,水土资源利用产生了正外部性。同时随着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和农业结构调整进程加快,种粮比较效益较低,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加之水土资源具有多宜性,使得大量用于粮食生产的土地资源转移为其他用途,水土资源的利用具有很高的机会成本。种粮比较经济效益与水土资源巨大的机会成本之间的差距必然影响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二)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价值实现情况

粮食生产中水土资源的功能赋予了水土资源一定的价值,使其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经济价值是指粮食生产所获得粮食产品带来的经济效益,可以直接用货币来衡量,这部分价值通过种粮农民出售粮食产品得到实现;生态价值指以水土资源为主体构成的生态系统具有的生态价值,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物质循环和景观美学等方面的价值;社会价值主要包括提供养老、就业保障和粮食安全等方面的价值。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各项价值实现程度不一致。目前粮食安全价值和生态价值被其他社会成员无偿享用,同时由于尚未明确和完善养老和就业保障价值的数量和管理制度,当粮食生产中的土地资源产权流转时,种粮农民也失去养老和就业保障的基础,水土资源的就业和养老保障价值无法实现。资源价值的不完全实现造成了种粮农民水土资源利用的短期行为,不重视对水土资源的保护性利用,盲目施用过量的农药和化肥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板结,不仅造成水土资源的质量下降,甚至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和食物质量下降,或者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转换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用途,造成粮食生产水平下降。

粮食生产存在经济行为主体收益权利不对等和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价值未完全实现的问题,造成了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利用的外部性。不同经济主体的活动对他人或社会的影响有好有坏,有利有弊,因而外部性又可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但无论存在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会影响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因此为了促进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根本的方法是消除利用外部性,使资源利用保护成本与收益对等,提高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利用效率。

三、政策建议

粮食是私人产品,粮食生产是私人行为,而粮食生产和粮食本身是粮食安全的保障,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因此我国的粮食安全是非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公共经济理论提出非政府提供公共产品通常有四种方式,分别是:政府与私人公司提供签订协议和合同、政府授权私人公司经营、政府私人生产进行资助、政府参股和政府提供法律保护。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政府和私人的利益、权利和相应的责任都应明确。粮食生产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是粮食安全的基础,目前水土资源利用保护的外部性制约了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政府应根据社会公平、国家安全、经济有效和生态安全的原则,合理采取法律、技术、行政和价值手段管理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其中价值手段具有高效、主动的特点。目前我国正在实行的与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利用最为密切的政策包括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和资源产权政策,均涉及到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价值实现和合理配置的问题,本文重点对粮食补贴和资源产权两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一)完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

粮食生产中水土资源价值评估目的在于促进水土资源合理利用和配置,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价值评估为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完善粮食生产成本和制定粮食生产直接补贴标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通过价值评估树立的资源有价观念促进了人们自发地保护粮食生产资源,促进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粮食生产资源价值评估的目的与粮食直接补贴的目标相吻合,利用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价值为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提供了两方面的依据:一是为粮食直接补贴具体方式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使粮食直接补贴成为实现水土资源价值的手段;二是为粮食直接补贴的具体标准提供了参考。

粮食安全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实质是应该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而真正发挥作用的是由种粮农民私人生产的粮食产品,这为政府提供粮食补贴提供了理论依据。粮食生产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几乎作为一种正外部性被全社会所共享。为了促进粮食生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议将粮食生产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划入粮食生产直接补贴的范畴,这种补贴方式将资源价值量化,不仅为水土资源的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也促进社会各方面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建立保证粮食生产综合生产能力的长效机制。

目前我国粮食直接补贴对象明确为种粮农民,由于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中水土资源的公共性,粮食直接补贴由政府提供。结合粮食生产涉及到的社会经济主体,以及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价值类型,粮食直接补贴可以细化为直接经济补贴,种粮农民就业和养老保障补贴、粮食安全补贴和环境补贴,并提出补贴标准和方式的建议。

粮食直接经济补贴:种粮农民通过出售粮食获得了部分的资源经济价值,但粮食生产经济效益远远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而粮食生产成本中没有完全考虑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的价值,造成了粮食生产成本的缺失,种粮农民没有获得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全部的经济价值,个人边际成本高于社会边际成本。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经济价值与粮食生产产值之间的差距即为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尚未实现的经济价值。在评估各地区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的经济价格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区单位粮食产量中的虚拟水土含量,可得到单位粮食产量中水土资源的经济价格,从中扣除当年粮食价格并乘以粮食单产得到粮食直接经济补贴标准。

种粮农民就业和养老保障补贴:补贴标准是根据区域内单位粮食生产面积就业和养老价值乘以一定粮食种植面积需要的标准用工数,可通过为农民建立养老和就业保险的方式支付补贴。

粮食安全补贴:区域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所承担的粮食安全价值不同,为了平衡地方政府承担粮食生产的责任和因此损失的机会成本,粮食调入地区应承担起粮食调出地区的粮食安全补贴。粮食安全补贴为计算出的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的粮食安全价值,根据粮食总产量计算单位产量的粮食安全价值,如果长期无力解决本地区粮食自给问题,需要向外地调入粮食,那么除了根据粮食市场经济价格支付购买价格外,还应该额外向调入地支付粮食安全补贴。这个补贴值是调出地单位产量粮食安全价值乘以粮食外调量。

环境补贴:粮食生产系统的存在为人类提供了生态服务,农民为生态服务的存在提供了劳动,但这部分价值却没有体现,被全社会成员无偿占有。从粮食安全的公共性来看,政府应代表全社会成员对这部分价值进行补贴。环境补贴的标准是单位粮食播种面积的平均生态价值与粮食播种面积的乘积。由于生态价值数量巨大,粮食播种面积不固定,因此建议中央政府以生态价值评估结果为依据,根据各地区长期粮食生产情况和自然情况统筹发放。

根据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价值建立粮食直接补贴制度,不仅为粮食直接补贴提供了较为合理的标准和依据,体现出区域粮食生产差异,而且细化了粮食生产相关主体的责任,确保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价值实现,促进粮食生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完善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产权制度

1、土地资源产权改革建议

从粮食安全的角度而言,粮食生产中的土地资源是公共资源,它属于公众和社会。但由于每个社会成员不具备管理和控制资源的能力,国家拥有资源的所有权。但实际生产中,农民根据市场的变化,随意改变自己的私人选择,政府和农民成为资源产权制度的主体。鉴于粮食生产中的土地资源的特殊性,建议建立政府公共产权与农民交易产权的双重结构。农民和村集体是资源的直接使用者和管理者,授予其收益权、使用权和经营权,并依法获得资源利用的经济收益。同时在资源转让时,补偿其因资源流转而损失的就业和养老价值。资源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因此其有责任制定出资源利用的相应规则,如资源的使用权、排污权等权利的获得与费用。直接的资源利用收益如经济收益应有明确的产权界定。这种产权界定保护产权主体利益,同时明确各主体间的责任,能够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克服资源利用的短期行为。

2、水权政策建议

粮食生产中的水资源表现出公权性质,水资源所有权应归国家或集体所有。但针对粮食产品来说,水资源具有私人物品的性质,具有明显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目前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实行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使用权主体分离。生产者获得水资源使用权后,利用水资源生产获得收益是水资源收益权的实现形式。水资源收益权转让其实质是水资源市场流转的过程。长期以来我国实行水资源无偿使用制度,生产者无需交纳水费,无法体现水资源的稀缺性和市场价值。粮食生产中的水资源具有经济功能、社会保障功能和生态功能。粮食生产者通过利用水资源获得收益,粮食生产者应根据计算出的水资源的经济价格向所有者支付相应费用,交纳的水费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用于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目前我国粮食生产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不同地区水资源承担的社会保障和生态服务功能不同,其中生态和社会保障功能的最终受益者是全部社会成员,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通过支付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等形式承担这部分价值,同时,粮食调入区政府除了承担本区域的价值外,还应适当支付粮食调出区的价值。

参考文献:

①张向达,赵建国. 公共经济学.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

②石少龙.2003年粮食安全研究综述. 农业经济问题,2004(9):4—11

③刘笑平,雷定安.论外部性理论的内涵及意义.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9(3):72—75

④丁声俊. 粮农补贴的世界经济现象及借鉴. 粮食问题研究,1996(2):9—13

⑤范少冉. 耕地保有量外部性探讨.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4):25—29

⑥钱忠好. 耕地保护的行动逻辑及其经济分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1):32—37

(白玮,1980年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城镇和土地利用规划)

粮食安全协调生态农业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指出农业保险是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保障,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业保险是否能与农业现代化进程协调发展是研究的关键问题。因此,基于2007—2016年的10年数据,以供给侧改革为背景,从耦合度和协调发展度视角,对农业保险与农业现代化进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8—2010年间,其耦合度呈现由高到低状态,农业保险迅速发展与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磨合,2011—2016年,耦合度均在0.5~0.6之间,处于中度耦合偏低状态,而其协调发展度从失调发展一直到初级协调和良好协调;2015年和2016年变成优质协调,表明供给侧改革初见成效,但是农业保险发展质量仍滞后于农业现代化进程,仍需继续深化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

关键词: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农业现代化;耦合度;协调发展度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指出农业保险是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保障,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农业现代化建设之路上离不开农业保险的有力保障,由此可见农业保险逐渐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举措,成为农业政策支持的倾斜点,成为现代农业改革的重要任务。但是农业保险自2004年以后才重新复活,近年来才逐渐开始发挥其作用,农业保险发展因各项原因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需求,农业保险亟需转型升级。尤其在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示下,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要加强内涵建设、加快结构调整、加大制度完善力度,但它是否紧跟农业现代化进程需求,是否能与农业现代化进程协调发展,是否改善其服务保障质量和水平,是当下专家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学者对农业保险与农业现代化这两者之间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考察农业保险对农业现代化的单向助力作用或者考察农业现代化对农业保险的单向推动作用,如韩彦红分析了农业保险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1],郭文琳分析了农业保险政策体系助力农业现代化建设[2];对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不多,并且侧重于相互间某些局限方面,如:樊丰等分析了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稳定效应[3],代宁等分析了政策下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水平影响效应[4]。以往研究并没有全面衡量农业保险发展与农业现代化进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给农业保险的发展转型提供了思路,因此学者研究又集中于农业供给侧改革对农业保险的影响研究,如张鹏分析了农业供给侧改革对农业保险发展的影响[5];李鸿敏等分析了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措施[6]。但是以往研究关心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是否与农业现代化进程是否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需求,两者是否能协调发展,不能解决当下现代农业亟需破解的难题。

基于此,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背景,从耦合度和协调发展水平视角,分析农业保险与农业现代化进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期望在推进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与农业现代化进程协调发展方面提出科学的对策建议。

1 农业保险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作用机制

农业保险助力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农业保险需求提出新的要求,而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为农业保险找到了突破困境的出口。农业保险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作用关系借助于系统动力学的因果关系图(图1)进行说明,农业现代化对农业保险的作用形成一个闭环,农业保险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形成另一个闭环,图1中“+”代表了正向作用,“-”代表了负向影响。

由图1可以看出农业现代化对农业保险的作用[7]:一方面,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对农业生产主体风险意识增强、农业风险水平提升、农业风险管理水平提升→农业风险环境改善→农业保险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业风险因素复杂→农业风险环境复杂→对农业保险提出了新要求。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业保险需求主体改善、农业保险需求组织规范、农业保险市场交易率提升→农业保险市场发展→农业保险发展。

农业保险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农业保险发展→农业保险政策、现代化组织利益机制、农业经营主体信用、农业金融体系→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

2 研究思路方法

构建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指标体系和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评价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模型对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降维得到农业现代化进程综合评价估值,然后对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与农业现代化进程进行耦合度和协调发展度模型研究。

2.1 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指标选取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强调全国各地区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特别指出要强化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和水利建设,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同时关注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2016年国务院58号文件《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提出,“十三五”時期,农业现代化仍处于补齐短板期,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发展动力升级、方式转变、结构优化,到2020年,全国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构建,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基于此,以农业现代化内涵建设理论为基础,以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务院58号文件精神为依据,同时考虑数据可获得性,构建农业现代化进程指标体系,确定粮食供给保障、农业结构、技术贡献、经济质量效益、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支持保护6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8],具体构成如表1所示。

2.2 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评价指标选取

农业供给侧改革对农业保险供给和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依据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16—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选用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指标评价农业保险供给水平,选用农业保险密度指标评价农业保险需求水平,农业保险综合评价估值用I表示,其具体构成如表2所示。

2.3 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因子分析模型

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降维,依据各二级指标对综合评价指标的方差贡献度赋予权重,最后获得综合评价指标的得分值,农业现代化进程综合评价指标用N表示。

(1)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首先对各二级指标初始数据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数据标准化采用公式zij=xij-minxijmaxxij-minxij或zij=maxxij-xijmaxxij-minxij。

(2)利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降维赋权采用公式

2.4 耦合度和协调发展度模型

耦合度可以反映不同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用C表示耦合度估值,用I和N表示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则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与农业现代化进程耦合度模型[9]公式为C=I×NI2+N2。

耦合度C估值越大,表明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与农业现代化进程影响程度越大,耦合度C估值区间为[0,1]。

协调发展度可以反映不同系统之间的耦合发展程度。用H表示协调发展度估值,则协调发展度[10]公式为H=C×T,其中T=α×I+β×N(α、β为特定权重)。

2.5 数据来源

模型中所有数据样本均采用2007—2016年的各年统计数据,所有统计数据均取自《中国统计年鉴》。

3 实证结果

3.1 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结果

对构建的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07—2016年的历年数据,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数据Z,结果如表3所示,接着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降维赋权得到的权重ω结果如表4所示,最后得到农业现代化进程N估值结果如表5所示。

4 结论与展望

经过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从耦合度结果看,农业保险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度整体处于0.5~0.8之间,呈中度耦合状态。2008—2010年间,农业保险与农业现代化进程耦合度呈现由高到低状态,农业保险迅速发展与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磨合,由协调发展度可以看出磨合趋势不断变好,由失调发展到濒临失调发展,从两者的发展进程来看,农业保险从2007年和2008年发展较为迅速, 而2009年到2010年开始, 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保险逐渐呈现滞后现象。

第二,2011年以后,农业保险和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度均在0.5~0.6之间,处于中度耦合偏低状态,但是两者磨合得越来越好,从协调发展程度来看,逐渐由勉强协调到初级协调到中级协调,2015年开始处于优质协调状态。这与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密不可分,也说明供给侧改革逐步发挥作用。供给侧改革使农业结构优化升级,粮食结构、经济作物、养殖业、畜牧业、水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实现生产布局优化、种养协调发展,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产区集聚化,改变农业保险供給格局[13]。农业保险种类增多,保费增加,逐步引导农业保险意识增强,有效保障农民收入增加[14]。这样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与农业现代化程呈现一个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程度也逐渐变好。

第三,从农业保险与农业现代化进程发展质量来看,2009年开始农业保险仍滞后于农业现代化进程。需要进一步深化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为更好地助力农业现代化进程贡献更大的力量。

本研究并没有对农业保险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贡献程度进行量化分析,从而在农业保险对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作用分析时有一定局限,后期会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进行深入分析,为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提供更详细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韩彦红. 农业保险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20):179.

[2]郭文琳. 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助力农业现代化建设[J]. 发展研究,2017(10):55-62.

[3]樊 丰,刘小春. 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稳定效应——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0):327-330.

[4]代 宁,陶建平.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水平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全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7,22(12):163-173.

[5]张 鹏. 农业供给侧改革对农业保险发展的影响分析[J]. 中国保险,2017(7):22-25.

[6]李鸿敏,王晓翌. 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的思考[J]. 中国保险,2017(1):29-32.

[7]曹卫芳. 农业保险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机制分析[J]. 宏观经济研究,2013(3):106-111.

[8]吴雪平,梁芷铭. 美国农业保险政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J]. 世界农业,2014(1):64-67.

[9]流 畅,侯修泽. 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及其空间格局——以黑龙江省为例[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6):294-298.

[10]傅 春,莫寓琪,程 浩.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性测度——基于地理分布差异视角[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4):297-301.

[11]杨 洁,季明川,杨 萍,等. 山东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同步协调发展实证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6):326-331.

[12]李婕妤,姚凤阁,路少朋.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关系研究[J]. 学习与探索,2017(3):131-137.

[13]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南监管局课题组. 农业保险服务农业现代化的机制创新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16(08):100-104.

[14]程 丹,常 伟.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9):10402-10404,10408.廖小静,沈贵银. 新常态下江苏省农民增收创新模式与路径[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3):20-23.

粮食安全协调生态农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气象灾害一直以来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旦发生,会对我国粮食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但是对气象灾害进行预警就可以提前采取各种措施保障粮食安全。随着近些年来气象科技的发展,我国目前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已经建立,可以满足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的需要,保障粮食安全。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文献标识码:A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现阶段建立了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但是实际应用上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尤其是随着近些年来环境变化较为剧烈,各种气象灾害频发,我国粮食生产遭受巨大的损失。因此,只有建立相对完善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提高对气象灾害的分析预警能力,才能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1 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发展现状分析

早在多年前,我国气象部门就已经开始进行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方面的研究。但是,由于技术的限制以及我国不同地域各种气候条件的影响,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的建立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依然较为滞后,其中气象灾害的信息化管理和监测预警系统都较为薄弱。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而言,地域广大使得不同地区进行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的难易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我国建立统一、涉及各个地区的农业气象灾害信息数据库较为困难。

同时由于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工作涉及多个部门的具体工作,不同部门之间协作性较差,对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体系,各地区气象信息检测系统没有形成网络,因此与国外一些气象科技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当前依然无法进行较为及时、全面、准确的气象监测预警。

除此之外,我国对气象灾害的研究依然是对灾后重建工作的重视程度要大于对灾害来临之前的预警工作,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严重限制了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系统的建立。因此,要实现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就要加快技术研究、强化技术运用,建立科学有效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保障我国粮食安全[1]

2 强化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的理论研究,加速发展相关技术

理论研究是保证气象灾害预警在逻辑上可行的重要保证,技术则是在理论的技术上对实际应用做出的各种调整和规划。要提高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的效果,一方面要强化各种气象理论的研究,使技术发展具有可靠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技术,使各项理论不仅仅停留在纸面,要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

2.1 统一标准,建立科学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

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首先就要建立气象信息共享机制。气象的变化往往会涉及多个地区,凶此只有建立气象共享平台,才能保证在气象灾害到来之前做出准确的预报。现阶段,我国已经开始对气象灾害监测建立模型和软件平台,以期能够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准确性的提高。现阶段建立的气象信息共享平台,主要涉及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影响因素等方面,依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气候条件和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对这些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确定各种农业气象灾害的参数,从而建立标准化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2.2 强化国际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经验

在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由于发展时间较长、技术条件较好,其在农业气象灾害观测预警方面总结了大量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因此,现阶段我国在进行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的过程中要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强化技术开发和应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提高设备的科技含量,丰富监测内容,实现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效果的有效提高,保证我国粮食安全[2]

2.3 强化损失风险

农业气象灾害一旦发生就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社会经济损失的风险评估极为重要。我国区域广大,不同地区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由于种植的作物种类不同,不同地域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也存在很大差异,即使是同样级别的气象灾害在不同地区发生,所造成的损失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也是不同的。因此,各地在进行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过程中必须将损失风险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监测和预报,及時对当地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以及各项风险抵御能力进行评估,在灾害到来之前采取合适的措施,降低损失。

2.4 强化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培养

要实现农业气象灾害监测效果的提高,就必须提高监测技术的科技含量,因此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是关键。随着近些年来气象科技的不断更新,很多新的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收到较好的效果,相关气象部门必须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理论储备和业务水平。同时要加强人才培养,强化技术研究应用,使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技术得到有效提高[3]

3 强化管理机制,保证灾害预警效果

随着近些年来气象技术的发展,农业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技术已经得到很大的提高,产生的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要实现效果的进一步提高,就必须加强管理。农业气象灾害从监测预警一直到信息发布要经过多个环节,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使得预警效果大打折扣,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建立有效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管理机制。现阶段使用较多的是国际质量管理体系,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不同地区要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切实加强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气象灾害预警效果的提高。具体方法如下:

(1)政府部门要建立相关责任机制,将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工作列入年度考核范畴。同时要将工作进行细致划分,责任到人,对于人为原因引起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问题,要对主要责任人进行处罚[4]

(2)建立综合性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机构,可以有效提高监测预警效果,同时一些气象信息的分析能力也得到有效提高。由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涉及的范围较广、部门较多,因此在建立该机构的过程中要注意部门之间的配合。通过进行部门之间的协调,使得现有的资源利用得到最大化,在机构运作的过程中能够高效、快捷地将各种农业气象灾害信息传达给农户,实现防灾、减灾的目的。

(3)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作。通过在社会上进行宣传,使广大群众了解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作的重要性,利用多种渠道收集和发布气象信息,使获得的气象信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扩散,真正起到作用。

(4)在部门协作过程中要进行责任划分。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现阶段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业气象监测体系,各地区在农业、水文以及气象方面的观测和预警已经基本形成体系。但是,由于缺乏良好的统筹安排,不同部门在进行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的过程中存在责任划分不明的情况,各种推凌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必须明确责任划分,建立良好的统筹机制,实现监测预警能力的提高[5]

4 保证资金投入,提高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随着近些年我国气象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进行农业气象灾害预警过程中会用到各种新型的仪器和各种基础设施,很多仪器由于科技含量高,在进行购买和安装过程中都需要较大的花费。同时,在进行各种基础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工程量较大也会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我国以往对于灾后重建工作重视程度较高,但是对灾害预警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气象监测预警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气象观测的准确性。要重视金融服务和社会融资在气象事业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例如保险行业可以提供农业气象灾害的保险业务等,尤其是随着近些年来保险市场的不断变化,保险在农业防灾方面起到的作用正在逐渐减弱,当前保险市场上已经很少能够看到专门提供农业保险业务的公司。但是,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灾害频发会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产生影响,保险业除了针对灾后重建进行业务办理之外,还应该对气象灾害到来之前的预警工作进行足够的重视,加强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资金支持和投入,切实起到防灾、减灾的作用。作为一个气象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国家,保险业只有对自然灾害给我国经济社会造成的危害有所认识,加大力度提高对防灾减灾的投入,才能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和本行业发展共赢的局面。

5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能力

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现阶段在进行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不可否认,由于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较为严重,在很多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存在基础建设不足的问题。气象监测站数量不足,造成覆盖范围较小,对各种气象信息收集的能力较弱,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周边地区的气象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积极建立多地区联合的气象信息共享网络平台,在气象灾害到来之前通过收集的各种气象信息对天气进行及时预报,在災害到来前采取各项措施,保证农业生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6 结论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的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加强技术应用,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气象灾害监测一体化平台的建设,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才能实现我国农业气象监测预警效果的提高,才能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郝苏娟.发挥气象服务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J].农业网络信息,2014 (2):132-133.

[2]宋启,韦昭义.贵州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发布与解除探讨[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4 (20):135-137.

[3]林旭东,陈瑞林,曹冬华.农户农业气象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J]时代农机,2017 (9):138-139.

[4]鲍文.构建农业气象防灾减灾高效机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 (8):86-90+114.

[5]达琼,洛桑旺姆,尼玛拉姆.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7 (7):172-173+207.

粮食安全协调生态农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人才的供给必须遵循人才需求的市场规律。目前,社会对保险及农业保险人才的需求量大,但在学科领域方面,农业保险还处于空白。本文以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对在高等农业院校设置农业保险专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农业保险专业;必要性;可行性

一、设置农业保险专业的必要性

1.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1)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农业的平稳和持续发展关系着整个社会和国家经济的稳定。[1]在保障和促进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保险可作为分散农业风险、保障农业生产、补偿灾害损失的重要方式,与政府防灾救灾体系形成互补。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而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由于农业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同样面临着源于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随着人们保险知识的不断增强,很多经营者会考虑利用保险、规避风险、降低损失。但是由于对保险知识掌握的不够或是信息的不对称,致使他们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因此,为了能够事先对潜在的风险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测从而适时投保,事后能够对损失进行正确的评估并获得合理的赔偿,这些经营主体迫切需要专业的保险人才为他们提供服务。(2)农业保险专业人才匮乏。保险业是我国21世纪朝阳产业中的朝阳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随着市场主体大量增加,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大量内资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增设,以及外资保险的不断进入,市场对专业保险人才的潜在需求急剧增长,预计至2020年,中国保险从业人员将递增至1200万人。西南财经大学的研究显示,2015年,我国保险高级管理人才需求超过5.8万名,高级保险精算人才需求超过700名,保险核保人才需求达到1.3万名。而在2015年,高等院校的专业保险人才供给不到1.3万名,保险人才的缺口达到4.5万。其中,农业保险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农业保险专业性强,涉及面广,需要大量具有农学、林学、畜牧、水产养殖、气象、经济及金融、保险、管理等多学科知识的专门人才。但现实是,有着丰富农业保险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寥寥无几,现有农业保险从业人员中,往往是懂保险的人不熟悉农业,而熟悉农业的人又不懂保险。目前农业保险人才的极度匮乏,尤其是懂核保、理赔、精算等技术型人才和管理、营销、培训等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3)农村、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主要有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以及各种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直接面向“三农”,可为“三农”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与保障。但是,由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风险比较大,导致农业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风险增加、向农业领域贷款的意愿降低。鉴于此,这些金融机构的发展也需要农业保险人才,尤其需要既懂管理又熟悉业务的复合型保险人才,来进行资信评估、风险管理、降低不良贷款率,从而增加收益,促进发展。鉴于社会对保险及农业保险人才的需求缺口,充分利用高等农业院校现有的办学资源,培养大量既懂农业又精通保险的农业保险人才迫在眉睫。

2.学校及学院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的需要。山西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农业部与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教学科研型大学。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开办农业保险专业符合“山西农业大学2014—2016年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的要求和指向,即:以现有的优势学科为依托,考虑学科专业之间相互依托和支撑,积极培植新的专业增长点。增设农业保险专业能够充分利用经济管理学院以及山西农业大学现有的办学资源,满足学科建设的需要,体现我校办学特色。目前,全国各类高校设置保险专业的学校仅有20余所,有农业保险专业的学校几乎为零,山西省还没有任何一所院校设置农业保险专业。因此在学科领域方面,农业保险还处于空白。[2]农业保险专业是多学科综合发展的产物,是农业院校的特色专业,该专业的增设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指向。基于农业保险专业学科发展现状、良好的发展前景及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业保险人才的迫切需求,在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开办该专业。此举不仅可以填补农业保险专业教育的空白,可以为山西省以及全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培养人才,更可以避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弊端,使高等教育正真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经济建设。

二、增设农业保险专业的可行性

1.专业特色明显,人才需求巨大,就业稳定。农业保险学科是在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学及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管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交叉学科。本专业面向全國招生,培养具有农学、保险、管理等多学科知识的既懂农业技术又懂保险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其专业特色明显。

我国目前农业保险人才缺乏,特别是核保、理赔、精算等技术型人才和管理、营销、培训等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全国各地各级保险监管部门、保险学会、保险协会,各类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农业企业、风险评估机构、相关金融领域,高校及科研院所都需要大量农业保险人才从事保险经营管理、教学、科研及培训工作。但是据统计,全国每年需要增加的农业保险人才上万名,按我院拟定的每年50~60人的招生规模计算,平均到每省(市、自治区)不足3人,需求缺口巨大,就业前景良好。

2.相关学科、专业的有力支撑。山西农业大学是以农科为优势,农、理、工、管、经、文、法、教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科研型综合农业大学,具有农学、工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人才培养的办学条件和优势。具备增设农业保险专业,培养从事农业保险及相关行业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的基础条件。

农业保险专业将设置于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目前,经济管理学院有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个(含农业经济管理和林业经济管理),有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科技组织和服务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五个本科专业,分别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市场营销和物流管理,其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山西省品牌专业,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全院开设与农业保险专业相关的课程有:《农学概论》、《畜牧学概论》、《林学概论》等;这些学科和专业优势为农业保险专业的设置奠定了基础。

3.具备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经管学院在35年的办学历程中,按照强化内涵、追求特色、提高质量的思路,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建立了一支老中青结合、教学经验丰富、知识结构合理、社会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教师队伍。全院教职工共60人,硕士以上学位的占90%以上,其中博士学位占10%;副教授以上占35%,其中教授占6%。现有的农林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农村区域发展五个本科专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培养了多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组建了优秀的学术团队,中坚力量具备将农业保险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融会贯通的能力。这样一支学历层次高、数量、年龄、学科、专业技术职务结构科学合理,梯队完整的教师队伍能够保证所有专业基础课的正常讲授,特别是十几名具备扎实会计知识的教师更能保证全部专业课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学院一方面选派年轻教师进修学习,另一方面不断引进高层次农业保险专业人才来强化师资队伍。

4.良好的实验条件和实训基地。已建仿真模拟综合实验室,能够满足农业保险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训任务,经管学院将在近期建设农业保险专业综合实验室,借助计算机网络和相关软件进行农业保险市场调查、保险精算、农业保险实务等实践训练,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其次,学院建有榆次工业园区、泰康人寿、华融证券、百度山西站、顺丰物流等校外实习基地30多个,保证学生能够得到应有的实践技能训练和培养。再次,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创新思维,学院积极拓展与保监会等保险机构的合作。再次,学校已与中国保险学会、保监会、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初步达成合作培养意向,并与山西省保险学会已经签署了《联合办学战略协议书》。通过学界与业界的充分合作,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与能力。

5.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农业保险的应用性强,技术性高,涉及面广,用人单位也需要实务型人才。因此,农业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将采用“3+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三学年学生在校完成理论讲授和教学实践环节;最后一学年把学生送入合作单位实训,在合作单位进行“跟岗”、“顶岗”性质的业务操作学习,接受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训,目的是为了有效发挥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资源优势。保证学生一畢业就能胜任工作。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人才的供给必须遵循人才需求的市场规律。基于当前我国农业保险专业空白的实际,以及社会对农业保险人才的迫切需求,应在有条件的高等农业院校单独设置农业保险专业,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的农业保险专业人才开辟一条新路。

参考文献:

[1]高丽娜.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1-2.

[2]郭永彬.中国农业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武汉轻工大学,2013,(5):37-38.

粮食安全协调生态农业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农业机械化是确保粮食生产的基础,同时也是实现粮食安全的技术保障。从当前国内外生产实践来看,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实现,可以有效实现争抢农时、抵御自然灾害以及保障粮食安全、稳定生产。本文将对农业机械化对粮食生产的效能作用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粮食生产;作用

数据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国内三大主粮小麦、水稻和玉米的进口总量不断增加,其中玉米进口量达521万吨, 同比增长超过195%;小麦的进口量达368.8万吨,同比增长超过195%;玉米的进口量达到232万吨,同比增长超过了305%。由此可见,全面加强国内农业机械化应用和创新,实现增产、增收之目标,成为当前粮食生产管理的重点。

从实践来看,粮食生产过程中的农业机械化应用,对粮食的安全生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农业机械化的应用可提高土地产粮能力

实践中可以看到,通过机械化的应用,深耕、施农家肥,可有效提高土地产粮能力,产粮效能非常显著。其中,深耕作业可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的中下层变得疏松,促进土壤含水部位向下移动,从而增加土壤含水量。正所谓“深耕一寸土,多耐十天旱”,便是机械化应用的作用体现。同时,通过深耕作业可以增强土壤自身的透气性,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对消除杂草、病虫害等,也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通过机械化深耕施肥,可以促使下层土壤熟化,增加农作物根系的营养吸收能力和范围;改善耕层水、肥以及气和热条件,从而提高土壤地力,促进农作物根系的快速生长,提高粮食产量。

2 增加农作物抗害能力

农业机械化实现了防灾、减灾机械设备的支撑,对于减少各类病虫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实现粮食安全生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才能有效保持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确保粮食丰产丰收,成为农业生产的核心。实践中,依靠农业机械设备,将现代工程、生物以及环境技术等进行集成化,从而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效率,这样才能确保粮食的安全生产。

3 农业机械化的具体作用

3.1 可以实现防春旱目标

通过秋翻、秋整地以及早春耕地作用,可以有效加深耕作层,使耕层土壤团粒结构更好,促使耕层最大限度地容纳反浆水分,堵塞土壤水分的大量散发;同时,还可以有效减少水分的消耗,减弱表层导热,减缓地表自上而下的化冻速度。尤其是近年来,行走式抗旱播种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有效地解决了春旱对播种产生的影响。

3.2 抗夏涝、耐风刮

农业机械化耕整地,实现播种、拿全苗以及齐苗和壮苗的一次性,确保了后期发育,使农作物根深叶茂,这样就可以实现夏季抗涝、抗风以及抗倒伏目的。较之于人畜播种的农作物,植株倾斜超过60°的株数,可以有效避免减产34%以上。

3.3 可以消灭病虫害

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应用的不断深化,药剂机械喷洒技术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因机械喷洒效率非常的高,而且效果也比较好,所以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能,最大限度地将病虫害消灭初级阶段。

4 农业机械化的应用可以促进技术转化

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载体和物化,要实现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就必须依靠现代农业机械化。就国内玉米生产而言,玉米生产的全程机械化程度实现了70%左右,大大提高了玉米生产效能,尤其是收获阶段的机械化效能更高。据调查显示,以农业机械为基础和载体,从精量播种、高效植保以及保护性耕种和秸秆还田等方面,实现了农业先进技术的大面积应用和推广,这主要得益于农机机械的应用,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水、种以及肥和药的应用效率,而且还有效地改善了现代农田耕地质量,对于挖掘粮食作物的增产潜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机械播种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化肥均匀施在种床下,使农作物能够均匀地得到等量肥料,这是传统人力、畜力难以实现的。尤其是机械化精少量播种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深施肥,从而使种、肥相互分离,从而大量地节约了肥料和种子。通过对比分析,机械施肥效果非常的高,一般比人力、畜力施肥效率高1.5倍,而且肥效还可有效提高大约17.5%。深施肥比种肥同床出苗率提高10%,肥效提高25%,节省种子10%,增产10%。

5 农业机械化可以有效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的劳动观念发生了变化,更多的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导致大量的土地闲置或者荒芜。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有效地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高效化,无需全家老小齐上阵,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节省了人力。比如,传统模式下的农业生产,尤其是秋收时一般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而农机机械化生产可以大大缩短时间,只要一周即可基本完成收割,机收机翻同步进行,大幅度提供了粮食效能。

6结语

总而言之,农业机械化对粮食生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加强思想重视和技术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粮食生产的安全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汪雪.农业机械化助推粮食生产的思考[J].湖北农机化,2012,(05).

作者简介:陈斌颖,公主岭市苇子沟街道农机技术推广站,工程师,研究方向:农业机械。

粮食安全协调生态农业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在于政治和政策正确。在发展和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依法治粮、依法管粮的框架体系,建立以最低保障制度为基础的人文关怀,推进精准扶贫,消除贫困。

【关键词】粮食安全;生产;流通;储备;政策;计划;市场

粮食,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是一种极具杀伤力的武器,当下国际政治博弈中,依然被充当战略物资。西方某大国政要曾经毫不隐讳地说:“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中国人的粮食安全决不能受制于人,换句话说就是“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文章就社会普遍关心的粮食安全问题提出讨论,并寻找全球化格局下贸易一体化趋势加快进程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路径。

1影响和制约粮食安全的因素

在影响和制约粮食安全的诸多因素中,政治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粮食安全问题,说到底是政治问题。历朝历代,凡是有所作为的帝王将相,无不将粮食的生产和积聍当作定国安邦、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来抓。史书留下过“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德惟善政,政在养民”的训诫。孔孟治国安民以足食为基础,孙中山手订《建国方略》亦以足民食为首要。“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任何时候都是一件比天还要大的事情。

党中央、国务院向来高度重视粮食工作,建国后通过土改激发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迅速恢复到战前最好水平,成功地抑制了战后国民党统治区的高通货膨胀,中国人开始走出饥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产量大幅增长,人民开始实现温饱;近十多年来,粮食持续稳步增产,2015年全国粮食总产达62143.5万吨,比2014年净增1440.8万吨,实现“十二连增”。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毋庸讳言,由于政策失误和自然灾害,曾导致1959-1961年大饥荒,并饿死了人;由于过度集中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割断农民与市场的联系,粮食集市门可罗雀,人们获取粮食的渠道只有国有粮站(店),市场发展严重滞后;由于人为割裂粮食生产与流通、内外贸易、原粮与成品粮等事权,致使粮食供需、储备、进出口以及质量管理等政出多门;由于背离市场定价原则和规律,人为扭曲粮价,致使粮食购销价格倒挂,原粮与成品粮价格倒挂,国内粮价与国际粮价倒挂;由于过度强调储备的重要性,从中央到地方层层建储备,过量的储备严重掩盖了粮食市场真实需求,反复发生“多了多、少了少”的循环格局、出现“卖难”“收难”问题,也才有了“转圈粮”“出库难”“陈化粮”问题。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适宜农耕且注重积贮,似乎并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只存在影响粮食安全的政策问题。只要国家政治清明,吏治整肃,在治国理政中真正以人为本,把民生摆到第一的位置,坚定不移地将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农业政策调整的首要战略目标,充分利用好国际粮食市场资源,建立健全粮食贸易市场体系,遵循粮食工作规律,科学设置粮政管理部门,将粮食生产与流通,粮食内外贸易,原粮与成品粮等事权归口到一个部门管理;尊重市场规律,真正让市场来决定粮食价格,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配置资源的作用,粮食安全是完全能够掌控的。

2保障粮食安全的基本要求

保障粮食安全最基本的要求是确保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买得到维持其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的粮食。简言之,即确保人们吃粮买得到。而保障市场任何时候都有粮卖的首要基础在于充分发展商品粮食生产,确保有足够的商品粮投放市场。

进入21世纪,我国粮食生产在强农惠粮政策的支持下,取得“十二连增”的骄人业绩,但当下制约粮食丰产增收和质量的因素越来越多,如耕地流转后非农化、非粮化趋势加剧;土壤肥力下降且重金属含量超标;地下水资源枯竭、水利设施严重老化失修、农业灌溉网破线断问题突显;气候复杂多变,不利农业生产的灾害性天气增加;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涨幅高于、快于粮价增长速度;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农村青壮年举家外出务工经商,责任地弃耕抛荒的越来越多;农业劳动力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滞后,农业科技化进程缓慢;种粮补贴明显不合理,价格补贴政策已悖离市场经济规律。而人们最为担心的还是无人耕地、无人种粮,粮食持续丰产增收难以为继,在市场需求刚性增长的情况下再次发生粮食生产急剧下滑的局面。

如何消解制约粮食丰产增收的症结,以确保商品粮产量持续稳定增长和质量不断改善,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一些专家学者开出对症良方,如政策方面的有:取消农业税,坚守耕地红线,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度,耕地流转制度,支持粮食生产的各项补贴政策,产粮大县奖励政策,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推进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加快推进现代种植业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支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等,兹不一一赘述。

社会转型期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的不二法门在于加大科技投入和减少農业农村人口,坚定不移地走农业工业化的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对原始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毛泽东主席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当前,我国农村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民彻底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形象,在气候、土地、水资源、劳动力、农业机械和科学技术等影响粮食产量的诸多要素中,科技已成为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保障粮食优质丰产的关键在科技。袁隆平、李振声、李澄海等专家对水稻、小麦、玉米等种业的科研,为粮食优质高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良土壤、利用互联网技术精准施肥给水给药除虫害,为粮食优质高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机播机收等全程机械化作业,为减轻粮食生产劳动强度、节省农业劳动力、提高种粮效益创造了条件。要确保粮食安全新战略目标,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必须加大粮食生产科研投入,提高科技在粮食生产投入中的权重。

至于人们普遍担心的“无人耕地、无人种粮”的问题,是个伪命题,纯属杞人之忧。农业是弱质产业,种粮比较效益低,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更是效益极低。农民只要有机会进厂务工、进城经商,农民就不会守住那一亩三分地,政府为什么要硬性要求农民困守一亩三分地上找饭吃?但凡工商发展、社会转型时,就会有大批农民洗脚上岸,进厂进城另谋生计。蒋梦麟在其自传体著作《西潮·新潮》中说,1917年秋,他从美国回国返乡——浙江省余姚县蒋家村,去探望卧病在床的大伯母时得知:现在世界变了,女人不再纺纱织布,男人不再种田,都到上海进工厂或机械公司做工去了,他们进了新行业,赚钱比以前多,村子里种田的人很缺乏。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大批农民进了乡镇企业,随后沿海城市吸纳大量农民进厂,种田种粮的农民锐减,李昌平在《我向总理说实话》中说“2000年春节过后的正月初四,湖北省监利的公路上,农民成群结队外出打工,通往南方的公路上,不管什么车,只要你是向南走的,统统拦下搭乘。”他担忧农民外出,没人种田,粮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近十多年来,离乡进城的农民更多,种粮者更少,但土地上种出的粮食更多。事实表明粮食产量与种粮人的多少没有关系。值得思考的是,保障粮食安全,应在改革土地使用制度、培育种粮大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上下功夫,千方百计减少农业人口,培育职业农民,走农业工业化之路。

3保障粮食安全的先决条件

发展生产,把粮食种出来,为市场提供足够的商品粮,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先决条件之一。要确保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买得到粮食,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拓宽购销渠道,发展粮食贸易,搞活粮食流通,让人们获得粮食的渠道更加便捷顺畅。

只有市场充分发展、市场经济制度完善健全,粮食安全才有保障。2015年春耕时节,笔者到湖南苏仙区坳上镇一个小山村调研,在村口遇到骑电动车的一对夫妇,遂将其拦下,攀谈中得知其去城里种花草。放眼村前屋后的梯田尚未翻耕,问为何还不备耕。男的答:“谁还种田?村里十多户人家,半数务工经商,留下的都不种粮,不是种菜,就是种果。我小孩去年上大学,父母住在城里兄弟家,我俩在城里打零工,每人每天收入200元,两人1天的工钱买米,大半年都吃不完。如守在家里种这两亩多田,一季下来,满打满算才1500公斤谷,除了自己吃,赚不了几个钱,别说供孩子上学,人情开支都应付不了。如今市场有得是米卖,只要赚到钱,还愁没饭吃吗?”改革开放后,尤其是粮食市场化改革以来的事实表明,在一个市场充分发展、市场经济制度运行良好的社会,几乎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

当下的问题,是要尽快理顺原粮市场和成品粮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关系,将粮食市场的管理权限归口到各级粮政部门,纠正原粮与成品粮管理机构分设、内外贸分离、实体交易与互联网期货交易互不关联的弊病,形成原粮与成品粮监管的无缝对接,粮食进出口有序(不致出现国内粮食丰收,国外进口也同步增加;国内粮食歉收,出口不减反增的混乱局面),实体交易价与期货市场价趋同的格局。

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资源来调控国内粮食供需,善于利用粮食期货市场来化解可能出现的粮食危机,加快互联网电子商务建设步伐,促进粮食流通的现代化,实现粮食供给的精准配送。

4衡量粮食安全的另一重要标准

衡量粮食安全的另一重要标准,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买得起维持其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基本食物。为确保国民任何时候都能够买得起粮食,而又不伤及农民利益,兼顾农商,传统的做法是平抑粮价。春秋战国时范蠡的“平粜法”与李悝的“平籴法”思想深远地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粮价政策,“谷贱伤农”“粮贵伤民”的观念深植人心。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谋求社会转型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不能囿于传统的粮价调控政策,应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消除贫困,努力增强国家、家庭以及个人获得粮食的能力,做好社会保障和精准扶贫工作。

加快经济发展,创造岗位,促进就业,支持创新发展,鼓励自主创业。提升国民就业率,提高劳动者工资收入,缩小收入差距,降低恩格尔系数,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加大对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实施精准扶贫措施的力度,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对那些生产生活条件极端恶劣、不宜居、难发展地区的居民,实施移民开发帮扶,努力消除贫困,谋求共同富裕。

史载“路有饿殍”向来与“朱门酒肉臭”同在。阿马蒂亚·森认为,饥饿并不是现实世界不存在足够的粮食,是否发生饥荒不在于粮食储备的多少,而在于政府的政策,在于政府的政策是否能提高人民的“权利”和“能力”。如果一个政府能够重视对个人的“权利和能力”这种“社会机会”的建设,那么,不但可以避免饥荒,而且在经济冲击到来时也有足够能力应付。一个人避免饥饿的能力依赖于他的所有权以及他所面对的交换权利,而交换权利依赖于市场交换以及社会保障。因此,实施好最低收入困难群体社会保障救助制度,由政府对这部分人群予以基本生活保障,确保他们买得起粮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当今世界,不缺粮食。只要有市场、有订单,地球上能够生产出足够的粮食,种粮卖得出,卖粮收入高,人们自然会去种粮食。正如经济学家张五常所说:“只要糧价足够高,在公路上都可以种出大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在提高国家和人们的粮食购买力上下功夫。经济贸易全球化背景下,没听说哪个经济发达国家有粮食安全问题,忧心粮食安全的只有穷国和穷人。我们常说要跳出粮食抓粮食,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国家经济发展和做好社会保障工作。

5粮食安全跃升到求质阶段

品种多样、营养丰富、绿色无公害,摆脱了饥饿、实现了温饱、奔往小康路上的中国人,对粮食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挑选购买粮食越来越强调安全健康和个人喜好,粮食安全已从保量跃升到求质的阶段。人们关注的已不再是买不买得到、买不买得起的问题,而是买到的粮食好不好,是不是转基因粮食,镉之类的重金属含量是否超标,面粉里有没有添加增白剂,大米加工生产中是不是采用了工业石蜡抛光。告别了短缺不足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更多的是质量问题、品种结构问题。

粮食连年丰收、储备充足、市场平稳,为粮食生产調结构、提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科学确立基本口粮、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种植比率,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发展杂粮生产,满足人们饮食喜好需要;加大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对确实不能改造的土地实行休耕或改种其他经济作物,以确保粮食中的重金属含量不超标;科学、严谨、积极稳妥地开展转基因粮种研究,严禁生产、销售和推广尚无绝对安全的转基因粮食,加强转基因粮食科研监管,确保粮食质量安全。

粮食质量事关粮食安全,必须实施严格的监督,从田间生产到餐桌消费实行全程监控,严厉打击粮食种植过程中过度滥用农药、加工过程中掺杂使假制假售假等行为。

6粮食储备在粮食安全方面的作用

“备战备荒”“积谷防饥”,一定的储备对稳定民众心理、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家建立规模适度粮食储备以应对气候灾害和外敌入侵等非常因素引致的粮食歉收、市场供应不足、粮价大幅波动局面,通过建立一定的储备来调节市场供需、减少社会因粮食供应不足而发生剧烈震动的危险;粮食经营企业尤为大型国有粮食企业建立合理适度的周转粮储备,充分发挥企业储备衔接产需、平衡供求的“蓄水池”作用,自觉担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种粮农户家庭存足能满足全年的基本口粮,为“藏粮于民”的粮食安全战略的实现奉献力量。

粮食生产的季节性、不稳定性与消费的常年性、连续性和不可替代性要求政府、社会、企业和民众必须储备一定数量的粮食。然而,也要看到粮食储备的成本很高、作用有限,以及过度储备人为遮蔽真实市场供需、扭曲市场粮价的有害性。西汉文景之后,社会安定、百姓富足,国家粮仓积谷陈陈相因,以致“太仓之粟,红腐而不可食”;隋初“薄赋轻徭,务农重谷,仓禀有红腐之积,黎萌无阻饥之虑”,粮食储备充足的王朝统治者穷兵黩武、骄奢淫逸,致使皇权迅速瓦解,改朝换代。粮食储备不是越多越好,而要适度,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粮食安全储备为年消费量的17%~18%,低于17%为不安全状态,低于14%为紧急状态。

改革开放40年来,丰裕充足的粮食储备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要看到现行粮食收储政策由于一味强调为稳定农民收入、稳定粮价、提高种粮效益服务而人为扭曲市场粮价的负面影响,加上粮食内外贸分离,粮食进出口时常背离市场供需。国内粮食丰收时增加粮食进口,国内粮食歉收时仍在大量组织粮食出口,致使粮市反复出现“多了多、少了少”的局面,国家粮食储备的调控效率大打折扣,直接导致高仓满储和陈粮、陈化粮问题。

7结论与建议

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在其《谁来养活中国》的著作里断言“中国必将出现粮食短缺,进而造成世界性的粮食危机”。从此,“粮食安全”成了一个热词,“粮食安全问题”成了一个热点问题。政府官员反复强调,专家学者不断论证,研究粮食安全问题的专著、专刊、专栏举不胜举,百度搜索“粮食安全”,竟有1000余万个词条,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3年关注“粮食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将“粮食安全”纳入国家安全战略,明确要求“健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粮食储备制度、流通体系和市场调控机制,健全粮食安全预警制度,保障粮食供给和质量安全。”

从某种角度来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粮食流通市场化形势下保障粮食安全,急需出台一部能够全面调整和规范粮食的生产与流通、分配、储备与管理、内外贸易、加工运输、消费以及质量监管和市价监控等方方面面的《粮食法》。法律缺失背景下,提倡“藏粮于民”,势必再度培植出叶德辉式的囤积居奇、为富不仁的豪民奸商;没有法律约束,流转后日益集中的土地非农化、非粮化趋势必将愈演愈烈,“藏粮于地”亦将成为一句空话;没有法律规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成本势必越来越高,国家宏观调控粮食安全的难度也将越来越大,经济贸易全球化背景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格局下,保障粮食安全在于尽快颁布科学严谨、全面客观、准确规范、权威公正、责权一致、能够刚性约束粮食生产流通、经营贸易活动的《粮食法》。

俗话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在市场充分发展,经济持续向好的情况下,要坚信国力日益强大的中国完全有能力保障自身粮食安全。

上一篇:电子商务安全策略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司法行政与科学发展观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