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论文范文

2023-05-21

粮食安全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粮食危机;粮食安全;现代化农业;农业补贴

“虽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粮食是基本的生存资料,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近年来,世界粮食价格不断增长,特别是自去年以来,粮价大幅增加,导致世界经济秩序混乱,部分国家与地区因此发生骚动或暴乱。世界银行已警告,由于粮食和能源价格飙涨,墨西哥等三十多个国家可能面临“社会动荡”。中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对我国有着特别的意义。

一、国际粮食危机及其原因

2007年的世界谷物价格大幅上涨。到2007年底,全球粮食储量降到近20年的最低点,小麦、糙米、大豆和玉米期货都处于多年来最高点。全球飙升的食品价格导致海地、布基纳法索、喀麦隆、埃及、印度尼西亚、象牙海岸、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和塞内加尔先后发生骚动或暴乱。物价高涨加上经济情况恶化,在主要稻米生产国埃及发起了罢工和示威,于此同时,美洲地区最穷的国家海地民众也连续五天发起暴动。近年来国际谷物价格走势如下图所示。

导致粮食危机的主要因素如下:

第一是近年来由于技术制约所导致的世界粮食供给不足。粮食危机反映出供给与需求之间出现缺口,其原因之一是供给不足。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很多,技术的制约是粮食产量提高的瓶颈。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墨西哥、印度等主要发展中国家实施了依靠科学技术提高粮食产量的“绿色革命战略”,通过农业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以及配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提升粮食产量。1950年至1984年,“绿色革命”使然,水稻、玉米和小麦产量持续稳步提高,全球粮食总产量增产2.5倍,有人称这场“绿色革命”的影响不亚于“工业革命”。进入新世纪以来,农业新技术的发展没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转基因技术及太空育种试验等都没有取得决定意义的效果。与此同时,全球气温变暖、恶劣天气、自然灾害频繁,直接导致粮食产量减少。

第二是对粮食需求的增加。农业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物质生产部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不仅提供食物,而且还为工业提供原料等生产要素和产品,粮食又是农业中最为基本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强化,对农业尤其是粮食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一方面,经济发展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对肉、蛋、奶的需求量大幅增加。据2008年6月6日《河南日报》资料显示,生产1公斤猪肉需要消耗3公斤粮食,生产1公斤牛肉则需要消耗7公斤粮食。世界粮食消耗从45年前的每天230万吨增加到现在的每天560万吨,增幅达149%。另一方面,粮食被转化为新的能源。当前石油价格飙升,全球不仅在闹“粮荒”,而且还遭受着“油荒”的困惑。一些国家为了应对石油危机,把大量粮食转化为生物燃料,如美国、巴西等国家利用玉米制造乙醇、柴油,其消耗量占世界玉米产量的20%。

第三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轻农、。伤农”所致。当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为了追求工业的快速增长,生搬硬套比较优势原理,不惜牺牲农业发展工业,推行“快速工业路线”,强行让制造业快速“上轨”。一方面对农业工业实行剪刀差,另一方面占用大量的耕地来发展工业。对农业的轻视导致农业发展缓慢,特别严重的是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使得大量农田荒废。很多国家因此由粮食出口国变为粮食进口国。

第四是国际投机加剧了粮食危机。美国股市低迷和美元疲软释放出大量“热钱”,对大宗商品进行炒作吸引更多逐利资金流入。根据花旗银行4月初的一份研究报告,今年一季度有700亿美元新增资金流入包括石油、金属和农产品在内的大宗商品市场。今年以来,农产品期货价格出现飙涨和剧烈波动,涵盖26种农矿产品的大宗商品指数上涨了20%,而包括了500家成分股的标准普尔指数下跌了7%。出口国菲律宾被迫赴美国市场大宗采购大米,芝加哥糙米期货价格在4月份不断刷新纪录。粮价的飞速上涨,已经改变了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些主要粮食出口国开始限制粮食出口,例如越南、印度、俄罗斯、乌克兰等。

对任何国家而言,粮食安全都不仅是吃饭问题、社会问题,而且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存、社会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与政局的稳定。此次全球粮食危机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上了一课,也为中国的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

二、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隐患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国历来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特别是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粮食生产做出了一系列意义重大的部署,从2004年到2007年,四个一号文件分别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建设现代农业等作出了战略部署。2007年我国粮食实现了自1985年以来首次连续4年增产,但是粮食安全仍然存在隐患。

(一)粮食产需缺口依然存在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其中低产田占总面积的2/3以上。目前,我国粮棉油等重要农产品仍然产不足需,供求不平衡的压力将会更大。我国粮食需求每年将增加80亿~100亿斤,而在粮食生产方面,资源约束更加突出,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耕地的流失进一步加大稳定粮食产量的难度。近些年来,我国粮食增长缓慢。

由上图可见,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粮食增长率呈递减趋势,说明粮食的增长受到资源有限的约束。与此同时,我国人口的增加及经济增长对粮食的需求却是递增的,这种供给与需求的反向变动必然导致供需缺口的存在。按照美国生态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1994年估计,2030年我国人口达到16亿,粮食总产量将减少20%,需要进口7080亿斤,相当于2007年粮食产量的70%,再加10%的缺口,即80%的粮食靠进口。这个数字虽然被高估了,但却为我国的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我国农贸产品贸易2004年至2007年连续四年出现逆差,2007年前11个月农产品逆差额为37.8亿美元,同比增长3.0倍。我国是大豆净进口国,每年进口大豆数量超过300万吨,接近国内产量的两倍。

(二)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我国近些年实行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比如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物价上涨,种粮成本增加,政府的补贴力度赶不上农资上涨的幅度,种粮收益低,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不高。随着经济与城镇化的发展,我国出现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民工,每年大概有1.5亿到2亿农村精壮劳动力离开土地进入城市务工,留守在农村的大部分是老弱劳动力和未成年的孩子,很多地方甚至出现了“空巢村”现象。农业高投入、低收入导致农民宁愿出外打工也不愿意种地,有的土地撂荒,有的粗耕,有的出租。农民收入中农业收入比例急剧下降,根据2007年版中国统计年鉴资料,1990年、2000年及2006年农业收入比例依次为50.2%、37.0%、32.3%,16年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我国经济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而粮食增长率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却一直递减。

资料来源:《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198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81年版;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在所有经济指标中,粮食的增长是最慢的,近十年来又是递减的,这体现了粮食的基础地位不够牢固及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三)耕地流失严重

耕地资源紧缺是我国粮食危机的根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占用了大量耕地,导致耕地大量流失。自1998年以来,我国房地产业飞速发展,与之相伴的是耕地面积的逐步递减。

自1998年以来,土地销售收入和房屋销售税收所得占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的40%~60%,这是根据中国的土地融资政策得到的。在富裕的沿海省份浙江,宅基地和不动产买卖收入占政府年度预算的60%,全国其他很多地方同样如此。

“开发区”是滥占耕地的另一大原因。近些年来,“开发区”、“工业园区”和“经济特区”等在中国遍地开花。根据2004年的数据,全国共有6866个“开发区”,其中将近4500个已经被取消,因为它们毫无用处。最近23年,中国建立了300座大型高尔夫球场、兴建高尔夫球场也吞噬了大量的土地,所有这些行为,使得中国非常重要的农耕地面积从1996年的1.3亿公顷,减少至2005年的1.22亿公顷。据2008年5月17日出版的《经济日报》报道,国土资源部提供的资料显示,自1996年至2003年的7年间,我国耕地已由19.5亿亩减少到18.5亿亩,7年减少了1亿亩,平均每年约减少1429万亩,比两个海南省的耕地还要多。

人口的增加,耕地的减少,必然导致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中国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0%的人口,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41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

资料来源:陈兰生:《土地的警告》,《经济参考报》2008年6月27日

(四)国际垄断势力影响我国粮食安全

世界粮食价格的上涨与粮食贸易的垄断性有关。目前,世界上四大跨国粮商——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垄断着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在某种程度上拥有定价权。这意味着,任何国家,如果粮食不能自给自足,都难逃被这些粮商鱼肉之苦。当代拥有丰富耕地资源的美国,就是以“粮食战略”作为维系世界霸权的一种手段。现在的美国有三个粮食巨头:嘉吉公司、ADM公司、邦吉公司。尽管2008年发生了次贷危机,而这三大粮食巨头在第一季度仍分别获取10.3亿、5.2亿、2.9亿美元的丰厚利润。他们在世界上所向披靡,重要的手段是建立了遍布世界的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的信息网络,伸向多数重要国家的跨国公司。美国政府提出了“以粮食为武器的世界战略”,其称霸世界不仅依赖核武器和金融,而且摆在第一位的是粮食垄断,谓之曰:“以粮食为国家根本。”为了垄断粮价,盛产小麦的美国一直将小麦产量控制在8000万吨(即16000斤),2007年故意减到7000万吨,以左右世界粮价。在美国,表面上给农产品定价的是期货市场,而幕后操纵期货的则是美国特有的超级粮食经销商[1]。近几年由于流动性资金过剩,大量资金进入粮食市场投机,这无疑对因以粮食生产乙醇造成的粮食恐慌雪上加霜。这种粮食投机同石油市场投机如出一辙,乃是搅乱粮食市场的主要因素。对于我国来说,现在市场的开放度已经很大,关于外资企业进入粮食流通企业的WTO过渡期已经结束,必然受国际市场和国外资本进入中国的粮食所影响。近期,美国打算把中国变成其出口农产品的主要对象,也想搅乱中国粮食市场。至今中国已有上述三大粮商的分公司,外加路易达孚公司,中国80%的大豆压榨能力已被其控制[2]。

三、立足国内,确保粮食安全

我国是人口大国,13亿这个数字使得粮食安全在我国显得尤为重要。确保粮食安全,无论是今天还是未来,都将是我们永恒的话题和使命,粮食安全不仅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粮价的波动会牵动国民经济的各个环节,甚至引起国际经济秩序的混乱,当前猪肉价格的飙升对经济所造成的影响及国际粮食危机所引起的一些国家的暴动与骚乱就是最好的实证。鉴于此,笔者认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要立足于本国,依靠本国,不断挖掘本国的粮食产量潜力。

(一)保护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走节约集约用地的道路

“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本”。要充分确保我国当前和未来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就必须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保有量。2006年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18亿亩耕地是未来五年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红线”。要守住这根“红线”,就必须转变传统土地利用方式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节约集约用地。例如,提高城市外部的各种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用地“门槛”,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通过加大对农村居民点的整理复垦,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地迁村并点、治理“空心村”、“退宅还田”有效增加耕地面积等。同时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编制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专项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专项规划,通过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实施“金土地工程”、“沃土工程”,从而确保耕地得到及时补充,耕地质量稳步提升。通过土地整理、开发和复垦可以有效补充耕地,确保耕地“占一补一”,保证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科学用地和统筹城乡建设用地,这不仅关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

(二)依靠科技发展农业

农业的发展涉及生物学、气象学、土壤学、遗传学等各方面的发展。1988年9月2日,邓小平在论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突出论述了农业的发展出路:“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科技。”[3]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绿色革命”,在一定阶段满足了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避免了和平年代爆发大规模饥荒。面对当前的粮食危机,联合国机构呼吁“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出现。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看,发展农业更需要科学技术,需要利用科技提高单产水平。我国提高单产的空间还很大(落后于德国、美国、法国),要把弘扬精耕细作的好传统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单产水平,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我国农业潜力估计在2020年前还有60%以上,充分利用科技,使科技贡献率每年提高2个点,粮食产量就可以增加1%~2%。同时,我们还要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武装农民,随时了解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包括自然灾害预警),打破区域限制与大市场沟通,利用科技发展和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拉长加工链和价值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特别要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下力气解决农村农业污染问题,这不但关系农民的健康问题,而且关系全社会的利益,也是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关节点。

(三)提高粮食价格,对城市低收入者进行补贴

中央财政近年来每年在农业方面的投入一直在不断增加,2006年为422亿元,2007年的一号文件提出“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2007年中央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加800多亿元,对三农总资金投入达到4200多亿元。尽管如此,农业收入低还是不争的事实。农业有由于其需求弹性小导致“谷贱伤农”的情况,各国农业性质都是如此。为了扶植农业的发展,大多数政府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对农业给予不同程度的补贴。我国近年来的惠农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农民收入低、种粮亏本的现象却很普遍,说明我们的补贴力度不够,要继续加大粮食补贴的力度。我们还要改革当前的补贴方式,现在按亩补贴有些散乱,且补不到真正农民身上,较好的办法是进一步提高粮食收购价,以农民一定的盈利标准为基础,以此鼓励农民种植粮食。在农民工大量转移的背景下,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促进土地的集中经营,实现规模经济;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中间环节,便于维持市场秩序;同时还能促进专业化科学种田,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在提高粮价的同时,要对城市低收入者实行粮食补贴。据专家估算,若粮价提高至现在的1倍~2倍,对城市低收入者(假定为1亿人)每人每年补贴1000元,国家通过粮食销售及其相关制品可以回收3000亿元~4000亿元,算下来国家的补贴每年只有1000亿元~2000亿元。

(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从长远角度看,粮食安全取决于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取决于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高低。发展现代化农业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邓小平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又是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4]这一重要思想体现了我国农业领域生产力特点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我们要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现代经营形式,依靠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水平,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的素质、效益与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操纵世界粮食市场的美国“大粮商”[N].参考消息,20080621.

[2]董振国,王春雨.力防“粮袋子”受制于人[J].瞭望,2008,(24).

[3]邓小平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303.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5.

责任编辑:陈文杰

粮食安全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粮食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关系着一国的政治经济稳定。该研究从粮食自给率的概念出发,分析了粮食自给率的影响因素及中国粮食自给率的现状,阐述了确定粮食自给率需要考虑的方面,并就如何提高粮食自给率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安全;自给率;粮食供给;进口

“民以食为天”,粮食产业的安全问题、安全策略,关系着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局面。实现粮食安全,有两种保障模式,一种是依靠国内粮食供给能力,一种是依赖国际粮食市场供给。粮食安全说到底就是一个国家的粮食需求自己能满足多少,依赖进口的程度有多大的问题[1] 。一般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粮食自给率在100%以上,就是完全自给;在95%~100%之间,属于基本自给,中国正是这样的情况;在90%~95%之间,是可以接受的粮食安全水平;一旦小于90%,粮食供求的风险就会增大[2]。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始终坚持粮食高自给率,毫不动摇。

1 粮食自给率概念及影响因素

1.1 概念

粮食自给率,是指一国或地区一年内粮食总产量占总需求量的百分比。反之,则是粮食贸易依存度,即在一年内一国或地区粮食缺口进口量占总需求量的百分比。

通常认为,粮食自给率达到95%时,即拥有足够高的粮食安全水平;粮食自给率为90%,即拥有可以接受的粮食安全水平。在当前全球一体化进度愈来愈快、各国间经济联系愈来愈紧密的形势下,一国可以通过进口的形式获得自己所需的全部或部分粮食,但是,当前国际风云变幻,加上国际市场又容易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诸如环境、经济形势等,粮食价格和可贸易量不稳定,国际依存度越高,也就意味着粮食的不安全程度越高。

1.2 影响因素 一国粮食自给率的高低既取决于自身的禀赋条件,诸如土地、水资源等,同时,国家工业化程度,交通运输水平、贸易环境等也会对其产生重要影响[4]。

1.2.1 国内因素。

国内因素包括耕地数量、可转化为耕地的土地数量以及粮食增产的科技储备。当前,科技进步毫无疑问地已成为促进粮食产量增长的第一推动力。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是实现粮食自给的关键,是粮食潜在生产能力的保障。允许耕地在粮食生产与经济作物生产之间转换,但不允许永久性退出种植业,一旦出现粮食安全问题,可以迅速进行作物转换,把耕地用于粮食生产。

1.2.2 国外因素。国外因素包括国际粮食市场的可购入量和程度,一国在外国投资的耕地数量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等。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可以引导国内企业在国外直接投资,建立国外粮食基地,间接提高我国粮食自给率,这样做既不挤占国内粮食市场份额,又可以弥补国内土地资源的不足,同时也避开了所在国的贸易壁垒,可谓一举多得。

2 中国粮食自给率状况分析

中国是农业国家,又是世界人口大国,如果吃饭出了问题,那是天大的问题。因此,长期以来,中国的政策部门对粮食生产和粮食自给率看得很重。

1977~1984年,中国粮食自给率始终在96%~98%的范围内,1985~1994年从未低于98%,1995年下降到96%,1996年增长为98%,1997~2003年保持在100%,2004年又有所下降,降至95%,2005年为96%[5]。近年来,尽管粮食连年增产,但由于需求大幅增加,特别是人口激增,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需求增加较快,中国粮食自给率逐年下滑,2010年已低于90%。在国家强有力政策的支持下,2011年粮食自给率略有提高,但是,2012年自给率再度下降到90%以下[6]。2013年1月29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在“中国县域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国粮食供求总量趋紧,粮食自给率已经跌破90%。这一消息,再次引发国际社会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热议。

尽管针对社会上关于中国粮食自给水平堪忧、粮食安全存在隐忧的说法,有专家指出,单纯地从中国粮食自给率降低就说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下降,是一种错误的理解。从国家层面来讲,一国的粮食安全取决于两个能力,一个是生产能力,决定着粮食自给率;一个是进口能力,决定着粮食进口量。一国的粮食安全保障水平要从这两个角度综合考虑。但是,提高粮食自给率是实现粮食安全的必要条件,相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粮食自给率,粮食安全水平就会有所不同;同样,不同的历史时期,同样的粮食自给率,粮食安全水平也可能不同。既使如此,不得不说,我国粮食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

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即使保持现有的人均需求不变,粮食产量需要递年增长才能养活这些人口。与此同时,中国粮食播种面积正在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0.65%,耕地面积年均下降0.7%[7],未来粮食自给率可能会更低,粮食供给可能会出现更大的缺口。

3 中国粮食自给率的确定

3.1 粮食供给分析

3.1.1 农业资源环境分析。

第一,农业耕地资源。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耕地资源逐年递减,目前已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45%,并呈逐年下降减少的趋势[8]。耕地的有机物质含量呈下降趋势,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的要求也将进一步压缩中国的可用耕地面积。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引发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用地以及非农业建筑用地、交通用地等将进一步压缩中国的实际耕地面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社会的出现,人均耕地面积这一指标也将受到明显的冲击和压缩,

第二,农业用水资源。粮食生产是耗水量巨大的产业。从水资源的总体情况上看,中国的农业用水资源世界排名落后。虽然中国的河川径流量达到了27 115亿m3,占全世界径流量的5.8%,位于世界第5位,但由于人口基数巨大,且河流地区分布不均匀,造成中国人均水资源匮乏[9]。

第三,自然环境。一是自然灾害的逐年加重,二是环境污染的加剧。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降低了当年的粮食产量,并对粮食基础设施产生了破坏摧毁作用。随着温室效应以及全球变暖现象的影响,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此外,各种农作物病虫害不再受制于寒冷天气,加速滋生繁殖,对农业粮食生产形成了新的威胁。

3.1.2 粮食种植结构分析。

粮食结构性问题同样可以造成粮食供求失衡,而且通常的粮食结构性失衡会具有一定的惯性。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粮食的结构性问题相对于总量问题日益突出,粮食的结构性问题已经替代了粮食总量问题成为突出矛盾[10]。

影响中国粮食供求平衡的主要粮食品种结构问题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区域结构与粮食品种结构的平衡问题;二是品种结构与品质结构的平衡问题。区域结构与粮食品种结构的平衡问题是互相联系、互相推动作用的。改革开放以来多次粮食食品供求平衡破坏都是由谷物主销售区的供求失衡引起的,东南沿海地区作为粮食供求平衡的敏感区域地位突出。在所有粮食品种中,稻谷是粮食供求平衡的风向标,相对于玉米、小麦和大豆等更为敏感。从使用途径来看,口粮相比其他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等更具敏感性和先导性。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粮食谷物的品质结构平衡对粮食供求平衡的影响也不断加深,粮食供求失衡问题已经发展为某一种谷物的某一种品质粮食的供不应求或供大于求。

3.1.3 农业基础设施分析。

农业基础设施对于农业发展至关重要,拥有一套高效发达的基础设施是保证农业平稳健康发展、农业产能稳步提高、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的前提条件,是建立完善统一市场经济体制的物质基础。高品质的农业基础设施更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发达健全的农业基础设施有助于降低粮食生命周期中的各环节成本,提高粮食产能,保护粮食生产力,从而有效地保障和提高农民收入。中国目前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区域性明显,总体不平衡,边远山区等欠发达的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落后,个别地方仍处于原始状态。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了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1.4 科技与劳动者素质分析。

能否把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生产力,是一个国家农业产能兴衰成败的关键。中国面对人多地少,工业化、城镇化逐步压缩农业用地的国情,提高单位耕地粮食产量成为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在科学技术推动农业产能发展的过程中,作物品种研发技术,耕种栽培技术、种植环境改良技术和减灾防灾技术成为了关键技术。此外随着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遥感技术在农业基础设施中的广泛应用,将对农业生产力起到综合提升的作用。以转基因技术、病虫防治技术、杂交玉米杂交水稻技术、地膜覆盖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新兴农业高新技术为代表的农业科技,将对农业产能起到越来越大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是农业活动的直接主观执行者,也是农业科学新技术的使用者,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一环。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直接关系着农业决策和农业科学技术的使用。

3.2 粮食需求分析

3.2.1 人口口粮需求分析。

人口数量的增长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通常会对粮食需求总量产生新的影响,是影响粮食结构需求和总量需求的最根本因素,也同样是制约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关键因素。进入2000年后,由于人口变动带动需求变动,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再次遭遇了粮食供不应求的局面,缺口只能通过粮食贸易以及粮食库存来弥补。根据人口基数进行推算,2020年中国人口数将接近15亿,而2030年人口数将有可能达到16亿,以这种人口增长趋势,再加上由于受限于粮食生产资源紧张、耕地面积缩小、农业用水资源不稳定等条件,要使中国粮食产量同步跟上人口增长难度较大,粮食供求双方在长期看还将存在比较明显的缺口。

3.2.2 工业用粮需求分析。

随着“绿色能源”、“粮食能源”概念的兴起,加之传统的酿酒等粮食占用产业,工业用粮逐渐成为粮食消费大户。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我国2010年用于酿酒产业的粮食消耗量高达530亿kg,这相对于20世纪90年代提高了约2倍。而饲料加工业也加入了粮食消费的大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农产品已经淡出人民餐桌上的主流角色,家禽畜牧的消费量逐年放大,致使饲料消费逐年扩大。2010年饲料用粮比2005年增长20%以上,约占国内粮食消费增加量的2/3以上。到2030年我国饲料粮需求量将达到4.41亿t,占粮食总需求量的56.5%[11]。而制药、溶剂等行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增长迅速,年均增长率达到5%,也成为粮食食品的消费大户。绿色能源等概念的兴起,也将在世界范围内极大的带动粮食食品需求,这对于我国将来的粮食需求是一个空前的挑战。

3.2.3 人民收入水平增长引致的额外需求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购买力逐年增强,促进了粮食需求总量的增长,究其原因,主要包括直接增长和间接增长两部分。直接增长指的是人均口粮消费,这部分增长速度较为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而间接消费增长主要指人均非口粮的消费增长,如饲料增长,酿酒业用粮的增长等等,这部分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带动的主要粮食消费。

另外,中国粮食自给率的确定还要考虑粮食市场、粮食储备两个重要方面。

4 政策与建议

4.1 加强国内生产能力

4.1.1 保护耕地和农业水资源。

耕地资源和水资源是农业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当前中国耕地有机含量逐年下降,耕地的复种率居高不下,造成中国的土地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应从观念、政策制度、耕地法律和保护耕地的社会教育4个方面把握。对于水资源保护,一要保护水的源头;二要利用工程进行有效的水源调动;三要水资源环境综合治理。要合理适度地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坚持发展节水型农业,科学改造灌溉技术并加强用水成本管理。要积极慎重地发展污水处理、净化水灌溉,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

4.1.2 强化科技兴农。

从农业科技体制、农业科技投资、政策引导、提高农业人口科技素质4方面展开。农业科技体制的建立应以市场为导向,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农业科研课题的选题立项和成果验收必须以市场为基点。农业科技投资应以政府投资为主体,强调投资的多层次、多渠道,强化政府的政策引导功能,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并从政策上鼓励从事农业科技研究,打造优秀的农业科研队伍。

4.1.3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要在短时间内重点及时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环节,预防这部分基础设施限制农业产能,威胁国家粮食安全。要加大合理投入,提升投资效率,统筹管理。要避免因农业基础设施超前建设引发的设施闲置、浪费现象,应强调农业基础设施与农业产能配套协调发展。

4.2 提高粮食转化效率

提高粮食转化效率包括提高畜牧业和用粮工业的生产效率,减少对粮食的需求。有研究表明,中国饲料转化率每提高 10%,相当于多生产2 000万t粮食[12]。加大科研投入,加快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科学发展,加强畜禽防疫体系建设,推进禽畜养殖规模化,加快饲料转化率高的禽业发展,提高禽蛋在农畜产品中的比例。加强对非常规饲料的开发研究,加速秸秆养畜产业化发展,发展节粮型养殖业,不断加大非粮食产品对粮食的替代作用。

4.3 引导消费结构调整 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谷物仍在国民粮食消费结构中占主要位置。肉类的粮食转换率低,若国民将粮食消费结构转向肉类,必使粮食消耗增加,造成粮食自给率下降。另外,由于中国水土资源紧张,水稻增产和进口的潜力都比较小,要适当引导居民减少对水稻的消费,增加对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产品的消费。引导国民多消费果鲜、蔬菜等,减少对直接粮食的消费,这对于维持中国的粮食自给率都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晓梅. 我国粮食安全战略与粮食进口规模[J].宏观经济研究,2009(9):16-18.

[2] 中国网.发改委:未来中国人仍能养活自己 粮食安全基础牢固[EB/OL].(2013-02)http://news.china.com.cn/txt/2013-02/03/content_27871892.htm.

[3] 张丽娅.中国粮食自给率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6.

[4] 朱泽.中国粮食安全状况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1997(5):26-33.

[5] 柯炳生.我国粮食自给率与粮食贸易问题[J].AO农业展望,2007(4):3-6.

[6] 证券时报网. 中国要对粮食自给率下降做好准备[EB/OL].(2012-12)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mspl/20121206/025913911916.shtml.

[7] 刘文元.无粮食危机中国也要提高自己率[N].中国证券报,2008-04-10(5).

[8] 许经勇,黄焕文.有关我国粮食安全的几个问题研究[J].财经研究,2004,30(5):122-129.

[9] 百度百科.地表水[EB/OL].(2014-10)http://baike.baidu.com/view/334769.htm.

[10] 赵子军.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分析[J].经济纵横,2008(12):28-30.

[11] 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节约饲料用粮,确保粮食安全[EB/OL].(2012-02)http://www.feedtrade.com.cn/livestock/forecast/2012-02-29/2006096.html.

[12] 陈叶军. 中国农大校长解读中央一号文件,解读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思路[EB/OL].(2009-02)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4/49155/8751722.html.

粮食安全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逐年增加,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导致高温胁迫已成为我国、世界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所面临的严峻挑战。高温胁迫使得水稻生长活动的积温增加。这对水稻生产带来较大的影响。该研究对相关主要成果进行阐述,包括高温对水稻的生长发育特性、产量形成、品质和主要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以及水稻耐热性表现。在抗热避热技术的研究中,寻求有利于水稻在逆境-热胁迫中生长的建议。

关键词 水稻;高温胁迫;生理生化;抗热避热

水稻的逆境生长大多是由各种极端性环境造成的,其中全球气温变暖是对水稻造成热胁迫的主要原因之一[1]。水稻在某些生长期内所遭遇的超过其正常生长的临界温度所造成的伤害一般是不可逆的[2-3]。据预计,在21世纪末,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将会升高1.8 ℃左右,到2100年还会升高1~5 ℃[4],且气温每上升近1 ℃,水稻产量将会下降10%左右[5]。目前,仅热带地区遭受热害的面积约有400万hm2。气候是影响水稻优质、高产的重要因素,对全球粮食安全存在巨大的潜在威胁[6]。研究水稻高温热害发生规律,揭示水稻避热、抗热的生理生态机制,寻求有效的抗热避热技术措施,对水稻高产、稳产极其重要。

1 高温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

水稻起源于地球赤道附近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对高温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但是,温度过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稻谷的产量和品质[7-8]。当气温达到35 ℃以上时,会对水稻花期减数分裂造成一定的影响[9],尤其是在水稻生殖生长期和生育期高温对其危害最为严重。

1.1 高温与水稻生长发育

高温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较明显。过高的温度会影响水稻体内各种酶活性,缩短水稻的生长发育期,导致水稻营养生长不良,最终影响水稻产量[10]。水稻在发芽时期的最适温度为25~28 ℃,温度过高则会影响种子发芽分化,从而影响开花期;水稻抽穗开花期对高温最为敏感,此时水稻受到高温胁迫将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周建霞等[11]研究表明,高温可导致水稻开花期提前,开花模式打乱,并且对水稻受精率产生很大影响。李萍萍等[12]研究表明,温度高于35 ℃,将造成水稻花粉发育不良、花粉萌发率及活力下降,开花散粉和花粉管伸长受阻。在灌浆结实期,水稻遇到高温将加快籽粒灌浆,致使灌浆期缩短,结实率降低,最终影响籽粒千粒重和米质的形成[13]。较高的温度条件一般可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导致生育期变短而使各性状的生长、分化和发育时间也随之相应的减少,最终不利于水稻这些性状的形成。

1.2 高温与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结实率与水稻产量息息相关。结实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水稻产量的高低。高温胁迫在影响水稻营养生长的同时会加快水稻的生殖生长,在短时间内导致水稻生殖生长不完全,稻谷得不到足够的养分,导致大面积空壳现象的产生。许传桢等[14]研究表明,高温对杂交水稻开花结实等生殖生长具有阻碍作用。且会降低农作物干物质生产和积累能力。周建霞等[11]对水稻品种籼稻Ⅱ优7954和Ⅱ优7号在抽穗开花期进行38 ℃下高温处理,发现受精率随着高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郑志广[15]研究了在抽穗结实期开花、乳熟和蜡熟3个阶段高温胁迫对水稻干物质生产和分配的影响,发现各阶段在36 ℃以上高温处理时,开花阶段千粒重有明显下降趋势,单穗籽粒产量和结实率下降,开花阶段千粒重有明显下降趋势,在蜡熟阶段高温使得运转率增大,在抽穗开花和乳熟阶段运转率则大幅降低。高温使单茎干物质积累速率和积累量降低,干物质在穗中分配比率下降。在减数分裂期(日均温35 ℃)、抽穗灌浆前期(日均温33.4 ℃)及灌浆中期(日均温33.1 ℃)高温处理下每穗颖花数、结实率、粒重和产量明显降低。在抽穗灌浆期,对水稻进行高温 (白天平均温度>33 ℃)处理,发现水稻的结实率和粒重明显下降,导致减产,其中热敏感品种产量比耐热品种下降得多。

1.3 高温与稻米品质

稻米的品质一般由水稻品种、自然环境、栽培方式等因素有关。高温对水稻质量影响最大的是抽穗开花期,其次是拔节孕穗期,最后是灌浆期;稻米一般在灌浆结实期形成,此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较大。高温胁迫在影响水稻产量的同时,通过干物质分配比的形式影响稻谷的质量[16]。相对于正常生长条件下,经高温胁迫的水稻会降低穗的干物重,但是茎和鞘的干物重有所增加,说明高温胁迫影响水稻养分的分布。有学者认为,在水稻灌浆期遭受高温胁迫时可直链淀粉的含量降低,且降低量与水稻品种有关[17]。李林等[13]报道,灌浆期高温胁迫将会导致稻谷碾磨品质的下降,其中糙米率和精米率下降2个百分点左右,整精米率则下降10个百分点。

黄福灯[18]研究表明,灌浆期高温对稻米外观品质有一定的影响,与适温条件下相比,高温下的糙米率和整精米率具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而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则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当气温高于水稻结实的临界温度时,稻米的垩白程度加深,且结实温度越高,米粒碱消值就越低,糊化温度也越高。可见,高温胁迫对稻米品质具有一定的影响。

2 高温对水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高温胁迫使水稻体内一系列生理生化的反应发生改变。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克服和适应高温环境下的不利生长,当气温超出其最佳生长温度5 ℃以上时,植物体内代谢将会表现出许多相应的热反应特征以维持自身的生长[18]。另一方面是为了在逆境中尽可能地实现部分的生殖生长与发育,在牺牲数量的前提下保证部分正常稻谷的产出。

2.1 高温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内活性强,对温度敏感的一种生理过程。在其他逆境条件出现以前,高温便可以使植物光合作用被完全抑制。高温影响叶片叶绿体内类囊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破坏细胞膜,导致细胞的降解死亡;同时,光合作用对所需酶活性要求高,高温将会使酶失去活性,从而对植物的光合作用造成直接的影响,使得水稻光合速率下降。高温对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可大致分为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两个方面。在高温条件下,叶片的蒸腾强度急剧(Tr)增加,为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蒸发,叶片气孔随之缩小或者关闭,导致孔导度(Gs)升高,胞间CO2浓度(Ci)上升,AQY、WUE和CUE明显下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下降,植物有机质的积累减少[19]。在高温胁迫下各生育阶段水稻的净光合速率、相对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主要参数与自然条件下的对照相比均有明显的下降[20]。同时,在全球CO2浓度急剧增长的大环境下,CO2浓度的增加对水稻光合碳同化具有较大的影响[21]。

2.2 高温对淀粉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淀粉是稻谷类最主要的化学成分。它占据稻谷干物质重的绝大部分比例,一般高达70%左右。20~30 ℃是水稻最佳的生长温度。在此温度区间内,水稻可获得高产。若温度过高,则会影响水稻正常的生长,影响淀粉合成酶的形成数量。在淀粉形成的过程中,有许多相关的酶参与反应。在植株叶片中,主要有1,6二磷酸果糖酷酶、磷酸蔗糖化酶和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在植株籽粒中,主要有蔗糖合成酶、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可溶性淀粉合成酶、束缚态淀粉合成酶和分枝酶[22]。研究表明,高温条件下抑制淀粉合成的因素并不仅仅是光合产物供应量的降低,更重要的是高温导致淀粉合成酶的失活,使得一些关键酶失去活性,从而减少稻谷的产量和质量。其中,对高温非常敏感的酶有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和分枝酶;在抽穗开花期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的酶有束缚态淀粉合成酶,它能在较高温度下表现出较高的活性[22]。任昌福等[24]研究认为,高温条件可减少水稻叶片中各种含磷化学物的含量,影响水稻体内的一系列含磷有机物的正常代谢,如己糖磷酸高能磷、核酸磷和磷脂磷。己糖磷酸磷含量的降低导致磷酸1葡萄糖、磷酸1果糖、1,6二磷酸葡萄糖及果糖生成量下降,蔗糖和淀粉的合成受到影响,从而降低了稻谷的产量和质量。

2.3 高温对蛋白质代谢、脯氨酸的影响

蛋白质是植物生命活动中最重要的物质之一。它既是生命重要组成部分,又参与植物体内各种生命活动的代谢。在高温条件下,植物体内游离蛋白质含量增加,大大提高植物的抗旱性;然而,高温可以使蛋白质发生性变和降解,失去原有的生物活性,同时游离蛋白质的含量过高,会使得植物易出现氨中毒现象。脯氨酸是植物体内一种胁迫性蛋白。当植物处于逆境生长条件下,植物体内的脯氨酸含量有所增加,且一般耐热品系的水稻在高温胁迫下所产生的游离脯氨酸数量更多[25-26]。脯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能够保持原生质和环境渗透平衡,阻止水分丧失,保护膜结构完整。同时,在高温条件下,它能加强蛋白质的水合作用,起延缓或阻止蛋白质空间构型破坏、氢键断裂、琉基键氧化等作用,使得蛋白质在变性失活的过程中变缓,在细胞空间结构的维持和保证一系列生理生化功能的正常运作方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植物体内脯氨酸的积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植物的抗逆性能力。

2.4 高温胁迫对水稻体内氧化系统的影响

在正常生长情况下水稻体内自由基的产生量与自由基的清除量保持一个相对的平衡,使得水稻体内自由基的数量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不会对水稻形成额外的伤害[27]。当水稻遭受高温胁迫后,植物体内大量活性氧(单线态1O2、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和羟自由基OH-等)的含量急剧增加,此时水稻自身对自由基的清除量远低于因高温胁迫而额外增加自由基的量。过量的自由基将会氧化膜脂质,破坏蛋白质、核酸等其他生物分子,当达到一定程度后造成机体的死亡[28]。有学者认为,在细胞内大量产生反应氧(ROS)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细胞自身抗氧化能力,提高体内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也有学者认为,过多ROS会损伤植物体内抗氧化酶系统的结构,导致抗氧化还原酶(POD、SOD)数量和活性的大量减少,导致细胞体内自由基数量无法减少[29]。水稻体内自由基数量的增多会改变细胞膜的稳定性,导致基于膜系统的一些重要生理反应(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受到抑制[34]。因此,提高水稻耐高温抗性和避免水稻在高温环境下生长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3 水稻抗热避热技术措施的研究

对于水稻避热措施,目前主要由生态避热、生理抗热和热害修复等三大部分组成。首先是对抗热性品种的筛选,其次是采取合理的种植方式和管理方式,最后是采取人为化学、物理、生物方面的处理以及气温调控种植等。

3.1 加强对自然环境的监控和预警

自古民间就流传着农民靠天吃饭的说法。在过去,人们对天气不能得到有效、及时的监控,导致当各种恶劣天气来临时无法避免和防止恶劣环境所带来的危害。如今气象环境学得到了实质性的发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做好对水稻高温热害的防御工作是减轻高温灾害的首要任务。根据水稻的生长实际情况,运用数学模型建立水稻生长与温度的模型方程;根据各品种的生长特性,得到各品种的专一模型方程。对气温的提前测定和监控可有效地预防和防治高温胁迫对水稻所带来的危害,也可预测和评估水稻在不同温度下生长情况和热害的范围、程度[31]。对气温环境的监控是保证水稻稳定高产的重要保障。

3.2 耐热性品种的选用

对耐热品种的选择性栽培是抵御高温胁迫的有效方法之一。不同水稻品种对耐高温程度具有一定的差异[8]。选取较强耐高温的品种,可以在适当的高温条件下正常生长,不会对水稻产量造成较大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粳稻的耐热能力比杂交籼稻要强,高温对耐热品种产量的影响较小;对已有水稻品种进行抗热能力的鉴定,并且筛选出耐热能力强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32]。黄英金等[33]用65个早稻品种为试材,对水稻进行耐热能力的测定。研究表明,各水稻品种在耐热能力方面具有差异,具有较强耐热性的水稻品种在高温胁迫时叶片光合作用强于耐热性弱的水稻品种,同时热胁迫解除后耐热性水稻能在较快时间内恢复正常的生长,由此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不大。曾汉来等[34]研究表明,各品种间存在耐高温能力的差异性。通过对结实率指标进行分析,发现从高到低的水稻品种依次为汕优63、Ⅱ优501、Ⅱ优838、Ⅱ优63。谢晓金等[35]研究表明,扬稻6号耐高温能力要强于南粳43。由此可知,对耐热性水稻品种的筛选种植可以有效地减轻和避免高温对水稻产量和质量所带来的危害。

3.3 水稻耐热性育种

各水稻品种生长环境和自身基因的差异使其耐热能力不同[8]。这也是实现高温育种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优势品种的选育、杂交,一般能便捷、有效地获得相关具有优势性状的植株。研究表明,粳稻品种间耐热温差在3 ℃左右,而籼稻品种间耐热温差在5 ℃左右[7];杂交水稻的耐热能力通常与父本的耐热能力相关,可以通过加强父本的耐热能力而间接地提高杂交水稻的耐热能力。在通常情况下,经过杂交的水稻品种耐热能力要高于常规的水稻。在高温胁迫下,水稻细胞内可溶性糖大量积累,细胞内外的渗透压降低,防止细胞大量脱水而死亡。李万成等[36]通过高温胁迫下水稻生理生化指标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耐热品种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幅为64%,游离蛋白质增加41%,而热敏品种仅为32%,游离蛋白质减少16%。所以,可以细胞内可溶性糖和游离蛋白的数量间接评价水稻品种的抗热性[37]。近年来,随着当前生物科技的发展,基因技术也被逐渐地被利用到农业生产中。通过水稻植株中耐热基因的分离、复制与克隆,获得更多的优势基因,将其植入到其他水稻品种中,达到增加水稻的耐热能力的效果。另外,外界环境可对水稻造成一定的影响。当水稻长期处于某一种自然胁迫的环境中,环境会淘汰胁迫环境下的一些品种,同时导致少量水稻对自然环境产生相应的抗性,使其耐热性遗传特效被诱导出来,提高某些水稻品种的抗热性能[38]。

3.4 合理的水稻播种期

在不同生长时期,水稻的耐热能力不同,同时各器官在不同生长期的耐热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研究表明,水稻对温度最为敏感的时期是开花期,且开花初期对高温胁迫尤为敏感[39]。在开花期和减数分裂时期,水稻对温度较敏感。高温可使花粉受精过程受阻,影响花粉的正常形成。在水稻开花期,若施以35 ℃以上高温的持续胁迫,则会大大降低水稻的结实率和相应的千粒重质量。一般,中稻的抽穗扬花期在7月底8月初。这个时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此时易发生高温灾害现象,影响水稻正常的生殖生长和受精,降低结实率,产量大幅下降。对水稻播种期进行调整,避开水稻在最高温度的季节开花,是有效的防御措施。对不同时期进行高温胁迫,寻找其产量性状与其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试图得到耐热品种和热敏品种差异的最适时期。调整播种时间可有效地避开高温带来的最大伤害[36]。

3.5 合理的肥水管理

合理的水肥管理,保证水稻最佳生长环境,提高水稻的抗性,是减轻水稻遭受热害的有效途径之一。水是一种比热容很大的物质。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水作为一种有效的降温、保温的物质。当遇到白天高温天气时,可适当增加稻田中水的深度,勤换活水,有利于减轻高温对水稻的热害。在晚间气温降低时,可排掉稻田的水,降低稻田中的温度,所以采用日灌夜排的效果更好。在确保水稻不受白天高温伤害的同时,可以降低晚上温度,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增加水稻的抗高温能力,同时降低水稻的呼吸作用,增加水稻产量[40]。

在高温来临前期,有效的增施有机肥、生物菌肥,增强水稻的营养生长,使得水稻具有稳健的个体,增强抗热性,提高水稻开花抽穗前营养物质的积累,促进开花抽穗后水稻光合能力和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在水稻开花抽穗前后,适当增加磷、钾肥的使用量,提高水稻的抗热能力。水稻在经受高温时能有效正常的生长,大大地提高水稻产量。赵决建[41]研究表明,当水稻遭受高温时,水稻叶面喷施3%过磷酸钙或0.2%磷酸二氢钾溶液,或与0.13% Na2B4O7·10H2O混合液,能提高植株抗热性,降低高温热。

3.6 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他物质

高温可使得植物体内各种生理代谢混乱,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人为的施加植物生长调节剂,可在保证植物正常生长的同时有效恢复原有的代谢能力。喷施Ca2+、Zn2+、K+等无机盐离子能有效提高植物的抗热性[42]。在高温时期,对水稻叶面施加005%硫酸锌溶液和0.2%硫酸二氢钾溶液,可以有效改善水稻在高温时期的各项生理功能,提高水稻抗热性,增加结实率,提高产量。

氮肥是水稻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合理、有效地施用氮肥对水稻增产有很大帮助。在高温胁迫下,对不同品种改变氮肥施用时期,水稻产量有所差异。高温胁迫下增施氮肥及改变氮肥施用时期,可以改善耐热品种的稻米加工品质。相关研究表明,水杨酸、茉莉酸、脱落酸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植物的抗热性[43-44]。在高温热胁迫下,植物体内生长素、赤霉素含量有明显的降低,而脱落酸含量有明显的增加[45]。在外源激素中,油菜素内脂(BR)能有效地提高水稻秧苗时期的抗热性[46]。王强等[47]研究表明,采用化学试剂调控的方法缓解高温对水稻热害的作用,其中S-诱抗素效果最好,茉莉酸甲酯和磷酸二氢钾次之。采用化学方法对高温胁迫的调控效应只能起到缓解的作用,并不能完全阻止高温对水稻带来的危害。

4 水稻耐热机制的可能途径和利用前景

影响水稻热害发生的主要性状表现有雄性不育,花粉萌发困难,花粉管伸长受阻[48],后期植物光合作用所需养分供应不足,于是出现水稻结实率低、千粒重下降等现象。通过对水稻激素调控的研究,分析高温对水稻体内各种激素水平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叶片氮素水平和脯氨酸含量的高低可以间接地评价植株对抗热能力的大小[49]。相关研究表明,在高温胁迫下,水稻感热品种花药细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导致花药囊不能开裂,水稻不能受精、结实率下降;耐热品种与感热品种结实率有较大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水稻花药开裂不同[50]。Dirigent蛋与细胞木质素的形成有关。耐热品种中花药Dirigent基因的表达可能有利于阻止和减少花药细胞在高温环境下的紧密结合,从而减少花药分裂,增加受精率,提高水稻结实率[51]。通过对水稻耐热机理的分析,可从源头去改变和提高水稻的耐热能力,也可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法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5 研究与展望

(1)为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使其种植区域不断向北移。在有关温度对水稻品种的筛选上一般都趋向于对低温品种的筛选,而对严格抗热性品种很少做相关的规定;合理的种植方式和管理方式是目前对抗热、避热所采取的主要方式,但其方式多而杂乱,没有针对性地对某些品种采取相应的种植管理方式。人为气温调控种植是一种较理想的、可控的种植方式,但种植成本高,不利于大面积、规模化的种植,且在过去的众多研究中,局限于小面积种植试验,很难反映大面积气调种植的实际情况。

(2)目前,在对水稻进行热胁迫研究时,通常都把高温和干旱同时作为研究对象,且一般认为当两种胁迫同时出现时,水稻受胁迫程度会高于单一因素,但当两因素依次出现(先高温后干旱)时,水稻往往在耐高温后对耐干旱胁迫能力有所增强[52]。但是,目前多集中在水稻某一单因素的研究。在后期研究中,需加强对多因素的考虑,以也有必要对多因素进行研究,从而才更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应对今后复杂、多变的天气[53]。

(3)在水稻不同生长期,高温胁迫带来相应的影响具有差异,对水稻不同水稻品种所表现出的耐热能力也不尽相同。这说明水稻内热生理与机制的复杂性。在众多研究中,往往集中于对水稻地上部分或水稻某个部位的研究,缺乏对水稻整体方面的研究,今后应加强对水稻栽培环境、品种遗传以及水稻整个植株方面的研究[54-55]。

(4)目前对水稻高温胁迫的研究较多,尤其是在对水稻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的影响以及在实际生产中对水稻避热、抗热方面所采取的措施都较为深入。国内对水稻避热抗热生理生态以及相关种植技术的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其研究成果也还相当有限,因此今后在对水稻耐热机制的评价、基因遗传育种改良等研究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

[1] 雷享亮,吴强,卢大磊,等.水稻抽穗开花期高温热害影响机理及其缓解技术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14(11):10-15.

[2] 王志刚,王磊,林海,等.水稻高温热害及耐热性研究进展[J].中国稻米,2013,19(1):27-31.

[3] 王晴晴.高温胁迫对现代高产水稻受精和结实的效应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8.

[4] SHILONG P,PHILIPPE C,YAO H,et al.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water resources and agriculture in China[J].Nature,2010,467(7311):43-51.

[5] PENG S B,HUANG J L,SHEEHY J E,et al.Rice yields decline with higher night temperature from global warming[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4,101(27):9971-9975.

[6] PENG S B,TANG Q Y,ZOU Y.Current status and challenges of rice production in China[J].Plant production science,2009,12(1):3-8.

[7] PRASAD P V V,BOOTE K J,ALLEN L H,et al.Species,ecotype and cultivar differences in spikelet fertility and harvest index of rice in response to high temperature stress[J].Field crops research,2006,95:398-411.

[8] 孟亚利,周治国.结实期与稻米品质的关系[J].中国水稻科学,1997,11(1):51-54.

[9] 曹云英,段骅,杨立年,等.减数分裂期高温胁迫对耐热性不同水稻品种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原因[J].作物学报,2008,34(12):2134-2142.

[10] 王啟梅,李岩,刘明,等.营养生长期高温对水稻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中国稻米,2015,21(4):33-37.

[11] 周建霞,张玉屏,朱德峰,等.高温下水稻开花习性对受精率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14(3):297-303.

[12] 李萍萍,程高峰,张佳华,等.高温对水稻抽穗扬花期生理特性的影响[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2): 125-130.

[13] 李林,沙国栋,陆景淮.水稻灌浆期温光因子对稻米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1989(3):33-38.

[14] 许传桢,元生朝,蔡士玉.高温对杂交水稻结实率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82(1):1-7.

[15] 郑志广.光温条件对水稻结实及干物质生产的影响[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3,18(1):13-16.

[16] 张国发,王绍华,尤娟,等.结实期不同时段高温对稻米品质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6,32(2):283-287.

[17] RESURRECCION A P,HARA T,JULIANO B O,et al.Effect of temperature during ripening on grain quality of rice[J].Soil science & plant nutrition,1977,23(1):109-112.

[18] 黄福灯.高温胁迫下水稻耐热生理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0.

[19] 滕中华,智丽,吕俊,等.灌浆期高温对水稻光合特性、内源激素和稻米品质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0,30(23): 6504-6511.

[20] 李健陵,张晓艳,杜尧东.高温对抽穗开花期至灌浆结实期水稻源库特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13,34(1):23-29.

[21] LAWLOR D W,MITCHELL R A C,FRANKLIN J,et al.Facility for studying the effects of elevated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and increased temperature on crops[J].Plant cell & environment,1993,16(5):603-608.

[22] 唐湘如,官春云.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碳氮及脂肪代谢调控的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3(1): 93-103.

[23] 周伟辉,薛大伟,张国平.高温胁迫下水稻叶片的蛋白响应及其基因型和生育期差异[J].作物学报,2011,37(5):820-831.

[24] 任昌福,陈安和,刘保国.高温影响杂交水稻开花结实的生理生化基础[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5(15):440-443.

[25] 张桂莲,陈立云,张顺堂.高温胁迫对水稻剑叶氮代谢的影响[J].杂交水稻,2007,22(4):57-61.

[26] LUTTS S,KINET J M,BOUHARMONT J.Effects of salt stress on growth,mineral nutrition and proline accumulation in relation to osmotic adjustment in rice (Oryza sativa L.) cultivars differing in salinity resistance[J].Plant growth regulation,1996,19(3):207-218.

[27] 刘书仁,郭世荣,孙锦,等.脯氨酸对高温胁迫下黄瓜幼苗活性氧代谢和渗调物质含量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0,19(4):127-131.

[28] FADZILLAH N M,GILL V,FINCH R P,et al.Chilling,oxidative stress and antioxidant responses in shoot cultures of rice[J].Planta,1996,199(4):552-556.

[29] 刘媛媛,滕中华,王三根,等.高温胁迫对水稻可溶性糖及膜保护酶的影响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2):59-63.

[30] 曹云英.高温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及生理机制[D].扬州:扬州大学,2009.

[31] NGUYEN D N,LEE K J,KIM D I,et al.Modeling and validation of high-temperature induced spikelet sterility in rice[J].Field crops research,2014,156(2):293-302.

[32] 张祖建,王晴晴,郎有忠,等.水稻抽穗期高温胁迫对不同品种受粉和受精作用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4,40(2): 273-282.

[33] 黄英金,罗永锋.水稻灌浆期耐热性的品种间差异及其与剑叶光合特性和内源多胺的关系[J].中国水稻科学,1900,13(4):205-210.

[34] 曾汉来,卢开阳,贺道华,等.中籼杂交水稻新组合结实性的高温适应性鉴定[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0,19(1): 101-103.

[35] 谢晓金,李秉柏,李映雪,等.抽穗期高温胁迫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10,31(3):411-415.

[36] 李万成,朱启升,王云生,等.高温胁迫条件下水稻生理生化指标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9):5-10.

[37] WEIS E,BERRY J A.Plants and high temperature stress[J].Symposia of the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biology,1988,42:329-346.

[38] 李飞,卓壮,KALIA U A,UDAWELA S,et al.水稻高温热害发生机理与耐高温遗传基础研究[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3,14(1):97-103.

[39] 石春林,金之庆,郑建初,等.减数分裂期高温对水稻颖花结实率影响的定量分析[J].作物学报,2008,34(4):627-631.

[40] 宋忠华,庞冰,刘厚敖,等.灌水深度对杂交稻生产中高温危害的缓解效果初探[J].杂交水稻,2006,21(2):72-73.

[41] 赵决建.氮磷钾施用量及比例对水稻抗高温热害能力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5(5): 13-16.

[42] MOHAMMED A R,TARPLEY L.High night temperature and plant growth regulator effects on spikelet sterility,grain characteristics and yield of rice (Oryza sativa L.) plants[J].Canadian journal of plantence,2011,91(2):283-291.

[43] DAT J D H,FOYER C H,SCOTT I M.Parallel changes in H2O2 and catalase during thermotolerance induced by salicylic acid or heat acclimation in mustard seedlings[J].Plant physiology,1998,116(4):1351-1357.

[44] GONG M,CHEN S N,SONG Y Q,et al.Effect of calcium and calmodulin on intrinsic heat tolerance in relation to antioxidant systems in maize seedlings[J].Functional plant biology,1997,24(3):371-379.

[45] TANG R S,ZHENG J C,JIN Z Q,et al.Possible correlation between high temperature-induced floret sterility and endogenous levels of IAA,GAs and ABA in rice (Oryza sativa L.)[J].Plant growth regulation,2008,54(1):37-43.

[46] CAO Y Y,ZHAO H.Protective roles of brassinolide on rice seedlings under high temperature stress[J].水稻科学:英文版,2008,15(1):63-68.

[47] 王强,陈雷,张晓丽,等.化学调控对水稻高温热害的缓解作用研究[J].中国稻米,2015,21(4): 80-82.

[48] MATSUI T,KOBAYASI K,YOSHIMOTO M,et al.Stability of rice pollination in the field under hot and dry conditions in the Riverina Region of New South Wales,Australia [J].Plant production science,2007,10(1): 57-63.

[49] BADU-APRAKU B,TOLLENAAR M,HUNTER R B.Effect of temperature during grain filling on whole plant and grain yield in maize ( Zea mays L.)[J].Canadi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1983,63(2):357-363.

[50] MATSUI T,OMASA K.Rice (Oryza sativa L.) cultivars tolerant to high temperature at flowering: Anther characteristics [J].Annals of botany,2002,89(6): 683-687.

[51] DAVIN L B,LEWIS N G.Dirigent proteins and dirigent sites explain the mystery of specificity of radical precursor coupling in lignan and lignin biosynthesis[J].Plant physiology,2000,123(2):453-461.

[52] 梁嘉荧,蔡一霞.高温干旱对水稻产量、品质及剑叶生理特性影响研究综述[J].中国农学通报,2013(2):1-6.

[53] MOHAMMED A R,TARPLEY L.Effects of high night temperature and spikelet position on yield-related parameters of rice (Oryza sativa L.) plants[J].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2010,33(2):117-123.

[54] 马义虎,杨祥田.高温胁迫对水稻的影响及其对策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9): 1-8.

[55] 吴超,崔克辉.高温影响水稻产量形成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4,16(3):103-111.

粮食安全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粮食安全问题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人口多、耕地少,粮食一直是国家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具有重要的政治地位;粮食也是农业发展和物价稳定的标志,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杭州市余杭区受耕地少、人口多、农业技术落后、农业收入低和储备制度不够完善等多方面制约因素的影响,用粮缺口比较大。只有从执行耕地保护措施、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实施富农服务政策、完善粮食储备制度几个方面入手,才能保障全区人民的用粮需求,稳定本地区的粮食安全形势。

关键词:粮食安全;现状;制约因素;对策

引言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一种特殊商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国家独立自强的基础。粮食安全问题事关国家安全,是国民经济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头等大事。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头等大事。如何建立一个既能保障粮食安全,又能发挥长期效应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对于地区粮食安全问题研究是一个紧迫的现实课题。

一、粮食安全概念及其重要性

(一)粮食及粮食安全的定义

中国传统粮食解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粮食是指谷物类,即禾本科作物。广义的粮食是指谷物、豆类、薯类的集合,包括农业生产的各种粮食作物。现在,大粮食的概念比较流行。所谓“大粮食”,就是指能吃并能为人体提供所需营养的物质。这个概念与国际通用的粮食“FOOD”概念是一致的,也体现了粮食概念是变化和发展的。

粮食安全(FOOD SECURITY)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概念,每个国家对粮食安全都有自己的理解,关于粮食安全概念的界定也从未真正的有过统一。1974年,FAO最早界定了“粮食安全”,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1983年,FAO提出了新的粮食安全定义:“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1996年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通过的《罗马宣言》指出,粮食是人类唯一的生存来源,人人享有免于饥饿的基本权利。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和经济上获得了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1992年中国政府提出:粮食安全指能够有效地提供全体居民以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达标的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食物。

(二)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中国是发展中大国,长期以来还没有根本解决粮食问题。首先,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粮食是稀缺的,更应看做是战略资源。任何国家的政治军事等行动都离不开粮食的消耗,尤其是战争和灾难来临时。同时,粮食产量并不是由人的意志决定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条件和环境,因此将粮食看成重要的战略资源,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也确立了粮食的政治地位。其次,粮食安全也是加快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农业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如果农业出了问题,粮食不安全,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也无从谈起。最后,粮食安全还关系到物价稳定这个大问题,粮价稳定是粮食安全的重要表现形式。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置于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之列。1996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明确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是中国解决粮食供需问题的基本方针。”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作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的重要内容,重申“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方针”,明确要求“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必须长抓不懈”,并“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在粮食连续8年增产的背景下,2012年1月发布的《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还将坚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其5条基本原则之一,进一步要求“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并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作为到2015年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

二、国内外粮食安全现状

(一)国际粮食安全现状

2012年全球粮食减产。美国自夏季始就遭遇半个世纪以来的最大旱情,据美国农业部预计,2012年玉米产量将为2006年以来的最低值:玉米和大豆大面积减产,造成市场供应量不及前一年的消费量,为1974年来的首次。此外,由于欧洲中部和东南部地区农作物产量受到持续旱情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将2012年的全球谷物产量预期由原先的22.95亿吨削减至22.86亿吨。粮食减产的后果必然是粮食价格上涨。全球粮价已经在过去10年间翻了一番;而粮农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食品价格2012年9月继续攀升,接近2008年造成25国动乱、爆发粮食危机时的水平。联合国因此警告,若全球粮食持续“入不敷出”,2013年恐爆发新一轮粮食危机。

(二)国内粮食安全现状

中国经济上面临着三大安全:能源安全、金融安全、粮食安全。实践证明,粮食安全是三大安全之首,但现在却已成为相对薄弱的环节。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农业发展水平低下。建国以来,由于党和政府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我们用仅占世界9%的耕地和5%的水资源,就养活了占世界25%的人口,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2012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58 967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九年增产。从国内粮食供求形势看,在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作用下,中国粮食产量连创新高,为保证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同时中国的人口也在不断上升,加上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导致人均粮食占有量有所下降;由于中国的市场机制不完善,造成粮食价格浮动较大,并以上升为主要趋势;连年气候不稳定,极端气候出现次数增加,影响粮食单产;粮食流通体制和储备制度不够完善;国际贸易政策和国际价格的不可控因素较强等诸多问题导致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并非高枕无忧。保证粮食安全仍然是中国需要加强关注和大力解决的重要国家和民生问题,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稍有闪失就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因此,稳定粮食市场也就成为当前粮食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余杭区粮食安全制约因素

(一)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紧缺

中国的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可以说是地大物博。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地理面貌,实际可用的耕地面积却极为稀缺。东北地区主要是森林及冻土,常年寒冷,不适于农作物生长。西北部主要是沙漠及戈壁,风沙肆虐,随着工业化发展的进程及森林植被的破坏,土地沙漠化现象日益严重,耕地面积也越来越少。西南地区属高原气候,虽然土地富有,但是由于土地贫瘠,再加上多以山地为主,农业种植水平相对落后,适用于农业种植的耕地也不多。杭州市余杭区地处浙江东部,从地理位置上分析应该是典型的粮食作物产区。建国以来,全区的农业生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同工业发展相比,农业的比较效益低下,社会生产要素的投入远远低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从而导致了整个农业生产能力的下降。在长期的经济建设发展浪潮中,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发展,越来越多肥沃的土地被用于工业建设、商业住宅建造、城市绿化和道路建设,耕地面积急剧下降。同时,耕地盐碱化和生态破坏导致大量土地干旱荒芜,也造成了耕地资源的流失和减少。2002—2011年的近10年间,余杭区的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由100.2万亩减少到96.4万亩,减少了3.8%。耕地面积的减少严重威胁到地区的粮食安全。

余杭区水资源也存在非常严重的短缺问题,短缺的原因主要是水污染造成的。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给原本的江南水乡带来了非常尴尬的局面,对农业生产和粮食丰收造成极大的伤害。污水治理已成为缓解地区粮食安全危机的重要环节和手段。

(二)农业科技含量低,自然条件影响大

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即便是农业发展水平先进的美欧国家,农业生产对天灾的抵抗力也是微小的。不论是干旱季节还是水灾年份,粮食作物的收成和产量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极大的影响。中国作为农业生产水平落后的国家,农业科技含量低、机械化水平低,对气候的适应能力尤为薄弱,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也相对较差,粮食安全受制于自然条件,“种植在人,收成在天”的现象非常普遍。另一方面,全球气候在逐渐变暖,温度升高也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从而影响粮食生产能力。余杭区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还处于初步机械化阶段,不论是播种还是收割,主要的还是依靠人力,这就更加加剧了对自然气候的依赖性,许多村镇依然要看天吃饭。虽然近几年农业投入和科技实施有所提高,但是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

(三)人口基数大、用粮人口增长快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截至2013年末,全国总人口数达到13.54亿。根据1996年国务院中国粮食白皮书的预测,在未来的20多年里,尽管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会处于一个缓慢下降的过程,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的增长惯性却将一直持续,有可能在2030年左右达到16亿人口的峰值。余杭区2002年全区户籍人口79.72万人,2011年却达到了87.67万人,9年间人口总数竟然增加了近10%,平均每年增长近9 000人。伴随着用粮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粮食需求也急剧增长。一方面,由于人口数量增多,每年的粮食需求量在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也由低蛋白质的谷物向营养更为丰富的畜类、蛋类、鱼类、奶类产品转变,意味着将会有大量的初级粮食用于养殖业和水产业,而这也将进一步加剧粮食需求量的增加。据统计,2011年余杭区粮食消费总量为48.26万吨,主要分类为城乡人口口粮、饲料用粮、工业用粮、食品及副食品酿造业用粮、种子用粮等。同期,全区的粮食产量却仅有18.48万吨,产需缺口达到惊人的29.78万吨,粮食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四)农民依靠种粮增收的空间有限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吃饱穿好可以说是当时每一个中国人的愿望。在广大的农村,刚刚获得土地的农民更是满怀热情的投入到耕作中,粮食产量逐年上升,亩产神话也屡屡更新。可以说,那个时候是粮食生产的黄金时期,种粮人口多,种粮积极性高。农村生活也一天一变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工商业发展迅速,城市发展也日新月异,城乡差距也渐渐加大。虽然在新技术、新设备的支持下,粮食种植品种得到了优化,粮食产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农民收入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同日益飞涨的物价和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相比,农民的收入增长实在是太微弱了。众多的农村青年开始涌入城市,农村劳动力的流失愈发加剧了城乡的差异。有田不愿种,即便是种也不再种植粮食作物而是转向收益较高的经济作物。这使得本就不多的耕地资源愈发显得力不从心,无法满足国家的粮食需求保障。2002—2011年,余杭区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由50.1万亩减少为40.3万亩,减少了9.8万亩,减少了19.6%;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却由50.1万亩增加到56.1万亩,增加了12%。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城市化的进程,高额的拆迁费也使得各乡镇想方设法地拉项目、搞投资,把大批的农业用地变为工业、商业用地。农民也把拆迁补贴当做了一种创收谋生的手段。可以说,农民依靠种粮增收无望从而卖地转行,必将严重制约粮食安全。

(五)粮食流通体制和粮食储备制度不够完善

粮食储备指在新的作物年度开始时,可以从上一年度收获的作物中得到(包括进口)的粮食储备量,也称作“结转储备”或“缓冲储备”。1990年,中国开始建立粮食专项储备制度,并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国家粮食储备局。中国现阶段的粮食储备体系由国家、省、市、县4级构成。余杭区属县级储备,2011年全区粮食储备3.55万吨、食油225吨,全年收购订单粮食2万吨,军粮供应800吨。全区拥有储备粮收购库点22个,总仓容量8.6万吨。

随着粮食需求量的扩大和粮价的节节攀升,粮食储备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也渐渐显现出来。首先,储备粮管理体系混乱,运转程序复杂,无法根据市场因素做出相应反应。当市场形势发生变化需要安排储备粮收购和抛售时,往往因为手续繁多而错过最佳时机,影响调控效果。其次是储备粮规模偏小,储备库建设落后。余杭区作为杭州市的区县级储备,其3.55万吨的粮食储备规模仅仅能够保证全区人民3个月的口粮,远低于6个月的要求。而且,粮食储备仓库多以老旧仓库为主,仓容量小,万吨级以上的仓库仅有两个,无法达到平衡全区粮食供求第一道防线的功能定位。

四、余杭区粮食安全问题对策

(一)执行耕地保护措施

首先,从耕地保有量方面,制定科学的规划体系和严密的审批手续,不能让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无限制的吞噬耕地,要合理制定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既要保证地方经济的发展,也要维持农用耕地的现状。不能以牺牲耕地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在土地审批,尤其是对工业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审批一定要严格把控,杜绝占用现有的农用地。余杭区国土局在对待农转用方面的政策就非常值得学习和推荐。其职能部门规划耕保科设立专门的年度审批指标,切实涉及到重要项目需要占用农业用地的都要求相关政府部门出具证明文件,有效地遏制了非法圈地的现象。同时,要合理开发利用荒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拓荒政策,把城乡改造和土地复垦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后备耕地资源的作用,把地区的耕地数量维持甚至推上一个台阶。其次,从耕地质量方面,要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和制度。要大力整治水污染和垃圾污染,从源头上控制土地的盐碱化。要全面监管化肥、农药市场,防止各类有害化肥和有毒农药进入市场,以防止耕地土质变化,提高耕地的适用性和自然灾害防御能力。

(二)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所谓农业科技,就是指一系列科学的、合理的、高效的技术手段的总称。通过这些手段的利用,我们可以提高耕地的质量、优化农作物品种、丰富种植结构从而达到增加粮食产量的目的。余杭区由于耕地少、分布广,缺乏大规模机械化操作的条件,其农业机械化程度也不是很高。但是通过开展农田基本建设,配套农业基础设施,近年来在提高土地资源单位面积产出率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各类杂交品种的引入也促进了粮食的产量,但是在优化粮食种植结构方面还需要我们不断创新,继续推广高产、高品质种子的种植,在粮食单产和质量上获得新突破。同时在生态农业建设方面还有待于我们加大对农业研发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推广低成本的生态农业适应技术,降低农田水分蒸发,保持水土效能,改善土壤特性、肥力和结构,从而有效的改善种植条件、增加粮食总产量。确保稳定地区的粮食安全形势。

(三)实施富农服务政策

人口增加、耕地减少固然是危害粮食安全的主要外因,但不可否认,由于城乡差距的加大而引起的农业从业人口的锐减所带来的农业发展后劲不足也是造成粮食缺口加大的因素。余杭区经济发展在全国名列前茅,但城乡收入差距非常大。大量的农村精壮劳动力由于羡慕都市的繁华而离开农村进城打工;同时,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带来的拆迁也造就了无数的一夜暴富的神话。许多农村村民都把拆迁补贴当做生财之道,反而丢弃了自己赖以谋生的老本行。近几年,随着国家粮食政策的调整,余杭区也采取了相当的富农政策:签订订单粮食合同、发放预购定金、推出粮食银行、实施为农烘干服务、落实价格补贴、对种粮大户实施奖励等。这些举措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但是,由此带来的实惠却远远跟不上物价的飞涨。粮食收购价格和价格补贴不可能无限制的上涨,但却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提高种粮收入。比如,加大对种粮大户的奖励,鼓励农场主形式的集中耕作模式,把大量的耕地集中在少数有经验、有技术的种粮能手手中。也可以加大为农服务力度,在粮食烘干方面以更低的成本和更便利的方式为粮农彻底解决后顾之忧,激发粮农的种粮热情。实施富农服务政策,提高农民收入,把农村劳动力牢牢吸引在农业这个大舞台,是解决余杭区当前粮食安全危机的重要举措。

(四)完善粮食储备制度

首先,要落实合理的粮食储备量,优化储备结构。根据国务院要求,各地地方粮食储备规模为“产区3个月,销区6个月”。从适用性看,主要应该以稻谷为主、小麦和玉米为辅。作为粮食销售区,余杭区现有的粮食储备仅仅能够维持3个月的需求,根本达不到要求。虽然,最近几年区粮食局年年在提高储备粮数量,2010年总储备量2.45万吨,2011年上升到3.55万吨,2012年又提高到4.55万吨,但是受制于仓库容量和保管力量的不足,还远低于8万吨的最低指标。其次,要加快粮食储备仓库的建设。不仅要增加仓容量,同时还要淘汰众多的不具备保管条件的老旧仓库。余杭区作为全国“四无粮仓”的发源地,粮食保管工作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大部分的仓库都是过时的平房仓,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粮食储备的要求。大力建设万吨级以上的大型仓库才能保障粮食储备的安全。再次,要把粮食储备和粮食经营分离。粮食储备是事关民生的大事,如果不能和粮食经营彻底分离,经营的风险和资金占用必将会影响储备的安全和质量。储备粮和贸易粮相互挤压,甚至混用,必将给国家利益带来严重的损伤。只有管好政府手中的储备粮,才能有效实施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保障地区的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 聂振邦.世界主要国家粮食概况[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

[2] 岸根卓郎.粮食经济——未来2l世纪的政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 钟真,孔祥智,钟文峰,林海健.中国粮食安全:现状、挑战与应对[J].中国粮食经济,2011,(8).

[4] 冯志强.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调整[J].中国粮食经济,2012,(5).

[5] 白美清.正确认识中国的粮情和特点,搞好新时期粮食工作[J].中国粮食经济,2012,(8).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Food safety of the Yuhang District of Hangzhou City

ZHU Min

(Hangzhou Yuhang district grain purchasing and storage Co. Ltd.,Hangzhou 311100,China)

Key words:food security;current situation;restricting factors;Countermeasures

[责任编辑 李 可]

粮食安全论文范文第5篇

内容提要本文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强调出发,引出了对经济学研究方法和视角的讨论。接着,文章提出了“经济上养活”和“物质上养活”两个概念,通过用这两个概念对市场经济本质的阐述,指出切合现实、贴近现实是经济学研究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然后,文章通过对经济学理论发展历程的回顾,论证了市场机制不是一种“自然秩序”。本文结论认为,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必须主要依靠自给,而不能依靠国际市场。

关键词经济上养活物质上养活经济学研究方法

2013年12月10~13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中国2014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主要任务,其中第一个就是要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会议指出:“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2013年12月14日,第1版。稍后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要进一步明确粮食安全的工作重点,合理配置资源,集中力量首先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住,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5日,第1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粮食问题定调为全年经济工作的第一任务,这是近十年来的第一次,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如此强调,更是凸显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同时,这也是中国最高决策层对粮食安全问题争论的一个回应。

对于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经济学界一直有不同的声音。一种观点认为,粮食安全极端重要,粮食主动权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保障粮食安全。姜长云、李显戈、董欢:《关于我国粮食安全与粮食政策问题的思考——基于谷物自给率与日、韩相关经验的借鉴》,《宏观经济研究》2014年第3期。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可以用市场的办法解决粮食问题,一旦发生粮食供给不足的情况,中国可以从国际市场上获得。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市场能够合理地配置资源, 满足人们的需要, 保证不会出现严重的供应危机。人们只要有钱,就永远可以以合理的价格买到所要的商品”,“只要市场在, 就不愁买不到粮食”。《再驳“粮食危机论”》,《中国证券报》2004年3月29日,第2版。

上述两种观点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对市场机制能否在国际粮食市场起作用的看法不一致。第一种观点认为,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好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对市场机制的过度依赖,可能会使中国的粮食安全面临很大的风险。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可以用市场机制的办法解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只要粮食价格涨上去,自然会有更多的人种粮食卖给中国,因此中国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用合理的价格买到所需的粮食。简单地说,前者认为市场机制会受到国际政治和利益格局等因素的影响,在国际粮食市场会出现失灵,后者认为市场机制仍然适应于国际粮食市场。因此,两种观点争论的本质,就是对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认识不一。而市场机制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一直是经济学研究最为核心的问题。因此,上述争论实际上反映了两种观点在经济学研究方法和视角上的根本不同。

在讨论经济学研究的方法和视角之前,本文先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出发,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市场经济的本质进行剖析。

2014年第6期

经济上养活还是物质上养活?

一、市场经济的本质——经济上养活与

物质上养活的分离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人自身的全面发展。而经济活动的本质,则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这种需求的满足,必须依赖于各种实实在在的物质产品或者相关服务,其具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靠自己生产,比如说生产自己吃的粮食、自己穿的衣服,等等;另一种是靠交换,即不靠自己生产所需的产品或服务,只要赚到足够的钱,能够买得到生活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就可以了。

从上述两种需求满足方式出发,本文提出“经济上养活”和“物质上养活”两个概念。经济上养活是指,人们不一定要自己生产所消费的产品,而是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分工,用自己的劳动产品从其他人那里换取自己需要的产品。在货币诞生之前,这种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在货币诞生之后,货币就成为这种交换的媒介,即一个人用自己劳动所得的货币在市场上购买自己需要的产品。经济上养活的核心要义是,充分运用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方法获得满足物质和精神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物质上养活是指,不论人们所消费的产品是自己生产的,还是通过交换取得的,从整个社会来看,总需要一定的产品才能使相应的需求得到满足。没有产品,相应的需求就得不到满足。物质上养活的核心要义是,不管获得相关产品或服务的方式是什么,总需要实实在在的产品或者服务才能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从对两个概念的基本界定可以看出,对于任意特定的群体而言,物质上养活是比经济上养活更严格的一个概念:如果做到了物质上养活,一定做到了经济上养活;但仅仅做到了经济上养活的话,不一定做到了物质上养活,因为不一定能够用相应的劳动所得交换到所需要的产品。

基于上述两个概念,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市场经济的本质。从历史来看,人类经历了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等阶段。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们自己生产所需消费的全部产品,既做到了经济上养活,也做到了物质上养活。而在后来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对于单个的人而言,只是做到了经济上养活,而没有做到物质上养活。

从个体的角度来看,人们需求的满足是一个不断从物质上养活转变为经济上养活的过程。人类最开始的时候,既是经济上养活,也是物质上养活,一个家庭,或者说一个小的部落,要生产出自己需要的全部产品。在漫长的农业社会,大部分家庭仍然是男耕女织,人们生活需要的大部分产品,都是靠自己来生产,只有很少量的产品,比如说盐和部分生产工具等,需要通过交换从其他人那里获取。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生产分工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经济上养活和物质上养活的分离。一个人不可能再生产出自己生活所需要的大部分产品,每一个人都只从事很特定的一部分工作,并以货币的形式用自己的劳动所得去交换其他人的劳动所得。这种情况下,人们就只是在经济上养活自己,而不是在物质上养活自己。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和效率的不断提升,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每一个国家,都出现了经济上养活和物质上养活的分离。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每一个单独的群体,都只是在经济上养活自己,而不是在物质上养活自己。市场经济越发达,这种分离就越明显。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本文认为,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经济上养活与物质上养活的分离。而只有从整个世界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才做到了经济上养活和物质上养活的统一:从整体上看,整个人类就像一个人,他需要的产品必须由他自己生产,他生产的产品也全部供自己消费。

既然经济上养活和物质上养活的分离是市场经济的一个本质特征,那么,在进行经济学相关研究的时候,就必须将这一因素考虑进去。经济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随着生产方式从狩猎业、游牧业、农业到工业的转变和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单位面积上养活的人口会越来越多。徐旺生:《论中国传统农业的“效率空间”及相关问题》,《中国农史》2002年第4期。比如说在狩猎时代,需要很大的一片土地才能提供足以养活一个人的食物。但在农业时代,养活一个人所需的土地面积就小多了。到了工业化时代之后,一个很小的工厂或者办公室,就能够养活一大批人。虽然单位面积上养活的人口不断增加这一判断没有问题,比如说在狩猎时代,确实要很大的土地面积才能养活一个人,但这种养活,是经济上养活和物质上养活的统一。而在工业化时代和后工业化时代,非农业人口工作所占用的空间面积确实非常小,表面上他们确实只需要依靠很少的面积就能养活自己,但这种养活,只是经济上的养活,而不是物质上的养活。从整个社会来看,他们生存所必需的粮食、衣服等,始终离不开农业的大力支撑。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只是办公所占用的那一点点面积远远不够养活他们,除办公面积外,还有大得多的一块土地面积在真正地承担着“养活”他们的责任。

上述分析犯了一个基本的错误,就是将经济上养活等同于物质上养活,用经济上养活来代替经济上养活与物质上养活的统一。这种错误的本质实际上是对市场经济基本特征的忽视。简单地说,市场经济主要包括两个环节,一是将自己生产的产品卖出去,换回相应的货币,即马克思所说的“惊人的一跃”;二是用所得的货币,交换想要的产品。这两个环节只要有一个发生问题,市场就会失效。认为经济上养活等同于物质上养活的观点,实际上是认为上述两个环节的实现都没有问题,而认为经济上养活不同于物质上养活的观点,实际上是承认上述两个环节可能会发生问题。而从实际的情况来看,特别是将国家作为经济分析主体的情况下,上述两个环节是可能发生问题的,尤其是第二个环节,即我们手上持有货币,但不一定可以交换到自己所需的产品,或者说,必须要以一个比正常情况高很多的价格才能换得到自己想要的产品。实际上,用货币换取到需要的产品,也是惊人的一跃。对于资本家而言,从商品到货币的惊人一跃是最重要的。但对于要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广大人民和国家而言,从货币到商品的惊人一跃更为重要。因此,实际的经济活动中,必须考虑到用货币交换到产品的现实可能性。因此,经济学的分析必须考虑到市场行为的实际情况,任何忽视市场实际行为的经济学研究,都可能隐含着一些根本性的错误。如果以此制定相应的政策,就可能在一些基础性的事情上犯较大的错误。

因此,将经济上养活与物质上养活放在一个统一的视角下进行考虑,是经济学研究和分析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这一原则的基本要义就是,在经济学研究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从理论的角度考虑问题,还必须从现实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经济学研究必须紧跟历史与现实的发展,必须满足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邱海平:《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缺陷与出路》,《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6期。而经济学理论的实际发展过程本身也在说明,经济学研究是一个不断切合现实、贴近现实的过程。

二、经济学的发展史就是一个经济学的

研究不断切合现实、贴近现实的历史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思想。他这样写道:“各个人都不断地努力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固然,他所考虑的不是社会的利益,而是他自身的利益,但对他自身有利的研究自然会或者毋宁说必然会引导他选定一个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在这场合,像在其它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本意要达到的目的。……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25-27页。

斯密“看不见的手”是对市场机制的最佳概括,其最核心的意思就是,趋利性使得每一个经济人都能够做出最有利于社会的选择。在斯密看来,市场机制就像万有引力一样,是一种自然秩序,它自发地引导着每一个人的行为。正因为它是一种自然秩序,所以市场的作用在任何时候都是有效的,政府需要做的事情仅仅是承担“守夜人”的角色。

“看不见的手”是经济学研究贯穿至今的基本命题。新的经济学理论的诞生,都是某种程度上对“看不见的手”的进一步阐释或者修正。经济学领域重要理论或分支的诞生,都是从某一个角度更好地阐释了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基础和条件,这些研究的共同特点,就是更加注重从现实情况出发来开展经济学的研究。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就是不仅仅通过演绎、抽象的办法来进行理论层面的研究,而是将社会、历史、文化、利益格局等各种被理论研究所抽象掉的现实因素纳入到经济学研究的视野中来。下面仅举几个典型例子来阐述这一观点。

一是新制度学派的发展。新制度学派认为,正统经济学将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截然分开的作法使得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过于狭窄,从而使得经济学成为一门“封闭”的学科。他们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能只限于经济问题,还应该包括不断变化的经济制度以及与经济有关的一切事物,应该将经济学研究的着眼点从传统经济学的个人和企业,转移到包括制度等因素在内的社会总体。③④⑤尹伯成:《西方经济学说史——从市场经济视角的考察》,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27、342-349、389-393、313页。相应地,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是演进的,而不是静态的、抽象的。只有这样,经济学理论才能更加符合实际。

二是新制度经济学的诞生。其代表人物科斯认为,正统经济学关注的是市场上发生的事情,但现实生活中大量经济现象发生在市场之外的企业之中。在一定程度上说,企业是市场的一种替代性安排,市场上一系列讨价还价的过程可以被企业内部的一系列行政命令所代替。这种替代是否发生以及发生的程度,取决于二者交易成本的高低。而在不同的制度条件下,交易成本是不一样的,因而,制度安排就成为影响经济运行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③新制度经济学正是以此出发,打破了传统经济学零交易费用的假定,开创了经济学研究的新境界,使得经济学的研究更加贴近现实。

三是信息经济学的发展。正统经济学在研究个人和企业的决策行为时,假定决策者拥有完全信息,从而做出理性的判断。但现实情况是,个人和企业在决策的时候,对相关的信息了解并不完全,因而就不能做出理论上能够得出的理性决策。另外,在不同的行为主体之间还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此时,个人和企业的行为选择就不同于完全信息情况下的行为选择,一个行为主体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其他行为主体的决策。④信息经济学正是从这些角度入手,来研究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决策问题,从而使经济学研究更加符合实际。

四是新凯恩斯主义的出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曾风靡一时,但在20世纪70年代遭遇了严重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来自于它在现实问题前的无能为力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等对它的严厉批评。⑤对此,新凯恩斯主义者在肯定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基本要义的基础上,致力于为其宏观经济理论提供严密的微观经济基础,提出了非市场出清假设、工资和价格黏性理论等,[美]鲁迪格•多恩布什、斯坦利•费希尔、理查德•斯塔兹:《宏观经济学》,王志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14页。从而使得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建立在一个更加坚实的基础之上。因此,新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更加关注现实、贴近现实的一个自然结果。

上面是当代经济学发展过程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虽然没有面面俱到,但这些理论已足以说明当代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特征,那就是研究视角更加关注现实、贴近现实,研究方法更加动态、更加具体,而研究方法的变革是为了让研究的主题离现实更近。张东辉:《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变革与现代经济学发展》,《东岳论丛》2004年第1期。

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过程表明,市场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市场机制不是一种“自然秩序”,而是一种“社会秩序”。经济发展过程是具体的、独特的,它要受到历史、文化传统、制度、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经济学研究必须关注现实,将这些因素纳入进来。正如马歇尔所言:“社会情况每有变化,经济学说就需要有新的发展。”[美]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朱志泰等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7页。从国家层面来看,适应于一个国家的作法,不一定适应于其他国家。就中国而言,中国必须从自身特有的历史、文化等基本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结论与启示

本文首先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强调,引出了对经济学研究的方法和视角的讨论。接下来,文章提出了“经济上养活”和“物质上养活”这两个概念,并运用这两个概念对市场经济的本质进行了阐述。文章指出,经济上养活和物质上养活的分离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但在进行经济学研究的时候,不能将经济上养活等同于物质上养活,用经济上养活来代替经济上养活与物质上养活的统一,否则就可能犯基本的错误。经济学研究不能仅仅从理论的角度考虑问题,还必须从现实的角度考虑问题。然后,文章通过对经济学理论发展历程的回顾,论证了市场机制不是一种“自然秩序”,而是一种“社会秩序”,经济学研究必须关注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等方方面面的现实因素,切合现实、贴近现实是经济学研究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

从本文的论述可以看出,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史,就是经济学研究不断关注现实、贴近现实的历史。对经济学理论所依赖的现实条件进行分析和考察,是经济学研究自始至终都要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经济学理论的每一个重要进展,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从一个新的角度弥补了以往理论对实际情况和条件的忽视,使得经济学理论建立在一个更加坚实的基础之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的话,这也就使得忽视现实基础的、只是从理论层面上所做的经济学分析,越来越站不住脚。但这种只顾理论而忽视现实的倾向,在经济学界一直是存在的,本文开头提到的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错误分析,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

现在回头再看本文刚开始提到的粮食安全问题,就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央的决策了。认为用市场办法可以解决国家粮食问题的观点,其错误的根源就在于忽视了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和基础。在国际领域,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必然要受到地缘政治和国际利益格局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决策,除了要从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出发外,还必须考虑到各种各样的现实因素。任何忽视这些因素的研究和决策,必将是背离现实的。而从实际来看,国家的管理者必须关注粮食安全问题,立足于口粮高度自给,必须使整个国家在粮食这一核心领域实现经济上养活与物质上养活的统一。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责任编辑:牛泽东

上一篇:设备安全论文下一篇:煤矿安全培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