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导入方法论文范文

2024-01-27

美术课导入方法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所谓导入,就是教师在讲课之前,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的一种教学语言与方法,短则一两分钟,长不过五六分钟,导入要体现本课时的重点、难点,要具有的概括力和趣味性,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具有鼓动性,能调动学生的课堂情绪,使之跃跃欲试;具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引起思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一定的情感性,起到缩小师生之间心理距离的作用。精彩的导入,是开启新课的钥匙,引导学生登堂入室,是承前启后的桥梁,使学生循“故”而知新;是乐章的序曲,使学生感受到整个乐章的基本的旋律,是感情的博器,激起学生心海的波澜。应该精当、精彩,切忌庞杂繁琐。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导入 方法 兴趣

一、开门进山,直接导入新课

在一节课的开始,直接提出需要学习的中心内容,点名课题,迅速把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引向所要探索的问题。我认为在导入“两直线夹角公式”这一节内容时,不是直接给出公式,而是将主要教学时间放在公式存在的条件,适用范围,公式应用等方面,借助解决实际问题将公式融入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从而收到较好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此法较适用于内容比较直观机械,如公式,定理等的教学。不过,采用此法导入新课时,教师应在课堂练习上精心准备,可设计一些新颖有趣或者容易混淆的问题,让学生感到内容安排上有起伏,适当安排一些让学生受挫折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运用故事或生活实例导入新课

《新课标》强调,“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使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的,一个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一个数学理论是怎样获得和应用的,在一个充满探索的情景中学习数学。让学生感到生活中需要这方面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教材中学习素材的呈现,力求体现“问题情景——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

与数学有关的实际问题有很多。例如,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这节课,可以这样导入:为了改善张、王、李三村吃水难的问题,市政府决定新建一个水电站,向三个村庄供水,要求水电站到三个村庄所辅设的管道长相等,你能帮助他们找出建水电站的位置吗?如果将三个村庄抽象成三个点A、B、C,如何求作一点P使PA=PB=PC?这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结合他们的讨论提出问题:这个点在哪儿?这个点怎么找?也就是说如何满足同一平面内一点到其他三点的距离都相等?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可以构造以P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PAB、△PAC、△PBC,而如何构造这样的等腰三角形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这样创设问题情境的实例导入,有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需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以及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三、回忆学生已学知识导入新课

《论语》道“温故而知新”。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也指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在学习一个新概念之前,头脑里要具备与之有关的准备知识,它们是支撑新概念形成的依托。所以可以在复习有关旧知识的基础上,来引入新知识。例如,学习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时,先复习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等分线段即两线段的比为1,如两线段的比不等于1,结果会怎样呢?即从复习已学知识出发,以旧引新,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导入新课。

四、趣味性实验引入新课

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能支配内在动力,促成目标的实现”,所以以用趣味性实验引入新课,旨在激趣。如在讲乘方运算时用“拉面”引入新课,一是有趣,二是易接受。学生可以在课前后去拉面馆去,观察厨师操作。或要求学生用一张报纸对折再对折(报纸不得撕裂)直到无法对折为止。让学生猜猜看这时报纸有几层?再把结果表示出来引出乘方概念。这种引入新课方法,必须符合数学本身的科学性,违背科学性的引入即使生动,有趣也不可取,甚至会出现“喧宾夺主”的后果。

五、提问、质疑引入新课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因此教学引入新课时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设置疑问。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而学生的创新思维恰恰从疑问和好奇开始。教师以提问适当的问题开始讲课,能起到以石激浪的作用,刺激学生会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如,有些教师在讲授“负数”时,他并不是象书上那样讲“零上”与“零下”,“上升”与“下降”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是先问学生“2-1=?”,“1-2=?”。这样的问题对初一学生来说,很有吸引力。对被减数小于减数的问题,学生会说:“不够减”。教师接下来会问:“欠多少才够减?‘欠2’”。这时可引进记号“-2”表示“欠2”,并指出:除0以外的数前写上“-”(称为负号)所得的数叫负数。这样引入新课既让学生了解负数的意义,又弄清引入负数的目的。这样引入新课能有效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觉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也是常用得引入新课方法。但需要提出得是:所提得问题难度要适当,既要学生面对适当的困难,以达到引起探索的兴趣。又不能太难,要使大多数学生能够入手,不然,就达不到引入新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程序.浅谈初中数学课的几种导入方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18)

[2]徐海良.对初中数学课导入的探微[J].新课程学习,2013(11)

美术课导入方法论文范文第2篇

一、直观导入法

利用图片、声音和实物等进行直观导入,可以让学生对语言学习直接和清晰的感受,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从而降低瓣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导入包括以下几种具体的导入方法:

1、视觉导入型

小学生活泼好动,形象思维较强。当老师呈现一些直观的事物及其英语表达时,学生会对这些表达方式产生新奇感,并从中体会英语和母语的异同,充值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进而调动其学习的内在。视觉导入法可以细分为实物导入、绘画导入和肢体导入等方式。

实物导入:直接用实物作为导入的媒介。 绘画导入:包括简笔画导入和图片导入。

(简画circle——pig)这一导入过程注重启发、比较和联想。通过与原有知识的对比,学生能直观、清晰地分辨出本新语言点,从而逐步形成归纳所学知识的能力及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图片在教学英语故事时引导学生观察故事中的插图,猜测故事的大意,还可以围绕故事内容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引导根据学生自己从图片中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肢体导入:可以准确地表达实物和图片不易表现的内容,如果恰当会产生很好的效果。(表示动作的单词)

2、听觉导入型

分为歌曲导入法和模拟声音导入法。

歌曲导入法:利用歌曲或音乐来导入新课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导入方法,即能让学生做好上英语课的心理准备,又能让学生从呆板、紧张和单调的学习环境解脱出来,有助于学生巩固和记忆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hesd,shoulder,knees and toes)

模拟声音导入法:可以模拟或录制自然界的各种声音,以此来刺激学生的听觉,达到导入新课的目的。

二、会话导入

在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巧妙运用会话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产掌握新的语言知识创设情境。会话导入的方法主要有:

问题导入:是小学英语教学中适用范围广、应用普遍且操作简便的一种导入法。既能帮助学生学生息和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引导学生探求新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对话导入:在实际教学中,老师经常会根据教学有选择、有计划、有目的地与学生进行问答。(I like swimming.I’m going to go swimming this Sunday.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morning?老师先示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初步了解,然后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进行思考,在此过程中,学生很自然地运用并扩展了所学的语言知识。)

三、活动导入法

游戏导入法能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学习英语,达到玩与学相结合的目的。(猜谜、顺口溜、捉迷藏、小哑剧、找朋友,藏东西)游戏的设计一定要新颖,并富有科学性和趣味性。

全身反应法TPR是常用的游戏方式,可以有效地检测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培养学生的听力和理解能力的有效手段,通常用在课前复习和导入环节中。(Touch your nose; Simon says)

猜谜游戏要求学生通过思考和分析得出结论,提高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衣服、物品的颜色、地方、动作、脚印是什么动物)一个难度适当且极具趣味性的猜谜游戏,可以引起广泛的参与和深度的思考。

竞赛导入采用竞赛和评比相结合的形式丰富课堂导入,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和调整竞赛的形式。

四、情景导入法

模拟真实情景,创设接近生活的真实语言情境,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内容,缩短了进入语境和在语境中运用所学语言的过程,同时也调动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故事导入,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地导入新课,启迪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欣赏力。不仅可以用于故事教学,在教学新单词时创编一个合理的小事故,利用图片、动作和表情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老师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课堂导入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3~5分钟为宜。课堂导入的目的是帮助快速集中注意力,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激活其相关知识,同时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如果导入的时间过长,不仅导入本身会显得冗长,而且会影响整节课的教学进程。

切忌生搬硬套。 对于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内容,教师应采用不同的课堂导入方式。即使同一教材、同一教学内容,对不同的班级也要采用不同的课堂导入设计,使用不同的导入方法。这需要教师根据所教班级特点而定。

美术课导入方法论文范文第3篇

一、直观导入法

利用图片、声音和实物等进行直观导入,可以让学生对语言学习直接和清晰的感受,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从而降低瓣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导入包括以下几种具体的导入方法:

1、视觉导入型

小学生活泼好动,形象思维较强。当老师呈现一些直观的事物及其英语表达时,学生会对这些表达方式产生新奇感,并从中体会英语和母语的异同,充值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进而调动其学习的内在。视觉导入法可以细分为实物导入、绘画导入和肢体导入等方式。

实物导入:直接用实物作为导入的媒介。 绘画导入:包括简笔画导入和图片导入。

(简画circle——pig)这一导入过程注重启发、比较和联想。通过与原有知识的对比,学生能直观、清晰地分辨出本新语言点,从而逐步形成归纳所学知识的能力及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图片在教学英语故事时引导学生观察故事中的插图,猜测故事的大意,还可以围绕故事内容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引导根据学生自己从图片中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肢体导入:可以准确地表达实物和图片不易表现的内容,如果恰当会产生很好的效果。(表示动作的单词)

2、听觉导入型

分为歌曲导入法和模拟声音导入法。

歌曲导入法:利用歌曲或音乐来导入新课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导入方法,即能让学生做好上英语课的心理准备,又能让学生从呆板、紧张和单调的学习环境解脱出来,有助于学生巩固和记忆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hesd,shoulder,knees and toes)

模拟声音导入法:可以模拟或录制自然界的各种声音,以此来刺激学生的听觉,达到导入新课的目的。

二、会话导入

在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巧妙运用会话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产掌握新的语言知识创设情境。会话导入的方法主要有:

问题导入:是小学英语教学中适用范围广、应用普遍且操作简便的一种导入法。既能帮助学生学生息和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引导学生探求新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对话导入:在实际教学中,老师经常会根据教学有选择、有计划、有目的地与学生进行问答。(I like swimming.I’m going to go swimming this Sunday.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morning?老师先示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初步了解,然后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进行思考,在此过程中,学生很自然地运用并扩展了所学的语言知识。)

三、活动导入法

游戏导入法能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学习英语,达到玩与学相结合的目的。(猜谜、顺口溜、捉迷藏、小哑剧、找朋友,藏东西)游戏的设计一定要新颖,并富有科学性和趣味性。

全身反应法TPR是常用的游戏方式,可以有效地检测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培养学生的听力和理解能力的有效手段,通常用在课前复习和导入环节中。(Touch your nose; Simon says)

猜谜游戏要求学生通过思考和分析得出结论,提高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衣服、物品的颜色、地方、动作、脚印是什么动物)一个难度适当且极具趣味性的猜谜游戏,可以引起广泛的参与和深度的思考。

竞赛导入采用竞赛和评比相结合的形式丰富课堂导入,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和调整竞赛的形式。

四、情景导入法

模拟真实情景,创设接近生活的真实语言情境,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内容,缩短了进入语境和在语境中运用所学语言的过程,同时也调动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故事导入,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地导入新课,启迪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欣赏力。不仅可以用于故事教学,在教学新单词时创编一个合理的小事故,利用图片、动作和表情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老师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课堂导入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3~5分钟为宜。课堂导入的目的是帮助快速集中注意力,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激活其相关知识,同时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如果导入的时间过长,不仅导入本身会显得冗长,而且会影响整节课的教学进程。

切忌生搬硬套。 对于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内容,教师应采用不同的课堂导入方式。即使同一教材、同一教学内容,对不同的班级也要采用不同的课堂导入设计,使用不同的导入方法。这需要教师根据所教班级特点而定。

美术课导入方法论文范文第4篇

1 生活化导入

新课程目标告诉我们:学生首先接触的是生活世界而不是科学世界, 学生生活在生活世界之中, 而不是生活在科学世界之中, 课程只有面向生活世界, 才能带着学生走向教材, 再从教材走向生活。因此, 英语教学要贴近生活, 从学生关注的话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方面来导入新课,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提高了能力。

1.1 联系实际导入

如:在牛津初中英语7A UNIT3 Let’s celebrate这个单元中, 阅读部分主要介绍了西方传统节日——万圣节的庆祝方式。由此我们联想到各个国家在庆祝节日的时候都有异曲同工之处, 但究其根源, 无一不是和本国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导入过程中, 笔者首先把温迪信中所写的万圣节和中秋节转化成表格让学生进行对比, 设计表格如表1。

真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小小的一张表格让学生兴致盎然, 在填表的过程中, 学生对于生活的美好回忆一一被唤醒, 他们畅所欲言, 增加了很多教材中所没有的知识。正是有了这样一个热烈的开端, 为笔者在以后带领学生开展网络环境下的中西方传统节日的研究性学习开了一个好头。

1.2 故事导入法

故事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喜欢听故事是学生的爱好, 特别是悬疑故事。

如:在牛津初中英语7B UNIT3 Finding your w ay这个单元的阅读章节中, 在问路和指路结束后, 笔者编了一个与课文主题有关的小故事。

T:N o w, let us kno w abou t a sm all story.It is a small police station.T hree men in police uniform are not policemen, they are robbers instead.A re you surprised to hear that?

S s:Y e s.

T:T h ere is a green v an nearb y.A t the end of the van, there is a knife.The back door of the van is open.The real policemen stop them at the traffic lights and take them to the police station.So do the robbers have a lucky escape?

S s:N o!

在多媒体课件和问题的引领下, 在具体的情境中, 教师引导学生对新单词去猜测, 去预估, 去联想, 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将要学习的内容中去, 在图文并茂的情境中教学了新单词。学生在有意义的情节引导下, 对新单词意思和读音有了初步的掌握, 为学生的课文阅读基本扫清了生词障碍, 同时对课文故事做了部分介绍。

2 兴趣式导入

教育家赫而巴特指出:教育应当贯穿于学生的兴趣当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在教学中可充分创设情景, 利用电教手段和直观教具形象地导入新课。

2.1 直观导入法

直观导入法是指通过具体的实物、图片、简笔画、照片、幻灯片、录音、录像、VCD等手段, 导入教学。它往往能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 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直观的手段要比言语描述更为清晰明了, 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2.2 游戏导入法

喜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 因为它适合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征。利用游戏来进行课堂教学的导入, 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使学生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而且培养起学生的竞争意识, 增强了他们学习使用英语的信心。

2.3 歌曲童谣导入法

歌曲童谣, 节奏感强, 琅琅上口。如果把它们搬到课堂上, 一定比那些枯燥难记的文章更受学生们的欢迎。有了它们, 那些乏味的英文单词就会象音符一样动起来, 学生们边唱边玩边说就记住了。

3 主体性导入——以学生为中心, 用他们的言谈、表演等作为导入方法

初中生表现欲强, 有一定的表演能力。在课堂教学中, 可以把学生的值日汇报、三分钟演讲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这样, 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1 自由谈话式 (F re e-t al k)

教师可让学生进行俩俩对话或由值日班长提出话题, 各自自由发表看法, 内容不限, 可以是天气、日期、学生的日常活动、新闻话题、社会热点, 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如奥运会、足球赛等。教师充分利用学生所讲的内容, 并适时地引入主题。

3.2 课前演讲

让一位学生上台演讲3分钟, 之前教师一定要作好充分的安排, 确定有关人员及演讲的主题。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演讲能力, 复习了所学内容, 又可以把这一内容作为本节课的导入, 可谓一举多得。

4 任务型导入——以教师的引导为方向, 通过师生间的配合导入到新的教学目标

4.1 问题导入法

随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教师可以单刀直入, 直接提出问题, 设置悬念, 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的讨论中, 并有一种“欲知详情, 请看课文”的心情。

如:在牛津初中英语7B UNIT3 Finding your w ay的阅读章节中, 笔者针对要教授的故事进行了提问:Who had a lucky escape?Who had an unlucky escape?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的阅读中, 这样的导入明确了学习目的和学习任务, 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 全神贯注地、有意义地开展文本学习。

4.2 谈话导入法

通过教师课前设置谈话主题, 然后再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提问, 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为充分的心理准备, 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调动一切新颖的、有效的方法导入新课。新课的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 它既是课堂教学的自然过渡,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又可激发学生学习新内容的欲望和兴趣。其实导入的方法要因课型的不同而不同。导无定法,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让我们一起进一步去研究这门艺术。

摘要: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 也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始, 它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效率。本文试图以生活化导入, 兴趣式导入, 主体性导入和任务型导入为切入点, 来介绍各自不同的导入方法, 以期得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方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美术课导入方法论文范文第5篇

1 直接导入

当新的课题学生容易理解或与前面所学内容直接关联时, 教师可以简洁明了地说明学习内容、学习目的或要求, 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直接导入新课, 能使学生的情绪很快稳定下来, 这样能节约时间, 为后面的巩固练习留下足够的时间。例如讲《球的体积》一节, 可以这样引入:“在前一节课中, 我们学习了球的概念和性质, 学会了求球面上两点间距离, 这节课, 我们继续对球的有关知识进行讨论, 我们来学习球的体积及求与球有关的相接切问题的应用。”这样导入, 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到新知识的探索中, 且易于理解。

2 温故知新导入

当新旧知识具有某种联系, 如新知识是原有知识的发展、深化、或者新旧知识有着共同的、类似的特点, 就可以把复习原有知识作为新授知识的铺垫和起点, 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这种导入能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 并能收到“温故知新”的效果。例如讲《反函数》一节时, 先复习函数及其映射的定义, 再举一些实例, 引导学生反过来思考, 从而引进反函数的概念。这样, 学生就清楚了反函数和函数的关系, 掌握了反函数的定义。

3 创设问题情境导入

问题是联系未知和已知的纽带、桥梁。创设问题情境主要是指以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为载体, 让问题的呈现更加具体、形象、生动。创设问题情境的意图, 一方面是为了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例如, 在讲《组合》一节时, 创设如下背景:“ (1) 甲、乙、丙三人作为元旦晚会的候选人, 需要两名作主持人, 其中一名作正式主持人, 一名作候补主持人, 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2) 甲、乙、丙三人作为元旦晚会的候选人, 需要两名共同主持节目, 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区别?”学生经过观察、思考, 知道第一个是排列问题, 第二个是组合问题。这样, 既清楚了排列与组合的区别, 又对新学知识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

4 设疑激趣导入

这种导入方法是针对新授内容, 设计一些能引起悬念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对新问题的思考。这里, 重要的是悬念的设置要适当。不“悬”, 学生一眼望穿, 则无“念”可想;太“悬”, 学生们无从思考, 也就无“趣”可激。只有“悬”而有度, 才能使学生“念”有门路, 趣味盎然。例如讲《余弦定理》时, 可如下设置:我们都熟悉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满足勾股定理:c2=a2+b2, 那么非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怎样呢?锐角三角形是否满足关系c2=a2+b2-x?钝角三角形的三边是否满足关系c2=a2+b2+x?假如有以上关系, 那么x=?从“设疑”引入了对余弦定理的推论。学生们带着疑团来学习新课, 不仅能提高注意力, 而且所得结论也使学生经久不忘。

5 观察导入

根据数学概念形成的规律, 概念数学必须遵循由具体到抽象,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原则。数学概念要建立在生动形象的直观上。例如, 讲《平面》这一节课时, 我是这样设计的:先打出图1, 问:这是什么图形, 能观察到什么面?再打出图2, 问:和刚才图形观察的面相同吗?最后再看图3和图4, 让学生判断这两个图形是否正确?然后, 老师再拿出实物模型演示给学生看。这样通过一系列的图形观察, 学生就对“平面”这一概念有了具体的了解。这样观察引入的方法, 使学生学的轻松愉快, 且概念理解得深。

6 趣味导入

在讲解新课时, 引入与所学知识有关的小故事或小游戏等适当增加趣味的成分,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讲《等差数列前n项和》时讲高斯的故事。高斯小的时候, 老师要求计算1+2+3+……+100=?高斯用了极短的时间就算出等于5050, 你知道是怎么算的吗?由于以前听过这个故事, 学生们就知道是:首项加末项以及第2项加第99项...这样一共有50个101, 所以就得5050教师问:那么等差数列{an}前n项和a1+a2…+an如何求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这样, 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愿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 有些内容可根据需要, 通过实验操作、计算观察、类比导入等形式导入新课, 有时也可把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总之, 数学教学中的导入是灵活多样的。无论采取什么方法导入, 都要注意考虑揭示课题的时机。

新课导入的环节是新课教学的先导, 设计巧妙的新课导入, 能够有效的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新课的学习上来;能够恰到好处地为新课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便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推动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去探究, 使学生从“苦学”步入“乐学”的境界, 在品质、知识、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摘要:导入是新课教学的首要环节, 可以为一节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直接导入、温故知新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设疑激趣导入、观察导入、趣味导入等六种导入方式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常用导入方式。

美术课导入方法论文范文第6篇

在实际教学中, 有各种各样的引入方法, 在本文中将探讨以下九种方法。

1 故事导入

这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好形式。它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联想, 变好奇心为兴趣, 引起学生的心理需求, 很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因此, 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 精心构思相关的故事。如教学《充分必要条件》导入:

师:小明和他的妈妈去赶集, 路上碰到一个熟人, 小明的妈妈指着小明向这个人介绍说:“这是我儿子。”问小明还有没有必要指着妈妈说:“这是我妈妈”。

生:没有必要。

师:为什么?

生:因为小明妈妈的话已经充分说明了他俩的关系。

这时老师就可以说这就是我们今天将学的新内容——充分必要条件。

2 悬念导入

根据中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 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 创设矛盾, 设置悬念, 引起思考, 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 诱导学生由疑到思, 由思到知的一种方法。

例如:有一个同学想依照亲戚家的三角形玻璃板割一块三角形, 他能不能把玻璃带回家就割出同样的一块三角形呢?同学们议论纷纷。然后, 向同学们说, 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三角形的判定。现在我们就解决这个问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3 开门见山导入

又可以称直接导入, 因为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 因为他们本身就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很强的理解力, 我们可以上课时, 就开门见山地提出新课题, 从解释新课题入手, 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达到预定目的。

4 复习导入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能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 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复习导入有利于学生从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 既巩固了旧知识, 又为新知识作了铺垫, 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 从而完成以旧引新的任务。

例如:在讲切割定理时, 先复习相交弦定理内容及证明, 即“圆”内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然后移动两弦使其交点在圆外有三种情况。这样学生较易理解切割线定理、推论的数学表达式,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叙述定理内容, 并总结圆幂定理的共同处是表示线段积相等。区别在于相交弦定理是交点内分线段, 而切割线定理, 推论是外分线段、切线上定理的两端点重合。这样导入, 学生能从旧知识的复习中, 发现一串新知识, 并且掌握了证明线段积相等的方法。

5 类比导入

上课时把要讲的新知识, 与旧的同类知识, 在黑板上列出, 并且有目的, 有系统的提出问题, 让学生边复习旧知识, 边接触新知识, 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解决新问题。

例如:在讲相似三角形性质时, 可以从全等三角形性质为例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对应线段、对应周长等相等。那么相似三角形这几组量怎么样?这种方法使学生能从类推中促进知识的迁移, 发现新知识。

6 反馈导入

根据信息论的反馈原理, 一上课就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 由学生的反馈效果给予肯定或纠正后导入新课。如在上直角三角形习题课时, 课前可以先拟一个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讨论。

7 简介导入

简介导入是教学内容的需要, 简要介绍有关人物、事物或内容而导入新的教学活动方式。如教学《圆的周长》导入。

师:同学们,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圆, 这节课让我们来学习如何计算圆的周长。以前我们学过用直尺量线段的长度, 而圆是一条封闭曲线。如何科学准确计算圆的周长, 这在古代一直是个难题。1500年前, 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经过无数次的计算, 提出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这在当时是个很了不起的发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的周长。

8 演示教具导入

演示教具导入法能使学生把抽象的东西, 通过演示教具形象、具体、生动、直观地掌握知识。例如:在讲弦切角定义时, 先把圆规两脚分开, 将顶点放在事先在黑板上画好的圆上, 让两边与园相交成圆周角∠BAC, 当∠BAC的一边不动, 另一边AB绕顶点A旋转到与圆相切时, 让学生观察这个角的特点, 是顶点在圆上一边与圆相交, 另一边与圆相切。它与圆周角不同处是其中一条边是圆的切线。这种教学方法, 使学生印象深, 容易理解, 记得牢。

9 独立探索导入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对一些简单的内容, 可以布置学生做课堂或课外阅读课本, 并动手制作教具, 搜索数据。教师在上课时, 可以从检查学生的准备结果开始, 合理引导学生, 得出正确结论。这样做有利于树立学生的信心, 尤其对于那些喜“动”的中偏差生来讲, 无疑是一个增强其信心, 培养其能力的好机会。

在“圆锥体的周长”这节中, 我们可以事先布置让学生阅读课本, 并按照课本上介绍的方法去制作等底等高的圆锥。生活中圆的周长与直径, 再按照, 书中的介绍的方法, 进行实验。我们可以从检查学生制作测量的结果开始引入新课。学生经过动手制作测量, 对于圆锥体与等底等高圆柱体的体积关系有了实质的印象。我们只要稍加总结, 学生很容易就能掌握这一节的内容。此时若能以幽默表扬, 更会增强学生学习数学, 探索数学兴趣和信心。当我们讲完这一节以后, 就有学生主动去研究球的体积, 无规则物体的体积。

总之, 在数学课的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实际合理设计导入, 这既是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需要, 也是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参与学习的需要。

摘要:数学课上精彩的导入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兴趣、引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本文主要从故事导入, 悬念导入、开门见山导入、复习导入、类比导入、反馈导入、简介导入、演示教具导入、独立探索导入九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实施数学课的导入方法。

上一篇:教育全球化研究论文范文下一篇:生产生活生物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