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范文

2023-09-18

中药方剂范文第1篇

1、七方:“制方之用,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是也。”始于《内经》,至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明确提出。

2、十剂:○1陈藏器《本草拾遗·条例》:“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十种”,“宣可去瘀,通可去滞,补可去弱,泄可去闭,轻可去实,重可去怯,滑可去著,涩可去脱,燥可去湿,湿可去枯。”

○2成无己《伤寒明理论》:“制方之体,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剂是也。”

3、八阵:张景岳:“类为八陈,曰补,和,攻,散,寒,热,固,因。”《景岳全书·新方八略引》:“补方之制,补其虚也”“和方之制,和其不和者也”“攻方之制,攻其实也”“用散者,散其表证也”“寒方之制,为清火也,为除热也”“热方之制,为除寒也”“固方之制,固其泄也”“因方之制,因其可因者也。凡病有相同者,皆按证而用之,是谓因方。”

一、解表剂:

1.麻黄汤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麻黄得桂枝,一发卫分之郁,一除营分之涩,合而为发汗峻剂。

炙甘草既能调和麻,杏之宣降,又能缓和麻、桂相合之峻烈。 2.桂枝汤

【功用】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 外感风寒表虚证。 本方桂枝和芍药药量相等。 3.九味羌活汤 【方歌】防止秦琼藏草地,细洒九味羌活汤。(防、芷、芩、芎、苍、草、地、细、羌9味药)

【功用】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 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川芎善治少阳厥阴头痛;细辛善于治疗少阴头痛;白芷善于治疗阳明头痛;此三味与羌活,苍术合用,为本方“分经论证”的基本结构。

4.小青龙汤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风寒客表,水饮内停证。 本方遣药配伍“散中寓收”。 5.银翘散

【方歌】猪吃金,牛喝银,草根更俏。(竹、豉、荆、牛、荷、金、草、芦根、梗、翘10味药)

【功用】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 温病初起。 本方为“辛凉平剂”。 6.桑菊饮

【方歌】桑菊荷杏,草根更俏。(桑、菊、荷、杏、草、芦根、梗、翘8味药) 【功用】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 风温初起,表热轻证。 本方为:“辛凉轻剂” 7.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功用】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本方为:“辛凉重剂”。方中麻黄和石膏同用,俱能透邪于外,相反之中寓有相辅之意。既能消除致病之因,又能调理肺的宣发功能。 8.败毒散 【方歌】独身生活更幸福,何止钱财少。(独,参,生姜,羌活,梗,川芎,茯,荷,枳,前胡,柴胡,草12味药) 【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

喻嘉言用本方治疗外邪陷里而成之痢疾,意即疏散表邪,表气疏通,里滞亦除,其痢自止。此种治法,称为“逆流挽舟”法。 9.再造散:

【组成】黄芪 人参 桂枝 甘草 熟附子 细辛 羌活 防风 川芎 煨生姜 【功用】助阳益气,发汗解表。 【主治】阳气虚弱。 10.加减葳蕤汤 【方歌】玉竹姐为何早操吃葱。(玉竹、桔、薇、荷、枣、草、豉、葱8味药) 【功用】滋阴解表。

【主治】素体阴虚,外感风热证。

方中薄荷“为温病宜汗解者之要药”,用以疏散风热,清利咽喉。 11.加味香苏散

【功用】发汗解表【主治】四时感冒 12.升麻葛根汤

【功用】解肌透疹【主治】麻疹初起。

方中升麻解肌透疹,清热解毒。 13.柴葛解肌汤

【方歌】柴葛三更起,指说秦腔高。(柴、葛、三即姜枣草、梗、芷、芍、芩、羌、膏11味药)

【功用】解肌清热

【主治】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 14.参苏饮 【方歌】申诉陈根,目前只办三更令。(参、苏、陈皮、葛根、木香、前胡、枳、半、三即姜枣草、梗、苓13味药) 【功用】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 15.麻黄细辛附子汤 【功用】助阳解表

【主治】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证;暴哑

本方为“助阳解表”代表方。

二、泻下剂

1.大承气汤

【组成】 大黄(酒洗)四两(12g)后下 芒硝三合(9g)厚朴半斤(24g)枳实五枚(12g)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1.阳明腑实证。2.热结旁流证。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由里实热证所致者。(通因通用,塞因塞用)

本方煎时应:先煎枳,朴,后下大黄,芒硝溶服。 2.大黄牡丹汤

【方歌】大黄牡丹忙东逃。(大黄、牡丹、芒硝、冬瓜仁、桃仁5味药) 【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 3.大陷胸汤

【组成】大黄 芒硝 甘遂 【功用】泻热逐水

【主治】水热互结之结胸证。 4.温脾汤

【方歌】姜大人归附草肖。(干姜、大黄、人参、归、附、草、芒硝7味药)

【功用】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主治】阳虚寒积证。

本方为“攻下冷积”的代表方。 5.十枣汤

【功用】攻逐水饮。 【主治】(1)悬饮。(2)实证水肿。

甘遂善行经隧水湿,大戟善泻脏腑水湿,芫花善消胸胁伏饮痰癖;方中配伍大枣寓意

有三:○

1缓和诸药毒性○2益气护胃,减少药后反应。○

3培土制水,邪正兼顾。 6.济川煎

【方歌】从容择马只当牛。(苁蓉、泽泻、升麻、枳壳、当归、牛膝6味药) 【功用】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主治】肾阳虚弱,精血不足证。 当归补血润燥,润肠通便。 7.黄龙汤 【方歌】大承气人参归三姐。(大承气+人参、归、三即姜枣草、桔梗10味药) 【功用】攻下通便,补气养血。 【主治】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 8.新加黄龙汤

【组成】生地 生甘草 人参 生大黄 芒硝 玄参 麦冬 当归 海参 姜汁 【功用】滋阴益气,泄热通便 【主治】热结里实,气阴不足。

本方为“调胃承气汤+增液汤+人参,海参,姜汁,当归而成”。 9.大黄附子汤

【组成】大黄

附子(炮) 细辛 【功用】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主治】阳虚寒积里实证。 10.麻子仁丸(脾约丸)

【方歌】小承气来勺麻杏蜜。(枳、朴、大黄、白芍、麻、杏、蜜)

【功用】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主治】胃肠燥热,脾约便秘证。 脾约:胃肠燥热,脾津不足。 11.舟车丸

【功用】行气逐水

【主治】水热内雍。气机阻滞。 12.增液承气汤

【组成】玄参 麦冬 生地 大黄 芒硝 【功用】滋阴增液,泄热通便 【主治】阳明温病,热结阴亏。

三、和解剂

1.小柴胡汤

【方歌】生(生姜)芹(黄芩)菜(柴胡)炒(炙甘草)大(大枣)虾(半夏)仁(人参)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1.伤寒少阳证。2.热入血室证。3.黄疸、疟疾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本方为“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柴胡透泄少阳之邪,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使少阳半表之邪得以驱散;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柴胡和黄芩相配伍是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 2.蒿芩清胆汤

【方歌】蒿芩如碧玉,半夏只服皮。(蒿、芩、竹茹、碧玉散即3味药、半夏、枳壳、茯苓、陈皮10味药)

【功用】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主治】少阳湿热证。 3.达原饮

【组成】槟榔 厚朴 草果仁 知母 芍药 黄芩 甘草

【功用】开达膜原,辟秽化浊。 【主治】瘟疫或疟疾,邪伏膜原证。 4.四逆散

【方歌】柴枳甘芍散四逆

【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主治】1.阳郁厥逆证。2.肝脾气郁证。

咳加五味子,干姜;悸加桂枝;小便不利加茯苓;腹中痛加炮附子;泄利下重加薤白;气郁加香附,郁金;有热加栀子。 5.逍遥散 【方歌】逍遥归江湖,临河要筑槽。(当归、烧生姜、柴胡、茯苓、薄荷、白芍、白术、甘草8味药)

【功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

煨生姜温运和中,且能辛散达郁。本方为调肝养血之名方。 6.痛泻要方

【方歌】陈药防蛀。(陈皮、白芍药、防风、白术4味药)

【功用】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主治】脾虚肝旺之痛泻,泻必腹痛。 7.半夏泻心汤

【方歌】芩连姜夏参枣草。(7味药) 【功用】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

本方“辛开苦降,寒热平调,补泻并用”集一身。

四、清热剂

1.白虎汤

【组成】石膏一斤(50g) 知母六两(18g)粳米六合(9g) 甘草(炙)二两(6g) 【功用】清热生津。 【主治】气分热盛证。

临床运用本方,以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为使用依据。 2.竹叶石膏汤

【方歌】竹竿下十人麦米。(竹叶、甘草、半夏、石膏、人参、麦冬、粳米7味药) 【功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 3.清营汤 【方歌】西单卖竹帘,皇帝用银元。(犀角、丹参、麦冬、竹叶、连翘、黄连、生地、银花、玄参9味药)

【功用】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热入营分证。

温邪初入营分,故用银花、连翘、竹叶清热解毒,轻清透泄,使营分热邪透出气分而解,此即“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具体应用。

4.犀角地黄汤

【组成】犀角(水牛角代)一两(30g) 生地黄半斤(24g) 芍药三分(12g) 牡丹皮一两(9g)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热入血分证。 【加减】“喜忘如狂者,加大黄、黄芩” 5.清瘟败毒饮

【组成】生石膏 小生地 犀角 川连 栀子桔梗 黄芩 知母 赤芍 玄参 连翘 甘草 丹皮 鲜竹叶

【用法】先煎石膏数十沸,后下诸药。犀角

磨汁和服。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泻火。 【主治】瘟疫热毒,充斥内外,气血两燔证。 本方为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白虎汤三方合成。 6.普济消毒饮 【方歌】秦河牛马俏连城,玄湖甘橘残根深。(黄芩、薄荷、牛蒡子、马勃、连翘、黄连、陈皮、玄参、柴胡、甘草、桔梗、僵蚕、板兰根、升麻14味药)

【功用】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主治】大头瘟。

方中用酒芩、酒连清热泻火,祛头面热毒,为君药。

升麻、柴胡疏散风热,寓“火郁发之”之意,并可引药上行为佐使药。 7.凉膈散

【方歌】芩栀调胃,连喝竹蜜。(芩、栀、调胃承气汤、连翘、薄荷、竹叶、蜜9味药) 【功用】泻火通便,清上泄下。 【主治】上中二焦邪郁生热证。

配伍大黄,芒硝泻火通便,以荡涤中焦燥热内结。 8.仙方活命饮 【方歌】北国风光甲天下,赤芍乳没金银花。当用陈皮造白纸,解毒活血溃坚夸。(贝母、国老即甘草、防风、穿山甲、天花粉、赤芍、乳、没、金银花、当归尾、陈皮、皂角刺、白芷13味药)

【用法】用酒一大碗,煮五七沸服。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主治】阳证痈疡肿毒初起。

本方为治痈疡肿毒阳证之主方,方中陈皮有理气疏壅的作用。

《医宗金鉴》誉本方为“疮痈之圣药,外科之首方”。适用于一切阳证肿毒而体质壮实者以局部红肿热痛为主要使用依据。已溃非宜,阴证忌用。 9.龙胆泻肝汤

【方歌】龙车通黄山,当地卸柴草。(龙胆草、车前子、木通、黄芩、栀子、当归、生地、泽泻、柴胡、生甘草10味药)

【功用】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 【主治】1.肝胆实火上炎证。2.肝经湿热下

注证。

本方中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导湿热从水道而去。

10.左金丸(原名回令丸) 【组成】黄连六两(180g) 吴茱萸一两(30g) 【功用】泻火清肝,降逆止呕。 【主治】肝火犯胃证。 黄连:吴茱萸=6:1

方中黄连清肝泻火,清泻胃热。肝火清则不横逆犯胃,胃火降则其气自和。 11.泻白散

【功用】清泻肺热,止咳平喘 【主治】肺热喘咳证。

方中配伍甘草,粳米和中以扶肺气,寓 “培土生金”之意。 12.清胃散

【方歌】当地牡丹升黄连。(5味药) 【功用】清胃凉血。 【主治】胃火牙痛。

臣以升麻清热解毒,治胃火牙痛,有“火郁发之”之意。 13.玉女煎

【方歌】玉女石知麦地牛 【功用】清胃热,滋肾阴。 【主治】胃热阴虚证;阳明有余,少阴不足。

牛膝引血下行,下抑上炎之火。 14.芍药汤

【方歌】贵将军敢要秦香连当兵。(肉桂、大黄、甘草、白芍、黄芩、木香、黄连、当归、槟榔9味药)

【功用】清热燥湿,调气和血。 【主治】湿热痢疾。赤白相兼。

大黄苦寒泻热祛滞,兼破瘀活血,既可助黄连、黄芩清热燥湿,又可荡涤积滞,属“通因通用”之法。 15.白头翁汤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主治】热毒痢疾。

白头翁汤主治热毒深陷血分之痢疾,芍药汤主治湿热壅滞肠道,气血不和之痢疾。两方主要区别在于:白头翁汤是清热解毒兼凉血燥湿止痢,芍药汤是清热燥湿与调和气血并用。

16.青蒿鳖甲汤 【歌诀】母(知母)鳖(鳖甲)好(青蒿)生(生地)蛋(丹皮) 【功用】养阴透热。

【主治】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

吴瑭自释:“此方有先入后出之妙,青蒿不能直入阴分,有鳖甲领之入也;鳖甲不能独出阳分,有青蒿领之出也。” 17.黄连解毒汤

【组成】黄连三两(9g) 黄芩、黄柏各二两(各6g) 栀子十四枚(9g) 【功用】泻火解毒。 【主治】三焦火毒证。

本方为苦寒直折的代表方。 18.五味消毒饮

【功用】清热解毒,消散疔疮 【主治】火毒结聚的痈疮疖肿。 19.四妙勇安汤

【组成】金银花 玄参 当归 甘草 【功用】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主治】脱疽。

本方重用银花,量大力专,连续服用。 20.牛蒡解肌汤

【功用】疏风清热,凉血消肿

【主治】颈项痰毒,风热牙痛,头面风热,外痈局部红肿痛。 21.导赤散

【方歌】竹竿通地。(竹叶、生甘草梢、木通、生地4味药)

【功用】清心养阴,利水通淋。

【主治】心经火热证。症见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饮冷,或口舌生疮,或溲赤涩痛,舌红,脉数。 22.苇茎汤 【方歌】苇茎汤中有三仁,桃仁薏苡冬瓜仁。(4味药)

【功用】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主治】肺痈,热毒壅滞,痰瘀互结证。

方以苇茎甘寒轻浮,善清肺热,为治肺痈要药,用以为君。 23.清骨散

【方歌】二胡请教老母甲骨文。(银柴胡、胡黄连、青蒿、秦艽、国老即甘草、知母、鳖甲、地骨皮8味药) 【功用】清虚热,退骨蒸。

【主治】肝肾阴虚,虚火内扰证。 24.秦艽鳖甲散

【功用】滋阴养血,清热除蒸 【主治】风劳病。

乌梅酸涩,是为敛阴止汗而设,共收滋阴清热之功。 25.当归六黄汤

【方歌】三黄二帝一芪归。(7味药) 【功用】滋阴泻火,固表止汗。 【主治】阴虚火旺之盗汗。 本方中生地,熟地同用,并且有六个“黄”。

五、祛暑剂

1.新加香薷饮

【组成】香薷 银花 鲜扁豆花 厚朴 连翘 【功用】祛暑解表,清热化湿

【主治】暑温夹湿,复感于寒。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口渴面赤,胸闷不舒。 2.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 【功用】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主治】暑热气津两伤证。 3.清络饮

【功用】祛暑解表

【主治】暑伤肺经气分轻证

方药“多用鲜者”。 4.六一散

【功用】清暑利湿 【主治】暑湿证。

滑石:甘草=6:1 5.桂苓甘露饮

【组成】茯苓 甘草 泽泻 白术 官桂 石膏 寒水石 滑石 猪苓

【功用】清暑解热,化气利湿 【主治】暑湿证。

六、温里剂

1.理中丸

【组成】人参 干姜 白术 甘草(炙)各三两(各9g)

【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1.脾胃虚寒证。2.阳虚失血证。3.脾胃虚寒所致的胸痹;或病后多涎唾;或小儿慢惊等。

甘草与诸药等量,寓意有三:一为合参、术以助益气健脾;二为缓急止痛;三为调和药性,是佐药而兼使药之用。

本方作汤剂,在《金匮要略》中称人参汤。

2.小建中汤

【组成】桂枝汤倍芍药君饴糖 【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

方中重用甘温质润之饴糖为君,温补中焦,缓急止痛。 3.四逆汤 【组成】附子一枚(15g) 干姜一两半(6g) 甘草(炙)二两(6g) 【功用】回阳救逆。

【主治】心肾阳衰寒厥证。

【加减】○1通脉四逆汤:破阴回阳,通达内外,治少阴病,阴盛格阳证。○

2四逆人参汤:回阳救逆,益气固脱,治少阴病○

3白通汤:破阴回阳,宣通上下,治少阴病阴盛戴阳证。○4参附汤:益气回阳固脱,治阳气暴脱。 甘草之用有三:一则益气补中,使全方温补结合,以治虚寒之本;二则甘缓,以缓和姜、附峻烈之性,使其破阴回阳而无暴散之虞;三则调和药性,并使药力作用持久,是为佐药而兼使药之用。 4.回阳救急汤《伤寒六书》

【功用】回阳固脱,益气生脉。

【主治】寒邪直中三阴,真阳衰微证。

方中用五味子的用意在于五味子合人参以益气生脉,合麝香以防虚阳散越。 5.当归四逆汤

【组成】当归三两(12g) 桂枝三两(9g) 芍药三两(9g) 细辛三两(3g) 通草二两(6g) 大枣(擘)二十五枚(8枚) 甘草(炙)二两(6g)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血虚寒厥证。

本方以桂枝汤去生姜,倍大枣,加当归、通草、细辛组成。

“四逆汤全在回阳起见,四逆散全在和解表里起见,当归四逆汤全在养血通脉起见。” 6.阳和汤 【组成】熟地黄一两(30g)鹿角胶三钱(9g)

肉桂一钱(3g)炮姜炭五分(2g)麻黄五分

(2g)白芥子二钱(6g)生甘草一钱(3g) 【方歌】阳和熟地鹿角胶,姜桂芥麻甘草熬。 【功用】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主治】阴疽。

方中白芥子辛温,可达皮里膜外,温化寒痰,通络散结。 7吴茱萸汤

【组成】吴茱萸一升(9g) 人参三两(9g) 生姜六两(18g) 大枣十二枚(擘)(4枚) 【歌诀】

吴茱萸汤人参枣,重用生姜温胃好,阳明寒呕少阴利,厥阴头痛皆能保。 【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主治】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厥阴头痛,少阳吐利。 8.大建中汤

【组成】蜀椒 干姜 人参 胶饴 【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痛。 【主治】中阳衰弱,阴寒内盛证。

方后注明:初服后“如一炊顷”,或“如饮粥二升”,便当“更服”,使药力相继,一鼓成功。然而病虽去,胃气未必便复,所以“当一日食糜粥”,将养胃气。还考虑到阳气素虚,易感风寒,所以“温覆之”。 9.黄芪桂枝五物汤

【组成】黄芪三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功用】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主治】血痹证。

组成就是桂枝汤中甘草换成黄芪

七、表里双解

1.大柴胡汤

【组成】柴胡 黄芩 芍药 半夏 枳实 大黄 生姜 大枣

【功用】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 2.防风通圣散

【功用】疏风解表,泻热通便 【主治】风热壅盛,表里俱实。

【方义】本方为解表,攻下,清热三者并用之方,主治外感风邪,内有蕴热,表里皆实之证。

3.葛根黄芩黄连汤 【组成】葛根半斤(15g) 甘草(炙)二两(6g) 黄芩三两(9g) 黄连三两(9g) 【功用】解表清里。 【主治】协热下利。

方中重用葛根为君,甘辛而凉,入脾胃经,既能解表退热,又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而治下利。

黄芩,黄连为臣药,能清肠胃之热,味苦燥胃肠之湿。

甘草甘缓和中,协调诸药。

本方表里同治,但以清里热为主。 4.石膏汤

【组成】石膏 黄连 黄柏 黄芩 栀子 豆豉 麻黄

【功用】清热解毒,发汗解表

【主治】伤寒里热已炽,表证未解,壮热无汗。 5.五积散

【组成】白芷 川芎 炙甘草 茯苓 当归 肉桂 芍药 半夏 陈皮 枳壳 麻黄 苍术 干姜 桔梗 厚朴

【功用】发表温里,顺气化痰,活血消积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

八、补益剂

1.四君子汤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各9g) 甘草(炙)(6g)各等分 【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

四君子汤加陈皮即异功散,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气滞证。

再加半夏即六君子汤,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有痰湿证。

再加香附(现代多用木香)、砂仁即香砂六君子汤,适用于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 2.参苓白术散

【组成】人参 白术 白茯苓 山药 莲子肉 白扁豆 薏苡仁 缩砂仁 桔梗 甘草 【歌诀】参苓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湿盛证。

砂仁在方中醒脾和胃,行气化湿。

参苓白术散有益气健脾之功,兼有渗湿行气作用,并有保肺之效,是治疗脾虚湿盛证及体现“培土生金”治法的常用方剂。 3.完带汤 【方歌】深山烧柴草,车臣借两猪。(人参、山药、白芍、柴、草、车前子、陈皮、黑芥穗、白术、苍术10味药)

【功用】补脾疏肝,化湿止带。 【主治】脾虚肝郁,湿浊带下。

方中重用白术、山药为君,意在补脾祛湿,主治脾虚肝郁,湿浊带下。其中山药尚有固肾止带之功。

柴胡,黑芥穗之辛散,得白术则生发脾胃清阳,配白芍则疏肝解郁。

4.补中益气汤 【方歌】黄芪参术草,当归陈升柴。(8味药)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1. 脾虚气陷证。2. 气虚发热证。

方中重用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药。

以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协助君药以升提下陷之中气,共为佐药。

“甘温除热”的代表方剂 5.玉屏风散

【组成】防风一两(30g) 黄芪、白术各二两(各60g)

【功用】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

本方补而兼疏,寓散于补,既可实卫,又可御风,虽为止汗之方,却不用收涩敛汗之药,是“以补为固”之义。 6.生脉散

【组成】人参五分(9g) 麦门冬五分(9g) 五味子七粒(6g)

【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1. 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2. 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

方用人参为君药,大补元气,并能止渴生津。(一补)

佐以五味子(一敛)之酸收,配人参则补固正气,伍麦冬(一润)则收敛阴津。 7.四物汤

【组成】熟干地黄(12g) 当归(9g) 白芍(9g) 川芎(6g)各等分 【功用】补血调血。 【主治】营血虚滞证。

本方治证由营血亏虚,血行不畅所致。

加人参、黄芪即圣愈汤,适用于气血两虚而血失所统的月经先期量多等。

加桃仁、红花即桃红四物汤,适用于血虚兼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等。

加阿胶、艾叶、甘草即胶艾汤,既可用于冲任虚损,血虚有寒的月经过多、产后下血不止,又可用治妊娠胎漏下血。 8.归脾汤

【方歌】四君骑龙远乡归,带来姜枣一大堆。(四君即参术苓草、黄芪、龙眼肉、远志、木香、当归、生姜、酸枣仁、大枣12味药)

【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1. 心脾气血两虚证。2. 脾不统血证。

【配伍特点】一是心脾同治,重点在脾。二是气血并补,但重在补气。三是补气养血药中佐以木香理气醒脾,补而不滞。 9.当归补血汤

【组成】黄芪一两(30g) 当归二钱(6g)(比例5:1)

【功用】补气生血。

【主治】血虚阳浮发热证。

本方证为劳倦内伤,血虚气弱,阳气浮越所致。注意脉象为“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此为血虚气弱,阳气浮越之象,是血虚发热的辩证关键。

方中重用黄芪(黄芪:当归=5:1),其义有二:一为补气而专固肌表,即“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之理;二为大补脾肺之气,以资化源,使气旺血生。 10.内补黄芪汤

【功用】补益气血,养阴生肌 【主治】痈疽善后,气血皆虚。 11.炙甘草汤(复脉汤)

【方歌】阿妈卖草地,贵大人生(气)。(阿胶、麻仁、麦冬、炙甘草、生地、桂枝、大枣、人参、生姜9味药)

【功用】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主治】1.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证。2.虚劳肺痿。

方中重用生地黄为君,滋阴养血。 以清酒辛热,可温通血脉,以行药力。

桂枝功用通阳复脉。 12.六味地黄丸(地黄丸)

【组成】熟地黄八钱(24g) 山萸肉 干山药各四钱(各12g) 泽泻 牡丹皮 茯苓各三钱(各9g)

【方歌】地八山山四,丹苓泽泻三 【功用】滋补肝肾。 【主治】肝肾阴虚证。

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臣以山茱萸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取“肝肾同源”之意;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肾。三药配合,是为“三补”。佐以泽泻利湿而泄肾浊,并能减熟地黄之滋腻;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丹皮清泄虚热,并制山萸肉之温涩。三药称为“三泻”。六味合用,三补三泻而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而以补肾阴为主。

加知母、黄柏即知柏地黄丸,适用于阴虚火旺、骨蒸潮热、遗精盗汗之证。

加五味子即都气丸,适用于肾虚喘逆。

加麦冬、五味子即麦味地黄丸,适用于肺肾阴虚之喘嗽。

加枸杞子、菊花即杞菊地黄丸,适用于肝肾阴虚、两目昏花、视物模糊之证。 13.一贯煎

【方歌】麦地练狗当杀。(麦冬、生地、川楝子、枸杞、当归身、北沙参6味药) 【功用】滋阴疏肝。

【主治】肝肾阴虚,肝气郁滞证。

方中重用生地黄滋阴养血、补益肝肾为君,内寓滋水涵木之意。

佐以少量川楝子,疏肝泄热,理气止痛,复其条达之性。 14.肾气丸

【组成】干地黄八两(240g) 薯蓣(即山药) 山茱萸各四两(各120g) 泽泻 茯苓牡丹皮各三两(各90g) 桂枝 附子各一两(各30g)

【功用】补肾助阳。 【主治】肾阳不足证。

本方组成为六味地黄丸+桂枝、附子。

方中补阳之品药少量轻而滋阴之品药多量重,意在微微生火,鼓舞肾气,即取“少火生气”之义。

桂枝易为官桂,加车前子、川牛膝即《济生方》肾气丸)。

15.地黄饮子(地黄饮)

【功用】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 【主治】下元虚衰,痰浊上泛之喑痱证。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口干不欲饮,足冷面赤,脉沉细弱。

石菖蒲与远志,茯苓合用,是开窍化痰,交通心肾的常用组合。 16.泰山磐石散

【功用】益气健脾,养血安胎

【主治】气血虚弱所致的堕胎,滑胎。 17.补肺阿胶汤

【功用】养阴补肺,镇咳止血 【主治】肺虚热盛

18.大补阴丸(大补丸) 【组成】黄母猪(拱)地板:熟地黄、龟板、黄柏、知母

【功用】滋阴降火 【主治】阴虚火旺证。

方中重用熟地、龟板滋阴潜阳,壮水制火,即所谓培其本,共为君药。

臣以黄柏、知母苦寒降火,保存阴液,即所谓清其源。

用血肉甘润之品猪脊髓、蜂蜜为丸,填精益髓,既能助熟地、龟板以滋阴,又能制黄柏之苦燥,俱为佐使。诸药合用,成为滋阴降火治法的代表方。 19.虎潜丸

【功用】滋阴降火,强壮筋骨

【主治】肝肾不足,阴虚内热。足痿。 20.左归丸

【功用】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主治证候】真阴不足证。 【配伍特点】左归丸是张介宾由六味地黄丸化裁而成,去“三泻”,加入枸杞、龟板胶、牛膝加强滋补肾阴之力;又加入鹿角胶,菟丝子温润之品补阳益阴,阴中求阳。本方“纯补无泻,阳中求阴”是配伍特点。 21.右归丸

【功用】温补肾阳,填精益髓。

【主治证候】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

【配伍特点】一是补阳药和补阴药相配合,体现了“阴中求阳”;二是本方纯补无泻,集温补药和滋补药于一方,则益火源之功尤著。

本方由肾气丸减去“三泻”,加鹿角胶,菟丝子,杜仲,枸杞子,当归而成,增强补阳作用,不用泻法,保全补益之力,使药效专于温补。

九、安神剂

1.朱砂安神丸

【组成】朱砂 黄连 炙甘草 生地黄 当归 【功用】镇心安神,泻火养阴 【主治】心火偏亢,阴血不足。 2.酸枣仁汤

【组成】酸枣仁 甘草 知母 茯苓 川芎 【功用】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主治】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虚烦失眠

配伍茯苓的作用为宁心安神。 3.天王补心丹

【组成】三参,二冬,二仁,远茯味砂桔地归(三参:人参,玄参,丹参;二冬:麦门冬,天门冬;二仁:柏子仁,酸枣仁;远志,茯苓,五味子,桔梗,生地黄,当归,朱砂为衣)

【功用】滋阴清热,养血安神 【主治】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心悸怔忡,虚烦失眠;或梦遗,口舌生疮,大便干结。

配伍茯苓、远志养心安神;人参补气以生血,并能安神益智;丹参清心活血,合补血药补而不滞;桔梗为舟楫,载药上行以使药力缓留于上部心经。 4.珍珠母丸

【功用】滋阴养血,镇心安神 【主治】阴血不足,肝阳偏亢。 5.磁朱丸

【功用】重镇安神,益阴明目

【主治】水火不济;心悸失眠,耳鸣耳聋;亦治癫痫。

神曲在本方具有健脾助运之功,以防石药害胃。 6.甘麦大枣汤

【功用】养心安神,和中缓急,亦补肺气 【主治】脏燥。精神恍惚,常悲伤欲哭,甚则言行失常,呵欠频作。

【配伍原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十、开窍剂

1.安宫牛黄丸

【功用】清热解毒,开窍醒神 【主治】邪热内陷心包证。亦治疗中风昏迷,小儿惊厥属邪热内闭者。 2.紫雪

【功用】清热开窍,息风止痉

【主治】温热病,热闭心包及热盛动风证;以及小儿热盛惊厥。 3.至宝丹

【功用】化浊开窍,清热解毒 【主治】痰热内闭心包证。 4.紫金锭(玉枢丹)

【功用】化痰开窍,辟秽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感受秽恶痰浊之邪。外敷治疗疔疮疖肿。 5.苏合香丸

【功用】芳香开窍,行气止痛 【主治】寒闭证。亦治心腹卒痛,甚则昏厥,属寒凝气滞者。

温开剂的代表方

十一、固涩剂

1.牡蛎散 【组成】骑马卖牡蛎(黄芪,麻黄根,小麦,牡蛎)

【功用】敛阴止汗,益气固表

【主治】体虚自汗、盗汗证。常自汗出,夜卧更甚,短气倦怠,脉细弱。 2.九仙散

【功用】敛肺止咳,益气养阴 【主治】久咳肺虚证。 3.真人养脏汤 【组成】穆桂英当草寇要人,可诛。(木香,肉桂,罂粟壳,当归,炙甘草,肉豆蔻,白芍,人参,诃子,白术) 【功用】涩肠固脱,温补脾肾 【主治】久泻久痢,脾肾虚寒证。

重用罂粟壳涩肠止泻为君

诃子苦酸温涩,功专涩肠止泻。

4.四神丸

【组成】将枣子肉喂鱼。(生姜,大枣,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吴茱萸) 【功用】温肾暖脾,固肠止泻

【主治】脾肾阳虚之肾泄证,五更泄泻。 【方义】补骨脂补命门之火以温养脾土;吴茱萸温脾暖胃以散阴寒;五味子酸温,固肾涩肠;用法中姜枣同煮,枣肉为丸,意在温补脾胃,鼓舞运化。 5.桑螵蛸散 【组成】神龙远飘,仆人归家(茯神 龙骨 远志 桑螵蛸 菖蒲 人参 当归 龟甲) 【功用】调补心肾,涩精止遗 【主治】心肾两虚证。(治疗心肾不交证) 6.固冲汤

【功用】固冲摄血,益气健脾 【主治】脾肾亏虚,冲脉不固证。 【配伍特点】一是众多敛涩药固涩滑脱为主,配伍补气药以助固摄为辅,意在急则治标;二是用大量收涩止血药配伍小量化瘀止血之品,使血止而不留瘀。 7.金锁固精丸

【功用】涩精补肾

【主治】肾虚不固之遗精。 8.缩泉丸

【组成】乌药 益智仁 山药 【功用】温肾祛寒,缩尿止遗 【主治】膀胱虚寒证。 9.固经丸 【组成】秦白少妇归村(黄芩 黄柏 白芍 香附 龟板 椿树根皮)

【功用】滋阴清热,固经止血 【主治】阴虚血热之崩漏

十二、理气剂

1.半夏厚朴汤

【组成】梅核气生下后舒服(生姜 半夏 厚朴 苏叶 茯苓)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呕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 本方是治疗梅核气的代表方剂 2.瓜蒌薤白白酒汤

【组成】瓜蒌实 薤白 白酒 【功用】通阳散结,行气祛痰

【主治】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轻证。 3.枳实薤白桂枝汤

【组成】枳实 厚朴 薤白 桂枝 瓜蒌 【功用】通阳散结,祛痰下气

【主治】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气从胁下冲逆,上攻心胸。

枳实下气破结,消痞除满。厚朴燥湿化痰,下气除满。桂枝通阳散寒,降逆平冲。 4.天台乌药散 【组成】天台乌药 木香 小茴香 高良姜 槟榔 川楝子 巴豆 青皮

【功用】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主治】肝经寒凝气滞证。寒疝小腹坠痛。 本方为治寒滞肝脉所致疝痛之常用方 5.暖肝煎 【组成】小狗无肉,铃铛响(小茴香 枸杞 乌药 肉桂 茯苓 当归 沉香)生姜 【功用】温补肝肾,行气止痛 【主治】肝肾不足,寒滞肝脉证。

本方温补肝肾治本,行气逐寒治标,标本同治;为治疗肝肾不足,寒凝气滞之睾丸、疝气或少腹疼痛的常用方。 6.枳实消痞丸 【组成】干姜 炙甘草 麦芽曲 白茯苓 白术 半夏曲 人参 厚朴 枳实 黄连 【功用】消痞除满,健脾和胃 【主治】脾虚气滞,寒热互结证。

全方用药有补有消,有寒有热,体现了消补兼施,辛开苦降的配伍特点。 7.苏子降气汤

【组成】苏大官盛夏前后归(国)。(苏子,苏叶,大枣,肉桂,生姜,半夏,前胡,厚朴,当归,甘草)

【功用】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主治】上实下虚喘咳证。胸膈满闷,痰多稀白

肉桂温补下元,纳气平喘,以治下虚;既咳逆上气,又养血补肝润燥,同肉桂以增温补下虚之效。 8.定喘汤

【组成】夏天的杏仁黄又黄,冬天的草苏白又白。(夏天:半夏;杏仁;黄又黄:麻黄,黄芩;冬天:款冬花;草苏:甘草,紫苏子;

白又白:白果,桑白皮)

【功用】宣降肺气,清热化痰

【主治】风寒束表,痰热内蕴证。外寒内有痰热,哮喘咳嗽,痰多色黄,微恶风寒。 方中麻黄宣肺散邪以平喘,白果敛肺定喘而祛痰,共为君药,一散一收,即可加强平喘之功,又可防麻黄耗散肺气。 9.旋覆代赭汤 【组成】戴花老人下大江(代赭石,旋覆花,甘草,人参,半夏,大枣,生姜) 【功用】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主治】胃虚痰阻气逆证。心下痞硬,嗳气频作或呕吐,呃逆,脉缓或滑。 用量旋覆花:代赭石=3:1;

本方生姜用量独重,寓意有三:一是为和胃降逆以增止呕之效,二为宣散水气以助祛痰之功,三可制约代赭石的寒凉之性,使其镇降气逆而不伐胃。 10.橘皮竹茹汤

【功用】降逆止呕,益气清热 【主治】胃虚有热之呃逆。 11.越鞠丸

【组成】越鞠神父治凶猪(神曲 香附 栀子 川芎 苍术)

【功用】行气解郁

【主治】六郁证。胸膈满闷,脘腹胀痛,饮食不消。

治疗气血痰火湿食“六郁”的代表方。 香附治气郁;川芎治血郁,又助香附行气解郁;栀子治火郁;苍术治湿郁;神曲治食郁;痰郁乃气滞湿聚而成,气行湿化则痰郁随之而解,故本方不专列治痰之品。 12.金铃子散

【功用】疏肝泄热,活血止痛 【主治】肝郁化火证。胸腹胁肋诸痛,口苦,脉弦数。

13.厚朴温中汤 【组成】厚朴 陈皮 炙甘草 茯苓 草豆蔻仁 木香 干姜 生姜

【功用】行气除满,温中燥湿

【主治】脾胃寒湿气滞证。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四肢倦怠,脉沉弦。

本方干姜,生姜同用,以温脾暖胃,助草豆蔻散寒止痛。 14橘核丸

【功用】行气止痛,软坚散结

【主治】寒湿疝气。睾丸肿胀偏坠。

十三、理血剂

1.桃核承气汤

【组成】大桃贵滞销。(大黄,桃仁,桂枝,炙甘草,芒硝) 【功用】逐瘀泻热

【主治】下焦蓄血证。少腹急结,脉沉实或涩为辩证要点。

本方配伍桂枝通行血脉,服后有“微利”的特点。

2.血府逐瘀汤

【组成】川牛耕地,当家烧柴,只炒红桃。(川芎,牛膝,桔梗,生地,当归,赤芍,柴胡,枳壳,甘草,红花,桃仁) 【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刺痛痛有定处,脉涩或弦紧为辩证要点。

本方为桃红四物汤加四逆散加桔梗、牛膝变化而来。 3.复原活血汤

【组成】柴胡 瓜蒌根 当归 红花 甘草 穿山甲 酒大黄 桃仁

【功用】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主治】跌打损伤,淤血阻滞证。胁肋瘀肿痛不可忍

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是升降同施,以调畅气血;二是活中寓养,则活血破瘀而不耗伤阴血。

柴胡在本方中疏肝行气,并可引药入肝经。瓜蒌根既能入血分助诸药而消瘀散结,又可清热润燥。 4.温经汤

【组成】熊皮贵,无人要,冬将 夏,草当浇。(川芎 牡丹皮 桂枝 吴茱萸 人参 芍药 麦冬 生姜 半夏 甘草 当归 阿胶) 【功用】温经散寒,祛瘀养血 【主治】冲任虚寒,淤血阻滞证。

方中吴茱萸散寒止痛,桂枝温通经脉;当归川芎养血调经,丹皮既能助诸药活血散瘀,又能清血分虚热。麦冬养阴清热,阿胶养血止血,滋阴润燥。生姜又温胃气助生化,

且助吴茱萸、桂枝以温经散寒。

5.生化汤

【组成】穷鬼炒桃酱(川芎 全当归 炙甘草 桃仁 炮干姜 )黄酒 童便各半 【功用】化瘀生新,温经止痛

【主治】血虚寒凝,瘀血阻滞证。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本方用全当归为君意在补血活血,化瘀生新,行滞止痛;另用童便同煎者,乃取其益阴化瘀,引败血下行之意;炮姜入血散寒,温经止痛;黄酒温通血脉以助药力。 6.补阳还五汤

【组成】当地穷人持红旗(当归尾 地龙 川芎 桃仁 赤芍 红花 生黄芪) 【功用】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之气虚血瘀证。

方中重用生黄芪四两,补益元气,意在气旺则血行,瘀去络通,为君;本方重用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使标本兼顾,且补气而不壅滞,活血又不伤正。 7.小蓟饮子

【组成】小弟拾木竹杆当黄山藕。(小蓟,生地黄,滑石,木通,竹叶,炙甘草,当归,蒲黄,山栀子,藕节)

【功用】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主治】热结下焦之血淋、尿血。 8.槐花散

【组成】百岁之槐(槐花 柏叶 荆芥穗 枳壳)

【功用】清肠止血,疏风行气 【主治】风热湿毒,壅遏肠道,损伤血络证。肠风,脏毒下血。

本方配伍荆芥穗辛散疏风,微温不燥,炒用入血分而止血;枳壳行气宽肠。 9.咳血方 【组成】只喝青海蜜瓜浆。(山栀子 诃子 青黛 海粉 蜂蜜 瓜蒌仁 姜汁) 【功用】清肝宁肺,凉血止血 【主治】肝火犯肺之咳血证。

火热灼津成痰,痰不清则咳不止,咳不止则血难宁。 10.黄土汤 【组成】夫子在黄土地浇(肥)勤锄草。(附子,灶心黄土,地黄,阿胶,黄芩,白术,甘草)

【功用】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主治】脾阳不足,脾不统血证。咳痰带血,胸胁作痛,脉弦数。

本方诸药合用,共呈寒热并用,标本兼治,刚柔并济的配伍特点。吴瑭称本方为“甘苦合用,刚柔并济法”的代表方之一。 11.七厘散

【组成】七厘血竭麝冰花,乳没朱砂加儿茶 【功用】活血散瘀,止痛止血

【主治】跌打损伤,筋断骨折之瘀血肿痛,或刀伤出血。并治一切无名肿毒,烧伤烫伤等。

12.失笑散

【组成】五灵脂 蒲黄

【功用】活血祛瘀,散结止痛

【主治】瘀血停滞证。心腹刺痛,或富人月经不调,少腹急痛等为辩证要点。 13.桂枝茯苓丸 【组成】药贵服仁丹。(芍药 桂枝 茯苓 丹皮 桃仁)

【功用】活血化瘀,缓消癥块。

【主治】瘀阻胞宫证。少腹有癥块,妊娠漏下不止;胎动不安,血色紫黑晦暗,腹痛拒按。

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为寒温并用,则无伤血之弊。二为漏下之证,采用行血之法,为通因通用,使癥块得消,血行常道,则出血得止。

14. 活络效灵丹

【组成】当归 丹参 乳香 没药 【功用】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主治】气血瘀滞。 15.大黄蛰虫丸

【组成】大黄 黄芩 甘草 桃仁 杏仁 芍药 干地黄 干漆 虻虫 水蛭 蛴螬 蛰虫 白蜜 【功用】祛瘀生新 【主治】五劳虚极

本方为“缓中补虚”之方 16.十灰散

【组成】大鸡蛋黄和小鸡毛,总值

(一)百钱(大蓟 牡丹皮 大黄 荷叶 小蓟 茅根 棕榈皮 山栀 侧柏叶 茜根) 【功用】凉血止血

【主治】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 17.胶艾汤

【组成】四物汤加阿胶,艾草,甘草 【功用】补血止血,调经安胎 【主治】妇人冲任虚损。

十四、治风剂

1.大秦艽汤 【组成】四物汤(当归 生地黄 川芎 白芍) 熟地黄 秦艽 甘草 细辛 羌活 独活 防风 黄芩 石膏 白芷 白术 白茯苓 【功用】疏风清热,养血活血 【主治】风邪初中经络。口眼舌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运动,脉浮数或细弦

方中含有四物汤,生熟二地;清热凉血的组合是石膏、生地、黄芩。 2.川芎茶调饮

【组成】生景穷,草房纸墙薄。(细辛,荆芥,川芎,甘草,防风,白芷,羌活,薄荷) 【功用】疏风止痛

【主治】外感风邪头痛。偏正头痛或巅顶作痛,目眩鼻塞,或恶风发热,脉浮。

方中川芎为治诸经头痛之要药,善于祛风活血而止头痛,长于治疗少阳,厥阴头痛;羌活善治太阳头痛,白芷长于治阳明经头痛,细辛善于治疗少阴经头痛。

服用时用茶清调下,即可清利头目,又能制诸风药之过于温燥与升散,使升中有降, 3.羚角钩藤汤

【组成】主妇少背菊,领狗上草地。(淡竹茹,茯神木,生白芍,川贝母,滁菊花,羚角片,钩藤,霜桑叶,甘草,鲜生地) 【功用】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主治】热盛动风证。高热烦躁,手足抽搐,脉弦数。

方中茯神木平肝宁心安神,为“清金平木”的体现。

本方为凉肝熄风法的代表方。 4.镇肝熄风汤 【组成】练牛者因要东元,干母卖古龟。(川楝子,怀牛膝,生赭石,茵陈,生杭芍,天冬,玄参,甘草,生牡蛎,生麦芽,生龙骨,生龟板)

【功用】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主治】类中风。头晕目眩,脑部热痛,面色如醉,脉弦长有力。

方中重用怀牛膝引血下行,补益肝肾;以茵陈,川楝子,麦芽清泄肝热,疏肝理气。 5.大定风珠

【组成】五嫂卖母鸡,吵架骂干弟阿龟(五味子 生白芍 麦冬 生牡蛎 鸡子黄 炙甘草 鳖甲 麻仁 干地黄 阿胶 生龟板) 【功用】滋阴熄风

【主治】阴虚风动证。神倦瘈疭,脉虚弱

本方由加减复脉汤(炙甘草 干地黄 生白芍 阿胶 麦冬 麻仁)加味变化而成。 6.消风散

【组成】谨防馋牛通仓库,十亩 草地归胡妈。(荆芥、防风、蝉蜕、牛蒡子、木通、苍术、苦参、石膏、知母、甘草、生地、当归、胡麻)

【功用】疏风除湿,清热养血 【主治】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疹出色红,脉浮或遍身云片斑点,抓破渗津水。 7.牵正散 【组成】残就复全(白僵蚕 热酒 白附子 全蝎)

【功用】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主治】风中头面经络。口眼或面肌抽动。

8.小活络丹

【组成】乳没龙星川草乌(乳香 没药 地龙 天南星 川乌 草乌)

【功用】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 【主治】风寒湿痹。肢体筋脉挛痛,关节屈伸不利。

方中川乌,草乌同用,大辛大热,长于祛风除湿,温通经络,并有止痛作用。 9.天麻钩藤饮

【组成】天麻 钩藤 生决明 山栀 黄芩 川牛膝 杜仲 益母草 桑寄生 夜交藤 朱茯神 【功用】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头痛,眩晕,失眠,脉弦。 10.阿胶鸡子黄汤

【组成】阿胶 生白芍 石决明 钩藤 生地 炙甘草 生牡蛎 络石藤 茯神木 鸡子黄 【功用】滋阴养血,柔肝熄风

【主治】邪热久羁,灼烁阴血。

十五、治燥剂

1.杏苏散 【组成】苏杏姐将找“二陈”支钱(苏叶 杏仁桔梗 生姜 大枣 枳壳 前胡 二陈汤:半夏 橘皮、茯苓 甘草)

【功用】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主治】外感凉燥证。恶寒无汗,咳嗽痰稀,咽干,脉弦。

本方是清宣凉燥的代表方。 2.清肺救燥汤 【组成】爸妈叫人炒桑杏卖石膏。(枇杷叶,胡麻仁,阿胶,人参,甘草,桑叶,杏仁,麦冬,石膏)

【功用】清燥润肺,养阴益气

【主治】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证。身热,干咳无汗,气逆而喘,脉虚大而数。

本方宣,清,润,降,四法并用,气阴双补,且宣散不耗气,清热不伤中,滋润不腻膈。

3.养阴清肺汤

【组成】生地 麦冬 生甘草 玄参 贝母 丹皮 薄荷 白芍

【功用】养阴清肺,解毒利咽 【主治】白喉之阴虚燥热证。

本方是治疗阴虚燥热证之白喉的主方;少佐薄荷意在辛凉散邪,清热利咽。 4.麦门冬汤 【组成】干净人卖夏枣(甘草 粳米 人生 麦门冬 半夏 大枣)

【功用】清养肺胃,降逆下气

【主治】○

1虚热肺痿○2胃阴不足证 方中麦冬:半夏=7:1,少用半夏意在降逆下气,化痰涎;半夏得大剂麦冬则燥性减而降逆之用存,且能开胃行津以润肺,又能制约麦冬滋腻之性。

本方体现“培土生金”法。 5.百合固金汤

【组成】熟地 生地 归身 白芍 甘草 桔梗 玄参 贝母 麦冬 百合

【功用】滋养肺肾,止咳化痰 【主治】肺肾阴亏,虚火上炎

本方生熟二地齐用,滋阴壮水,其中生地兼能凉血止血。百合,生地,熟地三药为金水并补的常用组合。 6.桑杏汤

【组成】傻贝母只吃桑杏梨皮(沙参 贝母 栀皮 香豉 桑叶 杏仁 梨皮) 【功用】清宣温燥,润肺止咳

【主治】外感温燥证。身热不甚,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右脉数大。

桑杏汤是治疗外感温燥的主方。 7.增液汤

【组成】玄参 麦冬 细生地 【功用】增液润燥

【主治】阳明温病,津亏便秘证。

本方是治疗多种内伤阴虚液亏病证的基础方。 8.玉液汤

【组成】葛天花岂知山鸡味(葛根 天花粉 生黄芪 知母 生山药 生鸡内金 五味子) 【功用】益气生津,润燥止渴 【主治】消渴病。 9.琼玉膏

【组成】人参 生地黄 白茯苓 白蜜 【功用】滋阴润肺,益气补脾。

【主治】肺阴亏损。虚劳干咳,气短乏力

十六、祛湿剂

1.平胃散

【组成】苍术 厚朴 陈皮 炙甘草 【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湿滞脾胃。 2.藿香正气散

【组成】江苏夏茯甘桔皮,只找厚猪皮箱。(生姜,紫苏,半夏曲,茯苓,甘草,桔梗,陈皮,白芷,大枣,厚朴,白术,大腹皮,藿香)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 3.三仁汤

【组成】三人扑通滑竹下(三仁:杏仁 白蔻仁 生薏苡仁 厚朴 白通草 飞滑石 竹叶 半夏)

【功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头疼恶寒,身重疼痛,午后身热。

本方中杏仁宣利上焦肺气,白蔻仁行气宽中,畅中焦之脾气,薏苡仁渗湿利水健脾,使湿热从下焦而去。

全方体现了宣上,畅中,渗下,三焦分消的配伍特点,三焦通畅,诸症自除。 4.茵陈蒿汤

【组成】茵陈 栀子 大黄 【功用】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脉沉数或滑数有力。

本方重用茵陈为君,苦泻下降,善能清热利湿,为治疗黄疸之要药;臣以栀子清热降火,通利三焦,助茵陈引湿热从小便而去;佐以大黄邪热逐瘀,通利大便,导郁热从大便而下。 5.连朴饮

【组成】廉颇下山斗芦昌(川连姜 厚朴 制半夏 焦山栀 香豉 芦根 石菖蒲) 【功用】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湿热霍乱 6.八正散

【组成】石老通宿等车去黄山。(滑石,甘草,木通,萹蓄,灯心草,车前子,瞿麦,大黄,山栀子仁)

【功用】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主治】湿热淋证。尿频尿急,溺时涩痛 7.五苓散

【组成】猪苓 泽泻 白术 茯苓 桂枝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

本方中泽泻为君药,利水渗湿;猪苓,茯苓增强利水渗湿之功效为臣;佐以白术,和茯苓健脾以运化水湿;佐以桂枝温阳化气以助利水,解表散寒以驱表邪。服后当饮暖水,以助发汗,使表邪从汗出而解。 8.猪苓汤

【组成】猪苓腹泻滑一跤(猪苓 茯苓 泽泻 滑石 阿胶)

【功用】利水,养阴,清热

【主治】水热互结。小便不利,口渴身热 9.防己黄芪汤

【组成】防己 黄芪 甘草 白术 【功用】益气祛风,健脾利水

【主治】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 本方中黄芪益气固表,兼可利水。白术补气健脾祛湿。 10.真武汤

【组成】珠江少妇灵(白术 生姜 芍药 附子 茯苓)

【功用】温阳利水 【主治】阳虚水泛证。畏寒肢厥,小便不利,肢体沉重或浮肿,脉沉。

方中白芍为佐药,其义有四:一者利小便以行水;二者柔肝缓急以止腹痛;三者敛阴舒筋以解筋肉眶动,;四可防止附子燥热伤阴,以利久服缓治。 11.苓桂术甘汤

【组成】茯苓 桂枝 白术 甘草 【功用】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

方中用桂枝温阳化气,平冲降逆。 12.实脾散 【组成】令父煮老姜干姜,瓜果扑鼻香。(茯苓,附子,白术,甘草,生姜,干姜,木瓜,草果,厚朴,大腹皮,木香) 【功用】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之阴水。

方中配伍木瓜除湿醒脾和中 13.甘露消毒丹

【组成】秦香莲飞石射陈,石菖

蒲搏斗被捅。(淡黄芩 藿香 连翘 飞滑石射干 绵茵陈 石菖蒲 薄荷 白豆蔻 川贝母 木通)

【功用】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主治】湿温时疫,邪在气分,湿热并重证。 14.五皮散

【组成】(五批)扶桑奖陈郎。(五种皮:茯苓皮 桑白皮 生姜皮 陈橘皮 大腹皮) 【功用】利水消肿,理气健脾

【主治】脾虚湿盛,气滞水泛之皮水证。 15.萆解分清饮

【组成】川萆解 益智 石菖蒲 乌药 【功用】温肾利湿,分清化浊 【主治】下焦虚寒之膏淋,白浊。

方中石菖蒲辛香苦温,化湿浊以助萆薢之力,兼可以祛膀胱虚热。 16.羌活胜湿汤

【功用】祛风,胜湿,止痛 【主治】风湿在表之痹证。 17.独活寄生汤

【组成】秦人地穷要牛耕,种灵芝草,当心防毒寄生。(秦艽 人参 干地黄 川芎 芍药 牛膝 杜仲 茯苓 肉桂心 当归 细辛 防风 独活 桑寄生)

【功用】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

十七、祛痰剂

1.二陈汤 【组成】二陈夏令干红生妹。(半夏,茯苓,甘草,橘红,生姜,乌梅)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证。

本方煎加生姜,既能制半夏之毒,又能协助半夏化痰降逆,和胃止呕;复用少量乌梅,收敛肺气,与半夏,橘红相伍,散中兼收,防其燥散伤正。 2.温胆汤

【组成】二陈汤去乌梅加大枣 竹茹 枳实 【功用】理气化痰,和胃利胆 【主治】胆郁痰扰证。心烦不寐,眩悸呕恶,脉弦滑。

3.贝母瓜蒂散

【组成】红花楼桔梗被俘(橘红 花粉 瓜蒌 桔梗 贝母 茯苓)

【功用】润肺清热,理气化痰 【主治】燥痰咳嗽。

本方配伍天花粉能清降肺热,生津润燥。 4.清气化痰丸

【组成】陈皮杏仁伴黄瓜实难服(陈皮 杏仁 半夏 酒黄苓 瓜蒌仁 枳实 胆南星 茯苓)

【功用】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主治】痰热咳嗽。咯痰黄稠,胸膈痞闷,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5.小陷胸汤

【组成】拌黄瓜(半夏 黄连 瓜蒌实) 【功用】清热化痰,宽胸散结

【主治】痰热互结之结胸证。胸脘痞闷,按之则痛,脉滑数。

本方黄连半夏配伍体现“辛开苦降”之法;全瓜蒌用时应先煮。 6.半夏白术天麻汤

【组成】白天大早二陈来。(白术,天麻,大枣 加二陈汤去乌梅)

【功用】化痰熄风,健脾祛湿 【主治】风痰上扰证。

本方为治疗“风痰眩晕”之代表方。 7.止嗽散

【组成】桔梗 荆芥 紫菀 百部 白前 甘草陈皮

【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主治】风邪犯肺证。 8.三子养亲汤

【组成】紫苏子 白芥子 莱菔子 【功用】温肺化痰,降气消食 【主治】痰壅气逆食滞证。

方中白芥子长于豁痰,苏子长于降气,莱菔子长于消食。

十八、消食剂

1.保和丸

【组成】神父下山敲陈锣(神曲 茯苓 半夏 山楂 连翘 陈皮 莱菔子) 【功用】消食和胃 【主治】食滞胃脘证。脘腹胀满,嗳腐厌食,苔厚腻,脉滑。

本方中连翘既能散结以助消化,又可清解食积所生之热。 2.枳术丸

【组成】枳实 白术

【用法】同为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用白汤下。

【功用】健脾消痰

【主治】脾虚气滞,饮食停聚。

枳术丸中白术用量重于枳实一倍,枳术汤中枳实的用量倍于白术,且用汤剂。 3.健脾丸

【组成】四君三仙要陈香莲杀寇。(四君:“人参 白茯苓 白术 甘草” 三仙:“山楂 神曲 麦芽” 山药 陈皮 木香 黄连 砂仁 肉豆蔻)

【功用】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主治】脾虚食积证。脘腹痞闷,食少难消,大便溏薄,脉虚弱。

本方补气健脾药与消食行气药同用,为消补兼施之剂,补而不滞,消不伤正。 4.木香槟榔丸

【组成】木香 槟榔 青皮 陈皮 莪术 枳壳 黄连 黄柏 大黄 香附子 牵牛 【功用】行气导滞,攻积泄热。 【主治】积滞内停,湿润生热。

《医方集解》所载之木香槟榔丸更加三棱,并以芒硝水为丸,攻积导滞之力更强。 5.枳实导滞丸

【组成】二神灵只宰黄猪(黄芩,黄连 神曲 茯苓 枳实 泽泻 大黄 白术) 【功用】消导化积,清热利湿 【主治】湿热食积证。

本方用于湿热食滞之泄泻,下痢,亦属于“通因通用”之法。 6.葛花解酲汤 【组成】葛花解酲泽二苓,砂寇青陈木香并,姜曲参术温健脾,分消寒化酒湿灵。 【功用】分消酒湿,理气健脾 【主治】酒积伤脾证。眩晕呕吐,胸膈痞闷,小便不利,大便泄泻,脉滑。

本方发汗和利水并行,以分消酒湿;二是消食理气和补气健脾同用,以邪正兼顾。

十九、驱虫剂

1.乌梅丸

【组成】富贵西疆人属之白脸美(附子 当归 细辛 干姜 人参 蜀椒 桂枝 黄柏 黄连 乌梅)

【功用】温脏安蛔 【主治】脏寒蛔厥证。

本方配伍特点,一是酸苦辛并进,使“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二是寒热并用,邪正兼顾。 2.肥儿丸

【组成】神曲 黄连 肉豆蔻 使君子 麦芽 槟榔 木香

【功用】杀虫消积,健脾清热 【主治】虫积腹痛,消化不良。

十、痈疡剂

1.犀黄丸

【组成】犀黄 麝香 乳香 没药 黄米饭 【功用】解毒消痈,化痰散结 活血祛瘀 【主治】乳癌,横痃,瘰疬,痰核,流注,肺痈,小肠痈等证。 2.透脓散 【组成】生黄芪 当归 穿山甲 皂角刺 川芎 【功用】托毒溃脓

【主治】痈疡肿痛,正虚不能托毒。 3.小金丹 【组成】小金丹用麝草乌,灵脂胶香与乳没,木鳖地龙归黑炭,诸疮肿痛最宜服。 【功用】化痰祛湿,祛瘀通络

【主治】寒湿痰瘀,阻滞凝结之阴证,阴疽等。

中药方剂范文第2篇

一、解表剂

1、辛温解表

麻黄汤★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桂枝汤★

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

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

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香苏散▲

香苏散内草陈皮,疏散风寒又理气。

外感风寒兼气滞,寒热无汗胸脘痞。

小青龙汤★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

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襄,

伤寒无汗兼烦躁,发汗清热此方良。

止嗽散▲

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

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

正柴胡饮

正柴胡饮平散方,芍药防风陈草姜,

轻疏风邪解热痛,表寒轻证服之康。

2、辛凉解表

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

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

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麻杏石甘汤▲

仲景麻杏石甘汤,辛凉宣肺清热良。

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柴葛解肌汤◆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

芩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升麻葛根汤◆

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3、扶正解表

败毒散▲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共,

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参苏饮▲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

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再造散

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

细辛加枣煨姜煎,阳虚无汗法当谙。

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助阳解表代表方,

阳虚外感风寒证,寒重热轻脉沉良。

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葱白桔梗随,

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功可慰。

二、泻下剂

1、寒下

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

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证疗。

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

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

大黄牡丹汤★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芒硝瓜子襄,

泻热破淤散结肿,肠痈初起腹痛康,

肠痈初起腹按痛,尚未成脓服之消。

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为未共成方,

专治水热结胸证,泻热逐水效非常。

2、温下

大黄附子汤●

金匮大黄附子汤,细辛散寒止痛良,

温下治法代表方,寒积里实服之康。

温脾汤▲

温脾附子大黄硝,当归干姜人参草,

攻下寒积温脾阳,阳虚寒积腹痛疗。

3、润下

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脾约治,杏芍大黄枳朴蜜,

润肠泻热又行气,胃热肠燥便秘施。

济川煎◆

济川苁蓉归牛膝,枳壳升麻泽泻使,

温肾益精润通便,肾虚精亏便秘宜。

4、逐水

十枣汤◆

十枣非君非汤剂,芫花甘遂合大戟,

功逐水饮力峻猛,悬饮水肿实证宜。

5、攻补兼施

黄龙汤▲

黄龙汤中枳朴黄,参归甘桔枣硝姜,

攻下热结养气血,阳明腑实气血伤。

三、和解剂

1、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用大黄,枳芩夏芍枣生姜,

少阳阳明同合病,和解功里效无双。

蒿芩清胆汤

蒿芩清胆夏竹茹,碧玉赤苓枳陈辅,

清胆利湿又和胃,少阳湿热痰浊阻。

达原饮

达原草果槟厚朴,知母黄芩芍甘佐,

辟秽化浊达膜原,邪伏膜原寒热作。

2、调和肝脾

四逆散★

阳郁厥逆四逆散,等分柴芍枳实甘,

透邪解郁理肝脾,肝郁脾滞力能堪。

逍遥散★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

肝郁血虚脾气弱,调和肝脾功效卓。

痛泻要方▲

痛泻药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

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与实脾。

3、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配芩连,干姜人参草枣全,

辛开苦降除痞满,寒热错杂痞证蠲。

四、清热剂

1、清气分热

白虎汤★

白虎膏知粳米甘,清热生津止渴烦,

气分热盛四大证,益气生津人参添。

竹叶石膏汤▲

竹叶石膏参麦冬,半夏粳米甘草从,

清补气津又和胃,余热耗伤气津用。

2、清营凉血

清营汤★

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燥渴眠不宁,

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

犀角地黄汤★

犀角地黄芍药丹,清热凉血散瘀专,

热入血分服之安,蓄血伤络吐衄斑。

3、清热解毒

黄连解毒汤

黄连解毒柏栀芩,三焦火盛是主因,

烦狂火热兼谵妄,吐衄发斑皆可平。

清瘟败毒饮

清瘟败毒地连芩,丹膏栀草竹叶寻,

犀角玄翘知芍梗,凉血泻火气血清。

凉膈散▲

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

再加竹叶调蜂蜜,上中郁热服之消。

普济消毒饮▲

普济消毒蒡芩连,甘桔蓝根勃翘玄,

升柴陈薄僵蚕入,大头瘟毒服之痊。

防风通圣散▲

防风通圣硝黄草,荆麻薄荷膏芩翘,

朮桔栀滑归芎芍,疏风泻热通便好。

仙方活命饮▲

仙方活命君银花,归芍乳没陈皂甲,

防芷贝粉甘酒煎,阳证痈疡内消法。

4、清脏腑热

导赤散

导赤木通生地黄,草梢煎加竹叶尝,

清心利水又养阴,心经火热移小肠。

龙胆泻肝汤▲

龙胆栀芩酒拌炒,木通泽泻车柴草,

当归生地益阴血,肝胆实火湿热消。

左金丸▲

左金连萸六比一,胁痛吞酸悉能医,

再加芍药名戊己,专治泄痢痛在脐。

苇茎汤

苇茎瓜瓣苡桃仁,清肺化痰逐瘀能,

热毒痰瘀致肺痈,脓成未成均胜任。

泻白散

泻白桑皮地骨皮,粳米甘草扶肺气,

清泻肺热平和剂,热伏肺中喘咳医。

清胃散▲

清胃散用当归连,生地牡丹升麻全,

或加石膏泻胃火,能消牙痛与牙宣。

玉女煎▲

玉女石膏熟地黄,知母麦冬牛膝襄,

肾虚胃火相为病,牙痛齿衄宜煎尝。

葛根芩连汤▲

葛根芩连甘草伍,用时先将葛根煮,

内清肠胃外解表,协热下利喘汗除。

芍药汤▲

芍药汤中用槟黄,芩连归桂草木香,

重在调气兼行血,里急便脓自然康。

白头翁汤▲

白头翁治热毒痢,黄连黄柏佐秦皮,

清热解毒并凉血,赤多白少脓血医。

5、清虚热

青蒿鳖甲汤

青蒿鳖甲知地丹,热自阴来仔细看,

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

清骨散

清骨散用银柴胡,胡连秦艽鳖甲辅,

地骨青蒿知母草,骨蒸劳热一并除。

当归六黄汤

火炎汗出六黄汤,归柏芩连二地黄,

倍用黄芪为固表,滋阴清热敛汗强。

五、祛暑剂

清络饮

清络祛暑六药鲜,银扁翠衣瓜络添,

佐以竹叶荷叶边,暑热伤肺轻证安。

香薷散

香薷散中扁豆朴,祛暑解表化湿阻,

易豆为花加银翘,新加香薷治阴暑。

新加香薷饮

新加香薷银花翘,扁豆鲜花厚朴标,

暑温口渴汗不出,清热化湿又透表。

六一散

滑石甘草六一散,清暑利湿功用专,

辰砂黛薄依次加,益元碧玉鸡苏裁。

桂苓甘露散

桂苓甘露滑石膏,寒水猪苓泽术草,

清暑化气利水湿,暑湿俱盛重证疗。

清暑益气汤

王氏清暑益气汤,暑热气津已两伤,

洋参麦斛粳米草,翠衣荷连知竹尝。

六、温里剂

1、温中祛寒

理中丸★

理中干姜参术甘,温中健脾治虚寒,

中阳不足痛呕利,丸汤两用腹中暖。

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君饴糖,方含桂枝加芍汤,

温中补虚和缓急,虚劳里急腹痛康。

大建中汤

大建中汤建中阳,蜀椒干姜参饴糖,

寒疝冲起有头足,降逆止痛用此方。

吴茱萸汤

吴茱萸汤重用姜,人参大枣共煎尝,

厥阴头痛胃寒呕,温中补虚降逆良。

2、回阳救逆

四逆汤★

四逆汤中附草姜,阳衰寒厥急煎尝,

腹痛吐泻脉沉细,急投此方可回阳。

回阳救急汤

回阳救急用六君,桂附干姜五味群,

加麝三厘或胆汁,三阴寒厥建奇勋。

3、温经散寒

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用桂芍,细辛通草甘大枣,

养血温经通脉剂,血虚寒厥服之效。

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芍药生姜大枣同,

益气和血又通痹,专治血痹肌肤麻。

阳和汤▲

阳和熟地鹿角胶,姜炭肉桂麻芥草,

温阳补血散寒滞,阳虚寒凝阴疽疗。

七、补益剂

1、补气

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中和义,人参苓术甘草比,

益气健脾基础剂,脾胃气虚治相宜。

六君子汤

六君子祛痰止呕,四君加陈皮半夏。

异功散

异功散行气和胃,四君子汤加陈皮。

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扁豆陈,莲草山药砂苡仁,

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芪参术,炙草升柴归陈助,

清阳下陷能升举,气虚发热甘温除。

玉屏风散▲

玉屏组合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形,

表虚汗多易感冒,固卫敛汗效特灵。

完带汤▲

完带汤中二术陈,人参甘草车前仁,

柴芍淮山黑芥穗,化湿止带此方神。

生脉散▲

生脉麦味与人参,保肺清心治暑淫,

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酌。

2、补血

四物汤★

四物熟地归芍芎,补血调血此方宗,

营血虚滞诸多证,加减运用贵变通。

当归补血汤▲

当归补血君黄芪,芪归用量五比一,

补气生血代表剂,血虚发热此方宜。

归脾汤▲

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齐,

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3、气血双补

炙甘草汤▲

炙甘草参枣地胶,麻仁麦桂姜酒熬,

益气养血温通脉,结代心悸肺痿疗。

加芍去参枣桂姜,加减复脉滋阴饶。

八珍汤

四君四物加枣姜,八珍双补气血方,

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效增强,

更加橘味志去芎,养荣补心安神良。

泰山磐石散

泰山磐石八珍全,去苓加芪芩断联,

再益砂仁及糯米,妇人胎动可安全。

4、补阴

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山药萸,泽泻苓丹三泻侣,

三阴并补重滋肾,肾阴不足消可居。

滋阴降火知柏需,养肝明目加杞菊。

都气五味纳肾气,滋补肺肾麦味续。

大补阴丸▲

大补阴丸知柏黄,龟板脊髓蜜丸方,

咳嗽咯血骨蒸热,阴虚火旺制亢阳。

左归丸

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

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

一贯煎▲

一贯煎中生地黄,沙参归杞麦冬藏,

少佐川楝泻肝气,阴虚胁痛此方良。

5、补阳

肾气丸★

肾气丸主肾阳虚,干地山药及山萸,

少量桂附泽苓丹,水中生火在温煦。

济生加入车牛膝,温肾利水消肿需,

十补丸有鹿茸味,主治肾阳精血虚。

右归丸

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

杜仲鹿角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6、阴阳双补

地黄饮子▲

地黄饮萸麦味斛,苁戟附桂阴阳补,

化痰开窍菖远茯,加薄姜枣喑痱服。

龟鹿二仙胶▲

医便龟鹿二仙胶,人参枸杞熬成膏,

滋阴益肾填精髓,精极用此疗效高。

七宝美髯丹

七宝美髯何首乌,菟丝牛膝茯苓俱,

骨脂枸杞当归合,专益肝肾精气虚。

八、固涩剂

1、固表止汗

牡蛎散▲

牡蛎散内用黄芪,麻黄根与小麦齐,

益气固表又敛阴,体虚自汗盗汗宜。

2、敛肺止咳

九仙散

九仙罂粟乌梅味,参胶桑皮款桔贝,

敛肺止咳益气阴,久咳肺虚效堪谓。

3、涩肠固脱

真人养脏汤▲

真人养脏木香诃,当归肉蔻与粟壳,

术芍参桂甘草共,脱肛久痢服之瘥。

四神丸▲

四神骨脂与吴萸,肉蔻五味四般齐,

大枣生姜共煎合,五更肾泻最相宜。

4、涩精止遗

桑螵蛸散▲

桑螵蛸散龙龟甲,参归茯神菖远加,

调补心肾又涩精,心身两虚尿频佳。

金锁固精丸

金锁固精芡莲须,龙骨牡蛎与蒺藜,

莲粉糊丸盐汤下,补肾涩精止滑遗。

5、固崩止带

固冲汤

固冲芪术山萸芍,龙牡倍榈茜海蛸,

益气健脾固摄剂,脾虚冲脉不固疗。

固经丸

固经龟板芍药芩,黄柏椿根香附应,

阴虚血热经量多,滋阴清热能固经。

易黄汤

易黄山药与芡实,白果黄柏车前子,

固肾清热又祛湿,肾虚湿热带下医。

九、安神剂

1、重镇安神

朱砂安神丸▲

朱砂安神东垣方,归连甘草合地黄,

怔忡不寐心烦乱,养阴清热可复康。

磁朱丸

磁朱丸中有神曲,安神潜阳治目疾,

心悸失眠皆可用,癫狂痫证服之宜。

2、滋养安神

酸枣仁汤▲

酸枣仁汤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

养血除烦清虚热,安然入睡梦乡甜。

天王补心丹▲

补心地归二冬仁,远茯味砂桔三参,

阴亏血少生内热,滋阴养血安心神。

甘麦大枣汤

金匮甘麦大枣汤,妇人脏躁喜悲伤,

精神恍惚常欲哭,养心安神效力彰。

十、开窍剂

1、凉开

安宫牛黄丸

安宫牛黄开窍方,芩连栀郁朱雄黄,

犀角真珠冰麝箔,热闭心包功用良。

紫雪丹

紫雪犀羚朱朴硝,硝石金寒滑磁膏,

丁沉木麝升玄草,热陷痉厥服之消。

至宝丹

至宝朱珀麝息香,雄玳犀角与牛黄,

金银两箔兼龙脑,开窍清热解毒良。

行军散

行军散内冰麝香,珍珠硼砂共牛黄,

雄黄火硝金箔配,暑月痧气吐泻方。

2、温中

苏合香丸▲

苏合香丸麝息香,木丁熏鹿荜檀襄,

犀冰术沉诃香附,再加龙脑温开方。

十一、理气剂

1、行气

越鞠丸

行气解郁越鞠丸,香附芎苍栀曲研,

气血痰火湿食郁,随证易君并加减。

半夏厚朴汤

半夏厚朴与紫苏,茯苓生姜共煎服,

痰凝气聚成梅核,降逆开郁气自舒。

枳实薤白桂枝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厚蒌合治胸痹方,

胸阳不振痰气结,通阳散结下气强。

金铃子散

金铃延胡等分研,黄酒调服或水煎,

疏肝泄热行气血,肝郁化火诸痛蠲。

厚朴温中汤

厚朴温中苓陈草,干姜生姜一齐熬,

行气燥湿蔻木香,脘腹胀痛服之消。

天台乌药散

天台乌药木茴香,青姜巴豆制楝榔,

行气疏肝散寒痛,寒凝疝痛酒调尝。

暖肝煎

暖肝煎中桂茴香,归杞乌沉茯加姜,

温补肝肾散寒气,肝肾虚寒疝痛康。

2、降气

苏子降气汤

苏子降气祛痰方,夏朴前胡甘枣姜,

肉桂纳气归调血,上实下虚痰喘康。

定喘汤

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

苏子黄芩甘草杏,宣肺平喘效力彰。

旋覆代赭汤

旋覆代赭重用姜,半夏人参甘枣尝,

降逆化痰益胃气,胃虚痰阻痞嗳康。

小半夏汤

小半夏汤有生姜,化痰降逆基础方,

主治痰饮呕吐证,若加茯苓效力彰。

橘皮竹茹汤

橘皮竹茹重姜枣,参草益气共煎熬,

降逆止呃又清热,胃虚有热呃逆疗。

丁香柿蒂散

丁香柿蒂人参姜,虚寒呃逆中气伤,

温中益气能降逆,加减用药功用长。

十二、理血剂

1、活血化瘀

桃核承气汤

桃核承气硝黄草,少佐桂枝温通妙,

下焦蓄血小腹胀,泻热破瘀微利效。

血府逐瘀汤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枳壳草赤芍,

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通窍活血汤

通窍全凭好麝香,桃红大枣与葱姜,

归芎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

膈下逐瘀汤

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玄胡甘,

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

少腹逐瘀汤

少腹逐瘀小茴香,玄胡没药芎归姜,

官桂赤芍蒲黄脂,经暗腹痛快煎尝。

身痛逐瘀汤

身痛逐瘀桃归芎,脂艽附姜与地龙,

牛膝红花没药草,通络止痛力量雄。

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赤芍药,归尾川芎佐地龙,

四两黄芪为主药,血中瘀滞用桃红。

复元活血汤

复元活血酒军柴,桃红归甲蒌根甘,

祛瘀疏肝又通络,损伤瘀通加酒煎。

温经汤

温经汤中萸桂芎,归芍丹皮姜夏冬,

参草益脾胶养血,调经重在暖胞宫。

生化汤

生化汤是产后方,归芎桃草酒炮姜,

消瘀活血功偏擅,止痛温经效亦彰。

失笑散

失笑灵脂蒲黄同,等量为散酽醋冲,

瘀滞心腹时作痛,祛瘀止痛有奇功。

桂枝茯苓丸

金匮桂枝茯苓丸,桃仁芍药与牡丹,

等分为末蜜丸服,缓消癥块胎可安。

鳖甲煎丸

鳖甲煎丸疟母方,蛰虫鼠妇及蜣螂,

蜂巢石韦人参射,桂朴紫葳丹芍姜,

瞿麦柴芩胶半夏,桃仁葶苈和硝黄,

疟缠日久胁下硬,癥消积化保安康。

七厘散

七厘散是跌打方,血竭红花冰麝香,

乳没儿茶朱共末,活血止痛又止血。

2、止血

十灰散

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茅茜荷丹榈煨,

二蓟栀黄各炒黑,上部出血势能催。

咳血方

咳血方中诃子收,瓜蒌海粉山栀投,

青黛蜜丸口噙化,咳嗽痰血服之廖。

小蓟饮子

小蓟生地藕蒲黄,滑竹通栀归草襄,

凉血止血利通淋,下焦瘀热血淋康。

槐花散

槐花侧柏荆枳壳,等分为末米饮调,

清肠止血又疏风,血热肠风脏毒疗。

黄土汤

黄土汤中芩地黄,术附阿胶甘草尝,

温阳健脾能摄血,便血崩漏服之康。

十三、治风剂

1、疏散外风

川芎茶调散

川芎茶调有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

目昏鼻塞风攻上,偏正头痛悉能康。

大秦艽汤

大秦艽汤羌独防,辛芷芎芍二地当,

苓术石膏黄芩草,风邪初中经络康。

牵正散

牵正散治口眼斜,白附僵蚕合全蝎,

等分为末热酒下,祛风化痰痉能解。

玉真散

玉真散治破伤风,牙关紧闭体张弓,

南麻白附羌防芷,外敷内服一方通。

小活络丹

小活络祛风湿寒,化痰活血三者兼,

二乌南星乳没龙,寒湿痰瘀痹痛蠲。

消风散

消风散中有荆防,蝉蜕胡麻苦参苍,

知膏蒡通归地草,风疹湿疹服之康。

2、平熄内风

羚角钩藤汤

羚角钩藤菊花桑,地芍贝茹茯草襄,

凉肝熄风又养阴,肝热生风急煎尝。

镇肝熄风汤

镇肝熄风芍天冬,玄参龟板赭茵从,

龙牡麦芽膝草楝,肝阳上亢能奏功。

天麻钩藤汤

天麻钩藤石决明,栀杜寄生膝与芩,

夜藤茯神益母草,主治眩晕与耳鸣。

大定风珠

大定风珠鸡子黄,麦地胶芍草麻桑,

三甲并同五味子,滋阴熄风是妙方。

十四、治燥剂

1、轻宣润燥

杏苏散

杏苏散内夏陈前,枳桔苓草姜枣研,

轻宣温润治凉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清燥救肺汤

清燥救肺桑麦膏,参胶胡麻杏杷草,

清宣润肺养气阴,温燥伤肺气阴耗。

桑杏汤

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

干咳鼻涸又身热,清宣凉润温燥医。

2、滋阴润燥

百合固金汤

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贝母桔草藏,

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家伤。

麦门冬汤

麦门冬汤用人参,枣草粳米半夏存,

肺痿咳逆因虚火,清养肺胃此方珍。

养阴清肺汤

养阴清肺是妙方,玄参草芍冬地黄,

薄荷贝母丹皮入,时疫白喉急煎尝。

增液汤

增液玄参生地冬,热病津枯便不通,

补药之体作泻剂,若非重用不为功。

益胃汤

温病条辨益胃汤,沙参麦地合成方,

玉竹冰糖同煎服,温病须虑把津伤。

十五、祛湿剂

1、燥湿和胃

平胃散

平胃散内君苍术,厚朴陈草姜枣煮,

燥湿运脾又和胃,湿滞脾胃胀满除。

藿香正气散

藿香正气腹皮苏,甘桔陈苓朴白术,

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并能除。

2、清热祛湿

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大黄栀,瘀热阳黄此方施,

便难尿赤腹胀满,功在清热与利湿。

三仁汤

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通草滑竹存,

宣畅气机清湿热,湿重热轻在气分。

八正散

八正木通与车前,扁蓄大黄栀滑研,

草梢瞿麦灯芯草,湿热诸淋宜服煎。

甘露消毒丹

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

芩翘贝母射干薄,湿热时疫是主方。

连朴饮

连朴饮用香豆豉,菖蒲半夏焦山栀,

芦根厚朴黄连入,湿热霍乱此方施。

当归拈痛汤

当归拈痛猪苓泽,二术茵芩苦羌葛,

升麻防风知参草,湿重热轻兼风邪。

二妙散

二妙散中苍柏煎,若云三妙牛膝添,

四妙再加薏苡仁,湿热下注痿痹痊。

3、利水渗湿

五苓散

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术泽泻猪苓茯,

桂枝化气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饮逐。

猪苓汤

猪苓汤内有茯苓,泽泻阿胶滑石并,

小便不利兼烦渴,滋阴利水症自平。

防己黄芪汤

金匮防己黄芪汤,白术甘草加枣姜,

益气祛风行水良,表虚风水风湿康。

五皮散

五皮散用五种皮,苓腹陈姜桑白齐,

利湿消肿理健脾,脾虚湿滞皮水医。

4、温化寒湿

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仲景剂,温阳化饮又健脾,

中阳不足饮停胃,胸胁支满悸眩施。

真武汤

真武附苓术芍姜,温阳利水壮肾阳,

脾肾阳虚水气停,腹痛悸眩瞤惕恙。

实脾散

实脾温阳行利水,干姜附苓术草随,

木瓜香槟朴草果,阳虚水肿腹胀祟。

萆薢分清散

萆薢分清益智仁,菖蒲乌药盐煎成,

下焦虚寒得温利,分清化浊效如神。

5、祛风胜湿

羌活胜湿汤

羌活胜湿独防风,蔓荆藁本草川芎,

祛风胜湿止痛良,善治周身风湿痛。

独活寄生汤

独活寄生艽防辛,归芎地芍桂苓均,

杜仲牛膝人参草,顽痹风寒湿是因。

十六、祛痰剂

1、燥湿化痰

二陈汤★

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

理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导痰汤

导痰汤行气开郁,枳实南星加二陈。

涤痰汤

涤痰汤兼开窍,人参菖蒲加导痰。

温胆汤

温胆夏茹枳陈助,佐以茯草姜枣煮,

理气化痰利胆胃,胆郁痰扰诸症除。

茯苓丸

指迷茯苓君半夏,风硝枳壳姜汤下,

中脘伏痰臂酸痛,气行痰消痛自罢。

2、清热化痰

清气化痰丸

清气化痰胆星蒌,夏芩杏陈枳实投,

茯苓姜汁糊丸服,气顺火清痰热廖。

小陷胸汤

小陷胸汤连半蒌,宽胸开结涤痰优,

膈上热痰痞满痛,舌苔黄腻服之休。

滚痰丸

礞石硝煅滚痰丸,大黄黄芩沉香添,

泻火逐痰临睡服,实火顽痰怪证蠲。

3、润燥化痰

贝母瓜蒌散

贝母瓜蒌臣花粉,橘红茯苓加桔梗,

肺燥有痰难咳出,润肺化痰此方珍。

4、温化寒痰

苓甘五味姜辛汤

苓甘五味姜辛汤,温肺化饮常用方,

半夏杏仁均可加,寒痰水饮咳嗽康。

三子养亲汤

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

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5、化痰熄风

半夏白朮天麻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枣生姜,

眩晕头痛风痰盛,痰化风熄复正常。

定痫丸

定痫二茯贝天麻,丹麦陈远蒲姜夏,

胆星全蝎蚕琥珀,竹沥姜汁草朱砂。

十七、消食剂

1、消食化滞

保和丸

保和山楂莱菔曲,夏陈茯苓连翘取,

炊饼为丸白汤下,消食和胃食积去。

枳实导滞丸

枳实导滞曲连芩,大黄术泽与茯苓,

食湿两滞生郁热,胸痞便秘效堪灵。

木香槟榔丸

木香槟榔青陈皮,莪朮枳壳黄连柏,

香附牵牛加大黄,行气导滞与攻积。

2、健脾消食

健脾丸

健脾参术苓草陈,肉蔻香连合砂仁,

楂肉山药曲麦炒,消补兼施不伤正。

枳实消痞丸

枳实消痞四君先,麦芽夏曲朴姜连,

脾虚痞满结心下,痞消脾健乐天年。

葛花解酲汤

葛花解酲泽二苓,砂蔻青陈木香并,

姜曲参术温健脾,分清寒化酒湿灵。

十八、驱虫剂

乌梅丸

乌梅丸用细辛桂,黄连黄柏及当归,

人参椒姜加附子,温肠清热又安蛔。

十九、涌吐剂

瓜蒂散

瓜蒂赤豆等分研,豆豉汁调温服验,

中药方剂范文第3篇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共20 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现行版为

A. 1985年版 B. 1990年版 C .1995年版 D. 2005年版 E .1977年版

2.下列关于固体分散体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药物在固态溶液中是以分子状态分散的 B.共沉淀物中的药物是以稳定晶型存在的

C.药物在简单低共溶混合物中仅以较细微的晶体形式分散于载体中

D.固体分散体也存在者某些缺点,例如储存过程中老化、溶出速度变慢等 E.固体分散体可以促进药物溶出 3.可形成浊点的表面活性剂是

A.十二烷基硫酸钠 B. 新洁尔灭 C. 卵磷脂 D.吐温类

4. 药物稳定与否的根本原因在于自身的化学结构,外界因素则是引起变化的条件,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

A. pH值 B .溶剂的介电常数 C. 赋型剂或附加剂 D .温度、水分、氧、金属离子和光线 E .电子强度 5. 下述那种方法不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A .加入助溶剂 B .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C. 制成盐类 D 应用潜溶剂 E. 加入助悬剂 6. 0/W型乳剂乳化剂的 HLB值是

A. HLB值在5-20之间 B. HLB值在7-9之间 C. HLB值在8-16之间 D. HLB值在7-13之间 E. HLB值在3-8之间

7. 处方:碘50g, 碘化钾100g ,蒸馏水适量1000ml,制成复方碘化钾溶液.,碘化钾 的作用是

A. 助溶作用 B.脱色作用 C. 抗氧作用 D. 增溶作用 E. 补钾作用

8.以下滤器中用作末端过滤用的为

A垂熔玻璃滤球 B砂滤棒 C微孔滤膜 D板框压滤机 E压滤器 9.多能提取器不具备下列哪一项特点

A提取时间短 B应用范围广 C操作方便、 安全、可靠 D可用于药液的浓缩 E自动排除药渣 10.作为注射液抗氧剂的是

A亚硫酸钠

B硫代硫酸钠

C乙醇

D苯甲酸钠

E枸橼酸钠 11.适宜与水不稳定药物配伍的软膏基质是:

A.O /W 型乳剂 B.W/ O 型乳剂 C.烃类基质 D.水溶性基质

12.可使水溶性药物制成栓剂全身吸收后达峰时间短,体内峰值高,溶出速度快的基质是:

A.甘油明胶 B.聚乙二醇 C.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 D.聚氧乙稀单硬脂酸酯类 E.泊洛沙姆 13.膜剂中常用的成膜性能好的膜材是:

A.明胶 B.虫胶 C.PVA D.琼脂 E阿拉伯胶 14.应用扩散原理使制剂达到缓.控释的方向有: A.制成溶解度小的盐和酯 B.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 C.包衣 D.将药物包藏于亲水性胶体物质中 E控制粒子大小 15.不是缓释制剂中阻滞剂的辅料是:

A.蜂蜡 B.巴西棕榈蜡 C.甲基纤维素 D.硬脂醇 E单硬脂酸甘油酯 16.缓.控释制剂中宜选用粉末直接压片或干颗粒压片的制剂是:

A.胃滞留片 B.凝胶骨架片 C.不溶性骨架片 D.肠溶膜控释片 E微孔包衣片 17.微孔包衣片片芯是: 水溶性药物压制的单压片 亲水性药物压制的单压片

水溶性药物与HPMC压制的缓释片 亲水性药物与HPMC压制的缓释片

水溶性药物与不溶性骨架材料压制的片剂

18.日剂量不能超过10-15 的透皮吸收制剂是:

A.软膏剂 B.橡皮膏 C.涂膜剂 D.贴剂 E.气雾剂

19.对脂溶性药物促渗作用大于水溶性药物促渗作用的皮肤吸收促进剂是: A.癸基甲基亚砜 B.月桂氮卓酮 C.月桂醇硫酸钠 D.丙二醇 E.二甲基亚砜 20.下述哪个不是靶向制剂的载体:

A.脂质体 B.微球体 C.微囊 D.乳剂 E.β-环糊精分子胶囊

二.X型题(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

1. 对于液体制剂,为了延缓药物降解可采用下述那种措施 A.调节pH值 B.充入惰性气体

C.加入附加剂如抗氧剂、螯合剂、抗光解剂等 D.改变剂型 E.改变溶剂组成 2.药品稳定性加速试验是

A.温度加速试验法 B.湿度加速试验法 C.空气干热试验法 D.光加速试验法 E.隔热空气试验法 3.下列有关稳定性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临界相对湿度低的药品容易吸湿

B.药物在固体状态时,一般比在溶液中为稳定 C.易变质的固体药物随粒度的减少而趋向于不稳定

D.固体药物与水溶液不同,不会因温度变化而发生稳定性的变化 E.制剂的吸湿、液化等均系物理变化,与其化学稳定性无关 4. 下列一些剂型中,哪些属于固体分散物 A.低共溶混合物 B.复方散剂 C.共沉淀物 D.气雾剂 E.固体溶液

5.按形态对剂型进行分类,应含有

A.气体制剂 B.浸出制剂 C.半固体制剂 D.无菌操作制剂 E.液体制剂

6.可在水溶液中产生起浊现象的表面活性剂有( ) A.吐温80 B.司盘80 C.吐温20 D.司盘20 E.氧乙烯氧丙烯共聚物

7.下面的术语或缩写中,与表面活性剂无关的是 A.HLB Krafft Point C. 顶裂 D. 起昙 E. HPMC 8. 湿法制粒方法有

A.挤压制粒 B.转动制粒 C.高速搅拌制粒 D.流化床制粒E 干法制粒 9.下列哪些化合物可用作液体药剂的防腐剂

A苯甲醇 B甘露醇 C山梨醇 D海藻酸钠 E碳酸氢钠 10.下列哪种方法可用于除去热原

A煮沸 B吸附 C过滤 D强酸破坏 E强氧化剂破坏

三.是非题(每题2分,共8 分)

1.粒径在2.5-10μm的微粒到体内易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巨噬细胞作为异物吞噬。 2.抗癌药物的脂质体为载体,可增加其与癌细胞的亲和力,减小剂量,降低毒副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3.脂质体是靶向制剂,不宜局部和口服给药。

4.栓塞性微球在体外磁场引导下,可随血液阻滞在癌体周围毛细血管中,可达到既切断肿瘤的营养供给又可提高局部浓度,延长作用时间。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 分) 1.澄明度 2.助悬剂 3.滴丸

4.靶向制剂 5.亚敏胶

五.简答题(共22分)

1.片剂常用辅料分为哪些种类。举例说明。(6分) 2..叙述乳剂常用的制备方法(5分) 3.叙述靶向制剂应具备的3要素(3分)

4.混悬型气雾剂处方设计及制备时应注意什么?(4分)

5.试述起全身吸收作用的肛门栓,如何给药体内有最大吸收,为什么?(4分)

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共20 题,每题2分,共40分 1.D 2.B 3.D 4.D.5.E.6.C7.A.8.C.9.A.10.A. 11.C.12.B.13.C.14.C.15.C.16.B.17.A.18.A.19.D.20.E. 二.X型题(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21.ABCDE 22.ABD 23.ABCE 24.ACE 25.ACE 26.ACE 27.CE 28.ABCD 29.AC 30.BCDE 三.是非题(每题2分,共8 分) 1.√2.√3.×4.√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 分) 澄明度:注射剂的质量检查项目。

助悬剂:指能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以降低微粒的沉降速度或增加微粒亲水性的附加剂。

滴丸: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物质(一般称基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

靶向制剂:是指载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全身血液循环而选择性地浓集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给药系统。

压敏胶:是指那些在轻微压力下即可实现黏帖同时又容易剥离的一类胶粘材料。 五.简答题(6+5+3+4+4,共22分)

1、片剂常用的辅料分为哪些种类 。

答:片剂辅料为片剂中除主药外一切物质的总称,亦称赋形剂,为非治疗性物质。片剂常用的辅料一般包括稀释剂、吸收剂、润湿剂、粘合剂、崩解剂及润滑剂等。 稀释剂:系指用以增加片剂的重量与体积,利于成型和分剂量的辅料,又称填充剂。(1分)

吸收剂:片剂中若含有较多的挥发油或其它液体成分时,须加入适当的辅料将其吸收后再加入其它成分压片,此种辅料称为吸收剂(absorbents)。(1分) 润湿剂:系指可使物料润湿以产生足够强度的粘性以利于制成颗粒的液体。润湿剂(moistening agents)本身的粘性并不强,但可润湿片剂物料并诱发物料本身的粘性,使能聚结成软材,制成颗粒。(1分)

粘合剂: 指能使无粘性或粘性较小的物料聚集粘结成颗粒或压缩成型的具粘性的固体粉末或粘稠液体。(1分)

崩解剂:系指能促使片剂在胃肠道中迅速崩解成小粒子的辅料。(1分)

润滑剂:压片时为了能顺利加料和出片,并减少粘冲及降低颗粒与颗粒,药片与模孔壁之间摩擦力,使片面光滑美观,在压片前一般均需在颗粒(或结晶)中加入的辅料。

按其作用不同,润滑剂可分为以下三类,即:①主要用于增加颗粒流动及颗粒的填充状态者,称为助流剂;②主要用于减轻原料对冲模的粘附即为抗粘着(附)剂(antiadherent);③主要用于降低颗粒间以及颗粒与冲头间的摩擦力,可改善力的传递和分布者,称为润滑剂。(1分)

2、叙述乳剂常用的制备方法

1.油中乳化法(干胶法)。是先将乳化剂分散于油相中研匀后加水相制备成初乳,然后稀释至全量。(1分)

2.水中乳化法(湿胶法)。是先将乳化剂分散于水中研匀后加油相,制备成初乳,加水将初乳稀释至全量,混匀,即得。(1分) 3.新生皂法:将油水两相混合时,两相界面上生成的新生皂类产生乳化的方法。(1分)

4.两相交替加入法:向乳化剂中每次少量交替加入水或油,边加边搅拌,即可形成乳剂。(1分)

5.机械法:将油相、水相、乳化剂混合后用乳化机械制备乳剂的方法。(1分)

6.纳米乳的制备:纳米乳除油相、水相、乳化剂外,还含有辅助成分。 7.复合乳剂的制备 采用二步乳化法制备,第一步先将水 、油 、乳化剂制成一级乳,再以一级乳为分散相与含有乳化剂的水或油再乳化制成二级乳。(1分)

3、靶向制剂应具备:定位浓集、控制释药以及无毒可生物降解三个要素。

4、混悬型气雾剂:药物(固体)以微粒状态分散在抛射剂中,形成混悬液,喷出后抛射剂挥发,药物以固体微粒状态达到作用部位。 此类气雾剂又称粉末气雾剂。(1分)

混悬型气雾剂处方设计及制备时应注意:

1.主药必须微粉化(<2UM), (1分)

2.抛射剂用量较高,腔道给药(30%-45%),吸入给药99%。(1分)

3.抛射剂与混悬的固体药物间的密度应尽量相近,常以混合抛射剂调节密度,如F12/F11=35/65时密度1.435g/ml,适合一般固体药物。(1分)

5、根据栓剂直肠吸收的特点,如何避免或减少肝的首过效应,在栓剂的处方和结构设计以及应用方法上要加以考虑。栓剂给药后的吸收途径有两条: ①通过直肠上静脉进入肝,进行代谢后再由肝进入体循环;(1分)

中药方剂范文第4篇

牛奶,香蕉,粥,鸡汤 蜂蜜

不知道你是否得过胃病,如果得过的话你看看下面,是防止胃病复发,养胃,让胃病减轻的方法对胃不太好的人来说 不能单纯的期望靠食品来养 在平时也要注意天气 环境等条件的变化 不要吃 生冷 酸性的东西 也就是说可以适当补充些碱性 的食物 但也不要过分 会加重胃的负担 笼统的说 多吃些干花生 梳打饼 面类食物比较好 米类的不容易消化 而且遇到天气变化的时候容易胃酸 我以前就胃不好 但平时多自己注意 还好一些 你也要 自己注意平时的饮食 这样才会好一些 ■木瓜鲩鱼尾汤 用料:番木瓜1个,鲩鱼尾100克。 制法:木瓜削皮切块,鲩鱼尾入油镬煎片刻,加木瓜及生姜片少许,放适量水,共煮1小时左右。 功用:滋养、消食。对食积不化、胸腹胀满有辅助疗效。 食物功效:番木瓜的木瓜蛋白酶,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对消化不良、痢疾、胃痛、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均有疗效。番木瓜的脂肪酶,可分解脂肪成脂肪酸,有利于对食物中的脂肪消化吸收。木瓜蛋白酶还能够促进和调节胰液的分泌,对胰腺功能不全引起的消化不良有治疗作用。 鲩鱼,味甘,性温。功能暖胃和中、消食化滞。 ■参芪猴头炖鸡 用料:猴头菌100克,母鸡1只(约750克),黄芪、党参、大枣各10克,姜片、葱结、绍酒、清汤、淀粉各适量。 制法:将猴头菌洗净去蒂,发胀后将菌内残水挤压干净,以除苦味,再切成2毫米厚片待用。把母鸡去头脚,剁方块,放入炖盅内,加入姜片、葱结、绍酒、清汤,上放猴头菌片和浸软洗净的黄芪、党参、大枣,用文火慢慢炖,直至肉熟烂为止,调味即成。 功用:补气健脾养胃。 食物功效:猴头菌又名猴头菇,有助消化及利五脏的功能。适用于消化不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窦炎、胃痛、胃胀及神经衰弱。 母鸡益气养血,健脾胃,疗虚损,善补五脏。 黄芪能补气固表,敛疮生肌,促进造血,抗溃疡、抗炎等。 党参补中益气,益血生津。 大枣能健胃补血,滋养强壮。 ■砂仁黄芪猪肚 用料:砂仁6克,黄芪20克,猪肚1个。 制法:猪肚洗净,将砂仁、黄芪装入猪肚内,加水炖熟,调味食用。 功用:益气健脾,消食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之食少便溏、胃脘疼痛。可用于胃下垂及慢性胃炎病人。 食物功效:砂仁能行气和胃,醒脾,用于胃呆食滞。临床服用砂仁适量具有促进消化液分泌和增强胃肠蠕动的作用。 猪肚能健脾胃、补虚损。 ■黄芪内金粥 用料:生黄芪12克,生薏米、赤小豆各10克,鸡内金粉7克,金橘饼1个,糯米80克。 制法:将生黄芪加水煮20分钟,取汁,加入薏米、赤小豆、糯米煮成粥,加入鸡内金粉即可。 功用:消食和胃。用于脾虚湿滞食停所致的脘腹胀闷、食欲不振、体困便溏等。 食物功效:黄芪能补气固表,敛疮生肌。薏米健脾渗湿,除痹止泻。赤小豆能利湿退黄,清热解毒。鸡内金消食健脾,能使胃液分泌量及酸度增加,胃的运动机能增加,排空加速。糯米能补中益气。 ■淮山蜂蜜煎 用料:淮山30克,鸡内金9克,蜂蜜15克。 制法:淮山、鸡内金水煎取汁,调入蜂蜜,搅匀。日1剂,分两次温服。 功用:健脾消食。用于脾胃虚弱,运化不健之食积不化、食欲不振等。 食物功效:淮山能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用于消化不良,小儿厌食症。淮山所含消化酶,能促进蛋白质和淀粉的分解,故有增进食欲的作用。蜂蜜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对创面有收敛、营养和促进愈合作用。 1.少吃油炸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 2.少吃腌制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3.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 4.规律饮食:研究表明,有规律地进餐,定时定量,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 5.定时定量:要做到每餐食量适度,每日3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 6.温度适宜: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 7.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负担。对食物充分咀嚼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8.饮水择时: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晨起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1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用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9.注意防寒:胃部受凉后会使胃的功能受损,故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受寒。 10.避免刺激:不吸烟,因为吸烟使胃部血管收缩,影响胃壁细胞的血液供应,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诱发胃病。应少饮酒,少吃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 字串3 11.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对胃有保护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维生素C的含量,能有效发挥胃的功能,保护胃部和增强胃的抗病能力。因此,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A、溃疡病饮食原则:1.少量多餐,每日 5-6 餐,注意定时定量,避免过饥过饱。选用易消化、营养价值高及保护胃的食物。2.烹调方法:宜用蒸、熬、煮、氽、烩等烹调方法,忌用煎炸的食物。3.忌用粗纤维多、硬而不消化的食物。避免用过甜、过酸、过冷、过热、及辛辣食物。 B、浅表性胃炎饮食原则:1.少量多餐,每日 5-6 餐。可增加无糖牛奶、苏打饼干、多碱馒头等。2.烹调方法:宜用蒸、熬、煮、氽、烩等烹调方法。忌用煎、炸、烹、溜、烧、生拌的食物。宜进食奶油、和黄油(可抑制胃酸分泌)。3.忌食粗纤维多的蔬菜、咖啡、浓茶、烈酒、辣、酸、芥末及过甜的食物。 C、萎缩性胃炎饮食原则:1.少量多餐,每日 6 餐,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可适量增加醋调味并助消化。2.进食含优质蛋白质及铁丰富的食物。进食新鲜绿叶蔬菜,如番茄、油菜、菠菜、胡萝卜等。进食肉汁及浓肉汤有助于胃液分泌。3.限制含碱多的面条、馒头、奶油、黄油等能中和胃酸分泌的食物。 D、胃切除术后饮食原则:1.选用排空较慢的粘稠性、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根据吸收情况逐渐增加饮食中的质和量。2.宜供给高蛋白、高脂肪、高热能、低碳水化合物、少渣、易消化食物。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及铁、钾、钠、氯等。少用单糖及双糖,预防诱发倾倒综合征。 字串2 “胃病五养”: ★保暖护养。秋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 ★饮食调养。胃病患者的秋季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从而防止侵蚀胃粘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 ★忌嘴保养。胃病患者要注意忌嘴,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粘的食物,更忌暴饮暴食,戒烟禁酒。另外,服药时应注意服用方法,最好饭后服用,以防刺激胃粘膜而导致病情恶化。 ★平心静养。专家认为,胃病、十二指肠溃疡等症的发生与发展,与人的情绪、心态密切相关。因此,要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殃及胃病的康复。 ★运动健养。肠胃病人要结合自己的体征,加强适度的运动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促进身心健康。 ◆(1)食物的选择 戒刺激性的食物:咖啡、酒、肉汁、辣椒、芥茉、胡椒等,这些会刺激胃液分泌或是使胃黏膜受损的食物,应避免食用。每个人对食物的反应都有特异性,所以摄取的食物应该依据个人的不同而加以适当的调整,毋须完全禁食。 字串8 戒酸性食物:酸度较高的水果,如:凤梨、柳丁、桔子等,於饭后摄食,对溃疡的患者不会有太大的刺激,所以并不一定要禁止食用。 戒产气性食物:有些食物容易产气,使患者有饱涨感,应避免摄食;但食物是否会产气而引起不适,因人而异,可依个人的经验决定是否应摄食。 此外,炒饭、烤肉等太硬的食物,年糕、粽子等糯米类制品,各式甜点、糕饼、油炸的食物及冰品类食物,常会导致患者的不适,应留意选择。 ◆(2)吃饭注意事项 吃饭要定时定量进餐要细嚼慢咽,且心情要放松,饭后略作休息再开始工作。少量多餐━可以避免胃涨或胃酸过多,胃酸过多可能会逆留至食道,刺激食道黏膜。除三餐外并於上、下午、睡前各加一次点心。食用温和饮食━每餐由六大类食物中广泛的摄取各种食物,以获得均衡的营养,不要纯吃淀粉含量高的食物。饭后不要躺下休息。 ◆(3)生活方面 不抽烟、不喝酒。生活要有秩序,不要熬夜,减少无谓的烦脑,心情保持愉快。睡前2-3小时不要进食。 避免太紧的衣服。体

中药方剂范文第5篇

摘 要:目前在高校的医学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来进行《方剂学》教学,存在的问题逐渐暴漏,而采用探究式教学则可以有效的弥补这些问题,并且能提升教学的效果,值得推广。本文通过对传统教学法与探究式教学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探究是教学的优势和应用效果。希望本文的探究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方剂学;课程;评价;探究式教学

方剂学是中西医学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其重视中医理论知识教学,也结合了西医理论,是中西医学中的必须课程,《方剂学》课程中包含很多的重难点知识,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提升学生的临床技能,因此,需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来开展教学,下面本文就针对高校《方剂学》课程的探究是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

1 传统方剂学教学存在的弊端

1.1 教学模式死板

《方剂学》传统教学模式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课学生听课为主,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极大的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剂学》传统教学模式,极大的约束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无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方剂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相对较强,但是临床技能运用相对较差,并且也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方剂学》传统教学模式具有单一、死板的不足,往往学生的学习只是单纯的为了应付考试,对知识只是死板的记忆,却并不了解知识的深入内容,这样就会使得方剂学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2 教材落后

我国目前高校所采用的《方剂学》教材其中所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总论和分论两个重点,在教学讲解中,着重强调内科方剂,这样就使得讲解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而且我国的方剂学教材在制定的时候,并没有结合当前的临床中西医发展情况,在病例的运用上也较为落后,并没有融入最新的病例,这样就使得我国高校学生所学习的方剂学知识无法有效的运用到临床中,医院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如果教学教材无法与时俱进,就会使得培养出的人才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而我国的《方剂学》教材就面临着这种问题,甚至有些高校的方剂学教材中内容的规划也不合理,出现了很多并不适用的教学重点内容,而一些实用的教学内容却并讲解不明,造成了学生综合技能的不足。

1.3 教学评价单一

《方剂学》教学中,考试的形式较为单一,通常采用的教学方法都是闭卷考试,而且在考试内容上也偏于理论知识,实践的内容考察较少,而且在考试之前,都存在划重点的现象,这样的教学评价方式,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

2 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优势

2.1 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方剂的能力

传统的《方剂学》教学采用的是听讲的教学形式,也就是教师讲课,学生停课的单一模式,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影响到学生临床技能的发挥。而探究式教学则以问题为主,利用探究的形式,以实践活动为契机,打破单一死板的教学方式,以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问答的教学模式下,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使得高校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临床技能应用能力都能够得到提升。

2.2 有利于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探究式教学法主要是利用一些临床病例来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这样可以使得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学生在通过讨论和探究之后,能够更加的熟悉方剂学中的各种临床知识,从而有效的降低临床中脱节现象的出现和发生几率。在方剂学教学中,病例的列举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通过实例教学,可以使得学生能够在真正的临床实践中,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使得其综合的分析能力得到提升,使得学生具有良好的发散性临床思维。

2.3 有利于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进行《方剂学》教学,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学生不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其也是知识的传递者以及探讨者,探究式教学法,在目的的基础上,设置了相应的教学步骤,利用网络环境来进行教学的开展,在网络上搜寻相关的方剂学知识点,依据这些知识点来解决方剂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可以充分的利用多种渠道来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除了网络还能够利用图书馆以及广播新闻等进行方剂学知识点的积累,从而可以形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3 探究式教学在高校方剂学课程中的应用

3.1 病例设计要精细化

病例是否符合教学的要求,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就现阶段的方剂学教学中的病例设计来说,病例在设计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临床表现都较为明显,而且体征归纳也很具体,因此,高校学生无法依据从病例中获取的信息来进行自身归纳总结能力的提升,另外,就是因为病例中的临床表现相对较为简单,其中的诊断内容也残缺不全,学生无法依据这些内容来掌握方剂学教学中的重点。

一份高质量的病例中,需要包含病人发病的历程以及病人接受治疗的经过,同时在病例中也要突出体现出相应的辩证思想,并且要融入一些用药的过程,高校学生通过这样的病例,可以充分的了解到病人发病的全过程,就如亲身出诊一样,依据其中的辩证思想,来锻炼自身的归纳总结能力,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学生对方剂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更加的理解,也能够使得学生可以提高对方剂学学习的兴趣。由此可见,病例设计在方剂学教学中的重要性。高校教师应该在上课之前,就需要对与教学相关的病例进行集中收集,在课堂教学中活用各种相关病例,从而使得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利用病例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3.2 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建立有效的探究式教学内容

在高校《方剂学》教学中,要想能够使得探究式教学方法可以得到合理的利用,就需要对教学大纲进行有效的制订和修改,以构建全面的探究式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要着重强调方剂的使用方法,突出强调方剂应用的作用,对药物的组合形式以及所能够带来的功效进行科学的讲解,从而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得教学的重点可以得到突出,加深学生的记忆。

3.3 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高校方剂学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法,应该将方剂学的考核形式进行多样化的划分,并且依据教学的重点,选取合适的方剂学考核形式。每种考核形式在方剂学教学中都占有不同的比重。在实验课中,考核的次数被分为3次,只有3次试验都通过,才能够算是考核合格。问题是探究式教学法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依据病例提出问题,学生根据问题来进行相关资料的查找,对问题进行解决。而针对案例考核也是通过3次的病例分析来进行,依据重点的病例材料或者是相关的视频来进行考核训练,依据病例分析,总结出相关的诊疗过程以及症状特点等。在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提升,建立合理的方剂学考核方法以及内容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也会使得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更加符合现代高校教学的要求,在《方剂学》教学中,合理的应用探究式教学,不仅能够提升教学的质量,还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发现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依据探索来进行《方剂学》教学的开展,从而使得高校的《方剂学》教学能够得到长远和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正祥.对推进探究式教学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06,(13):44-45.

[2]姚利民.史曼莉.大学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6):64.

[3]严启英.关注高校探究式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J].高教论坛,2009.(3):73-77.

[4]连建伟.李冀.方剂学(案例版)[M].北京:科学出版协社,2007.30.

中药方剂范文第6篇

又是月圆时,又是中秋节。赏月,吃月饼,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亘古不变的节目,更是对古老中华魂的一种传承与祭奠。然而面对时下各种洋节的蔚然成风,人们似乎忘了本土节日的精神、灵魂之所在,亦是忘记了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有人说过节无非吃吃喝喝,有人嫌弃中秋节回家团圆的老套,有人认为扭捏作态拍几张照片就是过中秋节,诸如此类的误解、曲解不一而足,是对身为中华儿女的我们怎样的一种嘲讽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在继承中发展,自发展中传承。尊重先辈,敬仰传统,这是历经几世浮尘砥砺打磨后的悠悠中华魂。祖辈、圣贤的古训理应此时相追随,终生莫相忘。可看看如今的国人,又有多少人在崇洋媚外、奴颜婢膝,甚至数典忘祖,忘了本,也忘了根

君已知韩国、日本纷纷抢占中国的传统佳节所带来的市场,更有甚者,将中国的传统习俗申请成为本国的文化遗产。面对这种文化侵略,作为泱泱华夏的骨肉血亲,为何竟这般麻木不仁不为所动

不只是对待本国节日,乃至中华五千年多少优良传统,我们已经忘却它们所真正代表着的,不只是一种形式,更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再次走向繁荣富强的铮铮铁骨和磐磐基石。

正因为中华传统节日于华夏子孙炎黄儿女举足轻重意义重大,国家才要设立条款予以保护。身在祖国未去过国外的人,对于中华传统节日于我们的意义或价值,也许并无深切具体的感触,当你一旦踏出国门,走进异国的领土,能给你力量的,或许就是这中华魂。

传承,不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继承,更是对中国历代所有优秀文化的承续。因为它们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载的历史见证、精神载体。

传承中华民族魂,是对古老训条至理箴言矢志不渝的坚守;传承中华民族魂,是对民族信仰的顶礼恪守、不悔的虔诚;传承中华民族魂,是对华夏文明不变的崇敬永远的守护。

风华是一指流沙,苍老是一段年华。传承中华魂,如沧海巫山。岁月如流,沉积万千后成不为浮华所动的傲岸。中华民族不倒,中华魂还在,将中华民族的旗帜树立于民族之林,在风雨中坚挺,于磨难中生长,成一棵巍然耸立永远不倒的柏松。

对中秋节的认识与感悟范文3篇2

一轮淡黄的圆月渐渐从天边升起。穿过纱般轻盈的云,周身散发着柔和的光芒。那如水的月华,如亲人思念的目光,在云影阑珊处,盼君归……

电视里“中秋晚会”正在精彩上演,主持人一遍遍提起“何事长向别时圆”。桌上是丰盛的菜肴,那是姥姥和妈妈忙乎半天的成果,糖醋鱼、板栗鸡、红烧肉……不同口味的月饼切成了三角形,石榴籽已剥好粒粒晶莹剔透。热爱生活的妈妈不知什么时候折了几枝桂花养在清水里,满室都是桂子香。姥姥往我的碗里夹菜,我往姥爷的杯中斟酒,可是这个中秋佳节却因为少了一个人而比往年多了一份清冷。

是啊!皓月当空,可月圆人未圆,徒添伤感。为了尽快破案,身为警察的爸爸已经近一个月没有回家了。这一个月里,每个复习至深夜的日子里,都看不见他为我留着那盏温暖的灯;每个闲暇放松的周末,都没有他陪伴着一起玩闹一起做实验;每次想分享快乐分担烦恼时,却只能在电话里和他聊一聊……那些平平常常的日子里,平平常常的小事情,此时此刻令我牵动我的情愫。这一刻,我是如此思念着我的至亲。

思及此,我忽然想到了爷爷奶奶。进入九年级,为备战中招,我也有大半年没能回老家了。此时,他们或许正在乡间那座小院里,与我共赏一轮明月。我不由得按下那串熟悉又陌生的数字。

“嘟嘟…”电话被接起。奶奶略显沧桑的声音在那头响起,“喂,乖孙女儿呀!”“嗯,我身体好着勒……”“没事儿,呛着了,咳咳……有空回来哈!新花生、新板栗下来了,给你留着呢!”耳边絮絮叨叨,是句句殷切的关心和希望。移步窗边,抬眸望月,千里之外的人啊,我盼你归来;而那百里之外的人呢,也在盼我回去。真是“此事古难全”!

思念愈深,愁绪愈浓,甩不掉心头的那丝牵挂,只好推门出去走走。

月在高楼间探头,在云影中穿梭,城市里璀璨的灯光并没有夺走它的华彩。月光下的街道虽不似往日那般喧嚣,但路口那一抹抹身影却仍然如往日一样挺拔。是的,游子们归家的路,还需要他们来保障安全。那街头执勤的警察,那清理卫生的城市美容师,那坚守在手术台旁的白衣天使……自古中秋话团圆,但是今夜,我想感谢那些为每一个团圆的家庭而放弃团圆的人们。因为他们,今夜的月格外明亮。“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浓浓的夜色像浓得化不开的思念,伴着月光柔和地泼洒在时光里,视频中爸爸的脸上似乎又多了几道皱纹,熟悉的嗓音略微沙哑,如在耳畔。

今夜月圆人相思,千里人长在!中秋,我在烟火中盼君归来……

对中秋节的认识与感悟范文3篇3

今天是八月十五,人们兴高采烈,以各种形式来欢度这个传统节日——中秋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广为流传。

晚上,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爷爷家,爷爷奶奶很热情地欢迎了我们。叔叔和姑姑两家人也一起来了,大家在一起共度佳节。为迎接大家,爷爷奶奶做了很丰盛的饭菜。大家一边说说笑笑,一边品尝着丰盛的团圆饭,大人们少不了喝酒,我们小孩便已饮料代替酒,互相祝福,浓浓的亲情在饭桌上互相传递,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

吃月饼也是中秋节的一大习俗。相传元朝末年,朱元璋发动农民起义时,用月饼作为秘密传递通知的手段,约定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起义,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后来人们以中秋节吃月饼来纪念起义军的胜利。现在,月饼已演变成合家团聚的象征。于是,吃过晚饭后,我们每人手里拿一块月饼,到楼下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月到中秋分外明”是的,今晚的月亮特别明亮。一轮金黄的圆月像一个银色的玉盘高高地挂在天空中,皎洁的月光,像水似地泻向大地,照亮了整个院子。天空中云很淡,风很轻,月光很美,这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上一篇:文化创意市场报告范文下一篇:给排水施工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