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2023-09-22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单元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20-121页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全册学习内容的总复习,对学生回顾整理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初步归纳整理的能力、养成回顾与反思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单元复习内容是:2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加减法、图形与位置、分类与比较知识等。

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是:用雪山乐园提供线索,通过解决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对全册知识进行整理与反思。通过反思对自己的所知、所能、所会有清楚的了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总复习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综合情境图,二是根据情境图的信息,按知识板块有中心向四周辐射回顾与整理的内容。三是配合回顾与整理的思路,精心设计的覆盖各个单元知识内容的综合练习题。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 在经历整理复习的过程中,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好习惯;

3、 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成功感。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是重点。

2、 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养成回顾与反思的好习惯;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成功感是难点。 学与教建议

1、 充分利用综合情境图,引导学生按知识板块进行回顾整理。

2、 提倡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3、 教师要对学生回顾整理知识的方法给予适当的指导。 课时分配:6课时

雪山乐园回顾整理———————————————4课时

综合练习 ——————————————1课时 我都学会了吗?————————————1课时

第1课时

雪山乐园(整理复习)

课题:整理复习

教学内容:回顾整理所学知识,课本第120页-121页 教学目标

1、 根据板块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寻找相关的信息,然后自主的提出数学问题,回顾整理所涉及的知识内容,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过的知识。

2、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根据板块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寻找相关的信息,然后自主的提出数学问题,回顾整理所涉及的知识内容,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过的知识。 教学准备:

投影仪、黑板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本学期的数学知识已经学完了。看,书上的最后一个单元留给我们一幅美丽的图画——“雪山乐园”。你仔细思考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在这幅图画中包含了我们已经学过的所有知识,可以根据图画提出好多数学问题。怎么样,有兴趣吗?

二、整理复习“数的认识”

1、出示“雪山乐园”情境图。

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很多同学,这幅图分成了5部分)

2、由中心板块引入。

同学们,我们先看中心板块“这学期我们学习的内容有很多,雪山乐园里有很多数学知识,我们来解决一下吧!”

左上角的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天上有小鸟;树上也有小鸟;有很长的台阶;有大树;一个小女孩在数小鸟;一个小男孩在台阶上走„„ (很好,你们观察的真仔细)

谁能完整的把刚才的信息说一遍。(引导学生用一句完整的带数字的话说)

小鸟:天空飞着4只小鸟,树上有9只小鸟; 大树:有5棵树,左边有2棵,右边有3棵;

台阶:长的一段有10级台阶,另外两段都是5级台阶,(小男孩走到第10级台阶了)

„„数的真准确,你们是怎么数的?

我是一个一个的数的,即:

1、

2、

3、

4、„„ 我是2个2个的数的,即:

2、

4、„„

同学们说的真不错,看来这学期真的成长不少啊,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3、一起来看一下有关小鸟的信息

天空飞着4只小鸟,树上有9只小鸟

在练习本上一起写出“4”和“9”,仔细观察这两个数字,你们有什么发现?

小组讨论。选出代表汇报:

我发现天上飞的小鸟比树上的少,树上的小鸟比天上的多, (4<9,9>4);

我发现天上的小鸟和树上的合起来一共有13只;„„ 同学们真聪明,发现了这么多有用的信息,还帮小女孩解决了“一共有几只小鸟?”的问题。

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么想的吗?

我们是用加法算的:9+4=13(只) 4+9=13(只) 你们真聪明,老师都没想到。

我一起来写出数字“13”,看一下13 是几位数?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13吗?它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13?

4、 男孩走台阶

一起观察小男孩在干什么?(登山,走台阶) 有谁能完整地说一说?

有10级台阶,小男孩走到第10级了。 观察的真仔细,眼睛真闪亮。

一起找到第7级台阶,下面的7级台阶;第5级台阶,下面的5级台阶;第15级台阶,下面的14级台阶„„

三、总结收获

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哪些知识?你对这些知识掌握的怎么样?

四、限时作业

学生先数数花生的个数,完成连一连,涂颜色时先让学生观察8个花生的颜色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然后自己设计排列规律,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完后在小组内交流。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找出两组数中所圈数的规律,然后把剩余部分圈完,可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的独创性。

这是一道“我说得数,你们摆算式”的小组活动(目的是进行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练习)活动前先说明活动规则和要求,轮流出示表示得数的数字卡片,反复练习,达到正确、熟练的目的。

第2 课时

课题:整理复习

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20-121页 教学目标

1、 根据板块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寻找相关的信息,然后自主的提出数学问题,回顾整理所涉及的1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知识内容,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过的知识。

2、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根据板块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寻找相关的信息,然后自主的提出数学问题,回顾整理所涉及的知识内容,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过的知识。 教学准备: 投影仪、黑板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雪山乐园好玩吗?(好玩)想不想继续去玩?(想) 出示雪山乐园情境图。

我们一起看一下雪山乐园的左下角,有什么重要信息?

二、 整理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及运用加减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学们仔细看图,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能用完整的话说出来吗?

大树:左边有8棵,右边有6棵

小朋友:来了11个同学滑雪,看见了6个。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 一共有几棵树?

(2) 王飞的后面还有几个小朋友? 大家提出的问题真好,我们一起来解决吧! 先看“一共有几棵树?”

思考:要求“一共有几棵树?”需要哪些有用的信息?用什么算式?

结果是多少?

左边有8棵树,右边有6棵树;要求“一共有几棵树?”就是把左边的8棵树和右边的6棵树合起来,用加法算式:8+6=或6+8=来计算。

用凑10法解决:

8 + 6 = 14 6 + 8 = 14 2 4 4 4

10 10 真棒,想的太仔细了。

(3) 解决“王飞的后面还有几个小朋友?” 哪位小朋友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滑雪小朋友的情况?

今天一共来了11位小朋友滑雪,王飞是第6. 请11位同学上来演示一下,大家看看谁是第6个。(**是第6个) 讨论:要求出“王飞后面还有几个小朋友?”需要怎样想? 学生汇报:需要从今天来滑雪的总人数11里面去掉我们从图上看到的(或王飞和前面的5人)6人,算式是:11-6 很好,真聪明。我们一起来算一下结果是多少?

11-6=5(人)

方法:凑10法;想加算减„„

三、 总结收获

今天我们又复习了什么知识?你感觉自己掌握的怎么样?

四、 限时作业

通过第一幅图提出“球场上一共有多少人?”,复习20以内的加法,通过第二幅图“球场上人数的变化”,复习20以内的减法。练习时要充分利用图中信息,达到一图多用的目的。

练习时,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比较,也可以不计算通过观察、分析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学生完成练习后,要强调交流。

练习时,应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内互相检查,说说涂出来的是什么,比一比谁涂的漂亮,以达到启发兴趣的意图。

五、 课后活动

先给学生讲明活动规则和要求,注意要求学生说出数的组成以及对数位的认识,再组织学生以小组位单位进行活动。(灵活运用数字卡片,进行数的排序、大小的比较等方面的巩固练习。)

第3课时 整理复习

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20-127页 教学目标

1、 板块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寻找相关的信息,然后自主的提出数学问题,回顾整理所涉及的 “认识图形”知识,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

2、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大家喜欢冬天吗?(喜欢)老师也喜欢,因为冬天有很美的雪花。还可以堆雪人。大家想不想堆雪人?(想) 雪山乐园里也能堆雪人,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雪山乐园情境图

二、 整理回顾

大家仔细观察右上角,你都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能告诉大家吗?

有7个小朋友在打雪仗,5个小朋友在堆雪人。他们堆的雪人好漂亮啊!

观察的真仔细,老师也发现小朋友们堆的雪人漂亮,而且还发现这幅图里包含很多不同的形状。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底座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雪人的头是球形的,水桶是圆柱体的。 真是优秀的小小解说员。

三、拓展应用

在生活中你还发现那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呢?你喜欢什么?用橡皮泥捏一捏。

四、总结收获 今天我们又复习了什么知识?你感觉自己掌握的怎么样?

五、限时作业 、数一数 填一填

2、找朋友。(连线)

3、请你说一说。 你能说

状1

第4课时

课题:整理复习

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20-127页 教学目标

1、 板块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寻找相关的信息,然后自主的提出数学问题,回顾整理所涉及的 “分类、比较、位置”知识,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

2、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冰吗?(见过)知道冰能做成雕像吗?(知道;没见过)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雪山乐园里的冰雕好吗?

出示雪山乐园情境图。

二、 复习“分类、比较”

仔细观察这幅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我发现有很多好看的动物冰雕:有小猴子、小兔子、小松鼠、小鹿;我发现有4只小兔子的冰雕,3只小猴子的冰雕,小兔子比小猴子多;我发现冰雕园里小鹿比小松鼠高;„

小结:大家观察的真仔细,用到了我们学过的“比较”的知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学会了比较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

你能用这些知识再比较一下图中的事物吗?说给你的同桌听。

三、 复习“位置”

1、 再仔细观察一下,图中除了冰雕还有什么?先说给你的同桌听。(小组活动)

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我发现冰雕后面还有小房子;房子的烟囱往上冒出白烟;房子的后面还有大雪山;冰雕右边有棵大树;大树上面有只小鸟;小鸟前面有只松鼠;松鼠下面有只小兔子。

大家一起看小兔子在干什么? (在吃前面的胡萝卜。) 太美了,老师闭着眼睛就能想象出你们描述的景色。

小结:刚才大家介绍的时候不自觉的用到了我们刚学过的“形与位置”的知识“前、后、左、右”

2、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各有什么?

3、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了“前、后、左、右”啊?说给你的同桌听。

四、总结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感觉关于“分类、比较、位置”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回家说给你的家长听。

五、限时作业

1、帮妈妈整理一下

练习时让学生说说打算怎样整理,然后按照统计表中的要求进行整理填写结果,引导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确定的标准进行。

2、圈一圈

练习是先让学生观察小华在镜子里的情境图,想象出是前、后、侧哪一面照的?然后圈出来,练习后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找出相应的例子,进行充分的练习。

3、说一说,比一比

练习时,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选取素材进行大小、厚薄、远近、宽窄、粗细、高矮等的比,并引导用“谁比谁”表达比较的结果。

第5课时

课题:整理复习

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27页 教学目标

1、 板块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寻找相关的信息,然后自主的提出数学问题,回顾整理所涉及的知识,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

2、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发现那些数学信息?)

仔细观察这幅海底世界的图,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了海豚、各种颜色的鱼、海螺、贝壳、水母„) 请你把发现的信息用一句完整的话说给大家听:

水母:有3只水母鱼:有9只海豚:有8只

,有5只

贝壳:有7只虾:有3只

,2只

,5只,

水草:左边有7根;右边有6根, 珊瑚:2只黄色的,2只绿色的,2只红色的。

二、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集体解决 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黄鱼和绿鱼一共有多少条?

2、原来有8只海豚,游走了5只,还剩几只?

3、一共有几根海草?

4、一共有几个贝壳?

5、比一比那种颜色的珊瑚大?海豚和鱼谁重?那种颜色的贝壳大?

6、说出图中事物都在什么位置?

7、把我们观察到的事物画成统计表。

三、小组讨论,集体解决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很好,能正确计算,还能提出数学问题,特别是有的同学还能用不同方法解答同一个问题。数学是非常有趣的,只要你们细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你们喜欢的东西,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数学。

第6课时

课题:我都学会了吗?(实践活动) 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第一册126-129页

教学目标

通过出示挂图,使学生观察图画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通过丰收园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教学重难点:

通过出示情景图,使学生观察图画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 教学准备:

投影仪、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本学期要学的知识我们都已经学完了,你们学的怎样呢?这节课,我们来检查一下,相信同学们会做的更好。

二、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分组说说自己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学生认真观察图画,看看图中有什么?(自己数数,然后填在( ),同桌互相交流结果)

3、 第3题把每行种不同类的全出来 先观察,在动手圈,集体订正

3、出示第5题。

认真观察图画,看看小朋友在干什么?

先独立出算式,再交流,仔细看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我捡了13个贝壳,你捡了5个贝壳,谁捡的贝壳多,我送你4个以后,怎样呢?

鼓励学生提出其他问题。

4、出示126页第10题。学生先观察气球的颜色,找出规律,再涂色,最后讨论:第16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的

三、丰收园。

1、同学们,全册知识我们都学完,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互相说说自己的收获。

3、交流结果(我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我喜欢数学,数学很有意思;我在数学课上发言很积极;我能用数学知识解决很多问题;我觉得认真听别人发言很重要;我口算速度还要再提高。)

4、我们还要作生活的有心人,处处观察周围的事物,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练习,老师看得出大部分同学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很好,继续努力,对所学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的要虚心向别人请教,争取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复习教案

李会芳 2015年1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复习教案

寻冬梅 2015年1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复习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新教材学习,已经初步的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有一定个性的去完成学习任务。

二、 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加与减

(一)”。是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降低了一年级上学期孩子们学习数学的难度。退位减法是一个难点,学生掌握比较慢,但同时也是今后竖式减法的重点所在。所以在介绍的:数小棒、倒着数数、凑十法、看减法想加法、借助计数器„„这些方法中,孩子们喜欢用什么方法不统一要求,自己怎么快怎么算,但是要介绍这些方法。

2、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第五单元“加与减

(二)”,第六单元“加与减

(三)” 在“加与减”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上学期立体图形到现在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七巧板是孩子喜欢的拼图,用它可以拼出很多的图形,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拼,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在第五单元之后安排了一个大的实践活动,即“分扣子”和“填数游戏”。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从根据事物的非本质的、表面的特征把事物进行分类,发展到根据客观事物抽象、本质的特征进行不同方式的分类,促进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安排学生填数游戏,旨在对孩子的口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的训练,感受数学的乐趣!

三、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感。 发展数感,是课标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数感主要体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汇总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示和交流信息,理解运算的意义。

1、关于100以内数的认识。 (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2)经历运用适当的方式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位值制。 (3)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关于100以内的加减法

(1)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发展估算意识和技能。

(3)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4)把加减运算的学习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保证基本的运算技能。

(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在实际观察物体的活动中,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

(2)在从立体到平面的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

(3)在操作,思考和交流中,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三) 在整理与复习中,注重发展学生回顾与反思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这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购物,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 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提问时适当降低难度。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及时进行学习水平反馈,及时查漏补缺。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6、一定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

7、课堂主要是提高学生能力

8、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9、引导学生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10、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进度安排

1 2.13—2.18 加与减

(一)(4/9) 5 2月12日报道 2月13日正式上课

2 2.20—2.25 加与减

(一)(5/9) 5

3 3.37—3.4 测试一(3/3)、观察物体(2/2) 5

4 3.6—3.11 测试二(2/2)、生活中的数(3/7) 5

5 3.13—3.18 生活中的数(4/7)、测试三(1/3) 5

6 3.21—3.25 测试三(2/3)、有趣的图形(3/4) 5

7 3.27—4.1 有趣的图形(1/4)、测试四(3/3)、整理与复习一(1/3)

8 4.3—4.8 整理与复习一(2/3) 4 4月5-7日清明

9 4.10—4.15 加与减

(二)(2/9) 5

10 4.17—4.22 加与减

(二)(5/9)

11 4.24—4.29 加与减

(二)(2/9)、反馈五(2/3)

12 5.1—5.5 反馈五(1/3) 2 5月1-3日劳动节 13 5.8—5.12 数学好玩(1) 5

14 5.15—5.19 加与减三(4/10) 5

15 5.22—5.26 加与减三(5/10) 5

16 5.29—6.2 反馈六(3/3)、 4 5.31-6.2端午节 17 6.5—6.9 总复习(2/5)

18 6.12—6.16 总复习(3/5)、反馈七(3/3)、统计(2/2) 19 6.19—6.23 反馈八(3/3) 5

20 6.26—6.30 整理与复习二(2/3)

21 7.3-7.7 总复习 5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单元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20-121页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全册学习内容的总复习,对学生回顾整理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初步归纳整理的能力、养成回顾与反思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单元复习内容是:2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加减法、图形与位置、分类与比较知识等。

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是:用雪山乐园提供线索,通过解决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对全册知识进行整理与反思。通过反思对自己的所知、所能、所会有清楚的了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总复习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综合情境图,二是根据情境图的信息,按知识板块有中心向四周辐射回顾与整理的内容。三是配合回顾与整理的思路,精心设计的覆盖各个单元知识内容的综合练习题。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 在经历整理复习的过程中,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好习惯;

3、 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成功感。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是重点。

2、 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养成回顾与反思的好习惯;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成功感是难点。 学与教建议

1、 充分利用综合情境图,引导学生按知识板块进行回顾整理。

2、 提倡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3、 教师要对学生回顾整理知识的方法给予适当的指导。 课时分配:6课时

雪山乐园回顾整理———————————————4课时

综合练习 ——————————————1课时 我都学会了吗?————————————1课时

第1课时

雪山乐园(整理复习)

课题:整理复习

教学内容:回顾整理所学知识,课本第120页-121页 教学目标

1、 根据板块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寻找相关的信息,然后自主的提出数学问题,回顾整理所涉及的知识内容,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过的知识。

2、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根据板块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寻找相关的信息,然后自主的提出数学问题,回顾整理所涉及的知识内容,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过的知识。 教学准备:

投影仪、黑板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本学期的数学知识已经学完了。看,书上的最后一个单元留给我们一幅美丽的图画——“雪山乐园”。你仔细思考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在这幅图画中包含了我们已经学过的所有知识,可以根据图画提出好多数学问题。怎么样,有兴趣吗?

二、整理复习“数的认识”

1、出示“雪山乐园”情境图。

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很多同学,这幅图分成了5部分)

2、由中心板块引入。

同学们,我们先看中心板块“这学期我们学习的内容有很多,雪山乐园里有很多数学知识,我们来解决一下吧!”

左上角的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天上有小鸟;树上也有小鸟;有很长的台阶;有大树;一个小女孩在数小鸟;一个小男孩在台阶上走„„ (很好,你们观察的真仔细)

谁能完整的把刚才的信息说一遍。(引导学生用一句完整的带数字的话说)

小鸟:天空飞着4只小鸟,树上有9只小鸟; 大树:有5棵树,左边有2棵,右边有3棵;

台阶:长的一段有10级台阶,另外两段都是5级台阶,(小男孩走到第10级台阶了)

„„数的真准确,你们是怎么数的?

我是一个一个的数的,即:

1、

2、

3、

4、„„ 我是2个2个的数的,即:

2、

4、„„

同学们说的真不错,看来这学期真的成长不少啊,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3、一起来看一下有关小鸟的信息

天空飞着4只小鸟,树上有9只小鸟

在练习本上一起写出“4”和“9”,仔细观察这两个数字,你们有什么发现?

小组讨论。选出代表汇报:

我发现天上飞的小鸟比树上的少,树上的小鸟比天上的多, (4<9,9>4);

我发现天上的小鸟和树上的合起来一共有13只;„„ 同学们真聪明,发现了这么多有用的信息,还帮小女孩解决了“一共有几只小鸟?”的问题。

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么想的吗?

我们是用加法算的:9+4=13(只) 4+9=13(只) 你们真聪明,老师都没想到。

我一起来写出数字“13”,看一下13 是几位数?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13吗?它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13?

4、 男孩走台阶

一起观察小男孩在干什么?(登山,走台阶) 有谁能完整地说一说?

有10级台阶,小男孩走到第10级了。 观察的真仔细,眼睛真闪亮。

一起找到第7级台阶,下面的7级台阶;第5级台阶,下面的5级台阶;第15级台阶,下面的14级台阶„„

三、总结收获

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哪些知识?你对这些知识掌握的怎么样?

四、限时作业

学生先数数花生的个数,完成连一连,涂颜色时先让学生观察8个花生的颜色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然后自己设计排列规律,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完后在小组内交流。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找出两组数中所圈数的规律,然后把剩余部分圈完,可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的独创性。

这是一道“我说得数,你们摆算式”的小组活动(目的是进行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练习)活动前先说明活动规则和要求,轮流出示表示得数的数字卡片,反复练习,达到正确、熟练的目的。

第2 课时

课题:整理复习

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20-121页 教学目标

1、 根据板块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寻找相关的信息,然后自主的提出数学问题,回顾整理所涉及的1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知识内容,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过的知识。

2、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根据板块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寻找相关的信息,然后自主的提出数学问题,回顾整理所涉及的知识内容,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过的知识。 教学准备: 投影仪、黑板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雪山乐园好玩吗?(好玩)想不想继续去玩?(想) 出示雪山乐园情境图。

我们一起看一下雪山乐园的左下角,有什么重要信息?

二、 整理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及运用加减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学们仔细看图,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能用完整的话说出来吗?

大树:左边有8棵,右边有6棵

小朋友:来了11个同学滑雪,看见了6个。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 一共有几棵树?

(2) 王飞的后面还有几个小朋友? 大家提出的问题真好,我们一起来解决吧! 先看“一共有几棵树?”

思考:要求“一共有几棵树?”需要哪些有用的信息?用什么算式?

结果是多少?

左边有8棵树,右边有6棵树;要求“一共有几棵树?”就是把左边的8棵树和右边的6棵树合起来,用加法算式:8+6=或6+8=来计算。

用凑10法解决:

8 + 6 = 14 6 + 8 = 14 2 4 4 4

10 10 真棒,想的太仔细了。

(3) 解决“王飞的后面还有几个小朋友?” 哪位小朋友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滑雪小朋友的情况?

今天一共来了11位小朋友滑雪,王飞是第6. 请11位同学上来演示一下,大家看看谁是第6个。(**是第6个) 讨论:要求出“王飞后面还有几个小朋友?”需要怎样想? 学生汇报:需要从今天来滑雪的总人数11里面去掉我们从图上看到的(或王飞和前面的5人)6人,算式是:11-6 很好,真聪明。我们一起来算一下结果是多少?

11-6=5(人)

方法:凑10法;想加算减„„

三、 总结收获

今天我们又复习了什么知识?你感觉自己掌握的怎么样?

四、 限时作业

通过第一幅图提出“球场上一共有多少人?”,复习20以内的加法,通过第二幅图“球场上人数的变化”,复习20以内的减法。练习时要充分利用图中信息,达到一图多用的目的。

练习时,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比较,也可以不计算通过观察、分析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学生完成练习后,要强调交流。

练习时,应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内互相检查,说说涂出来的是什么,比一比谁涂的漂亮,以达到启发兴趣的意图。

五、 课后活动

先给学生讲明活动规则和要求,注意要求学生说出数的组成以及对数位的认识,再组织学生以小组位单位进行活动。(灵活运用数字卡片,进行数的排序、大小的比较等方面的巩固练习。)

第3课时 整理复习

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20-127页 教学目标

1、 板块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寻找相关的信息,然后自主的提出数学问题,回顾整理所涉及的 “认识图形”知识,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

2、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大家喜欢冬天吗?(喜欢)老师也喜欢,因为冬天有很美的雪花。还可以堆雪人。大家想不想堆雪人?(想) 雪山乐园里也能堆雪人,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雪山乐园情境图

二、 整理回顾

大家仔细观察右上角,你都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能告诉大家吗?

有7个小朋友在打雪仗,5个小朋友在堆雪人。他们堆的雪人好漂亮啊!

观察的真仔细,老师也发现小朋友们堆的雪人漂亮,而且还发现这幅图里包含很多不同的形状。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底座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雪人的头是球形的,水桶是圆柱体的。 真是优秀的小小解说员。

三、拓展应用

在生活中你还发现那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呢?你喜欢什么?用橡皮泥捏一捏。

四、总结收获 今天我们又复习了什么知识?你感觉自己掌握的怎么样?

五、限时作业 、数一数 填一填

2、找朋友。(连线)

3、请你说一说。 你能说

状1

第4课时

课题:整理复习

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20-127页 教学目标

1、 板块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寻找相关的信息,然后自主的提出数学问题,回顾整理所涉及的 “分类、比较、位置”知识,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

2、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冰吗?(见过)知道冰能做成雕像吗?(知道;没见过)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雪山乐园里的冰雕好吗?

出示雪山乐园情境图。

二、 复习“分类、比较”

仔细观察这幅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我发现有很多好看的动物冰雕:有小猴子、小兔子、小松鼠、小鹿;我发现有4只小兔子的冰雕,3只小猴子的冰雕,小兔子比小猴子多;我发现冰雕园里小鹿比小松鼠高;„

小结:大家观察的真仔细,用到了我们学过的“比较”的知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学会了比较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

你能用这些知识再比较一下图中的事物吗?说给你的同桌听。

三、 复习“位置”

1、 再仔细观察一下,图中除了冰雕还有什么?先说给你的同桌听。(小组活动)

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我发现冰雕后面还有小房子;房子的烟囱往上冒出白烟;房子的后面还有大雪山;冰雕右边有棵大树;大树上面有只小鸟;小鸟前面有只松鼠;松鼠下面有只小兔子。

大家一起看小兔子在干什么? (在吃前面的胡萝卜。) 太美了,老师闭着眼睛就能想象出你们描述的景色。

小结:刚才大家介绍的时候不自觉的用到了我们刚学过的“形与位置”的知识“前、后、左、右”

2、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各有什么?

3、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了“前、后、左、右”啊?说给你的同桌听。

四、总结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感觉关于“分类、比较、位置”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回家说给你的家长听。

五、限时作业

1、帮妈妈整理一下

练习时让学生说说打算怎样整理,然后按照统计表中的要求进行整理填写结果,引导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确定的标准进行。

2、圈一圈

练习是先让学生观察小华在镜子里的情境图,想象出是前、后、侧哪一面照的?然后圈出来,练习后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找出相应的例子,进行充分的练习。

3、说一说,比一比

练习时,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选取素材进行大小、厚薄、远近、宽窄、粗细、高矮等的比,并引导用“谁比谁”表达比较的结果。

第5课时

课题:整理复习

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27页 教学目标

1、 板块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寻找相关的信息,然后自主的提出数学问题,回顾整理所涉及的知识,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

2、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发现那些数学信息?)

仔细观察这幅海底世界的图,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了海豚、各种颜色的鱼、海螺、贝壳、水母„) 请你把发现的信息用一句完整的话说给大家听:

水母:有3只水母鱼:有9只海豚:有8只

,有5只

贝壳:有7只虾:有3只

,2只

,5只,

水草:左边有7根;右边有6根, 珊瑚:2只黄色的,2只绿色的,2只红色的。

二、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集体解决 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黄鱼和绿鱼一共有多少条?

2、原来有8只海豚,游走了5只,还剩几只?

3、一共有几根海草?

4、一共有几个贝壳?

5、比一比那种颜色的珊瑚大?海豚和鱼谁重?那种颜色的贝壳大?

6、说出图中事物都在什么位置?

7、把我们观察到的事物画成统计表。

三、小组讨论,集体解决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很好,能正确计算,还能提出数学问题,特别是有的同学还能用不同方法解答同一个问题。数学是非常有趣的,只要你们细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你们喜欢的东西,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数学。

第6课时

课题:我都学会了吗?(实践活动) 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第一册126-129页

教学目标

通过出示挂图,使学生观察图画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通过丰收园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教学重难点:

通过出示情景图,使学生观察图画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 教学准备:

投影仪、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本学期要学的知识我们都已经学完了,你们学的怎样呢?这节课,我们来检查一下,相信同学们会做的更好。

二、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分组说说自己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学生认真观察图画,看看图中有什么?(自己数数,然后填在( ),同桌互相交流结果)

3、 第3题把每行种不同类的全出来 先观察,在动手圈,集体订正

3、出示第5题。

认真观察图画,看看小朋友在干什么?

先独立出算式,再交流,仔细看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我捡了13个贝壳,你捡了5个贝壳,谁捡的贝壳多,我送你4个以后,怎样呢?

鼓励学生提出其他问题。

4、出示126页第10题。学生先观察气球的颜色,找出规律,再涂色,最后讨论:第16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的

三、丰收园。

1、同学们,全册知识我们都学完,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互相说说自己的收获。

3、交流结果(我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我喜欢数学,数学很有意思;我在数学课上发言很积极;我能用数学知识解决很多问题;我觉得认真听别人发言很重要;我口算速度还要再提高。)

4、我们还要作生活的有心人,处处观察周围的事物,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练习,老师看得出大部分同学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很好,继续努力,对所学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的要虚心向别人请教,争取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复习教案

李会芳 2015年1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复习教案

寻冬梅 2015年1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复习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以“亲情” 为主题,所有内容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在简短的导语之后,以三字经的形式编写识字课,既认了字,又使学生懂得要尊敬长辈、敬爱父母等道理。接着,编排了《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月亮的心愿》等四篇课文,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尊敬长辈,乐于助人。在语文园地里,安排读读背背中有反映温馨家庭生活的短诗《鞋》;口语交际安排讨论爸爸妈妈不让自己做家务事该怎么办。

识字二借鉴传统的“三字经”的语言形式,利用“三字经”的押韵上口,好读易记的特点,进行识字、写字教学,同时对学生进行了传统的爱长辈,爱家庭的教育。

《看电视》这首小诗描述了一家四口看电视时的情景。折射出家庭的温情和尊老爱幼的风尚。整首诗以“奇妙”贯穿全篇,首尾呼应,内容生动有趣。

《胖乎乎的小手》课文通过一张画着胖乎乎小手的画,夸奖了兰兰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质。 《棉鞋里的阳光》是这一单元又一篇充满家庭温暖的文章。文中的小峰看到妈妈对奶奶的细心体贴的照顾,想到为奶奶晒棉鞋,赞扬了尊老敬老的好风尚。

《月亮的心愿》 以月亮的心愿变化为线索,赞美了珍珍对妈妈的关心和体贴。

《语文园地二》我的发现意在让学生发现“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并用这样的方法识记下面“我会认”中的字,把学过的识字方法及时运用。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74个生字,会写30个字。

2、 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家庭中幼爱长,长爱幼的深情,并从中受到教育,懂得关爱他人。

3、 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使学生喜爱诗歌。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准确掌握本单元的生字,一类生字要求读准、写正确,会用新词说话。

2、理解本单元内涵,培养学生从小学会热爱家人、朋友的美好情怀,做一个善良懂事富有爱心的好孩子。

3、养成从小热爱劳动,关心他人的美好品质。

4、说一说好孩子、好学生应该具有哪些优良。

5.看电视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全、奇”等14个生字。会写“爸、全”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会写6个生字,能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知道全家人在生活中应该相互关爱。

教学方法: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教学用具;课文插图,《看电视:范读》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揭题

1、猜谜:

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 唱歌又演戏,天天换花样。 打一家用电器。

板书:电视。补上“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上的课文,我们一起把题目念一念。

2、谈话:你们喜欢看电视吗?都喜欢看哪些电视?你们的爸爸妈妈喜欢看什么电视,你们知道吗?

3、过渡:(出示课文的插图)这家人也爱看电视,我们就一起来听一听他们爱看什么电视又是怎么看的呢?

二、初读感知

1、听课文范读,边看边标出自然段的段号。

2、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地方作个记号。

3、小组内互相请教,解决疑难。

4、全班交流。说说自己学会了什么,谁教会了自己什么,小组内有什么问题还没有解决的。

三、自主识字

1、借助拼音自己尝试着读。

2、把自己认为觉得很好的那个生字教给其它的小朋友,老师帮助正音。

3、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生字的,

4、检查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去掉拼音打乱顺序读,开小火车读,并给这个字找个朋友,组词)

四、再读课文

1、四人小组进行读,读给组里的同学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2、个别读,评议,要求在听的时候注意听读的小朋友有没有读得不对的地方。

3、练读,采用多种方式读课文。比如:小组读,男女同学对读,分小节读,全班齐读。

4、进行比赛,学生评选出自己喜欢的朗读者,加以鼓励。

五、图文结合

1、我们来看看这图上有哪几个人啊?他们在做什么啊?你觉得他们开心吗?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①我们现在来学习第一小节,有哪个小朋友觉得自己第一小节读得特棒的要想读给大家听一听的呢?

②以“奇妙”设立县念:这家人看电视有哪些奇妙的事呢?咱们下节课再来学习吧!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

1、学习第二小节 ①请学生读第一小节。

②接下来我们就要看看这家人看电视到底有什么奇妙的。 ③同桌再读第二小节,想想奇妙在什么地方?两个人讨论讨论。

④请学生发言,说说自己的发现。(身为足球迷的爸爸爱看球赛,却关掉球赛,换成京剧。) ⑤齐读第二小节。

2、学习第三小节 ①指名读这一小节

②说说有什么奇妙的地方?(奶奶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京剧,换到了足球频道;还有奶奶不看电视只看我们,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

③说明了什么?

④有谁能把这一小节读得非常好。谁来试试?(指导学生读出奶奶爱自己孩子的感情。) ⑤自由读

3、学习第四小节

3 ①四人小组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这一小节。教师巡视指导。 ②交流汇报各小组的学习情况。

4、学习第五小节。

①指名读。想想每个人心里装着的秘密是什么?(互相关爱,为了别人的快乐愿意放弃自己喜欢的。)

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一小节。

5、练习用“因为„„所以„„”说话。 ①齐读二到五小节

②小组讨论,用“因为„„所以„„”根据书上的内容进行造句。 ③全班进行交流。

④联系实际用这个关联词造句。

二、写字指导

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让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2、教师范写难字,学生书写。

3、学生在书本上练习,师巡视。

4、评议,再练写。

四、拓展学习及实践活动

把课文朗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反思:

6. 胖乎乎的小手

教案示例

教学目的

1.认识“胖、喜”等13个生字。会写“看、着”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4 认识生字“墙、替、帮、鞋”;书写“笑、画”;长句的朗读。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小组合作

教学用具:课文插图,媒体资源:视频《胖乎乎的小手:范读》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激趣,引入课文

1、谜语激趣。

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我出一则谜语考考你们。“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出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手)

2、引入课文。

人的手多么灵巧啊!今天,我们要认识—双胖乎乎的小手。[板书课题:胖乎乎的小手]齐读课题。

这双小手帮谁做过什么事呢?我们来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课文,《胖乎乎的小手:范读》对照阅读,用熟悉的符号标出难读的生字词,多读几遍。

A、学生提出难读的生字词,其他学生帮忙。 B、游戏帮助记忆。(以开火车的形式认读生字)

2、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A、检查读长句子。 ●出示四个句子。

全家人都喜欢兰兰画的这张画。 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 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啊! 这胖乎乎的小手帮我挠过痒痒啊!

●指读句子,引导学生先说优点,再评不足。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像文中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情。

三、自主识字,指导写字

1、自主识字

5 过渡:小朋友,你们通过读课文,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下面,我们来进一步了解他们,好吗? A、学习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忆每个生字? B、交流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总结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

2、写字指导。 A、“放大镜”。

●同桌比较“着”、“看”的异同。 ●全班交流。

●观察“着”、“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B、师范写。(引导学生看“着”、“看”中撇的书写) C、学生描红,练写。

第二课时

一、游戏导入,分角色读

小黑板上出现一座高峰,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认读不带音节的生字,如有同学读错了,小组其他同学帮忙读,读准一个生字,就向上攀登一步,读准全部生字,才能登上最高峰,成为胜利者。

感悟积累

过渡:你们真棒!老师请小朋友看一幅图,比比谁是细心的孩子。

1、指导看课文插图。

图上画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仔细观察他们的神情)

2、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朗读课文,可以加上动作。

3、全班交流。

A、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过程。(分角色朗读课文) B、夸一夸,帮一帮:引导学生先评优点,再评不足。 ●引导学生想想平时姥姥、爸爸、妈妈是怎样和自己说话的。 ●交流:姥姥、爸爸、妈妈的话语气和蔼可亲,充满关爱和称赞。 兰兰的话语气天真活泼,有礼貌。 ●学生表演读。

4、竞技场。

A、兰兰长大以后,会帮家人做哪些事情呢? ●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6 ●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小组可补充。

B、创作画《我有一双小巧手》,并写上想说的话。

二、看一看,记一记,写字指导、

1、先看“画”、“笑”、“兴”、“会”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记一记。

2、老师范写:“画”和“笑”。

3、学生书空,描写、练写。

4、写得好的作品展示。 教学反思:

7.棉鞋里的阳光

教案示例

教学目的:

1.认识“棉、照”等13个生字。会写“妈、奶”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关心长辈的愿望,学会体贴长辈。

重点难点:

认识生字,注意读正音:前、后鼻音;平、翘舌音。

教学用具:一幅全家福照片,《棉鞋里的阳光:范读》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

1、出示一幅全家福照片,师问:小朋友,说说平时在家里谁最疼自己?

生:爸爸、奶奶或妈妈等不同的人物。

师:他(她)都是怎样疼爱自己的?

生:买好吃的、好玩的或买漂亮的新衣服等。

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中有位小朋友就非常爱自己的奶奶,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怎样爱他的奶奶的呢?他会帮助奶奶做些什么事呢?

2、观察课文插图。

A、仔细看图,根据图中的内容想一想,说一说。

B、自己自由练说后,指名说故事。

C、我们能不能给这个故事取一个名字?

3、揭示课题板书:棉鞋里的阳光

随机认读课题中的生字。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听《棉鞋里的阳光:范读》,边听边画出难读的字词。

2、小组同学互读互听,并想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3、各小组挑选一名同学按自然段接读课文。

4、其他同学边听边画:课文中有哪几个人物?哪些字音读时要提醒大家注意?

(三)互相交流,认读生字

1、小组交流:哪些字音读时要提醒大家注意?

2、指名学生指出读音要注意的字词,让他领读,其他同学跟读,如:晒(shài),容易读成晒(shà)等。

3、老师在卡片中相应出示学生所指出的字词。

4、老师范读,领读,小老师范读,领读,多形式认读。

四、再读课文,发现感知

1、生字回到课文中能不能读好?老师领读课文,学生跟读。

2、读了课文,你们发现了什么或知道了什么?

(课文中有小峰、妈妈、奶奶)

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文人物的语言。

4、分角色朗读妈妈、奶奶、小峰的话。

5、一边读一边说一说:读了他们的话,你想说些什么?

五、提出问题,自读自悟

1、读了课文,自己想提出什么问题?自己问自己答。

2、全班交流。

3、读了课文,你们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让同学来回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全班齐读,说说你是怎么记的?指名汇报。

2、分男女生读,男生读生字,女生组词或女生读生字,男生组词。

3、小火车,同桌的小朋友一个读字音,一个组词。

4、小老师领读。

5、让学生挑选自己会认的字读给大家听或挑选会认的字说词语。

6、做听音找卡片游戏。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练读。

2、小组练读,以给画面配音的形式分角色读。

3、指名分角色朗读。

三、指导书写

1、今天我们要学习写好6个字,会读吗?

2、师范写这几个字,引导学生观察写这几个时要注意什么?请小老师说说该怎样才能写好?

3、引导学生说说写这几个字时有什么发现?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着重指导写好“奶、午、”两个字。

5、请学生把自己写得最漂亮的字给大家看,互相评价。

6、出示小黑板,分别用“午、放、收”组词,看谁写得多。

四、实践活动

回家去做一件体贴长辈的事。

教学反思:

8月亮的心愿

教案示例

教学目的

1.认识“帘、女”等14个生字。会写“女、太”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父母生病或有困难时,有体贴、照顾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点:认记生字。

教学难点:理解“月亮的心愿”和小女孩美好的心灵,练习朗读。

教学方法: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媒体资源:视频《月亮的心愿:范读》,动画《月亮的心愿:生字学习》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板书:心愿

同时质疑:“心愿”是什么意思?

将课题板书完整:月亮的心愿。

(生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听范读课文,标识生字

(三)朗读感悟

学生听后自读课文,评价,激起读书兴趣。

(1)个人自由读课文,自己评价。

(2)同位互相读课文,并互相评价。

(3)指名分段读,其他同学听后评价。

(4)教师总结

(四)细读讨论

1.同桌合作读读课文,说说月亮的心愿是什么?

2.小组合作学习。读读议议:“月亮刚开始说得去跟太阳公公商量商量,让明天有个好天气,可是后来月亮为什么又想让明天下雨?”

3.读

1、2自然段,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4.(观察课文插图一)从图中能看出这些吗?说一说月亮笑什么呢?

5.(观察课文插图二)看看月亮的表情与第一幅图中有什么不一样呢?月亮愁什么呢?

6.下面找小伙伴分角色读一读课文的3-7自然段。指名读。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讨论:珍珍想不想去郊游?为什么?珍珍的心愿是什么?

(五)疑读课文

课结束前,教师布置学生读课文思考:读过课文,你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一)讨论上节课布置的问题

(二)学生字

1.学生自学生字

(1)读课文找生字读。

(2)自读生字表中的生字。

(3)互读,互查。

2.教师检查读生字

(1)按序抽读生字:齐读、分组读、个人开火车读。

(2)按序将生字贴在黑板上,要求自读三遍,一遍比一遍快。读后开展计时读字比赛。

(3)打乱生字后指名读。

3.教师检查记生字

(1)你觉得哪些生字容易记?让学生看黑板上的生字找一找。在学生找出后,让学生说说是怎么记的?还可以回忆一下学过哪些偏旁的字。

(2)其它难记的字,可在教师的帮助、启发下进行识记。

(三)巩固生字

教师课前准备好课件或投影片:将结构相同的字分别放在一起,教学时依次出示给学生看,学生读后找出其中的秘密。读过生字,同座比赛组词,最后出示全部生字,让学生快速读,拍手读、比赛读。

(四)朗读课文

朗读全文,说说月亮的心愿是什么?小女孩的心愿是什么?

全班有感情齐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巩固读生字(复习导入)

1.按序读卡片

2.打乱顺序读卡片

3.学生读自制卡片

4.游戏。教师读出一字,学生快速拿出卡片,并读出生字和反面的词语。

(二)书写生字

1.教师范写生字,师生共同突破重点、难点。

(1)“女”字和女字旁在书写上的区别。

(2)“太”字是“竖撇”,写好“竖撇”,最主要的是要“先竖后撇”,就是先写竖,由竖中弯下写撇。

(3)“气”字要写好最后一笔,弯处要写得像一张弓,钩处要有力。

2.学生书空。

3.学生在书上练写,教师评价。

(三)听故事或交流课外阅读情况,谈谈感受。

1.乌鸦反哺

《本草纲目•禽部》载:“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大意是说小乌鸦长大以后,老乌鸦不能飞了,不能自己找食物了,小乌鸦会反过来找食物喂养它的母亲。乌鸦反哺的故事经一代代的口授心传,已为许多人知晓。从某种程度上,萦绕在人们心头的“反哺情结”至今仍是维系社会及家庭走向和谐、温馨和安宁的重要力量。

2.听故事,念童谣。

故事:《乌鸦爱妈妈》

经过妈妈的精心哺育,小乌鸦渐渐长大,它长得又高又壮,飞翔的速度很快,现在已经长成一只大乌鸦。而乌鸦妈妈渐渐衰老,终于飞不动,整天只能坐在窝里。

大乌鸦捕虫的技术非常好,它每次出去找食,总会想到妈妈在鸟窝里,肚子一定很饿。大乌鸦将虫子带回家,让乌鸦妈妈吃饱之后,自己才吃剩下的。附近的鸟类都称赞大乌鸦非常孝顺。

有一天,森林发生大火,鸟类纷纷逃离。大乌鸦想带着乌鸦妈妈飞离灾区。妈妈飞不起来,大乌鸦非常紧张,绕着大树飞来飞去。

“孩子!你赶快逃走吧!不要管妈妈了。”乌鸦妈妈说。“不!我不能丢下妈妈!我要想办法救妈妈。”大乌鸦说。其他鸟类也都劝大乌鸦不要管妈妈了,自己逃命要紧。“不!我要留下来救妈妈。我爱妈妈。”大乌鸦不肯飞走,它用力鼓动翅膀,企图将大火扇灭。

火势还是很猛烈,大乌鸦凭着一股孝心、勇气,决心要与森林大火搏斗。其他鸟类看见大乌鸦并没放弃,深受感动,纷纷飞到它的身边,一起鼓动翅膀,希望能将大火熄灭。

忽然间,刮起一阵大风,吹来浓浓的乌云,一场大雨将森林大火浇灭了。大乌鸦得到风、雨和百鸟的帮忙,阻止了这场森林大火。它救了乌鸦妈妈,也救了整座森林。

又湿又累的大乌鸦飞回鸟窝,乌鸦妈妈张开双翅,紧紧抱着它:“你真是我的好孩子!”

童谣:《大乌鸦》

大乌鸦,抓只虫虫喂妈妈。我要学习大乌鸦,爱爸爸,爱妈妈,做个孝顺的好娃娃。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方法。

2.初步了解多义词。

3.积累词语。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自主识字。

2.创设情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教具准备:

1.学生自制识字课本(可剪剪贴贴,或请家长把自己会认的字写出来)。

2.教学课件。

3.识字“苹果树”。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引导学生去发现:

1.同学们,欢迎大家到语文园地来做客。(教师边说边出示图标),我们先一起完成第一题:我的发现

(1)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教师出示大眼睛图片)

(2)用上你们的大眼睛看一看小黑板上的字词,说一说你发现什么啦?(教师出示挂板,与书上的第一组相匹配)

学生A:我发现左边的汉字比右边的汉字多了偏旁。

学生B:我发现把左边的偏旁去掉就变成右边的汉字啦。

学生C:我还发现这些字的读音有些像。

(3)他们说得非常好(奖给发言学生“大眼睛”的图片),请大家读一读,记一记。 (4)再用上你们的大眼睛看看第二组字词(教师出示),说说你们又发现什么啦?

学生A:这一组左边的字比右边的字少了偏旁。

学生B:我发现给左边的汉字加上偏旁就能变成右边的汉字啦。

学生C:这些字的读音也有些相同。

(5)你们真会发现(奖励学生“大眼睛”图片)请大家读一读,记一记。

(6)教师出示生字卡片(票、元、旦、值、篇、遍)请学生们读一读并组成词语。 (7)小结:聪明的同学们,说一说你们记字的方法。

学生A:这几个字我是用去偏旁和加偏旁的方法记住的

学生B:前三个字我是用去偏旁记的,后三个字我是用加偏旁记的。

教师:同学们总结的方法好极了,许多汉字都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来记忆,想一想还能说出一些吗?(让学生举例说明)

2、接下来,我们继续去发现。

(1)你们看这些词语(教师出示)读一读。

张贴一张画东张西望

开张张爷爷张开嘴巴

(2)动脑筋想一想,这些带点的字里有什么秘密吗?谁说一说。(待学生发现后指名说一说,能说出表示的意思不同即可)

(3)还能说出带有“张”字的词语吗?指名请学生扩词。

第二课时

带领学生去积累:

一、我会读

1.出示一棵“苹果树”,苹果数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苹果”上写了“我会读”中的词语)。

2.小组学习:四人小组轮流读“我会读”中的生字,互相纠正读音。

3.各个小组采用轮流的方式(开火车一人读一个词),看哪一组摘的“苹果”多。

二、读读背背

1.小组学习。

(1)四组小组一起读小诗《鞋》,互相纠正读音。

(2)说一说这首诗说了什么意思。

(3)表情朗读这首诗(可加动作)

2、指名朗读《鞋》,同学评议。

3、自由背诵小诗《鞋》。

4.全班配乐背诵。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我该怎么办

一、口语交际。

1.创设情景,激发交际欲望。

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好几篇关于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课文,许多小朋友都在家里学着帮父母做家务,可前两天,我却收到了一位同学的来信,向我诉说了他的烦心事,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你们先猜一猜会有什么烦心事呢?

2.揭开谜底,引出交际话题。

(1)教师读这封信,揭开烦心事到底是什么?

(2)寻找有类似苦恼的同学。

(3)揭示交际话题:出主意,想办法。

3.引导交际主题,开展讨论交流。

(1)找根源:说说父母为什么不让这些同学做家务?

(2)出主意:怎样才能说服父母?为什么?

(3)想办法:在什么情况下,怎样做?

4.分角色表演,评价激励。

(1)小组内分角色练习。

(2)选出代表上台表演,评价激励。

二、识字交流,擂台赛。

1.拿出自己的汉字积累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识字赛。评选一名在看电视时认识汉字最多的同学。

2.每组优胜者再比赛,选出第二期擂主。颁发小博士帽。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标准教材第二册P10页十几减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回顾准备:

1、复习十几组成

2、拍手组成。

3、创设情景 出示:过年的主题图

过年你们去过年货市场吗?你门看看新年的游园会里都有些什么?你们能从中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二、探究交流:

1、从图里你观察到了什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你会解答吗?

2、整理算式 15-9= 14-9= 12-9= 观察这几道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3、大家就一起来研究十几减9

4、探索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1)分组探究 (2)汇报成果

三、自主练习,巩固方法,体验成功:

1、出示百果树,你想吃什么就摘什么果子 (果子后面是算式)

2、交流经验

你能把算的快的小秘密告诉大家,让小朋友们共同进步吗?

3、出示:迷宫路线图! 比一比谁能最快回到家! 学生试算 展示学生作品。

4、出示:

-9=

有不同的填法吗?跟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填的。

5、学习了十几减9,你能发现十几减9里藏有什么小秘密吗?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十几减9

教学内容:

P12例1和做一做,练习一第

1、2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关于例1的投影片,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9+3 9+7 9+4 9+8

9+5 9+9 9+6 9+2 2.填未知数。

9+( )=11

9+( )=15 9+( )= 12

9+( )= 16

9+( )=13

9+( )=17

9+( )=14

9+( )=18

二、新课: 1.教学例1。 ①出示例1左图。

请一名同学说一说图意。列式计算。 板书:9+2=11 ②出示右图。

比较左右两图的不同。然后说一说图意。请一名同学到黑板前列式。 板书:11-9= 请一名同学说一说得几,怎样计算?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

③比较左右两图以及它们的算式有何异同点。 联系左右图,说一说,哪一种方法更快。

④归纳指出:9加2得11,11减9等于2,所以计算11减9时,先想9加几等于11。因为9加2得11,所以11减9等于2。这样,比较快。

请一名同学说一说算法。 齐读:9+2=11 11-9=2 2.教学例2。

(1)让学生摆出12个小棒。 问: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把9根小棒捆成一捆,并且把它拿走,说一说意思。 根据意思列出算式。 板书:12-9= 问:要算12减9得多少,如何想? 学生说出算法后,写出得数。 然后再请几名同学说一说是如何想的。 (2)教学14-9=5,方法同上。 课间活动。 3。教学例3。 方法同例2。 4.教学例4。 学生试着完成题目。 5.小结:

“想加算减”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的第

1、2题。 2.练习一的第

1、2题。 十几减9的巩固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P12——15页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9+( )=13 9+( )=16 9+( )=15 13-( )=9

16-9=( ) 15-9=( ) 9+( )=18 9+( )=14 9+( )=17 18-9=( )

14-( )=9 17-( )=9 (2)12-9=( ) 11-9=(

)

27-9=(

) (3)听算练习 (4)看图列式

请生上黑板板演,做完后口述计算过程。

二、练习:

1、观察图先说一说在完成练习二第1题。

2、完成第3题。

每人自己写一张十几减9的算式,然后作投递员放到答案正确的箱子里。

可以交换几次纸条活动几次,扩大练习量。

3、第5题:

(1)从11-9开始,先按顺时针方向指定学生说出得数。再按逆时针方向,指定学生读算式并计算。

(2)不按顺序,任意指题,指定学生说出得数。还可以指定两个学生抢答,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3)让学生按顺时针的方向把算式写在本子上,再计算。

4、学生独立完成6——8 三.小结: 今天我们练习是内容,主要还是十几减9,怎样才能做到又对又快?(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课堂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11-9-2= 19-9-5= 18-9-7= 17-9-6= 14-9-3= 15-9-4= 15 17

—9= 13

11 十几减8 教学内容:课本P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掌握十几减9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十几减8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8,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减法的思考方法。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观察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自主探索十几减8的方法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圆片13个,表示虚线用的毛线一条。 教学过程:

一、基本技能训练:

1、看卡片写得数,做完集体订正 (1)8+3= 8+7= 8+4= 8+6= 8+5= 8+8= 8+9= 8+10= (2)13-9= 16-9= 12-9= 11-9= 15-9= 18-9= 17-9= 14-9=

2、说说“14-9”的计算过程

3、出示:

8+( )=12 8+( )=14 12-8=( )

14-8=( ) 8+( )=15 8+( )=17 15-8=( )

17-8=(

)

二、探索交流:

搽掉减法算式让学生观察。

这里

12、

15、

14、

17、都减一个什么数?

今天就是希望大家能自己找到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1.观察主题图:

四人小组观察主题图,然后提出问题解答。 2.想想刚才你是怎么算十几减8的? 用小圆片代替金鱼摆一摆。 然后把你方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3.交流汇报算法

三、自主巩固练习:

1、可以边摆边算。 完成P15做一做第1题

学生上黑板边摆边算。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2、独立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第2题。 集体订正。 四.基本技能训练:

1、听算训练。

2、限时口算20题。 十几减8的巩固练习 教学内容:练习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做减想加的计算方法,提高十几减8的计算正确率。

2、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承上启下:

先填( )里的数,再计算(指定学生上台练习)

看卡片说出得数,并说出计算过程。 12-8= 16-8= 13-8= 17-8= 14-8= 11-8= 16-8= 17-9=

二、练习:

1、游戏!

找凳子,学生手哪算式卡片找到有合适数字的凳子坐下,每组派代表上来比一比哪组又对又快。

2、找朋友游戏。

三四组发算式 一二组发数字卡片 互相找朋友。

3、完成16页第1,2题 先提出问题再列算式解答。

4、第3题 开火车完成。

5、独立完成课本练习 第5——8题

三、课堂作业:

四、基础训练:

1、限时口算

2、听算练习。

十几减8减9的混合练习 教学内容:十几减8减9的混合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十几减8减9的混合练习,让学生掌握计算规律,提高计算速度,培养分析能力。

2、初步掌握求另一个加数的提问和解答,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自己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混合练习:

1、复习十几减9,引导学生找规律。 11 12131516171819 9

依次移动9,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减去9的 得数,并填到方格里。

2、引导学生发现十几减9的计算规律。

问:十几减9的得数和被减数的个位数相比较,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老师举例说明。 3.口算下面各题

13-9= 14-9= 16-9= 11-9= 15-9= 18-9= 12-9= 17-9=

二、复习十几减8:

11 12131516171819

8 依次移动8,让学生填出相减的得数 引导学生发现十几减8的规律(同上)

3、口算

14-8= 12-8= 16-8= 17-8= 13-8= 15-8=

三、基本技能训练:

1、听算练习

2、限时口算50题。

四、独立完成: 第22页4——7题

十几减7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例1,练习三的第

1、2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7的题目,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具准备:教师复习用的口算卡片(参考十几减9和十几减8的制做),12个黄圆片和虚线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题):

1.教师依次出示口算卡片,每个学生举卡片给出得数。然后变换一下题目的顺序再做一遍”。 7+4 7+67+5 7+7 7+97+8 2.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先让全班学生举卡片回答,然后改变顺序再练一次,要求速度快一些。

7+( )=11 7+( )=137+( )=12 7+( )=157+( )=167+( )=14

二、新课:

1.教学教科书第11页例1。

教师出示绒板或黑板上贴好12个图片的图,接着提问:“这里一共有多少个图片?”(12个图片)

提问:“现在拿走7个(同时用虚线用起7个圆片),还剩几个圆片?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2-7=

提问:“想一想,在计算十几减9和十几减8时是怎样计算的?那么12减7应该怎样算?要怎样想?”(要先想7加几得12,因为7加5得12,所以12减7等于5。)教师对照黑板上的图,再说一遍。 教师再问:“谁能再说一说怎样算12减7等于几?”再指名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再叫每个学生自己说一说。 然后让学生把书上例1中的两个空填好。 出示例2左边的题目:11-7=

提问:“要算11减7得多少,应该想什么?得几?”(要想7加几得11,因为7加4得11,所以 11减 7等于 4。) 再点名让一两个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 出示例2右边的题目:15-7=

提问:“这道题怎样想?”(学生答:因为7加8得15或者8加7得15都可以)学生回答后,再叫一两个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 让学生翻开教科书,把例2填完全。然后集体订正。 3.教学例3。

让学生翻开教科书看着例3,教师提醒学生;“下面的3道题大家自己算,算的时候先要想一想,每道题减7,应该怎样想。然后把得数直接填在□里。

学生做题时,教师行间巡视,发现问题可以记下来。集体订正时,让有错误的学生说得数,并让他们说说是怎样想的。然后让别的同学发表意见,共同帮助出错的学生改正。

三、巩固练习:

1.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做第1题。做之前教师说明,要先做左边的两题,再做中间的两题,最后做右边的两题。订正每一组题时,让学生说一说做这些减法题是怎样想的,它的得数能不能利用上面的加法题来得到。 再让学生做第2题。做的要求同第1题。然后集体订正。也要注意让学生把上下两道题对应起来看。 课间活动。 2.小结。

教师指着黑板上的几个减法算式,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十几减7)板书:十几减7。然后指着具体的题目(如12-7和15-7),让学生说出想的过程。最后教师总结说:做十几减7的减法题,要想7加几得被减数。

3.做练习三的第

1、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第

1、2题。订正时,可以再选

一、两道题让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 十几减6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例2和“做一做”,第17页练习三的第5~8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脱离直观直接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十几减6的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复习用口算卡片,把教科书第15页“做一做”中的第3题制成一组练习卡片,把练习五的第2题制成卡片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教师出示下列口算卡片,学生举卡片回答。 6+5=13-7=6+6=9+6= 7+6= 8+6=17-8=14-8= 6+8=6+9=6+7=15-9= 2.准备题。

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出的数。 6+( )=126+( )=146+( )=13 6+( )=11 6+( )=156+( )=10

二、新课: 1.教学例1。

教师将例1写在黑板上。

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十几减

9、十几减8和十几减7的题,都是想加算减,那么“11-6”怎么想?得多少?学生说出得数后再指名一学生说说想的过程。 教师出示“13-6=□。” 提问:计算13-6怎样想?

让学生翻开书,在例1中的括号和□中填上适当的数,再指名中下生说一遍想的过程。 2.教学例2。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例题。 提问:请同学们看这三道题(手指三道例题),想一想,每道题得数是多少?

教师逐个订正完以后,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十几减6的题怎样算。算十几减6的题目,先想6加几得到这个被减数(可手指例题示范),那么想出来的这个数(用例题示范)就是要求的得数。

三、练习:

1.做“做一做”中的第l~3题。 (1)做第1题。

提问:请同学们先看左边这幅图,有多少个小号?圈上6个是什么意思?怎样列式?右边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怎样列式?然后让学生把算式和得数写在书上。

集体订正,可以了解一下(通过举手)全班全对的有多少,有错误的有几个,以便差生及时得到辅导。

(2)做第2题。让学生做在书上,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辅导。集体订正时,引导学生把上、下两道题对应起来看。

(3)做第3题。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行间巡视,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也要引导学生观察上、下两题,看有什么联系。 课间活动。

2.做练习四的第1题。

教师板书出第1题。随便指一个数,学生说得数,反复练习后,让学生把算式列在写字格内。 3.做练习四的第2题。 教师将第2题中的表格贴在黑板上,手拿6的数字卡片,随便放在一个数字的下方让学生说减法的得数。

说完一遍后,可以再指名让两个学生说,教师指后,看谁说得快,训练学生的口算速度。

4.做练习四的第3题、第4题。

这两题可让学生做在书上,教师行间巡视,发现问题给予个别指导。然后集体订正。 5.做练习四的第5题。 指定两名学生读题。

提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让学生自己列出算式,算出得数。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要求学生读出算式和得数,并口述答案。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十几减6)板书:十几减6。然后指着具体的题目(如11-6和13-6)让学生说出想的过程。最后总结;做十几减6的题,要想什么?(要想6加几得被减数。)

用 数 学

教学内容:P19——18页用数学 教学目标:

1、初步使学生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良好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课件出示:

小明起床吃早餐图,告诉小明要把吃剩的蛋糕带到公园去春游:桌上有12个蛋糕,当妈妈进来的时候,请小朋友们猜一猜小明的妈妈会对小明说些什么?

2、小组讨论,并指名回答

妈妈可能会说“小明你吃了多少个蛋糕或你还剩几个蛋糕带去春游?”

3、鼓励学生能够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二、观察提问:

1、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遇到不懂的事情时,就会向别人提出问题。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藏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你能试着说一说吗? 指名说一说

2、出示主题图

提问:你看到什么?跟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小组讨论:从图中你观察到了什么能够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并请小组小朋友把算式写下来。

3、小组汇报

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加法的问题,并能提出关于减法的问题。

4、要求学生口头解答所提出的问题。

三、摆一摆:

学生用小圆片同桌一个摆一个提问题。

让学生上台展示刚才学习的情况。看看哪桌小朋友配合得最好!

四、完成做一做,看看你还能提出什么别的问题:

老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若干,让同学们自己动手解答。 请生上台板演,其他在练习本上解答。

五.知识应用:

仔细观察我们的周围,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六.总结:

1、请学生说说今天有什么收获?

2、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新的本领,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很多生活实际问题。

用数学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p20看图列算式 教学目标:

1、能看懂图意,能提出问题。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数学在于们生活中。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热爱我们的生活。

教学具准备:数字卡片、教学挂图、口算卡片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出示口算卡片:

13-4=

15-6=

17-9=

14-7=

11-5= 11-9=

14-6=

16-7=

12-3=

18-9=

2、看图填算式:

?个

(学生动手摆算式)

有15个 12-4=8

12-8=4

15-7=8

二、导入:

出示P20森林动物图

小朋友们看,这幅图美丽吗?图上画的是哪里?

三、新授:

1、引导学生看图,准确叙述图意,并能提出问题。你看到图上画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

如:草地上原来有15只小鹿,跑了9只,还剩几只小鹿?

2、谁能完整的把意思说一遍?(多指几个学生说图意)

3、那谁会列式计算?算式里的

15、9和6分别指什么?

4、下面另外几幅图学法一样,教师在此过程中适当进行环保教育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5、生和同桌说说图意,然后动笔填写空格。

四、练习:

学生自编应用题,其他同学列式在课堂练习本上。

如:我们班组成学习小组,有两个组,一共有16个人,第一组有9个人,那么第二组有几个人?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一)导学(5分钟左右)

导学是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JPRS,它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调控功能。一年级采用教师揭示学习目标,每堂课的第一步亮标,引领学生有目的的去学习。教师根据一年级的学情和不同课文的特点设置生动、贴切的导学环节,力求生动、简练、有效。例如:一年级上册《雨点儿》一文可以设计出这样的导学环节:

师:小朋友们,你们要仔细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什么?(老师用白粉笔在黑板上画了几朵云)

引导学生自由表达

(师又在云下面画了一些雨点儿)

师:瞧,这是云妈妈的孩子,它们从天上飘落下来了,它们去干什么呢?请小朋友们翻开书借助音节大声朗读课文,去课文中圈出答案。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可运用猜谜语、讲故事、趣味提问、介绍主要内容等方法进行导学。教师根据学生年龄、认知结构和生理特点的差异而选择不同的导学方法。

(二)自学(10分钟左右)

自学是“先学后教”的前提,自学不充分决不上课。教师一方面要编写预习练习让学生读书、思考、解答,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预习方法的指导和预习效果的检查。根据一年学生的特点并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我们可以设置读一读等练习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导入新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放声读,可轻声读,怎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就怎么读。例如一年级语文上册《爷爷和小树》可以设计出这样的自学环节。

1.课前自学(即预习)。预习目标:①读课文2-3遍。②圈记生字词,给我会认的生字注音。③初步认识自然段,标出自然段。

2.当堂自学。(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学情,自学提示分步出示。)(1)出示自学提示①:初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互相检测(同桌检测或组长检测)。(4)小组赛读。(由小组长组织本组的同学逐个进行朗读比赛,评选出选出优秀朗读小能手)。(5)出示自学提示②:再读:快速读课文并思考“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各指什么?(6)学生边读根据课文插图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7)出示自学提③:细读:课文题目为什么取名《爷爷和小树》。(8)小组交流。

学生自学,是一堂课中的大环节,而自学成功与否又是上好这堂课的基础。此过程中教师做一名参与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在参与的过程中,启发思考,留心观察,有重点地辅导差生。从而及时了解学生探究的信息,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为接下来的助学作好准备。

(三)互助学习(8分钟左右)

在课堂结构中,根据一年级学生知识面比较窄等特点,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宜采用教师助学,助学可以分为小组助学和教师助学。学生自学结束后,就顺势进入了当堂课的“助学”环节,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解决疑难问题,这也是当堂课堂教学的高潮。例如一年级语文上册《爷爷和小树》可以设计出这样的助学环节:

1.“暖和(huo)、爷爷(ye)、衣裳(shang)等轻声词语的练读。

2.课文题目为什么取名《爷爷和小树》(因为爷爷爱护小树,小树为爷爷遮阳。人与树之间亲密、和谐.)

(四)展示交流(10分钟)

展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品质,展示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体验生命律动的过程。展示的主要任务是展示交流自主探学、小组助学的学习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的提炼提升。在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诵、说话等活动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展示。

1.朗诵展示。(每小组一名选手进行朗读水平的展示,教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设置评价和奖励机制。)

2.角色扮演(说一说):例如一年级语文上册《平平搭积木》一文可以设计这样说话练习:(1)你喜欢平平吗?为什么?(2)如果平平是咱们班的同学,你想对他说什么?(学生任选其一)

朗诵比赛展示学习成果,既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也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角色扮演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开拓学生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

(五)巩固提升(7分钟左右)

巩固本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题型要灵活、多样,量要适中。一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固学环节可以设计为:1.背一背(熟读:背诵全文或精彩段落、语句,形成积累。),2.课后习题(每堂课精选两道练习题为宜)。

借鉴与反思

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钻研教材,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因此,教师应该改变备课方法,把备课变为研究,把教案变为学案。教师围绕教材和学情灵活设计各环节:科学合理制定学习目标;围绕重点设计指导学生交流释疑的办法;紧扣重点设计出当堂训练的题目。真正做到备为教用、备为学用。

【参考文献】

[1]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

[2]特级教师陆恕:《简单高效的“主题阅读”实验策略》

上一篇:欢度中秋范文下一篇:基层环保执法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