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照亮人生范文

2024-01-31

理想照亮人生范文第1篇

包从青

感恩传递真情,励志照亮人生

我一直有一个深埋心底的梦想,我一直为追逐梦想而努力着,奋斗着。幼儿园时,我开启了自己的求学梦想;入小学时,我懵懂着一次又一次写着“长大后我要做什么”的幻想作文;进中学时,我看着北斗星,仰望流星雨,痛苦执着地为圆大学梦而拼命;我怀揣着我最初的梦想一直在路上,不论经历怎样的泥泞坎坷,我都不会放弃,当我获得小成功时,我就感觉我又离梦想近了。拥有了更强大的信心向前走下去。挫折和苦难就像一只拦路虎,它总是忽然窜到我的面前。试图阻拦我的脚步。生活中的不如意,学习上的疲惫与不耐总是在折磨着脆弱的心灵,这也促使我学会了坚强。每当我遇到困难,总能得到我周围的人的帮助。其中有我的亲戚、朋友,甚至还有我从来没见过面,从来不知道他们名字的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甚至我们四周的环境都在给予我们帮助。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们应当心存感激之心,常怀感恩。感恩是精神上的宝藏,感恩是灵魂上的健康。感恩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纯净的爱。我们必须学会感恩,用感恩,传递我们对别人的赤诚奉献与感激,用感恩回赠别人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

感恩不论在哪个国家都是永恒的话题。但对我们国家来说,总有一种遗憾,我们国家的节日很多,惟独缺少一个感恩节,我们也可以东施效颦吃火鸡、南瓜馅饼和红莓果酱,我们也可以千里万里赶回家,但那一切并不是为了感恩,团聚的热闹总是多于感恩„对于我来说也是如此。我的生活充满了许多的的感动,而这些感动都来源于国家的政策圆了我的大学梦。在2012年的秋天,我参加了改变我命运的高考,这场我期待已久的考试却让我对未来的生活失去了太多的期待。在那时,我没想过我会上大学,但就是你帮助我圆了梦。在高三那段艰苦的日子里,我经历了多次的测验与考试,一路的披肩斩月,就为了我那儿时的梦想。梦想是实现了,但我也失去了我的父亲。在高考临近的日子里,父亲对我笑着说他要北上去打工供我读大学,从来就不管我的父亲竟对我说出了这样的话,我当时真的被父亲感动了。我周末都留校拼搏,就为了父亲的那句话,我不能让父亲失望。在那个充实的六月里,父亲回来了,但是他患上白血病。我父母怕担心我的学习没有告诉我父亲的病,我母亲也带我父亲去医院看病。而在我回家准备考试的那几天,我发现父亲苍白的脸色,母亲疲惫的笑容,那时我追问他们怎么了,他们都说没事。而就在我睡醒的那个午后,我听到父亲在电话里跟姑妈说他患上你白血病,那一刻我震惊了,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就去问母亲,母亲告诉了我事实,我哭了。母亲告诉我不要放松学习,我不知道该怎么做。考试的时候,我也一直端正我的心态应对。在知道高考成绩的那个端午节,父亲看了我的成绩,他笑了笑说:“以后的大学要好好读,多打电话回家,我不能看你读完大学了„”我拉着他的手哭了。第二天天未亮,父亲就逝世了。那时候家里的钱都用完了,再也没有钱来安葬父亲。我告诉母亲我的银行卡里还有四千多的奖助学金,我们用这笔钱料理好了父亲的后事。那一刻,我真高兴我用努力换来的助学金。在我读书的时候,国家实行新政策,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为我们减免学费,增设奖助学金来帮我们圆梦,还有社会的公益金推动我学习的动力。在13亿多的人口中,贫富差距是相当的,但国家依然用政策来扶贫,让我们拥有读书的机会。让我们都有圆梦的机会。每个人生来都不是平等的,但是国家却一直用他的努力在为我们能够在一个尽量公平的环境里竞争。国家助学金是专门为了贫困家庭的学子而设立的助学金,饱含着国家对贫困子女的情意和关怀,让我感受到祖国给予的温暖。当我们刚刚解决了学费问题,生活费短缺又不合时宜地出现在了我们贫寒学子的面前,生活费的短缺是我们既无奈又苦恼的事,虽然这是任谁都不愿面对的尴尬问题,但生活却不容我们回避。面对国家这样好政策,现在的我仅能用我的努力学习来完善发展自己,能让自己以后能更好的融入社会来回报国家。再基于共性下发展个性。

人们常说:“三有三为。”

心中有祖国,为祖国做件事,这不正是为了回报、感谢伟大的祖国么?

心中有集体,为集体做件事,这不正是为了回报、感谢温暖的集体么?

心中有他人,为他人做件事,这不正是为了回报、感谢生活中的每个人么?

理想照亮人生范文第2篇

奥运史上第一个夺得三枚田径金牌的女子是美国的威尔玛·鲁道夫,她辉煌的成绩足以令世人感叹,可她曾经被医生判定为终生残疾,曾经有六年不会走路。年幼的威尔玛立志要成为最优秀的田径运动员,这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激励着她不顾别人的嘲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努力,终于赢得了鲜花和掌声,创造了辉煌的奇迹。

理想,这一盏不灭的灯趋走了威尔玛心灵的阴影,照亮了她前进的方向。人生之路不是一马平川,也不是鲜花碧草铺就,困苦挫折在所难免。但只要有理想这盏不灭的灯相伴,就能冲破迷惘,步入灿烂的里程。

毛主席年轻时借问大地谁主沉浮,可谓是鸿鹄之志比天高。但如果不去努力,不带领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奋战,哪来的新中国的成立,哪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歌德说过:“人人心中有盏灯,强者经风不熄,弱者遇风即灭。这盏灯,就是理想。”理想之灯虽然美好,但也是虚无缥缈的。若想让理想之灯放出光芒,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是一生的努力。前人说得好: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据于理想而不去奋斗的人是平庸的,他们像阿Q一样整天处在幻想之中,把未来的生活打扮得五光十色,然而却只能是雾里看花,海市蜃楼罢了。因此,单单手执理想之灯是不够的,更需要你汗水凝成的灯油与奋斗汇成的火焰。

没有理想的人,就像一艘无舵的孤舟,终将被大海吞没;不肯为理想奋斗的人,就像一颗黑夜的流星,不知会陨落何方。寻找你的理想之灯并将它点亮,让不灭的灯火伴你一生前行!

没有理想的人生是一张苍白的纸,没有理想的人是一只无头的苍蝇。小学时,我们的理想是读中学,中学时,我们的理想是考大学。而现在,踏进了大学的门槛,那我的人生理想又应该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也很现实,那就是做一个能设计我自己的机器的工程师,忙着并快乐的生活着。

我是学机械专业的,而当时我选这专业也是因为我有当一名工程师的理想,现在我成功的选到了我心仪的专业,所以我想进一步完善我的理想,真正的朝我的理想一步步走去。

在孩童时候的我经常会看着一些生活中的电器,机器发呆。我感觉到它们的神奇,我希望了解它们,我想知道它们的原理,当然我最希望的还是能够自己动手来制作它们。那个时候的我非常渴望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在初中我们刚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的时候,我就深深地喜欢上了它们,我想这也许也是我能一直爱好学习,拿到好的成绩的原因吧。总之,在我的心中总是有一种渴望,我渴望学会所有的东西懂得它们的原理;渴望亲自做出那些能帮助代替人做事的机械;渴望着知道这个宇宙的本原。所以,从小我就喜欢自己制作自己的玩具,我通常会收集许多的玩具的零件,像那些马达、齿轮、喇叭,小电线啊等我们经常玩到玩具。即使,它已经给我做好了,我也总希望把它拆开来做我自己的东西。只要他动了,我就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就是这种对机器的喜爱充斥了我的整个少年,甚至,直到现在。

现在的我虽然已经走上了这个行业,但要实现我的理想还是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毕竟,我的大学并不是那种很好的大学,走出校园后,我甚至都很难有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厂家批量生产。所以,在大学,在这个即将结束我学业生涯的时间里,我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刻苦学习知识,否则,我这辈子都可能无法实现我的理想,从而抱憾终身。

这样的话,我知道自己要付出比别人多一倍的汗水。那么我应该如何实现这个人生理想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第一,突破“不及格”这层网。对于一部分大学生来说,“60分万岁!”把60分看成自己学习过关的目标。而我,刚开始的时期,不敢给自己太高的目标,而是一步一步来提升。首先突破“60分”大关,然后慢慢地深入,把这门课程学得精通,这需要图书馆丰富的资源,所以我要经常去“泡图书馆‘和上网查资料。

第二,英语先过四级后六级。在大学,大学英语是必修课程。而在当今现代社会,英语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自己每天要阅读英语,不让时间在玩与睡的过程中溜走。

第三,加入一些社团,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中学与大学有什么不同呢?中学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大学我们取得主动权,可以去把握许多机会。而积极参加一些社团,可以为自己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也同时丰富了自己的大学生活。

第四,寻找兼职,走出校园。对于一个人的前途来说,个人阅历和社会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对实现人生理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会寻找家教着方面的兼职,既可以积累经验也可以走近社会,了解社会,摸清社会的风云变幻,以便以后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

人生的理想是奋斗的动力,是前进的指明灯。为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我必须从现在起,从点滴做起。做好每天的计划。充实每一天,就有充实的每一年;充实每一年就有充实的一生——人生理想就是这样来实现。

大学生活开始了,我的努力也开始了。我相信:我的人生理想不是梦!

理想照亮人生范文第3篇

四、倡树新风,共筑“幸福梦”。自觉加强品德修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以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引领新风尚,共建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梦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梦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梦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梦想是黎明,让每一个人熬过最黑暗最无助的时刻,沿着正确轨道勇敢前行。或许有人会问,什么是梦想?梦想,他不仅仅是一种虚无的存在,而是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他是每个人奋斗拼搏的动力之源,是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憧憬和渴望。一个人如果没有梦想,那他只能落于平淡无所大成;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梦想,那他只能被风云变幻的时代淘汰;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梦想,那他只能被历史的长河湮没。 XX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阐述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成一个富强民主和谐的小康社会。一时间,举国上下一片沸腾,关于梦想,关于信仰,关于幸福,关于追求的讨论与思索让每一个华夏儿女,每一个炎黄后裔热血奔涌、激情洋溢。

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全体中华儿女同呼吸、共命运。唯有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盛,个人的梦想才能真正实现。同样的,只有每个人都充满激情与梦想,“中国梦”才够美丽、才够坚实。正因为如此,成千上万**工作者在平凡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一份执着、追逐一个梦想,那就是我们共同的“**梦”。那就是公开透明、规范统

一、改革创新的中国**;那就是求真务实、科学严谨、信息化的中国**;那就是全心全意、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中国**。而千千万万个坚定的“**梦”恰恰构筑成了无坚不摧的“中国梦”。我们热爱着并将终生奋斗的**事业。**人将肩负的历史责任化作坚定前行的动力,用真实可信的数字,用无数坚定的“**梦”,去追寻心中无限憧憬的“中国梦”。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每一位**人将不负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用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推动**工作,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澎湃的激情,更加勇敢的担当,坦然迎接时代的挑战,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尽一己之力。

理想照亮人生范文第4篇

引言:曾经有一位以高分入大学的学生,入学后没有及时确定自己下一步的目标,反而满足于以往的成绩,抱着侥幸心理,碌碌度日,结果在学期末几门功课都挂了红灯,给新开始的大学生活抹上了一道不快的阴影,也给更多的同学留下了一个深刻的教训。所以我们要确定目标,树立理想。那么什么是理想,怎么树立理想呢?

本论:理想,是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通常把经过一番努力成功机率极大的想法称之为理想,而常常把心中似有可能又无把握的想法称之为梦想。因此,在我们树立自己的理想时,切勿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否则,那只能成为一个梦想了。理想是理性的思考,而梦想是浪漫的情思。梦想很美,却更多的是脱离实际,梦终归是一个梦,梦醒了就一切成为泡影。而理想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古板的,让生活失去很多色彩,但是最终功成名就后那一种喜悦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理想是沉重的,然而这种沉重常常会激发出人的最大能量,成就一个人的光辉前程;梦想是轻松的,然而这种轻松往往能消解人们心中的重负,让生活的路充满欢愉。当然,不是所有的理想都能实现,生活的变数常常会将个人的执着击得粉碎,或许这就是有心栽花花未必开,同样的道理,并不是所有的梦想都无法实现,造物主的神奇也常常戏弄着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无心插柳柳却成荫。

我们要用理性的思维去思考自己的理想,明确自己心中最大的愿望,并有强烈的欲望去实现它,切不可凭自己的一时兴起,为自己树立崇高的理想,等三分钟热度过后就把它所谓的理想抛向九霄云外,忘记自己当初是如何的壮志雄心,成为大家嘴里所说的思想的巨人,行动的侏儒。鲁迅曾说过“凡事以理想为因,实行为果。”树立正确的理想固然很重要,但是行动更为重要,否则理想就永远为理想,永远不可能实现,那跟梦想有什么区别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理想的分类也越来越多,以至于许多人不能树立一个恒久的理想。法国的著名生物家拉马克,16岁想当气象学家,后来想当个金融家,但24岁时又爱上

了乐器,想成为一个音乐家。从气象学家到音乐家,从16岁到24岁,拉马克由于下不定决心而没有在一门学科中下苦功,因而一事无成。后来在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帮助下,一心钻研科学,经过了35年的不懈努力,他才成为了著名的生物学家。拉马克的事例告诉我们,有理想而无行动的人,只能在梦中得到收获,有理想并为之奋斗的人才能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真正的成功。

理想确立以后,能够转化为人们为实现理想而行动,奋斗的驱动力。激励人们在行动中产生强烈的意志和感情,增添实现目标的勇气和毅力,对未来充满无比的信心。

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事业的繁荣,都是人们创造和推动的。创业并获得成功的人们,必定是有志向,有理想的人既定的目标奋斗进去的动力,是人生力量的源泉。理想有正确和错误,科学与非科学,崇高和庸俗之分。不同的人生理想将决定不同的人生。理想所提供的大小动力与理想的层次密切相关,不同层次的理想发挥的力度是有差别的。一般讲,理想的层次越高,它所提供的动力就越大。早在青年时代,马克思就立下大志,树立了崇高的理想,要独立的在自己的领域内进行创造,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他1835年写的中学毕业沦文《青年在选择与抱负》,他在文章中写道:“人只有为同时代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一位年仅17岁的未成年人,在170多年前写出的这掷地有声的语言,在今天读起来,仍然是富有时代气息的豪言壮语。胸怀目标,无论到达与否,都能使生活有意义;争取做个莎士比亚,其余的事听由命运决定。这是布朗宁在一本书中曾提到的,当然,这并不是告诉我们一定要树立多么多么崇高的理想,而是要我们一定要胸怀目标,这样生活才有意义,有了奔头。吴云铎也曾说过,“革命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有了理想,就等于有了灵魂。”

大学时代,为人生实现远大前程,走向理想目标开辟了宽广之路。进入大学校门,人生的历程掀开了新的一页,人生的阶梯跨越了新的高度。但此时,有的人踌躇满志,胸怀理想,及时确定了下一步的人生目标,走向了人生道路的新里程;有的人却心满意足,原地踏步,生活松松垮垮,行为随随便便,在人生的道路上停滞不前;有的人干脆对自己放松要求,歇口气再说,沉溺于吃喝玩乐之中,成为人生道路上的落伍者。不同的动机和理想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没有理想作为人生奋斗的精神支柱,最终只能成为人生道路上的被淘汰者。在高中时,就听老师说过,大学里学习完全得靠自己自觉,靠自己奋斗,考验我们的控制力,要经得起诱惑。以前一直以为,进入大学就进入了象牙塔,再也没有高中时学习的压力,再也没有老师一整天在我们后头催这催那,获得了充分的自由,就可以真的独立了。可是,真正进

入大学,生活学习了一段时间,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学习上还是有压力的,大学真的是一个小型的社会,需要面对的事情真的有好多。不树立自己的理想,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就真的会像先前提到的那样,终日碌碌无为,得过且过,真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对得起谁,不说对不起自己的,毕竟那是自己自找的,我们对的起为了供我们上大学,支付那昂贵的学费,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吗?本以为考上大学有了出头之路,结果呢?再者,我们寒窗苦读几十载,到头来以为柳暗花明了,结果却是大失所望。因此,树立理想,规划人生是十分有必要的,不容小视,需要我们谨慎的去思考,更重要的是要所指定的目标去实行,行动起来才是最必要的,否则,理想树立的再怎么崇高,规划做得再怎么细致又有何用呢,还不是等同于口头支票。既然制定了,就要行动起来,并努力的使之以实现,成就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寒窗苦读的初衷,使自己的变得更加精彩,到老了才不会后悔,毕竟我们努力了,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做好了自己的人生规划,并行动起来了。

结论:最后借用几句名言来说明树立理想,规划人生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高尔基曾说过,“当大自然剥夺了人类用四肢走路的本领时,它就授予他一根拐杖,那就是理想。从那时起,人们便开始不自觉地,本能地追求着美好的事物,目标就越来越高。”

理想是舵,信心是帆,勤奋是浆,成功是岸。有弯曲才有雄壮,有起伏才有波澜。握紧我们手中的舵,张开帆,滑动浆,总有一天能驶到岸边。但在海上,遇到狂风暴雨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要与狂风暴雨做斗争,总有一天我们会驶到岸边,而岸的那一头,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象征着成功,象征着喜悦……

树立正确的理想,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与抱负》,1835:

理想照亮人生范文第5篇

经历高考的洗礼,步入大学的殿堂,我的人生又出现了新一个转折点。但面对大学生活,我突然又感到茫然无措。我们怎样才能适应新生活新环境,为我们健康成长奠定基础?怎样才能为我们展开美好的未来打下基础?

曾经有人说过,大学4年,有人是飞出去的,有人是走出去的,更有人是爬出去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我想是和他们大学时树立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制定不同理想,付出不同实践有关的吧。

故而,我认为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从而追求远大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首先,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树立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

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内在价值的统一,物质贡献价值与精神贡献价值的统一,现有价值与应用价值的统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大学生成长的根本途径。世界观和人生观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摈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人生观的侵蚀,从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我们也要有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当代大学生独生子女特别多,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需要什么就给什么助长了一部分孩子自私,狭隘,唯我独尊的习惯。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让我们说话做事经过考虑“值不值得”,“有没有益处”,“美不美”,这是对善恶美丑的判断。离开大学后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成就什么样的人生,是事业有成,还是庸碌无为,还是卑鄙邪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

而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又是怎么形成的?这就需要继承爱国传统和弘扬民族精神。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 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用科学的理论思想来武装自己。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这些内容都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成为四有公民,引导我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

其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

理想照亮人生范文第6篇

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所谓志,就是指—个人为自己确立的“远大志向”,确立的人生目标。人生目标,是生活的灯塔,力量的源泉,如果失去了它,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确定了人生的目标,才可能选择生活的道路,进而才能够掌握、控制自己的人生。

有了目标,人生就变的充满意义,—切似乎清晰、明朗地摆在你的面前。什么是应当去做的,什么是不应当去做的,为什么而做,为谁而做,所有的要素都是那么明显而清晰。于是生活便会添加更多的活力与激情。使我们自身隐匿的潜能得到充分地迸发,为实现高素质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追忆历史,任何年代,任何国家,社会结构都接近—种金字塔状。大量的人处在金字塔的底部,只有—小部分人处在金字塔的顶部。处在底部的人只能做普通的工作,有普通的收入,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和包袱,而处在塔顶的人则是蒸蒸日上,享受丰厚的财富,发展前途不可限量。然而人们往往忽视了,这些身处塔顶的人,曾经也处在底部,是—个默默无闻、普普通通的人,—步—步地攀上了金字塔的顶部。

细心观察—下,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生都在平庸中度过,尽管他们也在辛勤劳动,终身奋斗不止,但是只能扮演无足轻重的次要角色,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缺乏真正的内动力。社会的要求,别人的约束,使他们对待生活、工作还算尽责,却很少去想怎样才能够让自己的人生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就是说,处在金字塔底部的大多数人与处在金字塔顶部的少数人相比,差距就在于眼光的高度,在于人生的目标。

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或许你觉得自己现在的地位是多么卑微,或者从事的工作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但是只要你强烈地渴望攀登成功的巅峰,将自己摆在整个社会的宏观世界之中,认真做好人生定位,明确奋斗目标,并愿意为此付出艰辛的努力,那么总有—天你会如愿以偿,获得成功。

人生目标可分为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如果—个人没有长远目标,那么他的人生将是盲目的,—切的努力都将是无用功。但如果—个人没有短期的目标,他将不知道自己每天要做些什么,脚步不知道朝什么方向迈出。将人生的长远目标划分成—个个节点,就成了每—个时期的短期目标,仿佛人生的驿站。所有的短期目标都指向同—个方向,为长远目标做基础,这就是所有成功的人所遵循的公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即使有了目标,实现它也需要—个过程。成功的人是最有理想、最明智,也是最有毅力、最坚定。他们懂得—切的成功都不是—蹴而就的,都需要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成功的人绝不会只以事情做完为满足,而会要求自己不断地做得更好,以获取更大的成功。

上一篇:理想信念科技范文下一篇:六一汇演简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