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行业会计核算论文范文

2023-10-02

监理行业会计核算论文范文第1篇

《政府会计制度》在全国范围之内全面推行的具体时间为2019年1月1日,这就给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有效落实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大幅度的提升了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质量。在《政府会计制度》推行以后,地勘单位的会计管理工作也取得良好的成效,受地勘单位自身特殊属性的影响,其会计工作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地勘单位要以此为契机,重点关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走向,加大力度提升自身的会计制度总体执行水平。

一、地勘会计制度与政府会计制度的特点

(一)地勘会计制度的特点

二类地勘单位是执行地勘会计制度的主体单位,其生产经营内容繁多,负责所有野外地质勘查工作,成本核算占据着较高的比例。1996年对《地勘会计制度》进行了修订,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内容。第一,设置的会计科目要符合行业特点,主要包括的科目内容有地勘发展基金、未完成地质项目支出、已完成地质项目支出、地勘生产支出以及地勘工作拨款等等;第二,制度中涉及到了很多的企业会计科目和企业会计制度信息,最常见的有经营成本、经营收入以及财务费用等等;第三,结转方式和成本核算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依据地质工程项目的钻探、测绘等实际施工情况归集成本费用。在结转成本的过程中,需要以已完成地质项目支出、管理费用和地勘生产等信息为基础,使结转工作得以顺利的实施。

(二)政府会计制度的特点

第一,互相衔接。其一,平行记账。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财务会计主要负责处理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而预算资金收支业务则需要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共同完成,这就使得会计处理信息的时候,平行记账体现出了较强的双报告、双功能的特点;其二,调整差异。年末会计核算时,需要遵循其重要性原则,将预算和财务会计之间的差异备注在报表中,把预算结余全部结转到本年盈余项中。

第二,相对分离。其一,双基础。双基础主要是指以预算会计的收付实现制与财务会计的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其二,双功能。双功能主要是指在落实政府会计制度的过程中,需要同时兼顾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功能;其三,双报告。在年末总结的时候,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需要单独总结报告,两个核算体制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使相对分离的观念得以全面的体现。

二、地勘行业在执行政府会计制度时的常见问题

(一)需要适应新的财务核算信息系统

2019年,广东省地勘单位也成为了省级财务核算信息集中监管改革单位,这就意味着财务人员在同一年度内还需要经历财务系统的更新换代。从地勘单位会计制度到政府会计制度,从旧的金蝶等财务系统到省级财务核算信息集中监管系统,制度的转换,新旧系统的转换都需要花时间去摸索。新旧系统数据结构的不同,加之财务人员业务水平的参差不齐,所以新的财务核算信息系统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为了确保各类报表等数据的及时上报,很多单位处于新旧系统同时并行的状态,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进度。

(二)制度过渡

以《地勘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衔接规定》和《政府会计制度》为基础,及时转换新旧制度中的相关工作内容和工作范围,使得财务报表、预算会计科目、财务会计科目和会计工作制度变得更加完善,然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有些地勘单位对上述的几方面内容掌握的不够全面。文件中明确的规定了新旧制度转换的流程和操作程序,从而使整个转换工作变得更加高效、有序。在新旧制度转换过渡的过程中,涉及到的具体内容非常多,有些单位存在着侥幸心理,会有很多不规范或者是步骤缺失的情况发生,尤其是没有规范化的验收标准,在新旧制度完成转换过渡以后,不知道最终的结果是不是正确。采取高效的措施对旧制度执行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财务核算情况等进行积极的改善,并做出最中肯的评价,为新制度的执行夯实了基础。在实际转换的过程中,有些地勘单位敷衍了事,没有脚踏实地的整改,甚至有些地勘单位根本就没有开展此项活动,这就给新旧制度的转换和过渡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地勘單位在开展新旧制度转换工作时,突出表现出来的问题有:第一,预算会计科目的衔接转换。在深刻分析旧制度的时候,旧制度结余、结存以及结转等工作困难重重,无法在短时间之内取得良好的成效;第二,缺少完善的新旧制度转换验收标准。新旧制度转换过渡工作非常的复杂,地勘单位之间存在着不同的业务范围,其会计核算工作的内容也各不相同,这就使得最终完成的转换工作不知道是不是正确;第三,新旧制度转换过渡过程中形成的财务信息具有较强的历史性和重要性,然而实际上,有的地勘单位并没有保存好这些资料,使得最终的转换资料严重缺失。

(三)科目差异

在新旧会计制度转换过渡的时候,地勘单位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会计科目衔接问题。旧的《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中包含的科目有六类,分别是损益类、成本类、地勘拨款与支出类、净资产类、负债类和资产类;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中包含的科目分为两大类,即预算会计科目和财务会计科目,预算会计科目主要包括预算结余类、预算支出类和预算收入类;财务会计科目主要包括费用类、收入类、净资产类、负债类和资产类。这就明显的发现《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中包含的损益类、成本类和地勘拨款与支出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给地勘单位正在开展的财务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新旧制度转换的过程中,需要对各项内容逐一的核对,使得地勘单位各项工作得以有序的开展。《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中设置的科目体现了较强的专业性特点,然而《政府会计制度》则是以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基础制定出来的条款要求,因此缺少针对地勘工作而设置的专门会计科目。地勘单位将《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中的其他经费支出、已完地质项目支出和地勘工作拨款等科目中存在的余额全部转换到了《政府会计制度》中的累计盈余科目中,而将《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中的未完地质项目支出科目中存在的余额却转换到了《政府会计制度》中的加工物品科目中,这就使得在转换过程中易于出现分歧,导致地勘单位的财务状况得不到真实的体现。

三、地勘单位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时的策略

(一)着力提高观念意识

地勘单位需要组织本单位的所有职工集中学习财政部财会〔2018〕21号文件精神,重点提升单位领导、管理层、财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的意识理念,将《政府会计制度》落实到到位。建立健全长效学习制度,注重对财务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政策学习能力的提升,与时俱进,紧紧追随时代发展的脚步,使新制度的落实取得阶段性的胜利。第一,认真学习政策规定,创建动态化管理的财务规章制度数据库,确保各项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第二,组建《政府会计制度》学习组,全面深刻的学习新制度中的条款;第三,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使《政府会计制度》真正的落实到实处,学习新制度落实先进单位的成功经验,努力提升自身的财务会计管理水平;第四,高效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促使会计核算工作的效果和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

(二)加强单位信息化建设

加大地勘单位专业化财会软件的研发力度,以政府会计制度的双报表、双基础和双功能为基础,优化设计软件功能,使软件的研发性能满足地勘单位的实际需求。积极创建完善的财务数据服务共享平台,实现各部门信息的高效互通,提升业务部门与财会部门的交流速度,为地勘单位会计工作的高效落实夯实基础。

(三)《政府会计制度》正常运行时的常见生态环境问题

有些地勘单位在对《政府会计制度》落实的时候,需要高度重视新制度落实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高效解决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确保《政府会计制度》的正常运行得以维序。

(四)建立标准,规范工作流程

建立规范化会计制度转换标准,不断地规范工作流程,推动地勘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取得良好的成效。第一,采取“废”、“改”、“立”的措施,实现对会计制度的创新和修订,与地勘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协调发展,创建动态化管理系统,确保会计制度改革取得良好的效果;第二,以《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修订版为核心,推动《政府会计制度》得以全面的落实;第三,规范化管理会计制度转换的流程,不断地提升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创建标准化管理手册,制定完善的会计工作转换过渡工作流程,从而使各项工作得以有序的开展;第四,地勘单位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托《地勘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制定出内容详实的操作指南,为今后工作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五,认真记录单位开展各项工作的详细信息,依据地勘单位會计业务和经济业务处理结果,挑选具有典型代表的案例,综合分析,全面论证,创建完善的地勘单位工作事项和业务处理数据库,为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政府会计制度》具备所有新鲜事物的典型特征,因此,此项工作的开展势必会给地勘单位带来巨大的影响。地勘单位在落实《政府会计制度》的时候,严格遵循制度中的各项规章制度,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确保《政府会计制度》落实到实处。

四、结语

在全面分析《政府会计制度》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后发现,要想使新制度落实过程中与遇到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地勘单位领导就要从思想意识上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如果地勘单位的主要领导不转变观念,依然沿用过去旧的方法和策略,就会使得新制度落实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地勘单位执行的会计制度与行政事业单位执行的会计制度实现有机的融合以后,可以使整个会计行业实现良性发展,加快了国家深化体制改革的速度。在新旧会计制度转换过渡的过程中,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带动转换过渡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推动整个会计行业朝着更加有序、规范的方向迈进。

(作者单位:(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二队)

监理行业会计核算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高校财务活动的日益复杂,高校会计人员面临的会计核算风险也与日俱增。高校必须高度重视,把会计核算风险控制到最低点。为此,笔者指出了防范和控制高校会计核算风险的多种途径。

高校会计核算风险,是指高校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核算工作时所面临的风险。随着高校财务活动的日益复杂,高校会计人员面临的会计核算风险也与日俱增,它主要表现在会计核算出错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这些会计差错主要包括:由于会计人员对事实的疏忽和误解而使不合法、手续不完备的票据进入核算过程;会计人员对数据的计算、抄写错误;会计科目与项目的入账错误等等,这样就容易导致高校会计信息失真。因此,高校必须对会计核算风险高

度重视,防患于未然,把会计核算风险控制到最低点。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途径防范和控制高校会计核算风险。

一、高校要高度重视会计核算工作,合理设岗,合理配备高素质会计核算人员

会计核算是高校财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它直接关系到高校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同时,会计核算又是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繁重而复杂的工作,会计核算风险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不确定性和隐蔽性,因此高校一定要增强风险意识,提高对会计核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通过以下措施把对会计核算工作的支持落到实处。

(一)合理设置会计核算岗位

目前,高校会计核算人员普遍感觉工作强度大,任务重,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条件下容易出现会计核算差错,引发会计核算风险。按需设置会计核算岗位,切实减轻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压力,是防范高校会计核算风险的必由之路。因此,会计核算人员的配备应在按岗定人的基础上,结合业务量合理配置人员,使各项业务都能做到双向复核,并加强岗位间的相互制约,杜绝兼岗、混岗现象,将会计核算业务的各个环节都置于有效监督之下。

(二)配齐配足高素质会计核算人员

会计核算风险可以通过会计人员避免,也可通过会计人员产生。因此,选派业务素质高、思想品质好的会计人员到会计核算岗位工作,是防范高校会计核算风险的重要措施。所以,会计核算岗应配备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坚持原则、忠于职守、认真负责、熟悉会计业务、具备较高业务水平、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的会计人员。

二、高校要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利用法律法规抵御会计核算风险

为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合法性、规范性,防范高校会计核算风险,必须狠抓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岗位责任制等制度的建立,规范会计核算程序和会计核算行为。

(一)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强化会计监督是防范与化解会计风险的重要措施

要防范会计核算风险,高校应当制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且要做到人员岗位分离和操作权限分离,使岗位和权限彼此牵制,相互制约。

(二)制定并落实会计核算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会计核算岗位的责任与权利,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并且严格日常操作,加强会计核算业务监控的实时性

具体地说:审核人员要严把凭证的受理审核关,杜绝假冒、变造,手续不完备的凭证进入;核算人员要仔细计算每张原始凭证的金额,减少核算差错,严格按《高校会计制度》进行会计入账处理;复核人员要严格履行复核岗位职责,把好复核关。高校还应建立会计人员责任追究制度,以制度形式督促会计核算人员必须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财经制度。

(三)建立健全并大力宣传本校财务规章制度

高校要依据《会计法》及相关法规并结合本校实际建立健全并大力宣传本校财务有关报销、借款等的制度,这样会计核算人员就有可能在工作中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源头上防范票据不合法、手续不完备的风险。

三、加强会计核算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业务素质

会计核算人员的责任心、道德水平、业务技能如何,直接影响到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会计核算人员业务素质高,核算能力强,则可降低错账引发的会计核算风险。所以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素质,是有效防范会计核算风险的基础。

高校要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业务素质,开展培训学习是有效途径。高校应针对不同对象,通过多种形式激发会计核算人员的学习热情,提高培训效果,使其能及时了解会计政策,掌握会计事项处理方法,不断提高其职业判断能力,具体地说:

(一)强化会计核算人员学习意识

高校可通过多种形式印发各项规章制度以及相关业务知识、法律法规及微机操作技术等学习材料,提高会计人员的认知能力,增强会计核算人员的抗风险能力。

(二)加强业务技能培训

高校要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开展有针对性、适用性强的岗位培训,开展业务知识竞赛和业务理论研讨会。通过集中学习、辅导和自学相结合的办法,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技能。

四、以人为本,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防范高校会计核算风险的重要途径

(一)要以人为本,尊重会计核算人员,激发会计核算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高校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都要靠会计人员去执行。因此,高校应为会计核算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舆论环境和制度环境,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二)加强会计核算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系统传播、阐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营造浓烈的舆论氛围,使职业道德观念渗透到会计人员的思想深处,从而净化其内心世界,改善其认知标准,建立符合道德规范的价值观,提高每个会计核算人员的自律意识,使之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提高技能”等良好职业道德,自觉提高责任意识,坚持原则,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规范日常业务处理,严防会计核算风險。

(三)培养会计人员敏锐的风险防范意识

会计核算人员在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日常业务操作的同时,还应对每笔业务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仔细审查核对,防范虚假凭证、会计错账等造成的会计核算风险。

总之,高校会计核算风险虽然不可能完全消除,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其加以防范和化解,将其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从而确保高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最大限度地降低高校会计核算风险。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监理行业会计核算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银行会计核算模式也发生了较大转变。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银行会计核算体系也必须作出相应的改革。鉴于此,本文先对我国银行会计核算的现状及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

【关键词】网络 银行会计 核算 改革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技术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在网络条件下,银行会计核算业务也逐步朝电算化方向发展。尽管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银行会计核算在网络条件下也仍存在一些不足,制约了银行会计核算业务的发展,故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我国银行会计核算的现状分析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的银行会计核算逐渐由手工核算过渡到电算化,会计核算组织形式也发生了改变,由“营业专柜”变为“综合柜员制”。现阶段,计算机、通讯技术等已在银行柜面业务、经营管理、清算业务及信息服务等领域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会计业务自动化处理已基本实现。

二、对银行会计核算的改革建议

随着电子信息技在银行业的运营及发展,银行会计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对传统银行会计核算体系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以下是对银行会计核算工作提出的若干改革建议。

(一)变革银行的会计凭证

在手工操作的条件下,以格式及用途作为分类依据,有基本凭证与特定凭证之分。基本凭证根据性质来分,又可分为现金收入传票、现金付出传票、转贷方传票、转账借方传票、特种转账借方传票、表科目收入传票等十类[1]。

在网络条件下。该种分类一无存在基础。目前,现行凭证以来源为分类依据,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一是供应商开的各种发票账单;二是金融机构填写的银行间资金清算报单;三是客户填写及提交的每种支付结算凭证、存取款凭证及贷款凭证等;四是银行内部会计工作人员结合经济业务事实与相关法律或是协议制的会计单证;五是行政执法部门开的罚单等[2]。在对这些凭证进行核算时,大多是由银行柜员手工输入业务然后电脑打印生成,少数业务则是银行办理时自动生成。换言之,银行结合业务事实或是原始凭证而编制的基本凭证无不存在。加上受电脑容量及技术条件制约,机制凭证和手工凭证的格式几乎不相同,机制凭证基本是打印在仅有凭证名称的空白凭证上,故基本凭证格式已经不存在。此外,银行基本已采用复式记账凭证,区分借方传票及贷方传票已失去意义。

(二)统一使用复式记账凭证

在手工操作的会计核算年代,银行主要采用单式记账凭证。在电算化条件下,银行主要采用的是综合柜员制,每一笔业务都可由一人同时记载收款双方的账户。在这样的形势下,单式记账凭证则体现不出其优势,若仍继续使用,则会影响财会工作质量的提升。在电算化条件下,电脑可自动完成账簿登记、报表编制等业务,而核算质量主要由凭证要素输入的正确性决定。如果采用单式记账凭证,每一笔业务均要审核借方、贷方凭证,重复内容富多、联次多、时间长,还可能导致高的差错率,极大影响了会计工作质量。所以,为了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应尽量使用复式记账凭证。

(三)对银行会计核算的记账法进行变革

在手工操作的条件下,银行的表内科目采用的是复式记账法,而表外科目则使用单式记账法,其余企业通常是使用复式记账法。一般而言,使用单式记账法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对会计核算手续进行简化;第二,传统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欠发达,主要是为了备查登记一些重要空白凭证及有价证券。现阶段,许多商业银行除传统业务外的一些业务发展速度非常快,且基本会涉及到或有负债、或有资产。比如,期权业务,有引起增加应收款项及应付款项的可能性。若继续使用单式记账法,则不能对会计信息作出较全面的反映,就无法及时对或有事项,尤其是或有负债进行披露,最终不利于银行对风险的防范。除此之外,在网络条件下,在复式记账框架中加入表外科目,工作人员工作量不会有所增加,且方便电脑校验输入数据,这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业务的正确性。

(四)对银行账务组织与处理系统进行变革

在手工操作的条件下,办理业务时大多是由柜员结合凭证进行分户账的登记,包括甲、乙、丙、丁四种账格式;如果是现金业务,还要在现金收付日记簿上进行登记;如果是表外业务,则要在登记簿中记载[3]。后台综合人员则结合凭证进行科目日结单的编制,然后对总账进行登记、编制日报表,最后再进行核对,以确保财务处理质量。

在网络条件下,柜员办理业务仅需根据系统提示及相关规定录入有关信息即可,系统则会自动上报有关数据到相应会计科目,然后自动声场账簿。在整个账务的处理过程中,均由系统自动完成,柜员只是在各个时段交接班时负责将一些重要凭证及柜员现金收付的日结表打印好,然后整理、装订好当日的会计单证。一般来说,整理会计单证时应按照下列顺序进行:一是网点表内轧账汇总单;二是网点表外轧账汇总单;三是日终平账报告表;四是当日以及次日日始打印的批量记账凭证;五是柜员表内扎账汇总单等共9个步骤[4]。

总而言之,因为电脑程序的核算系统与以往的核算模式不相符,许多原本的账簿、账表打印也无法实现,故应对会计核算的系统作出相应的变革,使之适应网络条件下的会计核算工作要求,不断提高银行的会计工作质量。

三、结束语

由上述可知,在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银行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或体系已无法满足当前业务的发展要求,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银行会计核算工作质量的提高。为此,必须认识到会计核算体系及模式当前存在的不足,并及时进行相应的改革,促进银行会计核算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莲菲.浅谈商业银行会计核算流程再造[J].中国商贸.2013(29):100-101.

[2]郑瑞琪.信息化对银行会计核算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3(03):148-149.

[3]邱琳.我国中央银行会计核算基础改革研究[J].南方金融.2010(02):66-69.

[4]邹志娟.电算化下银行会计基本核算方法改革研究[J].知识经济.2013(05):91.

监理行业会计核算论文范文第4篇

随着城市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一支支园林建设队伍和园林绿化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现代园林经济将得到飞速发展,园林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著。而园林单位如何推行有效的管理,控制和降低施工成本,是园林单位的头等大事。本文以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为一个角度谈些见解,以求对园林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有所探析。

关于园林经济

发展大园林已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的共识。大园林的核心就是实现城市、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园林化,实质是园林绿地向系统化城市大园林转化,宗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涵盖的园林经济活动有景观资源、风景名胜区的生态保护、重大建设项目与自然协调、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城市景观设计以及创造优美宜人的居住环境等。园林经济贯穿于大园林的建设之中,成为发展大园林的支撑点。城市绿地系统和风景构筑要解决的问题都是寻求城市和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可持续发展是大园林的出发点,园林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归宿。园林经济就是在建设大园林活动中、建设园林城市的过程中、景观资源的保护中,以园林为载体,促进经济的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园林经济是大园林理念发展的结果,大园林的建设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园林经济效益,大园林建设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园林的建设保证了园林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增长。同时,园林经济对大园林的发展起到制约作用,园林经济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直接影响大园林发展。

园林经济的迅猛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政府部门为树立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力,在资金、土地、政策等方面加大对园林绿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园林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增长点、园林旅游业作为发展经济的第三产业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第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不少地方以结构调整为契机,实施人与自然、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战略,把发展观光农业、发展苗木花卉作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第三,人均GDP增长,富裕起来的人们开始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对大自然产生热切渴望,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刺激了园林相关行业的发展。第四,全球经济一体化,外国园林企业开始进入我国,采用合资或代理的形式,推动园林产业发展。第五,建设城市园林景观、恢复城市生态受到城市管理者的特别重视,追求生态平衡和生态建设成为发展园林的又一动力。

园林单位绿化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

绿化工程是园林单位重要的项目工程内容,下文以之为例,论述园林单位绿化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以此角度去探讨园林单位会计核算制度。

1、树立施工项目成本意识

施工项目是施工企业对一个产品的施工过程及成果,也是施工企业的生产对象,它可以是一个建设项目的施工,也可以是其中一个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的施工。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促进不断控制和降低施工项目成本,以达到可能实现的最低目标成本的要求。因此,要搞好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首先必须加强对企业的项目经理人员进行成本管理教育并采取措施,只有在施工项目中培养强烈的成本意识,让参与施工项目管理与实施的每个人都意识到,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对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及个人收入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各项成本管理工作才能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得到贯彻和实施。

2、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内容和程序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系统的组成。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是园林绿化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这一系统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施工项目经理部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所发生的各种成本信息,通过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等一系列工作。促使施工项目系统内各种要素。按照一定的目标运行。使施工项目的实际成本能够控制在预定的计划成本范围内。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系统中每一个环节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成本计划是成本决策所确定目标的具体化,成本控制则是对成本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保证决策的成本目标实现。而成本核算又是成本计划是否实现的最后检验,它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又为下一个施工项目成本预测和决策提供基础资料。成本考核是实现目标成本责任制的保证和实现决策目标的重要手段。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的程序。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的程序是指从成本估算开始。经编制成本计划,采取降低成本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直到成本核算与分析为止的一系列管理工作步骤。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的组织实施

根据笔者多年来的施工实践经验。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管理,应伴随项目建设的进程渐次展开,同时要注意各个时期的特点和要求。

1、施工前期的成本控制。

首先,在工程投标阶段,根据工程概况和招标文件,联系建筑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情况,进行成本预测,提出投标决策意见。要正确把握报价,保证最大利润。对能早期结账收回工程款的项目,如土方、基础等的单价可报以较高价,以利于资金周转。后期项目,如电气设备安装等的单价可适当降低。估计今后工程量可能增加的项目,其单价可提高。而工程量可能减少的项目,其单价可降低。以上几点要统筹考虑。中标以后,要根据项目的建设规模,组建与之相适应的项目经理部,同时以“标书”为依据确定项目的目标成本,并下达给项目经理部。其次,施工准备阶段,根据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吃透内涵,并依据图纸及中标的造价等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运用有关原理,制订出科学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

2、严格施工期间的成本控制。 。第一,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与统计工作。原始记录是生产经营活动过程最直接的记载,是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始资料,是编制成本计划、制定各项定额的主要依据,也是统计和成本管理的基础。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费用开支等,及时、完整、准确地做好原始记录,并建立传递、保管和存档等制度,配有专人负责。对项目经理部有关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培训,以掌握原始记录的填制、统计、分析和计算方法,做到及时准确地反映施工活动情况。第二,严格考勤,加强机物料领用管理、减少浪费。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建立和健全严格的考勤制度和机物料领用、材料消耗台账制度,是控制施工成本的又一举措。人们常说:“管理出效益”,强化有效的施工管理,就能有效地节约支出、降低成本,从而创造出好的效益。人在项目施工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可以激发施工企业现场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控制出工不出力和窝工现象,减少人工浪费。材料不设台账无限制地领用,势必造成铺张浪费。同样,各种工具如果随意拿取,无人经管,到时工程未完工而工具将损坏、失窃不少。第三,努力控制和降低主要材料成本。控制和降低主要材料成本,

是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根本途径之一。由于材料市场价格变动频繁,往往会发生预算价格与市场价格严重背离而使采购成本失去控制的情况,应落实有关人员经常关注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动情况,并积累系统详实的市场信息。如遇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有关人员即向“定额管理”部门反映,采取必要的对应措施。就园林绿化单位来说,项目施工中主要材料是苗木。苗木成本在整个项目成本中所占比重最大,一般可达65%以上,具有较大的节约潜力。第四,在确保利润的同时保证工程质量。为确保利润的实现,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选择合适的质量体系要求,并进行合理的质量职能分解,落实质量责任制,了解该工程施工工序应满足的质量要求、对各环节影响质量的因素控制的范围和程序要求,从而确定质量要素的项目、数量和要素采用程度,以保证稳定地实现工程质量特性与要求,将企业风险降到最低限度,获得最佳成本,确保企业的目标利润。

3、重视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

首先,精心安排,干净利落地完成竣工扫尾工作。从现实情况看,很多工程一到竣工扫尾阶段,施工单位就把主要施工力量抽调到其他在建工程,以致扫尾工作拖拖拉拉,战线拉得很长,机械设备无法转移,成本费用照常发生,使在建阶段取得的经济效益逐步流失。因此,此阶段一定要精心安排,因为扫尾阶段工作面较小,人多了反而会造成浪费。采取“快刀斩乱麻”的方法,把竣工扫尾时间缩短到最低限度。其次,重视竣工验收工作,顺利交付使用。在验收以前要准备好验收所需要的各种书面资料,包括竣工图,送甲方备查。对验收中甲方提出的意见,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合同内容认真处理,如果涉及费用遗漏增项,应请甲方签证,列入工程结算。最后,做好保修期间的养护管理。在工程保修期间,项目经理应指定保修工作的责任者,并责成保修责任者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保修计划,包括费用计划,以此作为控制保修费用的依据,按要求进行养护管理。同时,要加强对养护责任人的跟踪监督管理。

总之,园林单位只有在工程施工中,时刻注重控制和降低成本,用科学、先进、专业、有效的方法去管理、实施,才能真正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绿化工程的成本造价分析是园林单位会计核算制度的重要内容。本文以之为切入点,对园林单位会计核算制度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以期对我国园林经济的发展有所裨益。

监理行业会计核算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商场不断创新营销模式,促进商品销售。商场创新营销模式主要有满送、满减、购物卡、积分卡、会员卡、赠券等等,不同营销模式会计核算各不相同。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教材没有对这些创新营销模式的会计核算进行更新及补充,会计实际工作中的会计核算也不尽相同。本文针对商场主要创新营销模式谈谈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下的会计核算。

关键词 商场;创新营销模式;会计核算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顾客的消费需求也不断向多样化、理性化、个性化和时尚化的方向发展,商场之间的竞争也越加激烈。商场要想在商品同质化程度高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不断创新营销模式,促进商品销售,以促使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商场创新营销模式主要有满送、满减、购物卡、积分卡、会员卡、赠券等等,不同营销模式会计核算各不相同。

二、几种创新营销模式的会计核算

商场创新营销模式五花八门,灵活多样,财政部对这些创新营销模式的会计核算没有出台详尽的会计核算细则或指引,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教材也没有进行更新及补充,仍然是传统的折扣、折让、代销的会计核算。会计实际工作中的会计核算也不尽相同。下面谈谈商场几种主要创新营销模式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下的会计核算。

(一)“满送”与“满减”会计核算

“满送”营销模式,是指顧客购买商品达到一定额度返送现金的方式,因为未在同一张发票中体现折扣金额,会计处理上不能视为商业折扣。“满减”营销模式,是指顾客购买商品达到一定额度给予的优惠,因为满减额与销售额同在一张发票上反映,会计处理上视为“商业折扣”。

[例]东华商场,系一般纳税人企业。2014年10月开展“迎中秋 庆国庆”促销活动,家电柜节前开展“满送”销售方式(满100元送10元)的促销活动,出售42英寸创威牌彩电,售价3500元/台。10月1日当天消费者购买此品牌彩电20台。

(1)发生“满送”销售实现时会计分录:

借:库存现金 63000

销售费用 7000 [(20×3500)÷100×10]

贷:主营业务收入 70000(平时按含税销售额入账,月末再调整为不含税销售额,下同)

(2)结转销售成本时的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70000(平时按含税销售额结转成本,月末再通过计算和结转已销商品进销差价,将商品销售成本调整为进价,下同)

贷:库存商品 70000

假定该柜开展的是“满减”销售方式(满100元减10元)的促销活动,出售42英寸创威牌彩电,售价3500元/台。10月1日当天消费者购买此品牌彩电20台。

(1)发生“满减”销售时的会计处理:

借:库存现金 63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3000 [(20×3500)-(20×3500)÷100×10]

(2)结转销售成本时的会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63000

贷:库存商品 63000

(二)购物卡会计核算

随着科技的发展,购物卡逐渐由纸制的提货卡逐渐演变到现在的电子购物卡。商家发行的购物卡可以在联锁店通用,持卡人购物后再由各连锁店进行结算,而持卡人并不一定在发行购物卡的商家购货。因此,在购物卡出售时不能确认销售收入,收取的价款应当作为预收货款入账。

[例]东华商场,系一般纳税人企业。2014年10月2日商场推出折扣购物卡活动,顾客购买面值1万元以下的购物卡,折扣98折;1万元或以上的,折扣95折。当天销售面值2万元购物卡,折扣95折。

(1)销售购物卡会计处理:

借:库存现金 19000(实收金额)

销售费用 1000 (折扣)

贷:预收账款 20000(购物卡面值)

(2)持卡人用购物卡消费20000元会计处理:

借:预收账款 20000 (购物卡面值)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

同时,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20000

贷:库存商品 20000

若商场为了增进与客户的关系,促进商品的销售,向客户赠送购物卡,则会计处理为:

借:销售费用

贷:预收账款

(三)“积分卡”会计核算

“财会函[2008]60号文”规定:“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的同时授予客户奖励积分的,应当将销售取得的货款或应收货款在商品销售或劳务提供产生的收入与奖励积分之间进行分配,与奖励积分相关的部分应首先作为递延收益,待客户兑换奖励积分或失效时,结转计入当期损益。”因而,积分销售的会计核算方法拟采用递延收益法。

例1:东华商场,系一般纳税人企业,2015年1月1日起举办“消费送积分”活动,活动内容为满100元可赠送10个积分,积分可以在一年的有效期限内兑换与积分相等金额的商品,每个积分可抵付1元。某顾客在2015年1月19日购买了一个价值2360元、成本为1400元的皮包。2015年2月15日该顾客用190个积分兑换了一件价值190元、成本为105元的皮鞋。

1.2015年1月19日销售时会计处理:

应确认的递延收益=230(元)

应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2360-230=2130(元)

借:库存现金 2360

贷:递延收益 230

主营业务收入 2130

同时,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2130

贷:库存商品 2130

2.2015年2月15日兑换销售积分时会计处理。

借:递延收益 19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90

同时,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190

贷:库存商品 190 (四)“会员卡”会计核算

会员卡就会员制服务管理模式的表现形式,它可以起到吸引新顾客,留住老顾客,增强顾客忠诚度的作用,还能实现储值、打折、积分、客户管理等功能,是一种切实可行的促销模式。但是商场的会员卡主要是用于打折、积分,很少用于储值。在此主要介绍打折的会计核算,积分的会计处理同上述“积分卡”会计核算。

[例]东华商场,系一般纳税人企业,为吸引新顾客,留住老顾客,从2014年1月起开展会员卡促销活动,免费加入会员,凡是会员购物,均享98折优惠,发生有关业务及会计核算如下:

(1)以存款支付会员卡制作费5000元,会计处理为:

借:销售费用 5000

贷:银行存款 5000

(2)1月13日,会员购物商场取得销售收入20000元,因会员享98折优惠,实收现金19600元。会计处理为:

借:库存现金 19600

销售费用 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20000

贷:库存商品 20000

(五)“赠券”会计核算

赠券是指顾客消费达一定额度后获赠相应数额购物券的促銷方式,是商场提高销售收入的一种重要的促销手段。商场一般会对赠送的“下次抵扣券”设定一定的使用期限,到期后赠券失效。赠券与积分性质相近,均可适用“财会函[2008]60号文”规定,会计核算方法拟采用递延收益法。

[例]东华商场,系一般纳税人企业,2015年5月服装柜举行“庆五一”促销活动,规定购物每满300元送100元赠券,赠券可以在购买服装类商品时抵顶现金,抵顶现金时每300元可使用100元赠券。某顾客购买了950元的商品,可以赠送赠券300元,该顾客用该赠券购买价值770元的服装一件,使用赠券200元。顾客放弃使用剩余的100元赠券,活动结束时赠券作废。

(1)销售950元赠送300元赠券时会计处理:

借:库存现金 9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50

递延收益 300

同时,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650

贷:库存商品 650

(2)顾客购买价值770元的服装使用200元赠券时会计处理:

借:库存现金 570

递延收益 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770

同时,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770

贷:库存商品 770

(3)活动结束后剩余100元赠券作废会计处理:

借:递延收益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同时,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100

贷:库存商品 100

三、结语

商场创新营销模式不同,会计核算方法也不同。同一种创新营销模式,不同的商场由于考虑各种因素,会计核算方法也不一致。为了规范创新营销模式的会计核算,财政部可出台一些会计核算细则或指引,并编入教材,供广大财务工作者学习。

参考文献:

[1] 蒋艳.积分销售会计处理探讨[J].财会月刊.2010(10)

[2] 李建峰.与会员卡相关的会计处理分析[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9)

[3]王敏芳.商场各种促销活动的会计处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7)

监理行业会计核算论文范文第6篇

在2017年,专门针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出台了新型的政府会计制度,这一制度的出台,为高校会计核算工作提出了新的标准和制度要求。目前高校在迅速发展的过程总也暴露了很多问题,我国部分高校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缺陷,不仅对高校的发展财务管理产生了严重影响,同时也不利于高校的长远发展。基于此,高校一定要充分借鉴新政府会计制度的优势,对校内传统的会计核算制度进行改进,从而大幅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基于此,本文通过重点分析当前部分高校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新型的会计制度提出相应的对策,期望对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有所帮助。

一、当前阶段高校会计核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新政府会计制度普及范围较小

根据调查分析可知,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履行的会计核算制度多以2013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为主,虽然也有部分高校对自身的会计核算制度进行了优化和改革,但是进行改革的高校毕竟是少数,由此导致新政府会计制度普及范围较小,而其中的一些新型条款也难以落实。

(二)高校会计科目设置有待改善

由于我国大部分高校的管理层缺乏对财务管理的深刻认识,从而导致部分高校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较为简单,难以满足大范围的核算要求。除此之外,部分高校并没有对高校的内部固定资产以及会计核算项目进行全面的盘点和清查,从而导致最后和核算数值和实际的核算数值存在巨大差异。

(三)高校内部资产核算不明

当前,我国一些名校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这类高校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历经了政治变革,导致高校在在内部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巨大差异。同时,由于高校的发展历史悠久,在核算部分内部资产时难免会产生无法对账或者账目丢失等现象,为高校的资产核算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四)会计核算规划管理过于粗放

目前新政府会计制度之下,高校会计核算实务发展中面临以下问题:1.组织结构不合理导致的会计核算管理粗放,对于高校而言,会计核算规划中应该包括高校未来发展规划和设计,需要包括高校发展过程中分阶段的计划,以便合理控制企业会计核算分布,会计核算规划标志着高校对自身业务和业务内容的基本设计,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没有真正关注到高校会计核算规划中企业发展的长远性,缺乏专业人员对高校发展进行设计和规划;2.部分高校现阶段统筹管辖范围杂,导致的会计核算规划粗放。部分高校经营范围过度庞杂,导致在发展过程中,缺乏高校核心业务,业务模式过于分散,造成会计核算规划工作在现实环境中无从展开,从而导致会计核算规划过于粗放。

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优越性

(一)对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进行了优化

新政府会计制度和传统会计制度的区别在于新会计制度一方面可以和传统的会计制度有机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还可以弥补传统会计核算制度的不足。除此之外,利用新政府会计制度不仅可以提高核算的精确性,同时也可以满足不同核算主体的需求,一举多得。可以说,新政府会计制度有效化解了传统会计核算模式的弊端,对于加快会计核算效率有重要意义。同时能够进一步推进高校会计信息和会计审计信息的发展,促使高校会计信息系统构建更加完善,鼓励高校会计审计工作走向更加透明和合理道路。

(二)可实现行政事业单位与会计制度的统一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采用的会计核算制度与传统的会计核算制度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部门较多,从而导致不同部门的会计核算制度也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不同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分类和报表的类别存在区别,为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困难,而新政府会计核算制度不仅可以弥补不同部门之间的核算差异,同时还可以提高会计核算效率。以统一衡量制度单位和标准,将行政部门工作和高校会计工作划分到同一水平,帮助会计工作衡量尺度在统一标准线上,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整体准确性和效率,鼓励会计核算工作朝着正规透明方向发展。

(三)提高了财务会计的核算效率

新政府会计制度和传统的会计制度不同,新政府会计制度分为两个主体部分,其中一个主体主要解决事业单位中的财务权责划分问题,而另外一个部分主要解决一些新型项目的会计核算问题,从而可以大幅提高财务会计的核算效率。新政府会计制度在高校会计管理核算中的有效运用,能够有效地缓解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中存在的权责不分等问题,改变会计制度下衍生出责任问题的判定方式,帮助会计工作本身和核算事宜展开过程中各项问题得到解决,极大地提升了财务会计的核算效率和速度,这对于高校财务会计工作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进步。

(四)精细会计核算规划

多数高校对于新政府会计制度环境的认知不够深刻,新政府会计制度环境的核心是核算方式的演变,会计核算规划问题不需要高校在发展中如同以往会计核算管控工作展开一般,需要漫长时间摸索高校核心实务和核算形式。新政府会计制度环境支撑下,高校甚至可以將制度和现代技术相结合,借助互联网纪录企业动态支出,大数据实时核算高校会计核算分布情况,从而能够确定高校会计核算基本分布情况,能够为各大高校的会计核算规划提供切实数据支撑和参考。而针对目前部分高校组织结构扁平下的会计核算规划和管理问题,高校需要进一步借助不断发展和完善,平衡校内内部组织结构。对于高校会计核算平衡发展的重点是高校管理者和经营者要学会利用新政府会计制度环境下的制度变革内容和技术工具,借助科学合理的方式解决现有问题。

三、新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会计核算产生的影响

(一)高校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落实新政府会计制度

为了整体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和会计核算效率,全国高校必须响应国家政策,从2919年元月起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高校应该认真分析自身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照政府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来有效改进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高校也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财务核算要求尽快落实该项政策。在以往的高校财务管理制度改革中,总有一部分高校漠视国家政策,采用传统的会计核算制度,不仅难以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同时也不利于高校发展。基于此应该对高校加以引导,让其充分认识到新政府会计制度的优势,并敢于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改进。相比传统的高校会计核算制度,新政府财务制度具有很多优势,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传统的会计记账方式和方法进行优化和改革,不仅提高了核算的准确性,同时也提高了高校的财务管理效率。

例如在高校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后,原有的会计记账要素会产生了一定的变化,高校原有的会计记账要素主要由以下几方面构成:1.固定收入;2.固定支出;3.固定资产;4.负债;5.净资产。在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之后,还增加了如高校预算收入、支出和盈余这三部分,传统的记账模式也转变为平行记账模式。借助新政府会计制度,不仅可以充分反映高校当前的财务状况,同时也可以提高资产核算的准确性。记账要素的精确和变化都能够为现实中高校账目出入和记录,提供核算指标,将高校中财务信息更加真实反馈出来,帮助高校信息核准。

(二)高校会计科目的核算方式得以优化

新政府会计制度和传统的会计核算制度存在一定差异,借助新政府会计制度,可以充分反映高校的实际收入情况。当前,我国高校的收入主要由以下四部分构成:1.财政补贴;2.学费收入;3.科研收入;4.其他收入。高校在对财政补贴收入进行核算时,往往会采用实际的财政补贴金额作为核算标准,并没有采用完全的收付实现制,由此导致实际的核算金额存在一定差异。同时,高校在对学费收入进行核算时,由于学费收入的波动性较高,高校只能等到财政拨款后才能进行核算,但是新政府会计制度不同,高校可以在获得学费收入之后就对其进行核算,如果存在欠费项目,则应该按照会计科目分类将其纳入应收账款科目。除此之外,高校在对其科研收入进行核算时,会对当时的收入进行确认核算,但是这种核算方式粗壮一定弊端,由于我国大部分的科研收入都采用滚存使用制度,当时确认制度很难充分反映出高校的科研收入情况和科研收入使用情况,从而对高校整体的会计核算产生不利影响,基于此高校有必要采用新政府会计核算制度,将科研收入设置为预收账款,等到年末核算时在对其进行转结,从而检验高校的科研收入使用情况。最后,高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度对高校内部的其他收入进行核算。

(三)可以充分反映高校的财政状况

高校之所以会采用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自有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检验高校实际的财政状况,高校可以根据实际的财政状况对当前的财政项目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在对高校资产进行核算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科目进行核算,同时也要对坏账准备以及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进行核算,从而反映高校实际的收入情况。同时,在针对一些历史悠久的资产进行核算时,高校还要采用市面上流行的折旧价值估算方法对固定资产价值进行预估,从而为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新政府会计制度还可以全面反映高校实际的负债情况。在传统的高校会计记账制度下,高校对一些已经产生但没有支付费用的项目并未进行记账,而是将其划分到了支出项目之中,虽然这种记账方式较为便捷,但是却难以真实反映实际的负债情况。基于此,高校一定要采用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以上项目进行核算,從而有效规避潜在的负债风险。高校在新政府会计制度采取过程中,会计核算制度和核算方式能够帮助高校账目信息更加明晰,在条理分明的框架体系之下,高校会计核算实务信息造假风险也被降低。可以说,新政府会计制度为高校财务工作实践提供了新的范本和正确的模板,能够最大化地化解现存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得高校财务难题得以化解,有效地提升财务工作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综上所述,为了整体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高校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采用新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并从中发现一些高校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合理的应用高校会计核算制度不仅可以提高高校的财务核算质量,同时对高校会计制度改革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作者单位:南阳农业职业学院)

上一篇:产业转移物流发展论文范文下一篇:推广体系农业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