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物流发展论文范文

2023-10-02

产业转移物流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近年来,我国物流产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发展壮大,物流产业集聚作为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的有效手段逐渐在各地推广,文章以四川省为研究对象,选取区位熵系数作为集聚度评价指标,对四川省内各市(州)物流产业集聚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四川省在物流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四川省;物流产业;集聚发展;研究

Key words: Sichuan province; logistics industry; agglomeration; research

0 引 言

经过近二十年的长足发展,我国物流业在量和质方面得到了飞跃式提升,其在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过程中的先导性和支撑性作用已显露无遗。正因为如此,政府持续推动物流产业的深入发展,2009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针对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明确了推动物流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进一步强化了九大物流产业集聚区的发展。2014年国务院出台《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对物流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作了非常明确和务实的规划,要求物流产业的发展要适应产业发展规律和趋势,运用供应链管理思维,与制造业、电子商务业等其他产业融合互动发展。各地政府、行业企业积极落实物流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物流产业的集聚发展,在近几年国民经济“调结构、转方式”的发展中物流产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物流成本同发达国家相比较仍然明显偏高,根据《中国采购发展报告2014》的统计数据,我国2013年的社会物流总成本在10万亿元以上,占据国民生产总值的18.0%,而同期发达国家的社会物流总成本在GDP中的占比均在10%以下。这反映出我国物流产业的效率和效益不高。

综观产业发展历史规律,产业集聚是提高其效率和效益的重要途径。产业集聚作为一种区域经济组织形式,通过集聚区域内企业间的联动和协同,既能提高产业集聚区域的生产效率,又能降低区域内协同主体的生产成本,从而提升区域产业经济的整体竞争力。物流产业集聚对物流企业运作效率提升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已使其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对于物流产业集聚实证研究多集中于国家层面或东部沿海省市,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研究较少,文章将针对四川省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

1 四川省物流产业集聚发展实证研究

1.1 四川省物流产业集聚发展现状

2013年四川省社会物流总额达51 284.4亿元,其中,物流产业增加值同比有较大幅度提升,增速为9.6%,达到1 471.46亿元,在全省服务业增加值中占据15.9%的份额,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在物流产业增加值增长的同时,物流费用几乎同比增长,2013年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增加9.1%,高达4 970.1亿元,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比18.9%,虽然比去年降低了0.2%,但仍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物流产业空间集聚条件大幅改善,各市(州)物流集聚区数量增长迅速,到2013年底,全省建成运营和在建的各类物流园区已超过80个。

四川省适应全省区域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实施物流产业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以夯实物流极核效应,壮大重点城市物流节点,联通城乡物流网络,打通进出川物流通道为抓手,努力构造四川省“一核、四带、多点”的物流产业集聚发展支撑体系。“一核”是指四川省物流产业要以成都市为发展核心,充分发挥其带头、带动和辐射的极核作用,“四带”包含成绵广巴北向带、成遂南广达东向带、成自泸宜东南向带、成乐雅攀南向带,要让“四带”根据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形成有特色的物流集聚带,以此构造四川省物流产业的梯次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四川省把物流产业首次列入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进一步明确了全省物流产业多点多极支撑发展体系,在提升成都物流主枢纽的极核地位的同时,着力培育泸州宜宾、达州南充广安、攀枝花西昌、绵阳广元、内江资阳遂宁五个物流产业增长极,以此促进物流产业的迅速壮大和合理集聚。

1.2 四川省物流产业集聚度分析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区位熵分析法来衡量四川省物流产业要素的区域空间分布情况,反映四川省物流产业的专业化程度,以及各市(州)物流产业在全省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的情况是比较合适的。区位熵的通用计算公式说明如下:

LQ■=■,LQ■为某地区的物流产业集聚度系数。

一般地,区位熵系数LQ若大于1.25,说明该地区物流产业高度集中,专业化水平极高;若LQ大于1小于1.25,表明该地区物流产业相对集中,具有相对规模优势,专业化水平比较高;若LQ小于l,表明该地区物流产业的集中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处于比较劣势;若LQ等于l则处于均势。LQ■系数越大表明物流产业在该地区集聚程度越高。

由于我国目前国民经济统计体系中还没有独立、完整的“物流产业”,一般地,学者都将占物流产业增加值80%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近似地作为“物流产业”来研究。因此,选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和邮政业三个部门的从业人员作为测量指标从一个侧面来反映当前各市(州)的物流产业集聚程度,其中参考系数为四川省。因此,公式中各指标的具体含义如下:

LQ■为某市(州)物流产业集聚度系数;

e■表示该市(州)物流从业人员数,e表示该市(州)所有从业人员数;

E■表示四川省物流从业人员数;E表示四川省所有产业从业人员数。

依据四川省历年统计年鉴的数据,通过区位熵系数公式计算得到四川省2009年至2013年各市(州)的物流集聚度系数,如表1所示。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四川省近年来物流产业的集聚发展特征:

(1)物流产业集聚度较高的三个市(州)

2009年至2013年期间,成都市、攀枝花市和雅安市的物流产业集聚度系数都在1以上(如图1所示),表明三市的物流产业在全省范围内相对集中,具有相对规模优势,专业化水平比较高。成都市的集聚度系数经过2009年到2012年的轻微徘徊,到2013年突增至2.895,夯实了其作为全省物流主枢纽的极核地位;攀枝花市在2009年之后物流产业集聚度一直保持高位增长,从2009年的1.872,跨越到2012年的2.424,猛增到2013年的3.201,其集聚速度令人惊叹,主要原因之一是震后恢复重建使得矿产资源的需求大增,进而带动了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攀枝花和西昌成为四川省物流产业增长极之一的基础;在全省范围来看,雅安市虽然经济体量小,小规模物流企业居多,但是其具有藏区与内地经济交流的区位优势,所以,其物流产业成长态势良好,2013年虽然受到“营改增”政策实施的影响,但是集聚度系数仍然在1以上。

(2)物流产业集聚度明显偏低的三个市(州)

与全省大部分市(州)情况不同的是,资阳、遂宁、泸州三市的物流产业集聚程度较低(如图2所示),说明三市物流产业的专业从业人员偏少,专业化水平相对较低。然而,三市具有几乎不可复制的良好物流资源,资阳市是成都市的“第二机场”的坐落之地,遂宁市位于成都市和重庆市的“金三角”地带,“西部物流港”建设如火如荼,泸州市是全省“第一大内河港口”,并且三市的经济增长速度都较快,特别是第二产业增长明显,但是依托于第二产业的物流产业并没有随之增长,原因可能在于第二产业的企业并没有将物流分离出来,大部分制造企业自有物流释放不足,导致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整个社会的物流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其中,泸州市在201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后,在产业结构方面做了梳理和规划,引起了该市对物流禀赋资源的觉醒,逐步推动了物流产业的发展。

(3)全省物流产业集聚发展状态不稳定

从整体上看,全省大多数市(州)的物流产业集聚度系数徘徊震荡幅度较大,缺乏稳定性(如图3所示)。其原因可能是近年来四川省大力实施工业化和城镇化战略,对物流产业的发展投资不稳定;也有可能是统计方法和数据的不断调整;当然物流产业自身的“散小弱乱”发展状态难辞其咎。2013年由于“营改增”政策的推广,致使很多规模小,实力弱的物流企业倒闭或转向,重创本来就比较脆弱的物流产业,全省21个市(州)就有16个市(州)的物流产业集聚度系数下降,其中相当多的市(州)甚至是以惊人的幅度下降。2013年全省各市(州)的物流产业集聚度系数更贴近四川物流产业发展的实际,是优胜劣汰的结果,有利于物流产业的规范、健康和集聚发展。

2 四川省物流产业集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全省各市(州)纷纷出台了物流园区(中心)规划,在建的大部分物流园区也正在逐步推进,总体来讲,四川省物流集聚区发展前景良好,也为物流产业的集聚发展搭建了必要的空间平台,但从实地调研及对相关资料的深入研究来看,目前四川省物流集聚区发展和产业集聚发展也存在不可回避的问题。

2.1 缺乏物流产业链系统思维

物流产业集聚的直接诱因是物流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在促进物流产业集聚的实践中应该充分融入供应链理念,充分考虑到产、供、销企业构成的网链关系,科学预测“物”的流量、流向和流速等有关物流量的因素。物流业涉及领域广泛,物流企业布局具有集中和分散的属性,这就决定了物流产业在集聚的主体形态上必然会存在合理的分散,不可能想当然地将所有企业都集中在一个空间之内。这直接导致了四川省物流产业集聚发展中的人为分割物流产业链行为,从而导致很多不合理的物流现象。在现实工作中,很多政府规划建设的物流产业集聚区没有自然形成的物流节点繁荣,就是这个原因。

2.2 规划布局不合理,缺乏物流产业集聚支撑基础

物流产业集聚的空间载体是物流园区。国家颁布了《物流园区分类与基本要求》,但是各市(州)对物流园区的理解仍然存在较大分歧,对园区规划建设的条件、等级、界定的原则、标准和依据亟待澄清。这种状况使各市(州)在推动物流产业集聚发展的实践中难以对本区域的物流产业发展情况进行科学和准确的把握。从实践来看,物流产业集聚的形成必须具备支撑产业集群的资源禀赋,也需要相应的社会经济条件。根据物流产业集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区位条件、产业基础、政府政策、物流基础设施支撑系统、物流信息技术支持系统等因素是制约物流产业集聚发展的关键条件。由于缺乏物流产业集聚的支撑基础,导致很多物流园区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甚至荒废。

2.3 政府对物流产业发展状况不能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支撑工作“力不从心”

我国实行的是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模式,但目前尚未建立科学的物流产业统计分析体系,统计范围不明确,统计指标不健全,因而,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把握物流产业的真实状况,导致物流产业研究和政府决策没有科学的数据支持,导致推动物流产业集聚发展的政策措施没有针对性,最终难以落地生根。另一方面,政府在打破阻碍物流产业集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行政壁垒等方面的能力显得苍白无力;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人才,政府在规划方面失误频频;在财政、金融和土地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很难落地。

3 四川省物流产业集聚发展建议

3.1 创新政策,合理布局,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

物流产业集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政府要从财政、金融、土地和税收等方面打破阻碍物流产业集聚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实施有利于物流产业集聚发展的政策体系,创造宽松自由的发展环境。遵循经济、产业、市场和人文社会发展规律,以物流产业链思维统领规划原则,实现物流产业集聚发展与各市(州)产业基础、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物流产业集聚与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体系衔接;物流产业集聚与区域物流需求相匹配;物流产业集聚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同步推进。

3.2 物流产业集聚发展与三次产业发展共生互动

3.2.1 物流产业集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从各市(州)制造业发展实际出发,深化制造资源和物流资源的整合,推行制造业“主辅分离”,建立第三方物流服务体系,为制造企业量身打造专业的、一体化的和一站式的物流服务,形成以物流产业集聚发展为核心的供应链发展模式。

3.2.2 物流产业集聚与商贸流通业互动发展

各市(州)依托本区域商贸流通业的特点,在改造提升传统服务模式的同时,研究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等新兴商贸流通业态的特征和需求,重构新型的商流和物流的融合机制,形成服务生产、方便消费的商贸物流产业集聚。

3.2.3 物流集聚区与现代农业的协调发展

四川省是农业大省,农产品种类丰富,各市(州)应该围绕现代农产品基地,加快形成业态集聚、生态协调、具有特色和较强影响力的农业产业物流集聚区,为实现种、加、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服务。

3.3 物流产业集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

四川省正大力实施“两化”互动发展战略,城镇化和工业化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物流园区是物流产业集聚发展的空间载体,各市(州)应该坚持以“园”兴“城”,以“城”促“园”的产城一体化发展路径,加快物流园区的生产、生活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全面建设和完善,优化投资、生产和生活环境,促进物流企业集群成长,构造物流产业链,使其成为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的扩散源、区域经济的“传送带”。实现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物流园区和城镇资源的高度整合、完美契合、良性互动的成长机制。

参考文献:

[1] 葛金田,沈鹏飞,陈宁宁. 基于区位熵法的济南市物流产业集聚度分析[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1):92-94.

[2] 沈鹏飞. 基于产业升级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研究[D]. 济南: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 浙江省发改委课题组.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若干问题研究[EB/OL]. (2009-08-10)[2016-03-20]. www.drri.gov.cn.

[4] 王艳玲. 区域物流整合与产业集聚联动发展[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11):78-80.

[5] 林恺化,赵莹,江国逊. 区域性物流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4):33-35.

产业转移物流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各国间经济往来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当代国际贸易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国际物流产业也蓬勃而生,本文从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发展背景入手,分析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产业之间相辅相成的依存关系,进而探讨了我国国际物流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为我国国际物流产业在新时代的新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以期,为国际贸易提供坚实的物流运输保障,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物流;经济发展

1当代国际贸易和物流产业发展的背景

当代国际贸易及物流产业是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蓬勃发展起来的。当今世界,求和平,谋合作是各国的共同诉求。因而在各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的大背景之下,国际贸易和物流产业在数量和规模上有显著增长和扩大。在以往各国已经建立起来的贸易网络的基础上,借助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兴起,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发展在各国间的贸易中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

就我国而言,我国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为我国国际贸易及物流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对于国际贸易及国际贸易物流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积极抓住我国新时代的历史机遇,优化对外贸易和物流产业的结构布局,使内部要素有序流动,同时积极结合新技术培育新的国际贸易经济增长点,实现国际贸易中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国际贸易物流效率和效益是当务之急。

2当今国际贸易中物流产业的发展

分析当今世界国际贸易及其物流产业的发展状况,必须要清晰把握二者之间相辅相成有机共同体的依存关系。

一方面,国际贸易以其迅猛发展之势助推了国际物流产业的兴起与繁荣。和平与发展是国际贸易兴起的国际大环境。贸易和生产的全球化,推动了物流产业的全球化发展。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潮流中各国日趋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借助电子商务等新兴平台,国际贸易不断深入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其中必然包括大量商品在国际范围内的包装、运输、存储、养护、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环节。国际贸易的大规模扩张,同样是国际物流需求的大量增加以及对于国际物流的的更高要求,从而推动了国际物流产业的产生以及逐渐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另一方面,国际物流专业化发展为国际贸易的兴盛提供坚实保障。在全球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中,全球范围的商品的配送、运输、交换等流程是关键一环。目前远程网上下单、全球货仓配货、多种交通方式高效运输配送、全程电子信息监控、专业售后服务一体化的国际物流产业专业化发展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货运保障,使得国际贸易能够顺畅运行。此外,国际物流产业不仅能够提供国际贸易所需的运输配送装卸等基本服务,而且针对当今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提供针对特定客户的定制化物流服务,不断改进国际物流服务水平,促使国际物流服务多样化发展,从而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更加灵活的物流服务,进一步提高了全球贸易的效益。

3当前我国国际贸易中国际物流产业发展状况

3.1国际物流产业在我国国际贸易中目前的发展状况

伴随着国际贸易迅速发展,我国的国际物流企业也涌现了如中国远洋、中外运等大型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其中中国远洋作为一家拥有800多艘商用船舶的运输公司,提供综合航运服务,年货运量超四亿吨,其干散货船隊居世界首位、集装箱船队名列全球第六,在我国的国际物流产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就我国国际物流企业整体而言,我国物流企业呈现分化态势。

在我国经贸蓬勃发展之际,政府不断采取相关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在全球而言,我国高铁运输网以及内河航运网,在运输里程数等方面位于世界前列,同时我国还积极提高国际物流运输的安全系数,从而为国际贸易的发展保驾护航。此外,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使许多新兴的物流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有利于我国国际物流产业的良性竞争。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弥补了物流运输的不足,提高国际贸易货物配送的服务质量和运输效率,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3.2制约我国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发展的瓶颈

3.2.1全球范围的贸易对于物流运输提出严峻挑战

伴随着我国国际贸易规模和速度的扩张,我国同全球国情、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社会形态、经济发展程度各异的国家均建立了贸易伙伴和合作关系。覆盖全球的国际贸易,不是单纯的经济交往,其中还牵涉到许多政治、文化、社会等诸多复杂因素,这对国际物流运输协调国际贸易提出了严峻挑战。因而推动国际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致力于解决物流运输协调好各国、各地区的物流贸易问题,优化全球资源配置,从而在降低贸易物流的成本上发力。

3.2.2国际物流产业发展缺乏有利国际环境

虽然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覆盖陆河海空的运输体系,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然而同世界上国际物流产业先进的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国际物流技术以及相关配套设施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本行业内部,仍然相对滞后,并且缺乏发展资源。同时,我国政府对于国际物流产业未能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国际物流产业相关法律制度仍有不完善的地方,难以支持我国国际物流产业的良性发展,从而成为我国国际物流产业深入发展的掣肘。

3.2.3国际贸易物流企业发展良莠不齐

国际物流产业的繁荣,既需要有行业巨头公司的领头羊作用,又需要我国国际贸易企业的齐头并进,目前就我国国际贸易企业而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后发企业起步晚,存在规模较小、体系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际贸易企业普遍起步较晚,失去了市场红利优势,物流运输体系不够健全、完善,因而在国际物流产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二是国际物流专业人才匮乏。我国国际贸易物流产业起步晚,不仅在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方面落后于人,而且在专业人才供应上也显得后劲不足。国际物流产业体系尚不健全,导致各个环节把控不严,产业内部细分不够,因而在人才支持上缺乏“专、精”的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

4相关解决措施

4.1营造良好环境,支持国际贸易及国际物流发展

国际物流产业与国际贸易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二者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因而我们应当为二者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同时加强对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产业的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提供法制保障,从而提高我国物流业的国际化水平,构建全方位、高效率、灵活机动的国际物流运输服务,进一步推动国际贸易的高质量发展。

4.2物流企业转型升级,努力壮大实力

我国国际贸易物流的发展归根到底需要以物流企业为依托,因此推动我国国际贸易物流的发展必须推动我国物流企业转型升级,在支持企业扩大规模的同时,注重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同时积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物流企业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提供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国际物流服务,使我国物流企业和世界物流发展水平接轨。

4.3加强企业互助,提高我国物流产业的整体水平

一个国家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产业仅仅靠单个企业“单打独斗”是难以长远发展的,必须要依靠整个行业的兴盛注入强劲动力。因此,我国的物流企业间应当加强信息沟通和商业互助,在一种良性竞争中实现双赢、多赢,从而推动国际物流的长久繁荣。

5结语

在世界日益成为命运和利益共同体的今天,国际贸易必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应密切关注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产业的发展状况,积极学习借鉴他国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经验,取长补短,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产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倩紫.国际贸易对物流业发展的影响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8(23):92-94.

[2]黎迪.基于供应链视域探讨国际贸易流通模式的构建[J].当代经济,2018(24):90-91.

产业转移物流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属于基本前提,也就是在农业生产水平提升的背景下,出现劳动力与资本剩余的现象,使其可以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向着城镇转移,形成一定的聚集作用。在此期间工业属于国家城镇化发展期间的根本动力,具有非农业生产、聚集发展的特点,能够快速、不断吸纳劳动力,增加城市的规模。从实际情况来讲,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表现为:

(一)政府为主导的发展阶段

1949年到1978年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对农业非农产业的发展造成了限制性影响,再加上存在较为严格的户籍制度,导致农村人口向着城市流动受到一定限制,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城市化发展的受到一定的阻碍。在此过程中,我国城镇化发展,主要是在政府主导的情况下,选取区域之内大型、重点的工业项目,促使城镇化的发展,但是还存在很多的制约因素。

(二)制度改革的发展阶段

1979年到1991年,我国开始进行农业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的生产效率有所提升,出现了很多剩余劳动力。在此期间我国开始推行各种制度,可以消除城镇化的阻碍,在利益因素与政策因素的影响下,很多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向着城市流动,可以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帮助。

(三)加工贸易的发展阶段

1992年到2009年,我国开始进入到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乡镇的企业资本与技术的水平开始提高,可以替代部分劳动力,导致农村劳动力的吸纳数量降低。在此过程中,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中引入了外资结构,加工贸易的发展速度加快,使得乡镇企业所释放出来的低成本劳动力有了新的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能够促使城镇化的良好发展和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问题分析

我国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诸多动力因素加快了城镇化进程,但是也出现了很多城镇化发展的不协调问题,对其长远发展造成诸多不利的影响。

(一)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

我国的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呈现出发展不协调的现象,虽然在工业化与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经济全球化活跃度较高,工业制造领域的发展能够促使工业产值的增加,但是,在工业出口方面的营销环节、设计环节与金融环节等,都是借助国外的渠道,导致相同产值的工业发展,不能起到同水平产业型服务发展的带动作用,导致城镇化的发展比工业化发展落后,出现不协调的现象。与此同时,我国多数区域的乡镇企业处于较为分散的状态,无法起到集中人口的目的,不仅会导致土地占用量增加,还不能起到人口聚集与规模效应,对城镇化发展会造成不利影响。

(二)城镇化区域发展不协调

根据有关调查可以得知,在2018年我国东部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效率较高,东北地区偏低,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最低,北上广区域的城镇化率最高,而云南、西藏等地区的城镇化率最低,这就导致城镇化的区域发展不协调,不能确保各个地区的城镇化水平的协调性。在城镇化区域发展不协调的情况下,不能确保国家各个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对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和建设会造成诸多不利影响。

(三)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在城镇化发展期间还存在速度与质量不协调的现象,虽然部分地区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很快,但是,质量却不能符合要求,很容易诱发诸多问题。一方面,在城镇化发展期间,土地的发展速度比人口发展速度要快很多,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用地的面积增加了8倍以上,而人口数量增加了3倍左右,可见二者之间存在不协调的现象。另一方面,我国在城镇化发展期间,还存在人口户籍问题、医疗问题、养老问题、子女入学问题等等,不能确保城镇化的发展质量[1]。

三、产业转移在城镇化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解决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问题

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转入地可以在产业的带动下有效整合劳动力要素、技术要素、资本要素等等,在此期间,不仅能够促使工业化发展,也可以形成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如:将产业转移到城镇地区之后,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为其提供就业岗位,起到一定的聚集效应,能够拓宽城镇化发展规模,实现新城市建设的良好目的。与此同时,在劳动力聚集的过程中,也会有着一定的消费需求,可以加快城市住房领域、交通领域、通信领域的良好发展,构建成为各个基础产业的循环发展链条。从产业转出地方面来讲,虽然在短时间之内可能会出现资金外流的现象,但是,从长远发展角度来讲,可以降低土地占用量,缓解生态环境的压力,还能为工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更多空间,可以促使产业转出地的可持续进步[2]。

(二)有助于解决区域发展的问题

目前我国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现象,对城镇化发展会造成诸多不利影响。而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可以有效解决区域发展的各种问题,主要因为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可以将发达地区的产业向着欠发达地区转移,通过发达地区的管理资源、技术资源、生产资源、资金资源的支持,使得欠发达地区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就业空间,基础设施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有所提升,土地利用率增加,在此过程中,发达地区也可以解决土地资源短缺问题、环境承载力过高问题等等,实现双方共赢的目的。在此期间开展相关的产业转移工作,还能归纳总结丰富的经验,按照产业转移的发展特点与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产业转移规划方案与战略计划,这样不仅能够促使产业的良好转移发展,还能形成一定的城镇化促进作用[3]。

(三)有助于提升城镇化的质量

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要想全面提升其建设质量,就必须要注重产业、城市之间的有效融合,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和产业之间密切联系,在产业有序发展的同时,促使城镇化的可持续进步。与此同时,还需要有效解决人口流动的问题,确保城镇化质量的提升。产业转移就能够有效解决此类问题,不仅能够在人口流向方面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还能针对生产力布局进行全面的调整,在产业转移期间为农民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使其能够到城市落户定居,全面调整人口资源、产业资源等等,实现城镇化的优化布局目的。

四、基于产业转移和产业集群的城镇化发展路径

基于产业转移和产业集群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承接转移模式创新的作用,采用有效措施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具体有如下几个措施。

(一)做好产业集群基地的转移工作

对于产业转移而言,城市郊区或者是县级小城镇属于转移的载体,传统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规划设计问题、占地量过多问题、集聚效应问题、辐射半径过小问题等等,不能确保具有一定拉动力与整合力,导致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降低,不能确保产业转移的良好发展。在此情况下,就必须要转变传统的观念意识,将园区当成载体,促使集群化的良好发展,整合诸多的城镇化要素,减少交易过程中的成本,提升投资方面的经济效益。在此期间应该编制完善的规划方案,明确未来发展的指导意见,使得企业向着园区之内集中,园区也可以向着城镇集中,实现最终的城镇化发展目的。对于一些具有一定工业发展基础的农村区域,应该积极创建新型的农村社区,将城镇化理念作为基础部分,改造农村地区,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形成服务均等化的工作模式,积极构建现代化、先进的产业体系,使得产业与城镇化之间都可以同步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二)有效解决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

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解决区域之间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应该注重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模式转移,形成产业梯度转移的良好发展模式。目前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存在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环境的承载力较高,发展空间受到一定限制,要想促使区域的良好发展,就必须要采用“走出去”的策略开展工作。对于西部地区而言,缺乏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在此情况下,可以强化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的目的,例如: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中合作开发园区,发达地区提供管理资源、资金资源与品牌资源等等,欠发达地区提供土地资源与劳动力资源,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各个地区之间的问题,还能提升经济效益,促使城镇化的良好发展和进步。

(三)强化产业转移与产业链配套合作力度

近年来我国在中部地区向着西部地区转移过程中,受到产业配套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产业转移的问题,难以起到产业集群的良好作用。在此情况下,就应该积极借鉴成功经验,制定较为完善的规划方案,改善生态环境,将大品牌产业联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产业发展力量的产业集群,建设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的产业链机制,保证在产业转移和产业链配套合作的情况下,可以优化整合诸多的资源,形成良好的资源整合作用,改善产业发展的环境,促使企业集体突破,这样不仅可以达到整体升级的目的,还能促使其形成跨梯度发展的良好模式。在此期间为了保证产业转移和产业链之间的配合,应该按照产业转移的发展特点与规律,完善规划内容与战略内容,形成系统化的产业转移指导模式和机制,不断增加产业发展的力量,形成带动力,满足当前的产业转移发展需求。

(四)制定完善的制度与政策

为了可以通过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的形式促使国家城镇化发展,应该制定完善的制度与政策,利用激励性制度与限制性政策,使得产业转移发展能够有序进行。目前我国在产业转移方面已经制定了有关的政策,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建议可以提出总体规划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与环境政策等等,保证其和产业布局相符,保证可以实现产业转移的工作目的。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为了形成激励性的作用,可以给予企业一定的表彰认定,提出相关的优惠政策制度,采用资金奖励的方式提升积极性。与此同时,对于东部发达地区而言,在产业进入方面应该提出限制性的条件,经过许可之后才能进入,尽可能带动产业向着西部欠发达地区转移,这样不仅起到区域之间相互协调的作用,还能保证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与升级的效果,彰显区域政策的作用和优势。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区域不协调、城镇化与工业化不协调、城镇化质量低等问题,不能确保城镇化发展水平。而产业转移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能够起到各个要素相互协调的作用,不仅可以提升城镇化质量,还能使得区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该树立正确观念意识,将产业转移和产业集群作为基础,编制完善的战略计划与方案,促使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摘要:城镇化发展主要就是农村人口向着城镇区域转移,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向着城镇聚集,使得城镇的数量开始不断增加,规模有所拓宽,属于一种历史过程。而在产业转移和产业集群的背景下,我国城镇化发展期间必须要明确未来发展的路径,按照区域之内的发展状况,促使产业的良好转移,预防出现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问题,提升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为其后续的发展与进步夯实基础。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集群,城镇化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 罗白璐,赵少平,刘婕.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与新型城镇化协同推进互动关系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30):126-128.

[2] 陈湘满,陈瑶.城镇化质量、人力资本聚集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动态关系——基于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4(03):104-110.

产业转移物流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一、扩大出口的作用

1. 吸引外资

对外贸易往往同外商直接投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的快速稳定发展为引进外资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担保。出口规模越大, 外汇收入越多, 外汇储备就越充裕, 可以增强外国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从而吸引外资。河南吸引外资水平在全国居于中等水平, 有待提高。

2. 加速技术进步的步伐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国际贸易是“技术外溢”, 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从出口的角度分析, 出口的扩大可以刺激出口企业加强对新产品的研发, 从而推动技术进步。河南省出口商品技术含量较低, 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

3. 带动就业的增加

据专家测算,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变化的情况下, 对外贸易每增长1个百分点, 就业将增长1.48个百分点。河南是人口大省, 2011年末河南省人口10489万, 是中国人口第一大省, 人力资源第一大省, 有利于发挥河南省人力资源丰裕的竞争优势, 并随贸易成长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河南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

虽然河南出口贸易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但与沿海省份相比,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甚至与中西部省份相比, 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 出口规模小, 对外贸易依存度低

河南省的出口规模与全国水平相比是偏小的。2011年河南省出口总额为192.4亿美元, 全国出口总额为18983.8亿美元, 仅占到全国水平的1.01%。相比之下, 2011年河南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6931.03亿元人民币, 约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由此可知河南省仍属于贸易小省, 且与其作为国民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的地位较不相称。

2. 出口贸易结构不合理

具体对比河南省与全国的出口贸易结构特征可以发现, 机电产品出口额、外资企业出口额、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全国的比重较低, 显示出河南省出口产品结构、企业性质结构和出口方式结构较不合理。在出口商品结构方面, 河南省目前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程度浅、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 农产品深加工也处在产业链的底端;出口方式方面, 河南省一般贸易份额较大, 加工贸易份额较小;出口市场结构方面, 市场集中度偏高, 2011年底, 河南省出口排在前三位的贸易伙伴是美国、中国香港和英国, 对这三个伙伴的出口额占到了总出口额的30%。

3. 高级外贸人才短缺

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特殊性对人才素质要求很高, 但河南省外贸人才总体素质水平不太高, 高级专门人才、高级贸易外语人才、高级外贸法律人才和高级外销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不仅如此, 河南省的外贸人才大多分布在大的专业外贸公司和有自营出口经营权的大企业, 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外贸人才奇缺, 这也是河南不少新获自营进出口权的外贸企业都还没有开展过外贸业务的重要原因。这种状况如不加以改善, 将严重影响河南外贸的持续发展。同时, 省内具有专业背景、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也非常稀少, 知名企业家不多, 职业经理人阶层尚未形成。许多企业后续人才供给不足, 出现人才断层。

4. 区域发展不平衡

对外贸易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密切相关,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对外贸易的规模与结构就不同, 河南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产业结构各不相同, 造成对外贸易发展的不平衡。2011年, 郑州、洛阳、焦作、许昌等4市出口额均超10亿美元, 总额140.3亿美元, 占全省出口贸易总额的72.9%, 构成我省出口贸易第一方阵。剩余12个市只占27.1%, 各市对外贸易差距明显。其中, 出口最少的鹤壁市只有1.2亿美元, 为郑州市的1.2%, 洛阳市的8.1%。

5. 刺激出口的政策措施不到位

河南省属于内陆省份, 与沿海城市相比, 对出口贸易的重视不足。河南省资本、人才等经营要素未能实现市场化配置, 竞争机制、奖励机制、决策机制、监管机制等都很不健全。外贸体制改革滞后, 刺激出口的政策措施不到位, 对外开放的政策环境不宽松, 致使企业出口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河南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自2008年以来, 受资源、劳动力成本、环境、市场等综合因素影响, 东部发达地区资本相对饱和, 本地市场难于满足资本增值的需要, 长三角、珠三角、闽南地区大批产业已开始梯度转移, 东部地区已进入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期。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中, 河南省要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这个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期, 为河南借助外力, 承接产业转移无疑是促进出口贸易发展的有效途径。2010年富士康落户郑州, 河南官方数据显示, 驻豫一年多后, 全球“代工巨头”富士康2011年上半年进出口额94.7亿美元, 占全省进出口总值近三成。可见, 富士康落户郑州是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河南出口贸易发展的鲜活实例。

河南是中国的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农业生产大省、新型工业化大省, 在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过程中具有比较优势, 如区位优势、生产要素优势、市场需求优势等, 根据这些优势, 针对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 河南要加快出口贸易发展, 具体建议如下:

1. 完善出口贸易结构, 扩大出口规模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从河南出口情况来看, 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主要表现为出口的“三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卖价低, 以及“一多”——贸易摩擦多的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河南外贸出口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较大比重, 而工业制成品、机电产品、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偏低。要改变这种现状, 必须提高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量, 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产业、优势技术、优势资源, 承接东部高新技术产业转移, 发展适宜的高新技术产业,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以新技术和新产品促进河南出口贸易的发展。

推动加工贸易发展。加工贸易是河南出口贸易增长的又一重要力量。但是河南加工贸易起步晚, 规模小, 地区分布不平衡, 主体不够多元化, 而且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单一, 档次低, 产品附加值不高。要改变这种现状, 就必须推进加工贸易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级到高级的转型升级。改善发展加工贸易的投资环境, 加快实现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引进加工贸易龙头企业, 培育产业集群;依托河南优势产业, 抓住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 确定重点转移来源地和产业, 认真确定引进项目, 建立互利共赢机制, 把优势特色产业与加工贸易结合起来, 促进河南优势产业与引进产业互惠共生。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河南劳动力资源丰富, 应该采取措施促进河南的劳务出口, 进一步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发挥交通优势, 开展国际运输服务业等;充分发展旅游业, 利用河南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 努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促进河南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2. 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水平和力度

从政府层面看, 加强政策指导, 继续发挥地方政府的支持与服务这一优势, 优化政策、体制环境, 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加强教育发展, 强化人力资本建设;完善产业园区建设, 河南省应加强中原城市群内部的产业集聚与产业园区建设, 积极支持重点承接区域和重点优势产业基地的建设;有选择地重点承接, 河南省在产业承接选择上, 既要立足本地现实优势, 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导向, 同时考虑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 对产业链的薄弱环节进行补充, 优化产业结构升级, 积极发挥优势产业链的辐射带动作用。因此, 综合考虑之下, 河南省应将食品、纺织、电子信息、化工、设备制造、装备制造、汽车、电力等作为重点承接行业, 促进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加快出口贸易发展。

从企业层面看, 首先要树立国际化战略目标, 本地相关企业要积极参与到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中来, 可以加强并完善产业链, 为落地企业提供优质的上下游产品;再次, 充分利用河南省的资源禀赋优势, 作为农业生产大省的河南, 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商品基地和农畜产品加工基地, 也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 而且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低, 当地企业与落地企业对这些优势要加以充分利用, 进一步开发, 如提高河南省廉价劳动力的平均素质, 企业要在实践中培训人才, 企业也可以与邻近大学联合, 进行技术创新, 承接高新技术产业转移, 提高承接产业层次;最后, 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 在产业承接过程中, 河南本地企业要善于学习转移企业的技术、管理、营销等经验知识, 利用河南的后发优势进行创新, 增加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与出口。

摘要:出口贸易可以增加国民福利, 吸引外资, 推动产业升级, 扩大就业, 从而促进经济发展。近十年来河南省出口贸易虽然稳步增长, 但规模较小, 出口贸易结构不合理。在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战略机遇期, 河南省要把握有利时机,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加快河南省出口贸易的发展, 而承接产业转移是促进出口贸易发展的有效途径。以下针对现阶段河南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从承接产业转移角度提出加快河南省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承接产业转移,出口贸易,对策

参考文献

[1] 杨建成.河南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2 (10) :53-55

[2] 陈萍.产业转移背景下河南省发展加工贸易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企业活力, 2010 (12) :27-29

[3] 赖永剑.出口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 2012 (5) :6-10

产业转移物流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文章就四川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的优势及劣势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丰富的产业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良好的政策扶持为四川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产业配套能力较弱、工业园区的承载功能不完善对四川承接产业转移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关键词:四川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产业资源;产业配套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是后发地区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更好地推进四川承接产业转移,必须明确四川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具备优势以及面临的劣势,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制定措施,推进本地优势资源与转移产业的有效嫁接,这不仅是推动四川承接产业转移上新台阶的需要,而且应对其他省区承接产业转移竞争的需要。

1四川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分析

1.1产业资源富足

得天独厚的产业资源为四川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优越的资源禀赋平台。四川是中国的三大水电基地之一,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43亿千瓦,占全国的21.2%。矿产资源丰富且种类比较齐全,其中钛矿、钒矿、硫铁矿等7种矿产居全国第一位,钛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82%,钒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3;天然氣、锂矿、芒硝等11种矿产居全国第二位;铂族金属、铁矿等5种居全国第三位,丰富的矿产资源,使四川具备了形成综合性矿物原料基地的基础。如川西南以黑色、有色金属和稀土资源为基础的冶金基地;川南地区以煤、硫、磷、岩盐、天然气为基础的化工工业基地;川西北地区稀贵金属(锂、铍、金、银)和能源矿产(铀、泥炭)资源丰富,是潜在的尖端技术产品的原料供应地。

1.2劳动力资源丰富

四川是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总数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2000年,四川劳动力资源总数为5820万人,占总人口的69.2%,2006年,劳动力资源总数上升为6103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70%,巨大的劳动力资源储量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提供了条件。

另外,从劳动力成本看,四川劳动力价格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2006年四川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为17852万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149元,分别仅占北京、广东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44.5%和68.2%,比广西、重庆等西部省市的劳动力成本分别低212元和1363元。可见,四川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拥有一定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

1.3政策取向积极主动

在各地竞相掀起承接产业转移新高潮的形势下,为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四川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产业转移工作的意见》、《2008-2012年四川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方案》,明确了未来五年四川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目标和任务,并在财政、税收、金融、要素促进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和优惠,形成了一系列的政策亮点,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如财政政策上,对鼓励类产业转移项目的各类规费、手续费等,在符合国家现行政策规定的前提下,按照能免则免、能减则减、就低不就高的原则实行减免。税收政策上,对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鼓励类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70%以上的转移企业,2010 年前减按 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金融政策上,鼓励金融机构为转移企业提供开户、结算、融资、财务管理等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根据企业需求开展业务创新,及时满足企业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要素支持政策上,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产业转移项目,优先用地预审,优先安排用电、用气、用水计划和指标, 确保项目及时落地、按期投产。

2四川承接产业转移的劣势分析

2.1产业承接配套能力较弱

随着经济的发展,四川现已具备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冶金、采矿、化工、机械、食品、电子信息等产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产业整体实力仍较弱,缺乏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特别是电子信息、软件、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没有形成由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相互衔接的产业链。配套企业建设滞后,转移企业所需的零配件仍需要到其他地区或国外采购。产业配套能力的低下,必然会增加企业成本,抵消在川企业土地、资源、劳动力等成本方面的优势,不利于承接东部企业向四川转移。

2.2工业园区的承载功能不完善

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聚集、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调研发现,当前四川工业园区建设尚存在一定问题,影响了其产业承载功能的发挥。由于前期规划不到位,大部分园区内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缺乏生产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条件,物流、仓储、运输、金融、财税、口岸以及其他商务服务的配套尚不完善。此外,一些工业园区在建设之初,虽然聚集了一定数量的企业,但由于缺乏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产业之间关联度不高,产业集群尚未形成,难以吸引发达地区同类及关联产业入园发展。

2.3政府服务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一是政府职能还未根本转变,政府管理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时有发生;二是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体制效率和办事效率有待进一步改善;三是审批项目较为复杂且环节较多,办事机制不灵活,企业制度成本和交易成本偏高,对四川承接产业转移的效率有一定的影响。

3推进四川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未来,在推进四川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主要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立足四川优势,找准产业承接的方向和重点

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立足自身的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找准本地区既有比较优势又有带动效应的产业接口,积极吸纳那些在东部地区已经失去比较优势而在四川仍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切忌盲目吸收,要充分考虑四川现有的产业布局以及原有产业结构,注重自身优势产业的培育,使承接产业与原有产业协调统一。结合四川在天然气化工业、电子信息、食品饮料以及医药方面的优势的基础和优势,大力引入既符合四川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又在西部地区处成熟或成长阶段的产业,着眼产业关联配套和产业链条延伸,发展壮大食品加工、油气化工、煤化工、装备制造、矿产综合开发利用、建筑材料、医药等产业及关联产业。

3.2完善服务环境,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效率

第一,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打造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减少政府部门对企业的干预,减少政府对照章纳税、诚实、守法经营企业的检查;第二,要优化办事流程,保证转移产业与原有产业协作所需的各种服务,发改委、经贸、国土资源、工商、环保、商务等承接产业的相关政府部门,应进行有效的统筹协调,提高办事效率;第三,可考虑设立产业转移“绿色通道”,完善“一站式服务”,减少项目审批流程,提高项目审批效率。

3.3加强园区建设,打造承接载体

第一,要通过政策扶持和生产要素倾斜配置的方式,鼓励以专业产业园区的形式作为承接载体;第二,要进一步加大对园区投入,加强园区内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仓储、运输、金融、财税、口岸以及其他商务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服务;第三,加强园区的产业发展规划,引导相互关联的企业集中集约发展,打造专业化的产业园区;第四,可选择一批基础条件较好工业园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合作共建产业转移的示范园区,予以更多的优惠。

3.4创新区域合作机制,联手推进产业转移

加强与转出地政府的工作互动,探索构建新型区域合作机制,建立产业输出方和承接方相互沟通协调的工作管道和工作机制。一方面,可考虑出台《四川省与东部地区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对承接的产业项目提供相关优惠措施,如税收上给予适当优惠,土地、水、电价格等方面就低从优,建立健全利益分享机制,调动双方合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考虑对项目输出方实施奖励政策,通过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结成互惠互利的战略性合作伙伴,确保“产业转移合作”能得到长远发展,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 卢根鑫.国际产业转移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 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J].福建论坛,2003,(4).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课题(项目编号:SC08Z04);绵阳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08K005-3)。

作者简介:孙继琼(1980-),女,绵阳师范学院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徐鹏(1955-),男,绵阳师范学院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产业转移物流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一、新形式分析

服装产业转移有助于服装产业规模的扩大与结构布局的优化,推动我国服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服装产业结构要不断地调整、扩张、长效发展,所以不能只局限在现有的区域内,而是要逐步向外转移,确保服装产业结构调整是战略、科学和健康的。

(一)经济形势分析

我国长久以来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以规模、增量扩张来支撑,主要的问题是数量多、质量低、时效差、污染重等。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所以目前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分工,而北京服装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间的竞争升级,需求也不断的变化,传统服装行业需要创新、整顿、升级改造,通过北京向北京周边区域的产业转移来完成这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从传统资本向结构优化和技术创新转化,重新调整全球产业结构布局,所以我国服装产业面临的压力较大。

(二)社会形式分析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经济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模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传统服装产业模式,电子商务不断的替代传统企业,传统企业链重新组合,构成新的生产构成模式,需求导向模式逐步替代制造模式,不断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新战略。相对于市场交易中,买卖双方存在较大的随机性、离散性而言,企业链中的企业、机构,其在空间上更加接近,也更易构建信任关系,这对实现自愿共享、减少企业间的交易成本有重要价值。以“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为主线,通过实现“一带一路”、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个重大战略,共同发展区域经济。在京津翼协同发展战略下,北京产业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产业结构,产业改造升级,在市场经济和政府调控的双重驱动下,北京服装产业要突破原有的模式,重新进行产业升级和疏解。

二、因素分析

(一)政府因素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工作部署下发了《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指导京津翼区域有序稳步的进行产业转移,通过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来加快服装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整体服装行业属于高消耗、高污染和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在空间上进行转移,同时引入高配第三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进程。

(二)市场因素

北京属于知识密集型区域,有着青春活力和高新技术,高科技、大数据、电子商务、文化等高端产业聚集于北京这个政治经济中心,而服装产业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向天津、河北等区域转移,以获取新的发展机遇。天津在京津翼区域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属于工业生产区。河北属于资源型区域,有着劳动力和地域优势,可以抓住这次的服装产业升级和转移对接工作,建造新型服装产业基地,同时要兼顾环保,将北京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接过来,重新调整企业战略。产业转移的前期阶段主要体现在要素导向,企业为了降低产业成本为目标来转移产业,大体可以分为自然导向、资本导向、劳动力和技术导向等类型。

(三)区位因素

河北省应该积极发挥自己强势,合理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快速与北京服装产业承接,完善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布局和规划,缩小与北京、天津等地区的经济差距,不断提高京津翼区域竞争力。在市场因素的驱动下,生产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和资本,而区位因素则包括资源优化配置和区域竞争力。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京津翼区域服装产业转移,服装产业是北京重点疏解的产业,到2019年北京将服装产业向廊坊、唐山、石家庄等地区转移,北京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率先搬迁到河北省大红门等批发市场,不仅可以带动经济的增长和就业人口,还可以推动服装产业集群的行程。

结束语:

在京津翼区域范围内,产业结构布局相差比较大,北京市的高尖端的第三产业是优势,而天津市的第二产业具备优势,而河北省服装产业与北京和天津的差距较大,要经过不断的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布局来缩短与北京和天津的差距。在转移的过程中,政府需要正确的引导,转移地与承接地需要密切的沟通和协作,从市场因素去考虑生产因素和区位因素,其中需要充分研究其中的变化,并做出高效的应对措施,将政府、市场、企业合力才能有效的推动发展,只有规范和高效地进行拓展,才能在短时间内消解产业转移后带来的不良影响等问题,从政府因素、市场因素和区位因素共同推进服装产业从北京向河北省转移的进程,保证承接顺利有序进行,从而提高京津翼协同发展的效率。

摘要:京津翼是环渤海区域的首都经济圈,作为核心区域经济带,京津冀一直在带动整个北方经济的发展,但京津翼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并不均衡,河北地区严重滞后给京津翼协同发展带来了巨大障碍。由于成本的上涨,密集型服装产业失去原有优势。同时,京津冀逐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河北省的产业发展,形成服装产业转移的拉力,从而实现京津冀产业结构一体化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北京服装产业所面临的新的形式分析和多种因素,为服装企业转移提供参考。

关键词:京津翼,北京,服装产业

参考文献

[1] 谭燕.基于区域经济学的服装产业转移理论研究——评《服装产业经济学》[J].毛纺科技,2019,47(09):98-99.

[2] 张雪云.我国服装产业集群风险的发展脉络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5):11-13.

上一篇:经济网络市场营销论文范文下一篇:监理行业会计核算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