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儒家文化论文范文

2024-04-27

思想政治教育儒家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先秦儒家以周“礼”思想为源泉提出了“礼治”思想。“礼治”思想主要概括为“亲亲”“尊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孝忠”思想和“礼法互补,综合为治”等,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我们应该正确评价先秦儒家法律思想中的“礼治”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关键词]先秦儒家;法律思想;“礼治”;启示

《说文解字》曰:“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是起源于部落中的祭祀活动。人类伊始,对大自然的威力和自身的无助使得人们祈祷天地鬼神的保护,确保自身、家人乃至整个部落的四季平安,祭祀成为先民生活中极其重要的内容,而祭祀须有仪式程序,于是就有了礼。在向国家过渡的漫长进程中它规范着本部落成员言行,确立早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成为一种习惯,它对每一个成员都有约束力,其执行靠每一个成员的信仰,部落首领的威望,而无国家机器的强制力执行。祭祀的内容除了敬神外,还具有敬祖的内容。《史记·礼志》沿用荀子之说,总结道:“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敬祖的目的在于维系血缘的亲情,团结氏族成员。这表明了“礼”不仅仅是人与神沟通的媒介,而且它是人与鬼(祖先)沟通的媒介,所以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因此,“礼”与亲属制度关系密切。正如考究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历史学者所言,“礼制起源于原始宗教,在原始宗教中祖先崇拜对中国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祖先崇拜并不只存在于中国上古时代,在世界上许多民族中均存在过祖先崇拜,但只有在中国文明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最大,也最为发达,这种发达的祖先崇拜才使中国先民对血缘关系异常重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人类文明史上最繁复的亲属制度”。[1]由此可见,“礼”正是因为源于敬神和敬祖的祭祀活动,并且不断扩大它的调整范围,逐步发展成一套规范人们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礼仪制度,可以说“礼”,是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存在的,旨在维护宗法血缘关系和等级制度的一系列精神原则和言行规范的总称。[2]《尚书·皋陶谟》中有“天叙有典”、“天秩有礼”、“天命有德”、“天讨有罪”,即上天安排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伦常次序,并规定了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这五种人应该遵守的礼节。当时的人们对“天”和自然界有了原始概念和初步认识,并认为如果倒行逆施,轻视并违背自然规律,怠慢并放弃社会历法,上天将抛弃苍生,使之没有饭吃,不得安宁。殷人的世界观是绝对相信天命,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天命不可违,否则必受惩罚。

从周代开始,周人不像殷人那样迷信天命,“礼”真正具有了儒家法律思想的涵义。周公教导康叔不可迷信天命,而要注意民情;武王“伐纣灭殷”的事实促使周人的思想认识发生质变,由敬天转为保民。他们认识到天命不可信,不可安于天命;认识到人民力量之伟大,人为因素是人民产生怨恨情绪的根源,应该重民轻天。为了使社会秩序井然,管理好民众,于是出现宗法等级观念。“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3]即上级贵族是下级贵族的君,而下级贵族则是上级的臣,上下级贵族之间存在着人身隶属关系。事实上,这种划分等级的人身隶属关系或君臣关系叫“名分”,故有“礼达而分定”,“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4]于是,人们对“礼”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认识,并开始为儒家法律思想所吸收和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重民轻神思想兴起,奴隶制、王权、神权以及天命思想都受到严重冲击,“礼”成为社会主导思想。“礼”的涵义较此前得到了极大丰富,开始转变成为维护分封制、宗法制和世袭制的工具,起到调整政治权力、经济利益和婚姻家庭等各种关系的作用,也是西周典章制度的总汇。

一、先秦儒家的“礼治”思想

先秦儒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最大学派,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都提倡“礼治”。孔子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仍然主张“礼让为国”,提出并建构了以“仁”为本源、以“经国”为目标、以“复礼”为愿景的“礼治”思想体系,作为儒家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

儒家“礼治”思想的出发点是“性善论”。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5]他認为人有四种“善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礼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6]从人的“善端”出发,儒家概括地提出“礼者,天地之序也”,认为“礼”是合乎天道的“天理”,而欲顺应天道就必须顺应“礼”,遵守上下尊卑的等级原则。可以说,儒家这套说法是封建伦理道德的礼教和封建司法立法的法理的结合体,也是“天人合一”的自然法。

先秦儒家的“礼治”思想推崇“亲亲”“尊尊”的宗教等级名分。所谓“亲亲”是指亲爱自己的亲属,特别是以父权为中心的尊亲属,它包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亲亲”主张家族利益为上,故有“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亲人犯法应隐而不报。所谓“尊尊”是指下级必须尊敬和服从上级,特别是要服从国君。“尊尊”实质上是将人等级化,要求低贱者尊崇尊贵者,承认贵族特权。孔孟尤重“亲亲”原则,认为“亲亲”为大、“尊尊”次之,因为“亲亲”中的子弟孝顺父兄和下级服从上级已经包含了“尊尊”。所以,当“亲亲”原则和法律法规发生矛盾时,仍然主张“亲亲”至上,提倡“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事实上,儒家对周礼的“亲亲”原则有所修正,周礼讲究“任人唯亲”,而孔孟提倡“举贤才”,荀况主张“贤能不待次而举”,可以破格提拔,尽管荀子认为,在贤能相同条件下应该由亲及疏。

为维护“亲亲”“尊尊”的宗法等级制度,孔子提出“五伦”以“正名”。他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维持社会稳定的最基本关系,但是,“五伦”并非对等的,而是有名分的。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7]这里的“名”实指“礼”所规定的人的身份地位,正名就是用名分所规定的义务去要求一个人,使他的言行与名分相符。孟子宣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荀子明确将“贵贱有等,长幼有差”的伦理精神视作“与天地同理”、“与万世同久”。儒家的这种分贵贱等级思想实际上使具有特殊“身份”的特权阶层在政治上享有特殊的权力,在“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的社会里对法律起到了支配作用。

以“五伦”思想为基础,以“亲亲”“尊尊”为原则,儒家提出了以家族为本位的“孝忠”思想。孔子一再强调“笃于亲”,认为孝亲是“为仁之本”。孟子阐发道“: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8]五刑之属三千,罪莫大于不孝。”[9]不孝”则是“十恶”之中的大罪。儒家认为家国一体,君父相通。“家国一体”相应地要求“孝”和“忠”“,孝”体现了“亲亲”的宗法原则,“忠”体现了“尊尊”的等级制度,统治者重宗法,亦即“亲亲”,且“孝”体现并包含了“忠”,代表了家族利益,故有“孝”为重。儒家提倡“孝”的最终目的却是“忠”。“忠”以“孝”为基础,“孝”以“忠”为归宿,“孝”的延伸便是忠君。这便将维护家长制的宗法原则导入法律体系中,法律便有了通过保护孝道来实现忠君守法的使命。

“礼治”思想的基本特征为“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所谓“礼不下庶人”是指普通劳动人民一律不能享受“礼”所赋予贵族阶级的特权,但必须服从“礼”所规定的义务。“礼不下庶人”强调了“礼”的等级性和差别性,天子有天子之礼,诸侯有诸侯之礼,庶人有庶人之礼,不同等级之间,不能僭越。“刑不上大夫”主要指刑罚的锋芒主要是指向劳动人民,而不是指向贵族阶级的。[10]大夫以上那些身份高贵的贵族是君主的左膀右臂,因此,他们在犯罪行刑上是不同于庶人的,大夫“违礼入刑”,可“议而罪”。但是,如果大夫以上的贵族实施谋反、叛逆等“十恶”大罪时,同样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处罚。可见,“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法律原则否定了人天生的平等性,强调了平民百姓与官僚贵族之间的不平等性,进而使他们所享受的权利和义务严重失衡,其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特权。

二、先秦儒家法律思想中的“礼治”

为了维护礼治,孔丘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仍主张“为国以礼”,提出并建立了以“仁”为核心、以“复礼”为目的的思想体系,作为整个儒家的理论基础。在法律上,孔丘主张必须以“礼”作为刑罚的指导,只有在“礼乐”的指导下,刑罚的运用才能得当。他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孟轲也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荀子虽然反对礼所规定的贵族世袭制,但却特别推崇礼所维护的等级制,指出:“礼者,法之大分(本),类之纲纪也。”要求以维护等级制的“礼”作为指导立法和审判的根本原则。

在古代,道德是以宗法伦常为核心的血缘人伦道德,一切道德规范都包含于“礼”“,礼”外无德。儒家的“礼”具有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双重属性,礼的外延远大于法,法在礼中,“礼”外无法。儒家尚“礼”是不争事实,“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1]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祀、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12]如果社会没有“礼”,道德衰败,那么,纵使拥有完备的法律,国家也难为其政,社会也难以稳定。刑罚“繁如秋荼”“密如凝脂”的秦王朝国运短暂便是例证。

儒家推崇礼治,重视德政,汲取周公“明德慎罚”的思想,提出“德主刑辅”的观点。在儒家的统治方法上,“德”占有重要的地位。提倡“为政以德”的“德治”,或“以德服人”的“仁政”,主张“王道”,反对“霸道”,也就是重视道德感化作用,轻视法律及其强制作用。它强调注重教化,反对滥用刑罚,在定罪量刑时,要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孔子认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13]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14]孔子眼里的“礼”具有法律甚至根本法的性质。孟子认为“天下有道,大德役小德,大贤役小贤”,[15]主张以德服人,重视教化,认为善政不如善教,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儒家同时也肯定了“法”与“刑”的重要性。孔子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6]主张君子既要“怀德”,又要“怀刑”。孔子同时提出“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17]认为“礼乐”是运用刑罚的指导,是刑罚得当的前提。孔子总结说,“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18]即著名的“宽猛相济”说。对于“刑”,孟子主张“省刑罚”,他认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19]道德与法律各有优劣,应该结合起来,既反对“上无道揆”,也反对“下无法守”,而应该“礼法互补、综合为治”。

荀子说“:礼者,节之准也”,即礼是法律的标准。“礼”是创制法制的根据,是法度的渊源和价值基础。他认为“故绳者,直之至;衡者,平之至;规矩者,方圆之至;礼者,人道之极也。”[20]并指出:“礼者,法之大分(本),类之纲纪也。”[21]要求以维护等级制的“礼”作为指导立法和审判的根本原则。同时,荀子很重视教化与刑罚的结合运用,因为礼义教化不是万能的,不是改造人性恶的惟一方法,社会上总有礼义所不能教化的人,对于这些不听从教化的人,只能待之以刑。荀子把法看作是治理好国家的开端,他甚至提出法和礼是治国安邦不可偏废的两大根本手段,故“隆礼重法则国有常”。荀子反对不教而诛,也反对教而不誅。他说:“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诛而不赏,则勤勖之民不劝;诛赏而不类,则下疑俗俭而百姓不一。”[22]即“教而不诛”(强调道德教化、忽视法律)和“不教而诛”(强调使用法律而不注重思想教育和道德感化)都是不可取的,因为“教而不诛”的后果是犯罪的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不教而诛”的后果必然是刑罚越来越繁复却不能有效地禁止犯罪,其结论是“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23]

作为儒家法律思想的基本精神和根本原则,“礼治”思想的具体贯彻体现在“引礼入法”的过程,即将具体的礼治规范引入国家法律当中,从而确保儒家所倡导的各种社会道德准则可以依靠国家法律的强制实施得以推行。于是,法律成为所谓“最低限度的道德”,成为实现德化天下这一至善目标的手段。“引礼入法”在中国法制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除秦和汉代早期的律令所含“礼”的成分甚少以外,历代法典几乎都出于儒者之手。真正引“礼”入法、把“礼治”思想全面贯彻到律令中,是在秦亡以后,其代表人物如汉初的贾谊和东汉董仲舒、陈宠等。

三、启示

先秦儒家法律思想中的“礼治”带有浓厚的贵贱等级名分色彩,如“亲亲”、“尊尊”的基本原则和“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根本特征都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否定了人天生的平等性,权利赋予了贵族,义务留给了平民,其终极目的是维护封建贵族特权。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礼”本身发生了重大变化,有了新的含义,它既可以表示尊敬的语言或动作,如敬礼,也可以表示礼物、送礼等,肯定了人在地位上的平等性。“礼”区别于法律,“礼”是一种在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大家所共同遵守的言行举止的规范性仪式,是一些基本的禮貌、礼节和个人修养,属于道德范畴;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定权利义务关系的社会规范体系。道德和法律非对等关系,道德是一种内在约束机制,靠人们内心的信念、修养来维系,而法律则是外在强制力,靠国家强制力来维持。“礼”也应用于法律,“礼”作为习惯法被国家认可,如国家赋予社会上某些早已存在的礼仪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在民事法律中,“赔礼”是民事责任的一种重要形式。“赔礼道歉”也是民法上诉讼请求的理由之一。可见,今日之“礼”已非古时之“礼”,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先秦儒家法律思想中“礼治”思想。一方面,我们应该绝对抛弃其中为维护封建等级特权而提出的一些思想观念,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借鉴其中的积极因素,保留并且赋予全新内容,以丰富我国法律制度,服务法治建设。

1.现代法律应该绝对排斥“亲亲相隐”思想。我们提倡亲爱自己的亲属,更提倡亲爱众人,但不再是以父权为中心的尊亲属,不再以家族利益为上。最大自由的获得必须是以严格遵守法律为前提的,“亲亲相隐”必然导致不公正和不公平,最终损害自己、他人和社会利益,所以要绝对抛弃“亲亲相隐”思想。

2.现代法律应该绝对抛弃“尊尊”思想中的贵贱等级观念,因为“贵者恒贵,贱者恒贱”的封建贵贱等级观念违背了现代法律思想中追求“人人平等”的发展潮流。但是,我们可以赋予“尊尊”全新的内容,如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工作生活得更协调,更能享受到作为社会主人的权利,体会到平等的真正含义。

3.现代法律已不需要“正名分”,因为儒家“正名分”的前提是承认人的贵贱等级差别性,这显然背离人天生的平等性。但是,我们更提倡分工合作,提倡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主张在充分享受法律所规定的权利的同时,承担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使权利和义务相一致。

4.现代法律应该绝对抛弃“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思想,因为它不符合我国现行法律所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和罪责自负原则。在现代社会,所有触犯刑法者均会受到刑法的处罚,定罪量刑以犯罪事实为根据而非犯法者的身份、以刑事法律为准绳,结合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来量刑,以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公平性和公正性。

5.现代社会应该继续提倡“孝忠”思想,并赋予其新的含义和活力,以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和社会道德水平。现代社会应该提倡不以家族为本位的“孝”,敬老爱幼、孝敬父母是我们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不赡养父母甚至虐待父母的行为严重违反了法定义务,违背了社会道德。新时代的“忠”既可以理解为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现代化事业服务,也可以理解为忠诚于他人。

6.“礼法互补、综合为治”的思想是儒家法律思想中的合理因素,它揭示了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为补充的关系,这可以给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我们以重要启示。要实现依法治国,一方面要加强法制建设,反对人治,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另一方面要加强新时期的道德建设,重视德育工作,使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同步进行,协调发展,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

礼治解决社会问题方法论的逻辑起点是个体修养,逻辑终点(最后的目标和归宿)是个体与社会群体的和谐。在个体修养问题上,强调的是自我对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的遵从。孔子以君子的道德人格为和谐的典范,以“智”、“勇”、“信”、“义”、“忠”等作为君子的基本人格要求。个人要恪守礼法,自我控制,不得妄为,与社会的发展形成有机的协调。在个体与社会群体的关系上,孔子认为,“仁者爱人”,人与人要互相爱护,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这就要求人们社会生活中做到上下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爱、兄弟有悌、朋友有信,以仁爱之心对待一切人,在人际交往中注重人的价值,把别人也当作与自己同类的人看待,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的和谐人际关系。这样由内而外、由点及面,家庭和顺,国家有序,天下就会进入和谐状态依据礼义文化机制回归生命的意义世界,避免因礼义失范导致的精神萎靡与价值虚无,重新恢复生活、家庭、社会、文化、体制应有的人性化、人文化特征,乃是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的一大关键。以礼为治是我国古代社会行之有效的治理方式,作为方法论意义上的礼治观对当代中国“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施具有重大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曾宪义.中国法制史[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0.

[3][18]左传·昭公二十年.

[4][12]礼记·曲礼.

[5]孟子·告子上.

[6][15]孟子·公孙丑上.

[7][17]论语·子路.

[8]孟子·万章上.

[9]孝经.

[10]张国华,刘富起.中国法律思想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11]论语·颜渊.

[13][16]论语·为政.

[14]左传·隐公十一年.

[19]孟子·离娄上.

[20]荀子·礼论.

[21]荀子·劝学.

[22]荀子·富国篇.

[23]荀子·成相.

[作者简介]吴艳(1984—),女,广西桂平人,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法律系民法教研室教师。

思想政治教育儒家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要使思想品德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作用,就必须重视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现代化。通过分析思想品德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及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性,从而探索出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教学设备这几个方面来引导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走向现代化的路径。

[关键词]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现代化;路径

21世纪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步伐不断加快,教育现代化作为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日益成为推动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在战略目标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在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时,再一次将“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作为衡量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重要标志。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既是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和部署,也是当前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也不断向思想品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地要求思想品德教育担负起时代的使命,培养出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

一、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现代化,是指社会和人的现代化特征的发生、发展过程的现实活动,现代化不仅仅是一种发展过程,更是一种现实的创造性活动。〔1〕理论界对现代化的发生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以意识形态的转变为标志,另一种是以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结合为标志。〔2〕而思想品德教育现代化就是此二者统一,其内涵是:用先进的思想意识和教育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及教学设备等逐步提高到现代世界的先进水平,是培养出适应国家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

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具备了教育现代化的一般特征,如科学性、时效性、时代性等,但是它还具有自己的独特性:第一,普世性。主要体现在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上,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侧重于美好心灵的塑造和良好行为的养成,不管社会怎样发展思想品德教育的价值目标就是教会人类真善美统一的人性和谐;也不管其价值取向代表着哪一阶级的利益,品德教育都是教会人们怎样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第二,针对性。指对某一对象的具体突破。针对的主体是中小学生,客体是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传统的教育内容、目标、方式、教育模式的一次创造性的突破。第三,生成性。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对既定的教育内容产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给教育者提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或解决问题的方式,此时,教育者要能够根据受教育者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控和積极引导,使教育活动能够不断创新,生成超出原有教育流程的教育目标。要求在教学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主动地接受信息并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理解、加工。

二、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性

(一)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现代化是当代品德教育的内在要求

传统的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自身存在着很多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一是观念上轻视。部分老师学生认为品德课就是一门“副科”,品德课的教学得不到老师和学生的重视,对品德课的教学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二是行为上的懈怠。比如,在课堂上有的老师会去干自己的事而让学生写作业。还有部分学校带品德课的是一些年迈的老师,品德课的教学缺乏激情与活力。三是教学内容过于教条化,过于空洞。部分学校的德育课,大众化、层次不清、不重视实际情况,内容与现实脱离,形成了“两张皮”。四是传统的品德教学重视知识理论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道德行为的养成,无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更加忽视了中小学生内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五是传统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因受国家事业单位编制的影响,部分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配备的专业教师比较少。并且很多人认为品德课“人人都会带”,但是兼职的或者其他专业的老师思想品德课的专业素养比较薄弱,从而造成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水平不高,教学的目标更是难以达到。此外,品德课的考核仍以分数为最终的标准,这样的考核标准只解决了学生知道还是不知道的问题,只是起到了某种意义的监督作用,但是教育的实质没有最终落实到品德的养成上,完全背离了品德课的教学目标并且扩大了重智轻德的现象。

传统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脱离了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人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性的发展,也是人性不断完善的过程。可传统品德教育却忽视了人性的形成过程,尤其是没有充分地认识到中小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等,没有认识到人的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这些终将导致中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不强。所以要深刻地了解中小学生具有过程性、阶段性、差异性等特征。从实际出发提出合理的德育要求,安排适当的德育内容和运用恰当的德育方法,使中小学生的品德朝着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二)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现代化是社会的诉求

在经济全球化、意识形态多元化、社会功利化和社会思想多样化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正处于经济体制的转型期的我国,全国上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但是主要由于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的不平衡和市场经济建设自身具有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的缺陷导致了一些不可忽视的现象:一些领域出现道德失范、价值失迷、文化失衡、社会失信、人文精神失落;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价值观混乱、羞耻感缺失、职业道德缺失、社会责任缺失、潜规则盛行。这些现象已经迷漫和渗透至社会生活的多方面,不仅影响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道德基础和社会心理基础,而且影响着社会秩序的稳定。所有的这些社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再加上当今社会未成年人的暴力事件、自杀事件等不断发生,我们将品德的培养的重点要放在中小学生身上,加强学校教育,再回归到社会现实中去。此外,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应忽视地区教育水平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落后的地区如何通过教育的变革而赶上发达地区的教育水平,这也是值得重视的。

三、实现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现代化的路径

中国未来的发展以及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对于中国的教育改革来说,只有启蒙思想深入人心并成为社会共识,加之以有效的集体行动和制度保障,才能真正上实现教育的现代化。〔4〕所以,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面对当前的问题和困境,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寻找新的突破与发展。

(一)教学观念的现代化

教学观念的现代化是影响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形成与现代社会和世界文明相适应的教育观念,才能建立与现代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相适应的教育制度,进而培养服务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教育和受教育的实践活动,受思想观念的影响和支配更为突出。〔5〕思想观念的形成是在客观外界条件和主观内部条件的双重影响下形成的。在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背景下必须重视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现代化,实现现代化的前提要求是实现教学观念的创新和变革,主要体现在:首先要转变中小学校对思想品德教学的错误观念,提高其对品德教学重要性的认识,要求从源头上改变思想品德课是“副科”的错误认识。其次,改变传统僵化、陈旧的教学观念。保守的、过时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往往是由过时的、保守的教学观念的维系而持续下去的,将反映时代特征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打上保守、过时的色彩。因此,思想品德教育的现代化必须要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地位及作用做出重新定位,树立创新的、科学的思想品德教学观念,把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再者,在中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树立包容开放观念的同时要克服一些外来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负面影响。外来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融入品德课教学应该取其精华、摒弃糟粕。主动吸收积极的、有益于中小学生“三观”养成的思想,坚决要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利于中小学生品德培养的思想。

(二)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是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内容的选择对于培养中小学生的品质具有目标导向性。实现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现代化:一是要求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现代化内容的侧重点应放在品格教育上。品格教育主要强调的是对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和良好品德与行为的养成以及其坚定信念的树立。这是对传统品德教育的现代性转变,改变传统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脱离现实生活,形而上学、高不可及的教学内容。二是要重视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浓厚的传统文化的国家,有“礼仪之邦”之称,重视人的品德养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对品德教育具有很大的影响,在儒家文化中许多思想观念与目前中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内容是相通的,儒家文化中着重强调了“和”的重要内容,即告诫后人无论治国还是治家都以“和”为贵。中小学生在这种思想的感染下,可以养成稳定的“和谐”思想观念,与别人友善交往,和平相处,使人做到讲信用、爱祖国、爱人民,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是在品德教学过程中引导中小学生了解国内外政治事件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傳统的中小学生的品德课教学内容政治色彩过于强烈,而对品德教学的目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中小学生的德育内容要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去,在教学的内容选择上要结合社会和时代要求,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品德养成的规律,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现代性道德要求来引导中小学生。

(三)教学方法的现代化

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是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方法的把握程度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的好坏程度,主要是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来提高中小学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品德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情感、价值、态度、行为的培养过程。从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来看,其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初期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其品德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巧设情感纽带,并且要把情感因素贯彻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去,让学生从心灵和思想上与课堂情境相互融合,让小学生主动地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对其价值做出反馈及对自身的行为做出深刻的反思。例如,在中小学品德课教学中关于“珍爱生命”的教学,老师可以直接对学生进行生命死亡教育,然后带学生去医院或者通过视频了解生命,直观地教育学生对“生”与“死”形成正确认识,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命,珍惜生命。其次,要重视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双方互动,学生要在课堂上变被动为主动,根据老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主动参与、主动体验、主动探索。在课堂上需要表演的环节,需要师生的积极配合进行现场表演,这将有助于学生不但在实际的行动中体会课堂真正的教学意义,而且能提高学生对品德课的兴趣,这样能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比如在小学品德课“谢谢”这节课上,老师设置情景是要求两名小学生配合表演邮递员送信的场面,一名同学扮演邮递员另一名扮演收信者,要求收到信的主人要诚恳的对邮递员说说“谢谢,您辛苦了!”。通过情境表演让学生深刻地领会到我们应该感谢那些为我们服务的人们,这样教学最终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无任何监督的情况下做到知行合一。此外,改变以往的传统思想品德教育的方式方法,通过寓德育于多种学科的教学之中,并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进一步挖掘出利于教材本身所蕴涵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更多地给予小学生们德育教育的渗透。〔5〕

(四)师资队伍的现代化

新世纪的教师必须树立新的人才观、教育观、重新进行自我定位来应对挑战。师资队伍的现代化就是要改变传统中小学品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建设一支综合素质较硬的品德课师资队伍。

首先,国家应当重视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教育部应当采取措施为能够胜任思想品德教学的人才提供就业机会,重视师范类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为中小学校配备专业教育机构培养出来的能够胜任其品德教学的专职教师。其次,对于在校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加强教育和培养的力度。在学校设立调研组,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的基本情况对自身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利用这个平台进行交流,既有利于教师自身的思想意识紧跟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地进步,更有助于中小学生的品德修养的提升。再者,在现代化过程中要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这样会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要求也较高,一些学校不可能在短时间做到每名教师都可以自如驾驭先进的教育设备,所以提高教师教育技术水平的任务也比较迫切。最后,最为重要的是教师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中小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言行、举止不断进行着模仿与学习,往往都会将这些言行举止应用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去。所以,教师要以育人为己任、以自身的形象、人格魅力育人、要以身作则,对于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其身教的力量远远大于言教的力量。

(五)教学设备的现代化

教学设备的现代化这里主要指的是教学硬件设施条件的现代化。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对教学条件要求较高,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使用,要求学校的教学设备条件不断更新和升级,使品德教育得到硬件上的支持。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设备的现代化,就是要求运用现代发达的科学技术和改造信息传播的载体。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拓宽了中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空间渠道。要开发互联网教学系统,构建网络教学资源库,使其成为思想品德教学的网络平台。比如,在中小学思想品德课上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能有效地抓住中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道德接受较少的特点,利用投影、录像、课件等手段使教学内容融入到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将内容中所隐含的知识和道理进一步具体化、形象化,可以达到借境生情、以情感人、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所以,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教学是激发中小学生的道德认识,指导其道德行为的有效途径。

此外,由于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的教育資源设备存在着差异,特别是城乡差异和地域差异,发达地区和城镇地区的教学资源比较丰富而农村贫穷落后地区的资源相对较匮乏。多数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备不够齐全,过于单一、简单,对于完成品德教学目标造成了影响。部分落后地区的学校无法具备购置必要教学设备的能力。这就要求实现教学设备的现代化必须首先要发展经济,提高地区的经济实力,此外还需要国家政策、制度的大力支持。

〔参 考 文 献〕

〔1〕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58.

〔2〕顾明远.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3〕徐雪英.教育现代化的不同演变路径—欧美、日本与中国模式的比较,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06-107.

〔4〕朱宏.品德教材中“留白”的有效处理策略(下)〔J〕.教育科研论坛,2011,(03).

〔5〕张薇.基于德育教育目标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反思〔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09).

〔责任编辑:杨 赫〕

思想政治教育儒家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中国的武侠活跃于闾巷之间, 藏身于草野之中, 是一种纯粹的下层社会的大众文化的产物。” (1) 武侠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汉代司马迁在《史记》的《游侠列传》中对其概括:“今游侠, 其行虽不轨于正义, 然其言必信, 其行必果, 已诺必诚, 不爱其躯, 赴士之阸困。既已存亡死生矣, 而不矜其能, 羞伐其德, 盖亦有足多者焉。” (2) 行侠仗义、锄强扶弱、重义守信、忠贞爱国, 成为千古侠士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核心理念。众多武侠故事中, 也不乏对孝道的表达, 其中最能突出侠客们的孝义风范的典型事件便是“为父 (母) 报仇”。

《论语·宪问》载:孔子主张“以直报怨”;儒家经典《春秋公羊传·隐公十年》曰:“君弑, 臣不讨贼, 非臣也;子不复仇, 非子也。”在儒家看来, 为亲复仇是对父母真正的尊敬, 是履行最好的孝道。虽复仇这一行为本身存在着“礼与法的冲突”, 但作为以伦理本位的宗法制国家, “孝为仁义之手, 百行之先”, 若不为被人杀害的父母复仇申冤, 则于情于理不容, 被世人谴责和不齿。因此, 如何在复仇的孝道伦理下, 协调亲情与法律的关系、协调孝道与国法的对立, 是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想要圆满解决的棘手问题。自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以来, 董仲舒对“孝”的观念加以改造, 并以一部《孝经》治天下, 复仇成为两汉极为盛行的社会风气, 凡属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师友五轮所及, 均在复仇范围之内。甚至, 为了合乎礼见乎礼, 复仇的方式和程度应视为之复仇的对象不同而遵循差等的原则。

2 儒家孝道文化的探析

儒家孝道文化及其特点:

“夫孝, 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 民之行也” (《孝经》) 。孝作为儒家伦理观念的重要范畴, 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维护宗法关系紧密相连。

(1) 孝之家法族规:自然经济与法制渊源。在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国家, 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结构占主导地位, “男耕女织”正是这种经济结构的典型写照。由宗法制度所保障的封建家长制家庭正是适应这种经济结构而产生的。家长拥有监督生产、分配家庭财产的权利, 以更有效地适应封建小生产经济的存在与发展。

而家法族规则是以法律的形式来确认宗族内部的尊卑伦常秩序, 树立家长、族长的统治地位, 调整族内成员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律规定了家长对子女婚姻的决定权、家长对家族财产的支配权, 以及确认侵犯亲权加重的处刑原则、为孝屈法为亲屈法等原则。这些法律的实施使亲属关系逐渐演化为宗族中的一种主要社会关系, 亲情义务也逐渐演化为法律义务, 这不仅有助于以孝为基础的家族宗法伦理的维系与构建, 还有助于“亲亲尊尊”相结合、家国相结合、政权神权族权夫权相结合的封建统治。

(2) “孝为仁之本”:孔孟之孝。面对西周礼乐文化的崩溃, 孔子认为这是人丧失道德理性、违背道德规范的结果。只有实现现实中的人向道德理性的回归、由仁复礼, 建立新的道德体系才能改变这一社会面貌。孔子在继承周礼传统的基础上, 创建了以“仁”为核心、仁礼相结合的伦理体系, 将“孝悌”作为“仁”的前提和基础。

《礼记》中“仁者, 人也, 亲亲为大”, 而亲亲之爱的伦理便是“孝”, 故儒家所提倡的仁之爱的内核, 实际上是人类的孝之情。仁由孝父母之子女之间的“亲亲之情”推及到人与人之间普遍的“亲亲之情”, 便是仁爱。爱人之仁以孝悌为本, 孝是践行仁德的根本途径。继孔子之后, 孟子丰富和发展了儒家孝道。在结合孔子“孝悌为仁之本”的基础上, 他提出, “仁也者, 人也。亲亲, 仁也。仁之实, 事亲是也”。孟子以“推己及人”为原则, 将“亲亲”推及“仁民”、推及“爱物”。亲亲、仁民、爱物, 是一个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的过程, 三者相通的基础是人类的仁爱之心。

(3) 孝的内涵及其特征。中国传统孝道是传统文化中最富有特色的内容, 除了上述孔孟之孝, 孝在古代中国不同的时期都有着自己的发展与特色, 孝观念的内涵十分丰富, 但从行孝对象与行孝内容来说, 孝主要有以下四层内涵:

一是最基本层面的孝是对在世或已故父母的孝敬。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事父母”, 即子女对父母的孝养。“善事”不仅包括物质上的“养”, 还包括精神上的“敬”, 对在世父母或已故父母的孝敬。这种孝敬也是中国传统以来子女对父母孝敬的根本要求。二是孝的最原始含义是指“追孝”“孝享”, 即对先祖先公的追念祭祀。如《论语》谓:“修宗庙, 敬祀事, 教民追孝也”, 这种对祖先的孝一直延续到当今社会, 每逢过年过节, 中国人都有扫墓上坟、祭祀祖先的传统。三是孝还指对君王天子的孝, 这是孝的基本内涵在政治领域的延伸和拓展。在君主专制的宗法社会, 家与国、孝与忠、父权与君权相通的。《礼记》讲:“孝者, 所以事君也”, 直接把君作为孝的对象, 把忠君作为孝的内容, 这也是历代中国封建君王“以孝治天下”的道德理论基础。四是孝的内涵还包括继承先祖德业、立身扬名、以耀祖荣宗。这是对祖先父母精神生命的延续, 也是孝的最高层次, 是家族宗法社会的内在要求。宗法社会里的个人不属于自己, 而是属于家族的。故《礼记》曰:“显扬先祖, 所以崇孝也”, 继承先祖德业之孝, 蕴涵着人类代代相续、承亲启后、继往开来的精神。

3 儒家孝道文化的当今时代意义

3.1 孝道的普遍价值对当今社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社会主义社会, 家庭仍是社会的基本单位, 家庭伦理关系的构建仍是国家道德伦理建设的基础与前提, 敬养父母、父慈子孝是每个时代的基本道德伦理要求, 倡导和践行孝道也是当今社会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孝是家庭美德建设的基础, 也是社会公德、事业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家庭内部代际关系和谐与否, 小到关系家庭每个成员的幸福, 大到关系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 必须重视传统孝道中的养老、敬老的基本内涵, 提高民族素质包括德行的完善, 道德的提升是社会健全发展的必要条件。

3.2 构建社会主义新孝道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 孝道对协调父子君臣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培养个人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心和义务感有重要作用。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 孝道的内容、形式、功能必然随之改变。在当今社会, 只有以新的时代精神为主导, 才能使传统孝道焕发活力, 为社会主义社会所服务。

首先, 现代社会孝伦理应该回归家庭伦理的地位。随着时代变迁, 儒家家庭伦理道德日渐式微, 在范围上已经从社会的公领域退回家庭的私领域, 相应地, 孝的规范、对象、范围也应当缩小到当今的家庭之中。其次, 孝之伦理内涵应该做新的调整。传统的孝道是建立在宗族家法社会中经济、政治、人格不平等的基础之上的, 强调“顺”, 随着家族宗法社会的瓦解, 现在孝应该建立在人格平等关系的确立。平等性应成为新孝道的特征, 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与爱护。最后, 现代社会的行孝的方式应该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以赡养、敬养为主。要在坚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尽孝, “为父报仇”“亲亲互隐”已经不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要摈弃愚孝的方式, 把孝心化作爱敬父母的实际行动之中。除了物质上的孝敬, 更要注重对父母精神上的“孝敬”, 出门在外时常回家探望陪伴父母, 是父母真正做到老有所依、老友所乐、老有所终。

相信在对儒家传统孝道伦理批判继承的基础上, 孝道会在社会主义社会与时俱进、获得新的广阔发展空间, 这也是本文探讨儒家传统孝道思想的意义所在。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 武侠小说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特别是“为父报仇”等有关亲情故事, 有着深厚的儒家孝道思想渊源。本文从武侠文化之“为父报仇”的角度出发, 阐述解析“亲亲互隐”“窃父而逃”“封之有序”的儒家孝道思想, 并结合当今社会说明我国传统孝道思想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武侠文化,为父报仇,儒家孝道

参考文献

[1] 陈山.中国武侠史[M].上海:三联书店, 1992.

[2]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59.

[3] 陈山.中国武侠史[M].上海:三联书店, 1992.

思想政治教育儒家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由孔子创造的儒家是秦朝时期诸子百家之一,孔子提倡礼、义、忠、恕、孝、悌、中庸、大学等道德观念,孔子的道德观念从古流传至今,教师在课堂传授语文基础知识时也渗透“儒家思想”,使学生对儒家思想有更深入的了解。本文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儒家思想”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儒家思想;教学方法

在诸子百家中儒家占据中华文明主导地位,使儒家的文化流传至今,孔子所创造的儒家思想有着维护和统治社会管理的作用。由于历史的久远,封建王朝的倒闭,儒家思想逐渐淡化在人们生活中,好在儒家文化依旧出现在教材里,供学生学习。教师在传播儒家思想时,可结合现实生活中案例进行讲解,使学生更加理解儒家思想。

一、高中语文教学渗透“儒家思想”的意义

(1)利于学生对历史文化的了解

孔子是非常有智慧的思想家,他所提倡的思想对现在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例如现在提倡的热爱祖国,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等都是儒家思想所流传下来的[1]。秦朝时期李斯就深受儒家荀子教导学习了“帝王之术”才有将来辅佐秦始皇的能力。儒家思想利于学生对历史文化的了解。

(2)增强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

儒家所创作的文章都是精妙简练的,易于朗读与背诵,例如“劝学”这篇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学生在长时间朗读儒家所作经典时,不仅提高学生自身修为而且能掌握文言文基本运用规律,增强学生语言构造能力。

(3)传播儒家思想,让学生接受儒家道德理论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需要历代中华儿女传承[2]。从现代化的角度审视当下我国儒家思想的塑造和传承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为社会观念、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需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德、智、体、美、劳五方面教育之间的关系,明确儒家道德理论的影响作用,同时教师也需要充分认知和理解儒家道德理论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并在语文及儒家思想衔接方面进行不断努力。例如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典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不断地传播给学生,以此更好的实现经典文化的传递。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儒家思想重要性

在如今社会发展中人与人之间少不了交流和沟通,如何进行高质量沟通,离不开语文的帮助,学习语文知识对日常沟通会有一定的帮助,在如今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一定的人文精神,而孔子创造儒家思想就有相关的人文精神。现阶段,虽然“儒家思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所渗透,但大多是教学形式上的体现,这样的问题使“儒家思想”渗透变得毫无意义。同时,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多数是以讲授的形式为学生授课,学生对于“儒家思想”的接受处于被动状态,使学生无法提高认知度,因此教学方式的单一性不利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主要以“仁”为核心,以“和”为贵,而随着社会发展,当前对个人评判不仅单看样貌与学历,一个人是否有道德修养同样重要。高中教师需要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渗透儒家思想,以儒家思想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三观。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利用儒家思想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还可以使语文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进而在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以此促进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因此,应在高中教学中通过现代化教学方法不断渗透“儒家思想”,使学生可以深刻理解儒家思想,做个诚实守信的人,更完美的融入当前社会,为未来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三、儒家思想在语文学科中运用的策略

(1)与语文教材结合

在高中语文教学渗透儒家思想时,教师可将教材与生活中的事物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学习儒家思想是件枯燥的事,例如荀子所作的“劝学”,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3]。荀子所表达的意思是,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色是从蓝莓里提取出来的,却比蓝莓的颜色还要深。冰是通过水凝结成的,却比水还要冰。这篇文章大概内容表达了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与现实生活中的学生一样,学习永无止步而且是要不断积累的,这样即使是天资不高的学生也会有所成就,正如孔子所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强烈表达了儒家学习永无止境的思想。结合教材内容与生活中案例分析,使学生对儒家思想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则教师对学生渗透儒家思想更进一步。

(2)学习儒家思想

为了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儒家思想,教师可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分配每个小组任务,例如第一小组收集儒家创始人孔子的资料,第二小组收集儒家所提倡的思想,第三小组收集儒家经典语录。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对儒家思想影响加深,同时活跃了班级气氛,有助于学生了解儒家思想。

(3)科学划分儒家思想

教师在对高中学生讲解儒家思想时,课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细致化了解儒家思想内容,将内容进行科学划分,这样会更完善渗透学生儒家思想内容,使学生更深层次理解儒家思想所倡导的文化[4]。教师可把儒家思想划分为三大类进行讲解,第一类儒家思想“礼”的运用,儒家是极其注重礼节的,待人需谦卑有礼,是礼貌待人尊重他人的意思。第二类儒家讲究“天人合一”用现代话表达,儒家是很佛系的,不仅人与人之间要谦卑有礼互相尊重,人与自然也要和谐相处,不可破坏大自然一草一木。这对于现在提倡保护环境绿色出行是一致的。第三大类儒家提倡“内圣外王”政治思想,是指一个人内在要有圣人的才德做到真正的真善美,外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4)研读教材进行规划

语文是一门集工具、情感和德育教育于一身的综合性学科。因此,若想实行单元整合教学模式,首先需要教師对教材进行研读,并将教材的整体教学内容进行细致规划,通过研读掌握整体教学的知识点。如通过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的序列型及单元之间的关系进行教学合理规划,进而降低语文教学的难度,提高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以循序渐进的办法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可以抽出一节课讲授《论语》的知识,并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论语》中的重要知识点,并以此作为高中《论语·述而》教学拓展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积极地态度投入到语文传统文化学习中。教师可以对整体单元教学内容进行细致化分析,将整体教学内容进行研读整合,将整理后的内容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使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本单元教学内容都是围绕我儒家思想所展开的,进而使学生了解到本单元教学的主题。教师在课堂讲授时应设立明确教学目标,如提问学生通过学习你们了解到的儒家学术是怎样的?随后通过单元教学使学生深化了解每节课的学习内容,这样的做法不仅巩固了本单元所有的知识点,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儒家思想。

结束语:通过以上内容表达了儒家思想对高中语文课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古人运用其卓越的智慧为后人留下经典篇章,而教师为高中学生渗透儒家思想过程中,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三观,塑造自己健全的人格,为人充满爱无论是对待身边人还是对待大自然,还要不断地学习思考,为以后人生道路找到正确方向。

参考文献

[1]祁淑峰.儒家思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探究[J].学周刊,2017(11):186-187.

[2]王晓燕.儒家思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3]陈娟.高中语文教学中儒家思想对学生道德情操培养的意义[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01):23-24.

[4]武莉.高中语文古典散文中的儒家思想教学浅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2(06):61-64.

思想政治教育儒家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儒家民本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主流,有其独特的内涵。它以调和君民关系为核心,以维护封建专制为目的,并以人文关怀为导向,对历代统治者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我们当前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剖析了儒家民本思想的利弊,以有助于实现儒家民本思想的现代转变。

关键词: 民本思想 以民为本 以人为本 制度建设

在中国传统思想史上,民本思想十分丰富,它既是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治国之术,又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重要的传统哲学思想,而儒家的民本思想因其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对现实的正面反映成为中国民本思想的主流。对儒家民本思想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儒家民本思想的基本内涵

中国古代儒家民本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家从社会现实的正面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文精神,提出爱民、利民、重民、养民的思想。作为古代占据主流地位的统治思想,儒家民本思想是中国两千多年统治阶级治国的要略,对中国古代政治学说和君主政治实际运作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以君主民从的既定关系为前提,讨论设君之道和治民之道,其最终去向是通过规范君主对民的政治行为实现国泰、君尊、民安。

(一)以调和君民关系为核心

儒家民本思想是关于君民关系的政治理论,其核心论点是:国家为君主之本,庶民为国家之本,所以安定民生为政治之本。“重民”思想最早萌生于西周初年,在春秋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重民轻神”成为社会上的普遍思潮,《左传》中的有关论述,都突出宣扬了“恤民以德”的主题。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继承这些宝贵资源,系统形成了“以民为本”的政治主张。儒家民本思想的奠基人孔子整理出一套以“仁”为核心的学说,其“仁爱”精神推及社会,“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为外王,亦即“德政礼治”。他将政治和伦理相结合,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以德教为本,德刑相辅,宽猛相济。孔子还反对厚敛、攻伐与独裁,要求统治者正己以正天下,所谓“政者正也”,正是对统治者提出了严格的道德要求。战国中后期的孟子,极大地充实和发展了孔子的仁爱学说及德政主张。在对待君民关系上,他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立足“以民为本”的原则,将其更多地应用于政治之中,以内圣之学开启了外王之道,进而提出了丰富而具体的“仁政王道”思想——这也是孟子政治学说的中心思想。孟子之后的荀子更强调民众的力量的两面性。一方面明确地提出了“上之于下,如保赤子;下之视上,欢如父母”的“父母官”思想,另一方面则又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他比孟子更加重视教化,更加重视对利用民心作乱的提防。

(二)以维护封建专制为目的

儒家所大力提倡的民本思想,其根本立足点是出于巩固封建专制的目的。在他们看来,民众终究是“至贱”、“至愚”的,是“夫民之为言叶,暝也;萌之为言也,盲也”。其重视民众的力量,注意民众的生计,关心民众的哀乐,归根究底是出于民众为统治阶级剥削的对象的考虑,意识到不能以过度压迫的政策驱使这个被统治对象走向反面,失去控制,成为封建王朝的掘墓人。从其本质属性上看,儒家民本思想是在承认民众生存前提下的带有阶级调和色彩的政治理论,由此决定了其治国思想是实行专制统治的重要工具,是“替民做主”,而不是“由民做主”。

(三)以人文关怀为导向

儒家民本思想对其治国思想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指导规范意义。这就是按照“以民为本”的原则施政,儒家普遍强调在治国管理上要体现一定的人文关怀精神,治国目标的设定与治理方式的运用,都必须考虑到民众的具体利益,采取富有人性、相对温和的统治方式,力求避免激化矛盾,酿成冲突,在满足统治者根本利益与照顾民众基本生存权利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并为这种张力寻找到一个适当的平衡点。因此,以“德政”作为治国的最高纲领,以“仁政”作为治国的最佳模式,就成为儒家治国思想的必要之义和主导倾向。孔子规劝人君要“薄以待一身,厚以待百姓”,并进而阐发了对君主的道德规范,从而表明了自己的人文关怀。孟子的人文关怀则体现在其民生主张上,概而言之,就是保民、养民、富民、教民,施仁政于民。

二、儒家民本思想的利弊分析

儒家民本思想有其合理的方面,因而具有永恒的理论价值,它主要包含两方面的涵义:其一,人民的利益是国家和社会的价值主体。其二,君主权力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巩固,表现在政治方面是重民意,在经济方面是重民生,在思想方面是重教化。然而,儒家所大力提倡的民本思想,其立足点仍然是出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目的,其本质属性是主张阶级调和的封建统治理论。

(一)儒家民本思想的合理性

在封建专制君主体制既定的前提条件下,儒家民本思想重视民众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民众的利益,对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其一,在政治上,从民众的地位和作用出发,提醒执政者要顺应民意,实行德政,认为民众是制约王权的一个重要因素。儒家的民本思想强调民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认为民心之向背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兴亡、统治者地位的安危。这些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统治者对民众的压迫,在当时封建集权的背景下是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

其二,在经济上,认为统治者应当让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制民于产,藏富于民,减轻徭役和赋税。孟子的民生主张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其三,在思想上,重视对民众的文化教育和人格教化,强调个人主观的道德修养。这对于改善当时社会的风气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孔子的“仁学”思想,造就了中国“礼仪之邦”的美称,同时也为中华民族形成自身独有的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儒家民本思想的局限性

儒家民本思想虽有其进步性,但是当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后就不难发现,其实质是为了更好地统治民众并用来服务封建专制。这一本质体现了儒家民本思想的阶级局限性。也正是这种阶级局限性使得民本思想无法在理论上彻底,进而导致其无法在实践中真正实现。

首先,儒家民本思想是为了调节君民关系而产生的。其目的是为了使“民”更好地接受“君”的统治,君主则在不损害封建专制统治的前提下采取一些“利民”的措施,使民众更加心甘情愿地受统治阶级的驱使。其最终目的是“利君”。

其次,儒家民本思想虽然标榜“重人”、“重民”,但这种“重人”的思想又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先,一旦个人利益或群体利益与国家利益抵牾,都要无条件地让位于国家利益。同时,在“君”和“民”的关系上,“民”始终处于被动消极、无所作为的一方,其最终意义只能靠君主的统治和施舍来体现。因此,“重民”只能是统治阶级的一种统治手段,而非最终目的。

最后,儒家民本思想对于统治者而言,不过是上台时巩固统治的工具。由于缺乏相应的机制限制统治阶级的权力,儒家民本思想的政治主张只能依赖于君主的个人喜好和道德修养,大部分都无法真正得到落实,只能充当无力的道德说教。

三、传统儒家民本思想的现代转变

儒家民本思想里孕育着一些朴素的人本和自由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中国现代性转变所必需的历史资源。然而,儒家民本思想中“以民为本”的“民”指的是抽象的人民大众,而不是指具体的个人,这就导致其民本思想不能成为真正惠及百姓的治国理论。在当代社会,儒家民本思想应当吸收自由主义思想中的有益成分,与西方人本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人本主义理论相结合。儒家政治哲学中的民本思想讲德治、重民本,与民主是不同的,但二者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儒家民本思想主张重视人民的精神,与现代民主维护人民权益的精神是相通、相顺的。因此在民主化的进程中,我们很有必要将儒家政治文化中的精华进行时代性转换,使其与现代民主制度相结合,以弥补民主制度的不足,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向前发展。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应当延续历史的逻辑,注重利用本土资源,实现儒家民本思想的现代转化。

(一)理论转变

儒家民本思想的民本是相对于君本、官本而言的,其中所提及的“民”,实际上是属于“类的群体”的概念,阶级性和阶层性是民的实然属性。正如黄宗羲所言:“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此语境中所提及的“民”一般是指相对于“君”而言的普天之下的民众,具有较宽泛的群体性意义。然而,“民”作为一个群体概念,过于抽象,无法包含个体的差异性。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民众的利益出现新的分化,人们的价值观日趋多元,人们的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公民的个人意识逐渐增强,传统儒家的民本思想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西方的人本思想作为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利益权利的思想体系,以“类的个体”为关注焦点,并以此为理论基点和逻辑起点衍生出对人类普遍价值的颂扬,极大地促进了对这些客观社会现实的理性思考,儒家民本思想应吸收西方人本思想的有益成分,将“民本”和“人本”相结合,完成其理论上的现代转变。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其基本涵义是,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理念是现代民主思想发展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从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来看,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重大转变,也开拓了我国人本思想的新境界。

1.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发展的目的。《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传统的民本思想,往往是在统治阶层看到漠视民众利益对统治秩序产生的巨大破坏力基础上产生的,是被动形成的,注意满足民众短期的、现实的需要,而就长期而言,实际上常采取愚民政策。而以人为本,不但要关注民生,解决人民群众现实中的困难和问题,而且要把人民群众作为发展对象,通过实施科教兴国方略和合理的社会制度安排,努力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促进每一个人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2.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群众作为发展的动力。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科学的发展必须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以人为本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把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发展和历史的主体,相信人民群众自我解放、自我发展的能力。

3.以人为本就是把人的发展作为衡量工作成败的标准。如果说在传统民本思想领域,衡量工作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巩固政权,那么,在以人为本理念中,衡量一切制度是否合理、一切工作是否有效的终极标准是是否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否能最大限度地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也就是坚持用人民的意愿这一标准来衡量一切决策,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以人为本的理念科学地融合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想,将二者的精髓结合起来。它的目标由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转化为促进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其对象由抽象的群体转化为具体的个人,其方法从传统的道德教化转变为制定合理的社会制度和科学的政策。这三个方面的转化完成了儒家民本思想理论上的转变。

(二)实践转变

儒家民本思想主张重视人民的精神,与现代民主维护人民权益的精神是相通、相顺的,这一点就构成了儒家民本思想现代转变的理论基础。然而,在我国当前的民主化进程中,儒家民本思想虽然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和作用,但二者存在着本质的不同。现代民主有客观的、外在的制度作保障,奉行让民做主,甚至是人民自主。公民的自由和权力通过民主政治体制,以法律的形式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在现实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可能中,公民能够对自身的政治行为、政治目的作出最符合自身利益和意志的判断与选择,并且对政治活动和政治利益表示极大的关注,实现了对政治国家活动的自控权。在民主制度下,公民可以自觉地去争取自由、人权,主动地去争取平等幸福。民主的基本信念“自由、平等、博爱”,是以占人口多数的广大民众的权利受到尊重为前提,是靠法治而非法制,更非人治,靠规范化、制度化的制约监督机制来实现的。民主思想不承认人们之间的道德存在着差异性,人的活动自由受到为保护他人自由规则限制的天然界限只有法律。相比之下,中国传统儒家民本思想中,民众并没有取得真正的政治权力,只能由统治者替他们做主。人民的幸福完全是依靠上天即明君的惠泽,缺少一个规范并且执行有力的制度来保障人民的利益。儒家民本思想把伦理道德看作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强调人人都要修身养性,做到“慎独”。换句话说,儒家民本思想的实现仅仅依靠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素质,而现代民主具有客观的制度即法律保障其实行。

“正义”本身可分为实质正义和程序正义。儒家思想的民本主张本身是一种实质正义,而它的程序正义显然不存在,因为它更多地强调思想上的教化和个人的道德修养,希望以此来保障它的政治主张的实现。但是,一个民本社会不能仅仅依靠道德的约束来促成,民本主义的实现不能单纯地依赖一套抽象的实质正义,它需要一系列的程序法则去保障。如果没有程序正义,实质正义很快会因其不可操作性而失去。儒家民本思想应当吸收现代民主的这一有益的成分,运用制度建设来保证自身理念的实现。

一个好的制度是一个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它可以极大限度地解放人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促使社会良性循环,保证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持续而稳定的提高。小平同志经常强调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制度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运行规则。它体现了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需求,是人选择的结果。人民群众的选择推动了制度的发展,而制度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从而不断解放人性。制度建设的目标是民主和法制。其中民主因素是保持社会朝着良性方向发展的要素。因此制度在建设中不能忽视民主的地位和作用,所以说体现民主是首要目标。因此,当前我国应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性。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民主制度是实现和谐社会所必不可少的。

现代民主作为西方的产物,其所产生的思想基础是自由主义的传统。中国作为一个外生型民主国家,自由主义思想的发展较为缓慢,其民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受外来影响很大,但它自身也有其特殊的国情。因此,现代民主制度在中国的实行不能生搬硬套西方国家的模式,而应该走一条渐进的道路,总体来说有三个步骤:首先,要增强人民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减少其在政治上、经济上的依赖性,真正体现出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实践中,让人民加入到政治中来,让他们感觉到政策的制定与自己的利益休戚相关,并且让他们拥有发言权;其次,加强人民的政治素养和文化修养,培养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投身到国家繁荣、民族振兴的大浪潮中来;最后,逐步健全自上而下的民主制度,从而保障和发展我们国家的民主进程。

儒家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深远,其中的许多思想精华在今天仍有很高的价值。在我国进行现代化民主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很有必要将儒家民本思想中的精华进行时代性转换,使其与现代民主制度相结合,以弥补西方民主制度的不足,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稳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大政上[M].

[2]孔子.论语·学而[M].

[3]孟子.孟子·尽心下[M].

[4]荀子.荀子·君道[M].

[5]荀子.荀子·强国[M].

[6]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M].长沙:岳麓书社,2002:227.

[7]林甘泉.论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及其历史价值[M].光明日报,2006-10-9.

[8]栾亚丽,宋严.儒家民本思想与民主化进程[M].辽东学院学报,2006,6:18.

[9]兰华,付爱兰.孟子民本主义与现代民主[J].山东社会科学,2005,5:47.

思想政治教育儒家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形态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人们也产生了不同的酒店需求,对酒店的文化品质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儒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中心,有较强的代表性。在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表现中,儒家文化受到的关注度相对较高,我们通过酒店室内设计中儒家文化的展现,全面探索了酒店设计中儒家文化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儒家文化;酒店;室内设计;运用分析

引言:

当前我国酒店设计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展现了多形态的功能和价值,因为酒店设计的复杂性,使得酒店的文化形态和其他文化相对不同,优秀的酒店设计不仅满足了酒店本身的使用价值,同时也体现了文化特征的个性化。大部分酒店的管理者在室内进行设计过程当中,不仅要展现酒店的企业文化,同时要体现酒店的功能和价值。

1. 儒家文化与建筑设计

儒家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儒家文化从政治和经济方面全面形成了和谐的文化氛围,它对于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有着重要的作用。大部分设计师在酒店设计过程中,采用儒家的文化特征进行系统性设计,从而使得酒店在拥有现代主义功能的同时,拥有较强的传统文化属性,它通过空间的合理布置,使得酒店的结构和外观空间设计的更加合理,从而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完美的融合。

2.酒店概述

酒店作为人们外出游玩过程中常居住的室内场所,是人们进行社交活动的主要地方。酒店从形成以来,就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1]。在国外,它通过为客人提供有价值的餐饮居住服务,从而产生实际的价值。

3.我国酒店室内设计现状

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酒店业的发展时间较短,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酒店行业才迅速崛起。在上世纪60年代左右,中国的酒店业几乎没有经过设计,在改革开放之后,社会对于酒店的依赖性越来越强,酒店的设计环节也逐渐成熟。然而由于我国没有相应的发展经验,面对世界多元的设计形态,我国的设计界相对混乱。酒店设计也从模仿到逐渐创新,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因为在酒店设计中缺少相应的设计经验,使得酒店的设计风格大小异同,有巨大的相似性,缺少一定的创新表现。酒店设计过程当中,没有根据区域环境进行人文风貌的有效展示,从而不能形成有效的生态特征。在我国酒店设计过程当中,因为重视轻度装修,浪费的大量的装修材料,使得装修的效果与设计表面形成一定的差距。

4.儒家文化在酒店室内设计中的运用体现

4.1 功能分区

通过儒家文化的展现,全面结合了传统文化和现代人文精神,将儒家文化和艺术进行全面融合,从而形成创新的设计理念,它通过文化体验和住宿功能的有效展现,形成了一体化的商务酒店形式,根据酒店的整体定位,通过人性因素的有效展现,从而根据酒店的房间功能进行区域划分,全面体现了酒店的文化和价值。

4.2平面布局

酒店设计过程中,通过儒家文化的展现,直接体现了酒店的功能和价值,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现状,进一步创新儒家文化的运用效果,通过酒店空间的平面布局,体现出了儒家文化中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2]。

4.3. 空间布局

在空间的实际设计中,所形成的视觉效果直接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形象结构,它是建筑文化的有效表现形态。空间设计对于酒店设计至关重要,它也是主要的设计内容,其空间的分隔形式主要包括:地面、墙面、底面的形象设计;门和窗的空间组合;通过空间的划分和隔断形成有效的空间形态;展现空间的家具功能。空间设计有较强的形象属性,不同的空间呈现的感受相对不同,它表达着空间的形象和价值。

4.4 色彩设计

色彩设计是室内环境的生命力,室内设计的色彩的有效安排可以体现出空间的层次感和灵活性,它可以对人体本身的心理和生理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以来,在室内环境设计过程当中,设计师需要通过色彩的表达,展现儒家文化的思想和价值。长期以来因为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我国的建筑设计的传统属性,因为有着较强的制度制约,它全面影响了色彩的分布,在设计环节想要全面展现儒家文化的思想,就必须使得儒家文化思想与色彩拥有较高的一致性。在室内设计过程当中为了展现儒家文化,在色彩选择过程中要采用暖色调,大多采用红色的色调进行全面点缀。色彩设计过程当中,为了表达酒店的功能和形态,要运用合理的色彩范围,给客户带来家的归属感。

4.5主题烘托

在酒店设计过程当中要采用相应的主题,只有明确了设计主题,才使得酒店设计拥有更强的灵魂。设计师需要通过思维的创新,利用现代主题展现儒家文化,设计师需要通过传统文化的深度理解,从而对酒店的空间设计进行有效展现,它完美的将现代文化和传统设计有效的结合,之前表现出了主题的文化特征[3]。

5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也有着较强的消费能力,能否为消费者提供一个优秀的文化空间,是展现酒店服务价值的重要表现。我国现代酒店室内设计过程当中,想要摆脱传统的设计理念,拥有全新的设计思维,就必须要利用儒家文化,全面地展现酒店文化的价值和精髓,從为酒店创造出富有个性的文化思想。只有充分运用我国的传统文化,才能让酒店的空间设计更有特色,从而设计出满足消费者物质和精神需要的空间结构。

参考文献

[1]潘春雪. 皖南民间艺术在软装设计中的融合再生[D].青岛大学,2019.

[2]朱曼宁. 建筑彩画艺术形式在室内装饰中的塑造探析[D].南京林业大学,2019.

[3]严宽荣,贺诗琴.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酒店途径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04):144-145.

南阳职业学院  朱骏洺

上一篇:上市公司IPO效应研究论文范文下一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