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的光辉范文

2024-01-03

太阳的光辉范文第1篇

历经无数的磨难和艰苦的奋斗,在一次次的风雨洗礼之中逐渐成长和壮大的中国共产党,今天迎来了她的90岁生日。自1921年建党以来,我党从建党之时的几十人到后来的几千人,现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拥有数千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政党。

回首这坎坷而又辉煌的90年,我们心中的自豪和崇拜之情油然而生。1921年,那是中国最黑暗和绝望的时代,列强割据、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在这内忧外患、千钧一发的时局之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她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必然结果。建党伊始,她便以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共产党一直以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自己的固有责任。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身先士卒,勇敢地担起为民族生存而斗争的艰巨的历史使命,不计前嫌,主动与曾经屡次捕杀共产党员的国民党联合抗日,在抗日战争中牵制并消灭了大部日军和伪军,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并在消灭敌人的同时发动群众,壮大自己,更有著名的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已成为战争史上的典型战例。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完成土地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从此,中国开始了一个经济社会全面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的伟大抉择,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历史选择。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综合国力得到长足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总体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

太阳的光辉范文第2篇

那天,我们踏上了看望小鸡的道路,泥泞漫长的路并没有挡住我们前行的步伐,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

顽强的生命,它既是生物学的,又是哲学的,是生物学和哲学的统一。它又是美学的,它具有如此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变得神奇辉煌

孵化种蛋的阿姨说孵化小鸡要有必备的条件:1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2室内温度必须为30度‾40度;3每隔3个小时给种蛋翻个,不然的话鸡雏就会粘在蛋壳上;4种蛋必须经过21小时才会孵化。用照蛋器照种蛋外表,就会看到蛋壳内是否孕育着鸡雏,如果不存在雏的踪影,那就是实蛋

种蛋,它显的那么不起眼那么渺小,却能在黑暗与磨难中经历21天才会看到生的希望。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在说明着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不可遏制。

小鸡如此,人亦如此。生命就是这样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

上帝赋予了每个人生命,但每个人实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并不同。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找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太阳的光辉范文第3篇

龙坡小学四年级任茂盛

每当我站在五星红旗下,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些革命烈士,因为这旗帜是用他们的鲜血染红的。他们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千千万万人民的自由和幸福,放弃了自己的一切,拼尽全力保护自己的家园。这种精神怎么能不值得人们赞扬与崇敬呢?

说到革命,大家知不知道我国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呢?对了,那就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把革命的防守和革命的进攻巧妙结合起来,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辟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胜利道路。

井冈山的斗争,时间虽然不长,却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尤其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

现在,我们的幸福生活不正是革命先烈们用点点滴滴的汗水与鲜血换来的吗?是他们用自己的幸福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我要感谢那些革命先烈,是他们把光明带到世界上,把希望带到世界上,把和平带到世界上。

太阳的光辉范文第4篇

(一)中国共产党产生的社会基础和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和人民斗争发展的结果。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产生的思想理论基础。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的会议移到嘉兴南湖举行。参加大会的正式代表12人,他们代表着全国各地的50余名党员。党的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工人阶级政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为之一新。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几个重要时期。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1922年7月,党的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这是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基本纲领,显示了只有共产党才能代表中国人民的利益和中国社会的前进方向。

1924年1月,共产党帮助孙中山改组了国民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创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新局面。

国民党内反革命势力的代表蒋介石、汪精卫公然背叛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政策,勾结帝国主义,先后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

(二)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救亡运动。1927年7月至1937年7月,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独裁专制政权,中国革命转入低潮。中国共产党及时召开八七会议,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在白色恐怖中高举起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旗帜,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成为党创建革命军队以革命的武装反抗反革命的武装的伟大开端。

为了复兴革命,党先后领导了百余次武装起义,但大部失败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开辟一条前无古人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从1927年至1934年,党先后创建了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海陆丰、鄂豫皖、琼崖、闵浙赣、湘赣、左右江、川陕、陕甘、湘鄂川黔等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建立了红军。在革命根据地内,我党领导土地革命,改变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关系;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连续击败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红军发展到30多万人,全国党员发展到30多万人。

正当革命形势不断发展之际,由于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党内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占统治地位达4年之久,导致党在国统区的组织损失殆尽,党开辟的除陕北以外各革命根据地的丢失,特别是造成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从30万锐减到3万人,共产党员从30万减少到4万人。

1935年1月,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难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指挥下,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并战胜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胜利到达陕北,结束了长征。

自九一八事变之后,由于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致使日本帝国主义轻而易举地占领东北后,又进逼华北。在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加紧对我国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中国共产党力主进行抗日救亡。1935年12月,党领导了一二九学生运动,由此开始了全国规模的抗日救亡运动。党通过召开瓦窑堡会议,不失时机地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和策略。党还采取切实措施,推进日益高涨的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发动西安事变,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共中央以中华民族利益为重,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国内革命战争走向抗日战争的转折点。

在整个土地革命战争的十年,党经历了两次严峻考验:一次是国民革命的失败,一次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国共产党不屈不挠地战胜挫折,奇迹般地开创了中国革命新局面。党对中国革命的特点、规律大胆探索,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把中国革命推向新阶段。

(三)第二次国共合作和全民族抗日战争。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是近代中华民族解放战争史上最伟大、最生动、最活跃的抗日战争时期。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揭开了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在中国共产党的大力倡导和不懈努力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抗日战争期间,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因而在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上丧师失地。以武汉失守为标志,日本帝国主义将主要军事力量转向对付共产党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对国民党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方针。国民党由抗战转为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国民党内以汪精卫为首的投降派公开投敌,成立傀儡政权,组织伪军,协同日本侵略军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始终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迅速发展成为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在八年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广泛发动全国人民抗日,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开展游击战争,在敌后战场粉碎了日本侵略者连续多次的猖狂扫荡,抗击了大量日伪军。同时,我党克服党内出现的“左”的和右的倾向,先后打退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三次反共高潮,坚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维护了团结抗战的局面。在艰苦恶劣的困境中,党坚持自身建设,1942年开展的全党整风运动,是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我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就是在整风运动中形成的。作为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成果的毛泽东思想,在抗日战争期间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进而达到成熟。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总结了历史经验,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指导思想,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统一和团结。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军队128万人向中国投降并举行投降签字仪式。中国人民取得了自鸦片战争100多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八年抗战历程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党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对敌作战12.5万余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我党发展成为拥有120多万党员的大党,人民军队发展到120多万人,民兵发展到260多万人,抗日民主根据地面积达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中华民族抵御外侮屡战屡败的耻辱,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奠定了基础。

(四)人民解放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经过浴血奋战赢得抗日战争胜利后,又面临着建立什么国家的斗争。中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和民族独立,要求建立独立、民主、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但是,国民党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企图凭借军事优势,抢夺抗战胜利果实,使中国仍然成为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此,蒋介石背弃重庆谈判签署的《双十协定》,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发动全面内战。

中国共产党正确分析形势,在全国各解放区人民的全力支持下,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积极合作下,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与国民党反动派决战决胜的解放战争。按照党中央制定的打败蒋介石的战略思想、政治方针和军事原则,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英勇作战,人民解放军先是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歼灭敌人大量有生力量。继而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人民解放军转入外线作战。1948年下半年至1949年初,毛泽东和党中央适时抓住战机,成功地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蒋介石军事主力被消灭殆尽。与此同时,在党的领导下,国统区人民爱国民主运动不断高涨,形成了反对蒋介石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我党还动员了最广泛的人民群众,组成了以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我党适时地制定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建立广泛而又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1949年元旦,毛泽东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3月,党中央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制定了我党夺取全国胜利和全国胜利后的基本路线和政策,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4月21日,人民解放军遵循毛泽东和朱德发布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横渡长江天堑,攻占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随后,各路解放大军胜利进军,以战斗方式或和平方式横扫残敌,将国民党集团赶出了中国大陆。10月1日,北京30万群众齐集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毛泽东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人民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历史表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才能在长期斗争实践中找到使中国走向胜利的道路。中国人民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是因为只有共产党才能给中华民族带来独立和解放,完成其他阶级无力胜任的反帝反封建的历史重任。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949年10月至1956年是我党领导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新中国的成立把中国推进到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执政党。我党实践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肃清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没收了官僚资本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部分;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稳定了物价;进行了抗美援朝、新解放区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运动;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和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对旧中国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造;使遭受多年战乱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基本得到了恢复。

在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建立和巩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后,1952年我党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过渡时期总路线,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过四年的努力,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实现了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是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它奠定了中国进步和发展的基础。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标,我党提出实施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工业化建设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响应,一大批工业骨干企业、能源基地和工业化原料基地建立起来,“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旧中国的一百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率领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建立新中国并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国在20世纪实现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二)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至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为了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课题,1956年9月,我党成功地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正确指出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大会还提出执政党建设问题。党的八大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全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工业、农业、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党积累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成就是这个时期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在这个时期,党的工作指导方针也出现过严重失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1957年开展的党内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但是反右斗争犯了扩大化错误,把一批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党内干部错划为“右派分子”,造成了不幸的后果。1958年,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准备不足,毛泽东轻率地发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使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1959年又错误发动反右倾斗争,使党内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1960年冬,我党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且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2年1月,党中央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的经验教训,并且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经济和政治措施,国民经济得到顺利恢复和发展。

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党和人民在“文化大革命”中同“左”倾错误和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一直未停止过。以周恩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卓越领导人为纠正“左”倾错误,减少“文化大革命”的损失,做出艰巨的努力。由于党和人民的不懈斗争,使得党没有被摧毁,社会主义制度没有被摧毁,社会主义建设还在进行,国家仍然保持统一并在国际上继续发挥重要影响。党、人民政权、人民军队和社会主义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四、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十年内乱的局面。但是,由于党对全面清理“左”倾错误思想准备不足,导致党的工作出现徘徊局面。1978年12月,我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在邓小平的努力下,会议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明确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要改革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由此开始了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进行的新的革命。坚持改革开放,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中国在20世纪实现的第三次历史性巨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进行了全面的拨乱反正,清理和纠正了过去所犯的一些严重错误,平反了大量冤假错案,调整了各方面的社会关系。在此基础上,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了建国以来党的工作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科学区分了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的晚年错误,标志着党胜利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与此同时,我国的改革开放开始起步。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改变了农村面貌,经济特区的设立和对外开放,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活力。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开展。1982年9月,党召开十二大,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命题。会议确定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此后,改革开放在中华大地全面展开。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将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到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改革阶段。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同步进行,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召开。会议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确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指明方向。

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我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我们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十三年,经历了三个历史关头的严峻考验。第一个历史关头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国内发生严重**,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面临空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在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党中央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地稳住了改革和发展的大局,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砥柱中流,焕发勃勃生机。第二个历史关头是党的十四大前后,人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问题上出现困惑。1992年初,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谈话,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多年来困扰人们思想的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搞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改革的性质和地位等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同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会议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从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和依靠力量、实现祖国统一等九个方面,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十四大还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作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创新性贡献。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第三个历史关头是党的十五大前后,邓小平逝世后,中国要解决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关键问题。1997年9月,我党召开了十五大,会议明确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主题,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作出全面部署,确立了跨世纪宏伟蓝图。党的十五大后,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人民从容应对和战胜了来自国内外的一系列困难和风险,经受了一次又一次考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这十三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也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航船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进的时期。

(三)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与时俱进,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在这期间,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了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涵盖了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反映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这是我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也是我党在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十六大主题鲜明地昭示我党在新世纪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起,作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六大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奋进的大会,大会选举产生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必将率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性飞跃。

回眸党的80多年的历史,只有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共产党一定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一定会开创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与基本经验

一、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已经走过了80多年不平凡的历程。8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历史性的进步和飞跃。我们党团结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前赴后继,艰苦奋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恢宏壮丽的新篇章,取得了光辉的成就。

(一)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几代人梦寐以求的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从一个全国范围内只有53名成员的党,在短短28年的时间内,领导全国人民经过国民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样四次伟大的人民革命战争,战胜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终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二)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中国人探索振兴中华之路的惟一答案就是向西方学习,走资本主义道路。但历史没有给中国提供通过资本主义道路实现民族振兴的历史机遇。中国人民在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才能振兴中华的重大历史关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也就毫无疑问地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成立后不长的时间内,在党的领导下,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剥削制度和完整的剥削阶级在我国归于消灭,中国人民从此摆脱了被压迫被剥削的境地。随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的确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已经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是我们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也极大地支持和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根本改变了中国近代以来积贫积弱的境遇。

(三)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正确的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新政策,逐步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世界社会主义发生严重曲折、国内外风云急剧变幻的局面中,我们党砥柱中流、岿然不动,能够战胜各种困难,经受各种挑战,保持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显示了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的蓬勃生机和活力。

(四)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虽然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但是中国人民从被压迫和被奴役中解放出来,真正当家作主、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是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才成为事实,这是中国人民社会政治地位的根本变化。在社会主义国家,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生活的基本力量,人民政权的建立,结束了几千年来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对立的状况,为实现和发展社会平等和民主自由提供了根本保障。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治更加完备,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中国实现了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这不仅使广大中国人民的政治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而且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奠定了巩固的政治基础。

(五)建立了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的历史性突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我们仅仅以50多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00多年的路程,初步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建立了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初步实现了国家的繁荣昌盛。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56倍,2003年达到11.7万亿元。在1995年和1997年分别提前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许多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钢、煤、水泥、化肥、电视机、谷物、肉类、棉花、水果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国家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大幅度增长,国家财政收入2003年达到25000亿元,比十年前增长了五倍多;国家外汇储备达到4033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从1978年到2003年25年间,我国外汇储备由1.67亿美元增加到4033亿美元,目前,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第四,已跨入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科技实力明显增强,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领域的许多方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13亿中国人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六)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团结。我们废除了西方列强强加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结束了受帝国主义长期欺凌的历史,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封建式的割据局面在中国大地上也一去不复返了。在社会主义中国,一切拥护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一切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形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56个民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我们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了香港、澳门的问题,推动了海峡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往来。我们必将解决台湾问题,祖国统一必将实现。

(七)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广泛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全国人民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时坚持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用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去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人民,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我们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建立和发展新型的精神文明,成为中国人民建设新社会,创造新生活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源泉。

(八)造就了一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建立起巩固的国防,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全面推进。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同全国人民一道,打败了拥有优势装备,异常凶残的国内外敌人。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解放军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社会主义制度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我国的国防建设不断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全面推进,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人民解放军成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成为保卫祖国的不可战胜的力量。

(九)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对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美国发动的侵略朝鲜和越南的战争中,中国人民坚决支持朝鲜、越南人民反对侵略的斗争,为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作出了很大的牺牲。在国际事务中,我们积极倡导和维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支持世界人民的正义事业,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与日俱增,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80年多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震惊世界的伟大成就,其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核心力量。

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经验 回首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中走过的80多年不平凡的路程,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而不断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的80年,是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断艰苦奋斗、发愤图强的80年,是为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而不断经受考验、发展壮大的80年。中国共产党的80多年历史,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概括起来基本经验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是建立于科学基础上的理论体系。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阐述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从而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是使用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组织者。我党从诞生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马克思主义成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和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制定了符合中国实际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创造性地解决和回答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并因此而产生了这种结合的理论结晶——毛泽东思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胜利。而毛泽东思想又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继续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在总结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特别是我国“文化大革命”教训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与以往不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第二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的伟大结晶,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们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已经并将继续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指导原则,密切结合改革开放和国际局势的新变化,在创造性地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新问题的基础上,把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与理论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等重大问题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创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拓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保证了国家的改革、发展、稳定,促进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如同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实现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相联系一样,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标志着我们党长期坚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导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了新的发展,产生了新的科学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都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正因为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我们党才能带领人民战胜一切艰难挫折,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总之,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最基本的经验,也是今后长期指导我们不断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一个基本原则。

(二)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始终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党80多年的基本实践,也是党的生命和力量所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党的性质和宗旨都要求党紧密联系、依靠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我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执政前,党长期处于敌人的包围,党的一切工作都有赖于发动人民群众去做,党能够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壮大,皆源于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在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针对执政后的特点,继续坚持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努力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我党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我们推进事业的根本工作路线。

(三)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领导核心,中国的事情能否办好,关键在党。而党能否保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能否保证决策的正确,关键在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是与党的历史使命、党所处的时代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把党的建设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一起称之为“三大法宝”。在社会主义时期,党的建设依然是“法宝”。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党的建设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顺利发展、失误挫折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党的历史同时又是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有:必须紧密联系党的政治路线进行党的建设;必须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必须把党的优良作风作为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必须按照“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必须全面贯彻、理解党的民主集中制;必须坚持党的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任务来抓等。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领导国家与社会的体制和方式,但是要结合形势的发展,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要善于总结经验,坚持真理,纠正错误,谦虚谨慎。要勇于正视党员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并依靠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不断加以解决,这是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的根本所在。我们必须继续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加入共产党是高校入党积极分子的正确选择

一、高校入党积极分子的光荣使命

我们党经过80多年的奋斗,已经取得了光辉的成就。当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我们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党要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去实现既定的宏伟目标。这就需要千千万万有共产主义觉悟、掌握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各方面专门人才加入到党的组织中来,这样,我们党才能够担负起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历史重任,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高等学校是高级知识分子荟萃的地方,是当代优秀青年的聚集地,也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特别是一流社会主义大学不仅要培养一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而且要培养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高校入党积极分子是高校中的骨干和精华,他们大多是由中青年教师和青年大学生组成。他们作为教师群体和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较高政治觉悟和良好思想修养、综合素质比较全面的优秀分子,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党的十六大党章在总纲部分增写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们党总结中国和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不断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所作出的重大抉择,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实现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高等学校在实施科教兴国的事业中担负着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在当今世界,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开拓进取精神和创新创造能力成为国家、民族发展的灵魂和动力。高校入党积极分子接受最高层次的教育,他们所具有的年龄、知识、创新等优势使他们能够成为顺应时代发展、推动社会前进的进步力量,也能够成为科教兴国的生力军。

高校入党积极分子是与改革开放同行、和民族振兴并进的群体。这个群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信息革命的进行、经济政治竞争的激烈、东西文化的碰撞,这一群体视野会更加开阔,信息会更加丰富,思想会更加解放,素质会更加提高,承担的使命会更加重大。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高校入党积极分子一定要充分认识自己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自觉承担光荣的使命。

二、高校入党积极分子的崇高追求 人生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人们总是对人生问题不断地进行思索、评价和追求。人的生命是一种三维现象。人的年龄可以分为生理、社会、心理三种年龄,人的生命可以分为自然、社会、精神三重生命。人的自然生命属于人的物质生理存在,是伴随着生老病死而存在的一种有形生命;人的社会生命属于人在社会关系中的社会存在,是人们承担社会角色所拥有的一种社会生命;人的精神生命属于人的思想和精神的存在,是人最有自主权、可支配的无形的一种精神生命。人活在世上,应该有精神支柱。人生的信念、信仰和理想属于价值观念,是人的社会存在的思想表现,也是人的精神生命形式之一。人们总是把信念、信仰和理想当做人生支柱,努力按照自己的信念、信仰和理想去生活,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取向,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人生效果。只有树立正确的信念、科学的信仰、崇高的理想并执着追求以实践人生,才是真正的、自觉的、有价值的人生。

人生追求有自觉与不自觉、科学与不科学、先进与落后的区别。自觉、科学和先进的人生追求来自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需要以人类的科学和文明成果为基础。人类最美好的信仰和追求都是来自科学、依靠科学。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只有把个人的人生追求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只有同党的纲领、宗旨和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树立崇高的人生追求。应该坚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信仰和理想是来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和人类发展规律的,所以它必然在实践中成为主流,也必然应该成为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应有的人生追求。

人生理想的培育、确立和追求,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最高层次。崇高社会理想的追求和实现,则是人的生命的最高社会价值。古往今来无数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为崇高的理想奋斗中成就了人生的伟业。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只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才能把全部精力甚至生命献给为之奋斗的信念、信仰和理想,经受各种风险考验不动摇;才能确立正确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导向,遇到各种困难考验不退却;才能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遭受各种磨难考验不畏缩;才能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行为,面对是非曲直考验不迷失。

三、高校入党积极分子的正确选择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重点做好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和干部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壮大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注意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高知识群体、青年中发展党员。”我们党非常欢迎立志于为党的事业和中华伟业贡献聪明才智和青春年华的高校中的高级知识分子、青年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加入到共产党组织中来。

回顾党的光辉历史,我们不难领悟到一个铁的事实: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相对中国其他政党和政治派别而言显示了中国最先进政党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和魅力。因此,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爱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一代代中国有志青年知识分子在国家兴衰、民族存亡的危机关头和革命、建设、改革不同时期的关键时刻纷纷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被誉为“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陈独秀和李大钊,都是风华正茂、勇于开拓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经过探索而提出的建党道路和建党主张最先得到青年知识分子的接受。1921年召开党的一大时,参加大会的12名正式代表都是青年知识分子,当时全国50多名党员也大多是青年知识分子。在民主革命时期,青年知识分子是最先觉醒的成分。成千上万的优秀青年知识分子为实现自己崇高的人生追求,跋山涉水、历尽艰险寻找共产党,加入到党组织中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无论在硝烟弥漫的战场,还是在血雨腥风的刑场,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书写壮丽的青春之歌。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青年知识分子积极要求加入党组织。在高校中发展党员的比例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江泽民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践证明,牢固树立为祖国和人民而奋斗的理想,并坚韧不拔地为实现这种理想而奋斗,不仅不会限制优秀人才的个性和才能的发展,而且恰恰相反,只有在这种火热的奋斗中,优秀人才的聪明才智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他们的生命价值才能更加完美地展现出来。一切有志的青年,只有走这条道路,才能对祖国和人民大有作为。”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应当思考,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只有加入共产党,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为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和民族振兴的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物大多是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集中了6800多万先进分子,在全民中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吸引着、激励着千千万万的入党积极分子。进入充满机遇与挑战的21世纪,高校入党积极分子要把握好人生的坐标,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

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

一、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

太阳的光辉范文第5篇

历经无数的磨难和艰苦的奋斗,在一次次的风雨洗礼之中逐渐成长和壮大的中国共产党,今天迎来了她的90岁生日。自1921年建党以来,我党从建党之时的几十人到后来的几千人,现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拥有数千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政党。

回首这坎坷而又辉煌的90年,我们心中的自豪和崇拜之情油然而生。1921年,那是中国最黑暗和绝望的时代,列强割据、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在这内忧外患、千钧一发的时局之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她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必然结果。建党伊始,她便以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共产党一直以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自己的固有责任。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身先士卒,勇敢地担起为民族生存而斗争的艰巨的历史使命,不计前嫌,主动与曾经屡次捕杀共产党员的国民党联合抗日,在抗日战争中牵制并消灭了大部日军和伪军,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并在消灭敌人的同时发动群众,壮大自己,更有著名的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已成为战争史上的典型战例。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完成土地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从此,中国开始了一个经济社会全面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的伟大抉择,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历史选择。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综合国力得到长足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总体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

太阳的光辉范文第6篇

主题词:中国

革命

挫折

共产党

成立

人民

利益

文章主题摘要: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1日,党的一大正式宣布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1日,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潭秋、董必武、周佛海、陈公博,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参加了会议。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了会议。在会议进行过程中,突然有法租界巡捕闯进了会场,会议被迫中断。于是,最后一天的会议,便转到了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艇上举行。经过讨论,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并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并以陈独秀为书记。

党的一大正式宣布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2年夏,吴玉章等20余人在四川秘密成立中国青年共产党,并发行《赤心评论》。其后,中国青年共产党宣布自动取消,并令其成员个别地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些事实说明,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来领导中国革命,已成为中国最先进分子的共同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人民从来就勤劳勇敢,富于斗争传统。他们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没有一个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自己的领导核心.而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这种局面就开始从根本上改变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使领导和组织中国人民革命的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的政党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的性质表述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便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次高潮。同时,建立了以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为核心的国共两党和各界人民的革命统一战线,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迅速地掀起了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高潮,胜利地举行了北伐战争,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是,在这次大革命的过程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者,犯了“一切联合,否认斗争”的错误,对统一战线内部的地主、资产阶级分子的妥协性、反动性认识不足。因此,没有及时有效地组织革命力量同他们作坚决的斗争。结果,当蒋介石、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先后叛变的时候,我们党不能组织有效的反击,导致了第大革命的失败。国共合作失败,形成了三政权鼎立的局面。

1921年9月,经过共产党人的努力,浙江萧山县衙前村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民协会,开展反抗地主压迫的斗争。1922年6月,彭湃来到海丰县赤山约,经过艰苦的工作,成立了农会。

1922年7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对中国经济社会状况的分析,明确指出,加给中国人民“最大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因此,“反对这两种的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是极有意义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到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中国掀起了第一个工人运动高潮。

1923年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国共合作的方针和办法作出了正式的决定。国共合作创立了黄埔军校,为未来的革命战争准备了军事力量的骨干。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及时转移到井冈山地区。

1925年至1927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比之以往任何一次革命,包括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群众的动员程度更为广泛,斗争的规模更加宏伟,革命的社会内涵更其深刻,因此被称作大革命。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8月7日,党中央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9月,毛泽东同湖南省委领导了湖南、江西边界的秋收起义。随后,湘鄂赣粤各地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许多地区的起义先后爆发。

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国民党已经不再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而是变成一个由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自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28年初,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全国各地领导武装起义100多次,开始进入创建红军和发动土地革命的新时期。

1928年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指出红军发展的重要,红四军前敌委员还明确的提出了“农村工作是第一步,城市工作是第二步”的思想。1930年10月到1931年7月,红一军在毛泽东、朱德的指挥下,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军的三次围剿。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江西省瑞金县叶村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主席。1932年底,又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巢战争的胜利。

红军反“围剿”战争的胜利,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是同为土地革命的开展密切相关的。

1928年12月,毛泽东制定了中国第一个土地法,由于缺乏经验,这个土地法关于没收一切土地归政府所有、禁止土地买卖等方面的规定,并不适合中国农村的实际。之后才逐渐完善。

但几次“左”的错误,使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第一次是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冒险主义,认为革命形势在不断高涨,盲目要求创造总暴动局面。第二次是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地认为中国乃至世界革命进入了高潮,盲目要求进行全国暴动和集中红军力量攻打武汉等中心城市。第三次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8.6万人撤离根据地,向西突围转移,开始长征。1935年1月15的至17日在黔北召开了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等的带领下,中央红军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翻越了人迹罕至的夹金山,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赢得了战争的主动权。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会师。至此,三大主力红军的长征胜利结束。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的过程中,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其间经受了1927年和1934年两次严重失败的痛苦考验。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和各年方面、各种形式斗争的密切配合,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上一篇:网店如何开范文下一篇:我爱你诗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