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坡口机机电一体化论文范文

2023-09-20

数控坡口机机电一体化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本文明确提出了一体化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指出了其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阐述了实施一体化教学方法的意义,归纳了开展一体化教学应做好的几项工作,从而得出了开展一体化教学是提高职技院校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技工人才,进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有效途径的结论。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意义 工作

一体化教学是针对职技院校以往在教学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分阶段安排而进行改革后形成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它以培养合格技术型工人为目标,以职业技能教育为核心,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目的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

下面就如何开展一体化教学谈些笔者粗浅的看法。

一、一体化教学法与传统教学的差异

一体化教学法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做了许多改革和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变脱节为融合。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安排,往往是先在课堂上学习理论课,待把某一门课程的学习告一段落或全部学完这门课程,再进行实习实践活动。有的甚至是待各门课程全部学完,临毕业时再安排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实习实践活动。由于实习实践活动的滞后,学生课堂所学理论到实习时难免生疏甚至遗忘,造成了学与用脱节的现象。而一体化教学法是理论学到哪,实践活动就跟到哪,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二是变“抽象”为“形象”。传统教学法一般是采取“填鸭式”满堂灌的办法开展理论教学,这对刚刚跨入职技院校大门的学生来说,有许多专业设备、设施甚至是专业工具、专业术语都是从来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乍听起来,倍感陌生和抽象。而一体化教学法是边教边学、边讲边做、边演示边看。如在讲解数控车床、切割工具等内容时,都有实物在课堂上展示,学生听了就会觉得非常生动、形象。

三是变流离场所为固定场合。传统教学法大都是在学完理论课后,到校办工厂或不固定的企业车间去进行实习实践活动,有的甚至是让学生自找门路联系实习实践单位。实施一体化教学法,学校配设了实训室或专业教室等专门用于一体化教学的设施,使学生有了固定的学习场合。一体化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较,在教材的制作、选用、教师队伍的构成、教学计划的安排等方面还有许多不同之处,但仅仅从一体化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法的重大突破和改革这一点来说,是不容置疑的。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及其实施的意义

一体化教学除少量必须安排的现场教学外,一般都是课堂教学。只是课堂选择在具有专业教学设备或教学教件的实训室或专业教室里授课。授课方法是边教、边学、边做。不难看出,这是课堂上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实现教师与学生理论与实践达到一体化的全新教学模式。实施和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意义在于:一是学生一边听教师讲授,一边实际操作,符合教学实践性的原则,有利于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二是能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对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记忆;三是可以缩短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后的“适应期”,使学生一走上工作岗位就能很快地适应工作需要,尽快进入角色;四是一體化教学符合教学系统性、连贯性原则,有利于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全面了解和掌握;五是一体化教学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六是一体化教学能够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总之,一体化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三、推广一体化教学模式应做好几项工作

一体化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项重大改革,许多工作必须跟上改革的步伐,积极行动起来。

1.建立健全适应一体化教学的实训室

传统教学方法,往往都是教师按教材课本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的满堂灌式的讲授方法,而一体化教学则是教师边教、边示范。学生也跟着教师边听、边动手操作。因此,根据院校开设专业的特点,一体化教学使用的实训室的各门课程都需要配备网络输入系统、计算机、投影仪及一些必备的教学仪器和教具等,同时还要配备一套完整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控制系统,使得教师可以随时把授课时的操作步骤传送到学生计算机的屏幕上,让学生可以直观完整地学习到授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教师也能实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操作进度以及他们完成操作任务的熟练程度和精准度。可见,传统教室并不具备这些条件,需要构建、改建新的实训室才能使一体化教学得以顺利开展。因此职技院校要按设置的专业、招收学生的数量等新建、改建一批实训室。之前,还要制订周密的计划、拿出完整适用的规划,添置、改造必需的教材教具等设施设备,使每一位师生都能身心愉悦地在实训室开展教学活动,完成学业。

2.造就适应新形势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所以使得教师队伍出现了一部分专门教授理论课的讲师和另一部分专门教授实践课的技师。两类教师,各司其职,各自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不便于理论和实践的融会贯通。实施一体化教学方法,无论是理论课讲师,还是实践课技师,都存在使理论、实践融为一体和知识更新相互转型的问题。为了实现成功转型,针对技师把精力长期用于授课方面,而对社会在技能发展变化的趋向、社会对技术的实际需求、高科技工艺的引进等无暇顾及以及不能及时掌握新技能等问题,要专门安排时间,支持他们外出观摩和到相关院校深造,使之跟上科技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潮流,提高理论水平。对长期从事理论教学的讲师,也要组织他们深入社会实践岗位临摹实践、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使之掌握新技能、新知识,并将学到的实践本领带入课堂。从而使讲师和技师既有较深厚的理论根底,又具有熟练掌握实际操作的技能技巧等本领,打造一支适应一体化教学需要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一体化教学水平

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提倡、鼓励、支持教师使用多媒体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把教师从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使课堂教学由静态的灌输转变为图文并茂的动态传播,增强感染力。多媒体教学还能拓展知识面,增加课堂容量,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能保持较稳定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一体化教学的效果,使一体化教学水平达到一个新的更高层次。

总之,一体化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较之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适应了职技院校素质教育的要求,更能满足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工人的需要。加强高素质应用型技术工人的培养,逐步形成一支具有较高政治、文化、技术素质的工人队伍,是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秦皇岛技师学院)

数控坡口机机电一体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在机电一体化的产品当中,要想保证相关的设备能够进行正常的运行,运用良好的接口技术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机电一体化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各项科学技术的进步,机电一体化的接口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这对于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效率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对接口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运用进行简单研究。

关键词:接口技术;机电一体化;运用;研究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各项科学技术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机电一体化也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有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并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机电一体化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接口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也是非常必要的,这对于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下面就对其进行简单的分析。

1.接口类型与接口连接方式简述

所谓的机电一体化是指采用特殊的连接方式,将机械设备的工作与相关的电子系统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有效的提高机械系统的工作性能,而要实现这种有效的连接,就需要采用合理的接口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的组建过程中,所选择的接口技术是否合理,对于整个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运行具有重大的影响。

工作原理、应用范围不同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所采用的接口技术是各不相同的,这就需要技术人员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建过程中,根据实际所需,选用合适的接口技术,从整体上来看,可以将接口技术分为人机接口与机电接口两类。人际接口指的是工作人员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这种接口能够将工作人员所发出的指令,通过计算机编码形成有效的信息数据,并通过相关的接口在各个子系统之间完成相关指令的传递,实现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控制。机电接口指的是传感器与执行机构驱动系统的接口,它可以进行模拟信息的输入、输出,并能够提供保障机电一体化系统正常工作的平稳电流。

2.接口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

2.1.接口技术

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接口技术是随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技术,其主要的作用是对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各个组件、设备连接起来,使其能够在工作中发挥良好的性能,接口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促进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的信息、数据的转换与传递,使机电一体化系统发挥出更好的性能,这极大的促进了机电一体化系统向模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对于生产生活效率的提高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2.2.接口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

对接口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总结,可以看出,接口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2.1.应用接口技术连接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该应用中,接口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充当开关通道的作用,通过接口技术将各个子系统连接起来进行智能化的控制,能够有效的实现各子系统中的数据的传递与转换,通过运用接口技术,工作人员能够执行相关的操作,为整个系统提供连续、稳定的电流,从而使整个机电一体化系统在电子系统的控制下进行正常的工作。

2.2.2.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人机接口实现整个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实时控制,在人机接口中,又有输入接口与输出接口的区别,工作人员只需要通过输入接口输入相关的控制指令,系统就能够按照需要将指令编码成机电设备能够识别的信息数据,并通过相关的输出接口传递给各个受控子系统,从而完成工作人员对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的控制,并且,通过运用接口技术,能够有效的实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远程控制。

2.2.3.接口技术的应用对于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输出信号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传统的接口技术由于存在一些技术缺陷,使得信号的传输质量并不是很好,随着接口技术研究的深入,接口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有效的改善了信息的传输质量,并且通过人机接口,工作人员能够方便的进行相关参数的调整,实现机电一体化系统运行过程的实时监控。

2.3.接口技术应用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随着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发展进步,接口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使用接口技术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如:

2.3.1.工作人員在采用接口技术进行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的接口连接时,要注意接口的选型,所选择的接口设备及技术必须要能够与机电设备的性能参数向匹配,必须要在保证机电一体化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满足相关的系统性能要求,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在进行接口设备及技术的选择过程中,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2.3.2.接口的安装过程中,要对接口的使用性能进行调试,以保证接口的可靠性、合理性,当工作人员对相关的接口进行安装之后,首要的工作就是要进行接口的智能调试及系统的智能调试,及时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予以处理,保证系统能够在后续的工作中进行安全、可靠的运行。

2.3.3.人机接口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最常见的接口,这种接口在实际的应用中,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有效的调节的,因此,工作人员在选择人机接口的过程中,要综合的考虑实际的生产需要,注重接口技术的各项指标的可调性,保证所选择的接口能够根据实际的生产所需,随时的进行调控,以实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使接口技术的运用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3.结束语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项技术都在不断的进步,机电一体化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而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接口技术的研究也显得日益重要,本文就对常见的接口类型及接口连接方式进行了简单分析,并简单阐述了接口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以及接口技术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对于机电一体化中的接口技术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宪武.接口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运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4).

[2]王维君.浅谈接口技术在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中运用[J].河南科技,2013(1).

作者简介:

黄健(1972.1-)男,重庆市涪陵区,专科,工程师,电力设备(变压器、电机、开关柜制造工艺技术及运行检修研究)。

上一篇:林场森林公园发展趋势论文范文下一篇:商业建筑规划设计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