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的论文范文

2023-11-25

钳工的论文范文第1篇

[关 键 词] 中职;钳工技术;专业能力

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标准作为课程教学实施的依据,它引领着课程改革的方向,关系到课程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中职教育由以规模扩张为主转变为以专业内涵建设、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工学结合,让学校专业技能教学与企业实际生产环节相结合,实现专业课程与岗位标准对接,培养企业工作岗位所需的合格劳动者。

本文以中职钳工技术课程为例,通过对专业课程标准分析,对企业进行专业岗位调研和课程研讨,根据职业岗位群需求的知识与技能,探究课程标准与岗位资格标准对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钳工技术》课程标准分析

中职课程标准的制定应考虑人才培养方案、职业资格标准、企业岗位要求等方面的影响。

(一)装配钳工职业定义

操作机械设备或使用工装、工具,进行机械设备零件、组件或成品组合装配与调试的人员。

(二)装配钳工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包括机械识图、金属材料热处理、机械加工、电工、安全文明生产、现场管理及质量管理知识。

(三)岗位能力要求

包括工艺准备、加工与装配、精度检验和设备维护四个方面的要求。以中级装配钳工为例:

1.工艺准备能力包含读图与绘图、编制加工、装配工艺。读图主要是读懂变速箱、主轴箱等一般复杂部件装配图,绘图主要是绘制简单零件图,编制加工、装配工艺主要是提出所需工装设计方案,确定装配工艺顺序。

2.加工与装配能力主要包括划线、孔加工、刮削与研磨、装配与调试能力等。其中以装配与调试能力为主,按照技术要求完成金属切削机床部件的装配,完成压缩机等简单机械的装配与调试。

3.精度检验能力包括孔加工及装配质量检验能力,要求会使用常用量具检验,熟悉通用机械装配检验项目,能进行故障判断。

4.设备维护能力主要是完成装配钳工常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会排除简单故障。

二、企业装配钳工岗位调研情况

通过深入企业一线与技术工人、车间主管和人力资源部门人员进行交流,详细了解该职业工种的技术规范、岗位需求和技术特点,得到装配钳工岗位需求及毕业生能力分别如下:

1.装配钳工是企业产品产出的支柱力量,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的产出效率和质量。因产品装配的深度和技术含量不同,企业对技术工人需求比例也不一致。以流水线装配为主的企业,中、高级工需求较大,以整机装配为主的企业,对高级工、技师需求较大。

2.中职学校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较差。在学校考取并持有技能证书的学生在企业仍然无法直接上岗,需经企业重新培训或师带徒方式的实践,才能逐渐适应岗位的要求。流水半流水装配作业的企业培训所需的时间要短些,从事整机装配的企业培训所需的时间要长得多。

3.中职学生的识图能力、工艺意识等较为薄弱,再学习意识与学习能力明显不足,发展后劲明显落后于高职院校毕业生,不足以应付企业工作岗位需要,必须再经一段较长时间的实践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

三、课程标准与岗位资格标准对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一)教学内容与岗位资格标准对接

钳工技术课程是加工制造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本着适度、够用的原则,教、学、做有机融合。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本课程教学内容包含两部分:(1)钳工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训练。(2)装配基础技术训练,本课程主要以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为目的。对训练内容中涉及的基础知识,比如读图与绘图、编制加工、装配工艺等,在实训过程中采用一体化方案解决。

(二)课程目标与岗位资格标准对接

通过企业岗位资格标准对装配钳工工作任务、工作组织形式、工作方法及工作要求的描述,确定课程目标。知识目标:重点要求掌握必要的工艺理论知识,包括小组协作、装配零部件、精度检测与调整等基本理论。能力目标:重点训练岗位需求的基本加工及规范装配技能,包括查阅机械产品的装配图等工艺文件,根据装配工艺要求完成装配和间隙调整,检验该部件或机构的功能等核心技能。素质目標: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备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的能力,能吃苦耐劳、精益求精、创新发展。

(三)教学实施与岗位资格标准对接

教学过程是以每个教学任务所涵盖的知识点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典型零部件装配、钳工常用设备维护与保养、机床几何精度检测;零件划线、加工工艺方案制订、工艺准备、零件加工、精度检验及误差分析的工作过程为实践教学环节,即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相结合,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培养相融合,并在符合工作环境要求的、理实一体化的生产性实训车间来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关注操作规范和国家标准的应用。采用“任务布置—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教学流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完成工作的能力。

通过钳工技术课程标准与岗位资格标准对接,将企业岗位标准运用于实际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过程中,实现专业教学与企业生产相融合,不仅深化了机械行业、企业与中职学校的合作,而且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更能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晓琴.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探究[J].职教论坛,2011(14).

[2]于明军.谈谈怎样提高中职学生的钳工操作技能[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0(7).

钳工的论文范文第2篇

[关 键 词] 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

过去的机械专业教学,教师倾向于理论讲解,忽视了实践教学,这对追求学以致用、以应用技术培养为目的的职业教育来说十分不利。钳工实训教学中,实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如果教师只是單纯照搬教材,忽视知识的灵活使用,将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机械专业教学必须综合考虑,将提升学生的实践力、操作力作为重点,引导学生熟练掌握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还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收获自信与成就,进而调动其学习主动性。

一、现阶段机械专业中的钳工实训教育状况

当前机械专业在钳工实训教学中缺少足够的准备,教学流程比较盲目。教学期间,活动安排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问题。因为实训设备与场地有限,所以教学中一般用小组形式开展活动,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学生的学习小组[1]。随机组队的方式导致有些小组的学习进度落后,而有些小组合作氛围不浓厚,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落实。学生在学习中不了解各种注意事项,教师也没有系统化讲述知识点,浪费了很多时间,无法达成预期的教学效果。没有用书面形式呈现实训目标与任务,学生的实训活动十分盲目,教学效果不理想。

有些学校的钳工实训形式主义比较严重,流于表面的教学过程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实训教学期间,由于教师没有足够地重视,外加实训过程安排十分枯燥与单一,学生各做各的,难以认真学习。学生进入工作以后才发现,不仅实践技能掌握不熟练,同时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存在问题,难以融入岗位中。

现阶段学校虽然安排了很详细的课程制度,却没有对实训教学过程进行强有力的监管,学生实训随意性比较大。教学期间,因为监管不合理、不科学,所以无法提高学生的实训效果。教师没有强调实训纪律,学生的活动随意性比较突出。开放课堂的真谛并没有得到充分运用,假开放课堂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2]。

二、钳工实训教育方法

(一)补充软硬件教育资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学准备不充分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传统机械专业钳工教育显然难以满足社会需求,该问题是限制钳工实训教育有效性的主要原因,无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教师在钳工实训教育过程中,不论是组织环节还是设计环节,都要结合实际,投入更多的资源与精力,为课堂教学完善软硬件设施。有了强大与充足的设备资源以后,学生才能在实践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优势与能力。教师还要更新学生的学习理念,让学生充满热情主动参与知识学习。教学期间必须打破固有教学模式的束缚,做好组织工作,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与技能,并组织学生进入实训活动中。训练场指导学生一步步完成活动,完成实践演练。以此为基础鼓励学生主动模仿,全面强化学生的实训学习效果。

另外,有必要不断完善机械钳工实训教育所需设备,包括各种各样的工具和计算机。使用强大且专业的实训设备保障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顺利掌握知识与技能。教学期间,应当做好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教育专业性[3]。使学生能够掌握机械操作正确方式,达成预期的教育要求。比如教师提出明确的实训任务,让学生自行切割与磨锉各种各样的模型。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合作、交流经验并互相监督提供意见。

(二)优化工学结合思路

为了提高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教学期间需要将实践教学作为核心,探索合适有效的教育方法,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式,提高教育质量,让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钳工技能操作办法,达成预期的教育效果与目标。通常来说,工学结合教育中,需要充分考虑下述几个要求。首先机械专业在钳工实训教学中的方法相对来说比较保守和单调,所以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积累过于集中,几乎完全取材于教材。该问题已经成为学生无法保障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的根本原因。工学结合模式的应用可以改变这一局面,教师综合分析企业用人需求,随后恰当调整钳工教学的模式与内容,让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习,提高学习效果。此外钳工实训教育中,教师需要结合实际主动探索多样化、新颖的教学模式,从不同角度出发增强课堂活跃度,让学生表现出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实训教学期间,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探究、独立思考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经验,积累知识,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知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水平。

(三)调整校企合作方法

校企合作属于优势互补的教育模式,对于重视应用技术培养的职业教育来说是最好的教学方式。作为新颖且主流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其合理应用对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与创新来说十分重要。为了提高机械专业的钳工实训教育效果,保障教学质量,有必要予以校企合作教学合理使用更多关注度,尽可能为学生争取足够多的实训机会、锻炼机会,提升教学效果。通常来说,在使用校企合作期间,需要考虑下列几点要求。

首先,校企合作的运用需要教师综合分析学生此时的学习情况、所要讲解的知識点与内容,按照以上因素的分析结果设计教学。并且在实践期间,要和企业保持积极互动,密切关注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状况[4]。这样才能不断丰富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可以满足学生认知需求,解决企业人才不足的问题,缓解人才短缺的现状。其次,在校企合作中,需要学校按照企业人才需求,制定个性化实训内容,提高教学针对性,不断完善与科学调整教学计划,培养学生技术能力,为达成教学目标,向社会输送优质人才提供支持。学校有必要和企业共同合作,组建双师队伍,定期将教师安排到企业中学习最新知识,企业也应安排专业一线人员前往学校担任讲师,指导学生学习最先进的理论和技巧。另外,钳工实训教学中,需要按照行业标准科学规范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有效性。有了这样的过程,学生才能准确把握实训知识,熟练钳工技术。学校通过实际行动为社会输送能力扎实的优质人才,为钳工实训教学的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四)定期举办技能比赛

为提高学生素质,实训教学期间有必要结合实际,做好学生组织工作。通过定期开展技能比赛,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各种专业知识与技能。技能比赛有这样几个点需要充分考虑: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实际情况合理分为多个小组,并邀请专业教师讲解实训知识,让学生能够准确把握理论内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此外教师需要将学生的课堂时间比赛成绩纳入期末成绩,使学生逐渐形成竞争意识。有了这样的过程,学生才能渐渐形成专业的技术和竞争能力。

(五)创建专业的教师队伍

不论是钳工实训教学改革还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没有专业教师队伍都是不可行的。为了推动钳工实训教学革新发展,需要做好专业师资团队建设。在一步步引导中,教师能够形成正确的工作观念和教育理念。实践中,教师不断积累知识经验,获得更专业的教学能力与水平。学校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创建更合适且完善的管理制度,通过定期考核教师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学习各种专业且效果明显的教学技术、教学方式。这样教师就能用更科学的方法教学,让课堂满足实训教育的各种需要。另外还要组织开展各种技能培训,让教师主动参与。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师应当虚心和企业以及其他学校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学校也可以用“双师型”教师的方法,通过聘请企业优秀技术人员科学指导教师以及学生学习。创建研究小组,让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多样化、新颖的教学方法,为钳工实训教育改革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六)加强实训过程监督

为提高教学有效性必须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与教学体系。教师需要按照现有教学经验以及学生平时表现的学习状况制定针对性足够的教学监督体系,应对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问题,必须约束学生的行为,不能让学生出现不按照规定操作的情况。另外还要按照任务的达成情况检查与评比学生的实训任务完成情况。布置完实训任务之后,教师需要认真监督,及时纠正和说出学生的操作漏洞与问题,及时制止错误,并耐心解释学生在学习中的各种疑惑。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今钳工实训教育进入全新的时期,迎来了全新发展挑战。新时代背景对钳工实训教育的方法与内容提出更多要求。教师需要结合现阶段目标和要求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探索多样化、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实训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质量,为今后的就业与发展奠定基础,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国宇,丁颂,邵帅.中职学校钳工实训课程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构建[J].内燃机与配件,2020(15):253-255.

[2]周如光.中职电钳工实训技巧及操作规范的研究[J].南方农机,2020,51(15):192-193,195.

[3]祁德旺.浅谈任务驱动法在机械类钳工实训中的应用[J].新型工业化,2020,10(7):81-83.

[4]金鑫.基于信息化下的中职钳工实训教学探究[J].时代农机,2020,47(5):112-113,116.

编辑 鲁翠红

钳工的论文范文第3篇

1.1 当前学生现状

近几年来职业高中实行春、秋两季招生, 特别是春季招入的学生, 他们学习基础较差, 在初中就对学习没什么兴趣, 有的还是双差生, 有些学生是怕读完初中后连职高都考不上, 才提前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秋季招入的学生又多数是没有考上普高不得已才来就读中职学校的, 他们基础也差, 学习兴趣不浓, 自信心不足。总之, 他们掌握的知识较少, 学习起来难度较大, 自己对学习没有兴趣, 没有信心。但他们生动活泼, 生性好动, 喜欢动手, 想学点专业技能。

1.2 抓住学生报考志愿, 激发兴趣, 培养自信心

机械加工专业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 自愿报名招收的, 他们生性好动, 讨厌理论课, 最喜欢的就是自已动手操作。我们尊重学生意愿, 专业课首先就安排钳工实习操作这门课, 让学生自已动手操作体验,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钳工实习室内, 老师结合钳工实习的要求, 先给同学们讲解钳工实习的安全注意事项, 让同学们了解台虎钳、钻床、砂轮机等钳工设备和锯弓、锉刀等工具的操作要领, 让同学们在直径为30mm的圆钢上锯割下长度为105mm的钢条, 要求两端平整。然后再用锉刀把它锉成底面边长为20mm的高为100mm的长方体。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后, 同学们的手锉软了, 手掌磨起了泡, 但自己动手把长方体工件给做出来了, 那种成功的喜悦心情难以言表。这说明学生对钳工技能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对自己的动手能力也有了自信心。

2 提出工件加工精度要求, 让学生认识到没有钳工理论知识的指导, 难以正碓进行检测和达到要求的加工精度

让学生用游标卡尺、直角尺、刀口尺对制作的长方体工件的尺寸、垂直度、平面度进行检测, 同学们才发现用游标卡尺测量不会读数, 直角尺、刀口尺不会正碓使用, 在老师的指导下测量后才发现, 自己动手制作的长方体工件的尺寸、垂直度、平面度都不符合精度要求。老师再让同学们修正, 经过一番修正后, 再检测发现平面总是中间高、尺寸不是大了就是小了, 仍达不到精度要求。怎样操作才能达到要求呢?这时老师就及时抓住学生想了解是什么原因不能锉平平面的思想, 给学生讲:钳工是工作范围广、技艺性强, 要学好钳工技能, 不单是喜欢动手, 不怕吃苦就能做到的, 还需要学会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掌握钳工操作的程序和各种正确的钳工操作姿势和方法, 这就需要学习技术测量, 钳工工艺理论与技能知识。因为它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 用正确的理论与技能知识去指导实践, 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3 学习测量技术、钳工理论和操作技能用以指导实习, 比较实习效果, 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理论和技能的积极性

通过课堂教学, 组织引导学生学习测量工具的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测量方法, 读数方法, 通过反复练习让同学们掌握测量技术。然后再同他们一起学习钳工理论、操作技能和钳工工艺, 学习后在实习操作中, 手把手的指导他们学习錾削、锯削、锉削的正确姿势和动作要领, 经过一段时间的正确的反复的练习后, 同学们加工的工件比较接近加工精度的要求了。这时同学们感觉到有正确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下实习操作和自已凭想象操作完成的工件的效果完全不一样。通过自已凭想象做和学习理论后在理论知识指导下做出的工件的效果的对比, 同学们觉得还是要在理论知识指导下做的效果更好些。经过前后实习操作的比较, 提升了同学们学习理论知识, 理论联系实际的兴趣。此后同学们不讨厌理论的学习课, 经过一年的理论学习和实习训练, 同学们的钳工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激发了同学们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积极性。

摘要:通过这些年来的专业课教学, 针对中职教育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认为专业理论课教学应以实训课教学为切入点, 从实践中先培养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觉到学习理论知识很有必要。从而引发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兴趣。

关键词:实训教学,机械加工专业,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徐冬元.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 胡云翔.普通钳工与测量基础[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7.

钳工的论文范文第4篇

1 确定钳工课程中的项目

以往很多的项目课程其实就是对课程的项目化, 也就是把原来的学科体系课程中的章节内容变换为项目、模块和任务, 其实并没有从实质上改变原来的浓厚的学科体系, 比如传统的学科体系中, 钳工教材大多是先介绍钳工的概念、画线, 然后依次是锯削、锉削、钻孔和攻丝等, 而项目课程就是要在钳工实际工作岗位中寻找项目,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完成这样一些项目, 为了完成这样的项目, 学生自主的找寻一些解决方法, 教师辅助予以指导。通过市场调研, 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和学习课时, 我们确定的项目和模块 (如表1所示) 。

2 项目课程的实施

(1) 认识分析项目:教师首先将要完成的项目的图纸发给学生,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项目进行分析, 认知该项目, 并先和组内同学讨论完成该项目的步骤和方法。

(2) 制定计划:根据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小组讨论并制定项目计划, 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 并与教师经过分析讨论后最终得到认可。

(3) 实施计划: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内的分工及小组成员间合作形式后, 按照已确定的工作方案和程序工作。

(4) 成果展示:项目计划的工作结束后, 对形成的成果进行展示。

3 项目检测评价

对于项目课程实施最关键的就是对项目的评价, 传统技能训练的教学, 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一件”定能力, 定成绩, 也就是用一个工件或课题成绩, 决定学生技能的优劣, 显然具有偶然性与片面性, “应试”痕迹明显。在实施项目课程时, 教师首先制定项目检测表, 每个项目、任务都由个人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组合而成, 最后再根据整个项目任务的完成情况, 来综合评定每个学生的成绩, 充分体现了人人要发展, 但不要求一样发展;人人要提高, 但不必同样提高的原则。同时注重过程评价, 每个同学都获得了较多的表现机会, 加上教师适时地表扬与肯定, 对培养学生自信心和抗挫能力大有好处。

4 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4.1 指导教师的水平有待提高

传统学科教学方法, 过于注重实训指导老师的“技能”水平, 对“知识”方面的要求不是很高, 所以很多学校都是聘请了一些工厂的师傅进行实习指导, 而这些师傅大多技能水平较高, 但是理论水平有所欠缺, 有的甚至不讲方法, 只是告诉学生就这么做, 长期以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通过钳工项目课程的实践以为, 若要使项目教学卓有成效, 实训教师起码应具备以下能力与意识: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研究能力;熟知项目课程内容、体系, 能够正确把握理论与实践对接、穿插的时机;了解本专业工种生产一线的要求, 能适时构建“仿真车间”情境;能了解学生未来从事的一个或几个相关岗位组成的职业群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 排除课程束缚, 不断完善课程内容;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 能以特定的职业或专业范围实践活动为主线, 用项目来组织安排教与学的过程等。否则, 项目教学也只会流于形式。

4.2 项目要不断更换, 以适应企业工作岗位需要

虽然我校加强了校企合作力度, 组织教师进行市场调研, 分批派专业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且经常组织学生下厂参观或是在实习过程模拟企业班组模式, 但还不能真正构建“生产第一线”的真实情境。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不断在变换, 那么我们的项目课程内容也要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不断改变, 不能总是用同样的项目, 项目课程的开发需要较强的实践经验, 很显然不是所有课程、内容都要用项目来体现, 但只要是项目化的内容, 就不能仅是把原有教材换个项目化标题即可, 而是要有典型的项目任务、典型的零件加工来支撑。从目前的师资状况看, 项目化课程全面开发与推广还存在较大难度, 双师型教师培养以及专业教师分批下厂锻炼的力度还要加强。从而满足项目课程开发的需求。

实践证明, 在项目课程的具体实践中, 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 而成为了一名向导和顾问。他帮助学生在独立研究的道路上迅速前进, 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 掌握新内容。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 而且又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 培养了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同时, 教师在观察学生、帮助学生的过程中, 开阔了视野, 提高了专业水平。可以说, 项目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在钳工教学中采用项目课程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而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摘要:钳工教学不仅只是给学生灌输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知识, 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作为市课程改革实验点, 经过对钳工课程的一个循环的试点工作, 取得一定的成效, 为专业的课程改革推行以及其它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经验。本文就钳工基本技能项目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取得的初步成效及存在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钳工,项目课程

参考文献

[1] 谢增明.钳工技能训练[M].北京: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 2005.

钳工的论文范文第5篇

1 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意愿

对中职学校学生而言,学生基础多数较差,且具有一定的厌学情绪,一些学生就只想混张高中毕业证。文化课不必说,专业理论课也不认真学。钳工这门课虽然是专业技能课,但仍有一些同学改不掉作风懒散的坏毛病。有的同学怕吃苦受累,学习不用心,干活不认真,这样下去,根本达不到实习的要求。为了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有效实用的专业技能,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意愿,使学生认识到钳工技能实训的重要性,真正在内心觉得有必要学好练好钳工技能。

2 分解钳工实训目标,作到心中有数

学生光知道了“为什么学”还不够。由于平时不良学习习惯的影响,如果仅有一个总体实训目标,学生对自己每次课程必须达到的技能练习要求不够清晰,缺乏紧迫感,新鲜劲一过,又会懒懒散散。因此,有了掌握钳工技能的愿望,还要让学生对总体实训学习的内容,各阶段必须要掌握的技能目标有所了解,作到心中有数,知道自己在何时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技能。这样,学生就不至于简单的以为时间还长,对自己反复的动作练习感到枯躁单调,对照分解出的每个阶段技能目标,明白自己技能的不足之处,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有了时间意识,产生一种紧迫感。

3 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打牢基础

基本操作技能是专业技能分解后的局部动作,这些动作相对比较简单,容易掌握。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动作要领,使学生由简单机械的模仿,到逐渐地熟练掌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较多地失误和多余动作。教师如不能及时发现,一旦养成习惯就难以纠正。因此,在学生开始练习后,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姿势动作的正确性,及时指出问题。当学生能初步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后,随着练习的深入,动作连贯,协调一致,不再需要时刻注意就能持续稳定正确的操作,教师才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练习。

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主要有划线、锯割、锉削、錾削、钻孔、扩孔铰孔、攻丝等。其中的锯割和锉削又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这些操作技能要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形成。以锯割来说,许多学生刚开始可能并不是太重视,凭着一股冲劲,一口气锯下去,不一会儿就累的胳膊、手发酸,锯出的锯缝歪歪斜斜,参差不齐。实际上,正确的锯割动作,从锯条的安装,起锯的方法,锯弓的握法,站立的部位,身体与胳膊运动的配合,用力的速度与大小,眼睛的注视部位都密切有关。正确动作的掌握,可以使学生节省很多体力,这样才能进行一连几个小时的练习。学生刚开始要对这些方面反复练习,逐步加强动作协调性,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并且随着大量的练习,逐渐提高锯割的精度,减少为下道锉削加工所留的余量。再比如锉削加工时,学生对锉刀的握法、站立部位与姿势动作、操作用力、锉削方法等几方面的掌握也都需要大量的反复练习。锉刀能否端平,更是一个需要反复观察、反复纠正的训练,学生对自己姿势是否正确往往会“当局者迷”,通常要安排两人一组,互相检查。只有当随手端起进行锉削都能基本做到水平,才能进行更高的练习。

4 注重综合操作训练,有针对性进行课题练习

在学生熟练的掌握单项操作技能后,就要有计划地把各种单项操作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操作技能,这是钳工技能训练的又一重要阶段。教师应根据实训的内容和要求,制定具有一定针对性的课题练习。这种训练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加深对知识、技能的了解与认识,促进学生迅速提高技能,做到熟能生巧。如钳工技能训练中多数都要制作的一个小钉锤,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对于技能考核的要求,钳工的针对性练习课题较多,例如“凹凸T形配”、“方孔配”等。

5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使学生学有所长

俗话说:“五个手指头伸出来不一边长”,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会有高低之分。由于学生的智力、体力、性格等差异,会造成学生完成工件的质量与时间的不一,这是必然的现象。钳工实习课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根据教育目标既要提出统一的要求,保证统一标准,同时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比如在燕尾件锉配中需要用到的操作技能有锯削、锉削、錾削、钻孔、铰孔等,这其中只要有一项基本操作技能不过关,就会影响到工件整体的加工质量。当教师对工件进行检验后,就要督促差生反复练习未掌握的操作技能,可以把综合技能训练分为单项技能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该项技能会得到明显的提高。因此在实习课中,要把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结合起来。对优秀生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牢固掌握操作技能。对差生要耐心指导,辅之以必要的补课,使其能扬长补短,从而使学生增强自信心,逐步提高操作技能。

6 做好总结评比,提高学生技能

每个工件完成后,教师应对学生的实习成果做出评价。批改工件时,应找出问题错误所在,告知学生应如何避免,以便学生知错、纠错,及时改正。对每名学生工件的批改,应有针对性地纠错。对于大多数学生均出现的典型问题,应集中讲解,分析原因,必要时可重新示范、讲解,使学生在以后的练习中避免此类问题的产生,让其自行改正,从而使学生共同提高实习技能。通过对学生实习工件的评分,针对学生实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可与学生共同探讨,互相交流实习成功的经验和体会,讨论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分析造成工件差或报废的原因。让学生懂得要获得较高的加工质量和熟练正确的操作技能,必须养成细心、认真、严谨的学.习作风,从而不断提高钳工操作技能。

总之,只有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总结经验,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才会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摘要:传统的钳工实操安排,学生在基本技能的练习中,板易疲劳,加上动作单调,内容枯燥,影响学生实习的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在钳工教学中,通过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意愿;打牢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注重综合操作训练;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对学生的成绩及时作出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性。

钳工的论文范文第6篇

1 激发兴趣, 明确目的

首先, 钳工技能主要运用的是操作者的手动技能, 灵活性强, 工作范围广, 技术要求高, 产品的质量和操作者技能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学生在此工种学习时会感到枯燥无味, 加工较慢, 体力劳动强度较大等不适应的感觉。现在的技校学生都是初、高中毕业来到技校学习, 在中学里每天都是坐在教室里学习数理化、语文、英语等文化课程, 主要从事脑力劳动工作。而来到技工学校学习专业技能, 不仅要学习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专业技能知识, 还要站在机床或工作台前进行动手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学生在入学之初产生的新鲜感、好奇感慢慢就会转化为枯燥感、劳累感等等。因此, 这就需要专业教师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兴趣的激发。激发兴趣在学习钳工技能一开始是最重要的。实习老师要把此工种工作的目的、重要性和内容讲给学生, 最好拿出一些自己或以往学生制作的精品作业, 展示给学生, 以最直观的方式告诉学生钳工工作的奥妙和独特。展开综合训练, 可以适当安排学生制作一些小装饰零件, 有益于激发学生对钳工学习的热情和注意, 明确钳工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使之愿意学好这门专业技术。

2 遵循教学环节, 规范动作, 打好基础

在钳工的基本技能当中包括划线、錾削、锯割、锉削、钻孔、扩孔、锪孔、铰孔、攻丝、套丝、刮削等操作。每一项技能都会使用到不同的工具, 在操作中都具有着各自不同的规定动作。在实习教学中, 要求实习指导教师能够按照生产实习教学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入门指导、示范操作、巡回指导、结束点评来进行。实习教师的示范操作在教学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 用于学生认真观察和模仿, 并进行反复练习, 从而达到熟练和掌握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示范操作中以熟练、准确、协调的动作展现在学生面前, 加上对每个动作的讲解, 使学生在听觉和视觉上对操作动作得以明确和掌握。巡回指导在实习教学中是一个最关键的环节, 也是最长的一个环节。期间, 可以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优势之处, 也可以查找学生的问题所在, 及时总结, 予以提示, 加以正确的指导和鼓励,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相信学生的技能水平会得到日益提高。

3 增强体能, 提高加工效率

在钳工的学习当中, 学生的体能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体能的加强会提高操作者的加工效率和作业精度的控制。例如, 在钳工刚刚接触錾削课题时, 练习操作中学生的劳动强度突然加大, 体能消耗较大, 不久就会产生手臂酸痛、站姿变形等疲劳的现象。而且, 刚开始练习时, 还会出现手锤打手的现象, 使学生望而生畏。在此同时, 需要注意劳逸结合, 不能在学生出现急躁情绪或劳累的时候, 打手锤打不准或者不敢去打, 还一味地严加要求, 这样只能适得其反, 使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 这就需要老师耐心地指导, 待情绪稳定后再来。随着课题有序地进行, 锯割、锉削、刮削……, 学生的体能也随之不断地增强。另外, 企业需要高效率基本功扎实能够熟练操作的技术工人, 如果学生的体能较差, 工作较慢, 影响了机械设备的利用率, 给企业生产造成了影响, 就会直接关系到个人的收入状况, 还会给学校带来负面的影响。

4 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

“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瑰宝。早在两千多年前, 孔子就说过:“教也者, 长善而救失者也。”这就是说, 我们要通过我们的教学活动, 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长处, 克服学生的缺点, 让学生能扬其所长, 避其所短。正确对待每个学生存在的差异。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 即要有统一的计划和要求, 又要考虑到个体的情况。有的同学理论知识较好, 接受能力较快, 动手能力也较强。如果课题内容较浅, 较简单, 就容易造成失去学习兴趣, 没有挑战性, 更谈不上技术水平的提高。如果课题内容较深, 又有一定的难度, 那么, 对于理论和专业知识不好, 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难以接受, 就会产生厌学的心理。这样, 实习教师就要兼顾所有学生, 既要让好的学生在技术上不断的提高, 又要耐心地帮助稍差的学生, 使他们快速地领会, 树立信心, 操作技术上不断地加强。实习老师和学生之间要保持融洽的关系, 多关心每一个学生, 要让学生认为老师是最好的朋友, 愿意和老师在一起研究探讨, 对这门技术充满兴趣, 从而达到提高技术水平的目的。

5 强化安全教育, 确保课题顺利进行

安全教育是生产实习中最不容忽视的, 要想上好每一次实习课, 安全是必须保证的。因为安全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切身利益, 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也要有安全做保障。在每一次练习进行开始前, 实习教师都要强调一次安全文明生产, 每一个课题接触到哪些工具、器械、设备, 都有哪些不安全的因素, 都要加以避免,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例如:在使用砂轮机时, 不能戴手套和用棉纱、要佩戴安全防护眼镜、不要多人围站在砂轮机旁等等。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避免一切安全问题的发生。这样才有利于实习课的顺利进行, 让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得到有效的保证。

总之, 作为一名钳工实习指导教师要爱护自己的学生, 多去了解学生的心理, 利用他们的特点和优势, 激励学生面对职业, 热爱职业, 热爱人生。为培养现代化的建设者, 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而贡献力量。

摘要:钳工生产实习课是技工学校必不可少的专业实训课之一。本课程的实训教学主要是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规范动作、增强体能、因材施教、强化安全教育来逐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 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 适应企业生产和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钳工技能,教学环节,兴趣,生产实习

参考文献

[1] 陈永芳.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

[2] 林立.钳工工艺学与操作训练.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

上一篇:挂牌督学督导工作论文范文下一篇:酒店服务主题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