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护理范文

2023-09-21

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护理范文第1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在该院进行诊治的130例糖尿病女性患者,其中24例合并尿路感染, 采集患者中段尿液进行培养,或是导尿后取尿液进行培养,结果均为阳性。 年龄范围59~78岁,平均年龄(70.25±4.24)岁。 临床症状主要为多尿、多食、多饮、常感疲乏等。 空腹血糖水平(9.65±0.34)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12.52±1.62)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9.74±0.33)%。

1.2方法

1.2.1一般护理1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饮水量应该超过2500 m L,在必要情况下,可静脉补充入量,以便确保患者体液平衡,同时排出足够的尿量,降低细菌停留在膀胱的时间,并可以达到冲洗膀胱的目的。 2严格紧密监测患者的病情改变,注意患者尿痛症、尿急以及尿频等症状是否得到改善, 腰痛症状是否缓解, 是否出现呕吐、高热等症状[2],定时检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并及时做好护理记录。 3正确留取尿液标本进行培养,糖尿病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是耐药菌,所以必须正确留取尿液标本。 培养的尿液标本,在应用抗生素前,或是停止抗生素用药5 d后留取,并且在留取时应对患者的尿道口进行常规消毒。 通常留取晨间第一次中段尿液,并且在1 h内送检,尿液标本内切勿混入患者的分泌物或消毒液。

1.2.2严格控制血糖高血糖是可作为细菌的培养基, 适合细菌的生长及繁殖,很容易导致泌尿系统感染。 因此严格控制血糖是临床预防及治疗感染的重要措施[3]。 1饮食指导: 护理人员应该让患者或其家属知道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饮食控制是十分重要性。 指导患者加强自我监护,结合患者的体重及身高等指标,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表,坚持少食多餐、定餐、定量、定时的原则。 选择食物要多样化,严格控制摄入总热量,合理膳食,尽可能选择粗纤维食物。 提倡患者食用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多禁食绿色蔬菜及水果。2运动疗法: 告诉患者及其家属运动疗法的目的在于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进而提高脂肪及葡萄糖的代谢,起到减肥、降糖以及降脂的作用。 运动频率可结合个人的机体状况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通常在餐后1 h开始运动,每周3~4次,每次20~40 min,运动方式为爬楼梯、广播体操、 打太极、散步等。 糖尿病患者不宜空腹运动,避免发生低血糖。 3药物指导:选择双胍类、磺脲类等口服降糖药物,也可注射适量的胰岛素,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合理选择。 4血糖自我检测: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正确的血糖自我监测方法,检测每次餐前、餐后的血糖水平,然后将数据记录在坐标图上,根据病情调整自己的治疗方案。

1.2.3控制感染每例患者均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前,留取清洁的中段尿液作为培养标本,留取尿液标本时,应该注意患者的尿道口、外阴部的消毒[4], 禁止混入女性患者阴道分泌物及消毒液,防止尿液培养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的结果。 遵照医嘱正确选择抗生素,注意观察药物治疗的疗效。同时,向患者或其家属积极做好药物的宣传教育,促使患者积极配合,确保足够的疗程,达到有效控制感染的效果。

1.2.4个体化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的整个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不同患者之间的个体差异不同, 开展健康宣教前,应先评估每例患者的心理需求、文化程度以及病情等,以便因人施教、因需施教。 通过板报、 易懂的图片手册、通俗的语言等方式,逐渐向患者介绍糖尿病的基础知识、治疗效果、自我监护、日常生活、临床并发症的防治等情况[5]。 教会患者正确检测血糖及应用胰岛素的方法,通过宣传教育,让患者正确认识到糖尿病的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制定多样化食物搭配的健康食谱,同时结合科学的运动锻炼。 对应用其他药物治疗的患者,需指导其掌握用药的时间及方法,指导患者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及疗效。 鼓励患者于同房患者多沟通、多交流,让治愈的患者以身示教, 进而帮助患者重建信心,保持积极的心态。

1.2.5注意个人卫生对于糖尿病女性患者,大便后必须及时清洗肛门,每天应用清水对会阴部进行冲洗,每天清洗肛周1~2次;排尿后,应用软纸吸干肛周及会阴部的尿液,保证会阴部及周围的干燥、清洁[6]。 嘱咐患者每天更换干净的内衣裤。

1.2.6心理护理糖尿病患者随着病情的推移,年龄的增长,其身体各个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心理情绪很容易出现波动。 同时,长时间的糖尿病治疗、血糖波动较大很难控制、各种临床并发症不断出现,常表现出易怒、失望、 悲观以及忧虑等心理情绪[7],护理人员应结合不同患者的特点,加强针对性的沟通交流,设身处地的关心、理解患者, 并且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参与疾病的控制治疗中,共同鼓励、支持患者,消除患者厌倦、烦躁等不良情绪,主动参与、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

1.2.7对症护理1尿路刺激征的护理:嘱咐患者保持卧床休息,在必要情况下帮助患者完成各项日常生活活动;与此同时,指导患者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例如室友聊天、看报纸、听音乐等,有效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2发热护理:发热是尿路感染的常见症状,年龄偏高患者的活动能力较差,在临床护理工作必须多加注意。在体温升高时,发现寒战者,应该及时对其加盖厚被褥予以保暖;在退热期时,及时帮助患者更换被褥、汗液浸湿的衣服,保证患者的舒适度[8]。 在必要情况下,对高热患者进行冰块冷敷动脉、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措施。3腰痛护理:尿路感染患者一般伴有下腹部膀胱区、双侧腰部区的疼痛, 护理人员可应用热水袋热敷腰部及膀胱区, 或是按摩疼痛部位,降低疼痛对患者的刺激。

2结果

通过全面的护理干预,本组24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女性患者中,23例患者的尿路感染症状消失、尿常规检查及尿菌结果呈阴性;另1例患者复治后痊愈。

3讨论

糖尿病患者发生尿路感染与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呈正相关性,而糖尿病患者在漫长的病程中,很容易并发自主神经的病变,引发泌尿系统功能的障碍,导致患者排尿无力,这时残余尿液逐渐增加,膀胱闭合不全,进而造成尿失禁,有助于细菌的生长及繁殖。以往研究显示[9],糖尿病患者并发自主神经病变的概率约占65.8%。 尿路内含有高浓度的尿糖,这种特殊的环境有助于细菌的生长及繁殖,糖尿病患者的病程时间较长,血糖长时间控制不佳,同时女性患者排尿后尿液残留在体表,尿液内含有高浓度的糖,为细菌繁殖提供营养的条件。 残留的尿液导致尿道局部潮湿,形成细菌繁殖的外界环境。 糖尿病女性患者的糖代谢出现紊乱,机体免疫能力降低,很容易出现各种感染而应用各种抗生素,从而使机体菌群失去协调性,出现肾功能损害,进一步增加了尿路感染的可能。 临床治疗糖尿病的关键在于严格控制血糖、 预防、治疗临床并发症,目前并发感染史威胁糖尿病患者生命的主要风险因素,有报道指导,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的概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提高,特别是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并发及复发。 所以,严格控制血糖、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及时预防治疗、合理护理、加强宣教是有效避免尿路感染发生的关键,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该次试验结果显示,24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女性患者经合理治疗及周密的护理干预,最终尿路感染症状消失、尿常规检查及尿菌结果呈阴性。 总之,对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女性患者开展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感染,以利于疾病的治疗及转归。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女性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 择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在该院进行诊治的130例糖尿病女性患者,其中24例合并尿路感染,采集患者中段尿液进行培养,或是导尿后取尿液进行培养,结果均为阳性。年龄范围59~78岁,平均年龄(70/25±4.24)岁,回顾性探究临床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全面的护理干预,本组24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女性患者中,23例患者的尿路感染症状消失、尿常规检查及尿菌结果呈阴性;另1例患者复治后痊愈。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女性患者开展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感染,以利于疾病的治疗及转归。

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护理范文第2篇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外科ICU 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脑外科ICU 168例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肺部感染发生率51.2%。年龄≥60岁、昏迷≥3天、气管切开、频繁吸痰和雾化吸入、机械通气、吸烟史、营养状态、空间面积使用不足为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 强化ICU工作人员培训教育;正确认识肺部感染,护士发挥多重角色作用;加强ICU病房管理和感染监测,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和操作程序;加强呼吸道管理措施,减少不必要的吸痰、雾化吸入,合理吸痰;合理使用床位空间面积预防交叉感染,教育和指导患者的健康行为。重视ICU患者肺部感染的易患因素,避免和控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加强病房管理、改善ICU工作环境是降低肺部感染行之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

肺部感染;相关因素;护理对策

Pulmonary infection in neurosurgery department ICU and clinical nursing strategy

XU Yan-hua, YU Mei-ding.Department of cerebral surgery, Shanghai Changzhe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econd Military Surgeo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Objective To explore causative factors of pulmonary infection in neurosurgery department ICU and clinical nursing strategy. Methods 168 consecutive neurosurgery department ICU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pulmonary infection was 51.2%. Age, lost of conscious, tracheal incision and tracheal intubation, mechanical ventilation, sputum aspiration frequently and atomization inhalation, smoking history, nutritional status and insufficient space were the main causes of pulmonary infection in neurosurgery ICU.Conclusion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of working staffs in neurosurgery ICU, management of ICU and respiratory tract, regime of degermation and isolation and operational procedure of aseptic technique and correcting the recognition about pulmonary infection could degrade the incidence of pulmonary infection.

[Key words] Pulmonary infection; correlation factor; nursing strategy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现代危重病医学发展较为完善的治疗核心场所,是医院观察、收治危重患者,集中而有效维持生命活动,进行强大生命支持的治疗单位。我院脑外科ICU 是以收治急性脑血管病、颅脑外伤(损伤)、脑外科手术为主的护理单元。肺部感染是医院获得性感染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在ICU 患者中,因病情危重,神志不清,各项侵入性操作多,其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患者。因此,开展ICU 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了解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护理对策,达到有效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的发生有重要意义。笔者对ICU收治的168例患者可能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了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了预防的护理对策,结果如下。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7年3~7月脑外科ICU患者168例,男102例,女66例;年龄9~81岁,年龄≥60岁为116例。住院天数2~88天,ICU天数2~10天。昏迷者106例,气管插管56例,气管切开52例,机械通气22例。有吸烟史76例,有鼻饲营养90例。病床使用面积不足者42例。为解决呼吸道清理无效护理诊断,每日行雾化吸入、及时吸痰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1.2 诊断标准

参考2000年制订的院内获得性支气管-肺部感染诊断标准[1]。

1.3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择可能与肺部感染有关的11项相关因素:年龄、吸烟史、营养状态、神志状态、误吸窒息、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氧气和雾化吸入、频繁吸痰、病床空间面积,进行单因素分析。

2 结果

168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的有86例,占51.2%,其中昏迷患者占37.7%,且与昏迷持续时间呈正相关,与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8分者呈负相关现象。误吸窒息为肺部感染的极高危因素;有吸烟史、年龄≥60岁、营养状态(鼻饲营养、未鼻饲营养)为肺部感染的易患因素;侵入性操作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雾化吸入和频繁吸痰为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床空间面积不足造成交叉感染是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各种类型患者在86例肺部感染患者中占百分比见表1。表1 86例肺部感染患者相关因素分析

3 讨论

脑外科ICU患者由于病情危重,神志不清或颅脑外伤,病情进展迅速,存在护理诊断——呼吸型态的改变、呼吸道清理无效,并且各项侵入性操作较多,氧气和雾化吸入,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使气道与外环境直接相通,特别是在易患因素年老多病、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降低情况下,细菌很容易进入并存留下呼吸道引起肺部感染[2]。因此,强化脑外科ICU工作人员培训教育;加强病房管理和感染监测,严格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呼吸道管理措施;重视肺部感染的易患因素,避免和控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改善ICU工作环境对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极为重要。

3.1 相关因素分析

上述资料结果表明。

3.1.1 年龄≥60岁,营养不良,昏迷≥3天,吸烟史均为肺部感染的易患因素

患者年老多病各器官功能呈进行性、退行性变化特点,机体活动力减低、对外界环境适应力减退;营养不良不能满足机体正常生理需要,使免疫能力下降,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神志不清或昏迷状态使各种生理反射减退或消失,如吞咽和咳嗽反射,不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长期吸烟史改变了呼吸道黏膜、肺泡、肺内环境,造成长期慢性不显性损害。

3.1.2 侵入性操作如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均为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上述侵入性操作呼吸道正常防御机制被破坏,使气道与外环境直接相通,造成了致病微生物或条件致病菌很容易进入并存留下呼吸道引起肺部感染。

3.1.3 误吸窒息为肺部感染的极高危因素

胃内容物返流、口咽部分泌物等误吸入肺,胃内容物的化学刺激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破坏;定居在口咽部细菌下移入肺等均造成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侵袭肺泡引起肺部感染。

3.1.4 ICU工作环境和病床所占空间面积不足同样是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

病房环境的严格管理和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护理人员配置、病床所占空间面积不足,增加了院内交叉感染机会,使病原微生物从病人到病人、或工作人员到病人的直接感染以及通过空气、物品间接感染。

3.2 护理对策

3.2.1 强化ICU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正确认识和重视院内感染,发挥护士多重角色作用[3]

护士在医院感染预防中角色分别为教育者、管理者、执行者、监控者、研究者、学习者。强化护士的培训教育,不断加强护士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护士职业素质教育,主动学习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掌握预防院内感染的新知识、新技术,提高院内感染预防水平。

3.2.2 加强 ICU病房管理,保持工作环境洁净

工作人员进入ICU要更衣、换鞋、戴口罩、洗手。每日定时开窗通风,室温20℃~24℃,湿度50%~60%,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有效的空气消毒,紫外线灯照射每日2h以上,同时紫外线灯管定期检测其输出强度。地面和患者物品使用0.5% 过氧乙酸消毒液喷洒或擦拭2次/d以上。对患者分泌物和排泄物进行随时消毒,转出ICU患者进行终末消毒制度。合理使用ICU空间面积,除必要抢救器械和用具外,保持环境宽敞洁净,病床使用面积达15m2 以上,ICU 病室1~2人为宜。合理调配护理人员数量,护士:床位为3~3.5:1,避免护理操作中的交叉感染发生。行政护士要坚持每周2次作空气细菌培养,治疗桌面的细菌检测并登记。真正做到专人负责,定期消毒,定期检查,定期监测。

3.2.3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强化消毒隔离制度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护理,吸痰技术及静脉输液严格在无菌技术操作下进行并按操作规程执行;各种呼吸治疗装置超声雾化机、吸痰器、吸氧装置应严格消毒、灭菌处理;人工呼吸机回路每48h消毒1次;雾化器、湿化瓶每次用后消毒,吸氧管每日更换。一次性导管、吸痰管、换药盒用物不能重复使用,及时销毁处理。

3.2.4 加强呼吸道管理,减少不必要雾化、吸痰,合理吸痰

首先正确掌握抽吸的方法及技巧[4]。气道分泌物的抽吸不作为常规操作,当患者出现气道分泌物潴留的表现时,才有指征抽吸。对神志清楚患者,护士要教会病人有效的咳嗽、咳痰清除呼吸道异物痰液;如遇确实无力咳出或无法排除或昏迷患者可抽吸痰液。抽吸时应特别注意选择合适吸痰管和患者体位。对气管切开患者以听诊为依据确定痰液位置适时吸痰,根据痰液的性质选择恰当方式吸痰[5]。对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密闭式吸痰办法,使用密闭吸痰三通管在密闭环境下不间断机械通气进行吸痰,避免了气管插管与呼吸机的断开增加的污染机会。

3.2.5 加强基础护理

对于危重症患者尤其是GCS昏迷评分≤8分、机械通气病人加强基础护理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有效措施。一般脑外科病人取头高15°~30°卧位,头偏向一侧,有利于口腔分泌物排除;吞咽困难、昏迷者行口腔护理,减少定居口咽部的菌群数量,防止细菌下移种植;根据病情变换体位、翻身、拍背有利于痰液的吸引和排出。经鼻腔吸痰后用生理盐水棉签搽洗清理鼻腔。气管切开护理应及时更换无菌敷料,行气管切开护理。床单位保持清洁干燥无皱折污染,及时清理皮肤分泌物和排泄物,保持皮肤清洁防止压疮的发生。

3.2.6 医护人员有效洗手消毒,切断医源性传播途径

大量流行性病学调查证实,工作人员的手是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因此,医护人员进入ICU时必须洗手,进行各项操作前后均要洗手,无菌技术操作中注意手的消毒,护理每位患者前后要洗手,不可前后对不同病人实施同项操作,或进行不同部位技术操作。同时要对ICU医护人员的手进行经常性细菌监测,2次/周进行登记,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控制方法,以切断传播途径控制肺部感染的发生。

3.2.7 合理抗生素应用和营养支持

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护理范文第3篇

医院感染在糖尿病病人中发生率较高,增加了治疗难度,延长了治疗时间,加重了经济负担。2007年1月~2008年11月对我院的5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21例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均为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325例,女性175例,年龄60~86岁,平均67.5岁。住院时间最长120 d,最短7 d,平均25 d。

1.2 诊断标准 参照卫生部2001年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确诊。

1.3 方法 查阅病历资料,自行设计调查表。内容包括:病程记录、检验报告单、x线检查报告单、抗生素应用情况及相关侵袭性操作等项目,并填写医院感染病历登记表,采用,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感染率 老年糖尿病患者500例,发生医院感染21例,医院感染率为4.2%,占医院总感染率的3.24%。

2.2 感染部位 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部位依次为上呼吸道6例,占28.57%;泌尿道5例,占23.81%;皮肤软组织4例,占19.05%;胃肠道3例,占14.29%;下呼吸道2例,占9.52%;其他1例,占4.76%。

2.3 侵袭性操作导致感染情况 接受过侵袭性操作的18例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6例。侵袭性操作与感染率依次为吸氧5例,占23.81%;吸痰4例,占19.05%;导尿3例,占14.29%;深静脉穿刺3例,占14.29%;呼吸机1例,占4.76%。侵袭性操作所致感染率高于其他途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及抗生素的应用 21例感染患者有15例血、痰、尿、粪及分泌物培养获得阳性结果,共分离病原菌52株。其中以白色念珠菌(20株)及大肠埃希菌(11株)最为多见,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铜绿假单胞菌(5株)、阴沟肠杆菌(4株)和肺炎克雷伯菌(3株)。所有医院感染患者均使用2种以上抗生素,均依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抗生素治疗。

3 护理

3.1 严格控制血糖,缩短住院时间 做好糖尿病饮食宣教,严格控制血糖水平,预防继发感染,待病情稳定后尽早出院继续治疗,定期门诊随访。

3.2 加强环境管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做好院内消毒及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注意个人清洁卫生,严格探视制度,限制陪护,减少环境污染。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卫生宣传教育及指导,地面及桌面等每天用消毒液湿拖、湿擦,病房每天用空气消毒机消毒,定期进行病房空气监测。

3.3 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菌群失调 执行医嘱时护士必须掌握合理用药常识,根据药物的半衰期决定给药时间,自觉按规定时间给药,积极观察疗效,及时向医生提供停药和换药的依据,最大限度地提高抗生素使用效果,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3.4 护士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前后要彻底洗手 被污染的手是医院感染最主要的媒介。在上班时间不准戴戒指、手链,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在治疗室安装感应水龙头,并配备干手机避免或减少再次污染,每月对医务人员的手进行采样监测。

3.5 加强物品消毒灭菌处理 消毒灭菌不严是造成医院感染的原因。目前灭菌方法很多,但仍认为高温、高压效果较好。有研究报道,污染的氧气湿化瓶、氧气管、氧气插管、呼吸机、雾化器、导尿管、床旁柜、公用洗涤池等是造成交叉感染的重要因素。所以,除了对必须消毒的器械物品消毒外,对易忽视的消毒器械物品也应进行认真的消毒。

3.6 加强皮肤护理 糖尿病病人皮肤抵抗力低,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显得尤为重要,每日用温水擦洗皮肤,勤换内衣,选择质地优良、宽松的内衣,便后用温水擦洗,女性病人注意外阴清洁。

3.7 尽量减少各种侵袭性操作 若病情需要,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切实防止致病微生物扩散。泌尿道插管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原因,在必须导尿时,应选择毒性小、感染率低的硅胶气囊导尿管,严格无菌操作,每日2次尿道口消毒,每日更换引流袋,无菌尿管每周更换1次,留置尿管前后和拔尿管前后应对患者做尿细菌培养。如发生菌尿症立即停止导尿,并使用合理的抗生素。

3.8 加强医院感染预防意识,做好心理护理 住院时间长的患者应视为易感人群,要掌握病人的性格特点及心理变化,积极给予鼓励和支持,使病人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

4 体会

糖尿病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因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一系列生化代谢紊乱及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从而易并发各种感染,糖尿病患者现已成为医院感染的绝对高危人群,一旦病情严重,病死率高。糖尿病病人医院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其次是泌尿道、胃肠道、皮肤、下呼吸道。本组调查感染部位与孙建玲、杜秀、韦超健等报道基本一致,但感染率比报道的10.44%、27.5%和35.8%明显较低。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降低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主要方法。

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护理范文第4篇

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按如下标准纳入: (1) 均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 有关糖尿病诊断标准。 (2) 本次就诊的主诉为不同程度的尿储留、尿频、尿急、尿痛及尿流细等症状, 不伴有其他部位感染。 (3) 经B超显示至少有膀胱残余尿≥100m L。 (4) 肉眼脓性尿或尿液混浊。 (5) 化验室检查:尿常规白WBC+++以上者。

2 护理方法

2.1 膀胱冲洗护理

首先选择合适型号的foley留置导尿管 (产地:广东湛江) , 按照《护理学基础》上关于导尿的标准插入尿管, 注入气囊生理盐水12~15m L, 以外拉不脱出为宜, 外接尿袋。用药前留取尿标本, 做细菌培养+药物敏感实验。所选药物与细菌敏感实验结果不符合者, 依具结果调换。样本采集方法:患者就诊时及每天早晨8:00采集标本。留晨起第1次中段尿, 持续引流者则早6:30闭管, 8:00采集尿样。标本送检验室, 在高倍视野下 (显微镜号CH-B145-T, 日本产OLYMPUS) 观看结果。所有标本由接受过培训的人员负责, 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

冲洗方法:用38~40℃生理盐水500m L, 以50m L/min灌注膀胱, 全部注入后引出。立即用同样温度的生理盐水250m L+丁胺卡那0.4g, 以30m L/min灌注, 保留30min后排出。关闭尿管, 定时开放。对肾盂、输尿管积水者给予持续引流, 每天冲洗2次 (早9:00, 晚21:00) 。

冲洗过程中应注意严格无菌操作, 动作要轻柔、注意保暖, 冲洗过程中经常询问患者的感受, 观察患者的反应及引流液性状。如有不适, 应减缓冲洗或停止冲洗, 密切观察或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2.2 基础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生命体征, 鼓励病人多喝水, 增加尿量, 起到自然冲刷尿道的作用, 及时排空尿袋, 并按时每周更换1次, 清洗外阴时用盐水棉球充分清洗, 再用0.5%的碘伏消毒2/d, 尤其有大量脓性尿液的患者, 更应充分清洗。如有不能耐受尿管刺激者, 可经冲洗后留置100m L的生理盐水, 避免尿管前端直接接触膀胱黏膜而减轻刺激症状。注意观察血糖水平和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后有无不良反应, 以便给予及时处理。详细记录每天的尿量, 并注意尿的颜色、有无沉淀、血尿、脓尿的发生。

2.3 饮食护理

告知病人饮食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并严格执行。建议病人少量多餐, 以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为主, 主食粗细粮搭配, 副食荤素食搭配, 定时、定量, 忌甜食, 保证患者营养, 稳定血糖, 全面提高机体免疫力。

2.4 心理护理

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病人, 由于患病时间比较长, 病情极易复发, 使患者对治疗缺乏信心, 再加上部分患者对会阴护理和导尿有羞愧心理, 对护理产生焦虑情绪, 使患者的精神压力很大, 因此医护人员应对患者加强糖尿病知识的宣教, 让患者清楚治疗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关心体贴患者, 及时发现患者情绪变化, 在会阴护理和导尿时, 尽量减少在场人数, 保护病人的隐私, 鼓励并尽力帮助其克服困难, 使之树立与疾病斗争的信心与决心, 积极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 使治疗与护理顺利进行。

3 结果

按照患者的膀胱刺激症状缓解, 尿WBC转阴为效果评定标准, 结果显示此种护理方法效果显著, 临床结果令人满意。

4 讨论

糖尿病性神经性膀胱是糖尿病致支配膀胱的植物神经受损所引起的膀胱功能障碍, 早期症状隐匿, 不易被发现。病情发展后会因为排尿困难而出现尿潴留, 不仅给患者带来不便, 也使尿糖测值不能准确反映药物的治疗效果, 而且可导致泌尿系统感染, 加重病情。加上糖尿病是一种消耗性疾病, 糖尿病患者因血糖尿糖高导致体质消耗性下降易并发各种感染, 其中高尿糖极易合并尿路各种细菌繁殖而引发尿路感染, 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者, 患病后往往心理压力较大, 心情沮丧, 传统的方法是控制血糖+静脉给予抗生素, 但该方法疗效慢, 病程长, 不适症状严重, 而且增加了病人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我们通过对该类病人采用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进行单纯膀胱冲洗,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并且操作简单, 花费少, 有利于患者接受。

摘要:目的 探讨单纯膀胱冲洗对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 按照一定纳入标准选择合适的病例, 每天2次膀胱冲洗, 并按照不同个体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 加入合理的抗生素。结果 患者膀胱刺激症状明显缓解, 尿WBC转阴。结论 正确的单纯膀胱冲洗能够有效的治疗糖尿病人的尿路感染。

关键词:膀胱冲洗,糖尿病,尿路感染,护理

参考文献

[1] 彭彦, 余月明.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特点及治疗原则[J].四川医学, 2002, 9 (23) :972.

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护理范文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自2010年8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4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上述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断标准。年龄2~7岁, 病程达1年以上。本研究所观察病例均是在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条件下被纳入研究, 其中男30例, 女210例;年龄最小2岁, 最大7岁, 平均4.5岁。根据入院顺序把上述患者平分为2组, 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 2组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情况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 (阿斯利康公司生产, 产品批号2010031102) 5mg口服, 每日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玉屏风膏口服治疗, 黄芪400g, 白术200g, 防风100g。以上药物共研细末, 浸泡在75%的酒精中, 再加入适量的凡士林, 用微火加热, 至色变微黄, 然后过滤, 冷却后应用。2组都治疗2个月。

1.3 疗效判定

显效:随访3个月仅轻微发作<2次;血清免疫球蛋白值有明显提高。有效:随访3个月发作次数减少1/2以上;血清免疫球蛋白值有所提高。无效:治疗前后发作情况无明显变化[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 临床疗效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Ig G水平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代表有显着性差异。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经过治疗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 经过统计学分析,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 (P<0.05) , 具体情况见表1。

2.2 Ig G水平的变化

2组治疗前Ig G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异 (P>0.05) 。经过治疗后, 治疗组的Ig G水平明显上升 (P<0.05) , 而对照组Ig G水平上升幅度不大 (P>0.05) , 具体情况见表2。

3 讨论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病证, 目前对其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现今, 关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涉及方面较多, 大致可归纳为小儿免疫、营养等为主的内部因素及感染、环境等外部因素两大方面[5]。有研究显示,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存在Ig G及Ig A降低, CD4+降低、CD8+增高, 认为这种Ig G、Ig A的降低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受损可能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机制有关。中医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早期治疗多围绕脾、肺二脏及营卫功能进行论治, 采以专方或基本方辨证加减治疗观察等研究形式, 取得了一定成果[6]。近年的纵深研究, 提高了临床疗效及其结果的可靠性。发作期间以祛邪为主, 兼以扶正。迁延期以扶正为主, 兼以祛邪, 正复邪自退。恢复期当固本为要, 或补气固表, 或运脾合营[7]。本文结果显示, 经过治疗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 经过统计学分析,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 (P<0.05) 。2组治疗前Ig G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异 (P>0.05) 。经过治疗后, 治疗组的Ig G水平明显上升 (P<0.05) , 而对照组Ig G水平上升幅度不大 (P>0.05) 。

总之, 中西药联合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能提高治疗疗效同时促进Ig G水平的恢复,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6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入院顺序把上述患者平分为2组, 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玉屏风膏口服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 经过统计学分析,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 (P<0.05) 。2组治疗前IgG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 。经过治疗后, 治疗组的IgG水平明显上升 (P<0.05) , 而对照组IgG水平上升幅度不大 (P>0.05) 。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能提高治疗疗效, 同时促进IgG水平的恢复,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药联合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

参考文献

[1] 蔡晓红, 李昌崇, 罗运春, 等.儿童呼吸道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 2009, 21 (6) :341~343.

[2] 李红, 朱梅菊, 高顺生.针灸足三里穴对小鼠运动能力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4, 23 (1) :45.

[3] 李舍花, 武延隽, 孟莉.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观察[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9, 7 (1) :28~29.

[4] 张红军, 张晓莉, 宋宝辉, 等.玉屏风散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0, 17 (4) :398.

[5] 张廷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免疫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8 (4) :605~607.

[6] 余嘉飞, 陆敏, 夏士英.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体液、细胞和红细胞免疫功能[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9, 14 (6) :346~350.

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护理范文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反复呼吸道感染观察组45例选自我院2009年至2010年的患儿, 包括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年龄7个月~12岁;其中, 男性25例, 女性20例, 患儿均符合全国第一届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 (1987, 成都) 制定的反复呼吸道感染 (RRI) 诊断标准[1], 所有患儿在标本收集前1周内均未应用任何药物。对照组选自年龄7个月~12岁同期健康婴幼儿30例, 为健康体检者, 均无免疫相关性疾病病史及家族史, 2周内无感染性疾病史。其中男性17例, 女性13例。

1.2 方法

反复呼吸道感染组与对照组儿童于早晨空腹均采用指端末梢微量采血。采血前防止铅污染,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BH2100二通道原子吸收光谱仪) 测定血铅浓度。仪器试剂盒由北京博晖创新电子技术股份公司提供。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经正态性检验后, 结果以 (x-±s) 表示。2组间性别构成采用卡方检验, 年龄分布采用t检验: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2组儿童性别构成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2组儿童平均年龄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提示2组具有可比性;血铅含量观察组为 (105.64±11.21) ug/L, 对照组为 (55.42±9.06) ug/L, 观察组血铅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2组血铅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1。

3 讨论

本文测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铅含量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反复呼吸道感染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该病与多种因素有关.但微量元素变化为其重要因素之一[2]。在人体内, 钙、铁、锌、铅都是以离子状态存在的, 铅与人体细胞的结合能力较这些金属离子要强得多, 因此当铅毒进入儿童身体后, 就率先抢占钙、锌、铁等离子的位置, 使体内Ca、Zn、Fe元素缺乏, 铅在肾脏排出时也能抑制肾小管对钙和锌元素的重吸收, 使钙、锌经尿液丢失。锌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对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正常免疫功能的维持有重要作用;缺锌也可使患儿食欲大大降低[3], 摄入的各种营养物不足, 三大营养代谢减慢, 没有了营养和能量的保障, 患儿机能的恢复受到阻碍;缺铁与免疫有关[4], 锌、铁缺少必然引起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降低, 影响整个机体的代谢, 增加对感染的易感性, 引发PRI。铅可抑制了T细胞的功能, 使其免疫调控能力极大削弱, 白细胞吞噬能力下降及抗体的效价降低, 从而使免疫系统受到抑制。还会引起血红蛋白合成障碍, 抵抗力降低, T、B细胞增殖分化障碍, IgG亚类缺陷, 影响免疫功能。而铅对呼吸道的不良刺激, 也会降低局部防卫机能, 从而引起RRI发生。在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时, 应注意监测血铅, 加强排铅治疗, 可缩短疗程, 增强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血铅含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患儿的血铅。与对照组健康儿童比较。结果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铅含量明显高于正常 (P<0.01) 。结论 血铅含量增高的儿童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

关键词:反复呼吸道感染,铅

参考文献

[1] 沈叙庄, 陈慧中.第23届国际儿科大会呼吸系统疾病交流内容[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2, 17 (2) :120.

[2] 冯学斌.补充锌铁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其他微量元素的影响[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1997, 12 (1) :27~28.

[3] 诸福棠, 吴瑞莲, 胡亚美.实用儿科学[M].北京:卫生出版社, 1991:5.

上一篇:河南理工大学联合办学范文下一篇:化妆品促销广告语大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