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组织思想政治论文范文

2024-01-01

工会组织思想政治论文范文第1篇

随着煤炭行业“寒冬”的到来,全国超过90%的国有煤矿企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亏损,企业经营十分困难,压缩编制、精简部门、减人用工也是绝大多数煤矿企业应对行业“寒冬”的无赖之举。新形势下,国有煤矿企业工会思想政治工作遭遇了新的挑战。下面我就新形势下国有煤矿企业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如何开展新形势下国有煤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浅析。

一、当前国有煤矿企业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职工收入与其他行业差距加大,工作难度增加

随着国家经济增度的放缓、经济增长方式的逐步改变,国家对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也把绿色发展列为了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国家近几年对煤炭的需求也在逐年减少,煤炭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产品过剩现象,使得商品煤价格一直处于“跌跌不休”的尴尬境地,许多煤炭企业经营形势举步维艰。降低职工工资、降低生产成本是当前煤矿企业赢得市场份额的重要“法宝”。这也使得近几年煤矿企业职工的工资出现了不增反降的现象,与其他行业相比,收入差距也在逐步拉大。当面临一些变故或疾病时,基层职工仅靠工资难以支撑,长此以往便会造成职工对薪资分配的不满,对企业管理的不满。而工会作为职工的维权组织在着手解决这一问题时,往往也显得力度不够。

(二)工会人员队伍薄弱,缺乏创新人才

在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很多煤矿企业只关注经济效益,忽视了工会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工会组织对企业的发展作用不大,在对企业进行改革时大量削减工会管理人员,或是让一人担任多职,从而也就导致了工会组织人员薄弱,队伍力量不足。工会组织缺乏创新性人才,缺乏新鲜血液,自然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导致企业竞争力的下降。

(三)忽视权威维护,维权力度较弱

虽然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了企业工会的职责,要求企业工会的工作内容就是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为职工说话办事。职工也都希望工会能够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争取合法权益。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工会组织在面临种种情形的时候,无论是在工作方法、工作力度上都显得力不从心。有的工会组织甚至在面临职工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不敢于履行工会职责,不敢于向企业的管理者讨说法,大多都会按照企业管理者的意志办事。最终可能导致很多职工群众都对工会组织丧失信心,都产生对工会组织不信任的心理,甚至于不敢将一些问题向工会组织反映。

(四)思想政治工作落实不到位,大多流于形式

当前经济发展不景气,市场行情低落的状况下,许多工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存在着工作落实不到位,流于形式的现状。主要体现于: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不够深入,不够扎实,只图形式,仍沿袭“下级围着上级转、工作做给上级看、热热闹闹在表面,成效靠上级来评判”的老套路,没有使工作沉到基层、进到班组、落到人头。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与班组职工岗位、学习、生产、生活联系不紧以致脱节,在细研究、拿思路、出招法、求实效等方面下功夫不够,难以在职工中引起共鸣,致使群众不买账,并由此产生隔膜感、冷漠感。这些方面的表现,使得我们广大职工群众逐渐对思想政治工作丧失主动性,甚至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也是敷衍了事,最终使得思想政治工作毫无成效。

二、新形势下做好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一)健全当前工会工作机制,并与时俱进

对工会工作进行创新、提升时,首先要根据当前工会人员少、工作任务重等问题健全工会工作机制。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了相应的工会工作制度,工会的工作在开展时才能有理可依,有据可循,才能更好地维护员工的切实权益。另外,完善工会的制度可以实现工会工作的透明化、信息公开化、职工平等化,使企业的工会组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工会干部及职工的专业素养建设

为解决当前工会思想政治工作遇到的问题,工会组织要加强工会的人员素质建设,切实提高工会组织领导干部的专业素养与创新意识。当前,在很多的国有煤矿企业中,工会干部大都是非专业人员,或是一人身兼多职,他们没有多余的精力进行工会工作的创新。所以,当前工会工作创新的重点应该放在对领导干部的培训上,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提高工会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企业可以定期开展工会干部的内部培训或讲座等活动,组织工会人员及时学习、充电。此外,企业也应该及时选拔优秀人才加入到工会组织中去,提升工会人员的整体素质。

(三)强化工会维权职责,在维权中渗透思想政治工作

工会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坚决履行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这不仅是相关法律法规所赋予我们的权利,同样是我们作为工会组织的义务,更是企业工会组织的性质所决定的。在我们的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工会组织及代表应当履行自身职责,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事实为证据,充分运用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赋予自身的权利。采用合法合理的方式,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来抓,实现公平、公正、客观的处理职工群众的问题。最终让广大职工群众产生对工会组织的信任感,在职工群众对工会组织产生信任的基础之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

(四)加强工会工作的创新,提高为企业和职工服务的能力

国有煤矿企业工会组织归根到底是为企业和职工服务,工会工作的完善不仅关系职工满意度,还关系着企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工会组织要做好工作创新,加强工会的服务能力。要全面结合企业实际,注重工会思想政治工作成效,不断探索符合企业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媒介。要对工作中遇到的现实和理论问题进行研究,把群众性自我教育作为有效载体,使工会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民主和具有活力。

总之,要想做好新形势下煤矿企业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工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强化工会维权职责,注重工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最终使企业能健康发展,并为我国经济腾飞贡献力量。

工会组织思想政治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工会作为企业和职工之间重要的桥梁和纽带,提高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发挥人民群众主人翁智慧的主要途径,是企业提高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着力点。面对企业职工机构愈加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新时期企业工会的组织、教育、参与等主要职能作用。

关键词:企业;工会职能;思想政治

一、新时期发挥企业工会职能作用存在的不足

(一)在实际中不能准确定位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职能

在企业中,一般认为工会的工作就是组织活动,逢年过节发一些福利。其实,工会的职能远不止这些,经常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宣传企业的核心文化,宣扬企业精神也是一种效果很好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而且它的核心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企业中的各级工会领导和工作者需要提高对工会职能的认识,改变以往观念,发挥作用,敢于担当。在实际的工会工作中,要经常下基层与职工群众交流,了解职工群众需求,消除职工群众在思想上由于工作和生活矛盾而产生的不必要的思想顾虑,积极发挥工会的桥梁作用。

(二)企业工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未能明确目标

一个明确的工作目标,是顺利开展工作的推动剂。在实际工作中,却往往比较随机和随意。但企业要调动职工群众的工作热情和能动性,需要工会制定因地制宜的工作目标,通过适当的方法和途径,实现职工群众和工会的零距离沟通,才能发挥企业的组织优势。从另一方面,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是没有针对性。这种对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的缺乏,究其原因就是不注重调查研究,没有深入到职工群众中。只有通过不断的调查研究才能充分了解每一位一线职工的真正的思想动态。通过走访、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多途径去认识和了解一线职工的思想动态,使得每一位职工群众都能够将切身利益与企业的成长连在一起。

(三)在开展工作中形式单调,缺乏创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形式越来越丰富。职工群众不太满足于传统的教育电影和教育讲座等形式的工会活动。思想政治工作更多的可以结合网络,实现网上与网下同步,通过将思想教育内容做成网络课件,并加上动画、视频、音频等各种趣味性较强的形式,使得职工群众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培养职工群众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文化的繁荣带动更高精神层次的追求提升,因而把要宣扬的思想排练成话剧,或录制成微电影,或通过举办一些主题感较强的文艺汇演,不但可以提高职工的参与度,还可以提升职工群众的政治思想素养。因此,企业工会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敏锐的洞察时代的脉搏,不断的创新,并利用好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发挥出更佳状态。

二、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化策略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核心

工会作为企业的后勤服务单位,理所应当发挥好自身的服务职能。唯有如此,才有利于梳理工会的自信力,提高工会开展工作的质量。坚持工作中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做到关心和体贴每一位职工,时刻把工会工作做到职工群众的心窝里。在开展实际工作中,应避免教育活动走形式,内容枯燥。应当真真切切的从职工群众的需求和兴趣入手,将思想政治工作与职工群众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才可能发挥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树立良好的工会形象。尊重每一位职工,关注每一位职工的切身需要,照顾到每一位职工,实实在在的增加他们的工作待遇,安排好职工的休息闲暇时间,切实保障职工群众的合法利益。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在组织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一定要坚持好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若活动不能联系实际,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活动就是做样子,不但无法提高职工素质,还会降低在职工群众中的公信度,造成负面影响。工会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时刻警醒,工会工作的核心服务职能,避免将企业的负面影响带给职工,产生企业与职工之间的矛盾甚至是对立情绪。工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要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能搞形式主义,而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作用。

(三)健全体制,实现企业与职工的融合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是要有健全的體制。在建立健全体制的过程中,首先要有一个强大的党组织,统一组织领导工会工作,并建立妇联、共青团等相关组织体系,来保障对不同的政治面貌的职工群众都能够有效开展有针对性和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其次,要建立完善的以职工群众为根本的工作责任体制,保证每一个思想政治活动都可以像毛细血管一样输送到每一位职工的工作中,并保障每一个纵向工作体系的畅通。最后,健全完善的考核体系,通过定期考核的方式检验职工群众对思想政治内容的可接受程度,并且通过不间断的反馈,反思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加以优化。

(四)创新工作方法,落实和保证思想政治工作

在新时期,企业工会需要不断革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将思想政治工作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给职工群众,提高职工群众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学习热情。例如,企业工会改变传统模式,不再采用说教的形式,而是采用线上线下的一系列活动形式,加强工会和职工群众之间的联系,保障在思想观念的交流与碰撞中对思想政治内容的领悟和认识深度。采用多媒体设备和现代信息技术,以视频图像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政治思想,激发职工群众的学习热情,将企业的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开展相结合,从而提高工会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三、总结

综上所述,时代的变化和发展,造成了工会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要使工会在职工群众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质量发挥出最大化的效果,必须要对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高度重视,有的放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千方百计提出应对和优化策略,使得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得到不断的优化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魏超.新时期企业工会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探究[J].中國市场,2017(10):163-164.

[2]肖少平.企业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02):226-227.

[3]郜艳艳.如何发挥企业工会组织的职能作用[J].中外企业家,2016(27):128-129.

工会组织思想政治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探讨了新形势下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并科学地分析了离退休职工思想状况及存在问题,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建设;探索与实践

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建设是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国有企业乃至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如何发挥好石油企业独特的思想政治优势,并将其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离退休工作的源动力,对于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离退休工作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路径、深入推进国有企业离退休工作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1 国有企业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建设的现实意义

1.1 加强国有企业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广大离退休职工在长期的建设、改革发展中所历练出来的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强的党性原则、丰富的政治经验和优良的传统作风,始终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主要精神支撑。加强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建设,教育和引导广大离退休职工坚定理想信念、保持传统本色,对于他们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看待各种社会现象,并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党拥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不可动摇的执政基础。

1.2 加强国有企业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建设,是有效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内在要求。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始终伴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而不断丰富完善,贯穿了油田开发建设的全过程,在不同时期都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新形势下,由于受到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离退休职工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态势。因此,通过灌输、沟通和说服等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引导离退休职工在多元中树立主导,在多样中谋求共识,用先进思想武装离退休职工头脑,保持崇高理想信念,将自己的人生追求与企业的改革发展、与传承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紧密相连,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本质和内在的要求。

1.3 加强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建设,是新形势下推进离退休工作创新发展的永恒主题。当前,随着社会变革的日渐深入,国有企业离退休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面对新形势,需要我们创新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特别是在加强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建设上,坚持与时俱进,探索新的工作方法,以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建设的创新带动和促进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

2 当前离退休职工的思想状况调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企业情结很深,遇事过分依赖组织。国有企业的特点决定了离退休职工视企如家的思想。离开工作岗位退下来,对他们来说是一次重大的人生转折。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使他们在心理上发生了变化,遇事找组织、找企业已经成了老同志解决问题约定俗成的定律,调查中90%以上的老同志认为企业在,家就在,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依赖性非常强烈。

2.2 怀旧心理突出,情感交流愿望强烈。对于离退休职工来说,突然从繁忙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无事可做,心理产生无用感,加之生活环境、价值目标的改变使他们心理反差变大,因而怀旧心理也变强烈。调查中,有64%的离退休职工不同程度的存在怀旧心理。而且,老年人最怕的是孤独、寂寞和被忽视。退休后视野变窄,人际交往和了解的信息相应减少,使老人缺乏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内心产生孤独感。

2.3 思想观念滞后,不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老同志离退休后,参加会议、学习和社会活动的机会相对减少,思想更新速度相对放慢,特别是过去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方式根深蒂固,使他们很难以发展的眼光和包容的心态正确面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面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往往流露出消极情绪和急躁心理,对改革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习惯于用计划经济时代的观念辨别是非,造成思想上的困惑。

2.4 存在攀比心理,过分关注生活待遇。在调查中发现,部分离退休职工对分享企业发展成果理解不全面,存在严重的攀比心理,特别是对企业与政府、离退休职工与在职员工等之间的相互攀比尤为突出。面对生活中的“利益落差”,往往产生失落感,甚至有的心理失衡、行为失范、价值失向。

2.5 注重精神需求,过度担忧自己的晚年生活。目前,离退休职工进入“双高期”和家庭“空巢化”正在成为新的社会问题,传统的孝道、赡养、照料老人的观念日益淡化,家庭对老人提供最基本生活保障的传统不断削弱,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老人比例呈下降趋势,在精神慰藉方面则更为缺乏。这些现象对老人的身心健康带来较大冲击,使他们过度担忧自己的晚年生活。

3 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分析

3.1 离退休前后身份转换出现的思想偏差。离退休前后的身份转换了,但思想上的转换还没有到位或精神上准备不足。在岗时有工作任务,生活在组织之中。退休后没有具体任务,思想不受约束,生活无固定规律,短时期内很不适应。

3.2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过渡期政策衔接上引起的心理偏差。近年来,由于整个社会收入制度的发展变化,特别是由于部分养老保险政策制定出台的不连续性,导致某一时段退休职工养老金收入较之前后退休职工收入水平相对偏低,使部分退休职工对现行养老保险政策存有较大疑惑。导致部分退休职工对现行养老保险政策不理解、不满意,使他们存在较大心理落差。

3.3 服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方式方法偏差。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到来,个别单位现有服务管理机制、活动场所及活动内容还不能适应现实需要,亟待改进。主要表现为“三重三轻”,一是重管理,轻教育。个别基层单位领导过分看重形式上的管理,认为只要形式上管理到位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忽视做过细的思想教育工作,形成只管不教、只说不导的局面。二是重强制,轻疏导。少数基层干部在解决离退休职工思想问题中,方法简单,对个别老同志的过激言行,不做疏导和解释工作,结果更加深了他们的对立情绪。三是重短期,轻长效。个别基层单位为了保持本单位离退休职工群体稳定,对离退休职工的关心往往急功近利,仅在其刚退休时走访慰问,暂时无思想问题就万事大吉,缺乏长效教育管理措施。

3.4 外部环境上存在的客观因素偏差。一是从经济角度上看。由于历史、政策等诸多原因,油田年龄较大的退休职工,其养老金收入平均处于2000~3000元之间,在整个油田离退休职工中属于中下游水平,导致一些参加过石油会战的老同志心理不平衡。二是从社会氛围的视角看。个别单位忽视发挥离退休职工的作用,还有的把离退休职工奉献余热、为企业改革发展献计献策等同于干涉行政,挫伤了部分离退休职工奉献余热的积极性。三是从现代价值取向看。随着社会环境日趋复杂化,部分老同志的人生追求凸显现实性、功利性,讲享受、比待遇的意识有所增强,关心国家、社会和企业前途命运以及为社会奉献余热的意识有所减弱。

4 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

4.1 坚持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为灵魂,强优势,促转化

4.1.1 顺应时势,创新工作机制。倡导“三大”模式,即:工作布局有“大视野”,把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建设纳入离退休工作大局审视,坚持为实现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大局服务;工作内容求“大融合”,把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建设直接融入离退休工作全过程,与日常服务管理工作紧密融合在一起;工作重心做“大文章”,运用思想政治建设强大的宣传教育优势,发挥离退休职工在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示范作用,发挥老同志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中的促进作用,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4.1.2 抓住关键,创新工作内容。把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建设融入日常工作实践,围绕大局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增强思想政治建设的实效性;唱响主旋律,在离退休职工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打好主动仗,紧随时代步伐,把准离退休工作实践发展的脉搏,切实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和改革开放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现实问题;巩固主阵地,注重发挥思想政治建设的优势,对离退休职工进行社会化教育;畅通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建设的解惑明理的功能,与服务管理工作密切结合,有效增强离退休职工的认同度,进而保持群体和谐稳定。

4.1.3 把握要点,创新工作方式。围绕不同时期离退休职工关心的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灵活运用各种政策法规加以引导解决,在思想政治建设的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针对难点解“难”,注重心理疏导;把握热点散“热”,注重政策辅导;围绕焦点聚“焦”,注重媒体引导。切实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把思想和心理疏导的着力点放在离退休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上,善于从苗头上发现潜在的思想问题,从渐变过程中预测到突发的可能性,切实帮助离退休职工解除心灵深处的困惑和疑虑,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健康的心理关注和支持企业改革,乐享晚年生活。

4.2 坚持以推进“三项”建设为主题,建机制,促转化

4.2.1 开展孝心文化建设,以文化创新推动服务升级

4.2.1.1 构建理念体系,文化打造软实力。确立了近、中、远期孝心文化建设发展规划,系统地提出了“责任、亲情、奉献、和谐”的核心理念、“文化离退休、品牌离退休、和谐离退休”的发展愿景和“建设孝心文化,构建和谐油田”的工作目标。坚持突出三个重点(服务文化建设、管理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做好三篇文章,(孝心•责任篇、孝心•感动篇、孝心•创新篇),实施四项工程(提炼理念、规范制度、塑造行为、典型示范),落实十六项工作,构建形成了大庆油田孝心文化体系

4.2.1.2 延伸关爱领域,服务彰显亲和力。立足细微之处,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相继开展了“孝心关爱”、“孝心感动”、“孝心帮扶”等系列活动,做到了“三个延伸”。即:由活动室向离退休职工家庭延伸,由八小时之内向八小时以外延伸,由份内职责向份外奉献延伸。特别是对于空巢、失能和长年因病卧床的离退休职工实行特需服务和 “五定”(定向、定户、定人、定期、定量)承包服务送去组织的关心和问候。

4.2.1.3 打造文化载体,机制提升保障力。一是完善制度载体。先后制定了以“一进、二到、三送” (进家庭;到人头、到心头;送政策、送温暖、送爱心)和“五必访”(患病住院必访、有特殊困难必访、逢重大节日必访、有思想波动必访、遇家庭成员变故必访)为基本内容的走访慰问制度,以及结对帮扶、困难补助、离退休职工满意度测评等工作制度,切实把孝心文化建设融入到制度建设当中。二是提升环境载体。推行“六化”(活动场所清洁化、物品摆放规格化、服务接待礼仪化、服务标准规范化、日常管理人本化、文体活动经常化)管理模式,创建标准化离退休职工活动室。通过建立孝心文化走廊,完善活动室应急物品配备,营造安全、卫生、温馨、和谐的孝心文化环境。三是丰富活动载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为离退休职工展示才华、健身娱乐搭建平台。

4.2.2 加强离退休职工党的建设,以管理创新构建教育管理网络

4.2.2.1 优化组织设置,建好政治堡垒。本着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开展党内组织活动、有利于发挥党员作用的原则,合理设置离退休职工党支部,形成了以党委为中心,以党支部为堡垒、以党小组为纽带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党组织管理网络。针对离退休职工党员多、分布广、身份构成多元的实际,积极探索建立区域型、功能型等各种类型的基层党组织,健全离退休职工党员分类管理的制度。形成了一整套从思想认识到组织形式、管理制度以及运行机制等比较完备的工作体系,增强了离退休职工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党组织设置的科学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4.2.2.2 创新工作方式,增强党建活力。拓展离退休职工党员教育的内容,适时改进教育方法,因人施教。改变传统的灌输、说教式教育转为互动、开放式教育,注重活动的广泛性、经常性、丰富性。通过组织 “党龄50载、人生更精彩”、“红歌合唱音乐会”、“社区广场演出”、“党的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把离退休职工党员的思想统一到关心、支持企业发展上来。

4.2.2.3 丰富活动载体,促进老有所为。本着量力而行、拾遗补缺、自愿为主的原则,采取集中活动和分散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老同志的政治优势、威望优势和技术优势,鼓励他们多为基层组织建设做贡献,为企业发展再立新功。组织老党员进校园、到社区、下车间,开展主题报告、植树绿化、美化家园等公益活动。把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建设有机地贯穿到老有所为的活动中,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4.2.3 推进标准化活动室建设,以文体活动促进阵地载体建设

4.2.3.1 依托活动载体,强化阵地建设。依托离退休职工活动室这一载体,充分认识活动室是离退休职工思想文化阵地,是各级组织联系老同志的窗口和纽带,注重把思想政治建设与开展各种活动相结合,本着“小型多样、基层为主、就近方便”的原则,积极开展适合离退休职工身心特点的各种文体活动,做到天天有活动,周周有安排,月月有比赛,使离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建设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动。目前162座离退休职工活动室已经全部达到“标准化”活动室标准。

4.2.3.2 丰富活动内涵,注重乐教合一。文体活动是离退休职工获取知识、信息的有效途径,是企业思想政治建设的有效延伸和补充。从一定意义上讲,让老同志参加有组织的活动,是让他们分享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依托老石油艺术团、老石油体协等组织,采取有组织活动与经常性活动相结合,内部活动与社会活动相结合,室内活动与室外活动相结合,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注重体现活动的康乐性、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发挥文体活动凝心聚力、愉悦身心的功效。

4.2.3.3 创新活动方式,探索教为统一。面对离退休职工数量快速增长与离退休工作者逐年减少的矛盾,注重以思想政治建设为牵引,积极探索离退休职工“三自”管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模式,将离退休职工的自主管理理念纳入到离退休工作之中,形成“人人自律、人人管理、人人受益”的监督管理体系,特别是在活动室自我管理以及小型文体活动等方面,作用显得尤为突出,为老同志发挥余热、支持企业发展,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条件。

4.3 坚持以创建“三型”团队为保障,抓骨干,促转化

4.3.1 加强“四好”班子建设,找准思想政治建设的出发点。一是强化思想政治建设。把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首要任务,靠理论灌输来强化,靠健全制度来保证,靠灵活方式来促进。二是强化素质能力建设。采取专题讲座、办班培训等方式,对领导干部分层次、多渠道加强培训,进一步拓宽视野,改善知识结构。三是强化作风形象建设。大兴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四种风气”,做到责任到人、评比到位、奖惩及时,促进各级班子和干部队伍作风的加强。

4.3.2 发挥典型示范引导作用,找准思想政治建设的着力点。结合实际,在全体员工中开展了“身在大庆学大庆,铁人身边学铁人”活动,采取开展孝心文化培训,组织孝心故事巡讲,总结选树“孝心服务明星”和“孝心优秀工作者”等方式,搞好孝心文化的宣贯,相继总结了一批孝心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典型和以“十大孝心服务明星”、百名“孝心优秀工作者”为代表的先进个人典型。通过典型的培育选树,在离退休系统营造了“学先进、争一流”的热潮,培养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服务好、讲奉献的离退休工作者队伍。

4.3.3 以先进文化引领团队建设,找准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点。“三型”(学习型、创新型、和谐型)团队建设将“高效执行、优质服务”的执行文化渗透到日常服务管理的方方面面,并贯穿于各项工作的每个环节,提出“三比、三制、三创”,着力打造一支爱岗敬业、高效执行的“三型”团队。“三比”即“比服务、比贡献、比创新”,把对各级干部的履职评价主要集中到对其管理水平高低、离退休职工满意度高低上来,通过年度述职述廉,对领导干部进行客观、公正、科学的衡量评价。“三制”即岗位责任制、绩效考核制、检查通报制。“三创”即创作风扎实型队伍、创爱岗敬业型队伍、创高效执行型队伍。引导员工要继承发扬大庆石油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并不断注入拒绝平庸、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等新的元素。

工会组织思想政治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高校工会在开展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有其独特的组织优势、心理优势和载体优势,被赋予了重要的教育职能。当前,高校教师的价值观日趋多元化,高校改革的管理风险逐步累积,高校教师的服务需求明显提高。因此,要加强高校工会的组织建设,促进工会思政的资源整合,注重高校工会的载体创新,探索新时代高校工会开展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机制。

关键词:高校工会;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校教师要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高校工会被赋予了参与、维护、建设、教育四项职能[2],即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维护教职工权益、建设和谐校园和开展教职工思想教育。在高校工会工作实践中,参与、维护、建设三项职能受到重视且已制度化,但教育职能被忽视,履职效果不佳。从职能定位、教育资源和方法载体等方面看,高校工会开展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高校工会应在校党委整体设计和统一部署下,把握思想教育的长期性、灵活性和创新性,深入一线教师,通过服务和引导,与其他部门协同推进,扎实做好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新时代高校工会开展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高校教师的价值观日趋多元化

大多数高校教师政治思想坚定,拥护党的领导,心态健康,积极参与教学和科研工作,关心学生成长,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而辛勤工作。但仍有少数教师,政治信仰不够坚定,理想信念意识淡薄,职业情感和道德匮乏,没有较好的团队意识和服务意识,甚至有个别教师在课堂上或者新媒体上发表不当言论,行为失范,甚至触犯法律,在社会上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主要原因有:一是部分高校教师虽然教育背景良好、专业能力强、思维敏捷,但他们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国家治理体系和高校管理制度不了解,对国家推行改革,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的意义不理解,容易对国家教育政策和高校管理方式产生误解。二是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尤其是青年教师受全球化思潮和西方民主思潮影响,价值取向多元化,对于当前国家政治、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不够了解,有很多思想困惑,容易产生对现实不满的负面情绪。三是市场经济带来的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等消极因素也涌入高校,有些教师把个人利益和物质利益放在首位,缺少教育使命和情怀,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四是有些高校长期忽视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未形成系统性、针对性和创新性的工作思路与方法。

(二)高校改革的管理风险逐步累积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很多高校结合实际情况推出人事、科研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改革举措。例如在人事管理方面,采取多种形式的用人方式,并实施“绩效考核”“评聘结合”“非升即转或非升即走”等制度。不仅传统观念中大学教师的“铁饭碗”已不复存在,而且不同类型的教职工在岗位职责、教学和科研资源支配、福利待遇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了教师群体之间的竞争、焦虑和分化。教师在岗位设置、资源支配、职称晋升和绩效考核等利益诉求方面容易出现矛盾和冲突,校领导和相关职能处室的接访量随之增大,随着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教职工状告学校的案件已屡见不鲜。长此以往,势必影响教师队伍内部的稳定性,导致高校行政管理风险不断累积,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和工作难度不断加大。

(三)高校教师的服务需求明显提高

高校教师对工会工作的响应速度、服务广度、思想深度等方面均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意愿不断提升,表现在提案数量不断增加,很多教师利用校园网对学校管理与服务等方面随时提问和监督,希望所提问题能及时解决。教师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状告学校的案例时有发生,由于工会缺少具有相关法律专业知识人员,难以及时做好调解工作,化解矛盾。高校教师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在饮食方面不仅要“吃得好”,还要“吃得健康”。高校教师对工会文体活动方面提出很多差异化的需求,在组织好传统球类比赛和运动会的基础上,还希望工会提供户外徒步、瑜伽太极、摄影技巧、艺术修养等个性化选择。高校教师的需求是工会开展工作的动力,也是工会面临的压力,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教师对学校的满意度和归属感,会动摇工会开展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

二、新时代高校工会开展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优势

(一)组织优势

党中央高度重视工会工作,习近平同志对工会在新时代背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职责、目标、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精辟的论述。2018年10月29日,习近平同志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工会组织的政治责任。工会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多做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工作,多做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進感情、激发动力的工作,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使广大职工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3]。高校工会在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有健全的组织体系,工会主席一般由校领导担任,而且形成了校、院两级工会,设有专兼职工作人员;工会会员缴纳会费,学校保障工会的工作经费;工会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可以有效地把职工群众凝聚在一起;工会组织在教职工心中具有很高的威望,有利于化解矛盾,更好地开展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心理优势

高校工会活动特点是平等互助、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具有很好的情感影响力和渗透力,有利于教职工从内心接纳和认可,进而提升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以人为本、平等互助是工会组织创立的初衷。在高校工会福利和活动中,无论职务、职称高低,无论何种聘用方式人员,会员一律平等;工会代表全体教职工利益,积极维护和保障教职工各项权益;工会关心患病与困难教职工,切实做好“送温暖工程”,体现关爱精神和互助精神。高校工会举办很多主题鲜明、健康文明、喜闻乐见、参与性强的文体活动,开展体验式德育实践活动,让教师在参与中感受到同事的热情、团队的力量和学校的关爱,产生归属感和使命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

(三)载体优势

高校工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非常丰富,既有经典品牌活动,又可以灵活创新方式。大多数高校工会在长期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积累的基础上,打造了很多经典活动和特色项目,在教师中有很高的知名度,甚至成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提升了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高校工会可根据时节变化、流行元素和需求动态等,组织策划更有新意的活动方式。以健康和谐为主题,组织教师亲近自然、锻炼身体、促进交流、陶冶情操,增强归属感和凝聚力,利用新媒体,及时宣传报道,展示教职工风采。

三、新时代高校工会开展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加强高校工会的组织建设

1.完善高校工会组织框架体系。建立高校(校工会)—院系(二级工会)—专业(工会小组)—教师(工会会员)的组织架构。多数高校只强调“高校—院系—教师”三级架构,往往忽视“专业(工会小组)”的作用。事实上,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院系分工会的会员数规模普遍增大,一般在60~120人之间,有的甚至更多。院系内部各专业或行政教辅部门的工作特点、时间安排和服务需求都不同,在专业和行政教辅部门设置工会小组,可以精准收集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落实和灵活安排工会工作,对于激发基层工会活力具有重要作用。

2.提升高校工会干部能力与素养。高校工会主席应由学校党委副书记兼任,既加强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体现高校对工会工作的重视,又把推进高校管理改革和维护教职工权益进行协调统一,从顶层设计上为工会开展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加强学校、院系二级工会和工会小组的工会干部设置,把师德高尚、作风正派、经验丰富、服务意识强、群众认可度高的干部放在工会重要岗位上,分层次、多主题地开展思政工作培训,不断提高工会干部的政治素养和思政能力,把工会服务教师和引导教师结合起来,履行工会的“教育”职能。

3.加强高校工会多类型阵地建设。高校可以采用“专用与兼用结合、集中与分布结合、线下与线上结合”的方式,多渠道拓展工会阵地。专用与兼用结合,是指高校应设置工会活动的专用场地,同时鼓励各类工会活动积极申请高校其他活动场地。集中与分布结合,其中集中场地是指教工俱乐部等场地,分布场地是指院系二级分工会因地制宜,规划调整场地,挂牌建设各具特色的“教师小家”,拓展工会活动空间。线下与线上结合,是指工会开展活动时,要重视新媒体的运用,如微信号、公众号等,及时分享活动图片和参与感悟,营造积极健康的工作氛围。

(二)促进工会思政的资源整合

1.整合校内工会思政资源。一是要在高校党委领导下,研究所在高校的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特质,工会思政与之同向同行,形成层次丰富、协调统一的高校思政合力。二是要调动二级学院工会的积极性和创新力,结合各学院特色和优势,深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潜能,形成“一学院一品牌”工作格局。三是要充分发挥教职工社团的作用,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形成校园特色文化项目。四是要实施“银发力量”工程,发挥退休教师余热,邀请师德高尚的退休教师与青年教师座谈,做好优良师德师风的传承与发展。

2.将城市精神融入工会活动。城市精神中蕴含丰富德育资源,高校工会要善于将城市精神的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融入到工会活动中。以深圳为例,1980—2020年,深圳从南海之滨的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世界一线城市,现阶段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核心作用,并率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区。伴随城市的发展,深圳精神也不断丰富和发展。在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之际,深圳高校工会特别注重对深圳精神的研究、感悟与传承,组织教师开展“走读深圳”等活动,增强教师对深圳改革开放历史的了解,增加对深圳城市的热爱,引导教师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教育工作中争先创优,从而增强工会思政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3.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风俗等深层文化的社会心理和行为习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高校工会要开展国学、艺术、茶饮、非遗项目进校园等传统文化活动,对教师进行文化引领和思想教育。只有教师有强烈的主体意识以后,才能转化为施教主体,对学生进行文化自信的引导和教育,把教育内容外化为自己的言行,或融合在课程里,促进课程思政工作的推进。深圳高校教师中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人数占比高,在倡导中西融合、多元文化并存的同时,要特别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创新,使高校成为树立民族自信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不断增强深圳开放包容的底气和定力。

(三)注重高校工会的载体创新

1.推行高校“工會+”思政融合项目。广泛性和普惠性是高校工会工作的显著特点,因此高校工会思政绝不能搞自成体系、闭环运行,要在党建工作引领下,坚持融合发展思路,找到与学科发展、专业建设、校园文化的契合点,开展“工会+”系列活动,例如“党建+工会”“工会+社团”“工会+专业活动”等,以此激发工会思政活力,提高工会思政成效。尤其是院系二级工会干部,在贯彻和执行校级工会通知时,应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根据学院或专业工会小组的实际情况,把工会精神和具体实践有机结合,创新形式,有序安排,落到实处,提高教师的参与率和满意度。

2.提高高校工会的辐射面和影响力。传统工会项目的关注对象是本校教师,较少关注教师家庭和社会影响。事实上,每位爱岗敬业、勤勤恳恳的教师,都离不开家庭的支持。从关心教师个人延伸到关心教师家庭,可以更好地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把服务和教育做得更实更深入,从而更好地引导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还可以促进家庭和睦,共建和谐社会,例如,举办亲子运动会、组织慰问困难教职工家庭、组织教师父母参加重阳节茶话会等。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提升高校工会的社会影响力,增强工会干部和参与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豪感。

3.增强高校工会工作的时效性和创新性。高校工会要树立思政意识,应时创新,有所作为。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电信学院工会为了展现学院教师爱岗敬业、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展示多才多艺的个人风采,缓解疫情焦虑情绪,增强教师幸福感,开展了“秀风采,战疫情”视频征集活动。学院领导带头参与,教师积极响应,各显神通,可谓百花齐放、精彩纷呈、活力四射。视频发在学院微信群里交流以后,大家纷纷感慨学院真是藏龙卧虎、高手如云,都觉得疫情期间组织这样的活动接地气、有创意,展示了教师风采,增添了生活乐趣,为战胜疫情、构建幸福学院增添了信心和动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16-12-09)[2021-03-11].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2]趙军,邱雅霜,屈志欣.高校工会职能: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J].高教论坛,2015(12):82.

[3]习近平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团结动员亿万职工积极建功新时代开创我国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局面[EB/OL].(2018-10-29)[2021-03-11].http://tv.cctv.com/2018/10/29/VIDELRhP4hT8btMmntde41a8181029.shtml.

■ 编辑∕丁俊玲

收稿日期:2021-01-25                                                         修回日期:2021-03-15

作者简介:王敏坚(1976—),男,湖南临湘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电信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工会组织思想政治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近年来社会责任广受利益相关者的关注,也引发了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热潮。本文以2012年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主题文献为样本,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特点与问题,并得到启示。

关键词:2012年 社会责任会计 会计研究分析与启示

社会责任理念的诞生是可持续化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和谐、健康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不仅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社会责任话题,在理论界也掀起了社会责任研究的热潮。自《在经济特区实行社会责任会计的设想》(李铜新,1985年)问世以来,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研究一直呈现增长的趋势,并于1994年(31篇)和2005年(41篇)引起了两个大的研究高峰,在2008年首次实现社会责任会计研究文章突破100篇。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我国社会责任会计2012年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以揭示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特点与问题,从而为各专家学者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现状、进一步研究社会责任会计提供参考与依据。

一、2012年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统计分析

( 一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可以分为规范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两大类,本文在以规范、实证方法归类统计后,又重点列示了案例、综述与问卷调查方法的统计结果。从统计结果表可以看出,2012年社会责任会计研究仍然以传统的规范研究方法为主,占总量的3/4以上;采用实证研究的文献合计29篇,占总量的23.39%,其中案例研究比重较大,约占实证研究的一半,为文献总量的11.29%。另外,研究综述2篇,文献比例非常小,为1.61%。偏好规范研究,实证研究问题较多。截至2012年,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这些研究基本集中于规范研究,规范研究文献在文献总量中占据绝对优势,这可能与两个方面的因素分不开:一方面,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研究还不完善,关于社会责任会计各方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不能很好地为实证研究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实证研究涉及到数据资源的搜集等,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其研究的难度。再者,从实证研究的文献内容情况来看,有些只是数据模型的抽象表达,尤其是高校研究者容易沉迷于数学的演绎,而忽略我国会计现实。同时,在我国,实证研究的数据真实性也有待考究,部分原因在于该数据自提供源头便是“垃圾数据”,没有研究意义,其次是在数据的处理过程中,许多研究人员会进行“数据调整”,任意更改数据。

( 二 )研究领域 在《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会计研究的特征与启示》一文中,邵庆瑞等按照一般问题、行业问题、政府部门问题、非营利组织问题以及其他的研究领域为划分标准进行统计分析。因此,本文结合2012年社会责任会计实际研究情况,在此标准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上市公司问题研究。“上市公司问题”的归类与一般问题、行业问题存在交叉情况,如《农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评价研究》(董淑兰,2012)被同时归入上市公司问题、行业问题。由统计结果可知,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的一般问题研究(101篇),比例很大,约占总量的81.45%;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行业问题研究相对较少(23篇),比例为18.55%。同时,研究上市公司的文献有12篇,约占总量的9.68%。一般问题研究占绝对优势,研究对象过于狭窄。2012年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仍是较为普遍化的问题,针对的也多是各行各业都可以共同采用的结论,设定的研究对象范围基本没有界限,例如“我国企业”、“企业”等。政府部门问题、非营利组织问题的研究文献记录更是为零,2012年并没有针对这两个研究领域的社会责任会计文献。而在行业问题的研究方面则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研究者根据各行业的特点设置出相适应的社会责任会计体系,行业特色鲜明。但在作者看来,研究者们普遍走入了一个误区,即认为只有企业才需要承担社会责任,或者说把社会责任完全摊派到了企业,研究对象过于狭窄。可是实际上,政府、非营利组织等社会组成元素都必须承担社会责任,也应当是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对象。

( 三 )研究侧重 信息披露、理论研究与指标研究分列前三位,其中信息披露文献比例约占总量的一半,为49.19%,理论与指标研究文献比例依次为25.81%、9.68%。其次研究较多的是准则(2.42%)和审计(2.42%),这五个方面的研究占到了总量的89.52%。再者,2012年的社会责任会计研究还涉及了报告研究、研究综述、目标研究,文献各2篇,以及核算、计量、西方理论引进、评价、贡献率、成本等。研究广泛但表面,过于集中关注信息披露。对于社会责任会计体系的报告、目标、核算、计量、指标设计、评价等各方面,2012年都有学者对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侧重研究,这种百花齐放的研究形势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责任会计体系在我国的建立。关于文献较多的信息披露方面,结合冯丽丽、林芳(2011)对于社会责任会计在我国的发展研究可知,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的文献数量一直居于首位,约占总量的27.70%,而从2012年的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2012年过度集中关注信息披露研究了,关注度高达49.19%,几乎是以前的两倍。再者,由于信息披露的研究数量庞大,许多的文献表现出观点老旧、披露内容近似、频繁列示无建设性措施,甚至对于信息披露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也呈现出千篇一律的情况。这样的研究趋势导致了研究人员资源的浪费,不利于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继续健康前进。

( 四 )期刊分布 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发表载体较为分散,占前五位的期刊是商业会计(8篇)、中国乡镇企业会计、中国证券期货、企业导报、财会研究,合计占总量的26.61%,这五类期刊较为倾向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财会通讯、财会月刊、财务与会计、会计之友、商业文化等刊发的社会责任会计主题文献也相对较多,2012年度仅仅在会计类核心期刊上刊发的此类文章就有33篇,占总量的26.61%。文献刊发期刊分散,核心期刊引领作用显著。期刊是我们获取所需研究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样,期刊也是我们发表自己观点的主要阵地,了解期刊收录文献的导向,能在极大程度上帮助我们将自己的观点诉诸于众。上述统计数据说明很多期刊杂志都比较关注社会责任会计研究,尤以商业会计、中国乡镇企业会计等为最,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划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布局当中,政策上的导向必将进一步促使更多社会责任会计文献见于期刊杂志。一般而言,核心期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引导整个学科领域的方向,而仅会计类核心期刊就刊登了33篇社会责任会计文献,这预示着为跟进学科最新研究成果。

( 五 )署名方式 2012年独立署名的文献占据主体地位,比例为69.35%,采用合作署名方式的文献约占总数的30.65%,其中两人署名比例为24.19%,三人署名比例为6.45%,没有四人及以上联合署名的文献。但是,此主题的研究合作方式中存在团队合作的基金项目,共计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献8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文献1篇。独立署名方式为主,研究团队较少。一般,随着研究难度的加大,多人署名的文献数量也会增加。在2012年我国社会责任会计文献中,独立署名文献占据总量69.35%,而“论文作者合作署名比例较高是一个普遍现象”,可能说明目前该主题的研究难度还不是很大或者尚处于初步研究阶段,独自研究仍然可以胜任。当然,各社会责任会计基金项目的产生促成了课题组的形成,虽然目前研究团队仍较少,但是团队的力量能够降低许多研究问题的难度,例如实证研究等,这对于促使研究人员完成更高难度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而且组成团队研究,团队成员间的思想碰撞能无意间造成许多灵感的迸发,找到新的研究方向。然而,由于可能存在学术的腐败行为,多人署名时应当慎重对待。

( 六 )任职单位(据第一作者统计) 高校的研究人员是社会责任会计研究队伍的主力军,比例超过了研究人员总数的3/4,而来自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与研究机构的作者比例依次是11.29%、8.87%、4.03%。同时,在高校研究队伍中,来自南华大学的作者人数独占鳌头,约11人次,其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黑龙江省八一农垦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华北电力大学都是高校研究队伍中的中坚力量。研究聚集于高校,部分高校研究团队力量雄厚。一般而言,相较于企事业单位的研究人员,高校的研究人员缺乏真切的实践经验,其研究更加偏向于纯粹的理论研究,这样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以致研究成果缺乏可行的实践指导。然而,2012年社会责任会计的企事业研究力量较为薄弱,充分的实践经验加之一定的理论修养,企事业单位的研究人员对于推进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发展必不可少,怎样有效地激励企业人才参与到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队伍中来是非常必要的。其次,对于高校研究团队,各研究团队的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已经形成了较为雄厚的研究实力,如南华大学。不仅其团队刊发的文献数量居于首位,团队领导人阳秋林教授在2012年度发表的社会责任会计类文献也是最多的,高达8篇,研究层次涵盖基础理论(3篇)、行业指导(3篇)、政策研究以及职业指导,“系统地研究了社会责任会计问题,可谓社会责任会计领域的专家”。

二、2012年社会责任会计研究述评

( 一 )社会责任会计准则研究 现在社会责任信息的传递效果较低,与社会责任会计准则与制度的缺失有着较大的关系。目前社会责任会计准则构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出台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准则,一种是原会计准则或规范与社会责任理念融合,2012年的文献普遍赞成前者。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社会责任会计准则的法律地位,认为其能与企业会计准则并行;准则的特点,具有相对独立性、成文性、权威性、规范性、发展性等特征;准则构建原则,应当是原则基础与规则基础的结合,偏向于规则导向;依据、适用范围以及核算规范,明确界定社会责任会计的具体要素、计量方法;并形成了社会责任会计框架。

( 二 )社会责任会计目标研究 关于这一方面问题的研究,2012年的文献有三个突出的观点:一是通过比较国内外社会责任会计目标,认为虽然国外比较支持受托责任观,但是当前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应当是为以企业为中心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是对企业会计目标“决策有用观”的进一步完善。二是社会责任会计是契约与受托责任的耦合,其目标的定位应当是两者的结合,向利益相关者提供信息以助契约主体决策。三是从狭义社会责任观和广义社会责任观出发,将目标划分为两个层面,即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前者为提高企业的宏观、微观整体效益,后者为向利益相关者提供社会责任信息。

( 三 )社会责任会计计量研究 多重计量是必然的选择,但是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其研究主要包括计量的规范、计量对象、计量方法、计量属性以及具体计量模式等的探讨,提出当前我国宜采用强制方式进行社会责任会计的报告,多重属性应当注意货币计量方式为主,非货币计量方式并存。计量属性也应针对不同的对象区别对待,建议可采用历史成本法计量环保责任、采用现行市价法计量环境污染成本、采用现值模式计量社会人工成本等,也可用指标或文字描述说明其他问题。

( 四 )关于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有关2012年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主要涵盖以下方面的内容:一是信息披露与企业市场价值、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该类研究通过以我国企业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表明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与企业市场价值、企业绩效的关系,部分学者认为企业的规模、盈利能力与信息披露成正相关,但也有学者认为只有部分社会责任贡献率与企业价值呈相关关系,而如供应商贡献率、社会公益贡献率等社会责任贡献率与企业价值没有明显关系。二是对我国当前信息披露现状的思考。主要是通过一定的统计分析或与一般会计信息披露的比较研究,得出信息披露实务中存在的包括宏观方面及微观方面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优化建议及措施。三是对信息披露的形式及影响因素。阐述了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包括按量化与不能量化的信息数据采用不同方式披露、会计基础型和非会计基础型两种结合披露等方式,而影响因素则包括个性因素与共性因素。四是构建信息披露体系的研究。采用描述性的理论分析,分析了信息披露的发展历程以及存在的问题,系统地对信息披露的目标、内容、方式、原则、披露载体等进行探讨。五是关于信息披露透明度的研究。文献基于外部性理论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透明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比较,界定了我国信息披露的六类指标。

( 五 )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研究 这一方面的研究包括:一是探讨了社会责任报告的方式,认为报告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主要的报告方式有财务报表后添加附注的低级形式、采用分部报表的中级形式和采用另一套可揭示社会责任的新的会计系统的高级形式。二是借助对事项法理论、优缺点以及基于事项法的社会责任报告与现行报告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以事项法进行社会责任报告的思想,认为事项法取代价值法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是必然趋势。三是综述报告的理论基础,分析我国现行报告模式的缺陷,利用新政治经济学中的寻租理论,提出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社会责任报告体系。(1)社会责任会计指标的研究。社会责任会计指标的设计对于指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行为,规范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着重要意义,2012年我国社会责任会计指标研究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建立社会责任会计计量指标体系,在2012年的研究文献中首次提出指标不仅要关注结果还要关注过程,要建立在整个企业的会计核算过程中。二是有关评价指标的设计方面,指标一般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或者卡罗尔的四层次模型来设计,从对一般企业的指标设计到特殊企业的指标设计,如根据各行业特点对水泥行业、核电企业、商业银行、石油公司或者电力企业等进行指标设计,指标的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2)其他。关于社会责任会计审计鉴证的研究,2012的研究文献对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原则、审计主体、审计内容和审计对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审计理论的研究框架。关于社会责任会计要素的研究,可归为四要素观、五要素观、六要素观三类。具体说来,四要素观指社会资产、社会负债、社会成本与社会效益四大要素;五要素观指包括社会资产、社会负债、社会成本、社会收益、社会净收益五个要素;六要素观则是包括社会收入、社会成本、社会收益、社会资产、社会求偿权、社会资产净额六个要素。

三、启示

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上确立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方向;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由原来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拓展到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的着重提出,科学发展观明确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国家的发展规划必然会促进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但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研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由此可以得到以下启示:(1)积极参与学术会议,多学科深化主题。各类学术会议的举行为研究人员进行学术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积极参与学术会议,不仅可以阐述自己的论点,聆听他人的中肯评价与指点,而且可以从他人的陈述中了解到最新的研究动态,甚至寻找到新的研究方向。从统计的结果可以知道,社会责任会计不局限于会计学科领域,各位研究人员,尤其是会计研究人员,不应当被“会计”两字所迷惑,应当充分地拓宽自己的思想,发挥多学科作用,深化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工作。(2)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并重,促进企事业研究人才建设。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各有自己的长处与缺陷,取长补短,才能更加完善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目前,实证研究方面的文献比例较低,各研究人员在采取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缓解该问题的同时,也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激励企事业人才进行相关研究,例如给予政策方面的免税奖励、行业荣誉奖励、企业提薪奖励等。(3)拓宽研究对象,加快制度建设。行业问题、上市公司问题等具有针对性的研究,尤其是具有行业特点的特殊问题研究,更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其次,政府、非营利组织的社会责任会计问题在我国的研究罕见,但政府等也是社会责任研究对象,可以适当地进行探讨。再者,对于一般问题的研究,各学者切忌千篇一律——集中于问题及建议研究,但观点类似;同时,政府、行业部门应当加快、深化社会责任会计制度的制定,为部分学术问题提供统一的参考标准,减少资源的浪费。(4)规范撰写者与期刊杂志,提升学术道德。学术道德主要包括两个对象,一个是文献的撰写者,一个是期刊杂志社。前者应当充分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采用他人观点时必须标明出处,当然现在文献基本已经实现数据化,各种文献检测工具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约束文献的抄袭。而后者,纵观2012年的统计数据,各期刊上文献的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刊登的文献雷同度较大或者数据存在较大调整嫌疑,因此各期刊应当严格稿件审核程序,避免黑箱操作。(5)跟进国际研究动态,开拓新的研究侧重。虽然信息披露等研究比例很大,但是统观2012年的研究情况,研究比较表面,较少有推陈出新的。因此,有必要深化传统的研究侧重点,同时开拓新的研究侧重,例如综合报告、第三方鉴证等。当然,在关注国内的研究情况的同时,研究人员也应当关注国外的社会责任会计研究动态,取其精髓去其糟粕,保持开放的态度对待国外研究,这是形成新的研究侧重的重要途径。(6)加强团队建设,斧正高校研究观。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这种有限性容易削弱研究人员对新研究领域的拓展,阻碍研究人员对较难的问题的探索。而组建团队可以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丰富研究内容。况且,团队研究方式可以积蓄科研力量,较快促进新研究人员的成长成才,有利于研究人才建设。

参考文献:

[1]邵瑞庆、陈春华等:《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会计研究的特征与启示》,《会计研究》2010年第2期。

[2]冯丽丽、林芳:《社会责任会计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展望》,《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年“环境会计与企业社会责任”年会论文集》(2011年)。

[3]王勇:《从<会计研究>看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经济管理》2008年第13期。

[4]董淑兰:《农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沈阳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 编辑 聂慧丽 )

工会组织思想政治论文范文第6篇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我国是有着重要历史文明积淀的国家,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中国共产党充分证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在实现中国特色主义道路的过程当中, 思想政治工作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 在现今的企业发展过程中, 作为贯穿企业经济活动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被重视。

二、企业工会在企业中的作用

(一) 企业工会是职工有效合理沟通的渠道。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员工的利益。所以与员工之间保持通畅的沟通是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员工的利益需要通过企业工会反映给企业的管理层。而并非所有的企业职工意见符合企业发展方向, 因此就需要企业工会组织来对其进行筛选。

(二) 企业工会可以协调劳资关系。为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企业工会需要根据国家的政策以及企业的规章制度来协调企业职工的内部关系。企业工会也有权监督职工是否认真履行了劳动合同, 是否完成了生产和工作任务。这样既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又能够让员工在企业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三、促进企业工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方法及策略

(一) 转变观念, 主动出击。思想观念是引导规范企业领导和职工行为的一种非物质力量, 能有效推动企业的发展, 为其产品创新提供帮助, 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使其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因此, 企业工会必定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 来更新自己的观念, 通过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来实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而要做到这些, 需要遵循以下几点:首先, 重视思想工作的开展, 稳固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工作, 能统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种因素。所以企业主或者经营者必须先认识到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带给企业的经济效益, 才能通过搭建平台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以便于促使职工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同时, 作为主管部门也不能忽视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监督作用。其次, 就是坚持以人为本, 并做到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要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关注职工本人, 站在职工的角度, 开展具体的工作。具体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时, 第一, 需要通过认识企业职工的不同个性特征, 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第二, 为了取得较好的工作效果, 需要尊重职工、理解职工。第三, 通过构建与企业相适应的价值观体系, 来正确引导职工的价值观。而要做到与时俱进, 就需要准确把握时代特征,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实事求是地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二) 关注职工发展, 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 因此, 拥有健全的职工思想工作机制非常重要, 职工思想工作机制包括:健全的政工机构、具体的工作责任制度、有效的激励机制、及时的信息反馈机制, 以及思政工作者自身的队伍建设体系。健全政工机构是健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前提, 政工机构要形成党的组织统一领导, 并且工会、共青团和妇联分工明确, 组织职工群众广泛参与。按照新形势的要求组建基本的工会式联合会, 建立具体的工作责任制度, 就是一个岗位双重职责, 肩负的职责不仅包括生产质量成本安全等职责, 还包括政治思想工作的责任。在具体工作中, 要利用优势互补来做到权责明确, 科学制定“一岗双责”的工作责任制, 需要把它和经营管理工作之间的辩证关系认识清楚, 也要明确工作的具体内容。将问题与责任挂钩, 业绩和个人利益挂钩, 考核也要有依据;改进具体的激励机制, 将物质激励, 以及精神激励统一协调起来运用在具体的工作中, 更好地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 汇聚职工力量, 实现企业的发展。另外, 要为职工的发展创造机会和平台才能营造积极奉献和力求上进的氛围;完善信息反馈机制, 不了解职工的思想需求状况, 就无法取得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 所以要建立公开畅通的反映渠道来倾听职工的心声, 以便于帮助职工解决根本问题。是在企业网站建立职工信息平台, 还可以定期召开思政工作座谈会;加强思政工作者自身的队伍建设, 是促进职工思政工作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也是保证职工思政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方法, 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队伍, 必须拥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的文化业务素质, 还要拥有较高的情商。不断提高思政工作者自身的素质, 不但要从理论上学习业务知识和管理知识, 还应该善于总结经验敢于开拓创新。企业可以通过聘请优秀的思想教育家开培训班, 还可以召开研讨会让职工进行平等交流。此外,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队伍建设, 还需要建立健全企业政工人员的职务晋升机制。

(三)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多元化。传统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有着它的局限性, 所以需要企业工会利用原有的优秀之处, 结合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科技手段, 来创新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创新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要贴近职工思想实际, 贴近生产经营实际, 贴近管理实际, 克服形式主义, 要变得更“实”更“新”更“平等”, 努力将思政工作渗透到市场经济活动中。职工思政工作方法的创新, 要求工作人员要具有人文关怀, 对员工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树立模范榜样,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思政工作活动, 也可以通过网络或媒体来引导一定的舆论话题, 促进思政工作的开展。此外, 传统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形式不够多元化, 因此, 可以采取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 来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例如, 可以举办文艺会演或者各类知识竞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我国企业发展中, 思想政治工作是发展的核心力量。如果企业生产发展没有思想保障, 最终会导致企业发展失去向心力, 无法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所以, 我们首先要把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工作内容。其次, 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有利于创建和谐的企业文化, 还有利于有效解决基层员工的合法权益。要想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就必须转变职工观念、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及丰富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等, 使我国企业快速地发展, 并最终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摘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并非一项短期的任务。企业工会组织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组织, 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 必须要认识到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并且要把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当成主要任务认真做。随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使得市场竞争逐渐演化为人才的竞争, 企业职工整体素质的高低关系到企业是否能长期发展。在企业职工中开展思想政治建设工作, 可以有效地避免企业竞争力下降。

关键词:企业工会,职工,思想政治

参考文献

[1] 白洁.浅析企业工会如何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J].才智, 2012 (21) :187.

[2] 钟辉煌.刍议如何加强企业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建设[J].企业研究, 2012 (16) :145-146.

[3] 胡永明.新时期下推进企业工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J].求实, 2012 (S2) :166-167.

[4] 付振兰.浅谈加强企业工会政治思想工作的几点措施[J].中国职工教育, 2014 (02) :9.

上一篇:人文知识钢琴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4G网络移动通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