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思想价值研究论文范文

2023-09-23

美学思想价值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中国古典诗词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有音乐美和建筑美,形象美和建筑美,精神美和个性美的审美特征。实现古诗词教学的审美目标就要反复吟诵古诗词,体会音乐美和建筑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准确把握古诗词意象含义,体会形象美和画面美,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走进古诗词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体会古诗词的精神美和个性美,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古诗词;审美教育

人既有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又有精神生活方面的需要,审美需要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审美教育就“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随着时代进步,审美已经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素质提高的迫切要求。苏联教育家卡洛夫指出:“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本质在于理解自然和社会的美,理解人与人相互关系的美,在于以艺术眼光认识周围现实,也在于培养艺术上的美的创造力。”语文学科的古诗词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陶冶情操,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一、教材中古诗词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诗词无论在思想上或艺术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它们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古典诗词以其凝练的语言形式,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意味深远的艺术境界使我们长久的探讨和回味,享受审美的精神盛宴;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更值得我们去研究,获到精神的陶冶和优秀文化的熏陶。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词具备典型的审美特征,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1.音乐美和建筑美。古诗词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鲜明的节奏上,因为汉字音节的特殊性,形成了诗词的顿、逗、韵脚等节奏特点,而汉字的平仄、音调的规律性变化形成古诗词音韵上的和谐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达到音乐美的效果。诗工整对仗的格式,词错落有致的句式,形成古诗词建筑美的特点。音乐美和建筑美的特点为古诗词的艺术表现力锦上添花。

2.形象美和画面美。古诗词中描绘的形象丰富多彩,陆上的草木鱼虫、原野山川,天上的星河日月,描绘的画面从能俯瞰群山的东岳到奔流不息的黄河,从雄壮辽阔的大漠到小桥流水的江南,既奔赴到塞外与敌军争锋对决的沙场,也享受山水田园宁谧之美……走进一幅幅生动形象的自然之美画面,展现社会生活的广阔之美。形象美和画面美提升了古诗词的境界之美。

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编入的优秀篇章,具备鲜明的审美特征,是宝贵的审美教育素材,古诗词教学应结合古诗词审美特征设计教学实现审美教育目标。

二、古诗词教学审美教育的目标。

语文课程总目标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语文教学就要充分重视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审美教育的任务是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发展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目标就是要在古诗词教学中,以其深刻的审美内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审美能力,培养健康向上又有品位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古诗词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进一步挖掘他们善于发现美,敢于创造美的能力,由审美的知识教育上升到能力教育。要实现审美教育的目标就要根据古诗词的审美特征设计我们的古诗词课堂教学。中学古诗词教学审美教育的目标有:(1)培养审美感知能力。(2)培养审美鉴赏能力。(3)培养审美想象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4)培养美好的情操,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

为实现语文古诗词审美教育目标,针对古诗词的审美特征,教学过程中可运用以下的途径加强古诗词教学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实现古诗词教学审美教育的途径。

1.反复吟诵,体会音乐美和建筑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美学大师朱光潜曾经说过: “要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学习古诗词,首先要会读,而且要读得有节奏韵律,富有感情,真正体会到古诗词的美,才能读出其中的美感。要结合古诗词形式美的特点来品味古诗词的音乐美和建筑美。第一,示范吟诵,初步感知诗的音乐美和建筑美。古诗词整齐对仗的结构富于建筑整齐划一式的美,古诗词格律的平仄关系有固定模式也有巧妙变化,需要在示范吟诵中准确把握其中的节奏和韵律。如吟诵《山居秋暝》,首联读得要平,体现雨后山村空旷宁静,颔联声调要稍稍提高,表现明月高照,清泉流动的画面。颈联的动词“归”、“下”应重读,起到强调作用。听录音或教师示范诵读,使学生在古诗词韵律中初步感受古诗词的美。第二,要学生反复吟诵,体会古诗词的语言。古诗词短小精炼,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学生诵读。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古诗,可朗朗出声地诵读,可低唱慢吟地诵读,培养语感。古诗词具体深刻地表达作者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只有反复地吟诵,仔细去揣摩,才能体会出这些蕴含在字面之外的美感。要在诵读的基础上,渐渐培养起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2.准确把握古诗词意象的含义,体会形象美和画面美,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意象的含义有其特定性和多变性。被称为“花中四君子”的梅、兰、竹、菊,不仅仅因为它们本身的美——梅花的娇艳之美、兰花的洁白之美、翠竹的挺拔青翠之美、菊花的缤纷绚烂之美给我们呈现的形象美感,更因为它们特定的文化含义从古至今都备受推崇。梅的凌霜傲骨,兰的洁白无暇,竹的正直气节,菊的隐逸高洁,从物的形象延伸到人的品质,更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之美。诗词中有特定含义的意象很多。柳代表惜别,“扬子江头杨柳青,杨花愁煞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黄昏时分,梧桐“更兼细雨”(李清照《声声慢》)写满的点点滴滴哀愁;“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的红豆充满相思与牵挂;“风急天高猿啸哀”(杜甫《登高》)猿啼代表的悲凉;“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的鹧鸪充满愁思……这些意象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內涵,就因为它们特殊的含义,使意象富有情感和诗意,给我们展示了广阔的画面美。

诗人的感情会变化,诗词的艺术表现手法也会产生变化,这就使同一意象在不同诗篇中有了迥然不同的含义,这就形成了意象含义的多变性。“秋”:古人常悲秋,“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秋风落叶起,凄凉愁情即至;但刘禹锡的《秋词》却不然:“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面对秋高气爽诗人豪情壮志油然而生。“花”:花的意象含义也是丰富多彩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纵马看花的志得意满,此时百花灿烂添喜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挥之不去的淡淡愁绪,此刻落花添伤感。“水”:水的意象更是千变万化,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大气磅礴;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妩媚动人;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肠百转……因为意象含义的变化,读者感受到的形象美也在变化,脑海中呈现的画面美在不断的延伸和拓展。因此,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充分结合古诗词内容分析意象的深刻内涵,体会古诗词的形象美和画面美,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走进古典诗词意境美,培养学生审美想象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

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走进古诗词意境,才能进入审美境界。“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要教育学生善于体会美的形象意蕴,走进美的意境中,发现其审美价值。

第一,咬文嚼字,品词品句,形成直觉思维能力。教学古诗词时,应先讲清字句,着眼于诗意、词意,然后再启发学生体会诗情,才切实有效。如欣赏王维《使至塞上》,其中两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抓住“直”、“圆”两个字,仔细咀嚼其中的韵味,这两个字用的似乎可否换成其他字代替。《红楼梦》中香菱学诗一段就记述了她读王维这两句诗的深切体会:“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是咬文嚼字后感受到了王维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第二,大胆展开想象,描绘诗歌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审美教育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诗句没有而生活中与此相关的生活形象和画面想象出来,丰富到诗句中去,并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体会诗人的情感。

4.体会精神美和个性美,培养美好的情操,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审美教育同时具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完善品德的教育功能。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和德育是相辅相成的。中国古代文化就特别强调美与善的统一。美育利用美的形象进行教育,提高分辨美丑、善恶的能力,并深刻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以引起内心的共鸣,使学生爱美恶丑、从善拒恶,抵制颓废思想情调和庸俗生活方式的侵蚀,养成高尚的品德和情操。要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就要充分理解古诗词的精神美和个性美。

第一,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其精神之美,渗透品德素质教育。有人说过,为文即为人。古诗词的创作出自不同作者的手笔,作者借诗词作品表达内容,抒发情感,寄托理想,不同的作者创作的作品思想内容各异。在这些思想内容浩瀚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精忠报国、誓死效国的岳飞赤胆忠心;弃官归隐、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高风亮节;心系天下苍生、忧国忧民的杜甫高度使命感;浪漫不羁、飘逸洒脱的李白高洁形象……这些人物身上具备的优秀品质令人可敬可叹,这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与品德教育的宝贵资源。因此,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应在分析人物形象的基础上,体会作品的精神美和个性美逐步渗透品德素质教育。

第二,分析相近题材诗词作品或诗人、词人的不同精神内涵,把握古诗词体现的个性之美。同样是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浪漫凝聚着忠君爱国的深沉美,李白的浪漫拥有自由洒脱的飘逸美;同是山水田园诗人的王维和孟浩然,孟诗体现大自然清新宁静之美,而王诗则是一种静谧闲适超尘决俗的禅宗境界之美;同是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词体现清新高雅之美,而柳永的词体现风流绮丽之美……每一个诗人、词人都有他们独特的个性美。

在古典诗词中,这样富于精神美和个性美的古诗词数不胜数的,品德教育应在审美教育中自然而然地渗透,使之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于润物细无声中,春风化雨般渗透品德素质教育,培养高尚的情操,以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中国古典诗词的音乐美和建筑美,形象美和画面美,精神美和个性美的审美特征形成了高度的审美价值。实现古诗词教学的审美目标首先要反复吟诵古诗词,体会音乐美和建筑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在解读古诗词时要准确把握古诗词意象含义,体会其中的形象美和画面美,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同时大胆发挥想象力,创设情境,走进古典诗词意境,培养学生审美想象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更要从人物形象上体会古诗词的精神美和个性美,促进学生培养美好的情操,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我们的语文教育就应该在古诗词教学中充分挖掘其中的审美教育元素,发挥古诗词教学审美教育对审美情趣、道德修养的巨大促进作用,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美的熏陶,心灵得到进一步升华,最终以古诗词教学的审美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阎立钦,倪文锦.语文教育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万福成,李戎.语文教育美学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

[5]文勋.诗词审美[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6]王建疆.修养 境界 审美:儒释道修养美学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7]童慶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P224

美学思想价值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一、德化陶瓷工艺的艺术特色

1) 石器时代的陶瓷特色。石器时代的陶瓷的制作和当时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德化陶瓷最初起源是在福建省的中部, 福建省的气候特点使得每年的降水量大, 这就为制作陶瓷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同时交错的河流使得陶瓷产业发展迅速。陶瓷的制作大都为印着精美的花纹的, 这些花纹也比较单一, 就是一些图腾, 这就是早期的陶瓷, 制作工艺还有待提高。

2) 唐宋时期的陶瓷艺术特色。唐宋时期的陶瓷艺术与石器时代的陶瓷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大量技术人员的出现, 陶瓷的发展迎来了繁荣的局面, 所以陶瓷在全国开始广泛流行。陶瓷的发展离不开种类和花纹形状的创新, 陶瓷要想发展的更好, 给人以美的视觉, 就要在图案上花费很大的功夫, 使得陶瓷的外观不仅漂亮, 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特色, 比如展现生活中一些普普通通的事物, 给人一种亲切之感。同时, 唐宋时期也是陶瓷发展过程中的转折点,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陶瓷开始生产, 直到唐代, 陶瓷的制作都局限于生产的材料, 所制作出的陶瓷均为矮圆形的, 到了宋朝从审美的角度进行制作, 长颈陶瓷开始出现, 陶瓷的美观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3) 元明清时期的陶瓷特色。经过了唐宋时期, 元明清时期的陶瓷工艺有了其独特的特点, 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此时的陶瓷的制作已经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这都归功于马可波罗对欧洲陶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明清时期, 人们利用德化优质的高岭土, 通过各种制作技巧制作出了德化白瓷, 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陶瓷技术的发展之迅速, 使得陶瓷产业达到了繁盛时期。德化白瓷融合了人们的制作技巧和娴熟的制作手法, 与其他地方的陶瓷相比, 具有其独特的艺术美感, 这一时期的陶瓷也是往来国内外的重要商品, 其产量和销量都达到了巅峰的状态, 从而造就了这一时期的繁荣景象。

二、德化陶瓷艺术发展中蕴含的文化艺术分析

1) 佛教文化影响下的艺术特色。佛教文化也影响着陶瓷的艺术特色。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受到大多数人的推崇, 经过历史的变迁, 逐渐的发展, 信奉佛教的大多为民间的百姓, 佛作为一种信仰, 寄托着大多数人的对于生活的渴望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很多人都以跪拜佛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祝愿, 同时陶瓷的发展使得人们想出来把佛放在陶瓷上, 增加了陶瓷的图案, 也使得瓷器上的人物形象更加突出, 独具特色, 是佛教文化和陶瓷艺术的融合, 具有了独特的特点, 更加新颖的进入人们的视角。

2)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艺术特色。孔子的儒家学说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影响, 新时期陶瓷产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德化陶瓷通过刻花的方式, 把各种名篇名句刻在陶瓷上, 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对陶瓷进行装饰, 这些诗词的雕刻与使用方式相结合, 相得益彰, 给人以美的感受, 这样的制作方法独具特色, 各种精细巧妙的设计相衬托, 给人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 增添了其独特的内涵。

3) 民间传统文化影响下的艺术特色。民间传统文化使得陶瓷的发展绚丽多彩, 民间的艺人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制作工艺, 他们能够用最质朴的手法使得陶瓷工艺具有浓浓的民间特色。民间的艺人们用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制作手法将生活中的事物雕刻成图案生动形象地展现在陶器之上, 他们大多会选择花之类的植物的图案对陶瓷进行装饰, 使其具有美感, 有些文人也喜欢把福等字刻在陶瓷上, 用来表达对生活的祝福, 德化陶瓷所采用的传统方式制作出来的陶瓷自然, 具有立体感, 给人一种栩栩如生的感觉。透雕也是古代艺人们所使用的一种传统的制作陶瓷的方式。透雕是通过使用锋利的刀具对陶瓷及进行挖空的操作, 这种雕刻方式必须具有一定的娴熟的技巧才能够很好的完成, 这种类型的器物大都立体感非常强, 能雕刻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的都可以称之为大师级别的人物了。民间传统的陶瓷制作博大精深, 必须经过不断地磨炼才能够做出精美的陶瓷, 同时也需要仔细认真, 吃苦耐劳的态度。也可以说, 我国瓷器在镂空这一块的艺术成就, 完全不输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

三、结束语

德化陶瓷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亮点, 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文化使得德化陶瓷不断发展, 它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 使得陶瓷的种类多种多样, 时代在发展, 人们的审美观也在发生着变化, 陶瓷上的图案也不断与多元的文化相结合, 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 德化陶瓷的艺术手法也会被不断传承下去, 传统的陶瓷制作技巧和娴熟的手法也成为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正是有了陶瓷艺人们才使得德化陶瓷有了今天繁荣景象, 成为最高的艺术体现。

摘要:陶瓷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德化陶瓷而言, 其陶瓷的烧制不仅具有很高的工艺性, 还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因此, 本文讲究德华陶瓷的工艺技术和艺术美学价值问题进行探讨, 最后文章根据论述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为进一步了解德化陶瓷艺术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德化陶瓷,工艺技术,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 Tropical Space, Le Thi Hanh Nguyen, 小满.泥土的清香越南赤土陶艺工坊[J].室内设计与装修.2016 (12) .

[2] 洪树德.简·雅·丰——邹明林陶瓷艺术作品赏析[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6 (10) .

[3] 王炼.王炼陶瓷艺术[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6 (10) .

[4] 涂国生.涂国生陶瓷艺术[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6 (10) .

[5] 余国旺.陶瓷艺术装饰与中国传统文化[J].现代装饰 (理论) .2016 (11) .

[6] 张欣.陶瓷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文化性探究及其应用[J].中国陶瓷.2016 (06) .

[7] 袁乐辉, 齐霞, 李兴华.吉祥文化与景德镇陶瓷艺术图式[J].陶瓷学报.2015 (01) .

[8] 李砚祖.陶瓷艺术的边界与境界[J].陶瓷学报.2014 (01) .

美学思想价值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旨在梳理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中的音乐美学内涵与后世的发展,并结合音乐实践进行了阐述。全文共分为三章,分别从思想内容来源、后世理论发展、音乐实践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第一章主要梳理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来源与思想内容。“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孔子对于诗歌《关雎》有感而发的艺术评价,体现了孔子的中和音乐美学思想。

第二章主要探讨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一美学思想在后来的发展,并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后人对于孔子提出的这一思想提出了多种不同的理解,并应用于政治、伦理、美学等各个方面。

第三章主要结合了音乐实践来阐述该思想在音乐创作实践中的应用,并简要阐明了该思想对于现今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儒家;音乐美学;孔子;音乐实践

第一章 思想源起与内容释义

本章主要阐述了孔子“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思想内容与理论来源。笔者认为,在阐述这一内容时有必要对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进行梳理。正如徐复观先生所说:“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的音乐理论,说明了我国古代音乐的发达,事实上,古人很重视音乐的作用,古代的教育就以音乐为中心。” 但是古代所谓的“乐”,于今天所说的“音乐”概念不尽相同,它包括声歌、乐器演奏、舞蹈三个部分。除去来自于民间的部分,古代的“乐”主要是由圣人明君所创制的。

第一节 思想来源与字面之意

古代的诗歌皆有乐与之相合,故而《关雎》也应指词与乐之合。“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出自于《论语?八佾》,是孔子对于诗歌《关雎》有感而发的艺术评价。《说文?水部》中对于“淫”的训释为:淫……从水,侌声,一日久雨为淫,“久雨”是其本义,意为降雨过多,因此“淫”有过度、失当之意。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在欣赏《关雎》之后,对此诗表示赞许,说《关雎》这首诗,对快乐和悲伤的描写都很有分寸,既把欢乐与哀怨的情感写出来了,又符合礼法的规范。快乐却不是没有节制,悲哀也不至于過于悲伤。 朱熹在《诗集传序》中作了如下解释:“淫者,乐之过而失其正也;伤者,哀之过而害于和者也。”这不仅是对“诗”而言,也是对“乐”而言,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于艺术要具备“中和之美”的主张。中庸之道和中和原则是孔子论“乐”的内核,体现着“仁”的精神。

徐复观先生认为:“孔子对于音乐的重视,远出于后世尊崇他的人们的想象之上,这一方面是来自他对古代乐教的传承,一方面是来自他对于乐的艺术精神的新发现。”

第二节 产生背景与理论基础

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与其所处的历史时代分割不开,孔子生活于春秋时期,是社会变革动荡的时期,封建势力逐渐壮大,奴隶制走向崩溃的边缘。奴隶主对于平民的压迫更为暴虐与残酷;贵族肆意摧残平民的行为比比皆是。诸侯国为争夺霸权的相互厮杀使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孔子目睹了社会的动荡与民生的凋敝,明白单凭周礼已经无法恢复社会的秩序,进而创立儒家学说,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美学思想,在此美学思想体系中,音乐美学思想也被赋予了“仁”这一精神意蕴。孔子一方面主张施以仁政来反对暴政,另一方面,他提倡“礼乐”,运用“中庸之道”来调和社会的矛盾。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蕴含在他的哲学思想之中,“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阐释了孔子主张“和”的音乐审美态度。

在孔子之前,伶州鸠曾提出“乐从和,和从平”,认为音乐须“道之以中德”;晏婴曾提出音乐的“哀乐”相反相济,“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在鲁国观乐,他在观赏周乐时对其音乐曾作出了“勤而不怨”、“忧而不困”“怨而不言”“哀而不愁”等评语,可见,伶州鸠、晏婴和季札等人已经开始从音乐的社会作用这一角度去看待音乐,为后来孔子的音乐审美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孔子提出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正是对季札等人的审美观念的吸收与发展。

第三节 适度而止的中和思想

如《中国美学史》中所说,孔子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原则,“意识到了艺术所表现的情感应该是一种有节制、社会性的情感,而不应该是无节制、动物性的情感。” 孔子音乐美学中“中和”的观点就围绕适度得以突出地表现出来,与之相反,“淫”和“伤”即表示感情中的过度与“非中和”。孔子在音乐美学思想中所谈的“中和”,一方面对前人音乐美学思想做出总结,另一方面与他在哲学思想上提出的“和而不同”,伦理学思想上主张的“中和且平”等思想相一致。

孔子对音乐中的中庸之美大加赞扬,他强调了情感表达的适度有利于心灵的涵养与身体的健康,因此中和原则是孔子基于人性的立场而做出的理性的选择。他推崇“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雅乐,对“新声”郑卫之音进行了批评和指责,提出“郑声淫”、“放郑声”。孔子排斥郑声之类的民间音乐,导致音乐开始脱离百姓,自身的发展也受到限制。从本质上看,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这也是该美学思想的局限所在。

第二章 后世发展与理论梳理

每一种思想,在流传的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的发展变化,“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儒家中国美学思想也是如此。在不同的时代,有人支持,也同样会有人持有异议。后人对于孔子提出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一思想提出了多种不同的理解,并应用于政治、伦理、美学等各个方面,在美学方面尤其值得关注。

第一节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与情感的快适度

后人对于孔子提出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提出了多种不同的理解,可以从政治、伦理、美学三方面进行总结,特别是在美学方面,这一思想总结了美与艺术的一般规律。童庆炳在《寻找艺术情感的快适度》中提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一理论背后实则包含心理学的依据。“乐”与“哀”均属于情感经验的范畴之内,并且具有不同的级别。“淫”是“乐”的极度,“伤”是“哀”的极度,情感的表达在这若干级别的差异中存在“快适度”这一问题。积极的情感如果过于强烈,超过了一定的“度”,就有可能转化为不愉快的情感;相反消极的情感如果能保持一定的“度”也可以是愉快的情感。在这里,情感的强度对情感的快适度有着巨大的影响。

对于艺术创作而言,“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正是这样一种自由的创作状态,一方面使人的情感水平高于平时,进入艺术的世界,另一方面又不会因为情感的过于强烈而被迫走出艺术的世界。艺术作品在理性与感性的交织中显现出迷人的色彩。

第二节 相关理论梳理

三国时期,嵇康提出了“声无哀乐论”。“夫殊方异俗,歌哭不同;使错而用之,或闻哭而歌,或听歌而感。然而哀乐之情均也。今用均之情,而发万舒之声,斯非音乐之无常哉?”由此证明音乐的形式和哀乐之情无关。显然,嵇康只看到了音乐的形式而否定音乐的内容,是片面的。“如果把人的思想感情绝对从音乐形象中排除出去,把音乐和自然的音响完全等同起来,否认音乐是一种社会艺术形态,这在理论上就错误了。”

到了宋代理学统治时期,它的音乐美学思想在儒家的传统之上又吸收了道家思想。周敦颐作为其中的代表人物提出“淡而不伤,和而不淫”的音乐审美准则。其主张的“淡和”说其目的在于用淡和之乐去消除人们内心的欲求以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皎然论诗,也提出“至险而不僻,至奇而不差,至丽而自然,至苦而无迹,至近而意远,至放而不迂,至难而状易”。宋人魏泰说“诗者述事以寄情,事贵详,情贵隐,及乎感会于心,则情见于词,此所以入人深也。如将盛气直述,更无余味,则感人也浅,乌能使其不如手舞足蹈。”这些思想都深得了孔子“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精辟意旨。诗人所提倡的情感快适度在音乐美学中同样适用,从古至今,众多大诗人、音乐家们在泉涌的文采、乐思中,找到恰如其分的情感快适度,进而创作出感人至深的伟大作品。

童庆炳认为,艺术家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方法,就是将艺术世界的“乐”“哀”与生活世界的“淫”“伤”相分离,不想相互混淆。法国思想家狄德罗也曾说:“只有当剧烈的痛苦过去,感受的极端灵敏程度有所下降,灾祸已经远离,只有到这个时候当事人才能回想他失去的幸福,也只有到这个时候他才能控制自己,才能做出好文章。”

第三章 音乐实践与社会影响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思想对于音乐创作实践具有指导性的意义,这一音乐美学思想不仅对中国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许多伟大的西方音乐作品中同样蕴含着这一思想。

第一节 对于古琴音乐的影响

以古琴艺术为主的中国文人音乐深受“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一音乐美学思想的影响,并且随着该思想的发展而发展着。文人音乐由早期的“中和”式走向了清微淡远的“淡和”式。明末徐上瀛所著的《溪山琴况》将“淡和说”进一步发展,认为“淡”比“和”更为重要:“唯其淡也,而和亦至矣”。规定音乐须“元足以悦耳”,成为“至淡之音”。《广陵散》、《流水》等一些文人音乐的早期作品中尚有相对强烈的情感与较为突出的情节,在之后的古琴作品中就很难见到了。大多数琴曲的主题为寄托隐逸之思,如《离骚》表现了郁郁不得志的苦闷;《招隐》表现了高尚的情操;《平沙落雁》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等。

然而,孔子希望通过古琴艺术达到“禁淫邪”、“正人心”的主张随着时代的发展已逐渐违背了其主张的初衷。传统琴论反对媚耳之音,提倡以“古音”为尺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古琴艺术的发展,使古琴艺术脱离群众,成为了迎合少数士大夫求雅的音乐种类。

第二节 西方音乐作品中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在艺术实践中,艺术家不仅要克制自己的情感,找到情感的快适度并在此状态下进行艺术创作,许多伟大的作品所表达的感情更是克制而深沉的。

莫扎特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传奇人物,诞生于十八世纪的奥地利,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代表人物。莫扎特善于把艺术与生活相结合,其作品既有古典乐派的严谨与对称之美,又有其鲜明的个人特点。

《e小调小提琴奏鸣曲》是莫扎特三十六首小提琴奏鸣曲中唯一一首小调作品,是莫扎特为其病逝的母亲所作,弦乐的音色如细雨,如哭诉,在悲伤的旋律中隐约透露出一丝清淡的明亮。这首作品源自最深沉的感情,但在书写悲剧之时不像贝多芬一般长驱直入,狠狠地撞开悲剧之门,而是极其克制,将自己内心的痛苦小心地隐藏起来,让听众在反复聆听中体会着点点忧思。

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往往能给予人们不同寻常的精神力量,不同于巴赫的庄严与贝多芬的铿锵,莫扎特的音乐显得更为“克制”,蕴含着“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乐思。作曲家这一生穷困潦倒,道路坎坷,但他的音乐却大都广阔而明媚,他将心底的忧愁化作音乐中优美的慨叹,化作弦乐、钢琴平静的诉说。即使是高亢、激烈的段落仍然带着莫扎特式的优雅,这也成为了莫扎特音乐中不可复制的独特魅力。

结语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作为儒家的诗学思想,对政治、伦理、美学均作出了评价,这一思想在政治方面或许是保守的,但其音乐美学思想中的“中和”对后世的文艺创作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另外,从艺术创作的审美角度来看,它也规定了艺术情感的快适度,符合艺术欣赏的实际感受,具有巨大的价值。

伟大的音乐作品往往可以鼓舞人心,激发人们向上,或者带給人们巨大的感动与震撼,古今中外,“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音乐作品在音乐史上留下点点星辉,成为人类社会的瑰宝。而在当今社会中,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伤感音乐泛滥,作者沉浸在哀伤的情绪中不能自已,客观上带给了听众消极的影响。与此同时,“音乐家在对自己所演奏、演唱的音乐作品进行艺术处理时,也要注意过犹不及,需做到强而不燥、弱而不虚,快而不乱等,才会产生“声情并茂”、“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本文简要地分析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一儒家中和美学思想,在原本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新的理解,对音乐艺术的创作实践也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思考。当今的音乐创作者也应当具备基本的社会责任感,把握音乐创作哀乐之度,创作出深刻、真切而非浮夸、堆砌的作品。

参考文献:

[1]《中国美学史》李泽厚、刘纲纪

[2]《“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与孔子“中和”美学精神》赵玉敏

[3]《“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浅谈孔子音乐美学思想中的中庸之道》龚文嘉

[4]《“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析》侯军

[5]《寻找艺术情感的快适度——“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新解》童庆炳

[6]《孔子和古琴》王秀明

[7]《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

[8]《说文解字今注》苏宝荣

[9]《西方美学史》朱光潜

[10]《美学与意境》宗白华

注释:

① 《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

②《寻找艺术情感的快适度——“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新解》童庆炳

③《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

④《中国美学史》李泽厚、刘纲纪

⑤《寻找艺术情感的快适度——“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新解》童庆炳

⑥ 《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

⑦《寻找艺术情感的快适度——“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新解》童庆炳

⑧《“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析》侯军

作者简介:

叶璟(1994.11.18),女,汉族,北京,研究生,学校:中国传媒大学,研究方向:传媒音乐应用。

美学思想价值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音乐是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包含了中华文化绵延千年的审美品格,是音乐思想特殊本质的集中,也是人文思想意识的结晶。中国传统音乐中蕴含着深厚的美学思想,对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在此基础之上中国传统音乐无时无刻不展示出一种平等的人文观念,蕴含着深刻的人文价值。文中对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中人文价值特征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提出了其对于中国当代人文价值的发展所产生的启示。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 美学思想 人文价值

从专业角度分析,中国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它既包括于历史之中产生并流传的古代作品也包括当代作品。中国传统音乐属于民族音乐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非常鲜明的音乐风格和特征。在长期的发展和沉淀的过程中,中国传统音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音乐理论体系,并蕴含着深刻的美学思想。传统音乐最初的形成和发展并不单纯的是为了进行娱乐活动,它蕴含着重要的“礼”的思想,对于音乐的掌握不仅可以代表古代礼乐制度的发展,也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品格和思想。可见中国传统音乐不仅具有政治性的目的还具有培养情操、教化的深刻作用。随着音乐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音乐属性也逐渐丰富,自中国古代起,音乐就被人们认为具有净化心灵、升华人格的重要人文精神和价值。文中重点分析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中所蕴含的人文价值,并对其对当今社会人文理念的发展提出了相关见解。

一、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中国传统音乐注重体现人的品格和思想,受不同时期指导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音乐的理念中认为自然与个体生命是一体的,即天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在这种理念之下所发展的传统音乐文化在注重追求审美的同时更加注重追求人的心理体验,尊重人的思想和感受。中国传统音乐是传统思想文化的产物,它与历史中的发展思想息息相关。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思想可以从中国古代所推崇的指导思想的角度来分析。

首先,从儒学思想的角度来分析中国传统音乐。儒家思想中的中国传统音乐主要强调了音乐的社会性功能,强调音乐对于人的思想道德的塑造作用,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关于礼”,正是对于这种思想的体现。另外,儒家所推崇的中庸思想也使得这一个阶段内的传统音乐体现出一种平和、仁徳的美感,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标准。《乐记》对儒学音乐的美学思想进行了阐述:“凡间之起,由人心也:人心之动,物之使用使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的中国传统音乐充分体现出了其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音乐艺术体系,使音乐中的“徳”“善”等核心思想放在第一位,将音乐艺术的“美”放于其次位置,这种安排对中国古代文化以及日后的文化思想走向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其次是道家思想指导之下的中国传统音乐。道家以“无为自然”而著称,对于生活中的一切变化均采取不作为的态度。道家思想指导下的传统音乐美学思想认为美与丑是相对应而存在的,声音相反相成。在《道德经》中所提到的“大音希声”这一观念,是道家思想影响下的音乐思想的一个重要体现,简单来说,音乐的美好之处是指它具有使人内心和谐平静的能力,在这种平静的状态之下,乐者能够自然而然的得到精神上的陶冶和灵魂的升华。随着道家思想的不断发展,其对于音乐美学的思想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庄子认为,音乐的美突出表现为其为人的本质和自然的性情而服务的作用,只有能够充分抒发人内在的情感,娱乐人心,才能够被称为是美的音乐。可见这一阶段音乐的美学标准已经发生了与儒家音乐美相比较大的变化。这一阶段内,音乐的美,体现在它的自然和朴素上,认为音乐的美与人和自然的本性是息息相关的。

可见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标准与美学思想与当时的指导思想存在着直接的关联性,一般具有实际性的作用和性质,这种美学思想服务于伦理学又高于伦理学,具有显著的综合性的特点。

二、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所蕴含的人文价值

中国传统音乐为伦理学服务的性质充分体现了其巨大的社会功能,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中所蕴含的人文价值。

首先,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美学思想充分表现出了对生命这一本体的重视和尊重。比如《乐记》中认为,音乐是“天地之和”,能够体现天地间的节奏和秩序,同时音乐也是自然生命生生不息、不断轮回的一种体现,蕴含着旺盛的生命力。在古代音乐中,经常模拟春雷震动、万物复苏等自然世界中的各种现象进行音乐的创作,这充分体现出了对“天”的尊重和敬仰。经过长期的发展,这种音乐创作和表现形式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人们以天地衍生万物的这一理念作为基础,创作音乐,充分体现了音乐的生命意识。可以说中国传统音乐中所蕴含的审美精神充分的体现了生命精神,其本质目的与人们的生命安乐、长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其次,中国传统音乐包含了深刻的以“和”为美的思想。这突出的表现在音乐的表现形式上。音乐的美感来自于不同声音的相互和谐与统一,只有不同的声音达到和谐统一,才能真正的呈现出美好的音乐,这正是“和六律以聪耳”,音乐之美追求的是“和而不同”。在中国古代历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音乐之“和”也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比如,春秋时期的齐相晏婴对音乐中关于“和”的审美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认为音乐的和之美,主要是因为杂多导向统一,音乐美是各种因素相成、相济,和谐统一所产生的结果。传统音乐中关于“和”的审美思想毫无疑问的为民族的和谐与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中国传统音乐流传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并成为了汉民族审美心理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充分的强调了对立面的均衡统一,对民族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

再次,通过第一部分中的分析可知,在不同的伦理学思想的指导之下,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十分注重个体“性格”的修养。儒学思想中主要强调利用音乐净化自己的内心,修养身心。“惟涵养之士,淡泊宁静,心无尘翳,指有余闲,与论希声之理,悠然可得矣。”通过音乐对人的思想道德进行培养,可以使人获得内心的宁静和自然,远离纷争。道家思想下的传统音乐美学思想更加注重对个体的“心性”的释放,认为人的心性主要是个体幻想的天然的结果,而不是社会道德和社会伦理的框架下所产生的,这进一步满足了人们对音乐的精神需求,充分体现了对个体音乐价值的尊重。

此外,中国传统音乐充分体现了对“天人合一”这一思想的追求和发展。儒家和道家对于音乐的理论虽然不同,但是究其根本,都是对于天人统一思想的一种追求形式。其主要的差别在于,在道家思想中,更加注重体现人的个性,强调音乐需要为人的自然个性服务。而儒家思想则更加注重通过个性的修养,最终实现“天地合其徳”的目的。可见两种理念和思想,在本质上来说是殊途同归的。

三、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对当代人文价值发展的启示

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人们对于音乐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追求也已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这种大背景下,传统音乐如果不能积极的进行文化创新,其生存将会受到严重的威胁。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美学思想与人文价值是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然而随着文化发展形式的不断变化,传统音乐的人文价值也需要进行充分的组合与评估。在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之下,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中所蕴含的审美价值势必会被赋予全新的含义。中国传统音乐强调音乐与个体内在精神这二者之间的相互对应,这对于个体内在精神的表达以及心灵的净化均具有重要的作用。面对当今社会不断变化的形式,一些负面、消极的思想也逐渐产生,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为此,传统音乐美学思想需要充分了解当代人对于艺术产品的精神需求,并向其中注入更多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在吸引更多人关注中国传统音乐的同时,实现对人的道德的培养以及优秀品格的塑造,继续通过带给人美好的精神享受而发挥出巨大的人文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蕴含了丰富的人文观念和人文价值,无论对传统音乐,还是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音乐美学中所包含的部分人文观念已经逐渐与社会脱节,为此实现其继续发展,一定要对这部分不合时宜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扬弃,对中国传统音乐进行内在含义以及表现形式上的改革和创新,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出更大的人文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大鹏.寻求历史支撑探索价值体系——2013南京·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专题笔会综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4,(03).

[2]颜广明.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历史考察与价值分析——试析对发挥革命歌曲思想政治教育功效的指导借鉴意义[J].前沿,2015,(07).

[3]袁媛.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人文价值[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

[4]马丽.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人文意义[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5]朱默涵.论古琴文化与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交融性[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6).

[6]杨和平.感性的体验理性的表达——新中国音乐美学研究60年[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04).

[7]聂芳,张海涛.人文精神在中国传统音乐思维与创作中的文化再现——从音乐美学角度谈中国传统音乐[J].农业考古,2008,(06).

[8]白玉,韩世平.柳琴作品演奏与中国音乐美学相结合的研究与探索[J].艺术教育,2013,(10).

美学思想价值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哲学作为人类理性的最高形式,要对作为人类感性最高形式的艺术产生影响,必然经过美学这一中介。①中国传统美学中这种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的思想既是一个哲学问题,又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这个问题对中国现阶段各门艺术仍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虚实园林包装摄影作品

在我国先秦诸子的哲学发展过程中,儒道两家学说在美学思想方面都十分重视从总体上观察事物,以及事物的对立面和事物对立面的相互转化,带有鲜明的辩证思想。也因此形成了一系列相关联的范畴,例如“有”与“无”、“虚”与“实”这两对辩证观就对中国的传统艺术观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国古典美学提供了一个重要审美原则——“虚实结合”。

1 中国园林建筑中对虚与实美学思想的运用

1.1中国园林建筑的“实景”和“虚景”

在这里所提到的园林建筑的“实景”和“虚景”,我们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它的含义:第一,园林空间布局中虚实关系的合理运用。众所周知,园林中有许多种类多样并真实存在的实物之景,而这也是真实存在的空间; 对于容纳游客并让其进行观赏的活动空间则称为园林建筑中的虚空间。第二,是针对物质要素之间或物质其本身而言的虚实。例如建筑为实,水面为虚;建筑、山石其自身的虚实;还有另一种情况则是景物本身是虚的,如气象、光影、声音、气味等,这些都是无形的;而这些虚景就同真实存在的实景一起组成了一种虚实关系。

1.2中国园林建筑曲直互生的空间布局对虚实关系的表现

以中国传统园林建筑而言,它的总体布局大多是曲直互生的,例如园林建筑的主体建筑物大多是延轴线来布局的,而亭、台、楼、阁、塔、观等次于主建筑物的建筑则多是分散在主建筑物周围,这些次建筑物的分布也大多不一定是按直线布局的,有的是充分利用大自然环境以曲线的布局出现。可以说这种曲直互补布局的巧妙运用、主次建筑的明显区分都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重要体现,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巧妙运用的重要表现。

2 产品设计中对虚与实美学思想的借鉴

2.1 产品包装设计中字体设计对虚与实美学思想的体现

虚与实作为一对较为抽象的范畴,它不仅是艺术处理手法之一,也是一种艺术的境界。而且所包含的内容也较为广泛,最常见的有大小、疏密、藏露等范畴。此外,虚与实这对范畴的运用范围也涉及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日用产品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新颖的包装设计作用就十分重要。而作为产品的包装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字体设计,则是通过产品包装上的字体颜色、大小的不同来区分重要信息和次要信息,使产品的信息能更有效的被消费者吸收和采纳。

2.2 产品造型设计中对立与统一基本规律是对虚与实美学思想的合理利用

虚实关系的运用作为艺术创造中一个重要的手段之一,是相似与不相似之间的统一,也是虚与实的对立统一。而这种对立统一的处理手法同样也可运用于绘画、设计等许多方面。就以在日用产品中造型设计为例,我们所说的统一是指产品形状、大小、材料、色彩以及其表面纹理等造型要素的一致性或相近似性而言;与其相对的对立则指产品的形状、大小、色彩、材料及其表面纹理等造型要素的多样性与变化性而言的。因此,在产品造型设计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设计的目的性和功能性,或者善于在统一之中求变化,或在变化之中求统一,也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一个符合于目的功能性的美的形式。

3 摄影作品中对虚与实美学思想的体现

众所周知,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的成功离不开作者对画面中的人和物或物和物之间的虚与实关系的处理。例如,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照片中的内容或者对象往往是客观实在的物质,而由客观物质所延伸出来的人的联想或者想像则可以称之为“虚”。如我国清代艺术理论家唐志契曾在他所撰写的名著《绘事微言》中明确指出——“景愈藏境界愈大,景愈露境界愈小”。②同理而论,当我们看到的某些作品中给人以一览无遗、平淡乏味的感觉,那么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在虚实关系处理的艺术手法上只有露,没有藏。

4 结语

在当今社会中无论是哪种艺术创作或设计创作形式,其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凭虚构象”,都是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创作资源,然后再对其进行加工提炼。把自身对生活现象中的观察和感受集中、发掘,从而“虚构”出作品的具体内容。这种“虚构”不等同于“凭空杜撰”,而是对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进行集中、选择、概括,加工、改造和升华,它依赖于现实生活的真实逻辑。由此可见,虚与实的思想渗透于艺术设计中的各个方面,对过去、现在、将来的艺术或设计创作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美学思想价值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本文将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分为上古至春秋的初步萌生期、秦汉至隋唐的多元并存期和宋元明清的交融发展期,并对各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特征进行总结提炼,以期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历史分期;主要特征

回望中国音乐的历史长河,早在原始氏族社会时期的先民活动中就存在着早期形态的音乐审美意识。突出的例证是两千多年前的《乐记》《吕氏春秋》《声无哀乐论》等音乐美学名篇的出现。相传由孔子的再传弟子公孙尼子所撰的《乐记》中论及音乐的本源、特征、美感、社会功能以及乐与礼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古乐与新声的关系等;由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的《吕氏春秋》留下了有关音乐起源、音乐与自然、音乐与社会政治等的关系等记载。魏晋名士嵇康所著的《声无哀乐论》也是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音乐美学论著,其中涉及音乐的本质、功能、审美感受等,和儒家所提倡的音乐美学思想共同构成了我国封建社会中音乐思想两大潮流的源头。百家争鸣时期出现了儒家、道家、墨家等音乐美学思想多元并存的局面;汉代出现了《淮南子》、董仲舒的音乐美学思想,到魏晋、隋唐、宋代、明代直至清代,都出现了各自朝代立场鲜明的音乐审美意识及相关音乐美学言论。可以说,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与西方古典音乐美学思想一样,派别林立,异常丰富。为了进一步理清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发展的历程,本文从初步萌生期、多元并存期以及交融发展期三个时段对其基本特征加以分析,以求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一、上古至春秋的初步萌生期

上古至春秋时期是中国社会由奴隶社制度向封建制度的过渡期,原本处于至高无上的神明地位已经明显降低,相应的人的主体地位(主要是统治阶级的地位)得到上升,而且以“阴阳”“五行”观念为代表的朴素唯物主义宇宙观也已形成。社会的变革促进了音乐实践的发展,也促使音乐审美经验的逐步提升,出现了虢文公、史伯等人思考音乐的记载,虽然他们并没有留下成篇的完整乐论,但已经提出了“和”“同”“中”“淫”“音”“心”“樂”“礼”“哀”“乐”“平和”“新声”“德音”等的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范畴,阴阳五行音乐思想、礼乐思想与“平和”审美观的萌芽状态就此形成。这些萌芽时期产生的音乐美学思想可以说正是后世各家学派音乐美学思想的源头所在,对整个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秦汉至隋唐的多元并存期

秦汉时期是我国政治经济的一次大发展时期,知识分子的队伍空前壮大,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先后出现了儒家、墨家、法家、道家、阴阳家、杂家等流派。各大思想流派相互进行学术切磋,互相辩难,在辩难过程中又相互有所交融,音乐的审美范畴得以延伸,如“美”“善”“雅乐”“郑声”“今乐”“古乐”“大音”“五音”“欲”“道”等,如孔子提出了“尽善尽美”、老子提出“大音希声”等审美准则。其中,发展最为系统并产生较大影响的是儒家的礼乐思想和道家的自然乐论。

汉初出现了以道家音乐美学思想为基础,融合各家思想的新道家,主要代表为刘安的《淮南子》。汉武帝后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政策,促进了儒家学派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以儒家音乐美学思想为基础,融合了各家学派思想的《乐记》。当然,汉代发展起来,并对后世也产生一定影响的思想论著还有《论衡》《太平经》《韩诗外传》《琴操》等。但总体来说,这一时期可以说是儒家一门学说大发展的一个阶段,此时的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开始出现多元交融的现象。

魏晋至隋唐时期,音乐美学思想极度活跃,许多在社会生活中遭遇挫折的文人志士都转入在精神领域上的宣泄,各门艺术及其审美思想则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同样,由于在社会生活中遭受深重苦痛的人民大众同样选择在精神上摆脱苦难,于是由外国流入的佛教思想在社会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儒、道、释(佛教)三教鼎立的局面。这一时期的儒家、道家思想产生了正面的撞击,产生了非常重要的音乐美学论著《声无哀乐论》。

三、宋元明清的交融发展期

宋元明清,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由盛转衰,宫廷音乐独霸一方的格局被打破,各类民间音乐竞相发展,产生了各种新的音乐表演形式,如戏曲、说唱音乐等。在音乐审美思想上,最重要的代表则是道学先驱周敦颐的“淡和说”,以儒学为主的徐上瀛的《溪山琴况》,以道学为主的李贽提出以“童心说”为基础的主情思潮等。儒道两家音乐美学思想在这个时期依然在相互斗争,但在对峙的同时也在进一步融合。

从整个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分期及其特征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有关音乐美学的思想,经过时间的冲刷和洗礼,各家学术思想都在与儒道并存的过程中被儒道两家所吸收、融合,成就了我国最主要的两大音乐美学思想流派,却失去了自己独立存在的价值。作为集各家之长的儒、道两大主要音乐美学思想的衍进,应该说是双方长期的互相论战、相互交融和相互发展的历史过程。

(指导教师:杨和平)

参考文献:

[1]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上一篇:全球石油资源分布论文范文下一篇:社区医院管理策略论文范文